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实用心电学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81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实用心电学杂志

主管单位:江苏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江苏大学
  • 创刊时间:1993
  • 国际刊号:2095-9354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邮政编码:212013
  • 国内刊号:32-1857/R
  • 邮发代号:28-438
  • 全年订价:¥ 148.00
  • 发行地区:江苏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现代远程心电监护
  • 射频消融理论与实践
  • 学术动态
  • 心电散点图
  • 论著
  • 综述
  • 病例报告
  • “巨R波形”ST段抬高的特性及其临床意义

    以往根据心电图出现病理性Q波、ST段移位及T波改变,将心肌梗死(MI)分为急性、亚急性和陈旧性3个时期.近年发现,MI早期心电图多不能显示(MI)典型图形,往往只有ST-T改变.本文旨在探讨超急性期MI罕见的"巨R波形"ST段抬高的特性及其临床意义.

  • 静息心电图无心肌缺血改变的3支病变60例分析

    目的探讨冠心病3支病变者心电图无心肌缺血改变的机理;认识静息心电图诊断的局限性.方法回顾分析60例冠脉造影(CAG)为3支病变而静息时心电图无明显缺血改变者临床资料.结果60例中32例行冠脉支架植入术,18例行冠脉旁路移植术,10例放弃上述治疗而行内科保守治疗.结论不能单凭静息心电图有无缺血改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冠脉病变,应重视结合临床表现分析...

  • 妊娠晚期妇女心电图150例分析

    本文分析150例妊娠晚期妇女的心电图表现,与150例非妊娠健康同龄妇女作对比,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50例孕妇均妊娠36W以上(A组),2000年12月~2002年12月在我校附属医院行产前心电图常规12导联检查,年龄23~35(平均27)岁.既往均无器质性心脏病史,入院后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心悸、气急等症状,但可排除妊娠期心脏病.另选非妊娠健康同龄妇女150例为...

  • 心脏病动态心电图监测386例分析

    目的探讨监测心脏病患者24h时心电图的变化.方法比较分析386例心脏病患者的心电图诊断.结果各种心脏病中最为常见的是出现房性心律失常,而冠心、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但心衰与室性心律失常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15),说明室性心律失常与左心功能减退无相关性.Lown分级Ⅲ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易引发猝死.心房颤动(Af)多见于风心...

  • 心脏神经症时呈现肺性P波的研究

    目的研究心脏神经症心电图出现肺性P波的原因,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对12例出现肺性P波的心脏神经症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12例均为17~35岁的男性,体形瘦长者8例,适中者4例.主诉均为胸痛伴胸闷.心率在90~105次/min之间,心电图示单纯Ⅱ、Ⅲ、aVFP波高尖>0.25mV,治疗后随症状消失肺性P波也消失.结论肺性P波可较少出现于心率偏快,体形瘦长的中青年男...

  • 甲亢并低钾麻痹与单纯低钾麻痹伴心脏传导阻滞的相关分析

    目的探讨甲状腺机能亢进合并低钾麻痹与单纯低钾麻痹伴心脏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方法对比分析两者发生心脏传导阻滞的发生率、性别、平均年龄、心脏传导阻滞类型、发现心脏传导阻滞时的血清钾初始平均浓度,心电图恢复正常时补钾平均总量和平均时间等方面的差别.结果两者除心脏传导阻滞的类型有显著差异外(P<0.01),在上述其他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

  • 《专题心电图精解》一书出版

  • 预激综合征合并心房颤动心电图19例分析

    目的回顾分析预激综合征(WPW)合并心房颤动(Af)的心电图特征,探讨其鉴别诊断.方法分析19例WPW合并Af的室率、f波、R-R间距变化,QRS波形,以及心电轴等表现.结果19例室率为160~230次/min,平均180次/min;当心室率>180次/min时,全部导联见不到f波;R-R间距的变动范围为0.18~0.76s;QRS波绝大多数表现为完全预激图形,在心室率<180次/min时为完全预...

  • 书讯

  • 医学生心电图实习的教程设置

    目的在多年的心电图教学中逐渐摸索出一些教学经验.方法编写一套教学图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分析心电的基本现象.结果通过实习方法的改进,明显提高了实习医生快速识图的能力.结论从而使其在短暂2W内对典型、不典型、疑难的心电图都能有正确的分析水平.

