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人际沟通的困扰8篇

时间:2024-04-22 15:21:47

人际沟通的困扰

人际沟通的困扰篇1

我的新书《年轻时——张颐武解说人生警语》出版,这部书是我近年来对人生警语的解读阐释的文字的结集,主要选自我的微博。这些文字多数有一个程式,就是常以“年轻时”开头,以“古语说”引一句古语结束。在微博上,这样的文字也受到了不少年轻朋友们的欢迎。他们觉得这些文字对于他们的人生多少有些参考的作用,让他们从中得到了一些启发。于是,这“年轻时”和“古语说”就成了我的微博的一个标志,以至遇到朋友或陌生人常常会提起来,仿佛张颐武这个名字就是和“年轻时”相联系的。一些人看到我就会说,你就是微博里的那个“年轻时”,他们常对我会心一笑,好像对上了暗号。从这些解说人生警语的微博受到欢迎中,我们可以看到年轻人正需要更多的激励和沟通。

今天80后、90后的年轻人的生活其实远比当年的起点高,也比当年的基本生活条件要好得多。他们也显示出了比当年我们这一代更强的能力和更高的素养。当年我们很多人面临的是基本生存匮乏的困扰,如今虽然生活条件早已改善,却又出现了衣食得以保障之后所引发的低迷和成长发展面临瓶颈的焦虑。虽然环境不同,但所面临的困扰和苦恼一点也不比当年少。今天的年轻人是独生子女的一代,是在中学和大学以考试成绩论成败的一代,又是中国历史上最富裕时期的一代人。他们在现实中往往不够成熟,面临各种问题和困扰。他们成长于一个消费社会的环境中,自古以来,诱惑和追求的吸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年轻人产生强大的影响力,一夜成名的示范和迅速积累财富的欲望也从来没有今天这样大。于是,他们对于自己的期许极高,但完成这些期许的能力和可能的路径却并不明确。这就会造成众多的困扰。其实这些困扰都是人类从古到今都存在的,同时也有随着时代变化而显示出的一些新特点。

他们面临多方面的挑战:首先,当今的不少年轻人都有某种挫折感。生活和他们的期望往往并不一致,初入社会的期望和现实的落差依然很大。其次,他们往往有和长辈、同事及朋友沟通不良的问题,在人际关系方面面临很多困扰,基本的待人接物的一些规矩和礼节并不是他们所擅长的,同时自我表达的能力也存在问题。对于社会和自己周围的环境缺少明智的体察,也缺少人际合作和交往的训练,公共感觉也比较差,又是独生子女,往往会有过度自我或过度情绪化的缺点。第三,由于今天的家庭和社会对于年轻人的期望很高,家长对孩子也过于溺爱,这导致年轻人缺少承受力和面对现实的能力,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局限或缺点,也害怕面对失败和问题,常常用逃避来应对。第四,互联网的兴起,“游戏文化”的流行和消费性的“用过即扔”文化的流行,使今天的不少年轻人耐力不足,不能专注地做好一件事,难以树立恒心和雄心。

这些问题常常让人的事业和生活面临问题,而这些问题其实需要过来人坦诚的沟通和对话来让他们适应社会,改变自身,学会面对。其实社会、家庭和年轻人之间需要相互理解。长辈和晚辈,老师和学生,老资格和新同仁都需要充分沟通。今天我们看到的不少年轻人的抱怨、牢骚和不满,其实正反映出了他们对于坦诚沟通和相互了解的渴望。他们的敏锐、直率的性格,以及超凡的创造性与想象力都值得我们很好学习,同时他们也需要我们老一辈人分享给他们的人生经验和处世方法。我们其实更需要跨代际的沟通、相互学习与理解。

人际沟通的困扰篇2

关键词:青少年;情绪困扰;校园压力;认知根源

一、情绪困扰的压力根源

压力是指刺激引起的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在多数情况下,有压力就有情绪反应,反过来,有情绪变化,即使是积极的情绪,通常也会导致压力,因此,压力和情绪其实是同一现象的不同方面。

青少年的压力来源可归纳为三大类,即日常困扰、人际困扰和学校生活压力。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校园压力。校园压力源与其他压力源交互作用引起青少年种种情绪困扰:

(1)焦虑。焦虑是一种紧张、害怕、担忧、焦急混合交织的情绪体验。当人在面临威胁或预料到某种不良后果时,会产生这种情绪体验。被焦虑所困扰的青少年内心感到紧张、着急、惶恐害怕、心烦意乱、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迟钝、记忆力减弱等。引起焦虑的压力源有:功课多又难,考不好又受到老师批评、体罚,父母的责骂、恐吓,失去同伴的支持,未来目标迷失等。

