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记者发言稿8篇

时间:2022-11-18 22:57:49

记者发言稿

记者发言稿篇1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不断巩固党的执政根基的现实需要,是答好新时代考卷的必然要求。党员干部作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组织者和实践者,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动适应新形势,增强自身本领,守住本心,才能争取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就,建功新时代。

不忘初心,就是对组织忠心。君子一诺千金,一次入党宣誓就是一生承诺,要把忠诚刻在心里、奉为信念、彰于行动,要听党的话跟党走,言行时刻与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

不忘初心,就是对工作尽心。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是一种胆识,更是一种奉献。要做到“身在兵位,胸为帅谋”,把标准定得高一点,主动从更高的岗位上去考虑问题、谋划思路、落实工作,而不仅仅是做一名简单、机械的“搬运工”。  

不忘初心,就是对群众关心。做合格党员,就要时刻不忘肩上扛的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始终保持干事创业、开拓进取的精气神,面对挫折不怨天尤人,面对困难不彷徨退缩,及时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忧、所急,把群众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透,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党的温暖,努力为人民群众谋福祉。

不忘初心,就是对规矩上心。规矩是每名党员的必修课,要切实遵守政治纪律、工作纪律、组织纪律、生活纪律,在关键时刻、重要关头,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守住法纪底线、树好自身形象,为党员干部队伍增光添彩。

下面我谈下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落实初心使命的具体做法: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我认为“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就是要始终明白自己的责任,清楚自己的理想,牢固树立党员身份意识和责任意识,勇挑重担,敢于担当,积极进取,主动作为,立足岗位把本职工作做深、做细、做好,切实做到不推诿、不敷衍、不叫苦、不怕累,老老实实开展工作,严谨细致的处理问题。

一是严格要求自己。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现在的和平年代,我们始终要心存忧患意识,在思想上、认识上、工作中以及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

二是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学习是我们接受新事物的必要途径,面对现代社会各种社交媒体,越来越多的人变得浮躁,所以要静下心来学习理论知识,做到学懂弄通做实。

三是不断锤炼自己的党性修养。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注重加强党性修养,锤炼良好的工作作风,提升自身的能力素质,不断增强自己的政治定力。

四是坚定自己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我们脚踏实地做事,勇于追求崇高目标的基石,人没有理想信念就像远航的船失去了灯塔的指引,所以要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努力做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好公仆。

记者发言稿篇2

明溪县第二实验小学

吴雯

各位嘉宾、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们第二实验小学全体同学以激动的心情迎来了《小学生周报》小记者站成立仪式。这是我校的一件大喜事,感谢《小学生周报》社的编辑叔叔、阿姨这样盛情,为我们这群天真烂漫的孩子送来了一把冬天中希望的火种,这是一片真切的温情,这是一股关爱的暖流,它催开了冬日里的寒冷,让我们看到了《小学生周报》这片新园地里知识的常青藤那蓬勃生长的喜人景象。

记者发言稿篇3

大家下午好!

我是美术学系大三的学生,我叫**。首先我很荣幸当选新闻中心第11届大学生记者团团长,在此我要感谢院领导、党委宣传部老师对我的信任,感谢新闻中心所有新老成员对我的支持。

其实我来新闻中心记者团工作的时间并不是很久,接触的工作也不是很多,但在这个学生组织里,我感受到了团队强大的凝聚力、真挚的亲和力和艺术的工作的能力。在这里,我从老师的悉心教导中学到了如何为人如何工作,从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成长为一名为同学服务的大学生,对此我从内心深省到:这是美的殿堂激励了我坚强的斗志和无限的热情。

从走进美院大门的那天开始,我就立志要学有所成,时刻提醒自己不要闲散。大一时,我带着忐忑的心情走上院学生会干部竞选的讲台,不久后,我成为了院学生会秘书处的一名干事,一年的学生工作中,在团委老师的指导下我参与策划了我院的评估晚会、“两代会”等一系列大型的活动,开拓了眼界,锻炼了能力。还记得在学生会工作的表彰大会上,官书记对我们学生干部提出的几点希望:做为一名优秀的学生干部,要有“铜头”,是不怕碰钉子,敢于做事;“铁嘴”,是在任何时候都能有雄辩的口才;“宰相的肚子”,是能放的下事情,学会宽容;“马拉松的腿”,是勤跑,不怕苦。现在想来,官书记的教导还是那么深刻,令我收益匪浅。

大二,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支持下,我和艺海文学社成员创办了高校文艺交流刊物《**》,刊物在高校间得到一致好评。在武汉第二届诗歌艺术大赛的现场得到湖北省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韦启文先生的赞赏,并为《**》题词:“艺海扬帆竞风流”,鼓励我们创新发展,争取更大的成绩!在领导的鼓舞下,《**》在2007年发行3期,一万余份,在刊物的规模和质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所以在“艺海风”的团队里有这样一句座右铭:做好《**》,是我们每位成员的使命!

