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吉林省大豆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化

郑洪兵; 徐克章; 赵洪祥; 李大勇; 杨光宇; 刘武仁; 陆静梅 作物学报 2008年第06期

摘要:以吉林省1923-2005年间育成的30个大豆品种为材料,两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种子产量随育成年代呈线性增加,根据回归方程计算,产量从1923年的1197.80kg hm^-2到2005年的2305.54kg hm^-2,82年来增加了1107.73kg hm^-2,平均每年增加14.60kg hm^-2。随着产量的提高,株高降低,主茎直径增加,节数增多,节间缩短,分枝减少。相关和通径分析表明,产量与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和单株复叶数目呈显著正相关(P〈0.05),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对于产量的提高贡献最大;产量与株高、单株分枝数和倒伏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表明大豆产量的遗传改良过程中,植株抗倒伏能力提高,库容量增加,源器官叶片的同化能力增强。

关键词:大豆遗传改良农艺性状产量

单位:吉林农业大学农学院; 吉林长春130118;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资源中心; 吉林长春130124; 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院; 吉林长春130024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作物学报

北大期刊

¥1056.00

关注 20人评论|1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