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正能量发言稿8篇

时间:2022-06-01 10:06:10

正能量发言稿

正能量发言稿篇1

讲话稿也称“发言稿”,是在某种特殊场合要讲话前所拟定的书面稿子。其作用是节省时间,集中、有效地围绕议题把话讲好,不至于走题或把话讲错。

用途

讲话稿的使用范围很广,多用于各种大小会议、广播录音、电视录像等口头表达;也可以登报印发成“书面发言”。

讲话稿和发言稿的区别

“讲话”和“发言”本是同义语,但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现在多数是把领导和主持人的发言称为“讲话”,其他个人或与会人员所说的,统称为“发言”。

讲话稿一般应由讲话人自己写。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可经过授意由别人写作,或由秘书、干事等代劳。讲话稿有详稿、略稿和腹稿之分。详稿准备较充分,只消拿到会议上去念就行了;略稿是个提纲、要点,在发言时要再作发挥;腹稿,仅仅在头脑里酝酿一下,考虑个大概,到时即席发言,然后根据别人的记录整理成书面的东西。这里,我们不讨论第三种。

“讲话稿”除“发言稿”这个别名外,还有演讲稿、演说稿、谈话稿、会议报告稿等。其性质与特点,都大同小异。

特点

文章是给人看的,讲话则是给人听的。看起来顺眼的文章,听起来不一定顺耳;看起来清楚明白的句子,说给人听,别人不一定听得懂。文章可以反复看几遍,哪句看不懂,就看哪句;听别人在会议上讲话,就不可能让别人说了一遍,又说一遍,老重复一个内容。讲话是一句接着一句的,弄不清前句的意思,后一句就难于理解了。结果,话讲得越多,别人越不听。因此,写讲话稿,就是要抓住讲话的通俗化和日语化两个特点。

讲话要通俗,就是要适合人的听觉的需要,适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容易叫别人理解和接受。

我们知道,听报告时,听众只能发挥其听觉的作用,他们看不到实物与环境,难以知道具体的形象,只有靠讲话人的描述或讲解,才能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或逻辑上的说服力量。所以,通俗的讲话,可以补充视觉之不足。另外,通俗,不能理解为庸俗。它要求语言朴素、自然,不堆砌概念,不装腔作势。

讲话要口语化,就是写的稿子,别人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它的语言简短精练,形象、生动、具体,别人不仅听得明,而且印象深,记得牢。

注意事项

1。要看听众。讲稿的效果好不好,不是撰稿人个人或少数人坐在办公室里评定的,而是要由广大的听众来打分,因此讲稿首先要考虑听讲的是什么人,这些人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说服他们;同时,事先要尽可能估计到,可能有人产生什么样的怀疑、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或有什么不同的议论,以便能够及时予以回答。这就要求演讲者把想和讲有机地统一起来。

2。要讲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这就要求撰稿人吃透两头。一是了解上面的方针政策,二是了解听众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两头吃透了,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哪些多讲,哪些少讲心中就有数了。这样讲起来,有针对性,听众也会觉得受益匪浅,听得全神贯注。

3。态度明朗、观点正确。讲话人,对所讲的问题,是赞成还是反对,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举例要恰当,引用材料要准确,对于有些材料要进行辨伪考信的工作,不能拿来就用。看问题要持客观态度,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不曲从附和,不任意上纲。

正能量发言稿篇2

关键词:汉英带稿同传;汉英无稿同传;译文准确性;听说时差(EVS)

中图分类号:H08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6-0106-02

在同传实践中,带稿同传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做法,即同传译员事先已获得发言文本并据此进行翻译。但有时会方未能提前拿到书面文稿而无法向译员提供发言文本,发言人照旧读稿发言,译员不得不做无稿同传;或者组织方在大会即将开始时收集到了书面文稿并匆匆交给同传箱里的译员,这时译员也只能粗略浏览文稿,几乎无暇进行查询和详细标注。上述状况在真实工作环境中较为常见,不论是无稿同传或是准备欠缺的带稿同传,译员都面临着不小的挑战。那么,在上述两种传译模式下,译员的表现有何不同?带稿同传是否从各方面一定优于无稿同传?即使译员在会前几分钟拿到了发言文稿,是否一定要从头到尾对文稿进行视译?笔者将通过对两种传译模式下译文准确性和译员听说时差的比较研究,分析译员在欠缺准备的带稿同传和无稿同传中的表现,希望能够启发译员在同传实践中考虑不同的策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文献综述

1.Daniel Gile认知负荷模型。Gile的认知负荷模型不但要求译员所需的总体精力要小于可供给的精力总量,而且每一个环节上的精力需求也不能超过精力供给。总体精力供给不能满足总体需求时可导致饱和状态。例如译员可能因为想找一个最佳的表达方法,花过多的精力在前一句的语言产出上,而占用了后一句的听与分析精力。这种情况下,问题不是饱和状态,而是译员没能很好地协调各部分处理能力。[1]上述认知负荷模型是针对无稿同传而言的。从理论上来讲,带稿同传与无稿同传相比,除了译文产出和协调负荷两个环节基本相似之外,具有以下不同之处:①听力理解与分析负荷阅读理解与分析负荷。带稿同传译员除了从耳机中获取发言人的声音提示,还有手中的书面讲稿提供视觉信息,这可以减少记忆负担,也可削弱发言人口音、音响质量等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②短期记忆负荷监听负荷。带稿同传译员在进行视译的同时,还需要监听发言人的讲话,注意发言人的进度,有无跳转、增加评论、删减文段等,以便及时做出调整。Gile的这种理论模式系统性地解释了译员在同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诱因(Problem Triggers),这些困难可能会影响译员的精力分配和表现。Gile把这种困难诱因分为两类:一是脑力要求增加,诱因如信息密集、专业性词汇较多,源语与目标语句式差异大或是其他不利的外部因素;二是信号脆弱,指由于语段短小简练,只要译员稍不留神就会漏译,例如数字和简短名字,也包括缩略语。

