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质量管理体系8篇

时间:2022-10-14 16:36:29

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篇1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 过程控制 质量预防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中产品数量和种类日益繁多,市场竞争愈加激烈,人们逐渐意识到产品质量对于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质量管理逐渐被广泛的应用到各领域,小到零部件的生产,大到党建、教育,不无包含质量管理。

1.质量管理体系简介

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以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就叫质量管理体系。目前最常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是iso9001标准,它具有以下特点:

(1)标准具有广泛的适用性。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可适用于各类组织,不受其类型、规模、活动领域或专业范围、提供产品种类的影响和限制,组织采用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其主要目的是展现组织有能力持续提供满足顾客需求和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能确保其通过有效运行质量管理体系增强顾客的信任,该“产品”不仅指有形的实物产品,也可指各类无形的产出。

(2)标准条款和要求的可取舍性。由于组织功能、产品客观特征和标准应用范围的不同,标准在采用过程中,无论组织是将其全部还是部分产品和产品实现过程置于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范围内,都可能发现存在标准条款不适用的情况,这意味着,组织在采用标准的过程中,可根据其质量管理体系的需求和应用范围对标准条款和要求做出取舍,删减不适用的标准条款。

2.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必要性

(1)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是市场竞争的客观要求

目前,我国各行业基本都出现“僧多粥少”的局面,如何在竞争中取胜,如何不断做大、做优、做强是摆在组织面前的重大课题,产品质

量和周期是永恒的话题,以速度取胜,更要以质量取胜,应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质量管理,不断提升组织的质量品牌,是参与市场竞争的有力武器。

(2)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生存的基础

激烈的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质量的竞争,各组织均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唯有在价格、质量、服务上取得优势,组织才有生存的希望,加强组织质量管理的深度和广度,向质量管理要效益,降低质量成本,减少损耗,提高合格率,组织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3)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发展的必由之路

每个产品从研发、生产、销售,最终交付到顾客手中,诸多环节靠一条质量信息链维系起来构成组织的信誉度,通过把从研制开发到销售的质量信息反馈到研究开发,使产品达到不断完善。我们要不断利用质量信息紧跟时展步伐,使组织的质量管理上一个新台阶。

(4)应用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与时俱进”的必然选择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断地增强顾客满意,要使顾客满意,就必须明确顾客的要求,而顾客要求又包括明示的、隐含的、必须履行的这三个方面,这就需要组织不断去关注、挖掘才能获得顾客满意。

3.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实施

(1)质量管理体系实施——pdca循环

pdca循环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总结(action)”工作循环的简称。循环是一个持续过程,首先在提出质量目标的基础上, 制定质量控制计划,包括实现该计划需采取的措施,然后,将计划加以实施,特别要在组织上加以落实,真正将质量控制的计划措施落实到实处。在实施过程中,还要经常检查、监测、包含检查是否严格执行了计划的行动方案及计划执行的结果,用以评价检查结果与计划是否一致; 最后对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处理,对暂时无法处理的质量问题重新进行

分析,进一步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同时反思问题症结或计划时的不周,为今后类似问题的质量预防提供借鉴。

(2)提高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有效性

1)强化过程的质量策划。质量策划的任务是:“制订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质量目标。”因此,要提高质量管理体系实施的有效性,就必须强化过程的策划,做到目标明确、任务明确、责任到位。进行充分的质量策划是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实施的必然条件。

2)加强过程控制管理。在产品实现的过程中,强化过程控制是质量管理体系有效实施的可靠保证,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a)技术状态控制严格规范。

(b)图纸资料齐全完备。

(c)不合格品审理严慎细实。

(d)外包过程控制严格。

3)加强过程的测量和检查。过程有了目标,就应对目标的实现进行适时测量和分析,对输出进行指标检查,进一步加大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的力度,产品实现全过程应进行极其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控制,并做到各阶段,各环节工作有依据、有检查、有记录、有结论。

质量管理体系篇2

体系特性:

1.符合性:欲有效开展质量管理,必须设计、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对依据ISO9001国际标准设计、建立、实施和保持质量管理体系的决策负责,对建立 合理的组织结构和提供适宜的资源负责:管理者代表和质量职能部门对形成文件的程序的制定和实施、过程的建立和运行负直接责任。

2.唯一性:质量管理体系的设计和建立,应结合组织的质量目标、产品类别、过程特点和实践经验。因此,不同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有不同的特点。

3.系统性:质量管理体系是相互关联和作用的组合体,包括 :组织结构合理的组织机构和明确的职责、权限及其协调的关系;程序规定到位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和作业指导书,是过程运行和进行活动的依据;过程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是通过其所需请过程的有效运行来实现的;资源必需、充分且适宜的资源包括人员、资金、设施、设备、料件、能源、技术和方法。

4.全面有效性: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应是全面有效的,既能满足组织内部质量管理的要求,又能满足组织与顾客的合同要求,还能满足第二方认定、第三方认证和注册的要求。

5.预防性:质量管理体系应能采用适当的预防措施,有一定的防止重要质量问题发生的能力。

6.动态性:最高管理者定期批准进行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定期进行管理评审,以改进质量管理体系;还要支持质量职能部门采用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改进过程,从而完善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篇3

