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乡村旅游本质的再思考

张金凤; 谢小芹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05期

摘要:西方哲学在一定程度上将本质问题贯穿始终,其研究范式经历了从“主客关系”到“主主关系”的转变。现象学属于哲学范畴,对本质问题的探究较为深刻,这一方面源于“存在主义”的思辨高度,另一方面源于“关系主义”的优势视角。基于“存在主义”角度,杨振之提出了“诗意化栖居”是旅游本质的观点,大大深化了旅游本质的研究。然而,其对“关系主义”重视不够。乡村旅游是旅游的一种形式,但又有别于旅游。因此,乡村旅游本质的探究应该在进一步拓展“存在主义”高度的同时,将“游客一当地人”之间的“关系主义”凸显出来。“主体间性”是探讨“主主关系”的一个哲学概念,尝试打破主客间的二元对立,重塑两者二重性关系。受益于此,笔者提出了“主体间性的诗意化栖居”是乡村旅游本质的判断。

关键词:本质乡村旅游主体间性

单位:宝鸡文理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陕西宝鸡721013; 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四川成都611130

注:因版权方要求,不能公开全文,如需全文,请咨询杂志社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南大期刊

¥160.00

关注 28人评论|0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