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8篇

时间:2022-02-04 02:55:03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篇1

从民国初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直到1978年经济上“改革开放”,六十多年内,中国建筑中纯粹的现代主义作品出现得很少。只有到1980年代之后,才逐渐出现比较多的纯粹现代主义建筑作品,因而,中国现代建筑和西方现代建筑在发展过程中是不同步的。杨廷宝设计的北京和平饭店、同济大学的文远楼这样的精彩作品,在国内极为稀少,也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历次政治运动中,现代主义建筑往往被贴上“资产阶级”“形式主义”的标签,作为糟粕被批判。但是以广州为中心的华南情况则有些与众不同,1920、30年代留学回来的第一代建筑师,到他们培养出来的后来几代建筑师,都有比较强烈的现代主义倾向,并且在华南这个地区得到一定程度的发挥,设计了不少具有影响的公共建筑和民用建筑,形成一个松散的现代设计群体。

这些建筑师从新中国成立开始,甚至在“”期间都没有停止平屋顶、框架结构、玻璃幕墙、遮阳板这类比较纯粹的现代主义设计,甚至在“中央领导小组”()组织批判他们的现代建筑的压力下,也依然不断有现代作品出现,这在中国的现代建筑发展历程中显得特别突出。他们的作品,不但在广东地区,也扩展到广东邻近的广西地区。而他们的探索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纯粹现代主义建筑,这类作品包括1952年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的十几个展馆,广东省第一人民医院大楼,也包括“”期间设计的广州火车站(北站)、友谊剧场、广州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东方宾馆,“”结束后出现的白天鹅宾馆、白云宾馆、广州宾馆、中国大酒店、花园酒店,深圳的南海酒店,广州天河体育中心,都是出自这批人之手;第二个方面,是探索地域性民居建筑和现代建筑的结合,包括北园酒家、矿泉客舍、广州少年宫、南越王博物馆等等。华南这一派建筑力量一直以一种相对和其他地区设计保持距离的方式存在,并且对国内建筑有相当的影响力。直到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览会的中国国家馆,也依然出自南方建筑家何镜堂之手。

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南方群体能够狭缝生存和发展的一个条件。广东位居中国最南方,远离北京、上海,而毗邻香港、澳门,海外华侨人数庞大,无论在任何一个时期,广东和海外的民间往来都超过任何一个省份,加上每年在这里举办两届出口商品交易会,进出广东的外商数量也相当庞大,地理条件、历史条件有自己的优势。

从建筑思想体系来说,华南也有与众不同之处,中国第一代的建筑师大部分毕业于1930年代学院派风气浓厚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其中包括吕彦直、杨廷宝、梁思成、林徽因、赵深、陈植、谭垣等人,可以说宾夕法尼亚大学培养了中国第一代主要的建筑师。宾夕法尼亚大学当时的建筑教育还处在学院派阶段,在建筑设计教育上还流行新古典主义,欧洲兴起的现代主义还没有传入,因而这批设计师很多都有强烈的把民族形式和现代建筑结构结合起来的愿望,和宾大的教育有密切的关系。还有不少在德国、法国、日本留学的,比如林克明留学法国里昂建筑工程学院、陈伯齐留学德国柏林建筑大学建筑系、夏昌世留学德国卡尔斯普厄工业大学建筑系,龙庆忠留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建筑科,他们回国之后,再培养出莫伯治、佘南、林兆璋、何镜堂这一批第二代的建筑家,这种组合给华南带来多元化的建筑思维,特别是他们在欧洲、日本看到的现代建筑在广东这个比较特殊、宽松一点的地方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从现代建筑发展的过程来看,岭南建筑学派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这一学派比较早多方面探索了现代建筑设计,并且完成了一系列现代建筑作品,同时也探索了具有强烈岭南特征的地域性现代建筑,而在教育方面,又以华南理工大学作为岭南建筑学派的重要基地,培养了大量的建筑人才,从最初的探索,到现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完善,再到奠定岭南建筑学派的基础,为中国建筑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中国现代建筑发展中,岭南派应该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广东的现代建筑开始得比较早。1932年至1945年,是华南现代建筑教育的探索时期。当时是军阀陈济棠主粤时期,广东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因此伴随有大量的城市建设活动,产生了对建设人才的需求。广东省立勤大学(其建筑系为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前身)应时而生。在勤大学建筑工程系中,提倡现代建筑和遵循传统学院派体系两种思潮并存。这个时期岭南建筑上影响比较大的有毕业于康奈尔大学的林荣润、曾协助美国建筑师墨菲(Henry Kikkam Murphy,1877-1954)制定南京“首都计划”的黄玉瑜等。

这个时期广东的建筑,主要还是学院派主导下的民族现代作品为主,也就类似北方出现过的“大屋顶”现代建筑。这段时期的大背景是抗日战争爆发前后,因而民众和建筑界都有中国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在建筑设计上,有较强的正统意识形态影响,西方学院派影响也相当浓厚,因而在广州出现了一批重要的具有中国传统样式的新建筑,例如中山纪念堂、中山图书馆、岭南大学校园建筑等等。但岭南地区素有开放、开明的商埠文化氛围,讲求建设实效、建造速度和技术质量,在客观上鼓励了对建筑新技术的运用,同时也呼唤建筑的新风格。社会发展中的相关动力对建筑形式、速度和经济性的要求在这一时期的建筑教育中得到了响应。勤大学的建筑教育具有注重技术和实践等鲜明特点,表现出对现代主义的强烈兴趣和积极主动的追求,重视实用性技术课程,开拓了一条具有特色的现代建筑教育探索之路。在当时勤大学石榴岗校区的规划和建筑设计中,都体现了这种追求。

随后,由一批留学法国、日本、美国的教授们创立的华南现代建筑教育事业,迅速与广东开放的文化风气结合,培养出了第一批投入到当时的教育和设计实践中的学生。惜逢战乱,漂泊不定,但留下的现代建筑教育“火种”随着二战后教育环境的相对稳定,带来了华南建筑教育的新发展。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篇2

―各省教育厅: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CCT)

这是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文、理科必修的实践性很强的考试。分为三个等级,由一级、二级Pascal、二级C、二级Foxpro、二级Fortran、二级QBasic和三级等

门考试组成

―国家信息化技术证书

(省信息产业厅与高教自考办联合)

开设了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证书,计算机程序设计技术证书,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高级技术证书,信息系统开发高级技术证书,局域网组网高级技术证书,计算机网络管理高级技术证书,互联网应用高级技术证书共7个证书,2004年开始新增加了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证书(Linux模块)和计算机网络管理高级技术证书(Linux模块)2个证书,共计9个证书

―IEEE软件开发职业认证(CSDP)

以前我自认为对好多大公司都有所了解,当听到华为是年销售额达220亿人民币的电信大鳄时,实在是大吃一惊――这个卖电话机的公司得卖多少机子啊?至今想起来还为自己的孤陋寡闻觉得好笑。

去年,我参加了长沙十所高校联合举办的华为杯网络知识竞赛,才对华为、以及华为的认证有了真实的认识!

