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社会体育专业教学体系3篇

时间:2023-02-16 15:37:56
摘要: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需要通过课堂实践不断地积累经验。但有些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匮乏,集中体现在课堂模式单一、教学环节薄弱、实践场地有限等问题,而体系独立性的缺乏会影响学生在实践中的综合能力表现。
关键词: 社会体育 专业教学 体系

社会体育专业教学体系3篇

社会体育专业教学篇1

网络的迅速发展为学科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发展机遇,体育运动成为课程教育中的重要环节,通过网络渗透体育课程可以提高学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由邱君芳编著、中国书籍出版社于2021年出版的《互联网视域下体育教学体系建设》一书,阐述了网络教育对学校体育运动课程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并着重研究了在网络背景下提高运动教学效率的具体实现策略。该书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探讨体育教学体系的建设与创新。首先,阐述了体育教学的基本理论;其次,分析了“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和当前体育教学的发展形势;再次,对体育教学内容资源挖掘、体育教学方法开发及体育教学评价的完善进行了系统研究;最后,对互联网视域下体育教学的创新与应用展开了实证分析。该书内容丰富,研究深入,对提高我国体育教学水平及整体质量具有指导意义。

1互联网时代地方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新变化

首先,冲击传统教学方式。体育教学改革与网络教学模式将推动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拓展至全新的层面和阶段。网络教学模式,其本质就是对网络特色和资源优势的有效利用,在课程期间根据对学生自身知识、兴趣等实际情况的了解,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化课程教学,学生根据自身状况合理选用教学资源,掌控时间,凸显出由学生主导的教学角色,从而实现多样化的需求。因此,互联网教学模式可促进多样化人才的养成,在课堂上彰显学生的特点。另外,借助互联网的智能课堂,有效利用和分配教育资源,使得体育教学质量得以提高。其次,冲击传统的体育培训模式。“互联网+”的应用使得传统知识的限制得以突破,在互联网教育语境下,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将更加多样化,而课堂教学不再成为学生知识获得的唯一渠道,从而使得体育学习也由以往的课堂知识过渡为班上、课下、线上、线下的混合知识。由于当前学生学习空间的巨大突破,学生学习模式、方法与习惯都将出现巨大的变化,再加上移动计算等新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使得当前学生学习方法得以进一步革新和优化。特别是在智能移动终端普遍使用的大背景下,学生随时随地学习已经成为了现实,同时此种移动教学方式也逐渐成为了学生更新认知能力的首选形式。最后,突破传统方法。依托网络的开放性、共享性等优势,公众能够通过网络掌握大量的知识来源,此时教师不再是体育知识的唯一传播者。“互联网+”挑战了以往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形成信息平等的格局,意味着学习无法再被以往课堂、教师所控制,学生由以往的认知客体转化为学习的建构者,教学课程也由以往的满堂灌转化为师生交互建构。

2互联网时代地方院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第一,常态化的移动学习。“互联网+”与传统体育课程的融入,使得以往被限制的教学场地被无限拓宽,学生能进行任意时段、任何场所的知识学习和训练。同时此种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常态化,以往单调的课堂形式逐步被替代,学生练习不再受空间和时间上的束缚,使得学生知识获得的空间越来越宽广。第二,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已然变成我国教育界的大趋向,而体育课程也随着教学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而显得越来越便捷,不论是学生查找课程资源,还是老师寻找教育资源,都能够通过信息化技术有效进行。同时,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运用也使得体育课堂教学更加灵活简单,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对动作技能的直观展示,学生可以视情况对技术动作进行慢放、回放,有助于学生更加详细地了解动作技能要点。此外,课堂教学的表现形式也更加丰富多元,涵盖了视频、音频、图片等,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也有助于教师进行更加高质量的课堂教学。第三,教育平台化。现代教育事业基于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逐步形成完备的数据管理网络平台体系。其通过对数据管理网络平台的合理运用,有效推动学校体育教学的丰富化,从而达到在学校日常体育教学中全面贯彻教育课程的持续性、常态性,提高学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公平性和公正性,实现了学生随时学习、时时受教的教育目的。在达到学校体育运动课程目标需求的前提下,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培养终生学习的意识,提高学生的体质体魄。“互联网+”教学思想的出现,使得现阶段的教学工作全面融入数字化手段,促使当前教学工作呈现智能化、科技化趋势。《互联网视域下体育教学体系建设》一书指出,学校应巧借“互联网+”东风来改革学校体育课程,并立足于体育课程的整体发展来革新教学方法,有效利用教育资源,以实现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目标。