[关键词]过程方法,文件化的管理体系,方针目标管理,持续改进,统计技术,评价

中图分类号:TM2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4-0320-01

引言:

质量是企业生存的根本:创造利润,高品质、低成本的进行生产;满足顾客,保证交付顾客的产品零缺陷,长期使用后仍能满足客户使用要求,超越客户期望值!为了生产出让顾客安心的产品,ISO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势在必行,然后现已变成企业为拿到订单的敲门砖,顾客审核企业前的必要条件,于是企业委托了一些质量管理的咨询公司制作体系文件,并获得了ISO质量体系证书,但实际上企业管理人员并没有真正理解质量管理体系的内在含义,更不懂得如何运用,并没有起到帮助提升管理水平的作用。

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策划如何生产出满足产品使用功能和使用年限,并向客户展示全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方法和记录的一套体系,并不仅限于产品交付时的质量合格,而是更注重长期使用后的质量满足。它让企业管理人员明白了质量管理应从“人、机、料、法、环”去全方位分析质量原理和策划管理思路,用“PDCA-计划、执行、检查、改进”的思维方式去开展组织工作,养成优秀的管理习惯。我们将质量管理体系从过程方法、组织环境、领导作用、策划、支持、运行、绩效评价、持续改进八个方面来进行阐述定义和如何活用。

1 过程方法

(1)产品实现(图1)

(2)质量管理:策划-实施-检查-改善;

(3)基于风险的思维对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2 组织环境

通过确定和产品生产活动有关法律法规编制系统化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包括:质量方

针和质量目标、质量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和记录,以及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行和控制所需作业指导书及其他运作文件(规章制度、职责、作业文件等)。

3 领导作用

(1)承诺向公司员工传达满足顾客要求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并不断增强全员的

质量意识;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定期管理评审;提供满足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满足客户要求所必要的资源;

(2)以客户为关注焦点,企业的成功与发展取决于理解并满足顾客当前和未来的需求与愿望,通过识别顾客需求,调查顾客满意程度,来明确公司的改进要求、改进措施和改进目标;

(3)制定质量方针,并传达至全体员工,各部门科室采取宣传和培训的形式,保证各级管理、执行、检验人员都能理解质量方针,并通过考核、内部审核等方法,来确保质量方针得到贯彻执行;

(4)确定组织结构和岗位,并明确职责和嘞蕖

4 策划

策划分为应对风险和机会的措施策划,质量目标及其实施的策划和改进的策划。

5 支持

提供为实施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配备必要的资源;提供为达到、实现顾客满意配备必要的资源;提供为达到质量目标所配备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设施及工作环境。

6 运行

(1)策划控制:

在对产品或服务实现过程的策划时,应确定:顾客的质量目标和要求;根据顾客需求确定的生产流程、生产技术资料、所必须的生产设施设备、人力资源和原辅材料等;产品所要求的测量、检验和实验活动及验收标准;为实现产品过程满足要求的证据所需记录;

(2)产品要求:

――有效安排和组织与顾客的沟通:所提供服务的信息;问询、合同的处理及其修改;顾客的反馈和投诉;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顾客规定的产品要求包括交付前和交付后的活动;

――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应评审与产品有关的需求,评审时间应在公司向顾客作出提品的承诺前进行,并确保产品要求已经得到规定,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要求已得到解决,评审时还应考虑公司是否有能力满足要求,并具有足够的资源保证及时供货。

(3)采购控制:应根据符合产品要求的能力来评价和选择供方,对供方选择和定期评价的标准予以制定,评价的结果和随后的跟进措施应予以记录;为确保采购产品的符合性,采购产品在入库或投入使用前必须验证,可采取进货检验,查验提供的合格文件,在供方现场验证等形式。

(4)生产管控:编制生产计划、派工单、工艺质量要求等文件;标识和可追溯性;客供材料的管理;预防和保护;满意度调查;修改控制。

(5)产品放行:应保持符合接受准则的证据,正常情况下,只有质检员有权放行产品交付给顾客。

(6)不合格控制:应确保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非预期的使用和交付对顾客造成不良影响。当发现不合格问题时,首先要调查原因,再确定改正方案和将来的预防措施,避免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

7 绩效评价

(1)对制定的质量管理目标进行统计,并调查、分析和改进:证实产品要求的符合性;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的持续改进;

(2)顾客满意度调查;

(3)内部审核;

(4)管理评审:

――输入:内审结果;顾客满意度调查报告,员工反映强烈的问题;过程和产品监控的结果;不合格控制的矫正预防措施报告;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及验证情况;可能导致体系变更的影响因素;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建议。

――输出:整理评审记录,并公布评审结果:体系的有效性实际情况和改进;与客户要求有关产品的有效性改进;资源需求;

8 改进

建立《不合格控制程序》,对不合格品进行识别和控制,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而且要分析原因,确定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根据质量分析会、月度总结,内审、管理评审和过程监测;产品检测,顾客投诉等,针对质量管理体系制订改进计划。

