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商务文化8篇

时间:2022-04-24 23:05:13

商务文化

商务文化篇1

商务交际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商务谈判,如交易中商品的价格、发货时间、付款方式、售后服务等都会涉及谈判,谈判不仅需要商务英语的使用规范得体,而且要求语言的使用符合对方的文化背景,及饮食文化等,不能触到对方的禁忌,这样才能顺利进行交际,最终促进交易的完成。此外培养出良好的人际关系也有利于企业间加深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开发更多的客户。但是受高职学制的影响,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都过于重视学生商务英语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和教学,缺乏文化的教学,使文化和语言知识脱节。这在表面上看确实是集中全部力量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但是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培养出的人才只掌握了语言这个交流的载体,却缺乏引导交流顺利进行的内容,会说英语,但却不知道该说什么,交流的不恰当严重时会影响商务关系的建立。因此不了解对方的国家情况、地理环境、人文环境、文化风俗、商务文化,就无法建立良好的商务关系。虽然通过商务英语专业教学确实培养出了许多有非常高的商务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学生,日常的交往活动中,也可以轻松自如地和外国人交流,但是在商务活动中,因为对对方的国家文化了解甚少,导致贸易无法正常进行,或者给公司带来贸易损失的现象也很多。

2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从培养符合社会和岗位需求的人才出发。高职教学有别于本科的教学,高职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高职办学的特色。一切学科都需要跟岗位需求相结合,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也是如此,开设了商务实训课程,努力使学生拥有实际操作技能,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实践。因此,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课程设计也是从这一目的出发,包括语言和商务知识的传授,同时进行商务环境模拟。这是商务英语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只有语言能力过关,商务知识专业的学生才能从事对外贸易活动。但是这两点虽然具备了从事商务活动的基本条件,但却不能保证能够顺利开展商务活动,这是因为各种交际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所以相互尊重,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不触碰对方的禁忌是根本保证,这就需要了解贸易国的文化和习俗。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普遍对文化的重视性不强。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学生没有这方面学习的需求,高职的学生普遍基础薄弱,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对英语的学习还是停留在过四、六级的需求上。虽然教师在课堂上有时也会给学生渗透一些文化知识,但却会有学生因此而反映教师教学不专注课本,课外知识导入过多。二是整个学生培养方案中没有英美文化这样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按照大纲教学就不会进行过多的文化知识的导入,了解文化差异是顺利进行交际的必要条件,只有交流顺利才能进行进一步的贸易谈判、商务往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一定要从教师和人才培养方案这个根本来明确文化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的商务文化的培养。同时也要让学生理解这类课程设置的意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商务宴请是贸易往来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活动,有利于促进商务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但是如果处理不当也会适得其反。简单的一次宴请会涉及许多文化方面的内容。如座位安排礼仪、餐具的使用礼仪、上菜的顺序、搭配酒类的习惯、餐桌上取食的礼仪、餐桌上交谈的礼仪、用餐后或用餐中离席的礼仪,以及劝酒布菜的中西方区别,等等。此外如果宴请的对象是西方人,那么就要注意宴会时间的选择,一定要在工作时间中进行,因为西方传统注重家庭和个人私有时间,占用他的休息时间,即使是商务宴请这样的活动也会给对方造成不快,同时也要注意按时参加宴会不要迟到。而在中国和日本等一些国家,商务活动从业人员加班和应酬是工作常态,人们喜欢在酒桌上解决问题,开发客户,维护与客户的关系。因此了解这些差异,尽量避免给对方带来不快,是商务活动能够顺利展开的必要条件。

3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了解了文化对于国际贸易顺利开展的重要性和原因之后就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的渗透和导入,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学习的兴趣。那怎么来实现这个目的呢?下面针对目前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来给出一些解决方法。首先,教师需要明确教学思想和教学目的。要从根本出发,虽然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思想行为和教学倾向性会对学生的学习重心产生影响,因此想要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重视文化的渗透和导入。其教学活动是根据不同的商务环境、文化进行实用型商务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明确这一点,只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商务文化的重要性,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才会渗透商务文化,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目前有的教师本身就不重视文化在日常教学中的渗透,因此要督促教师从自身做起,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这样才能将文化知识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对文化的作用有所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运用多种手段,采取周刊选读、分组讨论、网络查询等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通过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对其他国家的礼仪、文化、习俗都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有声资料,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到文化知识,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交际能力。

通过社会调查、小组讨论、案例教学、分角色扮演,进行互动式的教学。教师还需要掌握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具体方法和技能,在进行课堂练习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尽量多地给学生交流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实现语言知识、商务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有机融合,培养既具有语言能力又具有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的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最后,要重视日常教学中跨文化知识的导入。因为英语、商务和文化三者之间关系紧密、相互联系,因此培养企业需求的实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就不能忽略对学生能力和文化的培养。所以我们需要培养既有扎实的语言能力,又有专业的商务词汇和表达,以及跨文化的知识多能型人才。我们对前两项都非常重视,也一直是教学的重点,而文化意识的培养就经常被忽略,而这对于学生今后的交际和可持续性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我们无法要求老师在短短的三年学制中能教授学生所有的文化差异,这是根本做不到的,我们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能力,帮助学生意识到文化差异在交际中会引起的误会和失误,引导他们意识到文化对于交际的重要性,从而掌握学习方法和方向,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据研究大概有70%左右的信息是通过非言语交际方式来传递的。因为非语言交际传递的信息不直接,只有相同文化基础的人才能意识到,因此它所传递的信息甚至比语言所传递的信息更有影响力,一个简单的手势或动作,如果触碰了对方的文化禁忌,就会引起误会,进而会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交际,更不要说进行商务谈判与合作了。所以要重视不同文化中肢体语言所代表的不同意义,也就是不同文化下的非语言交际方式。在不同文化中,肢体语言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各民族有不同的非语言交际方式。在日常教学中,高职学制只有三年,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跨文化信息的导入,但是可以让学生课后多花点时间去查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每节课拿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进行讲解。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语言的运用能力,也掌握了文化知识,如此在达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4结语

商务文化篇2

关键词:商务英语;商务文化;重要性

引言

经济的一体化发展背景下,使得商务英语的作用愈加的重要,在时代的不断变化的今天,商务英语的教学内容以及模式也有着诸多的变化。但是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商务文化是教学的重点,如果不能充分重视商务文化,商务英语的应用过程中就会带来诸多的麻烦。商务英语作为比较特殊的语体,从本质上来说是语言类的学科,但从其在实际的应用情况来看,商务英语更像是社会技能的学科。尤其是在商务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商务英语的作用更为有着其独特性,在跨文化的商务交际能力方面的作用发挥就愈发突出,在这一背景下加强商务文化字商务英语中的作用发挥理论研究,对商务英语的教学水平提升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一、商务英语教学中商务文化的内涵及培养的重要性分析

(一)商务英语教学中商务文化的内涵分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下,对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有了要求上的提升。商务英语教学主要是培养专业性的人才,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老师对语言和技能的教学比较重视,在商务文化方面的教学就忽视了,这对商务英语的实际应用的效果就有着很大的影响。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商务文化是商务应用应用的灵魂,因为文化和语言是相互的促进影响的,一个民族的语言中必然会有丰富的文化内涵[1]。不同的国家就会有不同的商务礼仪和风俗等,这些对商务贸易交往都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从商务英语教学中商务文化的内涵分析来看,商务文化主要是在商务活动中涉及到的诸多文化和语言的因素,并且是中外两方的不同文化。由于商务谈判过程当中,所参与的人员会来自不同的国家,并会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这样的商务活动其实就是在特定文化以及语言背景下开展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所以这就需要能够充分重视不同文化背景的商务活动参与方。这样才能有利于商务活动的达成。而商务文化的意识,是文化发展中,由于人们所处的生活环境以及历史背景各具差异所形成的丰富习惯,将这些内容进行综合就成为了文化意识。

