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新经济论文

时间:2022-04-12 04:44:24
摘要:虽然新经济这个术语有以上所说的缺点,然而在找不到更好的概念范畴替换它之前,咱们不能不继续使用这个术语来界定咱们的钻研对于象。这就好比经济学家时常使用后工业化来描写工业社会的阶段性质变、历史学家时常使用后现代主义来描写现代化过程中的阶段性质变1样,咱们只能用新经济来描写先是产生在美国,目前正产生在少数几个北欧国家的出产方式的阶段性质变。
关键词: 新经济 经济论文 新经

新经济论文

新经济论文:新经济下企业财务目标浅论

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和理财观念、技术的不断变化,对财务理论概念的界定和观念范畴的争议从未停息。本文拟从财务本质上是一种对资本的分配或配置为逻辑起点,探讨以知识资本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下的企业财务管理目标。

一、新经济及其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新经济是指以信息技术为主的新技术革命带来的高增长、低失业、低通胀的新的经济发展态势。其时代特征是:①以知识为核心资源。新经济依靠创造和掌握知识来创造财富,知识经济成为新经济的基本特征。②新经济首次实现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效益递增的人类社会发展目标。③知识经济推动着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创新。信息资源形成了企业新的财富观。信息技术扩大了企业的理财环境,为企业理财提供了更多的机遇。以上特点的呈现对企业产生了以下影响:

首先,新经济依靠创造和掌握知识来创造财富。由知识经济所带来的“联结经济”效应,远远超过了工业经济时代的“规模经济”效应和“范围经济”效应。对形成于工业经济时代以物质资本为核心的财务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一种崭新的“泛财务资源”理论正在形成,并且逐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所接受。所谓泛财务资源,是针对传统财务学的物质资不而言的。被定义为:“对企业有用或有价值的所有部分的集合”。从形态上分为硬财务资源(物质资本)和软财务资源(智力资本即知识资本和人力资本)两大类。

其次,新的企业模式改变了企业财务主体观念。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不再圃于工业经济下的实体或生产函数概念,更多地被定义为“一种治理和管理专业化投资的制度安排”,或者 “利益相关者缔结的一组合约”。新制度经济学提出了“团队生产”理论和“契约联结”理论。所谓团队生产,是指资本、劳动、土地等各种生产要素相互耦合,联合完成生产活动。“契约联结”理论认为,企业只不过是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一一系列契约的联结,所有契约的履行推动企业作为一种组织实现运转,从而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这两种理论的共性在于,确立了智力资本的提供者与物质资本的提供者共同构成的企业财务主体,同样享有剩余收益索取权。

再次,财务经营成为可能。新经济下,智力资本通过互联网自由交易,这种智力资本与智力资本之间、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之间的交易,为企业开展财务经营创造了条件。非直接生产的财务经营创造的财富,是新经济下知识型企业财富增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企业财务目标理论研究回顾

关于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归纳起来,财务界先后出现了四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l、利润最大化。在早期,企业所有者同时又是经营者,企业财务管理的任务是赚取超额利润,实现利润最大化,增加业主投资收益,扩大经营规模。

2、股东财富最大化。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所有者为了扩大竞争优势,聘请专门经理人员进行管理,并让渡部分所有者权能如使用权、占有权、处置权等,但保留了财产收益和最终处置权。于是,一些财务理论研究者站在所有者的角度,提出了股东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目标。

3、企业价值最大化。公司制企业尤其是股份公司的出现,使得企业股权由原来的少数几人迅速分散,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内部人控制,他们也无法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企业法人——公司董事会成为独立的财务主体,拥有独立的企业法人财产权。很显然,股东财富的增加并非企业理财目标的全部,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可以通过举债、募集股本,扩充企业的法人财产,企业财务目标集中体现为企业价值最大化。

4、权益资本利润满意值最大化。最近,一批学者提出权益资本利润满意值最大化财务目标,这一目标采取杜邦分析法分解,责任到人,追溯过去,预测未来。

三、新经济下企业财务目标:资本配置最优化

经济体制、企业组织形式、理财观念的变化对企业财务目标能产生极大的影响,联系上述企业财务特征进行分析,笔者认为,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财务目标应定位为资本配置最优化。理由如下:

1、从财务本质来看,财务本质是一种对资本要素的配置。新经济条件下,财务本质并未发生变化,相反,由于资本要素范围的扩大,企业财务对资本要素的配置功能得到进一步加强。追求各项资本的最优化配置,理所当然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目标。

2、资本配置最优化财务目标顺应了企业财务治理结构发展的需求。在新经济下,以信息技术为主流的高科技高度发展,适时财务报告系统的建立,一方面为企业财务优化配置资本提供了技术基础;另一方面将逐渐消除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有利于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加强对企业财务配置资本状况的监督,这种“共同治理”的财务治理结构的形成,呼唤一个能充分体现企业契约各方利益的企业财务目标,而资本配置最优化,证集中体现了各相关人的利益。

3、资本配置最优化财务目标更具有可操作性。资本的最优化配置,不仅包括资本总量的积聚,还包含了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比重调整、现有财务资本的有效利用。一般来说,可以从资本收益和资本结构两个方面来量化考核。而且,应在资本结构相对合理的前提下注重资本收益的提高。不顾资本结构而一味追求资本收益是一种短期行为,蕴涵着财务风险隐患;而长期不顾资本收益追求资本结构的平稳,是一种保守的理财观。在知识型企业的架构过程中,企业家智力资本的介入,导致企业面临着资本总量的重新认定和结构的重新调整,资本结构比资本收益的地位更为重要。资本结构的调整可能会降低资本收益,但并不意味着企业财务目标的失败。

4、从财务经营的角度看,资本配置最优化始终站在财务决策的高度,为新经济下企业利用物质资本市场和智力资本市场展开有效的财务经营提供了有利的导向。这是其他财务目标理论无法统摄的。

5、资本配置最优化包括对企业内外部的全部资本的配置,是一种相对静态的理财境界。一方面对企业未来的财务活动如筹资、投资、收益分配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另一方面,在企业的不同成长期和理财环境下,可调节财务目标的部分标准,激励着企业财务不断创新,提高优化配置资本的才能。如在企业发展期,考虑到智力资本的风险性和投资回报期长的特点,以物质资本的筹集和资本收益作为衡量资本优化配置的主要指标;而在企业成熟期,企业物质资本已非常雄厚,智力资本的比重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经济论文:第二章美国:新经济的发祥地

在上章,我们已经初步介绍了美国新经济的发展状况,在本章,我们还将作进一步的叙述。20世纪80年代,滞胀一直困扰着美国经济,来自冷战时期前苏联的正面威胁,来自日本咄咄逼人的追赶与超越,使这个战后曾无限风光的经济与政治巨人精疲力竭。

1987年,美国出现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华尔街股市狂跌,人们在“黑色星期五”中再次体验到了经济巨人的衰弱与无能为力。而在洛克菲勒总部大楼落入日本人手中的时候,甚至有人认为辉煌已成过去,不可一世的美利坚合众国,正面临着昔日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大不列颠相同的命运。

然而,历史并没有重演。

20世纪90年代,奇迹再一次降临到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1991年4月,美国经济从战后的第9次经济危机中走出来,开始持续、稳定、较快地复苏和增长,迄今为止,已持续增长达120多个月,成为美国有史以来第三次,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扩张。更为神奇的是,长期困扰美国经济的滞胀痛在这一轮经济扩张中消失得一干二净!

1992一1997年美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20%,1998年达到3.5%,1999年达到4%;失业率从1991年的6.7%降为1998年的4.5%,同期通胀率则由5%降至1.8%。另外,政府财政赤字也由

1992年近300o亿美元高位回落到1997年首次财政盈余,这简直是奇迹!自“20世纪”年代末通货膨胀成为美国经济头号问题以来,只要经济年增长率保持在2%一2.5%,充分就业的失业率就会在5.5%一6%之间,倘若经济增长超过2.3%,失业率又降到5.5%以下时,则工资和物价会急剧上涨!这就是著名的菲利浦斯曲线,它已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一道紧箍咒。进入70年代以后,更是高通胀率与高失业率并存,让美国经济叫苦不迭,痛不欲生。突然间,一切都改变了,权威的菲利浦斯曲线自滞胀出现以来第二次被修正。美国不仅经历了战后时间最长的经济持续增长,而且同时获得了较低的失业率和近年为父的通货膨胀率!就在人们万般困惑屡思不解之时,一个崭新的经济形态——新经济,悄无声息地破壳而出,曙光初现,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而后从美国辐射到全世界,为全球经济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世纪末的美国:从旧经济走向新经济

20世纪中整个70年代对于美国来说是一个恶梦般的岁月,滞胀中的经济蹒跚不前,国内各种矛盾逐步激化,国际社会动荡不安,来自冷战的威胁更使美国政府夜不能寐。进入80年代,里根上台执政后,在经济上采取供给学派和货币主义的主张,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进行了彻底的改造,此后,美国逐步走出滞胀的泥潭,开始了一段低而平稳的增长时期,并一直持续到布什执政。1990一1991年短暂的经济危机是一个转折点,连接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此后的美国经济呈现出全新的面貌,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中一枝独秀。于是,那些意识超前的人们欢呼:新经济的时代来临了!1.里根一布什时代与旧经济的终结

20世纪80年代里根上台执政之后,美国经济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就是在走出滞胀泥潭后进入了一个长期持续稳定增长的阶段。这里面既有经济周期因素的作用和高新技术发展引起经济结构调整的原因,也有美国国内及国际宏观经济调节思想和方式转变所带来的影响。

1983一1984年,当大多数西方国家经济回升乏力,停停走走之时,美国经济却呈现出强劲的复苏势头。1983年美国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从1982年的一2.5%一跃而至3.6%;而到1984年,美国实际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进一步上升到6.8%,成为1951年以来最有力的增长。1985一1987年,美国经济回升势头有所减弱,进入一个低速增长时期,三年间的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4%、2.7%、5.4%。

1988年,美国经济又取得了出人意料的进展,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全年增长率达到3.8%,劳动就业状况显著改善,通货膨胀也得到有效控制。

1989年5月,里根总统将要离任时,在其经济报告中,对于美国经济十分乐观。该报告称:“今天,世界仿佛再生。那些怀疑美国人民决心和经济复苏能力的人们不再怀疑。……通过减少税收和减少官僚政府的干预,我们调动了美国人的创造力,预示了一个空前的和平繁荣时期的到来。”岂料不久,美国经济增长率便降为2.5%,成为1983年以来经济增长最低的一年。事实上,这是引起另一次衰退的力量已经在起作用:首先商业楼宇建筑严重过剩,这部分原因是大范围的储蓄保险和不严格的规章制度合力作用的结果。与此相联系的是许多金融机构软弱无力。此外,国防开支的减少,也减少了有效需求。进入1990年,经济增长速度更加缓慢,经济停滞和危机迹象越来越明显。

正当此时,8月初海湾发生了伊拉克武装入侵和吞并科威特的严重事件。海湾危机使国际形势顿时变得紧张起来,战争的阴云促使石油价格上涨,打击了美国企业家和消费者的信心,加深了美国的经济困难,也触发并加速了美国经济衰退的进程。

这次危机是一次持续时间较短、程度较轻的周期性危机,同战后前几次危机一样,美国经济危机期间照例是生产下降,市场销售不畅,投资锐减,失业增加。

美国的工业生产指数(1987年为100)在1990年9月达到危机前的最高点110.6的水平,此后连续出现6个月的下降,到1991年3月降至最低点105.0,其中耐用品制造业的下降幅度为7.7%。

商品销售额的下降是生产过剩危机的典型表现之一,这次危机也不例外。美国制造业和商业的销售早在1990年9月开始下降,一直持续到1991年3月。由于销售不畅,企业接到新订单明显减少,企业开工率随之下降,例如制造业的设备能力利用率在1990年6.7月间曾达83.0%,到1991年4月降为77.5%。

美国的私人固定投资早在1988年第4季度已经开始下降,危机的发生使得这种下降趋势更快、更明显。

在危机的袭击下,美国的失业人数和失业率开始上升,1991年2月美国的失业人数已由1990年10月危机开始时的672.2万上升到892万,1991年6月美国失业率由上年同期的5.4%上升为7.0%。危机的发生也使美国的 公司利润受到挤压,1990年第4季度到1991年第1季度美国公司的纳税前利润连续出现下降,其中制造业公司的利润在1990年第4季度便比上季度减少了181亿美元。

由于海湾战争很快结束,加之通货膨胀率下降,联邦储备当局放松了金融政策,国外市场也发生了一系列有利于美国经济复苏的事情。美国经济在1991年4月止跌,开始回升。危机的结束,标志着美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旧的时代的终结,此后,美国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2.克林顿执政:新经济的曙光

1992年是美国总统大选之年,对这次总统选举影响最大,最能说明这一时期美国选民态度发生变化的一个因素,是美国经济的发展长期减速,特别是发生了1990一1991年的衰退之后经济增长乏力,失业率持续居高不下。虽然这并非惟一的原因。在经济衰退之前,在1990年就已显示出经济停滞的征兆,选民们也十分担心政府没有能力控制联邦赤字以及重振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能力。

里根和布什在经济理论上都信仰资本主义经济的自我调节功能,主张放任自由,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退一步说,他们认为即使不能完全抹杀政府的作用,那它也只应当致力于创建良好的宏观环境而不是急功近利地搞什么“微调”。但是不论里根,还是布什又都发现他们的经济制度并没有解决自我调节问题,如果不进行政府干预就会出现经济混乱,所以在宏观经济失衡时他们还是不得不诉诸政府干预,甚至是同几国政府协调起来进行干预。里根和布什在各自任期内都遇到经济衰退,他们在这方面的作为略有不同。里根对1981一1982年经济衰退基本上没有采取短期的应急措施,而布什则使用了凯恩斯主义武器库中的一切手段。这是因为两个人所处的政治环境不同。但是一个更为根本的原因是,政策制定者认为其他目标比快速的经济复苏更重要。财政当局认为不应背离这样一个中心,即建立赤字在长期内保持下降的信用体系。货币当局则认为,应不遗余力降低长期通货膨胀率。这些结论都考虑到了美国的长期利益。必须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一方面是更为迅速的经济复苏带来的利益,另一方面是减少赤字和降低通货膨胀带来的利益。这确实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选择。

随着经济陷入无情的减速,政府因庞大的联邦赤字而虚弱无力,选民们对布什总统解决国内经济问题的能力失去了信心。由于苏联解体,冷战结束,选民们不再集合在共和党的维护国家安全的口号之下。面对其他工业化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国际市场上对美国的强有力的挑战,美国人对自己国家的前景忧心忡忡。美国人在1992年表明了他们对政府本身的严重失望,他们认为政府在行政机构和政治机构的层次上表现出日益无能——没有能力制定对策,不能满足变化中的公众的需要。选民们强烈地拒绝了常规的左翼和右翼的政治方略,要求赋予美国一个新的方向。他们摒弃了自富兰克林·罗斯福新政以来赖以长期运转的传统自由主义;他们也以压倒多数否定了“里根革命”所代表的保守派的反击。美国人把43%的相对多数选票投给了人比尔·克林顿,这一票数在转为总统选举团票数时形成了压倒多数的优势。

至此,里根一布什时代宣告结束,取而代之的是人比尔·克林顿为首的新一届美国政府。新政府在经济政策的制订方面采取了与里根一布什时代完全不同的方略。加之国内外各方面的原因,此后,美国经济进入了战后持续时间最长的新一轮的经济增长,由于这一轮增长中呈现出许多崭新的特点,人们认为,美国进入了“新经济时代”。

3.步入“新经济”时代:经济的复苏与增长

也许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也许是克林顿时来运转,不管美国政府有没有意识到,就在此时,一个奇特而壮观的经济现象悄然来临。

美国经济自1991年4月从持续半年的战后第8次经济危机中开始复苏,但因受公私债务沉重和私人消费需求不振等诸多因素的困扰,美国经济增长仍显得有些疲软乏力。1991年第2.3季度国民经济仅分别增长了0.3%和1.8%,第4季度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又大为放慢,致使美国经济在1991年出现了1.0%的负增长。进入1992年后,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有所加快,全年GDP增长达到了2.7%,居西方各主要发达国家之首。

1993年是克林顿入主白宫后的第三年,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在这一年由慢转快,各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0.8%、1.9%、2.9%和7.0%,逐步呈上升势态,并于第4季度创下了美国经济自1984年下半年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纪录。美国经济终于从缓慢爬行开始进入较为强劲的经济扩张阶段。

1994年美国经济保持了强劲增长势头,全年实际GDP达到了3.5%的增长速度。该年美国冬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为3.3%、41%、40%和51%。由于美联储担心美国经济过热而在1994年接连提高短期货款利率达6次之多,美国贴现率由1993年的3%增至1994后的3.6%和1995年的521%。受这种紧缩性货币政策的影响,进入1995年后,美国经济增长明显放慢,上半年经济增长率仅为20%,第3季度虽有所起色,但第4季度又大幅度减速,仅增长了09%,这样,1995年美国经济增长率最终只有20%,是该次经济回升以来增长最慢的一年。

在1996年前两个季度,美国经济仍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度,在第3季度,由于私人消费与投资支出增长速度减慢,该季度实际GDP按年率仅增长了1%。此后,在私人消费与投资支出复苏和商品与服务出口强劲增长的推动下,美国经济在第4季度增长了4.3%,从而使1996年美国全年经济得以保持在2.8%的水平。

1997年美国经济大体保持快速、平衡增长,只是在第2季度因私人消费支出的增长率由第2季度5.3%突然下降到0.9%,同时商品与服务进口也迅速增长(增幅高达20.5%),美国整个经济增长才有所放慢。从全年来看,1997年美国实际GDP比上一年增长了3.9%,是1988年以来的最高增幅。

1998年第1季度,美国经济增长了55%,超过上年第4季度3.0%的增长速度。尽管受东亚金融危机的影响,1998年美国经济增长有所波动,但全年经济增长率仍为3.9%,与上年持平。

受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明显放慢,加之美国经济因多年来的强劲增长已出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供给趋于紧张,经济泡沫化成分不断提高等不利因素,因此许多官方和民间机构认为,美国经济在1999一2000年将很难再保持以往强劲的增长势头。以美国宾州大学的克莱因教授为首的世界上60多位经济学家于1999年5月4日共同提供的一份研究报告也认为,1999一2000年美国经济预计将增长3.5%。

尽管美国经济从各季度的增长情况来看有所波动,但其年度经济增长情况都基本保持稳定。从横向比较来看,1990一1998年美国GDP增长率年均高达2,7%,大大高于欧盟的1、7%和日本的1.2%,也高于世界平均2,3%的增长速度。从纵向比较来看,1992年以来,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属于较快水平,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也都呈现良好的发展趋势。

一个以美国为发祥地的大风暴——新经济,此时已被笼而出,叱咤全球。4.近10年来美国经济增长的特点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在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获得了持续、较快的增长,并呈现出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二)低失业率与低通货膨胀率并在

美国以往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在失业率与通胀率之间存在一种替代关系。美 国经济自1992年以来,这一现象有了明显改变。失业率一直呈下降趋势,在5年内由7.4%的高峰逐步回落至1988年43%这一相当低的水平,实现了西方经济学中所谓的“充分就业”。与此同时,美国通货膨胀率一直保持在3%以下的低水平,并呈现出继续下降的总体趋势。1992一1997年,美国消费物价上涨率由3%下降至2%,是1965年以来的最低涨幅,1998年则进一步下降至1%的新低。

(2)集约型经济增长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劳动生产率增幅加大,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著名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公布的1998年度国家竞争力评比结果显示,美国在全球继续保持大幅领先优势,这是美国自1994年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经济竞争力最强的国家之后,连续5年世界排名第一。

从20世纪60年代末到80年代中期,美国劳动生产率长期增长缓慢。由于企业生产开支大幅增加,利润减少,美国企业资本投资率显著下降。资本投资率的下降,特别是制造业资本投入的减少,阻碍了生产设备和技术的升级换代,抑制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导致单位商品生产成本相对提高,从而严重削弱了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公布的数字,在1974年一1983年的10年间,美国制造业单位劳动成本大大超过日本。以整个制造业计算,美国单位劳动成本是日本的2倍,而在资本密集型行业,美国单位劳动成本是日本的25倍。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经济开始全面结构性调整,结果,劳动生产率增速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日益加强,美国经济由此走上了集约型增长的道路。1990一1994年,美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平均每年递增2.8%左右,是70年代以来的文秘站:最高水平。1996年美国制造业劳动生产率比上一年增长3.9%,1997年上半年又增长了2.8%,居发达国家前列。美国服务业的领先地位更加突出,如美国商业零售业效率是日本的两倍,电信业效率是德国的两倍。在美国劳动生产率较快提高的同时,其单位劳动成本在80年代却增长缓慢,近年来甚至出现下降趋势。若以1990年美国单位劳动成本为100,则1993一1996年的单位成本分别为103、103.4、103.1和103.1。1996年第4季度至1997后第2季度,美国单位劳动成本保持在102.7。

(3)财政赤字大幅度下降

巨额财政赤字一直是战后美国经济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进入用年代后更是急剧上升。1980年为738亿美元,1986年猛增至2212亿美元。到1992年,更是几乎成了天文数字,达2900亿美元,给经济带来极其沉重的负担。克林顿总统上台后,积极采取措施削减财政赤字,使赤字总额逐年下降。1997年度美国联邦政府财政赤字降至350亿美元,是1974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一年国会还通过了平衡预算法,规定今后五年内还将削减赤字,力争在2002年实现预算平衡的“零点方案”。无论这一目标能否最终实现,重要的一点是,美国政府确实在为解决赤字问题进行认真努力,并且效果明显。

1998年5月4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在接受《华尔街日报》和全国广播公司有线电视台联合采访时说,预计本财政年度9月30日结束时,联邦预算将出现500亿美元的盈余,这将是近10年来的第一次。

(4)股市扶摇直上,创造历史新纪录

股市行情的变化向来是市场经济的晴雨表。在美国,股市从1965年到1982年几乎没有什么上涨。但是,自1982年以来,股市却上涨了800%。

1993年1月,美国纽约道·琼斯指数为3310点,1994年1月上升为3978点,1996年3月则变成了5587点。1997年纽约股市是以道·琼斯指数6448点开始的。在两个半月内便上升到6900点左右。很快又突破7000点大关。7月中旬一举突破8000点大关。1997年道·琼斯指数上升了28%,超过1996年全年26%的升幅。

进入1998年以后,美国股市更是“牛气”十足。纽约股票价格日渐攀升。4月初道·琼斯指数就已突破9000点大关。此后,又一路猛涨,不断跃上新高度。4月20日,在IBM公司利润报告和因特网股票热的推动下,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指数上升43.10点,达到9184.94点,上涨幅度达0.4%。

纽约股票市场的繁荣景象,从根本上讲,是美国新经济强忍发展的反映。

(5)美国公司国际竞争能力增强

10年前,在日本和西欧国家公司的竞争下美国公司和工业不断失去全球市场的份额,外国产品纷纷进入美国市场。近年来,美国公司通过采取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壮大企业规模,其竞争能力已今非昔比。美国在经济和工业战线开始大举反攻,一个接一个的行业正在不断扩大它们各自在全球市场中的份额。

