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8篇

时间:2023-04-03 09:48:16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篇1

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开辟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境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条件下强调和谐文化建设,其主旨是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从公平正义的文化权益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强调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对话、竞争,并在消除文化逆差后充分显示中国的文化综合实力,强调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进而形成缓释日常矛盾冲突的文化氛围、文化机制、文化精神,强调对创新精神的激活。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文化体系,包括人自身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要素,其核心价值层面则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方面内容构成。这是和谐文化最基本的内核和根本,也是和谐文化的主要方面,决定了和谐文化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以这样的核心价值理念为内核的和谐文化,意味着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是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价值理念,本质地规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规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开辟了全新的境界。

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但是,只有到了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唯物史观,才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才使人类的社会和谐理想变成了科学。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论证了实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揭示了未来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特征,指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规律,阐明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表述,指出了未来社会包括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我们党提出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思想,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顺应了人类文明历史潮流,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与中国实际的成功结合,逐步将其变成社会文明发展的现实目标和具体措施,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要求。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要求的六方面内容,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文化、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文化,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文化,内在地涵盖了和谐文化的各项要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发展与稳定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些要求既阐明了和谐文化的目标体系,又提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原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条件下强调和谐文化建设,其主旨是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从公平正义的文化权益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强调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对话、竞争,并在消除文化逆差后充分显示中国的文化综合实力,强调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进而形成缓释日常矛盾冲突的文化氛围、文化机制、文化精神,强调对创新精神的激活。我们要使所有这些价值诉求能够实现,就必须深刻认识建设和谐文化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深刻认识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步协调性,深刻认识现实基本文化关系中还存在着诸如需求与供给、普及与提高、民族与世界、继承与创新、农村与城市等或隐或显的结构矛盾性,深刻认识文化滞后必然最终从根本上制约和谐社会进程的危机性,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繁重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强调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大力研究、倡导和宣传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鼓励一切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增加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并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和谐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体系,努力使我们的社会形成一种既充满活力又团结和谐的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利于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和谐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应是被社会广大成员广泛认同的主流文化。每一个国家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都有自己的主导思想,一个社会的主导思想也就构成了它特定的社会文化和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根本性标志。我国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由于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发展不平衡,城乡矛盾、区域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由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遇到新的挑战;由于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问题,人与社会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搞好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总体部署,为我们认识和解决和谐文化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路向。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我们必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和谐文化的积极作用。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于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我们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大力研究、倡导和宣传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鼓励一切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增加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并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和谐的法律和道德规范体系,努力使我们的社会形成一种既充满活力又团结和谐的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过程中坚定不移地贯彻科学发展观,自觉而理性地遵循人类文化生存的普遍规律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观逻辑;就是要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坚持文化发展才是硬道理,要以国家、民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文化利益作为战略出发点和根本价值取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以及摒弃不切实际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运作模式;就是要在社会全体成员中树立共同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强大力量;就是要倡导一种和谐精神,形成和谐思维,培育一代具有和谐道德的理想人格;就是要营造一种和谐的社会环境,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形成一代和谐的人际关系。只要我们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就一定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基础、道德支撑力量和良好社会氛围。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又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应当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加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认识。要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导向、舆论导向、政策导向、利益导向和法制保障,并且使这项历史性任务贯穿和落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迈向新胜利,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将深入人心,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努力搞好和谐文化建设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努力搞好和谐文化建设,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凝聚起来,就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就能够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也只有把和谐文化建设搞好了,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文化基础和文化自觉,才能更好地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实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篇2

提出建设和谐文化开辟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境界,丰富和 发展 了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条件下强调和谐文化建设,其主旨是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从公平正义的文化权益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强调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对话、竞争,并在消除文化逆差后充分显示中国的文化综合实力,强调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进而形成缓释日常矛盾冲突的文化氛围、文化机制、文化精神,强调对创新精神的激活。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文化体系,包括人自身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与 自然 和谐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要素,其核心价值层面则是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 时代 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方面 内容 构成。这是和谐文化最基本的内核和根本,也是和谐文化的主要方面,决定了和谐文化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的。以这样的核心价值理念为内核的和谐文化,意味着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是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 问题 为重点的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价值理念,本质地规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性质和定位,规定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就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开辟了全新的境界。

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对人类文明发展 规律 认识的深化,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文化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家园,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但是,只有到了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唯物史观,才揭示了社会的本质、发展动力和发展规律,才使人类的社会和谐理想变成了 科学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论证了实现社会主义的 历史 必然性,揭示了未来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特征,指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揭示了社会系统内各种要素之间的普遍联系、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规律,阐明了社会结构、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辩证关系。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表述,指出了未来社会包括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我们党提出关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思想,遵循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顺应了人类文明历史潮流,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科学构想与中国实际的成功结合,逐步将其变成社会文明发展的现实目标和具体措施,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要求。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要求的六方面内容,既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文化、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文化,也包括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文化,内在地涵盖了和谐文化的各项要素,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体现了民主与法治的统一、公平与效率的统一、活力与秩序的统一、发展与稳定的统一、科学与人文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这些要求既阐明了和谐文化的目标体系,又提出了实现这些目标的基本途径和原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条件下强调和谐文化建设,其主旨是在以人为本的原则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从公平正义的文化权益出发,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强调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对话、竞争,并在消除文化逆差后充分显示中国的文化综合实力,强调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进而形成缓释日常矛盾冲突的文化氛围、文化机制、文化精神,强调对创新精神的激活。我们要使所有这些价值诉求能够实现,就必须深刻认识建设和谐文化乃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要求,深刻认识文化建设与 经济 建设、 政治 建设、社会建设的同步协调性,深刻认识现实基本文化关系中还存在着诸如需求与供给、普及与提高、民族与世界、继承与创新、 农村 与城市等或隐或显的结构矛盾性,深刻认识文化滞后必然最终从根本上制约和谐社会进程的危机性,深刻认识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繁重性、复杂性和长期性。

