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饮水安全论文8篇

时间:2022-10-01 21:29:07

饮水安全论文

饮水安全论文篇1

临夏县位于甘肃省中南部,总面积 1212.4km2,辖25个乡(镇),全县总人口 38.12 万人,其中农村人口35.61万人,占总人口的 94%。从 1992 年开始,临夏县依托县域丰富的水资源,精心实施了南区农村供水,西南片、西北片、北塬、尹集农村饮水安全等自流式集中供水工程,解决了全县 7 万户、32 万人的饮水问题,全县农村自来水管网覆盖率达98%,入户率达 95%,全县初步形成了四大片集中供水的格局,农村自来水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临夏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由临夏县水电局饮水安全办公室实施,完成后移交县农村自来水管理总站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收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过程中,管理单位提前就位、强化建后管理。入户规划及实施由县水电局技术人员和县自来水总站技术人员共同完成,使建后管理单位县农村自来水总站提前熟悉工程建设中管网布置、入户明细。水厂净水设备试运行期间,自来水总站派驻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和试运行值班,为工程建后管理打好基础。为了加强供水管理,保障群众正常生活用水,促进供水事业的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临夏县设立了临夏县农村自来水管理总站,统一负责全县农村自来水的管理,总站内设6 个股室,下设 5 个配水厂、16 个分站,形成1 个管理总站、21 个管理分站(厂)的二级管理体制。现有各类工作人员 252 人,其中财政全额拨款人员 114 人,单位自收自支人员 138 人。总站负责单位财产、物资管理、各类统计报表、各种财务报表的编报及农村自来水水费成本核算、全县农村供水工程主干管道的大型维护、抢修、全县水厂和用户水质的定期检测化验、供水调度、水费收缴工作的稽查、督促各分站厂及时完成维修、水表的检定等工作。各分站按照总站划分的管理区域,每月按时完成区域内自来水用户每月水费的收缴,及时完成水费进帐,定期巡逻、检修区域内主支管网和各种井类建筑物,及时维护好、保养好区域内各种供水设施和设备。各配水厂在搞好上述分站工作的同时,定期巡逻取水管网及水源地,搞好水源地安全防护和水源检测工作,定期检修水厂供水设施和设备,及时维护好、保养好供水设备。按照《临夏县农村自来水管理办法》,每两个月收一次水费,抄表到户,及时向总站上缴水费,并建立了奖惩机制,对超额完成水费收缴任务的进行奖励,完不成任务的予以罚款处理,有力的推进了水费征收工作。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临夏县饮水安全工程在县自来水总站的统一管理下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管理体系,也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管理水平有力较大提高,但是还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用水户自觉交纳水费的意识不强,甚至故意拖欠水费,而抄表收费员工资低,工作量大,收费困难。

(2)临夏县南区农村供水工程,西南片、西北片、北塬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均为自流式集中供水工程,主管线都在山梁上,管线长,供水范围广,管网运行缺乏自控装置,一旦破裂,不能及时发现而造成严重的次生灾害、经济损失和水源浪费。

(3)供水工程运行管理、维修成本大,水费收入低,管理单位自收自支的企业员工数量较大,维修经费无法保障。

(4)虽然建立了县级水质化验室,但缺乏专业人员,没能有效发挥水质化验室的作用。

(5)宣传不到位,执法力度不严,时常有破坏供水设施和水源地保护范围内开采砂石的现象发生,并无法制止。

3 具体的措施和建议

3.1 加强舆论宣传

实行刷卡收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人饮工程的管理不仅依靠执法单位管理,还要得到群众的大力支持才能管好。有的群众认识不到收费和工程良好运行之间的关系,首先需要我们的管理队伍深入到群众中做大量的宣传工作,通过各种途径进行宣传教育,包括开会、家访、宣传栏以及宣传册的印发等,讲清楚实行有偿供水、以水养水的大道理,让群众认识到只有按时缴纳水费,才能保证足够的维修资金维护管网的正常运行,提高群众的缴费意识。其次通过正在实施的安全饮水项目,给收益区群众安装刷卡智能水表,让群众养成提前缴费吃水和节约用水的习惯。并通过项目资金、政府投资、群众集资等方式,将刷卡式智能水表推广到全县的所有用户,实现刷卡收费。这样即可让群众自觉缴费,避免到用户家中收费而产生的各种矛盾,减轻了收费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了开支。

3.2 建设自动化控制系统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现科学管理临夏县农村供水工程规模大,覆盖面积广,环境地形复杂,为了及时、准确地调度、分析、解决工程安全运行管理问题,合理调配有限的水资源,减少工程运行事故的发生,减少水损,降低工程运行成本,建设农村供水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科学管理非常必要。伴随自动化技术、系统控制设备和机电仪表设备的发展,水源地无线视频监控、水厂自动化、管网自动化、水质检测自动化技术逐步成熟,电脑应用日益普及,这标志着自动化控制在国内,尤其是集中供水项目上已具备较好的技术环境。通过整个供水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建设,将管网终端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无线通信装置传输到监控中心,记录压力、流量、水位的分时数据,整理成数据库资料。通过软件分析采集数据,根据分析结果发送控制信号,可以实时、准确、全面反映供水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对超限参数提示并报警,也可以实时掌握供水管网漏损情况,自动关闭控制阀,减少水损,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北塬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13 年动工建设,主、干管线均有自动控制系统,2014 年 10 月完工后即可实现数据传输和自动控制。而南区农村供水工程,西南片、西北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建设则急需国家大力支持,通过改造和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标准,在“十三五”规划中予以解决。

3.3 设立维修养护基金

确保工程正常运行考虑折旧费用和大修费用,核算成本水价,适当提高水价,在保证自来水管理总站企业工人工资和各项开支的前提下,提留一定比例的维修养护基金,县上也要多方面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维修养护基金足额到位,确保工程正常运行。

