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新经济发展特点8篇

时间:2023-10-08 09:43:32

新经济发展特点

新经济发展特点篇1

【摘要】近年来,中国劳动力供给的增长率总体上已经放缓,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传统意义上廉价劳动供给优势已然告罄。就资本投人而言,随着人口老龄化、传统工业化结束,以及消费率缓慢提高等,储蓄率开始下滑。技术进步的动态仍然令我们失望:资本回报率低、技术进步缓慢,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

【关键词】新常态;机遇;挑战;经济放缓;转型

一、新常态的由来及其背景

在中国,新常态一词则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发展阶段密切相联。2014年5月,主席在河南考察时首次使用新常态概念。7月29日,在中南海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主席又一次用新常态来概括当前经济形势。11月10日,在北京召开的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主席集中阐述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化三大特点,并集中表达了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机遇的乐观预期。到了2014年12月9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上,主席从九个方面,详尽分析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表现、成因及发展方向,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进人新常态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提出的中国经济新常态,是在深入分析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新形势和深刻揭示中国经济潜在增长率新变化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新趋势的一种战略判断。这一战略判断,为我国未来一段时期研判国家经济形势和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性思想。整体上看,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国内外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从国际层面讲,全球经济格局已发生深刻调整,外部需求出现常态性萎缩。回顾我国30多年经济高速增长的历程,可以发现,依靠广阔的世界市场所带来的强大外需是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重要因素。但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世界经济已呈现出“总量需求增长缓慢、经济结构深度调整”的显著特征,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外需环境已不复存在。美欧等经济强国相继提出“再工业化”、“2020战略”、“重生战略”等措施,试图重构国际贸易规则,贸易保护主义也纷纷抬头,而发展中国家都在努力调整发展模式,加快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使得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雪上加霜。从国内层面看,支撑经济高速增长的传统人口红利、资源环境红利等已逐渐衰减,已难以保持创造中国“经济奇迹”的比较优势。从实际情况看,东部发达地区“民工荒”等现象的出现,我国“刘易斯拐点”正在到来,传统人口红利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减弱。与此同时,经过三十多年高速的经济发展,能源、资源、环境的制约影响越来越明显,尤其是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重要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在不断提高,要素的边际供给增量已难以支撑年均两位数以上的经济增长,这在客观上促使中国经济增长逐步回落到中低增速的“新常态”。

二、减速新常态下的特点

近年来,中国劳动力供给的增长率总体上已经放缓,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传统意义上廉价劳动供给优势已然告罄。就资本投人而言,随着人口老龄化、传统工业化结束,以及消费率缓慢提高等,储蓄率开始下滑。技术进步的动态仍然令我们失望:资本回报率低、技术进步缓慢,是我们面临的新挑战。要言之,劳动力和资本投人增长率下降,技术进步缓慢,三因素叠加,导致未来我国的经济增长率趋于下降。二是资源配置效率变化。过去30余年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的是大量资源从农业部门转移到工业部门,从效率低的第一产业转移到效率高的第二产业,带来了劳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三是创新能力不足。根据汤森路透的研究报告,2012年,以专利为主要指标的全球创新企业百强排名,中国企业无一上榜,以知名商标为主要指标的世界品牌100强当中,中国仅有4个。国家知识产权局对25家具有代表性的创新型企业统计显示,其无形资产占企业总资产比例平均仅为0.65%,而其中知识产权资产占无形资产的比例则仅有16.98%,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差距显著。四是资源环境约束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推行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很大程度上使我们忽视了对环境生态的保护。正如指出的:“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中国是一个有十三亿多人口的大国,现代化建设始终面临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不强的缺陷。

三、新常态下的新矛盾和新挑战

在新常态下,我国国民经济的运行进入了一个新的中高增速平台。毫无疑问,与这个新平台“内洽”的一系列经济指标,如储蓄、投资、物价、就业、财政收支(包括赤字)、国际收支、人民币汇率、货币供给、利率等等,均呈现出新的性状。这些变化将在几乎所有领域中引致“水落石出”效果,这不仅会暴露出我国经济运行长期被掩盖的深层次矛盾,而且会引发新的矛盾。这些矛盾,构成新常态下的新挑战。1.产能过剩产能过剩是市场经济中的正常现象。然而,当前中国产能过剩之严重,绝难用市场经济的一般道理加以解释,其中,深藏着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导致产能过剩的直接原因当然在于企业盲目扩张,但是,若无其背后地方政府的扩张冲动推波助澜,企业的肓目扩张绝难形成气候。在中国现行体制下,各级地方政府为了增加本地就业和税收人,同时也为获取中央政府的产业优惠和转移支付,无不以“画地为牢”的方式扶持本地企业。产业政策导向上的趋同,致使各地区之间出现较为普遍的产业结构同质化现象;全国加总,产能过剩就是合乎逻辑的结果。中国地方政府“父爱主义”的产业政策,客观上有着“自造”道德风险,引致企业不计成本盲目扩张的倾向。在市场经济中,因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造成的损失,是由企业自身承担的,而在中国的体制下,造成的损失可能最终都要由政府来买单。基于这种体制,一些企业或地方政府在做投资决策时就会更加冒进,由此导致的产能过剩问题就更形严重。中央已经决定采取综合措施来根治产能过剩,其要点可概括为“消化一批、转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然而,这些战略安排,主要还是指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而中央精神的真正贯彻落实,还需要在创造合适的机制方面下功夫。

四、对于解决新常态下产能过剩的建议

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真正落实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是根治产能过剩的关键。换言之,我们需要培育高效率的市场机制,并依托它来进行产业重组;其次,应该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配置存量资本中的作用。由资本市龆不是行政干预来调整产能、消化过剩,应是更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路径。再次,解决产能过剩要有全球视野。要在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以及未来产业深化发展的背景下探讨解决国内产能过剩问题。“一带一路”等战略的实施,将有利于我们从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高度来推动产业和产能转移,从而缓解国内的产能过剩问题。

参考文献:

新经济发展特点篇2

10多年以前,桑桑地区的酥油、艾玛岗的土豆、联嘎姆的糌粑,仅仅是当地贫穷农牧民“孤芳自赏”的一道道美味“土”佳肴。他们知道桑桑酥油香醇,懂得艾玛岗土豆脆嫩,知道联嘎姆糌粑白细甘醇,却不懂得让这些拥有悠久历史传统的佳品,变成他们摆脱贫穷的手段。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发展,深居一隅的藏族农牧民的观念得到更新,“桑桑酥油”、“联嘎姆糌粑”、“艾玛岗土豆”等这些“金子”,以其优异的质量、独有的口感、悠久的历史闯入现代市场,进而成为品牌,发出耀眼的金光。

来自日喀则昂仁县的“桑桑酥油”,如今在后藏一带是尽人皆知的知名品牌。盛产“桑桑酥油”的桑桑镇,位于多雄藏布流域。这里土地肥沃,气候湿润,牧草丰美,繁育良种牦牛,牛奶质量上乘,做出来的黄酥油口感好,味道纯正。

昂仁县负责人告诉记者:“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牧民群众商品意识的不断增强,‘桑桑酥油’的商品率逐年提高。到了九十年代中期,昂仁县政府积极引导农牧民群众,利用毗邻219国道的优势,扩大酥油的加工和销售力度,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化生产。”目前“桑桑酥油”的年产量已近两万公斤。

酥油做为藏族人日常生活的必须品,其市场前景是非常广阔的。来自西部的“桑桑酥油”,正是瞄准了这一巨大的市场,通过对传统酥油产品进行现代的优质加工,闯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市场道路。

这位负责人说:“由于传统的酥油加工方法很粗糙,夹杂在酥油中的杂质、颗粒偏多;传统的酥油包装造成酥油细菌超标,易变质等等,这些都阻碍着‘桑桑酥油’走向现代市场。”他说,对此昂仁县决定从灭菌、去杂质、精细包装入手,把“桑桑酥油”加工成纯天然、绿色无公害、方便携带、储存和食用的超市商品。而同时为了更大地占领的酥油市场,增加农牧民群众的现金收入,昂仁县申请注册桑桑酥油的商标,并请中央工艺美院的专业设计师设计“桑桑酥油”的商标。

