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原子的构成》教学实录

杨宝权 江苏教育研究 2017年第04期

摘要:对于将科学史融入科学教育的诸多问题,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国际学术界都已做了长期的考量和探索。上世纪80年代初,从美、英两国发源,而后西方国家普遍开始重视科学史在科学教育中重要作用,因而也产生了众多的教学技术流派,诸如安德森(Wandersee,1990,美国)等人开发的IHV法(意为互动历史小品)、孟克和奥斯本(Monk&Osborne,1997,英国)的融合模式、马修斯(Matthews,1998,澳大利亚)的适度模式等等。21世纪以来,这些模式都从不同途径传入我国,同时结合本土化的改造又产生了我国的科学史教学策略,对我国中学的科学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科学史教学未能从我国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进行改造,使之与课堂教学很好融合,却在重视应试的土壤中生根开花,因而成为了一种"叫好不叫座"的教学思潮。杨老师通过《原子的构成》这一课例,展示了其对化学史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深入思考和可贵尝试,从教学的现实要求出发,利用化学史故事创设教学情境,并将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过程作为教学组织的线索,引导学生与科学家对话,体会科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实验方法。在不断落实"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寻求教学的突破。

关键词:教学策略历史小品教学实录课堂教学生根开花

单位:江苏省邗江中学集团北区校维扬中学; 扬州225012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江苏教育研究

省级期刊

¥408.00

关注 36人评论|2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