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档案管理交流材料8篇

时间:2022-02-07 02:33:30

档案管理交流材料

档案管理交流材料篇1

一、电子文件定义

及其特点综述

所谓电子文件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以计算机盘片、磁盘和光盘等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文字材料。它主要包括电子文书、电子信件、电子报表、电子图纸等等。与纸质文件比较,电子文件有以下几个特点:

1、电子文件不再是直观的纸质文件,它需要借助现代办公设备才能阅读利用;

2、电子文件可以直接由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迅速地处理和传递;

3、电子文件的利用是可共享的,也不再受时间和距离的影响;

4、电子文件的保存条件和环境要求与纸质档案不同,它对保存场地的面积要求不高,而对环境的温湿度、防磁性等条件的要求很高。

二、电子文件与传统税务档案的区别

(一)电子文件的归档方式与传统档案不同

电子文件由于采用电子编码技术,可以编辑修改而不留痕迹,载体无法固定,某些鉴别文件原始凭证性的关键信息也可以更改,使电子文件的原始凭证性的关键信息也可以更改,使电子文件的原始凭证性辨别变得复杂而困难。因此,电子文件在形成过程中要随时进行数字签名、信息认证、身份验证和加密保护,保证文件在传输、处理过程中不会出现错误,以确保档案部门收到的电子文件的原始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保证电子文件的法律凭证地位。

(二)电子文件在保管方式上和传统档案有差异

电子文件载体易老化变质及信息多媒体、新存贮介质的产生和发展,都会影响电子文件的长期可读性。税务档案管理部门可以在接收到电子文件后打印出一份纸质档案以作备份,但最终的解决办法还是需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文件形成部门的配合,税务档案管理部门在接收到电子文件后对文件进行格式转换,以通用、统一的格式存储接收到的电子文件档案,以便将来计算机技术发展后,仍能读取以前存储的档案,保证信息资源方便利用。

(三)电子文件的分类、编目等管理方式与传统档案不同

因为电子文件的特殊性,可以达到文件一级的管理,所以,档案管理部门在接收到文件同时,可以马上给每份文件编制一个唯一的文件号,并给出相应的分类号和档案号,根据上下行文之间的关系,再给出相关文件号,在归档的同时进行主题词标收、著录。技术条件允许时,可以编制多角度、全方位的检索工具,方便检索查询信息。用户只须给出文件分类号或主题词,即可以找出相应的文件和相关的上下级行文及附件,从而大大减轻档案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四)电子文件查询利用方式和传统档案不同

只有符合一定条件,利用者才能注册、登记成为电子文件中心或电子档案室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就可以通过远程登录等方式,经电子文件中心进行确认身份并确定查阅权限获得许可后,才可以查询有关的电子档案信息,并要进行借阅登记和缴纳查询费用。

三、电子文件对税务档案业务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传统的档案工作以纸质文件材料为工作对象,而应用计算机后,电子文件取代了以往的文字材料,它是由拟稿者直接写在磁盘上,并在磁盘上进行修改,一经形成后,马上存贮到办公信息数据库中,由档案人员、技术人员所共享。这就使得文件与档案之间不再有明显的界限。纸质档案的管理工作经过长期实践,已总结出一套工作流程及方法、原则,如文件的阅卷归档制度。文件的归档阅卷工作是档案工作流程的起点,也是文书工作和档案工作的结合点,文件形成后,由文书部门收集立卷后,交档案部门管理,一般一年归档一次。而电子文件随时产生,随时更改,存贮在计算机磁盘或光盘中。因此,它对计算机有很强的依赖性。如果归档,必须以磁盘或光盘的形成移交,归档范围也不能只是“办理完毕,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还应包括该文件的读取软件甚至操作系统。

(二)由于电子文件信息与载体的可分离性,档案实体分类也可能将被概念分类整理所取代,因为实体分类的结果只能体现一种属性联系,这种单线排列的方式是手工操作管理档案的需要,但在当今电子文件的环境中,文件的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均发生了变化,电子文件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迅速、有效、多角度的整序,不再需要对它进行象纸质文件那样的分类整理。不同的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利用办公自动化系统对电子文件进行自由组合分类。