如今,“桑桑酥油”、“艾玛岗土豆”以及由优质青稞加工而成的甘醇、白细、口感好的“联嘎姆糌粑”等传统的土特产品,已经从深山沟壑中走来。

南木林县:念好“绿色土豆”经

“买土豆,一定要买艾玛岗土豆。”一位在日喀则市最大的菜市场买菜的居民说,“艾玛岗土豆不仅口味极佳,而且不施化肥等农药,是纯绿色食品。”

艾玛岗是“一江两河”(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最成功的一例,这里昔日的荒滩、荒坝,如今绿树成荫、水渠纵横交错、农田平整,极大地改善了当地藏族农民的生产条件。南木林县充分利用艾玛岗的自然条件和得天独厚的光照资源,鼓励当地农民念好“土豆经”,并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记者在日喀则市大小菜市场看到,卖土豆的几乎所有商户都自称是艾玛岗的,都自诩自己的土豆是艾玛绿色土豆,可想艾玛土豆在市场上有着无穷的“魅力”。

据南木林县的负责人达瓦介绍,他们在全县范围内积极提倡种植绿色土豆,去年,全县种植的绿色土豆面积达到3000亩,平均亩产3263公斤,年销量150万公斤。通过种植土豆和全县的劳务输出,南木林县去年农牧民的人均纯收入增幅较大,达到1090.22元,比2001年增长8.24%。

据专家鉴定,绿色艾玛土豆含有丰富的钙、磷、维生素C、E等元素,对人体具有独特的保健功能。

“艾玛人商品广告意识的增强,也是艾玛岗土豆能够在市场上立足的重要原因,”达瓦继续说:“去年8月份,在日喀则地区举行首届珠峰文化节的时候,我们南木林县打出了‘绿色食品’――艾玛土豆的大型广告招牌,从此艾玛土豆不仅成了南木林县的拳头产品,而且也成了日喀则地区的特色产品。”他说,为了进一步增加艾玛土豆的知名度,形成艾玛土豆产业化生产,南木林县已经向上级有关部门申请了艾玛绿色土豆的商标。

随着艾玛岗土豆在市场上的立足,南木林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把种植土豆作为发展特色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2001年,南木林县在稳定青稞作物产值的同时,不断增加土豆和蔬菜种植面积,缩小豌豆、小麦的种植面积,今年,土豆的种植面积扩大到近8000亩。

为了进一步提高艾玛土豆的产值,形成适应市场经济的规模化生产结构,南木林人又积极筹备成立艾玛岗土豆加工厂。对此艾玛岗乡的农民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农民扎西说:“以前,不敢大面积的种植土豆,是因为我们这里的土豆产量特别高,这样就怕到时拿到市场上卖不出这么多的土豆,现在成立土豆加工厂,就可以把土豆全部出售给公司,我们等着收钱就行了。”

拉孜县:“小”藏刀劈开“大”市场

藏刀做为喜食肉类的藏民族日常生活用具,充分体现了藏民族文化的特质。精美的手工雕刻,坚韧的钢质以及传统的家庭作坊,都是生活在高原上的藏民族文化的内涵。

随着藏族文化在新时期逐渐变成一种显学,受到国际国内广泛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前往这片高原圣地旅游观光,具有民族文化特质的藏刀也越加受到了众多人的喜爱。这样便促使原来零星生产、只供用来食肉的藏刀,逐渐变成了市场的宠物,变成了旧时被视为下等人的手工艺人走向富裕的重要依靠。

来自北京的游客刘文,不仅非常喜欢藏刀,而且还对各地藏刀的特性了解不少。他说:“我已经买了不少藏刀,大小不一,风格也各异。”他指着一把刀刃非常锋利的藏刀说:“这种藏刀是产自谢通门县卡嘎村的,刀鞘雕龙刻凤,刀把精致玲珑,刀刃锋利无比。”他又指着另外一把刀对记者说:“这种藏刀产自拉孜县。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用来制刀的钢质非常好。”

盛产藏刀的拉孜县孜龙村和谢通门县卡嘎两村,如今在乃至全国都享有盛誉。而藏刀从最初零星生产的家庭作坊到如今按照市场需求规模化生产,不仅给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也给生产藏刀的农牧民增加了现金收入。

孜龙村一位制作藏刀的人说:“旧社会的,打铁的人被视为是最下等的人,喝酒都要有自己的杯子,不能象别人十几个男人在一个杯子里畅饮。可如今不同了,藏刀已经成了很好的东西,很多人还得求我们帮着给他们做刀呢!这样我们不仅有了很可观的收入,而且也没人再看不起我们了!”

面对市场给藏刀带来的极大空间,谢通门县在1999年,由县乡镇企业局牵头,成立了卡嘎民族工艺藏刀厂,申办藏刀生产许可证,召集全村藏刀生产技术较好的人员,形成了如今的拥有员工13人,固定资产12万多元的规模。而拉孜县在2001年,共销售藏刀3340把,销售额达到了近19万元。

全部是手工打磨、雕刻制作成的藏刀,很好地保留和继承了民族传统工艺的优秀技术。它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和艺术性,赢得了国内外很多人士的青睐。但由于传统的加工技术比较落后,且不能形成规模化的生产体系,因而面对市场越加激烈的竞争,藏刀生产有待提高工艺技术,制作成精美的装饰用品。

谢通门县的负责人普布说:“为了能使卡嘎藏刀占领区内市场,打入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发展全县的特色经济,我们将依据扩大规模、强化服务、机械处理、工艺求精、打出品牌、提高效益的总体思路,发展卡嘎藏刀厂。”

他说,将卡嘎藏刀厂升级为卡嘎藏刀责任联合体,采取工厂+个体户的方式,将原有的13名员工增加到25人;引进设备,购买电动砂轮机和钢板切割机、打孔机等,把原先的一部分手工制作变成机器运作,而关键的工艺加工仍由手工完成,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有机结合,力争实现年产值100万元。

“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我们还准备增添藏刀的品种,形成系列产品。把银制和铜制藏刀打制成5CM、8CM、15CM、25CM、30CM、50CM等不同规格的产品,根据顾客的需求,雕刻不同的花卉、龙凤等图案。”普布说。

如今,藏刀生产已经成了谢通门县和拉孜县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自治区和日喀则地区今年提出的发展特色经济的重要举措。在传统精湛的手工艺术品制作方法上,采用现代技术的支撑,的藏刀生产必将拥有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仲巴县:牛羊“踱步”出国门

地处西部边境的仲巴、萨嘎等县,充分利用边境线的优势,搞活与尼泊尔商人的贸易,从以前牛羊肉的出口,逐步发展到今天活畜出口,为牧民群众增加现金收入闯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

仲巴县是日喀则地区唯一的纯牧业县,也是全地区最大的边境县。总面积459万平方米,天然草地面积4985万亩的仲巴县,积极利用边境线长、通商口多的优势,瞄准尼泊尔市场,大力发展外向型畜牧业经济。

仲巴县县长次旺罗布对记者说:“草原畜牧业是我县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而国外市场前景好是我县大力发展外向型畜牧业经济的优势所在。只有控制存栏,加大出栏,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增加畜产品的商品率,才能让牧民增加现金收入。”

他说:“以前,牧民传统的观念是牲畜头数越多,就越富有,因而存在严重的惜杀、惜售现象。近两年来,通过我们加强对活畜出口的组织领导,鼓励牧民积极参与边贸交易,树立商品意识、市场意识和效益意识;在确保国家安全和边境局势稳定的前提下,与尼方商讨,尽量增加边贸市场开放的次数,延长开放时间,活畜出口数量逐年加大,牧民的现金收入逐年增多。”

据介绍,2001年,全县13个乡镇通过本县境内的五个边贸市场和普兰口岸,共出畜103887头(只、匹)。这其中,牦牛出口数为1047头,绵羊81868只,山羊20970只。2001年,全县出畜纯收入达到了2000余万元。

仲巴县一位牧民给记者算了一笔帐:出口牦牛在尼泊尔的平均价格为每头1500-1600元,成年公羊每只为220-270元,母羊为150-200元,这些价格均比国内价格高出30%以上。这样以来,一头牦牛出口至少可以比在国内出售多赚450-480元,一只公羊可多赚66-81元。

新经济发展特点篇3

关键词:发达经济体;新兴产业;创新;研发投入

中图分类号:F276.44

全球金融危机推动了国际产业格局的调整变化,世界主要经济体正在把争夺科技制高点作为国家战略重点,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发达经济体更加注重根据新兴产业的发展规律,合理选择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领域进行政策支持,并不断改革制约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安排。研究借鉴发达经济体在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经验,对于中国新兴产业的发展不无裨益。

