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爱情与婚姻心得体会8篇

时间:2023-01-07 21:03:39

爱情与婚姻心得体会

爱情与婚姻心得体会篇1

关键词: 池莉小说 理想爱情 世俗婚姻 消解 重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强化了人们求实、务实的精神,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增强了人们实用主义、急功近利的价值观念。时代潮流的变迁,有力地制约着百姓普遍的心态。英雄式的理想主义减弱,激情渐渐消解,代之以极大的精力关注个人的生存。

池莉是一位“新写实”的作家,“新写实”的真正涵义在于它提供了一种新的“现实”的观照角度,也就是说新的现实观。这里没有英雄和普通人的对立,没有超凡脱俗的“神圣”原则和精神意志,人们不再轻易相信甜言蜜语,而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事实,坦率和真诚成为他们赞赏的品德。池莉对市民的生活是予以充分理解的。

婚姻恋爱作为一项重要的个人生活事件与社会文化现象,决定着个体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维持着社会的文化秩序。在池莉众多的作品中,婚恋小说占有重要的分量,她以女性的细腻情感与笔触,从生活的底层潜入这个世界,将这个世界中那些处于爱情漩涡中的男女主人公们的婚恋心态及由此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做了淋漓尽致的描写和表现。

在池莉笔下,爱情、婚姻成了“失落的伊甸园”。在这个失落的世界里,既没有缠绵缱绻的柔情,又缺乏摄人心魄的炽情,更不见魂牵梦萦的纯情和赤诚挚爱的真情。虽然这个世界尚不乏家庭那固有的一点“温馨”和“甜蜜”,但有生命的光环和为人母、为人妻所增添一些光亮色彩,但总的来说,这一切都遮盖不了作者在情爱婚姻这一美丽诱人外壳里充填的那些太多的惆怅和酸楚无奈。

池莉曾说:“我只有一个愿望,好好过日子。”由此可见世俗之爱的构建,不是从爱情本身出发,而是从过日子中体现出来的。因为生活中有许多事等着我们处理,不可能是光为爱情而活着,所以爱情并不是至上的,至少在必须为生计而奔波的老百姓看来是这样的。爱情是理想的浪漫的,而婚姻是世俗的平淡的;爱情是充满激情的愉悦,而婚姻是不再有激情的二人相处。因此,再心诚意笃的爱情一旦与婚姻相接通,就会在琐碎、繁杂的夫妻生活的磨砺下逐渐淡化消解。池莉是比较现实的,她不再步前人的后尘构建爱的海市蜃楼,她要还给读者一个真实的婚姻世界。池莉小说中有关婚姻、爱情的平民意识,即是对有缺陷、很现实,也很温馨的世俗婚姻的认同,这与追求精神高度契合和谐、难容世俗的婚姻观形成强烈的反差。

《一冬无雪》中的李剑辉在别人的眼里是个幸福的女人:事业有成,家庭幸福,有一个英俊体贴的丈夫和聪明可爱的女儿。事实上她却在世俗婚姻的外壳下过着一种没有的婚姻生活,因为她的丈夫是一个性无能者。他们表面上是恩爱夫妻,实则夫妻间的感情已经非常淡漠。李剑辉年轻时是一个十分漂亮的女人,她认为:“别的什么我无法选择,只有爱人可以选择,我才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我就是要挑要选,一定要找个十分理想的。”老楚就是她千挑万选才选中的如意郎君,但是婚后的生活却令她十分失望。

《烦恼人生》中的印家厚在漂亮的女弟子的爱情表白面前之所以能将自己的情感控制在理性范围内,是因为对婚姻现状的认同,“普通人的老婆就得粗粗糙糙、泼泼辣辣,没有半点身份架子”。婚姻生活中的印家厚有烦恼不错,但无奈中又多少有些满足,小说中印家厚辛勤奔波忙碌一天后拖着筋疲力尽的身子回到家中的那段描写正道出了这一点:“到家了!炉火正红,汤在锅里嗤拉拉响,乱七八糟的小房间里葱香肉香扑面,暖暖的蒸气从高压锅中悦耳地喷出……印家厚摔掉挎包,踢掉鞋子,倒在床上,老婆递过一杯温开水,往他脸上扔了一条湿毛巾,他深深地吸吮着毛巾上太阳的气息和香皂的气息,久久不动,这难道不是最幸福的时刻?他的家?他的老婆!”

《不谈爱情》中庄建非与吉玲是自由恋爱而结婚的,爱情的最后结果——婚姻却充满了苦涩,婚后半年两人就陷入了纷乱繁杂的家庭琐事当中而吵吵闹闹。庄建非开始冷静地思考他的婚姻,终于找出了自己结婚的根本原因:。“庄建非是正人君子,他的愿望是结婚。从理论上说,结婚不只是意味着有了睡觉的对象。庄建非当然明白这一点,结婚是成家,是从各方面找一个终身伴侣,是创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细胞。基于这种理智的思考,庄建非一直克制着对女性的渴念,忍饥挨饿挑选到二十九岁半才和吉玲结婚。”而吉玲最后选定庄建非,看中的是他出身知识分子且本人又是知识分子的身份,希望通过婚姻改换门庭,远离花楼街的人群和那种生活。这样,在现实面前,池莉打碎了人们对于爱情的浪漫想象,使诗情画意的爱情消失在世俗生活中。

《水与火的缠绵》中的曾芒芒和高勇,俗世中一对个性相容的平凡男女,发生了两性之间可能发生的一切。然后呢?实实在在的婚姻生活是充满矛盾和冲突的。芒芒以一个女性特有的温柔和坚强,抵御了一次次现实的冲击,力图化解和高勇之间那些看来有些荒唐却又不可抗拒发生的误会,使婚姻看起来圆满一些。这其中的委屈、泪水、挣扎,高勇似乎并不能体会和理解,更令人不堪承受的是婚后他对芒芒的一句残忍的评价:“你是一个天真而无趣的良家妇女!”他全然忘了芒芒是他自己通过选择比较,挑选出来的“高贵、圣洁、宽容而温柔的”妻子了,是他忘了,还是她变了?池莉将这部小说取名《水与火的缠绵》,我们当然可以理解为由于性情中缺乏互补性和包容力,主人公芒芒和高勇本来就是一种水火不容的结合,或者说芒芒自身的性格中有水与火的两面(比如她和常声远在一起时显出的活泼爽朗),但往深处讲,则表现出了现实生活中理想婚姻的失落。

很多令人心碎的破碎的家庭,当初男女二人也都具有非他不嫁、非她不娶的爱情,可是人会变,感情更会变,相爱的夫妻会变得淡漠、隔膜乃至仇恨,相反,得不到的情人却永远是心上的痛。《来来往往》中康伟业第一次看到段丽娜的时候,禁不住从心里感叹她的美:“五月是一个花红草绿、枝繁叶茂、蜂飞蝶舞的浓情季节,年轻的、健康的、饱满的姑娘段丽娜,嫣然一笑,唇红齿白,盛开的鲜花一般与这个季节融为一体,炫目耀眼地展现在康伟业面前。”可十几年以后当康伟业早已另觅新欢,正准备提出离婚的时候,他发现“段丽娜的脸色憔悴的没有办法看了。她干涩、枯黄、鬓角流露出了斑斑白发。”“偏偏这个最糟糕的就是他的老婆!一股自怜,一股悲哀,一股无奈,一股失望,齐齐地涌上了康伟业的心头,在那儿打着循环不绝的漩涡。自打结婚以后就不再考虑的关于女人的问题,在这个时刻忽然地横空出世:难道他康伟业这辈子就交代给了这么一个女人?”