美国公司竞争力增强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其在国际上的排位上升。最明显地表现在世界前10大银行和全球500家最大企业的排位上。90年代初,日本在前10大银行中曾一度占据七个席位,到1998年却只保有一个席位。美国曾一度被挤出前10大银行的行列,现在却占据了五个位置。

伦敦《金融时报》1998年1月22日公布了1997年全球500家大企业排行榜。从该排行榜中可以清楚显示当今世界经济实力的面貌。美国仍为最强,企业上榜家数高达222家,其次为日本(71家)与英国(60家)。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股票总市值达2227.48亿美元,再次成为全球500家大企业的冠军。美国微软公司、艾克森石油公司。可口可乐公司、英特尔公司分别排在三、四、五、六位上。从全球500家大企业排行榜上,美国企业的竞争力可见一斑。

综上所述,美国经济自从1991年4月开始复苏以来,虽然没有出现像以前那样迅速增长的势头,但却维持了一个相对适度且稳定的膨胀,这种现象已引起越来越多的海内人土的关注。ZI世纪初,人们终于将这种高增长率、高就业、高规模、高扩张的非线性特征的经济现象定性为——新经济。二、新经济的亮点与新策1.美国新经济的目光亮点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增长在表现出一系列显著特征的同时,国民经济生活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非同以往的变化。

(1)信息产业突飞猛进,独占国际鳌头

纵观进人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的发展,最亮点在于其信息产业的迅速增长和突飞猛进。美国从农业经济起步,之后出现工业革命,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汽车、造船和军事工业的需求,钢铁和能源工业成为美国的支柱产业。近30年来,随着人们需求增加,汽车和住房建设成为美国经济的两大龙头产业,推动着美国经济的发展。如今,高科技信息产业的出现和成熟,已经成为美国经济新的推动力。信息产业成为“新经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993年美国政府正式提出建设“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把电脑、网络、通讯有机地结合起来,又把电话、电视、电脑融为一体。这个为全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跨世纪工程,被提到基本国策和全球战 略的高度上来对待。目前,该计划正在加紧实施,成果卓著。例如,在加州州立大学远距离教学中心的讲台上讲课的教授,与任何一个收看点上的学员,收授两方可以互相见面、交谈。哪怕学员离讲台千万里之外,只要举手提问,讲课人和其他收看室里的学员可以看见、听见。又如,一捆小手指头粗细的光导纤维,就可以把2万对电话连接起来通话。美国至今已铺设了约2000万公里的光缆,并将在20年内用光缆把全国9000多万个家庭在内的所有用户联结起来。现在,美国每年投入到信息技术方面的资金高达2750亿美元。到下世纪初,美国的信息高速公路全部建成后,其工业每年可多创造3000亿美元的销售额;今后10年美国GDP可累计增加34万亿美元,生产率将提高20%一40%。

信息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信息技术的进步,标志信息技术进步的是计算机的不断发展。包括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发展。美国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由计算机主机的信息集中处理形式到个人计算机的信息分布处理形式的进步,然后又经历了由单一计算机操作到计算机联网操作、由计算机的客户/服务器模式到分布式计算机模式、由单一数据到大型数据库和由计算机局域网到因特网的进步。美国计算机技术的大力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的进步,进而又推动了信息产业,特别是信息服务产业的发展。

据美国最近发表的报告,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最大的产业,其重要性排在建筑业、食品加工业和汽车制造业之前。10年前还很薄弱的信息产业,如今已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以上。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知识密集服务的出口,已相当于产品出口额的40%。据预测,美国依靠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到2007年生产率将比目前提高20%一40%。

在信息技术领域,美国目前占有极大的优势:因特网是美国首先建设的;英特尔、康柏、惠普和苹果等是具有世界影响的大公司;微软和网景是在世界上具有统治地位的软件公司:世界上约有85%的计算机是遵照Wintel标准制造的。

从1990一i996年,美国信息业的销售额增长了对%,达到8600亿美元。过去,美国经济的风向标是通用汽车、福特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在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大发展的今天,对美国经济起主导作用的是高技术信息产业,微软、英特尔等已取代了三大汽车公司当年的地位。

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动摇了传统商业交易的基础,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方式,相继问世的信息产品及服务提高了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增强了美国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信息技术,特别是因特网技术大大提高了美国企业的科技含量和科技水平,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生产力。美国商务部1997年11月21日发表的(199年美国工业与贸易展望报告》预计,今后几年内,美国的计算机设备销售增长率将达29.6%,成为各工业部门中的校校者。此外,据美国电子协会最近发表的报告说,以信息产业为主的高科技产业是美国近年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1996年,美国出口的计算机系统设计、商用软件和程序编制等高科技服务就达48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了2.63倍。报告还说,到2005年,将有160万人在美国的计算机和信息处理行业工作。

美国并没有躺在已经取得的成就上,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正在加速发展。“因特网I”计划、1000万亿次超级计算机计划、开发未来芯片计划等正在实施。美国的复兴主要得益于信息革命掀起的新的浪潮。信息革命也将奠定美国在ZI世纪强有力的不可动摇的地位。

据统计,在过去5年里,信息技术产业为美国创造了1500万个新就业机会,高新技术已成为美国雇佣职工最大的行业,其职工工资比全国私营企业平均工资高出73%;高新技术在国内销售和出口方面也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工业部门;美国经济增长的1/4以上归功于信息技术,电脑和电讯业的增长速度是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最高的行业,大大超过了传统上被认为美国主体经济的汽车制造、建筑和化学工业等发展,成为美国经济强劲发展的动力所在。

(2)金融体系强大,金融地位提高

信息产业突飞猛进,正在渗透到各个领域,影响着现代人们的生活和节奏。美国代表了当代信息产业发展的新潮流,而美国经济的实力还表现在强大的金融体系上。世界金融服务包括银行业、保险业和租赁业,在这些方面美国均居世界领先地位。

仅就银行业而言,截止到1995年底,美国共有银行12067家,比高峰时期已经减少了36%。近年来,美国银行界兼并与合并活动十分频繁,而且来势凶猛,高潮迭起,一浪高过一浪。据最新统计,在经历了多年合并浪潮之后,美国目前资产在100亿美元以上的大中银行80余家,被誉为“超级银行”的共10家,资本的集中化进一步加深。

在这汹涌澎湃的银行兼并潮中,人们不难看到,那些在高科技装备上略胜一筹的银行往往是企业兼并的发起者,而那些在技术上落后者经常被视为金中餐的兼并对象。这种技术上领先者得到优势,技术上落伍者被动挨打的形势反过来也迫使美国各银行和其他金融服务业加快了对信息技术的战略性投资,以增加竞争地位和实力。据1998年4月份美国《战略性技术投资报告》统计,近年来,美国用于信息网络开发、硬件更新和电脑系统升级等方面的常规开支的增长速度正在放慢,而金融业用于信息技术方面的战略性开支正在迅速增加。据测算,今后几年内美国金融业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投资将以每年17.7%的高速度上升,将大大超过其他公司在这方面的投入。高投入不仅意味着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生产力,还将巩固和增强美国银行在世界市场上的地位,更着眼于21世纪新的全球扩展。

世界进入电子时代、信息时代,而这个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高的运作透明度。美国银行经过长期的探索和总结,无论在制度上还是在技术上都已日趋完善,透明度明显高于其他国家。而近待来美国银行不仅自身随着经济的增长而进行着业务大整合,也在积极推动和有力支持其他产业的业务调整和对外扩展。这是进入21世纪的国内实力大调整,是着眼于未来金融国际化先发制人的战略考虑,既有助于巩固美元的国际地位,也有助于提高和巩固美国银行在国际上的地位,使美国经济长久地保持世界领导地位。

与强大的金融体系相对应的是金融地位有所提高。与动荡不定的西方股市相反,1995年纽约华尔街股市创下20世纪几年代中期以来的最辉煌业绩。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上升了33.45%;到1996年底,上述价格指数又突破了6500点。上述情况的出现,究其原因,与联邦储备委员会数次降低利率,企业利润大幅增加以及通货膨胀率低等有直接的关系。

1996年以来,美元汇率持续上扬。当年8月中旬,美元兑换日元已突破1:110,到1996年底,美元汇率仍然趋涨。有必要指出,美元汇价再度坚挺,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德、日经济增长缓慢有密切关系。近年美元走势虽然波动比较大,但美元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货币的地位,是日元、马克和其它西方货币所无法取代的。

(3)对外扩展压倒关门主义,出口贸易迅速扩大

90年代初,在经济衰退的影响下,美国曾出现了一股保守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思潮。克林顿政府上台伊始就把扩大出口贸易作为三大长期战略目标确定下来,并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突出的进展,从而使美国过剩的生产力成功地向海外市场延伸。1990一1994年间,美国商品出口年均增长率达到5.6%,同期,日本、德国的比率分别为0,4O和2-2O ,法国、英国分别只有2.3O及1.8O,都不及美国。另据经合组织1996年底估算,

1995年美国在世界出口中所占份额达12.6O,比1990年提高了9个百分点。与此相反,1995年德国在世界出口中所占的比率为10.5%,比1990年下降了22百分点。

近年美国对日本贸易逆差有所减少。1995年美国对日本贸易逆差为592.8亿美元,比1994年降低9.7O。过去,美国工业品的竞争力敌不过日本,而现在日本的竞争力反不如美国。例如,美国的半导体产业从80年代开始滑坡,由占世界份额的57o迅速降到37%,但近年又回升到50o左右。随着近年来日本经济的不景气,日本半导体制造商放慢了出口的步伐,同时全球对芯片的需求已从消费电子产品转向蓬勃兴起的个人电脑和电信设备市场,在这方面,日本显然不如美国,后者在计算机方面的实力远远强于前者。

出口贸易支持了美国国内上百万人的就业,使美国失业率回落到了近24年的最低点。大批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廉价商品和原料也使美国物价指数多年走低,抑制了通货膨胀。贸易实际上也为美国经济稳定增长增添了推动力,据官方统计,近几年美国经济增长的l/3来自出口贸易。

虽然美国国内对自由贸易的发展一直争执不休,但实践证明,作业农业、制造业、金融和其他服务业均高度发达的美国推动自由贸易十分有利,其弊端甚微,这也是克林顿政府的对外扩展政策压倒了贸易保护主义的社会原因。

特别是近些年来,美国金融保险、航空运输、制造工业和各种服务业纷纷向海外发展,寻求扩大国际市场,许多美国企业甚至在亚洲经济危机还未走出谷底时已在乘机购买亚洲面!商危险的公司,使人感到美国人考虑更多的是危机过后亚洲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市场潜力,是着眼于全球化的未来。

(4)无所不在的信息服务成为新热点

美国“新经济”的另一强点就是无所不在的服务业。有什么样的产业出现,就有随之而来的相关服务业。传统观念认为,钢铁、汽车和住房建设是美国经济的主要支柱,而现在人们的观点发生了变化,有人认为美国的经济实际上是由服务业支撑的经济。服务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国内贸易和金融保险两大领域,但几乎涉及到美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经济发展、对外贸易,特别是在增加就业等方面的地位与新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在过去20多年里,服务业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1970年美国,服务业比重上升到了42.9%;1980年服务业比重上升到44.8%;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服务业产值已逾过半,近些年来保持在53%左右。

服务业在美国增加就业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据统计,自二战以来,美国私营机构增加了6000万个就业机会,其中90%来自于服务业。服务业从业人员已从过去占私人经济非农业从业人数总数的50%上升到如今的75%。

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信息服务和电讯服务成为新的热门行业。信息技术包括电脑硬件、软件、资料传递设备和信息服务等四大方面。根据美国商务部的官方说法,信息服务主要包括职业电脑服务、资料处理与网络服务和电子信息服务等几方面。无论是信息技术还是信息服务,美国既是世界最大的市场,也是全球最大的供应国。在世界10大信息服务公司中,美国就占8家。1997年,美国职业电脑服务收入955.3亿美元。近5年来均是以两位数的高速增长,这种势头将继续保持下去。与此同时,美国信息服务出口1997年达54.36亿美元,比1992年增长了一倍多,出口也在以平均17.5%的速度上升。

(5)交通网四通八达,人流物流运转通畅

健全的基础设施无疑为美国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美国无论是交通运输,还是水电气的供应,以及在新兴起的知识经济的基础设施均已形成了激烈竞争的市场,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在美国,公路铁路、航空等组成了极端发达的交通运输业,以高速公路为代表的美国交通在高技术支持下,已成为人流和物流最畅通的渠道。目前美国有770余万公里长的公路,其中高速公路长达7万多公里(约占全世界总量的2/3),形成了密密麻麻的地面运输网络,笔直宽阔的公路像玉带般把城市与乡村联结起来。在不发达国家,楼房是围绕着公路建设,而在美国房地产开发你争我夺,楼房盖到哪里,生活必需的基本设施就跟到哪里,所以到处可见的是公路围着楼房转。目前,美国有汽车近2记辆,家家户户有汽车。目前美国的汽车拥有量占全世界的l/3以上。

美国幅员辽阔,铁路基础设施完备,美国目前现有铁路32万公里,其货运量约占全国货运总量的将近40%,

美国还有世界上最发达的航空运输业,已形成了西海岸的旧金山、洛杉矶,中部的丹佛、芝加哥和东部的华盛顿、纽约为枢纽的密如蛛网的航空运输网络。全国共有定期航线28万多公里,600多个大中小城市都有飞机航班相通。旧金山、洛杉肌、纽约、芝加哥、华盛顿、亚特兰大等城市都建有闻名世界的国际现代化机场,其年客流量均超过五000万人次。近几年来,每年商业航班起飞800多万架次,载运乘客5.7亿人次,空运货物达220亿吨公里,在国际市场中遥遥领先。

历史上看,美国是建立在车轮上的经济,此言不假。而如今,美国已逐步转向高科技轨道上的经济,即新经济。

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已经使工业发达的美国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国际海港之间的货运已在减少往常的繁文缛节,北美洲地区地面运输已经开始无纸运输,逐步走向电子化,而银行系统和商场的联网,更是给经营者和消费者提供了众多便利,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到1997年底,美国和加拿大通过因特网的主要形式环球联网购物的人数已达1000万,比6个月前增加了一倍多。据美国商务部预计,到2002年通过因特网进行的商业交易将超出3000亿美元。信息技术正在以过去未曾预测的速度推动美国经济的发展。2.IT严业:新经济时代的新龙山

美国“新经济”造就了一批时代的骄子,而且依然在不断地造就未来的明星,其中最突出的就是IT(信息技术)产业与IT企业的崛起。

(1)硅谷的奇迹

20世纪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最重要的创举是兴办科技工业园区。科技工业园区就是规范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它是新经济时代的新细胞。“科技工业园区”的说法始自硅谷。

1939年的时候,硅谷还是一片古园。当时,斯坦福大学工程学院院长弗雷德里克·特曼说服他昔日的两位学生威廉·体利特和戴给·帕卡德在帕洛阿尔一个很小的车库里建立了一家电子公司。在随后的50年里,硅谷以一种顺其自然的方式不断发展,仙童半导体公司派生出英特尔公司和超微半导体公司(AMD),惠普公司派生出苹果计算机公司,如此不断发展,从而使硅谷最终积聚起巨大的 财富和众多的人才,在世界各地引起连锁反应,被称为“硅谷模式”。至今全世界已有大大小小900多个较大规模的科技工业园区,从业人达数百万。美国的硅谷无疑是科技工业园区的成功典范。据统计,硅谷自1992年以来,创造了20万个就业机会;硅谷从业人员的年薪平均达4.6万美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0%;仅在1997年,硅谷的风险资本投资额就增长了54%,新建公司大约3500家,住房开工项目创10年来的最高记录。当硅谷的企业市值1997年超过4500亿美元时,它已一跃成为美国经济新的动力之源。

在全球一体化的高技术领域,任何地方都不具备硅谷那样的影响、份量和重要性。硅谷成功的诀窍并不在硅片之中,确切地说,这秘诀是它的经商之道。赚几百万美元和发挥作用是硅谷的口号,但是,在此背后,有必要对硅谷丰富的人才库、基础设施及打破常规的风气进行综合研究。

①硅谷生态系统。当今时代最强大的两股力量——高科技的迅猛发展和全球化,在令人惊异的硅谷找到了交汇点。今天,全世界最大的100家高技术公司中有1/5的公司把总部设在硅谷,仅其中最大的5家公司的收入加在一起就有400亿美元之多,其市场资本化规模超过2500亿美元。在硅谷内,革新和商业化的过程远远超过了在此之前取得的任何成果——无论是在规模上,在财富的创造上,还是在向世界其他地区推广技术方面奖不如此。现在的硅谷,不是哪一个人、甚至也不是哪一些人创造的,而是由人、创意和金钱以无限多样的组合形式结合在一起的这样一种惯常状态造成的。把硅谷比作一个丰富的生态系统,或许更恰当一些。在这个生态系统内生长着一些硅谷中特有的物种:在斜坡上快速奔跑赶去开会的毛躁的青年电子专家;边喝酒边交流创意,借以形成新产品概念的幻想家;花钱建立新企业的风险资本家;彻底垮台的新公司;变成百万富翁的秘书。这种生态环境是独特的,而只要那些宝贵的营养一一创意和金钱——不断地流入,这些种群和物种看来就会茁壮成长。

②硅谷人才。硅谷正在为各类企业不仅仅是高技术企业的经营确定新的标准。由于公司内部等级不明显,气氛较民主;由于这里人才济济,各公司之间形成紧密的巨大网络,做事极其雷厉风行;由于这里有着自信能成功的企业文化,硅谷的公司正在改变管理的规划。但光有这些还不够,硅谷最宝贵的东西还在于:失败了没关系,要奖赏敢于冒风险的人,而不是惩罚那些冒风险而落到失败的人;让创意不断完善;学会容忍创造性的混乱;做你自己的最激烈的竞争者;不要紧紧抓住创始者不放;不惜一切代价争取市场份额;通过投资建立新公司而保持领先地位。硅谷成功的关键所在就是它的企业文化。

③风险资本技术。硅谷,思想丰富,资金更丰富。一切全靠自蒸汽机以来最大的革命——信息技术革命。世界上最大的100家高技术公司的大约20%在这里安家落户。沿着穿过硅谷的主动脉101号公路快速行驶10分钟,你就会看到一家又一家大公司:英特尔公司、西斯科系统公司、3Corn公司、太阳微电子公司、网景通讯公司,光这5家公司合起来的收入达400亿美元。在过去两年,因特网疯狂的扩张给已经生气勃勃的经济充气,达到快要胀破的程度。在1996年,平均每5天有一家硅谷公司挂牌上市,每24小时增加62个新的百万富翁。创造了5万多个新的就业机会,而工资增加为全国平均数的5倍。1996年,这个地区在劳动生产率和出口增长方面在美国都处于领先地位。制造软件的西贝尔系统公司的创始人托马斯·西贝尔说:“这是在我们眼前发生的经济奇迹。”西贝尔系统公司在1996年6月上市时筹集了3300万美元资金。美国的风险资本公司对硅谷是至关重要的。据第一风险资本公司说,在过去4年中,风险资本家把大约55亿美元投入硅谷技术开发,占美国全部信息——技术投资的37%,而且它们不是孤单单的。数以百计的其他配角已被吸引去靠技术食物链为生,这些配角从了解软件的底细的律师到机床供应商。

硅谷还在继续发展,硅谷还能给人们带来新的惊喜,给世界带来新的奇迹吗?全世界都在密切关注与期盼着。

如果硅谷的发展能映射美国建国的历史的话,那么微软的崛起便是当今美国的象征。欲认识新经济不能不老生常谈,说一说微软。

计算机行业在信息化时代是最引人注目的行业,也是发展最快的行业。1975年成立的微软公司(Mic——fi)经过20多年的努力奋斗在1997年进入世界500强行列,成为计算机行业的新霸主,它与另一家公司——英特尔公司是个人电脑行业标准的确定者,微软公司的崛起正是美国新经济最具说服力的代表作之一,是信息技术时代的产物。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中期,是计算机飞快发展的时期。

但是在这一段时间里,电脑制造厂家的眼光都盯在硬件的改进和开发上,对电脑的软件缺乏注意力,甚至还没有这样的公司。正在哈佛大学读书的比尔·盖茨和他的朋友保罗看到了这一点并决定以后应将注意力放在软件的开发上,他们的第一步是为Altair8080型系列电脑开发BASIC软件,他们成功了,微软公司也诞生了。之后,微软的步伐越迈越大,不断地推出新开发的软件,微软的o名操作系统逐渐成为产业的推一标准,其他软件厂商都以它为开发应用软件的标准和基础。

微软还在不断地努力。1985年5月,推出了WIWWI.0软件操作系统。它显示了良好的功能,可以同时用鼠标和键盘操作,且能把一切程序摆放得整整齐齐。同时,微软公司的窗口还增加了日历、计算器、名片管理等各种工具。

信息共享要求信息通信要像高速公路一样四通八达,形成全国性或全球性的信息通讯网,因此,被称为“信息高速公路”。全球正掀起又一次信息技术革命高潮。微软的董事长比尔·盖茨深刻感触到这一点。为此,微软公司以极大的魄力和胆识开了WINDOWS95.WIWWS98o它们增加了联网功能,只要鼠标轻轻一点,大千世界尽在眼前。它受到了世界各国电脑用户的极大欢迎。

近20年来,没有哪一个公司像微软这样引人注目。微软公司的利润逐年上升,1997年销售额达到113.580亿美元,微软公司终于成为世界500强之一,列第400位。微软公司的股票自1986年上市以来已涨了十几倍,使微软公司成为世界上仅有的由一家就造就3个10亿美元资产富翁的公司(盖茨、艾伦、鲍默尔),而盖茨则连续几年以其资产额成为世界首富。自微软推出WIWWS95以来,微软已经掌握了90o的市场占有率,牢牢地稳居个人电脑软件业的霸主地位。目前,其总资产已达2000亿美元,成为美国和全球信息产业的核心。

在其他电脑公司陷入不同程度的危机 时,微软公司却突飞猛进,在电脑业一马当先。微软的成功除了自身的管理、技术创新、产品开发等因素外,信息时代也为它准备了充分施展抱负的舞台。

(2)IBM的沉浮

美国商用机器公司(IBM)是计算机行业的龙头老大。六七十年代是计算机行业标准的确定者,其计算机服务业仅限于以宇航局的阿波罗(登月)计划为对象及由该局主管的航天飞机。在80年代个人电脑逐渐占据主流的关键时刻,由于忽视了个人电脑的开发而逐渐落伍,其地位被英特尔、微软所代替。陷入困境的IBM自1993年以来调整战略,路易斯·郭士纳接任总经理。现在,在主机、个人电脑、计算机通信网络、芯片、软件业务领域都有较显著的发展,销售额和盈利出现两位数字的增长。一度被贬称为“恐龙”的IBM,重又恢复了“计算机产业帝国”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向目中无人的微软公司董事长比尔·盖茨不得不对郭士纳刮目相看,承认IMB是微软的最大竞争对手。IBM的振兴,得力于郭士纳对计算机服务业的独特经营,同样地,美国“新经济”也为IBM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且老郭士纳是如何在新经济中扭转乾坤的。

