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种子市场论文8篇

时间:2022-04-02 09:40:18

种子市场论文

种子市场论文篇1

很多县、区的种子管理站出现工作人员缺乏,工作人员素质低等情况。没有专业技能,无法保证种子管理站一切工作的良好运营,对于很多种子管理站来说是一个极大地阻碍。例如,很多县、区的种子管理站工作人员不负责任,工作意识低,在日常市场监管过程中不能认真履行职责,或者为了单纯谋取个人利益,伙同种子经营单位卖出质量不过关的种子。这种情况,从长远看来,严重阻碍了我国种植业的发展,并且会打击农民从事农业的积极性。

2增强种子管理站管理的措施

对于很多农业大省来说,种子管理站是其存在发展的“顶梁柱”,对种子管理站的体制机制进行优化改革,可以直接增加当地农作物的产量,促进当地的农业发展。2.1增加技术构成根据分析可见,很多地区的种子管理站缺乏的是专业技术支持。这就要求很多地区的政府部门加大支持力度和经费拨款,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政策鼓励,促进种子管理站的改革。因为各地气候地形状况存在差异,与之有关的种子培育工作也需要“因地制宜”的发展。以吉林为例,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干燥,在冬季有很多农作物的种子难以培养,这就需要增加温室技术的比重,保证吉林种子管理站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可以准确无误的培养出高质量的种子。此外,种子管理站在考虑种子管理数量时需要结合当地天气情况进行,例如,吉林地区的冬季时间长,需要大量的耐寒种子,可以确保农业生产的数量和质量。

2.2提高种子管理管理意识很多地区的种子管理站之所以效能低下,是因为不管是工作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没有对种子管理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这种态度的不端正,会直接影响到后续种子管理等工作的开展。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并且使得当地农作物产量减少。有关行政管理人员需要定期对工作人员开展技能培训,思想培训,让工作人员了解到种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增加对种子管理工作的宣传,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份工作的可贵,从而在源头上保证了种子管理工作的效率。

2.3增加经费支持种子管理站如果没有足够的经费进行支持,那么后续工作很难展开。这就需要种子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去有关部门争取资金,或者和其他的农业部门进行协调,只有种子管理站获得了足够的资金,才能保证从种子的生产到流通每一个环节都准确无误进行检测,进而促进当地农业的发展,增加经济效益。

2.4建立健全种子管理监督机制对于很多种子管理站而言,缺乏了配套的监督机制,致使很多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没有责任感,无法承担相应责任。种子管理站最重要任务的是对在市场上流通的农作物种子进行系统有效的监管,缺乏了管理监督机制,无法很好对种子质量进行监测,农民在购买的过程中,因缺乏专业知识,对种子质量也无法辨别,如果建立健全了种子管理监督机制,就会将种子管理站在日常监管能力提高很多。因为在监管过程中进行了相应的记录和标记,也可以促进辖区内种子更新换代,及时找出有问题的种子。

2.5建立种子管理档案种子管理站中的种子数量庞大,并且种类丰富,如果不能将其归类记载,将会带来很大的监管困难。定期对在售种子的记录进行更新和审核,可以避免很多不法人员对其伪造偷换。像是种子的质量检测书,营业执照,生产销售许可证等都需要一一审核,更需要加强对种子样品的管理和记载,将提高种子管理站的信誉,获得当地农民的信任。

3结语

种子市场论文篇2

1.1种子经营单位素质有待提高

除本部设有规范的种子经营点外,还有很多临时的代销经营点。而网点销售多半是小贩小商。商贩们只是在相关季节才进行代销,对种子没有特定的要求,所以很难对农户购进进行科学指导,更不可能进行优质服务。

1.2农户购种的盲从性与盲目性

从现行的农业经营状况来看:大部分农业都没有专业的知识,仅有的知识是从广告商与种植经验中得到的,在选购种子时盲目,从而也给农业安全造成了很多隐患。认识错误具体表现在:购买新种子,潜意识认为新品种才是好品种,从众心理让看见别人买什么自家就买什么。

1.3种子经营骨干稀缺

从当下的种子经营与管理过程来看:种子市场的管理经费稀缺为其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由于种子管理人员没能时常深入市场进行指导与监管,造成很多不达标的种子上市;由于部分地区没有专业的质量仪器,从而对检验种子质量造成了很多不便,尤其是检验仪器不足,让质量检验人员根本不能及时检查出种子质量好坏,更谈不上杜绝不达标种子流入市场销售。另外,经营单位的人事调整与改革,在压缩编制的同时,让基层人力资源管理严重不足,加上个别管理人员素质不够,缺乏对法规法律的全面了解,所以在具体工作中很难做到妥善处理问题,这样很容易造成商贩不法行径,对市场管理带来困扰。

2增强农业种子市场管理的对策

2.1加大队伍建设,增强业务培训

在现实生活中,为了促进农业发展,种子管理人员必须主动承担起种子管理相关工作。受种子管理的政策性、专业性影响,在保障种子管理的稳定性的同时,必须增强管理人员的法律知识、专业技能与执法培训工作。这样才能让种子执法锻炼、培训人员成为既懂业务、又精通法律;既能准确执法,又能讲原则的人员。目前,大多数种子经营者都经过了培训,并且拥有种子经营证与上岗证,但是大部分人员的业务水平与法律意识明显不够。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对经营人员进行有效培训;例如:在种子销售前,对其进行集中培训,具体内容由农技基本技能、守法经营,并且要求种子经营人员必须严格根据法规法律要求进行种子经营。对于不满足《种子法》规定的种子,除了不予销售外,根据管理要求做好记录工作,还应该向农业购种用户提供保单,通过健全种子销售档案,对种子经营内容以及标签负责,这样才能逐步扭转种子经营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最后,经营者还应该给每位购种用户提供一定的跟踪与售后服务。

2.2做好宣传工作,提升使用者素质

近几年,很多地方都开展了各种宣传方式进行农业宣传,尤其是“走进三农”等活动,对普及法律与种子意识,提升使用者法律与质量意识发挥了很强的作用,同时它也让广大用户领会应该怎样使用法律意识保护自己,辨别种子真假,怎样做到合法经营,熟悉种子栽培技术与种子特性,科学购买种子,在选购种子时,查看种子经营者的相关证件等。在种子选定好后,通过查看信誉卡、包装袋、发票等依据,逐步提升农民的自我保护理念与维权意识,这样才能让假冒伪劣的种子经营者没有经营市场。

2.3加强委托与品种管理

为了避免多个企业家共同委托造成的混乱,在种子经营中,除了要增强事前监控,还应该尽量避免多个企业家共同委托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同一经营者只能接受1到2个种子公司委托,同时两家种业单位的每批种子都必须分开堆放,这样才能做到档案与经营的有效管理。对于没有经过审核的品种,我们应该做到坚决抵制推广与销售工作。

2.4增强设备建设,做好质量监管工作

从农业生产过程来看:不合格的种子对农业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因此,县级单位必须主动承担起本县种子检验监督与栽培工作。受检验经费以及检验仪器的影响,对种子质量检测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除了购置仪器设施外,还应该适应当地发展,做好加工、生产、检验、贮藏、检疫等相关工作。通过加大对种子市场的抽查工作,从源头上避免不合格种子进入市场。

3结语

种子市场论文篇3

建立健全种子留样备案制度县级种子管理部门应加强做好种子留样工作,完善种子留样备案制度,及时掌握经销商的种子市区调运和市外调运等情况,扦样、封缄不同种子的批次,做好留存样品备案。一是抽取样本。要求种子经营单位的每批次种子必须提供生产单位有效的合格证明材料,再查种子进货和库存数量是否相符。对每批次进货的品种,都要有业主、种子管理部门执法人员共同在场抽取一定数量的种子样本,并分别签名盖章,以示确认。代销和经销固定包装种子的,取一整袋为样品,经营者把该批次种子进货发票等凭证的复印件交由种子管理部门执法人员带回备案。二是登记备案。样本抽取后,详细填写“种子留存备案台账”,登记样本的名称、质量标准、纯度、发芽率、种子留存抽样人、留样时间、进货单位等内容。抽取剩余的大量种子在销售过程中,经营户要做好种子销售台账,执法人员定期巡查和核实该批次种子销售情况。三是封存保管。封装好的种子样本由种子管理部门统一保管,保管时间为一个作物的种植周期,在种植期内无质量问题的发生,备案的种子如数返还经营单位;若出现质量问题,有原种子实物作为检测结果的样本,属于种子质量问题将严肃处理。同时,种子管理部门提倡经营者和消费者在经营或使用种子时也要留下一定数量的种子样本,以作日后纠纷的处理证据。

2加强种子法律法规宣传

积极引导种子经营备案登记针对种子经营主体多、经营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的现状,种子管理部门要组织种子经营人员开展种子法律法规及种子专业知识培训,使他们知法、守法并熟悉种子经营备案程序及内容。积极引导种子经营企业和经营商户正确选择经营销售的品种,使经营销售种子的经营行为规范化和制度化,彻底从源头把好种子进货渠道和种子质量关,杜绝未经审定、认定,种子质量、种子包装标签不合格,手续证明不齐全的种子以及假冒伪劣种子流入种子市场,避免给农业生产和广大农民群众的利益带来损失。

3加强种子备案的监管抽查

县级种子管理站要针对基层种子市场存在的问题,在加强市场检查的基础上,应对走村串户,赶场销售等不符合经营条件的种子经营户坚决予以取缔,对符合经营条件的种子经营单位施行备案登记。对不按照规定履行经营种子登记备案的种子经营行为,县级种子管理站要加大种子市场检查力度,一旦发现不合格的种子以及手续证明不齐全的种子,依照《种子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从严查处。

4种子经营备案应该坚持的原则

备案工作,主要是审查种子经营者是否具有营业执照、委托书以及委托销售方的营业执照及经营许可证、委托销售方与被委托方协议、固定经营场所证明、门市销售人员培训合格证、农作物种子备案登记表等。一是科学、规范。备案流程要科学,所需的表格、提交的材料要统一,有利于市场规范化、法治化。二是公正、公开、透明。对备案要求、流程以及需要的手续、备案工作人员名单要公开。在执行备案要求过程中要一视同仁,不能搞特殊化,态度要和蔼可亲。三是先证后照。种子经营者在种子销售前必须先到种子管理站取得备案凭证,再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做到“先证后照”。备案要按规定的时间、地点、条件及时进行,同时对申请材料不齐全的,应当当场告之。