《有了你就喊》真实地写出了主人公的爱情婚姻。这里没有经典婚姻小说的半点踪影。卞容大与黄新蕾等四个女人的故事好像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小说中有这样一段话——“婚姻二字,婚就是婚头婚脑地和一个女人在一起了;姻就是一个大人,被一个女人彻底地限制了自由。婚姻二字也可以合解,意思是头脑发昏地不对原因进行深入了解,就和女人在一起了”。卞容大与黄新蕾的婚姻就是这样的。妻子黄新蕾他根本就不爱却和她结婚,而对自己十几年来梦想着爱着的黄新蓓(黄新蕾的妹妹,那个被陈阿姨用来迷惑卞容大的脸颊通红,眼睛水灵灵,活像个洋娃娃的女孩),只能将自己的感觉全然埋在心底,没有爱情的婚姻和有爱情的婚姻好像也并无不同之处。

池莉以一种平缓、安详和从容不迫的基调叙述一个个婚恋故事,虽然小说中那些涉足爱河的男女的婚恋事实有点令人失望,但他们却大都维系着较稳定的婚姻形式,纷纷对磕磕绊绊、吵吵闹闹的现实婚姻表示接受和认可。

“失落的伊甸园”,池莉的小说通过逼真的生活场景与细节描写,写出了普通小市民的平淡无奇的生活,写出了他们对于婚姻的失望和无奈。它给人们展示了这样一个道理:生活中理想的东西、美好的东西总和现实中丑恶的东西相连在一起,婚姻也是十分现实的,它世俗、平庸却又温馨,这就是普通百姓的婚姻状况。在池莉那里,婚姻成了现实及秩序的代名词,爱情——花前月下、海誓山盟、志同道合的爱情及爱情故事成了理想主义与理想主义话语的像喻,成了池莉奋力撕裂的主要对象之一。池莉否定爱情的存在,承认婚姻的无奈,在池莉那里,爱情是一种话语的虚构,谎言的网罗;人生的智慧在于窥破这美丽的谎言,获得一种这不完满的婚姻。

爱情与婚姻心得体会篇2

年初参加美术界前辈王琦老师与夫人韦贤钻石婚活动,他们几十年如一日恩爱有加,我不禁心生羡慕,所谓“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境界,有几人能到达?韦夫人以18芳龄与王老结婚,忽忽过了70年。参加聚会的很多人都在问他们婚姻幸福的秘诀,最打动我的就是那句:要在婚姻中留出爱情的位置。

很多人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也有人说,婚姻是无奈的围城、扼杀爱情的凶手,好像是说婚姻和爱情对立了,而韦夫人却在婚姻中加进爱情,是幸福的宫殿。所以,他们有了相濡以沫的美好时光。真好!

爱情如花需浇灌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我们很多人都在苦恼保持家庭幸福不易,困惑于夫妻之间无法避免的口舌之战。至此,很多夫妻随着结婚年限的增长,反而是越来越感受不到家庭的温暖和夫妻之间的温情,还有的夫妻更是难以逃脱婚姻“七年之痒”的魔咒,让期望中的夫妻恩爱和家庭幸福逐渐变成了不堪重负的精神枷锁,让恋爱的美好悄然离开……

爱情如花,需要我们按时的浇水,需要我们按时的让它接受阳光的照耀,才会茁壮成长。正如小时候的自己爱极了花,一有闲暇,就在它们跟前驻足,所以,它们一直娇艳!因为,那时的自己是用心去养。等自己慢慢长大,被外面的精彩世界所吸引,渐渐失去了养花的耐心,以至于仙人掌在自己手里也变得半死不活。其实,爱情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我们用尽了耐心和激情去浇灌它,爱护它。所以,它在我们手里越开越娇艳!只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把它移到了婚姻这座温室里,渐渐的忽略了它的存在,总以为只要有了水,有了养分的存在,它就能好好的生长!殊不知,没有了阳光的照耀,再美好的花也会渐渐枯萎。

所以,在婚姻的城堡里,我们时刻要记得给爱情留个位置,让它的位置向着阳光!按时接受阳光的照耀,这样它才能健康生长。

婚姻中的爱情更美

许多的人认为,既然已经结婚了,还要那么多的爱情干什么?毕竟生活还是平平凡凡的好,可是我们独独忘记了,没有了爱情的婚姻,也如同一个闷沉沉的坟墓,没有了一点活力。长期的婚姻生活,使我们失去了激情的耐心,总以为爱情迟早会被亲情所代替,所以任由着爱情死亡。还美其名曰:亲情是我们的唯一!殊不知没有了爱情的位置,婚姻也会变成一座死城!

无论生活如何变迁,无论婚姻走到哪个阶段,只要有爱的存在,就会生机勃勃。所以,我们要时刻记得给爱情留个位置。随时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了爱情的存在!毕竟婚姻和爱情是一个整体,有爱的婚姻才能是最完整的婚姻。

婚姻要用心去经营

婚姻,它既不是坟墓也不是围城,是爱情的结晶,是爱情的继续,是爱情的归宿。怎样让爱情不要走入坟墓?怎样让围城风景更迷人?怎样让爱情之花在围城里开得更美?这就要看我们如何去经营婚姻了。说到经营婚姻,它是一门很深的学问,是要靠婚姻中人在生活中不断地去领悟,去发现,去总结,去付出。每一段幸福的婚姻,都有他们不同的经营模式,但经营中离不开爱心,情意。婚姻要用心去经营,用爱去呵护,用情去浇灌,用意去维护。经营婚姻是夫妻双方的责任,既然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就注定两人一起一辈子同甘共苦,相濡以沫,在生活中,要互相理解,信任,包容,扶持,一起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婚姻需要爱情来维系,需要自由的空间和彼此的理解,还需要互相的包容和信任。婚姻,更是两个人的责任。

韦夫人说,她嫁给王老这几十年,不管是在一起的日子,还是聚少离多的战争年代,她始终记得婚姻是两个人的责任。

用心铸就婚姻殿堂

婚姻需要爱情来维系,但婚姻里的爱情稍不留神就会枯萎,它会在生活琐事中消磨,在洗衣做饭间溜走,在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变味。爱情走了,婚姻生活平淡无味,成了一滩死水,像白开水一样的,令人乏味,这样,美丽的殿堂就成为了爱情的坟墓。怎样经营好婚姻中的爱呢?不让爱走向坟墓呢?其实很简单,只要用心就能做好。比如:女人向往浪漫而温馨的生活,她渴望得到男人的爱,渴望得到男人重视,只是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温柔的亲吻,也会让她感动不已。而男人呢?向往稳定而安逸的生活,男人渴望得到女人的理解与包容,忙碌了一天到家后,女人的一个笑脸,一声问候,一杯热茶,就足以让他感激不尽。这就是婚姻中的爱情,没有玫瑰花的浪漫,更没有巴黎香水的迷惑,有的只是一份暖暖的温情和一份细心体贴。