通过质量管理体系里以上内容的扼要阐述和深入理解,但懂得如何活用这些管理手法显得尤其重要:

(1)认真学习体系文件(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第三层次文件等),以便对体系有清晰系统的认识;

(2)把所在岗位上使用的所有文件进行审阅整理,即把平时实际说的、做的管理方法形成书面文件,建立有效的管理文件和记录;

(3)利用体系文件的管理规定和表格来开展工作,规范工作行为,形成记录档案;

(4)定期开展质量体系的培训工作;

(5)方针管理的充分运用和定期商讨。

9 结语

我们都知道,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没有质量就没有市场,没有市场我们的产品就卖不出去,导致企业面临倒闭,所以建立让客户安心的质量,必须要运用ISO质量管理体系的思路和方法开展日常工作和生产,从而真正实现ISO质量管理体系帮助企业制造利润,培养人才,杜绝浪费,提升质量的目的,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好好努力干吧!

参考文献

质量管理体系篇4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 计量管理 重要性

1计量管理对于质量管理体系发展的重要作用

1.1计量管理是质量管理体系发展的基础

在整个计量管理的各个相关环节的发展过程中,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有助于企业生产过程中计量单位能够统一,因此,计量管理其主旨就在于利用技术性强,可操作性强的活动来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实现准确,一致的特点。为质量管理体系构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当中,必须凭借计量管理来确保预期数值和实际数值之间相吻合,帮助企业利用计量管理来控制产品质量,保障产品质量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笔者认为,计量管理过程中,其内容核心在于结果准确性的把握,以方便企业通过计量管理来提供给群众最为公正的信息,因此,在进行新产品的研发之后,以及开始销售之前,都必须遵从国家的相关标准来进行质量检测,并且,把实验室纳入质监部门和管理机构对于企业产品质量的审核关键要素中。比如,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当中用到的相关标准以及计量器具如果有误差,或者实验人员操作中具有相关环节的失误,均容易造成计量管理结果无效,一旦发生此类事件,会造成产品整体质量的影响。

1.2计量管理是质量管理体系发展的标准

计量管理对于数据进行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将其统一规划,对生产活动来讲,任何环节都可以实现对管理目标的监督和检查,有利于企业能够使其生产朝着精细化的角度迈进,通过对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中加以应用,借以方便计量管理中的数据可以为不同类型的生产活动提供借鉴作用。

2质量管理体系与计量管理的关系

质量管理体系,即可以在质量方面对整体进行控制的体系。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质量方针;(2)质量目标;(3)质量策划;(4)质量保证;(5)质量改进。这些不仅是有效实现质量管理的有力措施,同时也是我们开展各项实践活动的坚实基础。在企业内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其主要目标是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为了建立这一体系而存在于产品研发与生产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不仅是企业内部实现其制度化的主要程序,同时也是企业内部实现其标准化的有效程序。

一般而言,企业的内部生产活动往往都包含多项环节,能否准确无误地完成每一环节,直接关系着整个产品的质量。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重视产品的质量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趋势。鉴于此,为了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各大企业也越来越看重其产品质量,这不仅对现代计量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计量工作的渗透面积,使计量工作日渐深入到民众生活的方方面面。此外,计量工作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一方面,他是质量管理的基本性工作,另一方面也是保障消费者利益的基础。目前,计量管理工作在国内主要呈立体化与层次化发展,这种趋势在一定程度上催化了计量管理的更深层创新,这对于我国的计量管理工作来说具有深远的意义。

3质量管理体系中计量管理的要点

3.1检定不等于校准

参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传统的计量管理经验,我们必须定期对计量器具与检测设备进行检定,校准并不等同于检定。检定是一种法定行政行为,其主要目标是查明并确认测量仪器的程序是否符合相关法律规定。而校准则是获取仪器等的示值误差,然后再通过校准链或者比较链,追溯其具体的量值。校准的测重点是数据的可靠性和溯源性,其与检定之间有着本质的不同。对于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要按规定送往相关部门进行检定。而对于企业生产过程中用到的部分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则要定时进行校准。

3.2出厂检定不等于首次检定或校准

目前业内还存在着这样的认识,认为凡是经过生产者认证且合格的计量器具都是合格可用的器具。然而出厂合格证只能证明此件产品在出厂时是完好无缺的,但是商品在包装、运输途中难免会遭到破损,这时其性能与量值是否还能达到相关要求,就很难确定了。因此,我们需要在使用前再次对产品进行检定或者校准。若在使用前不对仪器进行检定或校准,不仅影响器具的使用效果,也可能会使用户错过产品的理赔期限,从而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3慎重对待检测设备失准

在进行检定或者校准时,若是发现设备偏离了正常的校准状态,那么就必须对已经检验或者校准的结果再次进行有效评定,并记录成文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步进行,首先要确定测量失准的时间,然后再利用经过校准的设备对失准时间内生产的产品重新进行检测,接下来需要对已经测量过的产品的有效性做出准确评定并记录在案(这份记录可以有效避免再次生产出这类不合格产品),最后是在必要的时候将有关的情况告知用户。

4结语

计量管理是质量管理体系达标的保证和运行手段,对产品质量控制非常重要。本文从质量管理体系和计量管理的关系入手,探讨了计量管理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并分析研究了质量管理体系中计量管理的要点,以供同行参考。

参考文献:

[1]杨永灿.基于政策执行视角的广东省计量院执行计量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4.