(三)由于电子文件的保存价值同时取决于其自身价值和可读性,其鉴定的方法、内容、标准均将发生变化,原有的档案价值理论分析范围也将扩大,要分析电子文件的读取软件甚至操作系统。根据传统的档案价值鉴定理论,文件应根据其凭证价值和参考价值确定保管期限,而电子文件一方面由于制作方便,将产生比以往更多的文件,另一方面由于用户的需要,信息和数据不断地修改和补充,因此很难划定固定的保管期限,况且目前电子文件的凭证价值凭证价值尚无法律保证。因此,其鉴定、管理方法亦无定论。此外,由于电子文件信息载体的特殊

性,其保管方法、要求以及检索和对外利用等方面也与纸质文件有许多不同之处。

四、电子文件在税务档案管理中的运用

(一)做好归档电子文件的技术处理工作,实施电子文件管理战略

新型文件材料的归档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档案工作者必须深入到现行文件工作领域,对产生的大量电子文件的接收、处置及至存储工作进行指导,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信息,了解文件信息重新组合的来龙去脉。也就是说,通过采取技术处理,将已归档的电子文件改为只读性文件,即只能读不能写的不可更改的文件,从而识别和保护电子文件的原始结构,保证电子文件的可靠性,使之与纸质文件一样发挥社会效用。

(二)解决好电子文件的保存问

以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电子文件,从理论上讲能够长期保存,因为它的信息读出是无接触式的,不存在磨损。电子文件记录在介质层上的信息被密封在塑料保护层内,不怕外界磁场的影响,不会直接受到空气中的灰尘、水份及有害气体的侵害。但是,由于电子文件形成的时间短,缺乏实际贮存的验证,所以,电子文件中原始信息的长期保存问题是有待档案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目前,对于长久保存的电子文件需要定期进行复制,以防止信息损失。

档案管理交流材料篇2

平顶山市湛河区程庄村

(20__年3月16日)[找文章到文秘站 ()一站在手,写作无忧!]

平顶山市湛河区程庄村成立于1995年,位于平顶山市的南大门,是出入市区的交通要道,咽喉部位,典型的城乡结合村,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全村土地面积200亩,总户数365户,人口1060人。是我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村经济结构由单一的种植业向商业、养殖业、加工业、服务业等多元化经济转化,村务工作大量增加,村级档案管理工作亟待加强,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及时有力的服务。前些年,农村档案管理工作基础比较薄弱,农村干部档案意识淡薄,不注意收集整理;经费投入不到位,没有专房专柜专人保管,档案资料存无定所,村干部谁用谁拿,致使档案资料散放各家,损坏遗失比较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村里的建设。比如有许多棘手的问题困绕着村两委班子,不仅牵扯了大量的精力,也阻碍了两委班子工作的正常开展。为尽快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在区档案局的帮助指导下,于1998年开始建立村级档案,加强管理,发挥档案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有效地促进了基层组织建设、村财务公开、农村社会稳定、人口计划生育等方面工作的开展,提高了工作效率,使村里的全面建设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一、转变观念,始终把档案工作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内容来抓。

农村和农村档案工作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积极的作用,特别是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扩大基层民主,维护社会稳定,密切干群关系,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主动地做好村级档案管理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及时、便捷和有效的服务。但是,在以前由于我们认识模糊,未顾及留下档案是向历史负责的表现,没有安排专人负责管理档案。随着农村工作的全面展开,农村社会的不断进步,新农村建设对档案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引起了我们村两委的高度重视,决心下工夫做好村级档案的管理工作。1998年区委区政府根据工作实际制定关于切实加强村级档案工作方案出台后,我们村两委领导非常重视,把档案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专门成立了以村支部书记齐保有为组长的程庄村档案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专、兼职档案员具体负责档案管理工作。村两委班子先后三次召开专题会议,现场办公解决建档工作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在当时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挤出2万元购置了档案设备,完善基础设施,达到了“五有六防一达标”的要求,即:有组织、有房子、有牌子、有柜子、有制度。防盗、防火、防光、防虫、防鼠、防潮。案卷质量达标。还专门腾出一间办公室作为综合档案室,悬挂了档案室的标牌,配备了铁皮档案柜、防盗门、灭火器和电脑等硬件设施。我们还经常邀请区档案局、办事处业务人员来帮助指导村级建档工作,为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当年就被区里评为一级档案室,连续八年荣获区级档案管理先进单位。