3.4 加强人员培训

健全规章制度,搞好水质化验工作县财政拿出一定的培训费,抽调一些文化程度好,有事业心的干部职工进行水质化验方面的技术培训,建设一支专业的水质检验检测队伍。同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水质化验制度,严格落实水质化验制度,做得检验检测有记录,要详实、及时提供准确数据,让群众吃上放心水。

3.5 加强执法力度

饮水安全论文篇2

1.1各级CDC饮用水检测能力

1.1.1总体情况16个州(市)、129个县(市、区)CDC均填报了调查表,各级CDC上报有效率为100%。

1.1.2人员现况调查各级CDC有检测人员770人,平均有5.3(770/146)人。省CDC有26人;16个州(市)CDC平均有8.6人(138/16),最多23人,最少仅3人;129个县(市、区)CDC平均有4.7(606/129)人,最多10人,最少2人。检测人员除开展饮用水检测外,尚需承担食品、化妆品、消毒产品、公共场所、职业卫生和突发事件等样品的检测。

1.1.3设备情况省CDC有开展饮用水全部106项指标检测的设备。16个州(市)CDC有火焰原子吸收仪、原子荧光仪、气相色谱仪、离子色谱仪、液相色谱仪等设备;13个州(市)CDC有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103个县(市、区)CDC有火焰原子吸收仪,26个县(市、区)CDC有原子荧光仪,84个县(市、区)CDC有气相色谱仪。全省CDC均有开展饮用水检测的常规设备:电子天平、酸度计、电导率仪、分光光度计、生化培养箱等。

1.1.4检测能力省CDC有饮用水全部106项指标检测的能力,所有检测指标通过国家计量认证和国家实验室认可。16个州(市)CDC平均能检测63.3项,最高87项,最低42项;通过计量认证平均45.6项,占72.0%(45.6/63.3),最高83项,最低29项。其中,常规指标平均能检测38项,最高42项,最低31项,通过计量认证平均34项,最高40项,最低29项。129个县(市、区)CDC平均能检测30项,最高54项,最低0项;通过计量认证平均27项,占90%(27/30),最高54项,最低0项。其中,常规指标平均能检测28项,最高40项,最低0项,通过计量认证平均26项,最高36项,最低0项。

1.2各级CDC水质监测设备配置需求现况调查省级和省会城市CDC为达到106项饮用水全分析的检测能力,需增加设备14台(件),需经费1042万元;15个州(市)CDC和129县为达到常规42项和本地区重点控制特定污染物的检测能力,需增加设备743台(件),需经费21780万元,总计经费22822万元。

1.3现况调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监测完成情况

1.3.1工程监测完成情况及合格率监测项目县从2008年的70个增加到2013年的100个,监测指标要求从18项增加到31项,共计应完成10830个工程,实际完成10648个工程,完成率为98.32%。总体合格率为20.73%,各年度合格率均较低,呈逐年上升趋势(趋势性χ2=5.87,P<0.05),但上升趋势较缓慢。见表4。

1.3.22013年丰水期各项指标完成情况2013年丰水期,云南各级CDC上报现况调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结果2210份水样的记录,其中完成18项指标的水样有2142份,占96.92%;完成规定31项指标仅有700份水样,占31.67%。在上报2210份水样检测结果中,总大肠菌群、菌落总数、砷、隔、氟化物、硝酸盐、铁、锰、氯化物、硝酸盐和总硬度11个指标全部完成;10个水样缺氨氮、溶解性总固体、锌和铜4个指标,18个水样缺耗氧量、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和pH值6个指标。其余10个指标完成情况见表5。

2讨论

自2008年以来,项目县CDC依靠国家农村改水改厕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支持,开展了现况调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监测工作,逐步建立并完善了云南省饮用水监测体系。云南各级CDC有开展饮用水检测的人员、基础设备和实验室,具备开展饮用水检测的基本条件,但与《规划》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影响其

检测能力的主要因素包括:

(1)检测人员不足,云南各级CDC平均有5.3名检测人员,检测人员除开展饮用水检测外,尚需承担其他样品的检测,且近年来检测样品数量有增长的趋势,现有检测人员越来越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检测工作。

(2)大型检测设备不足,为达到《规划》要求,各级CDC需增加设备754台(件),需经费约22822万元。

(3)检测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高,云南各级CDC普遍存在检测能力不足的问题,另外在上报的水样中,色度、浑浊度、臭和味、肉眼可见物和pH值等指标未完成,主要是由于检测人员遗忘和工作中沟通不畅漏检等导致,这也与检测人员基本的专业素质有关。

现况调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监测任务未能100%完成,主要原因有:

(1)根据《方案》要求,每年每个工程应完成4份水样的检测,由于部分工程水源断流,未能完全全部水样的检测。

(2)由于检测指标缺失,不列入统计导致。云南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水质卫生状况不容乐观,总体合格率远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和周边广西自治区和四川省的水平。在未实施干预的情况下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上升较为缓慢。出厂水合格率略高于末梢水,但总体而言均较低,亟待采取干预措施。

为做好饮用水检测工作,建议:

(1)依托CDC建设现况调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虽各级CDC饮用水检测仍存在一些不足,但具备多项有利条件,可以充分发挥现有人员、设备、资质、实验室等的作用;底数清楚可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减少财政投入;完善的网络可以保证快速投入使用、持续有效运转,发挥出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2)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检测人员专业素质,充分利用现有设备,努力开展新的检测项目,并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缺漏项。

(3)加强饮水工程管理,水质消毒是保证水厂供水水质的重要环节,工程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增加消毒构筑物,完善消毒设施,对水体提供持续消毒;实行专人管理,负责,定期清洗蓄水池,落实消毒工作。