[2]林骞.电能计量管理体系及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D].山东大学,2014.

质量管理体系篇5

1.1环境检测质量管理设备的因素要想把一件事情做好,首先要有好的设备,生产工具代表这一定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就像仪器设备在环境质量监测工作中起到一定作用是一样的,它决定了监测水平的高低,所以它的重要性是不可忽略。(1)由于经济条件的影响,造成了环境监测的设备陈旧、落后,与现代的监测技术无法接轨、(2)由于地方部门不够重视,导致环境监测不得以充分发挥。1.2机制建设脱节、机制不够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建设严重落后,近几年,监测技术不断发展,致使质量管理形式发生变化,国家的一些制度未能及时补充和完善,所以原有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机制不能满足现在工作的需求。同时由于监测领导对质量管理的工作的重视不足,存在职能上难以沟通,这样的现象导致质量管理体系难以施展。1.3质量监控的技术手段滞后大部分地区由于工作经费紧张。建立很少的实验室和配置仪器,导致正常工作难以正常运行,质量管理体系的信息缺乏,系统简单。不能正确的监测全过程与其内在的联系。再就是由于质量监测技术水平低,不能按照正确的标准完成监测领域,导致数据的不准确性。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解决对策

2.1增强环境监测意识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相关部门应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加强环境保护部门人员的监测意识,重视监测质量,定期开展大会研究或探讨有关环境质量监测,提高在人员中的重要性及强烈的意识。2.2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素质及能力人在环境监测工作中起到了主导的作用,所以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了环境监测的质量,应要求环境质量监测人员要经过严格的考核,筛选专业素质强,能力高,反映机智,能够准确的掌控环境质量这个大环境的变化。并且随后要组织监测人员的再教育,加强监测人员的自身建设。使监测人员增强事业心和身上背负的责任感。能自觉主动的为环境检测质量管理服务,这样才会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2.3完善环境质量监测管理设备在原有的经济基础上配备设备,并定期安排技术人员监测仪器,确保仪器设备正常使用。其次,加强人员管理使其设备得到重视,这样才会接轨与现在社会,促使监测质量的提高。2.4改进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机制加强领导管理,严格把关,将质量目标责任制落到全体动员的实处,做到有计划、有考核、有奖罚。强化内外监督功能,定期与上级下级沟通,交换意见,认真整改。2.5加强质量测控的技术管理建立和完善自律机制是环境监测质量技术的管理核心,实事求是是监测机构质量的目标。以质量为本,保证正确的方法才会使监测数据信息真实可靠,严格贯彻环保部门的标准规范,满足监测质量控制要求,这样可以满足与国际接轨,这样的技术才不会被淘汰,加强质量控制技术的研究,促进国际间的交流和合作。

3结语

质量管理体系篇6

[关键词] 疾病控制;建设质量体系

张家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现有103名员工,担负着全市86万人口和40多万外来人口的传染性疾病、慢性疾病和地方病预防控制工作和五大卫生工作,同时接受政府相关部门与社会委托检测检验工作,为社会提供公正、准确的检测结果。自2002年1月8日成立张家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来,强化质量管理、强化人才队伍和软硬件建设,认真开展全国县级疾控机构规范化建设研究模拟运作,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供良好服务。

1 抓好质量管理标准学习,建立健全质量体系

1.1 认真学习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 , 制订质量体系文件

要使疾控工作得到质量保证除了有一支过硬的人才队伍外还必须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中心成立以来认真组织学习《全国疾控机构工作规范》、《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还派员参加质量体系管理内审员学习班等,现在本中心有11名专业人员获得质量管理内审员资质证书。

为了实施有效的质量管理,本中心编制下发了《质量手册》、39个《程序文件》,109个作业指导书,近200种质量记录和技术记录表单,并修订了40个规章制度。以上体系文件全部下发到各科室,并通过组织一系列的培训学习,使员工明确现代质量管理的理念、明确了本中心质量体系的质量方针与目标,明确检测相关活动的程序、明确管理制度,规范日常工作,为体系协调运行和提供公正诚信服务打下了基础。

1.2 优化人员配置,落实岗位职责

本中心注意根据工作目标任务抓好质量体系的组织建设,包括调整科室设置和岗位设置,并以科长与中心领导签订科室年度目标责任书、科员与科长签订岗位年度目标责任书的形式落实岗位职责,对各岗位如采样、检测、质量监督、检测报告审核、签发人员、合同评价人员等进行了授权,并根据《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 19489-2004设立了实验室生物安全责任人,每个员工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掌握工作标准、规范,掌握有关工作要求,使疾控工作处于事事有人管、事事有规章的良性循环。