①计算机服务业成为IBM的“灵魂”。

鉴于IBM过去服务面狭窄的教训,20世纪90年代以来,IBM开始把服务业扩大到企业,尤其是随着计算机通信网络的迅速推广应用,郭士纳把服务业纳入到大力开展网络技术开发的战略范畴以内,从此服务业有了迅猛的发展。1990年,IBM的服务业销售额为21亿美元,到1997年已增加到193亿,年增长率在万%以上,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他业务。现在计算机服务业已占到IBM销售总额的1/4,1999年达到1/3。1995年IBM超过电子数据系统公司(EDS),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服务企业。它的计算机服务业不仅规模大,而且面向全球,服务对象包括160个国家(地区)的客户,外国大企业客户越来越多。1996年签定的27件大服务项目的合同,每件1亿美元以上,其中4件在国外,1997年有24件大项目,14件在国外;1998年头5个月有7件大项目。5件在国外。IBM在世界各地共建立了9个计算机服务机构,它的数据中心同各国的客户联网,成为世界最大的数据网络之一。服务业已成为IBM的“灵魂”。

②依托服务业升级与客户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在郭士纳就任前,IBM的服务业是同产品销售相联的,只限于负责为客户安装、包修本公司的产品和为客户培训技术人员,后来发展为负责把客户已有的由其他公司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同本公司销售相互结合和相互配套。近来又进一步发展到为企业客户提供信息技术应用方案,乃至经营战略方面的咨询。IBM的服务业参与企业客户的经营管理,急客户之所急,这样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服务业的经营模式,为它赢得了广阔的市场。

为了实施服务业新方针,IBM经常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营销方式。1996年,IBM公司与经营医学和种子的大企业蒙桑托公司结成“战略伙伴关系”,双方签订了数亿美元为期周年的合同,其中大部分是服务业。IBM公司为蒙桑托公司安装了主机系统,2万台个人电脑,操作公司内部网络,以及编制新型应用程序等。许多大公司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愿意同技术实力强大的W建立关系,依靠它来开展科研、程序编制和计算机操作。

③开展“电子商务”营销,拓展服务领域。

郭士纳和IBM的经理们都强调因特网是“百年一遇”的历史机遇,其意义等同于轮船、铁路和州际公路系统。IBM把自己的强大技术实力同伸向世界各个角落的因特网相结合,开展“电子商务”营销,广招客户。它的营销目标为:“创造安全可靠的网上‘交易社会’,方便供求双方相会,使客户能在保密的条件下处理事务。”

IBM因特网分部正在卓有成效地开展新领域的服务业。比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原材料、零部件和最终制成品出现了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对它们的管理、控制极为复杂,其结果对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有着极大的影响。IBM及时开发了名为TransCbrlllect的程序组。同时IBM还开发了应用于银行、运输、卫生保健等15个行业的软件,受到各方面的称赞。

④大力开展对小企业的服务。

IBM一向以大企业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对小企业则不屑一顾。郭士纳从1998年开始转变方针,加大对小企业的服务营销。小企业往往技术力量薄弱,他们比大企业更需要计算机服务。IBM针对小企业的特点,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服务方式,赢得了更多的客户。

IBM告诉了我们什么?显而易见的一条警示便是:传统企业即使规模再大、历史再长、实力再强,面临新经济的挑战也要创新与改造,也要融入高科技的信息时代中。过去的成功决不代表今天的成功,追求未来的成功才是一个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

三、美国出现新经济的原因透视美国新经济的出现有其历史背景和深刻的内外诱因。“冰冻三尽,非一日之寒”,新经济的出现,决不是“上帝赐福于美国”,凭空而降,而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由此引发的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企业创新潮流,克林顿政府适当的宏观调控政策,广开国门吸引人才,有利的国际大环境等等,都是新经济出现必不可少的要素。1.信息技术对经济增长起吴健性作风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进行了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以高新技术为中心,掀起了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不仅形成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而且传统工业已被新的电子技术所改造。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革命推动美国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和升级,出现了新的产业群,增加了就业机会,提高了生产率。

美国每年用于研究和开发(R&D)的支出高达1700多亿美元,超过世界R&D支出总额的五百,人均R&D经费645美元,为世界平均水平的8倍多,高科技对美国经济持续增长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美国高技术部门的增长呈加速态势,年增长率一直保持在8%以上,远高于经济中其他部门的增长速度。1986一1990年,高技术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4%左右;

1991一1995年,其贡献率达28%以上。目前这一数字已接近35%,而作为传统支柱产业的汽车和住房建筑分别只有4%和15%左右。美国以高技术、信息为基础的产业占了美国GDP中的40%,软件和信息服务、电信服务三个行业所创造的产值已从1990年的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4%上升到1996年的6.2%,它们已是美国第一大工业,1996年营业额达到8660亿美元,超过了建筑业(590亿美元)和食品业(4640亿美元)。

20世纪90年代,美国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进行改组、改造,在企业中大规模地普及计算机辅助技术和网络技术,从设计、生产、管理到销售等各个环节普遍利用计算机和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处理,企业联网率高达70%以上,信息的畅通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灵活性和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促进了企业生产效率和国际竞争能力的提高。

信息技术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大大超出以往由一般基础工业所形成的“工业周期”,而呈现“经济周期”的信息产业特色。目前,在美国的高 技术产业中只有信息产业充分发挥了作用,在生物工程、新能源、纳米技术、微中子技术等高新技术方面,美国同样具有极强的实力,它们都可以成为美国经济的新增长点。2.经济结构调某的重要影响

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如此之久,除了高技术飞速发展的根本原因外,经济结构的大调整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美国经济结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调整,而是一项跨世纪的全面性大整顿,对其经济持续增长起了重要作用,而且还将发挥更大的影响。

(1)三大产业结构调整及其对经济持续增长的促进作用

20世纪80年代、奶年代美国三大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总的来看,第一产业占的比重进一步减少,第二产业逐步下降,第三产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处于不断增长的态势。从1980一1995年,美国三大产业的变动情况如下:农业在GDP中占的比重,1980年是3%,1995年降为2%;工业产业在GDP中占的比重从1980年的34%降至1995年的26%,15年间减少8个百分点;而服务业在此期间占的比重由64%升到72%,即增加8个百分点;上述三大产业发生的重大变革,对美国经济持续增长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2)膨胀的军事经济的压缩提高了产品竞争力

为了提高民用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给美国经济增长带来新的活力,联邦政府调整了美国工业内部结构,试图通过压缩军事经济,增加民用工业投资等,促使工业结构得以及时调整,以便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克林顿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大幅度压缩军费。二是调整联邦研究与开发预算。三是改变军事经济比重过大的不合理局面。1994年8月联邦政府提出“技术重新投资计划”,鼓励国防部与有关的民间企业一道合作进行技术开发,尤其是“双重用途”技术方面的合作开发。政府将对军事技术转为民用技术的公司提供减税和财政补贴。四是政府提供巨额科研经费,更加重视提高民间产业的竞争力。1993年以来,美国科研与开发总投资每年达1600亿美元以上,其中联邦政府占的比重为40%一45%。与过去比较,近年美国投资的重点明显转向民间产业部门,更加重视向产业竞争力的调整方向倾斜,最终将有助于美国长期竞争力的巩固和提高。

近年来联邦政府消除臃肿军事经济做出的种种努力,有助于美工业内部结构的合理调整,而民间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对美国产品进一步占领国际市场,进而使得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都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3)调整地区经济结构,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与政府对地区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不无关系。纵观近年美国地区经济发展的实践,可以看出,政府推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协调区域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①实行市场导向为主同政府适度宏观调控相结合。在推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方面,美国政府长期实行市场导向为主,主要依靠市场,引导资本、人口和资源在各地区的相互流动,利用市场竞争优化地区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在强调市场导向为主的同时,美国政府对地区经济发展也进行了适当干预,主要抓了几件大事,即全国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网的建设;重视全国信息网络的建设;把培训人才放在首位等。

②以培育欠发达地区自我发展为主,实行若干地区优惠政策。首先把资金投向教育和培训事业,特别是为失业人口搞培训,以增强失业人口重新就业的能力和本领。同时,从联邦政府到各州政府都制定了一些鼓励资本流向欠发达地区的优惠政策。例如,由州政府担保,促使商业银行向欠发达地区企业提供长期低息贷款,在税收等方面也提供比较多的优惠政策。

③依靠严格的法律制度,保障援助欠发达地区工作顺利开展。联邦政府对欠发达地区的援助主要根据国会通过的有关法律,制定各种援助计划,审查批准援助项目的申请报告,拨给一定比例的款项给州政府,并定期审查资金使用情况。州政府还要制定如何使用援助资金的法规及会计制度,具体指导和监督援助计划的实施。

正是由于联邦政府有效地实行了各项对欠发达地区的援助政策,才促使美国地区经济结构及时得到调整,既保障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又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美国经济持续增长。3.政房制定与执行的政策得当

美国经济的稳定高增长持续了10年是与克林顿政府适当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战略的制定及有效宏观调控分不开的,它是新经济形成所不可或缺的催化剂和润滑剂。克林顿经济学所提倡的政策主张为美国经济取得稳定增长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财政政策方面,大力削减财政赤字。一方面通过增加投资、推动经济转型和实施增长战略来增加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削减国防经费和联邦行政开支,取消非生产性开支,鼓励私人投资。这一有增有减的财政政策基本上解决了联邦财政赤字的老大难问题,1998年财政预算盈余77多亿美元,是1969年以来历史上第一次最大的财政盈余。财政赤字大减使美国企业投资和生产扩大,并大大增加了美联储运用货币政策进行调控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增强人们对美国经济前景的信心,促进了长期利率的下降,推动了投资市场的繁荣。

在货币政策方面,坚决制止通货膨胀,实行稳定、连续、中性的货币政策。以格林斯潘为首的美联储摒弃了“相机抉择”等一些过时的理论,实行一种中性的货币政策,让利率水平保持中性,对经济既不起刺激作用也不起抑制作用,从而使经济以其自身的潜在增长率在低通货膨胀水平下持久增长。保持稳定一贯的货币政策并进行微调,是美联储货币政策成功的关键,也是美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在贸易政策方面,克林顿入主白宫后,将传统上一直以提倡“自由贸易”为荣的美国转变到目前更体现实用主义的“公平贸易”上来,加强经济外交,实行以开拓国外市场为核心的贸易政策,扩大出口。自1992年以来,美国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如今已稳居全球第一出口大国地位。贸易的增长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可以说,出口已成为美国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以上这些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对美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持续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4.企业倒杆成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权

人们在分析最近以来美国经济持续增长时,往往对美国企业的改革与调整不怎么重视,实际上,美国企业旨在面向21世纪的调整与改革对经济的长期发展将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10年前,全世界经济学家在谈及优秀的经营管理体制与方法时,推崇的总是日本的模式,批评的则是美国的模式。或许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促使美国在企业和银行改革方面比日本至少早走了10年。美国《商业日报》1995年6月的报道认为:“美国正在打赢这场原以为是一个失败的事业的经济战。美国公司和工业依靠对企业经营的所有方面的重新思考取得了这种转变。”报道强调,虽然领导着这场“制造业革命’”的许多美国公司所利用的技术是20年前难以想象的,但是,假如利用技术的人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作用,那么,“全世界的先进技术都是不够用的”。因此,分析家认为,大多数美国公司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有了一代“新型的总经理”,并对“雇员授机’。美国企业界的传统历来重视发挥个人作用,重视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这种传统培育了标新立异的青年人的崛起,为企业的发展增添了腾飞的翅膀。

美国企业经过调整,建立起适应市场、推动经济发展的灵活结构。

(1)面向市场的企业内部新组织形式

长期以来,美国公司遵循的指导方针是,外部产销市场化,内部经营计划化。但近年美国企业内部却出现了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在企业内部推行市场机制,即公司内部各单位在原矩阵结构基础上,打破条块界限,与其他部门进行斜向直接联系;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在企业各部门间形成厂商与客户的关系。各部门相对独立,单独核算,一旦经营亏损,也要宣布破产。

(2)富有弹性的组织结构

近年来美国公司为适应如今的市场环境,从偏重垂直整合转向富有弹性 的组合。公司变革主要表现在,大力精简机构,管理层次简单,中间环节少,公司最高领导比较接近基层。目前美国公司的这种改革进程大大加快,据美国《幸福》杂志1995年对美1000家大公司所做的调查显示,几乎一半的企业改变了“命令一控制”型的企业体制,转向弹性化的内部组织结构,以利信息流通,决策迅速,运转效率提高。

(3)经营范围变得更加模糊

美国企业家强调,商品和信息自由流动趋势正在不断地冲破国界的限制。通过公司的国际化经营,管理的趋向逐渐模糊化。这样,可以减少市场风险,实现规模经营和经营合理化,消除竞争,超越贸易壁垒或投资障碍。这种经营策略,已成为美国公司扩展世界市场的重要手段。

(4)企业规模越来越灵活

美国一些经营灵活和技术先进的中小公司,不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际市场,表现得十分活跃。在这些小公司的影响下,一些大公司纷纷将总部收缩。裁员消肿,以适应新的市场要求。

5.广开国门引进国外人才

技术要不断创新,人才是关键。美国是由多种民族移民组成的国家,在20世纪前,科技人才数量少,科研基础比欧洲的德。英、法等国家落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希特勒在德国执政,他实行排犹的法西斯政策,把一大批犹太人赶出德国。当时,美国敞开国门大力接收欧洲的犹太移民。他们当中,包括爱因斯坦在内不少人是世界知名的科学家。他们到了美国后,继续致力于科研工作。美国发明原子弹,就是依靠爱因斯坦等犹太高科学家研制成功的。难怪美国一些人幽默地说:是希特勒帮助美国打赢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尝到了这一甜头之后,多年来一直把引进外国的科技人才,当然还有资金和高层管理人才,作为基本国策。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通信器材企业的朗讯科技公司(Lu-cent),由于在美国境内无法招聘到合适的科技人才,于是便从英国、德国、H本、中国大陆和台湾以及韩国罗致了3,500多位工程师。据美国资讯科技协会公布的最新统计,1998年美国境内约有346000个与资讯科技有关的工作机会,无法在境内招聘到合适的人才,以致许多高科技公司只好礼聘外国的专业人士赴美国工作,或在海外设厂营运,就地招聘人才。

为了让美国的高科技产业能够吸引外国籍的“顶尖杰出精英”赴美工作,美国国会原来立法每年核准65,000个外籍人士临时工作签证名额(简称HI一B,但最近又立法通过2000年年度增加8万个外籍人立临时工作签证名额,2001年增加87,500个名额,”2002年增加13万个名额,以解决科技人才不足的困难。有的议员还提出:如果是大学和科研机构从国外招聘有高学位的外籍专才,还可不受HI-B名额的限制。

美国的高科技,实质是江革全球精英智慧而成。美国的新经济,从根本上讲,是美国高科技人才发动和领导的。新经济就是人才经济。

6.风险资本推动着高新技术企业的成长

商业经济的活力是同独特的和非凡的金融资本世界相适应的。这个领域已证明它有能力提供企业管理所需要的多种企业资本来源,从而证明它有能力满足现代的、快速变化的和全球化的经济需要。具有开拓精神、敢于冒险的风险投资公司适应了经济发展的需要。风险投资机制的建立成为推动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动力,尤其是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在西方,风险投资机制被称为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推进器”。美国苹果公司、数据处理公司等高科技企业,在初创阶段都得益于风险资本的支持。美国斯坦福国际研究所所长米勒说:“由于科学研究的早期阶段有风险投资的参与,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周期已由20年缩短至10年以下。”目前,美国有4000多家风险投资公司,居世界首位,它们每年为10000多家高科技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在过去几年内每年初次公开发售股票的投资为350亿美元到500亿美元,风险资本的投资为100亿美元到150亿美元,这种情况最能说明这一点——这些数字使世界上其他地方的类似投资相形见拙。这不是短期资本,而是长期的风险投资。据统计,1997年美国的风险投资商共向1848家公司投入了114亿美元的风险资本,比上年增长16%,其中投入信息的风险投资为70亿美元,占全部风险投资的62%。风险投资在推动美国经济持续增长、尤其是高科技产业发展方面立下了汗马功劳。7.国际经济环境所创造的有利条件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任何国家经济要顺利发展,都离不开有利的国际环境,90年代美国经济的增长也是如此。

首先,区域性金融危机和动荡致使大量国际资本涌入美国。

1997年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得大量避险资金进入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安全可靠和盈利最多的“安全港”,1998年,美国净资本流入达2280亿美元。1999年以来,由于科索沃危机的逐步升级,促使资金加快流入美国市场。据估计,1990年至今,平均每年约有2500亿美元流入美国,外资约占其投资总额的25%一30%。这些资本中的大部分流入美国股市,推动股价不断走高。促进了美国资本市场的繁荣,同时也抑制了通货膨胀,国内股民的股票收入大增,刺激了居民的消费需求。

其次,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使美国受益匪浅。

东亚金融危机虽然对美国造成一定威胁,但也带来了好处。危机的爆发导致全球需求萎缩,世界市场主要商品价格大幅回落,以石油产品价格为例,每桶石油价格从1997年的优美元降为1998年的IQ美元。美国作为世界贸易大国从中获利甚多,不仅促进了美国进口的上涨和消费的进一步旺盛,而且也促使出口的上升,从而拉动经济快速增长,同时还有效抑制了物价的上涨。

第三,美国在世界经济、金融及三大国际组织中的主导地位。

美国国内市场总值占世界总产值的25%以上,占全球进口贸易的15%,占全球股市市值的45%,毫无疑问,美国在世界经济和国际金融中处于主导地位,是稳定国际金融市场的主要力量和决定因素。亚洲、拉美及俄罗斯都与美国在经济金融、贸易和政治等方面有或多或少的联带关系,美国的利益和经济走势直接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利益与经济,因此这些区域和国家会维护。支持美国的经济繁荣。

另外,美国在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三大组织中都拥有最大的发言权,它会充分利用这种优势,扫除投资与贸易的障碍,来维持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

时势造英雄。时运皆占的美国,于是乎理所当然地孕育了新经济,推动了新经济。这当是历史的必然。四、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Sff经济

高新技术的发展是新经济的动力源泉,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的出现与美国高新技术的发展息息相关。

1.美国高新技术发展概况“

近10年来美国高技术发展的特点表现为:高效益、高智能。高投入、高竞争、高风险、高潜能。在性质上,高技术具有质的变化,体现在超塑性、超高温、超低温、超导性、超高速、超密集度、超微小化;在范围上,是扩展、渗透性的,具有跨部门应用的特点,使常规的工业部门分类的界限变得模糊了;在时间上,高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不断缩短;在同传统产业的关系上,不断向传统产业渗透,过去常现生产中的许多关键参数,如长远战略、结构、投资模式等也随之改变,某些传统的观点和方法也不再适用。高技术的发展导致知识密集化、技术革新综合化、科学边缘化、方法系统化、科研社会化、产品智能化、社会信息化。

(1)信息技术

目前高新技术发展的集中代表和最主要的技术领域就是信息技术领域。从主观上讲,信息技术是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技术;从客观上讲,信息技术是对信息进行作业的技术。信息技术无疑是目前发展最快的技术,美国在这一领域仍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信息技术主要是由与通信相结合的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组成,同时也包括专家系统、成像技术、自动化技术、机器人技术、传感技术以及机械电子技术(如装入各种产品、系统和设备中的微处理机)。美国的网络技术已经众所周知,而美国高性能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就集中代表了美国信息技术的发展概况。

自1992年开始,美国实施高性能计算机和通信计划,该计划实施以来,取得很大成就,极大地推动 了先进器件、可伸缩超级计算机系统和高速网络等方面的革新和进展。超级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气象预报、环境监测、生物医学、流体力学、地球物理学、先进的制造技术等方面,由于高性能计算机与通信对于美国的国家安全及保持美国在未来的优势至关重要,因此,美国政府将保持长期持续的投资,鼓励技术创新,建立政府、工业界和学术界的密切合作。美国政府总结过去,制定新目标,推动该计划向更深、更高的层次发展。这种思想充分体现在美国提出的以下三个计划中。

①加速战略计算计划(AcceleratedStrategicCbrrlputiflgImnative.ASCI),是美国能源部支持的一项8年投资10亿美元的项目。其目的是为模拟核实验武器储备管理问题提供足够的计算能力。这个计划是美国政府停止核武器实验的一部分。其任务是在2002年左右研制出每秒100万亿次浮点计算的超级计算机。

②高性能计算机现代化计划(HPCModernizationPTOgrarn),是美国国防部支持的一项8年投资20亿美元的项目。其目的是为了改善国防研究能力,降低武器设计、测试费用,保持美国军事上的优势。其任务是建立16个由高速网络连接的高性能计算中心,其中4个为大型计算中心。

③每秒千万亿次浮点计算(PetaflopsCbrllputiflg)计划,是美国政府支持的前瞻性计划,目前处于研讨阶段。其任务是在20年内研制出每秒1000万亿次浮点运算的超级计算机。

在全面核禁试情况下,要保证核武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就必须掌握和进行三维模拟计算。美国把这项任务称为基于科学的库存管理(Science-basedStockpileSteward一上叫。它把非核物理和高能爆炸的实验模拟与核物理研究、高级材料、化学和工程方面的技术结合起来,因此需要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应用于核武器管理和科学工程计算,并能可靠地取代地下核试验的计算机。

在美国能源部的大力支持下,参与这一计划的有桑地亚、洛斯·阿拉莫斯和劳伦斯·利弗莫尔3个国家实验室,以及IBM。tol和Crsy三个超级计算机公司,还有4一5所大学。第一阶段的目标是,于1998年实现每秒3万亿次浮点运算的超级计算机。首先由美国能源部于1995年委托Intel公司研制每秒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并于1996年12月16日正式。这是超级计算机发展史上的重大突破。其后,1996年由克林顿总统亲自宣布委托IBM、SGI和Cray公司制造每秒3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目前正在开发和研制中。第二阶段将于2002年左右实现每秒百万亿次超级计算机目标。进一步的每秒千万亿次计算机的目标,现有技术尚未能解决,还需要在技术上有突破性的创新和变革,目前只处于探索和寻找解决途径的阶段。

从总体上说,面对新的世界发展格局和急剧变化的军事态势,美国政府试图以加强防务作为高技术发展的驱动力,利用高技术来创造新的军事竞争环境,采用商业技术进行新一代高性能计算机的开发,最终实现军事技术、高技术开发和高技术商品化同步发展的目的。美国信息技术在其他许多方面也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例如,1997年,IBM公司解决了用导电性能更好的铜取代铝制造硅芯片的难题,因此可以将芯片成本降低30%,加工时间缩短40%。

(2)制造技术

在20世纪90年代的制造业中,自动化、高效率以及日益盛行的通信网络应用为未来的发展开辟道路。先进制造技术,是制造业将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及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综合应用于制造全过程,即用于设计、制造、检测、管理和售后服务等,实现优质、高效低耗、灵活生产,并取得理想的经济收益的技术总称。制造技术至今已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是制造工艺代化阶段。第二是以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和工业机器人为代表的柔性制造单元阶段;第三是以柔性制造系统和分散型控制系统为代表的生产过程控制系统阶段;第四是以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和计算机集成过程系统为代表的企业内部集成化及单元加工过程和智能化阶段;第五是以CIMS发展的新标志——敏捷制造系统为代表,增强企业在不可预见的多变环境中的生存能力的敏捷制造阶段。

美国1991年提出先进制造技术(AMT)——敏捷制造企业的发展战略。1995年12月,更具体地阐述了先进制造技术中的网络概念及结构。目前,美国已将AMT列入下一个世纪重点发展的关键技术之一。

