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铆工实训总结8篇

时间:2022-05-24 03:04:01

铆工实训总结

铆工实训总结篇1

我是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车体车间的一名铆工,读书,让我从门外汉变成了行家里手;读书,让我从一名普普通通的职工,逐步成长为工人技师、高级技师、金蓝领;读书,让我成为北车集团拔尖技术能手;读书让我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记得高考落榜后,心情十分沮丧,这一辈子就这样无所作为了吗?以后就没有什么发展前途了吗?这种想法一直持续到了参加工作以后,通过亲身经历和耳闻目染,这种观念逐渐转变。我是1983年接班进厂,父亲告诉我当铆工,铆工是干什么的做什么的,我一概不知。当时机车厂正生产蒸汽机车,上班第一天,出于对工作的好奇和新鲜,我走到了一台立式绞孔机面前,看见一位师傅正在轻松自如地绞着一排排铆钉孔,看着升降自如移动灵活结构简单操作十分方便的绞孔机,绞孔的师傅告诉我:这台绞孔机是一位连小学都没有念完的铆工师傅自己设计完成的。我暗自敬佩起这位铆工师傅。在绞孔机不远处有一位师傅正用“火枪”对着一根根弯曲变形的梁子上下左右来回烤着,在师傅娴熟的操作下,那些弯曲变形的梁子,向几条平行线一样展现在我的面前,我正看得发呆,师傅告诉我:他是在用气割抢火焰矫正的原理来矫正这些焊接变形的梁子,有的时候也要对重要部件火焰矫正挠度或提前预制挠度。火焰矫正?挠度?这些既陌生又深邃的字眼,让我从此喜欢上了铆工这一职业,让我有了读书学习的欲望,让我有了学习技术的动力,我购买了《实用铆工手册》《焊接变形的控制与矫正》《钣金工放样技术基础》《冷作工技师培训教材》以及《初级、中级和高级铆工工艺》等等书籍,从铆工的五大技术学起。从里面吸取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来充实自己,一年的学徒期不到三个月车间就让我上了岗独立操作成为生产主力军。

进入1990年同车公司由蒸汽机车转型到电力机车,为了更多地掌握电力机车知识和技术,购买了技能鉴定一类的书籍,从公司生产的第一台SS3型电力机车到公司自主研发的SS7型电力机车我都是参与试制的第一人,在SS7C型机车生产中,自己动手设计了风道组焊胎具,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还提高了工效,两人协同才能完成的工作可由一人独立完成,同时还解决了由于风道内腔导流板焊接收缩导致的风道整体扭曲变形,盖板无法安装的状况,采用了加大底板断面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并在以后各种车型的电力机车风道的生产中,都沿用了这种方法。在工作岗位上从小改小革入手到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就这样一点一滴地积累知识,走上了工人技师的岗位。

2007年公司技术引进项目和谐2型电力机车生产试制中,电焊工需要取得欧洲焊接资质证才能上岗,作为铆工的我由于平时刻苦学习,勤于钻研,也取得了EN287-1对接立向上,角接立向上,平角焊条电弧焊等三项欧洲焊接资质证书,试制过程我改进端梁组成的工艺流程,有效地控制了两根承载梁由于误差积累造成定位难的状况,就连非常苛刻的法国阿尔斯通监造师最后也不得不承认这种组对方法的可行性,“学无止境”这句话是因为一次外委任务,让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它的含义,更加体会到了自己对知识的渴望,那次任务没有工艺人员的技术支持,没有工艺装备的跟踪服务,靠谁?全都是靠自己,而且作业环境差、工艺难度大,除了四根主梁需一次换面能放出样外,其它部件全部需要二次换面法才能放出实样,就是这样艰苦的条件,硬是凭着所学到的知识,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2010年我取得了铆工高级技师证。这都是读书给我带来的灵感。

铆工实训总结篇2

总结评估飞机需不需要整体大修。通过对3架飞机机身,机翼,舵面,各个系统的检查发现了普遍性故障,每架飞机裂纹基本固定在相同区域,钢索磨损也在固定区域,飞机材料腐蚀也在固定地方等故障,检查过程中提出了飞机各个部位检查的顺序与方法和重点检查区域及所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了必要定期大检修的时间。

关键词:飞机 检查 安全 故障

中图分类号:V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a)-0066-01

飞机系统包括飞行操纵系统、燃油系统、液压系统、起落架系统等。操纵系统中应着重检查钢索,因为172R飞机是软式操纵,钢索经长期使用容易断丝与腐蚀,检查钢索时应从钢索的一端开始。

1 概述

1.1 阐述172飞机基本情况

我院172R飞机共有100架次在做飞行训练,由于学员多,飞行任务重,每架飞机起落非常频繁,如:2012年我院总飞行训练时间是5万小时,飞机起落3万次。如此长时期飞行应有时段的结构检查修理,才能保证172飞机的适航状态。在飞TB飞机的时期机定了2000 h的大检查,经过大检修的飞机无论在安全、适航状态、操纵方面都得到了最大保证:飞机得到全面修理,裂纹处得到修理,加强紧大件得到检查更换,不适航的零部件得到更换或修理为我院在完成安全飞行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此相此,172R飞机没有各个级别定时段结构修理,它最高只有飞行600 h维护检查。

1.2 飞机存在的安全隐患

因此在近几年,连续发生了多起因结构问题而导致的不安全事件。其一:某分院的某架172R飞机在落地后滑回机库中,襟翼钢索突然断开。其二:某架172R飞机在刹车作动简座的固定腹板拉断裂,经普查,有30多架飞机同一处裂纹,至使30多架飞机停飞,后经修理厂加班加点修理恢复飞行。既然172R飞机存在飞行安全隐患,其危害不容忽视,假设钢索在空中断开,很可能会造成机毁人亡的事故,为了保证飞行员人生安全、飞机财产安全,十分有必要对172R飞机进行全面结构检查修理。以便发现影响其安全的问题,消除潜在的隐患。

2 应拆飞机部件的原则

由于172R飞机出现的问题,经学院决定,抽出3架172R飞机进行特别检查。首先是拆御,原则是尽量少拆,而检查全面。(1)飞机上所有检查盖板都拆下,以便检查机身内部;(2)机身前后排座椅拆下;(3)主起落架整流罩折下,检查主起落架弹簧管;(4)脚蹬组件拆下,检查刹车油缸支架腹板;(5)方向舵拆下,检查轴承是否生锈。