5总结

种子市场论文篇4

1、对权力与市场的双重否定

"人文精神"的讨论转型期中国知识分子寻求自身角色认同与价值定位的一次典型努力。可以说,寻求"人文精神"与确立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实际上是一个一体两面的问题。这场讨论的发起者之一陈思和开宗明义地挑明了这一点:"我跟王晓明一样,关心的是自己的问题,即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我们安身立命之处在哪里?"(3)这决定了"人(1)、比如南帆在题为《人文环境与知识分子》的对话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许多人文科学的知识分子已经陷入困境,或者说被再度抛到了边缘,如果他们仍然不敢作为自己话语的主人公,如果仍然只能体验到别人的生活而没有自己的生活,或者借用昆德拉的话说年’生活在别处’,那么这个阶层将可能这个消失。所以我们这次的谈话不是不是局外人的清谈,除了在理论意义上探讨以外,同时还有给自己定位的意思。"见《上海文学》1994年第5期。

(2)、应该指出的是:这场讨论还涉及重要的国际背景,尤其是冷战结束以后国际秩序的重新组合以及全球化浪潮。原先以不同的政治制度与政党意识形态界定知识分子身份的传统方法,已经无法应对新的国际秩序。于是,包括中国再内的第三世界国家的知识分子纷纷转向寻找自己的民族文化(明)认同,民族身份意识的兴起成为知识分子身份认同的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走向。但是限于篇幅,本文基本不涉及这方面。

(3)、参见《人文精神:是否可能和如何可能:人文精神寻思录之一》,《读书》1994年第3期。此外参见王干:"人文精神在当代,主要体现为知识分子的一种生存和思维状态。人文精神的危机说到底还是知识分子的生存危机","今天所需要的人文精神,可能只是知识分子话语的一个执着的世界,一个与当权者无关甚至在目前也可能与民众没有多少关系的独立存在"(《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寻思录之四》,《读书》1994年第期)。费振纲:"重建人文精神,从最切近的意义上说,是今天知识分子的自救之道,是寻求再生之道。"(同上)另一位"人文精神"讨论的参与王彬彬说:"人文精神,是人文知识分子应有的一种品格,一种情怀,是这个阶层的精神特征。不具备这种精神特征的人,哪怕知识再渊博,也不能算作合格的知识分子。"(《具体而实在的人文精神》,《世纪之交的碰撞--王蒙现象争鸣录》,光明日报出版社,1997年,第122页。

文精神"讨论的与其说是社会文化或道德问题,毋宁说是知识分子的价值与角色定位问题。或者说,是从后一种视角谈论前一个问题。正因为这样,我在自己的文章中反复指出:"人文精神"作为一种批判性话语的出场,不是、或至少不完全是知识自身发展的纯自律的结果,不能只在思想史、学术史的范式内部加以解释;毋宁说它是知识分子对当今的社会文化转型以及由此引发的知识分子认同危机与角色危机的一种值得关注的回应方式。

从引发"人文精神"讨论的社会语境看,这个话题引发大陆文化界的热烈关注是在93年前后。(1)而这正好是知识分子由于社会转型而陷于迷惘、失落与焦虑之时。众所周知,1993年是中国式"市场经济"引发的社会转型经一段时间的停滞以后重新起步、并以更快的速度急剧发展的一年。与此相应的是中国社会的世俗化、商业化程度的加深。这一世俗化潮流在文化界的表现,就是被称为痞子文人的王朔等所谓"后知识分子"的大红大紫、各种文化产业与大众文化的兴盛,以及文人下海、演员走穴等所谓"文人商人化"倾向。早在1993年(即《读书》杂志关于"人文精神"讨论大规模开始前两年),陈思和就指出:"我们面对的文化处境每况愈下,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与精神文化的萎靡不振形成一个强烈的反差。"因此陈思和的问题就是:"在今天所处的商品经济大潮下,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到哪里去了?"(2)这一以疑问句形式出现而实际上包含强烈情感色彩的质问已经暗含这作者的前提:商品经济大潮是知识分子与人文精神的对立面。谢泳把这一点挑得更加明白:人文精神讨论"意在维护当今时代(即商品经济时代,引注)知识分子的精神纯洁性。"值得充分注意的是:这与80年代知识分子在反思的语境中思考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从一开始就取道有异。尽管人文精神的倡导者后来把乃至更早的"革命"传统也作为导致人文精神失落的因素加以反思,但是促使他们反思"人文精神"失落的直接的与主导的原因却不是"革命"而是"市场"。更加重要的是,这还使得他们在把革命与市场都作为人文精神的对立面的时候无法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3)

从社会转型的历史过程看,80年代的转型基本上是观念转型,或者说,那时的社会转型还停留在思想意识的层次(所谓"解放思想"、"拨乱返正");到90年代则进入了实践的与物质的层次。80年代对于计划体制及相关的官方意识形态的批判反思,到了90年代转化为市场化的经济文化发展方向以及世俗化的大众生活价值取向。这种新的社会文化状况又必然导致文化价值观的转变,导致知识-权力关系的变化、知识-市场关系的变化,以及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的变化。知识分子从80年代的思想启蒙的中心被抛向了边缘,其启蒙者地位面临深刻挑战。一个富于中国特色的世俗化社会从官方到民间对那些惯于编织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精神主义、奉献主义神话、以启蒙领袖与生活导师自居的人文知识分子形成了双重挤压。

毋庸讳言,90年代的社会现实与许多人文知识分子当初对于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期望无疑南辕北辙,他们由此感到深深的焦虑与不平。蔡翔很准确地指出:80年代知识分子所倡导的思想解放运动,客观上导致了知识分子本身在90年代的边缘化,以及他们原先的乌托邦式的想象与现实结果的错位(4)。这种错位导致人文知识分子巨大的认同焦虑。另一位持有相似立场的学者也指出:原先他以为"即将来临的经济大潮也许会给我们带来两种东西,一种是思想的自由,一种是比较平等的竞争机制。"但后来发现"经济大潮并没

(1)、更准确地说是从王晓明等人在《上海文学》93年第6期上的对话《旷野上的废墟》发端。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出场语境以及问题意识等的详细分析,请参见拙著《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书店,1999)第四章。

(2)、陈思和:《当代知识分子的价值危机》,《上海文学》1993年第7期。此外,王力雄先生把知识分子商业化、世俗化的倾向称之为"渴望堕落",参见《东方》1994年第1期。

(3)、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第141页。

(4)、《道统、学统与政统:人文精神寻思录之三》,《读书》1994年第5期。

有使我们获得这样的竞争机制与自由,而一种过去我们没有意识到的危机却紧逼着我们",

"商品大潮没有带来我当初期望的格局","这种变化造成了我们生存失调的现象","于是中国中国的文化人面对这种状况的时候就特别焦虑。"(1)失落感跃然纸上。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精神"这个话题的提出,未始不可以说是人文知识分子对于自己的边缘化处境的一种抗拒,是对于自己的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的带有情绪性的回应。

正因为这样,我在"人文精神"讨论还方兴未艾的时候就指出:与西方的"人文主义"相比,90年代中国的"人文精神"就有了完全相反的出场语境、批判对象与价值诉求:西方人文主义是针对神权社会与神权文化而提出的,其核心是从天国走向人间,从神权走向人权,世俗化正是其最为核心的诉求;而中国90年代提出的"人文精神"则恰好是针对世俗化的趋势而提出的,其核心是从"人间"回到"天国",以终极关怀、宗教精神拒斥世俗诉求,用道德理想主义与为艺术而艺术的审美主义拒斥文艺的市场化、实用化与商品化。也就是说,在中国的特殊语境中,"人文精神"与世俗精神被当成了对立的两极。(2)

这样的前提已经设定了倡导"人文精神"的知识分子必然要在与世俗和市场的否定关系中建构自己的身份认同与价值取向。"人文精神只有与世俗的社会功利需求相对抗,才能得到彰显和阐扬。要在这个意义上强调知识分子独立承担人文精神的责任,也要在这个意义上强调知识分子的生存与价值立场。"(3)具体说,大多数人文精神倡导者是在与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包括政治与经济的,它们常常被统称为"世俗"--的对立中确认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 在对于权力与市场的双重否定中界定自己的身份以及相应的价值取向,认定知识分子应该是一种形而上价值("终极价值")的承当者。这样一种认同取向在90年代知识分子中是具有相当普遍性的。

首先,他们认为人文知识分子的独立性表现为与政治权力以及政府的分离。王晓明说:"从近代到90年代的百年间,中国的知识分子和政府保持密切关系,表面看,其作用相当大。结果是知识分子越来越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捕捉中国社会问题的感觉变得迟钝了。"

(4)更有论者认为儒家的朴素人道主义与道家的对于个人生命的尊重,本来都蕴涵人文精

(1)、王光明语,见《人文环境与知识分子》,《上海文学》1994年第5期。

(2)、参见陶东风:《"人文精神"遮蔽了什么?》,《二十一世纪》1995年12月号。王晓明在这场讨论过去五年以后,对此予以了承认:"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与宗教有关,针对基督教否定人的欲望,肯定人的欲望的合理性,强调世俗的价值","但我们讨论人文精神概念,意图不同。中国近代以来,现代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打上了’强国梦’的烙印,因为是对政治、经济、社会危机的对策反应,带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性,对应具体问题的功利性很强","我们讨论人文精神的一个用意,就是想改变这种状态。中国现在流行一句话叫’谁都是人’,是在说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存在,当然要考虑功利(现实的利益),世俗的欲望,因此,我们搁置功利性,来讨论价值、主体、信仰等问题,这一点和欧洲人文主义不同。"参见王晓明:《知识分子在"全球化"中的作用》,《东方文化》1999年第4期。

(3)、费振钟语。另外参见费振钟:"中国知识分子一直太重视实用功利,太重集体原则,太容易媾和认同,缺乏形而上的批评与否定精神。因此,中国知识分子很难找到自己的个人位置和独立话语,这样也就谈不上对人文精神有自觉清醒的建构意识。"均见《人文精神寻思录之四》。王晓明在最近还强调,人文精神讨论"知识分子丧失了坚韧思考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过分追求功利性,常想解决现实政治问题。结果是知识分子对于社会广泛的远见卓识的思考能力和独立性丧失了,变成背景特别软弱的存在。因此我们希望知识分子超脱一般功利,拥有高瞻远瞩的精神力量。"王晓明:《知识分子在"全球化"中的作用》,《东方文化》1999年第4期。

(4)、王晓明:《知识分子在"全球化"中的作用》,《东方文化》1999年第4期。

神,"但悲剧在于,本来人文精神应该是与统治阶级的政治话语相对立的,可一旦统治阶级将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纳入其集团统治话语时,无论儒家型知识分子还是道家型知识分子,都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统治阶级公开的或潜在的’合作者’,人文精神也就在这个时候被、被遗置了。"(1)。这里隐含着一个二元对立的思维与话语模式:意识形态/人文精神,政治家/学者、政府/知识分子。这个论式事实上恰恰遮蔽了问题的复杂性。此为知识分子独立性的第一层意义。

