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生活化3篇

时间:2023-02-16 15:12:02
摘要: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为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供保障[2]。
关键词: 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 生活化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生活化3篇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篇1

生活化教学使学生成为思想政治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探究,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知知识形成的过程,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同时,学生可以在探究中发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一、引入生活化案例

教师可以将生活化案例引入高中政治教学中。知识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通过生活化案例的引入,可以实现情境创设,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进行思考、分析、讨论。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从而对政治学习产生兴趣,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形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教师便可采用引入生活化案例这一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引入消费的类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因为相关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且教材中运用了较多专业术语,虽然高中生有了一定的生活积累,也掌握了一些学习方法,但无法凭借自身能力快速理解这些知识,导致教学活动的实效性与教学预期存在较大差异。而生活化案例的引入可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使其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思考、探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中政治教学的实效性。就这部分知识而言,教师可将案例《水光山色胜高薪》引入。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决定修建一座体育馆,而在消息传出后,各位教授却提出了反对。教授们提出反对的原因是:如果修建体育馆,教授们便无法从职工餐厅里欣赏窗外的湖光山色了。且与其他院校相比,华盛顿大学教授的薪资要低20%左右,多数教师未离职去其他院校任职的根本原因为:教授们留恋西雅图的美景。这一案例中蕴含着人类的生活消费类型,即: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享受资料消费,通过这样的案例呈现,可以瞬间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并将学生置身于相应情境下,对知识进行探究。由于这样的教学方式具有趣味性较强、以学生为主体的特点,可以使学生获得独特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但在利用这一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需重视案例选择。通常情况下,教师在进行案例选择时,要确保案例有明确的目标,且具有启发性和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二、巧妙设置问题

问题具有启发、引导的作用,可以使学生进行深入探究,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而生活化问题的提出,有利于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进行思考、探究,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将问题设置当作切入点,借助问题实现生活化教学[1]。例如,在教学《我国的社会保障》时,教师便可借助生活化问题实现生活化教学。针对这部分知识,可引入最常见的生活问题:就业难。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为:学生未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教师可以结合我国就业难的问题,开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的教学。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这样的案例呈现于学生面前:据统计,自2008年上半年起,我国的就业格局便发生了变化。即,创新和产业结构得到了调整,即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进步,技术和资本会代替劳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就业需求强度大大下降,就业形势十分窘迫。而在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大学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大学生非国有单位不去,非管理岗位不去,很多脏、累、重活没有人干。在呈现完相关案例后,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①为什么人们非要就业?②政府在人们就业方面应发挥怎样的作用?③我国就业形势如何?④如果自己的就业期望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应该怎么办?⑤为什么我国普遍存在脏、累、重活没人干的现象?⑥我国有句话叫作“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这些问题紧紧围绕案例提出,且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在探究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深入思考,明确就业观在就业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在解决完上述问题后,学生脑海中还会浮现更多问题,如:解决就业问题的渠道有哪些?当前哪些专业是社会热门专业?哪些专业是适合我们的?自主择业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应该为就业做出怎样的准备?由此可见,生活化问题的设置有利于实现生活化教学,可以拉近知识与学生的距离,从而实现高效教学。但在设计问题时,教师需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与教学内容,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才能使问题起到引领作用,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做到学以致用,而高中政治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能力密切联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结合教学内容开展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为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供保障[2]。就目前情况而言,高中政治实践活动包括:社会调查、资料处理、撰写社会报告等。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其具有实践性强、自主性强、参与性强、交往性强、探究性强等特点。所以在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以下几个方面当作探索方向。

(一)基于社会问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基于社会问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可使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为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保障。在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中,教师可将社会问题当作入手点,基于此开展实践活动[3]。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观察、调查、走访,并收集有关信息、分析信息,进行思考,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有利于提高教学活动的实效性,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例如,在教学《我国的个人收入分配》时,教师可根据这部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且与社会问题相关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形成实际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PPT课件的方式教授知识,在学生对知识有了一定了解后,设置这样的实践任务:通过调查走访的方式,了解身边人的消费情况,并基于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了解这些人的消费观念。由于这样的任务较为新颖,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围绕教学内容进行调查。而在调查完成后,学生要结合自身搜集到的资料、学习内容进行分析、交流。因资料存在较大差异,学生可以获得不同的信息和不同的感悟,在交流过程中,说出不同的内容。此时,教师稍加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促进学生获得受益终身的能力。又如,在教学《我国的社会保障》时,教师便可给予学生指导,使其以实践活动的方式进行预习。如果教师仅仅布置预习教材内容的任务,直接教授理论知识,很有可能会出现学生不理解知识本质、无法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需结合这部分知识设计调查问卷的社会实践活动,学生通过走访的方式,了解当地存在的就业问题。采访对象可以是私营企业业主、外来务工人员、大学毕业生或就业指导机构。而在调查完成后,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时间,让其介绍调查结果,并基于调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探究,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对相关问题出现的原因进行深入探究,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教学内容,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劳动权益保护意识等。而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还可以树立正确的意识、观念,为自身就业提供保障。在调查、讨论、探究中,学生的各项能力可以得到培养,合作能力、发现问题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都不同程度得以提升。由此可见,通过基于教学内容关注社会问题,并基于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在思考探究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意识,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在基于社会问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教师需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紧密结合教学内容,科学、合理、有序地选择社会实践活动方法,确保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成长。