2.1 对机身结构的详细检查

检查飞机时应有先后顺序,先检查结构再检查系统,再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与修理,进厂的飞机首先看机身的外表面有无大的损伤,如蒙皮凹坑、部件缺失、铆钉断裂、蒙皮裂纹、铆钉松动、螺杆、螺钉断裂、松动、飞机表面漆层脱落等异常现象。第二对机身内部进行检查,机身是半硬壳桁梁式机身,检查时应主要检查隔框、桁梁、桁条与蒙皮,其中加强隔框是重点,因为它承受载荷大,在其拐弯与连接处易裂纹,由于机身结构的复杂性,所以必须采用如反光镜、内窥镜等仪器来检查,顺序以第零号框到尾部,其间零号框的发动机架连接处的四个点位的加强板、蒙皮、铆钉要仔细重点检查,有无裂纹松动变形,前主起落架连接处的加强板、蒙皮铆钉有无裂纹松动与变形,机身与机翼螺杆连接处周围的加强筋、框桁条、蒙皮有无裂纹、铆钉松动、断裂、蒙皮变形。横向对框检查后,应纵向检查桁条,看桁条与蒙皮连接是否完好,与框连接的角片是否有铆钉松动。检查完框与桁条后应检查机身地板,172R飞机地板是铝皮通过铆钉与角片铆在框上,地板上还安装有座椅滑轨,检查地板蒙皮是否变形、裂纹、铆钉松动,有无腐迹象等异常情况,滑轨有无磨损、凹坑、座椅滑动时卡阻等异常现象。

2.2 对机翼结构的详细检查

机身检查后,对机翼进行检查,172R飞机机翼由前梁与后纵墙,桁条翼肋蒙皮组成。重点是检查前梁有无腐蚀现象,与机身对接接头处周围的加强片、加强肋、蒙皮、铆钉有无裂纹、变形与铆钉断裂、松动。其次通过伸长的窥镜伸入机翼内部观察,机翼的梁、肋蒙皮、铆钉的情况有无变形腐蚀与松动。然后检查舵面,舵面是操纵飞机的翼面,必须使翼面光滑而保持其正确的翼形,所以检查的重点是翼面有无变形、操纵杆连接处间隙不能过大,翼面蒙皮与铆钉有无裂纹与松动,其中副翼主要看铰链的间隙,方向舵看轴承的磨损与锈蚀。

2.3 对飞机系统的详细检查

对机身、机翼结构检查完以后,应对飞机系统进行检查。飞机系统包括飞行操纵系统、燃油系统、液压系统、起落架系统等。操纵系统中应着重检查钢索,因为172R飞机是软式操纵,钢索经长期使用容易断丝与腐蚀,检查钢索时应从钢索的一端开始。端头检查其红色标记是否移位,连接接耳是否完好连接正确,然后用绸布包住钢索从头到尾拉一下看无有阻滞,如有应检查是否断丝,钢索经过滑轮与隔框孔壁处应仔细检查,以防止钢索因颤震磨损而断丝,然后检查滑轮看其是否磨损与卡阻,然后检查扭力管与操纵杆看其焊接处与连接处有无裂纹,磨损与连接松动。对于燃油、液压系统主要检查管路有无渗漏,铝管有无磨损碰撞,刹车松不松软,起落架检查主要是弹簧管有无腐蚀生锈、轮胎磨超不超标、刹车盘磨损情况。

3 结论

通过对3架172R飞机的检查,发现了许多普遍存在的问题。(1)右刹车油缸固定腹板裂纹。(2)钢索断丝严重。(3)主起落架弹簧管中部腐蚀出凹坑。(4)中央操纵台地板裂纹。(5)襟翼翼根后缘蒙皮裂纹。(6)机翼后缘翼根处襟翼悬挂支架接耳裂纹等等。由于检查172R飞机出现了许多普遍问题,所以应规定对我院所有172R飞机在飞至9000 h到10000 h时做定期全面检查,以便于发现问题和修理损伤部位,保证飞机的适航性,使我院能持续安全的飞行为培养更多的飞行员做贡献。

参考文献

[1] 任仁良,张铁纯.涡轮发动机飞机结构与系统[M].兵器工业出版社,2006.

铆工实训总结篇3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403)

【摘 要】高职教育的实训教学是培养民航飞机结构修理人才的重要环节,是高职飞机结构修理专业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分别概述了“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分析了第一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以第二种教学模式为改革方向,进行了实践探索,证明了试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挑战,同时也验证了其创新性和适用性,是高职教学模式改革的正确方向。

关键词 高职;实训教学;飞机结构修理;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邱晓慧(1986—),女,硕士,实训教师,初级,主要从事飞机结构修理的研究及教学工作。

陆晶文,女,实验实训教师,中级职称,主要从事飞机结构修理的研究及教学工作。

我国目前的高职教育实训课堂主要采用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老师是知识的灌输者,给学生指定教学内容,而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老师指定的框架中进行实践活动,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意识受到限制,创造意识也受到抑制。[1]

为了改善当前课堂的消极状况,有必要在职业院校教育中引入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从启迪学生的心灵,开启学生的潜能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的自由独立之精神,即“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训教学模式。

1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及其内涵

“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新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其有优越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方面,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老师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知识的授予者,正如“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学习效果。[2-4]

实训教学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实训教学是飞机高级结构修理的实训项目之一,其任务是培养飞机结构修理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为了让学生能够获得从事民航机务维修职业所需要的工作岗位技能,在以课程教学任务和要求为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分析本实训课程的特点和民航机务维修岗位的职业需求,试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训教学项目——波音757飞机的长桁典型修理实训课程。

2 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长桁典型修理教学实践

在课堂上更多的是对学生实训方法的指导,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民航机务维修意识和习惯,使学生更加主动有效地学习,充分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调动学生在飞机结构修理实训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与操作能力,为他们以后成为飞机结构修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实训过程中,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想法,采纳学生的良好建议,对学生存在的疑问耐心的解答和给予正确的引导,为学生解决各种学习上的困难和疑惑。在整个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交流与合作,营造友好的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对机务维修岗位的理解和认识。

该项目是飞机高级结构修理的项目内容之一,对技能性的要求较高,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飞机结构修理基本技能和理论知识。项目以波音手册为基准,制定了项目过程,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根据波音的结构修理手册来实施维修,掌握相关的技能操作。[3]

在飞机修理中,长桁及各种梁缘条的腐蚀、破坏也占相当大的比重,对于结构修理来说,要掌握各种桁条、梁缘条的破损、腐蚀后的修理能力。此处主要针对各种梁缘条和桁条破坏,进行相应的讲解和实操训练。

