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动物学
北大期刊

影响因子:0.5

预计审稿周期:1-3个月

动物学杂志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动物学会;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创刊时间:1957
  • 国际刊号:0250-3263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邮政编码:100101
  • 国内刊号:11-1830/Q
  • 邮发代号:2-422
  • 全年订价:¥ 640.00
  • 发行地区:北京
  • 出版语言:中文
主要栏目:
  • 研究报告
  • 动态与其他
  • 技术与方法
  • 综述
  • 温度、pH对二种淡水贝类滤水率的影响

    实验在3 m×5 m×0.5 m的控温池中进行,以小球藻作投喂饵料,利用直径40 cm、高度50 cm的陶瓷桶测定了不同规格下5个温度梯度(15、20、25、30、35℃)和5个pH梯度(5、6、7、8、9)背角无齿蚌和三角帆蚌的滤水率,其结果显示:①5 g左右的三角帆蚌在pH值为7时滤水率最大(0.935 ml/g·min);②平均湿重为(297.4±22.5)g,(61.1±7.1)g,(23.2±5.4)g的背角无齿蚌...

  • 《动物学杂志》第十届编辑委员会

  • 三突花蛛有效活动的初步研究

    提出了一个综合评价动物有效活动行为的指标--有效活动时间,研究了三突花蛛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有效活动时间.结果表明,在4种实验温度(5、15、25、35℃)条件下,三突花蛛的有效活动时间有极显著差异.(1)在4种实验温度条件下,蜘蛛的有效活动时间与蜘蛛的身体长度、身体重量、体重体长比无显著关系;(2)在温度为15、25℃条件下,雌蛛与雄蛛的有效活动...

  • 黄颡鱼的两性异形和雌性繁殖特征

    测定了黄颡鱼成体的体长、头长、头宽、头高、吻长、眼径、眼间距、眼后头长、体高、尾柄高、背鳍基前距、背鳍基长、尾柄长、腹鳍基前距、背鳍脂鳍间距、腹鳍臀鳍间距、尾鳍长、体重、去内脏体重等形态指标以及雌体的怀卵数量.雌性成体的体长显著小于雄性成体.其它局部特征皆与体长呈正相关,回归剩余值的t-检验表明,雌性成体的眼径、头高、体高...

  • 《动物行为学理与物种保护方法》书评

    20世纪末,人们开始注意到动物行为研究在物种保护中的作用。然而,关于动物行为与物种保护的研究才刚刚开始,人们还不甚了解就地(in situ)保护或者迁地(ex situ)保护动物时需要考虑的行为学因素。中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起步较晚,尤其缺少行为学理论与动物保护方面的研究和实践。

  • 云斑尖塘鳢胚胎和早期仔鱼的发育

    对云斑尖塘鳢(Oxyeleotris marmoratus)胚胎和早期仔鱼的发育进行了观察,详细描述了各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在28℃恒定水温条件下,云斑尖塘鳢的胚胎发育历时80 h 30 min,可分为24个发育分期.在整个发育过程中,眼、耳囊、心脏、消化道、肾脏、鳔、胸鳍和尾鳍等得到了优先发育.

  • 普通鳾的巢位选择和繁殖成功巢特征

    普通鳾对巢位具有选择性,利用树种共7种,利用率不同,利用树洞类型有两种,啄洞利用率高,结洞低.洞口朝向在西至西偏北45°方向的树洞利用率最低,其它方向差异不大.洞口处树的直径、洞口纵径、洞内径、洞深和洞周围10 m范围,树的密度5个巢位变量在利用和未利用树洞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洞口横径,洞口处树干与垂直方向夹角和洞口方向90°角10 m范...

  • 猛禽类跗跖骨形态特征与功能的分析

    以捕获猎物为生的猛禽类.其跗跖骨具有:骨骼粗壮,肌肉附着槽、血管孔发育,位于同一平面的3个跖骨滑车组成了典型的"滚轴模式",第Ⅱ跖骨滑车翼延伸变粗等形态特征.这些特征与猛禽类抓握有力、撕裂迅猛、行动稳健的功能相适应,将有利于猛禽类功能的发挥.进一步表明了猛禽类形态特征与其功能之间相互协同、适应性,并以此同地栖性鸟类的"三角模式"相...

  • 欢迎订阅《动物学杂志》

  • C57BL/6小鼠听皮层A1区LTP特性

    应用在体细胞外记录群体细胞兴奋性突触后场电位方法,研究C57BL/6小鼠听皮层A1区突触长时程增强(LTP)特性.观察到,给予模拟的θ节律电刺激(TBS),刺激听皮层白质,可在听皮层灰质Ⅱ/Ⅲ层记录到明显LTP.根据TBS后LTP幅度变化特征,LTP可分为瞬时增强型(有PTP)和缓慢增强型.高强度TBS诱导的LTP增幅百分数比低强度TBS诱导的LTP增幅大,但两者诱导的LTP成...