对世纪网络将全球化,制造业也将全球化。从获取需求信息、到产品分析设计、选购原辅材料和零部件、进行加工制造,直至营销,整个生产过程也将全球化。先进制造技术一旦发展成熟,发达国家将不再依赖于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

(3)生物技术

生命科学创建了一门重要产业,该行业现有公司正300多家,年收入近130亿美元,雇员超过10万人。该行业极大地改变了人们对活组织占有形式的认识。联邦技术转让规定的改变,促使官方资助的实验室和商业生物企业之间形成更密切的联系,公共研究机构与私人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成为现在的主流。有关规定也鼓励联邦研究人员为研究成果申请专利,研究人员也正在为他们创造的生物和发现的基因申请专利。来自生物技术公司的数十亿美元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的生物科学研究方式。

生物技术对美国农业已经产生重要影响,遗传工程作物第一次在美国的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1996年,亚拉巴马州3/4以上的棉花是抗病虫害的遗传工程棉花。研究人员现在又在试验含有聚酯的棉花作物。盘山都公司的管理人员说,农民们将种植800万英亩遗传工程大豆、350万英亩转基因玉米以及1万英亩转基因马铃薯。该公司正以和生产一样快的速度出售遗传工程种子。1996年春季,佛罗里达州阿拉楚拉县引进第一种遗传工程昆虫——一种用于吞食祸害草荡及其他作物的害虫的食肉螨。

更引人注目的是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取得的进展。据生物技术行业协会说,利用遗传工程医药来控制心脏病和糖尿病,治疗癌症或缓解中风影响的患者人数已达数千万。另外还有几万人日常进行遗传试验——或者诊断求出世的婴儿的健康状况,或者告诉这些人他们自己是否患慢性病或癌症。数以千计的儿童因为新的辅助生育技术的出现(如体外受精)才得以来到这个世界上。仅在1995年,医学研究人员就给500项遗传工程产品注册了专利。遗传工程产品的开发仍在加速。行业调查报告显示,研究人员在1995年试验了284种以上的从普通感冒到艾滋病的遗传工程新药,比上一年增加20%。事实上,在44种已批准上市的生物技术药物中,已有一些取代了其他更常规的药物。1997年批准了39种新药和10种从生物体中提取的生物制品,其中包括用于治疗癌症、艾滋病、心脏病、关节炎和帕金森病的新型药物。

(4)环境技术

环境技术受到美国政府和民众的高度重视。克林顿在为竞选连任美国总统而出版的著作(希望与历史之间——迎接21世纪对美国的挑战)一书中写道:“维护环境是一项全国乃至全球的义务,对此我们全都责无旁贷。…美国人需要为环境订立一个新的契约,使我们作出保证:留给孩子一个空气、水和土地未被污染、损坏的国家,一个自然风是未失去光彩的国家,一个持续增长的其领先地位无可比拟的国家。……要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必须使环境的保护和改善成为一项共同的任务——每个公民、每个社区、每个企业和公司、每一级政府都要致力于这个任务。”

为验证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提出的生态工业园区的概念,有关试验得到美国政府给予的支持。得克萨斯布朗斯韦尔的规划者正在开发一个得到美国商业部16.8万美元资助的生态工业园区。正在开发中的其他园区还有弗吉尼亚的开普查尔斯以及马里兰州的巴尔的摩。这些试验是要验证生态工业园区的实用性——在这些园区,一级公司将彼此的废物当做自己的原料使用。其设想是,创造一个连续的物质流,在流运过程中每个 工厂的废物至少对一个伙伴来说是有用的原料。这种安排也要为每个伙伴带来经济利益,例如节约成本、分享副产品等,既有经济上的实惠,也有生态上的益处;生态关系源于利益共享而不是某个规划设计,由此既产生商业利益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为了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通过节约能源来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1998年美国政府宣布一项为期5年、耗资63亿美元的一揽子税收优惠和研究计划,保证“调动最先进的技术来对付全球变暖现象”。

为缓解美国西北部地区空气污染状况,福特。通用和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共同协商同意,在全国出售数百万辆废气排放量更低的新型小汽车、面包车和轻型卡车,这些新型汽车排放的废气比现有汽车降低大约70%,1999年在美国西北部开始出售,两年以后在全国各地出售。

(5)太空探索

1997年,美国人使用两个探测器探测了太阳系,花费的钱只有阿波罗登月飞行费用的一小部分,但得到的数据却多得多。国家航空航天局发射到火星的余杰纳探测器上的光谱仪发现火星上有一些物质,可以表明火星一度温暖湿润,足以支持生命。在空间深处,伽利略号探测器拍摄到木卫二地下有海洋的迹象。这将使木卫二成为太阳系中除地球之外的惟一有水的载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火星探路者”飞船1997年7月4日在火星表面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探测,取得丰硕的成果。这次火星登陆成功是人类进军宇宙的新里程碑,是人类35年换而不舍的努力的结晶,为人类最终登陆火星打下基础。同时,人类的太阳系探测计划出台,1997年10月15日,20世纪耗资最高、规模最大、美国航天史上携带放射性核燃料最多的卡西尼号上星探测器升空。

在国际空间合作方面,“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与俄罗斯“和平”号轨道站成功地完成3次对接;筹划多年的国际空间站计划也正在进行。

在科研与应用方面,“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3次上天,完成了微重力下的多项太空实验;“发现”号在太空完成40多项以保护臭氧层为目的的科学实验;哈勃太空望远镜的设备更新顺利完成,科学家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新发现了一些遥远的星系,并首次发现了黑洞存在的直接证据;探测厄尔尼诺成因的航天器升空。

以上这些介绍,表明了美国已经远远地走在了其它国家的前面。这种领先优势应用于经济领域,便造就了培育新经济萌生的土壤。2.美国发展高新政水产业的措施

美国联邦政府不像日本、法国、德国政府那样注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法规、政策、规定及其实施细则,而主要是控制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出口减免税,而各州政府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制定产业保护政策、优惠政策,而且在诸如低价用地、设备折旧等方面的优惠性条款也各不相同,就像各州的普通销售税率各不相同一样,各州有各州的具体情况,目的是促进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措施实际上最后是要落实到需要大量的投资或资助。美国的措施是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形式有联邦拨款或资助、州政府拨款或资助、大公司出资、成立基金会、贷款、风险投资等。美国联邦政府的科研预算,重点放在军事和基础研究方面,不对工业界直接补助资金,而是利用税额化免等税制间接来刺激投资。国防预算虽然都是用于军事项目,但特别注重所从事的基础技术研究和先进技术研究是军民两用的,通过适当的技术转移政策,使国防部门开发的很多高新技术成果为工业界所吸收。政府对风险大、民间投资有困难的重大长期研究课题给予重点财政支持。为了鼓励、支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美国很多州都设立专门机构,成立了科学技术基金会、研究基金会、风险投资基金会等。风险投资是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风险投资是把私人组织起来的大量非固定财源,以一定合伙形式投入若干即将兴起的高新技术公司。有时,一些大公司也有部分资金作为风险投资的资本。银行对发展风险投资起重大作用,美国很多大银行成立风险资本公司,主要结创办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种了’基金。目前,美国百家以上的银行都成立有风险投资公司。对于创办和发展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州政府也成立半官方风险投资公司进行帮助,提供开发补助费和扶持中小企业改造补助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3.高技术产业对美国“新经济”的贡献

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的高技术部门迅猛发展,远远超过了汽车与建筑等传统产业的增长速度。据美国〈商业周刊》统计,1996年,高技术产业对美国国民生产总值(GDP)贡献了4200亿美元,比1995年增长了15%。电脑、软件、通讯三个产业,1996年对GDP的贡献率高达33%,而同期传统经济的带头产业——建筑业和汽车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只有14%和4%。因此,高技术产业已成为美国新经济持续扩张的主要动力。

(1)推动固定资本投资

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首先表现在推动固定资本的投资方面,包括企业和消费者在电脑周边设备和通信设备上的支出、信息科技净出口、消费者在电话服务及有线电视上的支出。电信结构的投资等。1996年,仅在信息技术硬件上,美国消费者与企业就投入了2820亿美元。比购买新汽车和零部件多对%,比购买新住宅多49%,比工商建筑开支多168%。信息技术和设备投资作为固定资本投资的大幅度增长,扩大了美国总资本存量和资本形成规模,构成“新经济”持续扩张的重要物质基础。

(2)促进产品出口

在出口方面,高技术产品成为美国出口商品的主力。1986年,飞机、数据处理机、汽车零件和高技术机械是美国主要的出口项目,迄今也仍是如此。但是,10年来的出口结构也发生了一些显著变化。以飞机为例,1986年时大部分是军用战斗机,10年后则以商用飞机为主。在办公室及数据处理机方面,产品项目也比10年前先进。美国在海外建立的汽车厂与日俱增,其汽车零件出口也同步扩大。

10年来,美国总出口额大幅度增长,从1986年的3059亿美元,增至1996年的8480亿美元,高技术产业的出口值已占整个制造业的25%。在1996年的出口产品中,电脑芯片等高技术产品从1986年的第四位跃升至第一位;飞机从第一位降到第二位;数据处理机和汽车零件分别从第二位和第三位降到第三位和第四位。

为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上出人头地,科技上的超前,一直是美国赖以生存的主要依靠,也是其相对优势之所在。今后,美国将会继续保持其高技术商品出口的领先地位。

(3)高新技术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

人们曾经担忧,高新技术的发展可能会减少就业机会,但实际情况证明,高新技术的发展也不断创造着新的就业机会。围绕信息产业的兴起涌现了一支更庞大的劳动大军,如软件开发、系统集成、电脑维修、网络维护、电脑培训、电脑咨询等,有人称之为“电脑三产”。用于构建网络的各种器件的研制也在吸引大量的劳动者。这种新的商业链提供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例如围绕同上直销,就需要更多的送货大军。在美国,这种快递公司空前繁荣,他们的车队活跃在全国各地,车上配有无线接收设备,能以最快的速度、最近的路径送货。更多的就业机会围绕着因特网服务展开。如Internt八ntranet的系统集成、企业网站的建立、接人服务、H砚W狠排转制作、网上信息及信息搜寻、网上广告等。据美国信息技术协会称,目前仅在美国就有19万个高技术职位空缺,其中多数需要的是编程人员。

已有研究报告指出,因特网发展正在使美国硅谷成为一个工作职位的“宝库”。仅1997年这一地区就新增了5.3万个职位。在这些新的职位中,软件人员的需求最大,共新增了8300份工作;计算机和通信领域也出现了7000份新工作。约有230万人居住在硅谷地区,仅占整个加州全部人口的10%,但该地区1997年为加州创造了40%的出口。

尽管对新经济的增长模式、作用、结果因人而异认识不同。但高新技术的应用、高 新技术的发展,是美国经济由滞胀走入复苏、进入增长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这是不容置疑的。从这一意义上说,发源于美国的新经济就是高新技术经济也毫不夸张。

五、美国的企业重组S新经济

称新经济为席卷全球的浪潮,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新经济带来经济领域的大跃动、大变革、大冲击、大改组。处在这一浪潮的企业不可能泰然处之,依旧自我。于是美国企业中掀起了兼并重组的新高潮。

企业(产权)重组是企业为提高资产运用效率、改善管理。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所进行的产权流动和资产结构调整。

美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国家,企业兼并重组活动的经常性和普遍性特征是十分突出的。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和美国国内环境的变化,美国企业兼并重组掀起了新的高潮。这是美国企业新一轮战略大调整的重要标志,它对美国“新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西方经济在世纪之交发展的总趋势。

1.90年代美国企业重组的基本特点

对世纪肥年代美国企业兼并在1989年达到高峰之后急剧回落,1991年降到最低点。1992年,随着美国经济走出衰退的低谷,4月2日美国司法部和联邦贸易委员会(横向合并指南)(Hori。idMeng。Guideli。sof1992),拉开了20世纪90年代企业大兼并的序幕。这次美国企业兼并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

(1)持续时间长、涉及范围广、交易规模大,形成百年来最大的兼并浪潮

在美国历史上,从1897一1990年曾有4次企业兼并高潮,分别发生在19世纪末本世纪初的世纪之交(1897一1902年)。20年代下半期(1926一1930年)、60年代下半期(1965一1970年)和80年代中后期(1984一1989年)。90年代以来的美国企业兼并高潮是第5次、也是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从1992年到现在已持续了8年。1996年,当兼并交易额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时,美国舆论认为本次兼并已处在峰顶,预计兼并大潮行将结束。然而,近两年的兼并又创历史新高,远远超出了人们的预料。

20世纪90年代兼并最为突出的现象莫过于90年代中期以来所形成的巨型兼并或超大型兼并狂潮。80年代最大的一起兼并交易不过240亿美元,超过百亿美元的兼并交易屈指可数,90年代中期以来上百亿美元的兼并交易屡见不鲜。1996年宣布的超过百亿美元的超大型兼并交易有7起,最大的兼并交易达253亿美元。1997年超大型兼并达9起,最大的兼并交易达到420亿美元。1998年,有9起兼并交易的价值额都超过300亿美元,最大的兼并是美国最大的两家石油公司——埃克森和美半公司合并,兼并价值高达860亿美元;成为当时世界兼并之最,超过了1997年菲律宾(831亿)、爱尔兰(770亿)、新西兰(650亿)、巴基斯坦(643亿)等国的国内生产总值。

(2)兼并发生的背景与以往不同

前4农兼并的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发生在经济危机之后,在一些经历了技术革命、价格上涨、国外竞争加剧的企业中尤为普遍。被兼并企业的经营状况往往不佳,经营周转困难。而这一次兼并浪潮到来之时,正是美国经济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10年痛苦调整之后,经济表现最好之时。经济稳步上升,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均被控制在很低的幅度之内,企业盈利迅速增加,股票市场表现良好,道·琼斯指数从20世纪90年代初的四五千点上冲至目前的超过1万点。美国公司在经历了公司革命之后,竞争力普遍增强,盈利增加。

(3)兼并集中在高新技术领域,信息业、金融业是兼并的热点产业

20世纪90年代美国企业大兼并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兼并集中在航空航天、军工制造、制药与生命技术、信息通信、电子设备与半导体产品生产等高新技术领域。在以往的4次兼并中,第1一2次集中在重工业生产领域,第3一4次集中在工业、商业。运输、通讯等服务领域,当前兼并重点领域的再转移,更为明显地反映了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上的新变化和新趋向。

必须指出,与其他行业的兼并相比,信息业和金融业的兼并更为引人注目。第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的特大兼并中,信息业和金融业的兼并占主体,成为兼并高潮的主要推动力量。1996一1998年,在每年宣布的10大兼并交易中,电信和金融业的兼并交易均占6项。第二,信息业和金融业的兼并更为频繁和激烈。在电信业中,由于管制的消除,被分割的电信公司大举进行兼并组合,如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世界通讯公司、SBC通讯公司、大西洋贝尔公司等各自完成了数十项收购,而它们的兼并又往往以被兼并公司的多次兼并为基础。

计算机行业、芯片和软件业的著名公司IBM、英特尔、微软、康柏、太阳、网景等合纵连横,角逐网络,不断掀起兼并浪潮。在金融业,对年代确立的商业银行、投资证券和保险业制度,以及限制跨州设立分支机构的制度在90年代开始被突破,使美国金融业的集中进程加快。1993年,美国商业银行为1.l万家,1996年,商业银行数目已减少到9528家,目前仅为9000家左右。

(4)强强联合、优势互补、行业集中化成为兼并的主要特征

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企业兼并已出现放弃多元化战略的趋向。90年代以来,由于新的兼并指南的导向作用,大多数兼并都旨在加强公司的核心业务,注重长期发展和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因此,与行业集中化战略一致,20世纪90年代美国企业兼并在性质上主要表现为横向兼并,即生产相同或相似产品。提供相同或相似服务的经营者之间的兼并。电信业、金融业、铁路业、航天航空工业、军火工业、石油上业中的特大兼并交易使这一特征十分明显。(财富》杂志1998年6月22日刊载杰弗里·科尔文的文章说;“1个世纪前的大兼并就像今天一样,不是以纵向兼并为特征的,而是以横向兼并为标志,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企业合并成巨型公司。”

所谓优势互补是指不同经营区域(市场)、不同技术或业务专长、不同规模。不同管理模式、不同生产和服务优势之间的互补,这种优势互补的理论基础是所谓协同竞争论。波音公司与麦道公司的互补性兼并,目的就是反击欧洲空中客车的竞争。正如波音公司总裁康狄特在兼并麦道公司时所说:“我们需要足够的重量进行全球竞争,需要足够的宽度来夷乎我们前进的道路。”

(5)兼并的目的侧重于长远利益

过去几次美国企业的兼并浪潮,往往是为了达到垄断的目的,即通过兼并来扩大市场份额,或通过兼并来做到多样化投资,从而避免和降低经营风险。而这一次兼并浪潮,美国企业更重视潜在的战略利益,兼并的目的更多侧重于国际化、全球化的竞争,以及占领新的技术和行业的发展制高点,从而在今后的竞争中处于更有利的位置,以获取未来潜在的利益。1997年美国著名的美林证券公司以53亿美元兼并英国最大的资金管理公司——水银资产管理公司就是着眼于全球化竞争的典型案例。通过兼并,不仅使美林货币管理国际化,而且使水银的核心优势——国际基金和养老基金走向美国市场,弥补了美林的不足。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在硬件上与英特尔公司结盟,在软件上与微软公司联姻,则使得三家著名电子公司在高科技领域的称雄地位都变得难以动摇。

(6)兼并的形式灵活多样

以前美国公司的兼并浪潮中大都是大公司吃掉小公司,即以强吃弱。而在这次兼并浪潮中,却出现了大公司兼并大公司即强强联合,甚至小公司收购大公司的现象。如1997年11月10日.美国世界通信公司以370亿美元的天价兼并了美国的第H大微波通信公司(MCI),创造了以小吃大的先例。

此外,像20世纪80年代时那种被收购公司处于严重债务危机,股票上市价格表现最为活跃,而报价收购公司也充满敌意,目的是想赶走目标公司的行政人员,这种恶狠狠的收购与被收购斗争情况在这次兼并浪潮已不再存在。我们看到的是双方公司管理人员和股东们皆大欢喜,结为秦晋之好。

(7)跨国并购成为当前兼并的重要组成部分

美国企业兼并除了美国公司之间的兼并之外,还包括美国公司对外国公司的兼并和外国公司对美国公司的兼并。80年代,美国企业并购中跨国共购已经板有声势,尤其是日本、西欧公司对美国公司的并购。90年代,美国公司加强了对外并购,与外国公司对美国公司的并购交相发展,掀起跨国并购的新高潮。仅1997年上半年美国就 兼并了305家欧洲企业。同时美国企业也大量被别国收购。

外国公司对美国公司的兼并成为外国公司90年代对美国直接投资的主要形式。从1992一1997年外国公司用于并购美国公司的支出(占对美国直接投资总额)比率由69.2%增加到90.8%,并购额增加了5倍。

20世纪90年代,美国公司加强了对外并购,完全改变了80年代的态势。1992一1996年,美国公司对外国公司的并购额由137亿美元增加到593亿美元,1995年曾达到626亿美元,与外国公司对美国公司的并购额相当,远远超过了20世纪80年代美国公司对外国公司的并购额(最高年份为271亿美元)。

在与美国企业相关的国际购并中,西欧与美国公司之间的并购是主流。1994一1996年,美国公司对欧盟公司的并购数超过了欧盟公司兼并美国公司的数目。在汽车业,1998年11月,德国戴姆勒一奔驰公司以400亿美元并购美国底特律汽车三巨头之一的克莱斯勒公司;在电信业,1998年7月,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与英国电信公司宣布,共同建立一家资产达100亿美元的全球性电信公司;1999年1月,英国最大的无线通讯公司Vodafone集团出价600亿美元收购美国Airtouch公司,组成世界最大的移动电话公司。在石油业,1998年,英国石油公司以550亿美元兼并美国第5大石油公司——阿莫科公司;目前英荷壳牌公司正在与美国谢夫隆石油公司商议并购,以夺回因埃克森和美军公司合并所失去的世界第一的地位。在制药业,有美国普强公司同瑞典法尔马西亚医药公司高达130亿美元的兼并。2.90年代企业兼并重组的原因

企业的兼并重组,有其内在的发展机制,同时也与一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外部政策环境和企业战略转变等因素密切相关,具体而言,90年代美国掀起的兼并重组的浪潮主要是由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企业自我成长机制

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利益机制的驱动,随着现代公司的发展,规模经济效益愈显重要,经济素质原理证明,旨在通过兼并达到规模经济和垄断是有利可图的。事实上,美国没有一个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兼并而主要是靠内部扩张成长起来的。关于这一点,无论是从19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出现的兼并小高潮,还是20世纪90年代的席卷世界的兼并浪潮,都可以充分地予以证明。目前的企业兼并,无疑都是试图通过组织结构的调整,来扩大企业规模,从而获得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寻求更为有利的快速发展的途径。有关专家指出美国经济正从工业经济向信息经济、服务经济和智能经济过渡。未来美国有可能将汽车、电子业逐步让给日本,将纺织、服装让给中国,将农产品和食品加工业让给加拿大和墨西哥,而集中投资高科技通讯和信息产业,以及包括资本经营在内的金融、保险、法律。资产管理等咨询服务业,并以此保持美国的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企业兼并和结构调整始终是企业行为,政府一般既不介入,更不指令。政府是管理者,而不是参与者,其职能是为企业兼并及结构调整提供保障,规范市场行为。当发生垄断加剧,削弱竞争环境和影响企业发展时,政府才出面干涉,并加以制裁。1997年10月,美国政府司法部向联邦法院指控微软公司“利用视窗软件的垄断来保护和扩大它的市场垄断”,便是一例。

(2)美国经济形势的好转

企业兼并活动的冷热曲线是与经济运行的起伏走势相吻合的。近几年,美国连续数年经济稳定持续增长,公司的经营状况也随着经济状况的好转而明显改善,利润逐步回升,企业积蓄了大量资本,且国际资本市场进一步发达,这就为企业开展新一轮扩张创造了良好的经济环境和资本条件。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经济摇摆不定,无力摆脱衰退。由于紧缩银根,金融市场疲软,企业的兼并与收购也进人低谷。1991年,企业并购1877起,交易值692亿美元,为叨年代最低谷;但从1993年起,美国经济开始复苏和回升,给要求变革的美国大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企业并购活动又呈现出明显的上升势头;1994年,美国企业并购交易额达3419亿美元;1995年,美国企业并购数量为9152起,涉及金额5190亿美元,均创历史最高记录。1996年,美国企业并购愈演愈烈,并购案达10200起,全年涉及并购金额6588亿美元,再度刷新了上一年刚创下的两项历史记录。

(3)世界格局的变迁和竞争的激化

进入90年代,随着冷战的结束,世界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两极走向多极。同时,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区域化趋势日益明显,企业间的竞争已达白炽化,企业的国际化趋势也愈益增强,在风云变幻的市场环境下,企业的兴衰成败,最主要的取决于企业经营的规模效益。在这种情况下兼并就自然成为企业增强实力、实现规模经营、获得最佳经济效益,从而实现自身的发展与扩张的有效途径,成为企业实施跨国经营,进而打破贸易壁垒,抢占国际市场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战略措施。美国银行为了应付日、德自80年代以来金融业通过并购而实力迅速增强的挑战,在过去三年中特大银行兼并案发生了十多起。如1995年美国化学银行与大通银行合二为一,成为美国最大银行。而波音和麦道这两大航空工业巨头的合并之举,正是为了对付来自欧洲空客集团的挑战。这类以旗鼓相当的同行为对手的竞争,相信今后还会更加激烈。

