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青少年上网调查报告8篇

时间:2022-11-04 19:02:00

青少年上网调查报告

青少年上网调查报告篇1

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持续攀升,向低龄群体渗透加大

近年来,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继续攀升。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56亿,占青少年总体的71.8%,超过全国互联网普及率45.8%的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较XX年增加了5.4个百分点,延续增长之势。其中,对12岁以下青少年群体的渗透进一步加大。今年,6-11岁年龄段网民在青少年网民中的占比为11.6%,相比去年增长了近4个百分点。一路捞导航网导航全球,使用16种语言,能够学习外语也是青少年愿意使用这个网站的原因之一。

手机成为青少年最重要的上网终端,使用比例高于整体网民

手机是青少年上网的主要终端。青少年网民使用手机、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三种上网设备的比例分别为86.3%、71.2%和51.2%。手机是青少年上网使用最多的设备且使用热度持续上升,相比去年,今年青少年使用手机的比例增加了2.8个百分点,在三种上网设备中使用比例增加最多。

青少年手机网民规模已经达到2.21亿,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2.8个百分点,增长率高于去年。青少年网民中手机上网比例为86.3%,高出整体网民中手机上网比例(81%)5.3个百分点。pc端、手机端、pad端,一路捞导航网可以无障碍跨屏使用,在很大程度上便捷了青少年上网。

青少年网民对互联网的使用深度不断加深

青少年各群体对互联网的使用时长均有所增加。中国青少年网民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0.7小时,较XX年增加了2.3小时。其中,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和非学生网民每周上网时长分别增加了3个、6.1个、2. 3个和 2个小时。

除电子商务类应用,青少年网民在各类互联网应用上的使用率均高于总体网民。其中,网络娱乐类应用是青少年群体最重要的互联网应用,网络音乐和网络游戏在青少年各个群体中的占比均高于全国水平。虽然商务交易类应用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使用率低于总体网民,但大学生网民对商务交易类应用使用率显着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商务交易类应用的活跃群体。

调查显示,原有的导航网站功能单一不能满足当前青少年的使用需求;除了国内的网站和软件,更多的青少年希望能浏览到国外网站、使用国外的软件,所以全球导航网站一路捞深得青少年喜爱。

青少年上网调查报告篇2

关键词:青少年上网;网络;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2-0255-01

一、合肥市青少年网民群体特征

(一)性别分布

在本次接受调查的合肥市青少年网民中,初中男生52人,占初中调查对象的61.18%,女生33人,占初中调查对象的38.8%,高中男生100人,占高中调查对象的66.7%,女生50人,占高中调查对象的33.3%,男生占总体百分比为64.7%,女生占总体百分比为35.3%。

这主要与低龄群体男性人口占比更高有关,随着更多的低龄人口进入网民群体,男性青少年网民群体规模也随之逐步增大。

(二)年龄分布

接受调查的85名初中生中,有7人在10岁以前就上过网,10--13岁26人,13--16岁33人,16岁以后19人,分别占受调查初中生百分比为8.2%,30.6%,38.8%和22.4%。在受调查的150名高中生中,有26人在10岁以前开始接触网络,占受调查高中生总体的17.3%,46人在10--13岁开始上网,占总体的30.7%,47人在13--16岁触网,占31.3%,16岁以后上网的占20%。

因此,从年龄分布来看,合肥市78%的青少年网民是在16岁之前就开始接触网络,年龄普遍较低,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很容易受到网络不良因素的影响。

二、合肥市青少年网民网络应用存在的问题

(一)青少年网民触网年龄小,缺乏必要的政策规范和指导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合肥市青少年网民普遍触网年龄较低,有79%的青少年网民在16岁以前就开始触网,10岁以前开始上网的占到14%,对于这部分自控能力和辨别能力较薄弱的网民群体,应该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其加以引导、规范,而虽然目前我国网络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日臻完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国际联网管理办法》、《中国公众多媒体通信管理办法》等),但针对青少年网民上网管理的远远不够,青少年网民缺乏必要的政策规范和引导。

(二)网络应用偏向娱乐性,工具应用不足

对于青少年网民来说,网络的真正价值不应当仅仅体现在娱乐中,更重要的是其工具性价值,而在本次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合肥市青少年网民69%的网络活动内容都偏向娱乐性(网络游戏11.7%,聊天10.1%,空间8.4%,听歌20.8%,看电影或者动漫22.9%,看小说5.8%),其中网络游戏,听歌看电影的比重达到56%,只有17.8%的青少年选择了查询资料,因此我们认为合肥市青少年网民的网络应用过于偏向娱乐性,互联网综合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三)青少年网瘾倾向凸显

在本次调查过程中,16.2%的青少年网民称自己再下网后仍然想着它,15.7%的青少年网民认为自己需要不断增加上网时间,才能感到满足,另外,有25.5%的青少年网民称自己每次上网后会感到内疚,疲劳和空虚感,青少年网民的网瘾倾向凸显,而目前对于合肥市青少年网民网瘾的研究存在很多不足,具体表现在:第一,对青少年网民网瘾倾向的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持续的跟踪研究。第二,缺乏网瘾及网瘾倾向的判定标准,世界范围内没有一个权威的结论,这也为我们的调查研究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三、合肥市青少年网民合理利用网络的建议

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我们对青少年健康上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合理有效控制上网时间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受调查青少年网民中15%的网民周上网时间在3小时以上,部分网民周上网时间超过7小时,对于具有网瘾和网瘾倾向的青少年网民来说,需要有意识的控制上网时间,网瘾青少年区别于非网瘾青少年的重要标志之一就在于上网时间长,能否合理控制上网时间,可以作为衡量是否能健康上网的一个重要特征。