(2)烦恼。烦恼是青少年常见的不良情绪,即长时间影响他们的言行的一种心境,有损于学习和生活质量。引起烦恼的压力源主要有:学校环境差,不喜欢上课,老师给予过多的负担,同伴竞争压力大;不知道如何使自己的功课进步,时间不够用,理想目标不能达成,自己无法专心学习而父母期望又太高,家庭不和睦等。

(3)忧郁。忧郁是过度忧愁和伤感的情绪体验,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心境悲观、兴趣丧失、注意力差、无助、不安或反应迟钝、自责、孤立、伴有失眠等症状。导致忧郁的原因有:考试压力太大,挫折不敢让人知道,心中有委屈不敢发泄,遭人误解,受同学排斥,认知不协调、不一致等。

(4)沮丧。沮丧是指向自我的痛苦、难堪、无助的情绪体验。其外显形式表现为自我退缩、回避外界,不愿参加活动,不敢与人交往,特别害怕在公开场合说话或做事。比如不敢举手发言,唯恐老师提问等。沮丧的压力源有:长期的功课压力,或学习上成为永远的失败者,追求的目标屡屡遭挫;青春期感情发展受到重大打击;同伴冷漠、疏离,个人永远无法融入集体。

(5)自卑。自卑是指轻视自己或对自己不满意,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的情感体验。其外显形式表现为:不愿谈吐,很少交往,情绪阴沉。过度自卑会引起自我否定、消沉。引起自卑的原因主要有:在学校无特殊表现,在功课、才艺、运动等方面不如人;个人的相貌、智力不如人;父母地位低,家-庭经济困难等。

(6)冷漠。冷漠的青少年对自己的进步、人生的价值等漠然置之,麻木不仁,看破“红尘”。冷漠产生的主要原因:长期被人忽视或瞧不起,受同学歧视,父母讨厌,心中的愤恨不能宣泄等。由于缺乏与他人互动,往往容易产生与同学疏离、孤立的生活形态。

(7)嫉妒。嫉妒是一种既羡慕又敌视的矛盾情感状态。它饱含着焦虑、忧惧、悲哀、失望、愤怒、敌意、憎恨、羡慕、羞耻等不愉快的情绪,是一种错综复杂的情绪体验,主要源于与他人的比较。

(8)愤怒。愤怒是指个体在自己的欲求和意图遭到妨碍和阻止时产生的情绪体验,主要源于人际关系。如受到老师不尊重的惩罚,受到父母的误解与冤枉,无缘无故地失去自己认为有价值的东西,受到同学嘲笑、轻蔑,被同学恶意攻击、欺骗、欺辱等,都可能导致愤怒。

二、情绪困扰的认知根源

1.不合理的想法

青少年的非理性想法表现在:(1)提出绝对化的要求。指青少年从自己的意愿出发,提出难以达到的目标,认为某一事情必定发生或不该发生。(2)用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评价自我和他人。表现在:一方面对自身的不合理评价,例如:当遇到挫折或失败后,往往认为自己“一无是处”、“无能”、“笨蛋”,是“永远的失败者”,等等。这种以自己做的某一件事或某几件事的结果来评价自己作为人的价值,往往导致对自我价值和整个人的否定,并引起焦虑、自卑、抑郁等情绪;另一方面,是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即当别人稍有过失或稍有不合自己的心意之处时,就会认为他人很差、很坏,一无可取,就会一味地责怪别人,并产生敌意、愤怒等情绪。(3)“糟糕至极”的想法。由于青少年的情绪具有明显的两极性,当某一事件没有按照他们预想的结果发生或一件不好的事情即将发生时,他们会认为那是非常可怕的、糟糕至极的。当他们沿着糟糕至极的思路去看待事物而又恰恰遇到了自己认为绝对糟糕的事情时,就会陷入极度的不良情绪,难以自拔。

2.不正确的归因

归因是指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结果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结果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在很多情况下,行为结果本身并不一定能引起人强烈的情绪反应,而对行为结果的归因却会导致不同的情绪、动机和行为。

3.认知失调

美国心理学家费斯汀格将认知看作是个体对有关环境、他人以及自己的行为的知识、观点、信念、观念和态度的总和,是一个有结构的认知系统或认知结构。每一种认知结构或系统都是由许多基本认知元素构成的。认知系统的状态就决定于这些元素之间的关系,当认知元素之间的关系不协调、不一致或相互矛盾时,就出现认知失调。认知失调使人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青少年的认知失调主要是由所处时期的特殊矛盾决定的。

三、缓解情绪困扰的应对策略

1.加强理情教育

理情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教导学生以客观事实为基础来思考和行动,防止学生产生严重的焦虑、沮丧、敌意或自我贬损的负面情绪,并使其持续不断地练习克服影响情绪的非理性想法。