(4)美国政府的政策性因素

由于兼并可能导致市场的垄断和寡头,从而抑制自由竞争,因而美国政府往往通过制定反托拉斯法等法律来限制过度的企业兼并行为。然而,当前全球性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都在发生急剧的和深刻的变化,各行各业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于是,美国国会在强大游说压力之下,顺应舆论,采取放松管制措施,已很少有人提及反托拉斯法了。美国许多行业的成功兼并得益于这一“政策放宽”。银行从过去只能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发展为商业银行业务与投资银行业务的兼营。投资银行业务的商业利润,正使从事这一业务的企业竞争日趋激烈,它不仅刺激了为投资银行业务服务的企业兼并越来越多,也使投资银行和投资基金业务本身的兼并和业务的交叉越来越盛行。通讯服务也从过去的管制走向开放,竞争的激烈促使公司只有不断壮大,扩大规模才能获得规模效应,获得更高利润。

(5)企业经营战略调整

美国第5次企业兼并浪潮决非一般市场投资行为,它反映了企业经营战略的新趋势:即着眼于企业的长远生存和发展,寻求在市场竞争中占有更大的份额。企业希望通过综合运用资源,减少重复劳动以及利用每一项关键技术,扩大业务和降低成本。因此,与所谓的竞争对手结盟或合并的“合作竞争”模式日益兴盛,许多企业甚至认为和竞争对手合并或“合作竞争”反而是生存的契机,甚至是制胜的保证。这也是企业追求“全球化战略”的具体体现,波麦合作就是变昔日的竞争对手为今日的“合作竞争”伙伴的典型范例。

3.90年代企业兼并重组对新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20世纪90年代美国公司的兼并重组通过对外扩张、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国内市场的垄断竞争有力地支待了美国经济持续增长。

(1)加强了垄断竞争,降低了价格,促进了消费

企业兼并的直接作用就是导致生产和服务的集中与垄断,与之相关的是成本降低和垄断价格及垄断利润。20世纪叨年代美国企业兼并导致了垄断和集中的进一步发展。1992年,美国500家大公司的总资产为25500亿美元,平均每家公司的资产为50亿美元;1998年,500家大公司的总资产为142800亿美元,平均每家公司的资产达到285亿美元,每家公司的资产增加了4.7倍。500家大公司的销售收入占GDP的比重,1992年为39.3%,1998年为67.4%。在各行业和部门,大都形成3一5家左右的大公司垄断的局面。

价格竞争一直是垄断竞争的重要手段,90年代以来,由于兼并导致市场竞争的结构变化和美国司法部及贸易委员会把反垄断的重点放在价格标准上,兼并后的垄断企业更加重视价格竞争。美国消费物价水平保持稳定并呈下降趋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价格竞争日益激烈。例如,1991一1996年,美国铁路公司(年收 入在2.5亿美元以上)减少到11家,铁路货运价格仅增加2%,其中1994一1996年则保持稳定、并略有下降,同期铁路货运量则增加了13.6%。又如电信业中,美国长话公司竞相杀价,推出各种优惠条件争取用户。

在垄断竞争和新技术的作用下,美国总体物价水平处于稳定和下降的趋势,通货膨胀率自1992年以来一直低于3%,1996年以来仅为2%左右。国内消费增长率则由1992年的2.9%提高到1996年的3.5%,1998年的4.8%,1999年初的5%。由于消费占美国GDP的2/3以上,90年代的大兼并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就不言而喻了。

(2)有力地支持了投资和信息产业的发展,推动了美国经济结构调整

在科技发展出现重大突破的情况下,结构调整往往表现为全局性、大规模的重组与投资活动。企业重组兼并浪潮可以发生在经济循环的各个阶段上,但是,在经济危机期间的重组兼并很少具有产业调整的性质,而经济恢复和高涨期间的兼并如果是顺应科技发展、具有主体产业方向则会对经济结构调整产生重大贡献。简而言之,结构调整就是企业通过兼并与投资,将新技术产业化、将经济资源转向新的产业部门,扩大其生产供应能力,同时相对收缩其他产业并在其他产业中增加新技术产品的运用比率、提高生产效率的过程。这也是社会供求保持相对均衡、经济持续增长的过程。

20世纪90年代美国企业兼并的重心集中在信息产业部门,兼并形成的垄断竞争又推动着投资与开发,信息产业的发展事实上成为结构调整的先导和标志。据统计,伴随兼并,以信息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1991年以来年均投资增长率达19%。信息技术生产行业(计算机、半导体和通讯设备制造)的实际产出1992年一1997年增长了3倍以上,1994年一1997年,信息技术生产部门的年均产出增长达到12%以上,其中计算机和办公设备生产部门的年均产出增长率达到35.6%,成为美国制造业中的增长冠军。1995年一1997年,信息技术产业中的电子电气设备生产部门的产值(按1992年不变价格)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由14%增加到19.2%。

信息技术产品生产部门的重组与投资发展成为信息服务部门乃至其他生产和服务部门重组与投资发展的重要条件。90年代美国企业的投资规模和增长速度是战后少有的(年均11%),而信息设备的投资规模和速度更是空前的。

90年代美国经济结构由于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和扩张而加速调整,1990年,一、二、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为3.9%。22.8%、73.l%。1997,三次产业的产值为3.1%、21.0%。76.0%,在第三产业内部、金融业和一般服务业的产值增加最多,分别增加了59.8%和59.3%。从就业比重看,1997年一。H、三次产业的就业比分别为2.0%、19.0%、79.0%,1990年的就业比重为3.3%、24.5o、

72.1%。90年代的大兼并没有导致失业率上升,失业率保持在5%以下,第三产业的发展是一个重要原因。

(3)提高了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美国对外贸易和投资地位得到改善

通过持续的、大规模的兼并重组,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美国在全球经济的主宰地位愈加明显。

新经济论文:新经济要素的隐含价值巨大

在纳斯达克为领头羊的创业板股市高涨时,网络网站身价百倍,成为人们竞相获取的香饽饽;而当股市低迷时,网络网站纷纭兜售解套,成为了烫手的山芋。

网络网站的市场价值究竟应当怎么来测评?这个问题困绕着网络界以及投资界。

在首届上海国际互联网网络、网站推行博览会上,咱们受组委会的拜托,开始了这1方面的咨询服务。咱们采取全新的评估法子,参照国内外专家设计的数学模型,尝试对于全国部份网络网站进行定量化测评,从中发现了像大道商贸网、第9城市网、玩具网等1批隐含价值显著的企业,此测评结果还遭到了SoftBank、美维立异、世纪互联等著名机构的关注。

网络网站属于新经济的范畴,机械套用传统的以有形资产为核心、以资产负债表为载体的资产评估法子已经不合时宜,它没有把诸如创业者、团队融洽性、技术立异能力、商业模式等新经济要素纳入资产的规模,而以上这些要素恰是网络网站的隐含价值,隐含价值直接影响了网络网站的实际市场价值。正由于忽视了对于这1块隐含价值的评估,所以用传统的法子根本不能正确地反应出“小吃大”、“快吃慢”的网络网站的实际价值。然而,咱们也不能被股指的市盈率指标牵着鼻子走,用股市的表现作为参照系数来评估网络网站的市场价值随便性极大,是不科学的。

我认为首先对于技术要有从新认识,技术是把非物资的价值附加到商品上去的最简便的思想、法子以及手腕。网络网站的技术偏偏相符这类特征,其附加值(隐含价值)不但存在,而且比较显著。

因而可知,咱们要树立1个以“财务资本”为基础,扩大部份“人力资产”、“组织资产”、“客户资产”要素的,并构成有机联络的新的网络网站市场测评法子。由此对于网络网站的市场价值进行了从新认识。大道商贸网在ASP技术方面R&D能力强大,不断研发新的技术,人材资产至关雄厚;第9城市网客户引入本钱很低,客户资产颇有优势;而玩具网更是买通了传统经济与新兴经济的各个关节,创造了调和发展、延续赢利的网络神话。

知本公司在测评的基础上,通过对于网络网站知识资本的运作,采取确立创意、量化精算、创业领导、整合技术、资本运作、远景计划等步骤,为中小网站提供1个市场价值测评、产权交易、孵化加速3位1体的有效平台,将推进网络网站企业运作方式的国际化、网站评估测定的科学化,增进中小网站联合、吞并、优化与重组,将网络网站货真价实地“闷透煮熟”,在高层面上实现技术产权交易。

其实,所有的新经济要素都必然存在着隐含价值,延续立异能力、社会整合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快速应变能力等要素都起到了比“有形资产”更加首要的作用,其隐含价值巨大。

新经济论文:分析新经济政策的现实意义

一、新经济政策实行的原因

1921年后,苏俄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变为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新经济政策”。这一政策转变的直接原因是为了渡过政治危机和经济危机。从 1918年春到 1920年底,连续三年的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革命战争,苏维埃政权面临被颠覆的危险。苏俄面对内忧外患,实行了以余粮收集制为核心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集中全国的人、财、物力,击败了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赢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特殊的时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战争使国民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加之 1920年的欠收,饲料缺乏,牲畜死亡,经济的萧条导致广大工人农民生活异常艰苦。从1920年底到 1921年初,苏俄农民的不满情绪日益明显,工人的不满情绪也在滋长,工农联盟面临分裂。针对当时的情况,以列宁为首的俄共采取了果断的战略转变,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新经济政策”。

这一政策转变的根本原因由是由于经济文化落后的国情。俄国十月革命创立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人面对的一个艰难课题。列宁深刻的认识到在农民占人口的绝大多数,生产力十分落后,文化程度低,资本主义尤其是国家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的国家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力所不及的事情。正是俄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俄国向社会主义过度必须采取迁回的方式。列宁和俄共基于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深刻反思和对苏俄国情的正确把握,列宁和俄共提出有别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新经济政策”。

二、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

第一,在农业方面,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农民在纳税后,可以自由处置余粮。粮食税的税额比余粮收集制所征收的粮食少得多,这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刺激了播种面积的扩大。粮食税的实施 ,肯定了小农这种经济形式,并且最大限度地支持和鼓励小农独立经营,从而最终实现了工人与农民的巩同联盟。

第二,在工业方面,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由全面没收私人资本转为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涉及国家经济命脉的重要厂矿企业仍归国有,由国家经营,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力兴办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采取租让制、小业主合作制、租借制和国家组织代购代销几种形式。还允许部分地恢复小型私人企业。同时,列宁在国营经济的组织管理和领导体制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造措施,比如要使商业问题成为领导整个国营经济的实际问题,即“采用商业原则”改造国营经济。具体方法有:企业实行经济核算、改变劳动报酬形式、国民经济产品从直接分配改为商品流转。

第三,在流通方面,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发展商业和自由贸易,由最初实行的产品交换转为允许自由贸易,实行按劳分配。

三、新经济政策的现实意义

第一,新经济政策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新经济政策”的基本思想是从苏俄的实际出发提出来的,它有效地指导了苏俄的社会主义建设,但其对实践的指导意义却不仅仅局限于苏俄国,而是对所有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国家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二,正确认识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的前提。这是新经济政策给我们的一个重大启迪。列宁领导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正是基于对当时国情的正确认识。在对国情的认识上,我国走了曲折的道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一个很长的历史时期,我们对国情都没有认识清楚,以致搞“一大二公”纯而又纯的社会主义,其结果不是共同富裕而是共同贫穷。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对国情的认识逐渐清晰。十三大做出了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确判断,十五大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九大特征,表明对国情的认识更加深刻。我国的国情就是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是基于这种对国情的正确认识,我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并且取得了举世瞩 目的成就。

第三,巩固的工农联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保证。在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工农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我国目前农业人口仍占总人口的 80%,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只有重视农业的发展,处理好工农关系,保障农民利益,才能保证社会稳定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基础也是工农联盟。城乡和谐发展,工农共同富裕,是巩固政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在改革与发展中,必须保障农民的利益,增加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城乡之间、工农业之间的协调发展。因此,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必须更进一步重视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

第四,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所以失败,就在于这一政策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尤其是农民的利益。“新经济政策”改余粮收集制为粮食税制,这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因而,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得苏维埃政权同人民群众的紧张关系得到了极大地改善,使得苏维埃政权更加巩固。正所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其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利益能否实现及实现程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其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的高低,影响到其创造性的发挥。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深化,我国原来的利益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出现了利益阶层多样化、利益主体多元化。此外,居民收入分配呈现差距拉大的趋势,农民收入增长相对缓慢等,所有这些,必然会使人民群众内部的利益矛盾趋于复杂和激化,影响社会稳定和发展。要妥善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新经济论文:论列宁“新经济政策”

1921年春开始,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在列宁晚年,为什么要实施经济政策,怎么样通过新经济政策推动落后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一直是列宁最关心的问题。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重温这段重要的历史,对更好理解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十月革命后,为了应对严重的国内军事、政治和经济危机,俄共(布)实施余粮征集制,对工商企业进行广泛的国有化,消灭商品货币,代以实物交换和分配,实施强制义务劳动等,史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它有效的保证了苏维埃政权在战争中能够集中人力物力战胜敌人。然而,战争威胁减轻后,俄共(布)却并进一步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直接控制,希望以此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在国内战争后,国民经济恢复任务被提上日程。1920年4月, 俄共(布)第九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经济建设的当前任务》的决议,提出了首先从工业入手,从而恢复国民经济[1]。1920年12月,列宁在全俄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 。但在战时共产主义强化的条件下,经济与政治形式却日益恶化。到1921年春天,苏俄政权面临的危机,竟然较内战时更为严重。1921年5月,列宁回顾说,“1920年秋季和冬季……没有完全有保证的和足够的粮食储备,国家就根本无法全神贯注地有步骤地进行恢复大工业的工作。”

恢复工业计划的失败促使了列宁的思想开始发生转变。他认识到农业因为受到余粮收集制的影响,农民生产没有积极性,必须首先解决好农民问题,才能重启经济重建,实现工农联盟。“1921年春天形成了这样的政治形势:要求必须立即采取迅速的、最坚决的、最紧急的办法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和提高他们的生产力。” 这样,列宁开始考虑以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1920年11月30日,列宁起草的《人民委员会关于直接税的决定草案》,第一次提出要研究是否“把余粮收集制改为实物税”。1921年3月,在喀琅施塔得暴动的推动下,俄共(布)十大形成决议,正式决定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这标志着新经济政策启动。

列宁写道,“新经济政策的基本的、有决定意义的、压倒一切的任务,就是使我们开始建设的新经济……同千百万农民赖以为生的农民经济结合起来。” “向纯社会主义形式和纯社会主义分配直接过渡,是我们力所不及的,如果我们不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内,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转向间接过渡的结果。

列宁对新经济政策的思考,始于粮食税,继而发展到对自由贸易、商业精神和市场的认识,对国家资本主义的认识和对农业合作社的认识,最后形成了一个内在有机联系的政策体系。目的是经济上解决工业化与农村发展的矛盾,政治上巩固工农联盟,开辟了一条向社会主义间接过渡的道路。

首先,通过粮食税,进而发展到对自由贸易和市场的新认识。新经济政策的起点是实行粮食税。它使农民在完成固定的实物粮食税后,可以利用市场自由处理自己的余粮。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中写道,“粮食税是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正常的社会主义产品交换的过渡”,“流转就是贸易自由,就是资本主义……在这一限度内,流转对我们是有利的”。他认为“商业的发展,即资本主义的发展…在有千百万小生产者存在的条件下是不可避免的。”

列宁最初的设想,国家需要的粮食,主要通过粮食税和工农业产品的商品交换两种途径完成。这里的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在国家监督下,以实物交换方式进行,从而绕开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自由贸易,避免滋生资本主义的因素。列宁认为,这是一种有意义的暂时退却。

然而,由于当时苏俄消费工业十分落后,国家拿不出足够的工业品与农民进行交换。粮食税反而导致1921年6月以后的粮食危机。到1921年秋天,列宁意识到应当“要作最坏的打算”,允许让农民通过自由贸易,在市场上自由的交换余粮,承认货币为媒介的流通。这是“第二次退却”。“我们应当认识到,我们还退的不够,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和货币流通。” 至此,新经济政策的全貌展现。在这个意义上,有的研究者认为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开始时间也可以界定为1921年秋天。

由于自由贸易在农业和地方小工业领域的成功,列宁进一步考虑利用市场发展国营企业,指出“国营企业也在改行所谓经济核算,实际上就是在相当程度上实行商业的和资本主义的原则。” “目前已有少数企业开始实行商业核算制度,按自由市场的价格支付工资”。到1921年12月,俄共(布)第十一次全国代表会议对当时的经济特点总结是:“国内市场的形成”和“货币交换的发展”,提出要“以市场的存在出发并考虑市场的规律来掌握市场,并且有系统的通过深思熟虑的、建立在对市场过程确切估计之上的经济措施,把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的工作掌握在自己手中”[1],要求国有工业“适应市场条件和市场竞争的方法” [1]。

其次,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早在1918年5月,列宁第一次指出苏俄在过渡时期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1)宗法式的,即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自然经济的农民经济;(2)小商品生产;(3)私人资本主义;(4)国家资本主义;(5)社会主义。他认为,“国家资本主义在经济上大大高于我国现时的经济,这是第一”,“国家资本主义中没有任何使苏维埃政权感到可怕的东西”。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期中“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是我国社会主义的主要敌人”,“国家资本主义较之我们苏维埃共和国目前的情况,将是一个进步。”

新经济政策开始后,列宁对苏俄的国家资本主义和一般的国家资本主义作出了明确区别。“我们在我国实行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一种特殊的国家资本主义……我们掌握了一切经济命脉,我们掌握了土地,它已归国家所有。这一点是很重要的。”1922年3月,列宁对国家资本主义作出了明确定义:“国家资本主义,就是我们能够加以限制,能够规定其范围的资本主义,这种资本主义是同国家联系着的,而国家就是工人,就是工人的先进部分,就是先锋队,就是我们。”

列宁还在《论粮食税》中探讨了国家资本主义的四种具体形式:租让制、合作制、代购代销和租借制。列宁认为,租让制具体方式是“我们和最文明的西欧资本主义直接订立正式的书面

合同”,它是苏维埃国家同外国资本家进行经济合作,获得先进技术和资本的方式。“我们给世界资本主义一定的“贡赋”,在某些方面向他们“赎买”……使我们的经营的条件得到改善。” 合作制此时也被列宁认为是国家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之一。它指把小商品生产者联合起来的,“在小农国家里占优势的、典型的小商品生产者合作社,而不是工人合作社”。合作制资本主义“是国家资本主义的一个变种”。列宁认为,“租让的基础是大机器生产,合作社的基础则是手工的、部分甚至是宗法式的小生产”。“由租让向社会主义过渡,是由一种大生产形式向另一种大生产形式过渡。由小业主合作社向社会主义过渡,则是由小生产向大生产过渡。”代购代销是“国家把作为商人的资本家吸引过来,付给他们一定的佣金,由他们来销售国家的产品和收购小生产者的产品”,而租借制是“国家把国有的企业或油田、林区、土地等租借给企业资本家,而且租借合同与租让合同极为相似”。这些具体的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作用是让“我们”懂得“需要经过哪些中间的途径、方法、手段和辅助方法,才能使资本主义以前的各种关系过渡到社会主义。”

列宁认为,在苏维埃国家政权的前提下,国家资本主义较之苏俄当时主要的小生产形式先进,它能够在更大的社会化基础上组织工农业产品交换,提高科技和管理水平。他希望在引入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成分的同时,通过社会主义经济成分与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竞赛,激活国有大工业,壮大社会主义经济,最终战胜小私有经济和资本主义。列宁写道,“我们宣布新经济政策后,提到日程上来的竞赛和比赛,是一场严重的竞赛……这是两个不共戴天的敌对阶级斗争的又一斗争形式。” 这样,在落后的经济条件下,应当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最后实现向社会主义的间接过渡。列宁说,“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当利用资本主义(特别要把它纳入国家资本主义的轨道)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最后,列宁对合作社的理解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苏维埃俄国脱胎于一个小农国家。粮食税政策的提出,使列宁进而思考如何预防小农生产具有的自发的资本主义性质,寻求“使农民感到简便易行和容易接受的”方式组织小农,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在此前,列宁曾提倡过共耕制、集体农庄等,但效果都不明显,这促使他对合作社进行了重新的评价。1921年春,列宁提出合作社虽然具有自发的资本主义性质,但它是一种社会化的组织形式,“‘合作制’资本主义和私人资本主义不同,是国家资本主义的一个变种”,“合作社这一商业形式比私营商业有利,有好处……合作社便于把千百万居民联合起来,组织起来,而这种情况,从国家资本主义进一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角度看,又是一大优点。” 有研究者认为,列宁在1921年5月的《论粮食税》中,指出了“粮食税—资本主义的发展—合作制资本主义或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这样一条发展脉络。

俄国的农业合作社在一战前就有所发展,但战时共产主义使已有的合作组织严重萎缩。1920年1月1日,俄国有3.05万个合作社,到11月下降为仅1.3万个。在新经济政策的鼓励下,农业合作社得以恢复发展,到1923年,达到到3.12万个。1921年春天,列宁认为“合作社也是国家资本主义的一种形式”,而“小商品生产者合作社(这里所说的不是工人合作社,而是小农国家中占优势的典型的小商品生产者合作社)必然产生出小资产阶级的、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这时所提倡的合作社,更多是消费合作社,几乎在整个1921年,农业合作社还没有从消费合作社中分离出来。

随着合作社范围的扩大,列宁对合作社也有了全新的认识。1923年1月,在《论合作社》中,列宁写道,“在实行新经济政策时,我们向作买卖的农民让了步,即向私人买卖的原则让了步;正是从这一点(这与人们的想法恰恰相反)产生了合作制的巨大意义……我们发现了私人利益即私人买卖的利益与国家对这种利益的检查监督相结合的合适程度,发现了私人利益服从共同利益的合适程度,而这是过去许许多多社会主义者碰到的绊脚石。” 列宁认为,“而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条件下,在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取得阶级胜利的条件下,文明的合作社者的制度就是社会主义的制度”。“对我们来说,合作社的发展也就等于……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此同时,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 在肯定了合作社的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后,他还认为合作社发展要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要采取积极支持、稳步前进的方针。这样,列宁对小农经济如何联合走向社会主义形成了自己明确的思路。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并且一直在发展和深化。从粮食税开始,列宁的思考逐步围绕了一条主线,即对利用市场,以及利用资本主义发展社会主义的认识。

列宁认为,必须利用市场与自由贸易,激活工农业经济的联系。市场和国家资本主义实际上是部分复活了资本主义因素,允许自由贸易和市场发展,有利于建立工农业之间的联系,刺激农民生产,改善工厂经营状况。而允许高于小农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形式的成长,有利于刺激工业恢复与发展,有利于引进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形成社会主义经济与资本主义经济的良性竞争格局,提高经济效率。它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有利于实现小农为主体的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的间接过渡。

