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经济学毕业论文8篇

时间:2023-01-11 02:57:34

经济学毕业论文

经济学毕业论文篇1

大学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一:经济管理问题分析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经济管理中供给与需求、公用与私用、计划与市场,以及经济管理文化的核心部分即理念、使命、目的和价值观标准,构建了一个经济管理的系统模型图。提出在共生共荣的理念下,沿着更快乐、更好、更健康、更持久的轨道,持续改进公用与私用、计划与市场等体制和机制,来实现正确、合理的供给与需求,以达到幸福圆满的目的。

关键词:经济管理;供给与需求;公有与私有;计划与市场;价值观

经济管理中的许多问题已在几千年经济管理实践中做了充分的探索,一些先哲们也提出了很多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尤其是经济管理作为一门学问出现后更是被作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及真理性的火花。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经济管理这门学问的开路先锋。本文的探讨仅限于供给与需求、公有与私有、计划与市场、价值观及其管理模型,这些探讨是初步的,也是浅显的,仅供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实践家参考,并给予批评指正。

一、供给与需求

供给与需求是经济管理中的基本问题,如何扩大供给、提高效能和效率等问题,许多学者都做了深入充分的研究,作者在这里仅就某些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以使供给与需求这个基本问题得以更全面地认识和解决。问题一:有一部分供给是无需求的,有一部分需求是不应该供给的。比如:污染的空气、水等的供给,不是人们的需求;而人们对毒品、贪欲等的需求是不应该供应的,也就是说现行经济学上的供给与需求理论需要对供给与需求做出前提性原则要求。问题二:基本供给与需求是前提。比如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空气、水、阳光、土壤、种子等等这些基本生存条件。其他的供给与需求必须在不影响这些基本供给与需求的前提下给予适当的解决,尤其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孔子曰: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其先后,则近道矣。现在数量巨大的武器等非基本供给与需求的大量存在,已严重影响人们基本生存条件,是非常令人担心的。因而,必须对这些非基本供给与需求进行调整,设定界限。问题三:《增长的极限》向我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问题,人类社会更健康、更持久的生存等应引起高度警醒,人们不能像受了惊的野马、失控的火车,只知道一味地追求快,现在的环境污染、核武器、资源枯竭、经济危机无处不在警示我们来反思现在的发展道路和生存方式,如果不给受惊的野马带上嚼子、不给失控的火车加上制动,便是死路一条,因而更健康、更持久的生存问题如不采取硬措施和强大手段是解决不好的。当然,时至今日,人类社会在艰辛探索中取得巨大成功。毛泽东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人类社会正是在吸取失败教训之上而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以前的失败都不具有毁灭性,现今人类社会具有毁灭地球的能力,这种失败就没有机会吸取教训了,我们有句话叫成功是失败之父。如果我们沾沾自喜已有的成功,而无视存在的巨大危险,就离毁灭性失败不远了。如果还寄希望于移居其他星球和开发太空这样的梦想,并为此而行动,只能叫疯狂。《圣经》说上帝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我们原来还有这样的逻辑:落后就要挨打,因而我们要先进、要强大。我们不禁要问:先进、强大后去干什么呀?这不是正确的逻辑。因而更健康、更持久的供给和需求是需要重视的第三个问题。

二、公有与私有

公有与私有的争论持续了多少年,又实践了多少年?现在看来人类社会的哪个阶段都没有纯之又纯的公有和私有,只是公有多一点还是私有多一点,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从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是经济管理两种体制性因素,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就像计划与市场一样是经济管理的两种机制性因素,也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公有与私有的概念不知从何而来,现在想来,什么东西能够公有与私有呢?比如一个人,可以完全归他自己私有吗?显然不可以;社会中的一个人还应归家庭、组织、社会公有,但又不是全部归公有。因此,连一个人的身体如果都不能完全归个人私有或完全归公有,其他东西不更是如此吗?实际上,任何东西都没有完全的公有与私有。这里提出一种新想法,把公有与私有修改为公用与私用,因此任何东西都是公用多一点还是私用多一点的问题,谁用的好谁就多用点,用的不好就少用点。其实,就像一个人的身体和生命,用的好,身体就健康,生命周期就长;用不好,身体闹疾病,生命周期就短。所以公用与私用,是多一点、少一点,用的好和用的差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哪些公用,哪些私用,哪些既公用又私用。关键是公用和私用匹配好、协调好,发挥出最佳作用,这才叫用得好,而不是公用与私用互不相容、一争高低的问题。

三、计划与市场

计划和市场是一个经济问题,它们在经济发展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时人们把它们当做一种方法和手段,有时又当做一种体制和机制,时至今日仍有不同的认识。这里仅就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进行讨论。首先,计划和市场不是政治和制度问题,而是经济问题,它们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和方法,当然也就成为经济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当它们上升为一种模式时,就成了一种体制和机制。历史上看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是纯而又纯的计划或市场,而计划和市场也不是经济追求的目标。其次,计划和市场是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和手段,是相对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各有利弊,应相互补充。实践看是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是计划发挥作用大一点,还是市场发挥作用大一点,是需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条件来确定的。再次,计划和市场如果成为一种模式的话,作者倾向于在这种模式中,计划更多地起到体制的作用,而市场更多地起到机制的作用。我们知道人是靠脚来走路、靠手来做事的,用手或用脚都是方法手段,都是人生存的重要工具,不可或缺;但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做什么事,实现什么目标,就不是脚和手的事了。作者认为,我们不应该争论计划和市场谁的作用大小问题,它们相辅相成,都是手段方法,都重要,如同人的脚和手。因而我们一方面要研究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的大问题,另一方面在实践上更多地探索、研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领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条件下,哪些应当计划,哪些应当市场,哪些计划多一些,哪些市场多一些,并根据变化的情况随时做出调整,以此让计划和市场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好更大、更好、更持久、更正确的作用。

四、价值观

管理的对象是系统,系统的本质特征是整体性,整体性的表现首先是共生共荣,共生共荣不仅是系统共生或生命共同体,而且是共同繁荣或共同生存且繁荣,这是系统存在的前提,也是这种前提性理念的价值观标准。我们把这一理念和价值观标准称为旗帜或宗旨,管理实践中往往落实为一种制度,而理论上称为主义或思想。落实这种价值观标准,我们把这一系统的生存过程称为使命,对系统生存过程这一使命的相对逐渐进步性表述为更快乐、更好、更健康、更持久,我们经常把这一过程称为道路,这也成为过程使命的一种趋向性价值观标准。这一标准在不同层面和阶段可提出具体的表达方式,如公平、正义、自由、民主、文明等等。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人们的生存目的不是追求财富,也不是战胜自然,而是和自然和谐相处,因此由上面的理念和使命,必然的结果或目的就是幸福和圆满,即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经济或经济管理系统是人类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也必须在遵循这一理念、使命、目的或价值观标准的情况下,来展现自己的价值,发挥应有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共生共荣的理念下,沿着更快乐、更好、更健康、更持久的轨道,持续改进公用与私用、计划与市场等体制和机制,来实现正确、合理的供给与需求,以达到幸福圆满的目的。这可能是趋向正确的模型和道路,希望更多的专家来进行实践和研究,以进行改进和完善,为人类社会系统探索出更光明的未来、更顺畅的过程、更美好的目的,并在实践中设计出更有效、更实际的工作模型。

参考文献:

[1](美)德内拉梅多斯,乔根兰德斯,丹尼斯梅多斯.增长的极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华涛.管理哲学研究[M].北京:北京伯通电子出版社,2011:205-207

大学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二:农业经济管理创新思考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经济管理中供给与需求、公用与私用、计划与市场,以及经济管理文化的核心部分即理念、使命、目的和价值观标准,构建了一个经济管理的系统模型图。提出在共生共荣的理念下,沿着更快乐、更好、更健康、更持久的轨道,持续改进公用与私用、计划与市场等体制和机制,来实现正确、合理的供给与需求,以达到幸福圆满的目的。

关键词:经济管理;供给与需求;公有与私有;计划与市场;价值观

经济管理中的许多问题已在几千年经济管理实践中做了充分的探索,一些先哲们也提出了很多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尤其是经济管理作为一门学问出现后更是被作了深入的研究,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及真理性的火花。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马克思的《资本论》就是经济管理这门学问的开路先锋。本文的探讨仅限于供给与需求、公有与私有、计划与市场、价值观及其管理模型,这些探讨是初步的,也是浅显的,仅供这方面的专家、学者、实践家参考,并给予批评指正。

一、供给与需求

供给与需求是经济管理中的基本问题,如何扩大供给、提高效能和效率等问题,许多学者都做了深入充分的研究,作者在这里仅就某些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以使供给与需求这个基本问题得以更全面地认识和解决。问题一:有一部分供给是无需求的,有一部分需求是不应该供给的。比如:污染的空气、水等的供给,不是人们的需求;而人们对毒品、贪欲等的需求是不应该供应的,也就是说现行经济学上的供给与需求理论需要对供给与需求做出前提性原则要求。问题二:基本供给与需求是前提。比如人们的衣食住行和空气、水、阳光、土壤、种子等等这些基本生存条件。其他的供给与需求必须在不影响这些基本供给与需求的前提下给予适当的解决,尤其不能反其道而行之。孔子曰: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其先后,则近道矣。现在数量巨大的武器等非基本供给与需求的大量存在,已严重影响人们基本生存条件,是非常令人担心的。因而,必须对这些非基本供给与需求进行调整,设定界限。问题三:《增长的极限》向我们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问题,人类社会更健康、更持久的生存等应引起高度警醒,人们不能像受了惊的野马、失控的火车,只知道一味地追求快,现在的环境污染、核武器、资源枯竭、经济危机无处不在警示我们来反思现在的发展道路和生存方式,如果不给受惊的野马带上嚼子、不给失控的火车加上制动,便是死路一条,因而更健康、更持久的生存问题如不采取硬措施和强大手段是解决不好的。当然,时至今日,人类社会在艰辛探索中取得巨大成功。毛泽东说过失败是成功之母,人类社会正是在吸取失败教训之上而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以前的失败都不具有毁灭性,现今人类社会具有毁灭地球的能力,这种失败就没有机会吸取教训了,我们有句话叫成功是失败之父。如果我们沾沾自喜已有的成功,而无视存在的巨大危险,就离毁灭性失败不远了。如果还寄希望于移居其他星球和开发太空这样的梦想,并为此而行动,只能叫疯狂。《圣经》说上帝让其灭亡,必先让其疯狂。我们原来还有这样的逻辑:落后就要挨打,因而我们要先进、要强大。我们不禁要问:先进、强大后去干什么呀?这不是正确的逻辑。因而更健康、更持久的供给和需求是需要重视的第三个问题。

二、公有与私有

公有与私有的争论持续了多少年,又实践了多少年?现在看来人类社会的哪个阶段都没有纯之又纯的公有和私有,只是公有多一点还是私有多一点,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从经济管理的角度来看,这是经济管理两种体制性因素,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就像计划与市场一样是经济管理的两种机制性因素,也是实现目的的一种手段。公有与私有的概念不知从何而来,现在想来,什么东西能够公有与私有呢?比如一个人,可以完全归他自己私有吗?显然不可以;社会中的一个人还应归家庭、组织、社会公有,但又不是全部归公有。因此,连一个人的身体如果都不能完全归个人私有或完全归公有,其他东西不更是如此吗?实际上,任何东西都没有完全的公有与私有。这里提出一种新想法,把公有与私有修改为公用与私用,因此任何东西都是公用多一点还是私用多一点的问题,谁用的好谁就多用点,用的不好就少用点。其实,就像一个人的身体和生命,用的好,身体就健康,生命周期就长;用不好,身体闹疾病,生命周期就短。所以公用与私用,是多一点、少一点,用的好和用的差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哪些公用,哪些私用,哪些既公用又私用。关键是公用和私用匹配好、协调好,发挥出最佳作用,这才叫用得好,而不是公用与私用互不相容、一争高低的问题。

三、计划与市场

计划和市场是一个经济问题,它们在经济发展和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时人们把它们当做一种方法和手段,有时又当做一种体制和机制,时至今日仍有不同的认识。这里仅就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进行讨论。首先,计划和市场不是政治和制度问题,而是经济问题,它们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和方法,当然也就成为经济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当它们上升为一种模式时,就成了一种体制和机制。历史上看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是纯而又纯的计划或市场,而计划和市场也不是经济追求的目标。其次,计划和市场是解决问题的两种方法和手段,是相对的,也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各有利弊,应相互补充。实践看是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是计划发挥作用大一点,还是市场发挥作用大一点,是需要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条件来确定的。再次,计划和市场如果成为一种模式的话,作者倾向于在这种模式中,计划更多地起到体制的作用,而市场更多地起到机制的作用。我们知道人是靠脚来走路、靠手来做事的,用手或用脚都是方法手段,都是人生存的重要工具,不可或缺;但是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做什么事,实现什么目标,就不是脚和手的事了。作者认为,我们不应该争论计划和市场谁的作用大小问题,它们相辅相成,都是手段方法,都重要,如同人的脚和手。因而我们一方面要研究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的大问题,另一方面在实践上更多地探索、研究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领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情况、不同的条件下,哪些应当计划,哪些应当市场,哪些计划多一些,哪些市场多一些,并根据变化的情况随时做出调整,以此让计划和市场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好更大、更好、更持久、更正确的作用。

