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螺旋形理论”初析

张人杰 外国教育研究 2005年第11期

摘要:关于教育在社会流动和社会分层中的作用,教育社会学界有两种检视方式:其一,研究学生的社会出身与他们迭到的教育程度之间的关系;其二,研究学生迭到的教育程度与他们获得的社会地位之间的关系。本文关注的是在第二种审视中针对教育程度呈现螺旋形上升态势所提出的“螺旋形理论”,并从三个方面,亦即“螺旋形理论”的涵义、推进和贡献加以评析。这一理论值得关注的原因。与其说是由于它的新颖以及极具科学性和可移植性,倒不如说是由于它提出的问题颇有启迪,例如。就业难的是哪些阶层的大学毕业生?教育面前机会平等原则真的仅包括“起点平等”、“过程平等”和“结果平等”吗?

关键词:螺旋形理论教育不平等就业不平等

单位:广州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广东广州510405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南大期刊

¥292.00

关注 10人评论|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