作者:颜淑琴 单位:九江职业大学

社会体育专业教学篇2

课程思政的主要形式是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也就是“思政元素”,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是在新时代新形势下提出的一种新的课程观和教育观。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通过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运用,可以有效提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既能确保学生对知识内容掌握更加扎实,又能够促进学生自身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从而更加有效地匹配于当前社会环境下对于人才教育的根本需求。

1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点和特点

高职院校推行“课程思政”建设,首先要解决好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要避免纯粹做“加法”的误区。推进课程思政,不是专业课与思政课简单的相加,不是拿外来的思政课内容“塞进”专业课的内容里,而是要挖掘专业课本身就富有的思政元素和资源,进行“提炼”和“加工”,润物无声地融入到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中,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实现价值引领,达到育人的目标。确保课程教育工作与思政教学工作融入在一起,真正有效的使思政教育元素和课程知识内容的融合更加密切,共同提升整体教育效果,使教育工作的开展全面化,这样才能真正有效的让学生通过接受相关教育工作,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及知识内容掌握深度,满足于当下教育工作开展中对于人才培养的根本需求。其次,要牢牢把握高职院校学生特点。高职院校学生相对来说,文化基础偏差,综合素质薄弱,在培养良好生活习惯、社会公共道德等方面意识淡薄,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激烈的人才竞争普遍缺乏紧迫感和判断力,不能正确看待问题和矛盾。而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大多是由于教师在教育过程之中缺乏思政教育元素的运用,从而使得学生没有拥有正确的心态去面对学习与生活,并且对于当前社会发展的现状认知不足,缺乏对正确的价值观念的有效梳理。思政教育的实施就是要围绕上述问题,有针对性的改善学生的素质结构,从而对学生实习和就业、创业产生积极影响[1]。同时,要让学生能够通过课程思政和教育工作的开展,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运用正确且积极的心态,去面对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和今后将步入的工作。具体到某一课程,还要关注阶段性需求差异。以《运动损伤与保健》为例,作为高职院校社会体育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开设于大二年级下学期。大二下学期的学生,即将走上实习岗位,面对社会环境,往往对现实认识不足或者有偏差。一方面是对即将踏入社会表示期待,另一方面是存在本领恐慌或者心理抗拒。因此,与其他年级学生相比,在思政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要有所区别,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增强自信心。对此,教师在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以融合于就业观,将教育内容与《运动损伤与保健》课程内容融合在一起,从而给学生举出相应的社会案例,让学生能够对当前的社会现状及今后步入的工作岗位具有一个明确的认知。这样就能够有效避免学生对步入社会这一行为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在课程学习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就业心态,提高学生的就业自信心,让学生学会运用积极的心态以及扎实的技术去面对未来的工作岗位。

2《运动损伤与保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思路

《运动损伤与保健》是一门理论专业性较强的课程,与体育学、医学密切相关。结合专业特点,本课程的思政元素挖掘的主要方向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树立怎样的健康观,决定了学生以后怎样敬畏生命、看待健康,以及是否具备相应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具体到各个章节,又可以分别挖掘相应的思政元素[2]。

2.1讲好专业前景,增强“健康中国”观念

在实施“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体育产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注重身体锻炼,投入到健身活动、体育竞赛等体育运动中,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运动损伤的问题。在运动损伤知识的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重视身体锻炼,并思考如何正确开展身体锻炼,提高机体对运动的适用能力。这样能够避免学生在今后的体育运动之后伤害到自身的身体健康,并且也能强化健康中国观念在学生心中的认知,让学生能够在运动过程之中更为关注健康问题,避免出现运动损伤。

2.2讲好社会需求,培育职业精神和社会道德

高职院校以就业为目标。当前,体育服务行业总体面临发展机遇期,社会需求不断向好,但竞争压力也不断增加,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行业发展产生深刻变革。所以教师在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之中,也要融合于当前的时代特征,加强对于行业的认知,考虑到社会需求,真正对于学生开展相应的教育工作,使学生自身所掌握的知识与技巧更加满足于社会需求。对于即将走上社会的体育专业学生,在掌握运动损伤应急处理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对接社会和企业需求,特别是培养职业精神和社会道德[3]。