当长桁整个截面存在损伤时,一般需要根据SRM长桁典型修理采用整个截面切割加强的方式进行修理。[2]修理的主要目的是恢复长桁的静强度,耐久性和损伤容限性。本项目以波音757飞机的长桁典型修理为例,采用整个截面切割加强的的修理方式。它是飞机结构修理中难度系数较高的一个项目,实训过程中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以大部分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为把握点,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对学生进行分组搭配,引导学生各尽其能,并团结合作,根据给定情况查询飞机结构修理手册757-200SRM,根据长桁的典型修理方案实施修理,让学生分别对长桁损伤的去除,制作加强件和铆接三部分内容进行学习分析,在明确操作方法之后,教师进行针对性的提问,让学生掌握技能要点和难点,明确结构修理的原则,针对典型的长桁件修理,做到有的放矢,掌握长桁典型修理的技能,包括计算、画线、折弯、布置铆钉、配钻和铆接等等技能要点。

首先,根据损伤的位置和损伤形式进入Procedure 53-30-03-2R-1-ISection 43 Fuselage stringers查找修理方案。最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图所示,得到了具有多年民航机务维修经验专家的认可。

查手册,确定修理件的材料为7075-T6,厚度与原长桁厚度相等。根据长桁的尺寸,计算得到对应修理补片的尺寸,划好精确的折弯线,折出如图所示的形状。然后使用胶木板、榔头等工具修整倒角,以便其能够贴合长桁的圆角,并制作边缘折弯角,

查757-200SRM,53-00-03,根据损伤的位置和损伤处原紧固件的型号,确定修理使用的紧固件为BACR15FT5AD6R,满足本项目的长桁要求。

铆接的注意事项是使修理件和原长桁件的各个面都要贴合,且按照要求的铆接顺序。效果图如图所示。

在学生完成实训项目之后,教师根据学生的项目制作,让学生先评估自己的项目成果,然后教师按照标准进行总体点评总结,根据大部分同学存在的问题以及个别典型案例进行点评,让学生对整个项目施工过程清晰明了。

3 本课程中“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的适用性

尽管“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并在国外大学已经得到了推广和运用,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这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在高职教育的实施中还是存在较大的阻力。由于本课程是实操教学模式,属于小班教学,故能够较好的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法,能够给每个学生以锻炼指导的机会。但同时,由于传统教学观念深入人心,该教学法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挑战,比如该教学模式先课程所需要的时间会更多,另外学生水平存在高低不均的情况,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一些无法预想的困难,严重情况下甚至导致教学难以继续。

4 总结

该模式不仅适用于高职各类专业的理论课程,同时也适用于各类专业的实践课程。由于该授课模式中的教学方法,都要求教师在每一次课通过表演展示用知识和技能来解决特定问题,故该授课模式可帮助教师提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应用能力,同时也是对教师能力的重大考验。

综上所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存在种种挑战,但是确是高职实训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是值得在高职实训教育中推广的创新性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基于职业科学的职业教育学科建设辨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11.

[2]李培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变[J].中国高等教育,2011.

[3]蒋鸣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探讨[J].机械职业教育,2012,4.

[4]杨利军.探析“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体系改革[J].教育与职业,2006,2(6).

铆工实训总结篇4

>> 日本三八式步枪的前身 三十年式和三十五年式步枪 日本三八式步枪的仿制及对中国小口径研制的影响 M1903系列步枪之附件 日本十一年式轻机枪之附件 日本八九式自动步枪 日军九九式轻机枪之附件 勃朗宁M1918自动步枪(BAR)之附件 莫辛―纳甘M1891/30狙击步枪之附件 69/69―1式火箭筒之附件 日本九七式20mm反坦克步枪昭示(下) 日本九七式20mm反坦克步枪 昭示(上) 日本新南部M60转轮手枪之附件 附件之汗马功劳 95/95—1式与03式步枪之操作比拼 M16系步枪附件新篇续写 漫画轻兵器之十八 台湾57式步枪踪迹(二) 日本式自动步枪 捷克采购CZ806布伦短步枪等轻武器及附件 波兰铍式系列步枪/卡宾枪 中国95式自动步枪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科技 > 日本三八式步枪之附件 日本三八式步枪之附件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佟鑫")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刺刀与刺刀鞘

日本在十二年式刺刀和二十二年式刺刀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制作出了三十年式步枪刺刀,配用于三十年式步枪。当三八式步枪成为日军制式步枪后,该刺刀继而成为三八式步枪的制式刺刀,称为三十年式刺刀。该刺刀不仅可以在三八式步枪上使用,也可以在九六式轻机枪、九九式轻机枪、100式冲锋枪上使用。

三十年式刺刀全刀长512mm,刀身长400mm,配有钢制刀鞘,刀鞘表面涂成黑色或绿色。根据生产年代不同,三十年式刺刀的变型产品可分为初期型、中期型和后期型三种。三种类型的刺刀在刀身颜色、护手、刀柄、刀鞘的设计方面有所不同。初期型和中期型刺刀的护手一侧大多带有一个大型弯钩;后期型为了简化生产,取消了护手的弯钩。

刀身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初期型刀身呈金属原始的银白色,1941年以后,为了防止刀身反光,将刀身染成黑色。此外,初期型和中期型的刀身上开有一道较宽的血槽,后期型为了简化生产工艺,取消了血槽,仅刀身中间带有一根棱线,但1944年后,由于生产量增大,刀身的加工明显粗劣很多,大部分都取消了中间的棱线。

三十年式刺刀刀鞘底端有两种设计,一种为普通的尖端设计,另一种为底端带有一个小型圆球。刀鞘口部一侧带有一个金属环,用于穿过刺刀挂件上的细皮带,起到固定作用。刺刀挂件采用皮革制作,用于将刺刀悬挂在腰带上携行。刺刀挂件根据生产年份的不同,有多种变型产品,其中有棕色的,有黑色的;上部分的设计也不尽相同,其中前期型为U形,顶部中间不相连,到后期则改为顶部中间相连的整体式设计,中间带有一个椭圆形孔。除三十年式刺刀之外,该刺刀挂件也可用于携带其他刺刀。

由于三十年式刺刀生产时间长,特别是到了太平洋战争末期,随着日本资源的匮乏以及生产加工的简化,生产刺刀和刺刀鞘的部件、工艺等频繁变化,有的还利用以前的产品进行再加工,后期型变型产品很多。

三十年式刺刀除在日本国内生产以外,在韩国和旧中国东北都曾大量生产过,生产总量达840万把。 枪弹与枪弹包装

三八式步枪配用的枪弹是在三十年式步枪使用的6.5mm枪弹基础上设计而成的,其参照德国S弹的设计,将圆弹头改为尖弹头,装药量从2.11g增加到2.15g,于1907年开始采用。

