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记者摇篮
省级期刊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记者摇篮杂志

主管单位:辽宁日报报业集团  主办单位:辽宁报业传媒集团;辽宁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 创刊时间:1970
  • 国际刊号:2096-3858
  • 出版周期:月刊
  • 邮政编码:110003
  • 国内刊号:21-1032/G2
  • 全年订价:¥ 408.00
  • 发行地区:辽宁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新闻践行
  • 采编杂谈
  • 新闻写作
  • 职业素养
  • 专题探讨
  • 探索研究
  • 品牌建设
  • 新媒体
  • 主播在线
  • 广电视听
  • 势在必行

    又到一年发行时。

  • 发扬传统 与时俱进——写在大连日报创刊60周年之际

    大连日报创刊于1945年11月1日,至今已走过60年的历程。大连日报的60年——

  • 职业意识,当记者的第一天就要确立

    因为职业的特殊性,记者所制造的产品不仅影响到一个个体.而且还会影响到某个领域.某个社会群体甚至整个社会。所以,记者的职业意识,不仅决定着所报道的事件是否真实、公正,并经受住客观的验证,而且能折射出记者的责任、品格、新闻敏感、价值取向判断。

  • “质感”新闻时代的记者人格魅力——记者职业及新闻精神随感

    “我是新入门的,请问各位,记者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一个什么样的记者容易获得成功?”在各大网站传媒聊天室里,最常见这样的帖子。回应者也往往寥寥数语,说得不痛不痒。

  • 记者追求的“真、善、美”

    职业精神,是每个从事社会工作的人都应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它体现着一个人的精神风范和职业素质。职业精神的核心是全力承担社会责任的生命境界,是人格和人性的真、善、美在职业生涯中的体现。

  • 在思想情感上贴近听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遵循的基本方针。作为一名党培养多年的党员.新闻战线上的一名老兵,我的体会是立足岗位、服务听众,在主持中,高扬主律,弘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寻找党的意志和群众意愿的结合点,大力宣传共产主义的思想情操和理想信念。用新知识、新观念,引领听众寻找新生活的途径...

  • 从规范报刊发行秩序看媒体和谐发展走向

    中央宣传部、国务院纠风办、新闻出版总署《关于开展规范报刊发行秩序工作的通知》(新出联[2005]14号)的下发,标志着中国报刊发行市场开始走向积极健康规范有序发展的轨道。如何认识规范报刊发行秩序工作的重要性、如何预见规范报刊发行秩序后报刊媒体的未来走向,将成为报刊媒体负责人必须认真思考的具有全局意义的战略性问题。

  • 助推区域经济加速发展——《沈阳日报》开展区域经济报道的几点体会

    20世纪50年代.美国沿大西洋中部,北起波士顿。南至华盛顿,在600公里长、100公里宽的地带,建立了由5个大都市和200余个小城市组成的世界最早的经济区域集群,这些以大城市为中心组成的经济区域,成为带动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些经济区域集群,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区域经济的原形。

  • 党报解读性报道的原则及方式

    媒体通过一定的方式及手段.帮助受众对新闻事实或最新信息进行解释的报道,称为解读性报道。它应受众对信息由表及里、由点及面、由浅入深的需求而产生并大行其道。作好解读性报道,对党报提升自身的权威性。导向性和服务性,具有重要意义。

  • 选题,先问受众是否喜欢

    观众对一个栏目是否喜欢,应该说因素是多方面的,内容的、形式的、技术的等都不可缺少,基础则是选题是否符合观众的收视需求,能否满足观众的收视欲望。精神产品同物质产品一样都具有一个产销对路的问题。一个题材选准了.记者的创作欲望强烈.采编制一路顺手,播出后容易引起反响;否则记者自己对选题兴趣索然,制作的节目也很难会有观众。记...

  • 对话式报道再探

    笔者在本刊发表的《对话式报道初探》中,初步探讨了对话式报道的界说、分类、主体功能及主客体之间的关系。本篇中,笔者将探讨对话式报道的特点、采制和应注意的问题。

  • 劫夫的歌“当然可以唱喽”

    那是在1981年,东北音乐界特别活跃。三省联手举办的《哈尔滨之夜》,《沈阳音乐周》、《长春音乐会》相继举行。特别是借辽宁举办《沈阳音乐周》之机,活跃在全国各地乐坛上的老将新星云集沈城。给人留下最深刻记忆的是每当傍晚,辽宁体育馆,中华剧场等演出场地外,便摆满了昕音乐会人的自行车。施鸿鄂、朱逢博、叶佩英、魏启贤、郭颂、关牧村...

  • 我的一日记者

    每年的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2003年的11月8日.大连《新商报》为了把这一天过得更有意义,组织了“一日记者”体验活动。作为《新商报》的忠实读者,我有幸以特邀记者的身份参加了那次活动。

  • 一切只为那一个真实!