(二)基于模拟训练开展实践活动

模拟训练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安全性较高、适用范围广的特点。比如,教师可以将模拟训练社会实践活动引入课堂,通过其活跃课堂,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得到成长。而且在长时间的实践中发现,这种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带给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兴趣,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深入探究,从而理解知识,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时,可以借助模拟训练实践活动进行[4]。例如,在教学《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相关知识时,教师便可组织模拟训练社会实践活动。因为我国是一个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而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责任与义务了解不多,虽然教材中明确呈现了相关内容,但学生的思维属于形象思维,只有教师给予学生实践机会,才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能力。而模拟训练下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达到这一目的,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应用。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模拟训练。就这部分内容而言,教师可以组织模拟训练:食堂饭菜价格模拟听证会。在模拟训练中,教师可以赋予学生一定的身份,使其在听证会中发表自己的意见。由于每个学生站在不同的角度参与听证会,可以获得独特的学习体验,并在听证会中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帮助其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可以参与教学活动,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表达,且在表达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训练完成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相应评价。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坚持表扬为主、鼓励为辅,确保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并在评价的激励下,更好地成长与发展。通过基于模拟训练开展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及看法,并在这一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构建完善的知识体系,形成良好的学习能力。同时,学生的时政修养、公民意识可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三)基于研究性学习开展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可以拉近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促使学生形成对社会问题进行关注的意识[5]。例如,在教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时,教师便可通过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开展生活化教学。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将其分为两个小组,使其结合社会问题进行探究。一组的研究课题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由来”,另一组的研究课题为“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作用”。在研究课题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明确学习方向,并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收集资料,深入探讨,得出基本结论。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编写书面材料。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资料收集、思维发展、书面语言表达等各项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形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政治素养。综上所述,知识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生活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重视生活化教学法的应用,结合教学内容引入生活化案例,通过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实践活动等多种方式,着力提高高中政治教学的实效性,推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与综合素质的发展。

作者:左自红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篇2

思想政治是一门培养青少年思想品德和规范道德行为的课程,对青少年“三观”的塑造有重要作用,对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从教学现状来看,仍然存在许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一方面很多内容理论性较强,本身难以激起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氛围不佳;另一方面这些理论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模式化的教学过程难以使学生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程度。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在学生学习文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使他们成为具备优秀的个人品质、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的处事心态以及明辨是非能力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无论从课程内容的设置还是从高考考查趋势来看,更加注重对高中生能力的培养,在理论学习中结合实践,实践中验证理论成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发展的大趋势。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从思想政治学科特点和高中生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出发,将思想政治教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联系,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化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有效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以及正确“三观”的塑造。

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特征

生活化的教学,也就是通过引入生活情节,将其和学科知识充分结合,给学生更清晰地展示理论背后的内涵,使学生对抽象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灵活地运用书本知识,学以致用,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类似问题可以用相关原理创造性地解决。生活化的教学具备三个特征,首先是情景丰富,青少年对事物的理解往往会不自觉地带入自身情感,而生活化的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内心情感,使他们在无意识间移入自身感情。将生活化的场景融入教学中,能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体味所学知识。其次是生活化教学具有更强的互动特征,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多引导学生进行情境互动,而不是单方面进行被动说教,这样学生的主动性才能提升,也有利于学生将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统一,通过体验更好地理解课本内容。最后,生活化的教学还具有实践性,教师的教学不仅要有充分的知识讲授,还要有较丰富的活动设计,学生在生活化的场景中通过实践与体验,才能更真切地体会社会实践中蕴含的思想政治道理。