对于国外的认证,我早有耳闻,而国内的认证,我最早知道的是托普的认证。大一的暑假,我在托普湖南公司大客户部实习了近一个月,对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有了一些了解。也曾打算去认真学一些网络知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而不了了之。

暑假过后,学校承办了华为杯网络知识竞赛,我和两个同学报名参加了比赛。结果稀里糊涂地获得了比赛的第二名,但我们几个人还是不怎么满意。对于一所商学院来说,学计算机的比较少,而学网络的则少之甚少了,我们认为自己完全也有实力冲刺第一,但是由于一些配合上的失误,只取得第二名,留下了些许遗憾。

参加完比赛,我对各种认证有了个基本了解,而且也问过一些参加了工作的网络工程师们,他们建议我学习一些网络知识。于是,我在寒假时报名参加瑞琪网络培训中心的华为加思科的培训班。

我们先上的是华为的课,开课前还花200元买了华为的教材。教课的老师很有经验,每节课都讲得十分有趣,一晚上的课在不知不觉中中就上完了。在实验室里,我们看到了各种型号的华为的交换机、路由器,也有机会亲自动手操作这些平时难得一见的设备。7天的课转眼就学完了。但是可能自己基础不牢,感觉学到的东西不多。

寒假后要开学时,思科的培训班开课了,同样是7天的课程,也过得很快。对于同类型的课程,我觉得很有必要把它们进行一下对比。一个同样上过思科CCNA和华为HCNE的网友说:“华为注重于应用方面,而思科则注重于基础。”我很赞同。

从华为教材单配的那本实验手册中就可见一斑。华为甚至花了一章的篇幅讲授网络接口和线缆,而且其设备的配置都有具体的设备做范例,这是思科的培训所做不到的。可能通过了思科CCNP的人出去工作还不一定能配好一台最简单的路由器或者交换机,但我相信,通过了华为HCNE的人绝对可以让若干台华为的设备正常运转。而那本实验手册绝对是网络工程师们的良友,绝好的参考。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篇3

关键词:初等师范院校 中华传统文化 创新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5(a)-0013-01

怎样贯彻落实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的号召。笔者认为,首先要从少年儿童的启蒙教育抓起,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播耕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使基因深深扎根。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培养大批有中华传统文化功底、善于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启蒙教育者―― 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

1 把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置于世界文化的时代大背景下,实行开放式教育

马克思、恩格斯早在160年前就说过:“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式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今天的世界证明了他们的这一论断。圣诞节、情人节、汉堡包、肯德鸡、麦当娜、美国大片、卡通片……西方文化进入中国;赛龙舟、舞龙、舞狮、武术等已成为多民族共有的项目而风靡全球,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共同喜爱。

2 让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代接轨

同志号召我们,弘扬中华文化要“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1]贯彻落实总书记讲话精神,初等师范学校许做两个方面工作。一是进行中华文化正面宣传教育。现在,许多学校对学生开设国学课程、为学生编写《中华美德》,让学生背诵《三字经》《弟子规》《学记》和《论语》选句等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书籍和选段,意在使他们在每天的阅读中,感受、品味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这些措施不能说不必要,但是怎样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呢?于丹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论语心得》讲座的成功是一个启示。不管某些学者挑出多少知识上的毛病,于丹让论语从庙堂走向民间,吸引了亿万观众去学习过去他们不敢问津的阳春白雪,领悟到孔子思想与当代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学会了从论语中吸取精神营养,调节因社会矛盾引发的不平衡心理。借鉴于丹的经验,初等师范学校也可以开设“中华传统文化与当代少年儿童”选修课或讲座,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诠释,使之与少年儿童的现实精神需要一致化。二是针对少年儿童的“时尚”,把中华优秀文化与他们之结合起来,既达到教育效果,又不脱离他们的审美需求。

3 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中华文化教育的实务能力

大连大学党委书记赵亚平先生在《教风行》中从学校“能做事”的培养目标出发对教师提出“设计实务,培养能力”的要求。[2]作为培养娃娃教育第一线幼儿、小学教师的初等师范学校的教师,应该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把培养学生中华文化教育的实务能力作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事实已经证明,面对今天的、少年儿童,依仗教师强势地位的口谕式教育不能够从少年儿童的灵魂深处建立中华文化根基。只有通过巧妙的实务设计和实施,才能起到“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效果。目前,学生的实务能力急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培养。

3.1 环境设计能力

在自己从事工作的环境设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是未来幼儿、小学教师的一项基本功。学校应该把培养学生环境设计能力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来抓。主要有三个要素:一是通过学校的环境设计给学生施加影响。有主题景观设计,如江苏省东吴外国语师范学校大门口雕塑是昭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拓荒牛、大连大学初等师范学校建立三米高的孔子铜像,暗示学生继承孔子教育思想。使学生的双眼时刻都能欣赏到蕴含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画面。二是有其他文化载体,比如大连大学初等师范学校建起音乐广场,每天的早晨、中午、傍晚,优美的民族音乐,使学生的耳边时刻回荡着蕴含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主旋律。三是有目的的摘抄、选择一些名言警句、文化名人的肖像,挂到师范生每天都能看到的地方,用民族文化高雅的精神产品来装饰教室、黑板上的语言角、走廊、宿舍、食堂、阅览室、资料室、过刊室等。

3.2 示范能力

“身教胜于言教”教师的示范对学生尤其是幼儿和小学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鼓动性。陶行知明确提出“教师应当‘以身作则’,以‘教人者教己’”。所谓“师者风范”,就是要求老师必须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我们采取以下做法:

3.2.1 抓师德,让教师在关爱中领悟身教重于言教作用

在落实身教重于言教的过程上,学校从关注、关爱全体教师入手,让教师们在“爱”的关怀中受到启发和感悟,得到心灵的净化、道德的提升。让教师在感受“爱”中学会“爱”,懂得为人师的不可替代的神圣职责。凡是走进我校的教师都一视同仁地受到学校领导的关注。