2 抓好硬件和软件配置,提高检测能力和可信度

2.1 环境与设备

在市政府的支持下,2003年投资1000多万元,新建了中心检测大楼。为把握适宜的卫生检测检验精度和先进性,及时添置了AFS-930原子原子荧光光度计、CP-3800气象色谱仪、压差仪、х、γ射线巡测仪等。针对气体采样仪器和噪声检测仪器等非固定设施检测仪器搬动次数多、数据容易漂移的潜在影响问题,专门配备了皂沫流量计、玻璃转子流量计、音位校准仪等自校核查设备,并配置了CO、CO2红外线检测仪等参考物质满足期间核查之需要。在检测环境条件配备方面,随着新的检测大楼的竣工,中心严格按照有关微生物检测实验室、化学检测实验室的特殊要求进行建设装备,使实验室的采光照明、通风排毒、温湿度调节、防震以及人流物流布局等符合良好设计布局。目前,微生物培养分离的无菌室、净化室分别达到百级和千级的清洁度。

为增加检测项目和检测质量,中心成立4年多来,已购置已添置仪器设备500万元。为了保证检测质量,每年都按要求进行检测仪器设备校准/检定,现87台套仪器设备校准检定率100%,合格率100%。

2.2 引进检验分析系统软件

为了提高检验分析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减少重复劳动和人为的数据转换差错,本中心投资近10万元引进卫生检验分析系统软件,2005年元月开始时投入用,较好地提高了检测分析工作效率。

2.3 及时采购新标准

本中心注意抓好标准信息跟踪,及时采购新标准。本中心近二年来已更新303个相关卫生标准,到2006年3月本中心受控的现行标准共有1021个,在计算机检验分析系统中输入评价标准17类别305个2982项。

3 抓好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流行病学调查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能力

3.1抓好学习型单位建设

本中心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共84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30人,初级职称34人,其他9人。专业类别有卫生专业技术人才39人,占46%;检验专业技术人才19人,占23%;医疗临床专业技术人才15人,占18%;其它专业的技术人才11人,占13%。现有专业、职称比例正在进一步改善,中心领导层着力培养素质过硬的学科带头人团队。中心制订继续教育计划和制度, 强化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新技术新理论的学习培训,安排专业人员人均外出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每年一次以上,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进行各种专业知识培训和对质量管理知识的培训,培训中特别注意对新发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培训、新上岗人员的培训考核。通过函授进修等继续教育,初级职称人员有24人获大专以上等第二学历。严格全面的培训保证了专业人员流行病学调查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有了比较扎实的基本功。2003年SARS流行期间,本中心成立了8个流调小组,及时完成了300多名发热人员的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对1200多人进行了医学观察,为我市SARS预防工作把好了第一关。今年6月初,本市有一个行政村连续数日发生多例腹泻腹痛病人,本中心接报后迅速成立了调查小组,经现场调查和实验室分析,及时查明系二次供水污染引起,经适当处理二天后事态迅速得到控制。本中心于2003年经考核首批获得江苏省卫生厅首批“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资质”证书。在某企业工业放射源丢失事故调查处理中,本中心专业人员凭着扎实的理论和操作技能,使用仪器在船载废钢铁中探寻到了混入的工业放射源,保证了产品安全和避免了生产工人健康危害,受到厂方赞誉。

3.2引进人才

为了更好地开展本市流行病学控制研究和公众食品安全和营养研究工作,本中心引进了具有相关资质资历的研究生各一名,提高了本地开展疾病控制和食品营养和卫生问题开展相关调查研究的技术能力。

3.3做好人才使用的监督

有效的质量监督 本中心在质量体系运行中强调抓好质量监督,现有12名质量监督员,质量监督覆盖防病项目与检测项目,通过有效的质量监督,及时纠正发现纠正不合格操作,本中心每年发出食品、职业危害因素等检测测报告5 000份左右、健康体检等检验报告40 000份左右,每年要组织全市预防接种疫苗30万份以上,并由本中心在市区完成3万多人次的预防接种工作,连续多年来未发生差错事故。

3.4 建立新毕业生带教与培训考核制度

为了抓好本中心新毕业生的培训,本中心已制订了《张家港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参加工作人员实行带教制的实施办法》,同时签订培训责任书,增强带教老师和新参加工作毕业生的责任感与荣誉感,并予以优秀带教老师和理论与实践考核优秀的新参加工作人员一定奖励。

3.5建立科技信息渠道

为拓宽卫生科技人员的学习信息渠道、本中心与万方数据软件公司签订了合同,完成了万方数据库的开通,可直接查阅多种科技文献,为中心开展科研和业务工作提供了良好的医学科技信息平台。

3.6 以课题促进人才素质,提高团队协作精神

将卫生科研任务作为学科带头人的一项基本任务,在进行卫生科研中鼓励研究人员的结合可以跨科室跨条线,对于获得的科研成果中心给予相应奖励。本中心已在传染病控制、职业危害控制、寄生虫病控制、环境危害因素控制等方面获得11项科研成果,正在开展的科研项目有3个,今年又通过科技管理部门立项评审课题3项。

