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8篇

时间:2022-03-19 09:49:14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1

关键词:贸易理论 优势产业 比较优势

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优势产业形成基础

(一)优势竞争理论

优势竞争理论来源于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的著作《国家竞争优势》,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波特根据当时的企业竞争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情况,从微观企业竞争优势向国家层面的宏观竞争优势进行理论和实践推导,得出各国企业、产业以及商品在竞争优势上的表现千差万别,特定产业和企业在微观层面上的竞争优势具有累加和循环促进效应,进而形成整体性竞争优势,波特以此为根据,发展创立了用于分析产业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表明了国家内形成产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具有互助促进作用,关键要素的非均匀性强化会影响产业的升级潜力。

(二)“后发性”优势理论

“后发性”优势理论特指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以引入发达国家先进技术和学习国外成熟经验的方法而取得产业较快发展的模式,以开放的姿态而取得跨越式发展。这一产业优势理论的创立者为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他在总结上世纪六十年代意大利和德国战后重新崛起经验的基础上,以“落后优势”和“落后条件下的有利性”研究发展了该理论,格申克龙认为落后地区通过采取有别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式更有可能实现较高的发展速度和产业繁荣状态,理由是相对落后的经济状态为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这种发展的空间性包括了制度性利好和技术性潜力等优势,通过积极的发掘,落后地区的潜在发展动能可以得到迅速释放,做到经济增长的“后来居上”。

(三)产业间比较优势理论

1.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华人经济学家杨小凯为代表的新兴古典经济学派将产业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扩展,由传统的既定经济结构最优资源配置过渡到经济结构与技术的互动演进,发展出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杨小凯认为产业内生性比较优势和外生性比较优势区别在于比较前后的生产率差异,前者是基于生产方式和专业化的事后选择,可以在生产条件类似的国家间产生,不同的专业生产决策产生了不同的事后生产率差异;后者是由于先天性生产条件差异而产生的贸易效率区分,基于要素资源禀赋的相对和绝对差异,是由事前产业差异就决定了的。比较而言,内生性比较优势理论对于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地区具有更强的指导性意义。

2.传统产业优势理论。传统产业优势理论经历了由“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到“要素禀赋理论”的发展过渡。亚当·斯密提出的绝对优势理论主张社会主体以特长分工而进行专业化生产,实现全社会的最大化福利,分工在国家间进行就产生国际贸易;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突出了落后国家和地区参与国际分工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认为只要具有产业比较成本优势就可以进行国际贸易,获取额外收益;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国际贸易产品价格的差异最终来自国家生产要素相对存量差异,进而产生的比较优势决定国家间产业贸易的进行。

值得注意的是,绝对比较优势理论和相对比较优势理论都设定了既定的生产要素禀赋条件,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衡量的技术水平决定比较优势的形成,而要素禀赋论恰恰相反,以既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为设定依据,更多强调比较优势来源的要素存量因素。

3.产业内贸易理论。产业内贸易理论的解释既有经济学家林德的“需求相似理论”作为铺垫,也有克鲁格曼“新贸易理论”的补充完善,前者认为产业的初始状态为国内经营,产业的外延和国际化是因为国内市场的饱和或偶然因素作用,属于被动外延,且一般都限定在需求和国民收入水平近似的国家之间进行,理由是需求和收入差异较大的国家和地区间交集产品较少,产业内贸易联系程度低。克鲁格曼认为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是产业内贸易建立的基础,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产业间贸易和规模经济基础上的产业内贸易具有共容性。林德和克鲁格曼的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向不完全竞争市场的转变基础上,以规模不变向规模递增为假设,较为贴近现实,发展了传统产业比较优势理论。

我国优势产业理论研究发展的四维视角

核心视角。基于核心视角的优势产业研究将产业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作为定义基础。王德强(2008)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核心环节是区域地理、文化、要素及劳动力生产优势,区域经济发展潜力通过优势产业集群效应得以体现,因此,建立区域经济优势要以建立区域内产业竞争优势为先导。基于核心视角的优势产业理论研究为区域经济的腾飞提供了初始行动参考,相关的产业竞争优势领先区域经济发展研究处于较为成熟的阶段,二者之间的结构相关性实证探析处于起步和探索过程。

产业视角。产业视角的相关研究以发展速率、行业关联以及经济增长贡献率作为基础。刘国庆(2010)将优势产业界定为在经济总量中占据权重较大、运行状态平稳、财务指标良好、资源利用效率高和进一步发展潜力较大的行业或产业,这类产业在既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都可以产生较高的投入产出比;李文学(2009)从产业的结构升级潜力角度对优势产业进行定义,认为优势产业可以指引产业升级,利税总量较高,既可以由关联性产业组成产业价值链,也可以在较大范围内形成独立又有内在联系的产业网络。

贸易视角。国内关于贸易视角的优势产业研究以竞争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展开。孙友林(2011)认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和优势产业概念对等,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的结合实际上就诠释了国家和地区的优势产业;吴志兵(2009)指出,地区经济的功能定位是优势产业基本立足点,在政府干预和市场机制的双重作用下,地区的既定比较优势可以转化为产业内竞争优势,在国内和国际不同建设层次的市场中,优势产业在经济价值链条总具有影响力大、绩效高、市场空间广阔的特点。张亚林(2010)认为对于优势产业的界定不能局限于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任何的偏颇都会导致概念混淆、指代不清。

综合视角。从综合视角出发的优势产业研究在贸易视角的基础上增加了主导产业理论,即优势产业概念包含主导产业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三个部分。赵坤鹏(2011)指出地区间发展的比较优势可以构成区域优势产业基础,地区间在自然资源、劳动力、地理位置和文化历史、科技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可以导致不同的空间和时间性投入产出比,进而体现地区产业竞争优势。洪建军(2010)认为优势产业首先必须是所在国家或地区的主导产业,可以利用自身资源优势进行规模化生产,构成国内生产总值的较大比重,一般是以处于支配地位的行业或产业集合的形式存在。综合视角下的优势产业界定更为全面,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的概念。

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动态变化和可持续发展

(一)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

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是针对区域优势产业甄别而言,重点突出了在区分同一地区内不同类型产业比较的同时,还要注重不同地区间的同类型产业对比,将优势产业的界定放大到更大的范围内,产业的比较由区域内走向区域间。在区域间的产业比较中,用于比较的个体或集体间必须具备经济水平相当的特征,以此来避免对比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产业优势而导致的无效现象,即不发达地区潜在优势产业可能会得到虚假评估,丧失优势地位。优势产业具备现实发展条件时,无论是大产业划分,还是产业内部细分,其范围都不再局限于一个或一类产业,多层次的产业集群优势得以呈现。图2说明了优势产业的选择范围。

(二)优势产业的动态优势变化

国内外关于优势产业的研究大多突出和承认外生比较优势在产业发展起步阶段的重要作用,生产要素禀赋优势对地区产业专业化的长远发展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一般来讲,在认定产业具备外生性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企业和政府的共同投入可以使得产业进一步向内生比较优势发展,集专业化生产、规模经济、人力资源优势、产品富集性、需求供给因素和交易效率于一体的发展优势可以促进产业发挥领先作用,并推动相关产业成长。需要注意的是,后发性产业优势的形成需要在规划之初就制定相关的后发优势战略,学习和引进优势产业技术,借鉴先进制度管理模式,优势产业的领先地位实际贯穿产业发展进步的全过程,后发优势战略的制定实施对于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形成具有加速作用。优势产业动态变化过程如图3所示。

(三)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包含狭义的环境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包括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性,产业竞争优势的可持续贯穿整体发展过程。在不同的市场环境下,当一个行业可以及时的制定并实施能够创造高额市场价值的战略,而任何的产业竞争对手和潜在进入者都无法及时的跟进或模仿这种战略,并且缺乏进入的能力和信心,就可以认为产业具有优势性和可持续性。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特性来自于七个方面,分别为产业环境、产业战略资源、产业核心竞争力、产业战略执行能力、产业内人才能力、产业文化以及产业创新力。获得优势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依靠耐心和长久经营,可持续竞争优势维护不能在当下就产生额外效益,即便是发达国家的优势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也是长久化行动。

结论

通过基于国际贸易理论的国内外优势产业发展研究可以发现,优势产业建立在地区性的外生性比较优势基础之上,通过实行先发或后发性的优势战略,产业内生性比较优势可以得到加速培养,进而过渡转变为竞争优势。以产业或产业群形式存在的优势产业依赖自身的经济优势,将持续性领先同地区不同类型产业和不同地区的同类型产业。

参考文献:

1.刘立民.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分析-基于区位熵的实证分析[J].西部金融,2012(5)

2.张文武.我国优势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J].求索,2013(1)

3.安树伟.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优劣势分析[J].生态经济,2011(5)

4.王恩胡.我国西部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优化发展对策[J].商业时代,2012(1)

5.王业强.产业特征、空间竞争与制造业地理集中-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J].管理世界,2007(4)

6.汪戎.转变资源型产业发展方式的路径探索-2012年中国“资源型产业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学术研讨会观点综述[J].管理世界,2012(5)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2

关键词:后发优势;间接作用;产业升级;经济增长;产业政策

当今世界各国被划分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三类,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般来说,前者相对于后者为先进国家,后者相对于前者为后进国家。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可以发现,它实际上是一部后进国家不断追赶先进国家的“追赶史”。20世纪60年代后逐渐兴起的后发优势理论为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并且后来的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等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又从实践角度证明了该理论正确性。然而,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至今仍然很缓慢,甚至很多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呈不断拉大之势,这似乎又证明后发优势理论并不能很好地成立。

一、经济增长的动因

经济发展的内涵丰富,涉及到社会、经济、环保等各方面内容,准确地衡量一国经济发展水平需要通过各种不同指标进行综合评价;其中,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其水平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政府和研究机构都主要通过经济增长速度来衡量和比较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本文仅仅从经济学角度来探讨发展中国的经济发展问题,因此,本文仅仅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及其决定因素。

根据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的观点,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从技术层面来说,主要取决于三方面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具体来说,一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不断投入生产要素的总量,带来产出的持续增加,即经济增长;二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促使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间重新配置,进而带来产出的持续增加,即经济增长;三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可以通过技术创新,使得经济总产出在生产要素投入量不变的情况下同样会增加,即经济增长。因此,根据林毅夫的观点,任何国家要实现经济的增长,都必须从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这三方面来考虑。

根据传统的后发优势理论的观点,发展中国家虽然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但它具有发达国家所不具备的后发优势。只要发达国家充分发挥自身的后发优势就可以实现经济的快速增长,赶超发达国家。那么,什么叫后发优势?后发优势如何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该理论观点与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的理论观点又有什么联系和区别?本文将在后面做详细论述。

