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活动失败总结8篇

时间:2022-05-18 03:27:29

活动失败总结

活动失败总结篇1

一、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的潜能,确立明确的学习动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若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潜能,往往会由于偶然的失败而误认为自己天生就笨,因而忧心忡忡,自暴自弃,失去学习信心。因此,班主任必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学习潜能,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发展水平;了解自己学习的独到之处和需改进之处,才能做到胸有成竹,信心倍增,确立良好的学习动机。

从事任何活动都要有个明确的志向和动机,在强大动机的驱动下,才能持之以恒,最终实现目标。心理学家认为: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某一目标的内部过程和内部动力。就中学生而言,学习动机一可以推动他们的学习活动,激活学习积极性;二可以帮助他们将学习活动定在一定的目标;三可以帮助他们维持和调整学习活动,使之坚持的学习活动不断得到强化。

班主任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家境和性格特征,为学生寻找不同的内驱力,使他们具有良好的志向和较高的动机水平。比如,家庭条件优越的孩子总爱说:“我长大了不靠父母,要靠我自己去开创未来。”我们就可以因势利导地告诉他们:“父母能给你钱财,给你优越的学习条件,但知识是一定要自己去获取的,没有知识的人是真正的贫困者。”总之,远大的志向早确立比晚确立好,动机强比动机弱的人学习效果好。

二、帮助学生正确归因

归因理论认为影响个人成就行为的成败归因有四类:即能力、努力、作业难度和运气。其中,内在因素是能力、努力。当个人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内在因素如能力或努力时,个人的情感反应最为强烈,即当个人将成功作内在归因时,自尊感会最强,当他将失败作内在归因时,羞耻感也最强烈。在学习过程中,若能引导学生正确地把学习的成败归因到能力、努力等内在因素,将有助于学生自我激励,自我完善。

例如每次考试结束,教师、家长和学生不能只看分数就完事,而应该通过分数判断这个学生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原因何在。成功的经验要坚持,失败了也要好好总结。因为学习的过程就是由成功和失败交替而成。成功是建立在失败的基础上,正所谓“失败是成功之母”。美国著名发明家爱迪生做实验失败了200多次,有人问他的感受,他说:“至少我知道有200种方法是行不通的。”所以要学会正视失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为以后的成功寻找道路。一般来说,对于成绩好或有明显进步的学生,可归因于勤奋努力和方法正确这些原因,从而使他们能再接再厉,日后取得更大成绩。对于学习较差的学生,可归因于缺乏努力,使其内心出现内疚之情,知道学习的艰难而应更加努力地去奋斗。若是虽经努力,但成绩仍不太理想的学生,可归因于缺乏更大的努力和学习方法欠佳,可使这些学生更刻苦更努力,同时不断改进学习方法。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学习过程中勤于总结,善于总结,才能趋利避害,扬长避短,尽快摸索到一条适合自身的成功之道。这种归因方法对于培养学生的内在动机,形成认识失败、面对失败、不受环境影响的正确态度、以及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都有重要的作用。

活动失败总结篇2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和谐;成就动机;量表

中图分类号:G5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10―0050―02

一、前言

大学时期是人生的关键转折点,处于学校向社会过渡阶段,学生往往自我冲突比较严重,进而出现自我不和谐状态,给他们带来各种心理问题。

自我和谐是心理学人格理论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反映了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协调状态。一但个体所体验到的自我与个体的经验存在较大差距,会引发个体的焦虑,导致心理上出现紧张感,表现出自我不和谐。自我不和谐到一定程度,必定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使个体产生心理上的障碍。

成就动机是指人们在完成工作时想要取得成功的内部驱动力,它能促使人们对自己感兴趣的任务付出更多努力,并最终出色完成这一任务。与低成就动机者相比,高成就动机者更有可能取得成功,自身体验到的自我与个体的经验更趋一致,自我和谐水平会更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自我和谐与成就动机做详细的对比分析,找到两者之间的联系,为有效提高大学生自我和谐程度、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提供一个可行方法。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以重庆师范大学和重庆大学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450份问卷,实际收回423份,其中有效问卷400份。

(二)研究量表

1.自我和谐量表

该量表由王登峰编制,共有3个分量表,分别是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灵活性和自我刻板性,35个项目,采用5级评分。“自我灵活性”要求反向计分,把它与另外两个分量表得分相加,得出自我和谐总分。总分得分越低,表示个体的自我和谐程度越高。该量表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2.成就动机量表

成就动机量表由T.Gjesme和 R.Nygard编制,叶仁敏等人在1988年完成了中文版的修订。此量表共有30个题目,包含追求成功动机和回避失败动机两个分量表,采用4级评分。

(三)数据处理

数据以问卷的形式收集,不记名,采用 SPSS2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

表1 自我和谐与成就动机的方差分析

自我和谐成就动机性别F0.267.53P0.870.01学科F0.001.52P0.990.22独生F0.743.92P0.390.05(一)大学生在自我和谐与成就动机的方差分析

自我和谐在性别、学科和独生情况上没有显著性差异,成就动机在性别和独生情况上差异显著,而在学科上差异不显著(见表1)。

(二)大学生成就动机与自我和谐各维度的相关分析

表2 大学生成就动机与自我和谐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r)追求成功回避失败成就动机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0.127*0.416**-0.365**自我灵活性0.376**-0.0010.238**自我刻板性-0.0870.107*-0.128*自我和谐总分-0.291**0.314**-0.399**注:**P

将自我和谐各维度与成就动机各维度进行相关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成就动机与自我和谐具有显著负相关。其中,追求成功与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和谐总分两个因素呈显著负相关,与自我灵活性显著正相关;回避失败与自我和谐总分、自我经验不和谐及自我刻板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成就动机与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刻板性、自我和谐总分呈显著负相关,与自我灵活性显著的相关(见表2)。

(三)大学生成就动机对自我和谐的回归分析

表3大学生成就动机对自我和谐各维度逐步回归分析

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灵活性自我刻板性PβPβPβ追求成功0.3760.000回避失败0.4160.0000.1070.033为了解大学生成就动机对自我和谐的预测作用,把成就动机做为因变量,以自我和谐量表3个分量表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结果见表3。