饮水安全论文篇3

由于上述工程的特点,致使施工单位各个现场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建设、监理单位人员更不可能在各个施工点随时进行监督检查,这一方面使现场工作人员在某些施工程序上摸不着头脑,不会做;另一方面也给现场工作人员提供了偷工减料的机会,造成施工质量不易控制。具体表现有:a.管材埋置深度严重不足,钢管支撑不稳固。由于该地区昼夜温差大(夏季日温差可达25℃左右),埋置浅了容易使接头产生温度变形而拉裂,设计埋深均为0.8~1.0m,而实际只有0.3m左右。跨沟、跨箐、跨陡坎等处架空的钢管两端固定支撑不坚固。b.取水坝、过滤池开挖不到位,或基础清理不干净。山区供水水源多取自箐沟溪水,由于不可能做地勘工作,设计只能给出地面以上的坝体尺寸,而基础部分要看现场开挖地质情况,多以开挖到完整的基岩为标准,加深部分用毛石混凝土等浇筑,基础开挖不到位,导致坝体稳定性出现问题。c.水池、过滤池、沉淀池钢筋数量、间距不足,或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存在偷工减料现象。d.水池混凝土厚度、强度不足,养护不到位。施工要求是:在底部铺垫一层碎石,再浇筑混凝土,多数施工单位都没铺填碎石层;由于现场所用砂、碎石与配合比试验时的不一致,或者直接用现场采挖的不符合标准的砂、碎石浇筑混凝土,再加上采用人工拌和、人工振捣方式,导致混凝土强度不足;施工完成后对混凝养护不足,或者基本不养护,致使混凝土出现开裂渗水;对一些埋入式的混凝土,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更有甚者用毛石混凝土代替混凝土。e.砌石体石料不满足要求,施工不符合规范。底层不坐浆、未分层支砌,上下错缝、丁顺搭接都不规范;有的施工单位甚至直接用块石堆砌后灌入砂浆,然后抹面成形,致使砌体空隙大、砂浆不饱满,无法达到防渗要求。f.外观质量差。建筑物线形、垂直度、平整度及混凝土表面麻面都达不到要求。

2改进措施及质量管理模式的提出

针对以上情况及问题,通过近两年的探索,基本形成了以下的建设管理模式。该模式不仅可以用在农村人蓄饮水安全项目上,其他的如:重点县建设、节水改造、大范围农田灌溉等“大、广、散”的项目也可以参考此种管理模式进行。

2.1机构健全是保证

参照2007年的《关于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的通知》及2013年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西双版那州内各县均由水务局牵头,组建了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局,明确了法人主体,确实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管理局配专职技术人员2~3人,明确质量责任人员,配备车辆;配齐财务人员,严格财经制度,做到专款、专户、专用。a.严格实施工程建设监理制。委托相对规范的监理单位参与工程招标投标及工程建设,确保监理人员数量(一般为4~5人)满足要求,并且人员具有一定的施工管理经验。b.严格实行招标投标制。选择有实力、有信誉、比较稳定的施工单位,杜绝无资质的、挂靠的“皮包”公司进入市场;对管材、管件的供应单独招标,且规定投标必须带样品实体及生产许可证、卫生许可证,供货时必须是样品生产商的同类产品。c.规范合同管理。针对工程特点,细化施工合同,严格合同管理,参建各方严格履行合同义务,及时支付进度款。d.实施政府监督。开工前到质量监督部门办理监督手续,监督人员、设计人员对所有参建人员进行开工前培训、技术交底,明确设计意图,明确各部位、各个工序的质量要求,明确工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容易出现问题的部位、工序,有针对性地进行事先质量控制。e.施工单位建立健全施工质量保证体系。主要是明确质量责任人,做好现场每个施工班组的技术交底工作,统一质量标准。

2.2宣传到位是基础

a.每个项目村均召开“一事一议”的民主村民大会,保证家家户户都有代表参加,全面介绍项目情况、一般性的质量标准,做到人人参与监督管理。b.每个项目村均竖立公示牌,公示内容包括:项目批复文件名称、文号,工程措施、投资规模、资金来源,解决农村人蓄饮水安全问题户数、人数及完成时间等。

2.3资源整合是关键

工程的特点决定了监理工作量大,由于监理费用较低,不可能配备过多的人员,现场不可能单靠监理单位的监督检查。因此,需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乡镇水管站等现场技术人员以及项目村的村小组长、会计、村民代表统一进行整合,一体化进行现场监督检查。a.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人员搭配,分两批人马分片工作,每到一个乡镇则叫上当地水管站人员一起巡查,发现问题现场及时处理。b.充分依靠项目村村民代表,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开工前向其交代清楚各道工序的质量要求、所用原材料的质量要求、注意事项等,实施中由村民代表随时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了或不清楚的,及时电话联系给予指导。c.对需进行熔接、粘接安装的管材,在安装前由监理单位召集所有施工班组长参加,管材供应单位现场具体示范熔接、粘接安装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以保证安装质量。

2.4质量检测是依据

a.所有进场钢筋、水泥、管材、管件等产品,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及厂家的品质检验报告。b.施工单位对所有使用的产品、原材料、中间产品必须按评定要求进行取样检测,并由监理人员现场见证取样。c.在上述基础上,建设单位委托具有检测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工程所用产品、原材料、中间产品进行抽样检验,以佐证施工单位的检测试验成果。d.对管材、管件的检测,由于费用较高,统一由建设、监理、检测及管材供应单位共同取样,由建设单位送专业的试验室检验。e.对每个施工单位抽取一定数量的管路,主要选择水头差较大的村寨进行简易压水试验,确保其运行正常。