强调和谐文化建设有利于抓住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我们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大力 研究 、倡导和宣传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鼓励一切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增加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并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和谐的 法律 和道德规范体系,努力使我们的社会形成一种既充满活力又团结和谐的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建设 社会 主义和谐文化,有利于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 现代 化国家的宏伟目标。和谐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应是被社会广大成员广泛认同的主流文化。每一个国家在一定的社会 发展 阶段都有自己的主导思想,一个社会的主导思想也就构成了它特定的社会文化和文明的精神实质和根本性标志。我国经过近30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令世人有目共睹的成就。但是,进入21世纪,我国 经济 社会发展也出现了一些必须认真把握的新趋势、新特点:由于资源能源紧缺压力加大,人与 自然 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发展不平衡,城乡矛盾、区域之间的矛盾、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矛盾更加突出;由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遇到新的挑战;由于劳动者就业结构和方式不断变化,人员流动性大大加强,社会组织和管理面临新 问题 ,人与社会的矛盾更加突出,等等。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是我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进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搞好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我们党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总体部署,为我们认识和解决和谐文化发展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指明了路向。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我们必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和谐文化的积极作用。和谐文化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于一体,是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我们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过程中,大力 研究 、倡导和宣传和谐文化的价值取向,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复杂矛盾,鼓励一切有助于促进和谐的思想和行为,不断增加社会生活中的和谐因素,并建立健全保障社会和谐的 法律 和道德规范体系,努力使我们的社会形成一种既充满活力又团结和谐的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过程中坚定不移地贯彻 科学 发展观,自觉而理性地遵循人类文化生存的普遍 规律 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观逻辑;就是要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坚持文化发展才是硬道理,要以国家、民族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文化利益作为战略出发点和根本价值取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以及摒弃不切实际的教条主义和形式主义运作模式;就是要在社会全体成员中树立共同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强大力量;就是要倡导一种和谐精神,形成和谐思维,培育一代具有和谐道德的理想人格;就是要营造一种和谐的社会环境,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形成一代和谐的人际关系。只要我们积极促进和谐文化建设,就一定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道德基础、道德支撑力量和良好社会氛围。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是一个重大的现实课题,又是一项长期的 历史 任务,需要全党全社会共同努力。我们应当从 理论 与实践的结合上加强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认识。要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的理论导向、舆论导向、政策导向、利益导向和法制保障,并且使这项历史性任务贯穿和落实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协调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随着 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迈向新胜利,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将深入人心,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努力搞好和谐文化建设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巩固党执政的基础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努力搞好和谐文化建设,把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和力量统一起来、凝聚起来,就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智力支持,就能够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社会基础。也只有把和谐文化建设搞好了,我们党才能不断增强执政的文化基础和文化自觉,才能更好地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实现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篇3

1.1坚持导向性原则我国的教育改革中一直强调要将德育教育放在首位,要坚持以德树人的原则,并要在教育过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新成果,其改变了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统定位,对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要以正确的舆论导向来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建立高校文化的过程中应该尽量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并要做好对先进文化的传播、对科学理论的宣传,从而使教师和学生形成奋发向上的力量。

1.2坚持创新性原则高校文化建设在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创新性的原则,对学校的管理方式、形式以及内容等方面进行不断地创新,从而丰富高校文化的内涵。在高校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加强创造勤奋、团结、践行、求实的校风,学校应该积极地组织成立高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专门负责学校的专题活动以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工作。

2高校文化建设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路径

2.1坚持传承和创新,建立高校文化建设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模式由于我国目前的众多高校中有大部分都是由中专学校演变而来,而不同的学校都有着不同的特色和历史,并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在高校文化建设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将传承学校的传统作为目标,通过不断地挖掘学校的优点,以起到很好的宣传作用。高校应该以“文化铸校”的战略为指导,将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专业特色以及文化活动相结合,积极地开展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育平台,使文化的育人功能能够得到充分地发挥,从而有利于对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2.2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的教育方针,只有坚持这种理念才能解决传统思想的限制,从而将高校文化建设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全过程的工作落实到位。高校文化是高校根据学生的特点、教育的规律和目标经过长期积累而成的,校园的文化设施、建筑、管理制度以及校园文化活动都能体现高校文化育人的功能。因此,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际要求转变为学生的道德信念,才能营造出良好的育人氛围和环境。

2.3坚持以文化育人为主线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校园文化活动对学生有着较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因此最受学生的欢迎。通过组织内容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可以促进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并且具有对身心健康的自我调节功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性格、形象以及思想道德品质的学生可以在学校形成一种影响力和号召力。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来引导高校的文化建设,其实就是通过校园文化活动和思想教育让教师和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坚定的信念。

2.4坚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社会风尚高校可以定时地组织内容丰富的校训、辩论赛、报告会以及主题班会等,让学生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有着更为深刻的领悟。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应该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引领社会风尚,并要以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以及开展奉献精神教育为重点。学校要积极地组织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志愿者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形成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以及职业意识。

3结论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篇4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文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邓小平文化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本文主要是对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当代启示作初步探讨。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

文化是一个多义概念,概括说来有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之分。广义的文化指的是经人类改造过的一切活动和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它包括风俗习惯、学术思想、文学艺术、伦理道德、认知心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等。精神文化属于文化的心理层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狭义的文化,其观念体系主要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是一定地域民族的精神活动的模式化及稳定状态,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文化相关论述中可看出,邓小平所指的“文化”是狭义的文化。1941年5月邓小平在《一二九师文化工作的方针任务及其努力方向》这篇报告中指出:当时的中国,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三方面存在着几种不同势力,这些势力的文化工作都与其政治任务密切相关。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提出了培育“四有”新人思想,“四有”中的“有文化”概念,指观念形态的文化,即一般知识形态的文化,也是狭义的文化含义。

此外,在一定的语境下,邓小平的精神文明观也就是他的文化观。

(二)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途径

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他强调,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方针,而教育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必要保证,它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与知识水平,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及民族整体素质。因此,邓小平指出一定要将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他还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不仅为中国的当代教育指明了方向,而且从战略的高度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系统化的思路。