四、讨论

关于自我和谐量表、成就动机量表在性别、学科和独生情况这三种状态下的比较分析,许多学者都做过研究,结论却不相同。这可能是和研究对象的具体属性有关,他们的年龄、区域、学历、职业、专业等方面的不同可能会影响结果的显著性。就算是同一群体,随着年龄变化、学历增加、工作单位的改变甚至是工作地区的调整,他们的成就动机都可能会改变,从而影响数据的显著性。本次研究的对象是年龄在20岁左右的重庆在校本科大学生,研究显示,自我和谐在性别、学科、独生情况上没有显著性差异,这与许多学者的结论相符。成就动机量表在性别和独生情况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在学科上差异不显著,许多学者也有相同的观点。

大学生成就动机与自我和谐总分呈显著负相关。从追求成功分量表上来看,追求成功与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和谐总分存在显著的负相关,这表明,当其追求成功的动机越高时,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程度就越低,自我和谐程度就越高。大学生如果能够保持较高的追求成功的成就动机,则更容易胜任自己的社会角色,增强自信从而体验到更多的内心和谐。从回避失败分量表上来看,大学生回避失败的动机水平与自我经验不和谐、自我刻板水平和自我和谐总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这表明如果大学生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倾向于回避失败,会产生害怕失败的消极情绪,导致自我的不和谐状态。大学生追求成功的动机水平与自我灵活性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灵活性低的个体,对待人和事都容易绝对化,绝对化的习惯会导致对人和事的认知出现偏差,出现行为上的冲突,最终会给个体带来苦恼。研究还发现,回避失败与自我和谐总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也就是说,回避失败会产生害怕失败的消极情绪,导致自我的不和谐状态。

逐步回归分析反映了两个量表各分量表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回避失败对自我不和谐和自我刻板有显著的回归效应,追求成功对自我灵活性具有明显的正向预测作用。

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状态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成就动机仅仅是影响自我和谐的因素之一。但是,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家庭引导、社会影响,培养大学生的个人成就感,激发他们的成就动机,帮助他们树立在学习、生活中不断进取的观念,鼓励他们正确认识失败微笑面对失败,在失败中总结成功的经验并最终走向成功。所有这些都能够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成就动机,从而改善大学生的自我和谐状态,减少心理障碍。

[参考文献]

[1]Atkinson J W. An introduction to motivation[J].New York:Van Nostrand Reinhold,1964.

[2]McClelland D C, Atkinson, J W, Clark R A, Lowell E L. The achievement motive[J].New York: Appleton-Century-Crofts, 1953.

[3]罗清文.大学生自我和谐与社交回避及苦恼的关系分析[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13(03)

活动失败总结篇3

世上少有一帆风顺的事,(用生活中普遍的感受,重申我们经常会遇到失败)而失败却随时会有,否则,那些“发明家”、“文学巨人”的美名岂不轻易地落到每个人的头上去了?综观历史,(紧接着以伟人之所以成功来说明正是因为他们正确对待失败)那些出类拔萃的伟人之所以会取得成功,正是因为他们能正确对待失败,从失败中获取教益,从而踢开失败这块绊脚石,踏上了成功的大道。比如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以爱迪生为一项发明经历了八千次失败的实验论证“失败是成功之母”)一生的成功不计其数,一生的失败更是不计其数。他曾为一项发明经历了八千次失败的实验,他却并不以为这是个浪费,而是说:“我为什么要沮丧呢?这八千次失败至少使我明白了这八千个实验是行不通的。”这就是爱迪生对待失败的态度。他每每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从而取得一项项建立在无数次失败基础之上的发明成果。失败固然会给人带来痛苦,但也能使人有所收获;它既向我们指出工作中的错误缺点,又启发我们逐步走向成功。失败既是针对成功的否定,又是成功的基础,也就是说:“失败是成功之母。”

然而,在现实中成功并不是失败的积累,而是对失败的总结与超越。如不认识这一点,就会导致“失败越多越成功”的荒谬结论。(进一步排除对论点的误解,即“失败越多越成功”的谬论)比如数学上有名的平行公理,从它问世以来,一直遭到人们的怀疑。几千年来,无数数学家致力于求证平行公理,但却都失败了。数学家波里埃终身从事平行公理的证明却毫无成就,最终在绝望中痛苦地死去。正当这个问题像无底洞一般吞噬着人们的智慧而不给予任何回报时,罗巴切夫斯基(用波里埃和罗巴切夫斯基的事实对比,说明“失败是成功之母”的关键是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在经过七年求证而毫无结果时,找出了失败的原因。罗巴切夫斯基在屡次失败之后,总结分析了失败的前因后果,从本质上认识了这一问题,从而取得了成功。由此可见,“失败是成功之母”是一条客观规律,但真要把失败向成功转化由可能变为现实,还必须经过不断的探索和科学的分析,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指导今后的工作,这样才算没有“白白”地失败。

年轻人在工作中容易失败,也容易灰心,因此,我们只有牢记“失败是成功之母”这一名言,树立起坚定的自信心,才能从失望中看见希望,从失败走向成功。

活动失败总结篇4

美国军事专家反思朝鲜战争时说:“令人十分吃惊的是,中共军队充其量只有迫击炮,却在朝鲜打败了全世界军队中火力最强,又完全拥有制空权的美国军队。在战术上,中、朝军队类似,都敢拼敢打,充满气势和决心。他们的进攻方式一般是派遣一支部队深入敌后,先断敌退路和给养,然后从正面、两翼发起进攻,制服敌人。他们也采用诱敌深入的战术,使敌人钻进V形口袋,然后收紧口袋,予以歼灭,并把部队派到袋口后面,阻挡前来救援的队伍。对美军来说,坚守阵地,等待天明,才是防御中国人进攻战术的上策。一等能见度恢复,中国人便停止进攻。这时,美国人利用武器方面的优势以及制空权,轰击中共军队的已知阵地,就可恢复失地。但是由于中国人夜间突袭,又不被人注意,联合国军往往在敌军四面进攻下撤退下去。不然,便是阵地陷落,或被完全摧毁。”