3.2.2 抓环境,让教师在合谐的氛围中展示身教重于言教作用

在落实身教重于言的过程中,我们要求教师一定为学生创设一个被尊重、被理解、被关注的宽松的环境,让每一个学生都在这一环境中感受着老师的爱。“面带微笑进课堂,语言精炼不冗长;多元评价不片面,弱势学生多关照;走下讲台多交流,善待差异个性扬;巧留空白拓思维,作业分层有弹性;准时下课不拖堂,善于反思勤积累。”这是我们对教师教学十条行为要求。同时,我们在学生行为习惯养成和课外活动中处处渗透爱的教育理念。

4 利用地方资源,赋予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区域特点

中华传统文化既具有整体性、全局性特点,也具有个体、局部特色。比如,河南的中华传统文化就很有特色。从形式上来讲,豫剧很有名,评书很有魅力。从内容上讲,岳飞、杨家将、包公、诸葛亮、花木兰,都是家喻户晓。东北大部分人的先人具有闯关东的经历,造就了独特的性格和思想传统。初等师范学校利用地方资源,建设乡土教材,让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区域特点对于土生土长的幼儿和小学生来说,更亲切,更喜闻乐见。

参考文献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留学生教育;招生渠道;电力特色

作者简介:魏永红(1961-),女,四川合江人,上海电力学院国际交流学院院长,教授。(上海 20009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1-0192-02

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是提升国家软实力的重要战略。《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2010)同样把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扩大来华接受工程教育的留学生规模纳入重要任务之列。我国地方工科高校应抓住发展机遇,发挥特色优势,准确定位,扬长避短,积极拓展留学生招生渠道。

一、制约地方工科高校留学生招生的主要因素

1.专业面窄,可供留学生选择的余地小

我国地方工科院校一般都具有学科单一、专业较少、规模不大的特点,这为拓展留学生教育带来了不小的困难。据教育部2000~2010年来华留学生数据统计,进入21世纪以来,来华留学生规模快速扩大,留学生总数由2000年的52150人增长至2010年的265090人。留学生首选专业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汉语言、医学类、经济类,三者相加长期占据留学生所学专业比例的70%以上,而工科生所占比例则长期徘徊在6%左右,其中地方工科类高校所占比例更低。由此可见,地方工科高校由于专业和学科的局限,可供留学生选择的余地小,加上知名度不高,在招收留学生方面面临着比其他综合性大学要困难得多的局面。

2.由于长期归口行业管理,养成了外向不足而内敛有余的办学风格

由于地方工科高校原来大多属于行业管理高校,行政和业务范围主要局限在行业内部,与行业以外尤其是国外的联系不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与国外高校合作项目少。如通过与国外高校签署合作协议,开展中外师生互访,特别是以分段学习、联合培养的方式,吸引已在国外高校就读的本科生、研究生到国内地方工科高校完成本科或研究生学习的很少。

(2)多数高校未与国外信誉好、生源充分的留学中介机构建立起稳定的联系。

(3)办学优势、特色资源挖掘不够,未能有针对性地与国内、国外相关政府部门和行业企业建立有效的合作关系。

3.奖学金种类少,缺乏吸引力

据教育部统计,目前,85%以上的工科留学生来自我国周边国家、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以及西亚、北非等欠发达地区国家。对于这些国家的留学生来说,奖学金有很大的吸引力。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地方工科高校除了政府奖学金之外,其他类型的奖学金则非常少,奖学金类型和金额均无法与综合性大学相提并论。

4.课程设置国际化程度低,有些高校甚至还未开设全英文课程

由于历史原因,英语是不少非洲国家的官方语言和教学语言;在当今世界,英语正在成为一种国际通用语。为了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吸引更多的外国留学生赴本国留学,许多非英语国家的政府部门如法国、日本、韩国等,即使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都采取有力举措,提供财政支持以鼓励高校开设英语授课课程,高校为此也进行了积极努力。据统计,2009年之前的三年里,法国高等院校所开设的英语授课课程从700门增至1200门。我国综合性大学和“211”高校也已为留学生普遍开设了全英文课程。如东华大学自2007年开始,服装学院与国外大学联合开设了27门中外教师联合授课的课程。2009年4月,东华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成立国际项目部,开设的企业管理和国际贸易两个英语授课本科项目,第一期就吸引了来自14个国家的留学生。2009年,大连医科大学有学历教育留学生1100余人,留学生英文授课本科专业覆盖了全部本科专业的50%,实现了以英语授课为主、双语授课及中文授课为辅的留学生教学模式。但是,在地方工科高校,课程设置还主要以国内学生培养为主,全英文授课的课程比例很低,有些高校甚至连一门全英文课程都没有,这些都是招收留学生的不利因素。

二、发挥特色优势,大力拓展留学生招生渠道

1.发挥学科专业优势,错位竞争,拓展招生渠道

由于地方工科高校的行业特点,与原来所在行业联系紧密的学科专业,在国内高校专业排名中大多位于前列,这是地方工科高校的优势所在。因此,在留学生教育事业发展中,工科高校只有用足、用好学科专业的特色优势,以特色制胜,才能赢得发展空间。

(1)与办学特色相近、学科专业对口的国外高校签署合作协议,联合举办多层次、多种类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如以分段方式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委托外方学校举办赴中国留学预科班,开展中外师生校际交流等。合作协议签署后,中外双方需加强协调沟通,中方应定期赴外方合作学校进行宣传推介、面试,协商解决合作办学过程中的问题,从而扩大影响、树立形象、密切合作,形成稳定生源。

(2)争取中国政府机构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统计数据表明,包括普通进修生、高级进修生和短期留学生在内的非学历教育留学生的比例一直远远高于学历教育留学生。以2010年为例,学历和非学历留学生的比例分别是40.5%和59.5%,其中短期留学生占当年非学历来华留学生总数的40.4%。对于地方工科高校来说,积极与相关政府部门建立联系,承担政府委托的对外培训项目,发挥特色和优势,吸纳短期留学生,不失为快速扩大留学生规模的有效途径。

(3)与国内外行业企业或相关政府部门合作,定点培养行业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一方面,中方企业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在国外的全资或合资企业中,从技术到管理都面临着人才的本土化问题;另一方面,国外既懂中文、中国文化又懂技术的人才却少之又少。因此,如何与中国的外向型企业和有关政府部门合作,搭建起留学生培养的桥梁,有很大的空间和很多的文章可做。

