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刺绣培训总结8篇

时间:2023-02-24 05:44:30

刺绣培训总结

刺绣培训总结篇1

2019年上半年,某县哈萨克刺绣文化产业在县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区、州业务部门的悉心指导下,按照县委“生态县、旅游县、文化县”的战略部署,落实资金和加强自身建设为保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投资环境,大力发展民族刺绣产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使各项工作全面推进。现就2019年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做简要汇报。

一、哈萨克刺绣产业发展现状

某县是哈萨克民族聚居县,也是边境县,是全国三个某县之一,总人口8.87万人,其中哈萨克族2.39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26.94%。哈萨克族妇女心灵手巧,历来有着精工刺绣的优良传统。哈萨克刺绣是以哈萨克民族特色为主的一种传统刺绣工艺,它充分融合游牧部落民间创意的精华,历经多年演化、不断开拓、精化技法,形成了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和艺术体系,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不断发展和探索中也兼容了乌孜别克、维吾尔、汉族等民族特征和刺绣风格。刺绣品主要有哈萨克族衣服、裙子、鞋帽、挂包以及床上用品、室内装饰品,图案反映了哈萨克人的生产、生活情景和大自然风情。主要分布在哈萨克民族较多的大石头乡、博斯坦乡、大南沟乡、雀仁乡、白杨河乡、照壁山乡、东城镇鸡心梁村、克牧场、木垒镇等乡镇。过去哈萨克民族把刺绣品用作家庭实用品和娶媳嫁女的赔送礼品,如今在市场经济的带动下,民族刺绣工艺品走出毡房和山沟,进入了国内外市场,给生产者带来了商机与活力,极大地促进了牧民增收、推动民族刺绣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某县哈萨克民族刺绣文化产业园总占地面积102亩,由刺绣品加工、展示、销售、培训和旅游购物、特色餐饮及民族特色文化演艺为一体的民族刺绣一条街。在昌吉州党委、州人民政府将木垒县哈萨克民族刺绣业确定为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和举全州之力帮扶木垒的特色产业之一,给予了大力支持下,使大批哈萨克妇女走向了刺绣产业。截止目前,全县已注册“奥艺绣”、“牧垒”、“美热瓦提”、“木拉”、“加萨吾”5个刺绣产品商标。2019年木垒新引进纺织服装企业一家,主要做校服、工作服、内衣等,预计可解决300人就业问题,目前厂房正在加紧进购设备,调试安装完毕即可开工。

目前,已入驻产业园企业(合作社)共28家,其中:服装(刺绣)企业9家、合作社16家,有大型电脑绣花机69台,各类盘花机、缝纫机579台,固定工人480人,带动就业21870人。产品主要销往阿勒泰、青河、伊犁等全疆各地及土耳其、哈萨克斯坦、蒙古等周边国家,哈依娜尔等刺绣公司与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都签订了订单生产协议,在阜康天池景区设立了刺绣产品销售点。形成了“产业园+公司+基地+合作社+农牧民”的产业发展格局。2019年1-5月纺织服装产业实现产值1250万元,增加值450万元,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0.12亿元,招商引资1家,新增就业30人。

二、加快推进项目工作

1、=某县==园区哈萨克民俗博物馆布展项目

(1)项目基本情况

一、该项目自2017年4月开始动工,建设内容包括哈萨克民俗文化博物馆及外延区(文化精品店)装修布展;民俗文化博物馆外部防水处理;藏品收购及手工制作、花毡处理、室外主题雕塑;负一层扩展工程和楼梯入口改造。

(2)项目进展情况

未招投标,项目2017年5月5日开工建设,截止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的95%,工程形象进度为:项目目前土建工程完成投662.5万元,产生前期布展设计、监理等费用37.5万元,完成总投资为1200万元,目前已支付工程款500万元,其它费用全部由施工方垫资.

2、纺织服装(刺绣)产品交易中心及配套基础设施项目(哈萨克文虎体验中心)

(1)项目基本情况

该项目自2017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建设内容包括纺织服装(刺绣)产品交易中心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总建筑面积13148.6平方米,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10505.6平方米,地下总建筑面积2643平方米及二次装修、院落硬化、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

(2)项目进展情况

该项目为与====公司合作实施的PPP项目,该项目由=====公司负责承建,随后=====公司发包给=====集团建筑安装有限公司二分公司施工,于2017年6月24日开工,10月20日停工。目前可研、审图已完成,前期手续已办理完毕,一方案两报告(初稿)已编制完成。目前地下室主体完工,一层封顶。完成工程量为1163万元,原计划2018年10月20日竣工,现已停工。

三、存在和需要帮助解决的问题

1、技能型产业工人缺乏,员工培训期相对较长。员工整体教育水平低于内地,具有高中(含中职)以上文化程度人口仅占全县农牧民总人口的20%,劳动力就业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亟待进行大规模的职业技能培训。

2、中小企业存在融资难。资金问题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影响企业发展,园区内部分中小企业由于融资困难,致使企业无法进行正常生产。

3、需加大宣传力度,亟待举办高层次商贸洽谈会,推进刺绣产业做大做强。

4、木垒县民族刺绣产品相对单一,市场占有率不高,亟待通过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和产品多样化创新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着力加强对哈萨克刺绣文化产业组织领导。

积极构建“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推动某县纺织服装(民族刺绣)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当前,正在进一步研究各项产业帮扶措施,加大扶持发展力度,全面开展全县纺织服装(民族刺绣)产业引导服务工作。从产业数据统计、合作社(公司)规范化运营、产业结构合理调配、===礼物打造、新技术培训五个方面着手,逐步打开工作局面。

(二)着力强化对纺织服装(民族刺绣)产业规划引领。    

根据《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民生工业园区“十三五”布局和产业发展规划》《自治区纺织服装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专项编制《=某县纺织服装(哈萨克刺绣)产业发展规划》。依托现有产业发展基础,围绕哈萨克民族刺绣文化产业园、刺绣展示中心和五乡两镇刺绣生产基地,按照“抢抓发展机遇,整合优势资源,做大服装刺绣,推进一乡(镇)一品”的发展思路,形成“一心、一线、多点分布”的纺织服装(民族刺绣)产业发展格局。

刺绣培训总结篇2

但是,在“锦绣计划”实施过程中,仅仅培训绣娘绣花还不够,要让“锦绣计划”这个“锦绣之梦”变成现实,还要思考在贵州这个手工技艺精湛,民族资源丰富多彩的锦绣之地,“锦绣计划”如何带领绣娘用一针一线来成就她们的锦绣人生,实现在家门口创业就业、脱贫致富?如何让传统手工艺品从大山深处走进现代人的生活,让普通大众分享到源于贵州少数民族的那份美丽?