在从事上述学生工作的同时,我发现自身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所以我没有丢失自己阅读、写作、与同学交流的习惯,时常抽时间去图书馆看书、写文章、定期与高校的学生干部交流工作。为自己的大脑充电,培养文字功底,总结交流开阔视野,扩大自身的发展空间。

现在,我作为党委宣布部大学生记者团中的一名核心协调者,我将努力为大家服务,配合老师做好相关工作。我将立志建立一支新闻敏感性强,工作效率高,工作认真负责的记者团队。我将期待与新闻中心其他部门的通力合作,力争将新闻中心的团队建设的更加精干!

记者发言稿篇4

中图分类号:G2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5-0328-01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媒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电视新闻节目以其新鲜的资讯、生动的画面、以及传播快的优势吸引着广大民众的眼球。这不仅对地方台电视新闻记者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也要求地方台电视新闻编辑必须具备较强的“再创作”能力。

1 对文字进行“再创作”

文字是电视新闻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电视新闻记者采访的稿件除视频外,还要辅助适当的文字来解说视频内容。记者的这些文字大多是一种说明性文字,编辑必须要结合视频素材和主题进一步生化和提炼。?作为地方台电视新闻编辑,每天都会收到大量的新闻稿件对新闻稿件对电视新闻记者来说大多都是已完成的作品,但是,对于电视新闻编辑来说,却是尚未播放的基本素材。所以电视新闻编辑的主要工作是对新闻稿件的“再创作”。

电视新闻编辑要对电视新闻记者的工作熟练掌握,明白记者的工作是什么,如果电视新闻编辑连新闻记者的工作都不知道,又怎么对电视新闻记者发回来的稿件进行删减修改呢?电视编辑对电视新闻记者发回来的新闻稿件,要进行深入调查,以检查新闻事实是否客观存在。这个过程当中有时会了解到一些稿件上没有提到的内容,可以为稿件进行补充,也可以作为编后进行补充说明,这样新闻就会表现得更加充分。

1.2 电视新闻编辑对稿件的删减修改要适当

电视新闻记者发回来的新闻稿件大多都是客观事实的记录,有些稿件内容过于详细,造成篇幅冗长;有些稿件语言表达的不够准确流畅;还有些稿件太过于面面俱到,将重要的新闻事实都给淹没了。如此等等,都给电视新闻栏目播放新闻稿件带来了不利影响。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根据新闻栏目的风格和特点以及稿件的自身规律,在尊重新闻事实的基础上对新闻稿件进行适当的删减修改,保留事实的主要部分,用简练的文字,向观众传递更多的信息。

1.3 电视新闻编辑要把握好新闻栏目的语言风格

“风格”是指由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艺术素养等造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语言风格是作家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创作语言特有的格调。对地方电视台来说,新闻栏目的语言风格就是新闻栏目的创作特色,也是新闻栏目在报道新闻时所特有的语言基调。每一档新闻栏目都应有自己的风格,这也许就是栏目的亮点也是吸引观众收看的关键所在。栏目中的每一个新闻编辑都应遵守这个规则,并根据这个规则来选择适合栏目风格的新闻。电视新闻编辑还要对所选择的新闻进行详细的改写,从新闻稿件的文字表述到评论的观点,语言风格要统一。电视新闻编辑作为新闻稿件最终的把关人,一定要认真审阅新闻稿件,切忌观点偏激。一个优秀的编辑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素质,这也是电视媒体良好形象的重要展示。

2 对视频画面的“再创作”

视频是电视台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这也是电视台吸引观众的关键。作为地方电视台的新闻编辑,不仅要完成对文字的改写,还要对画面进行加工创作,还可以在需要的前提下应用一些特技手法。也就是说,电视新闻编辑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文字功底,还要具备视频画面的编辑能力。

2.1 电视新闻编辑要对视频画面进行合理的剪辑

良好的视频可以向观众传递大量的信息,而且生动活泼的新闻视频要比枯燥乏味的文字新闻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这就要求电视编辑要有纯熟的节目剪辑技术,节目剪辑包括单条新闻的剪辑成片,多条新闻的组合和后期的切换导播三个部分,这些工作通常都是由编辑完成。地方电视台的新闻大多都是录播,虽是录播,也要做到当日新闻当日播出,这就要求电视新闻编辑对记者发回来的新闻视频素材,要进行及时的剪辑,以满足当天新闻栏目播出的需要。此外,电视新闻编辑还要对网络视频能够进行编辑,要能熟练的进行网络视频的下载、上传。不但如此,还要能够对网络视频进行特殊处理,已达到电视新闻栏目的播出要求。

声音不仅可以丰富视频的内容,还可以烘托现场气氛,给观众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电视新闻编辑对声音的编辑要做到声画对位、声画统一、声出画到和画出声随。这样,就不会干扰播音员、主持人对画面的解读,也不会干扰观众对新闻事件和画面的理解。

中国文化有其整体性特点,但在整体性特点中也有地域的差异性,不同地域有着各自特色鲜明、独一无二的文化,地域内的受众也有着不同于其他地方受众的文化记忆和心理依恋。正是地域文化的这种特性,为地方电视台提供争夺观众的空间和条件。我台在研究了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从本地域的历史发展与变迁中,了解本土文化精神,挖掘其现代价值。要结合当地名胜古迹、名人逸事、物产特色、民间风俗、传统手艺、地方方言等文化因素,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历史的延续,在寻常巷陌间发现文化的渊源,打造了多元化的综艺喜剧《见笑啦》的区域化电视节目品牌。《见笑啦》电视编辑在内容编排及表现方式选择方面都融入了本土文化的精髓,形成了地域特色鲜明、人文底蕴深厚的节目,拴住了观众的心,吸引了青岛观众和外地游客的关注。