理论是行动的指南。由于东西方国家思维的差异,导致军事理论研究的立足点也不同。失败乃是成功之母,这是包括军事活动在内的各个领域取得成功的座右铭。然而,人们由于传统思维模式和好胜心理因素的影响,对失败的研究和进行有针对性的失败教育并不多,还没有从根本上认识研究失败的重要性。

如今,在中、美双方军事院校的教材和影视中,上甘岭战役都成为经典战例。1952年秋,朝鲜战争进入最后的关键阶段。美国侵略者竟在板门店谈判休会期间,调动六万多兵力,在三八线附近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企图夺取上甘岭阵地,进而攻占五圣山,用武力获得他们在谈判桌上得不到的东西。坚守上甘岭阵地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与敌人浴血奋战,打退了敌人二十多次的疯狂进攻。此后,他们又根据上级指示,退入坑道坚守阵地,拖住敌人,使之无法前进一步。在坑道里,他们遇到了各种难以克服的困难。不仅与外界的联系被敌人切断,而且缺水缺粮,生存艰难。但为了祖国、为了朝鲜人民,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坚守了24天,赢得了时间,使中朝军队取得了大进攻的胜利,并使整个朝鲜战场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

战役开战第一天,美军投入了7个步兵营,18个炮兵营,200架次飞机,投航空炸弹600枚,发射炮弹30万发。中方应战的是2个连和1个排,消耗40余万发子弹和近万枚手雷。志愿军当天死伤550人,攻方伤亡1900人。原本双方都以为是一场小规模的攻防战,后来却演变为一场惨烈的肉搏。整个战役,志愿军阵亡7100人,伤残8500人;联合国军阵亡11300人,伤13600人。

战后,交战双方都在总结这场战役,而出发点却完全不同。我军从中总结出精神力量足以支撑血肉之躯对抗飞机大炮。美军则看到了机械化部队在“近战”、“夜战”方面存在严重缺陷。

从朝鲜战争起,美军培育出总结失败、不断创新的传统,开始了迄今为止仍未停止的总结、反思、创新、提高的循环发展过程。自此,对战争行动中的得失成败进行深刻、系统的总结成为美军不变的信条。

每一场战争或较大的军事行动结束后,美军都要进行专门的评估和分析,官方总结报告,直言失误和不足,提出新的军事理论。如:越南战争结束后,美军不仅对其失败进行了深刻反省,还在总结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军事战略和建军思想,拉开了改变世界军事格局的改革大幕。针对入侵格林纳达行动中三军通信不畅、协同不力的情况,美军又提出,必须提高军种之间的联合作战能力。在海湾战争中,美军不仅检验和实践了“空地一体”作战理论,战后更提出“全维作战”、“信息战”、“精确战”等诸多全新的作战理论和概念。随着伊拉克战争逐渐结束,美军又开始从中借鉴很多东西用于阿富汗:与当地人建立合作关系,训练当地部队,注意控制时间。

一、美军开设失败战争学科,总结战争教训,贵在实现失败乃是成功之母的古语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误、失败之时,常常最容易找到事物转变的切入点。目前,不少国家和军队都十分重视对失败的研究,甚至有的还创立了一门新学科―――《失败学》。美国专门出了《失败》杂志,日本新成立了“活用失败知识研究会”,俄罗斯也将建立“失败纪念馆”。

在作战理论研究方面,美军主要从现实抗争和未来作战需要的角度去研究失败理论,作战思想表现出较强的务实性与创造性。在战例研究方面,美军着眼总结教训,寻找战略失误,再总结成功经验。例如,美国国防部一直在对越南战争的失败进行总结,他们反复研究当初强大的美军为什么会在小小的越南战场吃尽了苦头,以至于最后陷入战争的泥潭,并把越战研究作为军校学员的必修课,把失败当作经验进行温故而知新。海湾战争结束后,美军许多决策者却把主要精力用在总结教训和发展理论上,先后出台了海湾战争情况报告。科索沃战争结束后,美军出台了《科索沃战争内幕和教训》一书,总结了战争中为什么会发生平民误炸事件和战略指导失误等方面的原因,而对成功的经验却很少谈起,包括美国的一些新闻媒体,也是如此。美军打击阿富汗之前,预先对苏军当年陷入多山之国阿富汗的泥潭进行专门分析研究,从中找出成功之策。伊拉克战争尚未结束时,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就着手对伊拉克战争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于2003年7月以“伊拉克战争的经验教训:主要报告”为书名正式出版。伊拉克战争结束后,美国陆军总结伊拉克战争的教训,并出台了伊战研究报告:美军认为伊拉克人并不像有些人说的那样统统都无能。伊拉克人发动了几次有组织的反攻,并在有的情况下设法躲过美国的侦察。伊军值得注意的成功包括2003年3月23日的两次事件,这天被称为自开战以来美军最黑暗的一天。伊战中,美军先发制人战略的风险也暴露无疑,如陆军给养部队没有跟上向巴格达快速推进的部队,有时部队不得不到处搜寻食物、燃料和医疗用品。有的情况下,他们向其他部队借。研究报告还指出美军在城市战中暴露出来的训练和装备方面的弱点,等等。

2008年4月23日,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宣布,布什总统提名驻伊美军司令彼得雷乌斯担任下一任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主管伊拉克和阿富汗两地战事,只等国会批准后就走马上任。6月25日,英国《每日电讯》报载文介绍了这位上将的军事思想。值得关注的是,这位将军似乎对的游击战思想颇有心得。

在伊拉克的5年期间,彼得雷乌斯潜心研究游击战,总结出了一套作战思想以有效应对,他主持编写的《美军反暴乱手册》,包含了情报搜集、战术策略、军队领导、后备物资甚至当地语言、文化等软实力等方面的内容,为美军在伊拉克的军事行动提供了指导。英国《每日电讯》报的文章称:“彼得雷乌斯的思想可以看作是将的游击战术颠倒过来使用,毛称成功的抵抗必须能够激发人们的斗志,而彼得雷乌斯强调美军应消解伊拉克民众强烈的反美情绪,从而清除反美武装的生存土壤。”