2.听说时差(Ear-Voice Span)相关理论研究。Roderick Jones(2002:72)提到,“在同声传译中译员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可能是什么时候开始翻译,与发言人的源语要保持多大距离。一方面,需要等待发言人一会儿,以使译员能表达出有意义的信息;另一方面,译员等待时间不宜过长,否则译员在整个发言过程内都在追赶发言人,有可能会丢掉重要信息。”[2]Jones总结的译员开口时机的最终原则就是“译员在从发言人那里得到足够的信息可以开始自己的句子后就开口”。他认为译员开始一句话时可能脑中会想到如何结尾,也可能在翻译过程中改弦易辙,但只要是忠实发言人的意思,而且前后一致就不是问题。另外,译员与发言人的开口时差应始终基本保持恒定,但译员也要灵活把握,根据发言人的节奏、风格、讲话内容以及一些特定的句法等调整时间差。最早的同声传译全过程模式是Gerver David提出的。关于译员的开口时机问题,Gerver(1976)指出大部分研究所获得的数据表明译员的平均开口时间为落后发言人2~3秒。[3]有研究表明,65%~75%的时间是译员和发言人同时说话。[4]

二、实验设计

实验材料为某市副市长在一次大会上的致辞,音频为会议现场的真实录音,发言人语速中等偏快,无口音问题,偶有脱稿即兴发挥情况出现。材料中有一部分数字较为密集。本次试验对象为8名同年级英汉同传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均有在正式会议中的实践经验。笔者将受试者分为带稿同传组(4名)和无稿同传组(4名),带稿同传组译员拿到的是发言人的讲稿(不包括即兴发挥部分)。

三、实验结果与分析

1.译文准确率比较与分析。所有受试者的译文准确率都比较高,受试者可以译出大致内容,尽管或多或少存在缺陷。综合看两组的平均准确率,发现无稿组的表现略优于带稿组,分析原因,一方面带稿组的优势减弱,因为提前准备时间只有5分钟,准备欠缺,同时困难诱因频发,官员发言句式较为书面化,句式框架较为复杂,给译员增加了阅读负担;另一方面,对于无稿同传组译员来说,音频音效良好,发言人无口音问题,发言人语速偏快但仍在译员的承受范围之内,且发言人在发言过程中有数次停顿,这都缓解了译员负担。面对复杂句式,无稿译员倾向于抛开句子框架,抓住核心意思译出,正确率反而更高,译文也更易于理解。

2.译员听说时差比较与分析。带稿同传组比无稿同传组的平均EVS长约0.1秒,即无稿同传组译员相对开口更早,不过仅从EVS的平均值来看,这种差别微乎其微。但是不难发现,无稿组4位译员的EVS相对接近,方差较小,而带稿组4位译员的EVS有明显差别,方差较大,这也和译员的实践积累和记忆能力不同有关。

3.EVS与准确率相关性。5位受试者的EVS与译文准确率呈负相关,3位受试者的EVS与译文准确率呈正相关,负相关的数量略多于正相关,所以可以得出结论:译员EVS之间与译文准确率之间存在较弱的负相关性。另外,笔者在文献综述部分提到,Jones通过实验得出同传译员的平均开口时间为落后发言人2~3秒,而在8位受试者中,有5位的EVS都属于这个平均区间,有3位为4秒,略高于平均区间,所以说明所有受试者的开口时间都属正常,没有过早或过晚开口的情况。

4.数字阵准确率与EVS分析。8位受试者在数字阵(即数字较为密集的段落)的准确率均低于全文平均准确率,证实数字对译员来说是个很大的困难诱因。另外,8位受试者在数字阵的EVS均长于全文平均EVS,说明在这部分译员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处理每个信息点需要的时间增长,因而影响了下句的开口时间,导致该部分EVS都拉得很长,笔者在做笔录时也发现所有受试者在这个部分语速都有所放缓。同时多数译员都出现了信息点的漏译,因为正如笔者在文献综述部分介绍困难诱因时提到的,如果译员上句结束得过晚就可能导致下句部分甚至完全漏听,所以译员只能被迫舍弃下句。在准确率与EVS相关性分析中,6位受试者的EVS与译文准确率呈负相关,2位受试者的EVS与译文准确率呈正相关,这可以说明,数字部分的译员EVS与译文准确率之间存在负相关性,即在翻译数字密集的语段时,译员与发言人的开口时差越小,译文的准确率相对越高。基于此,笔者认为,译员在遇到数字密集部分时,应该及时调整翻译策略。基于受试者的表现,笔者总结出了两条比较实用的策略:一,尽量缩短EVS,至少是缩短对于数字本身的EVS,先译出数字再补充修饰成分;二,当数字比较大时,结合发言人的语速和译员的承受能力,译员可以选择将数字模糊化处理,尤其在数额较大时,做一下四舍五入影响并不大,甚至可能更加方便听众理解和接受,也大大减轻了译员的负担。

本文结合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研究汉英同声传译中,在缺乏准备的带稿同传和无稿同传两种模式下,译文的准确性和译员的听说时差有何差异,以及听说时差和译文准确性的相关性。发现带稿同传组的平均准确率略高于无稿同传组,平均EVS略低于无稿同传组。译员听说时差与译文准确性之间存在较弱的负相关性。通过分析数字密集部分的译文准确率和译员EVS,笔者发现在数字密集处,译员的准确率降低,EVS拉长,EVS和准确率呈负相关。

参考文献:

[1]Daniel・Gile.Basic Concepts and Models for Interpreter and Translator Training[M].Amsterdam/Phil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1995.

[2]Roderick・Jones.Conference Interpreting Explained[M].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2002.

