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危重症患者心房颤动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

付建宇; 毕红英; 夏云松; 方慧; 刘旭; 唐艳; 王迪芬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2018年第04期

摘要:目的分析危重症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常规检测指标与患者新发房颤的相关性以及诱发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前瞻性观察性研究,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入住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ICU)发生房颤的患者,根据既往是否存在房颤(包括持续性、阵发性或永久性房颤)将患者分为新发房颤组和既往房颤组;另外选择同期无房颤病史、无新发房颤的ICU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无房颤组)。分析3组患者一般流行病学特征,房颤发生后(新发房颤组)或入ICU后(既往房颤组、无房颤组)48 h内血生化、凝血等相关指标;比较新发房颤组房颤发生前48 h内与无房颤组入ICU后48 h内实验室指标最差值的差异;采用Pearson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各指标与危重症患者新发房颤的相关性;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新发房颤的危险因素。结果最终纳入房颤患者179例,占同期ICU收治患者的10.70%(179/1673);男性106例,女性73例;年龄(71.73±23.22)岁;新发房颤75例,发生率为4.48%(75/1673),28 d病死率为45.33%(34/75)。新发房颤组(75例)、既往房颤组(104例)、无房颤组(75例)间患者年龄、心血管疾病史、心力衰竭(心衰)史等方面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与既往房颤组和无房颤组比较,新发房颤组肾功能不全的比例更高,肌钙蛋白、血钠、血钙、降钙素原水平更高,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更长,具有更高的ICU住院费用和总住院费用。与无房颤组比较,新发房颤组患者感染性休克的比例更高,房颤发生后24 h血管活性药物累积用量更高,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更多,具有更高的脑利钠肽前体(pro-BNP)、血肌酐、血乳酸水平,更低的前白蛋白、氧合指数和血钾水平,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OFA)、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

关键词:危重症心房颤动医院发生率预后危险因素

单位:贵州医科大学; 贵州贵阳550004;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 贵州贵阳550004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北大期刊

¥640.00

关注 24人评论|3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