几个月下来,我们总结了一些经验,收获了很多,也发现一些问题。仅仅培训绣娘还不够,还要让培训出来的绣娘能够真正的参与到产业发展的链条中来,让他们学有所用,让学到的方法技能转化为生产力。

首先,培训绣娘,要与绣娘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让绣娘有信心,自觉意识到自己的技能和文化能够让生活变得更好。我们公司坚持的原则是:把订单交给绣娘,就要相信绣娘能够绣得好,即使有些绣品达不到我们的要求也要按照约定的价格收回来,并立即给他们支付酬金,因为她们一针一线不容易,但不好在哪里一定要告诉她,让她知道下次如何改进,这也是一次培训和建立相互信任关系的机会。因此,我们的培训老师到农村去,绣娘都拉住不放,特别受欢迎。作为设计加工和销售企业不仅要在市场上赢得口碑,还要在绣娘中赢得口碑,绣娘是产品链条的源头,我们要尊敬和爱护绣娘,付给他们足够的报酬,让绣娘感受到自己的民族文化和自己的劳动成果被尊敬。

其次,爱护绣娘尊重绣娘的同时,也要培养她们的契约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带领她们更好地融入市场。但由于绣娘是居家就业,她们除了绣花还要做大量的农活和参与传统民俗活动。一边是要求在约定的时间内准时完成某一订单的市场时间,一边是生产第一线没有约束的乡村慢生活。怎么办?作为培训老师,就要在培训中培养她们的契约精神,让她们形成面对市场的时间观念。

第三个方面,培训的内容要实在,不要做花架子。少数民族村寨里的绣娘心灵手巧,技艺精湛,但是她们更多只会绣某一种针法和绣式,她们绣的花是昂贵的艺术品、是她们特定生活的写照,是属于她们民族的史诗。要想让传统的文化技艺走进现代社会,走进大众的生活,我们就要根据市场的需要来培训绣娘,要从色彩搭配、图案设计等方面一针一线教会绣娘又好又快地做出普通大众能够接受的产品。同时,不仅要培训绣娘如何绣花,还要培训他们如何把绣品变成产品,并为她们去开拓市场,让绣娘成为整个生产线上的最前端。

刺绣培训总结篇3

黔东南州民族刺绣由苗族刺绣和侗族刺绣两大刺绣体系组成,刺绣风格各具特色。本文以苗族刺绣为例,黔东南少数民族刺绣技艺针法共有挑花、平绣、插花、锁绣、破线绣、锡绣、蚕丝绣、辫绣、疙瘩绣、两针绣、短针绣、堆花、盘线绣、打籽绣 、贴花、针织绣、滚边17大类,其中锡绣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使用金属进行刺绣的技艺,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在中央政府门户网上发出通知,批准文化部确定的321Ⅶ-22苗绣为第一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苗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外的一大绣种,在“辞海”中紧随四大名绣之后。由于四大名绣高度艺术升华,发展成为高端欣赏性的艺术品,被人们所推崇,然而,黔东南苗族刺绣的原生态产物——绣片,相对于四大名绣,独特鉴于精妙至上,具有广阔的百姓群体实用价值市场。譬如破线绣类似于苏绣,绣品华丽高贵,可用于高档服饰和景物山水的制作。锁绣、挑花绣品结实耐磨,适用于家居用品如靠垫、桌布、窗帘、鞋帽等。打籽绣、堆绣、绉绣、锡绣都是苗族特有的绣种,具有很强的装饰性,可用于民族工艺品开发,特别适合于包类产品。贴布绣、短针绣可用于儿童布艺玩具产品。手编工艺如盘扣、流梳、辫带、滚边可用于生产服装的辅料和绣品的装饰。传统的蜡染图案、刺绣图案、剪纸图案和黔东南的风景名胜可通过印染工艺,用于T恤衫休闲装,布料用侗布和家织布。

513 Ⅹ-65为苗族服饰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黔东南苗族服饰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等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服饰发展史上的五种形式,即编制、织制、缝制、拼合和剪裁,在黔东南服饰中均有范例,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流光溢彩,雍容华贵,显示出鲜明的服饰艺术特色。黔东南由于文化地理上的错落分布,3000多个独立为主体的自然村落,构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服饰支系,以至形成了服装款式纷呈的奇特服饰艺术宏伟景象。刺绣造就了100余种民族服饰。黔东南民族刺绣文化是中华民族刺绣文化的一朵奇葩,是目前我国乃至世界保存古老绣法最完整的地区。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开觉村农村妇女刺绣文化传承专业村建设

(一)项目建设地址开觉村简介

开觉村是我国最大最典型的苗族吊脚楼村寨聚居群落雷山县西江镇的一个行政村,全村563户,3126人,家庭年均货币收入1600元,属部级贫困标准。该村群山环抱,重峦叠嶂,梯田依山势而上,自然环境十分优美。贵州省第三届旅发大会配套工程公路修通后,距自治州首府凯里30公里,四十分钟车程。虽然二00四年政府投资修建了旅游设施芦笙场,但目前村两委对如何发展旅游尚未有明确的思路和措施,迫切需要扶持,是典型的城市边缘化村落。开觉村周边尚有平寨、东引、也东、羊排、乌嘎、也薅、水寨、南贵等村寨,以开觉村作为文化传承专业村示范点,有利于辐射周边村寨。

该村妇女有着牢固的刺绣传统,其刺绣特点为:

1、辫绣——首先以彩色丝线编 成小辫条,丝线最少五根,多则二十根,数量不论单双。辫条辫好后,将辫条照着纸花的纹样平铺在纸花上,一圈一圈的由外向里,用一根同色丝线钉紧。这种技法非常细致,费时费工,制作一对衣袖花需要三个月的时间。

2、绉绣——绉绣是在辫绣的基础上,将丝线辫条依照纸花纹样,由外向里用丝线将每一折绉钉牢,折折紧紧相靠,做出的图案高出底布五毫米左右,图案具有强烈的浮雕感,形成一种朴实厚重的效果。绉绣只用作服饰上的袖片花,图案多为龙凤,植物图案以石榴为主,寓意多子多福。绉绣是雷山开觉、台江九摆周边地区所特有的绣种,具有较高开发经济价值。

3、贴花——顾名思义就是把所绣的花纹图案贴在底布上。贴花分彩色和素色两种。把彩色缎子或棉布剪成所需刺绣的纹样如青蛙、蝴蝶、牡丹、飞鸟等等,将边缘滚好,然后贴在底布上钉牢。贴花在多数情况下是与其它绣法结合一起运用的,最常见的是平绣。素色贴花多用在服饰的裙边、领口、袖边、裤边、鞋口等部位,一般多用家织黑布剪成连续镂空的几何纹、如意纹、云纹等,具有强烈的装饰效果。

4、平绣——平绣是苗族服饰刺绣饰片使用最多技法,一般是先把纹样图案描绘在布上再进行刺绣。雷山、舟溪一带,则是先把剪好的纸花贴在绣花布上,进行刺绣,色彩比较丰富艳丽。平绣多见于花边、围腰、鞋子和花条裙上。

开觉村男女老幼都衣着盛装,姑娘、媳妇们身着精心绣制的右衽花衣,头挽螺型发髻,戴着本地银匠制作的银角、银雀、银花、银梳、银钗;耳戴银耳环;颈项上戴着单股的、双股的银项圈,挂上银压领。绣花围腰上系着银铃,花衣上缀着银泡、银片、小银铃;手上戴有银手镯。下装为百褶长裙,24条精绣的条裙,琳琅满目。