四、价值观

管理的对象是系统,系统的本质特征是整体性,整体性的表现首先是共生共荣,共生共荣不仅是系统共生或生命共同体,而且是共同繁荣或共同生存且繁荣,这是系统存在的前提,也是这种前提性理念的价值观标准。我们把这一理念和价值观标准称为旗帜或宗旨,管理实践中往往落实为一种制度,而理论上称为主义或思想。落实这种价值观标准,我们把这一系统的生存过程称为使命,对系统生存过程这一使命的相对逐渐进步性表述为更快乐、更好、更健康、更持久,我们经常把这一过程称为道路,这也成为过程使命的一种趋向性价值观标准。这一标准在不同层面和阶段可提出具体的表达方式,如公平、正义、自由、民主、文明等等。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人们的生存目的不是追求财富,也不是战胜自然,而是和自然和谐相处,因此由上面的理念和使命,必然的结果或目的就是幸福和圆满,即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经济或经济管理系统是人类社会系统的一部分,也必须在遵循这一理念、使命、目的或价值观标准的情况下,来展现自己的价值,发挥应有的作用。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共生共荣的理念下,沿着更快乐、更好、更健康、更持久的轨道,持续改进公用与私用、计划与市场等体制和机制,来实现正确、合理的供给与需求,以达到幸福圆满的目的。这可能是趋向正确的模型和道路,希望更多的专家来进行实践和研究,以进行改进和完善,为人类社会系统探索出更光明的未来、更顺畅的过程、更美好的目的,并在实践中设计出更有效、更实际的工作模型。

参考文献:

经济学毕业论文篇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给企业带来了蓬勃生机的同时,由于客观体制上还存着一些漏洞,国有资产流失相当严重,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维护企业的国有资产,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提高企业的国有资产运营效益,加快企业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强化对企业的国有资产的监管,防止企业的国有资产流失,既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又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与重点。探索企业的国有资产监管与经营的有效途径,深化企业的国有企业改革仍是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企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到底有什么途径?以下主要从二方面进行探讨就是:一、政府宏观促进,就是政府给支持;二、企业微观做,就是企业在具体实施。

思想上保值增值

政府在思想上重视、观念上转变是保障企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根本因素,是内因。认清和适应企业的国有资产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理清思路,抓住企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完善和巩固企业的国有资产基础地位、壮大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这一主要矛盾,才能保持头脑清醒,看清方向,做到提纲挚领,有的放矢。思想指引着行动,一切工作最后的结果如何,都要看政府官员对工作的认识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工作实际。切实抓好做好企业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工作,把该项工作当作政府的工作重点来抓。只有思想认识到位,并付之以具体有效的行动,促使企业的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

政府应全方位提高社会维护和保护国有资产的意识和责任感,让全社会都认识到国有资产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和保障,与党、国家和广大干部群众的利益休戚相关,消除各种不利于国有资产保值的消极心理,形成健全的防范意识。

法律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更需要一个全面的、完善的、细化的法制的约束,而我国现在的法律不是没有建,是建得不完善,要与时并进。因此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完善国有资产监管的法规体系。建立、健全、落实国有资产经营责任的相关制度。要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制度,规范重大决策责任的追究程序、办法;要把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考核与薪酬制度改革更好地结合起来;认真做好国有资产基础管理工作。要按照全国统一的清产核资政策和资产损失认定的标准,规范开展清产核资工作。要加强资产与财务管理的制度建设,防止产生新的不良资产;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的监管。

强化监督制约,增强责任意识。

(1)健全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与制约机制;强化投资决策监督制约,坚持民主集中制,即要通过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的方式,来对某一投资决策项目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分析、论证、只有这样,才能使投资决策真正做到科学、合理,从而避免投资失误。

(2)建立与完善国有资本的监督体系,是提升资本运营水平、实现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保证。随着国家与地方国资委的相继建立,国有资本监管主体缺位的问题已经解决,但是依法完善监管体系、加强监管的法制建设,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仍然面临严重的挑战。在牢牢把握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定位这个根本,促进国企改革由政府主导向出资人主导转变的前提下,维护企业作为市场主体享有的各项权利,充分尊重企业的经营自主权和法人的财产权,按照市场化原则配置企业各项资源,促进企业的发展。

建立和健全企业监督约束机制。根据现行的法律、法规,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可量化的、可操作的企业监督约束机制,做到每年检查一次。财政部门要搞好企业年度决算检查,要评出优劣,分清责任,对损失巨大构成犯罪的,要追究刑事责任。

经济学毕业论文篇3

制度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一:排污收费制度经济学思考

在大力发展工业来促进国民经济的提高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污染问题日趋严重,雾霾、温室效应这些污染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排污收费是一项重要环境保护制度,是从经济学角度制定出来的、典型的外部性内部化的法律制度,因此本文将试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探讨排污收费制度。

一、排污收费制度概述

排污收费,又称为征收排污费,是根据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对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污染者,应当按照环境保护部门依法核定的污染物排放的种类和数量,向法律授权的行政主管部门缴纳一定费用的行为规范。①排污收费是一项重要环境保护制度,要求污染者承担环境污染对社会损害的经济责任,使得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促进污染者积极治理环境污染,最终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我国排污收费的征收主要有:污水、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超标、废气、危险废物和噪声超标排污费五项。排污费由负责污染物排放核定工作的环保部门征收,根据排污费征收标准和污染者排放的污染物的种类与数量,环保部门确定排污者应当缴纳的排污费数额并向排污者送达排污费缴纳通知单。所有收缴的排污费,都必须纳入财政预算,列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进行管理,主要用于:重点污染源防治,区域性污染防治,污染防治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示范、应用,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污染防治项目。

二、对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20世纪初,英国经济学家庇古从福利经济学的角度,系统地对外部性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外部性实质是私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的差额问题,这种外部性分为正外部性和负外部性。外部性是指某个经济主体决策行为产生的结果,没有全部被该经济主体承担。如果行为产生的收益全部或部分被他人占有,则产生的外部性是正外部性;反之,行为所产生的成本全部或部分被他人承担,这时产生的外部性是负外部性。克服外部不经济性的基本途径是使负外部性内部化,即通过确立一定的制度使经济主体决策行为的成本和收益之间重新具有一致性,排污收费是实现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治理环境污染的一项重要制度。例如,我国现在严重的雾霾,主要是由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组成,是一种典型的大气污染。产生雾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气资源的使用费未加入到污染者的生产成本中,污染者出于生产效益与利润的考虑,无约束的开发、利用,不仅浪费了大气资源,而且严重地破坏了大气环境,没有排污者会主动限制自己使用大气资源或改善大气资源状态。经济主体都把利润作为自己的追求,每个排污者都肆无忌惮的往大气中排放污染物,由于外部成本顺利转嫁到社会,排污者便会丧失保护环境、减少排污、治理污染的自我约束,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由此可以看出,利用环境资源从事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污染具有典型的外在性,即外部性,并且属于负外部性。环境污染者应当承担造成这种外部不经济性的经济责任,即外部不经济性的内部化过程。环境污染者要么建立治污设备、及时治理污染,要么缴纳排污费继续排污。还是拿雾霾来说,污染者建立治理大气污染设备的费用和缴纳的大气排污费都会核算到生产成本中,出于对生产效益与利润的追求,污染者会对建立大气污染治理设备所需要的费用和缴纳的排污费做一个对比,如果建立治污设备的费用高于排污费时,就会选择缴纳排污费继续排污;反之,需要缴纳的排污费高于建立治污设备的费用,就会选择建立治污设备,治理污染。

三、对我国排污收费制度的评析

从以上对排污收费制度的探究,笔者认为从经济学的角度制定出来的排污收费制度,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下一条成功的环境管理经验,激励了我们对生态环的保护。排污收费制度是典型的外部性内部化的法律制度,使污染这种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无疑会促使企业建立治污设备,并积极投入使用到生产过程中,最终达到改善环境的目的。排污收费制度不仅体现了我国环境法受益者负担的基本原则,而且是经济学和法律相结合的成功典范,发挥了法律这只看不见的手的强制作用。虽然,排污收费制度的确立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带来了一定的效益,但是我们也得看到其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陷,主要存在收费标准的制定复杂、难度大,收费标准明显偏低,信息不真实性,排污费据实收缴难度大等问题。

四、结论

综上所述,确立排污费制度,对我们的生态保护具有积极作用,也是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我们在看到排污收费制度带来的效益的同时,还应该看到排污收费制度本身也存在的一些缺陷和实施过程中的难度。这些问题的出现,势必要求我们要继续完善排污收费制度,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收费标准,加大惩治污染的力度,真正地做到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使我国的自然资源得到合理地使用。

制度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二:现代企业制度经济管理论文

1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①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缺乏明确的职责

纵观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企业虽然引进了不少优秀的管理人才,但是,由于各部门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难以实现很好的沟通与合作,导致出现管理问题时各个部门相互推诿责任,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管理职责的不明确,并且在企业内部企业经营者更多的是将管理重点放在生产经营环节中,而对经济管理工作则忽视,相关管理制度的制定与实施大多形同虚设,各岗位也没有制定明确的责任制,这样不但影响了经济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也抑制了部分积极上进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最终导致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部门出现管理混乱现象。

②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松散

当前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松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经济管理组织结构单一。在企业规模较小的时候,直线式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执行相关管理命令,提高生产效率,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这种管理组织结构对于企业来说是弊大于利的,很容易造成人浮于事、机构重叠的问题;二是,经济管理组织结构中领导层次的缺失。这种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经营者一把抓造成的,但什么事情都由经营者管理注定会导致管理上的漏洞,而这种漏洞无疑会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不好影响;三是,企业各部门之间的隔阂比较大,这种隔阂会严重影响到企业内部的交流合作,造成矛盾的增加,进而影响企业自身价值的实现,自身利益的提高。

③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制度不健全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开展。就目前而言,很多企业至今仍旧在使用传统的管理制度,而这种管理制度毫无疑问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的需要了。没有一个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就无法保证企业内部分工明确,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资源利用率不高,生产效率不高,导致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2解决现代企业经济管理问题的方法

①实现经济管理理念的更新

管理理念是实现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思想基础,也是引导具体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因此,在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管理层管理理念的更新是十分重要的。要尽快的转变传统守旧的管理理念,树立最新的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理念,在企业内部广泛的宣传经济管理的重要性,同时,积极引入危机管理意识和战略意识,也有利于企业在经济管理方针和目标的制定中形成科学的管理观念和全局观念。

②构建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作为社会主要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管理制度的创新过程中,不但要解决企业内部现有制度问题,更要为企业的发展和生产注入新的活力,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更好的服务。因此,构建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制度,必须坚持全面分析、综合考虑的原则,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在原有的经济管理制度基础之上,对其进行一定的调整,使其更能够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

③优化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体系

经济管理体系是企业经营的组织基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开展必须依靠经济管理体系,例如,当领导确定企业的发展模式和方向之后,接下来就要依靠经济管理体系通过各部门的具体实施来进行经济活动,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由此可见,构建经济管理体系的重要性,而对于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体系进行优化时,应该具有一种超前的意识和长远目光,充分考虑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结合企业经济管理体系存在诸多特点的同时,采用分解评审和分层次优化的方法,然后将各个方面评审的结果进行综合,以辩证的手段使经济管理体系得到系统性优化。

④调整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方式

笔者已经论述过粗放型的经济管理方式,以及无法满足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了,因此,调整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方式也是一件重要事情,其对企业发展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经济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着集约型转变可以更好的实现企业和现代经济环境的接轨与融合。同时,集约型管理方式消耗较低、成本较低、产品质量较高、经济效益较高,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应该大力推广。

经济学毕业论文篇4

在论文完成定稿之际,我首先要感谢我的导师史教授,教授从论文的选题、研究思路的确定到最后的文字修改,都严格要求,悉心指导,让我受益匪浅。在研究生的学习中,我在生活和学业上始终得到史教授的关怀,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工作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将使我终身受。

  同时,我衷心感谢给予了我莫大帮助的、统计学院的全体老师。本文的开题获得了学院许多老师的关心和指导,在此要向他们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

  同时,我还要感谢我的同学们,在与他们交流、讨论学习心得的过程中,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感谢他们在我的问卷调研中给予的特别支持!祝愿他们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中,一帆风顺、前程似锦。

  最后,本人还要向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评审本文的专家、学者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经济学毕业论文篇5

关键词: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质量评价

收稿日期:2013-06-20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编号:[2012]-JKGHAB-0028)

作者简介:吴艳芳(1970- ),女,河南工业大学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与评价、农村金融与产业投融资。

经济学类专业本科毕业论文是经济学类专业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实现经济学类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步骤。毕业论文写作旨在检验学生对所学经济学类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专业研究水平,提高分析和解决经济生活中各种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素养。

一、评价方法与原则

在量化评价过程中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原则。

(一)评价结果宜粗不宜细。作为一门课程的成绩,经济学类专业毕业论文成绩的评定可以实行百分制,也可以实行等级制,但百分制的评价划分等级过多,评价结果过细,反倒是等级制更合适些。可以将毕业论文评为若干个等级,如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也可以评价为甲乙丙丁四个等级,或ABCDEF等六个等级。成绩只能作为评价学生之间论文写作水平、层次、质量有差别的一个方式,所以评价宜粗不宜细。

(二)科学性。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的构建要能够评价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高低,特别是能够评价出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毕业论文的写作态度、经济相关问题的研究能力、对经济学专业论文的写作能力等。影响经济学类专业毕业论文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如果作为一个课程作业的话,它没有标准答案,甚至连标准格式都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因此,要有科学的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既要将重要的影响因素和评估指标都找出来,在评价体系中体现,也要将非重要的因素剔除,避免因注重细枝末节而使评价有失偏颇。评价指标体系和结果要能反映学生毕业论文的水平和差异。

(三)可操作性。毕业论文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要有可操作性,也就是教师根据学院的评价体系能够对学生的论文进行客观评价,而不能简单给出一些指标,却无实际可操作性。如有的学校给出的评价指标里有论文撰写水平,事实上毕业论文的撰写水平要体现在很多方面,这要有多个指标才能体现;有些学校评价指标里有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在论文的一些环节,需要通过对论文的评价来体现学生的能力,而不能直接用能力来评价学生的论文质量。