2004年3月29日,伊拉克战争结束一周年后,美军开始评估作战计划、战略以及技术,其经验教训之一是:在数字化战场之上,对前线部队而言,技术拥有与武器系统同等的重要性。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军要将阿富汗作战取得的经验与教训写进新版《战地手册》,作为带有法规性质的作战行为指南,下发到驻阿美军,以及阿境内的北约部队和其他联军部队使用。这本全名为《阿富汗小战斗单位军事行动》的手册共123页,由美陆军作战教训中心编写。它既总结了美军的成功经验,也吸取了失败教训,是美军资深军史和战术分析专家多次赴阿富汗一线战场调研所得。

美军重视《战地手册》有传统。曾担任过两届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在步出西点校门10年之时,也曾收集整理过美军在一战中的作战资料,编辑成《战地手册》。此后,他才在二战中扬名。艾森豪威尔的经历让不少美军的高级将领看到了从教训中学习的重要性。

二、“胜败乃兵家常事”,善战者并非无败绩,恰恰是从“完美的失败”中提高了用兵之法,才打了更多的漂亮仗

许多人总不愿谈挫折和失败,好像不谈它们就不存在。但挫折和失败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只有从挫折和失败中汲取教训,找到防范之策,才能开拓前进。中国历史上所以少有鲁迅先生曾经感叹过的那种“失败的英雄”,原因就在于人们认识上的普遍偏见,总好单纯以成败论英雄。这种偏见,至今在一些同志头脑中还存在着,他们或者看到成功就喜悦,看到失败就叹息;或者只把别人的失败当笑柄,幸灾乐祸,不善于从中汲取教训,增长见识与智慧。其实,研究失败与研究成功同样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研究失败意义更大。平时多在“失败者的交椅”上坐一坐,为的是更新思路,从不同角度审视自己存在的问题。

在军事训练上,我们一段时间曾形成了一种固定不变的模式,无论是联合战役演习,还是合同战术演练,其结果往往都是红胜蓝败。难道我们在未来作战中就丝毫不会出现险局、残局、僵局甚至危局、败局吗?难道每一次军事行动都能“凯旋而归”吗?当今许多国家的军队组织演习时也常设计对手胜利的情况,他们认为这样能从实际出发,避免一厢情愿,有利于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制胜的对策。“胜败乃兵家常事”,善战者并非无败绩,恰恰是从“完美的失败”中提高了用兵之法,才打了更多的漂亮仗。平时多搞点敌胜我败的对抗演练,陷己于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境地,恐怕更接近实战,更能提醒我们多研究出几套反败为胜的硬招,练就驾驭复杂局面的真本领。

三、只有让平时的训练与演习充满硝烟和火药味,把对抗训练演真、演实、演活,树起强敌的靶子,勇于求败,知败而后战,知败而后练,才能在演练的“失败”中积极探讨以劣胜优的招法,不断提高我军打赢能力

胜败乃兵家常事。一般情况下,我们习惯于将作战演习的最终结局定位于“红军”必胜,而不论“蓝军”如何负隅顽抗,也难逃败运。与此相反,在美军的演练中,“蓝军”却总是异常顽强,“决不言死”和“不撤退”是“蓝军”的一贯风格,演习结果常常是以“红军”失败而告终。我们有些同志对此感叹,美军丝毫不讲情面的演练方式值得称道。在西弗吉尼亚大学任军事学教授的莱昂哈德,却对美军这种“蓝军”“决不言死”和“不撤退”的演练方法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他在《信息时代的战争法则》一书中指出,“蓝军”拒绝撤退,“实际上是在拒绝训练己方部队实施追击行动”,而在实战中“追击行动其实是最为棘手的任务”。同时,“蓝军”“决不言死”,意味着教给士兵“要想打败敌人,就必须将他们全部歼灭”。他认为这也是完全错误的,因为“战争艺术其实主要表现为善于在并非全部歼灭敌人的情况下打败敌人”,也就是孙子所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莱昂哈德的批评或许不完全正确,但他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指出了掩盖在设置复杂困难训练环境背后的问题。这种敢于向人们赞许的事物提出质疑的精神和独到的认识方法,值得我们借鉴。从难从严训练部队当然是对的,但它必须以反映战争客观规律为基础,否则就会变成一种主观随意性。其实,在演习中我们所关注的不仅仅是看“红军”胜还是“蓝军”胜,重要的是看“红”、“蓝”双方能否不让自己的正反身份影响作战行为,能否放开手脚释放己方的最大潜能,能否在各个环节上特别是容易被忽略的环节上全面得到锻炼。组织对抗演习的导调机构,应顺应战场规律的客观需要,让“红”、“蓝”双方自主进行真实的对抗,使部队得到近似实战的考验。这样,“红军”不论胜,还是败,都会使对抗演习具有实际效果。

总结战法经验,人们往往偏重对成功经验的吸取,而疏于对失败教训的探寻。人类连绵数千年的战争史,既有连战连胜的辉煌,也有屡战屡败的悲剧,失败与成功并驾齐驱,共同绘制了战争历史的丰富画卷。倘若只研究战争成功的一面而忽视失败的另一面,那么我们最多只看到半个战场。对战争历史一知半解,就可能重犯历史错误。

古人讲“知耻者近乎勇”,不仅道出了认识失败的艰难,也指出了探寻失败原因的重要。“胜败乃兵家常事”。诸葛亮足智多谋,用兵如神,也有街亭之失;拿破仑纵横驰骋,威震欧洲,最后兵败滑铁卢;美军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凭借其高技术优势在世界上频频动武,赢得了多次战争的胜利,但也有索马里的伤痛。一生成功地指挥了数以百计的战役战斗,但也多次坦言自己打过几次败仗。善战者不忌讳失败,不回避失败,从失败中汲取教训,便可化害为利。美《战地手册》策划人之一、美第三步兵师的迈克尔・沙利文少校指出,“在复杂的系统中,我们总是无法弄明白成千上万个变量,但我们可以通过训练来应对其中的大多数。士兵们应该首先在训练场上遇到某种突况,而不是在战场上。”

