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工业自动化控制8篇

时间:2022-02-05 18:02:36

工业自动化控制

工业自动化控制篇1

1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

1.1PLC(可编程序控制器)

PLC—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英文为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1968年美国GM(通用汽车)公司提出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的要求

①编程简单,可在现场修改和调试程序;

②维护方便,采用插入式模块结构;

③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系统;

④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装置;

⑤数据可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

⑥成本可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竞争;

⑦可直接用115V交流电压输入;

⑧输出量为115V、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接触器等;

⑨通用性强,易于扩展;

⑩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4kB。

为了实现通用汽车提出的要求,第一台适合其要求的PLC(可编程序控制器)于1969年在美国成功制造出来,自从第一台出现之后,随之,日本、德国、法国也相继开始了PLC的研发,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现在主要生产PLC的厂家分别是:德国西门子、AEG,日本的三菱、美国AB,GE法国的TE公司等。

我国的PLC研制、生产和应用也发展很快,尤其在应用方面更为突出。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我国随国外成套设备、专用设备引进了不少国外的PLC。此后,在传统设备改造和新设备设计中,PLC的应用逐年增多,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PLC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提高我国工业自动化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目前,我国不少科研单位和工厂在研制和生产PLC,如辽宁无线电二厂、无锡华光电子公司、上海香岛电机制造公司、厦门A-B公司,北京和利时和杭州和利时,浙大中控等。

1.2工控PC

由于基于PC的控制器被证明可以像PLC一样,并且作和维护人员接受,所以,一个接一个的制造商至少在部分生产中正在采用PC控制方案。基于PC的控制系统易于安装和使用,有高级的诊断功能,为系统集成商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从长远角度看,PC控制系统维护成本低。

由于PLC受PC控制的威胁最大,所以PLC供应商对PC的应用感到很不安。事实上,他们现在也加入到了PC控制“浪潮”中。

近年来,工业PC在我国得到了异常迅速的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工业PC主要包含两种类型:IPC工控机以及它们的变形机,如AT96总线工控机等。由于基础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对工业PC的运行稳定性、热插拔和冗余配置要求很高,现有的IPC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将逐渐退出该领域,取而代之的将是其他工控机,而IPC将占据管理自动化层。国家于2001年设立了“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基础的开放式控制系统产业化”工业自动化重大专项,目标就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C-based控制系统,在3-5年内,占领30%(50%的国内市场,并实现产业化。

几年前,当“软PLC”出现时,业界曾认为工业PC将会取代PLC。然而,时至今日工业PC并没有代替PLC,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系统集成原因;另一个是软件操作系统WindowsNT的原因。一个成功的PC-based控制系统要具备两点:一是所有工作要由一个平台上的软件完成;二是向客户提供所需要的所有东西。可以预见,工业PC与PLC的竞争将主要在高端应用上,其数据复杂且设备集成度高。工业PC不可能与低价的微型PLC竞争,这也是PLC市场增长最快的一部分。从发展趋势看,控制系统的将来很可能存在于工业PC和PLC之间,这些融合的迹象已经出现。

2工控行业仪器仪表发展

工控仪表重点发展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主控系统装置及智能化仪表、特种和专用自动化仪表;全面扩大服务领域,推进仪器仪表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完成自动化仪表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变,5年内数字仪表比例达到60%以上;推进具有自主版权自动化软件的商品化。

2.1电工仪器仪表

电工仪器仪表重点发展长寿命电能表、电子式电度表、特种专用电测仪表和电网计量自动管理系统。2005年,中低档电工仪器仪表国内市场占有率要达到95%;到2010年,高中档电工仪器仪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

2.2科学测试仪器

科学测试仪器重点发展过程分析仪器、环保监测仪器仪表、工业炉窑节能分析仪器以及围绕基础产业所需的汽车零部件动平衡、动力测试及整车性能检测仪、大地测量仪器、电子速测仪、测量型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其他试验机、实验室仪器等新产品。产品以技术含量较高的中档产品为主,到2005年在总产值中占50%~60%。

2.3环保仪器仪表

环保仪器仪表重点发环境、水环境的环保监测仪器仪表、取样系统和环境监测自动化控制系统产品,2005年技术水平达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60%,到2010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

2.4仪器仪表

仪器仪表元器件“十五”及2010年前,尽快开发出一批适销对路、市场效果好的产品,品种占有率达到70%~80%,高档产品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通过科技攻关、新品开发,使产品质量水平达到国际20世纪90年代末水平,部分产品接近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工业自动化控制篇2

1.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

1.1PLC(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可编程序控制器的英文为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1968年美国GM(通用汽车)公司提出取代继电器控制装置的要求:①编程简单,可在现场修改和调试程序;②维护方便,采用插入式模块结构;③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系统;④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装置;⑤数据可直接送入管理计算机;⑥成本可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竞争;⑦可直接用115V交流电压输入;⑧输出量为115V、2A以上,能直接驱动电磁阀、接触器等;⑨通用性强,易于扩展;⑩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至少4kB。为了实现通用汽车提出的要求,第一台适合其要求的PLC(可编程序控制器)于1969年在美国成功制造出来,自从第一台出现之后,随之,日本、德国、法国也相继开始了PLC的研发,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现在主要生产PLC的厂家分别是:德国西门子、AEG,日本的三菱、美国AB,GE法国的TE公司等。我国的PLC研制、生产和应用也发展很快,尤其在应用方面更为突出。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我国随国外成套设备、专用设备引进了不少国外的PLC。此后,在传统设备改造和新设备设计中,PLC的应用逐年增多,并取得显着的经济效益,PLC在我国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提高我国工业自动化水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目前,我国不少科研单位和工厂在研制和生产PLC,如辽宁无线电二厂、无锡华光电子公司、上海香岛电机制造公司、厦门A-B公司,北京和利时和杭州和利时,浙大中控等。