二、简评后发优势理论的研究现状

自从美国经济学家格申克龙(gerehenkron)于1962年创立了后发优势论后,对后发优势的研究从未间断。各国的经济学家和学者都先后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的方法研究得出了许多不同的有意义的理论成果。本文认为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后发优势论的创立阶段。代表人物是格申克龙、列维和阿莫拉诺维茨等,他们是在19世纪德国、意大利和俄国等欧美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第二个阶段是后发优势论的深化阶段。代表人物希尔曼、南亮进、金泳镐等,他们是在20世纪拉美、日本及亚洲“四小龙”等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实践基础上进行的研究。第三个阶段是后发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的阶段。目前,这一阶段正在进行中,主要代表人物有国内的林毅夫、郭熙保等,他们主要是以中国、印度等新兴的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发展为研究基础。

虽然后发优势一直是理论界的研究热点,且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严密的理论体系,学术界也还没有对后发优势形成一个全面的并被学术界公认的概念。林毅夫认为:“发展中国家收入水平、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水平与发达国家有差距,可以利用这些差距,通过引进技术的方式来加速技术变迁,从而使经济发展得更快。这就是所谓‘后发优势’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林毅夫看来,技术是后发优势中的主要内容。郭熙保认为:“从发展的技术角度来考虑,后发优势应该包括资本、劳动、技术、制度和结构五方面。”在郭熙保看来,后发优势具有多维性,它不仅包括技术,还包括资本、人力、制度和结构;而且郭熙保还将后发优势界定为“后发国家地位所致的特殊益处,这一益处先发国家没有、后发国家也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出来,而完全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是来自于落后本身的优势。”

综合上述,后发优势的内容至少应该包括技术、资本、劳动、结构和制度等五个方面。再结合前面关于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动因的分析,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三个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等方面,都具有后发优势。据此推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自然而然地应该比发达国家发展更快。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很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仍然十分缓慢,甚至有些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增长速度的差距呈现不断拉大的趋势。因此,后发优势理论似乎并不能成立。

本文认为,并非是后发优势理论不成立。因为根据传统的后发优势理论观点,后发优势会通过技术、资本、劳动、结构和制度等五个方面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然而,本文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所包含的五个方面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并不仅仅是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而且还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一般来说,间接作用就必然需要很多其他条件的配合,才能更好地被发挥出来。如果不具备其他条件的有效配合,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就很难被充分发挥出来,进而制约了后发优势对经济增长的整体作用的发挥。

三、后发优势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1、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的概念

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比较丰富,劳动要素价格自然就比较低,可以通过大量投入来增加产出;第二,发展中国家虽然技术相对落后,但通过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成功率来推动技术变迁,进而增加产出;第三,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降低升级过程中的成本,进而以较低的成本快速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增加产出。因此,林毅夫等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增长的三个条件——生产要素、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在发展中国家都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且这种优势都是直接地增加产出,促进经济增长。

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是指发展中国家在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上的后发优势会首先推动该国产业结构升级,然后,产业结构升级叉会促进该国经济增长;简单地说,就是指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通过结构这个中介而间接地作用于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该国在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从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2、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的具体表现

根据后发优势间接作用的概念,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是通过产业结构升级来间接的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产业结构升级的概念。产业结构升级,也称产业结构高度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一般简称产业升级,是指产业总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或者说是产业结构由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过程。从产业附加值角度看,产业结构的发展是向着附加价值更大的产业在产业结构中越来越占优势地位的方向发展。因此,产业升级必然伴随着产出增加,即短期内就会促进经济增长。另外,必须注意,产业升级有别于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即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合理化虽然从长期来看会促进经济增长,但是,短期内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的增长。

下面就看看发展中国家的后发优势在技术、资本、劳动和制度四个方面的具体表现。

(1)资本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一般来说,发达国家的资本相对丰富,而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相对稀缺。根据资本报酬递减规律可知,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收益率要高于发达国家。如果国际资本是自由流动的,或者说发展中国家实行对外开放,那么资本将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有助于推动资本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当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促使该国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逐渐向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升级,进而促进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资本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2)技术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关于技术方面的后发优势,学术界研究的比较多。其中,林毅夫的研究最为透彻,他从成本与收益角度进行论证,认为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技术模仿或技术引进,以较低的成本和较高的成功率实现技术变迁,促进经济增长。本文认为,在这里,林毅夫主要论证了后发优势的直接作用;其实,技术模仿或技术引进有利于该国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进而有利于推动该国产业结构从劳动密集型为主逐渐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转变,而产业结构升级又促进了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技术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

(3)人力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这种优势既是比较优势,又是后发优势。比较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相对发达国家具有劳动力成本上的比较优势,可以发展本国劳动密集型产业,然后通过国际贸易从发达国家购买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实现双方共赢。而人力上的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低廉,首先吸引了很多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进入发展中国家进行直接投资。例如,我国目前之所以被称为全球制造中心,就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价格便宜;发达国家的优秀企业的进人也必然会伴随着先进技术、管理知识和理念的进入,如他们为了使企业正常运作必须对员工进行各种培训,包括技能培训及管理知识和理念培训等,有利于提高发展中国家劳动力的综合素质,这就必然为发展中国家创造了人力资本。劳动力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高级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也就是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主的方向转变。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人力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该国产业结构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4)制度上的后发优势和间接作用

历史经验证明:一种有效制度的形成,是一个需要支付高额代价的不断试错的过程,经过反复、动荡、危机乃至战争等才能形成。但是,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一旦这种制度形成并行之有效,后来者就可以避免这种试错的高额代价,通过制度的移植、模仿和创新,节约经济发展的创新成本和时间成本,以相对较小的社会成本和代价取得相对较大的发展收益。因此,发展中国家在制度方面的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学习、效仿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制度和管理经验,并经本土化改造所产生的效率和益处。

发展中国家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当中,通过学习先进国家在经过实践检验后形成的优秀的制度,可以减少该国在制度安排和创新过程当中所需要的时间和社会成本,有利于产业结构更快更好地升级,进而促进该国经济稳定快速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制度上的后发优势来推动该国产业结构更好更快地升级,进而间接地促进该国经济增长。

综上所述,可知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其在资本、技术、人力、制度和结构方面的后发优势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最终实现经济的快速平稳增长。

3、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需要产业政策的配合

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需要其他条件的配合才能充分发挥,如果缺少相应条件的配合,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自然会大打折扣。因此,虽然发展中国家本身具有后发优势,但很多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创造一定的条件来支持后发优势,致使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例如,目前世界上仍然有很多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很慢,甚至有很多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呈不断拉大的趋势。

当然,如果具备相应条件的有效配合,那么后发优势的间接作用就会被充分地发挥出来。例如,一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特别是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国家或地区,虽然起初经济落后,但已经接近或者成为发达国家。仔细分析这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可以发现,它们在发展过程中都采取了一种有别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且十分有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产业政策就是指政府部门专门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而制定的经济政策,它与产业结构升级有着密切关系;合理有效的产业政策会促进经济增长,反之,会阻碍经济增长。

因此,本文认为,产业政策就是发展中国家后发优势间接作用充分发挥所需要的最重要的配合条件之一。

四、结论和政策建议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3

关键词:动态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衰减 经济转型 拟合预测

一、动态比较优势

(一)动态比较优势理论

日本著名经济学家筱原三代平提出了以时间为序列的动态比较成本理论,即从一个时间点到另一个时间点的比较优势的变化结果来考察成本问题。该理论实质上是一种静态比较理论,采用的方法是比较静态分析,即研究外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分析比较与不同外生变量对应的内生变量的差异。动态分析是在引进时间变化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变量的相互作用在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的均衡状态的实际变化过程。筱原三代平仅仅是考虑到了不同时间点的差异状况,而最终又归结为以最后一个时间点为起点的静态比较优势理论,该理论局限于结果的再次比较,而没有考虑到变动的过程。

(二)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在支点

1.比较优势衰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同经济体之间的互相模仿和学习,以及各地区间经济联系的加深,原有的比较优势会呈现逐步减弱的趋势,也就是说,比较优势随着经济发展会不断衰减。延缓衰减的可行办法就是,向区域优势产业注入更多的其它区域不易模仿、学习和替代的要素,或构筑独立的经济运行模式。例如,科学和技术为核心的知识文化的注入,区域体制、机制的革新,运行模式的变革是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另一个简捷有效的办法是静态比较优势动态化。它可以有效保持区域优势,甚至在特定阶段强化区域的经济优势,保持区域持久的竞争优势。

2.动态比较优势的测度模型。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对某类优势经济要素的依赖程度差异,针对差异的存在和比较的必要,提出优势弹性概念。所谓优势弹性是指区域经济发展对某种类别经济要素的依赖程度,亦即对不同区域同类、同质经济要素对特定区域经济贡献程度的体现和比较。

运用特定要素的比较优势对经济的贡献(A1,A2,…An),考察特定经济优势对区域经济增长持续贡献的能力和趋势。其中地区经济增长为(G),动态比较优势指数为(E):

Ea=An-An-1/Gn-Gn-1………………………(1)

对要素的重要性进行加权处理,区域综合动态比较优势的简单模型为:

Ep=Ea×ka+Eb×kb…En×Ln/Ea+Eb+…En………………………(2)

其中En,是第a种比较优势的贡献指数,Eb是第b种比较优势的贡献指数,依此类推,Ea,Eb…En分别为Ea,Eb…En的权重,En为区域经济比较优势的总体水平。该模型的经济意义在于,通过对不同比较优势对区域经济贡献率的时间序列比较,测算特定比较优势对区域经济贡献的变化情况――动态比较优势指数,即(1)式,以此为基础对区域的不同比较优势进行加权处理,以得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总体水平,即(2)式,成为综合动态比较优势指数,总体上说明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综合水平。必须指出,该模型尚需大量实证资料的验证,有待进一步修正和完善。

二、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转型及其动因

(一)经济转型

1.经济转型主要理论。理论界对经济转型的认识非常宽泛,主要按照以下逻辑理解。一指经济制度的转变,即一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发生改变,比如苏联和东欧剧变就属于这一类型,是一种根本性变革;二指经济体制转变,经济运行的基本方式变更,例如中国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一统天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建立起以市场为资源配置基本方式的经济体制;三指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主要是由粗放型经济增长,向以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四指经济结构转换,包含两个层面,从静态看,经济区域或者经济体系的主要构成要素的比例发生重大变化,也就是说经济体系的内在要素配比发生重大变化,如由工业比重较高的产业结构,逐步向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方向变化。动态看,经济结构是经济主体经过长期经济过程形成的支撑区域经济运行的骨干框架,以及展开经济运行的路径,它凝结经济活动中价值的创造过程,是有序列,有组织,有特定架构的区域运行机制。五是指经济发展的战略转变,直接体现为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改变。