2.3讲好科学故事,培养创新和探索精神

对于运动损伤的原因、处理、预防的研究,对于人体的认知,都是一次次实践和开拓创新的结果。在课堂上,利用一些故事、案例、视频,让学生们了解科学家们一次次新发现、新探索给医学界、体育界带来的重大影响。这些知识内容能够加强学生对于运动损伤相关知识内容以及预防方式的深刻学习,并且也能帮助学生逐步了解最为前沿的知识内容。而融合于实际的案例与故事,能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心态,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宣传最新前沿科技成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4讲好中医原理,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运动损伤与保健》与医学密切相关。中医作为治疗和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得到学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中医药治疗效果明显,大放异彩。中医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充分认可和肯定。在讲课过程中,通过阐述中医的原理,展现中医的广泛应用,增加学生对中医的了解和认同,增强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4]。

2.5讲好逻辑联系,培养学生辩证思维

处理运动损伤,对于不同的部位、受损程度,处理方法均不相同,但是存在内在联系和规律。通过引导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在分析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学会用联系的观点,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既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程知识点,也能帮助学生提高在工作和生活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运动损伤与保健》“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3.1把课程目标作为改革的切入点

课程思政改革的难点在于把握专业课教学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点,找到两者的平衡点。要坚持目标导向,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高立德树人成效。课程思政的建设要紧紧围绕育人这个目标开展,建设内容要符合目标要求,原先课程建设中缺乏育人目标的部分要加大供给,深入挖掘;不符合育人目标的要进行调整,大胆取舍。而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在实际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自觉把握课程内容,关注课程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强化运动损伤与保健课程知识和思政教育知识的融合力度。《运动损伤与保健》的课程目标可以细化为:通过介绍人体运动解剖、生理、病理知识和人类寻求健康的历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提高科学素养,了解中医药文化,培养辩证思维,增强职业精神、创新意识[5]。

3.2围绕育人目标重构课程内容

要紧紧围绕课程目标重构课程内容。原有的《运动损伤与保健》课程内容设计过于死板,对于每一种运动损伤都从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展开,同时具体内容也较为陈旧,不符合最新发展趋势。对照育人的课程目标,内容必须重新构建。首先要打破固定的章节模式,重点突出,灵活设计模块。其次要大胆去除过时、陈旧的课程内容,实现内容及时更新。最后要内容重塑,融入该章节的思政元素。例如,关于运动损伤中的“心肺复苏”,要围绕这一章节关于“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和职业精神”课程目标,可以在教学内容中相应引入有关心肺复苏的新闻报道,开展案例教学。通过展示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紧急情况时,经心肺复苏成功挽救病人生命的画面或视频,一方面传授心肺复苏的技能技巧,另一方面直观地传递出对生命的敬畏之情。当面对生命垂危的情况,如果我们能够运用自身技能挽救生命,这是对生命的敬畏,是对职业精神的诠释,也是对人生价值的彰显。再比如,对于多数运动损伤,中医都具有治疗优势,但是原有课程中没有介绍或者介绍比较粗浅。从传承文化的角度来说,可以增加或替换相应的内容,阐述中医治疗运动损伤的科学性,在传授治疗方法的同时树立文化自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3.3基于课程内容的问题导向式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的“主渠道”和主要输出端口。建设课程思政,需要转变传统的平铺直叙式课堂教学模式,引入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此外,教师要意识到,在当前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课堂之中不能过度地给学生进行讲授,这样才能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在学习时的主体价值得以充分发挥,愿意自主针对于课堂知识内容进行探究,从而促进整体课堂教育模式的创新与改革,使教育工作的开展更加匹配于课程思政建设背景下教育工作的根本需求。所谓问题导向式的教学模式,不是从直接介绍概念、发展、成因这些内容开始,而是先抛出一个问题。例如,我们说到“颈椎病”,首先是从“颈椎病有哪些表现?”这个问题开始,通过对问题的剖析、解决,进而引出下一个问题“为什么颈椎病会有这些表现?”“怎么帮助颈椎病患者减轻病痛”,各个层进式环节依次展开。通过问题导向性教学,一方面通过若干个存在严密逻辑关系的问题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链条式推进,引导我们的教学走向深入,让学生能够更主动更深刻地思考,参与到教学中;另一方面也为思政元素的融合提供了“切口”,更容易实现自然融合,不生硬不突兀[6]。问题导向式教学模式还体现在作业的布置上。以往的作业往往是布置一道题目,各自回答,答案也是标准的。问题导向式的课堂教学,作业答案是开放的,形式是多样的。同样以“颈椎病”为例,我们的作业题目可以是“你身边有哪些案例?具体表现形式是什么?”然后将这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要求他们通过走访调研、电话问询等方式搜集身边真实案例,以信息化平台作为依托,进行讨论和相互交流,最终得出结论。在此过程中,既有效培养了团队意识、团队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也体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无形中完成了思政教育,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3.4创新课程评价的体系