(二)商务英语教学中商务文化培养的重要性分析。对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商务文化加强培养有着其重要性。商务英语是高校教学中开设的实践性英语学科,是将国际商务作为基础来培养专业人才的课程。在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其中所包含的商务专业知识及商务文化都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在当前的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一些老师对商务文化的渗透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从而就造成了语言的学习和文化之间没有得到有效契合[2]。学生在商务英语的学习过程中,虽在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比较强,但是在商务活动中由于缺少商务文化知识的了解,所以就比较容易造成双方的沟通障碍,不利于商务活动的成功开展。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对外语的专业人才需求量愈来愈大,商务英语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就比较迅速。对商务英语开展教学活动,主要就是对学生的商务英语背景知识进行不断的丰富,让学生能对商务英语得以娴熟的掌握和运用,让学生在未来走上工作岗位,在商务交际的能力方面能不断加强。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商务英语的背景知识的教学,在整个教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主要是对商务文化的各方面知识的渗透,但是在整体的效果上不是很好。虽然学生对商务英语的词汇以及语言知识都得到了相应的掌握,但在学生进入到商务交往活动中时,就比较容易出现一些尴尬的问题。如,商务英语专业的刚毕业的学生在一次商务活动中,说”但是,在这一交流过程中,由于没有充分的了解外国人的生活和交流的方式,就会使得对方不高兴,这就不利于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在当前的发展时代,要想将商务英语在商务活动当中得到有效的应用,就要能够充分的重视商务文化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全球化发展时代的到来,使得跨文化的交际活动愈来愈多,也愈来愈重要,这对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这就需要在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要能充分重视商务文化的意识培养,将学生的商务文化知识得到丰富化,这样才能真正的将商务英语的作用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在市场化竞争日益激烈的发展过程中,人才竞争就成为企业间发展的核心。在贸易量的不断增加下,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也有着上升,商务英语作为商务活动贸易中的重要应用语言,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的重视贸易文化的渗入。

二、商务活动中的商务文化差异性及在商务英语中的体现

(一)商务活动中的商务文化差异性分析。在商务活动当中,商务文化的差异性是体现在多个层面的,从这些商务文化的差异性层面进行分析,就说明了商务文化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从商务谈判来看,商务文化差异有着鲜明的呈现。商务谈判是在商务活动中比较关键环节,这一环节的成败对整个贸易活动的继续进行有着促进推动作用。在商务谈判过程中是来自多方国家的,若是对双方的文化没有响应的了解,就会在实际谈判过程中,因为一些细枝末节造成谈判的失败。所以在商务谈判中,要能将对方的文化背景,以及对谈判方在性格特点上得到准确的把握,这样才能有利于谈判的成功。如:在西方人的商务活动中,在见到某人的时候对话常常会围绕着商业的问题和话题进行交谈,对个人的问题及家庭的问题通常不会进行干涉。尤其是在首次见面的时候,在谈话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商务目标,对其专业性和客观性的把握要能准确。在东方人的观念上则会认为谈判气氛的融洽及关系的融洽对谈判的成功有着直接影响。所以东方人的谈判过程中常常会在首次见面时候,选择一些比较轻松的话题来进行热场,主要就是对家庭情况及个人的话题等进行交谈。这些方面就是由于文化价值观的不同,所以在交谈过程中也会存在着差异性。如中国商务人员见到美国客户就说这就会造成美国客户的生气,甚至是不会再有合作的机会。这些方面的差异性要能充分重视。商务活动当中的商务文化差异还体现在地域文化层面,由于各民族的风俗以及等方面都不相同,所以这就比较容易在商务活动的谈判过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地域上的不同就会在价值取向以及层面有着很大的不同,会使得在对同一问题上有着截然相反的看法,这在商务活动中要能充分的重视。另外,就是在经营管理的管理方面存在着差异性,以及在价值观念上存在着差异性,对这些差异性的内容要能充分的重视。在实际的谈判过程中要尽量的保持客观的对待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这样才能有利于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商务活动中的商务文化在商务英语中的体现。从商务活动中的商务文化在商务应用的应用中来看,有着比较鲜明的体现。首先在思维方式层面,由于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差异性影响下,思维方式就会各不相同。从东方的思维方式看,主要是对演绎推理比较重视,而西方的文化则比较重视归纳推理,东方人对综合性的思维比较重视,比较善于对全局观点的综合性分析。而西方则是对分析思维比较偏好,善于将整体进行细分。这些方面在商务活动当中也会有着不同的体现。还有是在价值观层面的时间观念方面有着不同,西方的时间观念比较强,有着单一的时间习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在时间观念上有着多重时间习惯。还有是在语言层面主要是对语言的表达方式以及语音和语调、语速等方面也都有着不同,一些词句以及现象在两种文化中有时都存在,但是在意义以及情感色彩上有的就不是完全相同,例如对商人的理解,英文的包含范围要大于中文。

三、商务英语中商务文化意识培养的具体策略

探究对商务活动中的商务文化意识进行培养要能按照相应的策略进行开展,在商务文化意识的学习方面要能得到有效强化。在商务活动当中,冲突再小也会影响整个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所以对商务文化意识要能充分加强,对国外的政治以及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等各层次,都要加强学习。商务英语的谈判人员要能对商务文化的重要性充分重视,对其能有客观和系统的了解,在各方面的文化知识学习层面进行加强,不断的提升自身的商务谈判能力和素质。商务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对商务文化知识教学要在目标上加以明确化。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是学生的学习榜样,教师在教学中以及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对学生都会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商务英语教师自身要能规范自身的言行举止,教学过程中对商务文化要充分重视,将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培养,作为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目标。商务英语教学中基于自身的鲜明特征,所以整个教学活动也会在商务环境以及文化等方面受到影响,老师在商务文化教学之前,要制定科学化的教学计划,按照计划实施教学,将商务文化在教学中进行逐步的渗透。对商务英语的教学在加强商务文化意识培养方面,商务英语的教师自身要充分从文化角度开展教学活动。通过将商务文化在英语语言知识教学中的渗透,对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就能逐步的将学生的专业英语和商务文化得到有机结合,使之能够相互的促进,这就对学生的未来就业提供了很大方便。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导入跨文化的意识,对文化教学加以重视。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商务文化渗透要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对学生的商务英语实践应用能力进行培养。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加以突破,对商务应用的交际特性得以充分的展现,可以将任务驱动法以及情境教学法等全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加以应用。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进行激发,在此基础上将商务文化教学内容融入其中,让学生在商务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水平方面得到有效提升。另外将多媒体技术以及网络技术在实际教学中加以应用,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以及亲身体验和信息的介绍都诸多形式,对商务文化的内容进行添加到商务英语教学当中。通过动态化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商务文化知识的学习就有着促进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全球化的经济发展环境下,商务英语的教育作用就会愈来愈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能充分重视商务文化的融入,对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加强培养。让学生在商务英语的多方面能力上得到灵活的应用,只有将商务英语和商务文化得到有机结合,才是完整的教学。此次主要从商务文化在商务活动中的作用发挥,以及对商务文化意识培养的策略等理论层面进行了重点研究,希望有助于实际教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詹才琴,詹才超.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培养策略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4(02)

