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公允价值论文8篇

时间:2022-07-23 04:51:03

公允价值论文

公允价值论文篇1

公允价值的特性

1运用公允价值的信息成本较高。首先,应该承认我国在市场经济与市场交易等方面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欠发达、活跃,金融市场规模小、金融工具使用不普遍,因此,要取得有关的公允的市价就要花费很多成本。其次,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动态的,要求会计人员在每个会计期末分析各种因素,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做出认定,这个过程也需要大量的信息成本。

2运用公允价值不应作为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很多业内人士认为,公允价值的使用会为企业操纵利润提供便利条件。这让笔者联想到:1997年至2000年间财政部大力提倡使用公允价值(1998年6月财政部的《企业会计准则———债务重组》首次引入“公允价值”的概念),而到了2001年财政部又不得不紧急刹车,在当年和修订的11项具体会计准则中强调了真实性和谨慎性,明确回避了公允价值计量;但是到了2006年2月15日,在财政部正式的39项新会计准则中涉及公允价值的就有22个。由此可以看出: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会计准则中应用的历程比较坎坷,从一开始的大力提倡,到后来修订中的回避,直到现在的重新引入,特别是自2006年以来,财政部对公允价值问题公开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可以得出:公允价值与利润操纵之间并不是没有必然联系--公允价值本身可以成为利润操纵的一种手段,但只要企业都能够做到洁身自好、不投机倒把,就一定能够回避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现象。因此,公允价值的盈余管理问题也一定能得到相应的控制。

3可操作性。在公允价值的实际操作这方面,确实含有很多不确定性,这与我国单独的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及相关指引内容的缺失有很大关联。因此,可能会阻碍公允价值计量的合理性、有效性,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较多的可操作空间。

4可靠性。很多人认为公允价值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估计、假设和判断,可靠性不足。原因在于公允价值产生的前提必须是公平交易,非市场化的因素还在很多领域存在着,使得企业的部分资产与负债缺乏统一的完善的市场评价标准,难以使得公允价值有凭有据,所以信息质量很难保证。就拿公允价值在垄断市场上的情形来说吧: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垄断行业真实存在,因此垄断企业作为垄断方具有绝对的价格决定权这一优势,被垄断方对于交易的价格多少存在一些非自愿性。但市场始终是资产或负债价格的决定者,在垄断市场上交易双方如果最终在自愿的情况下进行交易,则垄断价格仍可作为公允价值;但问题是价格的垄断源于市场的缺陷,背离市场评价,显然会引起公允价值的操纵问题,影响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因此不得不承认公允价值在垄断行业的公允性是存在争议的。当然,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十全十美的,会计核算也一样,估计、假设、判断原本就是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并互相影响可靠性。在会计领域,可靠性不等于精确性和绝对性,而应该理解为合理性。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在实际应用中,只要根据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实际需求,选择合理的计量基础和计量方式,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就能很好的体现。

应用建议

1建立规范的公允价值计量理论框架体系。自2006以来我国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中涉及公允价值计量的已有22个准则,这是我国经济发展和会计体系进步的结果,但是还应看到:目前,我国经济事项中涉及公允价值的相关事项很多、且缺乏规范的指导公允价值的理论基础和缺少计量公允价值的实务基础。随着我国经济与资本市场的逐步放开,公允价值计量应用的紧迫性将会越来越引起我国会计理论界的重视,因此加速完善公允价值理论体系,对具体指导和规范经济活动的发生、堵塞原有会计计量方法的漏洞、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具有积极的意义。

2建立与公允价值相适应的市场环境。随着我国的生产资料交易市场、人力资源市场、金融市场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公允价值将成为我国会计工作领域中应用与实践的关键,而公开、活跃、健全的市场环境恰恰是实现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作为研究公允价值理论最有代表性的美国,可以成为我们的榜样。市场规则为主、政府监管为辅--只有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公开活跃的交易市场,才能使公允价值计量不受利益集团的操纵,从而实现经济交易的“公平”、“公正”。

公允价值论文篇2

我国于2006年2月颁布的新准则引发了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国内许多学者从理论上就新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进行了预测和分析。赵治纲(2007)提出,新会计准则中包括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易、债务重组等9个具体准则很有可能被上市公司用来作为盈余管理的手段,必须引起有关监管机构和投资者的重点关注。刘泉军、张政伟(2006)认为,新准则对公允价值的引入持谨慎态度,在运用时有较多的条件限制,因此公允价值的适度应用不会成为操纵利润的工具,债务重组不会被滥用,同时新准则下,利用减值准备调节利润的空间将越来越小。沈烈和张西萍(2007)则认为,新准则体系下,盈余管理可借用的空间有消有长,并且对于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企业影响并不均衡。可以看出,就新准则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理论界尚未有统一的观点,有待进一步的实证检验。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管理影响方面,由于公允价值在我国运用的时间不长,相关的实证研究文献比较有限。徐经长、曾雪云(2010)以2007年、2008年持有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公允价值收益、公允价值损失与管理层薪酬之间的敏感系数,发现上市公司存在着对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重奖轻罚”现象,表明公允价值对管理层薪酬契约有明显影响,而薪酬契约是盈余管理的一个重要动机,因此公允价值很有可能对盈余管理产生影响。有部分学者从金融资产、债务重组等角度研究新准则体系下,公允价值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张涵,2008;路国光,2008;马超逸2009),但所用数据区间跨度较短,且结论不尽相同。综上,对于新准则实施以及公允价值应用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考察,需要进一步的实证研究作为证据。新准则实施至今,财务数据比较充足,目前是检验新准则实施后果的一个较为恰当的时机。本文将首先比较新准则实施前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其次,将从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非货币易以及资产减值损失的角度检验新准则下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假设2006年2月颁布的新会计准则,在旧准则的基础上加上了20多项准则及指南。从对盈余管理影响的角度分析,一方面,新准则禁止了长期资产减值转回这一传统的盈余管理重要途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遏制通过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的盈余管理;但另一方面,新准则在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等方面赋予管理者更多选择和判断的空间(赵治纲,2007),例如,新准则下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折旧方法以及预计净残值的改变,都采用未来适用法,不用追溯调整;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再被限制,并且摊销方法也不仅局限于直线法。而公允价值的重新引入,在债务重组、非货币易等事项上需要更多的职业判断,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管理者进行利润操控的空间。此外,2008年的金融危机导致很多公司的资产大幅减值,之后的市场也大不如前,处于财务困境的公司有比较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假设:假设1:新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提高根据新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当期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并且影响当期利润。由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基于公开、活跃的证券市场,比较容易取得,留给管理者的盈余管理空间很小。同时,金融资产一旦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在今后不得重新分类为其他金融资产,因此管理者在初始分类时会持谨慎态度。目前为止,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司数目很少,并且选择采用公允价值后续计量模式以后也不得转为历史成本模式。因此,本文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不会对盈余管理程度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反映上述两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据此提出假设:假设2: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盈余管理程度无显著影响新债务重组准则将因债权人让步而导致债务人豁免或者是少偿还的债务,作为营业外收入,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实物抵偿债务,引入公允价值计量。这一变化为一部分公司提供了进行利润包装的新手段。同时在新准则下,非货币易也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其价值确定需要大量的职业判断。当一些公司陷入财务困境时,管理者很有可能通过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的途径在短期内迅速增加当期利润,实现盈余管理目的。所以新准则下,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增加了进行盈余管理的空间。已有研究表明,这两项收入是营业外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选用营业外收入作为其替代解释变量提出假设:假设3:营业外收入越高,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在旧准则下,长期资产减值的计提和转回是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途径。新准则下,虽然长期资产减值的转回被禁止,一定程度上遏制了通过资产减值损失进行盈余管理,但存货、坏账准备等流动资产的减值准备在满足一定条件下仍可转回,上市公司仍有可能通过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公司管理层有可能在财务状况好的时候,多提减值,为日后盈余管理进行能量储备;在财务困境时,违背真实的情况,少提或不提当期应该计提的减值准备,甚至转回以前年度计提的减值准备,使得本期操控性应计利润水平提高,从而提升当年业绩。本文以资产减值损失作为资产减值的解释变量,提出假设:假设4: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数额越少,操控性应计利润水平越高操控性应计利润是管理者可以通过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等方法操控的应计利润,作为盈余管理程度的衡量指标之一,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盈余管理相关的研究中。本文首先从操控性应计利润的角度,对新准则实施前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进行比较,检验假设1。其后进一步探讨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对假设2、3、4进行检验,最后分行业对假设1的结论进行稳健性检验,按盈余管理动机对假设2、3、4的检验结果进行验证。

(二)新准则实施前后盈余管理程度比较具体为:(1)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本部分研究中,选择2003年至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来自国泰安金融数据库。对上述样本做如下处理:剔除金融、保险业的公司,剔除模型中主要变量数据缺失的公司,最终获得样本公司11976家。(2)变量选取和模型建立。采用非操控性应计利润作为衡量公司盈余管理的指标,计算借鉴吴联生、王亚平(2007)总结的通过非预期应计利润模型的方法进行。其中,DTACt为上述计算得出的公司第t年末操控性应计利润;dummyt为虚拟变量,若年份t≥2007(即新准则实施后),dummyt=1,否则dummyt=0;ROEt为第t年的净资产回报率,以当期盈余与期末净资产的比值表示;LEV为产权比率;SIZE为规模,以期末总资产的自然对数表示;PB为市净率;此外模型还对行业进行控制。本文对于假设1的检验,就是要考察α1是否显著为正。