4 结语

笔者认为;“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新闻编辑应不断进行知识储备,因为广博的知识能开拓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新闻编辑不一定是专家,但要努力成为一名杂家,不仅对自己分管的内容和相关知识要非常熟悉,同时对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等知识都要有所涉猎。电视新闻编辑每天面对的新闻稿件涉及生活的各个领域、多个角落,可以说是内容繁多,包罗万象。只有博览群书和十分了解本地的风土人情,善于积累生活素材,并且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做到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博古通今、知晓中外。对当地的经济形势,民族特点,民风民俗,文化背景能透彻地把握与理解,才能及时对摆在面前的一大堆稿件作出正确的认识、判断和取舍,这样整理出来的新闻稿才贴切当地的实际情况,才能保证编播的速度和质量。

参考文献

记者发言稿篇5

记者发回采访新任东京都知事的内参稿

石原慎太郎,1932年出生于日本兵库县神户市,是获得日本文学最高奖――芥川奖的日本小说家,也是画家。1968年当选参议院议员,是日本著名右翼保守派代表,既反华也反美。1999年4月11日,他以高票当选东京都知事。他当作家、议员时,口无遮拦,经常发表极端的反华反美言论,这是人们所熟知的。现在,他当选了东京都知事,身为政府官员,在处理中日关系上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人民日报》驻日记者于青敏感地抓住这个新闻线索,与《北京日报》驻东京记者合作(因为北京与东京结为友好城市),主动于4月18日与石原事务所取得联系,次日得到答复,同意20日中午12时半接受中国两家报纸记者15分钟的访谈。记者忠实记录了与石原的访谈材料,及时发回《新当选东京都知事首次接受中国记者采访(肩题)石原慎太郎谈话纪要(主题)》的内参稿。

内参稿开头突出石原谈话七个要点:一、使用“支那”一词,是我不知历史经纬。日本文化来源于中国,我没有轻视中国的意思。今后不再使用“支那”这个称谓。二、决不反对东京和北京业已建立的友好合作关系,继续发展友好合作,促进两城市民的交流,不失为一件有意义的事情。三、通过相互交流与借鉴,东京和北京可在改善交通、治理污染等方面继续进行卓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四、完全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今后怎么办,结局会怎样,完全取决于中国人自己。但不欢迎中国以武力解决。五、从未讲过当选知事后邀请李登辉访日的话,日本媒体报道有失实之处。六、必要时,愿意接受访华邀请,非常高兴到北京和中国内地去看一看,但要师出有名,目的明确。七、东京和北京宜共同为两城市民做些有新意、对双方都有益的事情,表示对友城之间交换电视节目有兴趣。石原最后还表示:当国会议员期间,接触过中国记者。当选东京都知事后还是第一次。我并不想吵架,误解归误解,加强交流有助于消除误解。

于青内参稿的主要观点是:石原是日本右翼势力的代言人,短期内不会改变他对中国社会体制、南京大屠杀、问题等的错误观点。当选知事后,石原意识到日本一些媒体有意在与东京都知事无关、涉及中日关系的问题上做文章。因此,近日发表谈话(包括对日本媒体),在北京和东京的友城关系,“支那”用语、等方面,态度略有变化。

没有料到内参一发出就受到批评

1999年4月21日上午,报社国际部收到记者从东京发来的内参稿,部主任陈特安打电话给我,请示如何处理为好。我说内参稿按程序,部主任就可以签发送中央和报社有关领导参考。但鉴于这份内参涉及石原慎太郎这样敏感的政治人物,为慎重起见我建议可先送社长审阅。邵华泽社长收到国际部的这份内参稿后,很快作了批示:“请速传关根同志、赵启正同志。”根据社长的意见,国际部即将内参稿原件于21日上午电传给了和国务院外宣办两位领导同志。

21日当天下午,邵华泽社长接到分管媒体宣传的副部长徐光春打来的电话,他说上头领导要了解一下这份内参稿的采访经过,为什么中国主流媒体正在公开批判石原反华言论的时候,发这么一份内参稿?有什么背景?希望报社送份报告来。徐副部长的话说得很平和,但透出的“上头领导”批评的口气,是一听就心中有数的。

于是,邵社长当即召集我和国际部主任陈特安到他办公室,研究落实报告的事。陈特安说,国际部没有布置记者采访石原,是记者自己决定的。于青这个记者政治比较敏感,新闻专业责任心比较强,很可能是在国内媒体集中批判石原反华言论时,要切实了解一下石原本人是如何反应的,所以就主动约《北京日报》驻东京记者一起去直接采访石原。

我接过陈特安的话,也谈了自己的看法。作为日本著名的右翼保守派力量代表石原慎太郎,在他当作家、画家和国会议员时一贯肆无忌惮地发表极端反华、反美言论,这是大家所熟知的。而现在他当选东京都知事、跨进政界后,作为政府官员的他,对中日关系的真实看法(不是政治作秀)是不是有所变化?反华言行会不会有所收敛?这显然是我国外交部门和宣传部门十分关注的事。所以,记者能敏锐抓住这个新闻价值的节点,直接采访石原本人发回内参稿,应当是值得肯定的事。