一、发达经济体新兴产业的发展态势

尽管发达经济体在全球金融危机中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但为了推动实体经济的早日复苏,并在新的全球经济科技竞争中继续占据有利地位,发达经济体从各自的优势出发,增加研发投入,改善创新环境,以进一步促进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

(一)美国通过发展新兴产业,确保科技优势和产业领先地位

在方兴未艾的全球新兴产业发展竞争中,美国正在通过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促使新兴产业成为美国经济繁荣的重要推动力量,确保美国在全球技术研发和产业创新中的领先地位。

1.将推动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的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美国政府历来重视科技创新,奥巴马政府更是将创新视作调整美国经济结构、重新恢复美国经济活力的关键。美国于2009年9月推出了《国家创新战略:推动实现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2011年2月又推出新版本的《国家创新战略:确保经济繁荣和增长》,认为美国未来的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取决于创新能力,只有大力发展新技术和新产业,才能实现美国经济快速和可持续的增长,才能提供更多的高收入工作岗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美国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就必须携起手来,大力发展教育、加强基础研究、发展信息技术、改善基础设施,形成良好的促进技术开发和产业创新的生态环境。新版本的《国家创新战略》将清洁能源、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先进制造业、空间技术、健康护理技术和教育技术作为美国推动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先方向。此后,美国政府又相继出台了《纳米技术发展战略》、《国家先进制造战略计划》、《国家生物经济蓝图》等,对相关领域的发展战略和政策进行具体部署。

2.全社会研发投入不断增加

尽管金融危机重创了美国经济,但对美国研发投入的总体水平没有产生大的影响。美国的研发投入主要来自于联邦政府、企业、高等院校和其他非营利机构,企业是研发经费的主要提供者和研发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联邦政府提供的研发投入主要用于基础研究、共性技术研发以及研发设施和设备,尽管它在全社会研发投入中所占比重并不太大,但对于研发的导向作用非常明显。奥巴马在就职伊始,就提出要把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提升到3%,以进一步推动美国的技术创新和新兴产业发展。从2010年到2012年,美国的研发投入占GDP的比重一直稳定在2.8%左右,占全球研发投入的比重也一直保持在32%左右。从美国联邦政府2013财年的财政预算来看,即便在政府不得不大幅削减财政赤字、财政支出非常紧张的情况下,用于研发的预算总额仍高达1422亿美元,按照名义价格计算,仍比上年增加了1.2%。美国以其良好的研发环境、雄厚的人力资源还吸引了大量的外国公司在美国设立研发机构,这对美国的新技术研发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清洁能源成为新兴产业发展的优先方向

美国将新能源产业的技术突破和产业发展放到了非常突出的位置,希望通过大力发展尖端的清洁能源技术,引领新的清洁能源产业革命。这样不仅能够继续保持美国在技术前沿的领先地位,实现产业发展和就业增加,而且可以减少对海外能源的依赖,从而确保美国的能源安全,更可以实现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节能减排目标。美国在《2009年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中,将高达900亿美元的资金投向清洁高效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其主要投资方向包括:提高能源效率、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推广、交通和高速铁路、智能电网技术的开发和建设、先进电池及电动汽车等的国内生产、绿色创新和就业培训、碳捕获和封存技术的开发和推广、清洁能源设备生产税收抵扣。为了更好地推动美国在清洁能源应用和提高能效方面的突破性的技术开发,美国还设立了能源高级研究项目办公室(ARPA-E),专门向能够创造与清洁能源相关的就业岗位、具有商业机会和新产业发展潜力的项目提供资助。ARPA-E迄今为止已经资助了180个项目。为了鼓励美国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在美国联邦2013财年的预算草案中,继续安排67亿美元用于清洁能源的研发、示范和推广。

美国对新能源发展的扶持已经开始取得明显的效果,近年来,包括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在内的清洁能源发电在美国电力结构中的比重持续攀升,2008年仅为2.8%,预计2012年将上升到5.6%。奥巴马在2011年国情咨文中确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标:在2015年美国电动汽车销售量要达到100万辆,到2035年,美国以核能、天然气、清洁煤和可再生能源为主的清洁能源发电在电力供给结构中的比例将达到80%,从而维护其在全球新能源产业领域的领军地位。美国正在推动一场以新能源为主导的新兴产业革命,为持续的经济增长和繁荣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欧盟以低碳经济理念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新经济发展特点篇4

文章摘要: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以外部性和长期性为核心特征的管理会计形式,是管理会计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强,其理念将渗透到整个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信息,使企业获得持久的战略竟争力。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

(一)战略管理会计具有明显的外向性

    战略管理会计跳出了单一企业这一狭小的空间范围,将视角更多地投向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这些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治形势、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具体是指一国的政治形势变化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战略目标群体的教育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新的法律的出台及原有法律的变更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以及整个经济市场、自然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变动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特别强调各类相对指标或比较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如相对价格、相对成本、相对现金流量以及相对市场份额等。

(二)战略管理会计更注重长期、持续的发展战略

    现代企业非常重视自身健康地可持续发展。国外研究表明,以下八个因素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顾客的满意程度;制造优良;市场占有率;产品品质;可信赖程度;敏感性;技术领先地位;优良的财务业绩。

(三)战略管理会计将提供更多的与战略有关的非财务信息

    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单靠优良的财务业绩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必须依仗众多的非财务指标,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必须提供与战略有关的财务与非财务息,具体包括五大类信息:(1)战略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信息。其中经营业绩信息主要是指与收人、市场占有率、质量等经营活动有关的信息;与战略成本有关的数据;与生产率有关的数据;与从事战略经营业务有关的数据;与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战略资源数量和质量有关的数据;与知识开发和创新有关的指标;员工的参与和满意度;与供货方的战略关系。(2)企业管理部门对上述战略财务与经营业绩信息的评价分析。(3)前瞻性信息。具体包括揭示机会和风险;揭示管理部门的计划,包括影响成功的战略因素;实际经营业绩一与以前披露的机会和风险进行比较,以及与计划的比较。(4)背景信息。一是企业的广泛目标和战略;二是企业经营业务、企业资产的范围和内容;三是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5)竞争对手信息。具体是指:竞争对手是谁;竞争对手的目标和所采取的战略措施及其成功的可能性;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劣势;面临外部企业的挑战,竞争对手是如何反应的。

(四)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全面性、综合性的分险管理

    战略管理会计既重视主要生产经营活动,也重视辅助活动;既重视生产制造,也重视其他价值链活动;既重视现有的经营范围内的活动,也重视各种可能的活动。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应高瞻远瞩地把握各种潜在的机会,回避可能的风险一包括从事多种经营而导致的风险;由于行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的风险;由于资产客户、供应商等过分集中而产生的风险;由于流动性差导致的风险等等,以便从战略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完善

(一)技术方面

    首先,技术革新和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技术革新速度的提高是与其传播速度的加快密切相关的。传播速度的提高起到了类似加速器的作用,促进了技术的不断更新。这种快速变化使产品的寿命周期缩短,市场竞争也更为激烈。这样,新技术所能拥有的超额回报期缩短了,厂商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力。而创新的方向和决策的做出,要基于对客户需求和竟争对手的战略分析,这就要求管理会计系统提供更为及时的信息。

    其次,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加强调知识对企业保持其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并日益重视信息的价值,这在实务中表现为对软件(人、技术)和硬件(信息工具、网络)的管理和运用的不断加强。从其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影响分析:一方面,信息工具的大量使用,使信息收集、处理及传递速度和效率大大加强,传统的”维护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信息系统过于昂贵”的观点将会改变,建立并维护一个能同时提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信息的系统,将普遍为各种规模的企业所接受。这种变化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企业管理人员将更有机会和能力从战略角度分析企业的经济状况。另一方面,人和知识要素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加强,将要求战略管理会计提供充分的信息,以使决策者确定是否对人力及技术进行投资,并评价所做出的人力及技术投资决策的投人一产出效率和效益。这些信息将要包括研究与处在同一技术革新方向的合作者或竞争对手的有关信息,并要结合分析决策前后客户需求的变化等战略信息,以判断投人是否有利于企业获取战略竞争力。

(二)经济全球化方面

新经济发展特点篇5

文章摘要: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以外部性和长期性为核心特征的管理会计形式,是管理会计的发展。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强,其理念将渗透到整个管理会计信息系统,为企业的管理提供信息,使企业获得持久的战略竟争力。

