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语文学刊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38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语文学刊杂志

主管单位:内蒙自治区教育厅  主办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81
  • 国际刊号:1672-861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邮政编码:010022
  • 国内刊号:15-1064/H
  • 邮发代号:16-52
  • 全年订价:¥ 163.20
  • 发行地区:内蒙古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文心雕龙》研究
  • 语用学
  • 中国文学
  • 外国文学
  • 语言学
  • 教学经纬
  • 封建末世的一曲挽歌——论《型世言》的创作思想

    《型世言》自面世以来就因书中充斥的封建说教思想而为人诟病,同时,也因为全面真实地反映了明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独具社会价值与史学价值,备受学者推崇。《型世言》的创作思想受到晚明社会现实的影响,更体现了陆云龙、陆人龙兄弟的思想倾向,作为下层知识分子,陆氏兄弟企图以《型世言》教化人心,挽救世风,但实际上无法改变商品经济冲击下,封...

  • 预叙多变 语言有神 简笔塑形 叙事明晰——《秦晋崤之战》艺术特色探析

    《秦晋崤之战》是《左转》写战争的著名篇章之一。本篇主要叙述在周襄王25年发生在秦、晋两个大国之间的战争,晋文公死后,秦穆公举兵袭击郑国,晋、秦两国作战于崤的经过。秦穆公不听騫叔的谏诤,秦师骄纵轻敌,招致失败。这篇著名的历史散文,其艺术特色虽经过几千年的"淘洗"依然熠熠放光,它的预叙多变,一波三折;语言有神,惟妙惟肖;简笔塑形,入木...

  • 从北麓诗社看乾嘉道年间浙中的士人和世相

    乾嘉道年间,浙中士人读书应考之余,结成诗社酬唱赠和,留下大量诗作,不仅表达了诗人个体的哀乐,而且反映了当时的时代风貌。研究这个群体对于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士人世相和地方经济文化有重要史料价值。

  • 不学诗,无以立;不学礼,无以言——论孔子“呆”否

    有人认为孔子的思想以维护礼乐秩序为目的,所以他是一个复古守旧的"呆"老夫子的形象。其实不然。孔子围绕着周礼和《诗经》,对两千多年来的思想文化进行了总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发展和创新,无论是在政治观念还是道德修养,研究学问还是教育弟子,都适应时势,灵活多变。《孔子家语》和《论语》中记录的孔子言行,都说明孔子并不呆板。

  • 《闲情赋》主旨之我见

    陶渊明的《闲情赋》文采绮丽,荡人心魄。但关于其主旨历来却争论不休,笔者从《闲情赋》的内容本身入手,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认为《闲情赋》的主旨是对爱情的大胆歌颂,是一篇爱情的宣言。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陶渊明冲淡朴素风格背后隐藏在其内心深处的浪漫情韵,使我们看到了现实生活中一个有血有肉的陶渊明,而不再是文学史上那个"采菊东篱下,悠...

  • 《阅微草堂笔记》与佛教的因果不虚论

    《阅微草堂笔记》是笔记小说的集大成之作,它虽然是一部谈狐说鬼的小说集,但作者的目的是通过鬼狐故事来劝善惩恶,宣扬善良美德。在这部作品中,因果不虚的佛教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与发扬。这种扬善避恶的佛教道德信念在人们高尚的思想道德建设,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 20年来《庄子》散文艺术研究综述

    本文主要对80年代以来《庄子》散文艺术的研究状况,按年代先后作了简要梳理。其中对于《庄子》散文艺术的研究有一些突破和发展,但也有一些不足,因此还需要对之做进一步的研究。

  • 论浪漫主义特色在庄子散文中的表现

    庄子的散文是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具有浪漫主义特色的,而这种特色是通过雄奇怪诞的意境、发人深省的寓言、富有诗意的语言这几个方面来体现的。正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庄子的散文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最早浪漫主义文学的杰作。