(四)专业特色性。毕业论文的评价要因专业而有所差异。有些综合类高校往往对学校所有专业的毕业论文设定相同的评价指标和标准,沿用相同的评价方法和原则,忽视了专业特点和专业差异。事实上,经济学类专业的毕业论文与其他理工类专业、文史类专业具有不同的特点,如它与实际生活结合更加紧密,具有显著的应用性特色。

二、论文选题质量

选题是毕业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选题质量是影响毕业论文质量的重要环节。但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应将选题作为毕业论文评价指标。毕业论文评价是对学生的毕业论文进行打分,是学生成绩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是对教师分配题目进行研究,选题的质量是由指导教师的水平和责任心所决定的,跟学生无关,当然不能将选题质量的高低作为一个评价指标。但如果选题是由学生确定的,或主要由学生确定,那选题必然成为毕业论文评价的一个指标。

笔者认为,经济学类毕业论文的选题至少应有以下四个标准:一是要有研究价值,即论文选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或能够指导经济生活的实践,这是选题的前提条件。二是选题要有实实在在的研究内容,避免空的问题。在经济社会中,虽然有许多有研究价值的选题,但受阅历、能力、见识、知识面等影响,学生往往找不到真实的选题,导致选题过空。三是大小适宜。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常见的是选题过大。过大的选题将导致没有研究重点,受学生知识结构、研究能力和论文篇幅所限,很难有真正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四是与专业的相关度。在论文写作之前的选题辅导中由指导教师把握,对于不合要求的选题不予开题,不允许学生写作。

三、论文结构

作为本科毕业论文,一定要结构清楚、连贯,各部分之间要有逻辑上的联系,必须是标准的学术写作规范。但是否一定要有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或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所以我认为作为本科学生,如果能够提出问题,并将问题论述清楚就可以了,并不一定要解决问题,或者并不一定要解决发现的所有问题。经济学类专业毕业论文常出现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的三段式论述,看起来有其合理的一面,但不能作为毕业论文评价的标准,更不能作为唯一的标准,应该允许学生写发现问题式的论文。

四、研究方法

经济学类专业毕业论文的研究方法很多,而现在数学化、实证化的趋势非常明显,现在高水平的期刊征稿时非常看重论文中数学方法、计量模型的运用。毕业论文指导和评价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多关注实际问题,学会用事实反映问题,包括典型案例剖析、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实地调查结果等,而不必将是否用数学模型作为评判论文质量优劣的一个指标。当然,如确有能够用数学模型进行研究和毕业论文撰写的学生,可以给高分,因为这表明该学生的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

五、创新性

创新是所有研究都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创新也就没有了研究价值,本科毕业论文也是如此。所以,在经济学类专业毕业论文评价指标中,创新性是不可或缺的。提出理论问题并解决往往会带来方法论上的创新并导致一个新的分支学科的诞生,这是创新;发现实际问题并解决也是经济学创新的一个重要方式,因为经济学在本质上是一门应用科学,运用经济学理论来解决经济运行中的具体问题是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同时,在解释或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如果发现原有的理论框架无法适用,就可能导致理论的创新。但在找创新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要求的尺度,因为研究的创新可以体现在研究视角的创新、研究方法的创新、研究领域的突破、研究对象的差异。对于普通高校的本科学生来说,有哪怕一点的创新就足够,不能用研究生论文甚至经济学专家的标准来要求。

六、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效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所有的研究都是在前人成果上的延伸,都是对前人研究领域、研究方法或研究视角的扩展或修正。对于进行经济学问题研究的本科毕业生来说,掌握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形成文献综述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一是可以检验学生对相关研究领域的了解程度,避免低水平的重复研究;二是可以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学习到课堂所未能涉猎的专题研究;三是评价学生论文创新程度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文献综述应该成为毕业论文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

七、答辩环节的成绩评定

经济学毕业论文篇6

计量经济学论文4000字(一):“互联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优化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互联网+”前沿的信息技术在各大高校的普及,“互联网+教育”的教学模式成了必然趋势。因此,本研究以《计量经济学》课程为切入点,总结出该课程目前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模式传统以及考核方式不合理的问题,并针对这三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优化方案。

关键词:“互联网+”;《计量经济学》;教学优化

中圖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0.25.060

0引言

“互联网+”理念早在2012年就被提出,在2015年“互联网+”作为一项行动计划正式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意在通过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的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的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高等教育作为传统的行业之一,本就具有开放包容的环境,“互联网+”的引入是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平台,实现教育双向互动、实时互动的模式,推动高校之间教育资源的共享,帮助高校打造更科学、合理行业生态。“互联网+高等教育”的核心在于创新,真正做到以学生核心。

计量经济学是经济学科的一个分支,是一门经济学方法论。在经济理论的指导下解读现实生活中的经济现象、揭示经济规律,并利用经验数据检验经济关系。自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入我国后,迅速得到我国经济学界的认可,并在各大高校推广普及。在1998年7月,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类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在第一次会议上将《计量经济学》确定为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共同核心课程,此后各大高校广泛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

1目前本科《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课程设置不合理

首先,课时量不足。《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主要讲授经典和现代经济学理论与方法,该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以经济理论为导向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既要求学生学好经济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熟练运动计量经济模型方法分析经济关系,大概需要70个课时。但经过调查发现,国内各大高校安排的课时普遍偏少,在所有985高校中,北京大学课时最高,设置68学时。而一些农业院校计量课时设置更少,如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西北农业大学等农业院校本科计量教学课时平均仅为48学时。课时量的限制给学生学习该课程带来重大阻碍。

其次,课程衔接困难。《计量经济学》学习《计量经济学》之前,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西方经济学、统计学、数学三方面基础。经调查发现,经济学理论作为经济学专业的基本课程,各大高校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经济理论基础知识是比较重视的;而数理统计作为《计量经济学》建模的基础课程,学生通过系统的训练能更好的理解一些统计指标、数据的收集、计算方法,更能深入的、全面的解释经济问题的一些数量关系,为今后写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但部分高校在数学课程设置与《计量经济学》脱节,如《概率与数理统计》这门课,在大多数经济学专业的学习中,侧重讲解概率部分的知识,对数理统计知识讲解甚少;再如《线性代数》这门课,各大高校在该课程中讲授矩阵及其特点,并未将其与多元回归的分析相结合,以至于大多数学生没法将其与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很好的融合。因此,教师在《计量经济学》课上得花时间讲解有关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因而大量减少对《计量经济学》的授课内容。《计量经济学》对数学基础要求比较高,各大高校的基础数学课程教授内容过于简单,与经济学结合不够紧密,这就加大了学生学习该课程的难度。

1.2教学模式传统

其一,课堂教学常以教师讲授为主。由于《计量经济学》课程存在大量的模型和公式,这种单一传送知识的授课方式,会在短时间把教学内容强加给学生,从而增加了学生对知识理解难度。并且会让课堂气氛沉闷、学习热情低、依赖性强,学生也难以理解,最终导致学习效果差。

其二,重理论轻实践。受课时量的限制,教师在教学中主要针对重点理论知识所有侧重的阐述说明,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课程的重要理论知识。《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核心课,需要学生掌握从选择研究的经济问题、构建模型、到利用经验数据进行检验这些过程。因此,对本科生而言,要学会利用《计量经济学》这门工具研究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而不是只了解理论知识。

1.3考核方式不科学

大多数高校对《计量经济学》考核,70%-80%的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决定,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主要是测试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难以测试出学生是否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现实的经济问题。在本科阶段,《计量经济学》课程的目标是定位在既能掌握其基本理论与方法,还要能构建理论模型,并利用经验数据进行检验、修正,还要求对估计结果进行合理的经济解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而期末考试只能检测学生对理论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不能测试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互联网+”背景下《计量经济学》教学优化路径

基于《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互联网+”的特性,本文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教学考核三个方面进行探讨,有利于促进《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的优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1改善《计量经济学》课程设置

首先,合理安排学时。自克莱因教授等世界著名经济学家到北京举办《计量经济学》讲学班后,计量经济学在我国开始普及并得到广泛应用。李子奈(2005)提出本科阶段至少要掌握单方程计量经济模型、经典模型的基本应用,并适当引入现代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分析。在本科阶段需要掌握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还要学会熟练运用经典的计量经济模型,所学的内容较多。但是从调查的资料看,目前高校《计量经济学》课时偏少,难以保证基本理论与方法的讲授,更无暇顾及学生应用的指导。因此,应该适当增加一些课时,保证基本教学所需。

其次,加强相关课程的衔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统计学等课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建模、数据处理,而且还能有效增强学生的《计量经济学》理论思维。没有扎实的统计学和数学的基础知识,对《计量经济学》的理论、方法的掌握会很困难。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经济类的招生不分文理,相对而言,文科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需要花费更多的课时。因此,在《计量经济学》课程学时无法达到理想数量时,应加强数理统计的教学,并在课程内结合经济现象进行基础的经济数量分析,提升学生对经济数据的理解和应用,增强分析经济问题的能力,为《计量经济学》打下夯实的基础。

2.2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利用“互联网+”的信息优势,让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反复学习课程内容。在开课初期,教师针对导论和一元、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章节进行讲授,让学生掌握《计量经济学》初级理论知识。然后利用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开设“超星学习通”,将前沿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营造“互联网+”的教学环境,让课堂更加多样化。具体每节课安排如下:首先,提前把每章的重要知识点、拓展学习材料以文档、视频等形式放在“学习通”上,让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其次,课中学习讨论,课堂上教师可利用专题和讨论等方式,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发言、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四个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将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最后,教师可利用“超星学习通”布置课后作业,针对任务点设置练习题和小测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针对不懂的知识点,学生可反复观看视频及学习材料,还可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上和教师实时互动,增加教师和学生互动时间,从而使得学生更有效率的完成测验。

其次,还应优化实验教学。课时量的限制使大多数高校重理论轻实践,教师应当将《计量经济学》理论内容与专业案例相结合,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技术,建立线上案例教学库,案例以我国经济社会热点问题为主,比如将热议的话题转为案例分析,将这些案例与每一章知识点紧密结合,并适当引导学生在案例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另外,教师采用启发式教育形式,引导学生从选题开始,选择学生自己感兴趣的热点问题,学生通过查阅文献、实践调查、收集数据、建立模型最终形成学术论文,让学生真正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工具分析现实的经济问题,将教学成果转化为科研成果。

2.3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实施过程化多维考核制度。“互联网+”的教学模式一方面扩展学生的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增加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可在课堂上随机抽取学生进行提问或上机演示,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给分,避免搭便车现象。加大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包括“超星学习通”上的学习、阶段性实验报告和课程论文,综合考核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理论与时间相结合的能力。最终成绩可设置成:平时表现(10%)+实验报告(20%)+课程论文(20%)+期末成绩(50%)。其中,平时表现包括“超星学习通”上课程视频的学习、的小节作业以及签到;实验报告布置两个综合性的练习,让学生自主选择问题,建立理论模型、收集数据、估计模型、检验模型,完成建立经典模型和非经典模型的全过程;课程论文按学术论文的要求,考察学生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工具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可采用师生互动评价法,学生自评(30%)+教师评价(30%)+同学互评(40%),从而强化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充分反映学生学习效果。

4结语

随着“互联网+”的教学理念在各大高校的普及,为《计量经济学》教学提供了新思路,让教师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互联网+”的背景下的《计量经济学》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其知识视野,并有效的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计量经济学》教学优化可以让学生能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實践能力。因此《计量经济学》的任课教师,应积极利用“互联网+”的前沿信息技术,探讨“互联网+”与《计量经济学》教学整合的有效方法,促进该课程教学的最优化,从本质上改善教学效果。

计量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基于金课理念的计量经济学混合式教学评价论文

摘要:文章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266名在校就读本科大学生的计量经济学课程调查项目问卷为数据来源,对基于金课理念的计量经济学混合式教学进行评价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参与调研的大学生中高达97%认可目前的线上教学方法。2.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目前教学资源能达到较好效果,但仍有近4%的大学生对教材、实验指导书认可度不高。3.大学生对目前课程考核方式、课程案例及实验项目与实践相结合的认可度均较高。课程建设以后改进的方向:应进一步优化线上教学方式,将课后作业和实验课程转变为线上教学模式,对计量经济学教材进行修订,并出版相应的实验指导教材,进一步试行线上期中考试。

关键词:金课;混合;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20)22-0055-04

一、概述

“打造金课,杜绝水课”正成为近年来中国大学教育的新的教学理念,金课要求课程内容体现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而把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和当前大学教学改革相结合,其主要实践方式就是将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由此引发了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国内教育界一些文献基于金课理念对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陆恩(2019)在金课视角下对高职国际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进行了考察;张熙悦和王怀祖(2020)以《微观经济学》教学实践为例,在“金课”建设背景下,对“慕课+翻转课堂教学法”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汪芳等(2018)基于在線开放课程建设,对高校产业经济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进行效果评价研究,指出混合式教学效果的提高需要从教师、学生、教学过程、在线课程平台等四个层面实施联动,每个层面都要依据自身的核心目标加以改进;杨学坤(2019)基于线下“金课”建设联动机制,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体验式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分析其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总结体验式教学改革的模式、思路与实施方案;钱琼(2019)基于金课视角,对商品流通企业会计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探索。

计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和管理学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一起构成了中国高校经济学和管理学本科生必修的三门经济学核心课程,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财经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计量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成为各经济类院校必开设的重要的应用经济类专业课和学科基础课。马越越(2019)、赵海涛(2019)和张敏(2019)对高等院校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是一所以教学型的“二本”院校,计量经济学课程于2012年6月重点课程建设结项,2012年11月计量经济学试题库建设完成,2013年精品课程建设结项,2018年6月教材《计量经济学》编写完成,由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2019年又获得校一流本科在线金课建设立项。计量经济学课程正一步一个脚印建设完善,我们以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为例,于2019年12月启动了计量经济学混合式金课改革的大学生评价调查项目,通过问卷星电子问卷调查,考察大学生对计量经济学混合式金课改革的评价,从而作为先行者在提高和改善“二本”院校的金课改革教学工作方面提供建议和参考。