一、战略管理会计的特点

(一)战略管理会计具有明显的外向性

战略管理会计跳出了单一企业这一狭小的空间范围,将视角更多地投向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这些外部环境主要包括政治形势、社会文化环境、自然环境、法律环境和经济环境。具体是指一国的政治形势变化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战略目标群体的教育水平、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结构和价值观念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新的法律的出台及原有法律的变更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以及整个经济市场、自然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变动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影响。因此,战略管理会计特别强调各类相对指标或比较指标的计算和分析,如相对价格、相对成本、相对现金流量以及相对市场份额等。

(二)战略管理会计更注重长期、持续的发展战略

现代企业非常重视自身健康地可持续发展。国外研究表明,以下八个因素对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顾客的满意程度;制造优良;市场占有率;产品品质;可信赖程度;敏感性;技术领先地位;优良的财务业绩。

(三)战略管理会计将提供更多的与战略有关的非财务信息

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单靠优良的财务业绩是远远不够的,它还必须依仗众多的非财务指标,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必须提供与战略有关的财务与非财务息,具体包括五大类信息:(1)战略财务信息和经营业绩信息。其中经营业绩信息主要是指与收人、市场占有率、质量等经营活动有关的信息;与战略成本有关的数据;与生产率有关的数据;与从事战略经营业务有关的数据;与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战略资源数量和质量有关的数据;与知识开发和创新有关的指标;员工的参与和满意度;与供货方的战略关系。(2)企业管理部门对上述战略财务与经营业绩信息的评价分析。(3)前瞻性信息。具体包括揭示机会和风险;揭示管理部门的计划,包括影响成功的战略因素;实际经营业绩一与以前披露的机会和风险进行比较,以及与计划的比较。(4)背景信息。一是企业的广泛目标和战略;二是企业经营业务、企业资产的范围和内容;三是产业结构对企业的影响。(5)竞争对手信息。具体是指:竞争对手是谁;竞争对手的目标和所采取的战略措施及其成功的可能性;竞争对手的竞争优势和劣势;面临外部企业的挑战,竞争对手是如何反应的。

(四)战略管理会计是一种全面性、综合性的分险管理

战略管理会计既重视主要生产经营活动,也重视辅助活动;既重视生产制造,也重视其他价值链活动;既重视现有的经营范围内的活动,也重视各种可能的活动。因此,战略管理会计应高瞻远瞩地把握各种潜在的机会,回避可能的风险一包括从事多种经营而导致的风险;由于行业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导致的风险;由于资产客户、供应商等过分集中而产生的风险;由于流动性差导致的风险等等,以便从战略的角度最大限度地增加企业的盈利能力和价值创造能力。

二、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完善

(一)技术方面

首先,技术革新和传播的速度大大加快。技术革新速度的提高是与其传播速度的加快密切相关的。传播速度的提高起到了类似加速器的作用,促进了技术的不断更新。这种快速变化使产品的寿命周期缩短,市场竞争也更为激烈。这样,新技术所能拥有的超额回报期缩短了,厂商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力。而创新的方向和决策的做出,要基于对客户需求和竟争对手的战略分析,这就要求管理会计系统提供更为及时的信息。

其次,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们更加强调知识对企业保持其持续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并日益重视信息的价值,这在实务中表现为对软件(人、技术)和硬件(信息工具、网络)的管理和运用的不断加强。从其对战略管理会计的影响分析:一方面,信息工具的大量使用,使信息收集、处理及传递速度和效率大大加强,传统的”维护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信息系统过于昂贵”的观点将会改变,建立并维护一个能同时提供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个信息的系统,将普遍为各种规模的企业所接受。这种变化为战略管理会计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企业管理人员将更有机会和能力从战略角度分析企业的经济状况。另一方面,人和知识要素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日益加强,将要求战略管理会计提供充分的信息,以使决策者确定是否对人力及技术进行投资,并评价所做出的人力及技术投资决策的投人一产出效率和效益。这些信息将要包括研究与处在同一技术革新方向的合作者或竞争对手的有关信息,并要结合分析决策前后客户需求的变化等战略信息,以判断投人是否有利于企业获取战略竞争力。

(二)经济全球化方面

新经济发展特点篇6

从2005年经济运行轨迹看,农业在遭受四次强台风袭击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对经济运行态势有着重大影响的工业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在1季度大幅下滑后,2、3季度逐步回升并走向平稳增长。全省经济发展态势总体上与国家宏观调控预期目标一致,但运行轨迹与全国有较大的不同,主要是投资和工业利润下降幅度较大,波动幅度较宽;工业增加值波动幅度也大于全国。这种情况,显然与浙江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特点密切相关,值得研究探讨。

有观点认为,在以往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和经济周期波动过程中,浙江经济在收缩期回落较早,下降幅度较大;经济回升也较早较快。但是,我们认为,2005年的经济运行轨迹不是以往这种情势的再现。首先,从本轮宏观调控和经济周期看,并未进入由回落转向上升的阶段,浙江经济2005年3季度所呈现的固定资产投资、工业生产和效益“三回升”,主要是省委、省政府相继推出一系列抓重点、抓保障举措,对工业和投资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其次,从全国经济环境看,已与上世纪80、90年代的情况不同,那时全国经济体制内成分较大,浙江的“体制外经济”在“短缺经济”环境中,凭借市场机制的作用,较易获得发展的先机。再次,浙江自身的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结合浙江目前发展阶段和演进趋势,2005年的经济运行轨迹,呈现以下几个新的特点和趋势:

1.“三重约束”同时并存。一是资源约束。2006年、2007年电力供应将有所缓解,但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和其他一些初级产品的供需矛盾突出。土地资源稀缺,建设用地供给将长期严格控制;虽然建设用地存量目前还有一定潜力,但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机制和物质技术条件有待改善。二是环境约束。由于目前单位产出的排污量较大,经济增长中污染排放总量还在增加,加上居民的环境诉求越来越高,使环境约束日益加大。三是市场需求约束。全国和省内投资增幅有所下降,扩大消费需求虽有潜力,但增长速度受居民收入及其他多种因素制约,外贸出口的高增长趋势趋缓,部分制造业产能过剩的情况相当严重,表明今后几年工业经济的市场需求约束将有所加大。当然,就一个区域来说,市场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产品的竞争能力,因此,市场需求约束问题的实质是技术约束,是创新能力强弱的问题。

2.经济增长进入成本上升期。全国从2002年开始的新一轮经济增长中,高消耗、低成本竞争的增长模式已经受到冲击,浙江受到的冲击更大一些。这表明,浙江经济进入了成本上升期。从趋势看,可以说是开始进入“高成本时期”。一是劳动力成本上升。浙江进入人均GDP“3000美元门槛”,比全国超过“千美元关口”更意味着劳动工资和社会保障成本的上升。二是土地、能源、矿产等生产要素成本上升。主要原因有:(1)国际价格上升;(2)我国工业化中期正是资源需求量上升最快的阶段,需求拉动资源价格上涨;(3)资源价格过低已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障碍,加快资源性产品价格调整和改革,提高资源税征收标准,已是势所必然。浙江土地、能源、矿产资源贫乏,省外国外输入量大,供需矛盾特别突出,因而资源性产品和运输价格水平相对较高。三是经济增长的社会成本上升。主要是不同群体利益协调成本、生态补偿和环境保护成本等跟随发展阶段的推移而不断上升。四是涉外经济的成本上升。特别是贸易摩擦、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导致出口成本上升。成本上升的现实问题是压缩利润空间,影响投资机遇,而出路则在于创新、转型,把成本上升的压力转化为集约经营、循环经济、提高效率的动力。

3.产业结构进入转型升级阶段。我省2004年三次产业结构为7.2∶53.8∶39,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为26.1∶43.6∶30.3,比全国平均水平超前10年以上,已开始步入产业结构高度化转型阶段。目前,农产品主要面向城市和出口需求,这一需求结构要求农业加快向生态、高效方向调整结构。工业在市场需求、资源供给、环境容量和成本上升的多重约束下,必将出现剧烈的结构调整。在这一结构变动过程中,企业可以选择的途径是:(1)通过原有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链延伸,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方向发展;(2)进入新的产业领域;(3)向具有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比较优势、成本较低的地区转移或淘汰无利可图的生产经营项目。就政府而言,关键在于推动创新,促进成长性好的产业加快发展,平稳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