  • 孔子教育思想之我见

    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其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创造了卓有成效的教学方法,总结倡导了许多宝贵的教育主张和原则,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教育思想体系。他的这些教育经验和原则,是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宝贵遗产,至今仍对我们的教育实践有着指导的作用。

  • 价值的颠覆与中国式的成长——余华长篇小说《兄弟》中的成长主题与文化内涵

    长篇小说《兄弟》是余华沉寂十年之后推出的作品,与以往作品相比,具有更为广阔的社会学意义。小说延续了其《十八岁出门远行》、《在细雨中呼喊》等作品的成长主题,性意识的觉醒、暴力与死亡的震撼、对成人世界生存法则的熟谙与运用,使主人公在混乱的中国当代背景下懵懵懂懂完成了个体的成长历程。小说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不仅体现出整整一代中...

  • 论《小团圆》的语言之美

    《小团圆》的独特魅力,不仅在于张爱玲在人性方面深刻入微的挖掘,也不仅在于她的剧烈的创伤体验,更多地在于她令人惊叹的炉火纯青的语言。荒凉悲戚的音韵,浓烈阴郁的色彩、独特新奇的比喻,显示了张爱玲晚年不衰的艺术创造力。

  • 古典与现代:中国象征主义诗歌话语的发生——以李金发及其诗歌为中心

    中国象征主义诗歌创作源于1925年李金发诗集《微雨》的发表,其诗歌古典的外壳,现代的内核在中国新诗史上被视为怪异之作,也是一个讨论至今的热点,在人们普遍感到诗坛一潭死水的时候,他的象征主义诗歌创作为文坛带来了一种新异的感觉,使中国的新诗具有现代主义的要义。

  • 论三毛作品的创作流变

    三毛的创作作为一己心灵世界的实录,特殊的文体形式决定了它与宏大的社会题材无缘,而是带有鲜明的私语性、个人化等特点。但这并没有隔断其作品的社会性、精神性内涵,使之演化为一种独语式抒发。

  • 艰难的爱情——《春桃》人物形象新解

    许地山凭借着作家特有的缜密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创造了一大批色彩鲜明的人物形象,本文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方式,从另一个崭新的视角对《春桃》中的三个人物进行了系统分析。他们在爱情面前所做的艰难选择,不仅揭示了伦理与现实的冲突,也讽刺了当时的黑暗社会。

  • 谈钱钟书文学创作的特色

    俏皮幽默的心态,善于想象与联想的才能,深思明辨的性格,渊博的知识与雅正的训练形成了极为高超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艺术技巧,这几方面共同构成了钱钟书独特的创作个性和作品风格。钱钟书的文学创作不仅具有现实主义品质,还具有现代主义风格。他的文学创作从创作倾向、创作题材、创作艺术手法等方面都显现出独特的风格。

  • 无法回避的轨迹——论成长经历对张恨水小说的影响

    每一个作家所体现出来的文学叙述模式,是深受作家成长环境、成长经历及教育背景的影响的,张恨水也不例外。他的社会言情小说人物叙述模式的形成,是深受其个人成长经历的深刻影响的。

  • 生命与心灵的书写——论小说《无字》的主题意蕴

    2005年张洁凭借小说《无字》再次荣获茅盾文学奖,这部深沉凝重的长篇小说是作者生命与心灵的书写,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研究价值。本文通过文学史的研究视阈,解读《无字》的自我认同主题、母爱主题与人文关怀主题。

  • 鲁迅作品的读者与文学启蒙的对象

    鲁迅作品难教、难学与鲁迅对其作品预设的读者有关。鲁迅作品的预设读者及实际读者与其文学启蒙的终极对象存在脱节。他预设的作品读者及其作品的实际读者是当时的知识精英,而非普通民众,即:他文学启蒙的终极对象。这种悖论主要原因是鲁迅文学启蒙遭遇三重困境,进而做出的权宜选择。