列宁又认为,自发的市场意味着资本主义因素的发展,因此必须对之进行必要的限制和管理,必须努力促进社会主义因素在经济竞赛中逐步战胜资本主义和小资本主义因素,这样才能过渡到社会主义。1918年,列宁曾指出,“小生产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和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 这种对小生产的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的警惕,实际上一直在影响列宁和俄共(布)的决策者。列宁认为,实施自由贸易、商业精神和国家资本主义,实际上都是一种“暂时的后退”,必须退得“适度”,并在适当的时机,重新转入“进攻”,即实施更具有直接社会主义性质的政策。

1921年秋天,列宁主张从当年春天新经济政策实施之初的粮食税和商品交换退到“由国家调节商业”,退到以货币为媒介的流通。“1921年春季,我们在经济方面实行了退却,我们在1921年的秋冬和1922年初,还要继续退却”。但到了1922年3月,列宁在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转而提出,“我们已经退了一年。我们现在应当代表党宣言:够了,退却所要达到的目的已经达到。” “退却已经结束,现在的问题是重新部署力量。”“资本家为了发财致富建立了同农民的经济结合;为了加强我们无产阶级国家的经济实力,你也应该建立同农民经济的结合……这样我们就能战胜私人资本家。”

新经济政策的产生是在国内矛盾激化,特别是农民暴动的刺激下,比较仓促启动的,并没有形成完善的改革方案,实际上是“边做边总结”,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新经济政策出台之初,领导集团无法准确估计“向新经济政策退却”的思想将怎样付诸实施,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问题,在共产党的基层组织中出现了恐慌。一些县的党组织甚至认为,列宁提出的向新经济政策过渡的措施是向资产阶级投降,引发了退党潮。另外,缺乏实施新政策的管理机关。没有谁可以依靠,只能靠原来的粮食工作者,而他们又肩负着取缔余粮收集制的任务。向农民解释清楚现在是实行粮食税而非余粮收集制本身,就是件困难的事情。新经济政策实施一年后列宁发现,“汽车不完全按照甚至完全不按照掌握方向盘的那个人所设想的那样行驶”。

新经济政策引入了市场机制,部分的复活了资本主义,其逻辑前提是承认商品经济的效率合理性。实际上,如何看待社会主义与市场的关系,是影响人们对新经济政策理解的最深层因素。市场机制对于社会主义,是仅仅可以暂时利用的,还是一种长远的制度安排,这是新经济政策走到一定阶段必须回答的核心问题。但刚刚革命后的苏俄,彻底接受市场经济的原则,是很多革命者无法认同的。新经济政策时期,苏俄一直在努力划清界限:“什么是从法律上满足任何公民与目前经济流转有关的要求,什么是滥用新经济政策”,而两者之间模糊的界限,使政策的执行经常处于摇摆之中。

1921年12月召开的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根据列宁的思想做出决议,认为必须从市场的存在出发考虑市场的规律,掌握市场,通过有系统的、深思熟虑的、建立在对市场过程的精确估计之上的经济措施,来调节市场和货币流通。这说明当时列宁将市场的作用已经提升到相当的高度。但同年11月16日,列宁给格·马·克尔日扎诺夫斯基的信中写道:“新经济政策不是要改变统一的国家经济计划,不是要超出这个计划的范围,而是改变实现这个计划的办法。” 这表明列宁认为市场实际上仍然只是计划的补充,虽然是十分重要的补充。事实上,新经济政策时期,苏俄经济中的市场化程度总体上仍然是比较薄弱的。德米特连科认为,“新经济政策只是20世纪20年代政治经济的一种趋势和因素。当时存在着两种基本要素的矛盾:一是居主导地位的国家所有制同无产阶级专政的行政管理系统和思想意识形态,二是的非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的体制,它要求相应的经济方式和有效的自我保护机制。上述二者各有自己的发展逻辑,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合作及冲突,而新经济政策的这种性也就决定了它的(夭折)命运”。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使苏俄在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下得以恢复,作为反危机措施,它是比较成功的,表现为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民暴动消退,国家经济迅速恢复,并且开始与西欧的部分经济联系,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更重要的是,它探索了在落后国家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杰出贡献。

然而,由于列宁领导苏俄经济建设时间太短,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仍然在发展之中,新经济政策的各方面措施的意义和价值仍然未能在党内形成共识。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至少要执行一二十年。1921年5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会议决议也强调,新经济政策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一个要在若干年内长期实行的政策”。但由于新经济政策与传统的社会主义政策之间巨大的差别,使党内主流对它的真正含义和地位有明显的分歧。新经济政策究竟是一种策略性政策,还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模式,这个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

在执行新经济政策的20世纪20年代,苏联经济总体较好,但时有起伏,如1923年出现销售危机,1926年出现商品荒,1928年出现粮食收购危机等。戈里诺夫认为,新经济政策时期,苏俄“同世界经济缺乏正常的(甚至在保留对外贸易垄断的条件下)经济联系”,存在“城乡在技术方面(生产力的工业性和非工业性)、组织方面(大生产和小生产)、政治经济方面(社会主义和小商品成分)及其他方面的明显差距”。这实际上与市场不健全和经济生活的行政化有直接的联系。列宁逝世后,党内发生的激烈的权力与路线斗争,政治上走向高度的集权化和官僚化,这都使市场取向的新经济政策外在环境日益严峻。随着斯大林在党内斗争中胜出,以及加速工业化战略的提出,政策开始转向。1928年冬天,粮食危机再次深化,斯大林结束了新经济政策。历史证明,这并不是偶然的举动。

新经济论文:分析俄罗斯的新经济政策

一、“新经济”政策的特点

加入WTO以后,俄罗斯的行业竞争加剧。较强的科研水平和较为雄厚的生产基础,以创新科技占领全球市场;鼓励对创新领域进行投资,一方面特别要扶持国有企业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俄政府拟借助税收、关税等政策杠杆,引导私营企业进行投资创新;俄罗斯应具有完整的研发产业链,需要不断发展创新产业链;俄应加强对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财政扶持力度。普京指出,俄罗斯必须在2020年前拥有数所世界级水平的高校;2018年前俄政府用于科技创新的投资将增加数倍;到2020年,高新技术行业在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将比目前提高50%。

二、“新经济”政策面临的诸多挑战

(一)资源型经济转型艰难。俄罗斯这十几年的能源原材料产品的大量出口,为国家财政收入、稳定基金、外汇储备以及大量进口先进设备及居民高档消费品提供了保障,对于俄罗斯经济的迅速恢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在经济增长基本进入稳定阶段之后,俄罗斯应适时的将发展重点转入创新型经济领域,选择好创新经济的发展路径,使创新经济成为经济发展中新的增长点。因此,在未来经济发展中,如何处理好资源经济与创新经济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结构调整的关系、如何处理好短期经[,!]济增长与长期经济增长关系等问题,是对俄罗斯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二)创新型经济发展条件不成熟。对现有的创新经济发展思路,俄罗斯国内外观望和质疑者较多,其原因在于:该计划政府主导色彩过于浓厚,市场机制不足,转型缺乏原动力;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没有真正解决,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存在体制机制障碍;人才流失严重,国家创新体系受到削弱;产业结构升级缺乏梯次渐进性,没有现代制造业做支撑,高端技术难形成集聚效应;俄企业创新意识薄弱,开放意识不足,加之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极易虎头蛇尾;实施现代化的资金由精英集团掌控,投资机制不透明,对私人投资的优惠政策不明确。按最乐观的估计,俄要实现向创新经济的转型需要10~15年时间,其对经济发展的效果短期内难以显现。

三、结语

普京清楚地认识到,经济安全与自己的政治生命密切相关,更是俄罗斯的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就如俄罗斯《专家》周刊3月12日的一期文章中说,“不论是实现国家现代化,兑现提高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还是强军,都离不开经济的发展”。因此,“新普京时代”必将成为俄罗斯变革与发展的时期。在未来的6年任期里,普京将会继续保持延续俄罗斯社会政治的基本稳定,并努力“调节各种社会矛盾和不同政治集团的利益诉求”,同时要集中经济社会发展,大力推动政府主导下的“新经济”政策,以期实现俄罗斯经济现代化和国家崛起的目标。但鉴于经济发展模式等顽疾短期内无法解决,普京的“新经济”政策实施的效果如何,还需要进一步观察。

新经济论文:新经济的构成要素

当人们论及新经济的时候,大都是以美国经济连续一0年以上的高速增长这1事实为根据的,并据此把新经济定义为1种高增长、高就业与低通胀并存的经济。笔者认为,按此定义来理解新经济是片面的,由于“两高1低”仅仅是新经济的外部表象而已经,它们并未触及到新经济的本色。透过现象看本色,新经济的形成要素有3:

一.信息技术。它是新经济的技术基础。人们常常以此为根据而把新经济理解为信息经济,但这样理解新经济是片面的。以工业化初期的蒸汽机发明为例,尽管蒸汽机形成了初期工业化的技术基础,但经济史学家并未据此而把工业化定义为蒸汽机化。

二.能够直接转化为经济财富的知识存量与流量。在新经济时期,1切经济流动,包含出产以及分配等都将以知识为基础,知识已经经成为推进经济发展以及增长的最首要的驱动要素。一样,咱们也不能由于新经济是1种由知识要素驱动的经济而把新经济片面定义为知识经济。

三.因特网。在新经济时期,作为人们进行各种各样出产流动和有形与无形交流流动的基本工具体系,因特网正在扭转着人们的出产方式、流通方式以及交流方式。然而,与信息技术及创造价值的知识1样,因特网无非只是新经济的1个形成要素,因而,假如咱们据此而把新经济定义为网络经济一样是不科学的。

基于以上3个方面的分析,咱们可以对于新经济作如下定义:新经济是1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由知识要素驱动、并通过因特网进行运作的经济。这也就是说,新经济其实是1个由信息经济、知识经济以及网络经济有机组合而成的复合体,这3种要素相辅相成,缺乏其中的任何1种要素都将没法对于新经济发生的缘由、运作机制与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解释。

更加首要的1点还在于:咱们对于新经济作这样的定义,是相符唯物史观的。从咱们所概括出来的新经济的这3个形成要夙来看,它们更多地属于出产方式的范畴,而不是产品的范畴。因而,咱们借助于信息技术、知识以及因特网这3个主要标志,就能够对于新经济与新经济之前的传统经济做出明确的区别。但是,有必要指出的是,咱们尽管可以用新经济来表示新出产方式与旧出产方式的区分,但新经济自身其实不是1个科学的用语,由于它未能对于新出产方式加以范式化,并通过范式化而构成1个科学的概念范畴。正由于如斯,新经济1词常常被人们俗气化地使用,以至造成人们对于新经济认识的浅化。

虽然新经济这个术语有以上所说的缺点,然而在找不到更好的概念范畴替换它之前,咱们不能不继续使用这个术语来界定咱们的钻研对于象。这就好比经济学家时常使用后工业化来描写工业社会的阶段性质变、历史学家时常使用后现代主义来描写现代化过程中的阶段性质变1样,咱们只能用新经济来描写先是产生在美国,目前正产生在少数几个北欧国家的出产方式的阶段性质变。

新经济论文: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构建浅析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和一定规模的产物。它与社会传统文化相比是一个新兴的子系统。社会文化随着社会实践的产生而产生。企业文化则是西方工业企业发展到以大机器和生产流水线为规模的一种管理模式。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文化是“指人类群体或民族世代相传的行为模式、艺术、宗教信仰、群体组织和其他一切人类生产活动、思维活动的本质特征的综合。”(《美国传统词典》)而所谓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所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与行为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其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它的形成有赖于社会整体文化的特质和要求,也必然体现民族文化的某些方面和基本因素。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结合的结果。

一、从企业管理发展规律看企业文化的内涵

纵观企业管理的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经验管理、制度管理与文化管理,而文化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与靠管理者的经验或靠制度的管理相比,有了质的飞跃。

企业文化的发展也有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价值观;而文化管理在企业中的主要体现形式就是制度文化。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精髓,它决定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方式、管理制度、员工队伍素质和服务质量等诸多方面。而要使企业的价值观落到实处,深入每一个员工的心里,就必须将企业价值观的精神贯通到企业日常的管理和员工行为以及物质文化之中。可以说,文化管理在本质上是柔性管理,讲求“人性化”和灵活性,但不能因此否定硬性制度的作用,制度作为企业文化的一种表现和补充形式,是企管理的必要手段。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种形象体现和视觉识别,属于企业文化中最表层的物化表现,可分为基本要素和应用要素两部分。基本要素包括企业名称、企业标志、企业标准色、企业口号等;应用要素包括办公用品、场地、员工服饰以及广告宣传等的统一。每个企业都可根据自身文化的需要创建有自己特色的物质文化。物质文化不仅直观地给外界以企业总的形象,它还服务于企业价值观。从高层次来看,它对企业员工有着凝聚、激励和号召等作用,能加强员工对团队、对企业和对社会的归属感、荣誉感,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从低层次来看,它直接服务于企业的经营。物质文化的构建必须紧密联系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并以之为出发点和归宿。勇于创新,出奇制胜,巧妙安排和搭配构成物质文化的各要素,才能达到精、准、新地动态体现企业文化并为之服务的效果.企业制度是企业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企业文化的相对固定的表现形式,它是企业家实现其管理效能的必要手段,能为企业管理提供必要的约束和保障体系。它包括企业的组织结构、经营决策方式和人事、用工、分配的基本制度及对工作生产流程、标准化、信息、规章制度等的规定,最终体现在企业的人、财、物及经营、运行和维护等各个方面。现代企业中,组织结构要求体现团队精神;在经营决策方面要求以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准绳;在用人时则体现公平竞争,因才而用;分配就要求体现责、权、利的统一;设立岗位责任制、作业标准、质量控制标准和员工守则来规范企业的人和事

等。人们普遍认同一种新文化可能需要经过较长时间,而把文化“装进”制度,则会加速这种认同过程。当企业中的先进文化或管理者倡导的新文化已经超越制度文化的水准,这种文化又在催生着新的制度,当由于制度原因导致企业的理念不能得以正确的贯彻落实,如造成顾客不满意时,就要修正制度。当制度内涵未被员工心理认同时,制度只是管理者的“文化”,至多只反映管理规律和管理规范,对员工只是外在的约束;当制度内涵已被员工心理接受、并自觉遵守时,制度就变成了一种文化。制度变成空壳,留下的是参与文化。

二、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方式与手段,应当成为一种全方位的知识创新意识和知识创新体系。新经济是以网络经济、网络概念为代表的社会经济形态,根源于信息化和全球化。与新经济的特征相适应,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突出特征是创新与变革,其重要内容是企业管理理念创新与管理制度文化创新。有鉴于此,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

(一)对企业组织行为的管理由单元文化转变为跨文化管理。传统的企业文化是一元的,是在长期文化均质的过程中形成的同质性的文化。随着跨国企业的蓬勃兴起和企业兼

并重组活动的开展,国际化经营方兴未艾,企业不同程度地面临着跨文化管理的问题。每一家企业的文化都可能存在着多种形式,企业内各种不同的民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亚文化之间、各个不同的个体之间会存在相当程度的不协调有价值观方面的冲突,也有经营思想、决策方式、管理制度等方面的差异。解决这一差异的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文化整合整合的原则是“求同存异”,立足民族文化,借鉴外来文化,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把来源于民族文化又脱颖而出的适应企业管理要求的、优良的文化再重新灌输到企业中的每个成员身上,以统一员工的行为,实现企业目标。

(二)对管理对象的研究由文章版权归文秘站网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企业内的个体转变为企业员工的整体。企业文化构建的关键是追求一种企业整体的优势、普遍性的卓越、良好的集体感受。管理者应从过去把激励理论和

方法分散运用到每个对象,转变到研究如何激励个别员工过渡到如何树立企业的整体观念,使员工团结成为一个整体的方面来。与新经济的特征相适应,企业文化突出的特征是创新

与变革。一些具有战略眼光的企业家认识到企业发展的新突破点在于形成企业的文化力,进而形成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文化理论应通过“文化优势”创造出一些非正式的、约定俗成的

群体规范,使群体成员在彼此相互作用的条件下,发生类化的过程。群体规范的形成能导致企业个体产生从众行为,共同的价值准则在企业中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个体发现其行为

和意见与团体不一致时,会感受到一种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压力有时比权威、命令的效力大得多,更易改变个体行为,使之与集体行为趋于一致。可见,把文化作为一种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高层次选择。

(三)对企业形象的塑造由单一的外部形象转变为内外结合的整体形象。企业形象是社会大众和企业职工对企业整体的评价。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从外部看,企业给消费者可以信赖的印象,对其他行业及社会文章版权归文秘站网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的贡献为外界所肯定;从内部看,企业内全体职工在工作中产生和企业荣辱与共的观念,企业内部信息沟通良好,气氛和谐,充满活力。但过去企业往往只注重外部形象的单向指标,例如靠优质产品打开销路,或靠优质服务取信于用户。在新经济时代,原有企业文化赖以成功的基础发

生了变化,这个基础就是企业环境。假使环境参数不发生重要变化,人们依据昨天的经验和惯例还可以应对未来的变化。然而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市场环境是在急剧变化的,过去成功的经验根本不符合当今新经济的现实。米勒在《美国企业精神》一书中就提出了把企业外部环境与企业组织环境作为两组不同的变

量,在两组变量交互作用中实现新经济企业文化的转型。这种企业文化不仅是记忆型的,而且是学习型的。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要求企业能够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改变传

统的管理模式,实行知识管理。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面对急剧的变化,企业最

好的应对方式就是创新。世界著名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在《创新与创业精神》一书中指出:“创业家都从事创新,创新是展现创业精神的特殊工具,创新活动本身就创造了资

源。”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文化在其中的作用都越来越重要了。企业的创新文化是一个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企业环境的综合,是激发创

新活动的精神家园,是一种新的企业管理哲学。企业创新文化提倡和保护个人的“灵感”和独创性,使其才能、智慧得以充分释放,这是对传统工业经济中所提倡的“步调一致”、

“绝对服从”等传统企业文化理念的一种超越。企业创新文化通过强化员工的创新观念和行为,使之落实到生产经营管理当中的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市场创新等各个环节,从而带动整个组织的创新与飞跃。事实不断表明,在新经济条件下创新文化正在成为企业文化的核心。

任何一种管理模式都有它的适应条件,都有其长处和不足,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企业管理的模式和手段也是如此,因此,构建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在注意创新的同时,也要将其放在中国传统社会文化的变革之中,结合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实际,创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

新经济论文:新经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提要:在经济全世界化的今天;在我国行将加入WT0之际;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席卷全世界的浪潮之下;在欧美物流强国纷纭瞄准我国市场之时,面对于早已经成熟的知名跨国物流企业的竞争,我国刚刚起步,但发展空间以及潜力巨大的现代物流业应当英勇地捉住机遇,迎接挑战。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激活了物流业,而物流业的发展又会为新经济的大踏步前进铺就1条高速通道。

跟着全世界经济1体化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获取出产资料的途径与产品营销的规模日益扩展;再加上现代企业竞争的结果使出产企业以及商业企业都进入了1个微利时期,产品的本钱以及利润也变患上无比透明。另外,当前的网络经济尽管处于寒冬时节,但不管如何也不可逆转电子商务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跟着电子商务在我国的进1步推行与利用,物流对于其的瓶颈作用也日趋凸起。这类种因素都呼叫1种新的模式来变革社会出产、物质流通、商品交易及其管理方式。

现代物流业则与此相适应,作为1种先进的组织方式以及管理理念,被广泛地认为是继企业节俭原材料降低物耗、提高劳动出产率以后的又1利润增长点。进入九0年代以来,在经济全世界化的推进下,商品的经济圈愈来愈大,加之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客户服务请求提高,和在物流管理以及技术中大量高科技的引入,使患上供应链管理愈来愈繁杂;同时,整个国际物流业刚开始吞并重组,大企业强强联手进军国际市场,物流行业出现出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如在欧洲散布着六0%的美国物流配送中心以及五0%的日本物流配送中心。1国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不但为本国企业服务,而且为本地区的其他国家服务。各国都争夺使自己成为本地区的物流中心,以带动本国的经济发展,如荷兰政府努力使鹿特丹港成为欧洲的物流中心。而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则正处于起步阶段,与先进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但市场潜力以及发展前景10分广阔。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于于优化资源配置,调剂经济结构,改善投资环境,增强综合国力以及企业竞争能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与效益,实现可延续发展战略,都拥有无比首要而深远的意义。

电子商务,是指采取数字化电子方式进行的商务数据交流以及展开商务业务流动。早在二0世纪七0年代因特网技术大量采取以前,电子数据交流(EDI)以及电子资金传送(EFT)已经经成为企业间电子商务的雏形以及发源。多年来,大量的银行、航空公司、连锁店及海关以及跨国公司已经树立了供需之间业务的电子通讯以及处理瓜葛。跟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商务从原本的封锁、小范围演化为开放、公用的全世界化网络。特别是自一九九二年起,互联网进入丁商业化阶段,Internet的用户在全世界呈几何级数、爆炸型增长,以每个月一五%的速度递增,平均每一一0分钟就呈现1个新的web站点,而这些站点中九0%摆布是公司或者商业站点。运用因特网展开的电子商务提供了企业虚拟的全世界性贸易环境,大大提高了商务流动的水祥和服务质量,其泛博的消费用户群体、新型的商务通讯通道、低廉的营销费用、高效力的营销方式等优胜性是不言而喻的。它带来的不但是商机以及利润,更多的是商务观念及经济增长方式的变革,是1种立异流动。电子商务是面向企业的整个供应链管理,旨在降低交易本钱,缩短定货周期,改善信息管理以及提高决策水平,从质量、本钱以及速度3个方面改良经营,增强企业竞争能力,从而使企业在竞争中盘踞优势地位。不管是发达国家,仍是发展中国家,当前都高度注重对于电子商务的投入以及发展,以到达增强竞争优势的目的。全世界性电子商务势必是二一世纪商务的主流模式。

电子商务贸易无国界,互联网可以在转眼间使处于全世界任何角落的双方达成交易,但什物的交割速度还患上终究依赖于物流业的发展。跟着电子商务在我国进1步的推行以及利用,物流对于电子商务的限制作用日趋凸起。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已经经成为电子商务发展的1大瓶颈。新经济的发展所遇到的障碍使介入到新经济发展中来的各方人士都已经开始普遍注重物流业发展的首要性。这也恰是网络经济在泡沫膨胀幻灭后走向理智,走向务实,与传统经济接轨的优良起头。

电子商务的整个运作进程是信息流、商流、资金流以及物流的活动进程。其优势体现在信息资源的充沛同享以及运作方式的高效力上。通过互联网进行商业交易。实现了信息流以及商流,这毕竟是“虚拟”的经济进程,终究的资源配置,还需要通过商品实体的转移来实现,即电子商务的终究实现必需取决于物流。由于电子商务的呈现,在最大程度上利便了终究消费者。他们没必要再跑到拥堵的商业街,1家又1家地挑拣自己所需的商品,只要坐在家里,在Internet上搜寻、查看、挑拣,就能够完成他们的购物进程。但试想,他们所购的商品迟迟不能送到,或者者商家所送并不是自己所购,那末消费者还会选择网上购物吗?物流是电子商务中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的终究保证。缺乏了现代化的物流技术,电子商务给消费者带来的购物便捷等于零.消费者必然会转向他们认为更加安全的传统购物方式。当前的网络公司真正能够盈利的不多,缘由就在于其物流本钱高、效力低。在网上实观商流流动后,没有1个有效的社会物流系统对于什物的转移提供低本钱、高效力、适时、适当的转移服务。在电子商务给我国物流业开拓出巨大市场空间的同时,物流同样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1个主要瓶颈。

