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初中班主任交流材料8篇

时间:2022-02-11 20:03:37

初中班主任交流材料

初中班主任交流材料篇1

一,探究个性心理,耐心引发诱导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处于急剧变化的迅猛发展时期。有人称这一阶段为“狂风怒潮期”或“心理断乳期”。这说明了中学生在心理上波涛起伏且汹涌澎湃,加上他们生活经验和知识素养的有限性,断层性的特点,常会出现心理上的困惑和迷乱。为了使学生能保持心理健康从而正确的认识社会,逐步形成良好的人生观。我先从分析后进生的个性心理入手,耐心细致地去引发诱导他们,使之走上正常发展的人生道路。如袁某某同学,纪律观念淡薄,违纪现象严重,学习成绩差,不求上进。教师教育批评他,他爱理不睬,也不和教师正面顶撞,但只要游离班主任的视线圈,便是我行我素笑傲“江湖”。后来,我开始探究、分析他的个性生理特征,试图从心理因素的分析上打开缺口,寻觅到解决问题的途径。经细致的观察,冷静的分析,多次交谈,我发现袁某某同学之所以违纪现象接二连三,且不思悔改,是因为他从小学高年级起到上初中,学习成绩差,在班上受歧视,被冷落甚至被人奚落。正常的童心被扭曲,便借助这种方式来发泄心中的苦楚,以求得心理上的平衡。我针对袁某某同学这种典型的“心理断乳”和“狂风怒潮”现象,对症下药,耐心细致地进行正面引发诱导,使之童心萌发。一学期后,思想意识根本好转,学习成绩逐渐提高,今年七月顺利毕业,并被高一级学校录取。

二, 挖掘亮点, 多方激励

一个教学班五十多名学生,他们的道德意识、学习成绩、身心发展状况,分别处于不同的层次,再加上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免不了会有一定比例的后进生。这些后进生,通常忽视校纪校规的约束,但又颇具正义感;时常和同学发生矛盾或顶撞老师,而又能义气为重;硬对硬时宁愿出血也决不认输,但能接受善言的劝导。对这一类型的学生,如方法欠妥,针尖对麦芒,或采取歧视的态度,或放任自流,任其发展,势必班无所宁,校无所安,甚至危害社会。为转化他们,我充分调动班集体的力量,将他们置身于集体,采用平衡教育的方法,用集体的温暖去慰抚他们心灵上的伤痕。发动全班同学挖掘他们的亮点,给予肯定、表扬、鼓励。李某某同学每天都和同学闹矛盾,每星期都会有顶撞老师

的事发生,教育、-批评、处分招招用尽,却收效甚微,后来,我发现他篮球技术高人一等,且常在篮球场上横冲直撞,充分展示自己的高超技艺。另外,只要是轮到他值日,每次都将黑板擦得铮亮铮亮。根据这两个细节,我知道他爱表现自己,且时时、处处、事事都想引人注目。我想,这不也是难得的亮点吗?于是,我想方设法、多方位地去激他:安排小组篮球赛、“单挑”对抗赛等不同形式的活动。他果真一展风采,赢得同学们报以阵阵掌声。我还有意识地引导同学们投票选出几个星期中最尽心的值日生,结果李某某同学票居榜首。“亮点效应”使该同学改变了态度,他觉得自己的优点得到了老师同学们的认同,觉得周围人对他是友善的,觉得身边人对他是真挚的。紧接着,我不断地激励他,将班上体育、

卫生工作的大部分交给他负责。“亮点效应”和“激励措施”双管齐下,该同学终于童心萌生,纯真再现,成为班里一位很受欢迎的热心人。毕业前夕,该同学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组织。