本文将从以下几点开展研究:

1.本课程采用网络教学方法,实现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线上全面使用学习通APP进行网络教学,网络签到,网络课堂测验等内容,并将教材、实验指导书等相关教学资料上传至网络,供师生使用,线下采用启发式教学理念,将课程计量模型设计和实验有机整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为每堂课准备了内容丰富的幻灯片,并配合案例及计量教学支持软件操作演示。我们将对线上线下的教学方法从大学生角度进行考察。

2.对教学资源、课程考核方法和实践创新等内容从大学生角度进行综合考察。本文的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问卷设计,第三部分样本大学生基本情况,第四部分教学方法评价统计结果与分析,第五部分教学资源、课程考核方法和实践创新等内容的问卷统计结果与分析,第六部分是结论。

二、问卷设计

计量经济学课程调查问卷,基于个人基本信息,对目前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等各方面进行调查。问卷设计的具体内容如下:个人基本信息(年龄、性别、户籍、年级、所在学院、目前担任职务、目前的学分绩点在班级排名、每月生活费);对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设计评价(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组织、课程难度、教学案例、实验项目);对课程教学资源评价(教程、课件ppt、实验指导书、课后作业、模拟试卷);对课程教学方法评价(已有项目、未开发项目、课后作业、实验课程);对课程考核方法评价(平时成绩、总评成绩、期中考试难度、线上期中考试);对课程实践创新评价(课程案例、实验项目、学生科创项目积极性、计量建模型知识作为一项工具对分析事物帮助性)。

数据来源于我们对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使用问卷星对266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有效问卷为266份。

三、样本大学生基本情况

此问卷填写成员半数以上为在校大三本科学生,这是由于计量经济学课程一般在第三学年开设,需要学生先修相关的数学、统计学和经济学相关课程。样本大学生中,34%担任班长、班委和学生会部长等职务,绩点在前20%的学生比例为47.37%,约半数来自于一线城市(具体参考19年城市类型划分),90%月生活费在3000元以内。

四、教学方法评价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教学设计(见表2)

从教学设计的五个方面(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组织、课程难度、教学案例和实验项目)来看,大学生的认可度均在94%以上,说明计量经济学现在的教学设计对于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是基本合适的,能够满足线上教学的需要和大学生的要求。其中,教学大纲、教学内容组织、教学案例和实验项目认可度更高。

(二)教学方法(见表3、表4)

现在计量经济学混合式教学方法,线上教学方式是采用超星公司的学习通APP,进行学习通签到、学习通ppt演示、学习通测验、学习通云教学资料和线上视频课前预习,数据显示,参与调研的大学生中近乎高达97%认可目前的线上教学方法,并对学业起到积极帮助效果。计量经济学的课后作业和实验课程我们还没有转变为线上教学模式,仍为线下传统的教学方法,认可度也较高,但大学生对其评价认为帮助不大的比例是要高于线上教学方法,说明对于线上教学方法大部分大学生是持欢迎和认可态度的,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国内教育界打造金课,进行线上教学方式改革是受大学生欢迎和支持的,也是课程教学团队进一步加强、优化线上教学方式的动力。

五、教学资源、课程考核和实践创新等内容的问卷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教学资源(见表5)

当前的教学资源已经全电子化,并已上传至学习通云教学资料,大部分大学生认为目前教学资源(教材、课件ppt、实验指导书、课后作业、模拟试卷)能达到较好效果,但在参与调研的大学生中仍有近4%对教材、实验指导书认可度不高,课程教学团队需重点对教材和实验指导书仔细进行改进,计量经济学教材是我校自己主编的由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已在国内大学使用一年多,我们准备依据教材在校内外使用中教师和大学生反馈的意见,对教材进行修订,计划在2020年9月出版教材第二版,并计划出版相应的实验指导教材,进一步提高教学资源的认可度。

(二)课程考核(见表6)

對于课程考核,平时成绩考核方法为考勤、作业、实验报告与期中成绩各占25%,总评成绩考核方法为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各占50%。大学生对目前课程考核方式认可度高达近99%,我们将进一步试行线上期中考试,逐步完善线上教学。

(三)实践创新(见表7)

计量经济学是一门实践性和理论性均较强的一门课,近85%的参与调研大学生认为课程案例及实验项目与实践可以有效结合,而认可度约为99%,说明课程案例和实验项目对大学生使用计量建模型知识分析事物有较大帮助,也激发了大学生参与科创项目的兴趣。

六、结束语

经济学毕业论文篇7

毕业论文

abc与价值工程管理是不同的,因为后者强调在产品设计阶段剔除产品的过剩功能,以达到节约成本的目的。然而,剔除了产品的过剩功能,未必就消除了不增值作业。

(3)从信息来源来看,abc为基础的战略管理会计的信息来源具有外向性、开放性,是对各种相关信息的综合收集和全面分析。它不局限于企业内部的信息来源,不仅要对企业内部实行规划与决策、控制与评价,并且注重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情况,收集企业外部信息,包括竞争对手情况、行业市场需求、供货商、客户意向、售后服务、周边人际关系等方面的信息,注重与供货商及客户进行协调与规划,甚至关注企业与相应社会责任、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有关的信息。如epw厂,在采购阶段,除了采用常规方法,还通过与供应商发展密切关系进一步控制甚至降低采购成本;在销售阶段,撤掉了很多办事处,试行分销制,使企业能动态地掌握竞争对手的价格与市场行情,取得长期的竞争优势,增加了企业销售利润。又比如,沙钢对物资采购实行招投标做法,在与供货商充分“博弈”的过程中,取得了更有利的地位,仅1999年生铁一项就节约成本4000多万元。

(4)从战略管理手段来看,abc虽然是必要而且非常重要的信息和管理手段,但不是充分手段,更不是唯一手段,因此,abc应该与相关的战略管理措施相互结合、综合使用,而不应该孤立地采用某一种手段。比如,可以结合价值工程、本量利分析、全面预算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目标成本、kaizen成本、基准成本、平衡记分卡和环境成本等方法。

其中,kaizen成本法主要强调降低产品制造过程成本(如epw厂降低zh产品成本的方法);基准成本法主要是参照其他企业或部门成功实践,建立内部业绩评价标准以改善经营;平衡记分卡(balancescorecard)是卡普兰教授等人提出的新型管理措施,是一种在业绩评价和成本管理体系中将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如客户导向经营业绩指标、企业内部营运及技术效益指标和学习创新与成长业绩指标等)相互融合的方法;环境成本主要核算企业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的成本。

以价值工程为例,正如上面第(2)点谈到的,价值工程在产品设计阶段剔除了产品过剩功能,但是未必消除“不增值作业”,同时也要看到,abc和作业链管理虽然努力消除“不增值作业”,但是未必剔除了产品过剩功能,所以,二者应该结合使用。再以平衡记分卡为例,其财务指标可以与abc的详细成本资料或价值链的财务信息相结合,而其非财务指标也可以与abc的客户需求预测等方法综合使用。这样,企业战略成本管理手段就变得更加有效。

abc和战略成本管理来自发达国家,在epw这样的技术设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管理水平较好的现代企业中试行并获得成效。但是,在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技术、设备、自动化程度和管理水平都参差不齐的状况下,战略成本管理和abc是否也能适用,是不少人都关心的问题。福建x公司和epw厂的实践,对此问题作出了肯定的回答:只要按照科学的思路,努力创造相配套的条件,在我国先进制造企业中,abc是具有有效的推广途径的;abc的实施为科学核算成本、有效降低成本、实施战略成本管理指明了突破口。

第三节一些企业应用abc失败的教训

虽然上文谈到了许多成功应用abc的例子,但是国内外企业对abc的应用并非都是成功的,也有不少教训值得我们引以为戒。比如,惠普公司(hewlett-packard)所属的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厂(coloradosprings)就是其中之一。

惠普是世界上管理最完善、最富创新精神的企业之一。它的成功部分归功于它不断地重新评估自身的控制机制和分权式的组织结构。惠普的科技含量、间接成本比重都很大,因此,理论上讲,惠普公司整体上是比较适合采用abc和相关管理措施,实际上惠普公司的大多数分支机构实施abc的尝试的确都很成功。

科罗拉多斯普林斯厂规模较大,生产示波器和逻辑分析器等测试设备。它的产品种类很多,但每种产品的产量都很少,主要销售客户是通讯及电脑行业的工程师等人员。管理层决定实施abc的目标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生产和支持流程,以找出成本产生的前因后果,并据此确定产品的成本,提供更加有效的成本控制和库存评估依据,做出更合理的定价决策。

首先,在充分了解自身的各个流程后,该厂试图找出各种成本动因,即成本因素。此处的成本动因是指一个流程中影响该流程成本的所有因素。成本动因一旦确定,信息技术小组就会帮助成本会计部门,采取各种方法利用电脑软件跟踪这些因素。

其次,对这些软件进行修改,以加入新的成本动因。此处略举一例,对物料软件系统加以修改,目的是为了识别首选零件和非首选零件。该厂在确定其所购零件的优先顺序时采取如下5个标准:技术(technology)、质量(quality)、可靠度(reliability)、交货(delivery)和成本(cost),简称为tqrdc。

第三,根据tqrdc标准的评估结果,将各种零件分为首选、中等和非首选3类。由于每类零件所引起的间接费用不同,因此对3类部件的区分是很重要的。这一程序也让研究开发部门参与了有关零件评估的工作。

该厂采用abc的这些操作,有一定的合理性,表现在:

1、抓住了该企业技术水平比较高、间接成本比较大、产品种类多、产量小、管理比较严格和会计信息系统比较先进的特点,实行abc的初衷是对的。

2、得到了管理层的支持,因而各部门配合比较积极,如信息技术小组、研究开发部门与成本会计部门配合较好。

3、成本动因的选择比较客观。比如“首选、中等和非首选”零件的区分,结合了本厂间接费用的特点;并且对于跟踪监控的软件不断改进,遵循了循序渐进的规律。

该厂abc系统于1989年开始实施,然而,1992年却半道夭折,从那以后,该厂没有再尝试过abc。那么,该厂实施abc失败的教训在何处呢?根据报道,主要问题有以下6点:

1、成本动因太多。abc理论的核心就在于对成本的“过程控制”,来对成本“追本溯源”。可是该厂abc实施者曾试图为每一个流程“找出各种成本动因”,有一次,竟然在生产流程中挑出20多个成本因素,贪图全面,结果导致作业中心过于分散,成本核算过于复杂,既增加了abc系统建立和维持成本,又增加了管理者对abc复杂信息理解的难度,明显加大了“过程控制”和“追本溯源”的难度。

该厂应首先确定两、三个绝对关键的流程环节,再在每个环节中找出两、三个成本因素,并在初始阶段全力以赴解决这些成本因素。这样才能使abc更具有可操作性。

2、该厂对abc的应用没有体现出明确的目的。从管理层决定实施abc的目标来看,“取得准确的成本信息”应该是其首要目的。因此,有关主要生产成本的动因应该详细反映,而有关产品设计、市场需求等信息可以粗略反映。这样,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成本动因太多”的问题。然而,该厂的abc工作却没有明确体现出这一目的:成本选择漫无目的,简单照搬abc理论,贪多求全;不但增加了实行abc的难度,而且,由于缺乏明确的信息需求目的,提供的信息没有针对性,即使是科学地计算出了相关信息,也会出现不少abc信息“无人使用”的尴尬局面。

3、成本库和作业中心内部缺少适当管理。虽然该厂的矛头直指各种成本因素,预测间接费用的支出及成本因素的利用,但是,它只是每月公布成本因素的变化情况,包括成本因素的效率变量、比率变量及数量变化等,却不对各个作业中心内部及其成本产生过程实施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并不能给一个个产品的各种成本带来增值利益。因此,该厂应该发挥惠普公司良好的“自身控制机制”的优势,加强作业中心内部的控制。

4、各作业中心之间成本协调、配套管理跟不上。该厂过分注重公布成本因素的月变化情况,但在针对各个成本库和作业中心之间如何相互协调、控制成本产生的过程、削减成本方面,却从未采取任何相应手段。比如,据报道,其研发部门做出调整,开始采用首选零件后,但是采购部门却并不改变其成本结构。因此,吸取epw公司的经验,制定可行措施、努力削减非首选零件的总用量及压缩总体的成本结构,使abc与企业战略和整体企业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应当成为该厂实施abc的主要目标。正如本章第一节所讲,这种abc与企业整体管理“脱节”的现象在中国也很多,因而吸取其教训很有必要。

5、过分强调标准成本。该厂希望把某个成本因素作为管理的基准和目标,完全实行“标准成本”的控制。但是,要想在如何具体分配成本问题上使整个群体达成共识,几乎不可能,弱化了各个成本中心的控制作用。

实施abc应注重长期控制成本、加强管理的效果,而不应强调短期内满足某一具体成本“基准目标”。如果那样做,意味着要找出所有的流程、所有的成本因素及所有适当的支出项目并予以分配。本来该厂成本动因就选取得太多,加上过分强调标准成本,使成本管理部门要把实际数据和标准成本随时做一番比较评估,导致了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对各种成本因素活动进行管理,使abc的实施就好象一场管理恶梦。与其这样做,倒不如发挥惠普公司“分权式”组织机构的特长,让各分权部门作为一个个成本库,建立责任中心,着重抓好自己内部的成本控制工作。

6、该厂对abc的应用,过于急于求成,浅尝辄止,缺少积极改进的过程。比如,虽然该厂对成本动因的跟踪软件作了动态的改进,但是abc自身并未深入实践,遇到了问题,1992年后,就再也不尝试了,而没有象epw厂那样组织项目组对产品深入分析和研究。事实上abc的推行,是一个动态的演进过程,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并非不允许有失误,关键是努力减少失误,并且根据abc的规律和企业自身的特点,逐渐改进和完善abc系统。