作为思想道德方面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部分。邓小平一直很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在改革开放之初,他就论述道:“正因为我们的党和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我们的党员,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高度重视自身修养和道德建设。”邓小平的“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他认为理想和纪律是“四有”里最重要的。做到“有理想”,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放在核心地位。做到“有纪律”就是要汇集共识、凝聚力量。文化中的思想道德最终要用理想和纪律来构建。

(三)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的

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的社会形式决定了它是“以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人的问题是贯穿于现代化的关键性问题,只有人的现代化才能真正推动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邓小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特别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最终建成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邓小平看来,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指人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更为重要的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即人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和价值观的建构。物质资料的发展不能缺失人对意义和价值的把握,提高国民素质,培育“四有”新人,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最高目标。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特点

(一)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整体论的思想

邓小平文化思想的一大特点,是从社会整体结构去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定位。

从社会构成层面来说,文化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从文明形态来说,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精神文明。邓小平非常重视运用上述观点来诠释文化的社会结构定位。1987年10月13日,在《我们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一文中,邓小平指出:“政治、经济、文化等所有方面的问题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域。”这些方面都没有忽略文化的作用,认为文化是社会三大结构之一。

在人类的社会文明体系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考虑到文化社会功能的整体效应,邓小平强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把两个文明都建设好。他指出:“既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又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才是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关于文化的社会结构地位和历史定位思想,体现了他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整体论的方法来看问题的,他的社会主义文化观点是具备全局视野的。

(二)体现了政治家、战略家高度的“文化自觉”

既然人类史是在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那么社会的进步必然表现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性跃迁。但有些社会推进“两个文明”的进步是始于社会主体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首次提出来的。他认为文化自觉是对自己所生活于其中的文化要有自知之明,就是能够在对自身文化的反思与批判过程中,发现传统文化的不足, 发掘传统文化的精华,确定文化发展的走向,确立对自身文化的自信。

对于人类社会进入到20世纪全球化这一趋势,全球出现了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邓小平提出应该在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赋予传统优秀文化以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新内容和精神本质,并创造性地转化到当代文化体系之中,形成适应时代特点的文化精神。

对待西方文化,邓小平认为,必须敞开胸怀,接纳当今社会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同时,反对照搬照抄别国文化。他认为,引进西方文化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对它们进行科学的分析、仔细的甄别,从而吸收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在碰撞中找到民族文化的自我。

(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

作为人化产物的文化在其创造过程中就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主体”的烙印。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历史主体,就是广大人民群众。邓小平是人民群众主体论者,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的主体,这一思想突出体现在他对文学艺术的态度上。邓小平说:“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主体论的统一。

能否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文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提出如何进行主体建设的问题。他认为首要的就是要解放思想,破除条条框框的束缚。其次是要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去。再次是改革文化体制,为主体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邓小平认为,在文化关系中,应确立人是文化生活主体的观念,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使个性得以表现,使社会主义文化得以繁荣。这样,邓小平依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启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和社会生活的选择性、多元性趋势日益明显,人民对加强文化建设有了更为强烈的要求,因此,深入分析、研究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对于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篇5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文化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对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邓小平文化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本文主要是对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当代启示作初步探讨。

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关于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

文化是一个多义概念,概括说来有广义的文化和狭义的文化之分。广义的文化指的是经人类改造过的一切活动和成果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文化,它包括风俗习惯、学术思想、文学艺术、伦理道德、认知心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和哲学思想等。精神文化属于文化的心理层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化是狭义的文化,其观念体系主要以社会意识形态为主要内容,是一定地域民族的精神活动的模式化及稳定状态,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文化相关论述中可看出,邓小平所指的“文化”是狭义的文化。1941年5月邓小平在《一二九师文化工作的方针任务及其努力方向》这篇报告中指出:当时的中国,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三方面存在着几种不同势力,这些势力的文化工作都与其政治任务密切相关。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提出了培育“四有”新人思想,“四有”中的“有文化”概念,指观念形态的文化,即一般知识形态的文化,也是狭义的文化含义。

此外,在一定的语境下,邓小平的精神文明观也就是他的文化观。

(二)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途径

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他强调,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方针,而教育是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必要保证,它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认知能力与知识水平,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提高人民的道德水平及民族整体素质。因此,邓小平指出一定要将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他还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不仅为中国的当代教育指明了方向,而且从战略的高度为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出了系统化的思路。

作为思想道德方面的精神文明,是社会上层建筑的重要部分。邓小平一直很重视思想道德建设。在改革开放之初,他就论述道:“正因为我们的党和政府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我们的党员,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高度重视自身修养和道德建设。”邓小平的“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他认为理想和纪律是“四有”里最重要的。做到“有理想”,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放在核心地位。做到“有纪律”就是要汇集共识、凝聚力量。文化中的思想道德最终要用理想和纪律来构建。

(三)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的

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的社会形式决定了它是“以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人的问题是贯穿于现代化的关键性问题,只有人的现代化才能真正推动人类文明社会的进步”。邓小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特别指出:“我们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必须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最终建成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邓小平看来,文化建设不仅仅是指人对科学技术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更为重要的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即人对理想、信念的追求和价值观的建构。物质资料的发展不能缺失人对意义和价值的把握,提高国民素质,培育“四有”新人,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最高目标。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特点

(一)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整体论的思想

邓小平文化思想的一大特点,是从社会整体结构去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定位。

从社会构成层面来说,文化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从文明形态来说,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精神文明。邓小平非常重视运用上述观点来诠释文化的社会结构定位。1987年10月13日,在《我们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一文中,邓小平指出:“政治、经济、文化等所有方面的问题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域。”这些方面都没有忽略文化的作用,认为文化是社会三大结构之一。

在人类的社会文明体系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考虑到文化社会功能的整体效应,邓小平强调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把两个文明都建设好。他指出:“既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又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才是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才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关于文化的社会结构地位和历史定位思想,体现了他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整体论的方法来看问题的,他的社会主义文化观点是具备全局视野的。

(二)体现了政治家、战略家高度的“文化自觉”