因此,要善于在演习中求败。宁败于操场,不败于战场。对抗性演习是最贴近实战,最能锻炼、检验实际指挥和遂行作战任务能力的一种有效的训练方法,因此,近几年来,它逐渐成为演兵场上不可或缺的一道“主菜单”。然而,一些单位在进行首长机关或实兵对抗演习时,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蓝军”指挥员思维浅薄,“招法”不多,反应迟钝;“蓝军”部队呆头呆脑,一盘散沙,不堪一击……演习的结局尽在“想定”之中:“红军”大获全胜,“蓝军”一败涂地。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况,最根本的原因是在“战之必胜”的惯性思维下,情况设置总是偏袒“红军”,而让“蓝军”低能化。由此而来,一些演练常常是避难就易,避重就轻,避高就低,人们把这种情形形象地讽喻为“‘蓝军’弱智化”。这样一来,演习情况不需要很深的研究就能看透,不需要很高的谋略就能处置,不需要很多的招法就能打赢,演习如同演戏,缺少“火药味”,结果是演必摆,演必顺,演必胜。

常言道:“平时训练不从难从严,战时必定要付出血的代价。”影片《突出重围》在这方面起了示范和导向作用――“强敌”真强,不仅表现在武器装备等硬件上,更表现在战役战术思想上。“惟有强敌的狡诈,方显英雄本色”,我们当为之鼓掌叫好,也当在演习实践中借鉴。

活动失败总结篇5

关键词:旅游;服务补救;管理体系。

进入21世纪后,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使旅游企业更加关注服务补救在竞争市场中所起的主动的、战略的作用。服务补救!是指在服务产品生产过程中,对服务失败所产生的行为的补救,是一个服务过程中的可能环节,它被定义为:组织针对服务失败采取的行动,或指一个服务提供者为了补救由于他/她自己失败的服务提供而造成的对顾客的损失的行为!当前对服务补救活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解决当服务失败发生以后,服务旅游企业如何采用适当的服务补救策略,重新赢得顾客的满意。然而,现实中的困惑是服务旅游企业同时面对着越来越频繁的成功服务补救活动与越来越多的顾客抱怨。尽管消费者意识增强是一个重要因素,但这并非是全部原因,服务补救系统的不完善才是导致这一困境的根本之所在。

一、旅游企业服务补救程序的设计

1、采用零缺陷!服务策略。服务应当是事先考虑的,而不是亡羊补牢,从一开始就将服务融入经营的每一部分。过分依赖对服务失败的补救措施,势必要投入更多的成本,承担更多的风险。旅游企业需要的是全面质量管理,现代服务旅游企业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当然更多的希望是第一次将服务做到位!,才能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因此,应先从意识上提高对服务质量的认识,努力遵循旅游企业现行的服务标准和提高对客服务技能,避免发生由于疏忽或违章而产生的服务失败。wWW.133229.Com督导层也应加强监督,进行走动式管理,在服务过程中,对操作上不规范的员工进行及时的更正和现场培训。

2、正确对待服务失败及服务补救。即使是采用非常完善的质量管理,也无法避免服务失败。因此,服务提供者应该接受这样的事实。同时,对待服务失败的态度应更为乐观。因为,服务失败带来的不仅仅是顾客的不满,同时也可能是通过补救工作而产生的顾客忠诚和良好口碑。对旅游企业服务提供者而言重要的是如何应对服务失败,并将服务补救化为营销的机会。同时,不要拒绝宾客的投诉,应欢迎并鼓励宾客抱怨。带着不满情绪而又没有投诉的宾客更容易让旅游企业无可奈何,投诉可以使旅游企业直接了解服务失败原因,并知道应该怎么做。

3、注意服务补救实施技巧

(1)对顾客进行正确的判断。当旅游企业提供了令宾客不满的服务时,宾客会产生不同的反应。最基本的两个是:采取行动和保持沉默。而采取行动的顾客有可能向服务提供者投诉,也可能向自己周边的人埋怨或向社会第三方(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申诉。沉默并不代表宾客可以容忍旅游企业在服务上的过失,企业应针对宾客不同的反应采取不同的服务补救措施。宾客不抱怨,可能是因为服务失败对他们不是真的重要,或者对于服务补救没有信心,认为于事无补。这样的宾客,虽然在当时没有给企业造成麻烦!,但当再次需要相同服务时,一次不满意的经历可能驱使他们转向旅游企业的竞争者。针对这样的宾客,服务提供者要做的是主动鼓励其来投诉。比如,通过宾客意见卡的征集,从信息中发现其不满的情绪及原因;也可主动问询,通过直接的沟通,拉近情感的距离,让其宣泄不满并适时做出补救。世界著名的里兹旅游企业的所有员工都随时带有一张叫做快速行动表!的服务补救表格便是成功的典范。而对于主动来投诉的宾客,旅游企业应更加地欢迎和予以重视。这类宾客主动向服务提供者提供一个弥补的机会。美国伯克顾客满意协会研究与发展主席阿曼达?佩斯说:顾客是因为关心才会投诉的。这听起来似乎有点奇怪,但是我们发现,顾客对一家商店很满意时,如果商店出了什么错误,他们就很可能会投诉。!该协会对1179名随机抽样的顾客进行电话调查发现,导致顾客投诉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对商店有一种忠诚感。再则,尽管商店里有些事情使他们不高兴,爱发牢骚的人们仍然可能对商店抱有忠诚感。

(2)运用沟通技巧。在处理过程中,问题的解决者应从不同的宾客和其不同的期望出发来进行服务补救的工作,遵循灵活即时的原则。对宾客服务需要包括操作、沟通、推销上的技巧,而在宾客带着不满情绪的情况下,进行补救工作时还需要处理者掌握一些沟通的技巧:比如设身处地地感受宾客的痛苦;从顾客的需求出发,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运用恰当的委婉语气和语言艺术;提供正面信息,直接面对投诉者,让他们感觉到被尊重;提供象征性!的额外补偿,将服务补救做到高于顾客的期望之上,换得他们的高度满意,使其忘了之前的不愉快。