二、注重建设,始终把立卷归档作为村级档案管理的关键来抓

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农村档案是农村工作的真实写照,是村级档案管理工作的重头戏。为此,我们在完善基础建设、建立健全各项制度(立卷归档制度、档案收集整理制度、档案人员岗位责任制、档案借阅、利用制度、档案库房管理制度)的基础上,还注重把好“三个关口”:一是把好材料形成关。变嘴上说,脑子记为纸上写,本子记,规范农村文件材料的形成关。二是把好文件材料的收集关。收集工作是档案工作的基础,明确我们收集范围,特别是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档案工作的领域不断拓宽,在各类事务中形成的文件材料不断增多,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扩大收集范围,确保档案齐全完整。三是把好统一立卷关。一年一度的立卷归档工作是档案工作的中心,档案材料收集是否齐全,案卷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将直接影响着档案的利用。为此,每年的4—5月份我们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集中时间进行案卷整理归档。自1998年建档以来,领导重视,档案员认真负责,我村档案室已规范建档的有文书档案、专门档案、科技和声像四大门类档案,共整理出文书档案70卷,会计档案159卷,照片档案32张。实现了在文件材料以及门类种类收集上的齐全完整,案卷分类准确科学,案卷整理整齐规范,按时保质地完成了每年的立卷归档工作,受到上级机关的好评。

三、健全队伍,始终把提高管理

人员的素质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农村档案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影响着档案管理的效益。为此,村委会还专门配备了一名政治思想好,工作积极负责,组织观念强,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大学生村干部时春丽为专职档案员,村会计主任周春生主抓档案工作,使档案人员符合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的要求。村里还非常重视对档案员的教育培训,积极组织档案人员参加区里的业务培训,帮助档案员系统掌握文件材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和存放的方法要领,确保档案工作的正常开展。我们村里的档案员在20__年5月份区档案局组织的档案员上岗培训中顺利通过了结业考试,年底还取得了由市档案局颁发的档案专业岗位资格证书。在日常工作中,村档案管理人员不仅认真学习档案管理知识,还经常为两委班子提供必要的宣传材料,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河南省档案管理条例》及《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农村档案工作的通知》等组织两委班子学习贯彻。此外,我们还通过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档案法》和《河南省档案管理规定》,使广大村民对档案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加自觉地参与档案管理和利用的工作中来,使档案管理更加规范有序,更加深入人心,深入生活。

四、加强管理,始终把提供优质服务作为档案工作的重点来抓

开展农村档案工作最终目的是要为“三农”服务。管好用好档案,对于农业、农村工作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程庄村在认真做好档案保管,保证档案材料完好无损的基础上积极做好档案的利用工作。我们村规范建档后,农村党建、经济、计生、综治等工作档案的门类齐全,内容较为完整。几年来,我村共接待查阅人员50余人次,查阅案卷100余卷次。

档案管理交流材料篇3

一、领导重视,明确责任,不断增强工作合力

一是各地都成立并根据人员变动情况及时调整了档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不断明确各部门职责,切实做到有领导指导、有专人负责,做到有规划、有措施、有落实。二是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做到有据可依。市局年将档案管理制度、公文传阅制度和保密制度等纳入总体制度范围,要求按照制度规定认真做好各项管理工作。三是不断加强全体职工档案管理意识,切实提高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除安排人员多次参加省市的业务学习外,还认真组织系统职工学习档案管理各项知识。近年来,我们多次在全市劳动保障局长会议和办公室主任座谈会上研究部署档案管理工作,不断增强做好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会代训的方式不断提高人员从事档案管理工作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渐形成了各级领导亲自抓,综合科室具体抓,其他单位配合抓的工作格局,工作合力不断增强。

二、加强联系,规范管理,不断提升管理层次

档案管理是一项业务性很强的工作,有严格的格式规定和要求,需要规范的操作程序和利用程序。根据机关缺少专业档案管理人才的实际,我们多次通过横向联系、纵向沟通,不断提高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不断提升规范管理层次。一是加强学习培训。学习各级对档案管理的各项规定,对档案管理的目的要求,对档案管理的指导思想,对档案管理的具体内容,通过学习培训,使专兼职人员掌握了档案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的细节,认真执行落实“机关文件材料分类、归档范围和保管期”“三合一”制度。二是及时归档整理装订。年初时都及时将上年度的各种档案集中收取,按各项规定及时分类归档。三是不断加强软硬件设施。根据档案升级的有利时机,在原来配备档案室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硬件设施,配置更新专用电脑和数码相机等工作设备。四是积极寻求有关单位帮助。每到整理档案时都集中组织专人,并及时与当地档案局联系,请熟悉业务人员到劳动保障部门现场,具体指导档案的装订、分类等操作。五是不断加强安全管理。设置了固定的档案室,并更换了档案柜,配备了防火、防霉、防盗等设施,没有出现档案霉变、污损、虫蛀、鼠咬等情况,也没有出现档案失密、泄密等事件。