正能量发言稿篇3

关键词:改稿;方法;补;移

南宋诗人杨万里有一首《题桄榔树》诗:“化工到得巧穷时,东补西移也大奇。君看桄榔一窠子,竹身杏叶海棕枝。”[1]杨万里的这首诗本来是描写桄榔树生长得奇特,包含了竹子、杏树和海棠树的生态特征,它的树干像竹子,叶子像杏树,枝条像海棠,东补西移,因而奇特无比。实际上,在编辑修补和匡正文稿的过程中,也常常运用这种方法。“东补西移”法,又称为“移东补西”法、“补移”法,主要是通过对作者文稿中的疏漏之处增补,对不合逻辑或语序不通顺的词句进行次序的调整,以达到文通字顺的效果,从而提高文稿的质量。然而,由于过分强调作者“文责自负”,再加上编辑改稿过程中因受到种种限制害怕“侵权”,“补移”法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尽管如此,在实际的改稿过程中,“补移”法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们常常把编辑的改稿调侃地称为“为他人作嫁衣”,主要就是从其“缝补”文章漏洞的职能来说的。“经过审稿决定采用的稿件,在内容、体例、引用材料、语言文字、逻辑推理等方面难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编辑进行加工整理,使内容更完善,体例更严谨,材料更准确,语言文字更通达,逻辑更严密,并消除一般术性、常识性差错,防止出现原则性错误,并符合排版等方面的出版要求。”[2]也就是说,作者送来的文稿只不过是半成品,仍旧存在着各种疏漏与逻辑性的错误,必须得经过编辑的严格把关,纠错正误后方可出版。

对作者的文稿进行“补移”是编辑改稿最基本的内容之一。所谓“补”,是指对作者文稿的疏漏之处进行增补和添加。即便是写作水平再高的作者,也难免有疏漏之处。编辑对文稿的质量进行把关的同时,对其疏漏错误进行补充更正也是职责之所在。因为这不仅是出版的需要,也是提高文稿质量的需要。所谓“移”,是指移动字、词或者语句与段落的位置,使之更符合语言表达的习惯、切合文章的语意。由于语言表达习惯、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或者是书写的错误,词语段落错位现象相对来说比较普遍。而这些错误,往往是作者在写作修改的过程中所没有注意到的,这就需要编辑用专业的规范来对这些次序的错位进行调整,将错位的内容移到合适的位置。

无论是补,还是移,都需要一定的耐心和细心。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就无法耐着性子对文稿的错误和疏漏之处一一辨别。可以说,这是编辑对采用的稿件进行纠误补漏的前提。同时,编辑工作者应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与审稿能力。作为一名合格的编辑,应比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只有这样,才能发现作者在写作或者修订文稿时没有注意到的疏漏和错误,并予以纠正和补充。

在具体的改稿过程中,人们对纠错正误往往比较重视,而对于“补移”则缺乏应有的认识,以至于以“尊重作者”为由,对编辑的改稿提出种种限制,甚至提出少改或者不改,以防侵权。实际上,尊重作者与编辑改稿并不矛盾,关键在于把握好应改的“度”和处理好与作者的关系。从“补移”的性质来说,编辑的“补移”只不过是对文稿的再加工、再创造,对作者成果的进一步完善,成果仍是作者的,并非是侵权。所以,编辑对于文稿存在的疏漏与次序混乱问题,尽可以放心的“补”、放心地“移”,一切以提高文稿的质量为原则。

对于编辑来说,“修改稿件,是一种艰苦的劳动。修改自己的文章难,修改别人的文章更难,因为修改的人缺少作者具体的感受,而且改动原稿的同时又必须尊重原稿。”[3]要想将稿件修改好,不仅需要编辑具有高深的专业修养、广博的知识面,而且还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否则是难以胜任其职的。正因为如此,编辑要比作者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才能够洞察稿件存在的问题,并逐一予以更正。也就是说,编辑工作者所付出的艰辛劳动,丝毫不比作者少,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和法律法规的保护。

在作者与编辑的债权关系方面,周国清先生曾指出:“围绕‘文稿’这个中心,作者和编辑都拥有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作者可用‘文责自负’来保护自己的作品,拒绝编辑的修改,其前提是他的作品是完善的、好的,符合各种规范;编辑则要予以把关,修改作品,只有经过修改的作品才能向社会传播,其前提是他的修改是合理的,符合编辑出版要求的。……文稿一旦向社会传播,作者和编辑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编辑作为文稿向社会传播的中介,在作者创造的基础上进行把关、优化;先有作者的‘文责自负’,再有编辑的修改、加工,作者更多地对文稿内容和传播效果负责,编辑则更多地同时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承担责任,一旦出现负面效应,其社会影响并不弱于作者。”[4]由此可见,编辑既然要对作品承担责任,就有义务担当改稿的权利,至于怎样改,在不触及作者权益的情况下,编辑应当拥有自己一定的自由。否则,如果对作者亦步亦趋,编辑的把关就没有任何意义,其改稿的质量也很难提高。

2 “补移”的原则与要求

编辑对作者的文稿进行补移,并不是随意的。如何对作者文稿的疏漏与语序失当之处进行补移?不同的编辑工作者方法是不同的,但不管用什么方法,“补移”的目的是相同的,即以作者文稿的完善为目的。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对待原稿的修改,既要遵循一定的编辑方针、编辑原则,又要尊重作者的意见、作者的原文”[5]。如果不是出于这种目的,那么,编辑对于作者文稿的“补移”将难以发挥它的价值和意义。当然,如此说并不是要否定编辑对文稿进行修补的主观能动性。实际上,编辑对文稿进行“补移”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作者、忠于原文并不矛盾,都是以提高原稿的质量、以达到发表要求为目的。所以,编辑的“补移”,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作者文稿的负责,是一种敬业精神的表现。同时,编辑的“补移”,并非是粗针大线的缝缝补补,东拼西凑的位置挪动,而是有较高的标准和要求的。这主要表现在:

(1)当补则补,当移则移。编辑对文稿进行补移,千万不要“可怜无补费精神”。“当改之处,改一百字不为多,而不当改之处,改一字就有可能产生失误”。[6]如果不是到了非“补”不可,非“移”不行的程度,也就没有必要进行补移。对于那些可补移也可以不补移的疏漏与次序错位,尽量不去补移。比如杜甫的名句:“香稻啄余鹦鹉粒,梧桐栖老凤凰枝。”[7]很明显,如果按现代的语法来讲,是不符合语言的表达习惯的。正常的顺序应当是“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梧桐枝”。杜甫用倒装句式,为的是突出“香稻”与“碧梧”之美,类似于此的语句是绝不能移其次序的。所以,编辑在审稿时,不仅要注意语法的合乎规范,而且还要联系语句的上下语境,需要补移时再去补移,尽量避免画蛇添足。

(2)“补移”要精细、准确。清代著名戏曲理论家李渔在论述戏曲理论时曾经提出:“立主脑,密针线,减头绪。”[8]李渔的这句名言,本是针对戏曲创作而言的,可对于编辑改稿也不无启发。什么样的文章符合文稿录用的要求,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思想、政治或者学术倾向,而这些,都不是以作者或者文稿为重心的,而是符合出版以及读者的要求。所以,这个主脑,必须由出版单位确立,以筛选作者的稿件是否可以录用,而不是以作者的文稿为主。对于确定录用的稿件,该补移的地方,编辑一定要密针细线,该“补”的精补、该“移”的细移。所谓精补、细移,就是对需要补移的部分仔细检查,然后逐一补充或者移动。既不能粗枝大叶潦草从事,也不能多补或少补。一定要做到补有所用,移处适当。对于可有可无、可用可不用的字,尽量不用。刘勰曾言:“改章难于造篇,易字艰于代句。”(《文心雕龙?附会》)[9]编辑对文稿补移的每一处,都是需要反复琢磨、仔细推敲的。力争使所补移的每一个字,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3)要补得天衣无缝,移得恰到好处。南宋诗人陆游曾有一句名言:“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编辑对文稿进行补移,首先要有这种任意裁剪词句的文字功夫,才能将适用的词句信手拈来,任我所用,随意放置,使之与文稿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编辑本着负责的态度对文稿进行补移,最重要的要做到两点:即要补得天衣无缝,移得恰到好处。就是说,编辑的补移要补得自然、和谐得体,与作者的原作如出一辙,看不出“补移”的痕迹。所以,“补移”文稿尤其难于写作。因为写作可以随心所欲地展开自己的思维空间,而补移文稿则要受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稍不留意,就有可能出错。对于编辑来说,“改对”容易“改好难”,仅仅“改对”是不够的,只有改好,才能够既帮助作者实现文稿的价值,又能体现自己的劳动价值。所以,改好是编辑改稿的最高理想与追求目标。

另外,编辑对文稿进行“补移”还应把握好“度”,这个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能够接受的“度”,编辑改稿,事先应征得作者的同意,把改稿的幅度限制在作者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二是不改变文稿原意的“度”,编辑改稿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原稿的质量,减少原稿的错误,而不是另起炉灶,或者是釜底抽薪,替换掉作者的原稿,所以改稿必须限定在不改变文稿原意的范围之内,否则,编辑的改稿就真的是超职越权、越俎代庖了。

总之,编辑所补移的内容必须与文稿保持一致。“补移”不是自由创作,编辑不能离开作者创作作品的意愿和目的,对文稿大肆砍削和随意加补,一切以文稿的需要为底线,这是编辑在对文稿的“补移”过程中所必须注意的。

3 “补移”的意义与价值

从文稿的质量提高方面来说,编辑对于原稿内容的保留体现了对作者的所创造的价值的肯定,而“补移”则体现了编辑对于文稿的再创造价值,它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编辑有效地“补”作者文稿之不足,“移”作者次序之混乱,使文稿的质量进一步完善提高,是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要求的关键之所在。“编辑的职业敏感和职业修养,往往能使文稿只著一字,尽增光彩”。[4]如果我们把作者的文稿是一位不加任何修饰的天生丽质的美人,那么编辑的增、改、删、调无疑使这位天生丽质的美人增添了亮丽光鲜的外衣,使其更加楚楚动人。其次,编辑的“补移”作为在作者基础上的再创造,其最大的成就就是对作者劳动价值的肯定。编辑对文稿进行补移,并非是为了个人的私利,而是本着对文稿负责的原则,使文稿更完美,以符合时代的发展要求和人们的审美、欣赏口味。正是由于编辑富有牺牲精神,甘愿为人梯,为别人的成功铺路搭桥,才会有一大批新人新作问世。然而,当每一部新作问世,人们对于作者的成就大加赞赏的时候,却很少有人为责编的辛苦唱一首赞歌。这说明,编辑的改稿是无私的,并没有“侵权”和不尊重作者的行为,其所做的一切都是本着对作者负责、对文稿负责的态度出发的。其三,编辑的“补移”虽然不独立创造作品的价值,却使作者的作品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并最终得到实现。编辑凭借自己的一双慧眼,敏锐地发现文稿之中的错处与疏漏之处,及时地予以纠正。同时也将自己的劳动价值与作者的劳动价值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因此,也可以说,作品的价值是由作者与编辑的劳动共同创造的。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编辑改稿的作用是不容抹杀的,编辑理应与作者一样受到人们的尊重。

总之,我们应当辩证地来看待编辑对于文稿的“补移”。好文章在于改,编辑审稿发现问题,通过改稿解决问题、纠正错误是编辑的职责所在。至于改多少,怎样改,应当视文稿的情况而定,不应以有谁来改而定。在文稿的质量的把关与衡定方面,编辑和作者一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杨万里,撰(宋).杨万里集笺校[M].辛更儒笺校.中华书局,2007:804.

[2] 贾明.科技期刊应正确行使修改权[J].编辑学报,2007,19(4).

[3] 范秋菊,略谈新闻稿件的修改[J].理论观察,2009(4).

[4] 周国清,编辑改稿原则之我见[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

[5] 胡德培,改稿是协助,不可代庖――与青年编辑谈心之四[J].编辑之友,1988(4).