1.2工控PC由于基于PC的控制器被证明可以像PLC一样,并且作和维护人员接受,所以,一个接一个的制造商至少在部分生产中正在采用PC控制方案。基于PC的控制系统易于安装和使用,有高级的诊断功能,为系统集成商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从长远角度看,PC控制系统维护成本低。由于PLC受PC控制的威胁最大,所以PLC供应商对PC的应用感到很不安。事实上,他们现在也加入到了PC控制“浪潮”中。近年来,工业PC在我国得到了异常迅速的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工业PC主要包含两种类型:IPC工控机以及它们的变形机,如AT96总线工控机等。由于基础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对工业PC的运行稳定性、热插拔和冗余配置要求很高,现有的IPC已经不能完全满足要求,将逐渐退出该领域,取而代之的将是其他工控机,而IPC将占据管理自动化层。国家于2001年设立了“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基础的开放式控制系统产业化”工业自动化重大专项,目标就是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PC-based控制系统,在3-5年内,占领30%(50%的国内市场,并实现产业化。几年前,当“软PLC”出现时,业界曾认为工业PC将会取代PLC。然而,时至今日工业PC并没有代替PLC,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系统集成原因;另一个是软件操作系统WindowsNT的原因。一个成功的PC-based控制系统要具备两点:一是所有工作要由一个平台上的软件完成;二是向客户提供所需要的所有东西。可以预见,工业PC与PLC的竞争将主要在高端应用上,其数据复杂且设备集成度高。工业PC不可能与低价的微型PLC竞争,这也是PLC市场增长最快的一部分。从发展趋势看,控制系统的将来很可能存在于工业PC和PLC之间,这些融合的迹象已经出现。

2.工控行业仪器仪表发展

工控仪表重点发展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主控系统装置及智能化仪表、特种和专用自动化仪表;全面扩大服务领域,推进仪器仪表系统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完成自动化仪表从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变,5年内数字仪表比例达到60%以上;推进具有自主版权自动化软件的商品化。

2.1电工仪器仪表

电工仪器仪表重点发展长寿命电能表、电子式电度表、特种专用电测仪表和电网计量自动管理系统。2005年,中低档电工仪器仪表国内市场占有率要达到95%;到2010年,高中档电工仪器仪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80%。

2.2科学测试仪器

科学测试仪器重点发展过程分析仪器、环保监测仪器仪表、工业炉窑节能分析仪器以及围绕基础产业所需的汽车零部件动平衡、动力测试及整车性能检测仪、大地测量仪器、电子速测仪、测量型全球定位系统以及其他试验机、实验室仪器等新产品。产品以技术含量较高的中档产品为主,到2005年在总产值中占50%~60%。

2.3环保仪器仪表

环保仪器仪表重点发展大气环境、水环境的环保监测仪器仪表、取样系统和环境监测自动化控制系统产品,2005年技术水平达到20世纪90年代后期国际先进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50%~60%,到2010年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

2.4仪器仪表

仪器仪表元器件“十五”及2010年前,尽快开发出一批适销对路、市场效果好的产品,品种占有率达到70%~80%,高档产品市场占有率达60%以上;通过科技攻关、新品开发,使产品质量水平达到国际20世纪90年代末水平,部分产品接近国外同类产品先进水平。

工业自动化控制篇3

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控制系统的智能化、分散化、网络化,而现场总线的崛起正是这一发展趋势的标志。

1.1现场总线的崛起

半个多世纪以来,工业自动化领域的过程控制体系历经基地式仪表控制系统、电动单元组合式模拟仪表控制系统、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集散控制系统(DCS)等4代过程控制系统,当前我国水工业自动化的主流水平即处于以PLC为基础的DCS系统阶段。这里要说明一点,DCS既是一个过程控制体系的名称,有时也表示为由制造厂商出售的一个起完整作用而集成的集散控制系统产品,这种DCS系统相对较为封闭,而目前水工业自动化的DCS系统多数是由用户集成的,因此相对较为开放。

与早期的一些控制系统相比,DCS系统在功能和性能上有了很大进步,可以在此基础上实现装置级、车间级的优化和分散控制,但其仍然是一种模拟数字混合系统,从现场到PLC或计算机之间的检测、反馈与操作指令等信号传递,仍旧依靠大量的一对一的布线来实现。这种信号传递关系称之为信号传输,而不是数据通信,难以实现仪表之间的信息交换,因而呼唤着具备通信功能的、传输信号全数字化的仪表与系统的出现,从而由集散控制过渡到彻底的分散控制,正是在这种需求的驱动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现场总线便应运而生,并通过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不断崛起。

现场总线是应用在生产现场的全数字化、实时、双向、多节点的数字通信系统。现场总线技术将专用的CPU置入传统的测控仪表,使它们各自都具有了数字计算和通信能力,即所谓“智能化”;采用可进行简单连接的双绞线、同轴电缆等作为联系的纽带,把挂接在总线上作为网络节点的多个现场级测控仪表连接成网络,并按公开、规范的通信协议,使现场测控仪表之间及其与远程监控计算机之间实现数据传输与信息交换,形成多种适应实际需要的控制系统,即所谓“网络化”;由于这些网上的节点都是具备智能的可通信产品,因而它所需要的控制信息(如实时测量数据)不采取向PLC或计算机存取的方式,而可直接从处于同等层上的另一个节点上获取,在现场总线控制系统(FCS)的环境下,借助其计算和通信能力,在现场就可进行许多复杂计算,形成真正分散在现场的完整的控制系统,提高了系统的自治性和可靠性。

FCS成为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它改变了传统控制系统的结构,形成了新型的网络集成全分布系统,采用全数字通信,具有开放式、全分布、可互操作性及现场环境适应性等特点,形成了从测控设备到监控计算机的全数字通信网络,顺应了控制网络的发展要求。