档案管理交流材料篇4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人事档案区别于一般文书档案及业务档案,它具有现实性、动态性、真实性、完整性[1],人事档案的内容包括从一个人出生到死亡整个过程中形成的大量材料。而一个人的职业史材料是人事档案中极其重要的材料,占个人职业人事档案内容的绝大部分。一般疾控机构职工一个完整的人事档案应归档的材料主要应包括10个方面内容:履历类材料,录用、鉴定、考核、考察、聘用类材料,学历、学位、职称、培训、学分等证书类材料,业绩、论文类材料,健康管理类材料,工资类材料,奖励类材料,违犯处罚类材料,参加党团类材料及其他可供组织参考有保存价值的材料等。作为公共卫生专业的疾控机构人事档案,目前在绩效考核、计量认证评审及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工作中体现着越来越来重要的作用。人事档案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家人事制度的有关规定,事业单位实行人事制度,其中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交由当地人才交流中心代管。人事档案管理的社会化,改变了人事档案纯属单位的一些弊端。但是随着人事制度的进一步推行,人事档案在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

1人才交流中心人事档案的档案材料收集制度难以有效保障档案的完整性

由于人事档案是一个人成长经历的真实反映[2],随着单位职工的经历不断变化,其人事档案的内容也需要连续不断地补充与更新,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其人生经历。目前,因为职工人事档案由人才交流中心管理,单位对存放在人才交流中心的职工人事档案内容缺乏了解,而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模式侧重于被动收接、保管、存放,对相关单位转来的归档材料基本不进行审核,平时也不会与用人单位进行主动沟通收集档案和提供档案利用。另外工资类材料,鉴定、考核、考察类材料,参加党团类材料、违犯处罚类材料等需要由相关部门转交到人才交流中心,这个过程要经过多道环节,也很难保证这些材料能完整归入职工的人事档案。如果人才交流中心的制度不完善、工作效率不高、信息反馈不及时,则用人单位对职工人事档案情况就会一无所知[3],就会导致许多归档范围内的材料流失,最终将造成职工人事档案内容不完整,在影响了档案信息质量的同时,也将可能会严重损害到职工个人切身利益。

2职工业务技术类等资料难以纳入人事档案

人事部门规定,人事机构受理的归档材料必须是正式、原件材料,复印件一般不可用[4]。这一规定造成职工业绩论文类资料,继续教育类资料,健康管理类材料,职称、培训、学分等证书类材料,奖励类材料等难很归入人才交流中心管理的人事档案中,因为这些材料原件一般由职工个人保管,复印件又由于违反规定,很难归入由人才交流中心管理的职工人事档案中。而一个人的职业史、荣誉史是职工重要人事档案组织部分,另外这些材料恰恰在疾控机构的日常工作及职工的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工作中利用率最高的,如果这些材料不能纳入职工的人事档案,则会对职工人事档案完整性造成严重影响,也影响疾病预防控制日常工作有效开展。

3档案调阅利用不便,影响档案的开发利用

对于疾控机构来讲,由于日常工作及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需要,要经常调阅职工人事档案,而在人事制度下,人事档案的调阅要经过多道手续,利用起来极不方便[5],也增加了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压力。新形势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策当前,政府对疾控机构的绩效考核、疾控机构计量认证评审、职工个人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工作,均需要及时调阅利用人事档案。因此,笔者认为在人事制度下,县级疾控机构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但不应该放松,反而应该加强。结合日常工作经验,认为县级疾控机构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1.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教育。明确应归档的材料范围,使每个职工知道其人事档案应归档的材料,引导职工及时将相关资料移交单位档案室。

2.档案室为每位职工建立备份人事档案。将档案内容分为:履历类材料;录用、鉴定、考核、考察、聘用类材料;学历、学位、职称、培训、学分等证书类材料;业绩、论文类材料;健康管理类材料;工资类材料;奖励类材料;违犯处罚类材料;参加党团类材料;其他可供组织参考有保存价值的材料等10个方面内容。本单位建立的人事档案内容侧重于职工的职称、培训、学分等证书类材料,业绩、论文类材料,健康管理类材料,奖励类材料。归档材料主要以复印件材料为主。