商务文化篇3

1、提高中国文化素养符合多元化的人才需求

当今的就业市场需要多元化的外语人才,对于英语相关专业而言,社会上普遍需求的是英语与其他专业紧密结合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商务英语专业在此应运而生,培养能用英语进行诸如商务、旅游、物流、外贸、文秘、会展等商贸活动的复合型人才。在两种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决定沟通质量的是代表中国形象的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和自身的英语水平。

2、谙熟中国文化可以助力学生的英语学习

在英语业已成为世界语的今天,商务英语专业作为英语专业的一个分支,长期以来英语学习过程中都强调英语语言知识的输入,强调英语与商务的结合,注重发音标准、表达流利、语法运用得体等,其重视程度甚至远远胜于对中国文化涵养的关注。而语言内在的思想性被忽略甚至被淹没,因此外语学习过程中母语的正迁移作用很难发挥出来。换言之,倘若学生凭借自己较高的中国文化涵养来进行英语学习,听说读写的学习障碍将会大大降低,英汉双语的相互切换也会迎刃而解。

3、熟悉中国文化有利于传播优秀的中国文化

英语学习的终极目标不仅是实现成功的跨文化交际,更应该是把优秀的母语文化即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承载着几千年文明的中国,其优秀精华的文化应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与英语这门语言站在文化对等的位置上对话。在对外汉语教学日益盛行的今天,高校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应该尽己之力通晓中国文化及其英文讲解方法思路,在商务活动中使世界通过我们更加了解中国璀璨文化。

二、商务英语专业中国文化教学现状

1、课程设置对于中国文化的缺失

2000年南京大学的从丛教授在《“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育的缺陷》中提到“许多中国青年学者虽然具有相当程度的英语水平,但是在与西方人交往的过程中,始终显示不出来自古文化大国的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人格……有些博士生有较高的基础英语水平,也有较高的中国文化修养,但是一旦进入英语交流语境,便会立即呈现出‘中国文化失语症’”。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用英语表达母语文化中出现“失语”现象,是因为在英语教学中获得用英语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知识的不足。例如,介绍鲁迅先生故居的一段话中很多学生把“故居”一词翻译成“oldhouse”,几乎没有学生知道地道的说法是“formerresidence”。同时,很多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上注重实用性,讲求英语语言知识与商务知识的结合。作为只有36学时的选修课,课时有限,任务紧张,很多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没有真正重视中国文化的学习与提高。

2、日常教学频频出现中国文化缺失

过度重视英语及英语文化而忽视中国文化导致英语文化的内化在商务英语专业学生中越来越深入,许多学生成为英语通、西方文化通,俚语通,而中国传统文化成为许多学生的认知荒漠:课堂上问及学生“杞人忧天”、“门泊东吴万里船”等词句无法用英语解释出来。今天的四六级考试中增加了段落翻译项目,而且频频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但是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不要说“四合院”“、茶马古道”“、敦煌石窟”、就是“少林功夫”、“吉祥文化”、“筷子”等很多中国文化常见语的译法学生都闻所未闻、瞠目结舌。比如,在介绍孔子的一段话的翻译中,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孔子(Confucius)、儒学(theRuSchool)、孔圣人(MasterKung)。学生英语水平虽然大幅提高,母语文化却丢之脑后,这不得不说是失衡的英语教育造就的悲哀。

3、学生测评体系对中国文化的忽视

目前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对学生的测验评价体系依然比较传统地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听力考试材料来源基本上是BEC、BBC、VOA、CNN,文化背景都是清一色的西方英语国家日常生活与商务活动,很少涉及中国文化;口语考试依然一如既往地关注发音标准、表达流利、地道清晰、商务术语准确等因素;阅读、写作、翻译考试也多是传统的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计算题等,中国文化元素依然难得一见。

三、商务英语专业中国文化教学强化对策

全世界早已掀起了“汉语热”:孔子学院的设立、汉语等级考试的兴起、对外汉语教学人才的稀缺都足以为证。商务英语专业作为以英语语言为桥梁、深化英语与商务专业知识相衔接的专业,学生内在的中国文化素养亟待提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课程设置对于中国文化可以有所倾斜

商务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除了大一全校开设的大学语文之外,可以考虑自己开设现代汉语及汉语语言学等课程。毕竟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学的过程中一定会不自觉地发问:为什么多年的学习生涯中学校从未开设过汉语语言学呢?很多学生会盲目认为英语语言学在重要性上一定胜过汉语语言学,因此造成了学生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顾此而失彼。条件允许的话,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还可以鼓励专业教师开设与中国相关的公共选修课:英文讲解的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中国历史、中国文化通史、古代诗词及名著赏析、对外汉语教学等课程,应体现哲学、历史、宗教、社会、教育、文化、艺术等中国文化内容,从而提高学生的中国文化素养和母语人文涵养,给学生创造良好的中国文化学习氛围。通过这些课程,开阔学生视野,使学生更加熟悉中国文化。

2、日常教学将中国文化贯穿始终

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应该自觉提高自身中国文化修养,深入学习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并在日常教学中成功实现中国文化的汉英切换,注重中西文化对比、中国文化知识的传播和对外汉语宣传能力的提升。例如,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时,可以启发学生用英语讨论中国文化的象征,学生热烈讨论中会涉及长城、孔子、筷子、菜系、丝绸之路、天安门广场、故宫等许多中华文化象征,启发学生尽可能详尽地用英语表述中国元素。同时,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熟悉中国特有文化的英文译法,多多积累中国文化各种英文介绍,例如,可以参考作品中涉及大量中国文化元素的林语堂、钱钟书和赛珍珠的作品及英文版的《中国文化》等书籍。

3、完善学生测评体系,强调中国文化

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测评不仅应该单独设置中国文化课程的考核,还应在综合英语、精读等课程的测试中体现中国元素,加入相关检测试题,学生在备考过程中系统复习,不断强化,中国文化素养必然会得到提高。在学生的听、说、读、写、译等能力的考试中尽可能选取与中国文化相关的资料。在学生的各类测试中增加中西文化比较,根据主题与作者观点,适当进行广泛的跨文化对比分析,使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特点有清楚的认识,能够深刻地意识到祖国传统文化的价值,通过系统教学、讲解、反复训练、复习、检测等环节实现学生熟练用英文较准确表达中国文化相关内容。

四、结语

商务文化篇4

【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文化意识培养;商务文化冲突

商务英语教学,专业的范畴要求我们凌驾于英语技能之上的同时,要结合相对国际的商务专业知识,致力于培养英语的实际运用能力,以及绝对扎实的商务专业知识,最终打造出专业的涉外人才。这也是我国当前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外向型经济发展对我们人才的迫切需要和要求。

国际文化包括各国的经济环境、国家的政治取向,以及人文习俗。因为地域文化的不同,那么人们的消费观、价值观、经营习惯也都不可避免的产生很大差异。那么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商务文化冲突就不得不被我们所重视,我们在从事商务英语的相关工作时就一定要考虑到与我国不同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以及物质环境。是否能跨越上述的总总条件产生的文化冲突,都是我们能否在商务活动中能否顺利进行的决定性因素。因而,我们在商务英语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为学生将来走上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商务洽谈中产生的商务文化冲突

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有很多常见的商务文化冲突,我们在教学中能给先给学生打好预防针,未雨绸缪也是至关重要的。以下列举几点:

首先,是在商务洽谈中产生的商务文化冲突。商务洽谈是我们在进行贸易活动中尤为重要的环节,通常也会对经贸活动顺利进行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由于开篇提到的因各国的经济环境、国家的政治取向,以及人文习俗大差异,对谈判人造成的性格、行为举止、谈判方式、价值观方面的影响,也属于是一种文化冲突,通常就会造成谈判双方的理解尺度和标准不同。例如,我国的商务人士在同外商见面时,通常会递上一根烟,来表示我们的礼貌和友好,但是欧美国家反而认为敬烟是不礼貌的行为,因为他们的意识中是较为反对吸烟的。所以,商务人员在同国外的人员进行交流谈判过程中,适应异国的文化差异是不可或缺的必修课。能给掌握对方的文化背景、性格特点,更有助于我们在商务谈判中占有主动位置,最终先发制人。此处我同样以美国人为例,受美国历史、政治、经济地位的影响,美国人的个性通常是比较奔放和自信的,在商务洽谈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通常精力比较充沛,较快的就将谈判内容引入实质性的阶段,直接有效率。与之较为相反的是日本人,同样受国家文化的影响,在谈判过程中喜欢兜圈子,他们的策略往往不会直接谈实质,而是选择迂回战术,在间接的谈判方式下,更有助于保持选择的灵活性,能够扰乱对方的思维,打乱对方的节奏。

了解各国的文化差异,掌握各国的经济环境、国家的政治取向,以及人文习俗,形成商务文化意识,才能让我们的商务英语人才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不断的创造出价值,才能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在社会的发展浪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经营管理中产生的商务文化差异

经营管理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较为常见,这是社会不断发展对跨国公司的影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行也越来越快,企业的文化发展也必然会有一定的转变。科学研究表明,同样的经营管理方式在不同的国家会产生不用的效果,换言之,一个国家里较为成功的经营管理企业亦或是成功的管理人才在另一个国家就未必能获得一样的成功,那么主导因素就是企业管理者对异国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的了解。在此,我们不难看出,企业的经营管理往往同文化有些密不可分的联系,经营管理方式通常都会受到文化的影响。例如,我国的很多企业中,职工的时间观念不强,经常在上班的时间点到后才匆匆赶到,不能很快的进入工作状态,早退更是屡见不鲜,这就强烈的表明他们的竞争意识缺乏,劳动纪律不够严谨。这样很难适应外方企业的要求,很容易造成同外方管理人员的矛盾。

三、如何提高学生商务文化意识的建议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商务英语教学对教育工作者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们在进行各项教学活动时,一定要考虑的更加全面,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情况,结合教学任务和教学现状,当前的商务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是务必要得以重视的。

1、教学指导思想

我们首先要明确,我们要培养的是能给在不同的商务环境、文化环境下,具有较强交际能力的涉外商务人才,注重文化冲突在涉外商务活动中的重要影响,能够将目的语文化意识培养至于教学的重要位置。

2、教学能力提升

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因素,因而教师自身意识与能力的提升是对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习效果的重要影响核心。因而教师首先要具有较强的目的语商务文化意识,全面的了解英国的政治制度、法律体系、商务环境、管理理念、经营方式等一切相关的母语背景文化,以便更好的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实际知识及能力。

3、教学大纲设计

教学大纲的设计就如同一个房子的框架,我们想构建出结实的房子那么构架必须要扎实牢固,因而,我们在做教学大纲设计的时候要能给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考虑,注重文化内容的课程,例如:商务文化、企业管理、营销策略、西方文化、英美法律及英美概况等。

4、课堂教学设计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除了要介绍目的语国家商务文化的课程之外,也应注重文化教学,提高学生的目的语文化意识。对于那些有一定文化内涵的词,除了讲解该词的语法用途外,还须强调该词的文化内涵及使用场合。此外,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情景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到语言行为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差异。

5、多媒体技术教学

多媒体教学技术在现下的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商务英语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利用这种手段,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专项训练。

(1)案例分析:通过对反映商务文化冲突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解释,并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以了解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

(2)亲自体验:通过角色扮演或田野作业(fieldwork),营造一种文化气氛,学生在这种环境中学会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并能体会到异国文化的特点,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

(3)信息介绍:通过演讲、材料阅读、电影录像等方法对异国商务文化进行介绍,也可邀请外国专家作专题讲座或进行交流,以学习对方的文化习俗和各种交际技巧。

四、结束语

商务文化因素在国际商务活动中无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常常会因为文化障碍,最终导致文化冲突。因而,涉外商务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过硬的外语运动能力,同时了解、熟悉异国的经济环境、国家的政治取向,以及人文习俗、法律体系、经营习惯以及商业价值观都是必不可少的,对提高商务文化意识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商务英语教学在结合商务专业知识与语言技能的同时,还应重视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天然著.国际营销[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13-12.

商务文化篇5

关键词:商务活动;跨文化;商务沟通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国际间的交流沟通开始逐渐增多,来自国际海内外的各国商务人士均开始相互进行频繁的商务交往。自中国2001年加入“WTO”后,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中相关商务人士开始去往世界各国进行多种商务活动。在各种跨国商务活动中,由于中西方语言文化的不同差异,影响了跨国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甚至会直接导致跨国商务合作的失败。因此,尽快对这些跨文化沟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良好的解决,是帮助促进加强国际商务交流的有效方式。

一、跨文化沟通的基本定义

跨文化沟通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相互之间进行的信息交流或沟通行为,其特点在于双方文化背景存在文化差异以及不同文化背景的沟通主体进行直接和间接的接。全球各国之间存在着地域及种族的差异,因此,其整体文化也会存在着较大差异。在交流沟通中,各国文化间的差异可能会造成双方之间的交流内容风马牛不相及的情形出现。跨文化的沟通主要有几方面的特点。第一,相互之间的不同文化很难实现良好的融合对接。而对接则是正在交流沟通中的双方在同一个文化中感知到同种意义。将文化实现融合对接是双方之间能够获得同种认知的唯一途径,也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交流的双方之间互相理解,良好沟通。跨文化的沟通则是将两种及以上的文化进行完美对接。第二,跨文化沟通的整体成本与固有的传统型沟通相比要更为高昂。第三,在跨文化沟通的过程中,其大多数的交流时间是花费在沟通双方对于某个事物的整体认知上。第四,跨文化沟通由于地域、语言以及价值观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功效率与原有的沟通方式相比要更低。

二、商务活动中跨文化商务沟通中存在的障碍

1.语言多样形成的沟通障碍。在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部分便是语言,语言不仅仅在文欢构成中占据着重大比例,而且还是文化的关键性载体。在跨国的商务活动中,语言在交流沟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沟通双方间使用的语言无法得到统一,那么商务活动中的沟通便无从下手,更加谈不上成功合作。但是当前的状况是,在各类跨国的商务活动中,仅仅是对语言本身进行熟悉掌握是远远不够的,更加需要重视了解的是语言中蕴涵的深刻文化。世界上各个国家的人们都会有着不同的语言习惯及基本行为,如果不能对其中 存在的差异深入了解,在跨文化的沟通中便会容易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各个国家的商务人士的合作活动方式各不相同。日本人崇尚的是礼貌,在商务沟通中一般不会出现警告、威胁的情况;法国人的沟通风格较为直接,有什么说什么,需要什么都会摆在明面上来谈,因此,警告类的语言较为常见。在跨国商务活动中,如果沟通双方对于彼此之间语言行为的各类差异不甚了解,那么势必会给良好的沟通合作造成不利的影响。在跨国的商务活动的沟通中,由于各种文化差异造成的冲突及碰撞自然是无法避免的,但如果能够对其中的差异有所熟悉掌握,运用好自己的语言,便能更好地化解矛盾,进行恰当的意义表达。