2.5加强外观质量控制

开工前由质量监督单位下发各种建筑物的外观质量控制标准、偏差控制范围等;完工后由参建各方进行外观质量检测评定,对不合格的,必须进行处理。

2.6工程计量、验收

以每个项目村为单位进行检查验收。每完工一处,建设、监理、设计、施工、检测及村小组长、会计、村民代表联合进行检查,并告知所有村民。在验收资料整编完成后进行验收,并填写验收卡,参建各方签字,待整个工程经过政府验收合格后移交受益村管理。

3工程运行管理

帮助受益村寨建立运行管理模式,由“一事一议”的民主村民大会确定水价核算、建后运行管理、水源林保护等具体措施,确保农村人蓄饮水安全工程“建得成、管得好、用得起、长受益”。

4结论

饮水安全论文篇4

一是专营模式。从供水源头到用户龙头,由专门供水机构进行专业化管理。实行专营管理的有深泽县供水公司、桥头水厂、留村水厂、铁杆水厂。供水人口8.27万,占全县农业人口的38%。二是群管模式。单村小型集中式供水工程采取村民组织负责管理,以国家和集体投资为主兴建的集中式供水工程,由项目所在村集体负责管理。供水人口7.99万,占全县农业人口的36%。三是自营模式。村分散式供水工程,一般是几户或单户人家,实行农户自建、自有、自管、自用体制。供水人口5.79万,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6%。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效果与改进建议

2.1实施效果

一是提高了农民健康水平。2005~2013年解决氟超标人口0.53万,污染水影响人口10.33万,其他饮水问题人口0.84万,使11.70万人用上了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自来水,降低了水介传染病的发病率,提高了农民的健康水平。二是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在实施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中,饮水工程直接入户,用水方便程度提高,解放了劳动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农村脱贫致富步伐。三是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基础。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实施,太阳能热水器、洗衣机等得到广泛应用,缩小了城乡差距。

2.2改进建议

饮水安全论文篇5

在“十二五”期间,共解决 43 个行政村及 16 所学校共6.47 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其中农村人口 5.70 万人,学校师生 0.77 万人。迁安市的自来水普及率将达到 90% 以上,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基本解决,饮用水状况明显改善。

2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农村饮水工程供水规模小

建设标准低、管理难度大,特别是因干旱、水毁引起的水源井出水量不足或毁损,设备、管道老化失修等原因,导致部分单村供水工程重返饮水不安全行列,饮水安全工程还存在诸多问题。

2.1 工程自筹资金困难

农村饮水工程一般按照国家、省及本市配套资金补助80%,群众自筹 20% 的原则,但由于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自筹部分向农户收取,而群众受传统观念影响,各农户自家大都配有自备井,导致饮水工程自筹款不能足额到位,进而影响了饮水工程的正常开展。

2.2 维修资金短缺

饮水安全工程运行过程中,受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部分村水源井出水量不足,水泵、变频器、消毒设备损坏,管道意外损毁及村庄扩容等各种状况,这些村不能重复列入上级饮水安全项目,而村集体没有经济能力对这些问题进行维修改善,导致原饮水工程部分使用或整体瘫痪,重返饮水不安全行列。

2.3 建后管理不到位

饮水安全工程“三分建,七分管”,专业性强。目前,各村饮水工程基本由村集体委派一人负责日常水泵开关,一旦出现状况,不但发现不了问题关键,而且处理不及时。大部分村水电费和维修费由村集体全部负担,造成群众水商品意识淡薄,工程管理得不到重视。

3 “十三五”农村饮水工程的建设思路

针对“十二五”期间饮水安全工程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本着以人为本、科学规划、因地制宜、设计合理的方针,提出“十三五”期间几点思路:对于城区附近的农村,优先考虑城市管网延伸,逐步建成联片集中供水体系,加快供水由城市向农村覆盖步伐,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这部分村由自来水公司统一管理。对于人口相对集中的村镇,特别是各镇乡政府所在地,人口密集,可以考虑建设水厂集中供水,管理权交给工程所在村镇,制定公平水价,合理收费,实现工程维修、管理的良性运行。对于山区短期内无法迁移或规划不予迁移的村镇,可以采取投资小、易实施、见效快的分散式单村供水工程。沿河流域且水源无污染的村,例如,彭店子乡、夏官营镇、杨各庄镇青龙河沿岸村庄,由于地下水埋深较浅,水质有保证,支持群众使用一家一户自备井供水,即方便群众又节省资金。在水源污染地区,特别是杨店子镇部分村出现铁锰元素超标,其他镇乡个别村地下水受厂矿污水、生活污水的污染状况,这些村主要是寻找好水源,利用“常规处理加活性炭深度处理”的方式建设集中供水工程。在水源缺乏区,可以考虑跨村或跨流域引水,在水源丰富地区建设由 2 个或几个村联村供水工程,由受益村成立工程联合管理机构,对饮水安全工程进行管理。

4 发展建议

4.1 转变传统观念,制定合理收费政策

农村饮水水价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本着节约用水、降低农民水费支出,保障工程良性运行的原则,不以营利性为目标,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目前,迁安市饮水安全项目收费主要有 2 种形式:一部分项目,由于村集体经济基础较好,工程运行所需管理、维修、人员工资等费用由村集体负担;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的项目村水费的收缴基本上只收取水泵运转所需电费,不考虑工程的运行成本、维修及管理费用,工程出现任何问题都影响工程的正常运行,这些问题也导致群众水商品意识、节约用水意识淡薄。制定统一合理的水价和收费政策,转变传统的观念,有利于工程的良性运行和避免重复投资。通过成本合算,按水费成本加微利的原则,经物价部门批准,建立合理的水价体系。充分发挥水表作用,计量收费,实行定额用水制度与超定额加价制度,做到“定价到位、收取到位、管理到位、使用到位”。