[6] 邹艳,书稿加工中的编辑主体自由问题[J].编辑之友,2000(02).

[7] 全唐诗(第七册)[M].中华书局,1960:2510.

正能量发言稿篇4

用途

讲话稿的使用范围很广,多用于各种大小会议、广播录音、电视录像等口头表达;也可以登报印发成“书面发言”。

讲话稿和发言稿的区别

“讲话”和“发言”本是同义语,但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现在多数是把领导和主持人的发言称为“讲话”,其他个人或与会人员所说的,统称为“发言”。

讲话稿一般应由讲话人自己写。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可经过授意由别人,或由秘书、干事等代劳。讲话稿有详稿、略稿和腹稿之分。详稿准备较充分,只消拿到会议上去念就行了;略稿是个提纲、要点,在发言时要再作发挥;腹稿,仅仅在头脑里酝酿一下,考虑个大概,到时即席发言,然后根据别人的记录整理成书面的东西。这里,我们不讨论第三种。

“讲话稿”除“发言稿”这个别名外,还有演讲稿、演说稿、谈话稿、会议报告稿等。其性质与特点,都大同小异。

特点

文章是给人看的,讲话则是给人听的。看起来顺眼的文章,听起来不一定顺耳;看起来清楚明白的句子,说给人听,别人不一定听得懂。文章可以反复看几遍,哪句看不懂,就看哪句;听别人在会议上讲话,就不可能让别人说了一遍,又说一遍,老重复一个内容。讲话是一句接着一句的,弄不清前句的意思,后一句就难于理解了。结果,话讲得越多,别人越不听。因此,写讲话稿,就是要抓住讲话的通俗化和日语化两个特点。

讲话要通俗,就是要适合人的听觉的需要,适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容易叫别人理解和接受。

我们知道,听报告时,听众只能发挥其听觉的作用,他们看不到实物与环境,难以知道具体的形象,只有靠讲话人的描述或讲解,才能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或逻辑上的说服力量。所以,通俗的讲话,可以补充视觉之不足。另外,通俗,不能理解为庸俗。它要求语言朴素、自然,不堆砌概念,不装腔作势。

讲话要口语化,就是写的稿子,别人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它的语言简短精练,形象、生动、具体,别人不仅听得明,而且印象深,记得牢。

注意事项

1。要看听众。讲稿的效果好不好,不是撰稿人个人或少数人坐在办公室里评定的,而是要由广大的听众来打分,因此讲稿首先要考虑听讲的是什么人,这些人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说服他们;同时,事先要尽可能估计到,可能有人产生什么样的怀疑、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或有什么不同的议论,以便能够及时予以回答。这就要求演讲者把想和讲有机地统一起来。

2。要讲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这就要求撰稿人吃透两头。一是了解上面的方针政策,二是了解听众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两头吃透了,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哪些多讲,哪些少讲心中就有数了。这样讲起来,有针对性,听众也会觉得受益匪浅,听得全神贯注。

3。态度明朗、观点正确。讲话人,对所讲的问题,是赞成还是反对,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举例要恰当,引用材料要准确,对于有些材料要进行辨伪考信的工作,不能拿来就用。看问题要持客观态度,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不曲从附和,不任意上纲。

4。主题要单一。一次会议总有一个主题,讲话者也往往不止一个。所以讲话,首先要围绕会议主题讲,不能离开会议主题,信口开河。

现在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因此,要尽量把话写得简明扼要、干净利索。话讲长了,不仅会影响讲话的效果,而且会引起人们的厌烦,不得人心。因为人持久或过度地听讲,会因听觉器官的疲劳而造成全身不舒服,必然精力分散。俗话说“话多如水”。因此,讲话要克服一种坏习惯,即一讲就长篇大论,胡拉乱扯,重复罗嗦,没完没了。

要合乎口语

写讲话稿,要像说话一样简短亲切。绝不要乱抄文章上的一些洁屈聱牙的句子。具体来说,写讲话稿要从下列几方面做到口语化:

1。用句要短,修饰语要少;文言句子和倒装句要尽量避免使用,以免造成听众的错觉或分散注意力。

2。一些书面语言的词汇,要改用口语词汇。如“迅速”可改成“很快就”;“立即”可写成“马上”;“从而”可改成“这样就”;“连日来”可写成“这些天来”;“地处”可改成“位置在”;“备定”可写成“准备好了”等等。

3。一个意思有几个词都可以表达的,要尽量选择其中一听就懂的词,如“对垒”、“交锋”就不如“比赛”通俗易懂。

4。不该省的字不要省。如“同期”最好写成“同一时期”,以免发生误会。

5。要分清同音的字和词。比如“全部”容易错听为“全不”;“喉头”跟“猴头”分不清,应写成“喉咙头”就好。

6。方言土语要少用。听众一般都来自五湖四海,如果用方言土语多了,有些人听不懂,或者窃窃私语,也会影响会场秩序。如“假茶叶”是贵阳的土话,外地人很难知道它是指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东西。

7。用引号表示相反意思的词,在其前面要加上所谓二字,以表示否定。用括号作注释的,要改为直接叙述。

正能量发言稿篇5

讲话稿也称“发言稿”,是在某种特殊场合要讲话前所拟定的书面稿子。其作用是节省时间,集中、有效地围绕议题把话讲好,不至于走题或把话讲错。

用途

讲话稿的使用范围很广,多用于各种大小会议、广播录音、电视录像等口头表达;也可以登报印发成“书面发言”。

讲话稿和发言稿的区别

“讲话”和“发言”本是同义语,但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现在多数是把领导和主持人的发言称为“讲话”,其他个人或与会人员所说的,统称为“发言”。

讲话稿一般应由讲话人自己写。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可经过授意由别人,或由秘书、干事等代劳。讲话稿有详稿、略稿和腹稿之分。详稿准备较充分,只消拿到会议上去念就行了;略稿是个提纲、要点,在发言时要再作发挥;腹稿,仅仅在头脑里酝酿一下,考虑个大概,到时即席发言,然后根据别人的记录整理成书面的东西。这里,我们不讨论第三种。