让爱在婚姻里有足够的空间

婚姻中,爱需要自由的空间,因为无论什么样的爱,如果失去适当的距离和足够的空间,也会变得令人厌倦,令人窒息。婚姻中的爱更是如此,有人说婚姻就像天空中自由飞翔的风筝一样,夫妻的爱是牵系的线,夫妻的信任是把持的手。风筝要想起飞,需要风和日丽,广阔的天空,更需要坚固而绵长的线和始终把持线的手。夫妻间的爱越深,彼此的信任就越是稳固,婚姻就越是幸福。我想,只要夫妻的爱绵绵不断,彼此的信任永远坚持,婚姻的风筝一定会在空中飞得更加自由,更加绚丽多彩!所以,让我们学会给婚姻中的爱自由呼吸的空间,不要把风筝的线抓得太紧,不要让放飞的梦想只是童话,把线放松一点,让爱飞得更高更远。

彼此理解和相互信任

婚姻需要彼此理解和相互的信任,理解和信任是婚姻幸福的主要因素和保障。理解,从意义上来说就是用自己的体会来感受到对方提出问题和想法,在婚姻中,无论我们是否在婚姻中得到快乐和烦恼,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和宽容理解对方的思想,是婚姻生活完美的一个重要保证,是将爱情进行到底的一个筹码。当我们带着对未来生活的甜蜜憧憬,走进婚姻时,才发现在婚姻生活中,原来更多的是平淡。而在平淡的生活中,会出现一些或多或少的摩擦与冲突,这个时候我们需要的是足够的理解。婚姻中一对陌路相逢的男女,要在同一屋檐下风风雨雨几十年,而且又有着各自的性格。由于人的个性差异,文化、思想、行为等不同,在婚姻生活中,给理解带来了沟通上的障碍,不少夫妻,出现了沟通上的失败,个性冲突,造成了不幸的婚姻,此时,更需要彼此的理解和包容。结婚后两个人从不同的生活背景、生活习惯中走到了一起,我们要学会理解、尊重和接受对方与自己不同的地方,而不能无条件地要求对方进入到你的生活模式之中。理解,包容对方的缺点和不同,使婚姻生活走向幸福。

婚姻中最重要的是信任

当我们选择和一个人在一起的时候就证明我们完全的信任他,把自己完全的交给了他。谁又愿意和一个不相信自己的人呆在一起呢?当然不会。所以说信任在婚姻中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信任,它是架设在人心的桥梁,是沟通人心的纽带,是震荡感情之波的琴弦。人与人交往需要信任,婚姻也同样需要夫妻双方的信任,人与人之间多一份信任,就会少一分隔阂,夫妻之间,多一份信任,就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冲突和麻烦。可以说,婚姻中没有了信任,就没有幸福可言,所以夫妻必须相互扶持,彼此信任,生活才会更加的甜蜜,婚姻才会幸福。

包容和担待

包容和担待是相互的,不是单方无止境的担待包容,也不是纵容。任何事情,都是有限度的,包括耐心。当一个人的忍耐到达极限,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时,爆发的结果往往是无法挽回的决绝。在婚姻这场经营中,男人女人该学着收敛自己,偶尔可以无理取闹一次,小女人任性是可以,但一定要看场合,要懂得适可而止,懂得以大局为重。男人该适时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或者用行动,或者用言语,一定要让她知道你深爱着她。要懂得女人是用来爱,用来呵护的。包容是婚姻的调和剂,彼此的包容会给婚姻带来意料不到的收获和惊喜。

爱情与婚姻心得体会篇3

[关键词]马克思;恩格斯;家庭危机;辩证;和谐家庭;价值

[中图分类号]C91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4)03 — 0010 — 02

一、当代婚姻家庭的危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政治的全球化,使社会的经济结构、社会形态、社会意识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与其密切关联的婚姻家庭也同样发生着变化,出现新情况与新问题,产生新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判断。

在对当前婚姻家庭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中,较有代表性、倾向性的观点是“婚姻家庭危机”论。

一是:欧洲多元化婚姻日趋明显,签约婚姻、“公共婚姻”、“宾客婚姻”、“开放式婚姻”等。

二是:美国“非爱情性”婚姻增多,婚姻物质化取向日益明显;夫妻关系忠诚度降低,夫妻关系恶化;家庭矛盾升级、家庭暴力加剧;离婚率急剧上升,家庭稳定性下降,单亲家庭大量出现;成年人两性关系紊乱,未婚生育和少女怀孕激增,同性恋婚姻兴起,生育率下降。美国传统家庭观念和模式摇摇欲坠。

三是:80年代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婚姻家庭生活质量在总体上提升的同时,伴随着婚姻家庭内在的矛盾对立,如:传统家庭美德与外来婚姻文化对撞、家庭结构断层、夫妻生活缺失;夫妻关系与亲子关系紧张,家庭教育功能与养老功能的缺位,家庭代际关系矛盾突出;“包二奶”、“养小三”婚外情屡见不鲜,早婚、买卖包办婚姻、重婚、纳妾等违法婚姻日渐复苏。

四是:西方学者把当代的婚姻家庭发生的变化概括为六大危机,又称"六D 危机",即违背期望(Deviations from expectations)、丧失荣誉(Disgrace)、经济萧条(Depression )、家庭成员分离(Departure of family members )、离婚(Divorce )、死亡(Death )。

总之,按照“婚姻家庭危机”论的观点,婚姻是爱情的枷锁,家庭是婚姻的坟墓。这种观点既没有全面反映婚姻家庭的历史与现实,又与马克思主义的婚姻家庭历史观相悖的。

二、当代婚姻家庭的危与机并存

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当代婚姻家庭问题研究,客观的辩证的认识婚姻家庭的危机。可以看到,当代婚姻家庭观与传统婚姻家庭观,两者即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既有肯定的方面,也有否定的方面。当代婚姻家庭的变化,不仅有“危机”,而且也有“生机”。

(一)婚姻家庭的基础观,由一维性转变为多维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首先必须能够解决衣食住行。在古代社会、乃至近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婚姻的目的和家庭的功能,主要侧重于满足生儿育女和维持经济生活的需求。“一夫一妻制是不以自然条件为基础,而以经济条件为基础。”〔1〕物质财富是婚姻家庭考量的首要因素,个人的情感和意愿则退居为次要因素。

马克思恩格斯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婚姻家庭金钱关系时指出,“资产阶级撕破了笼罩在家庭关系上面的温情脉脉的纱幕,把这种关系变成了单纯的金钱关系”。〔2〕“结婚的充分自由,只有在消灭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它所造成的财产关系,从而把今日对选择配偶还有巨大影响的一切附加的经济考虑消除以后,才能普遍实现。到那时候,除了相互的爱慕以外,就再也不会有别的动机了。”〔3〕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两性实现平等,左右婚姻的除爱情之外的其它因素都不将存在的时候,与婚姻才能真正统一,爱情也才是婚姻的基础和唯一条件。“随着生产资料转归社会所有,妇女为金钱而献身的必要性,也要消失了”。〔4〕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婚姻的本质是爱情,当物质财富能够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要,婚姻家庭本质的实现就有可能变为现实。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物质财富的积累,已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要。这就产生了婚姻家庭基础观的考量由一维性向多维性转变。

现代的婚姻家庭观的多维性转变,对爱情与幸福的追求成为主要目的,一方面,追求物质财富,经济因素成为当前缔结婚姻的重要参考指标。另一方面,追求爱情,满足双方生理、心理多方面的精神方面需求;追求情感依赖和寄托关系、传宗接代、延续家族血统,追求婚姻、爱情、性的统一。

(二)婚姻家庭的价值观,由一元化转变为多元化

现代社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人们的社会交往日益广泛、密切,不同国度、不同地域的婚姻家庭习俗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婚姻家庭价值观的多元化取代一元化关系,具体表现为:

首先,传统的“从一而终”婚姻关系及“三纲五常”家庭道德观念,向恋爱自由,自主婚姻,两性平等的追求多元化的个人幸福转变。这种转变是对传统与现代的婚姻家庭观念的扬弃,是辩证否定式的兼容并蓄,表现为婚姻家庭与社会进步的一致性,这是婚姻家庭发展的新事物,它代表着婚姻家庭发展的方向,是应该提倡和坚持的。

其次,婚姻家庭价值观受西方“性解放”观念的影响,性、爱、婚姻的观念趋于多元化。当婚姻家庭中的性、爱、婚姻观念和行为,与社会的法律、道德要求相吻合或符合社会的法律的要求,但与传统的道德文明相悖的,并以追求婚姻家庭的爱情和幸福为目的,是应当加以肯定的。

再次,当婚姻家庭中的性、爱、婚姻多元性与社会的法律、道德要求相悖,如重婚、纳妾、“包二奶”、、、买卖婚姻等陋习,这种愚昧落后、消极颓废的腐朽婚姻家庭价值观,虽然在一段时期,一定社会群体中存在,但这种婚姻家庭的腐朽元素,与传统、新生婚姻家庭观格格不入的,是应该剔除的。

婚姻家庭价值观是具体的、历史的,他的产生与发展即具有历史的连续性,也具有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差异性,正如恩格斯指出的:根据我们对古代最文明、最发达的民族所能做的考察,一夫一妻制的起源就是如此。它决不是个人的结果,它同个人绝对没有任何共同之处,因为婚姻和以前一样仍然是权衡利害的婚姻。〔5〕对现代社会考察,多元化婚姻价值观既是恋爱自由,自主婚姻,两性平等关系,又兼有夫妻双方与权衡利害的内容。

三、婚姻家庭的主体,由核心家庭取代传统家庭

核心家庭是美国人类学家G.P.默多克在《社会结构》(1949)一书中首先提出的,核心家庭(或称主干家庭)即夫妻和一对已婚子女组合而成的家庭。核心家庭由一对夫妇(包括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两者的区别就在于已婚子女和未婚子女。默多克从亲属关系方面把人类家庭分为核心家庭、复婚家庭、扩大家庭等三种基本单位,其中核心家庭是其他几种家庭形式赖以扩大的基本单位。

核心家庭特点是对亲属网络依赖性较小,独立性、灵活性、机动性较大,具有、生育、教育、经济、娱乐、情感交往等功能。这种家庭有利于形成家庭中的平等关系、平等权利、平等嗣系,简化家庭人际关系,减少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实现家庭中的民主,有利于培养青年人的独立性,满足不同代人对不同生活方式的追求。但另一方面它削弱了两代人之间的关系,不利于两代人在家庭生活中相互帮助和救援,在老人赡养和儿童抚育方面带来一些实际问题。

核心家庭是现代都市和工业社会最主要的家庭模式。1982年在中国进行的五城市家庭研究证实,核心家庭占家庭总数的66.41%,居各种家庭模式之首。

不可否认,核心家庭有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淡化和缺失的倾向。因此,现代婚姻家庭价值观在传承传统婚姻观念,兼顾家庭,强调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义务感的基础上,对传统思想进行改造和创新,注入核心家庭的时代精神,以“个体本位”为主,注重婚姻中个体的感受。

四、婚姻家庭形式,由相对单一向多样化转变

现代婚姻家庭其形式呈现出多元化、个性化趋势,如核心家庭、扩大家庭、单亲家庭、丁克家庭、再婚家庭、周末夫妻、AA 制婚姻、不育婚姻、跨国婚姻、无性婚姻、不婚行为等,使婚姻家庭形式由相对单一的传统模式向多元化现代模式方面转变。

对此,阿尔温·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曾描述的,“在第三次浪潮文明时期,家庭将长期没有一个单一的形式。相反,我们将看到高度多样化的家庭结构”。

未来的婚姻家庭“各人在选择他们的生活的道路上获得解放,他们可以根据个人的愿望和需要,选择或创造自己的家庭形式。这种转变,是在尊重婚姻家庭成员的爱情与幸福的的愿望和需要基础上的理性选择,是人类婚姻家庭文明发展的大道。不可否认,那种不尊重婚姻家庭成员的爱情与幸福的的愿望和需要,将“一些人的幸福和发展是通过另一些人的痛苦和受压抑而实现的”〔6〕的婚姻家庭,是不会有发展空间的,迟早会被历史所淘汰的。

五、高离婚率与高品位婚姻家庭生活追求,呈正比趋势

现代社会出现高离婚率,一方面,主要原因在于经济因素的考量相对下降,注重婚姻生活质量的观念变化;另一方面,是由于国内外的离婚氛围影响、社会舆论压力的宽松,离婚手续的简化等婚姻家庭的外在条件变化有关。 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女性婚姻观念的改变,女性提出离婚的比例逐年增多,“情感离婚”、“无过错离婚”占多数。

马克思在《论离婚法草案》中指出,在什么条件下婚姻是允许离异的,也就是说,在什么条件下婚姻按其实质来说是已经离异了。尊重婚姻,承认它的深刻的合乎伦理的本质。对于个人愿望的软弱就会变成对于这些个人本质的残酷,变成对于体现在伦理关系中的个人的伦理理性的残酷。〔7〕

高离婚率虽然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不稳定的因素,但却能使名存实亡的婚姻解体,夫妻双方从婚姻家庭的情感纠结中解脱出来,解放被压抑的个性,进而寻求新的、高品位婚姻家庭生活。因而,高离婚率、短期婚姻、试婚等,对于男女双方而言,是对幸福的选择,是对对方选择的一种尊重。可以肯定,这是一种社会进步。反之,则是婚姻家庭的历史退步,是社会的退步。

六、异性婚姻与同性婚姻并存,同性恋逐渐被社会认同

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婚姻家庭观念有了更广泛的内容,曾被人们认为违背伦理的同性恋已逐渐被社会所接受。同性婚姻与异性婚姻并存,表现了社会文明对婚姻家庭成员个性与幸福的尊重、宽容。

目前,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国家: 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值得一提的是欧洲一些高官公开了自己同性恋的身份。民众看重诚信而非性取向”。这些事实表明,绝大多数欧洲人在观念上已经不认为同性恋违背伦理,不是什么需要隐瞒的丑事。

人类对同性恋的态度,从古希腊的崇拜,到中世纪的鄙视和迫害,再到当代的正视和理性对待,走了一条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的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违背伦理”的同性婚姻与异性婚姻自相矛盾、但其却以人的内在和自然生物本性力量,向社会历史和当代证明自身的自然与社会双重属性不仅存在,而且同样重要。

总之,婚姻家庭的历史发展启示人们: 在婚姻家庭关系上人类对自己的本性和社会规范关系要给予同等的、适度的兼顾。这是婚姻家庭的幸福之道,是社会和谐之道。

〔参 考 文 献〕

〔1〕〔3〕〔4〕〔5〕〔6〕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G〕//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77-95-88-89-77-78.