邵社长基本上同意我们的这些看法,但同时也说中央正部署主流媒体公开批石原反华言论,记者要采访发内参,应当先请示报告才对。接着,他对国际部如何给报社编委会写报告,提了几点具体要求。然后说,他明天会直接写信给长丁关根同志,把国际部的报告呈送给他,看他有什么反应再说。

4月22日上午,邵华泽社长亲笔给丁关根部长写了信,丁关根同志收到这份报告,于24日作了批示:“需要提高认识,认真对待。建议编委会作为一个‘案例’进行讨论,总结教训。如何处理,请编委会定。”

4月26日,邵华泽社长把丁关根部长的批件批给许中田总编辑和我阅,并指定我作准备,下次开编委会时讨论丁部长的批示。当时,我就把丁部长的批示认真地看上几遍,作深入领会。我明显觉得丁部长对国际部的陈述性报告是不满意的,所以,一开头他就强调“需要提高认识,认真对待”。并进一步要报社编委会就这个“案例”进行讨论,来帮助国际部提高认识、总结教训,最后还提出编委会要对这次记者采访石原事件“如何处理”,作出决定。

外交部《快报》对内参稿作出积极评价

就在我们发出于青内参稿的21日当天,我国外交部新闻司根据这份内参以最快速度编发了一期《快报》,提供给中央领导参考。《快报》标题:《石原慎太郎就其言论向我作出澄清》,主要集中在石原的三方面态度:

一、对华认识及“支那”称谓问题。石原称, 自己已不再使用“支那”一词,也并无轻视中国之意,并认为“与俄罗斯相比,中国是个有魅力的国家。在邓小平的倡导下,进行改革开放,提出一国两制,并且初见成效”。中国在“中国辛亥革命时使用过‘支那’,后来不再用。我本人看了有关报道后,我就不再用这一称谓了,实际上我并没有轻视中国之意”。

二、及邀请李登辉访日事。石原称,“这完全是中国人自身的事情,我们没有资格说三道四。但如果发生战争,则是很不好办,不仅日本,整个亚洲都会感到不安。我绝对不欢迎武力解决。但今后怎么办,结局会如何,完全取决于中国人自己。”“我从未说过邀请李登辉访日的话,这种担心是多余的。现在外界对我当选知事后猜测很多,有些是失实的。”

三、北京市与东京都交流问题。石原称:“我决不反对发展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两城市市民之间的相互交流不失为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我非常期待着访问北京,愿意接受邀请。除北京外,还希望到内陆地区去看看。当然,访问要师出有名,有明确的目的才行。东京和北京应该共同做些有新意、对双方都有益的事情。”

《快报》还补充说:据悉,石原在接受采访时还主动用中文作自我介绍,并强调,“我做事干脆,凡是发现错了,就会马上改正,自己认为正确的,就顽固坚持。”“我并不想吵架,误解归误解,加强交流有助于消除误解。”

外交部新闻司这期《快报》,独具新闻慧眼,从“向我作出澄清”的角度,概括出三个问题,简洁明了,要义明确。从《快报》看出,我国外交部门对本报与《北京日报》驻日记者采访石原慎太郎,发回内参稿,是给予积极肯定的。他们把石原对我记者的谈话,判断为是对其近期反华言论作出“澄清”性质的行为,反映了其对中日关系、、与北京合作交流等问题上的态度和认识的新变化,因此具有外交工作的参考价值。

外宣办召开座谈会研究有关石原的宣传

在本报记者发出采访石原的内参稿,以及外交部新闻司发出《快报》以后,国务院外宣办紧接着向北京主流媒体发出通知,决定21日下午3时半,在外宣办召开座谈会,研究对石原慎太郎的报道与评论问题。

我与首都各大主流媒体负责国际报道的领导人等,参加了这次座谈会,同时还邀请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国青年报》和《北京日报》等在京的驻日记者到会。座谈会由外宣办主任赵启正主持。赵主任开宗明义就说,上午收到《人民日报》记者采访石原慎太郎的内参,丁关根同志与我交换了一下看法,按照关根同志的意见,下午外宣办紧急召开这么一个座谈会,一起研究一下最近中央部署的批评石原的宣传,根据实际情况应当作些什么调整,请诸位直言不讳地谈谈看法和建议。

会上最活跃的是各报在京的驻日记者,他们根据自己对日本情况的了解,都畅所欲言。大家认为前些时候,对石原在竞选东京都知事过程中发表的反华言论进行比较集中的抨击,是必要的。但资产阶级政治家在竞选前后的言论普遍存在反差,竞选前往往是政治作秀,为了选票,竞选后就变了。现在石原当选了东京都知事,对他的报道和评论应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作适当调整比较好。《人民日报》驻日老记者孙东民(于青是他的接任者),更直言不讳说,石原反华言论很可恶,批他一下是应该的。但他在日本政界算不上是个显要人物,我们一部署批他,各大媒体齐出动,十八般武器都用上(指报道、评论、漫画、政府发言人等),有这个必要吗?不是太抬举他了?过去批日本政界人物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日本一些政界大佬和民众反应都不大好,归结说是“共产党中国舆论垄断”的现象。他建议目前不必急着批石原,待他就任东京都知事后,根据他的具体言行再做宣传部署比较好。