3.7抓好以党员队伍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

本中心有30多名党员,成立中心以来平均每年发展2-3名党员,并通过党员队伍的模范作用促进全中心的三个文明建设,努力做到一个党员一面文明建设的旗帜、一个职工一个文明建设的窗口。

4 制订疾病控制规划,严格控制实施

4.1常见疾病控制

在疾病防控方面,本中心根据上级业务部门规划和本地实际情况,做好疾病防控中、长期规划,严格控制实施。在过去本市通过查治病人、预防服药等措施,已成功地基本消灭脊髓灰质炎、疟疾、血吸虫等传染病,现在正在政府部门的领导下通过强化基层队伍培训、免费检测防控等方式扎实地进行控制肺结核病、艾滋病及一些慢性非传染病的控制工作。本中心还全力抓好可能传入传染病的防控计划实施,如本市的周边县市都有血吸虫病有患者,血吸虫病可能传入本市,本中心每年组织400人次以上在与兄弟县市水陆交界处检查可能寄生钉螺的面积达5万平方米以上,并在长江入境水域进行钉螺诱螺监测,确保本市保持是无血吸虫病发生的净土。

4.2 检验质量控制

在检测质量控制方面, 4年多来本中心严格按照质量管理规定动作,中心实验室先后接受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能力验证和省技监局能力验证考查,参加了苏州疾控中心举办的实验室间比对试验,项目涉及食品和饮用水铅、砷、汞、硫酸盐、锌、锰、铜、铁、硝酸盐、亚硝酸盐及六价铬、微生物菌种鉴定等多个项目,考核验证的成绩均获优良,本中心现有149个检测项目获得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177个检测项目获得江苏省计量认证认可。 中心质管部门按检测检验质量控制计划采用标准样品盲样分析、留样复测等方法进行质量控制,同时要求各科室制订科室的质量保证计划,分别采取阴性对照、阳性对照、加标回收、留样检测、平行检测等手段进行质量控制及定期多因素质量控制方法,实施全面质量控制,连续4年来执行情况良好。

5 以客户为中心,做好客户服务工作

5.1 窗口服务

本中心全力宣传和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现代服务理念,要求每一位员工以科学有效的质量保证、公正诚信的技术服务、高效廉洁的工作作风服务好每一位客户(服务相对人),做服务群众的放心人。

5.2合同评审

有效开展合同评审工作,是服务客户的首要环节,既可以实现与客户的良好沟通,又可以对检测样品质与量按检验检测要求进行把关,并增强双方法律责任感。在合同评审中我们利用信息优势,多次及时为一些客户纠正了采用过期标准的问题,为企业的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成绩。

5.3满意度调查

通过信函和上门走访等方式每年抽取200多个客户(服务相对人)作有关防病和检测服务工作质量调查,调查对中心的工作作风、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客户沟通、客户需求满足、检测及时性、检测结果可信性、诚实公正性、客户意见采纳等10个方面的内容,结果总体满意度达连续3年达95%以上。

质量体系运行以来受理客户抱怨1起。2004年3月一客户抱怨其送检纯净水样品中电导率项目检测结果与厂方自己检测结果有很大差距,但本中心经留样复测二次结果相同。后经调查,原因是客户作了不适当的水样保存处理,引起水质异常,查清原因后客户较满意。

5.4 健康宣传

本中心还每年通过市报和电视等方式卫生监测信息等300多篇,通报有关卫生监测信息和宣传疾病防治知识,为提高相关卫生服务行业的规范性和促进居民健康行为作出成绩。

6 建立目标责任制和考核机制

6.1目标责任制和考核

本中心领导层认真抓好质量管理考核和评审,中心与科室建立精神文明和专业工作目标责任书,科室与科员签订岗位责任书,中心每季度一次对科室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和业务工作双百分考核、科室每月一次进行工作量化考核,每半年度对中层干部考核一次,考核成绩与奖金挂钩。

6.2实验室认可体系内审与管评

除抓好常规工作质量管理外还按照质量管理标准要求定期做好质量管理评审,包括内部审核、外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内部审核过程中采取了看资料、提问、现场演示等方式,对有关防病和检测工作项目的全过程相关要素进行审。管理评审时对相关部门完成上级下达任务和质量目标实现情况、质量监督情况、近期内审结果、不符合项发现与纠正情况、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情况工作类型与工作量变化情况、客户抱怨与满意度调查情况、人员培训情况等情况作充分评介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不符合项,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达到持续改进的良好循环状态。

质量管理体系篇7

关键词:质量 企业 管理体系

一、坚持以质量为先

要真正屹立在行业的强者之林,必须要高度重视质量,首先要把质量放到第一、做到第一。要进一步深刻理解“质量为先”,也就是必须搞好产品的质量,加强各项工作的质量,提高产品的质量,实际上也是在做好企业声誉的质量。第二要以信誉保质量,以质量树信心,以质量铸辉煌是企业的必然选择。企业的创新和变革要“千变万化”,才能成就“质量为先”。