(三)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管理的影响具体为:(1)样本选取和数据来源。本部分研究样本,是在上部分研究样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剔除2007年之前的数据,以及模型二中主要变量缺失的公司,得到样本数据5942个。(2)变量选取和模型建立。本部分研究探讨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根据准则规定,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情况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因此本文选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对盈余管理影响的替代解释变量“;营业外收入”一直是盈余管理的重灾区,在公允价值计量下,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利得是“营业外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选用“营业外收入”作为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易以公允价值计量对盈余管理影响的替代解释变量;此外,本文以“资产减值损失”作为资产减值的替代解释变量。针对假设2、3、4,本文提出模型2。其中,FV表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数值除以期末资产总额表示;YYW表示“营业外收入”,以“营业外收入”科目数值除以期末资产总额表示;JZ表示“资产减值损失”,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数额除以期末资产总额表示。其他变量的解释同模型1。对假设2、3、4的检验,主要考察β1是否不显著,β2是否显著大于0,β3是否显著小于0。

三、实证检验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表(1)提供了两个数据样本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新准则实施后公司的平均业绩和市净率有较大程度提升,但平均盈余管理水平也明显提高,平均规模和平均产权比则较为稳定。另外,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平均数额远低于营业外收入和资产减值损失,可见持有交易性金融资产或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司并不多。为了控制极端值的影响,在回归时对所有变量进行1%~99%winsorise处理。

(二)回归分析表(2)是各假设的检验结果。模型1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dummy的系数为正,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2007年之后公司的操控性应计利润水平明显高于之前的年份,即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显著提高,假设1的推论得到证实。模型2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FV的系数并不显著,表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操控性应计利润不相关,即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并不对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产生显著影响,这与假设2相符。YYW的系数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说明营业外收入越高,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也越高。在新准则下,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易是营业外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结果显示,公允价值计量下,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易很可能已成为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新途径。假设3的推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验证。JZ的系数为负,在1%的水平上显著,反映资产减值损失数额越大,操控性应计利润越小,表明在公司需要调高利润的年度,管理者很有可能通过少提或不提资产减值损失,增加当年利润,粉饰业绩,达到盈余管理的目的。

(三)稳健性检验已有理论研究认为,新准则的实施对不同行业公司的盈余管理水平影响并不均衡(沈烈、张西萍,2007),本文按照行业一级代码将样本一分为12个组,利用模型1分别进行回归,检验新旧准则对不同行业盈余管理的影响。表(3)反映了检验结果。可以看出,针对新准则的实施对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各行业情况有所不同:新准则的实施显著提高了制造业、交通仓储、信息技术、批发零售以及房地产业的盈余管理水平,而农业和电力能源行业的盈余管理程度却是显著降低,其他行业则不显著。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在于:由于各行业涉及的业务范围、竞争环境、生产特征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别,新准则中各项实施细则的变动对各行业公司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很可能也会有所区别;新准则实施以后的年份中,一些制度法规的变动(例如税收政策、行业规范等)对各行业的影响会有所差别;针对一些政府重点发展和扶持的行业,例如农业、能源行业等,享受近年来推行实施的各项鼓励政策、引导政策以及政府较大力度的财政支持和财政补贴,而进行盈余管理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所以相比而言,从事这些行业的公司管理层,不会有很强烈盈余管理动机。根据公司所处的财务状况不同,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动机各异,相应采取的盈余管理方式也会有所差异。前人已有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有“洗大澡”、扭亏为盈、配股和平滑盈余等(张丽,2009)。为了保证模型2结果的稳健性,同时为了进一步探究具有何种盈余管理动机的公司管理者选择利用公允价值进行盈余管理,本文根据ROE的范围将模型2的样本按照不同的盈余管理动机细分为亏损公司、微利公司、配股动机公司和平滑动机公司四个组,并利用模型2分别进行回归。其中ROE<0的公司为亏损公司,ROE的范围在[0,1%)的公司为微利公司,ROE的范围在[6%,7%)的公司为具有配股动机的公司,ROE≥10%的公司为具有平滑盈余动机的公司。表(4)反映稳健性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四组样本的回归结果中,FV的系数均不显著,说明对于具有这四种盈余管理动机的公司,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操控性应计利润均不相关,假设2的结论比较稳健。其可能原因在于,目前为止,我国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司寥寥无几,不能产生重大影响,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有较为成熟的市场为基础,易于确定,留给管理者的操控空间很小。因此,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以公允价值计量都不会对公司的盈余管理程度产生显著影响。假设3的结论对于亏损公司和具有平滑动机的公司比较稳健,说明这两类公司更倾向于通过“营业外收入”科目进行盈余操控,而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易很可能已成为实现盈余管理的重要手段。此外,资产减值损失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并不十分稳健,可能的原因是,在旧准则中长期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和转回是管理者进行盈余管理的重要方式,新准则中禁止长期资产减值转回的规定,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管理者通过这一途径进行盈余管理(张然等,2007),因此资产减值损失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也会相应削弱。

四、结论

公允价值论文篇3

【论文摘要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引入成为一大亮点。在执行中需要会计人员认真分析其本质,提高可靠性。

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一经即获得学术界及实务界广泛的关注和探究。虽然其中不乏赞誉之声乃至质疑之意,但是各方一致地将全面引入新准则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视为“革命性的重大突破”和“一大亮点”。这一亮点更被一致性地视为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实现实质性趋同的一个重要性标志。众所周知,公允价值计量已成为国际潮流,且已作为国际会计准则(IAS)的基本理念。但是,财政部根据我国国情,出于谨慎,在新准则体系中适度对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非货币易等采用了公允价值,而对市场相对不活跃,各方面不符合公允价值条件的资产仍保持历史成本计量。在执行时,除公允价值外,减值预备、未来现金流量的判定及折现率的确定等新会计标准都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职业判定力和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

一、公允价值的本质分析

公允价值一经提出,在会计界掀起了十分激烈的讨论,支持方和反对方各有其坚持的理由。在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熟悉方面,国内目前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是两种。一种观点认为,公允价值作为一种独立计量属性,对其他计量属性起到了补充功能;另一种观点认为,公允价值本身并非一种计量属性,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在不同情况下都可能符合公允价值的定义。这一分歧的解决,对公允价值的应用起着关键功能。究竟应当从什么角度来看待公允价值是解决此新问题的关键。

所谓计量,是指以选定的能够反映计量对象内在特征的尺度并将其内在特征予以数量化。因此,计量属性则是被计量对象内在特征的外部表现,主要解决的是计量何种特征的新问题。笔者认为,要正确熟悉公允价值,首先要深化对资产本质的熟悉。20世纪早期,会计学界普遍赞成以历史成本计量资产,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学在会计中的应用,对于资产更倾向于价值计量,即强调资产的客观价值及其服务潜能。由此可以推出,公允价值是计量对象自身的客观价值,它是资产或负债内在的或者自然的属性,不能做出绝对的准确计量,只能依附于其他计量方法来表现。在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制定的公认会计准则(GAAP)中提到的五种计量方法是公允价值在不同的现实条件下的反映形式,是计量资产或负债客观价值的工具。这些计量方法是外在于计量对象的,它们是由人们的主观判定选择的结果,而作为计量对象内在属性的公允价值则是唯一的,它本身不是一种计量属性,而是需由其他计量属性来表现的客观价值。

再者,从公允价值存在的条件来说,无论是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还是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SAB)都倾向于交易对象存在的活跃市场。根据IAS的定义,活跃市场是指满足以下条件的市场摘要:(1)市场中交易的项目是同质的;(2)通常可以在任何时候找到自愿的买方和卖方;(3)价格公开。由此可以看出它和经济学中完全竞争市场的异曲同工之处,即摘要:公允价值实现的基础是一个理想的完全竞争市场,它等于供给和需求达到一致的均衡点的理想价格。但是,完全满足这三个条件的市场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所以,把公允价值等同于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这一普遍观点是欠妥的。

新问题的关键在于,20世纪末以前,公允价值计量的技术新问题始终是国际会计界的难题之一。在存在同类资产或类似资产的活跃市场的条件下,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和短期可变现净值可以作为公允价值,这种情况下公允价值计量的难度相对不大。然而,在任何国家,对所有资产或负债的活跃的市场并不可能处处存在,此时的公允价值计量必须采用现值技术。由于特定个体对于和特定资产相关的未来现金的流量的估计、风险的估计和折现率的选择往往各不相同,导致现值技术运用的主观判定因素较大,可验证性却相对较低,从而公允价值在实务中的运用倍受挫折。

会计的发展是反应性,会计必须要针对现实的环境作出变革。国际学术界及实务界对于公允价值的追求并没有因为以上困难而停止其脚步摘要:FASB在其的第7辑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7)《在会计计量中使用现金流量信息和现值》中,探究了会计计量中现值计量的目的,提供了指导现值使用的一般原则,尤其是当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间或这两者均不确定时现值的计量新问题,SFAC7的标志着会计理论从此步入了价值计量的“不归路”。据统计,截至2004年12月底,FASB共了153项准则,和公允价值有关的会计准则有60项。在国际会计准则中,75%的现行准则运用了公允价值,越是新近的准则,采用的比例越大。

在我国,公允价值的运用虽然历史短暂,但却走过了一波三折的曲折历程。在1998年至1999年由财政部颁布的《债务重组》、《投资》、《非货币易》等具体准则中,首次大张旗鼓地运用了公允价值。然而,其后两年的运行过程,屡屡发生上市公司之间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等肆意高估资产的公允价值以达到利润操纵的目的。有鉴于此,2001年初,我国对以上具体准则进行了修订,提出尽量回避公允价值的方针。2002年,财政部基于我国加入WTO后经济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公允价值将越来越轻易取得的趋向提出将在更多准则中采用公允价值的指导思想。这一思想深入地贯彻于2006年初的新准则之中,公允价值概念和计量得到了全面的应用。