二、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生活化的实践

(一)改变教学理念,增强教学动力

我国的生活化教学借鉴过西方的相关经验,但是在借鉴的基础上,我们也将其进行了优化和完善,使其更加适用于我国教育的现实情况。以前的教育对人的关注过少,偏重于追求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使学生个体的发展被忽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在逐步的教育改革中,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性得到了明确,一切教育形式和活动都要以人为本,让学生获得健康成长,获得更加全面的发展。所以教育应突出“三贴近”原则,所谓“三贴近”,就是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从客观上说,以前的模板化教学模式比较重视教学的规范性和稳定性,用辩证的眼光来看,有其积极的一面,对于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有极强的针对性,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所以不能完全摒弃和否定。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学目标已经从原本单一的教学目标转变为三维目标。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与技能之外,还要传授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知识。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必须及时转变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模式,充分认识和发掘生活化教学的优势,通过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加强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贴近生活的学习活动中提升能力、发展素养。

(二)把握好思想政治教学的性质

思想政治这门学科既有一般性,又有特殊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对学科特点有深刻的理解,从而在教学中能够更好地落实生活化的理念。新课标对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要求是要以社会生活为主题,以学科知识为载体,帮助学生在理解学科知识的同时提升对生活的适应力,树立良好的价值观。教师只有清楚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性质及教学目标,才能把握好政治方向,克服价值中立、单向灌输等行为,在引入生活化的场景教学中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搞形式主义,不进行机械的理论灌输。另外,从更高一层面来讲,考虑到思想政治课程的特殊性,课程改革的决策者要运用合适的方式将学科精神传达给一线教师,教师也要有主动探索与学习的精神,多钻研新课标的相关文件,多领悟其中的精神和意义,从而更好地为课程教学服务。

(三)树立符合生活化教学的师生观

教师应该激励学生,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善于思考,而传递知识并不是主要方面,教师要把自己当成一名顾问,一名能和学生交流意见、能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矛盾的引领者。思想政治教学中必须有符合生活化教学的师生观,教师要找准自己和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定位,明确各自的功能和所扮演的角色,在教授课程的全过程,教师始终都要不断引导学生,让他们明白,学习并不只是简单地接受知识,而是要学会变通,将所吸收的知识内化,变成自己的能力,进而将其和生活融合,让学生能够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接受学习的过程变为发现学习的过程,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我们鼓励的师生观即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地位,教师既不会主宰课堂,又不会过分体现“权威”,而是和学生处于合作中。学生是具备丰富活跃思维的个体,是自己生活的主人,也是自己未来的创造者,在课堂上也同样是教学活动的主人以及创造者,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要有独立性。教师在新课改下要充分解读学科精神,秉持良好的师生观,在思想政治教学中进行合理的生活化教学,才能将学科教育的过程变成学生和教师的自觉行为。

(四)强化思想政治教学资源的“三贴近”特点

新编制的教材在内容上为了摒弃原有教材的过分理论化缺点,已经非常好地体现了“三贴近”的特点,教材内容和生活有了更多密切的结合,对于教学活动的促进也有明显的效果。教材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资料,但不是唯一资料,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充分利用好教材,还要基于生活化的教学特征不断探索和开发新的教学资源。我们的时事政治就是很好的素材,教材中的例子并不能紧密地衔接瞬息万变的时事,教师在教学中引入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时事案例,不仅紧贴现实,培养学生对社会实践的分析能力,还能很好地增强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力。另外,也不能忽略学生这一主体,我们所讲的“三贴近”中有贴近学生,引入的素材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要挖掘学生的经历,让学生有真切的感受,能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最后也要从教师角度挖掘素材,教师具备良好的知识经验以及丰富的生活阅历,教师将自己在生活中的见闻及相应的价值内涵传递给学生,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能优化师生关系。例如,在教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一课时,单纯用语言讲述难以激起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更无法使他们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教师以“中华传统文化影响力”为主题,组织学生展开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性学习,不仅能使学生主动收集、整理、分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相关资料,而且可以让学生在讨论交流过程中深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使他们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以及所肩负的责任与重任,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五)生活化教学要全面

生活化教学的优势虽然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但从教学实践来看,能够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几方面对生活化教学进行系统化设计和运用的教师并不多。很多教师对生活化教学的运用较为片面,不能形成整体性或立体性的教学活动,这使生活化教学的优势没有被完全发掘。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来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方面对生活化教学进行全面开发是切实可行的,这将是未来生活化教学发展的趋势。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在深刻认识到生活化教育本质及其优势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和整合生活化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多运用实践性、体验性的教学方法,将教学过程模拟或还原到实际生活中,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活化教学的积极作用,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都能达到理想的效果,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三、结语