其次,他们认为人文知识分子的超越精神与独立性表现为知识分子与市场以及商品大潮的对立,这个对立经常被表述为物质/精神的对立、肉体/灵魂的对立。北村说"经济的发展基本上是以满足肉体为唯一的目的,……而知识分子又想担当生存责任,探索精神问题","精神的问题绝对不可能靠经济能力来解决,如果一切都归到经济上,那么活着也就只能归结为本能"; 谢有顺说:"我的生存意义是由什么来确立的?如果没有一个终极意义的话,我们在商品大潮目前是茫然的","我们在社会上的价值不是由经济指标决定的,如果我们的价值可以随着经济指标变化的话,这个价值本身是值得怀疑的。"(2)此为知识分子独立价值立场的的第二层意义。

然而,同样重要的是,人文精神论者在倡导独立性、反对与统治阶级或市场"合谋"的同时,并不认同传统道家的"无为"或逃离模式,也不认同90年代有些学者的"为学术而学术"立场。王干认为:儒家的哲学总是被统治阶级利用,而道家讲的"人格独立与生命自由,与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社会角色去独立地思考,恐怕也不是一回事。"(3)。张汝伦明确指出:"在现代条件下,文化建设决不只是单纯地追求知识或讲求学问,而是既要道学问,又要尊德性。……面对政治经济的双重压力的现代知识分子,自由的文化创造和独立的文化领域的营建不仅构成他们批评和抗议的坚实基础,也是他们在这个为金钱与权力统治的世界体现自身价值的唯一途径。"(4)

2、作为话语建构物的"民间"

在"人文精神"讨论中,陈思和提出了"民间"(以及相关的"岗位")概念以作为知识分子身份认同的新的立足依据。这个概念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人文知识分子在权力与市场之外寻找认同的努力。王光东先生曾经对陈思和的"民间"概念进行了专门梳理。(5)根据这个梳理,陈思和的"民间"一词具有以下的几层意思。1、"民间"相对于"国家权力",这是它的一个最为关键的特点。它生产于"国家权力控制相对薄弱的领域","保存了相对自由活泼的形式"。比较真实地表达了"下层人民的情绪世界",民间属于被统治的范畴,又与国家权力相互渗透;2、民间文化形态具有"自由自在的审美特点",它"体现原始的生命力","是任何道德说教都无法规范、任何政治律条都无法约束,甚至连文明、进步、美这样一些抽象概念也无法涵盖的自由自在。"这个意义上的"民间"相对于文明尤其是现代文明,在一定的意义上也相对于知识分子的精英文化;3、民间文化是一种混杂的文化形

(1)、费振钟语,《人文精神寻思录之四》。

(2)、北村与谢有顺语,参见《人文环境与知识分子》。同时顺便指出,被本文归入"人文精神"倡导者的除了参与《读书》杂志上的讨论的学者以外也包括了其他持相同或相似立场的一些学者。此外,倡导"人文精神"的学者内部除了存在一些共识以外,也存在相当大的分歧。限于篇幅,对于这些分歧我只能适当地涉及。

(3)、王干语,见《人文精神寻思录之四》。

(4)、《人文精神寻思录之五》,《读书》1994年第7期。

(5)、《南方文坛》1999年第6期。

态。在民间,"民主性的精华与封建性的糟粕交杂在一起。"如果归纳一下的话,"民间"概念的前两层含义是理想型的,即作为对抗政治权力的一种价值取向;而"民间"的第三层含义是描述型的,即指民间的实然状态。

显然,陈思和以及其他倡导民间立场的知识分子主要是在弘扬理想型的"民间"。它 "自觉地把’民间’与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与精神联系在一起,在自在的民间文化空间中发现精神寄存的意义。"因此,民间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新的价值定位和价值取向。"显然,与我们的讨论相关的主要是后一种"民间"含义,它带有明显的理想化色彩。

在陈思和那里,"民间"概念与"岗位"概念紧密相关。"岗位"同样是相对于权力与市场而言,意在于权力与市场之外建立知识分子独立的学术理想与学术传统(它在很大程度上即陈思和心目中的"人文精神"),在坚持"岗位"(学术传统)的基础上关怀社会。也就是说,与以前那种与政治合为一体的或以牺牲知识分子自主性(这种自主性在他那里就是知识的独立性或"学术传统")为代价的使命感不同,他强调知识分子的使命与责任都必须以其知识活动的独立性为基础。陈思和比较了中西方知识分子的差异,认为西方知识分子的入世或社会参与是有"资本"的,这个"资本就是他们的"知识"与"专业";而中国的情况是:"中国自五四以来,知识分子一直强调一种入世的精神,却很少强调追求知识的前提。"结果是"大家都把兴趣放到’关怀’社会的知识分子责任上去。把学术的责任与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完全混为一谈","这是一种没有知识只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1)但是回到岗位并不是退回"书斋"。陈思和认为,走向"庙堂"(做政治工具)与退回"书斋"(自我逃避)均不可取,"都无法重建人文精神"或者知识分子的"新道统"。他明确指出:"岗位意识可以作多重意义的理解。如果仅仅理解作认识了广场的虚妄而退回书斋去做学问,那不仅是理论上的退却,而且是人格上的萎缩。但我谈的岗位是知识分子的岗位,它包括敬业精神,又不等同于敬业,还有知识分子对人文传统的寻求和继承。""五四留给我们的是使命感与正义感,但这只是构成知识分子的行为准则,我们还应该有知识分子自己的东西,包括知识传统和人文传统。如果这些东西没有搞清楚,光有使命感和正义感也是无力的。"(2)就是说,陈思和思考的核心问题是学术传统、人文传统以及社会关怀如何很好结合的问题。(3)

在《知识分子的民间岗位》一文中(4),陈思和借陈寅恪阐述知识分子的立场,并明确地把"民间"与"岗位"并用:"远离庙堂,续命纷河",即:"守住知识分子的民间岗位,在政治权力之外,建构起自成一体的知识价值体系,并在这价值体系内实践并完成现代知识分子对历史对人生以至于对文化的责任与使命。"在这里,陈思和把"民间"与"岗位"基本上用做了同义词,民间立场也就是岗位立场,而岗位就是自己的学术传统,这个学术传统同时又是开放的,在知识价值体系的基础上(而不是借助政治权力等外在因素)完成文化与社会使命。这也就不同于没有知识基础的"抽象的"社会文化关怀(所谓"广场意识")。陈寅恪"以专业知识为价值取向,以民间岗位为立足根基,才有了不曲学阿世的根本所在。"这句话可以说是陈思和对于知识分子立场的基本概括。知识分子的学术传统与社会关怀之间的相通而又相对独立的良性互动关系,的确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但是在陈思和那里,这种关系依然停留在抽象泛论的层次。他的"民间"概念是一种话语的建构物,在中国缺少社会现实与经验事实的支持。

(1)、(2)、《人文精神寻思录之一》。

(3)、这也是人文精神论者的普遍立场。比如朱学勤认为一个技术型知识分子与人文学者或人文知识分子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可以没有"社会关怀"而后者则必须有这种关怀,参见《人文精神寻思录之一》;李天纲认为:"知识者当然应该表达社会见解,但是其中应是充满人文精神,而非权谋利益等政治原则。"参见《人文精神寻思录之二》。

(4)、《天涯》1998年第1期。

4、超越二元对立模式

在我看来,90年代人文知识分子试图在权力与市场之外寻求身份认同与价值立场,其主观意图是可以理解的,但它的学理与经验的基础却显得薄弱。问题是,把知识分子/政治权力、文化/市场作为一种二元对立的范畴本身就是一种人为的话语建构。它在把知识分子与人文学术本质化的同时也把权力与市场本质化了,从而无法把握权力、市场、学术以及知识分子这四对核心范畴的内在复杂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与内在勾连。"人文精神"论者寻找的那种既与政治离异又与经济绝缘、同时又具有社会文化的规范力量的东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关键在于我们不能笼统地、抽象地、非历史地谈论"权力""市场""知识分子"以及"学术",抽象地说权力或市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没有多少意义,真正需要的是对于权力与市场、政治与经济以及两者关系的深入具体的历史分析。在历史上知识分子与市场的关系、知识分子与权力的关系都要比简单的否定要复杂得多。他们既可能借助市场的力量谋求独立于政治权力之外的自由,也可能借助政治权力(政府的保护或政策倾斜)来抵御来自市场的挤压,还可能借助于一种政治权力来对抗另一种政治权力。后者正是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时发生在中国的情形。有些论者把80年代"文化热"的迅速"消退"归结为它不够"超越":"’文化热’之所以会在转瞬之间成为过眼云烟,关键在于文化自身仍然没有能够作为同政治系统和经济系统真正分离的独立领域出现。"(1)但实际的情况是:"文化热"之所以能够热起来本身就离不开其与政治的紧密关系。文化热的消退也是当时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结果。如果一开始就远离政治,文化热就不其为文化热了。

"人文精神"论者反对人文学术的意识形态化或被意识形态地加以利用当然是有理论与现实意义的,但是人文学术在特定的时期被通过特定的方式加以利用并不能导出人文学术应该完全非政治化或非意识形态化的的结论。事实上西方文化研究的新潮流以及中国90年代的文化批评都在重新呼唤人文学术的社会政治关切。只是这种参与与以前的"文艺为政治服务"有着本质的不同罢了。关键不是从政治场域中撤离,而是以什么方式介入政治场域。同时,我们对"政治"的理解也需要进行调整。我们一直把政治狭义地理解为"党派政治",而实际上,"政治"的内涵要远远大于党派政治而囊括了广阔的社会政治,这正是西方"文化研究"理解的"政治"。如果说文化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批评社会中不平等的权力关系(这种关系包含了党派关系、党群关系,但是有超出了这个范围,它还包括性别关系、种族关系等)。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了政治关切的"文化关切"是空洞的。实际上不管是80年代知识分子针对特定的政治权力呼唤人文学术的独立性,还是90年代知识分子针对市场或商业寻求独立性,实际上都具备深刻的政治性。因为经济问题从来都与政治权力联系在一起,在今天的中国尤其如此。而"人文精神"的倡导者缺少的正是对于权力与市场、权力与文化、市场与文化的内在关系的深刻历史分析,从而无法对市场的权力化、权力的市场化以及经济资本、文化资本、政治资本之间的复杂关系作出有力的诊断。