在压力之下的许多情绪困扰都来自不合理的认知。Ellis指出,“任何情绪障碍和行为障碍都伴有‘认知歪曲’及‘思维混乱”’。Lazarus认为,那些习惯于自我贬低和自我损毁的人,在他们思考问题和行动的时候习惯于把“自我”放在首位,不当的或过多的考虑自我,通常是造成焦虑、内疚和抑郁的原因。只有生活在自我超越当中,才能感到比较幸福。Ellis也指出,个人如果适当修正自我的完美主义思考,可减轻大半的压力情绪。所以,教师要引导青少年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淡化“自我中心”观念,对成败进行正确归因,才会缓解和摆脱情绪困扰。

2.引导青少年学会接纳自我

悦纳自我是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是一种积极健康的自我情感体验,具有如下作用:(1)接受自己,喜欢自己,有价值感、成功感、自豪感和满足感;(2)性情开朗,对生活乐观,对未来充满憧憬和理想,并以此为激励克服消极情绪;(3)平静而又理智地看待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冷静地对待自

己的得与失;(4)既不以虚幻的自我补偿内心空虚,也不以消极回避淡视自己的现实,更不以怨恨、自责以至于厌恶来否定自我。青少年的烦恼大多来自不能自我悦纳,教师要帮助处在自我评价过程中的青少年达到自我接纳的目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增加知觉的正确性;二是增加评价的正确性;三是增加解释的正确性。当青少年能更正确地知觉、评价和解释其经验时,方能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达到自我接纳,增进自我尊重的目标。

3.建立合理的期望

在竞争压力下,有些青少年学生形成不当的学习目标和抱负水平,千方百计地希望通过学习保护自己的自尊心不受伤害,而自信心又不足,所以心理压力很大。当持续时间较长时,就会产生严重的学习焦虑。这使得他们注意力不能集中,学习效率很低。为了减轻学习焦虑,他们常常又采取回避退缩的方式,消极地对待问题,过早地放弃努力。这样反而使得他们不能取得应有的成绩,令他们感到自责,从而进一步增加焦虑,导致恶性循环,影响身心健康。因此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能力,确立切合自身实际的抱负水平,可以增强自信心和毅力,降低对胜负的敏感度,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困扰。

4.疏通沟通渠道,给学生以宣泄的机会

人际沟通的困扰篇3

【关键词】中学生;性困扰;应对方式;人际关系

1问题提出

青春期时个体在社会性、情绪和认知发展上从儿童走向成年的阶段,生理发育成熟,并越来越独立自主和自我认同。青春期是决定人的一生的体格、体质、心理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期,长期以来青春期性教育滞后,中学生性知识匮乏,性困扰成为青少年发展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国外的一项研究调查了13岁到15岁的青少年性知识是从哪里得来的,研究发现两个比较普遍的答案是诸如电视和杂志之类的“媒体”(61%)以及朋友(60%),教师和家长也是重要的来源渠道(分别占45%和40%)。而我国的调查表明,我国青少年性知识的来源主要来自电视和书刊之类“媒体”的比例最高,达50%以上;其次是医学专用书籍,占20%左右;而从老师、父母获得性知识的比例均不足5%。这表明,我国青少年在应对性困扰时从人际关系方面获得的帮助很少。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大众传媒和互联网在青少年学习性知识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但这些信息对青少年性态度或的帮助并不是很大。人际关系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应对方式。中学生人际关系主要包括与异性关系、与同性关系、与父母关系、与老师关系。因此,本研究试图了解中学生人际关系对性困扰应对方式的影响,以期为培养广大青少年积极应对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2研究方法

2.1被试选取

为保证调查样本的代表性和尽可能地控制误差,在随机抽样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分层抽样,对地区、学校、年级和学习成绩都进行了平衡。最后在北京市的16个区县中随机抽取14个地区,在此基础上随机抽选32所学校,其中重点中学17所,普通中学15所;共有男生1137人、女生1302人参与的调查;年龄分布在13~17岁。

2.2研究工具

2.2.1应对方式问卷应对方式主要指的是个体面对外界事物的一种固定的反应模式。沃建中等人早先编制了适合中国人的运用的应对方式量表,主要包括退避、幻想、自责、求助、合理化及解决问题。在本文中,根据中学生青春期发育特点,借鉴沃建中编制的应对方式的维度,修改题项内容,考察中学生在不同性困扰下的应对方式。

问卷采用5点计分,计分方式同上。对各分量表进行同质性信度检验发现,其赫尔巴赫信度系数为0.379~0.691,对各量表进行因素分析,发现各变量的共同度为0.497~0.810,特根值在1.0以上的累积贡献率为38.271%-6.352%。用KMO and Bartlett’sTest,其Chisquare=19570.710,P

2.2.2人际交往问卷人际交往是个体社会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形成了各种人际关系。本文采用沃建中等人编制的人际关系测验。该测验分为5个维度:①与异性同伴关系;②与同性同伴关系;③与父母关系;④与教师关系;⑤与陌生人关系。共包括50个项目,采用5点评定法,完全符合5分,完全不符合1分,转换后,其人际关系质量的得分范围为1~50分,分数越高,表明人际关系质量越好。量表的α信度系数为0.5072-0.7681,复测信度为0.83-0.91。