  • 小鼠下丘神经元声反应的性别差异

    采用自由声场的纯音短声刺激研究昆明小鼠下丘神经元听反应特征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①下丘神经元放电形式雌性以相位型为主,雄性以持续紧张型为主,且持续紧张型出现率存在明显的性差(P<0.05);②最佳频率分布雌雄都主要集中在10~20kHz,而潜伏期分布雌性较雄性集中;③最小阈值分布雌性主要集中于40~63dB SPL,而雄性无明显的集中区;④神经元最...

  • 圈养大熊猫营巢行为初步观察

    2002年2~6月对卧龙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的圈养大熊猫"雷雷"在半散放条件下的营巢行为和日摄食量的变化首次进行研究.该雌体在自然交配/人工授精后一个月开始表现营巢行为.在4个月的观察过程中,大熊猫"雷雷"大约有37.1%的时间用于营巢或卧在巢中.营巢和卧巢的时间基本发生在上午9:00~11:30时.营巢行为出现前后,个体的日均摄食量不存在显著差异(P...

  • 卢氏县大鲵种群年龄结构和性比的初步研究

    对大鲵种群样本(n=252)及观察到的当年孵化的幼鲵进行测量,样本采自河南省卢氏县大鲵自然保护区.以大鲵体长、体重为指标,用重心法聚类划分出8个年龄组(不含当年孵化幼鲵).在此基础上结合大鲵的生长发育特点,同时与人工养殖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进行对照,根据样本聚类情况推断出大鲵5个个体年龄组及相应的体长和体重指标,对卢氏县大鲵20世纪90年代初...

  • 海南黎母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多样性及区系特征

    2003年7月和2004年1月对海南省黎母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内有两栖动物1目5科13属25种,全部为东洋界种类,其中华南区成分有15种,华中-华南区有10种,分别占黎母山两栖动物总数的60%和40%,海南特有种有7种,具有典型的华南区系成分和热带山地林灌动物群特征.国家Ⅱ级保护动物有虎纹蛙1种;数量优势种有黑眶蟾蜍、小湍蛙...

  • 《中国动物志》已出版100卷

    我国生物学巨著《中国动物志》日前已出版100卷,这是我国动物学家向第国际动物学大会以及中国动物学会成立七十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 新疆甘家湖自然保护区啮齿动物群落结构与时间动态分析

    2002年4月~2003年10月对精河甘家湖荒漠梭梭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啮齿动物进行了调查,采用铗捕法,设置30个样地,共布铗30 hm2,捕获啮齿动物579只,分属3科5属6种.用种类(S)、相对密度、多样性指数(H')、均匀性指数(E)、优势度(D)5个指标对年间、季节间的鼠类群落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002~2003年鼠总密度上升,子午沙鼠的优势更加突出;...

  • 甘肃兴隆山马麝呼吸系统疾病流行病初步调查

    对甘肃省兴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马麝人工驯养场马麝呼吸系统疾病进行了自然概况及饲养管理情况调查、既往流行病学统计、临床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观察、预防和治疗情况调查.结果表明,马麝呼吸系统疾病的流行与当地的温度和湿度(尤其是湿度)密切相关,年平均湿度较高的月份该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年平均湿度较低的月份;天气骤冷、阴雨连绵等应激因子...

  • 鲇的消化能力与营养价值分析

    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了鲇(Silurus asotus)的消化道指数,其比肠长、比胃重、比肠重、比肝胰脏重和比内脏重分别为0.726±0.087、0.027±0.015、0.013±0.008、0.022±0.004和0.081±0.041.体重与体长的回归方程y=0.012 4X2.8451(r=0.994 0,P<0.01);鲇的胃、前肠、中肠和后肠中消化液的pH值分别为:4.8~6.2、6.6~7.0、6.9~7.5、7.2~7.7,且消化道各部...

  • 中国林蛙皮肤抗菌肽抗菌的特性

    从林蛙皮肤中分离到具有抗菌活性的多肽混合物--多肽FⅢ.抑菌实验表明,林蛙皮肤中小分子活性肽对革兰氏阳性细菌、革兰氏阴性细菌都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并且此粗提物的抗菌活性远远高于传统食品防腐剂苯甲酸钠和山梨酸钾的抗菌活性.

  • 四眼斑龟的血细胞形态及血液检验分析

    研究了四眼斑龟(Sacalia quadriocellata)的血细胞形态学特征,对不同季节四眼斑龟血细胞数量和形态大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繁殖期红细胞数为(46.50±5.64)×1010/L,是非繁殖期(23.24±2.16)×1010/L的两倍(P<0.01,n=8);白细胞数为(2.43±0.36)×1010/L,与非繁殖期的没有显著差异.血细胞形态随季节而变化,温度升高,血细胞体积增大,且凝血时间缩短.

  • 美国红眼蝉的周期性爆发及其捕食性天敌

    300多年前,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大陆田纳西地区经历了一场恐怖:大量的长有橘红色眼睛的蝉仿佛一夜之间从地下冒出,每英亩数百万只蝉让所有人感到恐惧,几个星期以后,这些蝉销声匿迹。以后每隔17年或13年,这种蝉都会爆发一次。时过境迁,2004年5月中旬到6月中旬,从美国东部大部分地区到西部的伊利诺斯,数千亿只蝉又钻出地面,形成了颇为奇特...