既然人类史是在推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步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那么社会的进步必然表现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历史性跃迁。但有些社会推进“两个文明”的进步是始于社会主体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首次提出来的。他认为文化自觉是对自己所生活于其中的文化要有自知之明,就是能够在对自身文化的反思与批判过程中,发现传统文化的不足, 发掘传统文化的精华,确定文化发展的走向,确立对自身文化的自信。

对于人类社会进入到20世纪全球化这一趋势,全球出现了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邓小平提出应该在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进行创新,赋予传统优秀文化以符合时代要求的全新内容和精神本质,并创造性地转化到当代文化体系之中,形成适应时代特点的文化精神。

对待西方文化,邓小平认为,必须敞开胸怀,接纳当今社会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同时,反对照搬照抄别国文化。他认为,引进西方文化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方法,对它们进行科学的分析、仔细的甄别,从而吸收外来文化的积极因素,在碰撞中找到民族文化的自我。

(三)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

作为人化产物的文化在其创造过程中就已经深深地打上了“主体”的烙印。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历史主体,就是广大人民群众。邓小平是人民群众主体论者,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的主体,这一思想突出体现在他对文学艺术的态度上。邓小平说:“一切进步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就在于他们同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人民主体论的统一。

能否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文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提出如何进行主体建设的问题。他认为首要的就是要解放思想,破除条条框框的束缚。其次是要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去。再次是改革文化体制,为主体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邓小平认为,在文化关系中,应确立人是文化生活主体的观念,鼓励“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使个性得以表现,使社会主义文化得以繁荣。这样,邓小平依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人民主体思想。

三、邓小平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思想的启示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实践表明,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和社会生活的选择性、多元性趋势日益明显,人民对加强文化建设有了更为强烈的要求,因此,深入分析、研究邓小平文化建设思想,对于新时期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具有重要启示。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篇6

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社会主义;中国特色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08)04-0010-05

一、和谐文化的内涵与要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打牢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建设与之相适应的和谐文化。

和谐社会的建设包含着和谐文化、和谐经济、和谐政治等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的建设和发展,而和谐文化的建设无疑是其中心的内容。和谐文化,是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思想文化,它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无论是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是人与人的团结和睦,乃至人自身的心理、精神和谐,都离不开和谐文化的支撑。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社会和谐的思想基础,也就不可能有建设和谐社会的实践追求。

和谐文化是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社会状态相对应的一种文化状态。和谐文化既包括先进文化,也包括健康有益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在建设、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在全社会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要深入进行和谐精神、和谐理念教育,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大力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推动形成促进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局面。要充分认识祖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价值,对体现和谐思想的文化资源进行科学梳理,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

二、和谐文化建设的提出与特征

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个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地区之间的文化联系和交流日益增多,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科技的结合也日益紧密,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突出,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尺度之一。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各种利益的、民族的、宗教的矛盾冲突以及由此所引起的种种问题也日趋复杂化和尖锐化。国际上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也把注意力逐步转移到文化领域,对别国进行文化干预和文化渗透。世界是否和谐,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的协调,更深入到文化层面。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既有利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又包含着对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尊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分配方式和利益格局日益多样化,由此引起了人们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的多样化和文化形态的多样化,这迫切要求建设和谐文化。文化是社会全面协调、稳定有序发展的精神基础。通过建设和谐文化,使全体人民树立共同的理想和信念、共同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凝聚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努力实现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在政治、经济和精神上的和谐,这符合广大人民的共同利益。因此,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发挥文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内驱力,不仅是适应塑造当代中国精神形象的需要,也是推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和谐文化是一种多元统一、兼容共生、协调有序、充满活力和大众共享的文化,它的特征主要体现为:

主导性,即和谐文化的主体内核是我们党对当今中国社会的文化形态建设与发展的宏观把握,反映了中国政府和人民对历史先进文化思想的不懈追求,它必然是人类最先进、文明的、也一定会是主流的意识形态。

民族性,和谐文化的灵魂来源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它的以人为本、以和为贵的基本精神凝聚、浸淌着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漫长的历史演进中的伟大智慧和非凡创造,它重整体、尚修养的培育方式也必然带有东方的、中国的、历史的民族精神的特质。

开放性,现代社会的文化必然是多个不同文化形态、样式之间交流、融合的产物,文化开放已成为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式,而和谐文化的建设正是以经济全球化,文化国际化为背景,积极吸收借鉴人类共有的优秀文明成果。

时代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站在历史的高度,结合中国社会发展与国际社会变化中面临的交流与合作、协调与共赢的共同性要求,对时代特征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所作出的重大决策,既顺应了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又体现了我国社会的发展趋势,符合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三、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

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要全面准确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深刻内涵,牢牢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进一步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牢固树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深入持久地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着力解决社会道德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在全社会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舆论,形成有利于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氛围。要大力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强基层和农村文化建设,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要广泛开展和谐社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和谐单位等群众性和谐创建活动,把和谐文化建设不断引向深入。

四、和谐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反映。一个社会的和谐,在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和谐的文化精神。没有和谐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思想根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和谐文化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思想保证、舆论支持和文化条件。

第一,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形成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基础和精神文化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理想,也是一种和谐的文化状态。和谐文化是社会和谐的精神归依。和谐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引导全社会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通过共同的理想和观念,把全国人民凝聚起来,形成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的强大力量,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和谐文化的建设重在倡导和谐精神,培育和谐理念,坚持和实行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在这一过程中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大的道德支撑,打牢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建设和谐文化,还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为和谐社会奠定精神文化基础。没有文化的和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想信念就会缺失,精神支柱就会缺少,道德基础就会动摇,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第二,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创造活力得到充分激发的社会,和谐文化就是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的思想源泉和精神基础。建设和谐文化,使和谐的理念与和谐发展的思维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在全社会营造一种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文化氛围,才能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人们的潜在智慧有效地开发出来,从而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有机系统,和谐文化内含着协调发展的理念,它所倡导的发展是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的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坚实的政治保障,、又需要和谐文化的有力推动。