我在座谈会上也讲了三点意见:一、本报驻日记者采访石原,发回内参稿,不是报社授意的,是记者的主动作为。他的政治敏感和职业责任心是值得肯定的。二、采访准备得并不充分,采访时间也有局限,所以对石原反华言论中如问题、南京大屠杀问题等几个要害问题没有涉及,是个缺陷。三、内参稿对我国外事部门和宣传部门的工作,是有参考价值的,至少可以供我们分析判断作家石原与都知事石原,对中日关系等问题的认识和态度上的区别。

赵启正主任最后对座谈会做了总结,肯定了多数与会者的意见,对石原当选东京都知事后,不急于批评,先作耐心观察,根据他就任后的实际表现,再作对外宣传的部署。他强调在新世纪之交的新形势下,要加强对外宣传的政策、策略、方式方法和技巧上的调查研究,加以改进,以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

报社编委会就内参稿的是非统一了认识

1999年4月28日,报社召开编委会,把讨论丁关根同志对国际内参稿的批示列入议题。讨论时,邵华泽社长和许中田总编一开始就带头作了自我批评。他们说,批判石原反华言论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记者要采访批判对象,必须事先请示报告,得到报社同意后进行,这是应该遵守的外宣外事纪律。这次关根同志要我们抓住这个“案例”总结教训,提高认识,认真对待。我们一定要从组织纪律性高度,主动检查我们在遵守外宣外事纪律上存在的问题,汲取教训。过去,编委会向驻外记者进行外宣外事纪律教育不够,主要责任在领导,我们要做自我批评。

我在两位主要领导表态后,谈了自己对这个“案例”的思考和看法。开头我也先作自我批评,说这次记者采访石原自行其是、违反纪律,具体责任应该首先落在我这个分管国际部的副总编辑身上。今后确实需要加强驻外记者的外宣外事纪律教育,这是这次应当总结教训的重点所在,也是关根同志批示的主要精神所在。

接着,我把自己摆进去,说如果记者事先向我请示采访石原写内参,我一定会同意支持的,我不会想到要进一步向请示。因为,我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驻外记者的职责与重视内参作用的问题。我们的驻外记者不仅要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同时要做好党和人民的耳目。就是说,在执行中央部署的宣传任务同时,还要敏锐地收集各方情况以内参形式提供中央参考。所以我认为,发内参与公开执行中央宣传任务是不矛盾、不冲突的,反而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的两面一体的职责。从这个角度来说,驻日记者于青主动采访石原发回内参稿,应当给予肯定,不存在接受处理的问题。否则,以后驻外记者谁还愿意写内参呢?关键在于我们把关者,掌握政策,判断是非,如果不具内参价值,或观点有错、有碍我外交大局,我们不发就是了。而不是先作决定授不授予记者采访权、写作权的问题。

更重要的是从实践效果来判断,这份内参稿当天便被外交部新闻司采用,编发《快报》发中央各部门参考。同时,关根同志也重视这份内参的作用,当天要求国务院外宣办赵启正主任召开座谈会研究,听取媒体领导人和记者的意见,及时调整了对石原的原有批判的宣传安排。所以,从内参的实际效果来看,也证明记者的采访活动是正确的,他的政治敏感性和新闻专业责任心是值得肯定的。

作为分管的副总编,我最后提议编委会对记者的这次采访和内参,免予处理。他在外宣纪律上的瑕疵不足,由我负主要责任做检讨,并让我代表编委会与他谈一次话就了结了。

记者发言稿篇6

备说:发言前的“演讲”环节

任何语境下的“发言”,其实都是“演讲”活动。我们不提倡把“发言”变成匠气十足的“演讲”,但在准备发言的时候,一定要有演讲的意识。请你注意:工作总结(计划)、经济运行报告等,绝不等同于发言稿,你若把这些书面文字“说”出去的时候,一定要进行二次加工和整理。

把主题解读明白

任何“发言”都要紧扣主题,这是最起码的“规矩”。如果发言内容不着边际,游离主题,你的语言表达越生动,“发言”质量却越糟糕。笔者所在单位有位科长在汇报本科室工作时,对某项全局性工作进行了情绪激昂的描述,并对“兄弟科所”的工作质量和工作进度进行了点评,却把自己该讲的内容抛在一边,“跑题”效果非常明显。建议你在准备发言稿的时候,一定要吃透会议要求和发言主题,主题扣得越紧越好。

把提纲整理有序

发言提纲或完整的发言稿是思考含量的载体,是发言内容的范本。你在准备发言稿的时候,最好侧重以下角度:

时长与容量。发言之前你要有所考虑:发言时段有多长?发言顺序排在第几?如果有明确的时长限制,或排在顺序最后,你一定要注意发言容量与时长的关系。以文字量计,正常语速下每分钟200字。如果发言明显超时,你的职场礼仪就要失分,发言效果就要打折扣。“挤占”其他发言者或领导讲话的时间,还会影响正常散会。