2.风俗习惯的差异造成沟通掌握。风俗习惯是各民族在历史长期发展中相沿久积而自发形成的习惯行为和生活方式,是一种没有正式的法律规定但在一定范围内大多数人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各国风俗习惯的差异通常会存在于人们生活工作的各方面。光是我国便有56个民族,那么全世界民族种类的数量庞大更是不用多说。不同的民族会有着其自身不同的风俗习惯,而其具有特色的习惯及传统会逐渐形成此民族人们的大部分行为与态度。不同民族间风俗习惯的差异同样也会对其在跨国商务活动中的行为造成一定影响,并在跨文化的商务沟通中形成障碍。中西商务人员对于客户的接待习惯各不相同。对于欧美人而言,所有人员在进行拜访之前均必须提前预约,如果在无预约的情况下擅自造访会给欧美人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被认为是无教养之人。欧美人的接待预约习惯是面向所有事情所以对象的,不分私事或是公事以及事情的紧急程度。欧美人的习惯行为从中国这边来看便是完全不同的。中国人在进行拜访时通常是随心而定,提前预约的情况很少出现。而被访主人更是会依照事情的情况及紧急程度来进行接待。无论主人当时在做些什么,都必须想办法抽空接待客人。如果手头上有着无法离开必须解决的紧急事件无法接待客人,主人也必须先致电给客户道歉,之后再亲自进行拜访,不然同样会在他人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被当作无家教无礼貌的人。因此,在跨国的商务活动中,务必要对沟通合作方的独特风俗习惯进行熟悉掌握,以此帮助跨文化的商务沟通能够顺利进行,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争端,有效提高沟通合作的成功效率。

三、克服跨文化沟通障碍的有效方法

1.克服语言障碍,实现良好沟通。(1)聘请专业顾问。各类有意进行跨文化商务沟通的公司企业都应在企业内部配备一个具有专业性的跨文化沟通顾问人员。具备专业能力的跨文化商务沟通的顾问人员能够有效帮助正在进行跨文化沟通的双方发生冲突碰撞的机率降低。尤其是对于在国外已设置分部的企业公司而言,具备专业能力的跨文化商务沟通的顾问人员的聘用更是重要且必须的。跨文化商务沟通的顾问人员往往都熟悉掌握各种语言技巧,并且对于文化之间的差异所可能引起的矛盾冲突能够做到尽可能的避免不触碰。

(2)积极学习目标语言。在学习目标语言的过程中,所要耗费的时间、精力与成本代价都不小,如果企业还想将员工送至海外进行实践教育培训,则更加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企业将自身员工送至海外进行实践培训时,如果员工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实现语言及技术的双重学习提升,那么这种做法则是能够获得良好效益的。但是就算是如此,比较合理适当的语言学习方法还是进行一些语言训练班的举办并进行科学的培训。

2.讲究沟通技巧,有效避免误解。无论你是需要与哪种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商务应酬,还是和文化多样化的群体一起共事,当你和他们交流时,都应该使用适当的技巧,并注意共性和差异、文化敏感性等问题。

对于跨文化的沟通技巧而言,应着重注意两个方面,即共性以及差异。对各国文化间的工序的深入研究能够帮助商务人士更好地理解正在进行沟通中的对方对于自己的期望,从而促使良好的沟通交流关系得以建立。而差异则是更加需要注意的一部分。在不同文化下成长的人其成长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各不相同,行为习惯也存在着诸多差异。对于语言方面的沟通的确是尤为重要,但只能说的跨文化商务沟通中的一个部分。有相关研究指出,在直面的交流沟通中,来源于语言的信息在四分之一以内,其余的信息均是通过其它形式进行传输。因此在进行跨文化的商务沟通时,应时刻注重文化的共性以及差异。

四、结语

现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增强,各国企业公司间的沟通合作也逐渐增多。在此过程中,加强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商务沟通则显得尤为重要。在跨文化的商务沟通中,依旧存在着些许障碍及限制,找寻到克服障碍的有效方法能够帮助跨文化的沟通更好地发挥其重要的作用,促进世界经济的科学稳健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潇.论商务谈判中跨文化沟通的重要性[J].企业导报,2010(07):279.

[2]倪凌.浅谈国际商务活动中的跨文化沟通[J].中国商贸,2011(10):191-192.

商务文化篇6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以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以优化发展环境为目标,全面提高全市商贸流通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职业素质和服务质量,推动我市商贸流通行业形成“管理优秀、服务优质、秩序优良、环境优美”的行业文明新风,为“第十三届**国际旅游节暨徽文化节”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此次活动,使全市商贸流通行业明确标准、规范服务、提高素质、提升水平、文明接待、展示形象,实现全市商贸流通行业服务意识进一步增强,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服务环境进一步改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达到“三优三满意”(优美环境、优质服务、优良秩序,让市民、游客和客商满意)的工作目标。

三、工作任务

(一)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行业队伍素质。全市商贸流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商场、超市及餐饮酒店(饭店)要积极改善提高基础设施的安全条件,坚持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创建文明行业的首位并贯穿始终,深入贯彻落实《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深入开展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技能、职业纪律教育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全行业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道德环境和奋发向上的精神姿态。

(二)加强科学管理,严格规范行为。全市商贸流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商场、超市及餐饮酒店(饭店)要按照企业特点、岗位职责和活动要求,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的岗位行为规范,全面规范每个岗位的服务行为、经营行为、管理行为。实现科学管理、优质服务、守法经营。要加强行业培训,按照行业特点和服务内容,不断强化服务意识,规范服务行为,提高服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服务管理考核机制,逐步实现全行业服务和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安全保障条件,优化行业服务手段。全市商贸流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商场、超市及餐饮酒店(饭店)要积极改善提高基础设施的安全条件,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落实岗位安全责任制,经常开展隐患排查治理,要突出对消防安全的专项整治,开展防火应急预案演练,确保公众聚集场所消防安全,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自觉维护良好的市容市貌,要尽其所能地加强“绿化、美化、亮化”工作,为消费者提供舒心的旅游和消费环境。

(四)大力加强文明诚信建设,逐步形成良好秩序。全市商贸流通企业特别是大中型商场、超市及餐饮酒店(饭店)要以诚信为主题,大力加强文明诚信建设。一是继续推进流通领域的诚信建设,商场、超市要切实规范各种促销行为,坚决杜绝假冒伪劣商品进入流通领域。二是不断深化服务行业的诚信建设,餐饮酒店(饭店)要严格按照《餐饮企业经营规范》要求,努力做到规范服务、优质服务,保障饮食卫生安全。三是实行明码标价,遵循公开、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遵守价格法律、法规。明码标价应当做到价签齐全、标价内容真实明确、字迹清晰、货签对位、标示醒目。价格变动时应当及时调整。四是不断深化诚信意识,把诚信贯穿到服务的各个环节,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环境,树立文明服务的良好形象。

四、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成立组织。成立以叶晓明为组长的**市商务局“第十三届**国际旅游节暨徽文化节”商贸服务业营造氛围活动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市商务部门营造氛围活动的组织领导