三八式步枪使用的弹种包括实弹、模拟弹和训练弹等。实弹弹头有镍被甲和铜被甲两种,其中铜被甲弹头的枪弹为了防潮,在弹头与弹壳口部结合处涂有红色密封漆。模拟弹是在枪械操作训练时使用的,为了与实弹进行区别,在弹壳下部加工有两圈细密的凹槽。训练弹是实弹射击训练时使用的,其弹头长7.5mm,装药量0.2g。

枪弹每5发为1组,安装在桥夹上,配发给士兵使用。配发时,将3个装有枪弹的桥夹按相同的方向包装在一个纸包内,每个桥夹纸包可收纳15发枪弹。桥夹纸包正面印有枪弹名称和所装枪弹数量的铭文,背面印有编号和生产日期等铭文。桥夹纸包内的桥夹是按相同的方向放置,整个桥夹纸包呈梯形。将两个桥夹纸包按相反的方向放置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正方形,放置在弹药箱中。

弹药箱采用木材制作,正面有一个大型金属扣,用于锁定箱盖。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一根短麻绳环,用于搬运时提起弹药箱。

日军还为部队配备了一种供单兵携行的枪弹盒。早在三十年式步枪研制成功后,为了携带其使用的6.5mm枪弹,就特别制作了枪弹盒,于1897年与三十年式步枪一起装备部队。三八式步枪采用后,由于其使用的枪弹与三十年式步枪使用的枪弹尺寸相同,因此继续使用三十年式枪弹盒。

步兵在配发枪弹盒时,一套枪弹盒包括2个前盒和1个后盒一起配发,穿在腰带上携行。枪弹盒采用厚实的皮革制作,非常坚固。每个前盒可装30发弹,每个后盒可装60发弹,因此一套枪弹盒共可收纳120发枪弹。其主要有初期型、中期型和后期型三种产品。

初期型的前盒采用上宽下窄的梯形设计,顶部带有一个大型盒盖。前盒正面采用一整块皮革制作,正面顶部中间通过一小条皮革与盒盖缝制在一起,因此盒盖要从背面打开。背面也是一整块皮革制作,缝制有两个大型的腰带环。从前盒的一侧横跨盒盖直到另一侧设有一根长皮挂带,皮挂带的两侧各带有一个扣眼,扣合在前盒左右两侧设置的铆钉扣上,可以将盒盖关闭并锁紧。由于铆钉扣采用左右对称设计,因此打开盒盖时只需拆解左右任意一侧的皮挂带即可。铆钉扣为铝制,早期为圆形,后期逐渐改成尖头式样。这条较长的横向皮挂带中间设有一根较短的纵向皮挂带,用于固定横向皮挂带,防止其从盒盖顶部脱落。

前盒内部中间设有由皮革制成的隔断,将内部分为两个部分。每部分可以收纳3个装有5发枪弹的桥夹,可携带15发枪弹,因此每个前盒中共可携带30发枪弹。在实战中,有的士兵还会在前盒内放置香烟、火柴、枪口帽、清洁工具等。

中期型的前盒相比于初期型,只是正面不再采用一整块皮革制作,而是将两小块皮革从中间缝制一起而成。

后盒的尺寸比前盒要大。其正面带有一根横向的挂带环,挂带环下方有一个铆钉扣,盒盖上的挂带穿过正面的挂带环后,用铆钉扣进行固定。背面带有两个大型的腰带环,用于穿过腰带并固定。初期型的腰带环缝制在背面,而中期型的则采用铆钉固定在背面。

后盒内部同样分隔为左右两部分,每部分可反向装入2个桥夹纸包,每个桥夹纸包中可收纳3个装有5发弹的桥夹共计15发枪弹,因此后盒中一共可以收纳60发枪弹。后盒底部带有2个椭圆形孔,在需要取出紧密收纳在后盒中的桥夹纸包时,可将手指穿过这2个孔并向上顶,就可以轻松取出桥夹纸包。这2个孔的周围有的没有任何修饰,有的则沿着孔的四周用线缝制一圈,起到加强作用。

后盒的右侧用两横一竖三根短皮带固定步兵用油壶,其中竖向皮带顶端有扣眼,将其扣合在油壶盖顶部的圆形突起上,即可将油壶固定住。

太平洋战争开始之前,由于日本既定战略的需要,为了增加在热带地区的耐久性,将枪弹盒的制作材料从皮革改换成了更具防水性的橡胶材料,制作出的枪弹盒被称为后期型。并且,除了供步兵使用的枪弹盒之外,还制作了专门供骑兵部队使用的变型产品。

由于此套枪弹盒的尺寸较大,除了可以用于携带三八式步枪的6.5mm枪弹外,也可以用于携带后来的九九式步枪使用的7.7mm枪弹,携带枪弹的数量没有改变,每个前盒可收纳30发枪弹,后盒可收纳60发枪弹。 油壶

油壶有步兵用油壶和骑兵用油壶两种。步兵用油壶的上、下端采用半椭圆形设计,其内可容纳60g油。油壶口部顶盖上有一个圆形突起,将油壶放进枪弹盒右侧的收纳室中时,竖挂带上部的扣眼正好可以扣合在该圆形突起上,将油壶固定住。油壶盖下方连接一根金属棍,使用时可在金属棍的底部裹上布条,浸染油,使用起来更方便。最初时,步兵用油壶采用金属材料制作,后来改为采用树脂材料制作。

骑兵用油壶是为了收纳在骑兵专用的枪弹盒中携带而专门制作的,其呈上宽下窄的梯形状。该油壶顶端设有2个油壶口及相应的2个油壶盖,每个油壶盖的下方都连接有一根用于浸染油的金属棍,与步兵用油壶的使用方法相同。 其他附件

枪背带

三八式步枪使用的枪背带设计比较简单,为皮革材料制作,有黑色、棕色等不同颜色的变型产品。其全长约1m左右,一端前部设有铆钉扣,铆钉扣前方设有扣眼,将背带这一端穿过枪身上的前背带环,将扣眼与铆钉扣合。枪背带另一端带有一个金属卡,将枪背带穿过后背带环后,将金属卡扣在枪背带的一排扣眼上,可调节枪背带的长度。铆钉扣最初为铜制,后来由于物资的匮乏,改为铝制,再后来改为铁制。 枪口帽

枪口帽分为初期型和后期型两种。初期型是为了配合三八式步枪初期型而设计的,由于三八式步枪初期型的准星周围没有护翼,因此初期型枪口帽不仅是为了保护枪口,也保护准星。其采用黄铜制作,由内、外两层组成。内层为准星护罩,外层为枪口盖。准星护罩整体为两端开口的圆筒形,其上焊接有准星护翼。外层的枪口盖为前端封口的圆筒形。使用时,将准星护罩套在枪口上,再将枪口盖套装在准星护罩外侧,使枪口盖与准星护罩封闭即可。由于准星护罩前端开口,只取下枪口盖也可射击。

