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结核性胸膜炎并发胸膜结核瘤的影响因素探讨

周柳青; 邹丹凤; 范琳 中国防痨 2017年第11期

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性胸膜炎并发胸膜结核瘤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科连续收治的诊断为初治结核性胸膜炎的41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入院时胸腔积液的细胞分类,腺苷脱氨酶(ADA)、蛋白、葡萄糖、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以及胸部CT扫描特征;记录随访疗程中是否出现胸膜结核瘤,以及胸膜结核瘤发生的部位、个数,治疗方案是否调整、如何调整,是否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方案调整原因;记录所有研究对象的实际疗程、胸膜结核瘤吸收变化的情况及最后的治疗转归情况。所有研究对象均随访到疗程结束。结果415例患者中,并发胸膜结核瘤者209例(50.4%),中位年龄为29(23-39)岁,较未并发者的中位年龄[38(26-57)岁]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00,P〈0.05)。并发胸膜结核瘤患者中使用非标化方案治疗者占42.6%(89/209),高于未并发者的29.6%(61/2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6,P=0.006)。初治标准方案由于药物不良反应而调整药物者发生胸膜结核瘤的比率(32.5%,62/191)高于未并发者(21.2%,33/1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97,P=0.030);并发胸膜结核瘤后给予变更原方案强化治疗者98例,疗程结束时有90例胸膜结核瘤病灶显著吸收(91.8%);治疗方案未变更者104例,在疗程结束时有89例胸膜结核瘤病灶显著吸收(85.6%),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9,P〉0.05)。结论年龄较轻及治疗中使用非标准方案可能是结核性胸膜炎并发胸膜结核瘤的影响因素。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并发胸膜结核瘤后,继续给予原强化方案治疗,疗程适当延长,可使大多数胸膜结核瘤获得明显吸收。

关键词:结核胸膜结核瘤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单位: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结核病临床研究中心; 上海市结核(肺)重点实验室; 200433; 上海市东海老年护理医院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国防痨

CSCD期刊

¥532.00

关注 18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