在这里,英国著名文化理论家托尼·本尼特(tony·bennett)最近的知识分子理论对我们讨论的问题不无启示性。本尼特在最近的一次的采访中谈到,在文化研究中,大量对于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的理论概括来自于早期的而不是当代的知识分子生活模式。其中一个非常流行的说法就是--用爱义德的话说--知识分子就是"对权力说不的人"(the intellectual is one who says ’no’ to power)。知识分子把自己视作是站在与权力对抗的立场上。而本尼特则认为,这种知识分子/国家权力的二元对立模式无法解释当代西方社会中知识分子角色类型的变化,以及他们与政府、社会的复杂关系。他的一本刚刚出版的新著《文化:一种改革者的科学》(culture: a reformer’s science,悉尼,1995)探讨的就是如何发展出一种不同于爱德华·爱义德的知识分子理论模式。本尼特认为:在今天,

(1)、季桂宝语,《人文精神寻思录之四》。

种子市场论文篇5

1、对权力与市场的双重否定

"人文精神"的讨论转型期中国知识分子寻求自身角色认同与价值定位的一次典型努力。可以说,寻求"人文精神"与确立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实际上是一个一体两面的问题。这场讨论的发起者之一陈思和开宗明义地挑明了这一点:"我跟王晓明一样,关心的是自己的问题,即作为一个现代知识分子,我们安身立命之处在哪里?"(3)这决定了"人(1)、比如南帆在题为《人文环境与知识分子》的对话中开宗明义地指出:"许多人文科学的知识分子已经陷入困境,或者说被再度抛到了边缘,如果他们仍然不敢作为自己话语的主人公,如果仍然只能体验到别人的生活而没有自己的生活,或者借用昆德拉的话说年’生活在别处’,那么这个阶层将可能这个消失。所以我们这次的谈话不是不是局外人的清谈,除了在理论意义上探讨以外,同时还有给自己定位的意思。"见《上海文学》1994年第5期。

(2)、应该指出的是:这场讨论还涉及重要的国际背景,尤其是冷战结束以后国际秩序的重新组合以及全球化浪潮。原先以不同的政治制度与政党意识形态界定知识分子身份的传统方法,已经无法应对新的国际秩序。于是,包括中国再内的第三世界国家的知识分子纷纷转向寻找自己的民族文化(明)认同,民族身份意识的兴起成为知识分子身份认同的另一个值得关注的走向。但是限于篇幅,本文基本不涉及这方面。

(3)、参见《人文精神:是否可能和如何可能:人文精神寻思录之一》,《读书》1994年第3期。此外参见王干:"人文精神在当代,主要体现为知识分子的一种生存和思维状态。人文精神的危机说到底还是知识分子的生存危机","今天所需要的人文精神,可能只是知识分子话语的一个执着的世界,一个与当权者无关甚至在目前也可能与民众没有多少关系的独立存在"(《我们需要怎样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寻思录之四》,《读书》1994年第期)。费振纲:"重建人文精神,从最切近的意义上说,是今天知识分子的自救之道,是寻求再生之道。"(同上)另一位"人文精神"讨论的参与王彬彬说:"人文精神,是人文知识分子应有的一种品格,一种情怀,是这个阶层的精神特征。不具备这种精神特征的人,哪怕知识再渊博,也不能算作合格的知识分子。"(《具体而实在的人文精神》,《世纪之交的碰撞--王蒙现象争鸣录》,光明日报出版社,1997年,第122页。

文精神"讨论的与其说是社会文化或道德问题,毋宁说是知识分子的价值与角色定位问题。或者说,是从后一种视角谈论前一个问题。正因为这样,我在自己的文章中反复指出:"人文精神"作为一种批判性话语的出场,不是、或至少不完全是知识自身发展的纯自律的结果,不能只在思想史、学术史的范式内部加以解释;毋宁说它是知识分子对当今的社会文化转型以及由此引发的知识分子认同危机与角色危机的一种值得关注的回应方式。

从引发"人文精神"讨论的社会语境看,这个话题引发大陆文化界的热烈关注是在93年前后。(1)而这正好是知识分子由于社会转型而陷于迷惘、失落与焦虑之时。众所周知,1993年是中国式"市场经济"引发的社会转型经一段时间的停滞以后重新起步、并以更快的速度急剧发展的一年。与此相应的是中国社会的世俗化、商业化程度的加深。这一世俗化潮流在文化界的表现,就是被称为痞子文人的王朔等所谓"后知识分子"的大红大紫、各种文化产业与大众文化的兴盛,以及文人下海、演员走穴等所谓"文人商人化"倾向。早在1993年(即《读书》杂志关于"人文精神"讨论大规模开始前两年),陈思和就指出:"我们面对的文化处境每况愈下,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与精神文化的萎靡不振形成一个强烈的反差。"因此陈思和的问题就是:"在今天所处的商品经济大潮下,知识分子的人文精神到哪里去了?"(2)这一以疑问句形式出现而实际上包含强烈情感色彩的质问已经暗含这作者的前提:商品经济大潮是知识分子与人文精神的对立面。谢泳把这一点挑得更加明白:人文精神讨论"意在维护当今时代(即商品经济时代,引注)知识分子的精神纯洁性。"值得充分注意的是:这与80年代知识分子在反思文革的语境中思考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从一开始就取道有异。尽管人文精神的倡导者后来把文革乃至更早的"革命"传统也作为导致人文精神失落的因素加以反思,但是促使他们反思"人文精神"失落的直接的与主导的原因却不是"革命"而是"市场"。更加重要的是,这还使得他们在把革命与市场都作为人文精神的对立面的时候无法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3)

从社会转型的历史过程看,80年代的转型基本上是观念转型,或者说,那时的社会转型还停留在思想意识的层次(所谓"解放思想"、"拨乱返正");到90年代则进入了实践的与物质的层次。80年代对于计划体制及相关的官方意识形态的批判反思,到了90年代转化为市场化的经济文化发展方向以及世俗化的大众生活价值取向。这种新的社会文化状况又必然导致文化价值观的转变,导致知识-权力关系的变化、知识-市场关系的变化,以及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的变化。知识分子从80年代的思想启蒙的中心被抛向了边缘,其启蒙者地位面临深刻挑战。一个富于中国特色的世俗化社会从官方到民间对那些惯于编织理想主义、英雄主义、精神主义、奉献主义神话、以启蒙领袖与生活导师自居的人文知识分子形成了双重挤压。

毋庸讳言,90年代的社会现实与许多人文知识分子当初对于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期望无疑南辕北辙,他们由此感到深深的焦虑与不平。蔡翔很准确地指出:80年代知识分子所倡导的思想解放运动,客观上导致了知识分子本身在90年代的边缘化,以及他们原先的乌托邦式的想象与现实结果的错位(4)。这种错位导致人文知识分子巨大的认同焦虑。另一位持有相似立场的学者也指出:原先他以为"即将来临的经济大潮也许会给我们带来两种东西,一种是思想的自由,一种是比较平等的竞争机制。"但后来发现"经济大潮并没

(1)、更准确地说是从王晓明等人在《上海文学》93年第6期上的对话《旷野上的废墟》发端。关于人文精神讨论的出场语境以及问题意识等的详细分析,请参见拙著《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三联书店,1999)第四章。

(2)、陈思和:《当代知识分子的价值危机》,《上海文学》1993年第7期。此外,王力雄先生把知识分子商业化、世俗化的倾向称之为"渴望堕落",参见《东方》1994年第1期。

(3)、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第141页。

(4)、《道统、学统与政统:人文精神寻思录之三》,《读书》1994年第5期。

有使我们获得这样的竞争机制与自由,而一种过去我们没有意识到的危机却紧逼着我们",

"商品大潮没有带来我当初期望的格局","这种变化造成了我们生存失调的现象","于是中国中国的文化人面对这种状况的时候就特别焦虑。"(1)失落感跃然纸上。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文精神"这个话题的提出,未始不可以说是人文知识分子对于自己的边缘化处境的一种抗拒,是对于自己的理想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的带有情绪性的回应。

正因为这样,我在"人文精神"讨论还方兴未艾的时候就指出:与西方的"人文主义"相比,90年代中国的"人文精神"就有了完全相反的出场语境、批判对象与价值诉求:西方人文主义是针对神权社会与神权文化而提出的,其核心是从天国走向人间,从神权走向人权,世俗化正是其最为核心的诉求;而中国90年代提出的"人文精神"则恰好是针对世俗化的趋势而提出的,其核心是从"人间"回到"天国",以终极关怀、宗教精神拒斥世俗诉求,用道德理想主义与为艺术而艺术的审美主义拒斥文艺的市场化、实用化与商品化。也就是说,在中国的特殊语境中,"人文精神"与世俗精神被当成了对立的两极。(2)

这样的前提已经设定了倡导"人文精神"的知识分子必然要在与世俗和市场的否定关系中建构自己的身份认同与价值取向。"人文精神只有与世俗的社会功利需求相对抗,才能得到彰显和阐扬。要在这个意义上强调知识分子独立承担人文精神的责任,也要在这个意义上强调知识分子的生存与价值立场。"(3)具体说,大多数人文精神倡导者是在与实用主义与功利主义--包括政治与经济的,它们常常被统称为"世俗"--的对立中确认知识分子的身份认同,

在对于权力与市场的双重否定中界定自己的身份以及相应的价值取向,认定知识分子应该是一种形而上价值("终极价值")的承当者。这样一种认同取向在90年代知识分子中是具有相当普遍性的。

首先,他们认为人文知识分子的独立性表现为与政治权力以及政府的分离。王晓明说:"从近代到90年代的百年间,中国的知识分子和政府保持密切关系,表面看,其作用相当大。结果是知识分子越来越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捕捉中国社会问题的感觉变得迟钝了。"

(4)更有论者认为儒家的朴素人道主义与道家的对于个人生命的尊重,本来都蕴涵人文精

(1)、王光明语,见《人文环境与知识分子》,《上海文学》1994年第5期。

(2)、参见陶东风:《"人文精神"遮蔽了什么?》,《二十一世纪》1995年12月号。王晓明在这场讨论过去五年以后,对此予以了承认:"意大利的人文主义与宗教有关,针对基督教否定人的欲望,肯定人的欲望的合理性,强调世俗的价值","但我们讨论人文精神概念,意图不同。中国近代以来,现代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打上了’强国梦’的烙印,因为是对政治、经济、社会危机的对策反应,带有强烈的现实指向性,对应具体问题的功利性很强","我们讨论人文精神的一个用意,就是想改变这种状态。中国现在流行一句话叫’谁都是人’,是在说人都是自私自利的存在,当然要考虑功利(现实的利益),世俗的欲望,因此,我们搁置功利性,来讨论价值、主体、信仰等问题,这一点和欧洲人文主义不同。"参见王晓明:《知识分子在"全球化"中的作用》,《东方文化》1999年第4期。