三八式步枪后期型的准星上增设了护翼,因此后期型的枪口帽不再保留准星护罩。后期型改为采用树脂材料制作,其形状比较简单,前段为封口的圆筒形,后段呈敞开式。使用时,将枪口帽套在枪口,敞口处恰好套住准星。为了更好地进行固定,后期型枪口帽内部顶端设有一个弹簧,枪口帽装在枪口时,弹簧被压缩,有一定弹力,枪口帽不易脱落。后期型枪口帽不仅可以在三八式步枪上使用,也可以在九九式步枪上使用。 螺钉扳手

铆工实训总结篇5

论文关键词:工学四合;人才培养;教改

一、“工学四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是我国唯一的集航空产业研发,航空人才培养,航空装备生产及整机制造、零部件加工,航空服务为一体的部级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便位于其中,得天独厚的行业背景和地域优势,为学院在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创造了重要条件。

2006年,学院从与国家航空基地关系、与航空企业的联系、教学领域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校办工厂发展五个方面入手,在比较借鉴国内外工学结合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贯穿了哲学思想的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工学四合”的系统化模式。其中,“工学四合”是指“教育与产业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

二、“工学四合”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一)“工学四合”模式在示范院校建设中引发的思想观念的解放

“工学四合”是一个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的是系统思想、系统方法以及系统原则。在对“学院示范院校建设”认识的变化中,这一思想体现得尤其明显。按照示范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学院共设计了七个专业、三大社会服务平台和工学结合模式创新研究等11个重点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重点项目有具体的指标要求,大家往往把注意力主要放在了重点项目上,容易用重点建设项目“代替”整体推进,由此在工作中会产生一些不协调现象。示范院校建设工作中发生的这种偏颇,随着对工学四合认识的不断深化,学院都会及时调整并予以纠正,并明确提出了“项目带动,整体推进,系统实施,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卓有成效地解决了示范建设工作的协调运行问题。

(二)“工学四合”模式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引发的革故鼎新的改革

1.在教育教学领域,基于对工学四合的认识,掀起了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系统推动教学改革的浪潮。“工学四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必须打开学校大门,实现教育与产业结合,学校与企业,教学与生产,学习与就业的结合。在开放办学过程中,学院发现内部教学与企业技术进步、生产岗位要求存在很大差距,教学工作中滞后的、制约的东西很多,许多方面感到了“不适应”,如果不尽快改变现状,学院就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因此,尽快转变观念,推动教学领域改革,已经成为全院教职工的共识。

在专业建设上,学院按照工学四合的模式,根据国家航空资源的战略重组和产业化发展的实际,确定了建设航空机电设备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数控技术、软件技术、航空服务七个重点专业。并以七个重点专业的发展为基础,带动飞机制造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36个相关专业的整体发展,形成七大专业群的共同发展。

在课程改革方面,重点以专业建设为基础,加大了课程改革的力度。如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飞机铆接与装配技术》课就成为课程改革的首选。为了保证课程改革取得实效,学院成立了由企业科技人员、学院教研人员联合组成课程开发小组,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方法,结合生产岗位要求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具体针对飞机制造厂、修理厂的铆接装配和机体修理岗位,组划了10个项目、18个任务,进行普通铆接、密封铆接、干涉配合铆接、特种铆接、螺栓铆接、部件对接等方面的教学,培养飞机装配、机体修理的高素质技术工人和工艺技术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飞机铆接与装配技术》被批为国家精品课程,取得了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重要突破。

此外,学院还引进国外优质课程,重新构建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如通过CDIO方法,以教学计划、实施、评估、调控的过程管理为主线,吸纳生产技术人员全程介入,落实各个教学环节,完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督导体系,相应推动教学领域以及教学管理领域的改革。

2.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学院按照“工学四合”模式,内外兼顾,不断优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构成了实践教学基地的多样化体系。基于“工学四合”思想的影响,学院注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整个教学基地建设呈现多样化趋势。从数量上来说,目前,学院共有校内外实训基地近80家。从种类上来说,有数控加工、普通机械加工、电工电子多种类型。从运行模式上来说,有学院自主建设管理的,有合作办学的、共同管理的,也有独立二级法人单位单独管理的等多种运行模式。其中现有数控设备不但能够承办全国数控大赛,而且还承接了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公司的印刷机配套件生产任务。独立二级法人单位单独管理的校办工厂,产品远销13个省市,其中为中国重型机械总公司生产的真空抬包产品,出口至塔吉克斯坦。

3.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着力完善各级各类教师的培训、奖励、考核等制度,促进“工学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稳步进行。从产业界、科技界、教育界聘请专家、学者作为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研究学院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咨询,开展教学指导,推动教学改革;以校企结合为导向,充分利用航空产业基地航空高技术人才密集的优势,聘用来自于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讲授实践技能课程。他们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先进的职业理念,他们的加入使学院建成了一支独具特色的兼职教师资源库,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制定优惠政策,加大专任老师的培训力度,改变专任教师的能力结构,提高专任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学院重视抓好各个层级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对于新入校的教师,重视抓好岗前培训;对于中青年教师,鼓励带工资攻读高一级学历和学位,报销学习期间的相关费用;对于专业课教师,每年暑假期间,都有计划地选派一批骨干教师深入大型企业参加相关专业的生产实践,提高他们的双师素质;近两年内,学院先后组织近50名教师奔赴德国、新加坡、香港等地学习交流,并派100多名教师前往深圳、西安、北京、咸阳机场等地区的企业进行“顶岗”实践,实习单位涉及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电子、计算机、管理等诸多行业;通过修订和完善学院专业教师岗位聘任制度、学习进修管理办法、分配制度、“三师”(名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评定办法等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系部教学团队建设的指导。如航空维修电子设备维修专业的教学团队共由9名成员组成,其中企业工作经历超过16年以上者有7人,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双师结构合理,能够满足高职教学要求。

铆工实训总结篇6

论文关键词:工学四合;人才培养;教改

一、“工学四合”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

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是我国唯一的集航空产业研发,航空人才培养,航空装备生产及整机制造、零部件加工,航空服务为一体的部级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便位于其中,得天独厚的行业背景和地域优势,为学院在工学结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创造了重要条件。

2006年,学院从与国家航空基地关系、与航空企业的联系、教学领域改革、实训基地建设,校办工厂发展五个方面入手,在比较借鉴国内外工学结合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贯穿了哲学思想的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工学四合”的系统化模式。其中,“工学四合”是指“教育与产业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教学与生产结合、学习与就业结合”。