二、坚持质量第一

“质量不能让企业一荣俱荣,却可以使企业一损俱损”已成为广大企业的共识。多年来,在科研生产经营的企业中始终坚持“坚持质量第一,实施科学管理,持续质量改进,实现降损增效”的质量方针,把质量工作的重点放在加强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不断改进提高质量,夯实质量管理基础工作。同时加强质量创新,以质量文化建设为依托,提高企业的质量诚信意识,大力实施,精心打造精品,赢得了顾客的信赖。

三、 加强质量管理工作

1、推行全面质量管理过程

工作过程中要“以人为本,追求第一”的理念,“以诚信为本,实施卓越服务;以质量为本,创建卓越企业”的原则,在质量管理工作方面,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加强基础建设,全面开展达标合格认证。质量管理现在看来,在管理的过程中,检查的一种有效的形式就是达标评比认证,这是我们做好体系建设的非常有效的一个办法。要拿出一个安排计划,制定标准,从达标开始,然后升级认证。加强质量管理队伍建设,把着力点放在专业人员业务精益求精上面,还要努力让全员都懂得质量管理。要最大限度地采用信息化手段来实现高水平的质量管理。

2、推进工作文化建设,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

2.1、从工作实践中,我体会到改进质量首要因素是人的素质的改进和提高,为此,公司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开展质量文化活动,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

2.2、加强质量文化建设的管理。在强化全员的质量意识上,公司要非常重视质量文化建设设施的投入。为营造质量文化的良好氛围,可以制作质量文化宣传标语牌、展示版布置在公司显眼处。组织员工学习质量文化的构成,对质量价值观、质量理念、质量行为准则、质量道德观。这样就形成了质量无处不在的良好氛围。

2.3、充分发挥领导干部带头的作用。公司在质量文化建设别强调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作用,使领导干部自身的质量素质得到保证,从而带动全体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四、推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1.、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企业现行标准体系中的主流体系,它对提高质量管理水平能起到重要作用。作为国际上通用的质量标准,ISO9000等标准反映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思想和过程要求,适用于以企业为代表的各类组织的管理和运作,也为企业质量管理提供了依据和工具。

2、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构成及建设

2.1 管理职责 管理职责是建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一个关键要素。明确管理职责的具体工作主要有以下几项。

(1) 制定企业的质量方针。

(2) 规定企业的质量目标。

(3) 确定企业的质量职责和权限。

(4) 进行企业的质量评审。

2.2 资源管理 资源管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人力资源管理。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调动起每一位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其中,培训和人力资源开发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比如对企业质量管理负责人开展培训,对企业员工开展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等方面的教育,对新进员工开展质量意识的培训。

(2)信息资源管理。对于企业内部,应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系统,作为沟通和有序工作的基础;在沟通联络方面应当具备适当的知识和必要的技能,能与外部组织和代表紧密协作。

(3)物质资源管理。开展管理所需要的软硬设备如计算机、储存器和数据库等;开展管理必需的基础性条件,如网络系统和通讯设施;开展质量评定的设备和计算机专用软件等。

2.3 企业产品实现过程。这个概念模式,存在于整个企业管理和企业产品的过程中,包括消费者意见汇总过程、产品设计过程和产品生产过程。

2.4 测量、分析与改进。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需要一个有效的自我完善机制,以识别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3、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策略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策略主要包括了目标、机构、制度和反馈等多个方面:

3.1 确定合适的质量管理目标体系。从理论上说,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水平,应能参照国内外通行的先进水平加以制订。但由于各个企业的发展水平和生产条件差异较大,因此,企业在制订质量管理目标时应该因地制宜,追求质量管理与企业整体的匹配和融合,建立切合企业实际的目标体系。

3.2 建立专职质量管理领导机构。企业要设立专职的质量管理领导机构,使企业质量管理职能化。这个机构需要企业领导层的核心人物担任。质量管理体系有自己的领导和办事机构,才能够提出正确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质量计划和措施,提供足够的质量文件和进行全面的质量记录,并实现质量的审核和质量工作的监督考核。

3.3 建立质量管理责任制度。为保证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落实和各项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企业必须明确规定各个环节应该承担的质量职能和质量责任以及相关的协调、预防和补救措施,以建立一套以质量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办法和完整严密的管理制度。

3.4 建立质量管理信息反馈制度 信息是质量管理中的重要依据。质量信息则是进行质量管理、实施质量控制的依据和基础。。

3.5 形成质量意识和质量文化 对于企业,也需要企业领导和员工从意识深处来理解质量管理标准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因此,企业全体员工必须高度自觉地参与质量管理,树立企业全员质量意识,形成良好的质量管理文化氛围。 对于中小企业员工,也需要通过培训工作,比如加强对ISO9000等标准的宣传贯彻,使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对依据标准建立的质量体系自觉地进行维护,真正形成质量文化的氛围,最大程度地维护已建立的质量体系。

4、加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

4.1 确定核心领导者 质量管理体系的核心领导者应具备比较丰富的工作经验,熟悉企业实际状况与质量管理工作,对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思想能够融会贯通。

4.2 合理制定质量目标与指标 对于企业,质量目标制定要充分考虑目标的合理性、可追求性、可测量性和经济性。

4.3 建立内部监控机制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内部监控机制,是增强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一个重要保障。