二、公允价值计量的优越性

(一)适应金融创新的需要

主要以合约形式出现的衍生金融工具因不具有实物形态和货币形态,加之交易和事项大多未实际发生,传统的历史成本无法对其进行会计处理,而公允价值计量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个新问题,其价值的确定并不取决于业务是否发生,只要双方一致同意就可形成一个对市场价值判定的价值。因此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反映衍生金融工具产生的权利和义务,向信息使用者提供信息。同时将衍生金融工具的到期累积风险分散到其合约的存续期间,也符合稳健性原则。

(二)使会计收益更加真实、全面

按传统的会计学收益概念,会计收益是指来自交易期间已实现的收入和相对应费用之间的差额。经济学的收益概念除包括会计收益外,还包括非交易和未实现的资产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和损失,较之会计收益在内容上更为真实和全面。而公允价值会计计量恰恰就是既要计量资本和负债在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还要计量公允价值变动造成的利得和损失。这样可弥补会计收益的不足而向经济收益看齐,更加准确地披露企业获得的现金流量,更确切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能力、偿债能力及所承担的财务风险,更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企业的真实收益,可以全面评价企业管理当局的经营业绩。

(三)有利于企业的资本保全

企业对生产过程中消耗的生产能力必须回购,以维持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如采用历史成本计量,计量得出的金额在物价上涨的经济环境中,将购不回原来相应规模的生产能力。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计量时,不管何时耗费的生成能力一律按现行市价或未来现金流量现价计量,计量得出的金额即使在物价上涨的环境下也可以购回原来相应规模的生成能力,企业实物资本得到维护。

(四)更加符合配比原则的要求

对于非货币性资产而言,其计量的主要目标在于计算本期的企业收益。现行企业计算收益时,收入是按现行市价计量,而成本、费用则按照历史成本计量,收益包括劳动者创造的纯利润和由经济因素影响形成的价格差。现行的利润分配制度对这两者不加区分,从而形成收益超分配、虚利实分的现象。采用公允价值计量,这种现象就能很好的解决。在公允价值计量下,收益是现时收入和按公允价值计算的成本费用配比的结果,因而更能体现配比原则。

(五)提高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综上,按公允价值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较之于历史成本计量提供的会计信息而言,更具有高度的相关性,从而提高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按公允价值计量得出的信息能为企业管理人员、债权人、投资者等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相关的会计信息,避免因历史成本无法反映未实现利得和损失而做出错误判定,从而为他们的经营、决策提供更有利的支持。

三、提高公允价值可靠性的思路

当历史的洪流再次把公允价值推入我们的视野之中时,我们应该理解其必然性。此时,任何的质疑都是苍白的,我们所应做的是积极地面对,探索提高公允价值可靠性的路径。

(一)构建一个活跃的市场,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环境支持

公允价值的应用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就对公允价值的应用提出了要求,而市场经济的深度、广度越大,市场交易就越能以公平为特征,交易价格就越公允。可见,活跃的市场是公允价值运用的基本前提。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基本确立,但我国的市场经济环境和国际上较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资产或负债缺乏完善的市场,难以通过市场取得有关公允价值的完备信息。显然,构建活跃的市场环境,是解决公允价值可靠计量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二)加强相关制度建设,为公允价值计量提供制度保障

公允价值计量的全面推行依靠于相关制度的配套完善,其中包括监管制度、资产评估制度、公司治理和审计制度。考虑到我国的现实国情,和国际会计准则相比,我国的新准则体系对于公允价值应用的态度仍是十分谨慎的。如在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中,相当强调商业实质的概念和具体判定标准,这对于公允价值的滥用起到了一定的防范功能。

为加强公允价值计量的可靠性,笔者认为,应当加强对公允价值信息披露的监管。如要求在附注中披露重要公允价值信息的计量基础(是采用现行市价还是未来现金流量现值)、计量程序(包括从类似资产的市价调整为所得公允价值的程序、估计未来现金流量的时间和金额的程序以及折现率的确定程序)、计量的关键假设及其依据,并陈述其合理性及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尽可能降低公允价值计量的主观性和可操纵性。笔者发现,这一思想较好地贯彻于资产减值准则的披露要求中,但其他准则如长期股权投资准则(被投资企业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和非货币易准则(换出资产公允价值的确定)的披露要求却显欠缺。

(三)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为公允价值的可靠取得提供技术支持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借助于信息技术攻克各学科难题的例子已屡见不鲜。在这样的时代,撇开信息技术的支持,而谈攻克国际会计难题——公允价值的可靠计量,是不明智的。迅速发展的网上交易不但活力无限而且数据资源丰富,收集活跃的网上交易数据,是否有可能建立网上公允价值数据库,则大量公允价值信息不仅可能可靠地取得,而且可能及时取得,其可验证性新问题也可能将灰飞烟灭。

(四)加强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教育,为公允价值的可靠计量提供人力支持

公允价值论文篇4

引言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证券界、学术界人士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是继1993年会计改革后又一次具有重大意义的会计改革,标志着中国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正式建立,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和加速中国融入全球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引发了一些投资者的担忧,投资者担心与忧虑的问题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公允价值对投资者的决策会产生什么影响,二是公允价值能否成为上市公司进行利润操纵的工具。笔者就这些问题,对新《企业会计准则》公允价值的差异、应用、影响展开了较详尽的分析,并融入了个人的观点及建议以供广大投资者和财务监管人员参考。

一、公允价值的涵义和本质

(一)公允价值的涵义

公允价值的英文是“FairValue”,Fair的相关解释是“公平的,正直的,公正的”,而中文将其翻译成“公允”,则包含了公正、允当的意思。在会计领域,各国会计准则对于公允价值的定义不尽相同。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在1995年6月的第32号国际会计准则(IAS32)中,对公允价值所下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负债结算的金额”。

我国财政部在2006年2月15日的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对公允价值所下的定义是:“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二)公允价值的本质

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并不是对立的概念,它是客观经济等环境变化的产物,并随着客观经济等环境的变化,其表现形式也不断发展,包括历史成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可变现净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运用公允价值计量,是对经济环境和经济实质的反映。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最能公允反映一项资产真实价值的是公平交易市场上的价格。由于在一个公平交易(交易必须本着自愿原则进行,清算及其它非持续经营下的价格或强迫交易的价格不是公允价值)的市场上,集中了来自各方面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人们通过各自掌握的信息和估计进行竞价,从而消除了个别供给者或需求者的偏见。在交易或事项尚未发生时,对市场价值发生变化的资产和负债以当前市场情况为依据进行重新计量,有时在缺乏市场价格时还要应用现值技术。这种计量因为有各种条件的约束,在很多情况下不可能绝对的准确,只能是一个估计金额,即相对公允的价值。在公允价值计量理念下,编制报告日或交易日以后的任何新计量日,企业必须根据报告日的新情况,对各项资产和负债项目进行重新计量,动态地、及时地反映企业各项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变化,并在报表中予以反映,使报表信息更相关,对决策更有用。

二、公允价值应用的分析比较

(一)投资性房地产应用公允价值计量与原制度差异分析比较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中规范了投资性房地产,指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为赚取租金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已出租的建筑物,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等。

新准则在确认初始计量部分明确规定只有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一是该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投资性房地产有关的成本能够可靠的计量。对后续计量公允价值模式的条件进行了限制,要求只有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才能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而且还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二是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它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该准则为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提供了成本模式与公允价值模式两种可选择的计量模式。在成本法下投资性房地产比照《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有关规定处理和《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准则计提折旧或摊消,并在期末进行减值测试,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企业才能采用公允价值模式,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时不计提折旧或土地使用权摊销,以会计期末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调整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通过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对企业利润产生影响,而不单独计算。

在旧企业会计制度下,人们将企业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般的固定资产看待,对房地产开发企业自行开发的房地产用于对外出租的,在存货或固定资产科目中核算,土地使用权用无形资产科目核算,并按其估计使用年限提取折旧或摊销费用,如果后续支出使可能流入企业的未来经济利益超过了原先的估计,要计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而增值后金额不应超过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此外的后续支出计入当期费用;减值准备会计期末可按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这种固定资产净值往往不能反映投资性房地产的真实价值。因为投资性房地产在经过数年以后,它们的市场价值不仅可能高于其账面净值,还可能高于其账面原值的数倍甚至数十倍。以商品房为例,自从国家推出货币化分房的政策以来,商品房的市场价格基本都在上涨,近几年涨势尤甚。若一个企业进行房地产投资,在旧会计制度下此应按历史成本记入企业的固定资产,并按其估计使用年限提取折旧。然而当对这个房地产进行多年的折旧后,原本净值无几的该房产,依然可以在市场上按现价卖出大于净值许多的价值。显然,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低估了房地产的市场价值,歪曲了企业投资的真实含义,不利于会计报表使用者了解企业的真实情况,并给企业当局进行利润操纵提供了机会和空间,极大的损害了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利益。所以,将投资性房地产作为一般的固定资产计量和提取折旧显然是不适合的。