爱情与婚姻心得体会篇4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爱情;婚姻观

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09-071-01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现实主义女性小说家简・奥斯汀的杰作。在这部作品中奥斯汀精心地描绘了19世纪时一系列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通过对贝内特家的二女儿伊丽莎白与贵族达西婚姻的描述,以及伊丽莎白的几个姐妹和女友对婚姻大事的不同看法以及处理态度,我们发现作者将自己对婚姻的看法及理想着重体现在女主人公伊丽莎白的身上。她认为,建立在爱隋基础上的婚姻才是幸福美满的婚姻,但同时爱情又是有条件的,是以性格、财产、阶级等级为基础的,幸福的婚姻应该是精神与物质同在的,而光贪图金钱和的婚姻是不会幸福的。

一、爱情是文学作品中一个永恒的主题

关于爱情这个话题,从人们最初的文学作品中就表现了出来,我国的《诗经》中就有这样的诗句:“山无棱,天地和,乃敢与君绝”及“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等等。而西方文学《圣经》中就有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就连希腊神话中也流传着与人神之间、人与人之间多姿多彩的爱情。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学作品的多样性也就逐渐呈现在人们的面前,而各种文学体裁中,爱情又是一个永恒不变的主题,在舒婷的《致橡树》中化做一棵独立的木棉,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寄寓在怀旧的情绪中,还在曹雪芹先生的《红楼梦》中述说着宝玉与黛玉之间的惺惺相惜。这些足以见证爱情是人类必不可缺的情感,是文学作品所要表达的一种最重要的感情之一,也是文学创作永远不可能遗弃的内容。

二、莉迪亚和威克姆的婚姻

在《傲慢与偏见》中,如果要选出一桩最荒诞且最不被看好的婚姻,无疑就是莉迪亚和威克姆的婚姻了。作者甚至没有正面交代二人是如何走到一起,继而出走的。只是简单的通过简和M・加德纳舅妈写给伊丽莎白的信,让读者了解情况的大概。两个人之间很难说有什么爱情,即使勉强有,也只能算是“之爱”产生的盲目激情。简・奥斯丁对他们的婚姻持一种批判的态度,莉迪亚的轻浮、卤莽和无知即使在小说的结尾也没有改变,威克姆的狡诈、野心和肤浅也使我们感到厌恶。理智、感情与道德可以说是婚姻精神层面上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这对婚姻不具备其中的任何一项,他们婚姻的失败早已注定。

三、夏洛特和柯林斯的婚姻

夏洛特・卢卡斯可以说是《傲慢与偏见》里有头脑并富有理性的一位女子,她清楚地认识到了当时英国社会中上层阶级婚姻的普遍本质:“婚姻并不是为了满足个人心理和生理需要的私人结合,而是一种确保家庭和其财产永存的制度性策略。”因而,属于破落贵族家庭的夏洛特没有多少可观的嫁妆,也无法攀高求贵,被迫嫁给柯林斯实际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妇女要生存,要获得生活上的保障和“财政保证”,婚姻是捷径也是唯一的途径。这就导致了当时的婚姻不仅仅是作为爱情的归宿,还会是“谋生”的手段,也就难免出现一些看似荒唐的事。

四、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婚姻

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婚姻是《傲慢与偏见》中最美满、最成功的理想婚姻,二人的结合是真正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的。伊丽莎白・班纳特是作家笔下理想的女性形象,也是小说中最富个性魅力的形象。她出身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家庭,富有个人反抗精神。她以她的聪明才智,高尚的精神境界处处向瞧不起她的上流社会挑战。从伊丽莎白的爱情和婚姻上,体现了奥斯丁的婚姻观:“结婚为钱是错误的,而结婚得不到钱则是愚蠢的。”伊丽沙白和达西的婚姻不仅是一桩有爱情的婚姻,也是一桩有金钱的婚姻。除了高雅,一无所有的伊丽莎白却嫁给了最有钱、最英俊的男子。她母亲以商人眼光满意地说这是一宗不坏的买卖;而对女儿的聪明一直非常赞赏的父亲却未曾料到,他给予她的教育在婚姻市场具极高的交换价值。这里表现了爱情对于婚姻的崇高意义:哪怕再富有、再英俊,如果以一种居高临下甚至傲慢的姿态对待另一方时,那两者很难产生爱情,没有爱隋就不会再有婚姻。

总之,贝内特家的三个女儿和夏洛蒂都是没有丰厚陪嫁的中产阶级少女,但对于爱情观的不同,她们选择的婚姻也不同。从作者奥斯汀对四种婚姻的褒贬不一态度,我们可以透视作者奥斯汀所推崇的女性婚姻意识及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女性意识:恋爱婚姻与财产和社会地位相互关联,但恋爱婚姻不能取决于财产和社会地位,正确的婚姻应当建立在相互爱慕、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她既反对为钱而结婚,也反对为了而草率地结婚,强调了婚姻中感情因素的重要性及精神的平等。这就是伊丽莎白所告诉我们的女性婚姻意识。

参考文献:

爱情与婚姻心得体会篇5

有这样一个神话:在很早的时候,男女是合体的,但是由于触犯了天上的神灵,被天雷劈成了两半,所以人的一生都在寻找他(她)的另

>> 在婚姻里梦游 在婚姻里吃饭 在15年的婚姻里,我为什么找不到爱 幸福婚姻的密码:婚姻里不能丢了爱 在婚姻里寻找“初恋” 在婚姻里继续成长 在婚姻里做自己 在婚姻里做个大人 在婚姻里忘掉亏欠 在婚姻里植株花 走吧,去“蹭爱团”里蹭点爱 简单爱,让婚姻里的性充满芳香 胡适:困在无爱婚姻里的名人 婚姻的目光里到处都是爱的影子 婚姻里最长的路,是爱的套路 在婚姻里以退为进 莫在婚姻里谈恋爱 在婚姻危机里重拾爱情 在婚姻里“较劲儿” 年龄,在婚姻里站什么位置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在婚姻里去爱 在婚姻里去爱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张丽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有这样一个神话:在很早的时候,男女是合体的,但是由于触犯了天上的神灵,被天雷劈成了两半,所以人的一生都在寻找他(她)的另一半,尽管路途遥远而艰辛,尽管有的人找到了,有的人没有找到。  其实,生活中的我们,在另一半不曾出现时,也同样在苦苦寻觅。感谢上苍制造了丘比特神箭,在某时某刻的某个地方,我们与自己的另一半不期而遇,彼此心仪,不需要太多言语,就像另一半的浑然回归。于是,我们开始了久别重逢的热恋,当相互感觉离不开对方的时候,我们携手步入婚姻的殿堂。 从此,我们开始了围城内的生活,婚姻带给我们快乐,也加重了我们的责任感。我们再也不能像恋爱时那样随心所欲,我们有了自己的家庭,我们需要承担起家庭的义务;我们还会有孩子,我们需要承担起培养孩子的责任;我们还有自己的工作。这―切的一切,让我们觉得疲惫不堪,天长日久,最初那种令人心动的感觉荡然无存,有时,我们以为对方对自己失去感觉,不再在乎自己,于是我们为时光的流逝悲哀,为现在的物是人非感伤,在婚姻近乎麻木的状态下,家庭矛盾应运而生……  有朋友说:恋爱就如发高烧,婚姻则成了恒温。  有人说:爱情与婚姻无关。我说这只是大脑思考时的一种极端。其实,在婚姻里,在忙碌的生活与工作中,我们不能忽视爱情的存在,只要爱情还在,我们的婚姻就会坚如磐石。有时,我们并不是对对方失去了感觉,而是因为我们太忙找不到合适的表达方式来展示对方的心灵,或者是简单地认为自己已经不需要表白了,其实爱是需要表白的,是需要说出来的,恋爱时我们可以每天说“我爱你”,然而在婚姻里,我们却很少听到,因为隔得太近的缘故;往往我们觉得没有必要说,于是干脆就不说。“近之则不逊”,这几乎是一个规律,任何人距离过近了都无君子可言。夫妻也一样,一旦没有距离和独立,分寸感丧失,随之丧失的是美感、自由感、彼此的宽容和尊重,最后便是爱情。由此可见,结了婚后不应成为一体,而应是两个独立完整的人携手共走人生路。好的爱情应该有韧性,拉得开,但又扯不断。相爱者互不束缚对方,这是我们对爱情、对自己有信心的表现,谁也不限制谁,到头来却谁也离不开谁,这才是真爱的表现。爱是一门艺术,婚姻里的爱则是一种更高境界的艺术,我们不能有了婚姻而忽视了爱情,想要巩固自己的婚姻,想让自己的生活更上一层楼,那么,请学会在婚姻里去爱!

