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水平的临床意义

王绍欣 何海超 王宏运 董平栓 李转珍 杨旭明 杨喜山 中国实用医刊 2012年第01期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术后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本研究采用固相夹心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50例AMI患者发病后6h以内(PCI术前)及发病后9、12、24、48h血浆H—FABP、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浓度;将实验组分为死亡组、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H—FABP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三个亚组中,无并发症组患者血浆H—FABP浓度在发病后4—6h达高峰,12—24h恢复到正常范围;而并发症组和死亡组患者血浆H—FABP浓度在各个时间点都高于无并发症组,而且峰值延迟、持续不降并有增高趋势。三组的组间、不同时间点以及组间和不同时间点的交互作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ABP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诊断的特异性生化标记物,对AMI有重要的诊断价值。AMI患者血浆H—FABP峰值延长甚至持续升高可能为心肌梗死后各种并发症对心肌细胞的持续损伤有关,H—FABP浓度的动态变化对AMI患者危险分层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单位: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 洛阳471003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实用医刊

部级期刊

¥408.00

关注 51人评论|2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