第四章结束语

通过前面对abc的理论概况、在我国应用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国内外应用状况和经验教训的分析和总结,笔者认为:

首先要承认,总体上来说,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企业整体的设备水平依然很落后,如有关报道显示,钢铁、石化、电力等15个行业中,我国企业的生产技术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一般为5到10年,关键性技术差距更大,而abc是高新技术生产制造系统和会计核算系统的产物,所以abc在我国企业全面推行,为时尚早。然而,笔者以为,abc虽然受环境的制约和影响,但是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思想,它们并不排斥一般企业,相反,在个别先进制造企业或企业中的某一部门可以先行实施,将会带动整个企业管理思维的变革,对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竞争力的增强,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从长期看,abc还会反作用于其科技环境,促进企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并为政府提供更科学的宏观财务信息,在国际贸易中保护本国利益。

因此,笔者认为,推广应用abc和相关管理措施应该把握以下两个方面:

(一)abc可以在我国一部分先进制造企业或其若干部门先行实施,逐步推广,如果“等待完全符合条件再实施abc”,则会导致企业丧失快速发展的时机。

首先,abc作为一种成本核算和控制方法可以从企业个别部门到整个企业,从制造到服务,从个别先进企业到更多企业,逐步开展。研究和实践都表明,企业内技术装备水平的多层次,可以用不同的成本控制方法与之适应。例如:劳动密集型部门可采用责任成本控制;自动化程度高、间接费用比重大的部门可运用abc控制。众多的探索已表明:即使是局部应用abc,对于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也会起到巨大推动作用。而且对于我国处于改制中的大中型国有企业来说,一部分已经基本具备了运用abc的条件,尤其是自动化程度和科技含量较高的企业,不一定要等全面符合条件后再实施。而实施abc后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效益的增加,从长期来看又会促进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环境的改善,从而进一步为abc、战略成本管理的实施提供更广阔的天地。

其次,应用abc,应该重点强调其作为一种管理思想的指导作用,以广泛更新企业的管理观念,科学地分析解决问题,而不局限于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比如,尽管不少企业无法绝对做到jit、“零存货”和“零缺陷”的“数据计算标准”,但是可以向这个标准努力;更何况在运用作业管理思想解决一些问题时,有些成本是无法用金额来计算的,只能依靠估计(如建立在abc基础上的全面质量管理中因质量问题而给企业造成的信誉损失)。因此,abc不应局限于一种机械的成本计算手段,而应更多地作为一种管理思维模式运用于企业的产品设计、定价、顾客获利能力分析、质量管理等诸多管理方面。这样才体现了abc的本质意义。这也可能成为我国企业运用作业成本管理思想的一种模式。

(二)企业推行abc,必须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

首先,我国企业将来在运用abc或abm时,首先应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判断这样做是否能为企业增效。尽管笔者主张大力提倡abc,但是,如果不顾企业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生搬硬套,不考虑abc信息的“成本-效益”关系,认为运用了abc就是好的,这样一种思想也是错误的。abc在各国企业运用的经验告诉我们,并不是任何企业都适合运用abc。如果一个企业制造费用只占一小部分,或者信息收集和处理系统需要付出很大代价,或者同时生产多种产品时是按照生产线来安排,而不是按作业中心(或成本中心)来安排,则abc并不比简单的传统成本法能产生更大的价值。因此,设想运用abc、abm时,企业首先应结合自身实际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判断这样做是否能为企业增效。

其次,abc系统必须取得企业最高管理层的支持。abc、abm不是仅靠会计人员即能完成的工作,它尤其需要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从企业竞争战略高度去看待成本问题,解决成本问题,这是成功应用这一先进原理的先决条件。abc的具体核算和管理系统必须同企业的总体管理体系相互协调,才能取得管理层的支持,才能发挥足够的效用。

第三,应用abc的具体措施,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生产流程和经营环境的特点,从而明确本企业应用abc的具体目的。由于国情、企业历史基础、产销环境和技术工艺不同,既不能照搬abc权威理论的条条框框,也不能照搬国外或其他企业应用abc的经验。

第四,abc系统本身是个不断改进的过程。既要吸收别人的经验教训,又要在企业亲自尝试abc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根据自身的成本特点和工艺特点去不断完善abc系统,不可企求一蹴而就、一步到位,把abc作为立杆见影的“万能药”,也不可浅尝辄止,一遇困难就否定abc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从第三章第一节对abc在我国应用状况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我国应用abc的企业,管理工作之间仍然存在一定的不协调或“脱节”现象,更有必要对abc系统不断改进。

第五,推广应用abc,必须结合企业自身会计人员的素质状况。要实施abc系统,仅仅有先进的会计系统还不够,更重要的是要有高素质的会计队伍,以保证原始数据的准确性、信息处理的高效性和abc管理的严格性;否则,如果各个作业中心提供了失真数据,或者人浮于事、作风散漫,abc就会弄巧成拙。所以企业必须结合自身会计人员培训的实际情况确定如何具体设置abc系统。从第三章第一节的分析来看,香港和大陆都存在着会计队伍和管理人员对abc知识不够熟悉的情况,加上我国会计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事实,因而企业在对abc系统设置和改进的过程中,更有必要结合自身会计人员的素质状况。

总之,随着科技的加速发展,企业自动化程度的迅速提高,间接费用占总成本的比重不断提高,买方市场已经成为普遍的经济背景,我国加入wto导致开放程度和竞争强度不断增加,企业之间以人才和技术为基础的竞争日趋激烈,推广应用abc和相应的abm管理思想显得越来越有必要。只要企业准确把握abc的规律,深入调查企业内外部情况,深刻领会和灵活运用这一先进成本核算和经营管理理论的精髓,abc和相关的管理措施一定会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经管系财务1051

作者:赵小平会计来源:自己点击数:651更新时间:2005-11-12

关键词:作业,成本库,价值链,作业成本法,适时生产制度,制造成本法,责任会计制度,战略成本管理

第一章作业成本法的理论概况

本章拟就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又译为作业成本计算法,以下简称abc)的历史、产生依据、概念体系等三个方面对abc的理论概况作以介绍。

第一节abc的历史

abc起源于美国,较有影响力的主要有以下几位学者的观点:

(一)科勒(kohler,ericl.)的作业会计思想。科勒的作业会计思想,主要来自于对20世纪30年代的水力发电活动的思考。在水力发电生产过程中,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这里指水源)成本都很低廉,而间接费用所占的比重相对很高,这就从根本上冲击了传统的会计成本核算方法——按照工时比例分配间接费用的方法。其原因是,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本文指制造成本法),预先假定了一个前提,即:直接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很高(如工业革命以来,机器大生产中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和原料消耗一直是成本的主体)。科勒提出的会计思想,主要有以下观点:

1、作业(activity),指的是一个组织单位对一项工程、一个大型建设项目、一个规划或重要经营事项的具体活动所作的贡献,或者说某一个部门的某一类活动;作业在现实生产活动中是一直存在的,只是此时才第一次被运用到成本核算和生产管理之中。

2、作业账户(activityaccount),对每一项作业设置一个作业账户,对其相关的作用(贡献)和费用进行核算,对作业的责任人,要能进行控制,即是说,同一个责任人控制的作业活动才是一项独立的作业。

3、作业账户的设置方法是,从最低层、最具体、最详细的作业开始,逐级向上设置,一直到最高层的作业总账,类似于传统科目的明细账、二级账和总账。

4、作业会计的假设是,所有的成本都是变动的,所有的成本都能够找出具体责任人,控制由责任人实施。

在会计史上,科勒的作业会计思想第一次把作业的观念引入会计和管理之中,被认为是abc的萌芽。

(二)斯拖布斯(g.t.staubus)的会计思想。斯拖布斯是第二位研究作业成本法的学者,他分别在1954年的《收益的会计概念》、1971年的《作业成本计算和投入产出会计》和1988年的《服务与决策的作业成本计算——决策有用框架中的成本会计》等著作中提出了一系列的作业成本观念。其理论要点有:

1、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而作业会计是一个与决策有用性目标相联系的会计,同时,研究作业会计首先应该明确其基本概念,如作业、成本、会计目标(决策有用性)。

2、要揭示收益的本质,首先必须揭示报表目标。报表目标是履行托管责任或受托责任,为投资决策提供信心,减少不确定性,报表中的收益和利润,与成本密切相关;abc揭示的成本不是一种存量,而是一种流量。

3、要较好地解决成本计算和分配问题,成本计算的对象就应该是作业,而不是某种完工产品或其对应的工时等单一标准。成本不应该硬性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更不是根据每种产品的工时来计算分配全部资源成本(无论直接的或间接的),而是应该根据资源的投入量和消耗额,计算消耗的每种资源的“完全消耗成本”。这并不排除最后把每种产品的成本逐一计算出来,而是说,关注的核心应该是从资源到完工产品的各个作业和生产过程中,资源是如何被一步步消耗的,而不是完工产品这一结果。

(三)20世纪末abc研究的全面兴起。当时,计算机为主导的生产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日益提高,直接人工费用普遍减少,间接成本相对增加,明显突破了制造成本法中“直接成本比例较大”的假定。制造成本法中按照人工工时、工作量等分配间接成本的思路,严重扭曲了成本。另外传统管理会计的分析,重要的立足点是建立在传统成本核算基础上的,因而其得出的信息,对实践的反映和指导意义不大,相关性大大减弱。虽然当时流行许多模型,但是除了所依据的信息相关性值得商榷外,还很抽象、难懂,甚至一些专家都看不懂,其实践意义就更差了。在这种背景下,哈佛大学的卡普兰教授(roberts.kaplan)在其著作《管理会计相关性消失》一书中提出,传统管理会计的相关性和可行性下降,应有一个全新的思路来研究成本,即作业成本法。由于卡普兰教授等专家对于abc的研究更加深入、具体而完善,使之上升为系统化的成本和管理理论并广泛宣传,卡普兰教授本人被认为是abc的集大成者。其理论观点有:

1、产品成本是制造和运输产品所需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成本计算的最基本对象是作业,abc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产量耗用作业,作业耗用资源。即:对价值的研究着眼于“资源作业产品”的过程,而不是传统的“资源产品”的过程。

2、认为abc的本质就是以作业作为确定分配间接费用的基础,引导管理人员将注意力集中在成本发生的原因及成本动因上,而不仅仅是关注成本计算结果本身,通过对作业成本的计算和有效控制,就可以较好地克服传统制造成本法中间接费用责任不清的缺点,并且使以往一些不可控的间接费用在abc系统中变为可控。所以,abc不仅仅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更是一种成本控制和企业管理手段。在其基础上进行的企业成本控制和管理,称为作业管理法(activity-basedmanagement,以下简称abm)

abc的成本虽然是“完全消耗成本”,但是并不同于中国1992年以前的“完全成本法”的成本,因为abc的成本强调的是“消耗”的成本,未必包括全部生产能力成本,即不一定等于“投入成本”。比如,如果一台机器每月正常产量是100件产品(代表了生产能力和投入成本),但是如果企业只投产了80件,就存在着20件(100件减80件)产品所对应的“未利用生产能力成本”,而abc下产品的成本就不包括“未利用生产能力成本”,只指全部投入成本的80%;相反“完全成本法”是原苏联模式的照搬,核算的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全部投入成本,指运输费用和生产、管理、理财费用等全部支出项目,包含了“已利用”和“未利用”生产能力成本。

第二节abc产生的依据

那么,abc理论的产生有什么样的客观依据呢?

一、理论依据。

abc的理论依据是: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以产品作为成本分配的对象,把单位产品耗用某种资源(如工时)占当期该类资源消耗总额的比例,当成了对所有的间接费用进行分配的比例,这是不合理的;成本分配的对象应该是作业,分配的依据应该是作业的耗用数量,即对每种作业都单独计算其分配率,从而把该作业的成本分配到每一种产品。

二、实践依据。

(1)从必要性上来讲,abc产生的依据体现在针对传统成本计算法的科学性、传统管理会计的研究和实践中对于成本习性的假设所产生的质疑。

传统成本计算法假定直接成本比例较高,同时,传统管理会计中,把成本习性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且建立模型y=a+bx,而这种成本的划分和模型的相关性,是立足于短期内经营、业务量也无显著变化的假设上的。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后,企业要应对多变的市场风险,强调长远的可持续发展,突出了战略管理,企业管理部门对持续经营的要求日益增加,而从长期经营的角度来看,绝大部分成本都是变动的,传统认为成本属性应该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的假定和模型y=a+bx,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时间上的相关性;兼并的浪潮、生产的规模化、经营的全球化,导致企业的业务量急剧上升,突破了模型y=a+bx的业务量假定;随着高科技的发展,计算机为主导的智能化、自动化日益普遍,技术密集型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同时,网络经济为首的信息经济、知识经济已经到来,这些经济活动,导致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等直接成本投入比例大大降低,许多企业的间接成本占绝大部分,这导致模型y=a+bx即使在短期内和一定业务量内也失去了相关性。时代的发展,需要一种解决传统信息失真问题、打破y=a+bx模型的成本计算理论,而abc就是满足这一需要的理论。

(2)从可能性上来看,适时生产法(justintime,以下简称jit)为abc的可行性创造了条件。

在日本等国家,jit已经逐渐推广。该生产系统中,企业在生产自动化、财务电算化条件下,合理规划,大大减少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的周转时间,使原材料进厂、产品出厂、进入流通的每个环节,都能紧密衔接,甚至完全消除停工待料、有料待工等浪费现象,减少生产环节中不增加价值的作业活动,使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象钟表的零件一样相互协调,准确无误地运转,达到减少产品成本、全面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综合经济效益的目的。

jit系统需要较高的管理水平。如要有“零存货制度”,以保证减少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占用的资金,真正做到适时生产,进而要求良好的交通、完善的原料市场等社会条件;要有“零缺陷制度”,保证各环节衔接正常,及时提供合格产品;要有“单元式生产制度”,如同银行的“柜员制”,消除过细的分工,这又要求车间工人是全能的,保证封闭式生产,因为过细的分工带来了过多的流水环节。目前这些在中国很难完全做到,但我们可以努力逼近这一标准。