《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第十条规定: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的,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已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得从公允价值模式转为成本模式。第十一条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不对投资性房地产计提折旧或进行摊销,期末将投资性房地产按资产负债表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估值,调整其账面价值,公允价值与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对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房地产或存货,以转换日公允价值作为自用房地产或存货的账面价值,转换日公允价值与投资性房地产原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为投资性房地产,转换日公允价值小于原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的,将其差额在已计提的减值准备或跌价准备的范围内计入当期损益,剩余部分计入资本公积。可见,新会计准则规范了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与期末估值,提出以公允价值为标准,这样对企业本身、投资者、债权人、企业主管部门及社会公众都有益。

com(二)金融工具应用公允价值计量与原制度差异分析比较

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个企业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它企业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主要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包括嵌入的衍生工具)。企业为充分利用闲置资金以赚取差价为目的从二级市场购入的股票、债券、基金等,再如企业不作为有效的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如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合同等),企业可以基于风险管理需要,或为消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会计确认和计量方面存在不一致情况等,直接指定某些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这些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工具,其报告价值即为市场价值,且其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意味着如果企业能够较好的把握市场行情和动向,其业绩即会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增加而提升;相反,如果企业的投资策略与市场行情相悖,其当期利润就会因此受损。由于金融及金融衍生工具具有短期在市场中价值变化比较大的属性,所以用历史成本等其它方法计量是不能正确反映市场价值的,而用公允价值计量能更好的反映其市场价值。例如,一家上市公司以每股20元的价格在证券市场买入1000万股股票,到期末该股票涨到40元,如按照历史成本的计价方法该公司的20000万元的账面所得是不能计入当期利润的,体现在报表中的股票价值仍然是按照20元的成本计价;如果按照公允价值的计价方法,这部分股票将按照40元计价,可为公司增加20000万元的投资收益。FASB在1988年的第133号财务会计准则(FASB133)《衍生工具和套期保值活动的会计处理》中明确指出:“公允价值是计量金融工具最佳的计量属性,对衍生工具而言则是唯一相关的计量属性。”从《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七条第一款、第八条第一款、第三十条、第三十二条、第四十条规定都可以看出,新会计准则对金融工具初始确认和计量、后续计量、期末估价、减值等都是以公允价值为标准的,其实质是要求对交易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或负债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因此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被认为是一把“双刃剑”与旧准则采用历史成本法等计量“只报忧,不报喜”致使金融工具报告价值经常被低估的孰低法有很大的不同。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新准则对投资的分类不再局限于旧制度按时间长短来划分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而是从投资交易的目的性和经济实质反映经济内容来分类.(即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及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而且分类确定后不得随意变更;2.填补了初始确认和终止的确认标准的空白;3.将旧制度仅在表外披露的衍生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4.采用了公允价值核算来调整所产生的损益。新准则的确定有利于商业银行对单只债券的质量研究和市场行情预期判断以及对市场风险的考虑和防范,不但能够更好的反应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而且适合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客观需要,还能够满足会计报告使用者决策的需要。

三、公允价值的应用是我国市场经济日趋成熟的标志

(一)公允价值的应用,是我国会计与国际趋同迈出的实质性一步

近年来,国际会计准则及美国等一些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会计准则,纷纷将公允价值作为重要甚至是首选的计量属性加以运用,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从计量属性角度看,公允价值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财务会计的发展方向。因此,其应用的范围和程度也就成了衡量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一个组织会计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标志。我国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明确地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计量属性之一,并在17个具体会计准则中不同程度地应用了这一计量属性,这表明我国会计向国际趋同迈出了实质性一步。公允价值的广泛应用,意味着我国传统意义上单一的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被历史成本、公允价值等多种计量属性并存的计量模式所取代。在基本会计准则中果断引入并在具体会计准则中广泛应用公允价值,明确了我国基本会计准则计量的属性,充分反映了我国会计实现国际趋同的信心和决心。

(二)公允价值的应用,是我国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和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基础条件

公允价值论文篇5

论文摘要:本文认为,相关性与可靠性共同决定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两者缺一不可,对两者之间关系的合理判定直接影响到计量属性的选择。作为一种备受注目的计量属性,公允价值是否同时具备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需要深入剖析公允价值的内涵,澄清公允价值计量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至关重要。

一、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相关性与可靠性

(一)相关性与可靠性的涵义关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认为,当信息能够通过帮助使用者评价过去、现在和未来事项或确认、更改他们过去的评价,从而影响到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时,信息就具有相关性。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概念公告对相关性所下的定义为信息导致差别的能力,并把预测价值、反馈价值与及时性并列为相关性的标志。相关有一般相关与特殊相关之分。一般相关是指满足现有的和潜在的投资者、雇员、贷款人、供应商等一系列信息使用者共同的信息需求;而特殊相关是指会计信息与某类信息使用者的特定决策相关。相关性也是相对的,在相关与不相关之间还存在着低度相关、高度相关等程度不同的相关。值得注意的是相关性是指会计信息在内容上与决策相关,不涉及信息的可靠与否。也即不具备可靠性的信息并不妨碍其相关性。如会计信息使用者需对某企业上年的盈利能力做出决策,那么该企业上年度的净利润就是与之相关的会计信息。虽然此数值可能是该企业利用虚假业务编造出来的,但这不影响净利润数值与特定决策的相关性。只能说明该净利润数值这一相关信息由于不具备可靠性而丧失了有用性。关于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IASC认为资料当其没有重要差错或偏向并能如实反映其所拟反映或理当反映的情况,而能供使用者作依据时,资料就具备了可靠性。而FASB把反映真实性、可核实性和中立性并列为可靠性的标志。其中反映真实性是可靠性的灵魂,而可靠性和中立性则是验证可靠性应具备的条件。由此可见,可靠性是指会计信息能够再现重大的财务关系。可靠性不同于真实性,真实性是完全的再现,而可靠性允许有误差的幅度,是相对的,是否可靠还取决于会计信息允许包括误差的程度,允许误差的程度则决定于这种误差不致于降低信息的有用价值。不影响决策的正确性。虽然估计和假设是会计所固有的,但并不会损害可靠性。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编制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提到,成本或价值在许多情况下都需要估计,合理的估计是会计报表编制工作的一部分,这并不会损害其可靠性。

(二)可靠性与相关性关系的合理判定由以上分析可见,可靠性与相关性是会计信息的两个独立的质量特征,在内涵上互不影响:信息是否相关不需要可靠来支持。信息是否可靠也与相关性毫不相干。但要达到会计信息有用性这一目标,会计信息必须同时具备相关性和可靠性,两者缺一不可,否则会计信息就丧失了有用性。亦即相关又可靠的会计信息一定是有用的,而有用的信息肯定同时具备一定的相关性与可靠性。首先作为相对概念,在量的规定性上,相关性与可靠性并非总是在同一方向上影响信息的有用性,但又必须尽可能地统一于信息有用的目标之下。提高一定程度的相关性,在特殊情况下可以牺牲一定的可靠性,同样,为了达到更高的可靠性,也可牺牲一定的相关性,只要能满足对决策有用的目标即可,两者的度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把握。如预测性信息具有极高的预测价值,即相关程度很高,但由于其反映的是未发生的经济业务,可靠性必然较差,只要编制该信息所依据的基本假设、所选用的会计政策及预测的编制基础是合理的,就可达到信息使用者决策有用的目标,而不必强求该预测信息一定可以实现;而历史成本信息,由于其具有可核实性这一其他计量属性无可比拟的优点,可靠性较高,但由于其反应的是过去的交易和事项,与面向未来的决策相关性就差一些,但权衡利弊仍能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这是在各界对历史成本提出强烈批评的情况下,这一计量属性仍未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其次,在考虑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时,相关性与可靠性之间并不必然存在此消彼长,互相矛盾的关系,两者必需兼顾。当一方提高时,在保证信息有用的前提下,允许另一方有所下降,但并不意味着一方的提高必然导致另一方的下降。应该遵循效益大于成本原则,追求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的共同提高,以便更大程度地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这也是会计自产生以来的发展方向。如果一项会计创新,在导致所提供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比已有信息都有所下降的情况下,仍能在新的方面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也是可行的。为了达到会计信息有用性这一目标,在不同的情况下,两者各自的程度会在一定范围内有所波动,但由于不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其间也就不存在谁更重要一些的问题,即不存在一定要牺牲一定程度的可靠性去换取更大的相关性,或一定要在保证相关的前提下,尽可能提高可靠性的问题,这都是实际工作中相关与可靠之间权衡的特殊情况,不具有一般性。

二、公允价值的内涵及其计量

(一)公允价值的定义IASC将其定义为:在一项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自愿的双方交换一项资产或清偿一项债务所使用的金额。FASB的定义是:公允价值,指在当前交易中,自愿的双方买入(承担)或卖出(清偿)-项资产(负债)所使用的金额。我国会计准则的定义是: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由此可见,公允价值的认定依据是市场上对资产或负债公平、自愿的交易金额,从本质上讲,公允价值是一种基于市场信息的评价。

(二)公允价值的内涵及外延公允价值是很广的概念范畴,并不仅是与其他计量属性相并列的概念,可以说是其他属性存在的基础,即需要反映交易和事项内含的公允的价格,并同时兼具可靠性、相关性的信息质量特征。公允价值概念是会计环境变化的产物,绝不仅是现有会计计量属性的简单统一。一般认为,公允价值是与历史成本相对立的复合计量属性,这包括两层含义:公允价值不包括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可包括现行成本、现行市价、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等,其与现行价值概念十分接近。但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并不是对立的,因为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历史成本(收入)作为已经发生的交换价格,是过去某个时点的公允价值。而现行成本、可变现价值、现行市价,以及短期的可变现净值和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目的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在没有实际交换价格的情况下,通过模拟实际交换价格来实现公允价值的方式,也可以看做是公允价值的表现形式。因此,公允价值概念与上述各计量属性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必然的,是有一定条件的,只有符合公允价值定义、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质量特征的上述计量属性才是公允价值。