4.发展的协调性、公平性已成为经济增长的必然要求。随着我省进入人均GDP“3000美元门槛”,前一阶段发展中居民收入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拉大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显现,人与自然和谐方面的矛盾也将进一步加大。显然,这类矛盾和问题还会持续一个相当长时期,正确处理这些矛盾和问题,增进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公平性,已越来越提上重要议事日程。这就要求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加强统筹协调,提高公共服务水平;要求企业作为社会的“企业公民”,尽到应尽的社会责任,特别是在企业劳动条件、社会保障、环境保护以及社会救助等方面履行社会责任,而这对我省经济增长和涉外经济等,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2004年下半年以来浙江经济的运行轨迹和面临的新情况表明,浙江经济增长不能再主要依靠廉价资源和劳动力的粗放型投入,而必须转向集约发展;不能再主要依靠提高投资率来拉动经济增长,而必须转向技术创新;不能再主要依靠外贸出口的数量扩张来扩大外需,而必须转向以质的提高来开拓国外市场和增加外汇收入。总之,必须加快增长模式转型。

二、2006年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展望2006年,全省经济仍将在10%以上高位稳定运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致与2005年增长幅度持平或略高一些,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幅与上年持平,外贸出口增幅将有所下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继续保持稳定。政府经济调节的政策取向在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促进社会和谐,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加快转变增长方式,提高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和经济增长质量。

1.国内外经济环境仍较有利。从国际环境看,2006年世界经济仍将保持稳定增长。据国际权威机构预测,2006年世界经济增长率与2005年4.3%大体持平,低于2004年的5.1%;2006年世界贸易增长率将略高于2005年预计的7%,上升至7.4%,但低于2004年的9%。由于国际贸易摩擦增多、国际油价居高不下等制约因素继续存在,对我省经济将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总体上看,2006年国际环境仍然较好。

从国内环境看,据有关机构和经济学家研判,2006年全国经济增长率在8.5%~9.2%之间,较大可能在8.8%~9%之间,比2005年下行幅度不会超过1个百分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将在保持“双稳健”的前提下适时进行微调,政策取向上更加注重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推进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国内经济环境中,值得关注的是:(1)支持经济增长的供给能力主要是能源紧张状况难以明显改善;(2)部分加工工业产能过剩状况加剧将带来更多矛盾和问题;(3)国际石油和其他一些初级产品价格在高位运行或继续上涨将推动我省生产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小幅升值对出口企业的影响有待消化,企业盈利空间进一步缩小。

2.本轮经济周期趋向平稳增长。全国本轮经济景气周期,2002年进入上行期,到2004年3月至4月份国家针对局部过热采取调控措施,当年下半年开始逐步见效。无论全国还是浙江,经济增长率和固定资产投资在2004年上半年达到峰值,GDP全国增长9.7%,浙江增长15.5%,城镇以上单位固定资产投资全国增长31%,浙江33.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3季度达到最高点,全国和浙江均上涨5.3%。2005年全国经济呈现稳定增长态势,前3季度GDP增长9.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这三项指标浙江分别增长12.1%、14.4%和1.2%。对于本轮经济周期的变化趋势,主流的看法是从上行期进入了平稳增长期(平台期),速度小幅放缓。也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2006年应防止经济下滑和通货紧缩。

从浙江看,影响周期变化的市场信号比较复杂。支持2006年经济走强的因素,主要是:投资和消费增幅将有所上升;进口增长率反弹(2005年1季度增长8.8%,上半年11.8%,前3季度13.3%);规模以上企业在技术改造、产品研发、资本运作、品牌经营等方面有所进步,市场竞争能力有所提高。支持2006年经济放缓的因素也较多,主要是:部分制造业产能严重过剩;外贸出口增势放缓;企业存货增加,销售成本高企(2004年前3季度工业企业销售成本已高达87%);居民消费价格走低因素多于上涨因素;部分初级产品国际价格上升不利于浙江经济增长;银行业市场约束有所增加,现金收支主要项目增幅均明显回落,这是经济景气降温特别是个体私营经济的经营活动降温的反映。与此相关,规模以下工业的增长速度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差距较大;农村固定资产投资、限额以下投资规模收缩,占全社会投资比率下降。而这也是浙江经济运行轨迹不再像以往那样,在周期低谷后快速反弹的原因之一。综合来看,支持经济放缓的因素略多于支持经济景气上升的因素。

3.三大需求对浙江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取决于产品的市场份额。2006年省内消费、投资、出口三大需求增长比较平稳。三大需求对本省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主要取决于浙江产品的市场占有份额。这是因为,一个区域的三大需求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与全国有较大差异,一方面,省内需求相当一部分被外省产品占有;另一方面,本省产品可以通过开拓市场占有省外需求。

第一,2006年消费需求继续平稳增长。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市场销售走势和城乡居民收支状况看,2006年增长幅度大体与2005年持平。鉴于浙江零售市场省外产品所占比重较高,零售总额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变化不大。

第二,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初步估计在15%或略高一些。支持2006年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以“五大百亿”工程为主体的重大建设项目仍将是支撑投资稳定增长的主要因素;“十一五”规划中的重大项目将陆续启动;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循环经济、现代服务业、社会建设等方面将出现新的投资增长点。制约投资增长的主要因素是:建设用地依然偏紧;银行信贷政策仍不宽松,直接融资渠道狭窄,建设资金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房地产投资增长趋稳;而且浙江投资品供给,特别是技术设备供给主要依靠省外国外;浙江建筑队伍大量占领省外市场,而省内重大建设工程大多由省外建筑队伍承担。因此,投资对省内经济拉动作用的相关性较低。投资对于浙江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在于提高生产能力和改善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和科技、教育等基础结构。

第三,2006年外贸出口增幅将有所降低。增幅可能会在25%以下。从一省区域来说,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高度相关的,出口增长率下降,可能成为影响2006年浙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基于三大需求对浙江经济的拉动作用主要取决于浙江产品的市场份额,因此,争取2006年浙江经济既好又快发展的途径,在合理引导消费、投资和促进出口的同时,着力点在于调整结构、提高效率、增强竞争能力、扩大浙江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份额。

三、几点意见和建议

1.正确把握开局之年的发展要求,全面分析评价地区发展指数排位

2006年作为“十一五”的第一年,必须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开好局,按照省委“十一五”规划《建议》确定的七项任务开好局,特别是在深化体制改革、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上开好局。就深化体制改革而言,就是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出发,发挥浙江原有体制机制优势,力求在若干重点方面有新的突破。可供选择的优先项目是: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保护中的排污权的市场化和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地方金融和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改革,激活民间投资的投融资体制改革,农村公共服务体制改革等,这些改革都涉及到政府职能转变,政府掌握公共资源如何合理配置,需要适应新的形势,适应科学发展和社会稳定的要求,深入细致研究,制定方案,积极有序推进。就经济增长而言,就是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前提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较快的发展,既要克服追求数量上“开门红”的老观念,又要防止短期内过大的波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特别是在投资规模方面,必然会有一批重大建设项目新建和续建,但要把握好持续协调的投资强度和建设规模,把投资效益、促进可持续发展放在第一位,防止片面追求数量,更不要搞干预企业自主决策的“排项目”,切忌不切实际的“形象工程”。

与此同时,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是要全面分析评价地区之间发展指标的位次排序。地区生产总值、投资、利润、科技、教育等发展指数的地区排位,无疑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激励作用,但往往忽视了地区之间的不同情况和相互之间的不可比因素,并带来盲目攀比,不重视科学发展等负面影响。对于地区之间发展指数排位,以下三点值得注意:

第一,增长区位在地区之间是移动的。增长率高的地区会随着内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如珠江三角洲曾是增长率最高的地区;上海随着浦东开发开放,经济增长率由低于全国平均值改变为高出3~4个百分点,目前又有略微放缓趋势;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有的地区近年来已在振兴和崛起。浙江过去多年经济增长率高于全国平均值2~3个百分点,2003年、2004年高出5个百分点左右,目前可能进入了合理回归的过程。

第二,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性的动态变化是不同步的。例如,近几年浙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52%~53%,可以说已经达到最高限度,而有些地方这一比率不到45%,甚至40%以下,投资增长率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再从地区生产总值的构成看,一个地区的生产总值包括劳动报酬、剩余(税收和利润)、折旧,这三个部分之间呈消长关系,既要增加农居民收入和职工工资福利,又要财政收入和企业利润以大幅度高于GDP的增幅持续增长,事实上是难以做到的。