(二)明确责任,精心组织。各区县商务局要按照本方案的总体部署,结合实际,细化方案,周密安排,切实把“第十三届**国际旅游节暨徽文化节”商贸服务业营造氛围活动组织好、实施好。

(四)加强宣传,形成氛围。按照统一安排的要求,营造良好氛围,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民参与。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报刊等新闻单位要对这次活动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声势,在全社会营造良好氛围。

商务文化篇7

关键词商务文化 发展 特征

商务文化,指表现于设计、生产、经营和消费商品的实践活动中的文化,是在商务活动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这种对商务文化的定义,建立于大商务、大市场、大文化基础上,把人类以交易为目的的一切活动叫作商务,把人类一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视为文化。人类的文化传统、生存的文化环境、文化模式等,影响着商品生产、流通和消费,也对存在于商务领域中的文化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区域经济合作与全球贸易自由化驱动下,商务文化的发展呈现出文化的竞争与文化的整合及商务文化化与文化商务化的两大特征。

商务竞争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与文化的整合

人与人之间社会系统内部的矛盾运动是商务文化发展的直接动力。从宏观看,资本主义植根于西方文化的土壤,脱胎于古希腊罗马的异教文化,经过基督新教运动演变而来,并促使西方率先工业化、现代化。但自西方进入后现代化社会以来出现了诸多新的问题,诸如人与自然的对立、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人际关系的紧张、世界发展愈益不平衡等等,而这些问题恰好阻碍了西方经济的发展。而20世纪中叶以来,东方的日本与东亚四小龙受儒家精神的影响,与新教国家相似,也走上了经济发展的道路。面对战后的一无所有,日本企业踏踏实实地将精力放在了发掘自己的潜力之上,他们也努力地学习西方,但是更多的只是着眼于对西方在技术层次的模仿,在管理上则明智地在接纳西方经验的同时着眼于自身文化的根基,独立构筑了一套适合自身文化的管理方式;新加坡成功的经验便是“技术上依赖西方,精神文化上固守东方,”倡导“敬业乐群,勤劳进取,廉洁奉公,讲求实效”的新加坡精神;被认为继承中国儒家文化最彻底的韩国因崇尚节俭、精于投资、工作勤奋、重视教育、强调组织性纪律性而迅速崛起;中国改革开放引进市场机制所取得的成功,也尽显东方文化的魅力。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和对外贸易出口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良好的贸易自由化环境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因而受到发展中国家的普遍欢迎。两相比照,强调综合,注重和谐的东方文化,开始显示出新的生命力,发展中国家与西方国家在保护贸易自由化和谐、健康、平衡的发展中发生了角色互换。

亚洲经济正在崛起的事实表明,依然沿用帝国主义扩张、殖民主义剥削来解释第三世界的落后;或者依然以工业国家对世界市场的控制,以及穷国底子簿、教育基础差、国民素质底、缺乏就业机会,资金、市场不健全和基本设施薄弱等因素来解说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显然已经不能令人信服。如果说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那么文化则决定一个国家的命运。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在对20世纪60至90年代韩国与加纳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比较后,发现两国在20世纪60年代的经济发展水平十分相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大致相等,初级产品、制造业和服务业所占的比重彼此接近,但三十年后,韩国经济发展水平名列世界第14位,而加纳到90年代初,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仅相当于韩国的十四分之一。他认为导致这一现象的因素很多,但“文化应是一个重要因素。韩国人珍视节俭、投资、勤奋、教育、组织和纪律;加纳的价值观则不同。简而言之,文化在起作用。”从历史或动态角度考察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可以发现文化影响经济的程度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程度成正比的,即人类社会越是向前发展,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就越大。因此,忽视文化因素在商务发展中的影响,忽视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发展中的作用,将导致在世界经济浪潮中偏离航线。

从微观讲,文化渗透到经营管理的各个细胞――结构、战略、人力资源等。文化差异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和制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明显。一方面,全球贸易自由化与区域经济合作形成的规模经济及国际大市场,带来了更高效、更具竞争力的经济环境。另一方面,经济一体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它要求各国的企业打破国别经济界限,树立全球经营意识,在企业经济发展战略和管理制度方面作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化,从一般的市场战略、资源战略向全球市场战略转变,使生产和资本进一步国际化。在经营管理方面,世界经济的发展正在使企业成为“多文化”团队,“全球化”组织;企业经理成为“国际化”经理、员工成为“世界公民”。国际经济的大环境为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文化学家们分析,在未来的世界经济发展中,谁要想取得领先地位,都必须在文化上做文章。这是一种软实力――即文化的竞争。东西方文化各有所长,需要互相学习,才能走向繁荣。西方若要继续维持其领先地位,必须克服自身文化的内在缺陷,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亚洲各国如果想要继续保持其经济发展的势头,则必须对自身文化作进一步的发掘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总之,东西方在经济上的竞争,归根结底,乃是文化的竞争。

商务文化能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根本原因是在再生产过程中,生产、消费、交换、分配诸要素、诸环节对文化含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商务的竞争,不仅是商品和服务的竞争,更是文化品位、文化水准的竞争。这在商务活动中表现为文化的竞争与文化的整合。例如:2005年中国上汽在收购韩国双龙的过程中因文化整合不畅遭遇“内忧外患”半年亏损6530万美元,与上年同期赢利3910万美元形成巨大反差。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和风俗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而且各国人们对时间支配、空间利用和友谊、协议等抽象概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形成了世界上形形的商务文化差异。因此,企业在对外贸易中,要增强跨文化意识,缩小文化差异;了解交际双方的价值标准;充分注意文化差异对商务交往的影响;注重文化分析,掌握不同文化背景的商人在商务交往中的行为特点。21世纪是一个“整合的世纪”,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诸多企业间往往会出现大量整合互补的机会,这种整合互补中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遇。

商务文化化与文化商务化的发展趋势

生产力(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商务文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商务文化源于人类对商品消费的需求,因此消费者的需求是推动商务文化最直接的动力。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当满足基本生活需求不再是一个问题的时候,人们的消费需求将沿着阿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的金字塔” 规律向更高层次发展。现代消费呈现出这样一种发展趋势:从对实用功能的消费正在过渡到对意义的消费。如“破牛仔裤”的穿着者的主要动机不是消费裤子的实用功能,而是在消费一种意义:个性的张扬和自我的呈现。这是一种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另一方面,消费者的价值观常常受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商务文化对消费者价值观的影响是直接而迅速的。优质商品的生产和优质商务服务往往在满足人的生存需要与人的精神享受需要的同时,又是对人的文化熏陶。

商务活动具有文化创造和文化传播的性质,而这种文化的属性,是有价值的,它可以提高商品和劳务的附加值。物或商品除了具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外,还有符号价值,这个附加值就是符号价值。后现代文化中的消费概念,就成为一种系统化的符号操作行为,工业社会的物的消费由此转化为关于社会的符号的消费,是对我们自身存在方式的一种言说。“消费是一个神话,也就是说它是当代社会关于自身的一种言说,是我们进行自我表达的方式”。人们对空闲时间的支配和花钱主次的安排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文艺、娱乐、科技、教育、传媒将出现新的繁荣。商务文化化与文化商务化发展趋势正是以市场经济发达为物质基础,以人们的精神需求为推动形成的。