(3)、费振钟语。另外参见费振钟:"中国知识分子一直太重视实用功利,太重集体原则,太容易媾和认同,缺乏形而上的批评与否定精神。因此,中国知识分子很难找到自己的个人位置和独立话语,这样也就谈不上对人文精神有自觉清醒的建构意识。"均见《人文精神寻思录之四》。王晓明在最近还强调,人文精神讨论"知识分子丧失了坚韧思考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过分追求功利性,常想解决现实政治问题。结果是知识分子对于社会广泛的远见卓识的思考能力和独立性丧失了,变成背景特别软弱的存在。因此我们希望知识分子超脱一般功利,拥有高瞻远瞩的精神力量。"王晓明:《知识分子在"全球化"中的作用》,《东方文化》1999年第4期。

(4)、王晓明:《知识分子在"全球化"中的作用》,《东方文化》1999年第4期。

神,"但悲剧在于,本来人文精神应该是与统治阶级的政治话语相对立的,可一旦统治阶级将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纳入其集团统治话语时,无论儒家型知识分子还是道家型知识分子,都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统治阶级公开的或潜在的’合作者’,人文精神也就在这个时候被阉割、被遗置了。"(1)。这里隐含着一个二元对立的思维与话语模式:意识形态/人文精神,政治家/学者、政府/知识分子。这个论式事实上恰恰遮蔽了问题的复杂性。此为知识分子独立性的第一层意义。

其次,他们认为人文知识分子的超越精神与独立性表现为知识分子与市场以及商品大潮的对立,这个对立经常被表述为物质/精神的对立、肉体/灵魂的对立。北村说"经济的发展基本上是以满足肉体为唯一的目的,……而知识分子又想担当生存责任,探索精神问题","精神的问题绝对不可能靠经济能力来解决,如果一切都归到经济上,那么活着也就只能归结为本能";

谢有顺说:"我的生存意义是由什么来确立的?如果没有一个终极意义的话,我们在商品大潮目前是茫然的","我们在社会上的价值不是由经济指标决定的,如果我们的价值可以随着经济指标变化的话,这个价值本身是值得怀疑的。"(2)此为知识分子独立价值立场的的第二层意义。

然而,同样重要的是,人文精神论者在倡导独立性、反对与统治阶级或市场"合谋"的同时,并不认同传统道家的"无为"或逃离模式,也不认同90年代有些学者的"为学术而学术"立场。王干认为:儒家的哲学总是被统治阶级利用,而道家讲的"人格独立与生命自由,与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社会角色去独立地思考,恐怕也不是一回事。"(3)。张汝伦明确指出:"在现代条件下,文化建设决不只是单纯地追求知识或讲求学问,而是既要道学问,又要尊德性。……面对政治经济的双重压力的现代知识分子,自由的文化创造和独立的文化领域的营建不仅构成他们批评和抗议的坚实基础,也是他们在这个为金钱与权力统治的世界体现自身价值的唯一途径。"(4)

2、作为话语建构物的"民间"

在"人文精神"讨论中,陈思和提出了"民间"(以及相关的"岗位")概念以作为知识分子身份认同的新的立足依据。这个概念比较典型地反映了人文知识分子在权力与市场之外寻找认同的努力。王光东先生曾经对陈思和的"民间"概念进行了专门梳理。(5)根据这个梳理,陈思和的"民间"一词具有以下的几层意思。1、"民间"相对于"国家权力",这是它的一个最为关键的特点。它生产于"国家权力控制相对薄弱的领域","保存了相对自由活泼的形式"。比较真实地表达了"下层人民的情绪世界",民间属于被统治的范畴,又与国家权力相互渗透;2、民间文化形态具有"自由自在的审美特点",它"体现原始的生命力","是任何道德说教都无法规范、任何政治律条都无法约束,甚至连文明、进步、美这样一些抽象概念也无法涵盖的自由自在。"这个意义上的"民间"相对于文明尤其是现代文明,在一定的意义上也相对于知识分子的精英文化;3、民间文化是一种混杂的文化形

(1)、费振钟语,《人文精神寻思录之四》。

(2)、北村与谢有顺语,参见《人文环境与知识分子》。同时顺便指出,被本文归入"人文精神"倡导者的除了参与《读书》杂志上的讨论的学者以外也包括了其他持相同或相似立场的一些学者。此外,倡导"人文精神"的学者内部除了存在一些共识以外,也存在相当大的分歧。限于篇幅,对于这些分歧我只能适当地涉及。

(3)、王干语,见《人文精神寻思录之四》。

(4)、《人文精神寻思录之五》,《读书》1994年第7期。

(5)、《南方文坛》1999年第6期。

态。在民间,"民主性的精华与封建性的糟粕交杂在一起。"如果归纳一下的话,"民间"概念的前两层含义是理想型的,即作为对抗政治权力的一种价值取向;而"民间"的第三层含义是描述型的,即指民间的实然状态。

显然,陈思和以及其他倡导民间立场的知识分子主要是在弘扬理想型的"民间"。它 "自觉地把’民间’与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与精神联系在一起,在自在的民间文化空间中发现精神寄存的意义。"因此,民间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新的价值定位和价值取向。"显然,与我们的讨论相关的主要是后一种"民间"含义,它带有明显的理想化色彩。

在陈思和那里,"民间"概念与"岗位"概念紧密相关。"岗位"同样是相对于权力与市场而言,意在于权力与市场之外建立知识分子独立的学术理想与学术传统(它在很大程度上即陈思和心目中的"人文精神"),在坚持"岗位"(学术传统)的基础上关怀社会。也就是说,与以前那种与政治合为一体的或以牺牲知识分子自主性(这种自主性在他那里就是知识的独立性或"学术传统")为代价的使命感不同,他强调知识分子的使命与责任都必须以其知识活动的独立性为基础。陈思和比较了中西方知识分子的差异,认为西方知识分子的入世或社会参与是有"资本"的,这个"资本就是他们的"知识"与"专业";而中国的情况是:"中国自五四以来,知识分子一直强调一种入世的精神,却很少强调追求知识的前提。"结果是"大家都把兴趣放到’关怀’社会的知识分子责任上去。把学术的责任与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完全混为一谈","这是一种没有知识只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1)但是回到岗位并不是退回"书斋"。陈思和认为,走向"庙堂"(做政治工具)与退回"书斋"(自我逃避)均不可取,"都无法重建人文精神"或者知识分子的"新道统"。他明确指出:"岗位意识可以作多重意义的理解。如果仅仅理解作认识了广场的虚妄而退回书斋去做学问,那不仅是理论上的退却,而且是人格上的萎缩。但我谈的岗位是知识分子的岗位,它包括敬业精神,又不等同于敬业,还有知识分子对人文传统的寻求和继承。""五四留给我们的是使命感与正义感,但这只是构成知识分子的行为准则,我们还应该有知识分子自己的东西,包括知识传统和人文传统。如果这些东西没有搞清楚,光有使命感和正义感也是无力的。"(2)就是说,陈思和思考的核心问题是学术传统、人文传统以及社会关怀如何很好结合的问题。(3)

在《知识分子的民间岗位》一文中(4),陈思和借陈寅恪阐述知识分子的立场,并明确地把"民间"与"岗位"并用:"远离庙堂,续命纷河",即:"守住知识分子的民间岗位,在政治权力之外,建构起自成一体的知识价值体系,并在这价值体系内实践并完成现代知识分子对历史对人生以至于对文化的责任与使命。"在这里,陈思和把"民间"与"岗位"基本上用做了同义词,民间立场也就是岗位立场,而岗位就是自己的学术传统,这个学术传统同时又是开放的,在知识价值体系的基础上(而不是借助政治权力等外在因素)完成文化与社会使命。这也就不同于没有知识基础的"抽象的"社会文化关怀(所谓"广场意识")。陈寅恪"以专业知识为价值取向,以民间岗位为立足根基,才有了不曲学阿世的根本所在。"这句话可以说是陈思和对于知识分子立场的基本概括。知识分子的学术传统与社会关怀之间的相通而又相对独立的良性互动关系,的确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但是在陈思和那里,这种关系依然停留在抽象泛论的层次。他的"民间"概念是一种话语的建构物,在中国缺少社会现实与经验事实的支持。

(1)、(2)、《人文精神寻思录之一》。

(3)、这也是人文精神论者的普遍立场。比如朱学勤认为一个技术型知识分子与人文学者或人文知识分子的区别就在于前者可以没有"社会关怀"而后者则必须有这种关怀,参见《人文精神寻思录之一》;李天纲认为:"知识者当然应该表达社会见解,但是其中应是充满人文精神,而非权谋利益等政治原则。"参见《人文精神寻思录之二》。

(4)、《天涯》1998年第1期。

4、超越二元对立模式

在我看来,90年代人文知识分子试图在权力与市场之外寻求身份认同与价值立场,其主观意图是可以理解的,但它的学理与经验的基础却显得薄弱。问题是,把知识分子/政治权力、文化/市场作为一种二元对立的范畴本身就是一种人为的话语建构。它在把知识分子与人文学术本质化的同时也把权力与市场本质化了,从而无法把握权力、市场、学术以及知识分子这四对核心范畴的内在复杂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渗透与内在勾连。"人文精神"论者寻找的那种既与政治离异又与经济绝缘、同时又具有社会文化的规范力量的东西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关键在于我们不能笼统地、抽象地、非历史地谈论"权力""市场""知识分子"以及"学术",抽象地说权力或市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没有多少意义,真正需要的是对于权力与市场、政治与经济以及两者关系的深入具体的历史分析。在历史上知识分子与市场的关系、知识分子与权力的关系都要比简单的否定要复杂得多。他们既可能借助市场的力量谋求独立于政治权力之外的自由,也可能借助政治权力(政府的保护或政策倾斜)来抵御来自市场的挤压,还可能借助于一种政治权力来对抗另一种政治权力。后者正是80年代思想解放运动时发生在中国的情形。有些论者把80年代"文化热"的迅速"消退"归结为它不够"超越":"’文化热’之所以会在转瞬之间成为过眼云烟,关键在于文化自身仍然没有能够作为同政治系统和经济系统真正分离的独立领域出现。"(1)但实际的情况是:"文化热"之所以能够热起来本身就离不开其与政治的紧密关系。文化热的消退也是当时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结果。如果一开始就远离政治,文化热就不其为文化热了。