  • MIC-Ⅰ型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仪用于食管调搏

    食管心脏调搏作为无创性电生理检查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近年已取得一定进展,食管调搏过程中除了需要电生理刺激仪外,还需要1个满意的记录系统,目前国内应用的记录系统有2种①心电图仪:80年代多用单导联心电图仪,缺点是体表心电图和食管心电图不能同步记录,只能将图形作模拟同步分析,时距测量准确性差,易导致误诊,心电图纸耗量大.随后改用3导联或6...

  • P波离散度与房性心律失常关系的探讨

    目的探讨P波最大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与房性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通过12导联心电图同步测定60例房性心律失常的Pmax和Pd,并与对照组比较,探讨Pmax和Pd对房性心律失常诊断的相关性.结果房性心律失常组的Pmax和Pd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当Pmax≥110ms,Pd≥40ms时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

  • 原发性心肌病患者心电图90例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肌病(PMD)与心电图(ECG)异常的关系.方法对90例患者ECG资料进行分析.结果90例ECG和24h动态心电图(DCG)检查显示:心律失常发生率88.8%(80/90),伴ST-T改变60%(54/90),左室大(右)和高电压33.3%(33/90),异常Q波14.4%(13/90).限制型心肌病(RCM)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00%,肥厚型心肌病(HCM)为97.6%,扩张型心肌病(DCM)为(33.3%)比较有显著...

  • 动态心电图检出房室传导阻滞38例分析

    目的评价动态心电图(DCG)对房室传导阻滞(AVB)的诊断价值,特别是间歇性及夜间发生者.方法对DCG检出的38例AVB者作回顾分析.结果AVB可发生于有器质性疾病者,可也见于正常人.结论对于有心悸、胸闷者应做DCG,以利诊断.

  • 动态心电图对心衰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检测体会

    心衰患者因猝死而死亡,约占总病死率的40%~60%,其中大部分与心律失常有关,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现对108例心衰患者的动态心电图(DCG)及临床资料报告于后.

  • 单纯性U波倒置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U波倒置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38例单纯性U波倒置心电图作分析.结果多见于冠心病(占42%)、高血压病(占34%)及左心室负荷加重的心血管疾病.结论U波倒置可预示着左心室受损.

  • 地戈辛血药浓度监测78例分析

    目的分析影响地戈辛血药浓度的因素.方法应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测定地戈辛血药浓度,有效血药浓度范围0.5~2.0ng/ml[1].结果共监测78例,<0.5ng/ml为14例,0.5~2ng/ml范围内为52例,>2.0ng/ml为12例.结论影响地戈辛血药浓度的原因复杂,临床上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很有必要.

  • 缺血预适应对先天性心脏病者体外循环的心电图影响

    目的观察单用冷停搏液与缺血预适应(IPC)加冷停搏液联合应用对先天性心脏病(CHD)心内直视手术者心电图的影响.方法CHD者20例,随机分为缺血预适应组(IPC组)和对照组.IPC组阻断升主动脉前实施3min缺血~5min再灌注的IPC,然后阻断升主动脉,灌注冷(4C)St Thomas停搏液,心脏完全停跳后开始心内手术.对照组不进行IPC方案.2组于并行循环前、开放升主动...

  • 小儿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儿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方法观察15例小儿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特点及心电图变化.结果全部病人心律失常为持续性,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不佳,控制原发病后心律失常消失.结论儿童紊乱性房性心动过速多为呼吸道感染、病毒性心肌炎等诱发所致,治疗原发病可控制.

  • 高龄胃癌术后并发心肌梗死者的临床观察与监护

    高龄患者冠心病发病率较高,在实施胃癌手术应激状态下,极易发生休克、心力衰竭和心肌梗死,是外科手术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我科自1998年5月~2004年5月收治15例高龄胃癌(60岁以上)术后并发心肌梗死者,现报告如下.

  • 不典型川崎病的早期诊断

    川崎病(KD)自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首次报道以来,随着对此病的认识,病例明显增多,因此制定了诊断标准[1].但同时临床也出现了许多不典型病例,本文综合分析了60例KD临床特点,以期发现不典型川崎病早期诊断依据和确定诊断有提示价值的临床特征.川崎病并发心血管症状已是后天性心脏病的重要病因,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减少心血管的损伤有重要意义.