三。 消除自卑咸,培养自信力,

我们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多数学生的家庭经济条件好,生活早已进入富裕型,住房是单门独户别墅性的小洋楼,家具豪华性,电器现代性,出门车代步。相反,有的学生家庭由于种种原因,学杂费都交不上,这部分学生,不是思想道德意识的后进生,也不是学习成绩的后进生,他们是心理上的后进生,这些同学自卑感强,自信力弱。如学生李某,幼年丧父,母亲在工厂给工人煮饭,每月500元左右,兄弟俩都念初中,经济生活颇为拮据,学校每年给予他们兄弟接济,但他却认为这是不光彩的事,导致情绪低落,整天抬不起头,缺乏积极上进的自信心。如若长期这样,可能造成李某同学的人格缺陷。我针对这一情况,从思想意识着眼,从生活实际着手。引导兄弟俩认识到学校的接济是党和政府对我

初中班主任交流材料篇2

----寻找属于一线教师的幸福!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班主任:

大家,下午好!

首先,感谢领导给我这样一个交流的机会,也感谢各位领导和班主任在星期天班会课抽出宝贵的时间来指导我,我觉得自己何德何能在各位前辈面前谈我的班级管理,衷心感谢,接下来我就我的班会课谈一点自己小小的想法:

班会结束后,同学们都觉得感触了,也感动了,我也感动了,不知道这种感动能持续多久,也写了很多东西给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很多东西,在这里也感谢我九(3-4)班的孩子们,我在讲课中说到:教学一直在做着,今天是育人的开始,也许以前太过于强调机械化的教学而忽略了人性化的育人,导致欲速则不达。

原九(4)班陈金V同学这样写到:“十年教学,今有育人”。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的心,我就在想十年教学今天才真正知道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原来这十年我只是一个只用一只脚在行走的残疾人,一直在和双脚行走的人赛跑着,也许我们正常人经常以异样的眼光注视着残疾人同时也扮演着残疾人的角色,教育,应该是教书一只脚和育人一只脚,教育大计,德育为先,有了双脚还应该是德育这只脚先跨才对。我教书十年真的好像只是在教书,当教师十年真正当班主任只有三年,现在才真正感觉到德育走先的道理,也许太晚了,也许醒来就是希望吧,其实,德育工作是教育路上的风景(过程),教学是教育路上的根本(终点),我就在思考:为什么我走得没有别人快呢?也许是我只用一只脚在行走,必定落后他人。

九(3)班姚正平、邹国秀和李长菲等许多同学,他们在感动的同时还给我了很多有用的建议、鼓励和温暖的话语。

九(4)班朱春永同学这样写到:“人,为什么总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呢?其实,我们身边缺少的不是幸福,而是发现幸福的眼睛”。也深深触动了我的心,我就在想,为什么总觉得教师工作很累,老找不到职业幸福感呢?老抱怨学生,这个那个的,其实,我们应该感到幸福,有那么多可学习的同事们,还有缘在一起工作和生活,我们还有那么多学生可教,也应该感谢学生给我们惹的每一个麻烦,我们从中学到了东西,只是他们用的是一种特别的方式(犯错误)把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让我们学会了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教育了别人也成长了自己。

还有,我们的领导,一直在为改善我校师生的生活条件努力着,为创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思考着,为整个学校的发展奔波着,其实我们已经身在幸福当中了,再有,我们的职工赵云凤老师的爸爸,人出去都要来亲自为你开门,说,“你出去反手不好关,我来开吧”。那种敬业和感恩的态度很值得我们学习,倘若我们还找不到幸福的话,也许是我们心盲了。我们应该感恩,我们应该敬业,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去找找幸福到底在哪里了,有一双发现幸福的眼睛还不够,我们还要有一颗特别的心,去体会、去感受、去体验,体验到了,那就是幸福。

初中班主任交流材料篇3

一、任务教学的基本流程

任务教学的基本流程可以分为三个环节:呈现任务、独立解决与全班交流。(如下图所示)