(二)校园网络资源整合,网吧规范化经营管理

通过上文的分析,学校和网吧分别在少年和青年网民上网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学校和网吧在不同年龄段的青少年网民的上网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因此,要使青少年网民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必须有针对性的加以引导,作为学校,要对校园网页严格管理,积极引导青少年网民浏览一流的青少年网站,并开展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网络“防腐”能力,针对青少年在网吧上网的情况,网吧应当做到规范化管理,严禁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做好自我监督,为青少年网民提供良好的上网环境。

(三)上网目的和上网活动丰富多样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69%的青少年网民上网的目的是娱乐,-包括网络游戏(11.7%),聊天(10.1)%,空间(8.4%),听歌(20.8%),看电影或者动漫(22.9%),看小说(5.8%),因此,青少年网民上网活动的娱乐性显著,极易使得青少年网民上瘾,作为青少年网民,应当积极主动的利用网络有用信息,而不是把上网目的仅仅拘泥于娱乐,丰富自己的上网内容。

(四)积极引导非在校青少年网民上网

青少年上网调查报告篇3

>> 关于合肥市青少年上网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青少年追星现象的调查报告 关于青少年生命安全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关于青少年近视率与用眼习惯的调查报告 关于贫困生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职专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某地区青少年“两抢一盗”犯罪状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永平县农村留守青少年社会教育状况的调查报告 BRIC青少年及市场调查报告 青少年网瘾调查报告 解读《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 湖南青少年文化产业调查报告 少年儿童课外期刊阅读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社交网络应用的调查报告 关于柳林红枣产销情况调查报告 网络技术应用于教学教研的基本情况调查报告 中学生使用网络语言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农民收入、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浙江省工业经济运行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辽源市耕地质量基本情况的调查报告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④参见王彦恩《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调查报告(手机阅读篇)》,中关村在线

【参考文献】

[1]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刘克敌.网络文学新论[M].凤凰出版社,2011.

[3]曾繁亭,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4]聂庆璞,欧阳友权.网络小说名篇解读[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5]欧阳友权.互联网上的文学风景――我国网络文学现状调查与走势分析[J].三峡大学学报,2001(06).

[6]鲁若曦,曾少武.青少年网络文学阅读特点探析[J].新闻传播,2011(09).

青少年上网调查报告篇4

【关键词】 因特网;行为,成瘾;目的;学生;市区人口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1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2-0106-03

伴随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以其方便、快捷、信息量大等特点,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了解信息,相互沟通,工作、学习、娱乐必不可少的工具,但同时也出现了网络成瘾问题[1-2]。近年来,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本文以2005年全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资料为据,针对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的流行现状及其表现特征进行分析,以便为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成瘾预防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从北京等18个省(区、市)城市中学生进行分层抽样[3]。各省级单位按好、中、差3个社会经济片抽选调查城市。各城市随机选取普通初中、重点初中、普通高中、重点高中、职业高中各3~6所;分年级随机选取2~3个班整群参与调查。对象从初一至高三分6组,年龄12~18岁。受试中学生共181 832名,男生88 808铭,女生93 024名。

1.2 方法和指标 由各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成测试队,统一按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研制的《中国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调查问卷》规定的步骤、方法,在学校积极配合下,以班为单位,在知情同意基础上匿名填写问卷。现场质控完全达到要求。问卷内容包括人口统计学资料,与网络有关的内容,如每天上网时间、上网目的和网络成瘾相关行为等。主要分析指标有2类,均以“过去7 d”为时限,其中“每天长时间上网”界定为:每天上网时间都在4 h以上。“网络成瘾”指应出现以下10项指标中的至少5项:①过去7 d平均每天上网超过4 h;②不上网时,仍在想网上内容;③因不能上网而感到无聊、焦虑;④期望上网时间比目前更长;⑤上网时间经常超出预期;⑥想不上网但无法自控;⑦因上网而不能完成作业,或干脆逃学;⑧向家长、同学、教师隐瞒上网事实;⑨因上网而与教师或家长发生冲突;⑩借上网以摆脱困惑、抑郁、无助或焦虑情绪[2]。

2 结果

2.1 不同年级男、女生长时间上网报告率 见表1、图1。

6.7%的中学生在过去7 d内每天上网超过4 h,男生为10.1%, 女生为3.5%,各年级中学生的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男、女生报告率均随年级呈上升趋势,高一达到高峰,高中各年级均显著高于初中各年级(P值均<0.01)。

2.2 不同年级男、女生网络成瘾报告率比较 表2显示,中学生网络成瘾报告率为8.6%(男生为12.4%,女生为5.0%),各年级男生均高于女生。男生从初一到高一网络成瘾报告率呈逐步上升趋势,高一达最高峰(14.8%),其后波幅较小;女生报告率升势相对缓慢,也在高一达到高峰(6.0%),其后略有回落。该报告率的性别差异(男生>女生)、学段差异(高中生>初中生)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初中阶段网络成瘾报告率伴随年级上升的趋势也非常明显。

2.3 网络成瘾中学生上网目的比较 表3显示,网络成瘾中学生上网目的居前3位的分别是聊天(80.9%)、玩游戏(77.0%)和多媒体娱乐(69.4%),显著高于其他内容。初、高中生上述上网目的顺序基本一致,聊天、玩游戏分别位于初、高中生之首。