而凡是那些电子商务运营胜利的企业以及在新经济的剧烈竞争中处于不败地位的企业,都无1例外埠具有其所需的物流系统相配合。如Dell计算机公司,它采取服务全面、反映迅捷的物流系统管理,能够对于客户的需求作出快速反映.其用于交货、库存等方面的活动资金本钱仅占全体收入的一.五%,树立起按定单出产的模式,使其网上销售额每一年都以三五%的增长率发展。又如沃尔玛,与其它竞争者相比,它能够给顾客提供更好的价值,这是因为沃尔玛把注意力放在了物流运输以及配送系统方面,这也恰是沃尔玛公司的核心业务。提到国内企业,我想值患上1提的是海尔的物流观念。海尔团体的超凡规发展,已经在全国甚至全世界发生巨大影响。一九九九年,团体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提出海尔的全世界化战略;二000年,海尔全世界营业额突破四00亿元人民币,首次进入世界家电企业10强之列。二000年事迹的获得,用张瑞敏的话说,就是对于市场供应链流程

的再造与立异,而物流则是在企业流程再造进程中最症结的因素。这就充沛说明海尔物流对于海尔团体的高速发展功不可设。张瑞敏认为物流是速度,并将其晋升到企业管理革命的高度;而现代物流区分于传统物流的两个最大特色就是信息化以及网络化。由此,海尔树立起了“1流3网”(“1流”是以定单信息流为中心;“3网”分别是全世界供应链资源网络、全世界用户资源网络以及计算机信息网络。)的“同步模式”,来实现零库存、零距离、零营运资本的3零目标。

适应现代电子商务的物流系统的功能应当是把准确数量的准确产品(指产品的机能、质量、型号等)在准确时间内,以最低的费用送到客户手中,它直接影响到从事电子商务的企业在价格、交货期、服务、质量等各方面的竞争力。”由此看来,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新经济要取得实质性的进展就必需鼎力发展示代物流业。实践证明,市场经济需要更高程度的组织化、范围化以及系统化,迫切需要尽快加强建设拥有信息功能的现代物流体系。

新经济论文:新经济走势下证券公司内部监管

一、我国证还司发展面临的新形势

(一)我国证还司的发展规模初现

根据相关资料统计,早在在2009年,沪、深两市股票市场总市值已达23.95万亿元,投资者开设的股票有效账户数达到11,882.78万户。可见,证券市场的发展非常之迅速。在证皇谐〉牧己梅⒄固势和前景下,证还司纷纷成立,在国家监管和市场经济调控下,中国的证还司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

(二)证还司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

首先,国内证皇谐》⒄寡杆伲证还司数量增多,造成国内市场竞争激烈。

到2009年底,中国的证还司就已经达到了108家。这些大量的证还司在严峻的形势下,为了抢占市场,纷纷推出特色产品,尽一切可能抢占客户资源,从而使得国内的同行竞争更加激烈。

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程度加深,WTO的加入,一些国外的证还司也纷纷抢滩中国证券市场,像高盛、瑞银这样的一流国际跨国公司都加入进来,他们的加入,给中国本土的证还司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一些业务高端的客户资源被抢占,业务骨干也被高新挖走,整个证恍幸档木赫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三)全球金融证皇谐∥;加重

前段时间,受到经济危机加剧的影响,世界的金融体系动荡,面对这场金融风暴,中国的证券业也难逃厄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在挑战下,中国的证还司只有加强自己的内部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应对危机,立于不败之地。

二、现阶段我国证还司在内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证恍幸灯鸩酵恚相对于其它发达国家,我们的证还司在各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这些差距在企业的内部管理上尤其明显,主要表现在:

(一)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证还司都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机制没有健全和建立,企业人才匮乏,专业人才特别难招募,人员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不强,人员结构不合理等等,这些表象都反映着中国证券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的薄弱,要想抓好企业的内部管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首要的任务就是做好企业内部管理的第一环节:人力资源管理。

(二)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建设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我国证券公司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财务系统的控制不严密,一些证还司,财务系统的控制能力不强,财务的监管能力没有得到有利的实施,特别是对分支机构的监管不严,成本控制和业绩考核也执行不力。这些严重的失职现象,浪费了资源,增加了成本,并引发了一系列的管理危机和道德风险。

(三)经营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

在经营管理反面出现的问题主要有:第一,公司的营销模式落后,营销手段单一,影响业务的开展。第二,公司的组织架构和管理流程尚待完善和加强,一些岗位的具体职责没有明确和细化。第三,公司管理尚未完全制度化和管理化,导致无章可依,管理混乱。

三、加强我国证券公司内部管理的对策

面对严峻的竞争形势,针对出现的内部管理问题,中国的证还司要勇于承认不足,仔细分析市场大环境和自身情况,依据现实,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人力资源方面的对策

目前,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由硬实力转向以人才为核心动力的软实力的竞争,已经由产业技术含量和管理水平为主的竞争演变成为企业人才的竞争,人才真正成为了企业应对市场变化,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和持续发展的首要资源,中国的证券公司管理者要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全方位的做好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吸引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充分发挥人才的长处。证还司的HR部门一是要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创新招聘手段,积极拓展招聘渠道,多方面、多渠道找寻人才;二是要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激励制度和考核制度,利用这些制度,多方法多途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将人才的利益和公司的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吸引有各项专长的人才加入自己的企业,齐心合力,共谋大业。

(二)财务管理方面的对策

1.采用全面预案管理财务制度

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新型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它主要强调的是财务管理的“全面”即财务管理的全面性、全过程性、全员性,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是种系统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是一个精密、漫长和系统的过程,也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管理办法和要素,采用全面预算管理的财务制度,使得财务管理不再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是整个证还司所有部门和所有员工的事情,公司的财务管理就会贯穿于公司日常经营活动的始终,起到了很好的监控作用。

2.财务管理信息化

现代社会,网络信息化已经成为世界发展趋势,在这个趋势的影响下,各行各业的经营管理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证还司这种对数据很敏感的行业,更要全面实现财务管理的信息化,在财务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证还司一定要把握两点内容:一是要选择合适的信息化财务管理载体,包括财务操作系统、财务信息平台、财务管理软件等。二是一定要注意信息安全,防止黑客攻击、软件漏洞等信息事故,保障网络信息安全。

(三)经营管理方面的对策

1.改变营销思路,推进新产品研发

为改变劣势,增强自己的竞争力,寻求更多的客源,证还司一定要转变自己的营销思路,改变过去单一的营销手段,通过整合营销来扩充自己的销售地盘,吸引更多的消费者,这个整合的营销活动,包括各个方面,有产品组合营销,新产品营销、广告促销、公共关系活动、企业文化营销等。整合营销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营销模式的创新和营销手段的多样化,用以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实现业务产品的销售最大化和消费者满意最大化。

2.内部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的重塑

为使得企业更具竞争力,证还司必须依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将内部各项管理内容制度化,要责任到人,目标分解到位,奖惩制度细化和量化,使得公司 的各项管理有制度有规章可以界定,内部管理有了制度化的保障。另外,公司要依据公司的实际情况,对内部各项业务操作的流程进行梳理,并将这些流程规范起来,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加强对每个步骤的监控,使得各项业务活动的开展流程化。

新经济论文:新经济环境下房地产面临的风险及对策

【摘要】房地产业属于第三产业,是我国的新兴支柱产业,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带动性和风险性的特点。发展房地产业可以拉动内需,在国民经济大发展中有重要的作用。房地产业也是把双刃剑,在当今新经济的大环境下,我国的房地产业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更加激烈的竞争,本文分析研究了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现状和不足之处,发现针对性地提出应对策略是首要任务。房地产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的行业,资源占用多,资金投入大,引发了住房这一较为敏感的社会问题。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存在的风险,提出新经济背景之下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新经济;房地产;风险;发展战略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和我国经济的迅猛增长,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国的房地产业也在飞速发展,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房地产业是一个高度关联性和综合性的行业,是联系国民经济金融业、建筑业、家电等行业的重要枢纽。目前中国房地产业正朝向规模化、品牌化、运作规范化迈进,更注重依靠市场和企业自身调整实现房地产效益。

1 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状况

1.1 我国房地产业的发展阶段

我国的房地产业最早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经经历了起步阶段、调整阶段、发展阶段,最近几年中国房地产业进入了第四个阶段调控阶段,由于住宅产品价格的居高不下,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国家从2003年房地产行业正式市场化开始出台很多针对性的政策,对房地产业进行有步骤的宏观调控。

近几年,我国的房地产投资额加大,房地产开发企业购置土地面积上下波动增长,房地产的开发投资在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的比例升高;房屋销售价格持续攀高,房价上涨幅度明显高于居民消费价格和住房租赁价格的幅度;中低价位、中小户型住宅比例偏低;投资性购房需求增长较快;全国土地交易价格稳步增长;待开发的土地面积普遍增大。房地产和建筑业每年的增加值大约占GDP的9%。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和城镇人口的快速增长,使住房的需求量攀升。住房消费将会成为居民的持续消费热点。

1. 2 我国房地产业的不足之处

房地产业属于资源密集型行业,需要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而我国的房地产企业数量很多,规模较小,企业分散开发能力不足,营销中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创出最大的效益;房地产企业管理不太注重品牌效应,管理者综合素质相对较差,管理水平达不到要求,行业信用总体偏低;房地产企业的资金投入有限,造成经营风险加大。

2 新经济背景下房地产业所面临的风险

我国的房地产业在2009年急剧升温,在国家经济刺激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通货膨胀预期等多种有利因素的推动下,出现了投资加快、资金来源充足等新情况,房地产业的发展好于预期。但不可忽视的风险也同时存在。居安思危笔者经过深入剖析认为我国房地产的发展还面临以下两大风险。

2.1 政策的不确定性

国家的宏观政策会直接影响到房地产业的发展。我国的市场经济的内外环境的变化促使国家的宏观政策的调整。

2.1.1 财政政策不确定性。房地产交易的税收政策从1997年至今,经历过很多次的变化。

2.1.2 货币政策不确定性。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主要来源于利率的变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变动的不确定。

2.1.3 产业政策不确定性。由于房地产业是高耗能行业和资金密集型行业,所以我国在进行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的时候不会把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这样很难得到国家和政府的政策的大力扶持,给房地产业的发展带来困难。

2.2 市场需求不足

房地产业发展和市场需求是紧密相连的,我国房地产市场需求不足是房地产业的长期潜在的风险。

2.2.1 城市化难以带来大量预期的新增需求。主要原因一是城市化带来了城市人口的增长,但是城市面积也在不断扩大,原来近郊的农村住宅也变成了城市住宅,房屋的存量就增加了。二是我国人口的工作空间和居住空间的一致性决定了城市新增的人口总量是有限的。三城市中低收入人口居多,消费住房的能力不足。

2.2.2 旧城改造难以创造持续的房屋需求。如今很多城市都已旧貌换新颜,旧城改造空间也越来越小,对房地产的需求不能持续。

2.2.3 住房价格哄抬使普通居民望而却步,造成消费需求抑制。

3 新经济背景下房地产发展的策略

房地产业关联的产业很多,而且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和新支柱产业,它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社会大局的稳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针对房地产业面临的以上风险,笔者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新经济背景下房地产业的发展策略。

3.1 全面理解贯彻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保持房地产业政策的相对稳定性。房地产市场与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有密切关联。保持房地产业政策的相对稳定性,是保证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有些地方政府在房地产业发展中的不规范行为是造成房地产政策不稳的重要原因。国家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业的同时还要防范新的经济泡沫产生。

3.2 加强风险识别管控,持续有效保证市场需求。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分析房地产业企业的发展规律,顺应形势变化,提升应对市场危机的能力。虽然目前房地产业有所回升,但一些房地产企业资金还不足还不能满足大规模的投资性需求。社会要想保持房地产业的全面复苏,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和要降低住房的价格是根本任务。要提高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一方面要调节人民的收入分配结构,提高劳动报酬在GDP中的比重。另一方面加大政府公共财政补贴力度,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降 低住房价格就要降低房地产业的垄断程度,降低成本,加强资金的管控。通过信息系统建立有效的多模式跨行业的资金监控体系。

3.3 房地产企业的自我提升。由于近几年房价的暴涨、房子质量差、夸大房屋宣传等现象社会对房地产商的负面评价越来越多,房地产企业需要培养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组建骨干管理队伍,重视基础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打造诚信品牌文化,做好创新营销优质服务,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重塑房地产业的新形象。

3.4 房地产企业要强化前期市场调研能力,提高自身对市场的判断力和决策力。成立专门的调研组对市场进行全面准确的调查,制定出合理谨慎的调查报告,打有准备的仗,抢先赢得市场先机。

3.5 鼓励中小房地产企业找准自己的定位,进行合理调整和并购,强强联合,完善中小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房地产行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实现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3.6 调整房地产业的结构,增加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提升核心竞争力。在节约资源绿化环境的基础上,提高产品的质量,提升房地产的品牌核心力。重视品牌效应凝聚的文化和理念,是房地产市场企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

3.7 提升资源整合力,完善房地产产业链。房地产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很多相关产业的发展,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例如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就是我过房地产业、建筑行业和体育产业的完美联合,对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有重大推动作用。

3.8 房地产企业要针对不同消费者找准核心卖点,构建核心记忆力。根据不同消费者的特有需求,抓住客户需要什么,定位消费人群,推出符合公众心理的创新促销方式,树立核心竞争力。但在销售过程中一定要避免炒作哄抬价格的违规行为,否则得不常失,失掉公众对房地产业最起码的信任。

总结:2010年至今全国多数城市房价维持高位并呈上升态势,但涨势趋缓。我国房地产也在自身做着诸多调整,比如2009年初建立的全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是房地产行业最具影响力的组织之一。相信有国家政策的有力调控,房地产行业的高层战略对话,在未来一定能找到更加合理有效的发展房地产业的策略,从而推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房地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新经济论文:新经济中的B2B电子商务市场

在线B二B电子商务市场是1些公共因特网上的商务站点,买卖双方可以在其长进行洽谈以及交易。

可以预测,跟着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电子商务全世界化过程的加快,所有的企业都将在1个市场中进行交易,在1个市场中树立自己的商店,或者者被1个市场所吞并。对于于致力介入在线商务的企业来讲,B二B市场提供了1个进入新经济的切入点。跟着电子商务逐步成为大多数企业运作的中心,1个多样性的市场将会在不同领域呈现。

1、B二B电子商务市场

(1)价值驱动的B二B市场

电子商务呈现以及服务于企业供应链的每一1个环节。不管它是冶金企业采购原始材料的市场,仍是医疗化工产品的新型虚拟分配市场,这些电子市场通过新的法子,将买卖双方聚合起来。它们为所有介入者减少了挥霍本钱的低效力,降低了企业的底线。

虽然B二B电子商务还处于成长时间,但其拥有的驱动商务革命的潜力不可低估。依托市场结构的优势,B二B市场以把拥有相同商业利益的企业组成贸易火伴的方式,使商务流动的速度以及效力最大化。B二B市场为买卖双方提供独特的场所,减少交易本钱,强化销售以及配送处理,提供增值服务,实现对于客户的全进程管理。

(2)市场请求

作为新的企业间商业贸易中心,B二B电子商务市场必需使必定的企业贸易进程以及请求成为现实,同时兼容已经有的采购进程以及买卖瓜葛,提供与其它市场的完整互操作性。

(一)采购进程

专业的B二B电子商务市场运营人员在因特网上构建1个虚拟的采购系统,重现采购进程,在把购买任务分配给终端用户的同时,允许采购企业节制所有的购买进程。

(二)买卖瓜葛

在向B二B市场转移进程中,大多数采购者以及提供商将把现存的商业瓜葛反应到这个新型时市场中。B二B市场应该能够反应某些提供商与采购商事前谈好的折扣,当这些采购商进入市场时,将自动进行分类。

这类多对于多市场把买方以及卖方的利益结合起来,同时介入者防止了树立以及保护市场的本钱,更首要的是允许那些实力不够的中小型企业参加到在线贸易中来。

(三)互操作的市场

在树立1个胜利的B二B市场进程中,症结的因素之1是知足目标用户的全体采购需求。这些需求可能超越任何单1市场的能力,因而为了适应更广泛的购买需求,B二B市场之间可能需要互相联接,以有效扩大产品规模。市场间互操作将更多的采购商以及提供商会萃起来,扩大了B二B市场以及网络的影响,同时每一个作为特定供应链中1个节点或者服务于特定购买集团的市场,其原本的能力不会削弱。

(3)B二B市场的利益

提供商、采购商以及B二B市场经营者都会从B二B市场中取得利益。提供商使用电子商务降低本钱以及扩展用户群。通过树立以及提高贸易火伴间的合作,亲密买卖双方的瓜葛,增进集中购买以及价格优惠,使市场患上以进1步发展。

采购商通过因特网晋升全世界市场范围,挑拣合适的提供商,获取动态模式——例如针对于不同供货源的招标以及折扣——的益处。采购商能够应用B二B市场减少直接以及间接的供应链本钱。除了了采购以外,物流配送、支付以及税收方面的新工具将在供应链中带来新的机会。采购商通过减少物流本钱,增添资金流转,改善制造以及采购进程,可以减少企业本钱约一五%至二七%。

市场经营者是新B二B电子商务瓜葛的支点,其症结的作用是扩大B二B电子商务的知识,加强客户瓜葛以及供应链强度,催化B二B电子商务以及推进B二B市场的增长。作为提供拥有巨大价值市场的回报,市场经营者从买卖双方通过B二B市场中所患上到的利益中取得益处。

2、B二B市场特征

理解B二B市场的特征,在时间以及竞争的压力下抉择B二B市场的模式是10分首要的。

(1)市场原理

每一个市场,不管是在线仍是离线,代表1个由繁杂的互相依存瓜葛联络起来的采购商以及提供商的聚拢。B二B市场通过紧密买卖双方的瓜葛,增进集中采购以及价格优惠,削减供应链本钱,扩大提供商市场来将传统市场中固有的低效性最小化。如果B二B系统内的流程充沛畅通,B二B市场将是终究的贸易构架,它是在商贸发展历史上最接近于完善有效的贸易系统的1种情势。

采购流程的畅通,交易量的范围是电子商务交易的基础。借助于处理速度以及容量,B二B市场是理想的商业交易技术平台。在具备足够多的网上采购商、提供商以及总交易量的条件下,B二B市场将其效力的潜力转化为资本。

(2)市场扩大策略

电子商务市场通过联络纽带、提供增值服务以及集中采购这3个作用,为介入者创造价值。每一个市场的初始价值目标在于联络纽带的作用,作为公共平台为企业交流贸易信息以及进行贸易服务。为了成为增值服务提供商,B二B市场经营者必需提供业务接入,其规模从目录服务到在线支付等特殊服务。许多市场还起到集中采购的作用,通过批量的购买可以协商到较低的价格。

B二B市场发展的初期阶段集中于树立基本的能力以及平滑采购流程,以取得市场竞争力。在所有的初期案例中,市场的产品以及服务规模都比较窄,基本上针对于某种产品或者某1类购买者。跟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必需扩大以支撑更多的采购商以及提供商。

(3)采购门户

B二B电子商务市场的最新情况是采购门户,市场经营者将目标转向中小企业,同中小采购商发展深层瓜葛去增进交易。在这类模式中,市场经营者对于交易成员提供包含较低的价格,接触新的消费者以及供货商的机会。采购门户成为1个有效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提供商可以扩展品牌,提供增值服务以及加强同客户的联络。

拥有竞争优势以及牢固客户瓜葛的企业常常经营自己的B二B网站,使其采购门户在市场中占有1席之地,取得许多独特的机会。如果理智地运作,采购门户将成为大大增添企业销售以及服务的致富之门。

3、胜利的钥匙

B二B电子商务市场要获得胜利取决于更多因素,有些是现有的市场前提,还有些触及到策略以及机遇的问题。所有这些因素合在1起就是胜利的钥匙,应用好它们就可以树立胜利B二B市场或者采购门户。

(1)采购能力

对于于树立B二B电子商务市场来讲,最首要的单1因素是采购能力,它描绘了市场经营者通过其B二B市场可以驱动的交易量。对于于拥有充沛购买力从而在市场中扮演主要角色的企业,或者能够集中采购的企业联合体来讲,采购能力代表了在同竞争对于手斗争中的1件有力武器。一样,拥有凝聚市场采购能力的电子商务运营者可以把提供商以及采购商同其B二B市场紧密的捆绑起来,从而取得胜利。

(2)适应采购商的需要

理解市场的运作方式是10分症结的。在有关商业标准、供货商条款以及厂商保证等问题方面,采购商有甚么参考?市场中需要哪些增值服务?在交易平台上可以真正支撑哪些商务流动?在构建B二B市场进程中,必需充沛了解采购商的需要。

(3)技术推进

B二B市场模式依托客户端技术,采购商以及提供商必需能够使用标准的阅读器通过网站进行商务流动,市场经营者能够管理从填写订单到网上支付的商务进程。这类对于采购全进程的支撑需要1个能够支撑大量广泛散布的用户以及因特网环境的网络利用结构。B二B市场平台还应该支撑繁杂的商业规则、工作流程以及商务瓜葛。

因而,为在B二B市场领域进行胜利地竞争,市场经营者需要1个能够知足其采购商以及提供商需求,允许他们扩大业务的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荣幸之神将会照应到那些把自己同拥有技术以及专家的系统集成商联合起来的市场经营者,而这些系统集成商可以迅速地提供相符请求的B二B市场解决方案。

结 论

B二B电子商务市场为采购商、提供商以及市场经营者提供的利益将驱动他们较快速地接受以及投入到B二B市场中,这个市场是重整B二B商务瓜葛的最新以及最有效的工具,并将很快影响所有企业。

B二B浪潮的主要收益者将是那些使用Web工具来扩大、深化以及创造商业瓜葛的企业。市场为企业提供开发以及加强他们最首要的商业瓜葛的机会,同时也为市场经营者自身创造了新的收益机遇。企业能够应用B二B市场加强现有的贸易瓜葛,发展新的商

业火伴以及增进更快、更有效的贸易。B二B市场将构成全世界商务的未来。在近几年内,对于于但愿在新经济中盘踞有力位置的企业来讲,介入B二B电子商务市场是必需的。

新经济论文:浅议新经济形势下证券投资基金发展现状

从基金管理公司的成立到老基金的整顿扩募,再到封闭式基金的发行,开放式基金的试点以及快速增长,都由监管部门全权审批负责。这种政府推动基金成长的模式促成了今日的我国基金业。

2003年是我国基金业突飞猛进大发展的一年,证券市场的这一年被业界称为“投资基金年”。基金产品与基金管理公司数量均获得空前发展。2月10日,随着第一只标准指数基金———天同180指数的发行,拉开了2003年基金产品发行序幕。全年共有39只开放式基金发行,首发规模678.45亿元,远远超过2001年的117亿元和2002年的448亿元。基金产品线正在逐步完善,从股票基金到债券基金,再到保本基金,准货币市场基金,产品贯穿高中低风险各个系列,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加广泛的选择,截至2003年12月31日,我国共有基金110只(封闭式基金54只)、4只准货币基金正在发行中;基金管理公司也以前所未有的数量在发展。2003年有29家基金管理公司开业或获准筹备,超过过去4年的总和,年底基金管理公司总数已达50家,其中37家为中资公司,其它13家为中外合资基金管理公司,占基金管理公司总数的26%。