  • 阵发性房颤其血流动力学研究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PAf)发生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早期诊断.方法利用多普勒超声仪对21例PAf(A组)窦律及房颤时LAD、LVEF、s-LAmax、LAEF进行检测,并与20例正常人(B组)及18例(C组)慢性房颤(CAF)者进行对比.结果①PAf患者窦律时左心房较正常人扩大,左心房功能减低,E/A比值降低且<1.②PAf发生前后左心房、左心室功能明显降低,而左心房大小无...

  • 老年心律失常动态心电图108例分析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心脏结构及功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其传导系统也随之发生变化,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24h动态心电图是有价值的无创性检查,可以明显提高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因此,我们回顾分析了108例老年患者动态心电图及其临床资料,旨在探讨老年患者心律失常的特点.

  • 室性心动过速与QT离散度的关系

    目的探讨室性心动过速(VT)与QT离散度(QTd)之间的关系.方法测量32例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DCG)VT者的QTd.结果32例VT组(A组)QTd(70.3±38.4)ms,对照组(B组)QTd(50.6±19.7)ms,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QTd的增大有助于对VT的预测.

  • 运动平板试验终止运动心率迅速下降心电图特点

    有关运动平板试验的分析、报道十分多见,大多是关于阳性率、相关血管、运动中心律失常等的研究.我们曾分析随运动时间的增加,心率上升缓慢与运动量不相符的临床意义.而终止运动后心率迅速下降至基础或低于基础心率未见报道,本文分析8例运动终止后心率迅速降至基础或低于基础心率的典型心电图资料,重点讨论其原因和临床意义.作者单位:271200 山东...

  • 正常P波形态分析

    目的研究正常人群窦性P波形态变化特点.方法用MIC-12导心电图机描记110例正常人12导同步心电图,分析多导联P波极性,统计数据用百分率.结果窦性P波在Ⅰ、Ⅱ、V3~V6导联100%直立,aVR导联100%倒置,aVF导联98.18%直立,V2导联96.36%直立,Ⅲ导联80.91%直立,aVL导联60%直立.结论只有Ⅰ、Ⅱ、V3~V6导联P波直立,aVR导联P波倒置才是诊断窦性P波的基本条...

  • 阿霉素静滴化疗心肌毒性224例心电图与心脏超声对比

    目的观察阿霉素(ADR)静滴化疗的心脏毒性和安全性.方法224例系均经病理检查确诊的癌症患者,应用常规剂量,采用静滴化疗,患者用药均持续6个周期.第2、4、6周期末分别检查心电图、心脏超声评定.结果化疗第2周期末,心脏毒性反应几乎未发生.第4周期末开始,心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停药后毒性逐渐下降,心功能恢复.结论采用小剂量分次给药,可明...

  •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右室心肌梗死(ARVI)的心电图特征.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50例,进行心电图回顾性分析.结果50例AMI中合并ARVI 18例,发生率为36%.下壁、正后壁AMI 23例中合并ARVI 12例,发生率52.2%.V3R~V5R导联QRS波呈QS型,其后ST-T有动态改变.部分病例有Ⅰ、aVL、V5、V6导联Q波消失,STⅢ/Ⅱ抬高>1,STⅡ抬高≥1mm,V1~V5导联ST段抬高呈递减性,S...

  • 房颤发生前的心电图演变特点

    目的探讨房颤(Af)发生前的心电图演变特点.方法分析74例Af发生前的静息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按年龄分为4个年龄组,按有、无器质性心脏病分为A、B 2组,比较不同年龄组Af发生前心电图改变与临床疾病关系.结果Af发生前心电图异常发生率高,与患者的年龄段、原有器质性心脏病密切相关(84.6%).有的呈一过性,与迷走神经兴奋或受到外来刺激有关.结论在年...

  • 妊娠妇女短P-R间期与LGL综合征的关系

    近年来,许多分析和研究认为P-R间期缩短可以是变异型James束传导异常引起,也可以是一种非传导异常所致.本院从门诊、住院孕妇中随机抽取970例进行分析,发现在孕妇中P-R间期缩短的现象远较其他年龄相仿的非孕女性比例要高得多(P<0.001);同时对其在分娩6个月后进行追踪随访,绝大部分人P-R间期恢复正常.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