综合上文,教育强国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途径,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必须致力于教育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改变过去的过分应试化教育,强化素质教育,关注学生文化课的同时也重视学生思想品德和价值观的培养。思想政治课程是许多学科教育中需要改革的一部分,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要适应新课标要求,把握新课改精神,改变教育教学观念,把握好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目标及性质,树立符合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的师生观,充分挖掘教材以外的教育资源,紧扣“三贴近”的教学要求,通过各方面努力,对教学进行创造性的完善,改变学生的思想认知水平和生活实践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作者:潘晓萍 单位: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篇3

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比较紧张,政治课程由于在开展过程受其他科目的影响,一直以来受重视程度并不高。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对政治课程的重视程度还不够高,抓不住政治课程对学生精神要素的影响,同时,学生自身对政治课程容易轻视,不能积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思想政治教师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尤其是处于时刻备考的高中阶段,要积极改善教学方式,如何积极采用生活化教学来优化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进一步完善高中阶段的政治教学,提高政治教学的有效性,这是一线政治教师要不断思考的问题。

1.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1)思想意识不高,学习主动性不强

高中政治课程的发展现状其实是不容乐观的,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虽然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上级部门对政治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内容,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是有很多教师处于应付式教学的状态,对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认识不够,存在教学惰性。有些教师苦于教学方法的缺失,各教师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整体上教学思想意识不高,导致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学习态度也不理想,甚至出现偏科的情况,在政治课程中开小差做其他事情,这严重影响了学生政治课程的进一步发展。

(2)教学方法落后,学生缺乏动力

现阶段高中政治教学中,大多数政治老师仍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体,教师的思想代表了基本的政治理论思想,以教师为中心,强调课程的过程性。教师机械地教,学生被动地听,这种“授人以鱼”的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学习思想的发展。这种类型的课程模式占据了整个课堂,学生很难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学习缺乏主动性,也缺乏遵循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效果不理想。落后的教学方法难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难以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在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学生对政治课程逐渐会失去兴趣,最终导致政治课程形同虚设的结果,非常不利于学生的思想发展。

(3)缺乏实践教学,与学生实际不符合

高中政治教学的整体情况是不容乐观的,许多教师都只是讲解有关课程的政治知识和他们个人的观点,政治教学很少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中,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引导,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符合,对学生自身学习需求理解不够,难以把握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使政治课程逐渐失去趣味性,让学生觉得政治课程是很抽象、很难理解的,甚至产生政治课程与生活毫无干系的错觉,这是非常不利于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也不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

2.生活化教学方式的概述

(1)生活化教学的含义

生活化教学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设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是以具体的日常生活相关联所延伸的教学实践方式,将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现象与问题应用到学生的教学过程中来,通过生活中的情景或现象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反馈给课堂教学,让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教材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他们的日常生活。从政治思想层面来讲,高中政治课堂生活化是对学生思想课程的实践,既是学习过程也是检验过程,更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政治思想,同时又能及时纠正学生行为上的不足。通过生活化教学的应用,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来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那么枯燥乏味,改进学生生活方式的同时促进学生政治思想健康发展,掌握政治课程技能和思想来解决生活难题,这两者之间是相互共融和影响的。

(2)生活化教学的优势

在高中阶段,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合理安排有限的时间做好文化知识提升的同时,促进学生政治思想健康发展,全面完善高中学生综合素养发展的具体方法,既能够让学生做好其他文化课程的主修活动,同时还能稳定学生思想不偏移,这是积极的学习态度,更是学习方法。采用生活化教学能够将课本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活实践中去,帮助学生验证教材理论,还能够将社会动态搬到课堂上来,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讨论,知言知行,强化自身思想素质。

3.高中政治生活化的依据

(1)心理学依据

心理学认为,每个人都是具有非常强大的潜能的,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识,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但每个人的认识来源主要是个人的成长环境与经历。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能促进学生理论基础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式,适应学生心理发展,通过生活化的教学去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能够帮助学生建立心理发展基础,满足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其他学习能力的发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心理学还认为,认知是对外部信息的获取以及储存,认知的目的不是为了收集信息,而是为未来的应用做出准备。生活化教学属于情境教学的一种,能够给学生创造更加适宜的成长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主观性,挖掘学生的发展潜能。

(2)哲学依据

辩证唯物主义观认为认知是从实践中来的,存在决定意识。学习知识是认知的过程,生活化教学是教学实践的过程,只有将理论基础充分地应用于实际的生活中才能检验出真伪,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明白理论要素。高中政治本是一门学习哲学的课程,它的理论烦琐复杂,一般情况下是难以深入理解的,同时,政治中的思想能动性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大量的生活经历以及社会实践都是学生理解政治内涵、丰富思想的实践基础,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清高中政治中的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的思想意识与主观能动性。