商务文化能创造效益。商务文化化就是指商务通过与传统文化的内在结合,以增加商务的文化内涵,提高整个商务活动的文化附加值,从而最终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需求层次的提高,利用文化发展商业,依靠商务文化带来效益增值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潮流和趋势。加拿大蒙特利尔的西部商场,将文化娱乐、旅游、体育、健身与商贸紧密结合;中国成都武侯祠博物馆鲜明地打出了两张文化牌:一张是三国文化,一张是川西民俗文化,进行公司化运作,获得了文化部授予的“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称号。南京的夫子庙、上海的豫园、昆山的周庄,还有潍坊、哈尔滨、云南、乐山、丰都等地利用本地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振兴区域经济的成功尝试,都显示了商业与文化结合而产生的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完成商务与文化的内在结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从商名的确定上下工夫,在当代经济环境中,决定商品是否畅销的第一个因素就是名称。二是从树立商品品牌方面下工夫。可口可乐公司总经理曾断言,即使他所有的工厂一夜之间化为灰烬,他完全可以凭可口可乐的牌子东山再起,可见品牌是企业形象的象征,是无形资产,是巨大的财富。中国名牌商标“红塔山”和“海尔”的价值都在400亿元以上,可口可乐商标价值达359.5亿美元。三是从商品包装上下工夫,既要漂亮悦目,又要体现内在的文化内涵。四是从商品与历史文化的联系上下工夫,美国牛仔系列产品就是典型例子。五是从把握现代人的文化心理需求上下功夫。六是从提高从业人员文化素养上下工夫,商务活动是以赢利为目的,为他人提供商品或劳务的社会活动。现代商业企业开展商务活动的具体目标主要是树立企业形象、建立信誉、联络感情、取得消费者及公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使企业得到发展。而商务活动的主体是人,商务与文化的内在结合离不开人的作用,因而商务从业人员的文化素养尤显重要。

文化商务化是指文化(传统文化或指哲学意义和艺术意义上的文化)利用各种途径直接获取经济效益,自己处理自己的事务,求得生存和发展。文艺、娱乐、教育、科技主动适应商品经济效益环境迎接经济挑战,而不是依靠政府的财政拨款或基金会的资助。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对“意义的消费”需求不断提升,以创造“符号价值”为主要内容的大众文化、创意经济等商务活动蓬勃发展。文化与商务的相互渗透是全方位、多渠道、丰富多彩的。

大众文化是以大众传播媒介为手段、按商品市场规律运作,旨在使普通市民获得感性愉悦的日常文化形态。它是工业文明的产物,是社会都市化的产物,是日常的、愉悦性的商务文化形态。“创意经济”是“源自个人的创造性、技能及智慧,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和运用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包括出版、音乐、电影电视、软件、广告、建筑、设计、艺术创作在内的13种行业。文化创意是把过去我们没有的,以及分散的创意资源催生和激发出来,组合起来,形成生产力。例如:好莱坞的立体电影把电影、舞台现场表演和观众三者互动起来,综合应用多种技术,带给观众不同的感受,从而产生强烈和持久的消费。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需要资本的介入,借助富有创意的商业模式来融合“文化”与“科技”。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科技支撑+商业模式,有了这些要素的组合,便可以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据统计,2005年全球创意经济总产值达到2.9万亿美元,预计2010年将达到4.1万亿美元,成为当今最有活力的产业。2004年韩国民间调查机构现代经济研究院发表的《寒流现象与文化产业化战略》称,在韩国的影视产业,裴勇俊及其衍生产品创造了近30亿美元的经济效果,而这年韩对日出口总额217亿美元――“8个裴勇俊大于韩国对日出口总额。” 韩国利用世俗大众日渐趋同的商务娱乐文化消费口味,将影视、音乐、游戏、动画、演出等文化产业输出作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

20世纪60年代,美国率先进入文化产业高峰状态,好莱坞、摇滚乐、花花公子是美国商务娱乐文化的标志符号。其文化产业年经营总额达几千亿美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 的18 %至25 %,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居第4 位。目前全美从事文化艺术及其相关产业的人员有1700 多万人,仅纽约市每年就有约上百亿美元的资金在文化产业中流通,而其所产生的经济效益仅次于华尔街。据统计, 美国400 家最富有的公司有72 家是文化企业。美国影视业是目前仅次于军工企业的第二大产业,早在1996年其产值已经达到600亿美元。如电影《泰坦尼克号》就创下十几亿美元的票房。美国的音像业仅次于航天工业,居于出口贸易的第二位,占据了40 %的国际市场份额。美国的图书市场为世界之最,每年出书4万种,年收入超过50亿美元。

中国湖南卫视的“超级女声”自2004年推出以来,已经成功地运作了三年。观众是节目的主要参与者,观众决定比赛胜负的结果,观众使节目赢利、使频道品牌提升。据北京市地税部门统计,这一档节目观众4亿,单场手机短信收入超过1500 万元,随着“超级女声”品牌产业链的延伸,短信、广告、冠名、销售等产业将带动地方税收的高速增长,据估计实现税收额可达数千万元,而对湖南卫视这一频道的品牌塑造,价值更是不可估量。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07年2月27日文化蓝皮书 《2007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指出,2006年中国文化消费总量约为4685亿元,但对于一个人均GDP达到1700美元以上的13亿人口的大国,文化消费总量在4000亿元到5000亿元之间,不是一个合理的数字,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平均值的差距至少在1.5万亿元以上,这说明中国居民文化需求的满足程度不到1/4。因此,2006年北京市市长王歧山提出,北京将重点发展六大文化创意产业,到2010年要把北京初步建设成“创新型城市”;上海则抢在北京之前成立了“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计划用十年时间建成亚洲最有影响力的创意产业中心之一;深圳在2004年成立了文化创意产业园,主攻印刷、动漫、建筑、服装的设计。

全球大众文化及创意经济的发展成果及中国三大经济圈的重点城市不谋而合地要把文化创意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向创意经济方向寻求发展,就是对商务文化发展趋势最好的证明。

(作者单位:四川商务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克里斯・任克斯:《文化》伦敦:路特勒基出版社,1993年。

[美]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

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J・雷契:让・鲍德里亚的符号价值,文齐鹏译,《世界哲学》,2004年第4期。

迈克・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译林出版社,2000年。

商务文化篇8

关键词:跨文化贸易能力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跨文化能力培养教学方法本科

贸易全球化和自由化使跨国公司越来越多。新的国际贸易形式的出现,比如战略联盟和国际易货贸易,这意味着企业对具有跨文化管理能力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跨文化管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20世纪末首先在在欧美等西方国家出现的。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企业跨国经营的日益深入,跨文化领域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了,美国和欧洲一些一流的商学院非常重视培训学生的跨文化能力。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总的来说相对较低,对这个课题的研究起步也比较晚,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跨文化能力对国际贸易的重大意义。

跨文化能力的内涵

在跨文化能力内涵的研究上,跨文化意识、跨文化商务技巧和国际管理能力已成为研究的核心。

跨文化意识

跨文化意识是指商务人员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并做出适当反应的一种商务意识。换言之,反映国际贸易者本土文化的价值观的行为标准已不能满足跨国公司发展的需要了。国际化的企业运作中的各个环节,如: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机制、国际营销、交流决策,都需要较高跨文化意识。在文化研究的范畴内,很多研究者提倡将文化差异概念化,以使学习者认识到文化多样性对商务的影响,并为跨文化意识培养奠定基础。