4.2 加强水源保护和水质监测,确保工程长效发挥

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核心是解决水质问题,做好水源保护工作,避免二次污染是饮水工程运行的基础保证。划定水源保护区,设立水源保护标志牌;禁止水源污染活动,水源周围的小选场、小铁矿大多没有污水处理设备,污水基本渗入地下,对地下水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必须预予取缔;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节水意识,尽量减少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目前,迁安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主要是在水源井成井时,由施工队进行水质检测,工程移交后,由于管理人员少,没有专业的水质监测设备,影响水质的正常监测。建议建立专业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安排专业人员,对水质进行定期检测,保障人民群众的饮水安全。

4.3 加大资金扶持

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对于列入国家、省级饮水安全项目,群众自筹资金建议由本级财政支农资金中列支,以减轻项目村集体和群众的自筹压力。加快建立以财政资金为主的农村供水工程储备资金,统一用于区域内工程日常维护和更新改造。通过宣传,鼓励社会资本投向饮水安全工程,鼓励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按照多筹多补,多干多补的原则,加大一事一议奖补力度,充分调动农民建设饮水安全工程的积极性,改善饮水安全工程的维修资金缺乏的现状。

4.4 加强运营管理,探索社会化和专业化管理模式

4.4.1 明晰工程产权

单村供水工程,所有权归受益村集体所有,入户工程资产归受益农户所有。联村集中供水工程,主体工程所有权归国家所有,由水行政部门行使管理权,村内工程产权界定按单村供水工程产权界定执行。

4.4.2 落实管护主体

单村供水工程,村委会为管理责任主体,由村委会选派代表负责供水工程日常管理。户内工程实行“自建、自有、自用、自管”,由受益农户自行管理维护。联村集中供水工程,所在乡镇政府为工程管理责任主体。

4.4.3 明确运行管理方式

因地制宜推行村集体管理、承包管理和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等多种模式,完善管理制度,落实管护机制,责任到人。

4.4.4 实施专业化管理,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饮水安全论文篇6

影响饮水不安全的因素主要有:缺水,北部山区以山溪水或大口井水为饮水水源,春、夏常因旱缺水,遇干旱年份部分地区群众不得不靠远距离挑水、高价买水满足日常用水需求;水质高氟、苦咸,由于地质原因造成我市咸淡水分界线两侧、遵化汤泉一带地下水含氟超标;南部沿海地区饮水钙、镁离子超标,水质苦咸;有的地区铁、锰超标,味道腥臭。水源污染,部分有毒有害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即排入河流、池塘等水体,工业废渣任意堆放,其中有毒有害物质逐渐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源;工程损坏,部分饮水工程因设计寿命到期和管理不善等原因,出现管道断裂、井壁塌陷、淤积或供水设施损坏等一系列问题,致使工程停用、报废。

2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成效

2005年,唐山市由实施“人畜饮水解困”转入了“农村饮水安全”阶段,实现了农村饮水从“量”到“质”的跨越式发展,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统计2005~2012年,全市共完成投资15.97亿元,解决了4045个村、340.25万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使受益群众告别了远距离拉水、买高价水、饮用劣质水的历史。其中仅2006~2010年5a间总投入就达到了“十五”期间投入(1.09亿元)的11.97倍,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数达到了“十五”期间总人数(41.60万人)的8.18倍,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十五”期间的46%提高到了87%,全市农村群众比省内其它地市提前5a用上了安全水、健康水。为确保农村饮水工程良性运行,长期效益,2009~2011年唐山市政府先后印发了《唐山市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办法》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的通知》,在全省率先对农村饮水工程的产权归属、管理责任主体、运行管理制度、水价制定及水费计收加以规范,不断在全市掀起了“强化管理,狠抓落实”的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的热潮,饮水工程运行管理基本构建呈现了产权责任明晰、管理制度逐步健全、用水以量收费、水源保护日渐加强的良好局面。

3主要经验做法

3.1加强领导,通力协作

为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市、县2级分别成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各相关部门也明确了相关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建立了党委领导、分级负责、情况反馈、跟踪调研、巡回督导、抽查把关的工作机制。特别是2008年,为保证工程顺利实施,赵勇书记、陈国鹰市长亲自动员调度,市人大专题调研督导、听取汇报,市委常委、农工委书记徐景田亲自主持研究方案,王久宗副市长亲临农村一线抓落实,市政协副主席卢晓霞陪同省政协委员深入乡村视察,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农办多次督查和协调。各级领导靠前指挥、各部门各司其职,通力协作,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提供了强大的组织和领导保障。

3.2坚持标准,科学规划

市水务局在逐乡逐村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多年来的相关资料,制定印发了《唐山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技术方案》,明确提出了“城乡统筹、科学布局,合理开源、净输结合,水源保证、供水到户,计量收费、建管并重”的技术路线。确立了“城市自来水扩容、联村集中供水工程、小型联村工程、单村集中供水工程、水净化处理”5个基本建设模式。对距县城较近或纳入城镇规划区的乡村,尽量延伸现有管网,实施自来水扩容;对规划的小城镇或水源较缺乏、乡村人口居住较集中、经济条件较好的地区,优先建设联村集中供水工程;对于已经或计划实行行政村合并的村,村规模较小、距离较近的村,实行统一水源,建设小型联村饮水工程模式;对于沿海深层地下水超采的地区和水源水质不合格的单村工程,采取水处理净化技术解决;对打深井取水时水量水质满足饮水标准的村,采取新打水源井,建设单村供水工程的办法解决。同时,在工程建设中还将实施自来水入户、分户安装水表、安装变频恒压供水控制设备纳入了建设内容,并对井房和水表池建设提出具体方案,达到一村一图、一表、一说明的的设计要求。