课程思政的实际效果要依据课程评价考核来反馈。首先是学生的考核。要完善《运动损伤与保健》课程考核方案,对平时作业和期末考试题目进行重新设计,做到与课程思政教学内容相同步,做到一体化推进,形成闭环管理。注重开放性考核,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散思维,考核学生是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职业观。其次是对课程效果的评估。一是通过学生考核结果、学生对课程的评价来了解反馈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接受情况;二是教学团队内部进行评估,通过课堂观摩、教学研讨等形式,查找差距和不足,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作者:王春华 单位: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

社会体育专业教学篇3

高校承担着为祖国培育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任,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需要通过课堂实践不断地积累经验。但有些高校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匮乏,集中体现在课堂模式单一、教学环节薄弱、实践场地有限等问题,而体系独立性的缺乏会影响学生在实践中的综合能力表现。殷恒婵著、开明出版社2012年出版的《体育心理学》一书,主要对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体育活动目标设置的作用及策略、体育活动的动机与思维等13个板块进行分析论证。该书内容丰富、重点突出,侧重对学生在体育各阶段教学中出现的个体心理活动的分析,为目前体育心理学研究提供指导。基于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和教学需要,针对性地构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近几年,社会体育专业与社会体育行业的关联度愈发紧密,体育行业越来越呈现出项目发展迅速、周期变化缩短等特征,致使高校的传统教学与社会的职业需求出现断层。学生又因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让所学的体育知识无法通过实际应用转化为学生的内在文化素养。因此,基于职业素质的教育培养显得尤为重要。职业素质一般指从业者在其职业领域内所具备的适应与胜任能力的综合体现,是一种内在稳定的基本品质。综合职业素质的高低对于大学生的就业情况起着关键性作用,但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练习加强。高校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构建社会体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首先,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对于学生的心理活动,《体育心理学》一书指出,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因常忽视学生体育技能的应用培养,促使学生缺少对体育事业的热爱。因此,高校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中应先从丰富实践教学形式入手,体育基础建设是高校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第二场地,当理论知识讲解完毕后,应及时在第二课堂场地进行教学内容的延伸和巩固。《体育心理学》提出,在教学实践中要注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及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面对各种问题和困难时养成独自思考的习惯,学会不依赖于他人。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导致学生在生活中常参与不同类型的竞赛,出现紧张、兴奋等情绪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为避免学生情绪起伏过大,教师在日常训练中应注重授予学生情绪调节的技巧方法,并且通过小组比赛、班级竞争等形式来丰富教学手段,达到在实践中锻炼学生意志和技巧运用的最佳成效。职业素质的培养要求学生除掌握好专业的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外,还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与集体意识。因此,学生的为人处世和沟通艺术也需在实践中得到提升,根据《体育心理学》中“人际交往与亲社会行为”的内容来看,教师在实践体系中要加强学生与外界体育活动的联系,通过带领学生参与省市区域举办的活动比赛来达到目的。旨在通过参与社会属性的活动,不断发展学生的个人职业能力和在专业领域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这都有利于学生个人未来职业规划的形成和完善。

其次,合理分配大学教育资源。高校一般在第四个学年才安排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专业素质实习,但由于时间紧凑、内容繁多,学生会出现知识理论混乱和体育技能退化的现象。因此,高校应对大学教育资源进行整合、规划,然后分阶段性地合理分配。将集中实习阶段分成若干个时间节点,最好能与每学期或每学年的理论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短期的实习经验将所学知识学以致用,使学生的职业培养贯穿于大学的整个时期。在实习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服务意识、表达能力、团体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为学生的职业素质能力沉淀深厚的社会经验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并且通过建立学生实习评价体系来全面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这包括教师对学生各阶段实习内容的安排情况、学生间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校外指导教练评价等一系列文字材料。通过大数据的图像数据分析,高校需审视自身仍存在的不足和与同等高校的差距所在,再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制定下一阶段的指导规划,对已取得成效的方面则继续保持。

最后,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由于一些学校部分基础设备已较为老旧,不仅不能提高教学效果还易使师生在教学活动中有受到伤害的风险。因此,校内基础设施建设是高校急需解决的重点目标。由于教师的综合能力是学生教育资源的重要保障,所以在依托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下,教师的知识技能与设备应用能力也要与时俱进,不可轻视教师队伍建设的作用。

作者:陈曙星 单位: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