第三,有些指标的地区差异,是由各地资源禀赋和结构特点决定的,因而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例如,浙江科技研发经费(R&D)占GDP的比重2004年为0.84%,低于全国1.44%的平均水平,与北京(7.88%)、上海(2.29%)、陕西(2003年2.83%)等省市更是无法相比。这主要是因为:(1)浙江省部级研究机构和研究型大学较少,相应拥有高端科技资源也较少;(2)浙江具有研发实力的大型企业较少,大批中小企业以购买技术进行成果转化或直接应用为主,这部分购买技术支出不列入本省研发投入统计(与此相关,浙江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相对较多,占GDP的1.97%,R&D经费只占全社会科技活动经费的42.8%);(3)浙江不少企业参与产学研结合的研发投入,使用于省外高校和研究机构,有些企业的研发机构建在省外,利用省外科技力量进行研发。从这些情况看,浙江研发投入占GDP比率及在全国排位的提高需要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

为正确对待地区之间发展指标的位次排序,除了全面客观地分析评价之外,实质问题,首先是要全面深刻地认识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其次是要根据不同地区、不同部门的情况,分类指导,建立并实施更加合理的政绩考核制度。

2.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正确处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程中素质和数量的关系

浙江经济发展现阶段的特点和近两年来“粗放型发展、低成本竞争”增长模式受到很大冲击的事实表明,创新发展模式,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势在必行,而且比别的省份更为紧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典型的“发展中的问题”,也是实现创新、跨越的新机遇。基于这一认识,我们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涵义和要求,一是要把粗放、低效转变为集约、高效,也就是节减消耗、降低成本、减少排放、提高效率;二是要把原来依靠廉价资源、低成本竞争的比较优势转变为建立在创新基础上的动态比较优势,就是通过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以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为重点,形成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三是要把原来开放层次比较低的增长模式转变为适应更加开放的国际环境的增长模式,就是要把浙江民营经济的产业升级转型与扩大开放结合起来,形成能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更加开放更具活力的经济增长模式。按照这三方面涵义和要求推进增长方式转变,既是当务之急,又是长远发展之计。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素质提高与数量扩张的关系,对于经济增长速度,一是要正确估计2002年开始的新一轮景气周期中,经济快速上升后的理性回归;二是要立足于长期持续协调发展,正确估计浙江经济增长的潜力;三是要按省委“十一五”规划“建议”中确定的经济增长率年均9%的预期目标,及其所包含的优化结构、提高质量、集约节约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立足科学发展的丰富的内在要求,正确分析预测年度增长水平,正确引导经济社会发展。对于投资项目,特别是招商引资项目,要把资源、效益、环境评价放在首位,合理选择,以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3.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新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

新经济发展特点篇7

一、 发展县域经济以实现农民增收课题的政策意义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发展”摆在“五个统筹”之首,体现了我们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县级。县域经济是我国经济生活中最具活力与内涵的经济形式之一,已成为专家与学者们研究中国经济增长的新热点。县域经济蓬勃发展的趋势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提倡与引导。早在2002年11月,同志就在党的十六大中第一次会议上正式提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壮大县域经济的新思路;2003年3月,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提议要推动县域经济发展;2003年10月,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2004年3月十届人大二次会议进一步倡导落实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农村非农产业,壮大县域经济的作法。随着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增强、经济规模的扩大,社会对于发展壮大县域经济的新思维已基本达成共识。“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将更多地阐明与本地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以县域特色经济的发展拉动农民收入增加有望被纳入规划范畴。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新的切入点,是全面推进小康建设的重要任务。

二、 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对实现农民增收的现实意义

县域经济是实证性非常强的经济。一般地说,县域经济是具有各自地域和资源特点的区域经济,各个县在自然资源,地理位置和交通条件、产业结构以及科技、文化教育、人口与生活习惯等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从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优势和劣势,决定了各自发展的具有区域特色。县域经济的实质是特色经济,主要指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特点鲜明和适应市场需求的主导产业或产业链,有时,也反映在经济组织形式的特色上。特色是县域经济生命力所在,只有特色才会形成比较优势。农业是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与县域经济发展有极强的相关性,在部署上应该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县域经济的发展空间在农村,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优势。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加农民收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县域经济发展一定要因地制宜、科学安排。要充分利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带来的良好机遇,适时调整县域经济结构,促进县域经济走上良性发展之路。

三、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以实现农民增收课题的研究思路

(一) 借鉴与发展

县域特色经济的名词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国外研究组织与学者和国际经济机构鲜有文献。但县域经济毕竟属于区域经济的范畴,在相应理论上有很多可以借鉴之处。只是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十分明显的发展中国家。地区经济差异性已经成为非常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何况是不同国家的具体发展轨迹的巨大差异性。目前,在全国很多发达地区都已完成对于壮大县域经济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课题或调研工作,但县域特色经济的经验是因地而异,需因势利导。何况我省还不能以发达地区自居,对其他省市的研究成果不能完全照搬套用。县域特色经济的生命力本身就在于其特色,所以只有严格针对当地情况的特点才能使研究成果具有市场应用价值。

(二)调查与总结

在研究方法上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多种方法相结合,取长补短。主要运用比较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案例推广法、试点检验法、实证分析法、规范分析法等从多层次、全方位地开展研究工作。其中可以先确定以湘潭县、浏阳县、宁乡县、望城县、邵东县等为较发达地区的县域特色经济调查对象,采取实地调查的方式。再结合比较湘西等落后地区的某些县为实地考察对象,然后进行比较分析,对成功经验进行及时总结与归纳,在比较的基础上开展试点检验,再做典型案例推广。整个研究过程均以实证分析为主,最后提出带有价值判断的规范分析法的结论。

(二) 研究与创新

选择我省的典型县市进行调查,分析在我省相对发达的地区和比较落后的地区农民增收方面存在的相关问题与原因,并论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对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意义,从而得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现实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我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基本原则,并从战略高度提出在我省发展以农民增收为目的的县域特色经济的创新性对策。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安排为:1、在对典型县发展特色经济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评价我省部分地区县域经济发展与农民增收现状。2、论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是实现农民增收问题的现实选择。3、阐述发展我省县域特色经济的基本原则。4、总结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前提下,分析我省不发达地区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主要障碍。5、以农民增收为主要目标发展我省县域特色经济的战略性对策创新研究。

四、发展县域特色经济以实现农民增收课题的主要研究观点

各县之间多少存在经济、社会、文化等资源或发展基础的各项差异,应根据各自的历史,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分别划分为以工业型为主的特色经济,主要是建立乡镇企业工业园区:以旅游开发型为主的特色经济,主要是凭借其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及一系列的相关服务产业,以农业产业化型为主的特色经济,主要是形成以农产品加工为主体的农村产业链;以市场带动型为主的特色经济,主要是建立特色资源产品的商品交易市场和批发市场等。这样,既避免了各县之间的重复建设,浪费资源,又能优势互补,达到共同繁荣。我们应当把握机会,与时俱进,在县域经济发展中以特色为灵魂,以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为出发点和评价标准,同时强化以增收的农民为主力壮大县域经济的意识,使二者达到双赢的效果,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贡献。统筹县域经济发展,切实解决农民增收问题,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走“一主三化”的路子,培育特色经济,壮大园区经济,发展劳务经济,进一步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五、研究此课题的预期价值

结合以上不同角度的探讨,如果深入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应该力求达到以下几方面的预期价值:

1.进行理论创新。在理论探讨上要实现区域经济与发展经济的新结合,寻求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对我国农业大省实现农民增收问题提出新思路,并使其更具可行性。

新经济发展特点篇8

[关键词]  熊彼特    经济发展   企业家   创新    生产函数   新组合 

    一、熊彼特的传奇经历 

    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   1883-1950年),美籍奥地利(或捷克)人,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浪漫主义经济学家。是一位对社会科学各方面进行广泛研究,个人生活极其浪漫多彩的传奇学者。他有三个理想:世界上最伟大的经济学家、奥地利最伟大的骑手、维也纳最伟大的情人。他曾经是奥地利王国最年轻的教授;他曾经因图书 管理 员不让他的学生随便用书而公开与之决斗;当那些平庸的教职员们经常在一起聚会、狂欢作乐时,他却浸沉在经济学之中,努力将它推广到欧洲大陆,并建立了经济计量学框架。熊彼特写过许多经济学、 社会学 及 历史 方面的书,而他最喜欢的还是经济学。《经济发展理论》一书是他早期成名之作。熊彼特在这本著作里首先提出的“创新理论”,当时曾轰动西方经济学界,并且一直享有盛名。此书最先以德文发表于1912年(据保罗·萨缪尔森,应为1911年),修订再版于1926年,数年后又重印了德文第三版。1934年,以德文修订本为依据的英译本,由美国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被列为(哈佛经济丛书)第46卷。本书的中译本即据此本译出。笔者是2000年在北京大学进修时接触这本书的,并被他的观点和论证所打动。 