(二)项目建设——黔东南州太阳鼓苗侗刺绣有限责任公司

太阳鼓刺绣公司成立于2007年6月(此前为杨建红苗绣工作室),经营范围为刺绣加工、文化陈列,是黔东南州委、州人民政府批准的文化旅游重点扶持民营企业。公司文化窗口“太阳鼓苗侗服饰博物馆”(项目资料库),共有展品200多套苗族侗族服饰、1000余件(张)刺绣绣片、2000多张苗族服饰剪纸和30件纺织器具。2011年5月,黔东南州文物局组织了专家进行了评估,2012年7月已获国家文物局注册。2010年11月29日,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田进在太阳鼓苗侗服饰博物馆近距离欣赏苗侗服饰,了解了苗侗服饰文化的历史,深刻感受独具魅力的苗族服饰文化,对太阳鼓苗侗服饰博物馆藏品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并责成贵州电视台拍摄了“守护苗绣”专题片,中央电视台二频道也同时作了专题片“针尖下的传奇”。公司现为:⑴、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保护项目“苗绣”传习基地。⑵、贵州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⑶、黔东南州“阳光工程---特色产业苗族刺绣”培训基地。⑷、贵州省妇联“女大中专生实践创业基地”。⑸、《贵州省旅游商品产业振兴计划》创业基地⑹、黔东南州旅游定点单位。

(三)项目建设达到的预期效益 1、经济效益:目前该村妇女刺绣技艺水平可操作的约400人,每月最低收入450元计,每年人均纯收入可达2000元,2011年整村实现刺绣收入80万元。2、社会效益:①、传承、保护、开发苗族刺绣文化。②、实现农村妇女刺绣技能的商业转化,向产业化道路发展,作为旅游产品开发,进入消费市场,转化为商品。③、能够以个人或家庭为单位,让妇女们在家里一边劳作养殖,哺育孩子,照顾老人,利用生活闲瑕时间来进行剌绣加工。让广大妇女们知道,自己的手工技艺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转化为商品,增加经济收入,以此达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其核心“生产性”释义

“生产性方式保护”,是针对非遗中具有生产性质的项目而提出的保护方式,在不违背传统手工生产规律和运作方式,保证其本真性、整体性和手工核心技艺的前提下,使传统技艺、传统医药、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在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活动中,得到积极有效的保护。生产性方式保护的终极目的,是在生产与经营流通等环节中,使其得到有效健康的发展,最终达到科学保护。生产性方式保护的非遗项目,承载着千百年历史的古老技艺,古老技艺之所以能够具有生命力,除了人们有意识地保护与传承,还有就是被后人不断赋予新的时代气息,使自己在保留传统基因的同时,被注入新鲜的元素。

笔者作为“开觉村农村妇女刺绣文化传承专业村”建设项目负责人,就开觉村在生产性保护建设工作中,有以下认识和体会。

(一)生产性保护基础——刺绣村建设(基地)培训

由于审美情趣、制作工艺、地域文化等诸多因素,黔东南苗族刺绣忠实秉承了传统理念,这固然对传承保护苗族刺绣文化至为重要,但是,绣品无论从布料、丝线、色彩、规格等方面,都与时尚存在一定差距。黔东南农村妇女的绣品,都为自己制作穿戴,极少作为商品出售,因此,妇女们空有一手好针线,却难以找到增收的路子。

若要实现农村妇女刺绣技能的商业转化,向产业化道路发展,原始绣品作为产品开发,进入消费市场,转化为商品,必须要与市场接轨。作为刺绣者的农村妇女,必须经过短期的培训,更新观念。

针对培训对象为农村少数民族妇女,有传统的手工技能而无文化(基本不识字),因此,培训的形式将打破“课堂式教学”模式,无必要的“理论”教学将取消。通过具体实际操作示范,手把手、面对面进行培训,目的是让培训对象易学、易懂、方便、管用。使认知狭隘的妇女们能够粗略认识传统刺绣与现代时尚需求市场的差距。教案注重介绍黔东南地区刺绣产品的消费群体及不同消费群体对刺绣产品在色彩、成本、刺绣工艺、产品品种、产品规格等方面的要求。培训内容结合企业刺绣产品绣种开发方向,主要有破线绣、打籽绣、堆绣、皱绣、平绣、挑花、蜡画剪纸、色彩搭配等。

师资以多彩贵州“两赛一会”刺绣专家评委杨建红和全省“两赛一会”能工巧匠刺绣特等奖邰老新等5名阳光工程培训教师成员组成。

培训形式:⑴、普及型培训,以已开发和即待开发旅游业村寨为单位,方便培训对象居住地交通不便以及培训对象农忙时节生产和照顾家庭生活。⑵、重点培训已具备一定水准的刺绣妇女,目的是生产高尖端刺绣品,填补黔东南州刺绣品“好手艺,滥产品”的空白。

因此。苗族刺绣非遗生产性保护首先是:1、利用丰富的民族服饰刺绣文化资源,采取刺绣村(创业就业基地)+公司的生产模式,通过对农村少数民族妇女的思想观念、综合技能、文化保护理念的培训,让妇女们成为最基本的生产单位,不出家门,实现就地就业。公司通过整合产品和销售产品,达到农村妇女增收的目的,最终,让文化拥有者、保护者——农村妇女寓保护、传承于实惠之中,实现文化与产业双赢。2、通过对民族服饰刺绣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开发利用、传承发展,融合现代元素,依托国际知名品牌,占据更大的开发空间和市场空间,走出跨越发展之路,把文化转化成商品,达到文化保护与开发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文化资源的永续利用。

(二)原始非遗刺绣品——创新

充分挖掘珍贵的民族手工艺及其文化内涵资源,利用市场时代增强非遗的影响力,对原始非遗刺绣品融入现代设计理念,进行重新设计整合,及时转换产品功能,使其与现代大都市流行时尚元素完美结合,创新出既有苗侗民族风格又不失现代都市时尚;既有实用价值又有收藏价值的刺绣工艺品等系列产品,并使之向产业化道路发展。

产品工艺毫无置疑定位为“手工”。手工刺绣的主要艺术特点是图案工整绢秀,色彩清新高雅,针法丰富,雅艳相宜,绣品精巧细腻绝伦。就苗族刺绣针法而言,极其丰富而变化无穷,共有17大类50余种,风格独特,图案纯朴、色彩艳丽、构图简洁、造型夸张、针法多样、绣工精致,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性强,是我国顶尖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产品均以苗族刺绣文化元素为主流。

近年来一些国际知名大牌开始利用我国的非遗技艺开发产品,获利非浅。因此,通过创新,让古老的技艺产品在不失传统的基础上充满时尚,在迎得消费者喜爱的同时艺人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就能专注感觉技艺,学艺者也会自觉加入,现代设计理念将在非物质生产保护中发挥积极作用。

1、新材料创新。拟选用新材料(如亚克力、PVC材料、高档混纺棉纺丝绸、真皮等)取代传统材料,解决传统材料色彩单一、固色差、不易定型等落后工艺(如侗族亮布固色落后工艺)。