1.2现场总线的现状和标准化问题

目前,国内、外的现场总线有60几种之多,由于这一新技术所具有的潜在而巨大的市场前景,在商业利益的驱动下,导致了近年来制订现场总线国际标准大战。在市场和技术发展需要统一的国际标准的呼声下,修改后的IEC61158.3~6标准最终于2000年1月4日获得通过。该标准包括了8种类型的现场总线子集,它们分别是:①基金会现场总线FF(原有的技术规范IEC61158);②ControlNet;③Profibus;④P—Net;⑤FFHSE;⑥SwiftNet;⑦WordFIP;⑧Intferbus。这8种现场总线中,④、⑥是用于有限领域的专用现场总线;②、③、⑦、⑧是由PLC为基础的控制系统发展而来,本质上以远程I/O总线技术为基础,通常不具备通过总线向现场设备供电和本征安全性能;①、⑤则由传统DCS控制系统发展而来,具有总线供电和本征安全功能;①、⑧属于现场设备级总线,②、⑤属于监控级现场总线;③、⑦则是包括两个层次的现场总线。

以上8种类型的现场总线采用完全不同的通信协议,例如:Profibus采用的是令牌环和主/从站方式;FFHSE是CSMA/CD方式;WordFIP是总线裁决方式。因此,要这8种现场总线实现相互兼容和互操作几无可能。面对这种多总线并存的局面,系统集成将面临更为复杂的任务,系统集成技术也将会有很大的发展。

1.3现场总线的新动向—工业以太网

长期以来的标准之争,实际上已延缓了现场总线的发展速度。为了加快新一代系统的发展,人们开始寻求新的出路,一个新的动向是从现场总线转向Ethernet,用以太网作为高速现场总线框架的主传。以太网是计算机应用最广泛的网络技术,在IT领域已被使用多年,已有广泛的硬、软件开发技术支持,更重要的是启用以太网作为高速现场总线框架,可以使现场总线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主流技术很好地融合起来。为了促进Ethernet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国际上成立了工业以太网协会,开展工业以太网关键技术的研究。此外,开发设备网供应商协会(ODVA)已经了在工厂现场使用以太网的全球性标准——以太网/IP标准。该标准使用户在采用开放的工业应用层网络的同时,能利用可买到的现成的以太网物理介质和组件,也即由多个供应商所提供的可互操作的以太网产品。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太网应用于工业领域所要面对的网络可确定性问题、环境适应性问题、包括总线供电和本征安全问题都会迅速得到解决。

2管理控制一体化

工业自动化领域的另一个发展趋势是管理控制系统的一体化。

2.1何谓管控一体化

在市场经济与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中,企业内部之间以及与外部交换信息的需求不断扩大,现代工业企业对生产的管理要求不断提高,这种要求已不局限于通常意义上的对生产现场状态的监视和控制,同时还要求把现场信息和管理信息结合起来。管控一体化就是建立全集成的、开放的、全厂综合自动化的信息平台,把企业的横向通信(同一层不同节点的通信)和纵向通信(上、下层之间的通信)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对经营决策、管理、计划、调度、过程优化、故障诊断、现场控制等信息的综合处理,形成一个意义更广泛的综合管理系统。

2.2现场总线为管控一体化铺平了道路

企业信息网络是管控信息集成的基本条件,没有信息网络就不可能实现企业横向和纵向信息的沟通和汇集,建网的目标在于实现全企业范围内的信息资源共享,以及与外部世界的信息沟通。

水工业和一般企业网络大致可分为3层,即企业管理层,过程监控层和现场控制层。

管控一体化解决方案中的现场控制层由现场总线设备和控制网段构成,把传统的集散系统控制站(如水处理企业的PLC分站)的功能分散到了现场总线设备,此时的控制站实际是一个虚拟的控制站。现场总线技术与产品所形成的底层网络,充分发挥其使测控设备具有通信能力的特点,为控制网络与通用数据网络的连接提供了方便。企业信息网络是管控一体化的基础,现场总线则为构建管控一体化网络铺平了道路;过程监控层由局域网段以及连接在局域网段的担任监控任务的工作站或控制器组成,现场总线网络通过现场总线接口与过程监控层相连,或者监控层直接由现场总线来担当;监控站可以完成对控制系统的组态,执行对控制系统的监控、报警、维护及人机交互等功能;企业管理层由各种服务器和客户机等组成,用于集成企业的各种信息,实现与Internet的连接,完成管理、决策和商务应用的各种功能。

2.3管控一体化的支持环境与系统集成

基于系统之间横向数据交换及控制系统与管理层和现场仪表间纵向数据交换日益增加,现场总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制造厂商的产品也日益开放。由于多种总线并存已成定局,管控系统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统一的通信、统一的组态和编程软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受到了各厂家的重视。同时,采用分布式网络系统,采用C/S或B/S结构,可以在实现企业各层次功能模型的同时,实现网络连接在结构上的简化,从而形成以实时和关系数据库为中心的数据集成环境,为实现数据资源共享的目标奠定了基础。

如前所述,在多总线并存的局面下,系统集成成为实现管控一体化信息系统的中心任务。系统集成是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将相同或不相同厂商的现场总线产品相互连接,并使上层应用与下层现场设备之间完成双向数据沟通,使之成为一个可以满足用户需求的整体。因此,系统集成既包括硬件产品的集成,也包括软件产品的集成。对硬件集成来说,需要借助网桥、网关沟通总线接口。一般同种总线的网段采用中继器实现网段的延伸,采用网桥实现不同速率网段之间的连接;不同类型的总线网段之间以及现场总线与以太网等异构网络之间采用网关实现互连,如公司与生产厂或其他部门距离较远时,采用公共数据网或电话网来实现局域网的连接,这在水工业的城市污水处理和截流系统、自来水厂站之间及供水管网调度系统等方面也是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因此可以预计,今后这类通信接口产品将会变得很热门,从软件集成来说,通过OPC、ODBC等技术使得不同系统之间的准确、高速、大量的数据交换得以实现,能将实时控制、可视化操作、信息分析、系统诊断等功能集成到一个紧凑的软件包中,具有很大的硬件灵活性,并且可以提供与多种管理软件的连通性,从而可较为经济地解决管控系统之间的连接。