第三,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整合社会力量、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整合人民内部不同利益诉求,化解各种社会矛盾,提升和规范多样性,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这种文化调节和整合的过程,本身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通过建设和谐文化,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和谐的思想价值观念,引导人们用和谐的思维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这就有助于形成诚信友爱、融洽和睦的人际关系和崇尚和谐、维护和谐的社会风尚,有助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有助于协调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实现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的整合,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四,建设和谐文化,有利于加强文化自身的发展,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一方面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有了长足发展,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迅速增长,文化服务与文化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的矛盾比较突出,尤其是我国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发展的地域和城乡差异明显,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文化落差,影响了我国社会的和谐发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壮大文化产业,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建设和谐文化,能够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造有利于文化发展的良好体制环境和社会条件,能够进一步激发文化发展的活力,增强文化产业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从而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文化条件。通过建设和谐文化,加强基础文化设施的建设,满足不同地区、不同阶层和不同群体的文化需求,维护最广大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这样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最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才能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

五、和谐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和谐文化重在建设。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之一,为此:

一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二是必须坚持“双百”方针。和谐文化不是没有矛盾的文化,建设和谐文化需要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向前推进,既要大胆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文明成果和进行文化建设的经验,又要充分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还应该正确引导宗教文化、非主流文化等,并发挥它们在和谐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三是必须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要旗帜鲜明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四是必须坚持建设和谐文化,重在培育文明风尚的思想。要积极发展和充分运用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信息网络、文学艺术等现代主流传媒手段,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大力弘扬社会正气。要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

五是必须坚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要全面认识把握祖国传统文化精华,使之很好地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在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上下功夫。要不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善于运用现代科技方法,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富资源。要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与合作,大胆吸收各个国家、不同民族文化的优秀成果,逐步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

六是必须坚持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要勇于站在时代的潮头推进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体制与机制、管理与传播、专业与社会的创新与变革,努力实现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要牢牢把握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文化才是真正具有无穷生命力的、根深叶茂的文化培育与发展规律。

六、和谐文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和认真把握好的几个关系

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基础,立足现实,面向时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为适应这

一要求,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和认真把握好四个重要美系。

第一,社会主义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关系。我们所要构建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主体性。要始终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主流思想文化,重点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是新时期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整合力量、凝聚人心,推进社会前进的旗帜和灵魂。同时,我们要看到,多种所有制并存决定了思想和文化的多样性,我们要正视思想文化多元、多变、多样的特点,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用一元指导思想整合和引领多样的思想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和先进文化,唱响主旋律,弘扬积极的、有益的思想文化,改造和抵制落后的、腐朽的思想文化,不断用先进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占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阵地,满足人民群众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保证和文化基础。

第二,共同理想道德文化与不同社会群体文化的关系。和谐不仅表现矛盾的统一性,同时也表现矛盾的差异性,和谐文化不是单调单一的文化,而是求同存异多样化的文化。一方面,和谐文化有着统一的目标、一致的步调和共同诉求;另一方面,文化总是具有多彩的差异性和多元化,如民族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群体之间都存在着文化的鲜明差异。因此,文化建设不能搞一刀切、一元化,而是必须尊重并承认文化的差异性、多元化,求同存异,使各民族、各地区、各群体之间的文化共存、共生,共同发展、繁荣。当然,不同民族、地区。不同群体集团等之间的多种文化在相互交流的同时,也在相互冲突、碰撞、摩擦,但这是文化催生、形成、发展、演变的必然现象。对此,我们不可能简单地将多种文化人为地隔离取消而扼杀了文化的内在生命力。正是因为有相异才需要和谐,通过不懈地反复文化整合,实现促进文化的彼此交融和竞相升华。

第三,先进文化与社会现实文化的关系。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形态,和谐文化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先导和引领作用。建设和谐文化,首先需要考虑文化的先进性,不具有先进性的文化,就没有社会历史的感召力、引导力,就不可能带动整个社会和谐思想观念的不断提升和全体社会成员文明素养的极大改善。但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也不能脱离当今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水平,不能超越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觉悟程度,为此要切实把握好基础性和广泛性,坚持“三贴近”原则,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思想观念、道德素养、价值取向的差异性、变化性和层次性特点,要照顾多数,区分层次,这样才能增强和谐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篇7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是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同时,进一步突出“和谐”这一新的社会价值取向。这是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进程中提出的一个事关全局的战略构想,即要形成和完善一套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其中,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涵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既包含人们的就业、收入、住房、医疗、分配等关系物质利益的民生问题,也包含人的素质、情感、道德等文化内涵。文化因素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根基,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有没有和谐的文化,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和谐社会越发展,和谐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

1.从哲学内涵看,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广泛使用的“文化”概念,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是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之总和,同时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符号的物化状态。文化的基本存在形式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现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文化水准、精神气质和生活质量。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系统。它融入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和谐文化的形成,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认同和向往。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出发,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关注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从表现形式上看,和谐文化既有思想观念形态方面的内容,又有制度规范形态方面的内容。就思想观念而言,和谐文化体现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就制度规范而言,和谐文化体现着人们在和谐观念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设计和机制规范。

******同志说:“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论述不仅涵盖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和谐,更指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这就是说,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不断发展基础上实现的全面和谐,具有基础性、普遍性、可持续性。从总体上说,这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和谐。建设和谐文化,要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2.从文化功能看,和谐文化是人的心灵所依附的精神家园,也是和谐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

对个体而言,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价值导向功能,内涵着人们共同的理想价值观念。人类需要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需要心灵的栖息地。满足人们心灵和精神的需求,需要丰富多样的文化供给,需要通过先进文化及和谐文化的引导,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文化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精神纽带,是一个社会、国家、民族的灵魂。文化作为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作为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变量之一,是构建充满创造活力,协调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利益关系的精神基础。尤其当现代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的情况下,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对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是建设文明法制、稳定有序、谅解宽容的和谐社会的极其有效的途径之一。