呈现任务环节建议教师采用板书或PPT等静态方式。这样信息可以在屏幕或黑板上保持下来。因为一个挑战性任务的学习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10分钟左右),如果学生对起始任务不清楚,那接下来的学习交流就会处于游离状态,影响学习的效率。教师呈现任务后,应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去理解“任务”,着力培养学生解读“任务”的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现实理解水平,适时给予必要的点拨。

独立解决环节是学生自我挑战的必要过程。在挑战性任务教学时,要留给学生一段相对较长的时间静静地去独立思考、尝试解决。独立解决的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加个体劳动量。如果个体完成任务有普遍难度,可以通过小组研讨相互启发,再集体完成任务或继续个体探索。通过努力,学生或是找到了多种解决任务的方法,或是找到了自认为正确的答案,或是百思不得其解,正是这种差异资源与开放心态为全班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全班交流环节是挑战性任务教学的重要环节。面对丰富的学习资源,通过全班交流这一环节进行梳理,展现刚刚经历的思维过程,比较方法之间的差异,寻找不同方法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落实知识与技能目标的同时,在方法与思维层面得到提升。

二、全班交流的组织策略

正如前文所述,全班交流是挑战性任务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与智慧的挑战。教无定法,布置的任务不同、生成的资源不同、教师的理解不同,教学方法可以有多种选择。但面对不可完全预知的生成资源,教师需要有一般的方法、基本的程序,做到有章可循,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益。

(一)重视交流预设,提升应对能力

面对挑战性任务,教师往往难于预计到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全部情况。于是部分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会简略全班交流的环节,视课堂生成情况再随机处理。如此做法,课堂自然也会有意想不到的精彩,但也很容易出现悔之晚矣的遗憾。因此,教师在设计“全班交流”环节时,需要对课堂生成做充分的预设。

1.预设方法。

挑战性任务往往是开放的,或是有不同的答案,或有多种解决问题的路径。教师自己首先要去尝试解决任务,尽可能全面地去罗列存在的答案或路径,并将这些答案或路径进行归类。经历一个把问题做复杂,再理简单的过程。教师对任务越是清晰,对任务的答案、解决任务的路径考虑得越全面,对课堂生成信息的判断能力就越强。

2.预设状态。

课堂是动态的,我们需要不断假想可能的课堂情境。假想学生都能顺利完成任务,或是很少有学生能完成任务;假想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多样,或是很单一;假想学生能清晰表达解决任务的过程,或是含糊不清……遇到不同的课堂情境,教师应采取怎样的反馈策略。假想的依据可以是教学经验,或是罗列理论上的所有可能,也可以进行必要的前测、访谈。教师在假想的基础上根据学习目标预设教学路径。预设一方面为课堂教学的处理提供了多种预案,另一方面也为应对生成积累了更多默会知识。当教师对可能的结果有更多预想时,课堂的大多意外生成也就不那么“意外”了。

以“分数的初步认识”任务教学为例:

首先,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容易折出,之类可以通过对折再对折得到的分数。其次,教师可以请个别学生课前根据任务折一折,看看他们一般都会选什么分数,选分数的学生在操作中遇到困难时怎么办,通过访谈了解他们的想法。再者,教师可以作大胆的理论推想:如果全班学生只选一个分数;如果上面的分数都有人选;如果学生多数选,没有人选;如果有学生选了分数但折不出来;如果有学生选了分数且能折出来……

教师要在课堂上处乱不惊,就需要在课堂外做足功夫。经常进行预设,可以增强教师应对课堂意外的应变能力。当然教师的预设能力也是有限的,学生的创造往往出乎教师意料之外,这也正是真实课堂的魅力所在。

(二)把握材料结构,确定反馈重点

通过独立解决问题,学生会形成个性的学习结果。这些学习结果,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或是不完整的;可能教师一看就理解,也可能一下子不明白学生的想法;可能是所谓的“笨”办法,也可能是“妙解”;A与B两种结果之间可能存在显性差异,也可能似是而非……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面对丰富的资源,教师该如何选择合适的素材进行全班交流呢?