2.要争取设立更多不同类型的奖学金,重点吸引大型国有外向型企业集团在高校设立奖学金

地方工科高校的办学层次、特色与知名度决定了留学生的主要来源地是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奖学金的多元化将大力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特别是对优秀学历留学生的吸引力。如高校可以与大型企业集团合作设立专项奖学金,由企业负责提供奖学金和输送企业所在国的生源,学校负责培养。另外,还可以设立行业出资的中国政府奖学金。其步骤是:首先由高校与行业协商,就出资、生源、培养等达成协议;其次将协议上报国家留学基金委,由基金委出面签订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企业、高校三方协议;最后企业负责推荐外国留学生给基金委,经基金委派送高校。基金委以管理中国政府奖学金生的方式对这些留学生实施管理,并负责与留学生所在国使领馆的沟通联络。目前,已设立此类专项政府奖学金的有华为集团、中国石油、中国电子产品进出口公司等近10家公司。地方工科高校一定要主动出击与电力行业协商探讨合作的可能性,争取设立此类行业出资的中国政府奖学金。此外,还可争取与外国政府的相关部门和企业合作,设立由外方出资的专项奖学金。

3.开展主要生源国研究,大力加强对外宣传,招生渠道多元化

据统计,2010年来华留学生共计265090名,其中学历生107432名。他们来自194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留学生数达到或超过500名的国家有57个。美、英、法、德等国留学生数量也很可观,但80%以上为非学历生。本科生81388名,占学历来华留学生的75.8%,来自18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本科生达到或超过1000名的国家有12个,来自这12个国家和地区的来华本科生,占当年来华本科生总数的77.8%,按来华留学生人数排序依次是韩国、印度、越南、巴基斯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泰国、蒙古、日本、尼泊尔和马来西亚。可以看出,周边国家是来华留学生的主要生源国。因此,应拓宽招生渠道,扩大招生规模,加强对来华留学生的主要生源国进行研究,以做到有的放矢。

比如,韩国人口4800多万,每年有6万多名学生在华学习,数量居来华留学生首位;东盟人口5.6亿,其中华人超过3100万,文化相近、语言相通;阿拉伯国家联盟有3.4亿人口,这些国家的青年对中国充满向往,对来华留学有很大的期待。上述国家和地区无疑也是地方工科高校拓宽留学生招生渠道的主要目标国家。应大力加强面向这些国家的招生宣传、合作项目洽谈力度。

与此同时,为了全方位拓展招生渠道,应大力加强与境外声誉良好的留学服务机构的交往联系,建立相互信任、互惠双赢的合作关系,形成稳定的生源渠道。此外,还应经常参加境外教育展。参加教育展能有效扩大高校的海外知名度,便于高校向有意愿来华留学的适龄青年进行面对面的特色宣传推介,有助于高校真实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教育需求,进行教育产品结构的调整和更新。

4.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适合留学生教育的课程体系

2009年7月,教育部副部长郝平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成立20周年庆典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来华留学工作当前的首要任务之一是建立一批有竞争力、以英语作为授课语言的学士、硕士学位的专业课程体系,创出中国高等教育的品牌。留学生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调整人才培养面向国内市场的现状,按照与国际接轨的原则,设计专业和课程、制定教学计划,缩短与国外在专业划分、学科界限方面的差距,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建立适合留学生教育的课程体系。使学生所学课程得到国际认可,毕业生回国后能够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有能力到国际人才市场上参与竞争。对此,地方工科高校要以此为契机,大力进行“国际课程平台”建设。许多重点高校已先行一步,其经验值得借鉴。如同济大学在“985”二期资金支持下,结合办学特色,依托相关学院进行了“城市规划”、“企业管理”、“软件工程”、“土木工程”等系列国际硕士课程建设,进行了软件、电信、机械等专业本科留学生国际化课程建设,在“中国社会经济”、“城乡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外交与国际关系”、“知识产权保护”等中国特色通识类课程中实施英文授课,收到了良好效果。

三、结束语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到2020年,我国留学生人数将占高校在校生人数的15%。如果地方工科高校能够抓住机遇,挖掘自身优势、准确定位、扬长避短、突出特色,将学校多方面的办学优势转化为拓展留学生招生渠道的优势,转化为留学生人才培养的优势,留学生教育就一定能够实现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高教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来华留学教育管理研究(2010)[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篇5

历史背景

1955年,中央确定了发展国家尖端技术的方针。同年秋,清华大学蒋南翔校长率中国教育代表团赴前苏联访问,考察了苏联一些高等学校的尖端技术和教育研究情况。考察团回来后不久,中央决定在清华大学筹建“自动学远动学”专业,这是清华自动控制系(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的前身。

1956年,中央制定了《十二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这个规划中的第41项有个小标题叫“计算技术的建立”。这个题目下面有很多内容,其中,特别着重于新生力量的培养。对于“计算技术的建立”,主要规定了几件事情。

其一,在清华、北大等重点大学陆续建立有关“计算技术”的专业。这个“计算技术”,既有计算机硬件,也有计算机软件。在这12年的规划中,清华大学决定设立“数学计算仪器与装置”专业,实际上就是计算机专业。同时,学校还决定成立统管“自动学远动学”及“数学计算仪器与装置”两专业的教研组。

其二,紧急抽调大学高年级学生,培养“计算机”专业及“计算数学”专业的人才。教育部决定由清华大学负责“计算机”专业,然后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已完成三年级学业的学生中抽调30余人到清华,作为计算机专业四年级学生,同时参加由科学院计算所筹备处组织的第一期计算机训练班。

1958年,教育部上报了中央一个文件,其主旨是抽调学生到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及自动控制专业学习,使清华计算机专业具有二、三、四年级学生。1958年6月,聂荣臻副总理在教育部的报告上批示,同意清华设立自动控制与计算机两专业,同时在专业方向上可以广泛一些。

至此,清华自动控制与计算机专业建系的条件已臻至成熟。

1958年7月,清华决定成立自动控制系,其中包含三个专业:计算机、自动控制和运筹学。后来运筹学撤消了,因为数学味太浓。到1970年,清华数学力学系中的一部分计算数学专业也并入到了自动控制系。这样,清华自动控制系的三个专业又变成了:计算机、计算机软件和自动控制。1970年的时候,清华无线电系迁往三线,留下的无线电专业及半导体车间并入自动控制系,同时,自动控制系也改名为电子工程系。

结束后,全国迎来了教育的春天。为了改变当时我国大大落后于国际计算机水平的状况,全国的计算机教育工作者都付出了许多努力,清华则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首先,全系教师大补课,派教师出国进修考察,请国外学者来系讲学。这样,师资水平得到了提高。

其次,展宽学科方向,赶超国际水平,更好服务四化建设。为了展宽学科方向,系里调整了教研组结构,并设立了九个教研组。其中,计算机教研组一分为三,即计算机系统结构教研组、微计算机教研组、计算机系统教研组。另外还有软件教研组、计算机控制教研组(后改为人工智能教研组)、CAD中心(后组建为计算机辅助设计教研组)、计算机信息处理教研组、计算机科学理论教研组、计算机设计自动化教研组。