  • 美丽的忧伤——《边城》的悲剧蕴涵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坛的一颗璀璨的明星,深受读者的喜爱。《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它历来被读者认为是湘西"人性美"的代名词,但仅看到《边城》人性美、人情美,难免会走向偏至。本文不否认历来对《边城》人性美的阐释,但侧重从人的悲剧、命运的悲剧、文化悲剧三个方面挖掘《边城》深层次的悲剧意蕴。

  • 临时名量词与词语语义音节的关系

    熙先生说:"临时量词是借名词当量词用",但在语料中,还有借自动词、形容词的临时名量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语义与其作临时名量词都有一定关系,名词、动词、形容词的单音节形式是它们作临时名量词的优选形式。

  • 体育新闻中的战争隐喻研究

    不论是体育赛事的转播,还是有关体育新闻的报道,体育新闻语篇常常运用大量的隐喻概念,而其中"战争"源域映射到体育领域的战争隐喻占绝大多数。本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对体育报道中的战争隐喻进行研究,主要是从各种网站或专门的体育网站上对体育新闻报道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报道进行研究。通过总结、分类、归纳、整理,对体育语言里的战争隐喻进行研...

  • 关于汉语复合词与词组划界问题的反思

    汉语复合词与词组的划界是语言研究中的难题,这种现象值得反思。现代学者从原型范畴、词汇化等理论角度出发作出了积极地探索。由于汉语复合词构词的特点,区分复合词与词组要从外部形式、内部结构、组成要素、语义特征等方面综合考虑。

  • 析《大波》中四川方言词语的运用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李劼人被誉为典型的地域小说家。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四川人,在其作品中对方言的运用可谓得心应手。其代表作之一的《大波》(第一部)中随处可见四川话中特有的词语。为了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作品,理解四川话的生动含义,本文从中摘录了所有的方言词语,分别从它们的意义、结构、造词方式、特殊用法等方面加以论述,意在展示出它...

  • 汉语反问句的特征及其语用分析

    反问句与一般疑问句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它的使用和解读往往依赖于具体的语言环境,而且其使用过程又会涉及多种语用因素。因此,要注意反问句使用的场合,避免出现滥用反问句的现象。

  • 从中国语言学史上的几种识字教材看其语言学思想

    中国语言学史上识字教材很多,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语言学思想。

  • 关于汉语词类划分的几点“想不通”的问题

    词类划分问题是一个老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针对当今汉语词类划分的结论,提出了三个疑问:1.划分词类的目的是什么?2.为什么拿现有的词类在古代汉语中会遇到"词无定类"的尴尬?3.汉语的词类结论在实践中是否得到了充分地应用呢?并且,谈了些粗浅的想法。

  • 论《孟子》中的第一人称代词

    本文研究《孟子》中的第一人称代词,从定量和定性两方面对《孟子》中第一人称代词进行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分析讨论,以期对其中的第一人称代词的用法有一定的揭示,并为进一步研究先秦人称代词打好基础。

  • 《南柯一梦》双音词研究

    明朝汤显祖的《南柯梦记》是根据唐朝李公佐的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改编而成。本文主要从词汇的角度对《南柯一梦》的双音词从词语的构词类型还有词性方面进行了分析。

  • 《汉语大词典》释义商榷

    明清小说中的语料对于近代汉语词汇的研究而言丰富而宝贵。但其中存在着的大量的方言词语和同音字替代的现象,使得对文本的理解产生不少困难。本文以其中一些词语为例,对《汉语大词典》中的一些释义作出辨正。

  • 会话原则在外交新闻发言人例行记者会中的应用

    在交际过程中,语用学所起到的作用就是研究人们如何传达内容、理解内容,从而获得有效交流,进而达到成功的交际。而运用语用学中的会话原则理论分析外交新闻发言人的例行记者会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揭开外交语言的神秘性,使我们领略到语言的魅力和智慧。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