3.建立健全人事档案应归档材料的归档制度。建立包括外出学习登记制度、学分管理登记制度、论文版面费报销登记制度、奖励证书登记制度、职称证书登记制度、继续教育学历学费报销登记制度等,这些制度具体交由办公室档案管理人员执行,以确保这些应归档材料及时归档;另外办公室人事管理人员及时将工资类材料、参加党团类材料、违犯处罚类材料、健康管理类材料复印件或原件移交本科室档案管理人员纳入职工备份人事档案。

4.档案管理人员做好日常服务。一是对职工及相关科室提交的人事归档材料,尽量做到随办随归,在办理归档时,要认真核实原件,确保归档复印件材料的真实性。二是及时为单位工作及职工个人提供人事档案,以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率,进而提高职工参与人事档案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档案管理交流材料篇5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人事档案区别于一般文书档案及业务档案,它具有现实性、动态性、真实性、完整性[1],人事档案的内容包括从一个人出生到死亡整个过程中形成的大量材料。而一个人的职业史材料是人事档案中极其重要的材料,占个人职业人事档案内容的绝大部分。一般疾控机构职工一个完整的人事档案应归档的材料主要应包括10个方面内容:履历类材料,录用、鉴定、考核、考察、聘用类材料,学历、学位、职称、培训、学分等证书类材料,业绩、论文类材料,健康管理类材料,工资类材料,奖励类材料,违犯处罚类材料,参加党团类材料及其他可供组织参考有保存价值的材料等。作为公共卫生专业的疾控机构人事档案,目前在绩效考核、计量认证评审及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工作中体现着越来越来重要的作用。人事档案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家人事制度的有关规定,事业单位实行人事制度,其中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交由当地人才交流中心代管。人事档案管理的社会化,改变了人事档案纯属单位的一些弊端。但是随着人事制度的进一步推行,人事档案在的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问题。

1人才交流中心人事档案的档案材料收集制度难以有效保障档案的完整性

由于人事档案是一个人成长经历的真实反映[2],随着单位职工的经历不断变化,其人事档案的内容也需要连续不断地补充与更新,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其人生经历。目前,因为职工人事档案由人才交流中心管理,单位对存放在人才交流中心的职工人事档案内容缺乏了解,而人才交流中心档案管理模式侧重于被动收接、保管、存放,对相关单位转来的归档材料基本不进行审核,平时也不会与用人单位进行主动沟通收集档案和提供档案利用。另外工资类材料,鉴定、考核、考察类材料,参加党团类材料、违犯处罚类材料等需要由相关部门转交到人才交流中心,这个过程要经过多道环节,也很难保证这些材料能完整归入职工的人事档案。如果人才交流中心的制度不完善、工作效率不高、信息反馈不及时,则用人单位对职工人事档案情况就会一无所知[3],就会导致许多归档范围内的材料流失,最终将造成职工人事档案内容不完整,在影响了档案信息质量的同时,也将可能会严重损害到职工个人切身利益。

2职工业务技术类等资料难以纳入人事档案

人事部门规定,人事机构受理的归档材料必须是正式、原件材料,复印件一般不可用[4]。这一规定造成职工业绩论文类资料,继续教育类资料,健康管理类材料,职称、培训、学分等证书类材料,奖励类材料等难很归入人才交流中心管理的人事档案中,因为这些材料原件一般由职工个人保管,复印件又由于违反规定,很难归入由人才交流中心管理的职工人事档案中。而一个人的职业史、荣誉史是职工重要人事档案组织部分,另外这些材料恰恰在疾控机构的日常工作及职工的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工作中利用率最高的,如果这些材料不能纳入职工的人事档案,则会对职工人事档案完整性造成严重影响,也影响疾病预防控制日常工作有效开展。

3档案调阅利用不便,影响档案的开发利用

对于疾控机构来讲,由于日常工作及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需要,要经常调阅职工人事档案,而在人事制度下,人事档案的调阅要经过多道手续,利用起来极不方便[5],也增加了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压力。新形势下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策当前,政府对疾控机构的绩效考核、疾控机构计量认证评审、职工个人职称评审、岗位聘任等工作,均需要及时调阅利用人事档案。因此,笔者认为在人事制度下,县级疾控机构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不但不应该放松,反而应该加强。结合日常工作经验,认为县级疾控机构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1.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重要性教育。明确应归档的材料范围,使每个职工知道其人事档案应归档的材料,引导职工及时将相关资料移交单位档案室。