第三,确定系的学科方向。在学科方向上,主要设立了新型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网络、分布式计算机、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理论、CAD及设计自动化、人工智能及模式识别等学科。

第四,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实验室及科研基地。如PDP-11微机实验室,以及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立的两个中心――CAD中心和计算中心。

至此,电子工程系已具备更改系名的条件。系名是不能随便更改的,必须符合实际需要和具备相应的条件。

1979年,“电子工程系”改名为“计算机工程与科学系”。此后,在全系教工的努力下,教学、科研取得了不少进展和成果。比如,获得了四个计算机学科的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两个计算机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一个计算机科学技术博士后流动站;完成或承接了一批国家科研项目;培养了一批硕士、博士研究生,开设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生课程。

这些进展和成果的取得,使清华计算机系向建设研究型院系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1984年,根据发展的需要,“计算机工程与科学系”改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并一直沿用至今。一个是“工程与科学”,一个是“科学与技术”,从系名可以看出,计算机系前期重在“工程”建设,现在则侧重于“科学”发展。

人才培养

清华计算机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在“四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计算机系毕业的学生,现在大部分已经成为业界的骨干力量。

清华计算机系在人才培养上有本科、硕士、博士三个层次。本科只有一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宽泛。

清华计算机系有四个硕士点: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本来国家确定的计算机专业硕士点有五个,清华计算机系除外部设备硕士点没有外,其他均已齐全。另外,清华计算机系还有两个博士点(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应用)和一个博士后流动站。

用人部门对清华学生的普遍反映是:后劲足,适应快,工作适应面宽,到了工作单位很快就能上手。

清华学生有这样的特点,当然,招生的时候他们基础好是原因之一,但是,这与清华有一套良好的教学方法是分不开的。

在人才培养方面,清华计算机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重理论,又重实践。

清华从理论、实践两方面来培养学生,使他们成为既有科学知识,又有实际工作能力的专业人才。

大学这一层次,决不能是职业培训,必须让学生具备扎实、宽广的基础知识,才能适应科技的飞速发展,开拓新的技术领域。但大学年限有限,理论知识学多少年才算合适?教育部在各学科都设有教学指导委员会,他们对理论知识要求都有一定的规定,但清华的要求比其他学校稍微要高一些。

在建计算机系之初,清华贯彻“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方针,使得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但学生参加到科研和生产工作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课堂教学。贯彻这个方针清华走过一段弯路,但重视实践的方针没有错,轻视教学的问题也很快得到纠正。

结束后,全国曾出现过“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好在清华很快就改过来了。清华对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总体上来说是把握得比较好的。在此方面,清华主要有下面几个措施:

(1)清华是全国第一个设置第三学期,即小学期的高校,小学期约三周的时间,以实践课为主,比如做大的设计项目。

(2)组织有潜力的学生进入教师的科研组工作。在执行的过程中,采取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如果学生觉得学习紧张了也可以退出,学校是给学生创造一个比较宽松的学习环境而不是强迫学生。另外,还组织学生搞课外科技开发,学生自己出题,也可以是老师出题,或者是老师和学生协商做项目。每年清华计算机系的学生参加一些课外活动的评比,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气氛非常活跃。

(3)用科研经费支持实验教学,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实验室,将学生理论和实际结合落到实处。比如,控制主要课程的实验学时与课堂教学学时的比例,规定实验学时必须达到三分之一。

第二,把“非智力教育”放在和“智力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

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和做事都是为国争光,为了国家的强盛。其次,重视道德建设,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等精神,这些对学生成才非常重要。学生要学会人和人之间如何和谐相处,如何与人合作。如果不会这些,学问再好也没用。非智力教育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把它贯彻到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不仅仅是教好课,还要教育好学生。在清华,“为建设国家而学习”这个思想是一定要灌输给学生的,蒋南翔校长“为祖国健康工作50年”的口号提得很响亮,体育锻炼是为了国家,所有事情都要和建设国家,为国争光结合起来。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清华让学生树立了参加研究工作是为了改变我们国家科技落后面貌的思想。

另外,清华非常鼓励学生敢想敢干,清华的学生从进校开始就要参加科研工作,科研中间难免会有失败,失败了就重新再来,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出来了。学生参加到教师的课题中,需要与人配合,将各自的工作衔接起来,这就培养了合作精神。

第三,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这要靠教师的言传身教去感染学生,让学生体会什么是科学的正确的学习方法。蒋南翔校长提出过:“教师不仅要给学生干粮,还要给学生猎枪。”清华计算机系的第一任系主任钟士模教授在教学工作中以身作则,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他讲课的特点是“既要阐述清楚事物的物理实质,又要教会学生进行定量分析”。这种思想也融入到学生的学习方法中,培养了学生从一个事物中提取最本质内容的方法。华罗庚说过,“理工科的书要越念越薄,不能越念越厚”。也就是说要抓住核心的实质。钟士模教授就是在课堂中教大家如何找到最基本的内容,教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思考问题和学习的方法。这就造就了不少清华学生的创造性。还有一位老师,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他上课只把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讲得很透彻,枝节的东西就言简意赅。这个方法旨在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起初很多学生没有预习,第二天上课跟不上,后来学生就开始重视预习,预习后课程的效果就呈现出来了。不同的老师都有不同的授课特点,学生接触不同老师的不同风格的课,就可以学到多种学习方法。

科研开发

科研开发一直是清华的传统,清华十分重视科研工作。从建系之初起,清华计算机系就高质量地完成了国家的一系列科重要研项目。比如,1958年,成功自制我国第一台程控铣床(与机械系、电机系合作);1958年,开始自行设计、制造大型通用电子管计算机;1959年,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三自由度飞行模拟实验台;1960年,成功研制我国第一台六阶非线性模拟计算机;1963年,研制20阶非线性模拟计算机成功;1965年,自行设计制造全晶体管小型通用计算机,且送日本参赛;1974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100系列小型计算机,1979年获全国科学大会优秀成果奖;1979年,研制成功采用中规模集成电路的DJS140计算机,同年获国防科工委及电子部科技成果一等奖;1977年,设计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台微机,1979年获全国科技大会优秀成果奖;1980年,1983年,分别研制成功碰盘驱动器及双面信度磁盘驱动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年,成功开发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系统,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及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84年,承担国家局域网研制工作,并批量生产,1986年获电子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研制成功8000门电话声控查号系统;1986年,研制成功1000字词计算机汉字语音输入系统……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篇6

一、以学生为主体,找准教学起点

“以问题形式来切入教学,是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无问题意识转移到问题意识上来,从没有问题到有问题的学习,实际上也是为了扭转我们多年来传统教学中对学生问题意识的模式和压榨,重新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启他们幽闭的心智,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发创造的潜能。”如环节一:

请同学们阅读材料《近年我国重大旱灾一览表》,思考:

(1)材料中反映出我国旱灾的哪些特征?