1.教师要把握材料的结构。

学生解决任务的方法或路径,表面上看往往并不完全相同,给人杂乱的感觉。但从其数学本质而言,事实上很多方法是相同或类似的。教师需要分析这些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把材料进行归类。用“类”的思想看材料,可以化繁为简,有效增加反馈材料的代表性。

以“大数的认识”任务教学为例:一个杯子大约可以装10000粒米,十杯大约有多少粒?想办法把十杯米的粒数记录下来。

学生记录结果(部分)

当教师看到这些信息时,首先要把握其结构,将这些材料进行适当的归类。如:材料①④虽然形式略不同,但实质完全相同,都是一万、一万的累加,结果用“数”加计数单位“万”来表示;材料②抽象概括地表示了计数单位“万”与“十万”的关系;材料③⑦都是结合计数器来表示,只是一个直接用数,另一个用珠子代表数,相对而言⑦的表示更为直观;材料⑤用中文表示;材料⑥⑧用数表示,只是后者用乘法写出了10000与100000的关系。通过适度的归类,8份材料可以归为5类。

2.教师要确定反馈的重点。

在对材料进行简单分类以后,并不是每一类材料都要进行反馈。如果教师一个一个呈现学生作品,一种一种进行解读,不但教学耗时很长,过程拖沓,同时学生的注意力也无法集中,课堂沉闷,效率低下。要在学生有意注意的最佳时间里进行有效的交流,在归类的基础上,教师需要进一步选择确定反馈的重点。教师应选择怎样的材料进行全班重点交流?

一是有利于落实知识技能目标的材料。挑战性任务教学,依然要把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作为基本追求。教师要把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的一般方法或是普遍存在的错误,作为全班交流的重点。通过全班交流与辨析,让学生清晰基本概念,掌握基本方法。

二是有利于突破学生学习难点的材料。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指标就是能否解决学生学习上的难点。生成性学习材料在突破学习难点上的价值是不均等的。以“大数认识”为例,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是难点。材料③⑦则是结合数位来表示100000,由于学生已经形成了一个数位上写一个数字的习惯,已经具备了“满十进一”的基本经验,所以当遇到万位上有十颗珠(或万位下面要写两个数字)的时候,就有了产生新的计数单位的需求。可见,计数器是引出并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十万”的好媒介,是新知与旧知的桥梁。因此③⑦就应该作为反馈的重点交流材料。

三是有利于发展学生数学思维的材料。挑战性任务教学与一般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它能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激情,能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经历各自的学习过程、获得多样的体验。对于少数或个别学生出现的“奇思妙想”,教师除了肯定激励外,还需要根据群体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选择解读多数学生可以理解的材料来进行全班共享,拓展学生思维的广度,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度。

挑战性任务生成的资源越是丰富,对教师把握学习目标的要求就越高。学习材料的选择过程,事实上就是不断思辨学习目标的过程。有了目标的指引,才有了教师对学习材料进行归类的标准。通过分类,变杂乱的素材为一组组有序的学习材料,再依据目标适度筛选,明确反馈重点,为有序、有效交流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三)明确反馈流程,提高交流实效

全班交流学习材料确定以后,教师需要考虑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反馈。同样的材料,不同的推进顺序,会呈现出不一样的课堂教学状态。一个好的反馈流程可以有效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能充分展现不同学生的思维过程。合理的反馈顺序并不是唯一的,不同教师不同理解下的不同编排,同样可以演绎精彩。在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预设相应的反馈流程。流程设计有以下两条基本路径。