“讲话稿”除“发言稿”这个别名外,还有演讲稿、演说稿、谈话稿、会议报告稿等。其性质与特点,都大同小异。

特点

文章是给人看的,讲话则是给人听的。看起来顺眼的文章,听起来不一定顺耳;看起来清楚明白的句子,说给人听,别人不一定听得懂。文章可以反复看几遍,哪句看不懂,就看哪句;听别人在会议上讲话,就不可能让别人说了一遍,又说一遍,老重复一个内容。讲话是一句接着一句的,弄不清前句的意思,后一句就难于理解了。结果,话讲得越多,别人越不听。因此,写讲话稿,就是要抓住讲话的通俗化和日语化两个特点。

讲话要通俗,就是要适合人的听觉的需要,适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容易叫别人理解和接受。

我们知道,听报告时,听众只能发挥其听觉的作用,他们看不到实物与环境,难以知道具体的形象,只有靠讲话人的描述或讲解,才能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或逻辑上的说服力量。所以,通俗的讲话,可以补充视觉之不足。另外,通俗,不能理解为庸俗。它要求语言朴素、自然,不堆砌概念,不装腔作势。

讲话要口语化,就是写的稿子,别人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它的语言简短精练,形象、生动、具体,别人不仅听得明,而且印象深,记得牢。

注意事项

1。要看听众。讲稿的效果好不好,不是撰稿人个人或少数人坐在办公室里评定的,而是要由广大的听众来打分,因此讲稿首先要考虑听讲的是什么人,这些人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说服他们;同时,事先要尽可能估计到,可能有人产生什么样的怀疑、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或有什么不同的议论,以便能够及时予以回答。这就要求演讲者把想和讲有机地统一起来。

2。要讲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这就要求撰稿人吃透两头。一是了解上面的方针政策,二是了解听众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两头吃透了,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哪些多讲,哪些少讲心中就有数了。这样讲起来,有针对性,听众也会觉得受益匪浅,听得全神贯注。

3。态度明朗、观点正确。讲话人,对所讲的问题,是赞成还是反对,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举例要恰当,引用材料要准确,对于有些材料要进行辨伪考信的工作,不能拿来就用。看问题要持客观态度,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不曲从附和,不任意上纲。

4。主题要单一。一次会议总有一个主题,讲话者也往往不止一个。所以讲话,首先要围绕会议主题讲,不能离开会议主题,信口开河。

现在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因此,要尽量把话写得简明扼要、干净利索。话讲长了,不仅会影响讲话的效果,而且会引起人们的厌烦,不得人心。因为人持久或过度地听讲,会因听觉器官的疲劳而造成全身不舒服,必然精力分散。俗话说“话多如水”。因此,讲话要克服一种坏习惯,即一讲就长篇大论,胡拉乱扯,重复罗嗦,没完没了。

要合乎口语

写讲话稿,要像说话一样简短亲切。绝不要乱抄文章上的一些洁屈聱牙的句子。具体来说,写讲话稿要从下列几方面做到口语化:

1。用句要短,修饰语要少;文言句子和倒装句要尽量避免使用,以免造成听众的错觉或分散注意力。

2。一些书面语言的词汇,要改用口语词汇。如“迅速”可改成“很快就”;“立即”可写成“马上”;“从而”可改成“这样就”;“连日来”可写成“这些天来”;“地处”可改成“位置在”;“备定”可写成“准备好了”等等。

3。一个意思有几个词都可以表达的,要尽量选择其中一听就懂的词,如“对垒”、“交锋”就不如“比赛”通俗易懂。

4。不该省的字不要省。如“同期”最好写成“同一时期”,以免发生误会。

5。要分清同音的字和词。比如“全部”容易错听为“全不”;“喉头”跟“猴头”分不清,应写成“喉咙头”就好。

6。方言土语要少用。听众一般都来自五湖四海,如果用方言土语多了,有些人听不懂,或者窃窃私语,也会影响会场秩序。如“假茶叶”是贵阳的土话,外地人很难知道它是指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东西。

7。用引号表示相反意思的词,在其前面要加上所谓二字,以表示否定。用括号作注释的,要改为直接叙述。

正能量发言稿篇6

用途

讲话稿的使用范围很广,多用于各种大小会议、广播录音、电视录像等口头表达;也可以登报印发成“书面发言”。

讲话稿和发言稿的区别

“讲话”和“发言”本是同义语,但由于约定俗成的原因,现在多数是把领导和主持人的发言称为“讲话”,其他个人或与会人员所说的,统称为“发言”。

讲话稿一般应由讲话人自己写。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可经过授意由别人,或由秘书、干事等代劳。讲话稿有详稿、略稿和腹稿之分。详稿准备较充分,只消拿到会议上去念就行了;略稿是个提纲、要点,在发言时要再作发挥;腹稿,仅仅在头脑里酝酿一下,考虑个大概,到时即席发言,然后根据别人的记录整理成书面的东西。这里,我们不讨论第三种。

“讲话稿”除“发言稿”这个别名外,还有演讲稿、演说稿、谈话稿、会议报告稿等。其性质与特点,都大同小异。

特点

文章是给人看的,讲话则是给人听的。看起来顺眼的文章,听起来不一定顺耳;看起来清楚明白的句子,说给人听,别人不一定听得懂。文章可以反复看几遍,哪句看不懂,就看哪句;听别人在会议上讲话,就不可能让别人说了一遍,又说一遍,老重复一个内容。讲话是一句接着一句的,弄不清前句的意思,后一句就难于理解了。结果,话讲得越多,别人越不听。因此,写讲话稿,就是要抓住讲话的通俗化和日语化两个特点。

