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语文学刊
省级期刊

影响因子:0.38

预计审稿周期:1个月内

语文学刊杂志

主管单位:内蒙自治区教育厅  主办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
  • 创刊时间:1981
  • 国际刊号:1672-8610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邮政编码:010022
  • 国内刊号:15-1064/H
  • 邮发代号:16-52
  • 全年订价:¥ 163.20
  • 发行地区:内蒙古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文心雕龙》研究
  • 语用学
  • 中国文学
  • 外国文学
  • 语言学
  • 教学经纬
  • 明代《三国》小说版画之美——以周日校本、李卓吾本、英雄谱本为例

    明代小说的版画别具风味,周日校本、李卓吾本、英雄谱本《三国演义》插图均采纳单幅大图的版式,审美性大大增强,分别以的典雅、豪迈、精致的笔触展现三国气象。三者刊刻时间经历了万历到崇祯,反映了这一时期金陵版画对建阳版画的影响。

  • 息夫人的传说及思考

    春秋时期的息夫人的故事已经跨越两千余个春秋,至今仍在豫南大地的淮河流域等地广泛流传着。它的历史、它的流播、它的旺盛的生命活力,的确给今天的我们太多的感慨与思考。这个古老的历史故事促使着现代人不由自主地去关注它,并试图用现代传媒的手段去解读它,传播它。

  • 元朝诗人萨都剌族别考

    萨都剌是元代一位重要的汉文诗歌创作家。长期以来,关于诗人萨都剌的族别归属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尚无定论。本文将从多种角度来证明萨都剌是蒙古族诗人。

  • 钟嵘对晋诗评论的辨析

    钟嵘对晋诗人评价颇高,以为他们是建安文学的复兴和接续,而后世则普遍认为晋诗伤于轻绮缛靡,风骨已失,是建安之衰变而非继承。钟氏独持异论缘于他对诗歌的评价标准,对诗歌本质的认识,以及对建安风力的不同理解。

  • 文献学与文艺学的完美结合——从《钱谦益诗学研究》看杨连民的研究方法

    钱谦益是明末清初诗坛上继往开来的关键人物,被称为"文苑宗师",以至"四海宗盟五十年"。但由于他是"贰臣",过去很多学者对他持有偏见的态度,对他在诗学发展史上的作用与地位也肯定得不够。杨连民从诗学批评的角度,着重研究钱谦益诗学形成的背景及诗学理论的内容,颇有价值。同时,杨连民把文献学与文艺学相结合,以及知人论世,不因人废言运用...

  • 论《红楼梦》里的园林与建筑描写

    《红楼梦》是一部举世的文学经典,它之所以成为经典,不仅是因为从文学的角度来说,它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文学形象,有着严谨紧凑的情节结构,述说了一个时代的兴衰变更,还因为书中有大量的除文学之外的知识,如服饰、建筑等。当然,作为小说,书中的其它知识都是为小说服务的。本文从书中的园林和建筑描写入手,分析作者结构小说的深刻用意。

  • 《词综》与《花庵词选》之比较

    本文从《词综》的评本角度入手,分别介绍了《词综》与《花庵词选》;同时探讨了二者内在的关系,即同是崇尚"雅",内涵却各有特色;以及形成这种不同的多方面原因。

  • 陈眉公诗歌“松”意象浅析

    晚明陈继儒绝意科举,壮年归隐。多年的山居生活,诗集中有很多描写山林景物的内容,其中尤其以对松的描写最能体现诗人"胸中不着名与利"的隐士心态。

  • 周邦彦词集题跋序文论略

    我们在对周邦彦词的内容风格进行研究探讨时,当我们把视角从周邦彦词集文本本身移开,转而去关注那些与之有关的题跋序文,亦觉得其中有些问题颇值得玩味,本文通过对周邦彦词集题跋序文的细读,可以大略了解到周词三方面的风格特色,即当行本色;善采融前人诗句入词,浑然天成;内容风格缜密典丽、浑厚和雅。