详略与质量。控制发言时长不是机械地压缩文字,而是科学地把握详略。一个人的发言是不是很精彩,不在于他的“滔滔不绝”,而在于有没有思考含量、有没有信息质量。因此,你在准备发言稿时,务必要处理好内容详略与信息质量的关系,做好对素材的裁剪。我们以两个发言主题为例,说一说详什么、略什么。

工作总结(计划)“详”什么:工作总结(计划)最需要“详”的是工作亮点,如出彩的工作活动、创新的工作尝试、显著的工作成果、抢眼的工作产品。领导好评、通报表扬、同行观摩、媒体传播、学术评定等都是工作出彩的标志。除此之外,还应该“详”说带有思考含量的内容,如突出的体会、重要的启示、创新的措施(或思路)、独到的建议等。当然,思考含量不是“编”出来的,一定是“思”出来的、梳理出来的。

工作总结(计划)“略”什么:工作总结(计划)最需要“略”的是众所周知、你有我有全都有、你干全都干的“流水账”,如跟领导作了汇报、开了会议、布置了任务、提出了要求……还有既定的工作头绪,如要抓好人口普查、要做好年报定报等。你应该明白,“流水账”的汇报价值非常微弱,既定的、常规的工作头绪谁不知道?此外,可说可不说的套话、空话最好避免。

经济运行报告“详”什么:在关于经济运行情况的汇报发言中,重点内容应该是有序的分析思路、鲜明的分析观点、深刻的分析结论、精练的数据信息,特别要注意分析经济现象发生发展的趋势、结构、变化、原因等要素。

经济运行报告“略”什么:如果你就经济运行情况进行汇报发言,万不可把印发的统计分析报告照搬为发言稿,需要“略”说的是宏观的背景描述、“八股”的开头段落、过“碎”的表格数据、抽象的统计论述以及数据的加工过程等。

层次与顺序。发言效果如何,除了详略要把握好,还应该筹划好层次与顺序。笔者再次提示:发言不可照搬文字上报稿,要根据语境情况和现场变化,对发言层次进行科学排序,哪部分先说、哪部分后说,不同的组合效果是不一样的。一般情况下,你应该先说别人没说到、没想到的,自己独有的,后说共通的。经济运行汇报时,应该先说总体判断观点,次说行业运行特征与关键数据,再说相关背景(如前面已有雷同内容的发言者,背景可以略去)。

例如,在一次区委书记召集的“小范围”经济运行研讨会上,统计局(调查队)提交的文字汇报稿是:“十一五”期间逐年的GDP数据、居民收入等数据。汇报者表述“GDP情况”时,没有“照念”文字稿及表格数据,而是把GDP五年的总量、速度、结构、贡献率分别进行组合,汇报信息的清晰度非常高,得到领导好评。

字述与口述。在整理发言稿的时候,有一个“技术含量”很高的环节,就是把“口述”的语言风格融入文字;如果手头已有工作总结(或统计分析报告),则需对文字稿进行“改造”。建议把握以下三点:

第一,精练文字。要把过繁、过细的文字进行浓缩、概括和归纳,使主题更集中、更明确、更凝练。

第二,润色语言。要根据“口述”特点,把书面语言进行“声化”处理。首先,要对抽象、冷僻、拘板的概念、术语、“理论表述”、“文字表述”进行通俗化、口语化的变通。其次,要对每个层次的主要思想进行“标题语”、“段头语”的归纳;对其他书面文字也尽可能“修整”成对仗句、排比句或浓缩成整齐的短句,这样不仅易说,而且易记。

第三,压缩数据。文字稿的数据密度不适于语言表述,要把过密、过细的数据进行压缩,只保留用于支撑观点的主要数据、关键数据。为了发言时清晰易记,还应对书面数据进行“小数取整”或“放大”计量单位,在表述方式上也要注意“改良”。

把要点记忆牢固

为了提高发言质量,建议你把“记背要点”作为准备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发言稿不是“读物”,若想让发言生动精彩,你最好把要点记牢。要点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结构层次。你的发言能否简洁明快、条理清晰,层次感、节奏感至关重要。因此,你务必牢记发言内容的层次顺序,特别是大小标题及“段头语”。这些要点记牢了,发言自然会顺“层”成章,流畅通达。

重点内容。首先是每个层次的“内核”,除了标题和“段头语”外,还可针对每个层次的叙述顺序和内容构成,提炼1~3句关键词或关键句,作为发言时的“索引”。其次是一些重要的结论、观点、思路、感悟等,这些内容是你发言时的“闪亮”要素,既要记住原话,还要记住它们在什么位置。

关键数据。统计数据是汇报经济运行时的当家素材,对重要、关键的数据,你一定要把它们记牢。须知,一笔数据就是一种发言思路。

记者发言稿篇7

一、“两分开”不能“两脱节”