讲话要通俗,就是要适合人的听觉的需要,适合听众的接受水平,容易叫别人理解和接受。

我们知道,听报告时,听众只能发挥其听觉的作用,他们看不到实物与环境,难以知道具体的形象,只有靠讲话人的描述或讲解,才能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或逻辑上的说服力量。所以,通俗的讲话,可以补充视觉之不足。另外,通俗,不能理解为庸俗。它要求语言朴素、自然,不堆砌概念,不装腔作势。

讲话要口语化,就是写的稿子,别人看起来顺眼,听起来顺耳。它的语言简短精练,形象、生动、具体,别人不仅听得明,而且印象深,记得牢。

注意事项

1。要看听众。讲稿的效果好不好,不是撰稿人个人或少数人坐在办公室里评定的,而是要由广大的听众来打分,因此讲稿首先要考虑听讲的是什么人,这些人有什么特点,怎样才能说服他们;同时,事先要尽可能估计到,可能有人产生什么样的怀疑、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或有什么不同的议论,以便能够及时予以回答。这就要求演讲者把想和讲有机地统一起来。

2。要讲人们最关心的问题。这就要求撰稿人吃透两头。一是了解上面的方针政策,二是了解听众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两头吃透了,该讲什么,不该讲什么,哪些多讲,哪些少讲心中就有数了。这样讲起来,有针对性,听众也会觉得受益匪浅,听得全神贯注。

3。态度明朗、观点正确。讲话人,对所讲的问题,是赞成还是反对,是表扬还是批评,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举例要恰当,引用材料要准确,对于有些材料要进行辨伪考信的工作,不能拿来就用。看问题要持客观态度,实事求是,不夸大,不缩小,不曲从附和,不任意上纲。

4。主题要单一。一次会议总有一个主题,讲话者也往往不止一个。所以讲话,首先要围绕会议主题讲,不能离开会议主题,信口开河。

现在提倡开短会,讲短话。因此,要尽量把话写得简明扼要、干净利索。话讲长了,不仅会影响讲话的效果,而且会引起人们的厌烦,不得人心。因为人持久或过度地听讲,会因听觉器官的疲劳而造成全身不舒服,必然精力分散。俗话说“话多如水”。因此,讲话要克服一种坏习惯,即一讲就长篇大论,胡拉乱扯,重复罗嗦,没完没了。

要合乎口语

写讲话稿,要像说话一样简短亲切。绝不要乱抄文章上的一些洁屈聱牙的句子。具体来说,写讲话稿要从下列几方面做到口语化:

1。用句要短,修饰语要少;文言句子和倒装句要尽量避免使用,以免造成听众的错觉或分散注意力。

2。一些书面语言的词汇,要改用口语词汇。如“迅速”可改成“很快就”;“立即”可写成“马上”;“从而”可改成“这样就”;“连日来”可写成“这些天来”;“地处”可改成“位置在”;“备定”可写成“准备好了”等等。

3。一个意思有几个词都可以表达的,要尽量选择其中一听就懂的词,如“对垒”、“交锋”就不如“比赛”通俗易懂。

4。不该省的字不要省。如“同期”最好写成“同一时期”,以免发生误会。

5。要分清同音的字和词。比如“全部”容易错听为“全不”;“喉头”跟“猴头”分不清,应写成“喉咙头”就好。

6。方言土语要少用。听众一般都来自五湖四海,如果用方言土语多了,有些人听不懂,或者窃窃私语,也会影响会场秩序。如“假茶叶”是贵阳的土话,外地人很难知道它是指有其名而无其实的东西。

7。用引号表示相反意思的词,在其前面要加上所谓二字,以表示否定。用括号作注释的,要改为直接叙述。

正能量发言稿篇7

作者交来的稿件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差错、疏漏和不符合出版要求的问题,因此必须由加工编辑对书稿进行认真仔细的审读加工,从而保证图书所传播知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科技类图书具有专业性强、加工难度大的特点,因此除了需要逐字逐句阅读书稿之外,还需要根据专业知识进行准确加工。

一、科技类图书的特点

1.专业性强

专业性是科技类图书最为突出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科的专业不断分化,科技类图书的内容多表现为某一专业或领域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等。

2.公式、图标、符号、标准、术语的规范性

科技类图书的公式、符号较多,有些还带有各种下角标。此外,所涉及的标准和术语较多,且更新较快。

3.语言文字的客观性、严谨性、简洁性

科技类图书的语言要求描述清晰、简洁,遣词造句要求严谨性和逻辑性。

1.专业技术背景

科技类图书加工难度较大,因此要求编辑应具有相应的技术专业背景和扎实的文字功底,以便把好技术关,避免出现技术性错误。

2.活到老,学到老

编辑在实际工作中所涉及的专业知识比在学校所学的知识要更加深入、广泛,因此编辑应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补充、完善自己的学科知识,扩展知识面,以确保书稿内容的准确性。

3.不耻下问

鉴于科技类图书涉及很多细分的领域,专业性较强,编辑的专业知识不可能面面俱到,遇到不熟悉的概念和知识,一定要多查阅相关资料,必要时要及时与作者或者老编辑沟通,以保证知识的正确性。

1.书稿中的政治、宗教问题

编辑要高度重视政治、宗教问题,不能因为是科技类图书,就轻视此类问题。要时刻保持较高的政治敏感度,杜绝政治性错误,以避免造成不良的政治后果和引发民族矛盾。

2.技术内容的先进性、正确性和实用性

科技类图书中涉及大量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的表述,编辑加工时一定要注意这些表述是否正确,不能有错误、不当或者引起歧义的表述,以避免误导读者或者给读者带来损失。编辑加工中还应注意书稿中是否有过时和已淘汰的内容。

3.名词术语

科技书中的名词术语应符合国家标准,且要全书统一。编辑应熟悉现行国家标准中的名词术语,书稿中旧的、不规范的名词术语应统一改正过来。应注意有些名词术语在不同行业中用法不同。此外,加工中要时刻警惕书稿中出现的名词术语是否有前后不统一的问题。