2.经济转型。理解思路和框架设计的差异,以及社会制度、文化理念的差异造成了对经济转型理解的分歧。综合多种观点,笔者认为:经济转型是经济主体主导的,以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变革为主要内容,在结构、机制、效能等方面发生的经济系统变革。据此,经济转型主要由三个方面形成:第一,经济转型主要包括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三个层面;第二,经济系统的机制、功能、效率将得到大幅提升;第三,经济主体主导经济转型过程。

(二)区域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因――区域动态比较优势

动态比较优势由经济要素的复杂组合而成;可以通过开发静态比较优势,注入新内涵形成;通过生产流程和管理创新形成。笔者看来,挖掘动态比较优势,就是运用变化、发展、科学判断的方法来分析、组合、创造、消亡既往经济运行过程中的静态比较优势,并通过创造性的方法深刻挖掘区域内符合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内生的动态比较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和不竭的发展动力。运用比较优势衰减理论及其模型可以判断区域动态比较优势水平,为区域经济规划提供科学参考。动态比较优势必须符合经济转型目标的需要,符合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区域经济转型必须着力挖掘区域内部所拥有的综合比较优势,运用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发现和创造区域动态比较优势,为区域经济转型创造要素和制度条件,区域动态比较优势成为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因。

三、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

(一)区域静态比较优势分析

静态比较优势主要指现有资源优势和产业构成。内蒙古

中部地区形成的主导产业和经济发展模式实际上就是对已经具备的资源优势的发挥和运用。因此,经济中的静态比较优势就体现为当前内蒙古中部地区的所谓优势产业。相对优势产业包括:第一类:以煤炭资源为基础和核心的产业类别,包括煤炭产业、化工产业、电力产业。具体有煤炭的出产、运输、销售;煤化工、煤液化、煤转油;火力发电为基础的电力输出;第二类:冶金产业、机械装备产业、材料产业等产业类别;第三类:包括以稀土材料为代表的新材料和以生物、信息为核心的新技术;第四类:农畜产品加工类。这些优势的根基在于资源型产业,随着资源优势的衰减,经济发展必定不可持续。

(二)遴选区域动态比较优势

1.遴选标准。按照现代经济五个方面的发展趋势,即,一是形成内生拓展性经济体系或区域经济;二是形成环境友好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发展模式;三是形成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四是形成工业化为根基,信息化、数字化为主导的虚拟经济发展模式;五是深化经济体系的竞争与合作。五大标准代表世界经济未来发展的方向,反映了未来人类的共同需求,共同描绘了区域经济转型的目标模式,是区域经济转型必须遵循准则。

动态比较优势不仅局限于资源分布以及主导产业,遴选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必须考虑以下方面。其一,现代经济中,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大小并非完全取决于民族经济主体人数的多寡,也并非取决于经济主体的分布状况,人口的整体素质是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核心。还必须考虑到,政治体制,产业政策,民族文化,区位特色等多方面因素。动态比较优势是多种条件的有机结合。其二,多元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激发出文化的活力,加强了文化对经济的影响,成为动态比较优势的内在核心。其三,区域经济发展源于区域优势的发挥,从而合力获取区域优势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区域的动态比较优势与市场的适应性上。其四,必须符合区域产业结构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区域产业结构是围绕区域动态比较优势建立起来的相互关联的紧密整体。区域产业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首先取决于地区专门化产业与辅助配套产业之间是否协调。其次取决于地区专门化产业与区域内非专门化产业部门是否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提高区域内居民的经济利益。形成内蒙古中部地区整体的综合比较优势,取得规模效益。经济整体的动态比较优势才能权利推动经济转型。

2.内蒙古中部地区动态比较优势遴选思路与结果。按照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结合内蒙古中部地区经济发展实际,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筛选过程与结果如下:第一类,煤炭产业和电力产业以及低端化工产业不符合环境友好型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代价巨大,所以应该逐步削减规模。寻求其替代产品(新兴能源)的开发与大规模应用,因此新能源行业将逐步成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有代表性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源。第二类,冶金产业、机械装备产业、材料产业作为支撑区域经济的关键产业,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类产业在国际和国内市场上竞争趋于激烈,产能过剩和产品结构问题突出,利润率逐步下降,增速趋缓。这些产业在创造财富的同时,还同时产生大量副产品,经济增长的代价沉重。因此,应该以集约生产为模式,注入拥有高附加值的产业高端,经过筛选,冶金产业、机械装备产业、材料产业的高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符合动态比较优势的判别标准。第三类,以稀土资源为依托的高新技术和新材料研发,储量的垄断性占有高附加值,符合经济发展趋势的体要求。第四类,农畜产品加工类。生产方式与经营方式的集约化是农畜产品加工类能够符合要求的必然出路。现代生态农畜产业,这是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产业类别。

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集中体现于以下方面:

有机整合的多元文化,区域的动态开放的多元文化,在该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一个重要和核心的优势要素就是区域的多元文化,区域聚合了蒙古族游牧文化,中原农耕文明,聚集了穆斯林文化,同时囊括多样文化形态。多种类型文化通过人们的经济交流和生活民俗文化交流,形成了以多民族文化交互的极具活力的多元综合文化系统,成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的文化内核。

动态城市经济结构的互补性,从乌兰察布、鄂尔多斯、包头到呼和浩特,城市经济结构具有明显互补特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城市经济关联路径,四个城市的经济联系起来看,具备形成完整城市经济链条的空间和潜力。按照主导产业的关联性来看,乌兰察布处于经济链条的最上游,鄂尔多斯次之,接下来是包头,处于高端的是呼和浩特,区域经济整合和发展的主攻方向,这显然符合现代经济发展的规模化和集群化的要求。

畜牧经济是区域经济竞争潜力最大的经济方式和生活方式,从发展趋势来看,畜牧经济是最符合经济发展本质的经济形态,它发展的可持续性强,副产品极少,综合效益高,是内生拓展型的经济形态,符合人类发展的最高目标――自由和谐发展。这种经济形态的存在自然为今后区域经济形态的丰富留存了珍贵样本和发展空间,为人类储备了最符合发展本质的经济形态和生存方式。

四、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经济转型与动态比较优势互动

(一)区域动态比较优势与经济转型的拟合预测

拟合预测是建立一个模型去逼近实际数据序列的过程,适用于发展性的体系。建立模型时,通常都要指定一个有明确意义的时间原点和时间单位。而且,当时间趋向于无穷大时,模型应当仍然有意义。将拟合预测单独作为一类体系研究,其意义在于强调其唯“象”性。一个预测模型的建立,要尽可能符合实际体系,这是拟合的原则。动态比较优势与经济转型的拟合在实质上就是将动态优势与目标模式匹配。经济转型寓于经济运行中,经济转型结果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模型,经济转型过程必须符合和发挥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具备的动态比较优势。只有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作用发挥与区域经济转型过程全面拟合,经济转型的预期目标才能完全实现,从发展趋势来看,双方的关联程度越高,说明经济转型的结果就越好,说明经济转型过程中,动态比较优势发挥的程度就越高,经济的效率与活力就越明显。

(二)动态比较优势是区域经济转型的主要根据

动态比较优势是经济运行的根基。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包括符合未来产业发展趋势的文化产业、符合城市经济有机联系的动态发展的经济结构条件、有机整合过程中的多元文化、符合人类发展本质的畜牧经济形态,它们共同构成了区域综合动态比较优势,是区域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和最大资本。城市经济之间在总体来看,处于产业的不同位置,因此,城市经济之间具备很强的互补性和吸引力,为经济转型的目标――形成区域经济高度关联的有机经济体系――提供了具有很强扩展空间的经济条件。经济转型必须依靠文化转型的实现,文化的转型是经济转型的先行者,它能够表现出区域经济主体对于经济转移的总体预期和意愿,区域内所具备

的不断整合过程中的多元文化,必然激发出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力,为经济转型提供思想和意识文化条件。畜牧经济形态经济价值虽然有限,然而,考虑到人类的发展模式的多样性,畜牧经济必将对区域经济转型将产生潜在而深刻影响。

(三)区域动态比较优势与经济转型的互相促动

动态比较优势并不是孤立存在,经济转型是动态比较优势的整合运用过程。内蒙古中部地区区域动态比较优势构成一个具有很强活力的动态有机体系,各要素之间高度关联,形成的是区域综合动态比较优势。资源型产业的高端化、经济结构的动态调整、文化的多元有机整合。归结起来,经济要素的优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形成经济转型的物质条件;多元文化整合为区域经济转型创造了思想和文化基础,说明区域经济转型是由区域经济主体主动选择生存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过程;畜牧经济形态对现代工业经济为主体的经济转型的过程与结果的调整与修正,对工业和信息化经济的正常运行提供了外在保障。它们共同构成区域经济转型实现的主要条件,成为经济转型的内在动因。

然而,经济转型的过程当中实际上就蕴含着动态比价优势的丰富过程,使得动态比较优势体系也在不断的调整内容、结构、功能,所以经济转型对与区域动态比较优势起到了促进作用,动态比较优势在转型过程中得到了从内涵、外延、从内容、结构到功能的全面更新。动态比较优势系统的优化过程与经济转型过程相互促动,必然对区域经济转型的过程与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双方在互动过程中,共同完成经济转型的预期目标。

五、发挥区域动态比较优势,推动内蒙古中部地区经济转型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4

关键词:经济发展战略;赶超战略;比较优势;知识产权优势战略

作者简介:仉建涛(1953-),男,河南西华人,许昌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比较经济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3-0017-03 收稿日期:2007-03-01

一、引言

经济发展战略是指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从全局出发制定的一个较长时期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它涉及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问题。经济发展战略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采取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战略来指导经济的发展,直接关系到该国的经济建设能否成功。新世纪中国应采取何种发展战略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同时也是理论界较为关注且有争议的问题。建国后的经济实践中曾经采取的以及当前学界的研究中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

1.赶超战略。这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包括我国建国后长期采用的经济发展战略。主张通过政府有形的手将有限的资源优先配置到工业特别是重工业部门,通过发展相对于本国资源禀赋条件较高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迅速提高本国产业结构和工业化水平,促进经济超常规发展。

2.比较优势战略。林毅夫教授(1999)在分析传统的“赶超战略”弊端的基础上提出的发展战略,主张利用劳动力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或高科技产业链条上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有利于提高资本积累速度,改变要素的禀赋结构,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升级,提高技术和产业的竞争力。

3.知识产权优势战略。以程恩富教授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在分析比较优势、竞争优势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产权优势理论(程恩富,2003)。郭民生在此基础上,对知识产权优势理论的内涵、特征、分类、作用、定位及其应用,提出了一种适应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新型创新模式――以“五新”(即知识产权优势、知识产权经济、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人才和知识产权文化)为核心要素的自主创新模型(郭民生,2006)。

二、三种发展战略的内涵及比较

1.赶超战略

赶超战略是建立在后发优势理论基础上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一种特殊的经济超常规发展过程,以经济的跳跃式发展为特征,表现为高速经济增长、高级化的产业结构转换和高效率的资本产出率等等。