由于作业账户的设置方法是从最低层、最具体、最详细的作业开始,逐级向上设置的,操作比较复杂,因而需要较为精确而高效的成本统计和计算手段,需要严格而科学的控制和管理体系。而jit的出现,就使abc的应用成为可能。

第三节abc的概念体系

任何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都需要一套必要的概念体系作为支撑以便完整而准确地解释世界、探索规律从而指导实践,abc也不例外。abc必要的概念有以下几种:

(一)与作业有关的概念:

1、作业(activity),指企业为了达到其生产经营的目标所进行的与产品相关或对产品有影响的各项具体活动。

2、作业链(activitychain),是相互联系的一系列作业活动组成的链条。现代企业实际上是一个为了最终满足顾客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活动实体的组合,所以企业就是作业链。

3、价值链(valuechain),从生产经营环节上看就是作业链,是从货币和价值的角度反映的作业链。卡普兰教授等学者认为,立足于经营的最后一个环节(即产品销售到顾客的环节)来看,能够产生和增加顾客价值的作业是需要大力加强的有效作业,不增加价值的作业是维持作业或无效作业,需要严格控制。但是,无效作业不等于无用作业。比如,修复残次品、管理活动,都增加不了价值,是无效作业,但却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营的有用作业。

价值链需要不断的优化组合,如努力减少各环节的无效作业,使之逼近于零;在各环节有效作业中,提高其产出比例等。前面提到的jit、“零存货”、“零缺陷”和“单元(柜员)式”生产制度就是优化价值链组合的重要手段。

价值链的优化组合需要对其作科学的分析。分析价值链应该体现市场营销意识,尤其在买方市场中,要从顾客着手,分析顾客支付的价格与其受益的比例、产品与竞争对手的比较,逐步延伸到厂商的内部价值链组合情况;控制价值链应该从产品设计环节开始,尽力改善价值链的组合,提高其投入产出比例。

(二)与作业成本习性(costbehavior)有关的概念:

1、短期变动成本,就是短期内发生变动的成本,与产出量呈正比例变动。这与传统意义的“变动成本”口径是一致的。

2、长期变动成本,是短期内一直不发生变动,长期中虽不随产量变动,但是与作业量呈正比例变动的成本。比如产品质量检验费,不应该按产量分配给产品,而应该按照产品接受的检验劳务量(作业量)来分配,就可以看作一种长期变动成本。

作业量与长期变动成本二者的变动不一定是同步的,存在一个时滞问题,即作业量减少时,当期长期变动成本未必减少。比如,当月企业质量检验次数减少了,但是检验人员的固定工资可能并没有马上减少。对此调整期的成本分配问题,应遵循“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

3、固定成本,是既不随产量变动,也不随作业量变动的成本,比如西方国家企业中历史成本计价的“土地所有权”。

作业成本法下的长期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在传统制造成本法下都叫“固定成本”。

(三)与成本动因有关的概念:

1、成本动因(costdrivers),又译作成本驱动因素,是对导致成本发生及增加的、具有相同性质的某一类重要的事项进行的度量,是对作业的量化表现。成本动因通常选择作业活动耗用的资源的计量标准来进行度量,如质量检查次数、用电度数等。

选择合理的成本动因很重要,最好由成本会计师、生产工艺工程师、abc专家共同组成专门小组来做选择,要把企业看作价值链的组合,照顾到动因选择的全面性、代表性、操作性和动因与其他部门的密切关联性。

主要以资源消耗数量作为基础的动因,通常是伴随着短期变动成本而发生的,是分配短期变动成本的根据,大多既与作业量有关,又与产量有关,接近于传统的变动成本处理方法,比如制造业中机器运转时间、加料重量、工时(虽然不等同于传统成本法的“工时比例分配法”,但工时仍可以选择为动因)。但是主要以作业量(可以看作工作量,但不是产量)为基础的成本动因,如检验、维修等部门作业,导致了长期变动成本的发生,是分配长期变动成本的依据。如表1-1:

表1-1制造企业的部分成本动因及各自驱动的成本

成本动因驱动的成本

生产批次生产、调度部门的相关成本

进料定单数量材料采购部门的相关成本

验收次数验收部门的相关成本

发货单数量发货部门的相关成本

维修次数维修部门的相关成本

检验次数质量管理部门的相关成本

生产调整和投产准备次数生产调整部门的相关成本

2、成本库,即作业中心,由相同性质的成本归为一类而构成,如维修车间、检验车间各自对应一个成本库。

选择成本库(作业中心)的类别时,也应该照顾其与整个价值链、其他部门联系的密切性。成本库的主要类别有:

(1)单位水平作业中心,即生产每一单位产品所发生的作业量不变,作业总量随产量变动,如原材料耗用中心。

(2)批次水平作业中心,即生产每一批产品所发生的作业量不变,作业总量随生产批量呈正比例变动,如生产调度、计提准备、质量检验中心。

(3)产品水平作业中心,即为支付生产每类产品或劳务所发生的作业总量随着产品的项目呈正比例变动,如产品测试中心。

(4)维持水平作业中心,为了维持生产环境所发生的作业,如冬天取暖、夏天降温、车间照明等中心。

3、分配率,某一成本库耗用的可归集的总成本,除以该成本库对应的总作业量。其意义和作用类似于制造成本法的制造费用分配率。

4、作业成本的分配方法为:某产品应分配的某类作业成本i=该类作业成本分配率×该产品消耗的该类作业量

该产品应分配的全部作业成本=∑i

从abc的概念体系的框架中,我们可以看出,abc的理论基础,是认为生产过程应该描述为: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产品耗用作业,作用耗用资源,从而导致成本发生。这与传统的制造成本法中产品耗用成本的理念是不同的。这样,abc就以作业成本的核算追踪了产品形成和成本积累的过程,对成本形成的“前因后果”进行追本溯源:从“前因”上讲,由于成本由作业引起,对成本的分析应该是对价值链的分析,而价值链贯穿于企业经营的所有环节,所以成本分析首先从市场需求和产品设计环节开始;从“后果”上讲,要搞清作业的完成实际耗费了多少资源,这些资源是如何实现价值转移的,最终向客户(即市场)转移了多少价值、收取了多少价值,成本分析才算结束。由此出发,作业成本计算法使成本的研究更加深入,成本信息更加详细化、更具有可控性。

第二章在我国先进制造企业中应该推广应用abc

本章拟就abc的现实意义、适用条件和在我国推广应用的可行性等几方面来阐述“在我国先进制造企业中应该推广应用abc”这一观点。

第一节abc的现实意义

(一)微观意义

ⅰ、abc使成本信息更加科学,

解决了传统成本信息失真问题

同一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在作业成本法下和制造成本法下计算出的结果常有差异,甚至相差悬殊。为什么呢?原因主要在于两种方法对间接费用的分配不同。制造成本法把每单位产品耗用的某一项成本标准(如产品耗用的工时占总工时的比率),当成了对所有费用(如在电器开关制造类企业中,包括备料、液压、喷漆、加盐、检查和折旧费等)进行分配的比率。事实上,产品分别耗用各种费用所占各种费用总额的比例,绝不是仅仅用工时比例这样的单一指标所能代表的(尤其是间接费用)。这样的实例很多,比如,生产工时或机器工时耗用较多的产品,其耗用的产品质量检验费用就多了么?显然未必,因为检验费用的多少与生产时间的长短没有直接的正比例关系。又如,某产品的工时耗用比重大,也许是由于在集体劳动中(如劳动密集型产业),许多工人在较短的时间内共同在车间劳动造成的,而不是占用车间的绝对时间很多,也就不应该分摊较多的厂房折旧费用。所以,制造成本法下按照单一的工时等标准分配间接费用的做法,显得草率武断,必然造成有些产品成本虚增,有些虚减,不符合“谁受益,谁负担;多受益,多负担”的公平配比原则和信息相关性原则,导致成本信息失真。

我们举例来说明其信息失真的影响:如果企业本月在同一个车间生产两种产品,一种产量高,另一种产量低,那么在制造成本法下,高产量的产品由于耗用的工时比较多,就负担比较多的厂房折旧费,而低产量的产品由于耗用的工时比较少,就负担比较少的厂房折旧费。然而,两种产品占用厂房的时间是相同的,应该分担相同的厂房折旧费。所以,制造成本法高估了高产量产品的成本,低估了低产量产品的成本。

而abc则解决了这一问题。从以上分析中还可以看出,abc的关键步骤在于,计算出每种作业的分配率,再根据每种产品消耗的某项作业量乘以相应的分配率,得出这种产品消耗的该项作业成本,再把这种产品消耗的各项作业成本加总,就是这种产品的作业总成本。

可以看出,abc区别于传统成本法的计算步骤在于:abc不是直接考虑产品成本或工时成本,而是首先确定间接费用分配的合理基础——作业,然后找出成本动因,具有相同性质的成本动因组成若干个成本库,一个成本库所汇集的成本可以按其具有代表性的成本动因来进行间接费用的分配,使之归属于各个相关产品。

因此,abc与传统成本法相比,其根本区别具体表现在:缩小了间接费用分配范围,由全车间统一分配改为由若干个成本库进行分配;②增加了分配标准,由传统的按单一标准分配改为按多种标准分配,对每种作业选取属于自己合理的分配率。abc针对生产过程中每种作业选取属于自己的分配率,按各产品消耗成本动因或作业的数量将成本库的成本逐一分配到产品总成本中去,这样,成本核算的核心就集中在了生产对资源一步步消耗的各个具体环节中,抓住了许多动态变量,就真正消除了传统成本法中用人工工时等作为唯一标准去分配全部间接费用的不合理性,解决了传统成本法带来的成本信息失真问题,使成本核算更准确,更具有相关性和配比性。

ⅱ、abc使企业产销决策更加合理

产销决策和产品定价合理性的基础是成本计算的科学性。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已经知道,传统成本法下的成本信息是不科学的。不过,在粗放式劳动密集型产业中,产品中人力、材料等直接成本占总成本的绝大部分,而间接成本所占的比重较小,所以传统成本法中对间接费用分配的不合理数额所占的比例也较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同时,此时基本上是卖方市场,产品利润率较高,保证了单价和单位成本之间有一个较大的差额,足以抵消传统成本信息失真的影响,因而传统成本法保持了较大的相关性,通常不会导致严重的决策失误。但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生产工人工资等直接成本所占的比例大大减少(许多企业直接人工只占总成本的5-10%),间接成本比例大幅度增加,传统成本法失真信息的数额越来越巨大;而且,随着买方市场的到来,厂商之间竞争日益激烈,许多产品的市场单价已经逼近成本,容纳不了太多的成本误差。

此时仍然根据传统成本信息作出的产销决策,常常是有些产品本来是赢利的(尤其在单价很低时,其真实的赢利率还是很高的),但是在传统法下,企业误以为是亏损的(比如高产量的产品成本就被高估,获利水平被低估),从而错误地拒绝了定单,丧失了市场机会,在竞争十分激烈的买方市场下,非常可惜。而有的产品,实际上是亏损的(尤其在单价很低时,其真实的亏损率是难以容忍的),但是在传统的成本法下,企业误以为是赢利的(比如低产量产品的成本就被低估,导致利润被高估),从而错误地接受了定单。这样,传统成本法进一步造成了利润报告的严重失真。这就是为什么会出现“定单单价都高于‘单位成本’,但最终却亏损”这一奇怪现象的原因。

abc的本质决定了它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答案,因为采用abc后,成本信息更具有科学性、相关性,从而使产销和定价决策更加合理、利润信息更加真实。

ⅲ、abc对企业内部管理的意义

实施abc的深刻意义还在于,在作业中心的基础上建立责任中心,甚至进一步采用作业预算方法和作业管理法,能够更有效地实现责任会计目标。作业成本的核算过程中,成本核算的核心集中在了生产对资源一步步消耗的各个具体环节中,比如在电器开关制造企业中,abc使管理者准确把握了诸如备料(原材料消耗)、液压、喷漆、加盐、检查和直接人工等作业活动,从而控制了成本的形成和累积过程。比如,如果耗用总成本最多的是液压部门和喷漆部门,要引起重视,查明原因,看是否有贪污、浪费等现象,以及是否这两个作业中心技术不够先进、工艺不够合理。即使这样巨大的开支是合理的,仍要视之为“要害部门”,严加管理,任用优秀的液压、喷漆作业责任人。又如,如果分配率最大的是液压和加盐部门(虽然加盐部门的总成本不是很大),也要引起重视。如果证实这样的分配率是合理的,就加强对这两项作业耗用数量的控制,合理减少生产流程中加盐的次数。这样,abc就把管理者的注意力引向了资源消耗的原因上,有利于更好地执行责任会计制度,改善内部管理。

ⅳ、abc对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意义

实施abc对企业的深刻意义,还在于它突破了传统管理会计的局限性,体现了先进的战略成本管理思想,能有效改善企业的战略决策。

传统的管理会计,根据传统成本信息,把成本习性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并建立模型y=a+bx(a为固定成本;bx为变动成本)。这一模型的有效性是立足于短期内经营和业务量无显著变化的基础上的。然而,随着规模化和全球化经营的日益普遍,企业的业务量急剧上升,长期来看,绝大部分成本都是变动的,传统成本信息失真程度不断增加,传统的模型y=a+bx所提供的管理信息,很大程度上也失去了相关性。