一是先低水平层次材料,再高水平层次材料。从低水平层次材料入手,可以让群体学生都有参与的知识基础与情感倾向,可以让更多的学生有成功的体验,可以有效落实课时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在“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基础上,再追求“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例如,上文“分数的初步认识”反馈时,一般从 入手,先是反馈同一图形的不同折法,再反馈不同图形,讨论“为什么都可以用表示”,使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初步的感知。若先从入手,有过实践体验的学生较少,有过成功体验的学生更少,学生更多关注的是能不能折出来,而不是可以怎么表示。对一部分学生而言,挑战性过大,会跟不上教学节奏。“先低水平层次,再高水平层次”的反馈顺序,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展现自我、获得肯定的机会。

二是从核心问题切入,以点带面展开研讨。一个挑战性任务,往往是在研究一个问题。在反馈时,教师不是从某一学习材料展开,而是从要研究的这个问题切入。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事实上就是呈现解读学习材料的过程,分析解释数学原理的过程,形成建构数学模型的过程。从核心问题切入,使得交流主题更加集中,更有时效。如“三角形的三边关系”的教学,挑战性学习任务是“把一根吸管任意剪成3段,围成一个三角形”。在学生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教师不是逐个反馈学生不同的剪法,而是直接组织学生讨论“在什么情况下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一个三角形”,这样就切中要害了。

在反馈过程中,学习材料的呈现可以采用板演、投影、小黑板、口述等方式。学习材料可以逐一呈现,也可以成组呈现。一般而言,采用“先低水平层次材料,再高水平层次材料”反馈时,材料宜逐一呈现,这有利于学生聚焦研讨的问题,层层深入。“从核心问题切入,以点带面展开研讨”时,材料宜成组呈现,以便学生在比较联系中更好地发现异同,把握研讨问题的数学本质。

初中班主任交流材料篇4

[论文摘要] 《英语新课程标准》将合作学习列为内容标准,其主要目的是将学习重心从过去强调学生单一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合作学习既是教学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学习方式之一。笔者就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作模式,提出自己的设想。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真正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了更好地适应《英语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需要,更好地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学习合作学习的策略,领悟合作学习的思想和精神。在我们日常英语教学中,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一直在思考,一直对合作学习模式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做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自己认为有利于教学的建构模式。

一、合作学习的意义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正在探讨和尝试的教学模式,它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实施新课标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需要,它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的理念。合作学习不同于强调竞争的班级授课,它使竞争环境转向合作环境,能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还使课堂具有一种宽松、和谐和民主的气氛。这种学习环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参加实践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尤其能消除那些性格胆怯或有自卑感的学生的心理障碍,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重拾失落的自信,达到面向全体学生施教的目的。

二、初中英语学习方式合作模式构建

1.构建同桌互助合作学习模式

同桌互助合作学习的典型形式就是同桌之间的合作学习。作为同桌,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彼此十分熟悉,交流与交往又十分方便。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大力倡导同桌之间互帮互助的合作学习,并教给一些基本方法:互默单词、互背课文、合作对话,等等。例如,在教学JEFC Book 1A大量的日常交际用语时,每堂课开始3~5分钟训练“口头操”,同桌用英语就各自的姓名、年龄、班级、爱好等话题进行自由会话,由于交际真实,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同桌间相互练习既可以增加练习机会,培养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2.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一般可以依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语言学习能力、英语知识水平和语言技能等,可采取同质划分(即将特质相同者分为一组)或异质划分(即将特质差异者划为一组),从合作学习的功能来看,比较理想的是“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划分方式,让程度较好的小组完成难度较大的任务,让程度较差的小组完成难度较小的任务。还可以根据学生间的关系由学生自行组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保证使每个小组能有效地完成任务,使人人都积极参与。例如,在教学 JEFC Book 2A L102时,因为课文内容是关于Titanic,所以课前让学生自由组合分成6个小组,请他们去找有关于Titanic的内容,然后每组做一个report,结果有关于Titanic船的,有关于Titanic撞上冰山的,也有关于发生在Titanic上的感人故事的,每组的内容都不一样,通过合作交流不但同学们扩展了知识,而且明确了课文中故事发生的背景,更能体会到Miss Evens舍己为人的品质。