一般认为,赶超战略的实施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实行计划经济体制、通过政府干预的主导作用,赶超战略能够迅速发动工业化;其二,赶超战略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迅速使产业结构高度化,另一方面这样形成的产业结构是一种没有自生能力的畸形产业结构;其三,赶超战略在充分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也带来了经济发展的低效率;其四,经济发展的赶超战略以重工业优先发展作为首要目标,对劳动力的吸纳却很有限,因而实施赶超战略的发展中国家一般具有较高的实际失业率,带来的是人们收入水平的低下(程洪、等,2005)。

2.比较优势战略

比较优势战略来源于比较优势理论。比较成本理论认为,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存在劳动生产率或成本的差异,各国应分工生产本国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各个国家按照比较利益原则加入国际分工,从而形成对外贸易的比较利益结构。发展中国家自然资源和劳动力丰富,发达国家资本和技术资源丰富,据此形成的贸易格局是: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发展中国家进口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现实的国际分工格局也基本如此。

比较优势战略一般具有以下特点:其一,比较优势战略难以迅速发动工业化;其二,比较优势战略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的提升也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按照比较优势建立起来的产业结构内生于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另一方面,比较优势战略难以迅速促进资本形成和资本积累,也就不可能迅速提升一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其三,从理论上分析,比较优势战略能使资源配置具有帕累托效率;其四,比较优势战略能够实现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韩树明,2003)。

3.知识产权优势战略

程恩富等(2003)看到“在当今的国际市场上,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并不一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在国际市场上发展的空间越来越有限。这使得我国的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出口贸易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从属和被动的不利地位,极易落入‘比较优势陷阱’”。因为,“无论是以劳动生产率差异为基础的比较成本说,还是以生产要素供给为基础的资源禀赋说,其比较优势的前提是各国的供给条件、生产条件不可改变,资源、生产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在现阶段,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这些假设条件已经不复存在。”

程恩富(2003)在此基础上认为,“要实现我国出口产品的结构升级,就必须以国际经济综合竞争为导向,将现有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而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创造和培育我国的知识产权优势或知产型竞争优势。”“所谓知识产权优势,是指通过培育和发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经济优势,是相对于比较优势、竞争优势而言的第三种优势。”他认为这种发展战略“避免了笼统的竞争优势的理论缺陷,而突出了以技术和品牌为核心的经济优势或竞争优势”,“不仅应体现在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部门及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部门,必须掌握自主研究、自主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建立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的标准体系,而且还体现在我国传统的民族产业或低端产品部门,包括劳动密集型产业部门,也必须塑造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民族品牌和名牌。”

郭民生(2006)在程恩富研究的基础上指出,知识产权优势理论是一种能有效地利用国际规则、国内外两个市场以及自然和知识两种资源,能有效地发挥人力资源作用、提高资本运用效率和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加快体制转轨、经济转型步伐,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促使国家(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经济发展理论。

4.三种战略的比较分析

赶超战略、比较优势战略与知识产权优势战略从不同角度揭示了一国经济走向成功的机理,但理论的提出不仅要考虑理论的解释力,还要顾及到理论的适用范围及前提,因此有必要对三种理论进行比较分析。

赶超战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独立的国家以及新兴工业化国家广泛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因此不仅具有理论来源和根据,而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然而就我们看到的文献

却是对它的批判多于赞誉。不少文献中指出,拉美国家之所以在经济上失败,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之所以成功,就在于拉美国家采取的是赶超战略,而把日本和“四小龙”的成功归因于采取了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我们认为这是不客观的。很难想象,日韩在20世纪60、70年代推行重化工业、造船、汽车等产业优先发展时是遵循了它们当时的比较优势。那么为什么这么多国家采用赶超战略而只有日本及四小龙等极少数国家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就呢?我们认为,政府决策、把握时机以及制定赶超扶持政策的能力等是关键的因素。

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经过经济学家的发展日益完善。它们认为落后经济体的发展战略应使经济发展在每个阶段上都能发挥当时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从而维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并提升资源禀赋的结构。但是,对于比较优势能否作为像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制定发展战略的依据,一些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如洪银兴(1997)认为,在国际贸易中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上,由于发达国家存在资本对劳动的替代,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并不具有竞争优势。而且,虽然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因其工资低而劳动力成本较低,但发达国家面对国内充分就业的压力,会以各种壁垒阻碍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从而造成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中,以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总是处于不利地位,出现“比较利益陷阱”。他认为要摆脱这种不利局面,就应当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转换的关键是将高新技术,包括从国外引进的高技术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结合。

此外,与发达国家相比,落后大国的最大优势是与劳动供给充足和低收入相伴的低劳动力成本。在不考虑非价格因素的情况下,以此优势为基础,他们能够在一些劳动力密集型制成品上获得较高的价格竞争力。但在现实的竞争中,许多非价格因素的介入,使得产品竞争力的决定由一维变成二维乃至多维,成为价格竞争力和非价格竞争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落后国家在非价格方面的竞争力太弱,它们总的竞争力水平就会显著降低(熊贤良,1995)。

从比较优势战略和赶超战略的内在逻辑可看出,它们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是渐进缓慢的发展道路,一个是跳跃式的发展道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后进国家的发展结果看,完全运用比较优势发展起来的国家是十分少见的,大多数落入了比较优势陷阱;同时,完全运用赶超战略也纷纷陷入了产业结构畸型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恶化,企业没有竞争力。而能发展起来的国家一般是综合运用两种战略。

上述的比较优势理论一般被称之为外生比较优势理论。随着对外生比较优势理论的局限的认识的深入,内生比较优势理论逐渐被经济学家重视起来。杨小凯和博兰(Yang andJeff・Borland,1991)在批评新古典主流理论的基础上,从专业化和分工的角度拓展了对内生比较优势的分析。左大培(2000)则从技术进步的另一角度表述了对中国遵循外生比较优势理论的怀疑和否定。他提出应当把产业技术密集化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强调通过扶植处于幼稚期的高技术产业来获取内生比较优势,为此应当制订促进技术进步的贸易政策。

我们认为,与外生比较优势理论相比,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对于我们的指导意义似乎更大。外生比较优势理论可以作为我国调整产业结构的指导原则,以纠正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高度扭曲的产业体系,这不仅能使我们取得更多的经济剩余,也会大大促进我国的就业。但是众所周知,运用外生比较优势理论也有很多缺陷,除了它苛刻的假设之外,它极易使发展中国家锁定在国际分工的低端,形成对本国初级产品和发达国家技术、资本密集品的双重依赖,从而落入“比较利益陷阱”;此外,现实也非自由贸易的天堂,我们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商品却使我们频频遭受贸易壁垒和反倾销调查之苦。避免落入陷阱的对策就是运用内生比较优势理论,重视培养我们的动态比较优势,谋求在更高层次上的竞争优势,逐步形成良性的产业升级机制。

知识产权优势战略作为国内经济学家新近提出的第三种发展战略,尽管尚未被研究者所重视,但向我们揭示了应对全球化时代残酷竞争和知识经济时代的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前瞻性和创新性。现实的国际经济活动并非如经济理论和模型描绘的那样美好,贸易摩擦不断;按照比较优势发展的中国制造业尽管取得的成就巨大,“中国制造”的产品已销往全球,但环顾全球500强和全球500强品牌排行榜,却鲜有中国的名字,绝大多数企业做着为欧美国家企业做嫁衣的工作,商品附加值的绝大部分被他们拿走,留给我们的除了只有少量的加工费用外,还有倾销的恶名。这固然与我们实施市场经济的时间短有关,但我国企业不注重研发,政府长期忽视专利制度建设,缺乏知识产权优势也有很大的相关性。经济的发展已由卖产品逐步迈进到卖标准的时代,拥有标准的前提就是要拥有众多的专利,拥有竞争对手没有的知识产权这种非对称优势。从这层意义上讲,知识产权优势战略在更高层次上指明了新时期经济发展战略的着力点。

三、我国发展战略的选择及依据

我们认为,一国采取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战略,不仅要考虑该战略的科学性、可行性,还要考虑战略选择时代的约束条件,归根结底,就是要考该国的国情。所谓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政治、经济、自然禀赋、历史发展阶段和综合国力现状等全面情况。我国发展的战略的选择必须紧紧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在考察我国的国情时,有两条原则必须不能忘记:

第一,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尽管冷战结束了,但世界并不太平,意识形态的对立并未消失。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大国,我们不可能完全采用比较优势战略,靠出口自己的初级产品来换回我们所需要的技术与资金密集型产品,而把关系自己国家安全和民族命运的钥匙让别人掌握。传统的赶超战略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尽管我们付出了代价,但这是任何一个大国都必须拥有的,特别是在当时冷战白热化时期为了生存必须拥有的。

当然传统的赶超战略所依据的后发优势理论也有缺陷。它认为后进国家可以直接引进发达国家一些成熟的技术实现自己的跳跃式发展,这样就可以节约大量研发成本和规避很多风险。客观的讲,在一些一般技术方面这样做是无可厚非的,一个国家即使强大的美国,也没有能力和精力在所有领域都实现创新。但是不要忘了,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如果我们热衷于花费大量的资金引进国外技术,而不注重自己的创新,我们将永远处于赶而不超的尴尬境地。

第二,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我们认为我国与外国最大的一个不同的约束条件之一是我国的人口问题。如此多的人口面临着就业的问题。如果我们不下大力气解决适龄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经济问题就会演变成严重的政治问题,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因此不少学者提出要以就业为导向全面调整发展战略。从这个角度讲,“用裤子换飞机”还得继续,比较优势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5

论文摘 要: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实现了将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与一国经济发展战略的成功结合,揭示了一国的要素禀赋结构、比较优势、产业变迁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逻辑关系。发展中国家为实现经济赶超,必须走跨越式发展道路,在产业结构变迁中遵循比较优势原则,以人力资本存量的快速提升为先导,实现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的突变以及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的赶超是经济赶超的关键。

近年来,理论界对于一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应采取什么样的经济发展和贸易发展战略有较多的讨论,在讨论中也存在较大的分歧。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较好地说明了一国产业结构变迁及经济发展的基础和路径,但在解释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和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方面遇到了较多的挑战。笔者试从比较优势角度论述发展中国家实现产业快速变迁和经济赶超的跨越式发展道路。

一、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及其科学性

林毅夫等从对赶超战略的批判入手,借助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经济发展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该理论认为,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根本差别在于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别。一国最具竞争能力的产业、技术结构是由其要素禀赋结构决定的。一个经济系统中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总体水平的升级,从根本上说,依赖于该经济中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因此,发展中国家要赶上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应该定位于尽快地提升本国的要素禀赋结构。而提升本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国所遵循的经济发展战略。遵循比较优势发展,会使得整个经济具有竞争力,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资本积累的速度将远高于劳动力和自然资源增加的速度,要素禀赋结构得到较快的提升。随着要素禀赋结构和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一个经济的产业和技术结构也会自然而然地升级。