4、做好跟踪和总结工作。事后问题的总结和经验的吸取也是服务补救工作的重要环节,该工作使旅游企业在今后的经营中,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或是同样的服务失败的处理工作能做得更好。总结工作是全面质量管理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管理者对新政策和新服务制度的实施也要进行跟踪和监督。通过总结和应用,提高服务质量管理水平。

二、旅游企业服务补救管理体系的结构

成功的旅游企业服务补救体系应当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服务失败预警系统、服务补救实施系统和服务改进系统。这三个子系统的无缝隙衔接构建了完整的服务质量保障体系,在进行服务补救的同时不断对服务质量进行改进,形成了旅游企业中有效的服务补救体系。服务失败预警系统是整个服务补救系统中的先导系统,它贯穿于整个服务过程。这个子系统通过对服务的不间断地监控,以期及时地发现服务失败,为进一步采取服务补救行为提供帮助。尤其是那些顾客还没有抱怨的隐性服务失败旅游企业常常没有觉察到这种服务失败已经产生,使得服务失败的影响在不知不觉中不断扩大,等到发现时已经难以弥补。服务质量的感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一般理论认为服务过程是由一系列的服务情节所构成,互动的质量感知过程不仅发生在每一个服务情节的活动中,而且在服务情节之间也发生着影响。由于服务质量的总体评价是整个服务过程中各个服务情节中服务活动的质量评价的综合,因此,及时发现低于顾客期望的服务活动的低分值!服务也就是服务失败,通过对后续的服务活动提高质量水平,提供高分值!的服务来平衡顾客对于服务质量的整体评价。

服务补救子系统是整个服务补救管理体系中的核心系统,一旦预警系统发现到了服务失败,服务补救系统就将马上运作,进行服务补救活动。在基于对服务补救活动不同的认识的基础上,服务旅游企业的服务补救子系统通常有三种类型:一是管理型的服务补救系统。该系统中的服务补救活动与顾客抱怨处理活动承担着类似的功能,是一种反应式的服务补救,很难达到预定的效果。二是防御型的服务补救系统。该系统将服务补救活动纳入到服务的主要服务片段过程中,在服务主要过程的最后加入了服务补救情节。三是进攻型的服务补救系统。该系统通过适时的服务补救尽可能地减少服务失败的影响。这种系统下的补救活动不仅融入了服务过程中,并且深入到每一个服务情节中,即一旦发生服务失败,则立即会在这一个服务情节中马上展开服务补救活动来进行弥补。这种类型的服务补救子系统才是整体系统中所不可缺少的。

服务改进系统是服务补救管理体系中另外一个十分重要的子系统,它的作用在于不断地从服务补救的经验中学习,并且将所获得的经验迅速地运用于提高后续服务质量。这个子系统使得整个服务补救管理体系的结构完整,同时将整个体系的层次不断地提升。

三、建立有效的服务补救管理体系

服务补救系统是以建立进攻型的服务补救体系为目标,降低已发生的服务失败对服务旅游企业产生的影响;服务改进系统则需要与服务质量管理相结合,通过对服务质量的改进,减少服务失败的发生。具体而言应当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在建立服务失败预警系统的过程中,不仅应当关注服务失败的发生,而且更应当对于即将发生的服务失败进行预防。通过顾客期望管理来降低服务失败发生的可能性:

(1)在确保整体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关键是区分出所提供服务的不同维度,按照顾客期望管理的原理,依照不同服务维度的重要程度给予充分的关注。

(2)服务人员必须树立服务补救的意识,主动避免服务失败。也就是说服务人员能够根据对顾客期望的判断,合理地调整服务水平,把事情做正确!,在预警阶段而不是补救阶段解决问题。

(3)通过其它手段控制顾客的期望在一个适当的水平,降低服务失败的可能性。

2、成功的服务补救机制是一种进攻型的服务补救,这是一种适时补救的服务补救体系。它遵循着1-10-100的基本原则现场进行服务补救只需要花费1美元,第二天则需要10美元,同样的问题到了第三天解决则需要100美元。它反映出进攻型服务补救是与服务过程紧密结合的一种体系。此外,鼓励顾客抱怨、从失败中学习、公平对待顾客也是建立成功的服务补救系统的其它一些重要策略。

3、服务改进必须紧密结合服务质量管理系。统,不能盲目地对服务标准进行改动。因为尽管服务补救的经验对于改进服务质量保持顾客而言是相当重要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种经验对于整个旅游企业的营销战略来说是正确的。因为旅游企业的服务质量标准还要受到旅游企业的战略定位、成本控制、顾客选择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直接将服务补救经验转化为服务改进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服务补救并不总是有效的。在很多情况下,服务产品是无法重新生产的,服务补救对于提高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意义不大。服务补救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顾客与服务提供者互动关系的类型。如果顾客在服务生产过程中参与程度很高,而且投入的价值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服务补救只能起到缓解顾客不满意情绪的作用,而对顾客的满意率和忠诚度的提高不会具有实质性意义。相反,如果顾客投入的是信息或其他所有物,那么,服务补救的效果将会远远高于前者。这是我们在制订服务补救策略时必须注意的问题。

参考文献:

[1]jobitner.服务营梢(第三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pualr.timm.成功源于顾客的满意(第二版)[m].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

[3]c.johnston.服务补救[m].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活动失败总结篇6

[关键词]创新型管理者;界定;成功;失败

[中图分类号]F2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4-0040-02

对于管理人才的重要性及权威性的表述,最恰当的莫过于马克思的一个比喻了:“最能清楚地说明需要权威,而且是需要最专断的权威的,要算是在大海中航行的船了。那里,在危险关头,要拯救大家的生命,所有的人就得立即服从一个人的意志”。在今天知识经济时代,“管理出效益”,“管理者,尤其是高素质创新型管理者可以使科学知识最大限度地转化为生产力”的论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正因如此,高素质创新型管理者现在正成为世界各国争夺的目标。当我们以从未有过的关注去评估管理者重要价值的时候,回首人类历史上管理人才的杰出贡献,自然会大有裨益。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在痛感战争灾难的同时,都在探索本国的发展道路。此后30多年的和平环境,使世界进入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科学技术高速发展时代。传统经济的三大要素“土地、资本、设备”被知识经济的“智力、知识、信息”所代替,因而,传统的管理模式经历了全新的革命。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高素质创新型管理者在各个领域发挥着非凡的作用。而创新型管理者的第一要素就是为社会进步作出积极贡献。创新型管理者的成败,是我们提高管理绩效、指导管理实践时需要分析的重要议题。创新型管理者是管理队伍中的最优秀群体,其管理实践,无论是辉煌的成功还是悲壮的失败,都对人类历史进程有着重大影响。