3.构建全体师生合作学习模式

全体师生合作学习是指教师与全班同学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开展教学活动,它以教学班的全员为合作对象,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师合作,形成了全员参与并合作的教学过程。如每个月我会要求每个学生将自己课内外碰到的疑题、难题等进行汇编,共同编写一份英语试卷,每一期小组轮流,协助老师出好试题,然后教师将试题印发给学生,学生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讨论,解决各种“疑难杂症”。值得一提的是,在每道试题后面最好打上学生的姓名,学生会觉得非常自豪,更能促进他们的学习热情。再如,每月师生合作出一份英语小报,在班级中成立编写小组、美工小组等,共同参与,形成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充分挖掘并发展学生的个特长。

三、初中英语教学环节模式建构

1.听的合作学习模式建构

学习小组以4人为一组进行同质组合,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小,但允许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学习时间有所差异,且有灵活性。具体操作如下:教师要求各小组4人每天轮流当组长,由组长朗读听力材料,提出问题,3个组员将答案写在训练本上,然后交流讨论,分析错误原因,组长对组员答题情况进行评估,写明听力材料类型和评估结果。反馈单每周五交给老师,听力材料类型要根据成员学习能力和实际水平而定。教师对各小组的听力材料随即抽阅,提出建议,并选几篇典型材料,让全班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每周五教师查阅小组合作情况并及时反馈。由于这项活动不受时间限制,操作方便,学生乐于合作,在主动参与中激发兴趣,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

2.说的合作学习模式建构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说一般指以对话的形式进行。在处理对话时,可根据对话内容让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背诵,优生带动差生,然后在此基础上,小组合作自编自演。例如在教学问路、购物、看医生、打电话等对话时,都可采取这种方式,而且学生们非常喜欢这种方式,效果也很好。

3.读的合作学习模式建构

新教材的特点是阅读材料中编入了大量的讨论题,其目的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减少教师不必要的讲课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预习课文,寻找课文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课堂上,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预习的收获、问题和学习方法;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出现的问题,并准备全班交流的内容。例如,在教学JEFC Book 3A L46时,课题是宇宙和人造卫星,这类科普文章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懂,但学生对此还是比较好奇感兴趣,尤其是男生,我要求组员利用课外时间分头查阅资料和相互讨论,结果,那些看似复杂的难懂的知识通过学生们的交流讨论一下子全明白了,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结语

合作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同时,合作学习突出语言的应用,重视语言的实践性和语言能力的获得。重视小组合作交 际,重视学生互动,使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协调和相互竞争的品质得到了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解决个别差异,缩小两极分化,有效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大出版社,2002.

初中班主任交流材料篇5

[关键词] 合作学习 合作模式建构 教学环节 初中英语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真正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了更好地适应《英语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需要,更好地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学习合作学习的策略,领悟合作学习的思想和精神。在我们日常英语教学中,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一直在思考,一直对合作学习模式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做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自己认为有利于教学的建构模式。

一、合作学习的意义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正在探讨和尝试的教学模式,它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实施新课标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需要,它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的理念。合作学习不同于强调竞争的班级授课,它使竞争环境转向合作环境,能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还使课堂具有一种宽松、和谐和民主的气氛。这种学习环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参加实践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尤其能消除那些性格胆怯或有自卑感的学生的心理障碍,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重拾失落的自信,达到面向全体学生施教的目的。