基于abc的管理会计分析,不把成本简单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而是以作业这一流量作为划分成本习性的依据,进行动态的价值链分析,根据这种比较准确的成本信息所进行的动态分析和管理活动,从战略经营的角度看,具有更大的相关性。而且abc为基础的战略管理,是立足于经营全程的作业链和价值链管理,把握了市场需求动向、企业生产过程和售后服务等经营的全部过程,能够使企业经营战略更及时地应对市场风险、适应环境的变化。

ⅴ、abc对企业优化资源配置的意义

经济学毕业论文篇8

政治经济学论文4300字(一):全球性经济问题演变逻辑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

摘要:以资本积累为动力的全球性经济,其问题外在地表现为经济危机。对资本积累与经济危机演变趋势的分析,可以把握到两重变化:资本积累从以暴力为前提的剥夺性积累转变为以信用体系为前提的隐匿性积累;经济危机从周期性生产过剩的萧条性危机转变为金融危机。全球性经济问题演变的事实证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化变革并没有使现实的状况发生实质性的改变。资本逻辑依旧是引发全球性经济问题的根本原因。在资本逻辑引导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全球经济治理方案无法彻底地解决全球性经济问题。因此,发挥超越资本逻辑为目标的全球经济治理理念并促进治理机制变革至关重要。

关键词:资本积累;经济危机;资本逻辑;全球经济治理

一、引言:全球性经济问题的演变趋势

探讨全球性经济问题的演变趋势首先需要追问这样一个前提:经济问题从一国演变为全球性问题是从何时开始的,是什么样的变化促使我们在全球性意义上探讨经济问题。在资本主义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经济贸易虽然展现出全球化的趋势,但彼时对于经济问题的理解还没有脱离单个国家或民族的限制。只有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并在全球范围内建立“世界市场”时,经济问题开始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世界市场的过程伴随着资本积累与经济危机。因此,我们从全球经济演变的动力——资本积累,以及全球性经济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经济危机两个方面的入手,探讨它们的演变趋势。

(一)全球经济演变的动力——资本积累

在商品经济形成初期,经济交往的动机是单纯的交换。这种交换动机下的商业行为所能够联结的范围有限,以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为主。真正促使国家与国家之间形成普遍交往并建立世界市场的内在动力是“资本积累”。

(二)全球性经济问题的激化表现——经济危机

资本积累以暴力的形式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歼灭自然经济生产方式的进程,经济问题取代政治问题成为一国或多国之间的主要问题。经济问题最剧烈的表现形式便是经济危机。最早的经济危机是荷兰的郁金香狂潮。自17世纪的这一次危机之后,几乎每隔10年就会有规律地发生一次危机。由于危机的影响程度有限,当时的经济学家认为,经济危机的产生是过度的投机活动引起的把危机的产生原因理解为投机性活动,原因在于当时的资本积累范围较小,危机产生的影响范围有限。随着资本积累全球性增长与机器大工业的广泛普及,投机性积累行为转变为规模性、规律性的资本积累。经济个体无法在单一范围内发生作用,而是在更普遍的社会联系中,成为了资本全球性运转的一个部分、一个环节。同时,经济危机也开始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

众所周知,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是资本主义全球性经济危机破坏性最剧烈的一次危机。这次危机使经济发展严重衰退,工业生产遭受重创、国家财政濒临崩溃,失业率急速上升。于是,经济学家们开始直面马克思关于危机的理论。美国率先通过国家干预经济等方式对资本主义生产与分配关系重新进行审视与调整。但是,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调整只能相对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导致的相对生产过剩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造成的有效需求不足之间的矛盾,不能根除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复苏,基本矛盾的重新激化必然导致经济危机的再次爆发。只是,经济危机的形式会有所改变。

二、全球性经济问题演变的内在逻辑

对全球性经济问题演变趋势的分析,可以把握到全球性经济问题的两重变化。首先,资本积累作用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以暴力为前提的掠夺转变为以信用体系为工具的剥夺性积累。资本积累的剥夺对象不再仅仅是实体性物质资本,而是更加关注脱离实体的“数字资本”,资本的全球性积累更加隐匿化。其次,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发生了改变。

(一)资本积累的全球性演变遵循资本逻辑的辨证否定机制

首先,全球性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走向自我崩溃的体系。资本积累的源动力在于想要无限制地获取剩余价值,资本积累是资本增殖逻辑的外在表现。全球性资本积累是一个发展的体系还是自我崩溃的体系,关键在于资本增殖自身的逻辑是否能够在内在调节机制下,实现无限的扩大。如果认为资本逻辑具有这种自身调节机制,那么全球性资本积累必然是一个促进资本主义实现的发展过程;如果认为资本逻辑不具备这种机制,资本积累在全球性扩张过程中会不断地加深对立与冲突,产生危机。那么,就会得出全球性资本积累是一个走向自我崩溃的体系。

其次,全球性资本积累本身就是一个矛盾过程。根据罗莎·卢森堡对资本积累理论的发展性理解,资本积累离不开非资本主义生产形态。一方面,资本的全球性积累必须在非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资本的积累过程,是通过它的一切价值关系与物质关系——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及剩余价值——而与非资本主义的生产形态结合着。”

(二)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

自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发生以来,对危机产生原因的分析就没有停止过。但是,早期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多是从经济现象的层面理解经济危机的产生,很少有触及到资本本身。马克思则是从资本逻辑的内在矛盾本身出发,探究了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

第一个限制:“资本作为生产出来的产品会遇到现有消费量或消费能力的限制”(11)。对于这一限制,马克思是在资本增殖方式——创造绝对剩余价值层面上分析的。这一限制使“流通本身”成为生产要素,生产是否过剩要在流通领域中判断。因此,我们可以理解,资本主义要想延缓危机的发生,就要打破消费量与消费能力的限制,就要使流通范围不断地扩大。流通范围的扩大包括两个相继的方式:直接地创造更广阔的世界市场,改变非资本生产地区的生产方式。然而,“在一切地点把生产变成由资本推动的生产”⑦这种方式在达到饱和之后,还会引起新一轮的生产过剩。

第二个限制:“作为新价值和价值本身,产品看起来会遇到现有等价物的量的限制,首先是货币量的限制”(12)。对于这一限制,马克思是在资本的增殖方式——创造相对剩余价值层面上分析的。“新价值”即生产力的提高而产出的新的使用价值与新的消费需求。新的剩余价值需要有相应的剩余等价物,剩余等价物不足表现为资本增值在流通领域的第二个限制。

第三个限制:生产过程必须转入流通过程,“全部产品必须转化为货币”。也就是说,资本要想实现G-W-G’的过程,必须经历“商品的惊险一跃”,必须转化为货币资本。一旦转化失败,流通则不能更新,生产无法进行。这一限制的问题在于,如果当交换越来越表现为货币的流通,资本增殖的流通也就越来越虚拟化,金融资本形式将逐渐代替实体资本形式在更大的范围内运转。货币不再是流通手段意义上的货币,货币不再执行它的工具职能,而是成为目的本身。这种流通方式会使投机行为更加普遍,当人们普遍追求货币资本收益时,经济危机则以金融危机的形式产生广泛的影响。

三、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作用

针对全球性经济问题,世界各国合力建立贸易组织,创建协商机制,形成了全球性的经济治理体系。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建立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对于解决经济问题具有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带动落后国家的经济发展。但是,这并没有改变部分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全球经济治理的目的:维持自身的国际垄断与国际霸权。

(一)政府与市场关系优化的中国实践

中国七十年来的经济发展,是探索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深刻实践。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诚然,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是资本主义国家主流。资本主义国家针对资本增殖在流通范围内的限制,最有效的方式就是遵循“看不见的手”的引导,不断创造更广阔的世界市场,从而缓解全球性资本积累造成的扩大性生产过剩危机。但是,资本主义国家是在“资本—市场”的关系层面来强调市场的作用,这就导致政府在“资本—市场”的逻辑下,以资本增殖的市场调配为先导,过度依赖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无法有效规避金融风险与经济危机。中国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不是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而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为根本追求。如何在保持市场资源调配活力的同时避免市场失灵所导致的供需失衡、分配不公等问题是中国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关键。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中国引领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一度陷入低迷。一些西方学者认为,这是资本主义国家未能适应世界经济结构变化的结果。德国学者施德凡·施马尔茨认为金融危机为东亚国家创造了机遇,促进了“全球经济权力从西向东”(16)的转移。实际上,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国家对外需求的严重下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各项经济发展指标持续低迷,经济风险发生概率上升。为应对全球经济发展带来的通胀压力与经济下行风险,2015年首次提出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国理念

2015年,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中国治理全球经济问题的新理念:“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继承和弘扬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19)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蕴含了在超越资本逻辑意义上治理全球经济问题的中国智慧。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中国对于全球性危机的本质把握。面对全球性问题的挑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独自对抗。

四、结语

全球性经济问题演变的事实证明,资本逻辑依旧是引发全球性经济问题的根本原因。针对全球性问题,国际合作组织与国际多边机制共同构建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发挥了重大的作用。但是,由于部分资本主义国家的霸权干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如果始终以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则无法彻底摆脱资本逻辑的内在限制,甚至会加剧经济危机爆发的可能性,扩大世界范围内的不平等。中国独特的经济发展道路、发展理念以及对抗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实践经验为世界贡献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与经济治理方案。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的是,中国在国际经济组织中的影响力依旧十分有限。中国正逐步推进自身在国际体系中从参与者到倡导者的身份转变,积极参与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争取全球经济治理制度性权利,真正成为国际经济事务的建设者、引领者,为全球经济治理机制变革贡献中国力量。

政治经济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

摘要:党的四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对我国经济实现创新驱动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加快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数据”已成为日益重要的经济资源和生产资料,数据的生产和开放利用、数据相关技术及产业创新成为包括我国在内的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我国数字经济及大数据相关产业发展正在由并跑变为领跑,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因而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数据作为一种特殊生产要素和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参与分配要遵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原则,市场在数据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同时,政府要更好发挥调控与监管作用。为此,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由数据要素市场决定的数据所有者和开发者报酬机制。当前,在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践中,要尤其注意数据的权属、数据的利用和保护、数据的科学分类以及数据交易机制等问题,在建立好相应的法律法规基础上,使数据要素在未来中国经济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最大功用和价值。

关键词:数据;生产要素;数字经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一、引言: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提出的背景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不断取得创新突破和发展,数字经济、智能经济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浪潮、新动能和新引擎,并呈现加速发展之势。由于数字经济、智能经济是以大数据及其相关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基础的一种经济形态,因而,作为数字化的知识与信息,数据的作用和重要性日益凸显,数据的生产和开发利用成为新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支撑。而在这一领域,我国正从跟跑者变为并跑者,并在以5G为代表的通讯技术、集成电路、互联网金融等部分领域成为领跑者。在此背景下,我国与数据和数字经济相关的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崛起并迅猛增长,它们在不断向传统经济注入新动能的同时,也使得整个国民经济越来越“数字化”。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中国数字经济发展与就业白皮书(2019年)》显示,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3万亿元,占GDP比重超过1/3,达到34.8%,占比同比上升1.9%,数字经济发展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7.9%,同比上升12.9%,超越部分发达国家,成为带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力量。(1)最新有关研究报告还显示,全球数字经济国家竞争力我国排名前三,而在数字产业竞争力方面,我国反超美国成为全球第一。(2)

早在2014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出:“设立新兴产业创业创新平台,在新一代移动通信、集成电路、大数据、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赶超先进,引领未来产业发展。”这是大数据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此后每年政府工作报告都着重提到我国大数据及相关产业和技术的发展应用问题。从2014年开始,中国大数据产业蓬勃发展,大数据创业公司纷纷崛起。2015年被称为“大数据元年”,这一年我国也迎来了大数据时代。2015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9月国务院《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从国家战略层面对大数据产业及技术的发展应用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首次明确提出“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正日益对全球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活动以及经济运行机制、社会生活方式和国家治理能力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大数据发展调查报告(2015年)》显示,2015年我国大数据市场规模达到115.9亿元,增速达38%,大数据在我国开始从概念走向应用,快步迈进实用门槛。

2016年的“十三五”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把大数据作为基础性战略资源,全面促进大数据发展。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到国家大数据战略,并提出加快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应用,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促进数字经济加快成长,让企业广泛受益、群众普遍受惠。这是“数字经济”首次被明确提出,表明数据资源和大数据技术已经成为关键因素,并在我国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加广泛和重要的作用。根据国际数据公司IDC和数据存储公司希捷的研究,2018年我国产生约7.6ZB数据,占全球数据圈的23.4%,而且每年以超过全球平均值3%的速度产生并复制数据,数据总量到2025年将增至48.6ZB,将占全球数据圈的27.8%。(3)从数据总量来看,我国已经成长为全球性的数据大国。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指出:“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党的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到:“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首次明确将数据确认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发展,也是我国适应当今第四次工业革命和产业革命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发展需要所采取的重要举措,为激发经济增长新动能、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进而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二、生产要素的时代演进与数据成为生产要素的必然性

生产要素是经济学的一个基本范畴,是指人们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主要资源,是财富创造的基础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经济学从产生伊始就致力于研究生产要素、破解增长之谜。古典经济学家把生产要素归结为土地、资本和劳动。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要素不断演进和变化。

农业经济时代,土地和劳动力是最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正如英国经济学家威廉·配第所指出:“土地为财富之母,而劳动则为财富之父和能动的要素。”[1]这里考虑到了“经济空间中的土地资源对于财富创造的作用”[2]。18世纪60年代,英国以发明纺织机和蒸汽机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此后机械化不断发展,作为物质资本的机器设备成为当时经济发展的第一生产要素。19世纪60年代后期,电力和内燃机的出现带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在生产中的作用随着社会化大生产不断强化,成为不可或缺的生产要素。进入20世纪,随着机器大工业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日益壮大,部分企业出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职业经理人出现,管理和企业家精神成为独立的生产要素被加以重视。20世纪40年代后期,以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主要特征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开始,以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控制技术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成为日益重要的生产要素。