目前各个国家都在竞相开发自己的现场总线技术与产品,形成以现场总线为基础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下的企业信息系统。现在已经推出产品的如西门子公司以Profibus总线为基础的PCS7、罗斯蒙特公司的基于FF总线的Plantweb等,管控一体化软件则有美国信肯通公司的Think&DO、Lntellntion公司的iFIX等。

3对水工业自动化发展的思考

工业自动化控制篇4

关键词:工业自动化仪表;自动化控制;技术

中图分类号: F407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科技的发展,工业技术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且生产的过程智能化程度也在不断的提高,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出现之后,自动化控制的理论以及各种自动化控制的办法也不断的出现,并且市场对其也愈加的认可。自动化控制技术以及工业自动化仪表也慢慢的成为了工业生产现代化的标志。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也更加重视效率的提高、产能的提高、安全系数的提高以及能耗的降低。

1、简述自动化仪表

1.1.自动化仪表测试分类

自动化仪表在电气工程的应用过程中,具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自动化仪表具有不同的特点,可以发挥不同的作用。其中,自动化仪表主要包括压力仪表、温度仪表、流量速仪表和物位仪表等。

1.1.1、温度仪表

电气工程的生产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温度变化,需要监控生产过程中的温度。传统的温度监控,主要是通过热点偶或者是热电阻实现的。随着我国电子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目前电气生产过程中实施温度监控,应用的主要是具有较高智能化特点的温度控制系统。在微电脑控制芯片中,可以利用总线技术输入采集到的设备生产运行信息数据,并且对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处理。

1.1.2、物位仪表

在电气工程中,对物位仪表的应用,主要是通过记录位置,以测量产品。例如,在化工生产过程中,可以测量试样高度;在输油管道中,可以测量油面的位置;在铁道电气化工程中,可应用激光测试距离等。这些都属于对物位仪表的应用范围。

1.1.3、压力仪表

一些生产过程中,为了实现生产需要,需要应用压力控制。压力测量的时候,传统的应用方法是利用压力计实现。连接压力计的时候,一般都是应用导压管道,可以观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压力变化。全面了解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压力变化,才能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一些问题进行处理,避免对生产设备造成损坏,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

1.2、基本工作规律

工业自动化仪表的功能是基于生产场地无人操控的前提下实现自主检测、自主记载与自主管控的目的,且达成获得信息并将信息传递至长距离终端,最终完成终端信息处理。它的基本工作规律是以平衡原理为条件,涵括力平衡、力矩平衡与电平衡等方面的内容。工业自动化仪表的感知元件将现场所测得的温度、压力以及流量等指标,借助变送器转化,获取易于扩大的测量数量值,比方电压量值、电流量值以及机械量值等,之后再借助更深入的扩展。通过扩展的量值可以借助变送器传递至展示器件,历经反馈器件和测量量值的进一步比较,以实现平衡。

2、工业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的技术

2.1、自动化控制系统简介

工业的自动化设备是由自动化控制系统统一控制的,自动化控制仪表就是这一总体调度系统的核心。自动化控制仪表是由自动化控制功能原件构成的,可以为控制系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实施监控,对设备的运行参数进行调整,具有较为完善的自动化功能。经典的自动化控制仪表是由控制、自动报警、记录、显示等功能模块构成的,可用于电力、石化、冶金、科研、国防等领域,在这些领域中以数控仪表、温度控制仪表、压力控制仪表、流量控制仪表等形式出现,自动化控制系统围绕这些仪器构建而成,可对信号的时间和频率进行表达,并实现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的转换与调试。

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生产的目的就是将自动控制系统、电气以及机械设备节能型有效的结合,这就是自动化控制主要的目的。在早期工业生产设备还是比较传统机械设备,自动化设备就是比较单一的自动生产线路,所使用的电气也只是比较单一的自动化,随着网络的应用,电脑的普及,数控机床等设计也不断的出现在工业生产中,工业自动化技术也处于不断完善的状态,提高了工业生产效率。

2.2、网络控制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核心软件与微处理核心硬件系统在测控仪器中使用的较为广泛,它们能够使仪器仪表与计算机间的数据传输与控制更加紧密,仪表设备上的局域网络接口、打印机接口、USB接口等更加增强了测控仪器的通用性。通过与计算机的连接,设备在操作时更加简便,与计算机的操作类似,这样能够使智能化设备与控制设备的操作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与实用性。

2.3、分布式控制系统

继集中式控制系统后,分布式控制系统逐渐引领了设备智能化测控的控制方式,以集中式控制系统为基础,综合了现代图形显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等,做到了对设备参数的灵活配置和分级管理,充分发挥了其优越性。

2.4、自动化控制的运用

2.4.1、过程智能化

借助智能化管控完成流体、粉体的整体化学处理,其全面的过程等管控系统通常包含三大构成部分,即测量仪表、调节装置与电脑,借此完成加热炉、精馏塔乃至全套工业生产程序的最佳管控。同时,其管控方式大致包含三类,即反馈管控、前馈管控与最佳管控。

2.4.2、机械制造智能化

机械、电气和智能管控有机融合就形成了机械制造智能化,主要运用于处理离散元件。在一开始,机械制造智能化是极其粗略的智能生产线,仅是借助机械或者电气元件的单机智能化。自从跨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之后,由于信息化技术的普遍运用,使得数控机床、机器人、加工单位等等智能化装置一一产生。同时有利于多类品种以及小规模生产的柔性生产制作体系应运而生。所以,智能化车间就是借助电脑与生产制作体系有机联系在一起所形成的工业生产智能化管控体系,其前提条件是柔性制作生产体系,此外又于信息管控与生产管控中同时达到了智能化。