二、初中英语学习方式合作模式构建

1.构建同桌互助合作学习模式

同桌互助合作学习的典型形式就是同桌之间的合作学习。作为同桌,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彼此十分熟悉,交流与交往又十分方便。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大力倡导同桌之间互帮互助的合作学习,并教给一些基本方法:互默单词、互背课文、合作对话,等等。例如,在教学JEFC Book 1A大量的日常交际用语时,每堂课开始3~5分钟训练“口头操”,同桌用英语就各自的姓名、年龄、班级、爱好等话题进行自由会话,由于交际真实,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同桌间相互练习既可以增加练习机会,培养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2.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一般可以依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语言学习能力、英语知识水平和语言技能等,可采取同质划分(即将特质相同者分为一组)或异质划分(即将特质差异者划为一组),从合作学习的功能来看,比较理想的是“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划分方式,让程度较好的小组完成难度较大的任务,让程度较差的小组完成难度较小的任务。还可以根据学生间的关系由学生自行组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保证使每个小组能有效地完成任务,使人人都积极参与。例如,在教学 JEFC Book 2A L102时,因为课文内容是关于Titanic,所以课前让学生自由组合分成6个小组,请他们去找有关于Titanic的内容,然后每组做一个report,结果有关于Titanic船的,有关于Titanic撞上冰山的,也有关于发生在Titanic上的感人故事的,每组的内容都不一样,通过合作交流不但同学们扩展了知识,而且明确了课文中故事发生的背景,更能体会到Miss Evens舍己为人的品质。

3.构建全体师生合作学习模式

全体师生合作学习是指教师与全班同学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开展教学活动,它以教学班的全员为合作对象,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师合作,形成了全员参与并合作的教学过程。如每个月我会要求每个学生将自己课内外碰到的疑题、难题等进行汇编,共同编写一份英语试卷,每一期小组轮流,协助老师出好试题,然后教师将试题印发给学生,学生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讨论,解决各种“疑难杂症”。值得一提的是,在每道试题后面最好打上学生的姓名,学生会觉得非常自豪,更能促进他们的学习热情。再如,每月师生合作出一份英语小报,在班级中成立编写小组、美工小组等,共同参与,形成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充分挖掘并发展学生的个特长。

三、初中英语教学环节模式建构

1.听的合作学习模式建构

学习小组以4人为一组进行同质组合,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小,但允许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学习时间有所差异,且有灵活性。具体操作如下:教师要求各小组4人每天轮流当组长,由组长朗读听力材料,提出问题,3个组员将答案写在训练本上,然后交流讨论,分析错误原因,组长对组员答题情况进行评估,写明听力材料类型和评估结果。反馈单每周五交给老师,听力材料类型要根据成员学习能力和实际水平而定。教师对各小组的听力材料随即抽阅,提出建议,并选几篇典型材料,让全班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每周五教师查阅小组合作情况并及时反馈。由于这项活动不受时间限制,操作方便,学生乐于合作,在主动参与中激发兴趣,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

2.说的合作学习模式建构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说一般指以对话的形式进行。在处理对话时,可根据对话内容让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背诵,优生带动差生,然后在此基础上,小组合作自编自演。例如在教学问路、购物、看医生、打电话等对话时,都可采取这种方式,而且学生们非常喜欢这种方式,效果也很好。

3.读的合作学习模式建构

新教材的特点是阅读材料中编入了大量的讨论题,其目的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减少教师不必要的讲课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预习课文,寻找课文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课堂上,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预习的收获、问题和学习方法;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出现的问题,并准备全班交流的内容。例如,在教学JEFC Book 3A L46时,课题是宇宙和人造卫星,这类科普文章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懂,但学生对此还是比较好奇感兴趣,尤其是男生,我要求组员利用课外时间分头查阅资料和相互讨论,结果,那些看似复杂的难懂的知识通过学生们的交流讨论一下子全明白了,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结语

合作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同时,合作学习突出语言的应用,重视语言的实践性和语言能力的获得。重视小组合作交际,重视学生互动,使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协调和相互竞争的品质得到了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解决个别差异,缩小两极分化,有效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大出版社,2002.