GuyandMattock(1991)提出了地域、宗教和历史是影响文化的三个重要因素。BonvillianandNowlin(1994)则深入的解释了文化差异对个体行为方式的影响。他们指出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个体的交际行为、审美观念、时间观念和个人成就观会有所不同。Hofstede对文化差异的实证研究则在该领域最具影响力。他认为,生活在不同文化下的个体受到态度、价值观、文化差异的巨大影响。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个体从四个维度上互相区别: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生活数量与生活质量和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Hoecklin(1994)提出文化意识不仅仅是在国际贸易中对文化差异的反映,良好地跨文化意识是跨文化贸易组织创造竞争优势的首要条件。

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重要因素,有时甚至起决定性影响。以上有关文化意识的文献回顾旨在为国际商务人才培养者提供一个框架,使他们能更好帮助学生深入、客观的了解和理解文化多样性。应当注意的是,仅仅了解文化差异是不够的。至少,跨文化意识必须转化为跨文化商务技巧才能为商务活动服务。

跨文化商务技巧

对国际商务人才所应具备的商务能力的研究,美国学者Bigelow在此领域的研究具有重大贡献。Bigelow(1994)提出跨文化商务环境下的商务能力应涵盖十个方面:对文化和组织的理解力、适应能力、建立关系能力、系统和多视角的思维能力、态度、敏感性、语言能力、文化影响下的决策能力、外交能力和跨文化能力。Lane与Distefano(1992)在回顾了有关全球国际商务战略管理和国际营销领域中急需解决的人力资源能力问题后,强调了国际商务管理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发展和运用国际商务技巧的能力、管理变化和过渡的能力、在多元文化下进行管理的能力、在各组织结构中设计和运作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和在组织中学习与转移知识的能力。显然,良好的跨文化商务技巧能使商务贸易者有效的参与国际贸易事务。

在跨文化商务交际中,语言、文化、商务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国,此方面的研究集中揭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培养方式。冯毅(2004)阐释了企业管理中的跨文化沟通。提出从认知层面、价值观层面、语言层面和非语言交际层面构建我国企业跨文化沟通体系的建议。周锰珍(2004)从言语行为、非言语行为、意识形态、价值标准、礼貌策略等方面分析了跨文化经济交际在商务话语系统中的表现、作用和影响,并提出了深入了解对方文化和遵循经济市场的共同规约等建议。

诚然,跨文化商务技巧的发展需要在商务环境中得到磨练,实践经验和大量的在职培训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高等教育在培养商务人才时,义不容辞要以培养学生跨文化商务技巧为核心。越来越被首肯的做法是通过跨国合作提供国际商务课程。让学生有机会参加多文化的小组活动,与来自不同文化的同学进行合作与交流。

跨文化管理能力

跨文化管理能力与跨文化商务技巧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强调综观全局的高级管理能力。一个跨国公司跨国投资经营时,他们往往需要融合三种文化:自己国家的文化、目标市场国家的文化、企业的文化。跨文化管理能力在国际化经营管理中非常重要(黄华,2004)。国际管理能力包括:具有国际视野的商务能力、在国际贸易管理中协调不同文化的能力和在国际贸易中有效管理人力资源的能力。合格跨国管理人才应具备:全球化的视野、对地方情况快速做出反应、协同学习、转变和适应、跨文化交际、合作与国外经验等素质(Adler和Bartholomew,1992)。

跨文化贸易能力的发展顺序

在国际商务课程中,有效跨文化素养发展途径要求其培养过程必须符合一定的能力发展顺序。Clackworthy(Laughton和Ottewill,2000)的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将跨文化能力发展分为六个阶段(见表1)。

发展的第一阶段被Clackworthy看成为“质疑”或“无知”阶段。他把受训者称为“本地专家”。也就是说,受训者具有较表层的文化差异的认识,而他们行事以本国文化为标准。在“觉察”阶段,学习者逐渐意识到跨文化差异的存在,同时他们也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弱点及存在跨文化技能差距。到了“理解”阶段,学习者开始深入的了解跨文化差异的内涵以及跨文化技能发展的性质和纬度。在“合成”阶段,学习者开始将本土文化和异国文化进行融合,这些“二元文化专家”开始掌握了以技能为基础的跨文化能力。接着学习者自然的过渡到了“选择”阶段,学习者又被称为综合者,能够自如的融合两种文化,并结合技能方法构建跨文化能力。到了最后的“能手”阶段,学习者能够利用跨文化能力管理国际贸易项目,达到了一个多元文化“领导者”应具有的能力水平要求。

高校国际商务课程是符合市场需要,并急需通过与国际接轨来加强建设的一门学科。对我国高校国际商务课程建设者来说,其挑战在于开发将跨文化能力发展曲线和技能发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的课程内容,,以使学生的跨文化能力逐步得到提升。在采取这种培训理念时,整个程序中的技能发展培训必须在多元文化的视角下进行。但是在课程整合与统一的现代国际商务教学下,方案的设计有一定的难度。在英国,大部分大学的商校开设的国际贸易专业的一些课程的教科书都已将跨文化教学内容独立成章,其他课程则将文化教育很好的融入各个章节中。在美国,不少商学院开设了“国际贸易文化”课程,如圣路易斯大学开设了“欧洲政治和文化环境”、“拉丁美洲政治和文化环境”、“亚太政治和文化环境”和“管理文化差异”等课程,以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商务能力。

跨文化能力培养的教学方法

深入到培养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具体教学策略,我们可以从人力资源培训项目中汲取经验。下文以Clackworthy的文化能力发展曲线为基础,结合不同发展阶段的不同培养任务提出具体的教学建议。

从教学的模式来说,我们可将教学分为事实教学、分析教学、实践教学(见表2)。

事实教学

事实教学一般用于学生跨文化能力发展的初级阶段,学生此时往往会对异域文化存在疑问,开始觉察到文化差异的存在,容易会以固有的本国文化来对异域文化想当然。教师在教学中要恰当的介绍不同的文化,并简单介绍相关的文化理论(如:Hofsted的四维理论),使学生在了解大量的有关跨文化知识的同时建构初步的理论框架。具体的实施方法有讲课、提供相关书籍、播放录像、专题讲座等。

分析教学

分析教学是指以对比分析为手段,深入分析理解国际商务实践中成功和失败的案例。学生对不同的案例加以分析,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较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跨文化商务的技巧。在此阶段,基于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是最有效的。教育者也可以采取课堂语言训练、比较练习、多媒体交互学习等方法来进行教学。

实践教学

实践学习适用于跨文化能力发展的最后阶段。教师以发展学生多元文化能力为目标。教育学生利用已有的跨文化技能构建正确的文化观。初步参与并利用已有的跨文化能力进行商务实践。这一阶段是针对大三大四开始参加商务实践的学生设计的。教学以参于活动的方式为主。可以采用的教学活动方式有:跨国小组活动、文化训练自我诊断、角色扮演、国际工作经验、跨国商务谈判模拟等方法。这一阶段的关键是发展学生的文化元认知能力,在每一项活动前,让学生事先有一个明确的规划: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事后有反思:做了什么,成功否,学到什么,如何做的更好。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加快了其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跨文化素质是跨国界合作的必备素质。任何高校的人才培养都应服务于市场需要。忽略劳动力市场发展趋势的培养模式将导致学生面对挑战无所适从。以上对跨文化能力的内涵界定和发展顺序的分析,以及便于操作的具体教学建议供高校国际经济贸易课程设计者、教材编撰者、一线教育者参考。

参考文献:

1.曾宇平.国家经济与贸易人才独特素质及其培养对策.经济师,2003(11)

2.陈立新.跨文化管理对我国企业跨国经济活动的影响.商业时代,2004(1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