  • 称谓转换的社会功能——以《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为例

    称谓是言语交际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同一指称对象称谓的转换,可以调节人物之间的社会关系。本文以《郑伯克段于鄢》为例,分析称谓转换所传递出的社会功能,从而进一步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

  • 析“易安体”的美学思想

    李清照是我国宋代杰出女词人。本文通过对李清照文学创作过程的探讨,结合其作品的分析介绍,总结出"易安体"的主要美学思想及其特色。

  • 美若辛夷——谈王维的自然观

    在山水诗中,诗人的自然观无疑在根本上决定着作品的风格和境界。直接由诗人的自然观来切入作品,无疑可以更直观地窥见诗人的心理结构,从而更好地领解其自然诗歌的无限韵味和精神内涵。本文将王维自然观的构成分为三个方面:还自然以本然的面目,以自然为知己和皈依,从自然中体悟生命本真。

  • 中国传统“传神”论对人物描写的启发

    神包含情的内容、人格的内容,并借形得以表现,这为明清小说等叙事类文学的以形写神论打下了理论基础。要想使作品传神,就要做到写形、写情、写人格精神融为一体;对社会生活和人物进行长期深入的观察、体验、分析和研究,熟悉人情物理;依据人情物理设计、安排和驱遣作品人物,构思并刻画出符合生活逻辑的人物言行举止。

  • 周朴园与侍萍关系的精神分析美学视界

    把《雷雨》中周朴园与侍萍的关系,纳入精神分析美学视野剖析,可以窥见周朴园对侍萍感情的复杂性。从对侍萍的初恋到最终的遗弃,我们不仅看到封建的婚姻门第观念造成的人生悲剧;还看到个体选择的不负责任是导致人生悲剧的内在根源,并从周朴园怀念侍萍的古怪行为洞见其沉迷于"假爱情"的病态心理特征。

  • 新闻工作者文学修养举要

    针对目前有些新闻工作者满足于一般层次上的新闻事件说明、忽视加强文学修养的实际情况,本文在阐明文学修养与新闻写作之间密切联系的基础上,着重从遣词造句、感受体验、构思结构、写人状物等几个方面论述了文学修养在新闻写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 论美学与文化对服饰品牌翻译的影响

    当今服饰市场,品牌缤纷杂陈,经济全球化使得品牌的中英互译显得尤为重要,恰如其分的服饰品牌可以使服饰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大放光彩。因为服饰本身就是一个审美符号和文化符号,所以本文将在一些翻译技巧的基础上,对服饰翻译与美学和文化之间的联系进行适当探究。

  • 自然之子 灵性澹澹——沈从文小说中的少女形象解读

    在沈从文的小说中活跃着众多鲜活的少女形象,如翠翠、三三、萧萧、夭夭、阿黑等,她们身上无不体现着自然人性的生命之美。沈从文在其作品中多角度书写了这些少女的真、善、美,在她们身上寄寓了他对"美在生命"、"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向往。

  • 对革命“样板戏”的再认识

    十年""是精神家园的荒原,主流文学更是没有在文学的长廊中留下禁得起时间考验的"经典",名噪一时的"样板戏"因为特定的政治环境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太多苦难的回忆让人们特别是经过那段岁月的人们不愿意再触碰那个时代的任何东西,更谈不上给予客观的评价。对待历史人们需要的是一种态度,尤其是这历史镌刻着耻辱,需要更多的勇气。

  • 温暖叙事下被遮蔽的空间——解读铁凝《笨花》

    铁凝的长篇小说《笨花》,在朴素、真挚的温暖叙事中,一幅近五十年历史的笨花风俗民情图向我们蔓延开来。然我们发现,在温暖叙事下面,其实遮蔽着更为本质的东西,反映出铁凝小说温暖叙事的局限。

  • 论异化与新时期文学

    "异化"属于哲学范畴的重要概念。马克思吸收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关于异化理论的合理内核,并将哲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起来,提出了在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劳动异化理论。在我国,""结束之后的思想解放运动中也开展了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理论的讨论。本文意在论述新时期文学创作中所体现的异化现象,它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人与人关系的异化...