对网络成瘾者上网目的(可多选)的分性别比较显示,男生顺次为玩游戏(90.9%)、聊天(79.7%)、多媒体娱乐(71.1%)、下载软件(44.9%)、看新闻(33.9%)、BBS讨论(27.3%)、收发邮件(25.3%)和查阅学习资料(22.5%);女生顺次为聊天(93.0%)、多媒体娱乐(83.0%)、玩游戏(67.8%)、下载软件(40.6%)、看新闻(36.1%)、BBS讨论(35.7%)、查阅学习资料(29.6%)和收发邮件(26.9%)。见图2。

3 讨论

“网络成瘾”是“网络成瘾障碍”(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的简称,专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冲动、失控的上网行为, 从而对自身健康产生明显的社会心理性损害。不过,根据青少年的问卷自我报告率只能获得筛查率,准确地说,所反映的实质上是“网络成瘾倾向”。大量研究显示,青少年是最易产生网络依赖的群体;多发生在初上网的1 a内,且多起源于聊天室、多用户网络游戏等双向交流服务途径[4]。如果听任那些具备网络成瘾倾向的青少年继续发展,可能导致以下危害:(1)因沉湎于虚拟网络而脱离现实生活,产生精神“信息焦虑”,性格缺失,弱化对自身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人生观的建立,最终导致自我迷失。(2)弱化人际交流能力。高度依赖网络的青少年往往在网上潇洒自如,在现实生活中却沉默寡言,忘记了同学、朋友、家庭和师长,走向离群、孤傲和个人主义膨胀。(3)网络成瘾现象对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影响很大。许多原本学习刻苦、善于钻研的学生逐渐对学习不感兴趣,缺乏主动学习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自觉性;加之睡眠不足,常出现迟到早退、组织纪律性差甚至逃学、旷课等问题。有的为达到多玩游戏的目的而说谎、欺骗、偷盗、破坏公物,严重者甚至走上犯罪道路[3,5]。因此,为保障亿万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对网络成瘾行为的预防、控制必须给予高度关注。

本研究表明,我国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流行率为8.6%;低于国内外报道的大学生成瘾率(8%~13%),基本反映我国现状[3]和近年来国内学者使用同一标准对不同地区群体进行的调查[6-9]。这些调查共同展现以下规律:(1)男生显著高于女生;(2)社会经济发达地区高于相对不发达地区(其中最直接的决定因素是网民数量和互联网的普及状况)[10];(3)高中生显著高于初中生;(4)在同一地区的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年级中有群体聚集现象,和学习负担密切相关。最后这一点既表现为职高学生较高的报告率,也表现在学习负担沉重的高三学生发生率明显低于高一等方面。民盟北京市委2001年的“电子网络游戏与未成年教育”称,当时北京市中学生的网络成瘾率初中生已达11.8%,高中生为15.1%,明显高于本类研究结果,可能与使用的筛查标准不一致有关[11]。长时间上网和网络成瘾有关,但两者之间不存在必然关联;青少年出现网络成瘾现象也非真正起因于贪玩。换言之,该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有更深刻的动因。网络成瘾倾向和其他健康危险行为一样,与青春期身心的发展特征密切相关;主要影响因素一是环境时尚,二是“行为的自我创造性”[12]。例如,男生比女生更易网络成瘾,与男生更易接受网络技术并享受其带来的快乐期望有关。此外,男中学生身心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行为发展不同步,盲目性、冲动性较大也有重要作用。高中生比初中生更易网络成瘾,尤其高一急剧上升,与他们正处于高度觉醒状态中的独立性,迅速发展的自我意识,以及家长、教师的影响力下降相关。高三学生网络成瘾率的回落固然起因于多数学生面临升学考试压力,来自教师、家长的催促不断强化,自主时间越来越少等客观因素,但这些环境压力对那些具有高度成瘾倾向者而言只是暂时的、表面的。Pratarelli等[13]分析发现,网络成瘾青少年实际上和物质成瘾者有共性,只是其强烈欲望不是物质(香烟、酒、药物)而是精神,而且对自身的行为缺乏最基本的控制、节制能力;也就是说,他们通常只想到要实现这些需要并满足于自己在该行为过程获得的,而全然不顾后果。Ebeling等[14]观察网络成瘾青少年上网过程反映出的人格特征,发现他们实际上很少利用网络的技术优势(如搜索信息),真正想做的只是在网络上寻找社会支持、满足性渴求,甚至仅在利用网络来装饰自己的人格面具。目前,国内对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很多尚停留在流行病学调查阶段。针对网络成瘾青少年心理动因的深入分析亟待开展。

在网络时代,既要积极鼓励、引导青少年进入网络世界,充分利用网络方便、快捷、信息量大等优势,加强对收集学习资料、浏览新闻、搜索信息、健康娱乐等实际功能的引导,同时应把预防、控制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到公共卫生的高度来认识,动员全社会参与,采取以下综合预防措施:①在法律、法规基础上完善相应政策,加大对网络、电子游戏厅、网吧等的监督管理力度。②全面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和青春期心理辅导,根据不同年龄、性别特征和个体、群体行为聚集性,有针对性地开展预防教育。③开展以生活技能培训为主的健康促进活动,营造良好的人际交流氛围。④在帮助青少年建立良好生活制度的同时,丰富他们的文娱体育活动,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从中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净化心灵。⑤发挥电视、网络、报刊等大众媒体对青少年认知的积极引导作用。本研究所发现的一些流行性规律和特征对制定正确措施有很强的启发作用。例如,已知中学生以娱乐和舒解压力为主,聊天、玩游戏、多媒体娱乐位居前3位。上网目的有鲜明的性别差异:男生爱玩游戏,尤其是打斗性、攻击性游戏,反映出其强烈的好奇心和冒险精神;女生则爱和兴趣相投的人聊天,希冀通过网络认识新朋友,遇到心理冲突和困惑时能对同情自己的人倾诉,获得安全感,寻求情感支持。应针对这些需求加大投入,制作丰富多彩的网络游戏、博客天地,让他们在舒缓身心压力的同时有机会来展现自己的能力,对预防、控制青少年网络成瘾都将发挥正向作用。

4 参考文献

[1] GOLDBERG I.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2006-09-12).