以往,国内多数报社都采用编采合一的运行机制,编辑也是记者,记者也是编辑。几个人负责一个版,从采到编,甚至连划版、拼版全包。应该说,在某个阶段,这种编采合一的机制是发挥了积极作用的,但时展到今天,这种机制的弊端就显露了出来。《中国水运报》和多数报纸一样,在那个阶段运行的也是“采编合一”机制,编采人员“自编自导自演”,版面成了“个体所有制”或“部门所有制”,甚至出现关系稿丛生的现象。不仅如此,由于编辑、记者轮流当,当班的编辑往往不按照版面意图,对版式、标题、组约稿件的要求都存在临时观念,做一期报纸不考虑下一期,报纸质量没有连贯性和深度性,出版质量难以保证。这种“包版到户”的组织模式抑制了报社整体报道资源合力的发挥,限制了决策者从宏观上对编采业务的统筹规划,阻碍了多数编辑、记者工作积极性和潜力的发挥。

为进一步适应现代报业竞争和发展的需要,《中国水运报》去年初果断决定在采编部门推行“采编分开”机制,经过一年多的运行实践,很快制止了上述问题蔓延,使《中国水运报》摆脱了一个人从采到编的作坊式运作,走向现代报业发展的轨道。尤其在多重质量监控关卡下,使新闻成为生产线上的产品,成为集体智慧的产物,最终形成了“专业人做专业事”的新局面:编辑对读者负责,记者对编辑负责。“两分开”并不是“两脱节”,采编分开后,编辑是版面制作者,对版面质量负责:记者是稿件撰写人,对稿件质量负责。编辑按照读者的要求来策划、组稿,对记者形成一定的约束和把关,并在策划的同时,在版式、图片、标题、组约稿件、文章搭配等方面下功夫,使之出彩;记者更加集中精力采写,使采编质量不断提高。

二、“制造商”指挥“供应商”

在采编分开机制下,如果说记者是新闻产品的“供应商”。那么编辑就是新闻产品的“制造商”。《中国水运报》在推行采编分开机制中,高度强调了编辑业务的主导地位,即在按照新闻采访报道策划方案,由编辑按照版面意图,与前方记者互动,让记者采写稿件,落实版面意图。在采编分开实践中,编辑记者的职责分工,一方面强调各自业务范围的彻底分离。明确要求编辑对版面质量负责,但不得在自己负责的版面上发稿;记者对稿件质量负责,但不参与组版工作。另一方面又规定编辑承担指挥记者外勤采访活动的责任,建立起以“版面质量”为纽带的新的互动关系。围绕“质量”这一核心,前方记者与后方编辑的沟通、协调逐步制度化。编辑为了更准确地处理稿件,必须掌握记者的采访进程,进而作出判断,指导记者的采访方向;记者为了能够使稿件达到编辑的要求以确保“落地”,也必须积极与编辑协商报道的角度和要求。由于编辑与记者、记者与版面之间固定对应关系的打破。业务操作上的双向选择得以强化,稿件的质量竞争不断明晰,推动了报道水平不断提升。

如果发生“制造商”与“供应商”过程中信息传递有可能不顺畅,协调有可能不一致时,编采“两条线”分管领导及时出面沟通和协调,始终保持“制造商”与“供应商”环节中紧密联系、沟通、协调、互动,真正做到“形”离“神”不离。通过编辑与记者“对立统一”进行新闻采集、制作,使新闻有多个关口过滤、报纸对新闻的选择更具一致性和衔接性。同时。通过对采编质量认定、奖罚等“考评制”环节。不断激发编辑和记者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新闻产品的质量。这种采编方式的转变,确立了《中国水运报》采编系统的全新管理模式。

三、“监控制”并行“考评制”

《中国水运报》在推行采编分开过程中,从平时编采监控到质量考评制度上,都对编辑、记者的责任作了明确规定:编辑是报纸版面的制作者,对版面的质量负责。编辑一般不采写动态新闻稿件,但要求对版面重点稿件撰写并配发言论,还可根据自己版面积累的大量素材,针对行业热点、焦点、难点等问题,写深度分析文章,只是不得在自己所主持的版面上刊发自己的稿件。记者是撰稿人,是报道内容的实现主体,是稿件的写作者,对稿件的质量负责。记者一般不参与版面的编辑,不得为自己的稿件编辑组版。记者按领域分工全面负责分管领域的新闻采写。在专家对采编人员进行考评的基础上,分管采、编的负责人随时对采编质量进行监控,督促编辑、记者向甲等版面、星级言论、星级稿件和规定任务分数努力。

记者发言稿篇8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此道理在不断重复,媒体界为此也多方努力,作了许多规定,但是令人遗憾的是,新闻的真实性出问题的事例,还是时有发生。这些错误的出现,给媒体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甚至形成新闻官司,有损媒体的公信力。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笔者想就如何防范、减少和避免此类错误的再度发生,着重从法律的角度,谈一些看法。

新闻真实性的含义和客观要求

新闻真实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是指新闻事实的真实发生。捏造、臆断、预测,以及所谓的“合理想象”、道听途说,都不是新闻事件的真实发生。所以,用上述那些方法编造的稿件无一例外都是虚假新闻。

另一方面,是指新闻传播者对客观事实的正确反映、认识和评价。不正确的认识与评价必然导致错误的结论或偏离事实本质的结论,新闻报道也必然不能完全体现真实性原则。

由此可见,新闻真实有两个层次的要求:一是忠实地反映外部事物,做到不走样,这是真实的基本要求;二是不单纯满足于反映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而是善于在事物的总体联系中把握事物的基本趋势和主流,做到本质上以及发展趋势上的真实、准确、合法。