(2)旱灾的危害有哪些?

以上活动设计是以教材内容为载体,有目的、有意识地添加能给认识带来一定情绪色彩的情境,再按一定的表现形式编结而成的问题。表格中的信息在学生头脑中经过有思想、情感和内心的感受,能使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通过自己独立自主的思维活动而获取知识,掌握相应的材料信息提取方法,从而学会学习。

二、创设探究性问题,在探究中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问题,才会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质疑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正如教育家顾明远所说:“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紧紧抓住学生的认知不平衡点,并紧靠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如环节二:

第一步,展示“我国干旱灾害分布示意图”,设计以下问题:读示意图,指出我国旱灾最严重的区域。

这样的设计,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另一方面促使学生提出新问题――为什么在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华南西南旱灾严重?

第二步,展示以下两段材料

材料一:2009年秋季以来,我国西南地区降雨少、来水少、蓄水少、气温高、蒸发大、墒情差,致使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5省(自治区、直辖市)遭受旱灾。其中云南、贵州、广西等省(自治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五成以上,部分地区降雨偏少七至九成,主要河流来水为历史最少,水库蓄水较常年同期偏少二成以上,土壤含水量普遍仅20%左右,旱情极为严峻。目前,云南全省、贵州大部、广西局部持续受旱时间超过5个月,且仍呈发展趋势,对群众生活、工农业生产包括经济社会发展都造成了严重影响,损失十分严重。

材料二:2010年10月至2011年2月,当雨雪冰冻天气肆虐中国南方之时,中国北方地区正在遭遇不同程度的干旱,山东、河南、河北、山西、安徽、江苏等冬小麦主产区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这些地区气象干旱仍将持续发展,可能形成冬春连旱。

设计问题组,小组讨论。

(1)请结合材料一,用所学的地理知识解释西南地区旱灾成因。

(2)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我国北方地区旱灾严重,尤以华北春旱最严重,说明华北春旱严重的原因。

(3)讨论:长江以南地区发生旱灾的原因有哪些?

以上问题组的设计具有目标性,紧紧围绕探究主题,而且设计的问题有宽度。问题1、2是建立在材料基础之上,梯度相对低,适合大部分学生去探讨;问题3难度相对较大,小部分学生更加深入地探究。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篇7

作为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大学最年轻的校长,钟志华教授本来就是一位新闻人物。消息传来的当天,湖南省众多媒体的记者云集湖南大学,欲采访钟志华,可校党委宣传部怎么也与他联系不上。失望的记者们只好根据以往的资料发了个短消息。事后得知,钟志华当天因为一个试验一直工作到很晚,有人由此感慨地说:“怪不得钟教授这么年轻就能当院士!”。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对钟志华来说,创新是科技工作者的生命,是科技攻关的力量与使命。

“在国外干得再好,也难有真正的自豪感”

钟志华1962年出生在湘阴一个农民家庭,幼时贫寒的家境使他更加发奋学习,1978年跳级参加高考,1982年刚20岁就从湖南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瑞典勒欧大学。1988年5月相继在瑞典获得勒欧大学副博士和林雪平大学博士学位,同年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1992年,30岁的他被林雪平大学先后聘为“终身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成为瑞典当时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

钟志华归国之前,自己和妻子都有了绿卡,房子、车子俱全。他的一些研究项目还被几家外国大公司采用,并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和子项目负责人参加了欧盟高科技项目,职业和收入甚至连许多外国人都羡慕不已。但令他魂牵梦萦的是祖国,是生于斯长于斯的那片熟悉的土地。

得知钟志华想回国创业,当时的湖南大学党委书记刘光栋教授发出了热情的邀请。他很直接地问钟志华:“你回湖南大学工作需要些什么条件?”钟志华说:“我只要求建一个汽车专业的试验室,至于住房,只要给一小块地皮,我自己掏钱盖就可以了。”

1994年,湖南大学从当年仅有的400万元基建维修经费中拿出200万元并按他的设计兴建了一个汽车实验室,并聘请他为车辆工程学科博士生导师。实验室建好了,可设备经费仍无着落。为了争取时间,钟志华数次到当时的学校主管部门机械工业部,说明研究的方向和意义,终于得到部领导的认可与支持。刘光栋教授回忆说,钟志华那时也只30出头,机械工业部没有谁认识他,真佩服他的勇气和韧性。

对钟志华回国并出任湖南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很多国外的朋友和老师迷惑不解,不知他“从米箩里跳到糠箩里”究竟图的是什么?

钟志华后来在“入党申请书”中对此作了回答,他说:“10多年的留学和国外工作经历使我深刻体会到,一个有民族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在国外干得再好,也难以在别人的富裕和强大面前有真正的自豪感和轻松愉。即使从自然的感情讲,回到养育自己的祖国和家乡服务也是应该的。”“我回国的目的,不是为了享受一个已经现代化的祖国的安逸生活,而是为了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以履行自己的职责。”

钟志华回国后的行动表明,他所追求的确实如此。

最大的愿望是让“中国制造”更加响亮

一位哲人说过:什么是成功?那就是当人家放弃的时候,你却一直坚持。

薄板冲压成型过程计算机仿真及应用技术、汽车碰撞过程的计算机仿真及在汽车被动安全设计与改进中的应用,是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这一重大项目是机械制造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轻工、航空等领域,如汽车车身中的金属件就几乎全为冲压件。过去传统的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是工程师们依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先设计出工艺和模具的初步方案,再经反复的试模修模,才达到零件设计要求。传统方法不仅耗时费钱,而且难以达到质量要求,所以国内汽车业普遍选择从国外进口。

1996年1月,“薄板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和关键技术及在车身制造中的应用”课题正式立题。当时,年仅36岁的钟志华和他的好搭档――35岁的李光耀领衔,与成艾国、杨旭静、肖文洲等科研人员组成课题组,打响了一场攻克机械制造难题的战役。