审视社会和谐的运行状态,一般基于下列因素的构成作用:一是社会文化核心价值观念趋于一致,整个社会在精神文化上具有凝聚力与共融性;二是社会管理控制与协调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三是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能够通过制度化途径得到满足;四是社会结构富有弹性,社会成员能够相对自由地流动。这些基本条件中,文化的功能显而易见,主要表现为:(1)文化需求是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之一,和谐社会应当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和谐文化的沟通功能可以促使大多数社会成员保持社会生活的安定和睦。(2)文化建设可以满足社会成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社会参与度的需要,从而提高其整体素质,促进社会更为和谐。(3)文化的发展可以协调社会系统运行的效率与公平,缓解部分社会成员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和边缘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心理危机。

3.从和谐文化与先进文化关系看,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以先进文化为指导,面向时代,立足现实,与中华民族和谐文化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

这种和谐文化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现实性、民族性,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有和谐文化的发展与之相适应。从根本上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实际上就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和谐文化的建设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体系,通过进一步弘扬先进思想文化,建立全体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汇成巨大的精神合力。用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能使人们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核心价值取向的一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也即,社会倡导的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能够被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社会规范能够被最广大的社会成员遵循。而这种社会和谐发展的黏合剂,正根植于丰富多彩的和谐文化中。通过和谐文化建设,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净化社会风气,倡导良好的社会心态,营造融洽和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形成民主、平等、法制、科学、诚信的社会环境,从而有效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4.从和谐文化核心看,关键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

对于社会而言,文化精神是灵魂;对于时代而言,文化精神是标志;对于文明而言,文化精神则是其精髓。和谐的文化精神一旦确定,就以其相对的稳定性,长期作用于社会的文明进程,进一步推动中国走可持续的和谐发展之路。我们通过弘扬和谐的文化精神,以和谐文化的建设成果为发展物质文明提供智力资源,为发展精神文明培育全民族和谐的心理结构,使我们以和谐从容的风度面向世界走向未来,以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人的和谐是核心。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和谐文化的内涵是人本质的外化,展现的是人的生存、发展形式及发展程度,文化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和谐文化建设的本质,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是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文化艺术产品,为人民群众享用。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建设在目标取向上是一致的。和谐社会展示的是人的多样性和谐,建设和谐文化正是人的多样性和谐的重要内容和思想基础。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途径

根据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理论内涵的分析,建设和谐文化的途径,既要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适应,也要不断坚持科学创新;既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发扬,也离不开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

1.要立足社会生活实际

建设和谐文化,不能脱离社会现实,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建设和谐文化,既要有先进性,又要有广泛性。没有先进性,就没有感召力、引导力,不可能引领整个社会和谐思想观念的不断提升;没有广泛性,就难以贴近生活、切合实际,没有被社会大多数成员接受的可能性。先进性在广泛性基础上体现出来,广泛性应当以先进性为指导。建设和谐文化,是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是广大社会成员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植根于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之中。和谐社会的建设,体现为目标和过程的统一。作为目标,构建和谐社会与我们的远大理想、与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一致的;作为过程,构建和谐社会是分阶段的、有层次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一个远比建设全面小康更长期的历史过程。从总体上说,我国的社会发展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的生活状态和发展条件有很大差异,思想道德水平也不可能整齐划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本内容,应当区分不同对象和层次,鼓励先进,团结多数,引导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一道前进。要包容多样性,把握好建设的层次性。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个基本思路。这样,和谐文化的建设才能符合时代需要和现实要求。

2.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渊源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源泉,既是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动力,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宝贵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反映人类发展的共同要求、对于世界的未来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和内容。我们要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例如,在人际关系方面,强调“和为贵”,仁爱团结。孔子提出“天下大同”的和谐理念,强调“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以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追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天人合一”,主张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归宿。庄子也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的人生境界。儒家经典《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他所追求的是通过“尽心知性知天”的途径,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和谐境界。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儒家强调“协和万邦”,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当和睦共处、亲密友好。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还提出“仁、义、礼、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旨在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原则,设计出大同社会的远景理想。我们要努力汲取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使全社会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共识。

3.要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独特性文化的存在,使世界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千姿百态,其合理内核往往是相通的,总能为人类所传承。无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在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都有追求和谐社会境界的内容,都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应该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和吸收。以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博采众长,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保持对中国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以开阔的视野走文化综合创新之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构建健康向上的文化体系,倡导和谐理念,营造和谐文化氛围,当然不是要抹杀人的个性,而要提倡具有文化个性的东西。培育和谐的个性品质,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了解丰富的文化知识。在各种思想观念、各种文化形态的相互碰撞中,坚持用先进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以科学理性精神与人文价值精神为支柱构建现代文化精神,确立积极奋进的人生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我们要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保持自己民族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坚决抵制那些不符合国情和腐朽落后的东西。

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方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着力建设和谐文化。要注重和谐文化建设的群众性,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养人的良好道德品质,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1.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因此,当代中国和谐文化的建设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和谐文化建设的社会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和谐文化建设的育人目标。这两个目标互为前提,相辅相成。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把文化建设的社会目标与育人目标,科学地统一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之中。

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原则,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就是要牢固地确立人民群众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主人翁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创造才能,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以人为本应当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原则。

2.要坚持统筹发展

文化内涵具有双重属性,既有社会属性,又有产业属性。社会属性需要发展文化事业,产业属性需要发展文化产业,这是文化建设的两大基本形式,即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党的十六大已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推动先进文化建设,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将过去与计划经济相联系的单一“事业”型文化体制,转变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文化体制。新型的文化体制既要保持和发展文化公益事业,引导事业单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增强自身的发展活力;也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通过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来支持其发展,以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其次,要统筹“雅”、“俗”文化的和谐。所谓“俗”文化主要是指“大众文化”、“通俗文化”和“时尚文化”等,是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消费形式;而所谓“雅”文化主要是指“主流文化”、“精英文化”、“高雅文化”等较高层次的文化消费形式。“雅文化”存在的合理价值,在于精神文化产品要向新领域、深层次、高境界的不断探索,应视之为代表精神文化的原创、创新、提高的形式。我们打造和谐文化具有重要任务:一方面要让文化消费的需求,尽可能成为文化生产的动力,以促进文化生产的发展更新;另一方面要让文化创新产生的新成果,尽可能转化为大众文化消费的需求和动力,以使“雅文化”真正成为大众文化的引导,帮助大众文化不断提升到新境界。