  • 诉苦者的转变——以周克芹《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例分析

    "伤痕文学"是中国在80年代开始的一种文学创作思想(潮流),是中国在""结束后最先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主要表现""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上的巨大伤害以及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反思,是一个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文学现象。它使文学恢复了尊严,是新时期文学一个良好的开端。本文以周克芹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为例,分析伤痕文学的特征、历史意义以及现...

  • 简论新时期文学思潮中的王蒙

    在新时期文学探索的道路上,王蒙可谓是风口浪尖上的人物,当然他势必存在被文学思潮淹没的危险。如果说在80年代初的伤痕文学思潮中,王蒙起先锋引导作用,80年代中期的寻根文学思潮中仍气势不可挡,那么90年代他却淹没在大众文学思潮这一更大的洪流中,其影响相对微弱,但他仍抱着乐观向上,激情充沛的心态。

  • 试论20世纪90年代乡土小说叙事立场的转型

    社会文化的发展对文学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并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就20世纪90年代乡土小说叙事立场的转型作一阐释,通过梳理发现这一转型大致是从传统乡土叙事转到了现代和后现代意识下的叙事,并出现了叙事的多元化。

  • 论公安文学的平民叙事

    九十年代很多公安文学作品都写灰色的小人物,与警察形象的高大全相距甚远,正是这样的写法才真正刻画了贴近现实、可触可感的质感的鲜活的警察形象,使整个公安文学作品打上时代烙印。

  • 再说“年、月、日”的词类

    文章主要讨论现代汉语中"年、月、日"等词的词类问题。对这一问题,前人所依据的现象基本相同,但具体的结论却有较大不同。有人认为"年"等是量词、"月"等是名词;有人认为"年、月、日"等本身区别与词语所表示的时间长短有关;有人认为"年、月、日"等都是名词。本文坚持确定词类的原则,通过细致的分析,认为"年"等是量词、"月"等是名词...

  • 字母词汉化面临的五大障碍

    本文阐述了字母词汉化面临的五大障碍:存在着支持和放任字母词的固有态度;存在着不易彻底汉化的字母词类型;存在着字母词简明好用的怀旧心理;存在着汉化导向鞭长莫及的应用领域;存在着新传入字母词有效汉化的现实困难。

  • 时政漫画中的多模态隐喻

    作为认知语言学最重要的理论之一,概念隐喻理论自提出以来,已引起了学界广泛的研究。该理论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手段,是人们用来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推理的主要机制;隐喻从根本上讲是概念性的,不是语言层面上的问题,隐喻性语言是概念隐喻的表层体现。Forceville(2009)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多模态隐喻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源域和目标域全部或主要是...

  • 语言形式变异的表意效果分析

    基于语言变异所能产生的修辞效果分析,从话语生成与话语理解的关系方面探讨了语言形式变异的理解问题,指出:在语言形式变异的理解方面,语境是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分析电影《大话西游》的台词

    《大话西游》台词中的"无厘头"语言,给传统的话语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而这些冲击归根结底是修辞在话语中应用导致的,本文从象似性相关理论结合修辞格分析《大话西游》的台词,以解释观众看此电影时常发笑的原因。

  • 从俞樾《古书疑义举例》看古书讹误类型

    古书传至今日,存在多种讹误,所以校勘工作尤为重要。清代是校勘发展的鼎盛时期,俞樾是清末著名的校勘训诂学家,他将丰厚扎实的小学知识运用于校勘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所著《群经平议》、《诸子平议》以及《古书疑义举例》都以校勘取胜。本文以《古书疑义举例》为例,结合书中阐述的校勘条例,对古书讹误类型予以梳理总结。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