质量管理体系篇8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 相互关系 计量方针 计量监督

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QMS) ISO9001:2005标准定义为“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管理体系”,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就叫质量管理体系。把有关计量管理的制度纳入体系,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观察与理解,本文将从计量管理的角度理解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发掘质量管理体系对计量工作的指导意义。

1、计量工作与质量体系的关系

ISO9000是指导企业建立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的国际标准,确定企业了必须以保证质量作为追求的目标。这里所说的质量是广义的质量,它包括产品质量,又包括服务质量,即最终质量。企业只有追求高质量,,才能从长远上保证效益。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其目的就是要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产品的实物质量,而计量正是企业建立质量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基础。企业建立计量体系,加强计量工作,主要是保证产品生产或服务工作能及时得到准确可靠的测量,以保证产品或服务的质量能满足需方的要求。计量工作对企业质量工作具有特殊作用,计量体系是企业质量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质量管理必须依靠计量工作。

2、质量体系对计量工作的要求

ISO9000质量体系,是供方证明其能力以及外部对其能力进行评定的尺度和依据。该标准的基本思想是将影响产品质量的全部因素,在生产全过程中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从而防止产生不合格品。在标准的各项要求中,具体规定了计量工作在企业质量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国际标准化组织还制定了ISO 10012标准,将测量管理体系定义为“为实现计量确认和测量过程控制所必须的一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活动”,明确了整个组织和计量体系的管理职责,对企业计量工作做了更加具体的规定,更充分说明企业计量工作的重要地位。我们从ISO 9000和ISO 10012中可以看到现代企业计量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

做企业的计量工作的确太难了,我们既要做杂家,又要做专家。所谓杂家,就是什麽都要懂,物理的、化学的、数学几何量的,心理学、管理学、社会攻关学,要想真正做好计量工作,少了哪一样都不行。所谓专家,就是在计量学知识方面必须一专到底,弄得明明白白。就说测量过程控制吧,你得从如何识别顾客要求入手,由顾客要求导出企业的产品要求,由产品要求导出工艺过程控制要求和测量过程的计量要求,再由这些要求导出测量设备的计量要求,然后导出计量检定/校准过程的计量要求,最后导出企业最高计量标准器的计量要求,根据这些导出过程设计测量方案、校准规范、测量过程控制方案、量值溯源系统、测量设备管理模式、确定是否建标等等。至于一项计量器具的具体计量检定和修理工作也是有永远钻研不透的技术问题,可以造就我们的某个专业的计量检测专家、计量维修专家。计量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我们可以大有作为,在这里给了我们发明创造、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可惜的是往往像空气这样重要而不被人们所重视和爱护一样,计量工作往往也不被领导和员工重视和爱护。因此,我们千万不能怨天尤人,就要像14楼说的那样,“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区分,分清主次,攻其一点,兼顾一般,不断进取,我们才能成为一位于公(企业)于私(自己)均有竞争力的人员”。只要孜孜不倦地努力和追求,我们的目标总有一天会实现!

3、贯标工作中应加强计量工作

计量管理是质量体系运作的关键,企业应根据自身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具体的管理办法,加强计量工作,注意发挥计量监督作用,为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完成企业管理赋予计量工作的使命,做好具体工作。

3.1 确立计量方针

完成工作计划只有确立目标,工作才有方向。企业要确立计量方针,经经理批准后形成文件下发,作为公司计量工作的依据和指南。各部门应认真贯彻落实,为质量方针的确立打好基础。

3.2 做好标准宣贯

提高计量意识贯彻ISO9000标准,支持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工作,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需要。要满足这些需要,就必须做好ISO9000的宣贯工作,使公司全体员工认识计量工作的重要性,了解和掌握标准中的要点和质量体系对计量工作的规范性要求,明确本岗位计量工作及其重要作用。

3.3 制定操作规程

完善管理制度计量管理工作的成败,很重要的一环就是制定管理制度。为保证计量管理工作公平、公正的形象,计量管理部门应负责制定质量手册中有关计量保证部分的内容,并根据“质量手册”的要求制定、完善相应的程序文件,特别是重要工作岗位的操作规程,以强化各项计量工作、保证质量手册的贯彻落实,真正做到计量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3.4加强检定管理

计量工作专用的计量设备应加强管理,制订计划,严格按照检定周期要求,对在用的、用于贸易交接的全部计量设备开展强制检定。

3.5加强数据管理

计量数据是对计量工作进行溯源的依据,尤其用作贸易交接的企业应制订相应的计量数据管理规定,对计量数据进行规范性的保管和使用、签批制度。同时应对计量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可以作为购置测量设备的依据,可为降耗节能提供依据,,还可以找出管理上的薄弱环节,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从而实现现代的科学管理。

3.6加强计量监督

确保体系运行计量监督是计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计量管理的一种特殊形式。企业要搞好计量管理,必须强化计量法制地位,加强内部计量监督。企业要有一定的计量监督人员,采用监督检查的方法,不断纠正和改进计量工作,以保证计量检测的准确可靠和管理制度的认真落实,保证质量体系和企业管理的良好运行。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