三、基于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公允价值信息质量

(一)公允价值的相关性公允价值反映的是在特定的时点和经济状态下,市场对资产或负债的定价,而公允价值的变化,也反映了市场对资产或负债所认可的价值变化。在完善的市场中,市场定价反映的是所有市场参与者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期望值,是统计上具有无偏性的指标,这个指标中包含了所有影响该资产或负债价值的信息。在知识经济时代,大量新业务不断涌现,企业的某些无形资产。如商誉、知识产权、人力资源、衍生金融工具等在现有的计量模式下遇到了难题,这些都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有用性。而采用公允价值则能够对这些资产进行确认和计量,以满足投资者对这些与决策相关信息的需要。相比较而言,历史成本反映的是在资产获得时或者负债形成时市场对其价值的评价,而市场只有在资产转让或负债偿还时才反映其价格的变化,即被确认为利得或损失。这种会计处理方法与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是不相符的,更何况转让或偿还并不是导致损失或利得发生的原因。

由于公允价值是以市场定价为基础的,所以其决策价值要明显优于历史成本。首先,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购买(或形成)时间和历史成本都不会影响后续计量,只有报告日的市场条件、债务人的信誉等因素才会影响到公允价值。其次,公允价值也不会受资产或负债持有人及其持有目的等因素的影响,这样可避免资产或负债计量中的一些武断的标准并减少管理当局操纵会计数字的空间。与此相比,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却会使相同的金融资产变得不同,使不同的金融资产变得相同,甚至会误导决策。再次,由于公允价值是市场的无偏定价,所以同一会计主体各个会计期间以及不同会计主体之间,计量技术都是一致的,使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大大增强。在预测功能方面,由于公允价值能够及时地确认市场条件变化所引起的资产、负债价值的变化,不断满足外部投资者对公司价值信息的需求,从而就具有历史成本所不可比拟的预测价值。实证研究表明,公允价值具有相关性质量特征,如MaryE.Barthetal(1996)检验了美国1992年和1993年银行的数据,样本银行占到了美国所有商业银行总资产和总存款的90%。研究发现,商业银行的股价确实会反映银行披露的公允价值信息;商业银行的健康状况越差,投资者对银行贷款定的权重越低;在披露公允价值的主要资产和负债中,尤其是贷款,公允价值对股价的解释能力显著优于历史成本。这证明银行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披露具有价值相关性。因此,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相比,能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为信息使用者提供与决策更相关的信息。

公允价值论文篇6

关键词:公允价值会计公允价值计量市价法类似项目法估价技术法

公允价值会计的推行可谓是几经反复、波折重重,尽管有诸如包括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等主导着国际会计准则发展方向的主要的准则制定机构的大力支持,但世界各国在对公允价值会计的应用上仍然一直持谨慎态度。在与公允价值会计相关的诸多问题中,公允价值的计量是争议最大的,如何能够尽量客观地对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就成了公允价值会计中最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本文试就公允价值计量的一般性方法和步骤做一阐述,与同行切磋。

公允价值计量的一般方法,通常包括市价法、类似项目法和估价技术法。所谓市价法是指将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格作为其公允价值的方法。类似项目法是指在找不到所计量项目的市场价格的情况下的一种替代方法。它是通过参考类似项目的市场价格来确定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的一种方法。估价技术法是指当一项资产或负债不存在或只有很少的市场价格信息时,采用一定的估价技术对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做出估计的方法。一般地认为,在确定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时,要从这三种方法中选择一种,而这三种方法的采用是有一定程序的。通常情况下,首选的方法是市价法,因为一个公开的市场价格通常是最为令人接受,从而也最公允的;在找不到所计量项目的市场价格的情况下,往往采用类似项目法,通过按照一定的严格条件选取的类似项目的市场价格来决定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而当所计量的项目不存在或只有很少的市场价格信息,从而无法运用市价法和类似项目法时,则考虑采用估价技术法对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做出估计。这三种方法的主观成分是依次增加的,而应用难度也是依次增加的。在使用这三种方法时还有很多严格的使用条件和应该注意的问题。下面就这三种方法具体的应用加以介绍。

一、市价法

市场价格,不论其来源如何,都被认为是对资产和负债的公允价值最好的反映。一个公开市场上的价格,通常是公允的和可接受的,对于某些资产或负债而言也是容易得到的。市价法就是指直接引用所计量项目的市场价格作为其公允价值的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应用市价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所采用的市场价格最好是活跃市场中的交易价格。所谓活跃市场是指满足以下所有条件的市场:(1)市场中交易的项目是同质的;(2)通常可在任何时候找到自愿的买方和卖方;(3)价格公开。

2、应采用相同项目、最近的市场价格作为该项目的市场价格。该市场价格,最好应该是计量当日的市场报价。

3、当找不到计量日的市场价格时,可以采用稍微提前的市场价格,但是计量日与市价日之间由于时间的流逝和市场条件的变化而对公允价值产生的影响,应当可以加以估计。

4、当存在不止一个市场价格时,应当选取最有利于企业的一个市场价格。“最有利”意味着企业可以得到的最高的价格,换句话说,就资产而言,意味着更高的脱售价格,对负债而言,意味更低的清偿或转移价格。

选择最有利的市场价格决策规则是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大多数的企业以利润或净资产最大化为目标。在这一前提之下,企业才会尽力寻求最有利于自身的价格,通过市场买卖双方的讨价还价,各种市场力量的博弈,最终形成一个市场参与各方均可接受的价格。但是,“最有利”并不是对企业自身的目标而言的。例如,一个企业在确定最有利的市场价格时,可能是从企业整体的目标来考虑的,结果是所得到的价格可能并不是对该单项资产或负债最有利的。这时,企业对该资产或负债的计量就不是公允的计量,对一项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的计量,应该是对该资产或负债本身而言最有利的价格,而不是对企业整体最有利的价格。

5、市场价格中存在与所计量的项目的权利与义务并不直接相关的部分,对于这一部分价格,应予以剔除。例如,某一资产的市场价格中可能包括的附加劳务的价格(如安装费)。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只有所计量项目存在相应的市场价格,该价格就一定是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在下面几种情况之下,是不能将市场价格引用为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的(这被称为市场价格失灵):(1)决定市场价格的交易是发生在一个或多个的正经历财务困难的企业之间的,例如,正处于破产清算的企业,被法庭强制拍卖的资产等等。公允价值计量的目标是为了计量报告企业在报告日可以实现或支付的金额,而不是它被迫进行交易而发生的金额。但这一点也不是绝对的,当市场上能够影响某一类资产或负债的企业,其大部分均处于财务困难状态中时,这时的市场价格就有可能代表了该类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2)决定市场价格的交易,是发生在关联方企业之间的。发生在关联方企业之间的交易显然是有失公允的,不能代表该类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3)决定市场价格的交易,是按以前签订好的合同进行的,仅仅是在现期执行而已。这一交易价格,是合同签订日的市场状况所决定的价格,不能代表该项目现在的公允价值,代表的是该项目在签订日的公允价值。所以,这一价格不是所计量项目现时的公允价值。(4)决定市场价格的交易,不是一项独立的交易,它还受到了其他的与之相关联的交易的影响。(5)在存在众所周知的影响市场价格公允性因素的情况下,所得到的市场价格不能作为公允价值。(6)决定市场价格的交易,不是一项经常易,在计量日该交易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小。这种情况下,企业往往要考虑采用一定的计价技术,但企业应当仔细研究采用计价技术所得到的公允价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异,以决定是否要对所得到的公允价值进行调整。当然,上述情况下的市场价格虽然不能作为确定公允价值的基础,但它们可以为我们判断通过其他途径得到的公允价值的公允性提供帮助。

二、类似项目法

在找不到所计量项目的市场价格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所计量项目类似项目的市场价格作为其公允价值。类似项目法应用时,最关键的就是类似项目的确定。所谓的类似项目是那些与所计量的项目具有相同的现金流量形式的项目。因为,具有相似的现金流量形式的两个项目,对于经济状况变化的反应也是相似的。通常研究两个项目是否相似的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所要计量的项目的期望现金流量。(2)选定另外一个初步认为具有相似特征的资产或负债。(3)比较两个项目的现金流量以确保它们是相同的。(4)评价是否在一个项目中影响其价值的因素在另一个项目中同样的全部得到了反应,比方说,不同的风险水平。如果存在这样的未被反映的因素,应确认该因素的影响能否被合理剔除。如果不可能被合理剔除,则这两个项目不是相似项目。(5)判断两个项目的现金流量面对经济状况变化时是否按照同样的方式变化。如果不是,则它们不是相似项目。

在判定一个项目是所计量项目的类似项目之后,并不意味着其市场价格就成了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或者成为该项目公允价值的参考价值,还应该参照前述市价法部分市价法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市场价格失灵的情况做出判断和调整。

三、估价技术法

当一项资产或负债不存在或只有很少的市场价格信息时,应当考虑采用适当的估价技术来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估价技术法是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中实施难度最大的一个,也是争议最多,对公允价值计量客观性影响最大的一个,通常可以见到的对公允价值的抨击,其实主要就集中在对所采用的估价方法的抨击上。

运用估价技术法首先要明确其应用条件。“不存在或只有很少的市场价格信息的情况”是指至少存在下述情况之一的情形:(1)一项现时或近期的交易是不可能或很困难的;(2)该资产或负债是独特的或非常的不寻常;(3)虽然存在交易,但市场参与者对其交易的价格或估价技术保密。在上述情况下,就不得不考虑采用适当的估价技术,来确定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