共收回有效问卷2438份,其中男生1136份,女生1302份,数据使用SPSSl3.0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与分析

3.1中学生性困扰应对方式总体特征

对所有几种应对方式的平均数进行比较(见表1),可以看出积极解决问题的平均分最高,其次是求助,第三是幻想,第四是自责,第五和第六分别是退避和合理化。积极解决问题和求助是比较积极的应对方式,而自责、退避及幻想是比较消极的应对方式,从总体比较看来,中学生总体倾向于积极的应对方式。

3.2中学生人际关系对退避的影响

对人际关系各维度的平均数与退避的平均数进行相关分析(见表2),结果发现,退避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各维度均有极其显著的相关(r=0.17~0.20,P

3.3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幻想的影响

对人际关系各维度的平均数与幻想的平均数进行相关分析(见表3),结果发现,幻想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各维度均有极其显著的相关(r=0.08~0.19,P

3.4中学生人际关系对自责的影响

将自责的维度的平均分与人际关系各维度的平均分进行相关分析(见表4),结果发现,人际关系各维度与自责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20~0.26)。进一步以自责为因变量,以人际关系各维度为自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发现,人际关系各维度均能显著负向预测自责,且这些人际维度可解释自责变异的33.7%(R=0.337)。

3.5中学生人际关系对求助的影响

将求助的维度的平均分与人际关系各维度的平均分进行相关分析(见表5),结果发现,人际关系中同性关系、父母关系及师生关系与求助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04-0.13,P

3.6中学生人际关系对合理化应对方式的影响

将合理化应对方式的维度的平均分与人际关系各维度的平均分进行相关分析(见表6),结果发现,人际关系各维度与合理化应对方式均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0.12~0.17,P

3.7中学生人际关系对积极解决问题应对方式的影响

我们把积极解决问题应对方式的维度的平均分与人际关系各维度的平均分进行相关分析(见表7),结果发现,人际关系中异性关系、师生关系与积极解决问题应对方式均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06~0.15,P

4讨论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对于不同的应对方式而言,人际关系对它们的影响是不一样的。首先,我们把退避、自责、幻想、合理化四种应对方式综合分析发现,人际关系各维度均能显著负向预测这些维度,这说明了各种人际关系越好,关于性知识的交流就越多,性困扰也就越少。中学生采用退避、自责、幻想及合理化解决性困扰的倾向性就越不明显。而这些应对方式,除合理化倾向于中性以外,其余几种应对方式均是消极的应对方式,说明了人际关系对积极的应对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人际沟通的困扰篇4

1关于自己的烦恼有口难言。

2和生人见面感觉不自然。

3过分地羡慕和妒忌别人。

4与异往太少。

5对连续不断的会谈感到困难。

6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

7时常伤害别人。

8与一大群朋友在一起,常常感到孤寂或失落。

9与异性来往感觉不自然。

10极易受伤害。

11与别人不能和睦相处。

12不知道与异性相处如何适可而止。

13当不熟悉的人对自己倾诉他的生平遭遇以求同情时,自己常觉得不自在。

14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印象。

15总是尽力使别人赏识自己。

16暗自思慕异性。

17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感受。

18不能确信自己的仪表(容貌)。

19讨厌某人或被某人讨厌。

20瞧不起异性。

21不能专注地倾听。

22自己的烦恼无人可申诉。

23受别人排斥与冷漠。

24被异性瞧不起。

25不能广泛地听取各种意见、看法。

26自己常因受伤害而暗自伤心。

27常被别人谈论、愚弄。

28与异往不知如何更好地相处。

评分与解释

评分:选“是”得1分,选“否”得0分。

你的总分是:

解释:0-8分,说明你与朋友相处的困扰少;9-14分,说明你与朋友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15-19分,说明你与朋友相处的行为困扰较严重;20-28分,说明你与朋友相处存在严重的行为困扰。

第1、5、9、13、17、21、25题,表示你在交谈方面的行为困扰程度:6分以上,不善于交谈;3-5分,交谈能力一般;0-2分,有较高的交谈能力和技巧。

第2、6、10、14、18、22、26题,表示你在交际与交友方面的困扰程度:6分以上,行为困扰较大;3-5分,交际与交友较被动;0-2分,行为困扰少,为人真诚、热情。

第3、7、11、15、19、23、27题,表示你在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扰程度:6分以上,缺乏待人接物的机智与技巧;3-5分,可能是个多侧面的人;0-2分,待人接物能力强。

第4、8、12、16、20、24、28题,表示你在与异性朋友交往的困扰程度:5分以上,存在较严重的困扰;3-4分,行为困扰程度一般;0-2分,能够较好地正确处理与异性朋友的关系。