依法分析判断、妥善处置新闻线索是记者的基本功

记者是媒体转播新闻的排头兵。他们首先接触新闻线索,他们调查新闻事实,采写新闻稿件,所以,能否保证新闻真实,记者责任重大。

首先说一说新闻线索。社会是一个庞杂的包罗万象的复合体,其中所包含的人和事更是形形色色。每每遇到新闻线索,记者应首先判断其真伪,再判断该事件的新闻价值。对于主动提供新闻线索的人,更要判断其动机。切不可不问青红皂白一概采信。那些并不引起怀疑的人或者机关,所提供的新闻线索,是最容易误导记者第一判断的。因为非经审判机关终审认定的事实,还不能算板上钉钉(即使终审认定的事实都有变化的可能)。

诸如此类的现象,也有可能存在于其他政府机关、机构,他们所提供的新闻线索所涉及的事实,也许本不属于同一个机关主管,他们所提供的新闻线索不具备权威性或者终审认定性。即使本该其管辖,当事方还有提起复议的权利,复议有可能改变事实认定。这些都需要在采写时留意。

所以,记者线索多是好事,但线索本身是双刃剑,有真有假,有虚有实,还有真假虚实参半。做一名好记者,首先得学会判断线索,然后再决定如何处理、怎样动作。所以,面对线索要冷静,若听风就是雨,见了线索齐上,那后果难以预料,不是劳而无功,就是线索不成熟,抑或是子虚乌有。一定意义上,把握新闻线索.从源头上保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合法性,是杜绝虚假新闻的前哨性工作。报道案件时,切记应与诉讼程序相一致。

深入采访是保障新闻真实性与合法性的前提

在确定新闻线索的基础上,记者的任务就是调查研究(采访)。调查研究是记者最基本的工作方法,也是获取事实真相的法宝。

采访的最终目的就是核实新闻事实,无论是第一手材料还是第二手、第三手,都不可偏听偏信。须知,在记者采访调查的事实内容中,往往包含着多方利益冲突,这就需要采访者抱着怀疑一切的态度详加核实。

采访还是记者收集证据的过程。前文提到,采访是记者对新闻线索调查研究以弄清新闻事实的必经程序。而事实则是用证据证明了的事情,而不是简单的张三李四怎么说,马路上怎么疯传。记者在采访时收集的证据,既是自己分析判断事实的依据,又是上级、编辑以及社会各方对新闻的监督(包括当事人追询),乃至日后对簿公堂的依据。换言之,记者要凭证据证明自己所采写的新闻稿件是真实的。再说得“俗气”一些,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收集、固定了足以证明新闻稿件真实的证据,最直接的功能首先是证明了自己在稿件调查采写过程没有谋私,也没有偏听偏信。作为担当社会责任的记者,难道不应该接受上级、编辑乃至受众的监督,自己用证据证明本身行为的公正吗?

精心写作是保证新闻真实合法的关键环节

为了保证新闻真实,记者在采访的基础上必须精心写作,以此来完成对采访事实的客观报道(转播)。在此意义上,精心写作是保证新闻真实的关键环节。

关于新闻稿件写作,有很多要义。这里只谈一谈与新闻真实性有关的语言表述。写新闻稿件,语言要准确,表述要确切,用词要恰当。报道中多用事实说话,多叙述多转述,少做主观的推测、形容或议论。引述被采访人态度和意见时尽量全面,切忌断章取义。反映事物本身切忌 “合理想象”、自己推测;评论事物忌讳为一时之快而言过其实。

在这方面,应该推崇《新民晚报》倡导的新闻报道三字经,叫做“新、短、软”。所谓“新”,很好理解,新闻就是要新;所谓“软”,就是说话不要太饱满,十分话只说五六分,充分留有余地;至于“短”,那就是稿件要精练,但个别记者不是这样,为了任务,为了“工分”,小稿大写、短文章拉长的现象时有发生。

编辑是新闻真实性与合法性的把关者

如果说稿件是记者的作品,那么报纸就是编辑的作品。所以编辑对于稿件的真实性负有重要的审查、把关责任。编辑环节,首先要从稿件所反映的内容信息,分析判断与监督记者的采访程序是否合法,采访环节是否有所缺失,结论是否合情合理合法。编辑环节需要注意的是新闻来源,确定新闻来源是否合法可靠,或者是否有两个以上独立的新闻源互相印证。

现在媒体记者都在争“独家”,殊不知独家新闻有一定风险,因其消息来源只有一个,所以有人称之为孤证。在这一情况下,如果新闻源没有问题,新闻就涉险过关;如果新闻源有问题,就造成了新闻失实甚至假新闻。

新闻稿件的采写环节需要规避的是一面之词,编辑环节需要重点把控审查的还是一面之词。除非记者有实足把握,比如来自政府或者权威部门的信息,否则一个单一新闻源的稿件,编辑是应该慎之又慎的。

记者还要正确处理新闻真实性与“挣工分”(稿分)的关系。切不可为了“挣工分”而硬拼凑稿件,更不能为了凑任务而做“夹生饭”。须知记者的立身根本是认真、刻苦、不失实,而那些失实报道对记者本人名声来说,常常是毁灭性的。

热门文章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