"人文精神"论者反对人文学术的意识形态化或被意识形态地加以利用当然是有理论与现实意义的,但是人文学术在特定的时期被通过特定的方式加以利用并不能导出人文学术应该完全非政治化或非意识形态化的的结论。事实上西方文化研究的新潮流以及中国90年代的文化批评都在重新呼唤人文学术的社会政治关切。只是这种参与与以前的"文艺为政治服务"有着本质的不同罢了。关键不是从政治场域中撤离,而是以什么方式介入政治场域。同时,我们对"政治"的理解也需要进行调整。我们一直把政治狭义地理解为"党派政治",而实际上,"政治"的内涵要远远大于党派政治而囊括了广阔的社会政治,这正是西方"文化研究"理解的"政治"。如果说文化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批评社会中不平等的权力关系(这种关系包含了党派关系、党群关系,但是有超出了这个范围,它还包括性别关系、种族关系等)。从这个意义上说,离开了政治关切的"文化关切"是空洞的。实际上不管是80年代知识分子针对特定的政治权力呼唤人文学术的独立性,还是90年代知识分子针对市场或商业寻求独立性,实际上都具备深刻的政治性。因为经济问题从来都与政治权力联系在一起,在今天的中国尤其如此。而"人文精神"的倡导者缺少的正是对于权力与市场、权力与文化、市场与文化的内在关系的深刻历史分析,从而无法对市场的权力化、权力的市场化以及经济资本、文化资本、政治资本之间的复杂关系作出有力的诊断。

在这里,英国著名文化理论家托尼·本尼特(Tony·Bennett)最近的知识分子理论对我们讨论的问题不无启示性。本尼特在最近的一次的采访中谈到,在文化研究中,大量对于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的理论概括来自于早期的而不是当代的知识分子生活模式。其中一个非常流行的说法就是--用爱义德的话说--知识分子就是"对权力说不的人"(the intellectual is one who says ’no’ to power)。知识分子把自己视作是站在与权力对抗的立场上。而本尼特则认为,这种知识分子/国家权力的二元对立模式无法解释当代西方社会中知识分子角色类型的变化,以及他们与政府、社会的复杂关系。他的一本刚刚出版的新著《文化:一种改革者的科学》(Culture: a Reformer’s Science,悉尼,1995)探讨的就是如何发展出一种不同于爱德华·爱义德的知识分子理论模式。本尼特认为:在今天,

(1)、季桂宝语,《人文精神寻思录之四》。

种子市场论文篇6

电子商务以其交易的便捷性与开放性,正在改变着市场、企业传统的商务模式,改变着消费者传统的行为方式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这就促使我们思考这样的问题:电子商务市场能代替传统市场吗?如果不能,电子商务市场和传统市场之间会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Bakos(1997)最早进行了市场替代性研究,他论证了低搜索成本可以重建或者改善服从质量不确定性的贸易均衡,因此,存在着电子商务市场替代传统市场的可能性。美国商务部(1998)54-62和OECD(1999)分析报告也证实电子商务市场对传统市场具有显著的市场替代性。然而,更多的学者则对这种观点提出了质疑。GreenwaldandKephart(1999)506-511认为,电子贸易并不仅仅是增加买方的市场力,也增加卖方的市场力,他们通过调查发现,无论是通过搜索引擎(如Google)还是价格比较站点(如Pricescan.com)得到的信息都是不全面的,线上市场搜索并不能完全替代线下市场GilbertandBacheldor(2000)根据对50个消费品生产商的调查显示,企业在实施网络营销战略时面对的最严重的问题是渠道冲突问题。King(2000)认为,为了降低多重渠道冲突,企业在网上销售的定价不能低于传统渠道中的价格,这样才不会引起网络渠道和传统渠道之间的竞争。Chiang(2004)的研究表明,企业往往运用网络渠道提品信息,以配合其他渠道的销售。左佳、林振辉和谢康(2005)19-25将电子商务的渠道冲突所引发的问题进行了分类。陈明、洋孙毅和吕本富(2008)通过所建立的“产品———市场”三要素渠道选择决策模型,探讨了网络企业渠道选择策略。KalakotaandWhinston(1999)则强调,成功的互联网市场环境必须有一个针对供应商和产品的进一步区分。OliverandErik(2002)指出,如果卖方迁移减少了高信息成本的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性问题,一个市场环节平衡点就可存在。Zer-dick(2000)指出,供应商提供的追求产品差异战略的信息,可能会阻止供应间差异的对比,一些信息不能或者说将不作交流。

通过以上的文献分析,可以发现,国外学者主要从实证分析方面来分析两市场间替代性、营销策略和市场细分等问题,而对两市场间关系的形成机理探讨的较少。国内学者对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多。本文拟基于对Akerlof经典“柠檬市场”模型的扩展,充分考虑两个市场中买卖双方对产品质量偏好的差异,并考虑在线产品连续质量分布对市场均衡所产生的影响,通过所构造的双市场的“柠檬市场”模型,揭示传统市场和电子商务市场并存的学理根源,分析“柠檬”环境下电子商务市场对传统市场替代程度、渠道冲突和市场细分的条件,并提出策略建议。

二、双市场“柠檬市场”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模型构建的前提

“柠檬”是美国口语中对于“旧汽车”和“缺陷车”的统称,也被引申为低质量产品的代称。“柠檬市场”理论是由200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美国经济学家Akerlof提出的。Akerlof(1970)指出,

在多数市场环境下,由于买方通常无法观测到个别商品的具体质量,从而往往采用市场质量的平均统计值作为对商品的基本认识。在这种前提下,根据效用最大化原则,卖方被激励经营低质量的商品以实现收益最大化,其结果低质量的商品将高质量的商品挤出交易市场。极端的情况下,市场有可能因此而消失。Akerlof(1970)通过他所构造的“柠檬市场”模型证明了信息不对称的结果:由“柠檬”问题所导致的逆向选择①降低了市场交易的效率。因此,市场中应该有抵消“柠檬”问题负效应的机制出现。从Akerlof(1970)提出“柠檬市场”模型到现在的40年来,有很多经济学家沿着Akerlof教授开创的工作对该模型进行了扩展和延伸,并获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潘勇,2004)。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来自于Wilson(1979,1980)对Akerlof模型进行了改进。他指出,如果将Akerlof(1970)模型中的前提假设放宽为买主之间存在着消费偏好上的差异,并且证明:在Wilson模型中可能会出现多重瓦尔拉斯均衡,这样,就存在着帕累托效率标准的排序。继Wilson之后,Rose(1993)以严密的数学方法对Wilson

模型中的所描述的瓦尔拉斯均衡进行了推导和验证。

虽然Wilson(1979,1980)等经济学家对“柠檬市场”模型进行了扩展,但这些扩展是针对传统的、实物市场而言的,对模型中的前提假设只是放宽为买主之间存在着消费者对质量偏好上的差异。而在网络交易中,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便利性,某些营销策略的实施会使得买卖双方对产品质量的评价可能会针对同一产品的不同销售群有所不同,也就是说对质量的评价会比传统市场更具主观色彩,这将导致市场交易者对产品更具有不同的质量偏好。本文所构建的模型将基于网络的虚拟性,将该模型的前提假设放宽为卖主之间,以及买主和卖主之间存在着的对产品质量偏好的差异。现在,构造一个双市场的“柠檬市场”模型。在模型构建过程中,主要参考Wilson(1979,1980)在分析、扩展Akerlof模型时的部分工具和结论,同时根据前面的讨论,加入买卖双方在网络交易中有关行为特征的进一步规定性。使用了冯·诺伊曼-摩根斯坦(vonNeumann-Morgenstern)期望效用函数,并考虑在线产品连续质量分布对市场均衡所产生的影响。以i表示市场的类型,它是离散的二元变量i={N,M},N代表网络市场,M代表传统市场。以qi∈[q0i,q1i]表示网络产品的质量,质量分布函数为f(qi)。

(五)结论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柠檬”问题还不能完全有效解决的情况下,未来这两种市场将长期并存,并不存在电子商务市场对传统市场替代的必然条件。(Ⅳ)、(Ⅴ)和(Ⅵ)式表明:在“柠檬”环境下,交易发生在两种市场皆有可能。交易是否成功主要取决于tMμM与tNμN的关系,即取决于平均质量与市场参与人的质量偏好的差异。

2.电子商务市场和实物市场被按照平均质量与市场参与人的质量偏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来进行分割。(Ⅳ)、(Ⅴ)和(Ⅵ)式表明:伴随着“柠檬”问题而诱发的持续性的逆向选择,在电子商务市场和传统市场之间会出现一种“分离的”均衡,导致两个市场之间的“渠道冲突”。

3.(Ⅵ)式既是电子商务市场和实物市场完成交易的条件,同时,也是电子商务市场和实物市场细分的条件。更进一步地讲,在电子市场和传统市场之间会出现一个平行的市场细分。

4.(Ⅴ)式表明,随着网络“柠檬”问题减少或消除,电子商务市场对传统市场的替代性会增强。从本质上讲,电子商务市场中的“柠檬”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买卖双方消费偏好和策略行为的差别。电子商务市场虽然提供了一个减少交易成本的途径,但并没有改变市场交易中的信息非对称性以及所引发的“柠檬”问题。这是观察和利用网络市场的前提。电子商务环境下虽然信息成本较低,但互联网上的逆向选择问题因为网络的虚拟性实际上是被强化了(潘勇,2006)。虽然互联网市场对传统市场表现出明显的替代效应,但由于“柠檬”问题的存在,这种替代效应受到限制,使得两种市场环境将长期并存、互为补充。

三、案例分析:来自淘宝网的数据

下面以淘宝网为例,说明和验证以上模型的结论,并分析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柠檬”现象及本土特征。

(一)“柠檬”问题、声誉评级系统与卖家商盟制度

为了减少网络“柠檬”问题对虚拟交易的负影响,大多数的拍卖网站都建立了一套声誉评级系统,记录每个用户在过去交易中所获得的交易对方的评价,这些评价通过一定方式转换成一个总的声誉分数。声誉评价系统由eBay首先创立,并为其他网站所模仿。与eBay相比,淘宝网设计了不同于eBay、适合中国的交易机制,并具有一定的本土特征:

1.将交易者作为卖方和买方获得的信用评价分开计算。淘宝网则规定,每个自然月中,相同买家和卖家之间的评价计分不超过6分,超出计分规则范围的评价将不计分。

2.店铺动态评分系统。店铺动态评分系统是买家在淘宝网上成功进行交易之后,买家可对卖家的四项指标进行打分,打分是在1-5分之间的。这四项指标分别是宝贝与描述是否相符、卖家的服务态度、卖家的发货速度和物流公司服务。

3.避免报复性差评。买家拍下商品后即可评价,但评价要等双方互评后才生效并公布,这样就避免了报复性差评。

4.卖家商盟制度。作为对网络声誉机制作用的补充,淘宝网鼓励卖家组织起来建立商盟。

(二)数据选取

本文选取淘宝网香水交易市场作为研究对象。之所以用香水作为研究对象是因为香水质量分布多样化。另外,它作为一种经验性商品,有着依靠信息来降低质量不确定性的可能。本文数据主要有阿里巴巴提供,数据收集时间从2010年6月到2010年9月,总共3个月。为了进行对比分析,在981个样本点中,有393个样本点采自于传统市场。