人际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起点,对于中学生来说,同学之间的交往尤为重要。与同学交往的过程,是中学生学习社会生活经验、了解他人、掌握社会交往技能、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的重要途径。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尊重他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在与同学交往的时候,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彼此平等对待,而不能把对方当成“小跟班”随意使唤,一味满足自己的需要。不应该盛气凌人或者居高临下,也不该卑躬屈膝或阿谀奉承。在与同学交往时,遇到问题,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从他人的角度、立场来看问题。只有平等待人,才能换取别人的平等对待。不能因为家庭条件的好坏、个人特长的多少等隐私而另眼看待他人,也不能因成绩、能力、外表等存在差异而看不起别人。

二、热情交往、关心他人

人际关系是互动的,不要总是消极地等待别人来主动关心自己,而要主动地与周围的同学交往沟通。开放自我是有感染性的,你对别人开放,别人也会对你开放。当对方走出故步自封、自我封闭的死圈子的时候,你不仅会对对方有更深一层地认识,更重要的是对自己也会有新的认识和体验。

“茶圣”陆羽著有什么书?答案:《茶经》

是谁帮助刘邦制定朝庭礼仪?答案:叔孙通

三、真诚待人

人与人的交往,最重要的就是真诚和善意,这也是做人的根本原则。口是心非,虚伪傲慢的人是难以有朋友的。日常生活中,要做细心人,多发现他人的优点,给予及时的赞美;在批评对方的时候,要避免居高临下的教训人,应中肯地提出建议。真诚待人,才能使交往关系得以巩固和发展,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

四、互相沟通

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能经常与人言谈,交换意见,认真听取他人陈述的事实和意见,而不是以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只顾自己的想法,忽视他人的观点,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学会倾听他人的谈话。在受误解时,绝不可针锋相对、感情用事,而应该保持冷静,耐心地解释和说明。当与朋友产生误会时,要会自我检讨,用于承担责任。

五、消除依赖感

在人际交往中还有一种不健康的心态,就是依赖感过强的人,总是希望别人像父母兄姐一样关心自己,凡事都要别人替自己拿主意,这是缺乏独立意识的表现。过强的依赖感还会发展成为控制欲,他们强求别人和自己一起学习,一起复习功课,向自己通报行动计划,甚至限制别人同其他同学的交往。这是一种人格缺陷,应及时加以纠正。

人际沟通的困扰篇5

1-关于自己的烦恼有口难言。

2-和生人见面感觉不自然。

3-过分地羡慕和妒忌别人。

4-与异往太少。

5-对连续不断的会谈感到困难。

6-在社交场合感到紧张。

7-时常伤害别人。

8-与一大群朋友在一起,常常感到孤寂或失落。

9-与异性来往感觉不自然。

10-极易受伤害。

11-与别人不能和睦相处。

12-不知道与异性相处如何适可而止。

13-当不熟悉的人对自己倾诉他的生平遭遇以求同情时,自己常觉得不自在。

14-担心别人对自己有什么印象。

15-总是尽力使别人赏识自己。

16-暗自思慕异性。

17-时常避免表达自己的感受。

18-不能确信自己的仪表(容貌)。

19-讨厌某人或被某人讨厌。

20-瞧不起异性。

21-不能专注地倾听。

22-自己的烦恼无人可申诉。

23-受别人排斥与冷漠。

24-被异性瞧不起。

25-不能广泛地听取各种意见、看法。

26-自己常因受伤害而暗自伤心。

27-常被别人谈论、愚弄。

28-与异往不知如何更好地相处。

评分与解释

评分:

选“是”得1分,选“否”得0分。

你的总分是:________。

解释:

0-8分,说明你与朋友相处的困扰少;9-14分,说明你与朋友相处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15-19分,说明你与朋友相处的行为困扰较严重;20-28分,说明你与朋友相处存在严重的行为困扰。

第1、5、9、13、17、21、25题,表示你在交谈方面的行为困扰程度:6分以上,不善于交谈;3-5分,交谈能力一般;0-2分,有较高的交谈能力和技巧。

第2、6、10、14、18、22、26题,表示你在交际与交友方面的困扰程度:6分以上,行为困扰较大;3-5分,交际与交友较被动;0-2分,行为困扰少,为人真诚、热情。

第3、7、11、15、19、23、27题,表示你在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扰程度:6分以上,缺乏待人接物的机智与技巧;3-5分,可能是个多侧面的人;0-2分,待人接物能力强。

第4、8、12、16、20、24、28题,表示你在与异性朋友交往的困扰程度:5分以上,存在较严重的困扰;3-4分,行为困扰程度一般;0-2分,能够较好的正确处理与异性朋友的关系。