一、创新型管理者成功标准的界定

创新型管理者的成功是指其管理者管理愿望得以实现,以及管理者管理愿望的实现对组织发展乃至社会进步产生积极的贡献。管理者的管理总是包含管理的必然性和目的性双重属性,即管理者总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目的而进行管理,管理者的管理过程也总是致力于其管理目的的实现。管理者进行管理活动的目的,就是其管理愿望。管理者成功的主观标准,是其管理愿望得以实现。管理者的管理实践,产生各种不同的社会影响,或是推动社会进步或是延滞社会进步。管理者成功的客观标准就是管理实践推动社会的进步。

管理者成功的标准是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的统一。一个管理工作者,尽管完全实现了自己的管理愿望,但其管理活动未对社会进步产生积极影响,甚至产生了负面影响,则其管理仍然不能算作成功的。创新型管理者的成功,客观上存在一个社会道德标准。功,即有功于社会。越王勾践伐吴,伍子胥破楚等,都无一例外地实现了管理者的主观愿望,但从历史进步的意义上衡量,他们都不能算作创新型管理者的成功。创新型管理者的管理活动产生了有益于社会的客观结果,但这种结果如果有悖于管理者的管理愿望,同样也不能算作管理者的成功。隋炀帝杨广开凿大运河,福泽后代,但其开工的初衷是为了方便皇帝出行,且因工程巨大,远远超出当时国力,以致天下大乱,因而不能说其是成功。

管理者成功的根本标准是其管理活动和管理结果的社会进步性,这是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管理愿望的基本前提。一个人管理实践的社会进步性,表明其管理实践具备符合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管理者成功地实现自己管理愿望的能力,是实现其推动社会发展目的的能力保障。管理者的成功是管理者有效驾驭自己的管理活动并使之造福社会的管理过程。

二、创新型管理者失败标准的界定

创新型管理者的失败,不等同于管理者事业的失败,也不等同于管理者管理目的的落空。创新型管理者的失败,是管理者的管理实践活动有悖于自己的管理愿望,或是虽实现其管理愿望但其管理实践活动具有消极的社会后果。管理者失败的主观标准是管理者不能有效控制自己的管理过程,以致管理活动结果与自己事前的设计完全背离。管理者失败的客观标准是管理者管理实践活动具有消极的社会后果。创新型管理者的失败是主观标准和客观标准的统一。管理者不能最终实现其管理的主观愿望,其管理活动轨迹游离于自己预先设定的管理轨道之外,管理者对自己管理活动的走向和最终结果失去控制,因此,就管理学意义上讲,他是失败的。诸葛亮未能完成匡扶汉室的愿望,他是失败的;李自成、洪秀全得天下而复失,也是失败的;史玉柱的巨人企业兴而复衰,也是失败的。另一方面,管理者的管理活动违背社会进步的历史要求,即使他实现了自己的管理愿望,他也是失败的。创新型管理者都有他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其管理活动不可能完全符合社会进步的要求,这是他们失败的历史根源和阶级根源。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清朝康熙皇帝的文字狱,他们虽然实现了自己的目的,但对中华文明的传承产生了负面影响,因而他们是失败的。失败和成功一样,也是一个社会历史的概念。判断失败同样有社会的、历史的、道德的、阶级的标准。

管理者失败的根本标准是其管理活动及其结果的社会退步性。管理愿望不能实现的原因既有管理者管理能力方面的,也有管理活动的社会意义方面的,但从根本上说是社会意义方面的。

三、创新型管理者成败标准的价值分析

创新型管理者成败的社会价值评价,是影响管理者管理行为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需要确立一个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为核心的管理行为规范体系,创新型管理者成败的价值体系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研究创新型管理者成败标准的社会意义在于为管理者的成才提供一种科学的借鉴。因此,如何判断创新型管理者的成败,是一项关系重大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建设工作。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个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相一致的人才成败判断标准,以适应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的优秀管理者的要求。在管理者成功与失败的标准上,采用抽象的或纯粹主观的标准,不仅是非科学的,而且也是不负责任的,甚至是危险的导向。

中国已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企业与外国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已全面展开。对于那些在外资企业工作的中国人,要给他们一个公正的社会历史评价,这其中当然也包括对他们是否成功的认定。唯其如此,才能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同时,保证国内人才的主体服务于国家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大局,才能在经济战争中对创新型管理者建立起道德约束机制,才能在人才自由流动的大背景下最大限度地降低其负面效应。

创新型管理者成功与失败标准的界定,同时还是划分管理者与创新管理者的根本标准。创新型管理者是成功与失败的统一体。管理者则包括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成功与失败的统一体,他们的管理过程有成功也有失败;另一种则完全是失败的,他们要么根本无力实现自己的管理愿望,是一个不称职的管理者,要么其管理目的有损于国家民族利益,这种人无论其管理愿望能否实现,他都是一个失败者。

四、创新型管理工作者成功与失败关系分析

管理者的成功与失败相互对立。成功不是没有失败,没有失败不等于成功;失败也不是没有成功,没有成功不等于失败。

任何创新型管理者都是成功与失败的统一体。管理者作为某个管理职位的人格化,总是在成功与失败间不停地转换角色。有成功的管理者,也有失败的管理者,但没有永远成功的管理者,也没有永远失败的管理者。这是由社会运动和管理活动的内在规律性所决定的。管理的外部环境是变幻莫测的自然和社会,管理的内部环境是组织内的复杂的关系网络,无论管理者的预见力有多么强大,无论管理者的应变能力有多么超群,在强大无比的自然社会力量面前,他都渺小的微不足道。因此,有管理就必有失败。富有创新能力的管理者,往往具有相当强的预见能力、判断能力和应变能力,如果他代表进步阶级的利益,尊重社会规律,就能积小成为大成,就能不断地克服困难和挫折,最终取得成功。