在实验室里、计算机前,2555个日日夜夜的辛勤劳作,辛酸和艰难都刻在钟志华那丝丝白发之上。终于,这一机械制造领域的难题被攻克了,同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至今,他们的成果已在国内10多家汽车和模具生产企业得到推广应用,仅在湖南同心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就使该公司模具产品合格率由50%提高到98%,近3年累计新增产值1.3亿多元,利税1900多万元。该成果还被上海超级计算机中心选作并行化汽车设计制造软件平台,一期投资1亿元人民币,成为上海市2000年的一号工程。在2003年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该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2004年,以钟志华教授为首的课题组经过长达10年的攻关,又成功开发了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碰撞仿真分析CAE系统软件,完成了汽车碰撞安全性设计与改进、安全气囊设计理论及技术、新型碰撞吸能结构与方法以及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等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装备。此外,课题组还提出并开发了自适应安全气囊新理论、设计方法及仿真与试验的成套技术与装备,为减少安全气囊对车辆乘员造成误伤及最大限度地发挥安全气囊的保护作用提供了有效对策,提出了多种车型的整车安全性设计等,并在企业成功实施,仅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3种车型碰撞安全性的成功开发和应用,就新增产值30多亿元、新增利润1.2亿多元、新增税收2.3亿多元。

在2005年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钟志华再次登上了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这项名为“汽车碰撞安全性设计与改进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钟志华的最大愿望是能够力求真正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点工作。他的目标就是尽快提高我国机械工业的竞争力,让“中国制造”这几个字更加响亮,让中国的机械产品走向世界。

最大的喜悦是研制更多的产品造福老百姓

“给咱们的老百姓设计一款舒适、安全、成本低的小汽车。”这是钟志华多年的梦想。

在无数次的实践中,他发现普通汽车对撞时,由于是平面接触,会100%顶死。而菱形汽车是点接触,对撞时车体只有30%~50%的重叠,而且菱形车中间的两个轮子,正好可以保护乘员。他发明了国际首创的机械储能式汽车碰撞试验牵引装置,实现了低功率和短跑道条件下的近似匀加速牵引,其性能达到国际同类水平,成本却只有国外产品的10%。

2001年8月17日,中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新概念汽车在湖南大学诞生了。在2002年北京国际车展上,钟志华的类菱形新概念车引人注目,获得了国内外专家的赞许。资深的专家们一致认为这辆具有优良碰撞安全性能的菱形汽车,是汽车行业内的重大创新,是我国第一辆真正意义上的新概念汽车。

让科技成果造福老百姓一直是钟志华的心愿。早在研制类菱形新概念车前,农家子弟出身的他就下定决心要研制一种成本低廉的适应南方水田小、泥脚深的联合收割机。

为了搞联合收割机,钟志华没少吃苦没少流汗。

因为收割要赶季节,他和同事们进行收割机的试验都是没日没夜地干,想尽可能实地测算到更多更详尽的数据,干到晚上两三点是常有的事,肚子饿了便买几块饼干吃。有一天竟从早上8点干到第二天的早上6点半。他每次都是打赤脚下水田,自己开收割机。有一天天气酷热,他和同事们在望城县的学士乡搞试验,有农民问:“那个开收割机的小伙子是谁?”他的同事说:“这是我们湖南大学汽车学院的院长、博士生导师!”农民们听了都不相信。

对收割机这个项目,钟志华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深厚的感情,经常是临时接到有其他任务的通知从田里出来穿上鞋就走,下了飞机就直接赶到田头。这是一个计划外的项目,没有经费,他自己掏腰包,他还打算以自己的私房做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有人问他:“你搞收割机到底花了多少钱?”他回答说:“不管花多少钱,我都要把它搞成功。”

不知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他终于研制出了3种原理和性能先进的机型,突破了困扰我国农机行业几十年来收割机不能在深泥脚田作业的重大技术难关,获两项国家专利。为确保收割机使用的可靠性,他先后研究试制了几十台样机,现有六代不同的超轻型水稻联合收割机样机问世,目前正在实现商品化。专家们认为,钟志华的这项技术有可能使我国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研制和产业化获得突破性进展。

“跟着钟教授做事,再苦再累也值”

回国后的钟志华,恨不得把国外学到的知识全部施展出来,他在指导20多个博士生、硕士生出色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几年来还急国家建设之所急,承担和完成了多项科研课题,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担任湖南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后,为了使学科水平上台阶,他提出年薪10万招聘学科带头人。而他自己却向全院宣布“院里改革未完成之前,我不拿一分钱津贴”。他领头做的项目,课题经费提成大部分给了其他参加者做补贴。为了院里的工作,他与国内外联系非常多,但他从未在院里报销过电话费。他的爱人和小孩都在北京,自己一个人在这边,过着单身汉的生活,但家庭生活的困难丝毫没有影响他的工作热情。学院的老师说:“跟着钟教授做事,再苦再累也值!”

中华少年教学设计篇8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等6所高等体育院校现行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计划。

1·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文献法、比较法、调查访问法等。

2结果与分析

2·1课程时数的比较

从表1可以看出,6所院校在课程总学时上有较大差异。教学时数最多的是上海体育学院,达到了3258学时。教学时数最少的是广州体育学院,只有2532学时。两者相差726学时。按照教育部2003年颁布的《课程方案》规定的总学时2600~2800的范围,广州体育学院的总学时数明显偏低,与1997年颁布的方案规定的总学时2700~2900更是差距较大。我院在制定99教学计划时,决定将原来本科3500~3900学时数压缩到2600~2800学时,但在实际制定时压缩幅度过大,直接后果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程的容量。如我院学生达到毕业要求的学分必须相应学习学院开设的课程约为52门(其中必修33门),而华南师范大学所对应的课程数约为50门(必修24门),成都体育学院的约为42门(必修31门),北京体育大学的约为40门(必修26门),武汉体育学院的约为40门(必修24门),上海体育学院的约为46门(必修35门)。与兄弟院校相比,我院学生学习的课程多而学时少,导致学生学习的课程内容繁杂。

从课程的组成结构分析,必修课时数最多而选修课时数最少的是北京体育大学,必修课时数为2164学时,占总学时数的77·61%,选修课时数为624学时,占总学时数的22·38%。必修课时数最少而选修课时数最多的是广州体育学院,必修课时数为1714学时,占总学时数的67·69%,选修课时数为818学时,占总学时数的32·31%。从必修课与选修课所占总学时数的百分比分析,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必修均高于70%)比较成都体育学院、广州体育学院更加重视必修课,而后两所体育学院(选修均高于30%)比较其他体育学院重视选修课。后两所学院在贯彻压缩必修课时数、增加选修课比例的现代大学课程体系精神方面做得较好,也更加接近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方案”要求。

2·2课程学分数的比较

学分制是用学分来计算学生学习量的一种教学管理制度,是现代教学管理的发展趋势,它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自的充分发挥。学分总量和不同课程的学分比例,可以反映一所学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与侧重点。从课程体系的学分总量与结构分析,在对学生的学量要求上,师范教育性十分突出的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的要求最高,达180学分。从学分的课程构成比例上,我们将学分课程构成具有可比性的五所体育院校进行比较(成都体育学院实践环节没有规定学分,不可比),发现北京体育大学的必修课学分比例最高,较我院高出近13个百分点,而我院的选修课学分比例最高,较最低的北京体育大学高出8·77%。这一现象与学时比例反映的情况一样,说明我院的课程体系中较为突出选修课程,而对必修课的重视程度在学分总量上不如其他体育院校。