人际交往是个人社会化的起点,对于中学生来说,同学之间的交往尤为重要。与同学交往的过程,是中学生学习社会生活经验、了解他人、掌握社会交往技能、认识自己、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的重要途径。与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尊重他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在与同学交往的时候,应该学会尊重他人,彼此平等对待,而不能把对方当成“小跟班”随意使唤,一味满足自己的需要。不应该盛气凌人或者居高临下,也不该卑躬屈膝或阿谀奉承。在与同学交往时,遇到问题,应该学会换位思考,从他人的角度、立场来看问题。只有平等待人,才能换取别人的平等对待。不能因为家庭条件的好坏、个人特长的多少等隐私而另眼看待他人,也不能因成绩、能力、外表等存在差异而看不起别人。

二、热情交往、关心他人

人际关系是互动的,不要总是消极地等待别人来主动关心自己,而要主动地与周围的同学交往沟通。开放自我是有感染性的,你对别人开放,别人也会对你开放。当对方走出故步自封、自我封闭的死圈子的时候,你不仅会对对方有更深一层地认识,更重要的是对自己也会有新的认识和体验。

三、真诚待人

人与人的交往,最重要的就是真诚和善意,这也是做人的根本原则。口是心非,虚伪傲慢的人是难以有朋友的。日常生活中,要做细心人,多发现他人的优点,给予及时的赞美;在批评对方的时候,要避免居高临下的教训人,应中肯地提出建议。真诚待人,才能使交往关系得以巩固和发展,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

四、互相沟通

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人,能经常与人言谈,交换意见,认真听取他人陈述的事实和意见,而不是以一种不屑一顾的态度,只顾自己的想法,忽视他人的观点,随意打断别人的谈话,学会倾听他人的谈话。在受误解时,绝不可针锋相对、感情用事,而应该保持冷静,耐心的解释和说明。当与朋友产生误会时,要会自我检讨,用于承担责任。

五、消除依赖感

在人际交往中还有一种不健康的心态,就是依赖感过强的人,总是希望别人向父母兄姐一样关心自己,凡事都要别人替自己拿主意,这是缺乏独立意识的表现。过强的依赖感还会发展成为控制欲,他们强求别人和自己一起学习,一起复习功课,向自己通报行动计划,甚至限制别人同其他同学的交往。这是一种人格缺陷,应及时加以纠正。

人际沟通的困扰篇6

【关键词】中职生 问题行为 心理健康教育

一、中职学生的心理特点与问题行为

(一)中职生的心理特点。

中职生处于青春期,心理逐渐发展成熟,是一个年轻、充满活力的群体。与高中生相比,中职生面临着就业的压力,因而,中职生有其独特的心理特点。

首先,学习动机低。一部分的中职生文化基础差,上课听不懂,学习动机低下;一部分中职生是迫于父母的要求而进入职校学习,并不喜欢学校的生活,学习兴趣低。

其次,思维能力迅速发展。中职生正逐步接近人生发展的高峰期,其感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能力得到了快速发展,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都处于基本成熟阶段,但思维的辩证能力还有待提高。因而,中职生会出现片面地看问题,过度地追求公平、公正、忠诚,却不能理解其真正的内涵。

第三,情绪控制能力较差。中职生正处于血气方刚的年龄段,虽然情绪较内敛、稳定,然而,情绪仍然容易冲动、易激惹,校园暴力时有发生。

第四,亲子关系疏远,亲子沟通不良。一部分留守中职生与缺乏共同话题,亲子沟通较少,缺乏家庭温暖;一部分学生家庭关系复杂,譬如单亲家庭、父母感情不和、复杂的家庭纷争,也使中职生远离父母,减少与父母的接触与沟通。

最后,重视同伴间的人际关系。中职生小团体的现象十分突出,重视与朋友、同学的人际关系。她们更愿意与同伴分享其内心的困惑、不安、担忧等内心感受,更看重朋友之间的忠诚。

(二)中职生的问题行为。

中职生厌学的现象比较明显;情绪仍然容易冲动、易激惹,校园暴力时有发生;与教师、父母的沟通易产生对抗情绪;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容易产生人际交往的困扰;对异性有朦胧的好感,异往过密的情况较多,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困扰;自我评价过低,不能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

二、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陈家麟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目标是防止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基本目标是优化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终极目标是开发心理潜能,达到自我实现。陈芝则认为,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从维护心理健康逐步转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培养。

三、增进中职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途径

(一)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俗话说,“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针对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探讨,教师的点拨,引发学生思考,掌握一些应对常见心理问题的困扰,譬如,新生适应问题、人际关系困扰、亲子沟通问题、师生关系的烦恼、学习动机的激发问题等,以此提升学生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二)展开学科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

仅仅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来提升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结合其他学科开展学科渗透式的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譬如,在语文课——《挑山工》里,文中描述了挑山工的艰辛,语文教师可结合课文的内容进行意志力等问题的探讨,以此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达到学科渗透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三)开设学校心理咨询室。