正如比较优势理论揭示了国际分工和贸易的一般原理和规律一样,林毅夫教授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揭示了一国资源禀赋结构与产业发展关系的一般原理和规律。(1)要素禀赋差异是落后国与发达国的差异所在这一论断,指出了经济演讲过程的特点,经济的发展表现为要素禀赋结构的不断提升。(2)揭示了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应性。不可否认,一国要素禀赋结构状况对该国产业结构的形成具有重要制约作用,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状况与其要素禀赋结构状况存在对应关系。无论采取何种经济发展战略,要素禀赋结构都是最重要的既定外生变量。合理的产业结构是以要素禀赋结构为基础和支撑的,而一国产业结构的演变和升级无疑也要反映该国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动。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发展会得到促进,不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的产业发展会受阻。(3)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是产业发展以至于一国经济发展的内在决定因素。发展中国家要想实现产业结构的快速演进,接近并赶超发达国家,必须注重要素禀赋结构的提升,从比较优势上寻求突破。

比较优势战略的合理性和适用性是由比较优势理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决定的。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分工和贸易的基础,由斯密的绝对成本论到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再到赫克歇尔和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形成了完整的体系。这个理论揭示了国际贸易领域客观存在的经济运行的一般原则和规律,萨缪尔森称之为“国际贸易不可动摇的基础”。绝对成本论不仅指出了产品的绝对成本是一国贸易的基础,第一次论证了国际贸易的互利性质,而且揭示了绝对成本优势的来源:一是自然禀赋的优势,二是人民的特殊技巧和工艺上的优势。比较成本论的“两优择重,两劣择轻”思想则揭示了分工和贸易互利性的一般特征,指出不论一国处于什么发展阶段,都可按照比较优势的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并从中获利。要素禀赋理论从各国要素禀赋差异的角度说明了比较成本产生的原因,提出了通过要素选择和合理组合降低成本,获取贸易利益的思想。

二、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不足

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在理论界得到一定的认同,但也遭遇到大量的批评。郎永清(2004)认为,要素禀赋对产业结构的形成的确具有重要作用,但由于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存在,一国的产业结构并非仅由要素禀赋结构先天决定。一国的经济能否实现持续增长主要取决于其在国际分工格局中的位置。如果一国的要素禀赋在较为落后的产业方面具有比较优势,那么,根据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该国在国际分工中将一直处于不利位置。因此,如果片面强调要素禀赋对产业选择的决定作用,有可能损害一个国家长期发展的可能性。胡汉昌和郭熙保(2002)认为,比较优势战略存在的问题表现在:第一,就现实的对外贸易而言,比较优势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收益不可能长期化。第二,就长期的对外贸易而言,比较优势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也不能自动、自发地向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第三,就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而言,比较优势战略不能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战略。理由在于,一是大国对外贸易作用的局限性和复杂性,二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无力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三是对外贸易的引擎作用是有条件的。第四,比较优势战略忽略了制度和文化对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此,渐进式、分步式的追赶战略即后发优势战略是可行的选择。郭克莎(2003)认为,中国的对外贸易战略虽然要重视发挥比较优势,但不能以比较优势战略作为基本的战略模式,而需要突破以比较优势理论为基础的传统国际分工模式的束缚。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理论依据,是以动态比较优势为基础。以比较优势的转换为导向,同时有选择地利用静态比较优势,有重点地推行逆比较优势战略。廖国民和王永钦(2003)认为,一国即使具有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如果存在技术劣势和竞争劣势,该国的产业也必将缺乏国际竞争力,不可能从专业化分工和国际贸易中获得持久的好处。而一国哪怕不具有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但如果交易效率和规模经济存在比较优势,该国在分工中同样具有竞争力,能够充分享受到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内生比较利益,从而能较快地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并实现向发达国家的收敛。

笔者认为,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没有对比较优势战略与国际分工、对外贸易的关系及相互影响进行充分的分析,这是该理论遭到批评的一个主要原因。廖国民和王永钦(2003)认为,中国劳动力优势,是静态的低端的要素优势,劳动生产率和技术的劣势会自然抵消这种优势。规模经济理论(朗永清,2004)也说明了只存在高级要素的优势,而不存在低级要素的优势。因此,落后国家由资源禀赋结构所决定的在国内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和产品在国际上不一定有竞争优势。发展中国家本身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可能会变成劣势,结果可能是陷入比较利益陷阱,导致贫困化增长。这必将影响到国内有比较优势产业的经济剩余的积累速度,从而延缓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这个角度说,认为由落后国家的比较优势所形成的产品收益不能长期化,其比较优势不能自动带动产业升级的批评是有理论依据的。

第二,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虽然揭示了一国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但要素禀赋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对应性不具有先验性,而是具有后验性。即一国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竞争力是以其要素禀赋结构为基础和支撑的,产业结构必须符合要素禀赋结构状况,但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并不必然地带来产业结构的升级及其竞争力的加强。只有在把一国经济发展看成是封闭的自然演变过程时,要素禀赋结构决定产业结构的先验性才能成立。最先发展的国家其产业发展往往是自然演进的,而后起国家大多必须走跨越式扶持发展的道路。

根据比较优势战略理论,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要得到发挥,需要有一个能够反映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程度的要素价格结构,即熊贤良(1995)所说,比较优势已经充分反映到产品价格上。但发展中国家由于其市场所固有的缺陷,这个条件是不存在的。因此,比较优势战略理论运用于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的不适应性。

第三,更重要的,没有充分论证一国特别是落后国家比较优势及比较优势升级的来源,因此也就很难充分说明落后国家何以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赶超。尽管比较优势战略所考察的一国要素禀赋结构从而比较优势是动态的,但落后国家如果一味遵循比较优势战略以实现产业结构自然升级,这个过程是过于缓慢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勾画了一个经济自然演进的图景,而忽略了在历史进程中,一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往往是遵循跨越式途径,自然演进者通常是被世界经济所被抛弃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史也说明了经济发展本身并不是一个自然演进过程,而是跨越式发展过程。没有原始资本积累,就没有英、西、葡、荷等国要素禀赋结构的快速提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无法迅速建立。美国、德国是靠保护扶持了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后起国家日本、韩国等则采取的是跨越式发展来培育具有竞争优势产业的要素禀赋结构,从而实现了经济赶超。在西方社会进入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时期,我国明清封建王朝排斥创新,没有实现跨越式发展,最终沦为半殖民地。

落后国家要实现对发达国家的追赶甚至超越,必须首先实现其要素禀赋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突变,从而快速建立起在前沿产业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显然,比较优势战略理论没有对这种突变及其发生进行充分的解释。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6

内容摘要:比较优势理论作为一个成熟的经济学理论,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变革中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和重视。区域物流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产业和增长极,它的发展,不仅关系着物流作为一个行业的兴衰,更是对区域经济、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产生影响。如何在比较优势理论的指导下实现区域物流的创新发展是本文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比较优势 区域物流 创新模式

比较优势理论对区域物流发展的重要意义

比较优势理论产生并形成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两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李嘉图先后提出了绝对成本论与比较成本论,20世纪30年代瑞典两位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又提出了要素禀赋论,认为比较优势产生的根源在于各个国家生产要素禀赋的不同。这种理论形成的背景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对这种理论更加信赖。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讲,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模式的差异,比较优势理论早期较少的被运用在经济发展中进行探析,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和企业的管理者意识到运用比较优势理论对企业制定目标、战略规划的可操作性和优势。

对于区域物流而言,区域物流作为一个新型产业能否得到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密不可分。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规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该地区经济活动的类型和种类。具体到区域物流发展,区域经济下的各种环境要素差异,使得不同地区的区域物流发展面临着不同的问题,一个地区是否适合发展区域物流,应该以何种模式发展区域物流这些都需要根据区域特征因地制宜。一个地区和一个产业要实现融合的最佳效果,实现利益最大化,就必须对本地区的比较优势进行分析,将这种比较优势转化为地区强大的竞争优势,实现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行业的共同发展。因此,有必要将比较优势理论运用于区域经济和区域物流的结合分析,这对于区域物流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和一个有效的保障方式,在这种理论指导下制定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才能实现区域物流的稳健发展。

比较优势理论内涵解析

比较优势理论作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学的产物,并不一定完全适合于我国的经济形势和经济格局,因此,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除了保留原有的相关理论以外,在新时期,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特色,我国的经济学家和理论工作者又将比较优势理论的内涵进行了新一轮的拓展和升华。

(一)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的来源是是生产中所需要涉及到的不同生产要素。根据不同的生产要素学说,比价优势的内涵也不尽相同。国际上的通行理论标准是将比较优势分为两种,一种是外生比较优势,而另一种则是内生比较优势。外生经济优势是指由外部与经济系统的各种因素所决定的客观状况和水平,是先天性的条件差别所带来的优势利益,这主要包括自然资源、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这是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重要内容。内生比较优势是指由经济体系运作内部各因素影响决定的优势利益,这种比较优势不是先天存在的,而是需要发挥人的主观劳动积极性,围绕着既定利益标准展开拓展活动。例如当某一个国家决定重点支持某一个行业时,就会内生出原本并不存在的经济优势,这可能包括国家对行业的资本投入加大、政策倾斜更加明显、组织制度更加合理等一系列主动创造才能存在的优势。从比较优势理论来看,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占据主导地位的要素即为比较优势的主要来源。这些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内容和模式都已经相当成熟和完善,这也是区域物流比较优势必须关注的部分。

(二)拓展的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的运用和发展,相当于一次意识理念的移民和融合。传统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优势比较理论必然有许多与我国的经济水平和经济现状不相融合的部分,对于这种现象的出现,应该遵循我国的客观情况,对于比较优势理论选择性的借鉴运用。同时,联系我国特有的新趋势和新情况,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内容进行丰富和发展,打造出适合于我国国情的特色比较优势理论。

我国优势理论的拓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外部规模经济优势。从经济学的理论评述上,外部经济是指当整个产业的产量(因企业数量的增加)扩大时(企业外部的因素),该产业各个企业的平均生产成本下降,外部规模经济优势是一个行业的规模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可能出现的一种比较经济优势。第二,后发优势。后发优势其实是一种经验借鉴优势,它是指在世界上已经存在着众多发达国家的现状下,相对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可以从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经济发展道路中借鉴经验和吸取教训。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作出更明智的发展战略,从而避免出现发达国家已经出现过的错误和已经走过的弯路,以更加科学便捷的方式途径实现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目标,缩短同经济水平较发达国家的差距。对于我国这种发展中国家而言,对后发优势的关注,是新时期比较优势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创新比较优势。创新优势与传统比较优势的不同在于,传统的比较优势都是基于已经存在的要素进行比较,创新优势是指大家都没有的,但是可以通过创新来制造和实现的。从这个层面上来讲,无论是发达国家抑或是发展中国家,在创新比较优势上都处于同一起跑线,每个国家和地区都能够结合特色进行创新,将这种比较优势落到实处,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