3.3多方筹资,加大投入

为确保工程建设投入,按照“政府主导、财政补贴、群众参与、社会捐助”的原则,坚持了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据统计,2005~2012年期间唐山市已争取中央预算内项目资金3.75亿元,省配套资金1.16亿元,落实市级资金2.35亿元、县级3.34亿元(含农发行贷款14376万元),群众自筹资金5.37亿元(含社会支援600万元)。在资金管理上,饮水工程资金全部纳入专户管理,实行了专人、专账管理和县级报账制。规定非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和规定程序、票据,不得开支;明确配套资金不落实、自筹资金不到位,项目不开工。同时,市财政、水务部门不定期地对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资金的到位和使用管理情况进行检查,并结合村务公开,对工程规模、建设内容、工程量、工程总投资、市级以上补助资金、县级配套资金及群众自筹资金等内容进行了公示,真正增强了饮水工程资金的透明度,保障了资金使用安全。

3.4严格管理,保证质量

为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唐山市各地严格执行了项目建设规程,坚持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项目监理制和竣工验收制。在材料、设备采购上,实行全市市场准入和各县(市)区协议供货制,有效避免了“三无”产品和不符合工程要求的材料设施进场。在施工安装队伍的选择上,各县(市)区通过打捆招标选定具有乙级以上钻井能力等级的井队和较高等级的管道安装队伍进行施工,实行水质、水量、工期、造价四约束。在工程监理上,单村工程实行村委会、施工单位、村质量监督人员、县级技术指导人员代表签字制度。联村集中供水工程实行监理制,由监理单位和甲方代表负责工程验收监督,推行分级验收制度。

3.5狠抓管护,持续安全

3.5.1明晰产权责任

全市已建农村饮水工程基本明晰了产权和管理责任主体。591处城镇自来水扩户工程,产权全部归受益群众所有,统一纳入城镇自来水公司管理。21处有水厂的联村供水工程,19处工程产权都已划归受益群众集体所有,由乡镇政府、水务局和受益村代表组成用水协会,组建专门机构负责日常管理。大部分单村和无水厂联村集中供水工程的产权全部划归村集体所有,村委会为管理责任主体,选用专门人员负责日常管理。集中供水工程所属户内工程及分散供水工程,实行“自建、自有、自用、自管”。

3.5.2健全管理制度

进一步建立健全工程维修、养护、节水、用水等规章制度。完善机电设备操作规程、职工工作守则、安全生产规定、水费收缴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奖惩办法及重大事项公示制度。做到制度严明、责任到人,杜绝工程有人建,有人用,无人管的现象。

3.5.3落实水费收缴

各地根据《办法》要求,在充分照顾用水户利益的前提下,按照“补偿成本、合理收益、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对供水水价进行了科学核定,并不同程度推进了用水分户计量和按量、按户(人)收费。

3.5.4加强水源保护

要对全市饮水井实施“井口加盖、一井一房”封闭保护,对集中供水工程蓄水池、过滤池、检查井等均加设防护罩或防护栏杆;要严格划定工程水源及管道工程保护范围;发严禁在工程保护范围内取土、堆放物料、植树,严禁在水源保护区内排放企业污水,设置厕所、水坑、粪坑、垃圾池等污染源。要加强水源水质的日常检测和定期监测,确保水质持久安全。

4存在问题及今后总体思路、总体任务

4.1存在问题

4.1.1已建工程管理尚不规范

管理落实不充分。部分镇(乡)、村管理责任意识不高,工程产权和责任主体不明确,管理制度落实不充分;水费计收不规范。有相当数量工程还没有实行计量收费,“大锅水”现象仍较为普遍,工程维修资金没有保证;水源保护任务艰巨。需及时划定水源保护区、设置水源保护区标志、落实保护措施,已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仍存在面源污染、工业污水排放等安全隐患。

4.1.2持久保持农村饮水安全机制仍不完善

早期已建工程标准偏低,由于水源变化、工程损坏等原因,导致部分工程饮水不安全状况时常发生,需要应急处置、维护;独立的中小学校和县属林场原虽已纳入解决范围,但仍未完全解决。

4.2总体思路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立足“富民强国”,按照新民居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以持续保障农村居民用水安全为目标,狠抓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理、完善和提高,不断完善农村饮水工程应急服务机制,推进农村饮水工作再上新台阶。

4.3总体任务

饮水安全论文篇7

(1)饮用水水源污染严重。随着阿克苏地区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各县市地下水开发和工业、生活污水排放的不断增大,造成水源污染日趋严重,威胁饮水工程水质安全,再过若干年可能“无水能喝”。同时新建的水源工程周边新打的农用机井不断增多,直接威胁着饮水工程水源地的安全。例如:库车县墩阔坦镇栏杆水厂向全镇近2万人提供饮用水,该工程200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2011年某石油钻探企业在水源地上游建设了污水处理厂,造成该水厂地下水水源污染,水质达不到饮用水卫生标准;地处下游的沙雅、阿瓦提等县由于地下水的大量开采,已造成县域内大部分饮水水水源井水质达不到饮用水卫生标准,部分机井出水量达不到设计要求。(2)水源保护缺乏监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中的要求,饮用水水源地应由环保部门加强监测与管理[2]。然后由于阿克苏农村地区水源地分散、规模小,对水源地源头周围的污染监测与防治管理存在滞后现象,缺乏水源保护区日常动态管理、污染源动态档案系统和应急处理系统,水质安全无法得到有效保障。2.3水厂运行管理机制不灵活,不能充分发挥其效益目前,阿克苏地区多数供水管理单位的经营机制不灵活,经营者积极性不高的问题。除阿瓦提县外,供水管理人员月平均工资在1000元/月~2000元/月之间,聘用人员在800元/月~1200元/月之间,而且大部分人员无津贴。由于大部分水厂是由水管站代管,管理人员少,自来水入户不安装水表且入户率低,偷水漏水现象突出,经常是春、夏季管网上游老百姓用自来水浇地,下游老百姓喝不上水。虽然部分县(市)水厂也尝试开展了内部承包,但因水价低,供水成本高,承包时间短,承包者受益少,大部分承包者承包了一定时间后不愿继续承包。同时,国家也未出台水厂承包、拍卖或租凭等搞活水厂经营的相关政策,经营者对搞活水厂经营也存在顾虑。