2、设计创新。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设计出符合现代都市人们消费观念,拓宽产品用途,满足市场需求。

3、新工艺创新,采取传统纯手工与现代加工成型工艺相结合,如选用刺绣与亚克力镶嵌制作成钥匙扣;真皮机械打磨(打薄)再进行刺绣等,解决纯手工制作产量低、美观度不够等方面的不足;PVC餐垫、茶垫解决洗涤上的不便。

4、包装创新。采用低碳环保材料(比如石桥土纸),并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进行包装设计,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

5、突破传统民族刺绣工艺仅用于服饰的局限,进行刺绣书签、屏风、抱枕、香包挂件、披肩等新产品开发。

四、政府扶持及政策支持

1、政府采取“项目资金”方式,给予非遗的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做到资金有的放矢,卓有成效使资金真正用到项目开发上,也更利于资金的管理。

2、非遗传承人目前的困境年龄老化,后继无人。手工产品陈旧,创新不足,产品滞销,导致产品收入入不溥出。引响到艺人的生计,学艺者看不到希望价值,导致弃艺另寻生计,而艺人生计条件的改善是延续技艺的重要手段。因此,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大力支持以非遗为主的各种手工业协会,给予3----1 0人的公益性岗位名额,按规定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

3、进一步建立非遗生产基地,加大民族手工产业经营管理人才、严品研发人才、民族手工艺传承人及生产队伍的建设,提升民族手工产业发展水平。

4、加强宣传。由于消费群体对产品的认识程度和自身的宣传力度,产品目前急待解决的是国内外市场营销。市场营销可以通过政府牵头,搭建发展平台,参加最为行之有效的广交会、义乌小商品博览会和大连国际服装博览会,提高社会产品知名度。

五、非遗生产性保护税收政策

“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大部分企业、个体和个人,都处于发展初期,刚刚起步,国家定当与予扶持,就税收按可操作性原则,笔者有如下建议:

1、税务机关根据纳税人两年的纳税额度、纳税诚信度、财务制度管理等指标,比照当地其他纳税人情况,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非遗部门与予资金奖励(补助)和给予政治荣誉,五年为一周期。

刺绣培训总结篇4

外出打工第一人

25年前,张春英也曾一度成为乡亲们议论的焦点,因为她是家乡第一个外出打工的苗家女。

张春英出生在贵州省施秉县清水江岸边马号乡六合村的一个苗族村寨。这里的苗族原生态文化保护得很完整,尤其是清水江苗族刺绣,堪称黔东南少数民族工艺的绝活。在这一带,苗族刺绣衣服是苗族姑娘的重要嫁妆。苗家姑娘出嫁前,都要自己亲手绣一套嫁妆。每一件绣品的完成,都渗透着姑娘的智慧和心血。心灵手巧的苗家姑娘也往往博得人们的赞许和青年男子的爱慕。

张春英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在母亲的传授下,从小就掌握了苗族刺绣的技能。由于家庭经济困难,1986年,初中还没毕业的张春英就被迫放弃了学业。她作出了一个令全家惊讶的决定:出去打工养活自己。按照苗家人的传统,女孩除了专心刺绣和必要的家务活外,农活都很少干,更不要说出门打工。在那个年代,张春英这个决定被村里人当作笑话,在他们看来,这是对传统和家庭的一种反叛。

张春英不顾别人对自己的议论,毅然到镇远县绣品厂当了一名刺绣工人,每个月工资20元。这是她第一次尝试用妈妈教会的手艺来谋生。

进厂不久,贵阳一家刺绣厂到镇远招工,张春英考进了这家刺绣厂,并被委派到贵州在珠海创办的一家电脑刺绣厂工作。凭着对图案设计和色彩搭配的天生灵感,张春英成为一名设计人员。

虽然张春英觉得很骄傲,但仍然没有改变家乡人对她的非议。在珠海工作时,张春英曾被工厂委托回家乡招聘几个刺绣能手。好不容易找到两个既能说汉话、又懂刺绣的姑娘,张春英却不能把她们带走。“我们都说好了一起出去见见世面,但姑娘的爸爸就是不肯,他认为苗家姑娘是不能出去打工的。”张春英理解苗家人的传统。

背井离乡是无奈的选择,却也是梦想的开始。

在珠海打工期间,张春英看到内地与沿海地区的差距,深知“没有文化就走不远”。她白天工作,晚上上学,学习刺绣的理论。6年的打工生涯,使张春英明白了什么是商业信誉,什么是时间观念。“我们家乡之所以落后,是观念太陈旧!”从大山农家走出来的张春英,急切地渴望着父老乡亲能改变观念求发展,早日过上好日子。

正是这份牵挂和期望,注定了张春英的人生坐标不可能离开她的家乡。

回乡创办刺绣厂

1996年12月,张春英决定与相恋多年的爱人结婚。她放弃了到香港一家刺绣厂当技术员的机会,回到了家乡。

有时候,离开是为了更好地回归。

回乡后,张春英在施秉民族刺绣厂出任技术员。她的工作能力得到全厂员工的赞赏。1999年,由于各种原因,该厂被迫停产。但张春英不甘心:“我凭着老祖先留下的技艺从苗乡走出去,现在还是想为家乡做点事。”她成立了“榜香郁”刺绣精品厂,租用已停产的施秉民族刺绣厂厂房,接收部分员工,开始了她的“‘榜香郁’之梦”。

在苗族《十二路大歌》中,传说榜香郁是苗族先祖蚩尤王的女儿,长得美丽动人,心灵手巧,练就一手刺绣绝活,并不吝将自己的绝活传授给十里八乡的女人们,让大家都成为刺绣的能手。她美丽、智慧、手巧、善歌舞。从古到今,榜香郁都受到苗家人的敬仰。黔东南苗族同胞历来把她作为美丽、智慧、富贵、长寿的象征。在节日庆典里,苗族人送给客人最好的祝福就是:“祝愿你像榜香郁一样聪慧、长寿,到一百二十岁仍拄着银拐杖去远游。”张春英为公司取名为“榜香郁”,既表达了她带领苗族姐妹脱贫致富的心愿,又寄托了她“带给用户一份天然的美丽和一份真诚的祝福”的美好愿望。

由于产品质量好、讲信誉,张春英得到了施秉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2007年,她用多年积累的资本注册了“贵州省施秉县榜香郁绣品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自己任公司董事长及法人代表。公司成立后,她加大投入,将建筑面积达1000多平方米的原施秉民族绣品厂厂房的1至3楼作为总部的办公场所,投入近30万元进行装修和改造,集销售门市部、生产车间、办公室、保管室、设计室、产品展厅、工人宿舍为一体。小小的刺绣作坊,很快转变成了公司化经营,并初具规模。

张春英还充分利用自己打工时学习到的知识和积累的经验,对企业加强管理,深化内部改革,开拓市场,开发出顺应市场需要的产品。公司的经营越做越红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不断提高。