2.4.3、管理智能化

对公司机构的各类管理,比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料管理、生产管理乃至办公管理,完成智能化管控,即是管理智能化。它是一种全面性技术,其核心是信息处理,且借助了电子计算机、通信体系和管控等理论。一般而言,它必须借助多台具备高速运转速率、而且可以处理许多数据性能的电脑与多种终端设备一起构成局域性网络。就现代管理智能化而言,已经依据管理信息体系这一前提研发出了决策支撑体系,能够给决策的下达供应多种方案,对于高层管理领导而言是极佳帮手。

2.5、工业自动化仪表控制系统的相关技术

工业的自动化技术包含了三层结构:PCS、MES、ERP。PCS层,主要负责控制过程,对生产工艺的水平和精确度进行严格把关,确保产出产品的质量,以保持和扩大市场占有率。在这一层中,可以实现对工艺参数的更新与优化,通过此途径来实现对生产工艺过程的控制。MES层,主要任务是优化管理与控制,对控制过程与管理过程进行协调,以保障资源配置的最优化,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中枢。ERP层,是企业的资源管理系统,主要是以信息技术为通信基础,以其提供的参考信息为根据进行决策分析,并将其运用到企业运作中。管理是ERP层的核心内容,在财务管理中其对管理效率的提高作用体现的尤为明显。这三个层次体系的集成综合,实现了自动化体系结构的完善。工业仪表主要使用的是工业生产过程的参数,通过对生产过程的控制与监测,可以实现对产品质量的保障。智能化工业仪表,其特点是功能强大、软件丰富、对产品质量的监控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3、结语

综上所述,在具体生产实践中,采用智能化管控技术能够大大增强劳动生产率。尽管前期投入的设备体系成本较高,不过后期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便能够高效地节约各类资源与成本,并且所获效益也将远大于之前的成本投入。现在工业化智能管控体系广泛运用于我国多个领域,并且技术亦日臻完善。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导致工业生产所需性能与质量越来越高,生产工艺亦日益繁复,工业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效用将越来越突出。

参考文献

[1]秦海珊.浅析工业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J].轻工科技,2013,05:99-100.

[2]于杰.工业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的控制技术[J].科技资讯,2013,26:88.

工业自动化控制篇5

关键词:自动化仪表;自动化控制技术;现状;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脚步的加快,整个社会都已经进入到了信息时代,逐渐朝着智能化的道路前进,而工业化仪表以及相应的控制手段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高水平的生产手段加快了工业生产实现自动化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加快了企业的脚步。

1 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概述

1.1 工业自动化仪表

工业自动化仪表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对工艺参数进行检测、记录和控制的仪表,同时也能实现远距离信息数据的传输和处理,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工业自动化仪表种类繁多,其大致可分为检测仪表、显示仪表和调节仪表三种,检测仪表主要用于检测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变化,比如温度、压力和流量等;显示仪表则是将检测仪表的数据参数显示,便于工作人员能及时解决故障;调节仪表是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控制,并适当调整生产效率,以促进效率最大化。

1.2 自动化控制技术

所谓自动化控制技术简单的说是将控制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利用工业生产中的不同环节做好认真的检测,并在恰当的时间加以调节,将生产水平加以提升,最大程度推动了工业生产的不断进步。目前,自动化控制技术依然在不断发展中,而生产制造流程依然需要大量的人力,这样才能够确保产品的整体质量,当然也会在某种程度上知识人力资源出现过多的浪费。所以,自动化控制机技术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是朝着全智能化的方向发展的,能够使生产流程达到自动化的目的,将生产水平加以提升。

2 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现状

2.1 国内工业自动化行业技术发展状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下,自动化仪表工业已经逐渐成为门类齐全,并存在较为新型的工业系统。随着自动化行业的飞速发展下,我国也慢慢呈现出了大量的知名品牌,将我国自动化仪表在世界的影响地位加以提升,并树立优秀的国际形象,为品牌可以在国际市场中站稳脚步而做出重要的贡献。

我国自动化仪表系统和相应的控制手段和国家的水准相比较,依然存在较大的区别,特别是精密度,自动化的具体情况等方面和国际水平存在较大的区别。其技术水平要多出好几年的时间,只有一部分工业技术满足国际要求。对于传感器检测仪表来说,我国已经研制除了众多的传感器,例如硅传感器等,已经将精密度提升了一个档次。除此之外,已经将原来的压力变送器逐渐从0.3级上升到了0.1级,并且在数字化以及传感技术有机结合形成的仪表产品也在不断优化中,所具有的精密度已经迈入了国际标准,最大程度推动工业自动化的不断进步,将我国在国际中的竞争水平加以提升。

虽然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工业自动化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当前我国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1)自动化仪表的交互性操作问题,当前我国自动化仪表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结合的欠缺便体现在交互性操作上,很难实现无缝链接,影响其实际交互体验和生产效率,其技术仍待进步;(2)自动化技术的信息安全问题,当前我国自动化技术的信息安全问题仍存在较大问题,其会造成生产技术的精准度和自动化程度的降低,使其出现较大误差影响产品的品质,不利于自动化行业的发展;(3)程序和软件系统间缺乏稳定性,自动化控制技术需要通过预设程序来调节其生产环节出现的问题,而当前我国的程序和软件系统间缺乏协调性和稳定性,仍然存在一些漏洞亟需解决,否则容易导致自动化仪表出现工作故障,影响企业的生产;(4)自动化仪表故障检测系统可靠性较低,当前国内的自动化仪表自带的故障检测系统容易发生误报,难以检测发现小故障,诊断检测效率较低,使得其可靠性得不到保障,易导致维修不及时,影响企业的生产,同时也不利于自动化仪表行业的发展。