(三)数据分析与结论

1.带有本土特征的淘宝网声誉评级系统对于商品的销售有显著影响,有助于减少网络“柠檬”问题的发生。选取是否达成交易这个虚拟变量作为被解释变量,虚拟变量是否加入商盟作为解释变量,另外信誉度和差评都作为解释变量。其中,是否达成交易的计算是按照收藏人气除以总交易次数,如果结果小于0.4则视为没有达成交易,大于等于0.4则记为1,即达成了交易。由于信誉度的选取大约都是在1000分以上的卖家,因此将信誉度取对数作为被解释变量,差评同样取对数,由于有些卖家没有差评,在做对数时候将差评加1之后再进行对数处理。建模如下:

lnwtrans=αlnwjoin+βlnrate-δlnneg+ε(11)

wtrans代表是否达成交易,wjoin表示是否加入商盟,rate代表卖家声誉度,neg表示差评数。对于上述变量rate、neg采取对数形式进行处理。

四、结论

目前网络“柠檬”问题依然是影响我国电子商务潜力发挥的主要障碍之一。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1年1月19日的《第2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中选择网络购物作为主要目的并实施交易的网民比例仅占总上网人数35.1%,而美国在2006年8月的比例则已经达到了71%,韩国为60.6%。其主要原因之一来自于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上的“柠檬”问题导致的网民对在线产品质量的不信任感。根据前面的理论模型和实证分析,提出以下的策略建议:

(一)市场细分

网络“柠檬”的持续性会使得两种市场环境共存与分割。前面模型中市场均衡的条件,既是实物市场和电子商务市场分割的条件,同时也是两个市场进行细分的条件。我们应该基于这种细分,建立更加合理的客户关系,建立完善的分销体系,平衡各方面的成本和利润。

种子市场论文篇7

关键词:长尾理论;电子商务;细分市场

零售商店的发展,与快速消费品的衰弱逐渐进入瓶颈阶段,现代的信息媒体、电子商务载体已经全面渗透到现代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使人们的生活和购物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网络市场的增长潜力受到人们的日益重视,在21世纪,网络业务预计将成为一个主要的商业化的业务形势。克里斯・安德森研究了亚马逊的销售数据,还包括Netflix和其他网络零售商,并把它们传统的零售商进行比对,其中如沃尔玛的销售数据等。我们在互联网业务市场发现,90%的产品只是在传统市场买不到的,公司能促进销售额的25%和利润的25%,在2004年,克里斯・安德森总结了这一现象,并提出了“长尾理论”。基于大样本的统计和分析,流行产品的长尾理论认为,管理和操作的不同流行度的产品的利润可以是相同的。

一、长尾理论给我们的启发

“长尾理论”彻底颠覆了“二八法则”,它重新挖掘企业难以照顾到的那部分消费者的需求――“缝隙市场”,从而产生商机。

巴恩斯&诺贝尔书店拥有13万种图书商品。但是,在亚马逊网上书店所销售的图书中,超过一半并非来自于这13万种图书。其中隐藏的含义是:按照亚马逊公司的统计数据,那些并未在日常书店销售的图书,其市场要比那些在日常书店中所销售的图书的市场规模更大。这就是“长尾”市场现象。

随着近几年国民经济的发展和行业改革的深入,长尾理论对行业的启示也越来越重要。

国民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其中使得消费者的兴趣和爱好在发生变化,不再仅仅是一哄而起地追逐热点,消费呈现个性化分散趋势。在各地市场相对封锁之时,消费者所能买到的品牌种类非常有限,当地每一种品牌都会吸引一定的购买者。随着行业改革的深入,市场上所提供的商品种类和规格较之以前更为丰富,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偏好进行选择。

因此,传统的“二八法则”在这时受到了“长尾理论”的挑战。

再者,对于快速消费品为主商业企业来说,如果单纯追求利润最大化,“二八法则”理论也许适用,但行业在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同时,也要承担社会责任,过多关注20%的零售户而忽视80%的零售户“长尾”,容易使商业企业的专卖、营销和管理工作与国家局的总体思路产生偏差。商业企业应更多地重视零售户“长尾”,80%的零售户“长尾”代表的不仅仅是企业利润来源的群体,他们也是反映消费者心声、传递市场信息的中坚力量,是体现维护国家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行业价值观的“二传手”。因此,企业不能单从经济利益角度来考虑这80%的零售户“长尾”的地位。当前,我们在推行差异化营销和差异化服务的过程中,切勿善待了“鸡头”而亏待了“凤尾”,在营销管理理念上应着力贯彻维护消费者利益的行业价值观、承担好企业的社会责任。

“长尾理论”的出现,告诉人们,这个品牌仍然在发挥作用。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品牌的作用将被削弱,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这多少是因为目前传统营销并没有把握到这些群体的需求,而导致起需求被忽略。在传统的状态下,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把重点放在这些需求有足够的规模的群体,但随着行业的变化,市场化经济的改革,企业需要更加注重市场趋势和消费者的需求,不仅要满足具有一定规模性的消费群体的需求,同时也要照顾到细分市场,以满足其中的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也就是现在常说的定制化需求。通过品牌创新,品牌内涵挖掘,品牌整合等手段,“利基市场”再次整合在一起,形成的利润来源。对于工业企业来说,持续的品牌创新,培育核心品牌与自主知识产权,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以尽量充分满足“市场热点”和“利基市场”需要做的头部和尾部,即是大热门和小众商品,最大程度的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长尾理论”,为消费者提供了无限的选择,并非无法获得盈利。正如克里斯・安德森的所分析的,大众市场转化成若干小众市场,即是将大热门引入利基市场,关键这个市场是具有足够庞大的选择空间,而互联网市场正是如此。在当代,“空间”对于企业、零售商来说几乎没有成本的,那些几乎不会有人购买的小众产品一下子拥有了价值。网络销售是零星的销售,但是当太多的零星销售聚集在一起时,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可观的、可与大热门商品媲美的利润渠道。“长尾理论”正是把过去无利可图的客户、产品和市场变得具有可观、可见的价值。

“长尾理论”不仅是关乎企业、商业、零售业的新经济学,同时也是对于文化的一种新的经济学理论,它的意义就是提供是无限的选择,提供我们现在常听说的私人定制。随着博客技术的出现,大众文化不再那么受广大群众欢迎,“小众文化”逐渐参与进流行文化的竞争,我们的文化将以兴趣为主体在将来成为纽带,以广泛而复杂的方式不断演绎进化,海纳百川,是一个新的时代。由此看来,新的经济和文化背景下的长尾理论是值得关注的。因此,零售企业的发展,要着力于探索现代话零售的发展途径与方式。

二、零售业电商化研究现状

1.我国零售业电商化尚处于初级阶段

由于我国的零售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起步较晚,社会环境和用户条件还不完全成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规模和格局,与国外同行相比,我们的电子商务应用也是在初级发展至关重要阶段,在很多方面,也有明显的缺陷,制约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中国零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是信息技术在零售行业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的过程。零售店家应该而且必须结合以电子商务平台,这是零售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相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决定,以促进国内零售业的电子商务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

2.传统零售业进军电子商务将是一个转型难题

传统企业开拓电子商务,早在10年前,步伐就已经开始,但总体来说并不成功,其关键原因在于巨大的差异,传统商务与电子商务的模式存在着巨大差异。互联网产业讲究双层结构,基础必须是免费增值收益的产品和服务,这对于传统的零售业将是具有颠覆性的。渠道冲突也阻碍了许多传统厂商大问题的网上业务。许多大企业直接进驻B2C电子商务平台,一些个体户在店铺的竞争力自然下降。因此,服务的特色化,个性化的产品,如定制店的差异竞争将是生存。小规模经营也是小规模的活法,要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

3.电子商务的发展对于消费者有一定的反向需求

开展网上订货量,要求消费者必须有一定的计算机技能和知识,还需要计算机与网络的条件。而大多数消费者不具备足够的知识在线订购消费水平,虽然近几年以逐渐改善,但电子商务并未成为我国快速消费品的主力军。而且,因为他们的子女教育费用和购买住房的成本压力巨大,大多数消费者没有能力购买一台电脑进行网上订购的消耗。开展网上订货的消费者认识仅限于大量的中高收入群体,这使得大多数消费者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消费方式。而我们的国家没有那种消费者在西方像散耗,从而使得难以降低输送材料的成本。

4.我国的物流也尚未完全

我们的零售电子商务物流存在的诸多问题,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质量和成本的要求是问题的直接表现;深层次的表现还有供应能力的不足,同时也不能满足质量分布和需求的直接原因;管理控制和发展和财务状况的水平是能力不足和分配的直接原因,但也不能满足质量和成本分配的根本原因的需求。

目前,中国主要的电子商务物流模式主要有自营配送模式、外包分销(第三方物流)模式、物流联盟模式。各种模式形势垄断竞争市场,各有千秋,零售电子商务并未找到一个可靠的、完备的零售电商物流解决方案。

三、零售业对于长尾需求的应对选择

长尾理论是经常被用来形容大众市场行为一个统计概念。简单地说,这个概念表明,80%的人会采取一些最流行的行为,而剩余的20%将来自各种冷门,小众的方法进行选择。

在零售业的长尾消费,网络零售商比传统的零售商,如无限的货架空间,并改变或增加库存更容易的功能有几个优点。这使得网络零售商提供无限选择高利润的项目在砖和砂浆零售商所需的成本的一小部分。此外,现在可以网上零售商从难以捉摸的长尾应用社会科学的电子商务技术的第一次盈利。

当今最成功的零售商逐渐在全球扩张,将电子商务平台作为发展的关键平台。很多人抓住了网上零售的机会,克服这些挑战。零售商到处都是潜入全球各地的网络零售消费者在发达和发展中市场去网上买的产品。他们利用各种增长战略,从草根网站,收购规模较小的在线零售商或扩大国际航运的能力。

消费者需要吸引。为了吸引网上消费者,零售商在所有市场中都使用社交媒体网络,但方式不同。许多中国零售商鼓励客户写购买后的评论,以换取忠诚点或网上优惠券,了解该产品的评论影响在线购买决定和正反馈可以鼓励销售。在另一方面,在发达市场,在线零售商,如亚马逊上申购的评论对有缺陷的产品,写得不好的将有指导手册,以及供应链的实际展示。

竞争是激烈的。网络空间是唯一有竞争力的,因为许多零售商赛马在高增长通道的立足之地。激烈的竞争意味着市场分割。纯在线零售商往往先动,所以他们带动了全球的近80%的市场。尽管通过很多渠道进行拓展,零售商们仍积极地进行着扩张策略。

技术仍然是最重要的。除了渠道之外,技术仍然是网上零售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在零售商与客户的互动和后端零售能力。许多发达市场的零售商正在尝试尖端客户的接口技术,以增加网上销售。美国眼镜零售商Warby帕克用一个直观的,简单的,网上的经验,充分利用了最新的接口技术。它的“虚拟试穿”功能,允许用户上传自己的照片,并没有前往商店测试不同的风格,而其慷慨的无成本的回报政策鼓励销售。

其中,匹配数百万的网上购物者使用的产品是比较容易的,但如果是几万种甚至更多就很难。为了有效地做到这一点,网络零售商必须超越旧的营销规则,这是过于昂贵的开发和维护,并且不是弹性的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偏好。科学家们发现,随机组通报游客可以预测远远超过任何个别业务员什么产品人们想要更好的。这被称为“群众的智慧”。

零售业开展电子商务已是不争的选择。国内零售商不仅要学习国际品牌如亚马逊、易贝的销售、管理模式,同时还要结合我国国情与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体系,进行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管理运营模式,秉持技术生产的高动力,基于长尾理论的实现方法,建立属于自己的新型零售模式。

参考文献:

[1]孙玉周.零售业电子商务发展迟缓的原因及策略分析[J].现代电子技术,2005(9):74-75.