就在这一年,张春英的公司荣获国家民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颁发的“十一五”期间全国“少数民族特色轻纺工业基地”称号,“榜香郁”绣品也成为黔东南州重要的旅游商品之一。在张春英看来,这是对自己执着和坚持的一种认可。

凭借多年的市场经验,张春英还对产品结构进行了调整:“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为加大营销力度,张春英还组建了一支专业营销队伍在外开拓市场,分别在凯里市和周边县设有专卖店。同时,她积极参加省、州、县组织到外地学习和参展的活动,不放过每一个展示和营销的机会。2009年,公司就签订了128万元的海内外供货合同。2009年2月,“榜香郁”公司主流产品刺绣披巾、围巾等在欧洲瑞典参展,获得良好评价,并签订了30万元人民币的订单。“榜香郁”开始从施秉走向全国、走向海外。

“榜香郁”公司以优良的产品质量,赢得了中外客商的青睐,销售收入连年增长。2006年实现销售收入80万元。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120万元。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177万元。2009年6月底已实现销售收入220万元。张春英本人也先后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会员、中国刺绣艺术协会贵州区副秘书长、高级工艺师。

用最朴实的方式延续传统文化

办厂期间,为了实现让家乡的苗族姐妹们通过手艺致富的愿望,张春英在家乡――马号乡六合村设立了分厂(点)。但是,说服家乡姐妹们用手工技术赚钱,并不是件十分容易的事。和二十多年前张春英出去打工时不同,现在苗族年轻的女孩子不愿做刺绣的手工活,都到外打工去了。

“苗族刺绣是祖先留给我们的财富,我们不能让世代相传的民族刺绣没有了接班人。”这是张春英对苗家姐妹们重复得最多的话。有手艺,观念跟不上也不行。有时候,一个月能完成的活,因为没有时间观念,接活的人会拖两三个月才完成。为此,张春英很为难,也很伤心。“我们能够走到今天真的很不容易,如果观念不改变,就肯定发展不起来。”她开始在家乡宣讲时间观念和商业信誉的重要性。

在她的劝说和帮助下,包括她侄女在内的许多苗家女青年重新捡起了民族刺绣的手艺。一些早已不会刺绣的苗家女孩也走进了她的刺绣培训班,这顺利地实现了“公司分厂农户”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

2000年1月至2009年5月,张春英先后在施秉、镇远、剑河等县建立了十多个厂(点),这些厂(点)为当地苗族妇女提供了近1000个工作岗位,每个职工月收入800元以上,这使得苗族妇女不出家门就能打工赚钱,她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制作嫁妆的技艺,成了赚钱致富的本领。

2008年,张春英在当地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把苗族刺绣技艺与农民工培训结合起来,开了6期培训课,累计免费培训了两千多人次。手艺出众的学员,被张春英的公司优先聘用,这使得许多淡忘传统技艺的苗家女看到了足不出门就能就业的希望。“现在有一百多人希望到公司来工作。”张春英手中厚厚的一叠培训合格证,证明了她坚持的价值。

现在,张春英在开展“民族工艺进校园活动”。她的公司先后在施秉县双井中学、城关一小、杨柳塘小学、双井小学、马号小学等学校建立了刺绣培训基地,开设民族刺绣课。她希望苗族刺绣文化能够得以传承和延续。张春英还计划着将“苗族刺绣进校园活动”拓展到更多的学校。

刺绣培训总结篇5

关键词:少数民族妇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社区

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1-0030-02

一、阿着底民族刺绣协会

2004年,普氏民族绣品厂在石林县科学技术协会(下称“科协”)帮助下,于2005年3月9日正式举行石林阿着底民族刺绣产品开发技术协会(下称“协会”)成立大会。普氏民族绣品厂厂长普菲当选协会理事长。协会的成立,标志着石林县传统的民族刺绣业将通过自发的协会组织向产业化经营发展。

协会成立至今,理事由最初的13名发展到现在的46名。会员从刚开始石林县452人发展到云南全省7 800人,其中有57个残疾人会员,还有68名由于2008年经济危机失业返乡的女青年会员。协会会员从刚开始的阿着底村村民发展到现在遍布寻甸、大理、禄劝、东山、普者黑、西双版纳等地的多个少数民族妇女群体。产品销往俄罗斯、日本、香港、北京等地。 2008年,协会刺绣品产值达到1 000万余元。

二、协会产生与发展动力和运行机制分析

(一)动力机制

1.能人带动与市场驱使。早在20世纪90年代,在外打工的普氏姐妹就发现她们演出时抛给台下客人的荷包相当受欢迎;一开始是送,到了后来,客人们就愿意花钱买。每到一地演出,人们对她们身上的民族饰物都表现出极大兴趣,表示愿意出高价花钱购买。普氏姐妹以高出一般农民的市场洞察力,发现并开拓了民族刺绣系列产品市场。

协会会员通过绣品一项的收入相当于2008年石林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 200元的一半甚至更多。2008年,协会刺绣品产值达到1 000万余元,取得较好经济效益。提高了会员经济收入,增强了协会凝聚力,促进了协会发展。

2.社区经济、文化环境推动。天下闻名的石林景区,兴旺的旅游业带动了周围地区少数民族刺绣业的发展。依托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民族风物资源,积极发展刺绣产业,不仅是石林建设旅游经济大县的重要途径,也是繁荣石林民族文化、培育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作为石林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林刺绣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实现了商品化和产业化。协会发展找到了经济、文化的立足点。

3.政府支持。从办绣品厂到成立协会,从跑贷款到拉订单,各级政府积极关心和支持着刺绣协会的发展。协会遇到资金周转困难时,政府积极帮助联系农业银行,采用协会会员办理金穗惠农卡、分担协会贷款风险的方法协助协会渡过难关。

(二)运行机制

1.能人主导的协会运行机制。协会的成功运作离不开能人普菲强有力的推动和管理。政府对能人的支持与肯定进一步加强了能人对协会会员的影响和带动。协会发展初期,能人的角色可能会被误认为“牟利的中间商”,但是如果“中间商”可以带来信息、带来原先不曾有的利益,那么中间商的存在就有积极意义。能人组织农户,形成一定规模的协会,带动农户与市场对接。能人及其组织的出现适应并代表了石林刺绣行业的生产水平和生产关系。如果有更多的能人或“龙头”产生,为了保持自己在更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相对有利的位置,能人或“龙头”就不得不考虑让散户得到更多好处。最终,分散的农户也会得到更多实惠。所以,能人和“龙头”是必需的。

2.经济利益分配机制。协会实行以户为生产单位,采取“发放原材料―收半成品―加工成品―销售”的经营生产方式和相应的经济利益控制和分配制度。协会垫支所有刺绣用原材料的费用,会员投入时间和技术制成半成绣品,由理事对散户定价回收,交回到绣品厂,最后一道工序由绣品厂完成,并分散到各零售点和商。会员得到初级产品加工收入。理事得到培训收入、产品加工收入和管理服务收益,其中,对理事经济利益的保护激励了中层管理者培训和指导普通会员的积极性。会长也能得到相应的销售利润。