2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2.1合理调整水价,建立长效的财政补贴机制

阿克苏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普遍存在着规模小、供水成本高的特点,多数工程都处于亏损状态,其主要原因就是供水水价仅能满足运行成本,甚至低于运行成本。为保障饮水安全工程的正常运行,必须合理的调整水价,并建立长效的财政补贴机制。合理调整水价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自治区水价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新政办发[2012]129号)中提出的:“农村居民生活用水在“十二五”末接近或达到供水成本。按照促进节约用水,确保农村公共供水工程可持续利用原则,按不高于城市供水价格水平核定,成本不足部分由当地财政补贴”。目前,各县(市)城市自来水水价在1.5元/立方米以上,个别县(市)达到1.7元/立方米。建议今年农村居民饮用水水价调整到1.5元/立方米;对部分使用水处理设备的农村饮水工程,水价调整到3元/立方米,到2015年农村居民饮用水供水水价接近或达到供水成本,对达不到成本水价的不足部分由当地财政补贴。建立水价财政补贴的长效机制通过建立水价财政补贴的长效机制,将水价财政补贴列入当地财政预算,确保补贴资金落实到位。建议补贴可采取以下三种方式:(1)电价优惠。电费是供水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良性运行,其运行电费可由财政支付,确保工程正常运行。(2)设立专户。每年由财政拿出不少于200万元建立维修养护基金(类似社保、养老、医疗等基金),逐年积累用于工程的更新改造。(3)农村饮水工程属准公益性工程,对公益性岗位人员财政应给予工资、津贴等补助。

2.2加强饮用水水源地的污染防治和水质保护

阿克苏地区农村饮用水的水质保护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是保护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由于水源地小而分散,导致水源地长期处于监管不力的局面;二是污染来源多,整体污染情况呈现为点面结合的态势,而且处理能力较差[3]。为了有效加强饮用水水源地饮用水水源地的污染防治和水质保护,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立法保护针对目前农村水环境保护工作十分薄弱,已有环保法规针对性不强、执法与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应强化农村水环境的保护立法。建议国家尽快出台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的法律、法规,加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力度。各县市应尽快划定水源保护区实践证明,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划定工作对水源保护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为保证阿克苏地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应划定适当的保护区,并由县市财政出资,通过农村饮水工程供水管理部门会同环保部门在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水源保护设施,对水源保护区进行依法监测和管理。加强对水源保护区的监督管理环保部门会同水利部门加强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监督管理,依法关停现有对水源构成危胁的农用机井、排污设施、污染企业等;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收集和处置,并实施以控制农药、化肥使用量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工程建设,禁止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化肥的使用,推广有机施肥。加大农村环保的宣传教育力度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都有待加强。因此,阿克苏地区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形式进行宣传,普及生态知识,强化生态意识和环境意识,在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同时,提倡生态文明。同时,还应加强环保的奖惩机制,将环保工作作为评价领导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以增强各县市环保部门对水污染防治的责任感。

2.3健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管理体制

坚持企业化和规模化管理要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长效运行和规范化管理,保证供水市场的良性化发育,农村供水管理单位就必须走规模化和企业化发展之路。可由政府委托县(市)农村供水总站(公司)或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统一经营,以充分发挥企业自我发展的能动性[4]。加强政府的监督管理功能为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良性化运行机制,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的监管职能,以做好对供水经营者的供水水质、水价和供水服务质量以及资产的监督管理。

3结语

饮水安全论文篇8

我国农村的人口比例还是占了全国总人口的72%,虽然许多大城市高楼林立,城市设备完善,但是在我国,还是存在着许多偏远的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等原因,导致发展比较落后,其饮水安全问题也没有提起人们的重视,因为人们自古靠山吃饭、靠水生活,但是由于目前环境的污染,大肆的开采环境,导致水源的污染严重,水质大不如从前。在我国的农村饮用水调查中,目前我国还存在有超过4亿的农村人口饮用水不达标,占了总农村人口的40%,而除此之外,存在饮用水安全隐患的有接近3亿人,而水源供应不充足的有接近9000万人,饮用水所含物质超标的有5000万人,总的来说,农村的饮用水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就目前来看,饮用水工程的建设普及是重中之重。

二、农村饮用水存在的问题

1、工业的污染

我国许多农村由于地理位置偏远,所以地租价格低廉,人力劳动也低价,所以许多污染类的加工厂在农村地区盛行,其中不乏有化工类、冶金类等高污染的加工业,在农村处理废气废水的设备简陋,有些地方甚至是没有处理,而这些未经处理的污染物直接排放至农田或者是江河,这对水源甚至是人的生活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导致水源被破坏,水环境日渐恶劣等等。

2.农业的污染

农村是以农业生产为主,而农业生产离不开农产品的化学污染,因为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此类化学物质的排放经河流湖泊的流动,影响的不仅仅是当地周围的水源,有研究表明,在北极都可以找到这种污染农药,可见这个影响的后果是非常大的。而农村的畜禽养殖,由于大量的粪便和饲养方式过于密集等因素,导致流感的频发,对社会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而经过污染的水源灌溉农产品,造成二次污染,其社会危害也是影响甚广。