二、“工学四合”模式的研究和实践

(一)“工学四合”模式在示范院校建设中引发的思想观念的解放

“工学四合”是一个系统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的是系统思想、系统方法以及系统原则。在对“学院示范院校建设”认识的变化中,这一思想体现得尤其明显。按照示范建设方案和“任务书”,学院共设计了七个专业、三大社会服务平台和工学结合模式创新研究等11个重点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由于重点项目有具体的指标要求,大家往往把注意力主要放在了重点项目上,容易用重点建设项目“代替”整体推进,由此在工作中会产生一些不协调现象。示范院校建设工作中发生的这种偏颇,随着对工学四合认识的不断深化,学院都会及时调整并予以纠正,并明确提出了“项目带动,整体推进,系统实施,协调发展”的原则,坚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卓有成效地解决了示范建设工作的协调运行问题。

(二)“工学四合”模式在教育教学领域中引发的革故鼎新的改革

1.在教育教学领域,基于对工学四合的认识,掀起了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系统推动教学改革的浪潮。“工学四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院在办学过程中必须打开学校大门,实现教育与产业结合,学校与企业,教学与生产,学习与就业的结合。在开放办学过程中,学院发现内部教学与企业技术进步、生产岗位要求存在很大差距,教学工作中滞后的、制约的东西很多,许多方面感到了“不适应”,如果不尽快改变现状,学院就有被淘汰出局的危险。因此,尽快转变观念,推动教学领域改革,已经成为全院教职工的共识。

在专业建设上,学院按照工学四合的模式,根据国家航空资源的战略重组和产业化发展的实际,确定了建设航空机电设备维修、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数控技术、软件技术、航空服务七个重点专业。并以七个重点专业的发展为基础,带动飞机制造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等36个相关专业的整体发展,形成七大专业群的共同发展。

在课程改革方面,重点以专业建设为基础,加大了课程改革的力度。如航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飞机铆接与装配技术》课就成为课程改革的首选。为了保证课程改革取得实效,学院成立了由企业科技人员、学院教研人员联合组成课程开发小组,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方法,结合生产岗位要求进行课程设计。课程具体针对飞机制造厂、修理厂的铆接装配和机体修理岗位,组划了10个项目、18个任务,进行普通铆接、密封铆接、干涉配合铆接、特种铆接、螺栓铆接、部件对接等方面的教学,培养飞机装配、机体修理的高素质技术工人和工艺技术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飞机铆接与装配技术》被批为国家精品课程,取得了课程改革与建设的重要突破。

此外,学院还引进国外优质课程,重新构建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如通过cdio方法,以教学计划、实施、评估、调控的过程管理为主线,吸纳生产技术人员全程介入,落实各个教学环节,完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过程、教学管理体系和教学督导体系,相应推动教学领域以及教学管理领域的改革。

2.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学院按照“工学四合”模式,内外兼顾,不断优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构成了实践教学基地的多样化体系。基于“工学四合”思想的影响,学院注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整个教学基地建设呈现多样化趋势。从数量上来说,目前,学院共有校内外实训基地近80家。从种类上来说,有数控加工、普通机械加工、电工电子多种类型。从运行模式上来说,有学院自主建设管理的,有合作办学的、共同管理的,也有独立二级法人单位单独管理的等多种运行模式。其中现有数控设备不但能够承办全国数控大赛,而且还承接了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公司的印刷机配套件生产任务。独立二级法人单位单独管理的校办工厂,产品远销13个省市,其中为中国重型机械总公司生产的真空抬包产品,出口至塔吉克斯坦。

3.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院着力完善各级各类教师的培训、奖励、考核等制度,促进“工学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稳步进行。从产业界、科技界、教育界聘请专家、学者作为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研究学院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咨询,开展教学指导,推动教学改革;以校企结合为导向,充分利用航空产业基地航空高技术人才密集的优势,聘用来自于行业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人员作为学院的兼职教师讲授实践技能课程。他们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先进的职业理念,他们的加入使学院建成了一支独具特色的兼职教师资源库,为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制定优惠政策,加大专任老师的培训力度,改变专任教师的能力结构,提高专任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学院重视抓好各个层级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对于新入校的教师,重视抓好岗前培训;对于中青年教师,鼓励带工资攻读高一级学历和学位,报销学习期间的相关费用;对于专业课教师,每年暑假期间,都有计划地选派一批骨干教师深入大型企业参加相关专业的生产实践,提高他们的双师素质;近两年内,学院先后组织近50名教师奔赴德国、新加坡、香港等地学习交流,并派100多名教师前往深圳、西安、北京、咸阳机场等地区的企业进行“顶岗”实践,实习单位涉及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电子、计算机、管理等诸多行业;通过修订和完善学院专业教师岗位聘任制度、学习进修管理办法、分配制度、“三师”(名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评定办法等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系部教学团队建设的指导。如航空维修电子设备维修专业的教学团队共由9名成员组成,其中企业工作经历超过16年以上者有7人,工程实践经验丰富,双师结构合理,能够满足高职教学要求。

铆工实训总结篇7

关键词:洁净空调 安装项目 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 A

1、洁净空调系统的施工要点

1.1材料设备选用及其特殊要求

(1)材料设备选用

洁净空调系统所选用的材料、设备、成品、半成品均应符合设计规定,并有出厂合格证或质量鉴定等证明文件。洁净空调系统的风管、部件要求表面耐腐蚀、不生锈、不产尘、不积尘。风管的板材一般选用优质镀锌钢板,也可采用冷轧钢板、复合钢板等,不得选用热轧钢板,因为热轧薄板容易表面锈蚀,锈蚀后表面坑洼不,且锈蚀清除困难。镀锌板应选用镀锌层均匀,无明显氧化层,无针孔、麻点、起皮、起泡和镀锌层脱落的优质板。吊架、连接螺栓、风管法兰、铆钉均应采用镀锌件。法兰垫料应采用不透气、不产尘、弹性好的材料,一般选用闭孔海绵橡胶制品,严禁采用乳胶海绵、泡沫塑料等易产尘的材料。风管的外保温一般采用橡塑保温,不得使用玻璃棉等纤维制品。柔性短管应选用柔性好、内面光滑、不透气、不产尘和静电的光面人造革或软橡胶制作,最好采用粘接,若为缝合则针眼要用硅胶堵严,且内部不得用骨架支撑,以免积尘。

(2)材料设备保管

1.2 风管制作要点

(1)风管、静压箱、配件制作后应用无腐蚀性的清洗液将内表面的油膜、污物清洗干净,干燥后经检查合格立即用塑料膜及胶带封口。要特别注意的是清洗液的选取要先做试验,否则锌皮氧化起白粉将带来污染。擦拭风管内表面应用丝光毛巾,不能用棉布、绒布、棉纱