  • 崖沙燕繁殖期雄鸟的鸣叫行为

    2003年3月~2004年4月在南充市郊的嘉陵江边记录了崖沙燕(Riparia riparia)繁殖期雄鸟的鸣叫.声谱分析结果表明,崖沙燕繁殖期有8种鸣叫(恫吓叫声、屈服叫声、求救叫声、警报叫声以及4种鸣唱声).通过对其行为的实时观察,确定了每种鸣叫的生物学意义.4种叫声是整个繁殖期的主要鸣叫,而4种鸣唱声则主要出现在开春以后的集群求偶与筑巢期间.虽其鸣唱...

  • 洞穴动物的进化

    真洞穴生物(troglobites)对洞穴环境的适应包括体色变化(因缺乏色素导致无色或白色)、视觉和听觉退化(眼退化和听觉器官退化或消失)、触觉敏锐(附肢和触角具有更多的感觉神经元、附肢显著延长等)、产卵量少和孵化率高(洞穴内可摄取的食物量少,洞穴环境条件稳定、天敌少、每个卵的营养物含量高)以及洞穴生物代谢率小,体型较大,寿命长,发育历...

  • 睾酮对大鼠再生肝细胞核仁组织区影响的初步研究

    以银染核仁组织区(argyrophil nucleolar organiting regions,AgNORs)阳性颗粒数为指标,结合放射免疫技术,研究了大鼠部分肝切除(partial hepatectomy,PH)后,睾酮对余留肝细胞核仁组织区的影响.结果显示,pH后0~24 h,各种方式(假手术、皮下注射芝麻油或睾酮)处理组,AgNORs数都下降,随后持续升高.在PH后48 h和72 h,低剂量(0.5mg/kg体重)睾酮对AgN...

  • 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骨密度的变化

    观察3月龄SD雌鼠切除双侧卵巢29周内模型组和雌二醇组动物第三腰椎及股骨骨密度的变化,同时与假手术组比较.结果表明,SD雌性大鼠切除卵巢9周股骨骨密度明显低于假手术组(P<0.01),13周后腰椎骨骨密度也有显著差异(P<0.01),29周内模型稳定.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40 μg/kg×2次/周,在12周能够明显提高切卵巢SD大鼠的股骨骨密度并使其接近正常,16周...

  • 几种脊椎动物宽频带心电图波形与心电向量环特点的比较

    对小鼠、家鸽、蟾蜍、鲫鱼4种脊椎动物宽频带心电图Ⅱ导联的波形特点及QRS额面心电向量环的位置、形态特点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1)宽频带心电图Ⅱ导联QRS波群:小鼠、蟾蜍、鲫鱼QRS波群的主波均向上,而家鸽的主波向下;(2)QRS波群时程(ms):小鼠8.8±0.9,家鸽36.5±1.4,蟾蜍79.0±11.0,鲫鱼28.3±5.7;(3)QRS心电向量环的位置:家鸽的位于-90°~-180...

  • 铜负荷饲养兔肝、肾组织含铜量和组织病理学观察

    探讨了新西兰兔在不同剂量铜负荷饮食时肝、肾组织含铜量和组织病理的改变.30只新西兰兔分为5组,对照组(第1组)给与正常饲料,每天每公斤体重120 g,铜负荷组(第2、3、4、5组)给予含铜的饲料,铜剂量分别为每天每公斤体重0.1、1、10、20mg,其余饲料用正常饲料补足.每周测体重1次,每10d抽空腹静脉血1次查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血清铜,每半个月肝穿刺...

  • 甘肃省莲花山鬼鹗繁殖巢址记述

    鬼鸮在世界上呈环北极分布,其甘肃亚种自1928年在甘肃西北部的天堂寺首次发现后,80多年来在甘肃一直未见报道,其它分布点亦非常零散。1999.2003年,作者在甘肃省莲花山区发现鬼鸮分布,并记录鬼鸮繁殖巢址3个。鬼鸮营巢于针叶树的树洞中,雌雄共同育雏。

  • 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细胞凋亡是发育过程中的基本生命现象,除各种体细胞凋亡外,生殖细胞的发生过程中也发生细胞凋亡.就雌性生殖系而言,细胞凋亡是其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哺乳动物中,超过99.9%的雌性生殖细胞都会在卵子发生的不同阶段发生凋亡.有三种学说解释这一现象:1)被忽视死亡;2)因缺陷死亡;3)自我牺牲死亡.本文主要综述了哺乳动物卵母细胞凋亡的现...

  • 中国蝙蝠核型研究20年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对20年来中国蝙蝠核型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在已有的研究中,报道了39种蝙蝠的核型,中国尚有2/3的蝙蝠种类未进行核型分析.针对以往研究论文中存在部分种类鉴定有误、图表欠准确合理和研究方法上的问题,提出了将蝙蝠核型研究与细胞分类和核型进化相结合的建议,以提高我国蝙蝠研究水平和论文质量.

热门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