在整个经营过程中,协会刺绣产品没有注册商标,没有得到完整的品牌利益。也就是说协会所做的努力相当一部分成为整个石林刺绣行业的共性利益投入,其社会效益大于协会的经济利益。随着刺绣行业竞争的加剧,协会的利益将会受到更多的侵蚀。

3.组织培训与发展机制。协会的发展战略是刺绣培训办到哪里,会员就发展到哪里。所以,才有了全省7 800人的刺绣会员规模。培训主要由协会理事承担。经过培训的妇女成为协会会员,协会就有义务回收会员的绣品。

会员一年不参加活动就自动退会,或一年内如果连300元的绣品都交不了也算作自动退会。这样的退出机制保证了会员积极性和自觉性,降低了监督成本。

4.产品质量与控制机制。协会理事是产品质量和控制的中坚力量。理事负责发放刺绣原料,同时身兼产品质量控制的重任。而理事对产品质量的控制源于绣品厂对理事交回产品价格的控制。

三、协会建设与少数民族妇女和社区发展的思考

(一)协会成员个人经济效益与妇女自我意识的改变

农忙季节,会员妇女利用晚上做刺绣,每个月能收入60元,农业生产进入中耕管理后,每个月可收入300元以上,年收入不会少于2 000元。“手脚快”(技术熟练)的妇女每年通过刺绣,收入可以达到4 000元~5 000元。会员反映,能把自己的手绣品变成商品,感到很有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

参加刺绣协会给会员生活带来的重大变化不仅是收入提高了,更重要的是有了市场经济意识。用会长普菲的话说,会员现在会“讨价还价”了,对时间紧的活儿会要求更高的价格,和原来“给钱不敢要,要钱小声气(不好意思)”形成鲜明对比。

成为协会理事的妇女就更“技高、见多、识广”了。理事要负责对申请成为会员的群体进行培训。要对所负责区域的会员产品进行质量检查并负责回收会员产品。

(二)协会对社区建设层面的现实影响

1.村容村貌改善。从2002年普氏民间绣品厂落脚阿着底村,厂长普菲当选村长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进村的980米泥浆路修成柏油路。既为小厂带来更多客人,方便绣品运输,也给整个村子带来实惠。正如农民所说:“村民们再也不用先把鞋脱下来揣在怀里,过了这段路再洗洗脚把鞋穿上了”;“孩子们上学再也不用怕一脚陷进泥塘而绕着走田埂了”。随着绣品厂的名声越来越大,村里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村民对社区环境改善的意识也越来越强烈。2002年,村里就集体出力修建了供大型客车停靠的停车场、修缮了村委会礼堂,总体改善了村容村貌。

2.和谐社区建设。为了最现实的需要,用更多的绣品交换更多的现金,村里的妇女们在闲暇时间都忙着刺绣;为了提高自己绣品的质量,妇女们在一起的时间都交流刺绣经验,妇女们的公共生活有了正当的名声。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相对以前更加和睦,促进了和谐社区的建设工作。

3.社区文化发展。随着绣品厂、协会的发展,阿着底村人也开始越来越习惯举办、参与各种大型活动。2005年春节,首届原生态体育运动会在阿着底举办,1 600多人参加。2009年3月,首届石林刺绣大赛在阿着底举办,1 400多人参赛。在大型活动中,村民们相互协调,通力合作,努力将“阿着底”这个品牌打响。这些活动不仅展示了阿着底社区的传统特色文化,更提升了整个社区的凝聚力和村民的合作精神。

四、深层次思考

(一)创新社区资源整合平台与农村社区建设

如何利用协会影响力,通过丰富协会功能,依靠协会创新社区资源整合平台,整合社区人力资源、企业金融资源(投资、贷款)、政府及其社会资源,提升社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是今后协会在社区发展建设过程中值得探究的问题。

(二)市场经济背景下妇女影响力的改变与和谐社区建设

刺绣技术恰好适应妇女进行非农生产的特点,以协会组织为纽带,探索一种真正的以妇女为核心的致富发展之道。给妇女提供就业新途径,通过发展,真正地带来效益,推动会员妇女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提升妇女在社区重大事务上的决策地位。对和谐社区的发展和实现农村妇女的战略性需求具有重大意义。

(三)传统文化的教育、传承与社区文化建设

彝族民间刺绣从图案到色彩无不蕴藏着悠久的彝族文化和传统。如今,通过协会的不断创新和系列绣品的开发,刺绣品成为彝族民间文化传播的载体,使得优秀的彝族社区文化得以传播。

彝族刺绣历史悠久,彝族妇女把刺绣作为表现勤劳、聪慧等优秀品质的重要象征。彝族妇女从小练就一套独特、娴熟的刺绣技艺,各种花鸟虫鱼、山川日月等形态各异的图案都是彝族妇女的包头、衣服、围腰、飘带等刺绣品上的主角。现有的绣品主要图案有十多种,其中三弦花、太阳花和八角花以及它们的变形图案是最常见和重要的设计,都是“老人教姑娘、姑娘传伙伴”这样传下来的,协会的刺绣技能培训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大背景下无形中推动了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延续,在现实市场中为民族文化撑住了一块难得的传承空间。

五、结语

石林阿着底民族刺绣产品开发技术协会,面对经济发展的需要和社区和谐发展的诉求,带动少数民族农村社区妇女认识自身文化优势,利用已有技术技能,结合市场需求,顺应时代和社会的变化,争取妇女群体的发展机会,贡献于社区发展。形成了一道独特风景,具有典型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继新.中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2004.

[2]徐旭初.中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分析[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吕绍清.农产品行业协会:妇女的机遇与挑战――四川省资中县养猪协会、资阳市畜牧协会调查报告[J].中国农村研究,2006,(34).

[4]李程.民间组织与和谐社区建设[J].唯实,2007,(1).

[5]陆春萍.论和谐社区建设中社区民间组织的培育和发展[J].理论月刊,2007,(9).

刺绣培训总结篇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蜀绣;特色专业建设

保护挖掘传统手工艺中蕴含的精神文化资源,就是保护自己民族的历史和文化。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我国正式颁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2011年6月正式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2年2月,文化部出台《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以保持非遗的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为核心,以有效传承非遗技艺为前提,借助生产、流通、销售等手段进行保护。在保护方针和原则上,“坚持以人为本、活态传承原则,坚持保护传统工艺流程的整体性和核心技能的真实性原则,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服从保护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原则,坚持依法保护科学保护原则”。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推进,对众多手工艺的传承和保护产生了深刻影响。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整个人类共同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也是凝聚民族认同、促进文化交流和发展多元化文化的必要手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育与高职教育结合,是对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行之有效的途径。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自2010年开设服装设计(蜀绣)专业以来,将蜀绣这样的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与高职教育特色专业建设结合,特色鲜明,得到行业和社会认可。职业教育整合蜀绣原有教育培训资源,加强跨学科协作,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与蜀绣相关专业实现优势互补。