等易掉纤维的材料。

(2)风管直管制作尽量减少纵向拼接缝,不应有横向拼接缝。矩形风管边长小于或等于900mm时,其底面板不得有拼接缝,大于900mm时,不应有横向拼接缝。加固法兰或加固筋不得设在风管内,必须在外部。

(3)风管的咬口缝、铆钉缝、法兰翻边四角等缝隙处涂上密封胶(如硅胶)。涂密封胶前应清除表面尘土和油污。

(5)风管法兰垫料采用闭孔橡胶制品。法兰垫料的拼接接头不应对接,应采用梯形或楔形拼接。目前,国外采用密封垫拼接口切齐后,通过电加热将接触面熔化密封拼接接头为一个整体的技术,是比较先进和简单的。

(6)如采用角钢法兰风管,法兰螺孔和铆钉孔间距不应大于100mm。为防止铆钉处漏风,铆接时铆钉外套可垫上一个长约3~6mm的短橡胶管,一起铆入风管内壁。或者在铆完后在风管内侧铆钉四周均匀涂抹密封胶。

(7)弯头、三通等管件内设置导流片用平头铆钉固定,严禁采用抽芯铆钉。铆钉处涂密封胶。

(8)加工后半成品应再次擦洗后进行组装,风管下料咬口后应立即组合成型,不易久放。

1.3 洁净空调系统安装要点

洁净空调系统安装前必须按照洁净室主要施工程序制定进度计划,计划必须与其他专业相协调,并且应严格按照计划实施。就洁净空调的安装要点,总结如下:

(1)风管安装前应根据图纸及现场的环境放好线,打好吊点,避免再用电锤钻孔产生扬尘。

(2)为了保证风管安装时的洁净度,安装前应再次使用丝光毛巾对风管进行擦拭。安装工具要清洁,施工的垃圾要及时清出。暂停施工时,风管的敞口要用塑料布封好,防止灰尘进入。

(3)风阀、消音器等部件安装时必须清除内表面的油污和尘土。

(4)风管保温应在系统管路安装及漏风检测合格后进行,保温完成后室内必须做到彻底打扫干净。洁净室内的明露风管有保温时,保温层外面应做金属保护壳。保护壳外面应光滑不积尘便于擦拭,接缝应密封。

(5)安装空调机组、风机等设备时应对设备内部进行清洁擦拭,去除尘土、杂物和油污,做到无尘、无油污,在运行12小时后再安装中效过滤器。空调机组安装后,应做漏风量检测,对漏点用密封胶进行封堵。规范要求,对空气洁净度等级为N1~N5级做全数检查,对空气洁净度等级为N6~N9级的按50%比例抽查。

(6)高效过滤器安装前,必须对洁净室进行全面清扫,多次吹风除尘后,要进入系统测试时才安装,此时由于高效过滤器(或高效过滤风口)尚未安装,因此风道与室内风口间是隔断开的,为此必须制作一段与过滤器等长同截面的短管来代替它,才能使系统完整,进行

吹风除尘。高效过滤器的外层包装不得带入洁净室,但其最内层包装必须在洁净室内方能拆开。净化系统在连续运行12小时以上,再次清扫,擦净洁净室后,方可安装高效过滤器。

(7)高效过滤器安装时,要求过滤器与框架接触承压面平整、有良好刚性,接口尺寸协调一致,不能减少接触面积;在边框搭接处封条应打入足够的密封胶,否则造成的泄露将直接使室内洁净度超标。过滤器气流方向应正确,水平安装时,气流方向应与边框上箭头一致。垂直安装时,还应使滤纸的折痕垂直地面;过滤器前后应装压差计,压差测定管应畅通、严密、无变形和裂缝。

1.4 有序试车

(1)洁净空调系统安装完成后必须对空调间、空调机房进行清理、清洁,认真检查设备的过滤系统,认真检查电气,自动控制系统,供电系统,确认各系统完好后方可进行试车。

(2)制定详细的试车计划,安排参加试车的人员,准备必备的工、器、量具。

(3)试车必须在统一组织、统一指挥下进行。试运行过程中新风滤网2h更换一次。试运行必须连续进行,运行情况可从自动控制系统了解各空调间、设备房的各项数据,并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施调节。洁净空调试运行的时间必须符合GB50243-2002规范中规定的时间。

(4)经过试运行,系统达到稳定后可进行各项指标的测试。测试内容包括风量(风速)、静压差、空气过滤器泄漏、室内空气洁净等级、室内浮游菌和沉降菌、空气温湿度、室内气流流形、室内噪声等项指标,也可按照设计洁净度等级或在商定验收状态下的等级要求进行。

1.5 系统调试要点:

(1)系统风量调试要点

现场风量调试一般采用流量等比分配法。从系统最不利环路开始对末端高效送风口的风量进行调整。调整时应注意如果同一支管上的高效送风口风量整体都偏大,应优先调小该支管阀门,这样可以避免因调节末端高效送风口阀门时可能产生的较大啸声。风量调试后,应对高效过滤器进行检漏。采用尘埃粒子计数器对高效过滤器整个断面、封头胶和安装框架进行扫描,扫描速度为5~20mm/s,采样口距被检部位表面20~30mm。在实际中由于粒子计数器不可能直接读出某时刻的穿透率,通常粒子计数器显示的数据在某处跳动幅度明显增大时,即可判断该处有泄漏发生。应用硅胶进行补漏,如补漏后仍不能达到要求需要更换高效

过滤器。

(2)系统压差调试要点: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中对洁净室的压差控制有如下规定:不同等级的洁净室以及洁净区与非洁净区之间的压差不应小于5Pa,洁净区与室外的压差不应小于10Pa。为了保证洁净室的换气次数及设备排风和除尘的效果,通常在压力调试过程中不改变送风量及设备排风机

和除尘机的风量,主要通过调节回风量和系统排风量进行系统压力调整。在实际调试过程中,经常遇到房间无法调试出设计压差的问题。这就要对前面调过的压力进行重新调整,如此反复,直到压力调出为止。由于压力的调整改变了部分回风口的风量,压力调好后需对整个系统各高效送风量要进行一次复测,看是否满足要求。

施工现场环境控制

现场分级管理

在施工现场管理过程中,根据施工各阶段的特点,分为5个洁净控制等级,通过过滤器的更换频次和现场粒子计数器实时监测及现场环境洁净的要求,控制不同等级的洁净度。如在监测过程中发生超标现象,将报警显示。现场将立即停止施工,由项目管理公司进场进行检查。对于违章施工发生洁净度超标的施工单位,将给予重罚或清除现场。