3.要以基层文化建设为载体

加强以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乡村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文化建设,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基层文化建设近年来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从总体上讲,发展速度仍然缓慢。这主要体现在经费投入、设施建设、队伍素质、资源总量等方面,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

文化建设有赖于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需要倡导人人参与的文化氛围。建设和谐文化,要坚持重心下移,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重点建设一批设施齐、功能全、适用性强的基层文化阵地,着力为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丰富精神生活,享受文明成果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积极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和谐文化创建活动,生产大众化的精神文化产品,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服务,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4.要坚持文化创新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文篇8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谐文化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根本上说是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同时,进一步突出“和谐”这一新的社会价值取向。这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进程中提出的一个事关全局的战略构想,即要形成和完善一套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其中,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

一、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涵

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既包含人们的就业、收入、住房、医疗、分配等关系物质利益的民生问题,也包含人的素质、情感、道德等文化内涵。文化因素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没有和谐的文化,就没有和谐社会的根基,没有和谐社会的发展方向。有没有和谐的文化,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和谐的重要尺度。和谐社会越发展,和谐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就越突出。

1.从哲学内涵看,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所广泛使用的“文化”概念,是指一个群体或社会所共同具有的价值观和意义体系,是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生活习惯、行为方式之总和,同时包括这些价值观和意义符号的物化状态。文化的基本存在形式有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体现着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文化水准、精神气质和生活质量。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系统。它融入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和谐文化的形成,是一定的社会主体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社会生活的认同和向往。从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出发,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关注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从表现形式上看,和谐文化既有思想观念形态方面的内容,又有制度规范形态方面的内容。就思想观念而言,和谐文化体现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和谐目标的追求;就制度规范而言,和谐文化体现着人们在和谐观念引导下建立的一系列调整利益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制度设计和机制规范。

胡锦涛同志说:“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论述不仅涵盖着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等各个领域的和谐,更指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这就是说,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不断发展基础上实现的全面和谐,具有基础性、普遍性、可持续性。从总体上说,这是一种广义的文化和谐。建设和谐文化,要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

2.从文化功能看,和谐文化是人的心灵所依附的精神家园,也是和谐社会具有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源泉。

对个体而言,和谐文化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准则;对全社会而言,和谐文化具有价值导向功能,内涵着人们共同的理想价值观念。人类需要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需要心灵的栖息地。满足人们心灵和精神的需求,需要丰富多样的文化供给,需要通过先进文化及和谐文化的引导,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

文化是维系社会发展的精神纽带,是一个社会、国家、民族的灵魂。文化作为一个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文化作为发展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最重要的变量之一,是构建充满创造活力,协调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利益关系的精神基础。尤其当现代社会处于转型时期的情况下,文化可以创造生产力、提高竞争力、增强吸引力、形成凝聚力,对一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越来越重要。构建健康向上、协同进步的文化体系,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是建设文明法制、稳定有序、谅解宽容的和谐社会的极其有效的途径之一。

审视社会和谐的运行状态,一般基于下列因素的构成作用:一是社会文化核心价值观念趋于一致,整个社会在精神文化上具有凝聚力与共融性;二是社会管理控制与协调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三是不同利益群体的需求能够通过制度化途径得到满足;四是社会结构富有弹性,社会成员能够相对自由地流动。这些基本条件中,文化的功能显而易见,主要表现为:(1)文化需求是社会成员的基本需求之一,和谐社会应当满足最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和谐文化的沟通功能可以促使大多数社会成员保持社会生活的安定和睦。(2)文化建设可以满足社会成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社会参与度的需要,从而提高其整体素质,促进社会更为和谐。(3)文化的发展可以协调社会系统运行的效率与公平,缓解部分社会成员产生的相对剥夺感和边缘化,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心理危机。

3.从和谐文化与先进文化关系看,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文化,是以社会主义制度为基础,以先进文化为指导,面向时代,立足现实,与中华民族和谐文化传统相承接、与和谐社会要求相吻合的思想文化体系。

这种和谐文化具有先进性、时代性、现实性、民族性,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有和谐文化的发展与之相适应。从根本上说,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实际上就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和谐文化的建设是同步的,相辅相成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体系,通过进一步弘扬先进思想文化,建立全体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共同的社会价值观和共同的精神追求,把全体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汇成巨大的精神合力。用先进文化与和谐文化培育人、塑造人,丰富人们的精神内涵,能使人们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建设和谐文化,是推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核心价值取向的一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条件。也即,社会倡导的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能够被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认同,社会规范能够被最广大的社会成员遵循。而这种社会和谐发展的黏合剂,正根植于丰富多彩的和谐文化中。通过和谐文化建设,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净化社会风气,倡导良好的社会心态,营造融洽和谐、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形成民主、平等、法制、科学、诚信的社会环境,从而有效地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4.从和谐文化核心看,关键是培育人的和谐文化精神。

对于社会而言,文化精神是灵魂;对于时代而言,文化精神是标志;对于文明而言,文化精神则是其精髓。和谐的文化精神一旦确定,就以其相对的稳定性,长期作用于社会的文明进程,进一步推动中国走可持续的和谐发展之路。我们通过弘扬和谐的文化精神,以和谐文化的建设成果为发展物质文明提供智力资源,为发展精神文明培育全民族和谐的心理结构,使我们以和谐从容的风度面向世界走向未来,以充分展现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自信。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实现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人的和谐是核心。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和谐文化的内涵是人本质的外化,展现的是人的生存、发展形式及发展程度,文化的发展就是人的发展。和谐文化建设的本质,归根到底是为了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和谐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是生产出更多更好的文化艺术产品,为人民群众享用。和谐社会与和谐文化建设在目标取向上是一致的。和谐社会展示的是人的多样性和谐,建设和谐文化正是人的多样性和谐的重要内容和思想基础。