所谓“适当”的估价技术,是指通过资产的估价技术所得到的公允价值应当反映出企业在计量日的市场状况下,在正常公平交易中,售出一项资产所能得到的金额;或通过负债的估价技术所得到的公允价值应当反映出企业在计量日的市场状况下,在正常公平交易中,重新产生一项负债所能收到的金额,或在清偿负债时所应支付的金额。如果某一估价技术为大多数的市场参与者用来对某一类资产或负债进行估价,那么企业也应当使用这一估价技术对该类资产或负债进行估价,除非有证据表明,存在更为成熟的估价技术可能得到更为精确的结果,否则企业不应随意改变所选用的估价技术。如果对某一类资产或负债的估价不存在为大多数市场参与者共同接受的估价技术,那么企业应当发展自己的估价技术。企业所采用的估价技术应当与对该类资产或负债进行估价时所采用的经济方法保持一致,并且还应该将运用估价技术所得到的公允价值与实际交易中的价格相比较,以验证估价技术的有效性。

运用估价技术时,企业所使用的估计应当与市场的参与者所使用的估计和假设相一致,例如市场利率、外汇汇率、商品价格以及政府和行业的统计数据等。即使在对于某些影响公允价值的因素,企业自身的估计和假设是其唯一的信息来源的情况下,也要保证这些假设与市场参与者所使用的估计和假设是一致的。

企业在选择计量公允价值的估价技术时,应确保该估价技术反映了所计量项目公允价值的下列要素:(1)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或者在更复杂的情况下,一连串不同时间的未来现金流量;(2)对这些现金流量金额或时间可能的差异的预期;(3)以无风险利率表示的货币的时间价值;(4)包括了资产或负债中内在不确定性的价格;(5)包括非流动性和市场非完美性的其他因素,有时这些因素是不可确指的。只有反映了这五个要素的估价技术才是恰当的估价技术。

如何尽可能合理地、客观地选用合适的估价方法,是公允价值会计推行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常用的公允价值的估价方法分为三类:成本法、市场法、收益法。目前,所能见到的常用的估价力法都可以归为这三类中的某一类。每一类估价方法都是建立在一定的估计和假设基础之上的,了解这些估计和假设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只有了解其中主观的估计成分,才能理解其优点和缺陷所在,从而确定其应用的条件。

(一)成本法

所谓成本法是指以资产的重置成本和企业的净资产来计量企业或资产的公允价值的方法。重置成本又称为现行成本,是指在今天获得一项具有相类似效用的可替代资产所付出的成本。确定重置成本的方法包括:

1、在用的公允的市场价值。在买卖双方均自愿的企业层面的交易中,购买方按照原用途购买资产时,该资产公允的市场价值就是它的重置成本。这一方法用于存在类似用途的资产时,而且假设所估价的资产与其它的已安装的资产一起持续使用。

2、新重置成本。是指在估价日,一项与所估价资产有着最为等价用处的全新资产的现行成本。该方法的缺点在于,不能剔除资产使用过程中的价值损失,如折旧,所以不能用于企业合并中对企业公允价值的估价。

3、折旧后的新重置成本。该方法是在上面的新重置成本的基础上,剔除了折旧等因素后的重置成本,是最为常用的方法。需要剔除的因素包括:(1)特定物理状况(如物理折旧)引起的价值损失;(2)机器或设备的内在退化引起的价值损失;(3)机器或设备的外在的经济退化引起的价值损失。

4、现值指数调整法。在某些情况下,将历史成本按照相关的现价指数进行调整也可以得到重置成本。典型的例子是房地产,可以按照地价指数估计房地产的重置成本。

5、重新生产成本。是指在估价日,按照现行价格,使用类似的原料,重新制造所估价项目所耗用的成本。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对一些稀有项目进行估价,在重置成本的估价中并不常用。经常用于保险业,因为在保险业中不需要考虑技术进步和生产力提高等因素。

成本法的应用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基础之上的。假设之一,企业资产的价格是由其成本所决定的,每一项支出都被假设能够增加企业资产的价值。假设之二,在资产被初始确认之后,资产会发生退化和减值,也正因为存在退化和减值,才有对资产进行重新估价的必要。假设之三,所有的成本在估价日都已经发生了,这意味着,成本法是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和通货膨胀等因素的。

(二)市场法

所谓市场法是利用类似项目的市场信息来对所估价项目的公允价值进行估价的方法。首先需要阐明的一点就是,市场法与前面的市价法和类似项目法的区别。市场法是在无法为所计量项目找到市场价格,也找不到可参考的类似项目的时候,通过参考类似项目的市场信息,来进行公允价值估价的方法。首先,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中的市价法和类似项目法的应用条件是十分严格的。市价法要求可供引用的市场价格,必须是与所计量项目相同的资产或负债的价格才可以引用的市场价格,必须是与所计量项目相同的资产或负债的价格才可以引用;类似项目法中的类似项目也要比市场法中对类似项目的定义要严格得多,它要求类似项目应该是与所计量的项目具有相似的现金流量的项目,而市场法对类似项目的要求是,只要有参考价值就可以了,没有什么严格的限制条件。

其次,市价法和类似项目法在符合其所要求的条件以后,直接引用资产和负债的价格作为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基本上没有或只有些许的调整,而市场法中的所参考的类似项目的价格不能被直接引用作为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由于市场法中的“类似项目”仅仅是具有参考价值而已,与类似项目法中的类似项目有着本质的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可以把它们称为“准类似项目”。在使用估价技术法对所计量项目进行估价时,运用一定的模型,结合准类似项目的市场信息,进行公允价值的估价,是一种很常用的方法。

最后,市场法主要的应用范围是在企业购并中,对购并企业的公允价值进行估价。它通过寻找与所购并的甲企业具有可比性的乙企业,按照乙企业被并购的价格,经过一定的调整得到甲企业的购并价格。在比较两个企业是否具有可比性时,可以从财务和非财务两方面考虑。具体的考虑因素包括:(1)现金流量;(2)收益;(3)资产或权益;(4)收入;(5)投入资本的市场价格与息税前收益之比;(6)投入资本的市场价格与收入之比;(7)投入资本的市场价格与下一年度预计收入之比;(8)员工数量;(9)厂房、机器和设备。

运用市场法时,所要进行的估计和判断包括,其一,所挑选的企业或交易是真正类似的;其二,所挑选的企业不仅在行业、企业大小、产品、服务的市场以及管理团队方面是类似的,而且企业的发展阶段也是类似的。最后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市场法往往不适用于初创期的企业,对于初创期的企业而言,其产品、服务都还没确定,相关的数据也难以获得,通常很难确定哪些企业能够与其具有可比性。

(三)收益法

支持收益法主要的想法是,现在的价值是未来收益和现金流量的源泉所在。重视重置成本的成本法和重视可比较数据的市场法都是以目前的情况为重点,相比较而言,收益法更重视未来,是未来导向的。收益法的基本思路,是将自己的未来经济收益按照一定的比率折现,得到所计量项目的现值作为其公允价值,所以这种方法又被称为现值技术。

FASB提出的运用现值技术计量公允价值的一般原则如下:(1)估计现金流量和利率应该尽可能地反映关于未来事项和不确定性的假定,这些假定将用于决定在一项公平交易中,是否以现金购买一项资产或一组资产。(2)用于折现现金流量的利率,应当与内含在现金流量估计中的假设和估计相一致。否则,某些假设和估计的影响将会被重复计算或被忽略。例如,12%的利率可能适用于某项贷款的合约性现金流量。这一利率反映了对有特定特征的贷款未来违约的预期。同样的12%不应用于折现预计现金流量,因为这些现金流量已经反映了对未来违约的假定。(3)估计现金流量和利率不应当考虑与所讨论资产、负债或资产组、负债组无关的偏差和因素。例如,故意低估净现金流量以明显提高资产的未来盈利能力,即在计量中产生了一项偏差。(4)估计现金流量或利率应当反映可能结果的范围,而不是一个单一的最可能、最小或最大可能金额。

收益法有多种分类方法,一种是按照折现的现金流量的不同进行分类,分为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和收益资本化法。

未来现金流量折现法是直接将未来的现金流量进行折现的方法。例如,对于一项10年期的、面值1000元,利息率8%的债券,在折现率为10%的情况下,其现值为:1000÷(1.1)■+80×6.1446=1396.87元(其中6.1446为利率10%、10年期的年金复利现值系数)。被用来折现的现金流量有多种表现形式:(1)各期相等的现金流量;(2)各期相等,但是在最后有额外的支付金额或终值的的现金流量;(3)各期按照固定的数额或比例增长的现金流量,在最后可能有也可能没有额外的支付金额或终值;(4)各期金额无规律而且发生也没有规律的现金流量。

收益资本化法,是指将未来各期的现金流量扣除必要的费用后再进行折现的方法。需要扣除的费用是指用于恢复设备工作能力的费用,包括各种折旧和摊销。需要注意的是,在资本化的计算中需要考虑的是与重置成本有关的各种折旧,而不是按照历史成本计算的折旧。

另一种是根据对风险处理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类,分为传统法和预计现金流量法。这两类不同的方法有着不同的估计和假设,对于传统法而言,主要的估计包括,预计现金流量和各自的可能性;对于预计现金流量法而言,主要的估计包括,预计现金流量的金额、每期的价值增长率和折现率或资本化率。