    人的生命是宝贵。新闻的真实如同人的生命一样宝贵。为了还一名自焚未遂民工清白的承诺.更为了还新闻事件背后的真相。为此,我进行了长达半年的调查跟踪采访。

  • 华老一幅画 海味三降价

    因为职业和工作的需要,做为美术记者的我有机会较多的采访.报道全国、省、市的美术创作、展览和专访著名画家等活动。

  • 诚能补拙

    来报社工作不足一年,便获得中国新闻奖,实属幸运。此次采访令我难忘。

  • 为了让读者“一见钟情”——谈导语写作的改进方法

    新闻要新,使读者能产生先睹为快的感觉.除了讲究新闻的时新性、时效性等要素外,还要在改进新闻导语写作上动脑筋、下功夫。实践证明,一目了然、成功的新闻导语,能引起读者的普遍兴趣,让其“一见钟情”,满足读者先睹为快的欲望。

  • 从传播学视角解读芙蓉姐姐现象

    前段时间,在互联网的许多虚拟社区上,“芙蓉姐姐”的出现率和点击率都高得吓人。2005年8月1日,在百度上输入“芙蓉姐姐”一词进行搜索,结果共找到相关网页约313万篇,数量相当地可观。“芙蓉姐姐”现象的出现是传播生态在不断演变的一种体现.在此.新兴的网络媒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互联网.就没有“芙蓉姐姐”。正是借助了BBS、个人...

  • 美国报业三大策略应对颓势

    美国报业最近可谓坏消息不断:虚报发行量丑闻,报纸广告向网络等其它媒介转移,投资者开始抛售报业公司股票。笔者走访美国几家报业集团及报社时,老总们都在用“艰难”来形容当前的美国报业市场。针对发行、广告、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问题,美国报业以三大策略应对。

  • 跨文化协商——从“霍尔模式”看电视新闻外宣的障碍及对策

    我国以汉语为官方语言.相比欧美发达国家的对外宣传攻势,仍然属于“少数媒体”,“小众传播”。在资金有限、观众分散的条件下,了解外国受众对中国发出的声音的解读立场,做到“有的放矢”,对我们的外宣电视节目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 采访权:公民权的延伸

    记者的职业地位是被社会公认的.因为人们要通过传媒达到自己获知即了解外部世界的需要,这样。记者的采访权就理应受到社会及相应在机构的准许与保护。因此,当记者在满足人们知情权而行使采访权时,这种采访权也就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知情权与公民言论自由权的变相行使与相应延伸。每个人的身体和五官能够接触的外部世界是十分有限的。而传媒是人...

  • 内容——数字付费电视的发展瓶颈

    数字付费频道是当今世界电视发展的潮流和趋势。自上海文广集团与卫星通讯结盟。推出国内首个数字付费电视频道以来,一场全国范围的“数字付费化”革命在电视传媒业内帘卷开来,一些城市还相继推出赠送机顶盒等优惠方式,以图加速数字化推进过程。但是,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模转数”进程中也听到一些不合喈的声音:2004年8月,歌华在线与中国付...

  • “模糊”的用场

    毫无疑问,新闻首先要真实。在一篇新闻报道中,不允许有丝毫虚假成分。但这并不意味着记者在撰写一篇报道时,必须将采访到的所有情况全盘端给读者。

  • 报纸主流读者群的选择和定位

    一张报纸能否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市场定位是关键。而市场定位的主要依据是受众。报纸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受众市场有两个:一个是读者市场。另一个是广告市场。广告市场是在读者市场基础上,报纸与广告客户相互需求相互选择而确立的。报纸的读者众多、发行量大,才会吸引广告客户的投入,而广告效益的增加。又为报纸的进一步发展提供...

  • 沈报集团推出三大“工程”

    一张报纸的质量高低,关键看名牌栏目。为了加快名牌栏目的建设,沈报制定的名牌栏目培育工程实施方案,对重点培育栏目实施^员配备优先权,新闻线索分配优先权,采访工具使用配备优先权,新闻荣誉评选优先权,以及稿酬标准和外出采访差旅费标准特殊政策。同时,经过各报层层以选拔人选的十大重点栏目(版面)的“经营者”,还走上讲台,宣布了...

  • 现代报纸版面解析

    伴随着媒介市场的发育和媒介竞争的不断加剧.“版面革新”的浪潮正席卷中国报界。大家已经认识到,要想在争夺受众中获胜.不仅要在新闻本身的质量上下工夫.还必须高度重视报纸的“第一眼效应”,即想方设法把内容与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版面的吸引力。许多报纸都在色彩、图片、标题、版式等版面因素上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创新。于是我们看...

  • 《新京报》办“逝者”版

    近日,北京的《新京报》出现了讣闻版,这是我国报纸中首次出现的这类专版,开创了我国报纸设置讣闻版的先河。在许多介绍西方报纸的文章中,都有介绍它们报纸中的讣闻版,可是对于这些西方报纸的日常报道,我国报纸却一直没有学来。其实,这是非常有人性化的办报方法,也是能够吸引广大读者的一种手段。在美国,

  • 社会新闻报道要力戒低俗化

    社会新闻是为区别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性新闻而提出来的。它主要是反映当前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风气以及各种奇闻轶事的报道。它具有广泛的社会兴趣.并以社会伦理道德为基础。

  • 去掉形容词会使新闻更具美感

    大家都知道,形容词是一种修饰语.可以起到美化的效果,那么在新闻写作中将形容词去掉,还谈何美感?谈这个问题前,我们先看看新闻方面的专家学者怎么看这个问题。

  • 新华社聘请200位特约经济分析师

    近年来,新华社始终坚持以新闻信息报道为中心,大力发展三种形式的报道,在巩固媒体新闻用户的同时,努力开拓非媒体信息服务市场。目前已拥有众多国家部委、地方政府和高等学府等机构以及一大批国内外大企业集团用户。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