心理咨询的本质是助人自助。针对个别心理困扰较严重的学生,可以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处于发展中的青少年,其各方面还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同时,他们面临着身体上、心理上的巨变,可谓是人生的“暴风骤雨”期,他们面临着各种困惑,可能存在自我同一性危机。因此,为这些被烦恼折磨着却有无法解决其心理困惑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满足了学生的需要。

(四)开展大型心理专场活动。

心理学专业教师可邀请高校心理学社团的大学生、经过专门培训的学校教师、本校心理学社团的学生共同组织大型心理专场活动。分别开展心理画板的讲解、实验仪器的演示、心理小测验的解释、现场心理咨询、小游戏大道理等工作,普及心理学知识,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神秘”的心理学。

(五)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心理学教师使用心理档案的测试系统,对中职新生进行系统的心理学测试,从中进行整理和分析,筛选出需要重点关注的个体,再进行进一步的一对一心理咨询,以更全面的了解学生,将心理异常的学生送到专业的心理治疗机构;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则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助人自助。同时,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以方便更系统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六)团体培训活动

针对某一心理困扰问题的学生,开展团体培训活动。通过校园征集的活动,采用学生自由报名参与的方式,来组建培训学生。针对中职新生适应问题、人际交往问题、亲子沟通问题、学习技巧等问题,开展团体培训活动,使参与者能在系列的团体培训的过程中能有所感悟,从而引发其思考,改变自己的不适应行为,以提升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

(七)班主任培训

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如心理问题的识别、学习动机的激发、人际交往、亲子沟等知识,提升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班主任是学校的中坚力量,是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的重中之重的环节。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班主任进行相关心理知识的培训,有的放矢地讲解相关内容,有利于班主任更好地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从而提升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文广,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生管理,[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

人际沟通的困扰篇7

关键词:心理辅导活动课;中职生;人际关系

一、研究背景

1.中职生人际交往问题具有普遍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中职校园里,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越来越普遍。由人际冲突引发的打架事件时有发生,学生与异性的过度交往问题也并不少见。从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的反映情况来看,在课堂内外,师生之间发生的冲突也较为频繁。另外,从个别心理辅导以及班主任工作反馈中了解到,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冲突也已成为困扰他们成长的一大烦恼。

2.中职生人际交往问题具有特殊性

从横向比较来看,中职生大多数是中考的失败者。他们从小到大都很难达到家长和老师的要求,听到的都是大人的指责和批评。周围人的否定使得他们存在着一定的自卑心理,但成长中的他们,内心也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这就形成了矛盾。这种矛盾导致他们容易与家长和老师产生各种各样的冲突。

二、研究方法

1.调查法

通过对学生施测心理测验和进行个别访谈,了解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研究。

2.行动研究法

根据调查结果,在具体工作实践中构建人际交往心理辅导活动课课程体系。

3.经验总结法

通过实施心理辅导活动课,取得学生的反馈,进行分析、总结和完善。

三、研究对象

以笔者所在学校全体在校生为调查问卷的施测对象,以25名一线教师为访谈对象,以高一、高二年级全体学生为课程实施的对象。

四、研究过程和结果

1.同伴关系

在同伴关系方面,学生在人际交往技巧方面较为缺乏,学生的合群性并不高。在开放题中,多数学生提到了容易被人误解、忽视等。在异往方面,80%的学生表示在高中阶段谈过恋爱,68%的学生表示在于异性相处时感到拘谨。可见,学生在异往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惑,他们难以把握异往的度。

根据以上统计结果,笔者设计了促进学生同伴交往的六堂课,分别为《寻人行动》、《难忘初相见》、《学会倾听》、《学会宽容》、《学会感恩》和《学会有效沟通》。其中,《寻人行动》是在新生刚入学时,帮助学生尽快认识新同学,融入新的班级。《难忘初相见》是关于人际交往中第一印象的管理,很多学生刚来到新环境时,并没有注意到自己给他人的第一印象,从而导致一些不良的印象先入为主,造成人际困扰,这一主题正是针对这一问题而设计。

在异往方面,笔者设计了三堂心理辅导课,分别为《爱自己多一点》、《爱的美丽等待》和《红灯停、绿灯行》。其中,《爱自己多一点》以人际交往中的性骚扰为主题,目的是让学生在异往中把握好度,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爱的美丽等待》主要让学生领悟爱情的真正内涵以及高中阶段还需要在爱情中做好充足的准备。《红灯停,绿灯行》是针对目前中职生中异性之间过度交往的现状而设计的。这三节课之间是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的关系。

2.师生关系

在师生关系方面,老师和学生一致感觉到目前的师生关系现状并不十分和谐,师生交流少,冲突偶有发生。在原因探索上,师生双方的看法基本一致,都认为是双方相互影响的结果。尊重学生人格和对学生一视同仁是学生最看重的老师的特质。代沟、偏心、不被理解、态度、距离感成为学生在师生关系中最困扰的问题。