4.高中政治课堂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

(1)创造生活情境,让政治学习贴近生活

政治理论没有优越的展馆,但来自社会生活,政治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然而,事实上许多政治教师不断在削减政治理论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这并不利于学生有效吸收政治观点。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必须提高政治课堂的实效性,教师必须将政治课程紧密联系生活并应用于生活,这也是政治课程开设的实际目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创设生活情境有重要意义,生活情境的教学方法是一种实践方式,也是非常受欢迎的教育策略。生活化教学情境是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习惯等各方面要素为背景,采用这种方式教师能够轻松地获取教学素材,可以根据具体的政治课程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抽象的政治理论融合到教学情境中去,学生更容易理解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这些现象所造成的结果,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政治理论和政治原则,改善政治课程效果。生活化情境是在现代生活的情况下创设的,教师必须进行仔细地规划。首先,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来创设教学情境,所选择的素材和案例要有针对性,教师要把好情境创设关,选择有实质意义的生活现象来做情境分析,尽量选择热点时事,这些资料既容易收集同时社会的反响比较大,可讨论的空间比较大,更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其次,创设情境要考虑到学生的发展特性。高中阶段的学生自身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技能,对社会现象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他们的所处的高中这个特殊阶段的心理发展状态也是要考虑的因素。教师要根据这些认知特征,更多地去了解自己的学生,更加关注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特征来设计教学背景,使创造的情境更加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让他们能够更容易接受;教师必须考虑如何选择生活情境案例,所选择的教学情境要素要符合教材理论基础,必须与特定课程相关联,培养学生的思想,触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拓他们的思维,鼓励他们发散思维,以此来巩固思想政治课程效果。

(2)进行适当的游戏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高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个性明显,朝气蓬勃,好奇心比较强,很容易被一些未知的知识所吸引。进行适当的游戏教学是根据学生现阶段学习属性来设定的,在紧张烦琐的高中知识学习中,通过游戏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舒缓学习压力,同时可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际的学习活动中来。游戏教学法无论是哪个教育阶段都是受欢迎的,都是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在生活化政治游戏教学中,首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即政治教师通过游戏,引导学生热情参与,让他们更好地了解政治知识和政治原则。在政治课程中实现生活化游戏教学有很多的选择,在整个游戏活动中,教师应注意的游戏并不是随意的,而且是为政治教学服务的,要合理设计游戏方法,要注意游戏时间安排,在游戏教学结束后要开展讨论活动,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政治教学的实际目的,既要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也要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充分发挥新教材作用,挖掘其中的生活化元素

在不断的改革下,我们的高中政治教材进行了一系列的修订与改进,新版教材内容更加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内容编排上更加合理,侧重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以及学习意识的形成。在教材中,新增了许多生活中的实际案例,这些都是有利于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发展的,能够给教师提供清晰的思路,同时也能够创造更多的生活化情景。教师要加强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充分将新教材要求与实际的教学改革新任务相结合,不仅能够利用教材中的素材,同时还能围绕新教材中的内容来寻找新的教学资源,不断丰富课堂知识,提高学生生活化教学的接触面。增加实践化教学内容,将生活化教学资源实践化,让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中成分体验政治知识结构,进一步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助交流,寻找新的教学方案,结合实际的教学案例讲透理论,进一步从中汲取新的养分,不断提升学生的课堂教学效果。

(4)开展实践探究活动,鼓励学生思维发散

课程内容要源于生活那就要贴近生活,开展实践探究活动是必要的。政治课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获取一定的政治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一定的政治思想和政治素质,可以通过政治课堂学习理解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去解决问题。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学生生活化教学的实践活动。根据课程内容,统一时间组织学生开展政治素养的实践课程,让学生走出校园去看一看,感受社会中存在的思想和现象,提高他们的自我探索和自我学习意识。在实践过程中要建立学习目标,布置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自己去总结政治学习素材,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去进行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索,获取不同的意见。在实践结束后,教师要做好沟通和评价工作,耐心倾听学生的讲述,并客观的做出中肯评价,引导学生相互沟通,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价值观。总的来说,高中政治课堂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是高中政治教学的发展趋势,也是提高高中政治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帮助学生在生活中如何使用政治理论,参与教学实践,进一步加强学生能力建设。此外,政治教师的能力和水平要不断提升,要积极加强自身能力水平的发展,积极学习党史,把握党的重要会议精神,不断探索和思考,进一步优化生活化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生活化教学效率,加强思想政治课堂建设。

参考文献

[1]班日晟.高中政治课堂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研究[J].考试周刊,2018(19).

[2]张彬.高中政治课堂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J].中国高新区,2018(05).

作者:吴庆彬 单位:福建省南靖县第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