爱情与婚姻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文化视阀;《诗经》;婚姻与爱情

一、《诗经》中婚姻爱情诗的文化背景

《诗经》出现于西周到春秋,历时大约500年。共有305篇诗歌,与婚姻爱情相关的诗有116首之多,占诗歌总数的38%。涉及的婚姻爱情诗是表达男女相思、相爱的爱情诗,表达婚嫁仪式及宾客祝福的婚嫁诗,刻画婚后生活情形的婚姻诗、描写女子被丈夫抛弃的弃妇诗,主要收录在《小雅》和《国风》。

二、《诗经》中写婚姻与爱情的诗

《诗经》中描写爱情的诗一直被人们所喜爱和称道,尽管它经历了2000多年的时光,但依旧体现出浪漫、激情的色彩。其具有的真挚、热烈、大胆的情感,对后世文学的蜕变与发展有重要影响。

(一)爱情诗

《国风》中的爱情诗包罗万千,分析这些诗歌,能够了解到其中蕴含的文化特征。

体现男女彼此爱慕的诗歌。如《关雎》是直抒胸臆的热烈情歌,尽管写的是中贵族公子对美丽女子的思慕,但其感情是特别美好、淳朴的。前三章体现出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以及求之不得的心情,而后想象如果能和女子相恋,必会“钟鼓乐之”。

表现男女相爱中烦恼和矛盾的诗。如《蒹葭》描绘的是男子为自己喜欢的女子而不断追逐、上下求索。男子尽管和“在水一方”的女子空间距离特别远,但心理距离也许很近。其为爱情矢志不渝、不畏艰险,是令人钦佩的追求精神。

(二)婚嫁诗

周代非常重视婚姻,提出婚姻是家族、个人生活的重要事情。首先,《诗经》中有很多祝婚诗,体现婚礼中仪式的重要性。《桃夭》以桃花的繁盛体现新娘的美貌,唤起读者对幸福与美的向往。《何彼浓矣》以唐棣花彰显新娘的雍容华贵,通过钓鱼合丝来彰显男女情感的牢固,并祝福他们婚姻幸福。《麟之趾》通过麟的角、定、趾,颂扬麟仁厚的品德,希望他的子孙是德才兼备的人,体现出当时“尚德”民风。其次,表现夫妻婚后长相厮守、相濡以沫的生活。《女曰鸡鸣》中写道“与子偕老”“莫不静好”等句子,体现出和谐、相爱的生活,即使今天读起来仍感觉温暖。

(三)弃妇诗

首先,思妇诗。《卷耳》描写女子对远行丈夫的思念之情,她想象丈夫服劳役时受的苦,心情沉重而悲伤,控诉因为统治阶级不断增加对人民的劳役,导致夫妻分离,彼此思念。《汝坟》也是描写妻子对服役丈夫的牵挂,这已经成为当时很多女子的生活。

其次,弃妇诗。周代重视男权,当时因为礼教束缚女子或男子薄情,出现很多弃妇诗。《谷风》里的女子温柔婉顺、心地善良、善持家务,为了家族而选择逆来顺受,却换来丈夫粗暴的对待。《氓》女子被丈夫抛弃,她痛定思痛,理性思考婚姻,并对其他人提出忠告“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诗经》中很多婚姻爱情诗,体现出强烈的生命欲求,向精神品格的方向升华,同时也烙印上宗法社会印记。

三、文化视域下《诗经》婚姻爱情诗的内涵

《诗经》中有大量婚姻与爱情的诗歌,其既表现当时人们悲欢離合、喜怒哀乐等生活情况,也让人们了解周代人们的生活观,如对婚姻、爱情的态度,对社会、家庭的认知,和诗歌中蕴含的审美观等。

(一)重视生育的婚姻观

《诗经》内涉及爱情婚姻的诗,表达出直接性目的,即“宜室宜家”。如《桃夭》是婚礼上演唱的诗歌,人们希望新娘能够如桃树一样多生多育,让夫家更加兴旺发达。由此可以当时结婚的条件并非感情,而是生育后代。如《椒聊》借助比兴方式,以“硕大且笃”、“硕大无朋”来体现女子的健康和丰腴硕大,以花椒的生殖能力和茂盛的枝叶来彰显人们对于生殖的重视和崇拜。《螽斯》诗中提出“宜尔子孙”,螽斯是一种小昆虫,善生育,相传一生能生育99子,这体现出周代关注生育的婚姻观。

(二)举案齐眉的生活观

真实家庭并非只是诗、酒、书、画、琴、棋,而是餐米油盐,每对夫妻都会出现矛盾,所以夫妻怎样相处是婚后的重要问题。《诗经》中体现婚姻与爱情的诗歌彰显出当时家庭观与生活观,如希望家庭和睦,重视兄弟、夫妻、父子、君臣的和谐,古人提出“娶妻娶贤”的思想,说明优秀的妻子对于家庭的重要作用,也彰显出古人对家庭的关注。《女曰鸡鸣》讲述妻子黎明时分催促丈夫起床打猎的故事。说明在古代家庭中,妻子占据重要地位,也说明古人重视阴阳调和,只有男女各司其职、分工协作,才能让生活更加美满。

(三)恩爱不疑的愿望观

在男尊女卑的男权社会中,男女地位差距大,所以很多时候愿望难以实现。《诗经》中有大量体现女子婚姻不幸的诗歌。《氓》是婚姻不幸的女子对薄情丈夫的控诉。女子婚前经过占卜没有问题,她带着喜悦的心情和对未来的憧憬嫁到夫家,婚后勤勤恳恳、德行无亏,但却惨遭抛弃,并决定与其一刀两断。《谷风》中的女子也是贫寒时成婚,而富足时被抛弃,她缺少《氓》主人公的果断,却要承受相同的命运。这表明是男子花心而不是女子德行不好而导致女子悲惨命运,也展现出此现象在当时在特别普遍的,因此两个女子才会有如此相似的遭遇。部分女子感情受到伤害时,屈服社会、家庭压力,以牺牲自己的方式换取他人认可,这既是“礼”对其的限制,也是“礼”对其爱情的侵害。

(四)愿得一人心的爱情观

《诗经》中有很多情诗,体现出周代男女感情的甜蜜与幸福。如《静女》就是讲述男子等待女子的不同心情,女子送给他茅荑和彤管,并许愿在城边相会,但等了好久仍不见女子身影,便在焦急之余把玩女子所赠之物,流露出细腻的感情。《子衿》中有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淋漓尽致的体现出女子对心爱男子的思念。在封建社会中,礼教约束、压迫男女行为,婚姻更重视父母之命,所以《诗经》也有父母干涉婚姻的诗歌。如《柏舟》就有“母也天只,不谅人只”的句子,体现出女子面对父母的反对而产生痛苦,以死抗争的誓言。

四、结束语

《诗经》属于文学著作,婚姻与爱情是文学永远的主题。《诗经》包括爱情诗、婚姻诗、弃妇诗三个类型。在文化视域下,《诗经》中的婚姻与爱情诗表现出重视生育的婚姻观、举案齐眉的生活观、恩爱不疑的愿望观、愿得一人心的爱情观,是值得现代人深入的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张秋芳.从人性主义视角看《诗经》中的婚姻爱情诗[J].语文建设,2016,(12):65-66. 