三、饮用水工程存在的问题

1.资金的不到位、劳动力缺乏

根据以往的经验证明,饮水安全是一项庞大的安全工程,所需要的资金是非常庞大的,虽然目前我国农村人民的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农村的思想比较落后,而且经济还是比较薄弱,在集资方面比较困难,加上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劳动力缺乏,而且水费收取也比较私人化,大多数农村现在还采取承包制,每月抄水表的方式收取水费,有些乡镇的水厂哄抬物价,让农民感觉到负担加重。

2.水管设备老化

由于农村的饮水工程普及度不够,所以现在的饮水水管都是历史遗留的产物,经历了这么多年的使用,设备已经老化,又因为没有及时的补修和管理,使得有些水管出现了污垢了或者是破裂的情况,有些地区饮水供应不足,而且导致饮用水里面所含物质超标。

3.供水规模缺乏管理

在农村地域广阔,所以农村的供水布局比较分散,所以集中供水规模比较少,调查显示,在供水区域内90%的供水提供于村内的居民,而部分分散的偏远地区的供水目前还是存在不足,而目前农村规划缺少科学规范的规划,使得水资源的调配缺乏统一的使用规划。

4.供水形式多

水质不合理在农村,自来水的使用在有些地区还是不普及,有些地区还是使用水窖、井口、泉水等取水手段还是更多的为村民使用,这些取水的形式多样,但是缺乏净水的工艺,会出现设备老化、井水、泉水等受到自然因素比较大,藻类生物滋生等问题,使得水质安全问题得不到保证,而且这一些水没有经过消毒等就直接引用,对居民的身体也存在一定的影响。

四、农村饮用水的执法缺陷

1.政府管理不到位

在许多地区,执法部门没有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在水资源的管理问题上,有些执法人员更是越权、中饱私囊等将政府拨款的修建工程款项据为己有,使得农民的补贴不到位,饮水工程滞后等等的问题;有些农村的执法部门芷看到饮水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了管理的问题,使得饮用水的管理不完善,也没有好好的保护当地的水资源。

2.存在地方保护

在有些落后的农村地区,地方政府更希望的是发展当地的经济,他们将大量的时间精力投入在本地高收益的代工厂企业,对这些企业的违法污染却不管不问,或者是过下场面的惩罚方式,同时给村民洗脑,希望村民认同这种先发展后治理的理念,殊不知,这些违法的污染对农村的饮用水造成的污染是后期用多少钱都买不回来的,因为大自然是不可逆的,水污染日益严重,也影响到了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3.农村饮用水的监管力度不够

我国现在执行的饮用水保护法主要还是针对城市集中的饮水安全问题上面,对于广大的农村地区来说,安全水的监管是处于空置的,对于农村饮用水的监控和管理也由于资金问题或者是设备的问题而没有执行,这样缺乏了对饮用水的监控,无法及时监测水中所含的物质是否达标,导致了村民饮用水的安全缺乏保障。

五、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思考

1.政府的执行力度要到位

及时的规划出工程信息,安排好农村饮用水的体系,关于饮用水工程要制定出详细的计划,在工程的的设计、施工、监工方面都要起到重要的作用,因为工程的资金和工程实施是两个重大的问题,政府应该调配好资金使用,或者是将工程分期进行,在村民集资方面要实地考量村民的实际能力,采取因人集资的方法,而不是统一分配,因为农村目前的贫富差距还是比较悬殊的,在饮水工程实施的过程中,因为土地地质或者是牵涉到农民楼房等问题的时候,政府应该晓之以理,而不能采取过激的手段,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考虑到农村的劳动力目前不足,政府可以动员农村的人民加入到工程建设中来,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

2.对于农村企业里面一些代工厂的污水废气等污染源

政府应该给予杜绝,同时也要建立村民的保护意识,对恶意排放污水要给予严厉的打击,对存在安全饮用水危险的因素要给予及时处理,要普法同时让村民树立一个正确的环保观念和生态经济意识。

3.要有一个完整的监督机制

一个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就是必须要克服部分执法人员的工作漏洞,不包庇任何对饮用水安全造成威胁的行为,而是应该要给予严厉的打击,而且要实施完整的监督机制,不让违法行为躲避一时风头之后死灰复燃,所以饮用水安全信息也要公开透明,让群众及时的了解饮用水的状况,同时使得政府执法部门接受民众的监督,如果有因为执法部分的执行不当导致的饮水安全受到威胁,也应当追求相关的法律责任。

4.农村饮用水的标准要适当的提高

因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的发展建设也日益增快,既要满足到农民的用水需求,同时也要为后期的发展留下铺垫,所以不能仅仅满足当前的供水需求,更是应该将供水工程的设计放的更长远的位置,广泛的应用新的设计材料、大胆采用新的设计,水资源的过滤等要求要达到合法的水平,同时在建立饮用水工程的时候应当采取统一管理的原则,使得供应水的管理更加规范,统筹水资源更加高效能。农村的饮用水应该坚持的理念是以人为本,要落实到每个细节,每个部门的合作要团结有效,而不是雷声大雨点小,给予农民一个空头支票,最后却没有落实。

5.建立饮用水应急机制

因为一旦水资源受到污染,如果让水流到村民的日常使用中,这个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一旦出现污染问题,该怎么处理?政府应该做好执行的工作,日常的监测,风险的评估等,一旦发现有污染源出现,应该采用什么方案去应急,这些都是应该要提前订好的计划,万万不可等到污染源出现了之后才来补救,而是应该将其扼杀在源头里面,杜绝一切污染源出现的可能,或者降低其出现的风险。这样才能使得安全饮用水工程合法合理符合民情,并符合民心。

六、结束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