2.2 国内外自动化行业技术发展差距

(1)创新能力有差距:①原创性高技术水平成果缺乏。国内自动化行业相关企业时常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来促进产品得更新升级,但是很难彻底吸收国外的技术,常常陷入“落后-引进-再落后”的发展状态,缺乏自身的创新能力,不利于国内技术的发展;②企业缺乏创新理念。当前国内大多企业的产品研发投入不足收入的2%,而国外研发经费投入约占收入的8%,使得国内产品研发部门经费不足,严重影响其研发能力,从而造成创新不足;③外部市场环境的差异。国内大多企业对国产技术水平不了解、不信任,却对国外产品过于青睐,对国产产品总是抱着怀疑态度,不敢用国产产品,使得国产仪表很难进入高端国内外市场,影响其发展。

(2)产品品质存在一定的差异:①安全可靠性能不高。目前,国内产品所具有的安全以及可靠性能都和国外产品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所具有的安全性能没有国外的级别高;②所产生的作用有一定的区别。对于国内外存在的自动化仪表产品来说,所具有的精准度还存在一些差异,并且智能化方面也有一定的区别。

3 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方向

3.1 智能化

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的不断进步,智能化也变得尤为主要,对于传统控制算法来说,只能使用调节器亦或是DCS完成,而目前智能化控制器不需要任何仪器就能够实现自动调节的目的,避免了DCS有着过多的负担,将工作安全性加以提升,所以智能化在未来的发展中应当得到大力的推广。

3.2 网络化

相关人员利用计算机数字化通信技术,能偶将相应系统和自动化仪表有机的结合起来,将衔接性加以提升,确保调控的准确性能,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下,呈现出网络自动化仪表以及相应的控制手段是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3.3 高精准度化

随着我国工业自动化产品水平的日益提升下,目前产品所具有的精确性已经无法符合当前社会的脚步,需要加强产品的开发效率。例如原来传感器的精准度是在0.09%,现在已经精确到了0.01%。而变送器从原来的0.75%也逐渐上升到了0.04%。所以,高精准化对自动化仪表以及相关技术有着重要的意义。

结束语

由于自动化仪表以及相应的控制技术在工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随着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日益完善下,慢慢将人工控制形式进行了替代,将控制的准确性加以提升,从而达到高效、安全的生产目的,将这两大功能完美的结合起来,是当前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陈经纬.探析工业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12).

工业自动化控制篇6

【关键词】自动化仪表;自动化控制技术;现状;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都开始步入信息时代,都开始向智能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工业生产中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得到了重大的发展,其高效的生产技术让工业生产实现了自动化模式,促进了企业的发展。

1 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的概述

1.1 工业自动化仪表

工业自动化仪表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对工艺参数进行检测、记录和控制的仪表,同时也能实现远距离信息数据的传输和处理,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工业自动化仪表种类繁多,其大致可分为检测仪表、显示仪表和调节仪表三种,检测仪表主要用于检测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变化,比如温度、压力和流量等;显示仪表则是将检测仪表的数据参数显示,便于工作人员能及时解决故障;调节仪表是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控制,并适当调整生产效率,以促进效率最大化。

1.2 自动化控制技术

自动化控制技术是控制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对工业生产过程中各环节进行检测并适时做出控制调整,以此提高生产效率,大大的促进的工业生产的发展。当前自动化控制技术仍处于半智能化状态,其生产制造环节仍然需要人力资源的参与,以此保证其产品的高品质,当然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因此自动化控制机技术的发展方向将是全智能化,实现生产环节的完全自动化和信息数据处理的自动化,将极大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2 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现状

2.1 国内工业自动化行业技术发展状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支持,我国自动化仪表工业已经行成了门类齐全、分布合理,并拥有较先进技术基础的新型现代化工业体系。随着自动化行业技术的发展,我国也逐渐产生了一些国内知名品牌,比如浙江中控、中环天仪和川仪等,提高了我国自动化仪表国际影响力,树立了良好的国际形象,并提高了国产品牌的全球市场的地位,提升了其国际竞争力。

我国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与国际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尤其是在产品精密度、智能化和自动化程度上与国际水平有明显差距,其技术水平大致相差5-10年左右,只有较少数产品的工业技术达到了国际水准。在传感器检测仪表方面,我国的新型光纤传感器、硅传感器和复合传感器等新型产品的精度提高了1个档次,压力变送器已经从0.3级提高到了0.1级,液(气)体流量检测精度已经从0.6级提高0.2级,在数字化和传感技术相结合的仪表产品也日渐完善,其高精度检测和控制能力跻身国际先进水平,大力促进了我国工业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提升了我国自动化仪表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虽然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工业自动化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当前我国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1)自动化仪表的交互性操作问题,当前我国自动化仪表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结合的欠缺便体现在交互性操作上,很难实现无缝链接,影响其实际交互体验和生产效率,其技术仍待进步;(2)自动化技术的信息安全问题,当前我国自动化技术的信息安全问题仍存在较大问题,其会造成生产技术的精准度和自动化程度的降低,使其出现较大误差影响产品的品质,不利于自动化行业的发展;(3)程序和软件系统间缺乏稳定性,自动化控制技术需要通过预设程序来调节其生产环节出现的问题,而当前我国的程序和软件系统间缺乏协调性和稳定性,仍然存在一些漏洞亟需解决,否则容易导致自动化仪表出现工作故障,影响企业的生产;(4)自动化仪表故障检测系统可靠性较低,当前国内的自动化仪表自带的故障检测系统容易发生误报,难以检测发现小故障,诊断检测效率较低,使得其可靠性得不到保障,易导致维修不及时,影响企业的生产,同时也不利于自动化仪表行业的发展。