爱情与婚姻心得体会篇7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我国的迅速推进,人们婚恋观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价值判断的多元性和行为观念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以往那种婚姻价值评判体系和婚姻行为的相对稳定性。本文分析了家庭婚姻中存在的问题,处理婚姻不当的后果及影响家庭婚姻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解决婚姻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婚姻家庭;现状与对策

作者简介:刘静,女,1983年6月生,山东临沂,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

[中图分类号]:C913.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2)-07-0175-02

一、家庭婚姻中存在的问题

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人们对待婚姻大事态度认真、处事冷静,爱情之花结出了幸福之果。但也有少数婚姻中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离婚问题

a、择偶标准定位不准。要找什么样的对象,或者以什么样的标准来选择配偶,是一个人的自由,无可厚非。然而,有些人在选择恋爱对象时,脱离实际,标准错位,陷入了认识误区。因此,不同婚恋观的人把什么样的标准放首位,就有了不同的选择。但是归结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以貌取人。不管什么,只要长得漂亮,什么品德、为人都不在乎,苦求“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二是以财取人。把目光一味盯在对方的地位待遇、父母身份和家庭的经济条件上,要求什么“车子、房子、票子,一样不能少”,至于道德品质、能力素质统统“仅供参考”。双方没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只是一味履行婚姻的责任与义务,最终只会形同陌路。

b、恋爱婚姻随意轻率。古人把“洞房花烛夜”看做是人生的一大喜事,寓意婚姻生活对一个人一生的重要性,切不可鲁莽草率。不可否认,恋爱生活是浪漫的,但它关系到两个人的人生,关系到新的生命,因此又必须是严肃的,不仅要对个人负责,也要对社会负责;不仅要看眼前,更要看长远。个别人对待婚姻大事盲目草率,极不认真。

c、婚姻中不讲道德。爱情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贵在忠贞,重在专一。当今社会,少数人由于受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在处理恋爱婚姻问题上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重婚纳妾,看做是理所应当,既有爱人,又有情人,还得意地认为是新潮。这些婚恋中不讲道德的做法,最终会使他们一无所有。

d、婚姻中缺乏信任。信任是感情的基础,男女双方在生活中因为异性的电话或是聊天而心生猜忌,跟踪、偷看手机,查看上网聊天记录等等,处处问东问西,长此以往,夫妻间的生活必定索然寡味,问题重重。

2、家庭暴力问题

男女结婚成为夫妻,就意味着建立家庭。婚后生儿育女,增添家庭成员,由此构成了社会的细胞。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面对现实生活中的家庭琐事、感情纠纷,大部分家庭能够冷静理智地处理,爱情之花经过风雨的洗礼,显得更加绚丽多彩。也有少数家庭人们把婚姻生活想得太简单、太浪漫,对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认识不足,缺乏思想准备,结婚以后,对生活中的矛盾挫折处理不当,不仅影响感情,还给家庭生活投下阴影,甚至引发家庭暴力。一是恶语相加,讽刺挖苦,甚至把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一股脑翻出来,根本不考虑对方的心理承受能力;二是对配偶的性格脾气、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不能适应,对一些小缺点不能容忍,无限“上纲上线”;三是平时与爱人感情交流沟通不够,双方在教育子女、赡养老人、社会交往等方面产生分歧,争吵打闹不断;四是大男子思想严重,稍有不顺心就施以暴力,给对方精神和肉体造成伤害,导致矛盾激化、家庭解体,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处理婚姻问题失当的严重后果

从表面看,婚姻缘问题是夫妻个人的事,如果一旦处理不当,其危害就是多方面的。

a、干扰学习工作。一个成功的婚姻,美满和谐的家庭气氛,能够使人长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充沛的精力去学习、工作。反之,婚姻问题处理不好,经常生活在烦躁、苦恼的环境中,就难以集中精力抓工作、干事业,最终会一事无成。

b、影响身心健康。男女双方建立婚姻关系,需要真情付出。如果婚姻问题处理不好,不仅耽误美好青春,而且伤害对方感情,会给双方心灵造成无法抹去的创伤,甚至可能导致有的男女想不开,自残、自绝。

c、破坏家庭幸福。婚姻问题处理不好,除了给当事人带来伤害,还会对双方家庭产生影响。一是使家人名誉受损;二是草率结婚,家庭就容易不和睦;三是搞婚外恋,给爱人、子女带来伤害。单亲家庭的孩子出现的问题比双亲家庭孩子要多得多,特别是他们心理上的问题很难平复,而且如果由婚恋问题引发违法犯罪行为,就会给家人带来更大的痛苦和伤害。

三、影响家庭婚姻问题主要原因

a、传统婚姻观念发生嬗变。当今社会,人们对两性关系越来越宽容,传统的婚姻观受到一定的冲击。过去婚姻的社会意义大于个人意义,婚姻稳定是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的重要衡量标志之一,个人感情从属于社会的需要;而现代,个体在婚姻的自主权增大,婚姻越来越被认为是个人的私事,人们对待婚姻的普遍态度是“合则聚,不合则离”,好合好散。“白头偕老”已经不是婚姻的终极价值观念。

b、社会流动增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动了整个社会流动,而这种社会流动所形成的大面积的社会交往,势必会冲击社会家庭。过去离家不易,与他人老死不相往来,而现在科技的发展,便利的交通,通讯网络,使得家庭活动面大大地扩展,人们的交往频率,交往范围都增大,面对诱惑的因素也越来越大,婚姻就不那么牢固了

c、理想婚姻与现实婚姻的差距。物质水平提高以后,人们会把眼界放在较高的精神层面,人们开始对婚姻寻求更多的是心理精神上的满足,因而对婚姻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当人们发现彼此优点也是缺点的时候,理想与现实的婚姻就成了反比。

d、社会竞争的压力。社会的工作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职位竞争激烈,人际关系的处理,使越来越多的人期望从高额的婚姻成本、哺育后代等重压中解脱出来,同居,丁克家庭屡见不鲜。