一、蜀绣简史

蜀绣又名“川绣”,是以四川成都为中心的刺绣品的总称,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起源于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川西民间,同蜀锦齐名,都被誉为蜀中之宝。蜀绣作为珍稀独特的地方工艺品,以软缎、彩丝为主要原料,其绣刺技法甚为独特,精巧的针法绣技多样,因此蜀绣的制作生产“冠于天下”,是成都乃至四川知名度最高的民间手工艺作品。

“若挥锦布绣,望芒兮无幅”记载着西汉成都“挥肱织锦,展帛刺绣”的场景,朝廷专门设置锦官来管理,所以成都又称“锦城”。到了五代时期,刺绣业快速发展,民间刺绣的绣品、技法进一步提升。到了宋代,蜀绣的技艺水平已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在宋《全蜀艺文志》中也有“织文锦绣、穷工极巧”的描述,“蜀土富饶,丝制所产,民制作冰绣等物,号为冠天下”。由此可见,蜀地当时的刺绣之盛。1830年,四川出现了刺绣手工作坊。经官府同意,由店主、领工和工人共同组成行业性质的“三皇神会”(该组织由辅、料、师组成),才由“三皇神会”制定相关的祀奉条规,并负责调节行业内部纠纷事宜。1903年,在沈荣坤和周考怀的先后主持下,成立了“四川劝业总局”刺绣科,对蜀绣行业的生产、销售进行管理。蜀绣历史上曾风光无限,沿“茶马古道”传播到中东和欧洲,成为中国文化向西方传播的重要载体。蜀绣经过多年不断发展,逐渐形成清新淡雅的色调、流畅优美的线条,具有细腻醇厚、灵性隽永、韵致无穷的独特艺术风格,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二、蜀绣传承方式演变

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亦是文化的承继者。民间手工艺的传承,不属于某种个体的创造活动,而是一代又一代承载者光荣而艰巨的使命,将传统的手工技艺薪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文化,这种文化的传承不仅需要人作为传播的载体,更需要适宜的场所――学校。工艺美术大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起着引导性作用,是传统手工艺的使者,是向年轻学子传播工艺之美的引路人。

蜀绣教育的发展演变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包括师徒传承和家族宗族传承。这种形式通过传承人口传心授,手把手地反复演示,使被传承人在不断的实践中全面掌握蜀绣针法要领和技艺。这是一种非正规教育的方式,对传统技艺的过度保密以及被传承人天资阅历的参差不齐,使得他们大都仅仅成为了具有刺绣技能的工匠。

第二,以蜀绣行业为载体的社会传承,包括著名蜀绣工艺美术大师举办的工作室、蜀绣企业招收绣娘进行的职前培训。由于受到历史原因的影响,一直以来蜀绣的教育传承都处于师傅带徒弟,手手相传的模式,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出现了一些蜀绣大师自己组建的工作室,集蜀绣人才的培养就业、蜀绣工艺品的展销于一体。现在,这样的人才培养模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随着人们生活品质和品味的不断提升,各种家居、企业、公众场合的装饰装潢,开始将目光投向蜀绣等高档艺术品的收藏展示。蜀绣大师孟德芝认为:“蜀绣的发展是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对蜀绣产品的需求而逐步形成的。蜀绣要发展,必须适应社会生产水平的发展。”“蜀绣必须进行包括产品、技艺、针法、体质在内的全面创新”。以大师为依托,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蜀绣专业人才的继续教育和培训,这也是一种非正规教育的方式。工作室的规模、工艺美术大师的门派风格迥异、蜀绣企业经营受限等因素使得这种传承方式不能成为蜀绣教育传承的主流。

第三,以职业教育为基础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职业教育发展水平,与各国、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在部分西方发达国家,职业教育起步早、水平高,在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开发、研究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建立了较为成熟的具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刺绣培训总结篇7

2005 年,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意见。国家开始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保护,并且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资金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和建设,所以将民间美术纳入高校美术教育体系将有助于高校美术教育体质的改革,弘扬民族文化,增强青少年对民族民间美术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刺绣,俗称绣花,是以针引线,将丝线、毛线、纱线等按事先设计好的图样和色彩,在适宜刺绣的织物上穿行运针,以缝迹、线型的组合形成纹饰的一种纤维装饰工艺。刺绣是我国比较重要的手工工艺,而后形成了我国最具代表性的四大名绣苏绣、蜀绣、湘绣、粤绣。各地区的刺绣风格不同,但是手艺精湛,一般都是传承式的,所用的丝线都是蚕丝线,北方用的是柞蚕丝而南方用的是桑蚕丝,都是非常精致的线,可以在丝帛或者棉布和纱绢上穿行运针。传统的刺绣制作要求严格,设计的画稿适合用什么工艺、针法去制作完成,选择何种底料,线的颜色选择和搭配,如何利用画面的空间达到省工省料的目的,都有严格的规范。在古代刺绣的画稿都来源与中国画题材,创作所用的绣花针极细,底料一般选用纱绢,绣线都是蚕丝线,一根丝线可以再分出若干条丝线,这些材料都是极精致的,例如纱绢底料,犹如透空而绣,可以表现国画的水、天空、云雾等半透明的景象,还可做出双面绣的形式,但是要求工艺技能极高,专业人士才能创作出。刺绣的针法多样,有平绣、锁绣、打子绣、十字绣、线纹针绣、包梗绣等等。总体来说传统的刺绣工艺对于高校的学生而言,实现起来比较有难度,要求工艺和技艺手法经过长年的专业训练才能达成,学生利用短短的几个月难以完成传统刺绣的工艺效果,而且传统的欣赏性刺绣一般都没有脱离写实的模式,多以国画、油画、水粉画、摄影灯,属于纪实性绘画,完全的临摹原作,没有设计感,主要考验绣工的高超技艺。

装饰绘画性刺绣比较适合学生,其更强调装饰性、寓意性、象征性,对于许多的对象都经过了很大程度的夸张变化和简化处理,色彩的表现也带有明显的象征意义和概括性,有具象的也有抽象的。目前装饰性刺绣作品多以刺绣壁挂的形式出现,需要达到一定的装饰性效果,这一技艺要通过一系列的材料、工具以及相关的艺术设计形式来完成。设计这门课程时,需要根据学生们的兴趣和知识结构水平来制定装饰性刺绣内容。首先,要教授学生刺绣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尽量让学生掌握易于学习又出效果的一些针法技艺。观看和学习传统刺绣的优秀作品和制作过程,使学生们了解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刺绣作品的灿烂文化和技艺超群的作品,令学生对刺绣工艺感兴趣增加文化自豪感,同时要了解装饰性的刺绣作品,这种形式具有结构精巧、形式新颖优美、造型简练、色彩概括,具有创新和设计感,装饰感浓厚可以缓解人们紧张的情绪和压力,适合作为房间的软装饰,市场价值高,而且制作工艺相对传统刺绣较为简单易学,所用的绣线与传统的绣线不同,传统的蚕丝线对于初学者不好应用,蚕丝线较细材质软容易挑丝和断丝,所以我们所应用的绣线是化纤制作的,虽然不如蚕丝线质软和纤细但是有蚕丝线一样的光泽度,而且价钱低廉,比蚕丝线好掌握易于学习,利于提升学生们制作作品的自信心;其次,可以要求学生们,运用以往所学习的美术理论和艺术设计理念去进行刺绣图案的设计。要提前了解刺绣的有关知识,可以充分的发挥想象力打破传统的刺绣作品的理念,绘制一些具有现代时尚感的图稿,还可利用一些新材料点缀在作品上如珠片、不同材质的线和布料等等,融入更多创新性的理念,作品将更加的迎合市场,学生的创作能力将得到提高,丰富刺绣的制作技艺;最后,就是设计方案的实施与完成。将设计好的图案拓在刺绣的织物之上,可以按实际情况绘画与刺绣相结合制作作品,传统的刺绣工艺利用绣架来完成作品,绣架较大价钱较贵,而且对于初学者应用性不大,我们可以制作木方框子将布料用图丁绷紧固定在木框上进行施绣,一般大面积的晕染图案可以运用乱针来表现,小面积的颜色过渡则可以运用套针和打籽绣表现,线条纹样则可以用锁针体现等等,几乎各种图案纹样都可以运用刺绣的针法技艺表现在作品之上,同时可以加入其他艺术形式手法如平面构成、立体构成、色彩构成等,全方位地进行设计创作和制作尝试,在原有的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寻求更新的表现形式。