2.档案室为每位职工建立备份人事档案。将档案内容分为:履历类材料;录用、鉴定、考核、考察、聘用类材料;学历、学位、职称、培训、学分等证书类材料;业绩、论文类材料;健康管理类材料;工资类材料;奖励类材料;违犯处罚类材料;参加党团类材料;其他可供组织参考有保存价值的材料等10个方面内容。本单位建立的人事档案内容侧重于职工的职称、培训、学分等证书类材料,业绩、论文类材料,健康管理类材料,奖励类材料。归档材料主要以复印件材料为主。

3.建立健全人事档案应归档材料的归档制度。建立包括外出学习登记制度、学分管理登记制度、论文版面费报销登记制度、奖励证书登记制度、职称证书登记制度、继续教育学历学费报销登记制度等,这些制度具体交由办公室档案管理人员执行,以确保这些应归档材料及时归档;另外办公室人事管理人员及时将工资类材料、参加党团类材料、违犯处罚类材料、健康管理类材料复印件或原件移交本科室档案管理人员纳入职工备份人事档案。

4.档案管理人员做好日常服务。一是对职工及相关科室提交的人事归档材料,尽量做到随办随归,在办理归档时,要认真核实原件,确保归档复印件材料的真实性。二是及时为单位工作及职工个人提供人事档案,以提高人事档案的利用率,进而提高职工参与人事档案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档案管理交流材料篇6

第一条为了加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维护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健全完善人才交流服务体系,促进人才合理流动,根据中组部、人事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陕西省委托人事工作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流动人员档案是指:

(一)辞职或被辞退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人事档案;

(二)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人员的人事档案;

(三)暂未就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的人事档案;

(四)自费出国留学及因私出国人员的人事档案;

(五)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委托管理的企事业单位在册人员和聘用人员的人事档案;

(六)其它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

第三条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机构不得接收下列人员的人事档案:

(一)已死亡人员或已办理退休手续,无需提供人事服务人员的档案;

(二)正在受刑事处罚、劳动教养人员的档案;

(三)逃亡、失踪、出国不归人员的档案;

(四)未按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的在职人员档案;

(五)正在与所在单位发生人事纠纷或经济纠纷人员的档案;

(六)不按规定缴纳档案管理费人员的档案;

(七)档案材料严重失实或不齐全人员的档案;

(八)女年满40周岁、男年满45周岁以上,在示范区未参加社会保险,或不能从外地将其已参加社会保险关系转入的人员档案。

第二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机构

第四条流动人员档案管理机构为县级以上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所属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示范区和杨陵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是本辖区内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合法机构。其他任何单位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管理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严禁个人保管他人档案或本人档案。

第五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遵循“集中统一,归口管理”的原则,接受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的监督和指导。外地转入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本人户口或工作单位在杨陵区的,由杨陵区人才交流中心管理,其他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由示范区人才交流中心管理。

第六条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要认真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转递等管理工作,认真做好流动人员出国(出境)政审工作,经授权做好相关的职称资格考评、社会保险代办等社会化服务工作,努力提高服务水平。

第三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转递

第七条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凭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人员流动有效文书,办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转递手续。转递档案必须严密包封。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必须完整齐全,转递中不得扣留材料或分批转递档案材料。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发现转入档案材料不齐全或不清楚的,应及时记录并通知原单位补齐。主要档案材料无法补齐或记载不符合规定的,及时办理退档手续,并报同级人事行政部门备案。

第八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转递应通过机要传送或派专人送取。对于个人携带档案的,拒绝接收。对违反转递规定,造成档案丢失或发生抽取、更换档案材料等问题,要追究当事人和有关管理人员的责任。

第九条人才交流服务机构接管流动人员人事档案,须由流动人员或其现所在单位办理委托存档手续,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应与流动人员或其现所在单位签订档案委托管理合同书,明确保管期限、人事事项及双方的权利、义务、责任等内容。

第十条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必须凭有人事档案管理权限部门开具的档案转递有效文书接收流动人员人事档案。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开具的转档手续,为有效合法的转档手续。

第四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与利用

第十一条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要严格执行干部档案管理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流动人员档案材料的整理工作。在整理档案过程中,要严防丢失档案材料,严禁泄露档案内容,不得擅自涂改、抽取、销毁或伪造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材料。

第十二条: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应加强与流动人员及其现所在工作单位的联系,做好流动人员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及时充实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内容。收集的材料主要包括:

(一)履历表、劳动合同或聘用合同、任职审批表;

(二)大中专毕业生报到证及见习期满转正考核定级材料;

(三)工作期间的年度考核表;