4.计量单位

在科技类图书中,当单位之前有具体数值时,应使用我国规定的法定单位,不是法定计量单位时,应换算成法定计量单位,或者加注进行说明。编辑加工时应对科技书中出现的计量单位保持较高的敏感度,一旦遇到不合规范的就及时处理,对于不熟悉的计量单位要及时进行查证。

5.公式和计算

科技类书稿中往往会涉及大量的公式和计算。数学公式表达形式复杂、符号繁多、排版形式多变,是编辑加工中的一大难点。编辑加工时,应注意书稿中出现的公式和计算是否正确。对公式要仔细核对,对计算结果应核算是否正确,避免计算错误和公式中的代入错误。

6.标准

在相关国家标准的引用上,应注意贯彻最新国家标准。编辑应注意查阅相关资料,经常关注标准的变更、替代情况,以确保书稿中采用的是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所引用标准是正确的,标准号与标准名称是相符合的,标准年份是正确的。

7.外文字母的标注和正斜体问题

在一些基础理论较强的图书中往往会出现大量的物理量和公式,其规范使用与标注是科技类图书编辑加工的重要内容。编辑加工时,应注意区分外文字母和下角标的正斜体,如区分不清,应与作者及时沟通,以进行确认,千万不能强行区分。

8.图稿的加工

图稿也是科技书的重要组成部分,编辑加工时,应保证图稿清晰、图文一致,线条图的画法、尺寸和符号的标注,要符合最新国家标准的规定。此外,图稿中出现的名词术语、量和单位也应符合标准。

9.尽量避免口语化和网络化的语言

正能量发言稿篇8

好的报纸版面应具备以下三点:

一、讲政治

就是要旗帜鲜明地体现出正确的舆论导向。换句话说,就是要在版面编排中充分体现出报纸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阵地意识,快捷而又准确地传达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声音,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和主要宣传意图创造性地落实在版面上,传达好、报道好。要给予充足的版面空间,优先处理好重大时政新闻、重要经济新闻和重要言论。要处理好中央重大时政新闻和省内重大时政新闻的关系,处理好领导同志的稿件编排定位,哪在前,哪在后,哪个应高一点,哪个应低一点,都要十分讲究,认真编排,错位了,就是政治问题。内容要分清哪些是重要新闻,哪些是非重要新闻,决不能不分主次,胡子眉毛一把抓,用无关紧要的新闻和一般化的稿件充斥版面,从而影响重大新闻的宣传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唱响主旋律,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所以,版面要有鲜明的主题,要有自己的灵魂。一块版究竟要突出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要准确地运用版面语言告诉读者,向读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不允许含糊其词、模棱两可。做文章讲究"谋篇布局",编排版面同样如此,只有主题明确,其他稿件才能按照要求各就各位,各得其所。一般而言,头题就是版面的灵魂。所以,要千方百计选择一个好头题,因为头题是纲,纲举目张,只有头题选准,才能突出导向。头题要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传递省委、省政府的重大信息。突出导向性、权威性、思想性,成为各级领导干部必看的新闻。要敢于把质量最好、意义最重要的稿件放在头题位置。6月12日刊登在河南日报一版的文章--《用更多的精力加倍的努力抓经济发展》,之所以受到省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表扬,不仅是因为这篇文章问题抓得准、写得好,而且刊发时处理得也好,大胆地放在头版头题的位置,准确地传递了省委的意图。

二、讲章法

就是按照规矩办事,就是在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按照新闻规律和新闻价值的具体要求,充分运用各种版面编排手段,科学合理地安排好版面空间,向广大读者准确地传达报纸的立场和态度。比如哪些稿件需要强势推出,哪些稿件需要弱化处理;哪些稿件位置高而要字号小,哪些稿件位置低而要字号大;哪些稿件需要立即发出,哪些稿件必须放一放再发,等等,这里都有章法有讲究。版面编排首先要准确表达内容,其次是追求表现形式,进而达到内容与形式的高度统一。因此,对于版面编排艺术,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稿件处理力求做到到位而不越位、适度而不失度。比如,照片的处理,就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为一味追求视觉冲击力而随意把图片发大。如果用新闻性很一般的图片去占大量的版幅,这样处理会喧宾夺主,造成误导;只有把新闻性强、内容好而画面质量又高的图片加以突出处理,才是正确运用了版面语言。去年一家报纸的头版上面是中央的一个重要会议消息,下面接着就是一张巨大的犯罪分子的照片,这样布局很不合适,也许编辑无意,但客观上造成的宣传效果极差。所以,版面语言的运用要按照规矩来,按章法办事,标题字号要规范、文章排列要有序、线条使用要合理、图片大小要适中,等等,一切都要遵循新闻规律和版面编排规律,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给人杂乱的感觉。

三、讲效果

这里有两层含意:一是讲视觉效果;二是讲社会效果。

先说讲视觉效果。讲视觉效果,就是要求报纸的版面不仅要坚持正确导向,准确传达信息,而且还要生动活泼,能够吸引住读者,有艺术性、有美感、有冲击力。因此,这就要求版面编辑要认真学习美学知识,增强编排中的美学意识,不能只满足于当个"组装工"。要把版面编排当成一种艺术创作来对待,在遵循规则的前提下大胆地进行创新。文章的编排、线条的使用、标题的美化等,都要进行精雕细琢,追求尽善尽美,精益求精。一个版面整体看,要和谐、有序,犹如一幅精美的艺术品。《人民日报》原总编辑范敬宜在谈到报纸版面改革时说,"现在我们有些版面编辑一讲'突出处理',以为就是高、大、重、浓、密--提高位置、加大面积、加重标题、加浓栏线、加密提要。殊不知'高'不一定最突出,有时放在最低处反而突出;'大'也不一定最突出,在一个版上大块头稿件居多的情况下,小的反而突出,等等,所以,版面的编排要注意和谐、均衡、协调,要利用好人的视觉原理,处理好大与小、多与少、轻与重、浓与淡、疏与密的辩证关系。"这话讲得很精辟,对于增强版面的视觉效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