    1883年,熊彼特出生于奥匈帝国摩拉维亚省(今捷克境内,故有人又把熊彼特看作美籍捷克人)特利希镇的一个织布厂主的家庭。他幼年就学于维也纳的一个贵族中学;1901-1906年就学于维也纳大学,攻读 法律 和经济,乃奥地利学派主要代表人物庞巴维克的及门弟子。当时他的同学好友中有后来成为奥地利社会 民主 党领导人物的奥托·鲍威尔,以及后来成为德国社会民主党人、第二国际首领之一的希法亭。后来转到世界经济学的中心之一“奥地利学院”,今天这所学院仍然推崇资本主义的自由制度。此后他游学伦敦,就教于马歇尔;终生他高度推崇洛桑学派瓦尔拉。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熊彼特曾执教于奥国的几个大学。1918年,他曾一度出任考茨基、希法亭等人领导的德国社会民主党“社会化委员会”的顾问;1919年,他又短期出任由奥托·鲍威尔等人为首的奥地利社会民主党参加组成的奥国混合内阁的 财政 部长。1921年,他弃仕从商,任民营比德曼 银行 行长,1924年银行破产,他的私人积蓄不得不受牵连而用于偿债。1925年,熊彼特又回到学术界,先应邀拟赴日本任大学客座教授,但不久改赴德国任波恩大学教授,直到1931年又短期访日讲学。1932年迁居美国,任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直到1950年初逝世。熊彼特迁美后,尽管深居简出,但仍积极从事学术活动:1937——1941年任“经济计量学会”会长;1948-1949年任“美国经济学会”会长;如果不是过早去世,他还会担任预先商定的即将成立的“ 国际经济 学会”第一届会长。 

    从熊彼特的上述学历和经历可以看出,他一方面直接承袭了西方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的衣钵;另一方面又与第二国际首脑人物、社会民主党人有过密切的关系。这些渊源,对于了解熊彼特的 哲学 观点、 政治 见解和经济学说的形成及其特点,都是极为重要的。 

    二、“创新理论”是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的核心 

     

    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以“对于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经济周期的考察”作为副标题,涉猎范围可谓极其广泛。但是书中最具特色和最引人注目的,还是他所提出的“创新理论”。全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第二两章最为重要,从静止状态的“循环流转”到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特别是第二章对经济发展,包括从“企业家”的特点和功能、“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创新”的涵义和作用,直到资本主义的产生,熊彼特都作了开创性的精辟的论述,既是理论上的探讨,也是历史发展过程的概述。第三、四、五各章则进一步分别阐述了信贷与资本,企业家利润,以及资本的利息。我们可以概括地说,“创新理论”就是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的核心。 

    在书中,熊彼特首先用静态方法分析了“循环流转”,假定在经济生活中存在一种所谓“循环流转”的“均衡”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企业家”。没有“创新”,没有变动,没有发展,企业总收入等于其总支出,生产管理者所得到的只是“管理工资”,因而不产生利润,也不存在资本和利息。生产过程只是循环往返,周而复始。这实际上是一种简单再生产过程。按照马克思的分析,即使在简单再生产的条件下,资本家照样能获得利润,掠取剩余价值。可是在这里,熊彼特却否认了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情况,以及在这种情况下所存在的剩余价值剥削及其转化形式利润和利息。 

    然后,熊彼特从“动态”和“发展”的观点分析了“创新”和资本主义。他在这里通过引进“企业家”和“创新”而导出了资本主义。这些内容就是书中第二章所阐述的“经济发展”的根本现象,也是熊彼特“创新理论”的本体。 

按照熊彼特的观点,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在熊彼特看来,作为资本主义“灵魂”的“企业家”的职能就是实现“创新”,引进“新组合”。所谓“经济发展”也就是指整个资本主义社会不断地实现这种“新组合”而言的。 

    熊彼特所说的“创新”、“新组合”或“经济发展”,包括以下五种情况:(1)引进新产品;(2)引用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 市场 ;(4)控制原 材料 的新供应来源;(5)实现企业的新组织。按照熊彼特的看法,“创新”是一个“内在的因素”,“经济发展”也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关于经济生活的一种变动”。 

    熊彼特认为,“资本主义在本质上是经济变动的一种形式或方法,它从来不是静止的”。他借用生物学上的术语,把那种所谓“不断地从内部革新经济结构,即不断地破坏旧的,不断地创造新的结构”的这种过程,称为“产业突变”。并说“这种创造性的破坏过程是关于资本主义的本质性的事实,应特别予以注重。”所以在熊彼特看来,“创新”、“新组合”、“经济发展”,都是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离开了这些,就没有资本主义。在这里,熊彼特虽然强调了生产技术革新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作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引用了“变动”和“发展”的观点。 

    在熊彼特看来,所谓资本,就是企业家为了实现“新组合”,用以“把生产指往新方向”、“把各项生产要素和资源引向新用途”的一种“杠杆”和“控制手段”。资本不是具体商品的总和,而是可供企业家随时提用的支付手段,是企业家和商品世界之间的“桥梁”,其职能在于为企业家进行“创新”而提供必要的条件。 

    接着,熊彼特又分析了“企业家利润”及“利息”的产生。按照熊彼特的观点,只有在实现了“创新”的“发展”情况下,才存在企业家,才产生利润,才有资本和利息。这时,企业总收入超过其总支出;这种“余额”或剩余,就是“企业家利润”。在熊彼特看来,这是企业家由于实现了“创新”或生产要素的“新组合”而“

应得的合理报酬”。 

    关于“利息”的形成,熊彼特提出了三个观点:第一,利息实质上来自“剩余价值”或“余额价值”。在正常的 经济 生活里,除了上述“余额”或“剩余”外,没有别的东西能产生利息。而这种“余额”或“剩余”,如前所述,乃来自“创新”所引起的“经济发展”。因此,在“循环流转”的情况下。也就是在没有“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就不会有利息。第二,“发展”带来的“余额”或“剩余”价值,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企业家利润;一类是同“发展”本身相联系的结果。显然,利息不能来自后者,因此,利息只有来自也必须来自“企业家利润”。利息便是从这种报酬中支付的,如同对利润的一种“课税”。第三,在一种通行“交换经济”也就是“商品经济”的 社会 里,利息不是暂时的,而是一种永久现象。值得一提的是,在利息理论上,熊彼特的“创新”和“制度”利息论则与他的老师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大相异趣。他们师生二人,也曾为这一问题有过多次为 经济学 界所注目的争论。姑不论两人的论点谁对谁错或两者皆错,这种争辩的精神却颇有可取之处。

   三、熊彼特的“多层次”商业周期理论

    

    在本书最后第六章中,熊彼特运用他的“创新理论”分析了商业周期的形成和特点。熊彼特认为,由于“创新”或生产要素的“新组合”的出现,不是象人们按照“概率论的一般原理”所预料的那样连续均匀地分布在时间序列之上,而是时断时续、时高时低的,有时“群聚”(即“成组”或“成群”),有时稀疏,这样就产生了“商业循环”或“商业周期”。同时,在 资本主义 的 历史 发展过程中,“创新”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因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就有大小、长短之分,这就形成了周期的升降起伏波动。