(四)学历教育、接受培训及专业技术职称资格变更材料;

(五)婚姻状况变更材料;

(六)因公或因私出国(境)的记载材料;

(七)工资变更材料、社保关系、工资关系迁转材料;

(八)奖惩材料;

(九)党、团组织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材料;

(十)其它按规定应收入人事档案的材料。

对于收集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材料,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要认真审核鉴别,需要单位盖章和本人签字的,签字盖章后方能归入档案。接收的流动人员档案材料中有缺项或涂改的,应予以说明,否则不予归档。

第十三条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应按照有关规定建立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查、借阅制度。查阅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必须办理审批手续。对于不符合查、借阅条件的,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可代为查阅后向查阅单位介绍有关情况。任何个人不得查阅、借阅本人及其亲属的人事档案。查阅人事档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和阅档规定,严禁涂改、圈划、抽取、撤换档案材料,严禁泄露或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

第五章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保管

第十四条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要加强档案管理硬件设施建设,建立坚固的防火、防潮、专用档案库房,配备铁质档案柜;要经常检查库房防火、防蛀、防资、防光、防高温等安全设施。库房内严禁吸烟,严禁明火。档案库房、阅档室和办公室要做到三室分开。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应由专人管理,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档案库房。管档人员必须是党性强、作风正、忠于职守、有一定档案管理专业知识的中共党员。

第十五条人才交流服务机构每年对流动人员人事档案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核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人事档案的安全。要不断改进档案保管方法和保护技术,逐步建立流动人员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完成档案查阅和管理等工作,不断提高档案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第六章监督与处罚

第十六条对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的,由同级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按规定进行处理:

(一)擅自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单位或个人;

(二)擅自涂改档案内容或伪造档案材料的;

(三)擅自向外公布、泄露档案内容的;

档案管理交流材料篇7

自2007年起,青海油田人事档案管理便采取了集中管理模式,设立了专职人事档案材料岗和档案整理岗等职位。但是目前,本公司人事材料收集工作,根据材料移交流程,由各单位人事信息管理岗收集材料并向人事处(党委组织部)人事档案信息科移交,因此在材料收集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①部分单位材料收集不及时,特别是没有及时对本单位新聘任(聘用)等人员的相关审批材料进行收集。②公司在职员工人事活动变化中产生的相关材料,部分人事信息管理岗人员没能做到及时的关注和收集。③人事档案材料手续不齐全,规范性不足。④二级单位人事信息管理岗的部分新进岗位人员,业务熟练程度不够,在进行材料甄别时,无法及时发现不规范制作的人事档案材料。针对上述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本人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完善人事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首先,充分发挥本公司已建成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作用,疏通收集渠道并最终形成完善的人事档案材料收集网,加强相关各岗位人员对人事档案材料收集的重视。其次,人事档案材料岗还须熟练掌握人事档案各个环节的工作,做好鉴别材料的基本功、为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打下基础。第三,人事档案信息管理岗人员必须加大材料收集工作力度,需移交材料务必齐全完整,不得缺头少尾,并按人事档案材料移交流程做好材料的移交工作。第四,多渠道积累人事档案材料。由于人事档案材料产生的部门不同,涉及面较广,所以,在收集过程中对材料的收集要尽可能求“全”。第五,建立健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制度。做好收集工作,除了要从管理人员的工作素质抓起之外,还需完善材料的移交制度和登记制度等。第六,在青海油田公司人事档案工作中实行统一的考核目标和制度规范,提高工作效率。依照人事档案系统模块,加强人事档案内部的长效完善审核机制,以确保人事档案材料的准确性。同时,加强对材料接收工作的管控能力。建议重点放在人事档案材料移交和人事档案材料追缴工作上。

二、人事档案材料鉴别工作有待加强

目前,本人发现青海油田公司部分相关业务人员,在人事档案材料的鉴别工作中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①在鉴别的过程中,有把不属于人事档案归档范围的相关材料移交的现象。②由于本公司实行的是集中统一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故存档人员较多,出现有同名同姓的两个人材料混淆的现象。③材料手续不完整的情况较多,如缺少个人签名或单位盖章,没有材料形成时间等等情况,主要表现在册员工,在职取得的学历材料中。想要解决人事档案材料鉴别工作存在的问题,方法如下:首先,本公司应加强人事信息管理岗人员的业务素质培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确保业务人员掌握材料鉴别的基本流程;其次,因公司每个员工的人员编号是固定的,在制作人事档案料时建议增加“人员编号”,以防止人事档案材料混档现象的发生。第三,对于材料的鉴别,一定要认真核查每个人员档案的姓名、性别、籍贯和出生年月等,防止同名不同人现象的发生。第四,对于收集到的人事档案材料是否处理完毕要进行鉴别,防止手续不完整材料被接收归档。第五,在材料鉴别时要把握好上级部门和本公司有相的文件精神实质,认真逐份进行审阅,保证鉴别工作质量。