[2] YOUNG KS.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 The 104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Toronto, 1996.

[3] 季成叶,主编.2005年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综合报告.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43-81.

[4] 谭三勤,李增庆,曾腊初,等.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研究进展.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4,21(3):97-102.

[5] CAPLAN SE. Relations among loneliness, social anxiety, and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Cyberpsychol Behav, 2007,10(2):234-242.

[6] 李德敏,冷晓,刘德荣,等.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 16 (7):766-768.

[7] 李晓驷,李泽爱,谢雯,等.合肥市中学生网络成瘾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1):51-54.

[8] 江光荣,胡姝婧,韦霞霞.武汉市中学生网络成瘾行为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2):121-122.

[9] 彭宁宁,朱佳佩,冯小刚,等.上海市中学生网络成瘾倾向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中国学校卫生,2007,28(3):242-245.

[10]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7.

[11]郭丽,高宏,王怀正.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分析.国际中华神经精神医学杂志,2005,6(2):134-135.

[12]季成叶,主编.儿童少年卫生学.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6:261-264.

[13]PRATARELLI ME, BROWNE BL.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internet use and addiction. Cyberpsychol Behav, 2002,5(1):53-64.

青少年上网调查报告篇5

【关键词】 因特网;行为,成瘾;参考标准;评价研究;学生

【中图分类号】 R 395.6 R 1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6-0513-02

网络成瘾已成为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为了解泰州城区小学生网络成瘾现状,笔者于2006年12月-2007年5月选取小学四年级学生为目标人群进行调查,并采用3种网络成瘾标准对网络成瘾状况进行评估,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泰州市3个区随机整群各抽取城镇小学2所,共抽取6所小学。对所抽取小学四年级所有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共调查学生1 952名,回收有效问卷1 947份,其中男生1 026名(52.7%),女生921名(47.3%)。

1.2 方法 2006年12月份开展预调查,确定问卷的条目和适宜条目数。为不影响学校教学,要求问卷在25 min内能完成,发卷、填卷、收卷时间在40 min内。鉴于学生可能隐瞒网络使用情况,问卷最后调查是否如实回答了问卷中涉及上网问题,了解调查对象回答上网方面问题的真实性。

网络成瘾率分别采用Young标准[1]、Beard标准[2]和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CYAND)[3] 3种标准对调查对象进行评判。Young标准由8个项目构成,以是、否作答,有5个回答“是”即被诊断为网络成瘾。考虑到含义较复杂和此次调查的对象为小学生,故稍作修改,分别为:(1)一心想着上网;(2)需要上网更长时间才过瘾;(3)多次努力想减少上网时间或不上网,但没成功;(4)试图减少或停止上网时,感到烦躁不安、闷闷不乐,易发脾气;(5)每次上网的时间比计划的要长;(6)现在的学习受到很大影响,成绩下降,或上网是最主要的休闲方式;(7)对家人朋友或其他人说过谎,隐瞒迷恋上网情况;(8)每当遇到困难或烦心事时,就去上网。Beard标准与Young网络成瘾标准条目一致,但要求满足前5项的同时,后3项至少有1项符合。

CYAND标准:前提(必要条件)为上网给青少年的学习、工作或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带来不良影响(修改为“现在的学习受到很大影响,成绩下降,或上网是我最主要的休闲方式”)。在这一前提下,只要网民满足以下3个条件(补充条件)中的任何1个即判定网络成瘾:(1)总是想着去上网;(2)每当不能上网时会感到烦躁不安、情绪低落或无所适从;(3)觉得在网上比在现实生活中更快乐或更能实现自我。

1.3 质量控制 调查者在每班首先向学生说明调查目的、意义和内容,要求独立作答,并说明该调查为不记名,不会公开被试的个人资料。另外,问卷中设立6个非单字符答案问题,出现错位或重复录入时可及时纠正。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0.0对数据进行核查,运用χ2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上网情况 被调查的1 947名小学生中,上网的学生有1 537人(78.9%),上网学生接触网络时间中位数为30个月,P5为5个月,P95为87个月。学生上网目的为:查资料1 179人(76.7%)、聊天或交友379人(24.7%)、玩游戏628人(40.9%)、既聊天又玩游戏238人(15.5%)、看电影397人(25.8%)、看动漫503人(32.7%)、下载音乐393人(25.6%)、浏览娱乐新闻233人(15.2%)、浏览时政新闻319人(20.8%)、其他150人(9.8%)。1 931位学生回答了是否如实回答了问卷中涉及个人秘密问题条目,其中35.2%表示如实回答了所有问题,22.2%回答了大部分问题,23.4%回答了小部分问题,19.2%没有如实回答涉及网络使用相关问题。由于存在隐瞒上网真实信息情况,下文中统计的网络成瘾率一概称为报告网络成瘾率,以与真实网络成瘾率区别。