比较优势理论下区域物流发展的模式创新

通过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历史、发展和现状的分析,我们对比较优势理论已经有了较为全面和清晰的认识,如何将比较优势理论顺利的运用于区域物流的发展中,如何实现比较优势理论下区域物流发展的模式创新,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自然环境优势

自然环境作为自然资源的一种,属于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内容。由于物流行业的特殊性,对于交通的便捷度比一般的行业要严格许多,因此从自然环境角度来考察区域物流是否应该发展和如何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国的地势走向是西高东低,南方地区多丘陵,这种先天的自然环境因素就决定了一个地区的交通便捷发展程度。一个区域是否适合发展物流业,交通状况是首要的考虑因素。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中东部地区更加适合发展物流业,因为有四通八达的铁路、公路、航线组成的运输网,并且地质条件比较平稳,从便捷性和稳定性上都有利于物流业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优势

区域物流的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在有些地区,区域物流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极。区域物流能够带动区域经济的灵活发展,同时,区域经济的整体水平又影响着区域物流的发展类型和发展规模。在我国,不同区域经济的优势产业和优势项目各不相同。区域物流的发展必须向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产业靠拢,才能够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例如在煤矿也比较发达的山西、河南地区,物流运输的主要内容应当就是以能源运输为主的物流方式,一是有广大的市场,二是有成熟的运作模式。对于经济水平相对发达的沿海地区,外贸行业发展较快,因此与之匹配的应该就是以消费购买为主的小商品物流运输,这也是我国近年来区域物流发展中的一个重要增长点。把握好区域经济发展的优势,才能对区域物流的对象、模式有比较精准的定位。

(三)重视外部规模经济优势

规模经济优势意味着相对成熟的发展行业和发展模式。对于区域物流的发展而言,当一个地区的物流水平已经较为平均和稳定的时候,就应当考虑整合该地区的各项物流资源,形成庞大的规模经济。这种规模经济,不仅能够增加区域内部各个物流企业的竞争实力和协作水平,更加能够加强区域与区域之间物流活动的规模,进而促进整个物流市场的发展。对市场需求的重视,有利于培育本区域战略产业的竞争能力。规模经济在规模扩大的同时,可以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成本优势,而成本优势是每一个需要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企业都关注的问题。但是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区域物流的发展还是处于各自为战的起步阶段,平均成本较高,整个物流行业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

(四)政策倾斜优势

区域物流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产业,其发展壮大必然会受到各种国家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影响。对于我国这种政府在尊重市场规律前提下有效的宏观调控政策,适当的政策倾斜会给整个行业和企业带来相应的比较优势。政府重视对物流企业的政策支持,有利于物流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有利于培育物流产业的竞争优势。同时,由国家的政策支持,可以制定国家的战略性物流发展政策,促进物流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促进外部经济产业的发展,重视对高级要素的培育,有利于尽快获得强大的国际竞争能力。

(五)培养区域竞争优势

各种比较优势,归根到底是为了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因此,将各种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的竞争已是全方位的竞争,这种竞争优势的打造,除了企业内部的成本优势以外,还需要制定适合全行业的区域物流业系统发展的竞争规则,实现区域物流之间、区域物流内部的良性竞争,良好的竞争环境才是企业得以继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六)技术创新优势

从经济发展趋势来看,我国传统的劳动力优势将逐步减弱,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各行业追求的重要方面。对于区域物流的发展而言,这种技术的创新主要是指对物流集散技术、与交通工具的对接合作技术等方面的创新。在全行业的操作模式都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谁能够有效抓住技术领域的创新,谁就将站在全行业的制高点,取得属于自己的比较优势,从而加强自身竞争力的建设。

(七)法制健全优势

区域物流作为一种经济活动,除了受到市场经济的波动影响以外,也应该受到国家法律的规制。我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所有的民事活动、经济活动都应当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但是现阶段,我国的经济法并没有对物流行业进行明确的立法,这是法律的滞后性使然。但是当区域物流逐渐成为一个大规模的行业时,法律就必须重视这种在全国范围内经营的经济活动,明确而规范的立法,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规制,更是一种保障。有了健全的法律,企业的发展壮大就有章可循,并且,更容易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实现与外部经济体的协作和发展。这是区域物流往国际化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区域物流的发展,并不是单独一个物流行业的发展,它受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一个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物流产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政策、税收政策、市场准入政策、人才培养政策等都影响到一个地区的区域物流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将区域物流的发展与比较优势理论相结合的一个重要好处就是,可以通过对各个细节要素的考察比对与区域物流的发展模式结合起来,建立恰当的研究模型和综合指标评价体系,才能真正地把现代经济理论与我国物流发展的前景相结合。同时,积极拓展比较优势理论研究的新模式,根据比较优势动态拓展的理论模式,在坚持现有比较优势的基础上,通过技术创新提升比较优势结构,通过制度创新发展我国的区域物流产业,实现区域物流产业的长期发展。这是将比较优势理论运用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研究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陈依慧.比较优势与中国产业发展战略选择.商业经济与管理,2003(4)

2.何国勇.比较优势、后发优势与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经济学家,2004(5)

3.赵晓晨.动态比较优势理论在实践中的发展[J].经济经纬,2007(3)

4.张军.依靠技术创新提升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J].特区经济,2008(3)

5.韩美贵.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南京现代区域物流体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5

6.叶杰刚.国内外物流理论研究概况[J].经济学动态,2000.4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7

【关键词】县域经济;理论基础;比较优势;产业结构;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解读

国内外的县域经济理论研究绝大部分都是借助于对区域经济的研究,县域经济在国外的基本定义为一种区域经济,它是以广大农村为腹地,以集镇为纽带,以县城为中心的一种区域经济,因此它具有资源丰富、区域广阔、生产门类齐全、人口众多的结构特点,其结构特点就像生物细胞或者原子一样,都拥有一个核心和一个能够互补的区域。

在我国如火如荼的县域经济研究中,国内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在研究过程中,大家通过借鉴和引用西方的区域经济学、发展经济学、地理学等理论来发展对中国县域经济的研究,使得国内的县域经济研究理论出现了快速的发展。其中,代表性的理论基础有以下面几种,它们在我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1.区域比较优势理论

比较优势理论,有的也把它称为比较利益说,学术界普遍认为这种理论最早来自亚当·斯密(Adam Smith)。比较优势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即以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绝对比较优势理论与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的相对比较优势理论为代表的发展阶段;第二阶段,即以资源禀赋理论(Factor Endow.mentsTheory)为代表的发展阶段,资源禀赋理论又称赫克歇尔-俄林模型(简称H—O理论);第三阶段,即以二战以后的新贸易理论为代表的发展阶段。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根据这一理论,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比较优势是和一种和国家的资源禀赋有关的优势,是一种具有相当竞争力的天然优势,但它要有效发挥就必须借助其它因素的支持:比较优势强调得更多的是某一个国家产业发展的可能性大小;某一个国家拥有比较优势并不等于在现实经济中该国拥有的实际竞争力。但比较优势理论对国际经济发展的作用仍然是不可低估的,在现实经济中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比较优势理论明白地告诉我们:地区之间的产业发展必须扬长避短,才可能取得最好效益。

从系统科学的角度看,比较优势理论是县域经济的定位理论。它试图解决一个子系统如何在大系统中定位的问题。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表现为比较成本优势,它是指各个国家在相同的资源禀赋条件下由于要素生产率或生产技术的相对差别(而非绝对差别),以及由此产生的而形成的优势;第二方面表现为资源禀赋优势,它是指由于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蕴藏、气候条件等方面的不同所导致的各国专门从事不同部门产品生产的格局,由此产生的相对成本的差别而形成的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目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被广泛地应用。我国的很多县,特别是位于中西部的许多县,可以说都是发展中地区,因此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比较优势理论也同样得到广泛运用。

2.区域产业结构化理论

区域产业结构是在特定区域范围内经济空间布局组合的结果,具体是指特定区域范围内,具有不同发展功能的产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在某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为什么会拥有某种类型的产业结构?这完全取决于该区域对经济空间布局的总体要求和区域的优势。一般来说,某个区域的优势主要包括三种优势,即体现在资源、区位以及发展阶段上。通常要充分发挥某个区域的优势,关键之处在于必须建立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怎样算合理?那就是这样的区域产业结构能充分体现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发展阶段优势。具体来说,就是要在实践中遵循比较优势理论,并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正确选择既符合区域优势又符合发展阶段的产业,从一个地区来看,要分清主导产业和专门化产业,打造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的区域产业结构。

经济结构优化理论已经被广泛地运用于县域经济的发展中,并一再被证明这是制定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必不可少的理论。这其中主要是指产业结构优化理论。所谓产业结构的优化,是指在县域经济发展中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状态。它是指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主要依据产业技术经济关联的客观比例关系,遵循再生产过程比例性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使各产业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它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技术进步,使产业结构整体素质和效率向更高层次不断演进的趋势和过程,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发展。

根据区域产业结构化理论,我国大部分县域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都应该是提高二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但二三产业内部具体确定哪些作为支柱产业,哪些作为新兴产业,哪些作为有潜力的产业来扶持,就必须充分考虑本县的实际情况以及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3.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区域经济发展理论大量出现并且逐步走向完善,但始终围绕区域经济增长这个核心。以经济均衡增长理论和非均衡增长理论两种最具代表性。

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理论主要包括:莱宾斯坦(H.Leiben-stein)的“临界最小努力”理论、罗森斯坦·罗丹(P.N.Rosenstein-Rodan)的“大推进”理论、纳克斯(R.Nurkse)的“贫困恶性循环”理论以及赫克歇尔-俄林(E.Hecksher与B·Ohlin)的资源禀赋理论等。这些理论认为:不发达地区存在着生产与消费的低水平均衡状态。这些地区的经济要增长,就必须要打破这种均衡的状态,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同时获得增长。这个理论适用于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描述和开发,为发展中国家迅速摆脱贫穷落后困境,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一种理论模式,指出了一条快速发展的路线,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并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实践产生了一定影响。

非均衡增长理论主要包括:缪尔达尔(G.Myrdal)的“回浪效应”与“扩散效应”理论、赫尔希曼(Albert.O.Hirschman)的不平衡增长战略、佩鲁(F.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威廉姆森(J.G.wil—liamson)的倒“U”型理论以及综合很多学者形成的梯度推移理论等。这些理论认为:不发达地区存在着生产与消费的低水平均衡状态。由于经济落后地区的资本有限,不可能大规模地投向所有部门,要实现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就只能集中资本投入到几类有带动性的部门,通过有带动性部门的经济优先发展,促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得到增长。