进一步分析,从必修课学分及其比例上,我们可以看到专业课学分,我院数量最少(56·5)、比例最小(35·3l%)。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我院部分教师反映的学生专项能力下降的原因。由于专业课时数少(表1中几所院校里最少的)、学分低,学生的专业课时数较以往的课程体系有较大的减少,而其他配套措施(如身体素质隐形课程的开设等)没有很好安排或落实,学生的专业技能必然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2·3教育实践环节的比较

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教育实践是培养和锻炼学生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能力的重要环节,也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重要方式。从6所院校在教育实践环节的内容与安排上分析,情况大致相同,个别院校在某一方面有突出特点。如上海体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专门安排了1周的教育见习,突出了学生实习之前的准备工作。武汉体育学院在第八学期专门给学生2周的求职时间,锻炼学生的就业能力。北京体育大学和广州体育学院在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方面独有特色,都在课程体系中明确要求学生必须参加一定次数以上的学术讲座、论文报告、学术活动等,获得规定的必修学分。由于对学生有明确的要求,相对以往自由参加、可有可无的状况,学生有了更大的学习与参与的动力。这对扩大学生知识面,拓展学生能力,实现“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培养目标,更能发挥积极作用。

2·4技能培养与要求的比较

在对学生专业技能要求方面,北京体育大学对学生的外语与计算机技能要求最高,规定学生必须达到外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才能毕业。成都体育学院对学生的运动技能与裁判技能要求最高,规定学生必须达到某项目二级运动员和二级裁判员标准才能毕业。我院对学生的外语要求是通过省级统考并达到二级,计算机技能方面没有具体要求。

这与教育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有较大距离,是我们必须十分重视与想方设法解决的问题。否则我们培养的学生就达不到国家的专业人才标准,将面临市场的淘汰。

在对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方面,各院校基本保持了与其技能要求配套一致的课程设置。如在外语课与计算机课的学时数与学分数方面,北京体育大学的课程设置中都是最多的(见表5)。北京体育大学的英语课程,除第一、二学年4个学期384学时的必修学时外,还在第三学年开设了128学时的限修课,保证了学生英语学习连续三年不间断。计算机课程,北京体育大学在必修课的基础上,也开设了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机技能的限选课。这些措施保证了学生牢固掌握外语与计算机知识与技能,提高了该校学生外语与计算机过级率。比较而言,虽然外语课程是我院课程体系中学时数最多的课程之一,但与部分兄弟院校仍有差距。我们的课程体系中外语必修课时数比北京体育大学少了112学时,比同在广州地区的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少了80学时,而且没有象这两所院校一样开设外语提高课程。这可能是我院学生外语四级过级率低的一个因素。在制订新教学计划或课程方案中,我们很有必要借鉴他校经验,增加外语教学时数,在第一、二学年开设必修英语课的基础上,在第三学年甚至第四学年开设外语提高性质的选修课,以此作为提高我院学生外语水平的途径之一。

专业课程是培养学生运动技能、裁判技能等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从6所院校的专项课程教学时数安排看(见表6),上海体育学院是最多的,专项训练课程和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的总时数达到828学时,比我院高出522学时,北京体育大学专项教学时数处于第二位,专项训练课程和专项理论与教学实践课程的总时数达到656学时,比我院高出350学时。我院的专项课程时数在六所院校中最少(306学时),甚至低于师范类的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85学时。这组数据可能从一个侧面部分回答了社会和本院教师对近几年我院学生专项技术能力下降的原因。

毕业会考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全面考察,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我院与成都体育学院都执行毕业会考制度,但我院虽有毕业会考的要求,实践中却因为种种原因没有严格执行。教育部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将毕业会考的要求以“顶点课程”的形式固定在课程体系中,使毕业会考制度的具体体现,也更加便于实施与落实。对于这种发展趋势,我们在制定新的教学计划或课程方案时应将之作为必不可少的内容。

2·5教育专业类课程设置的比较

体育教育专业具有体育和教育的双重性,这一特性决定了在课程设置中既要有体育专业的课程,又要有教育专业的课程。体育教育专业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是体育师资,而且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学生从事教师职业的比率会越来越大。因此在学期间培养学生教育理论与教学方法至关重要。从6所院校为学生开设的教育专业类课程整体情况看,教育专业类课程比例偏低,学时数都远低于5%。在课程体系中教育专业类课程欠缺,直接影响到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的牢固、教师意识和素质的养成、教育教学本领的掌握,削弱了体育教育专业应有的师范性。此外,6所院校中除华南师范大学外,其他院校设置的教育专业类课程内容较为单一,都是理论为主的课程。而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主线是教师,要求学生对知识技术的学习和掌握应达到不但自己懂得,还要达到会讲、会做、会教的程度。

6所院校中,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为学生开设的教育类课程数及学时数、学分最多,有三门必修课、一门选修课。而且该校特别开设了教育职业技能课程,对作为教师职业所需的基本功进行专业要求与锻炼,值得我们借鉴。我院在这类课程设置方面有三门课程,而且都是必修课,中学体育教材教法是一门针对性很强的课程,应该说是与学生培养目标十分一致而且作用非常大的课程,但是由于学时太少,并且都是理论学时,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能够与教学技能的实践相结合,在培养人才方面发挥的作用将会更明显、更大。

2·6体育卫生保健类课程设置的比较

中学体育课程改革正从过去单一的体育课转变为体育与健康课,要求体育教师在掌握运动技能的同时,还必须充分掌握体育卫生保健知识,而这些知识主要靠在学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体育卫生保健类课程传授。从表8可以看出,在6所院校中,我院的该类课程结构较为单一,传授的知识较为陈旧,实用性不是十分突出,而兄弟院校开设的“健康教育与健康评价”、“体质健康教育研究、“体育健身原理与方法论”、“心理健康与咨询”、“健身学”等课程,与中学基础体育课程改革的形势结合更为紧密,值得我们在制订新的教学计划或课程方案时借鉴。

3结论与建议

3·1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的内容与结构

基本相同,但也存在课时数差异较大,课程重点各有所侧重的特点。我院课程门数多而学时少,课程内容繁杂,课程模块特色不突出,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有待加强。

3·2我院选修课学分比例较大,给学生课程学习的自由选择度较高,但专项课学时少,不利于培养学生扎实的专项能力。

3·3人文素质教育是我院课程体系中的特色之一,应继续发挥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能力的积极作用。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