2.2 Young标准报告网络成瘾率 按Young标准评判,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网络成瘾率为4.9%,其中男生为7.6%,女生为2.0%,男生高于女生(χ2=32.461,P=0.000);家中有计算机的学生成瘾率高于无计算机的学生(χ2=9.964,P=0.002)。见表1。

2.3 Beard标准报告网络成瘾率 Beard标准评判,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网络成瘾率为1.8%,其中男生为2.7%,女生为0.8%,男生高于女生(χ2=6.958,P=0.008);家中有计算机学生成瘾率高于无计算机学生(χ2=9.843,P=0.002)。见表2。

2.4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标准统计报告网络成瘾率 按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调查组2005年标准评判,小学四年级学生的网络成瘾率为9.9%,其中男生为14.4%,女生为4.9%,男生高于女生(χ2=49.569,P=0.000);家中有计算机学生成瘾率高于无计算机学生(χ2=17.202,P=0.000)。见表3。

3 讨论

随着计算机进入寻常百姓家庭,网络已成为小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调查显示,泰州城区小学四年级学生的上网现象较普遍,达到78.7%,已接近整个江苏省大中学生水平[4]。由于网络存在许多不良信息,有必要关注小学生的上网情况,如不正确引导和管理,一些学生会沉迷于其中,成为网络成瘾者,对学习和健康造成巨大影响。第2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调查报告认为,13~16岁是青少年学生上网的重要时期,开始接触互联网的学生占到47.5%,在这一时期加强对青少年上网的引导非常重要[5]。本次调查显示,城区小学四年级上网学生接触计算机时间中位数是30月,即50%的学生在二年级后开始接触计算机。由于绝大多数计算机上了网,因而引导城镇小学生正确利用网络的工作从小学二年级时就要开始。应通过宣传教育和正确引导,使得青少年学生将互联网作为娱乐工具的同时,更多地关注和应用互联网的其他功能,特别是对学习的辅助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有近20%的学生没有如实回答网络使用相关问题,不到40%的学生报告如实回答,提示调查所得的网络成瘾率比实际的要低。邓艳霞等[6]在湖南省中学生网络成瘾现况调查时也意识到这一点,尽管采用匿名调查,但仍有部分学生可能隐瞒真实情况。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网络成瘾者倾向于隐瞒自己的实际迷恋程度;另一个原因是家长和教师多反对学生上网,使得学生害怕自己有关情况被家长和教师知道而没提供真实信息。提示调查所得成瘾率低于实际成瘾率。

Young标准在国内的许多研究中得到了应用,而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调查组认为美国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差异较大,不能直接拿Young标准来作为我国青少年网络成瘾状况的研究依据。因而建立了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标准。相比而言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标准比Young标准宽,Beard标准比Young标准更加严格,3种标准评价获得的报告网络成瘾率比值接近10∶5∶2。调查结果表明,即便按较为严格的Young标准判断,有4.9%的学生报告网络成瘾。提示小学四年级学生中存在网络成瘾现象,特别是家中有计算机的男生更为突出。

4 参考文献

[1] YOUNG KS. Internet addiction: The emergence of a new disorder. Cybersychol Behav,1998,1(3):237-244.

[2] BEARD KW, WOLF EM. Modification in the propose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Internet addiction. Cybersychol Behav,2001,4(3):377-383.

[3] 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2005-11-23).

[4] 刘辉,方群,孙照平.江苏省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流行病学研究.中国校医,2006,20(4): 346-348.

[5] 中国互联网中心.第2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调查报告(2007-07-18).

青少年上网调查报告篇6

【关键词】 行为,成瘾;物质相关;对比研究;青少年;城市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10-0930-03

吸烟、饮酒、吸毒是物质成瘾行为,游戏机成瘾、网络成瘾、是精神成瘾行为。这些行为不但影响青少年的学习,而且也将影响到成年时期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并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关注。为了解贺州市城区青少年成瘾行为现状,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根据《2008年广西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监测方案》的规定和要求,于2008年4月对贺州市城区11所学校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在贺州市城区的4所初中、4所高中、2所职业高中、1所大学共11所学校进行随机抽样抽取班级,共调查71个班级3727名学生,收回有效问卷3688份,有效问卷率为98.95%。其中男生1586名,女生2102名;初中生1183名,高中生1289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603名,大学生 613名。被调查学生的年龄分布在11~26岁,平均16.95岁。汉族占85.51%,壮族占7.96%,其他民族占6.53%;母亲文化程度以小学(31.80%)和初中(36.76%)较多,其次为高中/中专(20.12%),大专占4.22%,大学及以上占2.28%;以核心家庭(48.83%)为主,其次为大家庭(29.40%),单亲家庭占4.86%,重组家庭占1.79%,隔代家庭占4.10%。