    但是这里需要指出,到1926年《经济发展理论》德文修订再版时为止,熊彼特尚未发展到“多层次”的“三种周期”理论;当时他的心目中所考虑的,主要也还是为期大约9年到10年的“尤格拉周期”,也就是仍为单一的商业周期理论。不过,熊彼特当时已经表现出对他自己的商业周期理论不甚满意的情绪。他在本书第六章 “商业周期”的开头就写道:“关于危机的理论,更正确地说,关于经济重复变动的理论,甚至还不象已经阐述了的关于企业家功能、信用、资本、货币 市场 、利润和利息等理论那样,有一个对主题比较令人满意的表述。”他又写道:“我在这方面的工作还只是一个骨架;我自己所许诺的彻底研究尚未完成,而且按照我的工作计划,象这样的情况还要持续一段长的时期。”直到1939年,熊彼特的英文两大卷,共1100余页的《商业周期:资本主义过程之理论的、历史的和 统计 的分析》(简称为《商业周期理论》)一书,才在美国出版问世;完成了他的颇具特色的以“创新”理论为基础的多层次的“三个周期”理论。但是还必须指出,在此以前,也就是本世纪30年代初期,熊彼特对于商业周期理论已有一些新的想法和构造端倪。尽管在1934年3月本书英译本出版时,他并未对第六章作任何改动,但在一年之后即1935年5月,他却在美国《经济统计评论》杂志上发表了“经济变动的分析”一文,已经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多层次的“三个周期”理论的主要轮廓,这可以说是后来两大卷《商业周期理论》的雏形。为了让读者对商业周期理论有一个基本了解,《经济发展理论》的编译者将熊彼特的“经济变动的分析”一文,译成中文,作为本书的“附录”一同发表。读者如果将“附录”和第六章结合起来阅读,就可以获得熊彼特“多层次”商业周期理论的概貌。

    从附录“经济变动的分析”一文可以看出,熊彼特的“多层次”商业周期理论,是综合了前人的论点、加上自己的见解而融贯形成的。他首次提出在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同时存在着长、中、短“三种周期”的理论。

    第一种是经济“长周期”,或“长波”,又称“康德拉季耶夫周期”,由俄国经济学家尼古拉·d·康德拉季耶夫于1926年首先提出,所以以他的名字命名。每一个周期历时50年或略长一点。在这里,熊彼特沿袭了康德拉季耶夫的说法,把近百余年来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过程进一步分为三个“长波”,而且用“创新理论”作为基础,以各个时期的主要技术发明和它们的应用,以及生产技术的突出发展,作为各个“长波”的标志。

    “长波”i——从大约1783年到1842年,是所谓“产业革命时期”。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专指第一次“产业革命”。

    “长波”ii——从1842年到1897年,是所谓“蒸汽和钢铁时代”。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提到的蒸汽是与上一时期的技术发明有连贯性的。

    “长波”ili——从1897年到二十世纪20年代末首次提出“长波”理论为止(当时这个“长波”尚未最后结束),是所谓“电气、化学和汽车时代”。

    第二种周期就是通常所说的平均大约9年到10年的资本主义商业周期,又称“尤格拉周期”,由法国的克莱门·尤格拉于1860年提出。在三种周期中,这一种是提出最早的。

    第三种是平均大约40个月(将近三年半)的所谓“短周期”或“短波”,又称“基钦周期”,由美国的约瑟夫·基钦于1923年提出。

    熊彼特还宣称,上述几种周期并存而且相互交织的情况,正好进一步证明了他的“创新理论”的正确性。因为在他看来,从历史统计资料表现出来的这种周期的变动,特别是“长周期”的变动,同各个周期内的生产技术革新呈现着相当密切的关联。概言之,一个“长波”大约包括有六个“中程周期”,而一个中程周期大约包含有三个“短波”。熊彼特本人也认识到,除了“长波”外,很难就“中程周期”,更不能就“短波”,具体地指出某一个周期的上升波动是和某一种 工业 的发展或某一种生产技术的革新有关联的。

    熊彼特的关于商业周期的思想观点和各个周期的具体内容,在1939年出版的他的两大卷《商业周期理论》一书里,有更加广泛的描绘和详尽的发挥。

    四、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的特点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或者说他的“创新理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熊彼特非常强调生产技术的革新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至高无上的作用,并把这种“创新”或生产要素的“新组合”看成是资本主义的最根本的特征;因而认为没有“创新”,就没有资本主义,既没有资本主义的产生,更没有资本主义的发展。这一看法颇有其可取之处。因为我们知道, 马克思主义 政治 经济学从来就重视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的变革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从来就认为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革命的最活跃的因素。这不仅对于资本主义社会是这样,即使对于 社会主义 社会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历史也仍然应该是这样。

    第二,在分析中熊彼特极力强调“变动”和“发展”的观点,强调并采用了历史的方法;同时认为“创新”是一个“内在的因素”,“经济发展”也是“来自内部自身创造性”的一种变动,从而又强调了社会经济制度“内在因素”的作用。这在西方经济学的传统中,是不多见的。

    第三,熊彼特还非常强调和重视“企业家”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独特作用,把“企业家”看作是资本主义的“灵魂”,是“创新”、生产要素“新组合”以及“经济发展”的主要组织者和推动者。这在西方经济学的传统中,也是不多见的。

    西方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保罗·斯威齐,早在二十世纪40年代就说过:“现代正统经济学家,在他们的系统理论分析中,从不试图分析[资本主义的]演进过程。这点可说已成定论。但有一个重要的例外,那就是熊彼特,他的《经济发展理论》是在这方面离开传统标准的一个突出代表。”特别是传统的庸俗经济学,从不涉及生产方法的变更,而他们所说的“经济发展”,

主要甚至完全是指 人口 、资本、工资、利润、地租等等在数量上的逐渐变迁。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则在于用生产技术和生产方法的变革来解释 资本主义 的基本特征和 经济 发展过程,以图把 历史 的发展和理论的分析两者结合起来。

    斯威齐接着又指出:“熊彼特的理论与马克思的理论具有某些惊人的相似之处。”在概括地指出两者的相似之处以后,他又说“对于熊彼特理论的简要概述足以表明,对于他,如同对于马克思一样,都把生产方法的变更看作是资本主义的一个根本特征。”但是斯威齐立即又着重指出:“尽管熊彼特的上述观点同马克思的观点存在着某些明显的相类似之处——对于这一点熊彼特自己也清楚地认识到——但两者之间仍然存在着根本的理论上的差别。例如,在熊彼特那里,就没有‘产业后备军’的分析;他对劳资关系的分析和处理,亦完全不同于马克思。”熊彼特自己在本书中也说,他的结构只涉及马克思研究范围的一小部分。

    关于熊彼特和马克思的渊源问题,熊彼特的夫人伊丽莎白曾经写道:“马克思在1883年逝世,这正是熊彼特本人和他所论述的十大 经济学 家中最年轻的凯恩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诞生的一年。熊彼特和马克思有一共同之点,那就是关于经济发展过程的看法。在他自己的《经济发展理论》里,熊彼特试图提出‘关于经济变迁不单是决定于推动经济制度从一个均衡到另一个均衡的各种外在因素的纯粹经济理论’。在这一著作的日文版的绪言里,他说:‘读者可能会立刻明了的一点,’我在开始时是不清楚的,即这一概念和这一目的(指熊彼特自己的)是和构成卡尔·马克思经济学说基础的概念和目的完全相同的。”实际上,马克思之所以有别于同时代或前代的经济学家,正是因为他认为经济发展的特定过程是经济制度本身所产生的这一看法。在任何其他方面,他只是采用或修改李嘉图经济学的概念和命题;但是被放在次要的黑格尔背景里的经济发展概念,却完全是马克思的创见。可能正是由于这一点,一代又一代的经济学家才又都折回到他这里来,尽管他们可能发现他有许多可以批评之处。“我们认为,在这一重大的共同点上,熊彼特很可能于无形中受到过马克思的影响。但毕竟由于世界观和立场不同,因而用伊丽莎白·熊彼特的话来说,就引向极不相同的结果:它使马克思谴责资本主义,而使熊彼特成为资本主义的热心辩护人。”(斯威齐语)

    我们暂且不论熊彼特是如何受到马克思学说观点的影响,也不论他所受这种影响的程度如何,熊彼特的“经济发展理论”或“创新理论”中的上述几个观点,如强调生产技术革新和生产方法变革的观点,强调变动和发展的观点,强调经济制度内在因素的观点,强调企业家创新功能的观点,无疑仍然是正确的。这对于我们今天进行 社会 主义 的建设,发展社会生产力,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理论,仍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和借鉴作用。

    实际上,熊彼特的商业周期理论是他的“创新理论”的一种运用;是他综合了以前和同时代的经济学者根据对历史 统计 资料的分析而得出的长短不同的经济周期理论,并以“创新”作为中心线索,从而形成的长、中、短“多层次”的“三种周期”理论。这种理论本身,原是来自实际资料的一种分析概括,因而可以提供我们作为研究资本主义历史发展过程和经济运行过程的参考。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