传统法是多年来一直在使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单一一组估计的现金流量和与风险相对应的单一利率,计算所计量项目现值的方法。这种方法将不确定性全部纳入了对利率的选择上,假定单一利率能够反映对未来现金流量和合理的风险溢价的预期,风险越大,折现率就越高,反之,折现率就越低。这种方法应用较为简单,适用于具有合约性现金流量的资产和负债。具体运用时,传统法还有许多的不同形式。例如,在进行估价时可能出现将现金流量分为几类,根据各个部分的风险不同,选用不同的折现率的情况;还有一种情况,是将正常收益和非正常收益分开,对于非正常收益,由于其承受的风险比较大,所以就采用了更高的折现率。这些情况都属于传统法,即将风险体现在了折现率中。例如:某项投资预计将有可能在第3年带来100元、200元、300元的收入,其概率分别为10%、60%、30%,假设折现率为10%,则其预计现金流量为概率最大的一个200元(60%),其现值为200×0.744=148.8元(0.744是利率10%、3年期的年金复利现值系数)。

传统法在某些复杂的计量问题上往往力不从心,特别是对市场中不存在该项目或可比项目的非金融资产和负债的计量。因为传统法将所有不确定性的变化,都体现在了在对利率的选择上,所以往往要从现有市场中寻找一个与所计量项目类似的项目,来确定其折现率。当不存在这样的市场或不存在类似项目时,传统法的运用就受到了限制,并且,利率只能反映现金流量金额上的不确定性,不能反映现金流量时间上的不确定性。在相对复杂的情况下,就要用到预计现金流量法。

预计现金流量法是比传统法更为有效的计量工具,它使用了对所有可能的现金流量的预期,而不是单一最可能的现金流量,该方法将风险体现在现金流量中,应用时要求估计现金流量的同时就要考虑到风险的大小,而折现率采用的是无风险利率,不体现任何风险因素。这种方法着重于对所讨论项目的现金流量的直接分析,和对计量所用假设更加明确的表述。根据现金流量上不确定性的差异,预计现金流量法又可以分为:

(1)现金流量金额上存在不确定性。如某项投资预计将有可能在第3年带来100元、200元、300元的收入,其概率分别为10%、60%、30%,假设折现率为10%,则其第3年预计的现金流量为:100×10%+200×60%+300×30%=220元,其现值为220×0.744=163.68元(0.744是利率10%、3年期的年金复利现值系数)。

(2)现金流量时间上存在不确定性。如1000元的现金流量可能在第1年、第2年或第3年未收到,概率分别为10%、60%、30%,1年、2年和3年期的利率分别为5%、5.25%、5.50%,则预计现值为1000×10.00%÷(1+5%)+1000×60.00%÷(1+5.25%)2+1000×30.00%÷(1+5.50%)3=892.36(元)。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对某一项目现金流量现值的最佳估计,有时不一定等于该项目的公允价值。这是因为,现值有两种类型:以公允价值为计量目标的现值和以特定个体计量为目标的现值。其中以特定个体计量为目标的现值与公允价值不一致。由于现值涉及不同主体(市场或企业个体)对未来现金流入(出)的金额、时间、风险及不确定性的预期,而不同主体对上述各因素的预期是不一样的。其中根据市场上对上述因素的预期所计算的现值就是以公允价值为目标的现值,而根据企业个体对上述因素的预期所计算的现值则是以特定个体计量为目标的现值。企业对某一项目现金流量现值的最佳估计,不等于该项目的公允价值,可能的原因具体如下:(1)主体的经理们可能计划采用与其他人不同的用途或解决办法。例如,他们可能计划将一项资产作为保龄球道来经营,即使市场中其他人认为,将其作为停车场是效益最高和最佳的用途。(2)主体的经理们可能更倾向于接受一项附有风险的负债(如产品担保负债),并在内部进行管理,而不是将这项负债转移给其他主体。(3)主体可能拥有其他主体没有获得的、类似税收或地区差异的特殊优惠权。(4)主体可能拥有信息、商业秘密、或使其实现(或避免付出)与他人预期不同的现金流量的方法。(5)主体可能能够通过使用内部资源来变现或支付价款。例如,生产用于某一特定工序的材料的主体,可以以成本购买这些材料,而不是以其他人支付的市场价格。选择利用内部资源清偿负债的主体,可能会避免外部合约人要求的提价或预期利润。所以,现值与公允价值是不完全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之下,就需要对企业计算所得的预期现值进行调整,在剔除了这五种情况的影响后,得到所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

以上就是常用的三种公允价值的估价方法,这三种方法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互相验证的。很多的估价专家,在进行公允价值的估价时,往往是同时考虑三种方法,并将三种方法所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得到一个更为精确的估价结果。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国际会计准则2000》,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2、谢诗芬:《公允价值、现值和现行价值关系辨析》,《财务与会计》2000年第9期。

3、AICPA,“Finaltoolkit-toolkitonauditingfairvaluemeasurementsanddisclosures”,2002.

4、BDOiDeloitte,ToucheTohmatsu,Ernst&Young,GrantThornton,KPMG,PricewaterhouseCoopers,2003,“GAAPConvergence2002”。

5、Financi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December14,1999,FinancialAccountingSeries,“PreliminaryViewsonmajorissuesrelatedto

ReportingFinancialInstrumentsandCertainRelatedAssetsandLiabilitiesatFairValue”.

6、FinancialAccountingStandardsBoards(FASB)iAmerican,2000,StatementofFinancialAccountingConceptsNo.7“UsingCashFlowlnformarionand

PresentValueinAccountingMeasurements”。

公允价值论文篇7

新会计准则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后,将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利润表之中披露;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计入资本公积,在权益表和利润表中“综合收益”下披露。由于数据收集困难,本文仅研究计入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作为主要的解释变量,同时控制资产负债率等信息,检验公允价值会计信息对银行信贷契约的影响。首先,检验公允价值对银行短期贷款决策的影响。虽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属于未实现的收益,其收益或者损失不影响企业当期现金流量,但是损益的变化会影响债权人对未来现金流量的预算。尤其是短期贷款,银行更看重企业的短期还债能力,对于公允价值变动引起的利润增长应该更加关注。因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1:计入利润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银行短期贷款决策显著相关。其次,检验公允价值对银行长期贷款决策的影响。银行长期贷款由于贷款期限长,产生的不确定性大,且合同签订后更改成本高,所以企业的后续盈利能力成为银行关注的重点,其直接影响企业到期是否能还本付息。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属于企业利润的重要构成项目,影响到银行对于企业未来盈余及现金流的预测。所以,银行长期贷款决策与公允价值变动有关。因此,提出如下假设:假设2:计入利润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银行长期贷款决策显著相关。

二、实证检验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本文选取了我国A股上市公司2012年的数据为样本。数据剔除了数据有缺失的公司、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金融类上市公司和数据不全的公司,共选取1022家公司为样本的相关数据。本文数据来自于锐思(RESSET)数据库。

(二)研究设计1.被解释变量。本为借鉴刘慧凤(2012)的研究,选取新增短期借款(SLOAN)和新增长期借款(LLOAN)为被解释变量。采用公司期末和期初的长、短期贷款的差额(经过对数处理)作为贷款决策的替代变量,以检验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是否与银行增加(或减少)给企业的贷款相关,确定公司会计报表新提供的公允价值会计信息是否影响银行判断企业还贷能力弹性。2.解释变量。本文采用计入利润表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FVPS)作为解释变量,研究与银行长短期贷款决策的关系。3.控制变量。本文根据陆正飞(2008)和刘慧凤(2012)等的研究,选取流动比率(Quick)、资产负债比率(Quick)、现金流量比率(Cash)、存货周转率(Turnover)、公司规模(Size)、筹资现金流需求(FCFI)等作为控制变量。具体变量定义见表1。 4.回归模型。本文使用的回归模型如下:

(三)实证结果及分析根据模型一和模型二,运用spss17.0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线性回归,得出表2。1.银行短期贷款与公允价值信息的相关性。由表2可知,模型一的AdjustedR2为0.208,较理想。筹资现金流需求与新增短期借款呈反比,公司规模与银行短期借款呈正比。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银行短期贷款呈正相关,说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越大,银行做出短期贷款决策的可能性越大。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完善,由公允价值变动所带来的利润的增加越能够代表企业的真实价值,银行在作出贷款决策之时也会进一步关注公允价值变动的信息。2.银行长期贷款与公允价值信息的相关性。由表2可知,模型二的AdjustedR2为0.252,较理想。筹资现金流需求与新增长期借款呈反比,公司规模与银行长期借款呈正比。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与银行长期贷款呈正相关,说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越大,银行做出长期贷款决策的可能性越大。因此,资本市场越完善,债权人对公允价值变动的信息越敏感。

三、结论

公允价值论文篇8

公允价值对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按照当前概念框架的逻辑,分别从财务报告目标、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表要素、确认与计量、列报与披露五个方面展开分析,最后讨论公允价值对会计假设的影响。

(一)财务报告目标

财务报告的目标是当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的逻辑起点。无论是“受托责任观”还是“决策有用观”,实际上都是“信息观”的产物,即首先认为财务会计是一个向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的系统,在此基础上再来论述其所提供的信息有什么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当前的概念框架名为“目标导向”,实际上仍是“本质导向”(任世驰和李继阳,2010)。与“信息观”相对应的是“计量观”,“计量观”认为会计信息可以直接反映报告主体的价值。理论上,如果报告主体所有的资产和负债都以公允价值计量,那么财务报表基本上就反映了报告主体的价值。从会计准则的发展历程来看,在财务报表内越来越多地确认公允价值信息已是大势所趋。然而“信息观”并不必然要求公允价值在表内确认,表外披露公允价值同样能够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因此可以说,公允价值更加符合“计量观”的要求(谢诗芬,2004)。那么,如果公允价值在会计准则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财务报告的目标又将如何定位呢?在IASB和FASB联合制定的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第一章“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中,两个准则制定机构依然坚持“信息观”,而不认可“计量观”:“通用目的财务报告不是用来反映报告主体的价值,然而财务报告提供的信息能够帮助当前和潜在的投资者、借款人和其他债权人估计报告主体的价值”(SFACNo.8OB7)。就目前的应用范围看,公允价值尚不足以动摇“信息观”的主导地位,但如果公允价值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财务报告目标的定位将受到挑战。是继续坚持“信息观”,还是转而采用公允价值所代表的“计量观”,是财务报告目标研究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二)信息质量特征