4.可持续发展理论

二十世纪特别是五、六十年代以来,人类一直在不断反思自身的发展对资源环境乃至人类自身所造成的破坏和伤害。人们逐渐意识到,传统的发展方式带来了生态失衡、环境污染、资源耗竭以及贫困人口增多等一系列经济、社会、资源、环境问题,殃及到了人类乃至地球生物的生存与发展。例如,一些化学工业发达的国家,大量含汞的废水污染水体,汞进入食物链,使人体血液的含汞量超过正常人的10多倍,连北冰洋的企鹅体内的含汞量也超过正常企鹅的3-5倍。种种不祥迹象引发了一场全球性的危机意识,人们迫切地在寻求新的发展方式来指导人类的未来,可持续发展理论就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渐形成的。可持续发展表达的是一种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子孙后代之所需、不损坏地球生命系统的发展观。

在1987年当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发表的《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后,国际社会纷纷响应。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21世纪议程》,我国也于1994年发表《中国21世纪议程》,2003年,又制定了《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

可持续发展理论自形成以来一直处于不断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这一理论的解释也是异彩纷呈。仅到1989年,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己多达13页纸,并且,这个清单还不是毫无遗漏的。

尽管如此,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思想是一致的。这个核心思想为人们所传递的共同信念就是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以及生活质量提高的基础上。它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的和谐,使人尽其才、地尽其力。

可持续发展不单指生态发展,而是包括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它要求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赢。生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注重生态效益,在开发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好环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经济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注重经济效益,经济发展必须把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有机统一起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注重社会效益,促进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也需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对于县域经济的研究,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大体都是以经济学作为理论基础。虽然近年来县域经济在我国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它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就总体而言都还欠缺,同时,又因为县域经济研究的理论基础主要依托国外的区域经济理论,这其中很多与我国的实际国情又不尽相同。所以,找到更适合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理论,尤其是找到适合西部地区提升县域经济实力的理论就成为理论界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段培君.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的系统框架[J].中国软科学,2003(06).

[2]刘全忠等.关于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思考[J].中国经济导刊,2006(10):45-50.

[3]纪明.县域经济发展理论体系的构建[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1).

[4]徐高.县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时代金融,2011(33).

经济发展优势论文篇8

关键词: 比较优势;显示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战略;比较优势陷阱

中图分类号:DF 1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2006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到创纪录的1.76万亿美元,增长24%;其中出口9691亿美元,增长27%;进口7916亿美元,增长20%。截止到2006年,中国外汇储备也累计过万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拥有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中国改革开放后采取的基于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的贸易政策所取得的经济增长奇迹是有目共睹的,但最近几年中国能源危机、贸易摩擦不断、产业升级困难、某些沿海地区出现人力资源短缺等经济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思考。

在经济发展理论上,经济学家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注:在本文中提到的地区是指世界上有些经济独立但不是国家的区域。)开展对外贸易能够促进经济增长这个问题上早就达成了共识,但是究竟采取哪种经济发展战略却一直存在着争论。有人提出传统的比较优势发展理论已经不适应中国经济的发展,取而代之的是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等经济发展理论。

本文拟介绍比较优势理论及其经济发展战略,分析中国目前所具备的显示比较优势,进而提出一些中国现阶段仍然需要基于比较优势理论来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原因。

一、比较优势理论与发展战略

比较优势理论产生于对国际贸易现象的分析,也是国际贸易的基础理论之一,并随着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

大卫•李嘉图对国际贸易模式的研究是比较优势理论的起点。按照李嘉图的论述,所谓比较优势就是由于劳动生产率差异而引起不同国家生产同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相对差异。李嘉图认为,每个国家都应该集中生产并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并从中获得社会福利的提高。这种见解在李嘉图年代及其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了自由贸易理论的真知灼见。但随着经济实践的发展和现代经济学的崛起,李嘉图比较优势理论的单一劳动生产要素投入的假设在解释多种比较优势来源时就发生了困难。

随着贸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理论”(H―O理论)弥补了李嘉图理论的局限,引入了多种要素投入假设的分析框架。萨缪尔森、罗勃津斯、斯托尔托等人在H―O理论基础之上,进一步揭示了贸易对生产、消费和收入分配的影响。H―O理论解释了要素禀赋结构相差较大的国家之间的贸易,至今仍然可以解释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以资源禀赋差异所决定的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贸易,从这一点来说,H―O理论是正确的,而且没有过时。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规模优势的出现,H―O理论无法解释发达国家之间大量的行业内贸易。

在H―O理论之后,“里昂惕夫之谜”的提出使得人们对H―O理论的普适性产生了怀疑。这种怀疑丰富了比较优势理论,有研究者通过对H―O理论进行改进,引入人力资本、土地等生产要素在更为广泛的基础上来考虑国家之间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就能够解释难题,并且实证检验结果也证明上述改进基本上是有效的。另一部分研究者通过放弃H―O理论的部分重要假设条件来构造“新的贸易理论”。其中,以克鲁格曼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放弃H―O理论关于规模收益不变和完全竞争的假定,研究规模收益递增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克鲁格曼的贸易理论实际上说明了一个国家可以从规模经济上获得比较优势。以弗农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放弃H―O理论关于贸易参与国在获得生产技术方面具有相同可能性的假定,研究不同国家的企业获得不同水平技术的可能性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弗农的贸易理论的提出让人们认识到不同国家之间的技术上的差异也是比较优势的来源之一。规模经济贸易理论和技术可获得性差异贸易理论既可以用来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也可以用来解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也有部分研究者从收入水平的差异、消费者偏好等需求方面提出了有关国际贸易的相关理论,部分解释了收入水平相当的国家之间的贸易。

以上是对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个简单回顾。国际贸易是一个重要而又复杂的经济现象,单个经济理论模型当然不能解释所有的国际贸易实践,但这些模型提供了现有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框架,也为国际贸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从这些理论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从供给方面还是需求方面对贸易现象做出的解释,贸易产生的原因归根结底在于不同国家贸易产品价格上的差异,而这些价格差异就是来源于不同国家生产成本上的比较优势不同。因此,到目前为止,无论是国际贸易的理论研究还是实证研究都支持一些现有的对国际贸易的基本认识:比较优势是贸易的基本动力,而要素禀赋与技术差异是决定国际分工方式与贸易结构的主要因素[1]。

既然比较优势是贸易的基本动力,并且贸易的发展是促进一个国家经济增长和资本积累的重要源泉之一,而来源于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异、技术水平不同等因素的比较优势决定了最终贸易产品价格水平的高低,那么可以认为,如果一个国家按照其要素禀赋结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其产业和产品的专业化分工,就成了这个国家在全球化时代提高其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依据。这就是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理论的逻辑基础。

特别值得介绍的是,林毅夫及其合作者提出的比较优势战略理论是一种针对发展中国家如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赶超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该理论认为,落后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根本差别在于要素禀赋结构的差别。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会诱导发展中国家的企业进入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这样的企业和产业才有自生能力,并能够从本国的比较优势中获得最大的竞争优势,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剩余,国家才能够最大限度地积累资本;同时,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国家的企业能够低成本的从更为发达的国家引进先进技术,从而使得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报酬率不会因为资本快速积累而迅速下降,进而使发展中国家的要素禀赋结构与发达国家不断接近,产业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较快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水平向发达国家收敛,最终达到获得高层次竞争优势和提高人均收入水平的目的。根据比较优势发展理论,发展中国家的产业按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协作,经济发展会沿着一定的路径自然演进(自然资源密集型――劳动力资源密集型――资本和技术密集型)(陈飞翔,1994;Lin、Cai and Li,1996)。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知道,比较优势理论是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它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和指出了一个国家发展国际贸易的方向。在全球化时代的背景下,对外贸易在一个国家经济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而比较优势理论也就成了一个国家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经济理论之一。

二、中国现阶段的显示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战略是针对发展中国家提出来的,实际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在遵循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国民经济从资本密集型的、以重工业为导向的发展战略转向劳动密集型的、以比较优势为导向的发展战略,这一转变使得中国能够更好地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并在过去20多年中极大地刺激了贸易和经济的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发展奇迹。

许多学者通过一些实证研究证明了中国以比较优势为导向的发展战略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国际贸易的增长,进而带动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Chang和Ping(2002)的研究具有典型的代表性。他们首先用RCA方法度量了中国(1980-1998年)各行业(SITC0-8)的显示比较优势,结果表明:中国在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并且在1995年之后资源密集型行业不再具有显示比较优势,这说明我国已基本实现从资源密集比较优势向劳动密集比较优势的转变,但是,我国在绝大部分技术和资本密集型行业还处于比较劣势。他们构造了一个计量模型证明,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显性比较优势对出口和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陶俊用类似的方法验证了Chang和Ping的观点,随着对外开放的逐渐扩大和贸易自由化的影响,中国的显性比较优势指数逐步与其劳动资源密集的禀赋相吻合。在中国经济的转型过程中,比较优势可以合理地解释中国出口商品的结构和数量的变化[2]。

上述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比较优势发展战略在中国的成功,也验证了处于发展中的中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但是,这些研究基本上是采用2000年之前的数据。笔者将增加中国加入WTO之后的相关数据,一方面从中国近五年来的进出口商品构成的绝对数据的变化情况看比较优势的变化,另一方面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出各种商品的RCA指数来显示中国比较优势的变化。下面表1和表2分别是中国加入WTO之后5年的进出口商品的有关数据: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文中其他数据除非特别说明都是同一出处。按标准国际贸易分类(SITC),出口产品包括十大类:0―食品和鲜活动物,1―饮料和烟草,2―非食用原料,3―矿物燃料等,4―动植物油等,5―化学品及其相关产品,6―按原材料分类的制成品,7―机械及运输设备,8―杂项制品,9―未分类的产品。通常将0―4类初级产品定义为资源密集型产品,第6、8两类制成品定义为劳动密集型产品,而5、7两类制成品定义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第9类定义未分类的其他产品(这类产品在进出口中的数量很少)。

首先,从中国加入WTO之后的进出口商品构成的绝对数据看比较优势的变化。从表1中可以看出,中国出口商品的前三甲是第6、7、8三类产品,并且这几年来的增长速度很快。从表2中看出,中国历年来最大的净出口产品是第8类杂项工业制成品,2005年净出口值高达1333.2亿美元(2005年中国全部的净出口值刚刚过1 000亿美元),这些杂项工业制成品(包括纺织品、服装、鞋类、玩具、家具等)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中国净进口的产品主要有第2、3、4、5等四类产品,这些产品不是资源密集型就是资本密集型的产品,而资源和资本正是中国相对稀缺的资源。因此,中国目前的贸易格局基本上可以用要素禀赋比较优势理论来解释。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出口量最大的第7类产品,这类产品属于国际贸易中比较活跃的大宗贸易产品,贸易的数额较大,并且这类产品中有很多种商品都属于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商品。从表2中可以看出,第7类产品近两年来已经成为中国的净出口产品了,而且在2005年的净出口额位居第2名,达到616.3亿美元。这说明中国在发展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中国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市场分额。