1.2 方法 统一使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的“广西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 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不良生活方式、故意和非故意伤害行为、吸烟、饮酒、吸毒、网络成瘾、和性传播疾病等相关危险行为,其中初中卷有83个调查项目,高中和大学卷有89个调查项目。尝试吸烟指曾吸过一两口烟,目前吸烟指在过去30 d里至少有1 d吸过烟,经常吸烟指6~20支/d。尝试饮酒指曾饮过1杯酒,目前饮酒指在过去30 d里至少喝过1杯酒,重度饮酒指在过去30 d里,至少有1 d在1~2 h内喝5杯酒或更多,醉酒指在过去12个月里至少有1次曾因喝酒太多而出现头昏、头疼、嗜睡等症状。吸毒指曾使用过冰毒、、大麻、可卡因、海洛因或鸦片等。包括曾参加过以金钱、代币、其他物品为赌注的类似的娱乐性活动。游戏机成瘾指最近7 d内平均每天玩电子游戏时间≥4 h;网络成瘾指出现以下10项中①和②~⑩指标中至少4项:①过去7 d内平均每天上网≥4 h;②不上网时,仍在想网上的内容;③因不能上网而感到无聊、焦虑;④期望上网时间比目前更长;⑤上网时间经常超出预期;⑥想不上网,但无法自控;⑦因上网而不能完成作业或逃学;⑧向家长、同学和教师隐瞒上网事实;⑨因上网而与教师或家长发生冲突;⑩借上网以摆脱困境、抑郁、无助或焦虑情绪[1]。

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在学校班主任的配合下,组织学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无记名自填式问卷调查,在调查员统一指导语下,统一发放问卷,统一收回,调查时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回避。

1.3 统计分析 将收回的有效问卷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并用χ2检验分析不同性别、不同学习阶段、不同学校类型的差异。

2 结果 见表1~3。

2.1 吸烟 男生各种吸烟行为报告率均明显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2.2 饮酒 各种饮酒行为报告率男生均明显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

2.3 吸毒 吸毒报告率男生明显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2.4 男生报告率明显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2.5 游戏机成瘾 男生游戏机成瘾报告率明显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2.6 网络成瘾 男生网络成瘾报告率明显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贺州市城区青少年吸烟、饮酒、吸毒、、游戏机和网络成瘾等成瘾行为报告率男生均高于女生,可能与男生好奇心比较强、性格和家庭教育、社会传统观念有关,男生面临新环境、新人际关系带来的挑战,更难适应。家庭是青少年的主要生活环境,父母的态度、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行为和态度,因此,家庭背景的影响作用不容忽视。普通中学生高于重点中学生,提示重点中学的学校环境、校风和纪律要求等都对学生成瘾行为有明显抑制作用。在今后开展青少年戒烟、控酒、禁毒、禁赌干预活动中,可以针对不同情况,给予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教育,以便达到更好的效果。

调查结果还显示,现在吸烟率和现在饮酒率从初一的6.60%和20.72%上升到大二的18.27%和48.71%,随着年级的升高而上升。可能是因为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渴望交往的心理增强,但受到交往能力和社会经验等局限,常错误地采用以烟酒行为作为交往的方式,或者因为学习压力加大,造成心理压力增加,一些学生以吸烟、饮酒寻求心理慰藉或借酒消愁。因此,无论学校还是家庭,无论教师还是家长,对于学生的学习压力、心理压力、社会交往都应该及时给予关心,帮助排遣[2]。在吸烟和喝酒的学生中,≥13岁开始吸烟和饮酒的占77.98%和50.98%。青少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容易对吸烟、饮酒等不良嗜好产生好奇,继而模仿和尝试;13岁前吸烟、饮酒行为与以后其他多种成瘾行为有着密切关联,早期吸烟、饮酒行为可能是青少年问题行为的一种表现,可能同时还伴随着多种成瘾行为的存在。因此,预防和干预青少年成瘾行为应从早期开始。吸烟、饮酒对正在发育的青少年来说,生理和心理影响都很大,而且因酒后滋事的青少年犯罪率也不断上升,应引起人们乃至社会足够的重视。

初中生的游戏机成瘾和网络成瘾报告率最高,分别为13.85%和6.60%;其次为大学生。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由于网络交往的自由性、虚拟性、广泛性,迎合了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因此,与成年人相比,青少年更容易网络成瘾[3]。网络成瘾虽不象那样会危及生命,但会对成瘾者生活、学习等产生负面影响,容易造成精神紊乱和焦虑、抑郁症状,成瘾者性格多偏内向,不善交际,与他人缺少交流,在现实生活中较少得到社会支持,而且易于使人格发生偏离,出现厌学、逃学、离家出走、不服从家人和学校管束等逆反心理,对人的身心健康和家庭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危害社会和家庭。因此,对于易于游戏机和网络成瘾的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和早期行为干预,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4]。

吸烟、饮酒、吸毒对身体健康的不良影响是一个长期、慢性的过程,而网络成瘾已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严重的威胁。根据贺州市城区青少年成瘾行为现状,应在不同性别、不同年龄学生中开展戒烟、控酒、禁毒、禁赌的健康促进活动,让网络成为学生学习、交流、丰富个体生活的有益媒介和增长知识、拓宽视野的工具,在网络面前学会选择、自律;给予他们健康行为指导,不断提高青少年卫生知识水平,增强自我保健意识。同时,学校还要加强心理辅导和生活技能教育,使他们能正确对待学习、就业、生活等方面的心理压力,坚定信心,去迎接挑战和克服困难[5]。

4 参考文献

[1] 季成叶,主编.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危险行为调查综合报告.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5),2007:40-43.

[2] 钟娅,杨汴生,何健,等.河南省城市初中学生吸烟饮酒及易成瘾药物使用情况.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8):748-750.

[3] 聂少萍,马文军,李海康,等.广东省城市青少年成瘾行为流行状况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2008,29(7):598-600.

[4] 康延海,盛莉,叶兰仙,等.兰州市中学生网络成瘾与人格因素分析. 中国学校卫生,2008,29(9):805-806.