[2]赵洁.零售业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和产业,2005(9):51-53.

[3]赵录贵.零售业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改革与战略,2004(2):14-18.

[4]申文果.传统零售模式与网络零售模式的融合[J].商业研究,2004(4):142-144.

种子市场论文篇8

关键词:行为金融学;市场微观结构;中观视角;资本子市场

一、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现状

现代金融学理论作为一套严密而成熟的理论体系,其“有效市场假说”(EMH)与亚当·斯密“看不见的手”一脉相承;自冯·诺伊曼和摩根斯坦(1944)建立期望效用理论以来,先后发展了利息理论、投资组合理论、MM定理、CAPM定理、套利定价理论(APT)、期权定价公式(BS公式)、有效市场理论(EMH)、托宾Q值理论等,它们一起构成了现代标准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和严密的科学化体系。但人们却发现金融市场中存在大量的“异常现象”,如羊群行为、规模效应、一月效应、股票溢价之谜、股利之迷、赢者输者效应、账面市值比效应、反转效应等,股价剧烈震荡等金融市场价格偏离基本价值的现象。此外经济学家发现的阿莱悖论(Allaisparadox关于预期效用的悖论)和艾尔斯伯格(Ellsbergpa-radox关于主观概率的悖论)。这一切都说明理论与实际之间出现了背离,经济学和金融学的发展已经需要新的表现出人类行为特征的研究方法。于是在以新古典为代表的所谓主流经济学和金融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迂回又回到了源头,因为它所依据的基本行为假设的本质是心理学意义上的。

因此,“行为金融学”(BehavioralFinance)便成为了学界的关注点,除了实验经济学的实验测试的支持以外,行为金融理论更多地受到现代认知心理学(CongnitivePsychology)的影响,将心理学作为研究金融问题的一种工具,它对投资者心理和证券市场效率的研究源于对一般经济主体心理和商品市场价格的研究。StatmanMeir(1999)认为:行为金融学与现代金融学本质上并没有很大的差异,它们的主要目的都是试图在一个统一的框架下,利用尽可能少的工具构建统一的理论,解决金融市场中的所有问题。唯一的差别就是行为金融学利用了与投资者信念、偏好以及决策相关的情感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例如,认知心理学中的启发式推理方法、确认性偏差和框定依赖等,情感心理学成果中的过度乐观、保守主义和情绪性效应等,社会心理学成果中的信息串流、羊群效应等研究成果。行为金融学研究者认为:人们并不总是以理性态度做出决策,在现实中存在诸多的认知偏差,这些偏差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人们的金融投资行为,进而影响到资产定价。在学术研究和金融实务中,正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人的行为、心理感受等主观因素在金融投资决策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行为金融学首先并不完全肯定人类理性的普遍性,与行为金融学的产生和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相关科学基础包括心理学、行为学、实验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

因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量的有关投资者行为偏差和市场非有效的研究纷纷涌现。由于新近出现的行为金融学理论更多的是借用认知心理学和实验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金融市场上出现的异象进行解释和判断,各种研究视角、方法和观点纷至沓来,相信在未形成统一的理论框架和研究体系之前,将是行为金融学理论各种假说和解释的“理论丛林”时代。因此,对于行为金融的研究视角也各不相同:Shefrin(2000)将行为金融学的研究主题分成三类,分别是经验法则偏误、框架相依和无效率市场。Barberis&Thaler(2001)认为行为金融领域的研究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有限套利;二是心理。李心丹(2003)从有限理性的个体行为研究、金融市场中的群体行为研究和非有效市场研究三个层面为行为金融研究提供了系统论的思路。王宁(2005)从微观角度研究了国内投资者33种心理偏差,以期打开投资者“认知黑箱”,探寻投资者内生偏差的微观机理。

从上可知,行为金融学研究的视角主要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主要是针对市场非有效性和风险资产定价模型的研究;微观层面主要是针对投资者心理偏差所导致各种市场异象的研究(王宁,2005)。而且,绝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基于股票市场对非有效市场均衡和投资者行为偏差所进行的研究,对于其他的市场则仅有少量的研究,对于基金市场的研究仅集中于基金折价方面,对于期货市场、外汇市场、固定收益市场等的研究则更不多见,目前在行为金融学领域除了股票市场,对于其他资本子市场还有待深入研究。不同的资本子市场的市场结构和交易规则不仅相同,因此需要结合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对行为金融学进行中观研究。

二、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研究现状

市场微观结构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市场微观结构是各种交易制度的总称,包括价格发现机制、清算机制、信息传播机制等诸方面,狭义的市场微观结构仅指价格发现机制。

从广义上来看,市场微观结构由5个关键部分组成,即:法规或规则、市场参与方、信息、技术和金融工具。市场通常采用流动性、波动性、交易成本和透明度四个指标来反映市场质量或者市场效率。从狭义的交易机制角度看,市场微观结构主要包括以下六方面内容:(1)价格形成机制;(2)指令形式;(3)交易离散构件;(4)价格稳定机制;(5)信息披露方式;(6)交易支付机制。

最早进行市场微观结构研究的是Working(1953)和Houthakker(1957),而Demsetz(1968)的《交易成本》一文则奠定了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基础。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关于价格发现的模型及其实证研究;二是关于市场结构与设计方面的理论、实证和实验研究。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早期文献侧重于研究价格确定模型和对价格形成过程进行实证检验,包括交易成本的确定和交易价格对信息的动态调整等问题,如存货模型和信息模型。20世纪90年代以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开始关注市场结构与设计问题,即研究不同的市场结构和交易机制安排对市场质量和价格的影响,如流动性、存活性、稳健性和市场设计等一系列问题。

相比于传统金融学理论,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研究已经逐渐打开资产交易过程的黑箱,研究不同的市场微观结构对于资产价格和市场效率的影响。但是,资产的市场出清价格是市场参与各方,尤其是大量的投资者在特定的市场微观结构中不同的买、卖决策的结果。相比于传统金融学理论,市场微观结构理论的研究已经逐渐打开资产交易过程的黑箱,研究不同的市场微观结构对于资产价格和市场效率的影响。但是,资产的市场出清价格是市场参与各方,尤其是大量的投资者在特定的市场微观结构中不同的买、卖决策的结果。因此,进一步分解交易黑箱绕不开在特定的市场微观结构条件下投资者如何认知,如何判断,如何决策等问题。

我们认为,市场结构以及交易规则会对投资者的心理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其投资行为;透过对众多投资者投资行为隐性的制约和影响,市场微观结构和交易规则将对资产价格和市场效率产生显性的影响作用。从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和行为金融学交叉的视角进行研究,并逐渐吸收不完全竞争理论、博弈论、实验经济学、行为金融以及认知心理学等一些新的方法和理论,以探寻市场结构影响投资者行为,投资者行为影响资产价格的形成,这将是金融学另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三、行为金融学的中观视角:市场微观结构与投资者异构行为

对于已有理论的检视为发现新的研究视角提供了可能,通过上面的讨论可知,现在行为金融学理论研究大都关注宏观的市场非有效性和微观的投资者心理偏差机理的研究,而从中观层面对于金融市场各个子市场的横向研究还不多见,可以说还是空白。再说,对于股票市场的行为金融学研究是否可以适用于整个金融市场,是否仅凭对股票市场的研究就可以建立起统一的行为金融学理论?这个问题值得深思。

而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则更多的是应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博弈论来研究资本市场微观结构在资产价格发现与价格确定机制中的影响与结果,其实质是市场微观结构与资产价格之间的互动关系。虽然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已经初步涉及打开资产价格形成过程的“黑箱”的目的,但准确地说其仍然是从物(市场微观结构)到物(资产价格)的过程,如果说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揭示了市场微观结构与资产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的话,那么则是“知其然”;如果要进一步打开“黑箱”,逼近资产价格形成的“所以然”,则绕不开对市场中最活跃的因素——投资者的研究。市场微观结构的不同和发展、变化是市场规则制定者和投资者互动博弈的结果。投资者持续的决策和选择给市场注入强大的活力,使得市场一直处在变动不居的状态;而市场微观结构和交易机制的更替则相对要少的多。连续变化的投资者行为和间断变更的市场结构和交易机制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适应、相互匹配的过程。众多投资者的投资或投机博弈能够在短期内形成与之适应的市场结构与交易机制;而某阶段的显性或隐性市场结构和交易机制则是市场长期演化发展的节点和基础,这些显性或隐性的结构和机制当然也被市场中“冷暖自知”、“风险自担”的投资者所获悉,对投资者的心理产生影响,进而影响到投资者的决策和投资行为。可见,市场微观结构是透过有限理性投资者的认知,影响其心理或与其心理产生交互作用,投资者心理的变化会影响其决策,并最终传递至市场交易结果——资产价格和交易量。这就是市场微观结构理论和行为金融学理论存在的焦点,也是本文拟将研究的主要方面。

市场微观结构对投资者心理和投资行为影响的研究有纵向和横向两种方式,所谓纵向,即市场微观结构在时间序列上的演化发展对投资者心理和投资行为的影响;所谓横向,即在同一时期空间上异质的市场微观结构对各自投资者心理和投资行为的影响,包括不同地域和不同资本子市场间的比较。图1是行为金融学进行中观研究的脉络。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