20世纪80年代开始,数字革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渐兴起并蓬勃发展。当前,以云计算、移动物联网、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席卷全球。数据及其相关技术已经把人类社会交织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数据的生产、加工、传输流动和利用不仅使自身发展成为一个庞大产业,还推动了各个领域的深度变革,颠覆性地改变了人们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2016年G20杭州峰会的《二十国集团数字经济发展与合作倡议》就曾指出,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成为关键生产要素,全球已经跨入了数字经济时代。就我国情况来看,数字经济走在了前列,数据相关技术与应用大多处于并跑甚至领跑的位置。2018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1/3,这表明数字经济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富有生机活力的新业态。作为数字经济、智能经济的“原料”和加工对象,作为网络经济的基础,数据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变得越来越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几乎一切都在数据化,数据几乎无所不在。数据作为经济发展的黏合剂和催化剂,赋予其他生产要素更多的能量,其对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将超过其他几个生产要素。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数据成为生产要素之一是必然。

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制度演进及数据参与分配的必要性

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文中最早提出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原则[3],但这是以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为前提的。由于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商品货币关系还在一定范围内大量存在,单纯的按劳分配原则显然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因此,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国分配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最终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原则得以确立。

1992年党的十四大在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提出“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为补充”。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强调属于个人的资本等生产要素允许参与收益分配。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分配”,首次提出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第一次明确指出“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再次强调,要“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首次提出管理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强调:“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并且首次提出要“创造条件要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体现了中央通过加快健全相关制度和机制来调节再分配。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此基础上又提出“健全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由要素市场决定的报酬机制”。2017年党的报告再次强调,“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在此基础上,刚刚召开的党的四中全会明确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标志着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更加成熟。数据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战略性资源,参与收入分配也就顺理成章了。

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由两方面因素决定的: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经济主体在产权关系上是相互独立的。由于存在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特别是私有制经济成分和明晰的产权,各种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有理由追求各自利益和权益。要素资源拥有者根据资源的稀缺性、重要性和供求关系,以及其在生产经营和价值创造中所做的贡献获取回报,进而得到正向激励,使各种要素资源获得合理利用,也就成为必然。而数据资源也是稀缺的,也为不同独立的利益主体所拥有,且在一定情形下具有独占性,甚至是垄断性特征,因而也要按贡献参与分配,使其发挥应有作用。中央明确将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无疑将激励数据的生产加工、传输流动和有效配置与利用。

四、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政治经济学原理与实现方式

马克思认为,收入分配过程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新创造价值(v+m)在劳动者收入(v)和剩余价值(m)之间分配,二是劳动以外的生产要素参与剩余价值(m)的分配,即资本和土地所有者参与分配所形成的利润和地租,及利润再被分割为企业主收入和利息[4]。当企业主收入表现为职能资本家或职业经理人等在再生产过程中执行管理劳动职能的报酬时,便成为管理的收入。这样就有了劳动、土地、资本和管理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途径。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丧失了生产资料,在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下,劳动者得到劳动报酬(v),其他要素所有者(非劳动者)则分享剩余价值(m)[4]。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者可能持有资本和知识产权等资产;资本所有者和职业经理人的管理活动可以被视为一种复杂劳动;其他要素拥有者的知识与信息生产创造等活动也是一种复杂劳动。因此,劳动者和资本、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提供和拥有者在整个新价值(v+m)过程中都参与分配。詹森和麦克林(JensenandMeckling)在1976年发表的《企业理论:经理行为、成本与所有权结构》中关于企业的代表性观点认为:“企业是生产要素之间的合同集”[5]。尤金·法马(EugeneF.Fama)也强调,“企业只是一组合同,涵盖了将投入结合在一起以创建产出以及在投入之间分享产出收益的方式”[6]。这些观点从一个侧面表明了企业中生产要素的重要性及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机理。而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看来,企业中真正创造价值的只有劳动,而其他生产要素则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一定促进作用。在初次分配过程中,劳动要素获得工资,其他生产要素根据各自在生产中的重要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分享劳动剩余。因此,与数据相关的分配也包括按劳分配和按数据要素贡献参与分配两个部分。

数据在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参与生产之前,最初表现为一种劳动产品或商品,随后才表现为一种生产要素。数据的生产创造和加工传播是一种劳动过程,与之相关的分配属于按劳分配的范围;而数据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服务于生产过程并因此而获得的回报则属于按要素参与分配的范围。数据作为一种越来越关键的生产要素,对生产经营活动,对商品的设计、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数据所有者可以凭借所有权和所拥有数据的类别及重要程度获得一定的回报。首先来看按劳分配的劳动报酬(v)。根据马克思提出的“总体工人”的概念,即“随着劳动过程本身协作性质的发展,生产劳动和他的承担者即生产工人的概念也就必然扩大。为了从事生产劳动,现在不一定要亲自动手,只要成为总体工人的一个器官,完成它所属的某一种职能就够了”[7]。同时还明确指出“有的人多用手工作,有的人多用脑工作,有的人当经理、工程师、工艺师等等,有的人当监工,有的人当直接的体力劳动者或十分简单的粗工,于是劳动能力的越来越多的职能被列在生产劳动的直接概念下”[8]。这意味着,在数据生产过程中,生产经营管理也是生产劳动的有机组成部分,数据技术和管理人员也可以因为提供了复杂劳动在参与收入分配时得到较高的报酬。随着时代的发展,“数据”被单独提出作为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体现了数据的重要性和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的与时俱进。数据已经在实体和虚拟经济领域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那么与数据要素相关的生产劳动也应该获得相应的报酬。

再来看剩余价值(m)的分配。通常m代表资本的收入,物质资本要素连同技术、管理、数据等要素都对m的增加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因而,技术要素通过知识产权,管理要素通过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控制权,数据要素通过数据所有权获得对m的分配权。企业的资本结构以股权结构体现,资本要素股权化的同时,技术、管理和数据要素也可股权化,以股权结构来表示要素的所有权。要素所有权的收益则体现在按股权结构分配剩余价值上。企业的股权结构以资本为单位,技术、管理和数据要素可以按贡献折算成资本份额,相应的回报就是技术人员收入、企业家收入以及数据要素所有者的收入。

接下来的关键问题是,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时应获得多大的份额?其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应如何评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通过供求机制、价格机制、竞争机制等对资源进行配置,并通过对各种要素进行科学的有机组合来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浪费和增进社会福利。四中全会《决定》强调:“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通常来说,要素价格是指生产要素的使用费用或要素的报酬。例如,土地的租金、劳动的工资、资本的利息等。那么数据要素的价格也应该在数据要素市场上形成,反映数据要素的市场供求关系。不同数据的重要性、获得难度和使用的排他性影响数据的稀缺性,数据稀缺程度的高低又进一步影响数据价格,进而决定数据要素持有者在参与分配过程中的谈判力度。数据要素的稀缺性会影响到数据要素的报酬比例。市场对于数据要素贡献的评价和数据要素的稀缺性将是数据要素报酬的决定性依据。数据既可以作为劳动产品获得报酬,也可以作为要素分享剩余。不同企业对于数据要素的需求会有差别,所以相应的也会对数据给予不同的报酬。需要强调指出,尽管数据要素配置及其价格主要由市场来决定,但作为一种特殊的国家战略性资源,政府也要在其中更好发挥监管等作用。

五、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在实践中需要注意的几个重要问题

市场除了根据各要素的供求关系决定要素报酬外,还要根据各要素贡献大小决定要素报酬。而宏观上,各要素在收入分配中所占比重取决于其对于经济增长与发展的重要性和贡献度。在数字经济和智能经济时代,数据成为越来越关键的生产要素,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相应地其在收入分配所占比重也会越来越大。但是,当前在把数据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实践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重要问题。

第一,数据的权属问题。首先,数据按照主体可以划分为个人数据、政府数据和商业数据。个人数据因为与个人相关,所以包括了人格权和财产权;政府数据通常被看作是公共资源,公共享有知情权、访问权和使用权;商业数据则包含企业的知识产权、商业机密和其他合法权益等。数据权利内容会随着应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形成新的数据权属,因此事先确定其权利归属比较困难。我们可以参考国际上对于数据权利界定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以人格权保护为首要前提、以数据价值贡献为重要依据、个人权益保护和商业发展利益相辅相成三条原则,分类确定数据的权属。其次,数据内容、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是数据的五个方面,数据内容是数据的本质,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和分析则是数据产生效益的保障,这五者紧密相连、相辅相成。在这些环节中存在多个参与者,每个参与者都对数据价值作出了贡献,因此在收入分配时需要同时兼顾。对数据采集、存储技术和分析技术所有者的分配,可以参照技术要素分配的方式,如技术咨询、技术入股、专利收益等。然而,对数据内容所有者的分配则缺乏参照,需要率先探索。应鼓励各类基于数据资源、内容使用、数据链接、数据存储等的商业模式的发展,通过探索商业场景的多元化,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分配方案,促进数据生产要素的高效利用。最后,数据无人可以独占,但却可以创造巨大效益。数据总体上属于国家战略性资源,最终要为国家发展服务,为人民福祉服务。因而国家应该对数据保持一定程度的控制权,有必要通过法律法规确保数据被合理、安全地使用和配置。

第二,数据的利用和保护问题。数据纳入生产要素之后,利用好数据便成了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前提,但同时也涉及数据利用的权责问题,需要做好数据保护。这其中产生了两方面矛盾,一是数据的深度利用与个人数据保护之间的矛盾。比如,英国《观察家报》披露了英国一家名为剑桥分析的公司能够未经授权访问5000万份Facebook个人数据,并使用人工智能获得非常深入透彻的洞察,了解如何改变人们的行为,并成功影响选民而协助唐纳德·特朗普赢得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还介入了2016年英国脱欧公投[9]。这表明个人对自己的数据被利用的情况知之甚少,甚至没有个人信息自决权。随着大数据的广泛使用,个人信息暴露在公共空间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公众对于个人信息安全的需求和意识也越来越强,应该用严格的法律保障机制处理好数据深度利用和个人数据保护的矛盾,个人数据需要明确知情权、可支配权、可删除权等。二是数据的开放共享与数据内容产权保护之间的矛盾。比如,微软删除了其最大的公开人脸识别数据库——MSCeleb。MSCeleb数据库于2016年建立,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开面部识别数据集,拥有超过1000万张图像,将近10万人的面部信息。虽然这个数据库只作为学术用途来使用,但是微软还是担心侵犯公众隐私权而将之删除。因为微软是通过“知识共享”许可来抓取图像和视频中的人脸信息,并不一定直接得到照片与视频中人物的授权许可。目前就我国的情况看,关于数据使用的监管机制还有待完善,组织机构和个人滥用数据、数据被非法获取和交易的情况时有发生,影响数据产业的健康发展,影响消费者合法权益[10]。近些年来,个人信息保护和数据产权保护已经受到国际上重视,我国应该多进行相关国际法律对话,推进数据领域的全球治理。既要高度保护个人隐私信息,又要推进脱敏数据的深度和广泛利用;既要依法保护私有数据产权,又要促进公共数据向社会开放。同时还需完善与国际接轨的数据监管机制,促进数据产业良性发展,提升我国在数据领域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

第三,数据的科学分类问题。数据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需要最大程度地利用好、保护好。值得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数据都可以参与收入分配,应该根据其特征进行合理分类。比如,可以按照“敏感性”对数据进行分类。如果属于涉及诸如国家安全的敏感数据,要加强保护甚至限制其参与收入分配。再比如,我们可以参考经济学中公共物品、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概念。公共物品兼具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共享性),如国防、空气和法规政策;私人物品则兼具排他性和竞争性,只能私人消费,如私人食物;准公共物品的性质介于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之间,即具有非竞争性与有限的排他性,或者具有非排他性与有限的竞争性,如高速公路、医疗教育等。从经济学角度看,数据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非竞争性”(共享性),意味着数据可以供多人重复使用。如个人数据,完全符合非竞争性的要求,因为数据可以供不同的人重复使用并且不存在使用后效用递减的问题,相反可以通过不断挖掘数据来发挥其最大功用[11]。但是对于其(非)排他性特征,需要在制度上进行合理安排。如果当前法律环境对于个人隐私的保障还没有达到满意的程度,那就有必要使个人数据具有排他性。但是如果要使个人数据在当今时挥最大功用,就需要反复对之进行挖掘并和其他数据一起交叉利用,因此我们有必要设计一种制度使得个人数据成为准公共物品,即具有“有限的排他性”。此外,还有一些数据可以看作是公共物品,比如天气数据、水质资源数据等,这一类数据人人都可获得,不可能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或构成市场进入障碍。

第四,数据交易机制问题。虽然各地已经陆续建立了一些数据交易市场,有地方政府主导的,也有地方政府和企业主导的,但是全国范围内没有形成统一的数据交易市场。各数据交易市场相对独立,缺乏统一的交易规范体系,具体包括交易规则、交易定价标准、交易定义;缺乏完善的数据登记、会员制标准、信息披露制度;缺乏关于国际数据交流的相关规则等[12]。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建议:首先,将来数据交易市场应在国家主导下形成统一的数据交易平台,通过统一规范的标准体系实现各数据交易市场之间数据流动与资源整合。其次,需要提升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水平,引导各行业企业积极参与数据市场交易,扩大数据要素市场规模。比方说不同行业可以成立相应的行业数据协会,国家可以对各行业数据协会的交流进行必要的监管。最后,数据质量不合格,会严重影响数据分析的效果,甚至会使得分析结果与事实严重不符。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都需要建立规范的数据治理流程和考核机制途径对数据质量进行管理,也可以通过建立具有国家资质的第三方数据评估机构,以严格保障数据质量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六、结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