三、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工作

总之,想要做好人事档案材料收集与鉴别工作,须公司人事档案材料岗和各单位人事信息管理岗人员,严格按人事档案管理规范进行工作,做好材料的收集“全”,材料的鉴别“细”,并针对不同材料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严格把好材料“入口关”。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真正作用的发挥。

四、小结

档案管理交流材料篇8

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全国的流动人员人数逐年增加。据统计,“十二五期间”,我国流动人口每年增加约800万人,2014年年末已达到2.53亿人。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形成了大规模的人员流动。201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达到749万人,比2014年增加22万,大学生就业面临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组织间再就业人员流动的数量也非常庞大。随着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国有企业改革等一系列宏观政策的稳步推进,造成一大批“下岗待就业”人员。尽管国家出台一系列保障措施促进下岗职工再就业,但短时间内这类失业人员的基数仍很大。此外,还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的流动。这三大类的流动人员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档案材料难以收集,归档信息不完整。人事档案作为记录个人历史真实面貌的文件材料,必须具有真实性、完整性。然而,在现实流动人员管理的过程中,档案归档材料很难收集完整。人事档案包括十大类的材料,涵盖学历、工作经历、政治面貌、奖励与处分等多个方面,许多单位对人事档案重视程度不够,将精力集中在对流动人员的使用上,对工作中形成的档案材料没有加以收集和整理。一些单位和高校在人员流出后并未按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及时将档案转移至人才服务中心,而是交由本人代为保管。档案信息的不完整为流动人员日后在干部选拔、职称晋升、工龄认定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二)流动人员的档案材料的真实性不高。人事档案是组织考察个人基本情况的重要依据,也是本人在工作、退休期间享受政治待遇、物质待遇、精神待遇的重要参考。“三龄两历一身份”(年龄、工龄、党龄和学历、工作经历、干部身份)是人事档案的核心,也是流动人员人事档案最容易失真的信息。由于流动人员档案的管理还不完善,流动人员工作不固定,有些人为了个人私利,擅自涂改出生日期、工作经历、入党时间等重要信息,出现年龄越来越小、荣誉越来越多等混乱的现象,这就使得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可信程度大大降低。

(三)档案转递不完善,人档分离的现象十分突出。流动人员的本质特点决定了档案传递工作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在转递时必须完整齐全,应通过机要交通或专人送取,不得邮寄或交流动人员本人自带。目前,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转递很不完善,移交不及时,甚至出现不移交等现象。一些单位在转移时不按规定采用机要信件的方式,随意选择快递公司投递档案,或者交由个人代为移交,导致档案的缺损、涂改和遗失。在现实的档案管理工作中,流动人员的档案因为没有履行正规的转递手续而出现“死档、黑档”等人档分离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建议

(一)严格档案转递手续,实行动态化管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员的流动越来越大,越来越频繁,这对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转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单位应严格执行档案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切实做好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转递工作。在转递人事档案前,单位应对档案的基本信息进行核对。档案中缺少的重要材料,如工资审批材料、年度考核材料、政治面貌等,须及时补充,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准确性。通过选派具有档案管理资质的人员或采用机要信件的方式投递人事档案,对于流动人员自带的档案材料,人才服务机构不得接收。

(二)做好档案收集整理工作,确保档案真实完整。由于流动人员流动的无规律性、不固定性,这给流动人员的档案收集、整理、核对工作都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要确保流动人员档案的真实性,首先须建立健全人事档案收集环节的管理制度。流动人员在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时,应对档案的收集、保存、转递等工作作出约定,以契约的形式在法律的层面上明确劳资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完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网络,可采用定时收集、跟踪收集、补充收集等多种形式和方法。其次,改变以往被动的收集保管方式。人才服务机构应加强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动态联系,以单位集体的名义存放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流动人员的工资晋升材料、年度考核材料、学历晋升材料、奖惩材料等先由单位完成,正式材料形成之后一定期限内交由人才服务中心,人才服务中心根据档案管理的规定和要求进行整理和审核。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