其次,从RCA指数看中国的比较优势变化。匈牙利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ela Balassa)提出的显示比较优势(RCA)指数用来衡量一国j的出口商品i的显示比较优势,由该种商品占国家总出口的比重相对于在世界出口中的比重来决定。其具体计算公式①如下:

注:①公式中X表示出口值,脚标i,j分别表示行业和国家。如果RCAij值大于1,则表示该国家在这种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反之,若该指数小于1,则这种产品没有显示出比较优势,或者说显示出比较劣势。

②根据联合国世界贸易统计数据计算。

表3和图1就是根据RCA指数的计算公式和相关年份数据计算出的中国各种商品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及其趋势图。从表3和图1中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代,中国的显示比较优势在于资源密集型产品,其次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到1990年代初,随着中国的进一步开放,中国的显示比较优势由资源密集型产品向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转变,并从1995年开始,中国的显示比较优势完全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从1990年开始,中国一直以来最具比较优势的产品是第8类产品,这类产品都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样值得关注的是第7类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显示比较优势的变化,在2003年之前,中国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一直处于显示比较劣势,但相对于其他产品RCA指数的下降趋势,第7类产品RCA指数一直呈现出较快的上升趋势,并在近三年中显示出比较优势。这说明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带动了产品、技术结构的升级。

注:①此图以表3的数据为基础,图中横坐标数字1―9依次表示表3中1980―2005的各个年份。

通过数据分析中国现阶段的显示比较优势,我们可以得出三个结论:(1)中国在改革开放中实现了显示比较优势从资源密集型产品到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转换;(2)中国现阶段最大的显示比较优势仍然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3)中国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劣势一直在减弱,并初步显示出一定的比较优势。

三、中国现阶段的发展战略选择

对上述数据的分析证实了比较优势发展理论在中国经济发展实践中的成功,依此看来用比较优势发展理论用于指导制定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可行的。

但经济学界永远都是一个充满争议的领域。经济发展理论界还有另一种声音,那就是“比较优势陷阱”的存在。该理论认为,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来参与国际分工,将永远成为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国。在科技创新突飞猛进的国内外环境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难以为继,从长远来看,最终会失去竞争优势。国外也有学者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在适用范围上有极大的局限性,它没有抓住现代世界经济中取得经济成功的决定性因素,因而不可能为制定合适的政府政策提供相应的理论指导。辛格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呈现不断恶化的情况。发达国家凭借其贸易垄断地位,仍对发展中国家采取歧视性贸易政策,这进一步把发展中国家推进了“比较优势陷阱”。

基于“比较优势陷阱”的存在,很多经济学家主张不应该按照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取而代之的是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实际上,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与比较优势理论有很多相通之处,各自又都在其应用的前提条件下自成体系。值得指出的是:(1)如果可以认为“动态比较优势”理论隐含的条件之一在于当一个国家要素禀赋结构升级时,政府必须对产业升级时率先进入新产业的企业提供一定的补贴以补偿创新的外部性,这个观点与比较优势战略理论的观点是一致的。但是,大多数学者在运用“动态比较优势”这个概念时仅仅是指本国当前没有、将来才会有比较优势的产业,这样来制定经济发展战略难免会陷入违背比较优势的赶超战略的误区;

关于一个国家采取违背比较优势的发展战略下的种种内生的经济制度安排及其经济绩效表现的有关描述请参见林毅夫等人的相关文献,在这里不赘述。(2)竞争优势理论中强调的竞争优势与比较优势之间并不存在相互对立的替代关系,相反,只有充分地发挥经济的比较优势,一个国家才有可能创造和维持自己的产业竞争优势。在实践应用中,竞争优势理论提出的国内市场规模、产业群聚等原则是企业和国家在选择行业时有用的参考原则,但竞争优势理论没有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路径问题做出回答;(3)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基于本国要素禀赋结构升级而保护本国现有的比较优势产业的升级,这与比较优势经济发展战略殊途同归。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一般用于讨论同等发展程度的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政策和贸易关系,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实际操作中实施战略性的贸易政策的成本较大。因此,相比于其他理论,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理论中的前提条件更符合发展中国家经济所处的阶段,经济发展路径更适用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

综合比较优势原理和前面数据分析中的结论,笔者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在中国现阶段仍然是适用的,并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适用,中国经济贸易发展战略的制定仍然应该以比较优势发展理论为基础。理由如下:

第一,比较优势是贸易的动力之一,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能够很好促进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纵观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和世界各国的经济实践,比较优势是贸易的基本动力,贸易的发展是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第三部分中的数据说明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按照比较优势战略发展实现了对外贸易蓬勃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应该注意的是,经济发展促进的资本积累将引起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2006年底,有人估计,广州市2006年人均GDP突破10 000美元,进入发达经济的门槛;另有数据显示,上海、深圳、苏州、厦门、大连等发达的沿海地区也将相继进入这个门槛。,从而本国比较优势也将发生变化。如果没有适时进行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必将出现引言中提到的相关经济现象。因此,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的制定应该抓住变化的比较优势适时引导有条件的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进而得以更好的发挥变化了的比较优势。

第二,现阶段中国并没有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比较优势陷阱”与比较优势原理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他们是对立统一的。作为一把双刃剑,它提醒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必须考虑遵循比较优势原理的同时也要规避“比较优势陷阱”。第三部分中的数据分析表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导向的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成功的实现了显示比较优势从资源密集型产品转向劳动密集型产品,同时,随着资本积累水平的提高,要素禀赋结构出现了一定的升级,反映出了产品、技术结构的升级,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有所显示。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中国经济并没有陷入“比较优势陷阱”,而是沿着比较优势的发展路径升级。

第三,现阶段中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显示比较优势在国内很多地区中还未得到充分的发挥。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贸易形式的转换过程来看,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在劳动力成本未大幅上升以前,不宜转换成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特别是对我国这样一个劳动力充裕、就业压力巨大的大国而言更是如此。根据上面的数据,我国大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显示比较优势指数约为2.2,差不多是刚刚显示出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型产品RCA指数的一倍。而韩国及我国香港地区、台湾地区1980年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显示比较优势系数分别是4.95、6.98、5.24,这就说明了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发展,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差异很大,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在过去的20多年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西部地区还有很大的释放空间。这也就是说中国还是应该按照比较优势理论来发展经济,在比较优势发生变化的沿海地区可以扶持和鼓励主动承接国外资本和技术更为密集型的产品生产实际上有数据显示,大多数的跨国公司先前在东南亚、香港、台湾地区的相关资本和技术更为密集型的产品也在向中国大陆转移,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在向西部地区转移。,在一些欠发达的地区承接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继续发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最大限度提高资本积累,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从而促进全面的产业、技术结构升级。

第四,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有利于经济中的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根据发展经济学的研究,经济增长来源于资本的积累和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依赖于资本的投入水平,因此,资本积累的能力成为经济增长和发展过程的关键动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实现按比较优势安排产业结构,资本积累十分迅速,但人均水平较低。2006年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2006年居民储蓄突破16万亿元人民币。但是,中国的2006年人均GDP仅为1970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1/25,日本的1/21和世界平均水平的1/4,大体上与乌克兰、摩洛哥相当,在全球排第110位之后。按照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理论,中国只有继续遵循本国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企业和产业才能最大程度地创造经济剩余,国家才能最大程度地积累资本。另一方面,面对资本的初步积累,虽然中国整体上的的数据表现出来技术升级也在发生变化,但现实中的产业升级困难、沿海地区劳动力短缺等现象也是不容忽视的。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技术进步会导致产品要素密集度的动态变化,延缓因为资本快速积累而迅速下降的资本报酬率,从而可以实现比较优势的转化。因此,如何实现低成本较快的技术进步关系到中国经济能否健康持续的发展。克鲁格曼等人认为,企业获得先进技术主要通过两种渠道:其一是技术创新(Innovation);其二是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技术创新是通过自主研究和开发活动(R&D)来获得的,这需要大量资金作后盾,而干中学的技术进步是一种相对简单的低成本引进。一般而言,作为先进技术的拥有者并非有意转让或传播其技术,而是在贸易、投资或其他经济行为中自然输出了技术,即所谓的“技术外溢”。广大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技术水平的提高大多是通过第二种途径获得。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通过发挥比较优势参与国际贸易分工的技术引进,不断进行“干中学”,可以实现低成本的技术进步。因此,只有继续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才能吸引国外的投资,才能从大量的国外投资、贸易中分享到“技术溢出”的好处,实现较快的、低成本的技术进步。

第五,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能更好的提升本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抵御国际金融风险。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遭受严重打击的国家像韩国、印尼等,一般都是在追求赶超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优先发展的战略,以此作为经济增长的基础。由于这种产业不符合这些国家经济上的比较优势,在政府的扶持下虽然能够把它们建立起来,但和发达国家的同类企业相比竞争力差,因此,外贸容易有赤字。相反,在这次危机中受影响较小的祖国大陆及我国台湾、我国香港以及新加坡的外债余额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不高,外汇储备很大,短期债务对外汇储备的比率相当低,关键就在它们的产业发展更好地遵循了它们的比较优势,企业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也更有盈利能力,贸易盈余更多,有更多的外汇储备,从而更容易抵御金融危机的风险。近几年来,国际资本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越来越高,这其中原因一方面来自于中国比较优势发展战略下的多年高额的贸易顺差,另一方面在于国际政治压力和国际投机资本对人民币的炒作。中国化解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根本出路也在于继续坚持比较优势战略的发展,抓住机遇进行外贸、外资体制改革和完善外汇储备管理体制,适当的进行人民币升值,进口更多的本国不具备比较优势的资源、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产品,鼓励本国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并向国外转移部分不符合本国比较优势的产业,同时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最终降低高额贸易顺差、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所引起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

结论

综上所述,对于仍处于发展中的中国来说,制定外贸和经济发展战略需要继续遵循比较优势原理,鼓励发展与本国要素禀赋和技术结构相一致的产业,这样才能实现最快的资本积累,从而进一步巩固中国经济内生增长的基础。中国现阶段的最大显示比较优势仍然在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应该继续发挥这种比较优势,实现更快的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现阶段中国要素禀赋结构出现了一定的升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显示出来比较优势,这在很大程度上验证了比较优势发展理论中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促进产品、技术结构升级的论断。这就要求,应该注意到中国有的地区的要素禀赋结构已经在发生改变,这些地区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技术结构也将发生变化。因此,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积极关注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努力规避“比较优势陷阱”,从要素禀赋结构升级变化中抓住产业、技术结构升级的机会,正确应用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和实施战略性贸易保护政策中合理的成分来指导经济的发展,实现健康、快速、持续的经济发展,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并实现赶超。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