历史成本计量模式被诟病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反映的是“过去”的信息,从而缺乏与当前和未来决策的相关性。公允价值被认为反映了“当前”的信息,因此比历史成本更具有相关性。然而,公允价值所谓“反映当前”的特征,也引起了人们对相关性这一会计信息最重要质量特征的反思。什么叫相关性?“相关的财务信息能够让信息使用者的决策产生差异”(SFACNo.8QC7)。从这一界定可以看出,相关性是通过信息使用者使用会计信息之后的决策所体现出来的。换句话说,如果使用者没有做出决策,就观察不到所谓的相关性。然而,因为目前的财务报告尚无法做到实时提供,使用者在做出决策时,他看到的无论是会计上的历史成本还是公允价值,实际上都是“过去”的信息。比如,假设某企业2015年3月31日披露了2014年12月31日的资产负债表,不管这张资产负债表上的项目是采用历史成本还是公允价值计量,对于信息使用者来说,都是过去的信息。因此,说公允价值能够反映“当前”从而更相关,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论断。正如葛家澍(2009)所说:“如果说,报告日是当前,那么,过了报告日岂不是过去?……过去能够成为一个时间段(即时间的积累)。未来也是一个时间段。……当前则不同。它总是指某一时日,是一个瞬间,一过即逝。公允价值(假定属于一级估计)是当前资产的市场价格,……这个市场价格不过是其假想(估计)的价值而已!”因此,从相关性角度来说,公允价值和历史成本没有本质差别。公允价值的意义可能并不在于能够反映“当前”,更重要的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反映了一段期间资产或负债公允价值的增减变化,这才是公允价值相对于历史成本的优势所在。另一个争论是“如实反映”,以前的概念框架将其称为“可靠性”。很多研究指出,历史成本比公允价值更可靠。然而,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谁更“如实反映”(或者说“可靠”),取决于“实”到底是什么。历史是一面镜子,人们在做出当前的决策时,总是要了解过去。历史成本反映的是既成事实,当然符合“如实反映”的要求。但是对后续计量来说,历史成本保持不变或者只反映减值而不反映增值,对于价值变动这一“事实”来说,显然没有做到“如实反映”。而公允价值计量通过动态反映,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如实反映”(任世驰和李继阳,2010)。以前人们通常认为公允价值比历史成本更相关,历史成本比公允价值更可靠。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如果仔细思考相关性和如实反映(或可靠性)的内涵,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透过公允价值来进一步反思概念框架中信息质量特征的内涵,有助于我们深化对概念框架的理解。

(三)财务报表要素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我国会计准则(包括基本准则和公允价值计量准则)中的这一定义是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及美国财务会计准则一致的。这一定义将公允价值界定为“脱手价格”或称“退出价格”。陈美华(2014)指出,退出价格与初始计量中大量使用的进入价格相矛盾,与估值技术中成本法相矛盾,与非金融资产最佳用途判断相矛盾。既然退出价格带来了这么多矛盾,为什么准则还坚持如此界定公允价值呢?答案在于退出价格符合财务报表要素的定义。在概念框架的逻辑中,需先确定财务报表的要素,然后才是要素的确认和计量。因此,作为下游概念的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逻辑上应当与作为上游概念的财务报表要素保持一致。概念框架中最重要的财务报表要素是资产(其他要素可以从资产推导出来),当前资产的定义仍然是“: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最重要的特征是“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即能够产生经济利益的流入。因此,一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就应当是“出售该资产所能收到的价格”,从而体现了计量属性与要素的概念一致性。然而,即便公允价值定义与要素定义保持了一致,仍然不能说它们都是完善的。完全有可能是当前资产等要素的定义存在缺陷,进而导致了公允价值的定义也不够科学。IASB在2013年7月的概念框架讨论稿中,建议把资产定义修改为“过去事项导致的,由主体控制的现实经济资源”,“经济资源”是指“一项权利或其他有价值的资源,其具有产生经济利益的能力”(IASB后来又考虑将“或其他有价值的资源”删掉,仅保留“权利”的界定)。如果资产等要素的概念发生了变化,公允价值的定义也应该随之变化,那么将公允价值界定为退出价格所带来的矛盾也可能会随之消除。值得一提的是,我国于2014年1月26日《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之后于2014年7月23日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将基本准则中公允价值的定义修改为与具体准则保持一致。这种做法颠倒了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的关系,不利于体现基本准则在准则体系中的统驭地位。

(四)确认与计量

确认是指把一个事项作为资产、负债、收入和费用等正式加以记录和列入财务报表的过程。“确认一定要同可用货币定量的属性相结合。……计量虽很重要,但某一属性的计量,不应等同于某一种属性的会计。只有某种可用货币计量的属性同确认结合起来,这时我们才称它为历史成本会计或公允价值会计”(葛家澍,2009)。简单地说,计量仅指某一项目的金额是多少,而不论这一金额是体现在财务报表内还是表外;而确认则意味着要在财务报表内列示这一项目及其金额。当前IASB概念框架中的确认标准有三条:一是符合要素的定义,二是与该项目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三是该项目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FASB提出的确认标准有四条,即可定义性、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公允价值对确认的影响首先体现在未实现损益的处理上。历史成本会计通常不确认未实现收益,但会确认未实现损失(如资产减值)。而公允价值会计则同时确认未实现收益和未实现损失。这一变化给如何利用会计数据评价企业业绩这一重要问题带来了挑战。比如:未实现损益算不算企业及其管理者的业绩?在确定管理者薪酬时,未实现损益和已实现损益的作用有什么差别?这些问题迫使概念框架发展出综合收益和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什么项目确认为净利润,什么项目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之间的转换问题,是当前概念框架研究中的难点。公允价值对确认的另一个潜在影响是它可能会拓展确认的范围。当前很多项目无法确认的主要原因是难以计量。公允价值计量则大量使用估值技术,甚至可以说公允价值计量本质上就是估值。如果认可运用估值技术获取的公允价值具有相关性和可靠性,那么估值的对象可能就不限于当前财务报表确认的项目。比如,曾经被广泛研究的人力资源,在公允价值计量下是否可以被恰当估值并加以确认?当然,公允价值最被质疑的也是它广泛运用估值技术的可靠性问题。但是,如果估值技术取得突破和认可,它所影响的就不仅仅是公允价值计量问题,而是整个财务会计的边界问题。

(五)列报与披露

列报(presentation)是指在财务报表内的披露,实际上就是确认的结果。而披露(disclosure)的含义要广泛得多,表内和表外的信息提供都可以称为披露。自从1978年FASB的第一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将财务报表(finan-cialstatements)拓展为财务报告(financialreporting)之后,列报和披露的区分就成为一个问题。现在回想起来,FASB当时的这种拓展也反映了财务会计的无奈:财务报表已经不足以满足使用者的信息需求,表外披露可以补充财务报表的不足,为使用者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同时,为了维护财务会计的地位,FASB又特意强调“财务报表是财务报告的核心”,这种说法看上去是在强调财务报表的重要性,实际上恰恰强调了表外披露信息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准则制定机构应该已经意识到财务报表的局限性,通过表外披露弥补表内列报的不足,是准则制定机构已经掌握的技术手段。然而,与上述描述相反,IASB和FASB煞费苦心制定出公允价值计量准则,其意图并不仅限于提供一个计量的金额,而是希望在表内确认这一金额。这一点从公允价值的三个层次中可以得到体现。如果仅满足于表外披露,至少第三层次的公允价值计量是没有必要的。在市场上既没有相同资产或负债又没有类似资产或负债的情况下,此时只要在表外披露相关信息帮助使用者决策即可,为什么还要使用不可观察输入值去估计一个可靠性风险极高的公允价值金额呢?显然,确认和表内列报才是准则制定机构的真实意图。这种做法一方面违背了当初将财务报表拓展为财务报告的初衷,而且与财务报告目标的论述相悖。前文已经分析,当前财务报告的目标仍然定位于“信息观”,而“信息观”并不要求表内列报公允价值金额。对表内确认和列报公允价值的追求反倒体现的是“计量观”的要求。从这些方面也可以看出,当前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对一些基本问题的认识仍然不够清晰。

(六)会计假设

目前IASB和FASB的概念框架都没有单独对会计假设的论述,会计假设体现在概念框架的行文当中。我国会计理论界通常认可四大会计假设,即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这里主要讨论公允价值对会计分期假设的影响。引发本文对这一问题思考的是现实案例:国内某银行2008年第三季度报告中,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按北京时间还是按纽约时间计量,其结果相差70亿元人民币,占利润的1%。这个问题在历史成本计量模式下可能也会存在,但出现的概率较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下,类似的问题就很可能发生。这使我们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十一条“会计年度自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这一规定也需要推敲。法律中的1月1日至12月31日是指北京时间,还是上市地时间,还是购买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发行地的时间?如果任由企业自行判断的话,中国企业的会计分期将五花八门。由此可见,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动态调整特征,使得原本相对固定的会计分期也变得多元化起来。传统的会计假设面临着公允价值下的重新思考。

二、结论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