刺绣培训总结篇8

【关键词】高职高专;课程设置;探索

高职高专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培养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说是就业教育。课程设置要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而我国高职高专医学相关类专业课程设置存在一些不足:实践课程比例较少,没有突出职业技能训练与技能应用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陈旧,与市场脱节。课程设置不能满足地域经济发展、行业发展和就业岗位的需要,从而导致人才培养滞后于市场发展,与市场人才需求脱节。培养的毕业生并不具有直接上岗的能力,用人单位不得不对其进行上岗前的二次培训。

因此,系统地对高职高专医学相关类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深入研究,找到改革的途径,依据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设置课程,进一步实现高职高专医学技能型实用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二、现有课程设置分析

(一)实验学时数分析

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理论学时数为1257学时,实验学时数为374学时,实验学时占总学时22.93%;医学营养专业理论学时数为1304学时,实验学时数为372学时,实验学时占总学时28.52%;眼视光技术专业理论学时数为1208学时,实验学时数为420学时,实验学时占总学时34.76%。上述三种专业实验学时数均低未达到教育部关于高职高专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40%的要求,实验学时数偏少。

(二)与社会上培训机构的实验学时对比分析

以我院医学美容技术专业纹绣课程设置为例,与香港蒙妮坦国际美容学院(简称蒙妮坦)纹绣课程相对比。我院纹绣课程开设12学时,内容仅包括纹绣技术示教,纹眉、纹唇练习。而蒙妮坦纹绣课程开设144学时,内容包括纹刺的起源与发展;纹刺的原理、特点及原则;眉、眼、唇的设计和修饰技巧;纹刺工具的正确运用与选择;各种眉毛纹刺的针法与技巧;无痛纹眉、纹眼线、纹唇技巧;纹刺术的适应范围与禁忌;纹刺配色技巧与运用;套色改眉的技巧;洗眉脱色技巧与注意事项;纹刺术后的修复及失误原因分析;纹刺失败再修复方法等。对比可知,现有课程设置在课堂上没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学习并巩固练习所应掌握的纹绣技术,我们的学生与社会培训机构培养出来的美容师相比并不具有岗位竞争力,无法达到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的目标。

三、课程内容陈旧

(一)任课教师所掌握的知识滞后于市场

由于任课教师长期在高校中从事理论教学工作,与市场接触较少,自身掌握的知识技术与美容、营养、眼视光当前市场、行业前沿领域的要求具有一定距离。课程是靠教师来实施的,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制约着高职课程的实施效果。

(二)教材滞后于市场

高职高专教材更换周期是3-5年,但知识技术的更新日新月异,教材内容严重滞后于美容、营养、眼视光行业知识技术更新,在短期内较难实现新知识的补充。

四、课程设置改革初探

为解决高职高专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在近7年的卫生职业教育工作与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中探索,认识到职业技能鉴定是以职业能力测评为主的、行业资格准入的一种认证体系,是一种规范的人才评价方式。职业技能鉴定的标准由用人部门和行业组织参与制定,能够充分反映市场对职业人才职业素质的真实要求;培训与鉴定的核心是技能操作,重点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职业技能鉴定能够对高职高专医学相关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的不足起到补充作用。

(一)美容师鉴定培训课程设置

美容师鉴定培训课程共90学时,教学内容注重实践、贴近市场,聘请河南省人民医院美容中心教授、香港蒙妮坦国际集团、上海思妍丽美容机构等优秀美容教师,为学生讲授整体形象设计化妆、精油美体、美容外科、纹绣美甲、美容院管理等最前沿的美容技术与理念。通过工作在市场一线的教师授课,使学生掌握上岗必备的知识,走出校门就能胜任工作岗位,对传统教学进行了有效补充。

(二)公共营养师鉴定培训课程设置

公共营养师鉴定培训课程共110学时,重视实践教学、技能培养和实际案例教学,聘请河南省人民医院营养中心、河南营养学会的专家教授为学生讲授营养菜单制订、饮食营养保健、烹调面点知识、宴会食谱设计、保健食品销售、食品卫生控制、公众营养膳食状况评价与指导等知识。通过针对性的营养食谱教学,使学生从以往的理论学习中进入到临床营养师的角色,针对不同人群的营养需求给出指导食谱,增强了培训课程的实用性,超越了单纯的课堂授课。

(三)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鉴定培训课程设置

眼镜验光员、眼镜定配工鉴定培训课程共90学时,根据实际工作中眼镜验光与定配不分离的要求,将眼镜验光员与眼镜定配工的课程内容融合在一起,注重实践能力培养、技术应用,聘请省内各大医院验光配镜中心的专家为学生讲授眼屈光检查、眼镜加工工艺、眼镜检测、整形、校配、角膜接触镜佩戴、指导、故障排除等知识。学生动手进行眼光检查、镜片配制的操作,反复练习直到做出满意的眼镜;难度较大的镜片配制,由主讲教师示范后学生再操作。经过培训,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不同镜片的配制,不必岗前培训就可以独立工作。

五、结语

以职业技能鉴定作为高职高专医学相关类专业课程设置的补充,能够在短时间内有效弥补原有课程实验学时数偏少,学生动手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课程内容与市场脱节,“应用型”教师缺乏等不足。二者结合,在不延长学制、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使学生掌握了贴近市场的知识,提高了动手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进一步实现了高职高专课程设置与市场要求的有效衔接,为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提供了有效的改革途径。

参考文献

[1] 蔡其勇.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探讨[J].教育探索,2006(6):17-18.

[2] 李雪飞,韩英,隋静等.医学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体系改革与创新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1): 75-89.

[3] 王正.教学实训与工作服务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新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蒙妮坦学院合作教育模式的个案研究[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6):70-72.

[4] 王波.职业技能鉴定在提高高校学生素质方面的具体实施[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32-33.

[5] 高卫东.职业教育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互动关系分析[C].2003年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