四、解决婚姻问题主要对策

恋爱婚姻,既是一个人展现自身道德品性和基本素养的过程,又是一个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过程。要确立以志向、品德为重的择偶标准,树立高尚的婚恋道德,保持严肃的婚恋态度,以成功的恋爱婚姻和美满幸福家庭作为自己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

a、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婚恋观是指男女双方在相爱过程中对待爱情、婚姻的认识和态度并由此引起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它包括恋爱对象标准的选择、婚姻家庭的维持等诸多方面。婚恋行为受婚恋观支配,正确的婚恋观是处理好婚恋家庭问题的基础。树立正确的婚恋观,一是要坚持志同道合的标准。爱情不仅仅是异性的相互吸引,更重要的是理想、目标和志趣的一致。倘若志不同、道不合,是很难长久结合在一起的。即使勉强结合,也多是同床异梦、貌合神离,很难有真正的幸福。二是要恪守忠贞专一的准则。邓颖超同志曾说过:“我们认为男女的友情,应该讲忠实坚贞。爱情不应是占有的,而应是双方互信互守的专一。只有专一的爱情,才能巩固婚姻,获得幸福和愉快的生活。”这一段话,为正确的婚恋态度作了最好的注脚。强调忠贞专一,就是要认认真真谈恋爱、一心一意过日子,经得起时间延续、空间隔离的考验,经得起苦难波折的考验,经得起地位变化的考验。三是要崇尚互敬互信的美德。列宁和夫人结婚时定了一个公约:“互不盘问,决不隐瞒。”这是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爱情。周恩来总理倡导的互敬、互爱、互信、互勉、互帮、互让、互谅、互慰,也为我们处理夫妻问题提供了行为准则。要看到,爱人是自己最忠诚、最亲密的朋友,夫妻双方只有互敬互信,在事业上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在生活中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才能患难与共、白头偕老。

b、加强道德修养。婚姻道德是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综合反映。要提高婚姻的成功率和家庭生活的幸福度,在道德修养方面必须做到:一是诚实守信。就是要对人诚恳,实事求是,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有据实相告。二是冷静理智。就是要善于控制感情的闸门,遇事冷静处理,据理分析。三是豁达开阔。就是面对婚姻挫折,多一分理解,多一分宽容,虚怀若谷,心存高远,做到失恋不失态,失恋不失德,失恋不失志。“天涯何处无芳草,何愁不能遇相知”。四是自重负责。就是对自己要自珍自爱,遵守道德操守,自觉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对家庭要有责任感,尊敬善待老人,关心体贴爱人,承担起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做良好社会风尚的实践者或捍卫者。

c、自觉按法规纪律规范婚恋行为。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把自己的行为置于法律法规的约束之内,才能获得最大的自由和幸福,婚姻亦是如此。2001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为公民婚姻问题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增加了夫妻应当互相忠实、互相尊重,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等规定。

d、对青少年进行婚前的婚姻家庭辅导。主要帮助青少年和即将结婚的男女对婚姻家庭以及与之相关的内容与行为结合起来,把坚持一夫一妻与反对重婚结合起来,把做文明人与建立文明家庭结合起来,树立科学的文明的婚姻观念。

e、建立专门的妇女援助机构。在社会工作者指导下建立由社区、妇联等部门共同组成的援助机构。及时了解离婚、家庭暴力的情况,为妇女提供法律和经济帮助,另外要提高家庭妇女的素质教育,提高法律意识,增强其反对家庭暴力、家庭离异的能力。

总之,现在婚姻家庭问题越来越多,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孔子主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即在家庭问题处理上不要主观臆断,不要自以为是,不固步自封,不以自我为中心,求大同存小异,双方以和谐为出发点,不必在性格,兴趣等方面强求一致,以保持“琴瑟和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达到内和外顺,家和万事兴。

参考文献:

[1]、卢淑华. 婚姻观的统计分析与变迁研究. 社会学研究, 1997

爱情与婚姻心得体会篇8

【关键词】简·爱 婚恋观 成因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4-0078-01

小说《简·爱》的女主人公简·爱是一位魅力十足的女性,在婚恋上,勇于追求自由、独立、平等,注重婚恋双方的心心相印,主张爱情、婚姻的一体性。这种婚恋观有着简·爱个人和社会的原因。

一 简·爱的婚恋观

简·爱在爱情婚姻上追求自由、独立和平等,珍视婚恋双方心灵的相通和精神的共鸣,坚持爱情、婚姻是统一的。这从发生在其身上的婚恋事件可以看出。

简·爱去桑菲尔德府做家庭教师。府上的主人罗切斯特的爱情、婚姻是家族利益的牺牲品。为了满足父兄对钱财的贪欲,他不得已娶了一家种植园主的患有精神病的小姐,这无爱婚姻葬送了罗切斯特的青春和希望。后来虽继承了父兄的家业,但他痛恨上流社会的自私、虚伪、薄情,鄙视权势加金钱的势利婚姻观。简·爱坚强独立、自尊自爱、不慕名利,这如同一缕春风吹进了罗切斯特的心田,温暖了他的心,而罗切斯特虽外表忧伤、玩世不恭、桀骜不驯,内心却鄙弃世俗、待人诚挚、善良和平等,这也拨动了简·爱的心弦,两人终于倾心相爱。但罗切斯特疯妻的存在,让简·爱于纠结中作出了抉择,她认为她是有着独立人格并与罗切斯特平等的自由个体,不愿意做见不得人的情妇,主张爱情和婚姻的统一。她追求真心相爱,也期盼合法的夫妻关系,由此毅然离开了罗切斯特。后虽简·爱的圣·约翰表哥为了献身宗教事业反复劝说合适的伴侣人选——简·爱与其相伴成婚,但简·爱因两人并不相爱而拒绝了表哥。当罗切斯特的庄园被毁、身心重创、孤寂无依时,按照心灵和真爱的指引,简·爱回到了罗切斯特的身边,过上了幸福的婚姻生活。

二 简·爱婚恋观的成因

简·爱的婚恋观的形成,有个人、社会的原因。

简·爱的成长历程彰显了个人原因。在《简·爱》中,简·爱父母双亡后被舅舅收养,舅舅亡故后,她备受舅母一家虐待,之后被送进了孤儿院,在这个伪善的孤儿院受尽、摧残。这段悲惨的生活,磨炼了简·爱的性格,她独立坚强,不惧羁绊,敢于反抗,爱憎分明,崇尚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友善。成年后,在面对罗切斯特和表哥圣·约翰并处理与前者的婚恋事情时,简·爱一如继往地坚持了自己的观念,坚持自由、独立、平等,既反对不合法的夫妻关系,也排斥无爱婚姻,追求真心相爱。因此,简·爱不愿为了爱情而委曲求全做罗切斯特的情人,宁愿为了人格的自由与平等而舍弃爱情,同样,简·爱因不愿为无爱的婚姻放弃对爱的追求和自身的自由独立,尤其是心灵的自由和独立,仅愿做表哥传道的同伴而非妻子。

简·爱婚恋观的形成,还与当时的社会婚恋观和新教观念尤其是清教观念有关。简·爱所在的社会,可以无视真爱,但多半讲究门第、财富的相当。另外,新教思想对家庭生活的最大影响是倡导婚姻的世俗化和自由、夫妻关系的和谐以及健康的婚姻立法的逐步兴起。简·爱那个时代的英国清教主义自由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这让简·爱为争取自由平等的爱情、婚姻而敢去反抗当时的社会陈腐观念,让她敢于追求真爱,她认为婚姻应建立在男女双方真诚相爱、心灵契合的基础上,而不应为金钱、财产、门第、权势、地位所左右。所以简·爱的婚姻观就是现实的写照,她认为只有两个相爱的灵魂才可以结合为神圣的婚姻,受到上帝的祝福和庇护。而她不爱表哥,表哥也不爱她,这样的婚姻不仅禁锢了她的身体,也束缚了她的心灵;得知罗切斯特有妻子时毅然离开他,简·爱在罗切斯特穷困潦倒时反而心甘情愿地回到了他的身边再续情缘。

综上所述,小说《简·爱》里的女主人公简·爱,虽然外貌平平,却是一位闪烁着人格美的自尊、自爱的坚强女性。她在婚恋上看重婚恋双方的心心相印,追求自由、平等、独立,坚持摒弃财富和门第的赤诚真爱,主张爱情、婚姻的有机统一,这些都是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借鉴的。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