2.2 国内外自动化行业技术发展差距

1)创新能力有差距:(1)原创性高技术水平成果缺乏。国内自动化行业相关企业时常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来促进产品得更新升级,但是很难彻底吸收国外的技术,常常陷入“落后-引进-再落后”的发展状态,缺乏自身的创新能力,不利于国内技术的发展;(2)企业缺乏创新理念。当前国内大多企业的产品研发投入不足收入的2%,而国外研发经费投入约占收入的8%,使得国内产品研发部门经费不足,严重影响其研发能力,从而造成创新不足;(3)外部市场环境的差异。国内大多企业对国产技术水平不了解、不信任,却对国外产品过于青睐,对国产产品总是抱着怀疑态度,不敢用国产产品,使得国产仪表很难进入高端国内外市场,影响其发展。

2)产品品质有差距:(1)安全可靠性欠佳。当前国内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与国外产品仍有一定差距,其安全可靠性指标国内外大致相差2个级别;(2)性能差异大。国内外现有自动化仪表产品在精准度上相差1个级别,其智能化、数字化也有一定的差距。

3 自动化仪表与自动化控制技术发展方向

3.1 智能化

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智能化也愈发重要,在以往的控制算法中,只能由调节器来或DCS来完成,而如今只需智能化控制器就能自主调节,减轻了DCS负担,提高了其工作安全可靠性,故智能化是自动化仪表与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

3.2 网络化

通过计算机数字化通信技术的应用,可使得自动化控制系统与自动化仪表相结合,极大提高其衔接性,保证了其调控准确性,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以新型网络自动化仪表和控制技术是发展必然趋势。

3.3 高精准度化

随着对工业自动化产品的质量要求逐渐提高,当前产品的精准度已经慢慢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亟需加大产品研发度。比如对传感器的精准度已经从0.09%提高到了0.01%,对变送器的精准度也从0.75%提高到了0.04%,因此,高精准化是自动化仪表与控制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工业自动化控制篇7

关键词 化工生产;工艺;自动控制

中图分类号TH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1)35-0148-01

1 危险化工工艺改造现状

化工生产企业属于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化工生产企业中涉及危险化工工艺的生产装置通常具有较大的潜在危险性,因此,开展危险工艺辨识、落实危险工艺生产装置安全措施、强化日常管理,对于改善整个化工行业的本质安全性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今我国一些企业通过在涉及强放热反应的生产装置配备自动报警、连锁等安全设施后,大大提高了这些生产单元的安全可靠性,参与推动危险工艺自动化改造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也注意到,由于目前还没有出台有关涉及危险工艺生产装置自动化控制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推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在技术上有争议的问题,因此,危险工艺改造的范围及具体做法还应当进行调整、充实和完善。

2 危险工艺范畴

2.1生产装置

涉及硝化、氯化、氟化、氨化、磺化、加氢、重氮化、氧化、过氧化、裂解、聚合等危险工艺的生产装置。

2.2储存设施

涉及剧毒、易燃易爆化学品的储罐区、库区;构成重大危险源的液化气体、剧毒液体等重点储罐。

3 工艺危险特点

1)高温、高压使可燃气体爆炸极限扩宽,气体物料一旦过氧(亦称透氧),极易在设备和管道内发生爆炸;

2)高温、高压气体物料从设备管线泄漏时会迅速膨胀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明火或因高流速物料与裂(喷)口处摩擦产生静电火花引起着火和空间爆炸;

3)气体压缩机等转动设备在高温下运行会使油挥发裂解,在附近管道内造成积炭,可导致积炭燃烧或爆炸;

4)高温、高压可加速设备金属材料发生蠕变、改变金相组织,还会加剧氢气、氮气对钢材的氢蚀及渗氮,加剧设备的疲劳腐蚀,使其机械强度减弱,引发物理爆炸;

5)液氨大规模事故性泄漏会形成低温云团引起大范围人群中毒,遇明火还会发生空间爆炸。

4 常用的自动化控制方式

4.1自动控制和安全联锁的作用

化工生产过程中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易中毒、有腐蚀性、有刺激性等危险危害因素是固有的。自动化操作不仅能严格控制工艺参数、避免手动操作的不安全隐患还能降低劳动强度、改善作业环境,而且能更好的实现高产、优质、长周期的安全运行。

4.2常用的自动控制及安全联锁方式

对高危作业的化工装置最基本的安全要求应当是实行温度、压力、流量、液位超高(低)自动报警、联锁停车,最终实现工艺过程自动化控制。目前,常用的工艺过程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主要有:

1)分布式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分布式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简称DCS,也叫做分散控制系统。DCS是采用网络通讯技术,将分布在现场的控制点、采集点与操作中心连接起来,共同实现分散控制集中管理的系统;

2)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PLC。应用领域主要是逻辑控制,顺序控制,取代继电器的作用,也可以用于小规模的过程控制;

3)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简称FCS。FCS是基于现场总线的开放型的自动化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控制领域,被认为是工业控制发展的必然趋势。尤其本质安全型总线,更加适合直接安装于石油、化工等危险防爆场所,减少系统发生危险的可能性;

4)各种总线结构的工业控制机,简OEM。总线结构的工业控制机的配置灵活,扩展使用方便,适应性强,便于集中控制。

5 危险工艺自动控制改造措施

5.1对危险工艺单元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化工生产装置自动控制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技术问题,较全面地掌握系统的工艺特征特别是热力学数据、动力学参数是开展自动控制方案设计的基础,对于一个涉及强放热反应的危险工艺单元,必须掌握其反应放热量,在缺乏动力学参数的情况下,至少应参照类似的反应体系,借助能量衡算建立一个简化的动力学模型,进而,找出一个安全可操作域,只有这样,自动控制方案才会有可行性和可信度;对于一些在异常情况下可能发生爆炸的生产装置,应针对工艺过程的潜在危险性,尽可能找出温度、压力等敏感性工艺参数的监控方案。

5.2对相邻生产单元的工艺、设备及人员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危险工艺单元采用DCS后,相邻的其他单元怎么办?许多企业都会遇到这一问题,在可能情况下,宜对整个生产车间布局进行适当调整,将危险工艺单元布置在厂房的边缘处,使其相对集中,在此基础上,在与其他单元之间采取隔离措施,如在与危险工艺单元相邻处布置危险性相对较小、操作与观测频率较低的设备,以此加以缓冲,此外,还应对原有的疏散通道进行调整,避免紧急疏散时通过危险性较高的区域。

5.3调整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管理制度

采用自动控制手段后,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关注点都发生了变化,所以,要对原有的工艺规程、安全规程、管理制度、日常安全检查表、班组安全活动内容等进行修订,使之适应新的工艺控制要求。

参考文献

[1]牛正玺,冯西平.浅析化工安全中几个重要概念的误区[J].科技资讯,2009(27).