二、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途径

根据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理论内涵的分析,建设和谐文化的途径,既要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相适应,也要不断坚持科学创新;既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继承和发扬,也离不开对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吸收和借鉴。

1.要立足社会生活实际

建设和谐文化,不能脱离社会现实,不能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建设和谐文化,既要有先进性,又要有广泛性。没有先进性,就没有感召力、引导力,不可能引领整个社会和谐思想观念的不断提升;没有广泛性,就难以贴近生活、切合实际,没有被社会大多数成员接受的可能性。先进性在广泛性基础上体现出来,广泛性应当以先进性为指导。建设和谐文化,是移风易俗、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是广大社会成员进行自我教育、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植根于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之中。和谐社会的建设,体现为目标和过程的统一。作为目标,构建和谐社会与我们的远大理想、与现阶段的共同理想是一致的;作为过程,构建和谐社会是分阶段的、有层次的,不可能一蹴而就。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也是一个远比建设全面小康更长期的历史过程。从总体上说,我国的社会发展还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成员的生活状态和发展条件有很大差异,思想道德水平也不可能整齐划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基本内容,应当区分不同对象和层次,鼓励先进,团结多数,引导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一道前进。要包容多样性,把握好建设的层次性。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个基本思路。这样,和谐文化的建设才能符合时代需要和现实要求。

2.要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

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渊源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优秀传统文化的支撑。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智慧的源泉,既是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动力,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宝贵资源。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反映人类发展的共同要求、对于世界的未来发展有积极意义的方面和内容。我们要赋予传统文化以时代内涵,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支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内容十分丰富。例如,在人际关系方面,强调“和为贵”,仁爱团结。孔子提出“天下大同”的和谐理念,强调“以宽厚处世,协和人我”,以创造和谐的人际环境;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表达了对人与人之间和谐关系的追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强调“天人合一”,主张人类应当认识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要以尊重自然规律为最高准则,以崇尚自然、效法天地作为人生行为的基本归宿。庄子也强调人必须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的人生境界。儒家经典《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发展。孟子提出“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他所追求的是通过“尽心知性知天”的途径,达到“上下与天地同流”的和谐境界。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上,儒家强调“协和万邦”,主张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应当和睦共处、亲密友好。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还提出“仁、义、礼、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等一系列旨在实现社会和谐的道德原则,设计出大同社会的远景理想。我们要努力汲取优秀传统道德文化中的积极成分,使全社会形成以和为真、以和为善、以和为美、以和为贵的共识。

3.要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的独特性文化的存在,使世界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内容。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千姿百态,其合理内核往往是相通的,总能为人类所传承。无论是东方国家还是西方国家,在文化发展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都有追求和谐社会境界的内容,都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应该彼此尊重、相互学习和吸收。以宽广的眼界和博大的胸怀,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博采众长,这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保持对中国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大胆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以开阔的视野走文化综合创新之路,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构建健康向上的文化体系,倡导和谐理念,营造和谐文化氛围,当然不是要抹杀人的个性,而要提倡具有文化个性的东西。培育和谐的个性品质,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了解丰富的文化知识。在各种思想观念、各种文化形态的相互碰撞中,坚持用先进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以科学理性精神与人文价值精神为支柱构建现代文化精神,确立积极奋进的人生目标;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确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我们要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保持自己民族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坚决抵制那些不符合国情和腐朽落后的东西。

三、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方法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着力建设和谐文化。要注重和谐文化建设的群众性,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养人的良好道德品质,形成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

1.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因此,当代中国和谐文化的建设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和谐文化建设的社会目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是和谐文化建设的育人目标。这两个目标互为前提,相辅相成。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把文化建设的社会目标与育人目标,科学地统一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之中。

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原则,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原则,就是要牢固地确立人民群众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的主人翁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和创造才能,坚决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社会,以人为本应当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价值原则。

2.要坚持统筹发展

文化内涵具有双重属性,既有社会属性,又有产业属性。社会属性需要发展文化事业,产业属性需要发展文化产业,这是文化建设的两大基本形式,即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党的十六大已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推动先进文化建设,通过文化体制改革,将过去与计划经济相联系的单一“事业”型文化体制,转变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型文化体制。新型的文化体制既要保持和发展文化公益事业,引导事业单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增强自身的发展活力;也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通过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来支持其发展,以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其次,要统筹“雅”、“俗”文化的和谐。所谓“俗”文化主要是指“大众文化”、“通俗文化”和“时尚文化”等,是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消费形式;而所谓“雅”文化主要是指“主流文化”、“精英文化”、“高雅文化”等较高层次的文化消费形式。“雅文化”存在的合理价值,在于精神文化产品要向新领域、深层次、高境界的不断探索,应视之为代表精神文化的原创、创新、提高的形式。我们打造和谐文化具有重要任务:一方面要让文化消费的需求,尽可能成为文化生产的动力,以促进文化生产的发展更新;另一方面要让文化创新产生的新成果,尽可能转化为大众文化消费的需求和动力,以使“雅文化”真正成为大众文化的引导,帮助大众文化不断提升到新境界。

3.要以基层文化建设为载体

加强以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乡村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基层文化建设,是和谐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基层文化建设近年来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从总体上讲,发展速度仍然缓慢。这主要体现在经费投入、设施建设、队伍素质、资源总量等方面,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

文化建设有赖于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需要倡导人人参与的文化氛围。建设和谐文化,要坚持重心下移,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重点建设一批设施齐、功能全、适用性强的基层文化阵地,着力为基层群众参与文化活动,丰富精神生活,享受文明成果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积极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和谐文化创建活动,生产大众化的精神文化产品,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服务,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4.要坚持文化创新

推荐期刊
  • 社会
    刊号:31-1123/C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 社会建设
    刊号:22-1410/C
    级别:CSSCI南大期刊
  • 大社会
    刊号:44-1717/D
    级别:省级期刊
  • 社会治理
    刊号:10-1285/D
    级别:部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