基金公司内部治理结构存在缺陷。 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存在寻租行。 基金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 基民的投资意识有待提高。 证券市场缺乏做空机制,基金的风险难以规避。

近期,整个基金业人员过度流动,一方面体现了行业的快速发展,人才需求强劲,另一方面也积聚了大量的风险,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基金经理承担了较大的市场和业绩的压力,同时还需兼顾股东或者控制人的各种利益,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积极性难以充分发挥。2006年度基金经理离任比例达到38.6%,而美国基金经理平均任期5年以上,中国基金经理平均任期不足18个月。运作基金的核心专业人士过度流失,公司文化无法建立,投资理念频频变更,恶性循环的形成将影响基金业的可持续发展。对基金公司的治理应坚持价值投资、理性投资、长期投资的理念,不以短期排名作为对基金经理的考核,从而消除内部人控制现象;同时推进股权激励,鼓励员工长期工作。再者,要发挥独立董事的作用。独立董事的责任是保障投资者免受基金经理及其关联单位违规行为的损害。独立基金董事应作为代表股东利益的监督者,参与决定基金管理人、基金会计师及基金分销商的聘用、对基金管理人和基金的其他关联人进行监督和检查。

新经济论文:新经济背景下对持续经营假设的再认识

论文关键字:会计假设 持续经营

论文摘要: 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作为会计基本假设之一的持续经营假设与客观环境的不相容性日益突出。这就要求在新经济背景下对持续经营假设进行修正与改进,使之具有新的内涵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第一章 持续经营假设的发展与定义

自从持续经营假设在1922年由美国会计学家佩顿(Paton)在《会计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后,立即在会计理论中得以明确,也被各国的会计准则广泛接受。1940年,佩顿和利科尔顿在《公司会计准则导论》中提到了6个概念(即假设),其中之一的经营活动的持续性就是对持续经营假设的沿用。1961年,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下属的会计研究部首任主任莫尼茨(Moonitz)执笔的第一号会计研究公报《会计基本假设》公布,其中将持续经营列为第三类假设即必要假设,并将其定义为若无相反的概念,主体被认为会无限期的经营下去;若有证据表明主体的寿命是有限的,则不应该认为主体会无限期的经营下去。1970年,Accounting Procedure Board(APB)了其第四号公告《企业财务报表中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把持续经营看作是13项基本特征之一。2001年,在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提到了两项基础假设,其中之一即是持续经营。IASB认为持续经营的概念是:财务报表的编制,通常是根据企业是经营中的实体并且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会继续经营的假设,从而假定企业既不打算也没有必要实行清算或大或小的经营规模。如果有这种打算或有必要,财务报表就可能必须按照不同的基础编制,然而要是那样做,就应当说明所采用的基础。

纵观持续经营的形成与发展,持续经营假设的定义一般采取“非反例即为真”的思路,即“除非明显的反证证明一个企业或者会计主体在可以预见的日期将进行清算,否则都认为企业将无限期的经营下去。”这里的反证是指表明企业的经营将在可以预计的时刻结束的迹象和事实。从本义上来讲,持续经营假设并不是假设特定的会计主体可以无限期的生存下去,而只是假设其将持续经营足够长的时间使之可以履行其现存的应予承担的义务。

我国对持续经营假设的确认可以参考1993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五条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经营活动为前提”,即假定每一个企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不会面临破产或清算,因而它所拥有的资产将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被耗用或出售,它所承担的债务也将在同样的过程中被偿还。若企业不能持续经营,就要放弃这一假设,在清算假设下形成破产或重组的会计程序。如果某些不确定因素导致对企业能否持续经营产生重大怀疑时,则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这些不确定因素。如果会计报表不实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的,则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此应当首先披露,并进一步披露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以及企业未能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会计报表的原因。同时,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7号——持续经营”,要求会计师在会计报表审计中考虑企业持续经营假设的合理性,其经营活动在可预见的将来会持续下去,不拟也不必进行清算或大幅度缩减经营规模。

持续经营假设产生于工业时代的背景下。那时候,把企业假设成为可以长期存在的主体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企业所拥有的大部分资产都是具有某种事物形态的有形资产,而这些资产又大多是具有一定价值的自然资源,其中的技术因素和人工成本仅占很少比例。这些由价值的资源不仅使得企业有形资产在经营中的任何时候都具有较强的变现能力,而且也使得人们可以合理的预见这些资产的物理使用寿命。

在传统财务会计中,持续经营假设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为一些会计方法提供理论基础。

持续经营假设使会计准则、会计程序和方法可以建立在非清算的基础上,用以保证其稳定性。它反映的是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的愿望和目的,可以用于解决企业的资产计价和费用分配等方面问题[3]。这样,企业就可以按照正常的情况使用它所拥有的各种经济资源,同时也可以按照正常的情况来偿还它所负担的债务。

2.使会计信息更有预测价值。

财务报告目标要求所提供的信息应有助于报表使用者合理预测企业的发展前景,以提出理性的经济决策。在这一方面,持续经营假设与财务报告目标存在相契合之处,即持续经营假设可以将过去与未来有机的结合起来,因而在这一基础上所提供的信息更具有预测价值。

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持续经营假设仍然被沿用。但是加入从作为会计主体的企业处于加剧的竞争风险中、其经营的持续期间带有不确定性的角度来考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正常经济活动中,这种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存在使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保证能够无期限的存在下去,而何时终止却又不能预料。于是,持续经营假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第二章 持续经营假设面临的挑战

尽管无论是会计还是审计,都对企业有持续经营的要求,但是这并不能成为“持续经营作为会计基本假设”的理由。当今经济环境、技术水平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网络经济的到来使会计主体变化频繁,同时也使会计工作环境也发生了质的变革。因此,持续经营假设正在面临着许多挑战。

1. 持续经营本身的不确定性

不确定性是信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但是具体到会计上,广义的不确定性设计到所有的不确定性问题,而狭义不确定性会计主要研究的是不确定性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不确定性分为低度不确定性、中度不确定性和高度不确定性三个类别,用以分别表示其对会计核算的影响程度(林斌,2000)1。

任何一个企业在任何一个时点都存在持续经营的不确定性,其差别只是不确定的程度大小(陈朝晖,1999)2。然而,不容忽视的是,尽管这种持续经营的不确定性具有一定的客观性,但却很大程度的取[1]决于管理当局或审计人员对待企业持续经营能力的 主管判断,[2]即如果管理当局或是审计人员对企业持续经营能力有“重大怀疑”,则表示该企业存在高度的持续经营的不确定性;反之,则说明企业不存在或仅仅存在低度的持续经营不确定性。

此外,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程度的衡量也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4]。国内的学者林斌把不确定性分为低度不确定性、中度不确定性、高度不确定性三个类别,但是这种划分缺少实际意义,因为在多数情况下不确定性是很难区分其是属于低度、中度还是高度的,这种划分程度使持续经营的不确定性进入了一个模糊的境地。

现今我们正处在一个多变的环境里,经济愈加灵活,风险也日益多样化,这就越来越增加了持续经营的不确定性。然而,对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主观判断必将极大地影响会计与审计工作的客观与公正。尤其是在量的界定上,对可能影响持续经营假设的规定中包含了诸多“重大”、“巨额”、“大量”等难以操作的表达,因而大大降低了准则的可操作性。所所以,如果继续以持续经营作为会计基本假设内容之一,则会不可避免的带来很多难以界定的问题。

2.企业所处的状态难以准确的界定

从持续经营假设的定义可以看出,持续经营假设是建立在相对稳定的经济环境基础上认为企业会以当前的状况持续经营下去,持续经营假设认为企业经营状态只有两种:持续经营和中止经营。实际上,持续经营和中止经营都只是企业存在的两种极端状态。任何企业的自然状态都是处在这两种状态之间,只不过是有一些企业更偏向于持续经营,而另一些企业偏向于中止经营。

把企业的自然状态抽象的看作持续经营和中止经营这两种状态,并且以持续经营为正常状态是很牵强的,因为只有在以下两个条件成立时这种看法才是合理的:一方面,陷入财务危机而导致中止经营的企业在总体数目上很少;另一方面,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后,从持续经营转化为终止经营的时间很短。但是,在多数情况下,以上条件是难以满足的。企业总是处于持续经营和中止经营之间的某一状态。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在资产重组环境下的企业状态。进行资产重组的企业面临着巨大的不确定性,既面临陷入财务困境并最终导致破产的可能性,又同时因为资本市场的逐步完善,企业的自身抗风险能力相应增强,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挽救财务危机,避免破产清算。因此,资产重组中的企业处于介于持续经营和中止经营之间的弱持续经营状态,而不能被认为持续经营。

由于目前市场变化莫测,企业所处的状态也复杂万千,难以较为精准的进行判定。所以,把持续经营作为会计基本假设内容之一是不够恰当的。

3.信息时代带来的冲击

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所面临的是一个相对稳定结构,相对来说,风险较小,在这种环境下,只要企业能周密计划,善于管理,其经营目标就可以实现。而在信息时代,经济环境变幻莫测,时常竞争此起彼伏,企业盈亏之间转换频繁,新旧公司经常更新换代,因此,持续经营也受到了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使可预见的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期间越来越难以把握。在这种情况下,持续经营这一看似善意的假设事实上极容易误导管理者以及投资者进行错误的判断。

3.1面临破产清算的企业越来越多

目前,会计主体面临的竞争更加激烈,风险更难预测,产品及技术的生命周期也越来越短,企业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破产清算。日本某民间调查机构的调查显示,2006年上半年日本酒类销售企业破产数目为40家,比2005年同期增加了16家;美国行政法院机关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的10年里,美国的破产人员已经增加了一倍,而且仍然呈现上升趋势;而我国的最新统计数据表明,新企业一般平均4年就会破产。越来越频繁的破产现象的出现,说明了在当今社会里,企业的平均寿命已经在逐渐降低,持续经营也变得愈加不可能。因而基于持续经营假设的会计处理方式也就越来越不能适应现在的社会。

3.2越来越多的兼并现象降低了单个企业实现持续经营的可能性

现实经济生活中兼并浪潮的迭起,更加增加了单个会计主体失去持续经营的可能性。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轮企业兼并的浪潮,受此影响,我们很难用传统的假设来判断企业是否能持续经营。因此,持续经营假设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

3.3网络经济带来的冲击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企业的经营活动跨越了时空的界限,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网络公司产生了。网络公司也称虚拟公司,是为了完成向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等任务,由众多在各自专业领域拥有卓越技术的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沟通编成一个网络进行交易活动,从而完成一般企业不能承担的市场功能。网络公司的出现,对持续经营假设提出了一个最直接的挑战。

网络公司的主要特点有:借助于网络技术获得传统公司无法具有的一些优势和资源;存在于计算机网络中,没有固定形态,没有确定的空间范围,属于临时性的结盟组织,分组迅速,可根据变化多端的市场环境和业务需要不断调整结盟体的成员公司,甚至解散或者重新构建;可以根据工作任务和市场变化的需要,由各个相互独立的公司之间将各自密切联系的业务划分出来,经过整合重组而形成,具有业务的专一性和较强的竞争力,能迅速创造巨大财富;低成本运行,其最重要的资产不再是事物资产而是人力资源和知识产权;只具有临时的网络关系,而不是法律意义上完整的经济实体,不具有法人资格。

由于其具有随时性和随机性,是一种临时的、动态的、有适应能力的组织,多进行一次性交易,进入成本、退出成本以及转换成本都很低,具有经营活动的快速性、短暂性,适时节介入、退出或转换的特征。所以,它可能以极快的速度出现,又以极快的速度消失。这就违背了持续经营假设的根本前提,即可以在预见的未来不解散、不终止。因此,网络公司对持续经营假设提出了最直接的挑战。这种无实体的网络公司根据市场机遇和业务需要将多个企业个体通过网络连接起来,一旦业务解释立即解散,这就是持续经营假设变得有名无实。

4.使资产现值得不到真实地反映

在持续经营假设条件下资产是以历史成本计价的。历史成本计价要求资产按照其取得或交换时的实际价格入账,其主要缺点是当物价波动较大或者币值不稳定时,不能真实体现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从而削弱会计信息的有用性,影响当前的决策。因而在这种情况下,资产的帐面价值只是表现为资产原值与累计折旧的差额,而对资产的现值几乎得不到真实的反映。例如,在物价上涨的情况下,按照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只能用现值收入去弥补原始的费用,无形中 会夸大企业的收益,增加企业的税收负担,同时也会误导投资者。再如,科技的发展使劳动力生产率提高,产品更新换代加速,但是,在历史成本计价原则下,资产的帐面价值很难反映出其真实的价值。目前,我们处于一个充满了风险与其它不确定因素的经济背景下,据国家统计局2007年的统计,我国食品价格比去年上涨17.6%,加工服务维修价格上涨8.6%,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2.9%,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4.9%,租房价格上涨4.7%,通讯工具价格下降18.4%,这说明,我国现今的物价水平还较为不稳定,基于持续经营假设下的历史成本计价也就更加不能如实的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所以,持续经营假设在当今多变的环境下再次受到冲击。

第三章 在新的经济背景下要求持续经营假设有新的特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几乎不可能实现持续经营这一假设。因此,这就对传统的持续经营假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1.在持续经营假设下同时考虑到暂时性假设

暂时性假设的概念可以追溯到上世纪40年代初。早在1940年,佩顿Paton就在《公司会计准则绪论》中指出,必须认识到即便是在最顺利条件下,编制的财务报表在性质上都是暂时的。《论会计的基本假设》(ARS NO.1)也说明,由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时间分配,一个短时期内的经营成果是暂时的。1961年,美国着名的会计学家莫尼茨Moonitz在《会计基本假设》(ARSI)中提到了暂时性假设(Tentativeness),即任何时候,只要必须将经济事项过去、现在和未来各期间之间进行分摊,对一个相对较短的期间的经营结果,就是暂时的。 根据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规律,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持续经营。无论在何种情况下,企业经济活动的暂时性都是绝对的,而持续经营是相对的,每一个现实主体,如果它相对稳定,在缺乏反证的情况下,可以承认它是持续经营的,但是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资源配置的重组,越来越多的不确定因素可能导致企业停业、解散、重组甚至破产。有时,尽管整个企业持续经营,但是由于战略经营下去可能不利的考虑,关闭、合并或者增设该企业的某些部分(包括地区分部和业务分部),也会导致企业出现整体持续经营而某些部分不再持续经营的现象。企业在会计分期假设下的期末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只是具有暂时性和近似性(由于权责发生制允许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真正的经营成果只有等到企业经营期限终止以后才可能得到。因此,传统的持续经营假设必须充分的考虑会计主体所处的经营环境和交易风险,缩短可预见未来的时间区间。这就需要引入暂时性假设的概念。因为,持续经营假设固然重要,但它就仿佛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只有假设企业持续经营,权责发生制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和实现原则才能获得其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持续经营假设下最终得到的财务报告必然会含有人为估计和判断的成分在内,由此得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变动情况的会计信息只是对企业整个经营过程某个横断面的综合与分析(杜兴强,1998)3。所以不可避免的具备了暂时性的特点,即持续经营总是相对的。

暂时性假设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会计信息永远不存在绝对的正确性。换言之,会计信息不可能与客观事实完全一致,而只能是有条件的一致。它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制度、环境和时间等因素的约束。因此,仅仅基于持续经营这一基本假设产生的会计信息很可能会与事实不符。而暂时性假设可以提醒信息使用者面对历史会计信息进行决策时,充分考虑到会计信息的不确定性,意识到目前会计期间或者几个会计期间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只是一个暂时性的结果,并从中判断企业预期的经营及市场风险,而后加以分析和调整,以谨慎理性的态度对待会计信息。明确这一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主观期望,进而有利于决策行为,同时也可以降低“注册会计师诉讼爆炸”的发生频率。

此外,针对网络公司,应该以暂时性去假设虚拟联合体发生的相关经营利益的变化,把虚拟企业的经营和清算看作是暂时性经济主体利益的流动形式。

鉴于此,我们应该在持续经营假设的前提下同时提到暂时性假设,即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结果的暂时性这样一个子假设。也就是说,对于生产经营比较稳定的企业,可以继续使用持续经营假设;对于稳定性差的企业、经营期较短的企业以及网络公司,可以用暂时性假设来替代持续经营假设,以交易为纽带,交易结束,企业即结束。

2.建立关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战略管理体系

企业持续经营是具有不确定性的,对于不确定性的评估,虽然有很多方法,但都有极大的主观成分在里面,从而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战略管理体系,来量化企业的不确定性。

战略管理是由安索夫在1976年提出的。他在《从战略规划到战略管理》这本书中将战略管理解释为企业高层管理者为保证企业的持续生存和发展,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对企业全部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根本性和长远性的规划与指导。战略管理的特别之处在于面向未来,动态的、连续的完成从决策到实现的过程。建立关于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战略管理体系,就是综合的、系统的分析企业状况,确定影响企业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因素,并对其进行合理的量化,最终得出企业是否可以持续经营的结论。

企业持续经营的不确定性按照程度不同可以分为低度不确定性、中度不确定性和高度不确定性。而影响企业持续经营的因素有很多,从经营视角来考虑,既包括销售毛利率、成本费用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安全边际率等财务指标,也包括企业员工素质、外部环境实用性等因素。这就需要构建一个合理预警系统,用以反映该企业可能以目前的状态继续经营下去的可能性。

首先,我们需要结合各行业的实际状况,给出各个指标的一个临界值,从某一个方面来反映企业持续经营的可能性程度。这就必须要进行规范化处理。其处理方法可以喜爱用预警指数=(实际值-临界值)/临界值,用以说明企业在某一方面正处于何种状态。但是由于量纲的不同,我们还要根据这些指标综合确定企业的预警指数。这需要确定一个恰当的加权系数,来综合反映所有的指标。加权系数的确定应考虑到多方面的因素,例如行业特点、内外部环境等,给各个指标一个合适的权数。例如,工业企业可以给成本费用率、存货周转率等因素较高的权数,而以提供服务为主的企业应该更注重员工素质这一方面。

在将影响企业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的因素量化以后,我们就可以准确的判断出该企业持续经营不确定性程度,对于低不确定性的企业,可以认为其属于持续经营;而某些面临严重风险甚至濒临破产的企业则为高不确定性,不能以持续经营作为基本假设。

3.借鉴非经济实体的实例

非经济实体一般指事业单位或行政单位。以事业单位为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条例》中定义的事业单位是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 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其主要特征有服务性、公益性和社会密集性。由此看出,事业单位不以盈利为目的,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而持续经营只涉及到了经营性的经济活动,因此,事业单位没有所谓的持续经营。然而,会计同样可以为事业单位服务。这就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对于一些企业可以摒弃持续经营假设,采取非经济实体的会计处理模式。

第四章 结束语

任何一门学科的假设都是在一定条件下设定的,而客观世界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因而理论也只有在不断改进的过程中一步步地提高和发展。

现今,在新的经济背景下,持续经营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也愈加不能更好的适应现有的经济环境。这就需要重新定义、进一步改进和发展持续经营这一基本假设,使之不断的完善,以适应时代前进的要求,更好的为会计活动服务。

我们可以认为,持续经营是企业的生存条件,但不是会计学的生存条件。会计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认知客观世界(经济或非经济实体),并且为其经济活动服务的,同时也是对经济活动中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记录、计量、监督、反映、报告,以提供多元化的会计信息服务。会计理论既有继承性,又有动态(发展)性;既是环境和时代的产物,又应当随着环境的改变而变化,与时俱进。因此,假如继续沿用持续经营假设,就会与客观事实产生分歧,不能合理的向会计信息需要者提供准确的信息。所以,持续经营假设在新的环境下必须赋予新的内涵。

新经济论文:新经济环境下的我国人力资源开发

我国作为一个有着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是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任务。综观世界各国之间以经济、科技、国防实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都是对人才的竞争,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必将加剧人才供需矛盾,也将推动着世界范围内人力资源重组,这样的经济环境必然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国的人力资源开发也必然面临着新的机遇。那么如何利用新的机遇在新的经济环境下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乃是发展我国经济的重中之重。

一、加入WTO和经济全球化的良机

随着中国加入WTO,关税壁垒逐步消除,实现产品与服务国际间自由贸易,我国也融入了全球经济一体化,根据自己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我国的比较优势在于:拥有极其丰富而廉价的人力资源、拥有13亿人口的极具潜力的大市场、多年改革开放使我国加工组装制造业颇具基础和规模。入世后,随着我国法律、政策、政府行为逐步与国际惯例接轨,将对外资产生更大的吸引力,中国有可能继二战前的“英国制造”、二战期间的“美国制造”和20世纪70~80年代“日本制造”后,成为世界新的制造中心和加工中心。因此,我们要做的是抓住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契机,以成为“制造加工中心”为过渡,选择有比较优势的人才产业,培育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实现蛙跳式的发展。一方面,由我们生产人才,提供给进驻中国的世界优秀企业使用,可以做到质优价廉,成本远远低于从发达国家派遣,而且这些人才对中国本土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有利于世界企业拓展在华业务,正好充分发挥了各自的比较优势。另一方面,创造机会深入到国际优秀企业设计、生产、管理第一线,去学习、真正地掌握了国际上最领先的技术、先进的制造加工工艺、精良的管理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改造,形成我们自己独特的技术、工艺、管理方法。也只有这样才能打造出真正的“中国制造”。

二、我国是需求最旺的人才市场和最大的人才原料产地

中国人重视教育的传统和13亿之众的人口,已经形成一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庞大的教育市场。我们常说中国地大物博、土地富饶、资源丰富,殊不知相对其他国家来说,巨大的人力资源宝藏才是中国最大的优势和财富。中国人的聪明与智慧举世闻名,人口达13亿之众,是全球最大的“高质人才原料”的盛产地!我国坐拥这样一个人才原料宝藏,同时又处在最广阔的人力资源市场之中,可谓占尽人才产业发展的地利。

三、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教育机器”

我国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教育机器,9年义务制教育、高中/职中教育、高等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远程网络教育、社会办学、私立学校、职业教育培训、企业员工培训……已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立体教育体系。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优秀民营企业、国有大型企业、科研单位,在人力资源开发方面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也为中国人才生产做出了贡献。此外,海外教育机构、大量进驻中国的外企成为了我国人才产业的“外援”。未来20年,我国将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中国的人力资源开发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使之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机遇。首先,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效应,提高有限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特别是要在人力资源开发和教育领域发挥市场的作用,打破垄断,引入竞争机制,促进教育资源向高效的教育机构转移,淘汰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低效的教育机构。其次,发挥市场机制的信息作用,增强人力资本开发的有效性和教育对市场经济的适应性。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就是通过投资提高人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和就业能力。不适应市场需求的人力资本投资是无效的人力资本投资,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教育是无效的教育。因此,教育机构进入市场,必须把握市场需求,适应市场需求。

我国近20年来经济持续飞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及中国加入WTO,全球经济不景气而中国经济一支独秀, 21世纪全球局势一连串变化,带给中国一个赶上世界强国的良机。在新世纪的机遇面前,在新的经济环境下,我们要把握时机,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将人力资源的开发工作提高到战略地位,建立良好的人才环境,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