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

刘玉珍; 张震宇; 郭淑丽; 何文; 张晓蓉; 王淑珍; 刘崇东; 李金凤; 李琳 中华妇产科 2006年第02期

摘要:目的 探讨妇科盆腔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的发生率、高危因素及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前瞻性比较141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LEDVT的发生率、发病特点、高危因素、诊断方法及凝血功能变化,分别于术前1周、术后48h及术后5—7d检测患者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时间、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物、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剂水平,并行双下肢静脉超声检查。结果 (1)术后发生LEDVT22例(血栓组),发生率为15.6%,发生时间为术后2~7d,平均(4.1±1.2)d;术后未发生LEDVT119例(非血栓组)。(2)发生LEDVT的高危因素是术后开始床上活动时间晚、术后常规应用止血药、合并心血管疾病、淋巴清扣术、年龄、全身麻醉、恶性肿瘤等,但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及术后应用止血药是LEDVT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3)血栓组术后D-二聚体平均为(0.9±0.6)mg/L,非血栓组为(0.5±0.4)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D-二聚体用于预测LEDVT的阳性预测值为31.0%,阴性预测值为98.6%;手术后较手术前抗凝血酶-Ⅲ有所升高。(4)22例行静脉超声诊断的血栓患者中,有4例行双下肢静脉造影,结果均与超声诊断相符。(5)两组手术前后组织型纤溶酶原活化物、纤溶酶原活化物抑制剂等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妇科笳腔手术后LEDVT的发生率较高,D-二聚体、抗凝血酶-Ⅲ水平检测结合静脉超声检查,可作为LEDVT的早期筛查手段。建议对有LEDVT高危因素的患者,手术后2~7d常规筛查静脉血栓,争取早发现、早治疗。

关键词:静脉血栓形成妇外科手术手术后并发症

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妇产科; 100020; 现在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妇产科; 261031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华妇产科

北大期刊

¥465.60

关注 19人评论|4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