青少年上网调查报告篇7

【关键词】 因特网;行为,成瘾;因素分析,统计学;青少年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395.6 R 1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9)07-0640-03

互联网凭借承载信息量的广泛与巨大等优势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据CNNIC在京《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截至2008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2.53亿,30岁及以下的年轻群体占到中国网民的68.6%,青少年学生占到了30%,规模达到了7 600万人。随之而来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日益成为关注的焦点。网络成瘾(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又称互联网成瘾综合征、病态使用因特网,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上网行为冲动失控,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2-3]。为了解蚌埠市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状及其相关因素,为有效预防青少年网络成瘾提供参考依据,特开展此项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在蚌埠地区抽取初中、高中和大学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共有7 315人完成了调查问卷,得到有效问卷7 104份,有效率为97.1%。其中男生3 533名,占49.7%;女生3 571名,占50.3%。初中生1 919名,占27.0%;高中生1 865名,占26.3%;大学生3 320名,占46.7%。年龄12~23岁。

1.2 内容与方法

1.2.1 内容 一般情况及上网情况调查表。问卷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个人基本情况(学校、年级、年龄、性别、性格和户口)、家庭因素(家庭类型、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值以及父母亲是否打工等)、网络使用情况(平均每周上网次数、上网最主要的目的)和青少年网络成瘾自评量表。

1.2.2 方法 首先对课题组的调查人员和9所学校的协助人员进行培训,统一调查要求。然后协助人员负责维持纪律,保证被调查人独立完成问卷,调查员负责说明调查目的和填写问卷的注意事项,并告知所有调查内容都将严格保密。采用无记名自填问卷的方式集中填写,填写完成后由调查员当场收回。

1.2.3 网络成瘾确定 采用Young网络成瘾自评量表[4],全量表共20题,每题有5种选择,赋值1~5分。几乎没有―1分,偶尔―2分,有时―3分,经常―4分,总是―5分,各题分数相加得总分,总分代表网络成瘾的程度,总分越高表示网络成瘾倾向性越高。总分在20~49分为正常的网络使用者,在本研究中为非成瘾组;总分在50~79分为有问题的网络使用者(有网络成瘾倾向),80~100分为严重的网络成瘾者,两者统称为成瘾组。

1.2.4 网络成瘾的多因素分析 以青少年网络成瘾为因变量(0=无,1=有),以单因素分析中对网络成瘾有影响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各自变量的赋值如下:性别1=男,2=女;性格1=内向,2=中性,3=外向;独生子女1=是,2=否;父母亲对子女的期望值1=很高,2=高,3=一般,4=低;母亲打工1=是,2=否;每周上网次数1=2次以下,2=3~4次,3=5~6次,4=7~8次,5=9次以上;上网目的1=消遣娱乐,2=学知识,3=结交朋友,4=与同学联系,5=排除孤独无聊,6=其他。

1.3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X2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有5 817人上网,上网率为81.9%,其中上网男生2 969人,占51.0%;女生2 848人,占49.0%。

2.2 青少年网络成瘾率的调查 在上网的5 817人中正常上网者5 264人,正常上网率为90.5%。有网络成瘾者553人,网络成瘾率为10.5%,其中有网络成瘾倾向者527人,占95.3%;严重的网络成瘾者26人,占4.7%。在网络成瘾者中,男生385名,占69.6%;女生168名,占30.4%。

2.3 网络成瘾单因素分析

2.3.1 影响网络成瘾的相关因素 上网者中,非成瘾组和成瘾组在性别、性格、独生子女、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值、母亲是否打工等因素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2.3.2 网络使用情况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非成瘾组和成瘾组在每周上网次数和上网目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2.4 网络成瘾的多因素分析 以青少年网络成瘾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对网络成瘾有影响的7个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生、性格内向、每周上网次数大于7次以上以及母亲出外打工等为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危险影响因素(P值均

3 讨论

目前国内外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现患率为7.1%~15%[5]。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蚌埠地区青少年网络成瘾率为9.5%,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数据基本一致[6-7]。男生网络成瘾率明显高于女生(P

来自城镇和农村学生间网络成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和高修银等[10]研究一致。提示不论来自城镇和农村的学生都会网络成瘾,因此进行网络成瘾干预时,对城乡学生都要重视,不可忽视任何一方。调查结果还显示,核心家庭、单亲家庭及其他家庭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检出率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与孙彩虹等[11]调查结果是一致的。在上网目的方面,网络成瘾青少年和非网络成瘾青少年存在一定差别。网络成瘾青少年较倾向于娱乐性目的(玩网络游戏和聊天或交友);而非网络成瘾青少年则较倾向于实用性目的(获取信息、学知识和同学联系)。

本次调查显示母亲出外打工、每周上网次数大于7次以上是网络成瘾的危险因素,这可能是母亲外出打工的青少年疏于管教,日常生活关心的少和家长陪伴时间少,易受网络虚拟世界的影响而不可自拔。

调查显示青少年网络成瘾现象严重。青少年由于身体、心智尚不完全成熟,网络因其具有匿名性、便利性和互动性等特点,青少年很容易分辨不清,把持不住对虚拟世界的好奇,以致容易沉迷其中。网络成瘾影响因素很多,包括心理、家庭、社会及教育等方面的因素,青少年网络成瘾状况应该引起重视,应针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干预。

4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08-07-15].省略/uploadfiles/pdf/2008/7/23/170516.pdf.

[2] 吴汉荣,朱京京.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相关因素的路径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4,20(11):1 363-1 364.