任何创新型管理者的管理过程都是成功与失败的综合体。成功的管理者是在经历成功与失败的曲折之后,最后取得了成功。失败的管理者,是在经历了包括若干成功的过程之后,最后失败了。刘邦和项羽就是典型。楚汉相争,刘邦败多胜少,项羽则胜多败少,但最后垓下一战,项羽四面楚歌,演出了霸王别姬的悲情惨烈的爱情故事,最后被迫乌江自刎,刘邦取得了最后的胜利,结束了秦末以来天下纷争的局面。刘邦和项羽楚汉相争正说明了成功不是没有失败,而失败也不等于没有成功。

当前,中华民族正值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研究创新型管理者的成败得失,学习其成功的经验,吸取其失败的教训,并以之指导我们的管理实践,对于加速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进程,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贺宝成.3M公司创新管理及启示[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2]张娜,窦胜功.高科技企业中的人才激励[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

[3]陈安之.成功学的秘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4]赵永乐,殷春风.人才新概念的几点认识[J].中国人才,2004,(2).

[5]姜伟.现代企业的创新管理[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6).

活动失败总结篇7

如今,求学的压力,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但在这紧张的氛围下,你不妨静静地闭上眼、仰起脸,感受天空中洒下的阳光,让它渗透你的每一寸肌肤,你会发现,有一股炽热的血液在体内沸腾,有一种似火的激情在痛快地燃烧,有一种如阳光一般的暖流将受伤的心灵抚慰!而这,就是你拥有的炫丽的青春啊!它轻轻而又响亮地告诉你:年轻没有失败!

拿破仑说:光荣的成功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屡仆屡起,于是便有叱咤风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贝多芬说:卓越的人的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于是便有了享誉全球的音乐大师。失败是一笔财富,它能给人奋发向上的动力,给人直面挫折的勇气,给人饱经风霜的坚强。而年轻时的失败更是一笔财富,不经百炼,何以成钢?斗争的生活使你干炼,苦闷的煎熬使你醇化,失败为你铺就一条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大道

不要为失败而气恼,失败对我们来说只是成功与成功之间的过渡。请相信,当你长途跋涉之后,当你艰辛攀登之后,当你已经精疲力竭之时,成功就在前面迎接你、振奋你,让你再一次投入到事业的博击中去;请相信,我们是东方那一轮火红的朝阳,我们终将穿透云层,辉煌地升起,发出光芒万丈!

青春易逝,我们踱着脚漫步在生活的诗行里,成功与失败互相交替,成为一幕幕插曲。

人生的患得患失、大起大落,只不过是上亿年地球史中的沧海一粟。

失败何所惧!

一个故事总要留点遗憾方显完美;一种结局总要有点残缺方显言尽意犹存的韵味。有谁的世界总是成功?人生多风雨,世事足悲泣!然而,世人总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在物欲横流的大千世界,悲观处世者总在抱怨。无能的青年忘记了自己的浅薄,慵懒与堕落,习惯了畏缩不前,习惯了无休止的叹息。

既然不能鲜花簇拥,何不让自己归于平淡,是自己不尽完美,何不奋起直追。

离自己的战火近一点,尽力拼搏,努力追求,找回属于自己的成功。人生的梦想在亘古不变世界里演绎着忧伤与难忘,原始的野性呼唤着我们。古老而凄寂的荒漠上徘徊着驮着皮囊的骆驼,它们永远向着绿洲而疲劳的奔波。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何不用自己的声音去唤醒湮灭的慵懒灵魂呢?

活动失败总结篇8

如今,求学的压力,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但在这紧张的氛围下,你不妨静静地闭上眼、仰起脸,感受天空中洒下的阳光,让它渗透你的每一寸肌肤,你会发现,有一股炽热的血液在体内沸腾,有一种似火的激情在痛快地燃烧,有一种如阳光一般的暖流将受伤的心灵抚慰!而这,就是你拥有的炫丽的青春啊!它轻轻而又响亮地告诉你:年轻没有失败!

拿破仑说:光荣的成功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屡仆屡起,于是便有叱咤风云的法兰西第一帝国。贝多芬说:卓越的人的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挠,于是便有了享誉全球的音乐大师。失败是一笔财富,它能给人奋发向上的动力,给人直面挫折的勇气,给人饱经风霜的坚强。而年轻时的失败更是一笔财富,不经百炼,何以成钢?斗争的生活使你干炼,苦闷的煎熬使你醇化,失败为你铺就一条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大道

不要为失败而气恼,失败对我们来说只是成功与成功之间的过渡。请相信,当你长途跋涉之后,当你艰辛攀登之后,当你已经精疲力竭之时,成功就在前面迎接你、振奋你,让你再一次投入到事业的博击中去;请相信,我们是东方那一轮火红的朝阳,我们终将穿透云层,辉煌地升起,发出光芒万丈!

青春易逝,我们踱着脚漫步在生活的诗行里,成功与失败互相交替,成为一幕幕插曲。

人生的患得患失、大起大落,只不过是上亿年地球史中的沧海一粟。

失败何所惧!

一个故事总要留点遗憾方显完美;一种结局总要有点残缺方显言尽意犹存的韵味。有谁的世界总是成功?人生多风雨,世事足悲泣!然而,世人总注重结果而忽略了过程。在物欲横流的大千世界,悲观处世者总在抱怨。无能的青年忘记了自己的浅薄,慵懒与堕落,习惯了畏缩不前,习惯了无休止的叹息。

既然不能鲜花簇拥,何不让自己归于平淡,是自己不尽完美,何不奋起直追。

离自己的战火近一点,尽力拼搏,努力追求,找回属于自己的成功。人生的梦想在亘古不变世界里演绎着忧伤与难忘,原始的野性呼唤着我们。古老而凄寂的荒漠上徘徊着驮着皮囊的骆驼,它们永远向着绿洲而疲劳的奔波。正值青春年少的我们,何不用自己的声音去唤醒湮灭的慵懒灵魂呢?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