现场采取严格的管理制度,如有专业的巡视人员对现场的施工作业面进行全方位巡视,对于不符合要求者,巡视人员可没收其胸卡,让其重新培训或退场。做好洁净区与非洁净区的隔离,在通道处,对于进入洁净区域的人员、材料、工器具设专人严格把关。每个洁净控制等级还配置严格的管理要求。如在现场处于3级控制时,进入洁净区的作业人员需佩带洁净手套、穿鞋套、现场在使用切割、打眼等易造成粉尘的施工时,需在施工区域用塑料布进行密封,并在作业时对作业部位用吸尘器进行吸尘。如在现场5级控制时,严格控制审批作业人员数量,作业人员需佩带手套、头套、穿专用洁净服,并经过风淋室吹洗,方可进入。现场不允许发生切割、打眼等易产生粉尘的施工作业。

3. 过滤器布置时易出现的问题

洁净空调系统通常是初、中和高效三级过滤,系统中的中效过滤器一般安装在风机的正压段,高效过滤器一般安装在送风末端,回风口安装过滤网或过滤器。有的项目将中效过滤器移至新回风混合段,这就会使机组的负压段渗进的空气中的灰尘将全部由高效过滤器来负

担,从而降低了高效过滤器的使用寿命。从以上对洁净空调系统施工过程中分析来看,形式

上看似简单,其实工作细节烦琐,必须细化严格管理,尤其要对施工人员培养起较高的洁净意识,使各项管理工作得以贯彻和落实,才可提高工程整体的品质。

参考文献:

[1]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50073-2001

铆工实训总结篇8

【关键词】 岗位实景 四阶递进 教学模式改革

1 焊接教学改革实践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焊接技术需求的高涨,中职院校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培养焊接人才。其结果是毕业生人数增多,但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个别中职院校焊接专业存在着目标定位不准确、人才规格单一、教学内容缺少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模式方法不切合企业生产实际、教学评价与企业脱节等问题,导致毕业生入岗后适应期过长。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中职教育应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此,有必要打破以抽象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的学科化教学模式,走工学结合的新路子。

2 焊接教学改革实践的主要内容

焊接专业教学应确立“岗位实景、四阶递进”教学模式,以培养职业岗位综合素质、实践能力为主线,采用分层递进的方法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具体是按照企业真实场景、设备,采取认知实习、专业实习、岗前实习、顶岗实习四步技能训练法,实现技能认知开启、专业技能形成、职业素质提升、专项技能提高“四阶递进”式技能养成。主要内容为:

2.1 一阶:认知实习

对新入学学生进行“角色转换”培养。焊接专业新生入学伊始,应安排教师引领,以基础技能训练和角色转换为重点进行认知教育和认知实习。

在认知性实习中,可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辅之以钳工入门、锯削、锉削、钻孔、手锤制作等项目的钳工实训。实训管理可采用企业6S管理模式,开启学生对技能的认知,提高动手能力,重点是练习基本加工技能、树立安全和精准意识、锻炼加工耐力、克服浮躁骄傲心理。具体实习考核项目可安排每人制作一个锤头,配作一个锤柄并安装好,刻上自己的名字,留作纪念。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完成由普通教育学生向职业教育学生的角色转换。

2.2 二阶:专业实习

职业能力的核心内容是专业技能。强化学生专业技能是提高其就业能力的关键。中职院校应依据焊接企业岗位能力要求,总结岗位核心技能点,按照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原则设置专业实训内容及方法模式。

2.2.1 强化钳铆工等基础技能实习

钳、铆工操作是焊接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助能力,是焊接专业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焊接专业基础性技能特点,可在学生学习焊接实际操作之前,进行专业的钳工铆工实习,主要是锻炼学生的基本体能、基础技能、锯削锉削、放样、划线、下料、组对、成型加工等焊接预加工能力,为后续专业实习打下坚实基础。在训练模式上采用实景项目训练法,教师以师傅的身份教授专业技能,学生以学徒的身份学习专业技能,实现“教、学、做”合一。

2.2.2 创新焊接实训模式

依据产品生产的阶段性特征,结合焊接专业实训教学特点,推行以“教学产品”为纽带的实习实训模式,按照企业实景实行产品课题化教学,以生产过程推动教学过程。具体做法是:按照企业生产管理方式施行实训教学管理,即选定合作企业的产品作为教学对象,分析产品加工的过程及方法,总结产品加工所需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将产品的加工过程转化为实习教学过程,将产品加工的工艺流程、技术标准、质量要求转化为教学内容。学生作为产品加工的实施者,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工艺图纸确定工艺方案,制定并执行工艺流程,进行排尺―下料―组对―焊接―打磨―检验―总装焊接―总检验等各环节具体操作,直至获得焊接产品。在教学产品加工过程中,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充分体验到企业生产情境和规范要求,提升了岗位适应能力,缩短了学业与就业距离。

2.3 三阶:岗前实习

岗前实习是推进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换和思想定位,提高社会能力的重要举措。为了让学生尽快的适应企业工作模式和生产环境,可安排为期3个月以上的的焊接企业岗前实习。此阶段可根据实际,选择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流程紧密的焊接企业作为岗前实习基地,学生吃住在企业,和员工共同轮班,以锻炼吃苦耐劳和团队协作精神,逐步适应企业生产要求。

岗前实习可使学生在毕业之前基本适应企业的生产环境、作息时间、工作强度、车间制度等,为以后的顶岗实习和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4 四阶:顶岗实习

顶岗实习是巩固专业技能,形成专项技能的关键。作为学生技能培养过程的最后一项任务,可安排学生到专业对口焊接企业进行半年以上顶岗实习。以企业车间为主要教学场所,学生以准员工的身份到企业进行生产性实训。实训内容即为焊接岗位工作内容,管理方式完全按照企业生产管理方式进行,学生单独履行其实习岗位的所有职责。

顶岗实习可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快速提升,增强岗位意识、增加社会经验,为顺利就业奠定坚实基础。

3 焊接教学改革实践的特色与效果

“岗位实景、四阶递进”模式的焊接教学改革能够突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凸显技能养成的逻辑性和实效性,同时注重教学的开放性和教学环境的实景展现。在教学上,则解决了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学生到员工角色转换期过长、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提高缓慢、专业与就业分离、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实训基地建设流于形式以及学校与企业合作不密切等一系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重大问题。实践表明,部分中职院校焊接专业采用此方案后,毕业生综合素质显著增强,生产性实训环境显著改善,校企合作关系显著深化,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提高,并为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就业提供了经验和范例。

参考文献

[1]陈继红.中职学校教学模式探微》.成功(教育),2013年9期.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