由于师生关系是一组相对特殊的关系,而心理辅导活动课是针对学生的,因此,更多的考虑是从学生的角度作出改变。本版块设计的课题为《师生之间》、《有效沟通双重奏》和《当冲突发生时》。《师生之间》一课围绕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展开,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探讨如何缩短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心理距离。《有效沟通双重奏》一课将重点放在如何进行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上,通过现场角色模拟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如何在老师面前正确表达自己并做到认真倾听。《当冲突发生时》一课是针对师生之间的冲突而设计的,着重探讨如何解决师生冲突。

3.亲子关系

在亲子关系方面,中职生与父母的沟通交流处于极度缺乏的状态,大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与父母之间存在很大的代沟。在最希望父母关心哪方面@一问题上,有68%学生选择情绪感受,由此可见,学生内心深处还是很渴望在情感上得到父母的关心。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将亲子关系的心理辅导活动课侧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更懂父母,在懂的基础上能做到更爱父母。本版块共设计了三堂课,分别为《我想更懂你――亲子沟通中的换位思考》、《我想更懂你――亲子沟通中的PAC运用》和《我想更爱你――亲子沟通中的感性领悟》。前两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读懂自己的父母、理解自己的父母,《我想更爱你》一课是在前两堂课的基础上,深入领悟父母的爱,只有更懂父母,才能更爱父母。

五、研究成效

心理辅导活动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往的课程多数为各种主题拼凑而成,不具备系统性,学生的体验也缺乏连贯性,课堂效果自然会受到影响。本研究所形成的人际交往心理辅导校本课程是对这一现象的改善,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课程逐步得到领悟,获得成长。从实践效果来看,学生对这样的课程设置比较满意,也更容易接受。经过一个学期的课程系列,能明显感觉到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作出的积极改变。

参考文献:

[1]张玲.浅议助益性关系理论在中职师生关系建构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21).

人际沟通的困扰篇8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对某医学院的361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48份,有效回收率为96%。其中男生27名,女生321名;独生41名,非独生307名;本科生119名,大专生229名。

1.2研究工具

1.2.1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采用由张建新和Schwarzer共同修订的中文版,有10个条目,采用1-4级评分,把所有项目得分加起来除以10即为总分,分数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2.2采用郑日昌等人编写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该量表主要测量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程度,共28道题,分4个维度考察人与人相处时存在的困扰程度。总分和各维度的得分越高,说明行为困扰程度越强。本量表使用广泛,具有较好的信效度。

1.3数据处理

使用SPSS19.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T检验与相关分析。

2 结果

2.1不同特征护生一般效能感的比较

对不同性别、不同学历、独生与非独生护生的一般效能感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不同性别、独生与非独生护生的一般效能感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比女生高(t=3.70,p

2.2护生一般效能感与人际关系困扰的相关分析

护生的一般效能感与人际关系困扰的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交谈方面的困扰程度(r=-0.345,p

3 分析与讨论

3.1不同特征护生一般效能感的差异

本研究显示,不同性别的护生的一般效能感存在显著性差异,男生的一般效能感比女生高,这与往常的研究相一致。男生比女生对自己的能力更有信心,女生通常偏向于低估自己的能力,说明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性别差异具有跨专业、跨年龄、跨地区的一致性,这可能与社会对不同的性别角色有不同的期待有关。另一个原因可能是由于在校护生还没有实习和工作,并没有临床工作经验,所以由性别产生的问题还没引起男生的注意,因而性别层次对男女护生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并不显著。

独生护生与非独生护生的一般效能感存在显著性差异,独生护生的一般效能感较高,已有相关研究表明:家庭环境的不同能培养不同人格的子女,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非独生子女。可能是因为独生子女能享受到更好的家庭条件和受教育条件以及更多的爱,从而增加了幸福感并提高了自我效能感。

不同学历的护生间不存在显著的差异,受调查的学生均为90后护生,90后的一代在相对开放的社会里成长起来,其自我概念更强,对自我的接纳程度更高,所以不管是本科学历还是专科学历在一般效能感上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

3.2护生一般效能感与人际关系困扰的相关性

本研究显示,护生的一般效能感与人际关系困扰程度总分及各维度均呈显著负相关,说明一般效能感越高,其人际关系的困扰程度就越低,交谈方面的困扰程度、交际方面的困扰程度、待人接物方面的困扰程度及与异往的困扰程度也越低。一般效能感是指个体一种总体上的自信心。自信心高的人更乐观开朗,平易近人,易于与人沟通交流,也容易接受他人的建议来提高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也更容易被异性接受从而降低与异性的交往困扰程度。

4 结论

热门文章
推荐期刊
  • 无人机
    刊号:10-1426/V
    级别:部级期刊
  • 名人传记
    刊号:41-1050/K
    级别:省级期刊
  • 经纪人
    刊号:11-4444/C
    级别:部级期刊
  • 机械工人
    刊号:11-1852/TH
    级别:部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