[3] ALEX SH, JEFFREY P. Internet addiction: College student case using best practice in cognitive behavior therapy. J Ment Heal Coun, 2001,23:312-327.

[4] 师建国,主编.成瘾医学.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04-206.

[5] 聂影,陈冬峨.医学院校本科生和硕士生网络成瘾调查与影响因素的探究.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3):2 462-2 464.

[6] ANDERSON KJ.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An exploratory study. Am College Health,2001,50(1):21-26.

[7] 刘辉,方群,孙照平.江苏省青少年网络成瘾行为流行病学研究.中国校医,2006,20(4):346-348.

[8] 2007年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EB/OL].[2008-07-15].campus.省略/20080118/n254748895_6.shtml.

[9] 张金沙,周顺祥,马维平.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网络成瘾及相关因素的回归分析.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15(10):935.

[10]高修银,陆召军,卓朗,等.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因素的探究.徐州医学院学报,2006,26(6):512-515.

青少年上网调查报告篇8

项目名称: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导航计划项目负责部办:宣传部项目负责人:穆音项目完成时限:2009年3月-2009年2月

一、工作目标1、以青少年导航计划为载体,积极探索新时期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形式。2、制定《牡丹江市青少年文明行为规范》,为全市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提供导向。3、加强各级团组织、社会各界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4、通过项目实施,切实有效地提高广大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素质,重点解决一些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5、通过项目实施,进一步培养和完善各级团组织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培养、树立一批工作典型。

二、资源利用1、紧密结合中央、省、市先后对“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要求精神,把握当前全社会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空前重视的有利契机。2、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育人的基本职能和开展青少年教育工作优势优势,依托各级团、队组织为项目提供组织依靠。3、广泛利用社会资源,以冠名的形式,借助商家为项目提供物质保障。4、积极与青少年发展相关的有关部门联合开展活动,借助其工作优势,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政策保障。

三、推进步骤一项目启动。1、利用新闻媒体向社会推出青少年导航计划活动。联合市委宣传部,3月4日起在牡丹江晨报开设“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专栏、3月中旬在牡丹江日报开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系列报道;联合新娅技校赞助制播,3月下旬起,在牡丹江电视台开展“新丹江、新青年、新形象”主题公益广告宣传。2、指导基层启动导航计划活动。3月份,制定印发《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导航计划活动方案》。二开展“百题万人”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大型社会调查活动,制定出台《牡丹江市青少年文明行为规范》。实施办法:1、3月中旬,联合市委宣传部、新闻单位、高校教育部门共同设计、制定《牡丹江市青少年思想状况调查问卷》。2、3月中下旬,通过组织渠道发放问卷、社会渠道联合新闻媒体开展调查讨论、网络渠道进行网上意见征求等三种方式,对万名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进行调查。3月底,回收调查问卷,组织学生统计调查结果。3、在调查的基础上,组织有关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专家对调查情况进行整理,形成《牡丹江市青少年思想道德状况调查报告》,并以适当的形式报市有关领导、有关部门批阅、转发。4、4月初,联合市委宣传部、市精神文明办形成《牡丹江市青少年文明行为规范》征求意见稿,通过新闻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广泛征求意见。4月下旬,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修订。争取在“五四”前联合相关部门以市政府的名义正式出台《牡丹江市青少年文明行为规范》。5、5月-6月,在全市开展《牡丹江市青少年文明行为规范》宣传活动。在“青年文明社区”内辟建永久性宣传墙和知识宣传栏。印制宣传品在学校班级、社区楼道、网吧等各类青少年活动场所张贴。三开展“新丹江、新青年、新形象”主题教育活动。1、组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公民道德”报告团,开展“雷锋精神与时代同行”巡回宣讲活动。聘请雷锋入团审批人、全国学雷锋先进个人等8名先进人物代表组成巡回宣讲团。从3月2日开始,深入中小学校开展“雷锋精神与时代同行”宣讲活动。同时,指导各城区分别开展宣讲活动。2、开展“践行‘三个代表’,争做时代新人”主题读书活动。4月份,举办牡丹江市第五届青少年读书节,举行“三个代表”学习报告会,开展学习型团组织创建方案征集评比活动。3、开展青少年“五讲五做”、“六德”教育活动。4、开展“三个代表”网上知识竞赛。3月底,组织设计竞赛试题,并制作相关竞赛网页。4月上旬,组织学生进行网上答卷。4月下旬,组织评比表彰。5、开展纪念“五四”运动85周年系列活动,举办第30届“五四”火炬接力赛。6、8月份,开展全市青少年纪念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活动。四开展青少年道德实践活动。文化活动方面:8-10月份,组织开展金秋节社区青少年综艺大舞台、乡村青年文化节和国庆55周年纪念活动。志愿服务方面:全年开展团员服务区、青年志愿者“一送四助”、“爱心超市”、大学生志愿者公益课堂、志愿者注册等道德实践活动。五加强典型培养。根据具体工作内容分类确定重点联系单位及示范单位:略

四、标志性成果与效益分析通过项目实施,《牡丹江市青少年思想道德导航计划活动》成为全市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载体,《牡丹江市青少年行为规范》成为全市青少年道德行为守则,为树立青少年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构筑当代青少年的精神支柱发挥作用。从青少年的日常规范和言行举止入手,“优化”青少年的一言一行,展现新时期青少年的新形象,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环境的整体优化。结合基本道德规范,制定出台《牡丹江青少年文明行为规范》,倡导文明新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导航计划项目书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