工业自动化控制篇8

一、我国危险的化工工艺改造现状分析

化工工艺的危险性是毋庸置疑的,其生产装置也存在着潜在的危险,一旦操作不当就会引发危险,因此,必须强化人们对危险的辨识能力,加强危险工艺的操作技术,控制危险装置的安全性,提高生产管理的水平,改善整个行业的本质安全,这对提高生产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的大部分化工企业的生产工艺水平迅速提高,对一些具有强放热反应的装置配备自动报警系统、连锁等安全的设施,改善了整个生产工艺的安全性,可靠性,参与推动危险工艺自动化改造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也注意到,由于目前还没有出台有关涉及危险工艺生产装置自动化控制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推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在技术上有争议的问题,所以,有必要进行工艺的改造,同时对传统的改造范围进行调整,使其与现代生产相适应,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二、危险工艺范畴分析

1.具有危险性的生产装置

与硝化、氟化、磺化、氯化、氧化、裂解、重氮化等危险工艺相关的生产装置都具备潜在的危险性。

2.储存物质的设备

一些化学产品具有易燃、易爆、高毒的特征,其储存的装置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或者是一些液化砌体具有高危性,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控制措施。

三、化工工艺危险性特点概述

1.高温高压下极容易爆炸

一旦达到爆炸所需的温度与气压,爆炸的极限就会扩大,一旦接触到氧气,就会在设备或者管道中爆炸,造成重大损失。

2.泄露导致爆炸

化工工艺所生产的产品均属高温高压产品,气体物料一旦从设备管线泄露会迅速膨胀,与空气中的氧气混合,形成爆炸物,一旦碰到静电或者火花就会引发大的爆炸。

3.积碳燃烧爆炸

气体压缩机等转动设备再高温下运行会导致油挥发出现裂解,管道内会形成积碳,其会自燃导致爆炸。

4.物理爆炸

所谓的物理爆炸就是在高温高压下设备金属材料会发生一定的蠕变,改变金相组织,钢材腐蚀会加剧,导致设备疲劳腐蚀,机械强度减弱,引起的爆炸。

5.液氮泄露导致的中毒爆炸

如果发现液氮大规模的泄露,就会形成低温云团,引起中毒事件,遇到明火还会发生爆炸。

四、比较普及的自动化控制方式

1.自动控制与安全联锁的作用

化工生产离不开高温、剧毒、高压、易爆、腐蚀等危险因子,这是必然的,自动化操作可以实现对工艺参数的严格控制,同时也避免了由于手动操作而带来的不安因素,降低劳动强度,改变传统的作业环境,可以更好地实现高质、高效、长期的安全运行质量。

2.较为常见的自动控制机安全联锁形式

化工装置属高危作业,因此,必须实行温度、压力、流量的自动控制系统,实行自动报警、联锁停车、实现化工工艺生产过程中的自动控制。目前的生产工艺水平下,常用的工艺过程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主要包括:

2.1分布式的工业控制微机系统

这一系统俗称DCS,也被称为分散控制系统,主要利用现代的网络通讯技术,将分布在现场的控制点、采集点与操作中心进行连接,实现集中管理的目的。

2.2可编程序控制器

也就是所谓的PLC,主要被应用于逻辑控制,顺序控制,在一些领域已经取代了继电器,在小规模范围内,可以实现过程控制。

2.3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俗称FCS,是基于现场总线的开放型自动化系统,被广泛的应用于多个控制领域,这是工业控制发展的必然方向,尤其是本质安全型的总线,比较适用于一些高危险性的工艺场所,降低危险性。

2.4各种总线结构的工业控制设备

俗称OEM,其以配置灵活,扩展方便,具有较强的适应力,可以实现集中控制。

五、改造危险工艺自动化控制的对策

1.对危险工艺单元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化工生产装置自动控制是技术相当复杂,全面的掌握系统的工艺特征,尤其是热力学的数据、动力学参数是实现自动化控制的基础,对于涉及到强烈反应的危险工艺单元,要对其热量做到心中有数,在缺乏动力学参数的情况下,至少应参照类似的反应体系,借助能量衡算建立一个简化的动力学模型,最终找到一个相对更加安全可靠的工作领域。唯有如此,实现自动化控制才更加可信,对于一些在异常情况下,会发生爆炸的装置,必须结合其具体的生产工艺,对其潜在危险性进行控制,对一些较为敏感的参数要采取实时监控的措施。

2.对相邻的情况进行全面的分析

如果在危险工艺单元选用DCS,那么该如何设置其他单元,很多化工企业在面对这一情况时都显得无奈,可以对整个车间的布局进行调整,将危险的工艺单元选在一个边缘的区域,降低对其他单元的影响,同时要采取隔离措施,在危险工艺单元相邻处布置危险相对较小的设备,操作与观测频率较低的设备,以此加以缓冲,此外,还应对原有的疏散通道进行调整,避免紧急疏散时通过危险性较高的区域。

3.调整安全规范操作规程与安全管理制度

采用自动控制工艺后,整个管理体系都发生了变化,要对传统的工艺进行改革,一些管理办法要进行重新的修订,使其适应现代工艺控制发展的要求。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对化工企业的危险性有了新的认识,对实现自动化控制后的管理也有了新的认识,只有不断地提高管理水平,加强控制,才能实现现代化工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