初中班主任交流材料篇6

[论文关键词] 合作学习 合作模式建构 教学环节 初中英语

[论文摘要] 《英语新课程标准》将合作学习列为内容标准,其主要目的是将学习重心从过去强调学生单一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合作学习既是教学要达到的一个重要目标,也是当前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学习方式之一。笔者就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作模式,提出自己的设想。

《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把英语教学与情感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促使学生互相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化,从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真正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为了更好地适应《英语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需要,更好地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学习合作学习的策略,领悟合作学习的思想和精神。在我们日常英语教学中,作为一线的教师,我一直在思考,一直对合作学习模式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做了积极的探索,提出了自己认为有利于教学的建构模式。

一、合作学习的意义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正在探讨和尝试的教学模式,它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是实施新课标的需要,也是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需要,它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是让学生真正动起来的理念。合作学习不同于强调竞争的班级授课,它使竞争环境转向合作环境,能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还使课堂具有一种宽松、和谐和民主的气氛。这种学习环境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参加实践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尤其能消除那些性格胆怯或有自卑感的学生的心理障碍,使他们享受到成功的喜悦,重拾失落的自信,达到面向全体学生施教的目的。

二、初中英语学习方式合作模式构建

1.构建同桌互助合作学习模式

同桌互助合作学习的典型形式就是同桌之间的合作学习。作为同桌,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彼此十分熟悉,交流与交往又十分方便。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大力倡导同桌之间互帮互助的合作学习,并教给一些基本方法:互默单词、互背课文、合作对话,等等。例如,在教学JEFC Book 1A大量的日常交际用语时,每堂课开始3~5分钟训练“口头操”,同桌用英语就各自的姓名、年龄、班级、爱好等话题进行自由会话,由于交际真实,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同桌间相互练习既可以增加练习机会,培养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2.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一般可以依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语言学习能力、英语知识水平和语言技能等,可采取同质划分(即将特质相同者分为一组)或异质划分(即将特质差异者划为一组),从合作学习的功能来看,比较理想的是“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划分方式,让程度较好的小组完成难度较大的任务,让程度较差的小组完成难度较小的任务。还可以根据学生间的关系由学生自行组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要保证使每个小组能有效地完成任务,使人人都积极参与。例如,在教学 JEFC Book 2A L102时,因为课文内容是关于Titanic,所以课前让学生自由组合分成6个小组,请他们去找有关于Titanic的内容,然后每组做一个report,结果有关于Titanic船的,有关于Titanic撞上冰山的,也有关于发生在Titanic上的感人故事的,每组的内容都不一样,通过合作交流不但同学们扩展了知识,而且明确了课文中故事发生的背景,更能体会到Miss Evens舍己为人的品质。

3.构建全体师生合作学习模式

全体师生合作学习是指教师与全班同学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中开展教学活动,它以教学班的全员为合作对象,强调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师合作,形成了全员参与并合作的教学过程。如每个月我会要求每个学生将自己课内外碰到的疑题、难题等进行汇编,共同编写一份英语试卷,每一期小组轮流,协助老师出好试题,然后教师将试题印发给学生,学生在个体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讨论,解决各种“疑难杂症”。值得一提的是,在每道试题后面最好打上学生的姓名,学生会觉得非常自豪,更能促进他们的学习热情。再如,每月师生合作出一份英语小报,在班级中成立编写小组、美工小组等,共同参与,形成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充分挖掘并发展学生的个特长。

三、初中英语教学环节模式建构

1.听的合作学习模式建构

学习小组以4人为一组进行同质组合,成员之间的个性差异较小,但允许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学习时间有所差异,且有灵活性。具体操作如下:教师要求各小组4人每天轮流当组长,由组长朗读听力材料,提出问题,3个组员将答案写在训练本上,然后交流讨论,分析错误原因,组长对组员答题情况进行评估,写明听力材料类型和评估结果。反馈单每周五交给老师,听力材料类型要根据成员学习能力和实际水平而定。教师对各小组的听力材料随即抽阅,提出建议,并选几篇典型材料,让全班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每周五教师查阅小组合作情况并及时反馈。由于这项活动不受时间限制,操作方便,学生乐于合作,在主动参与中激发兴趣,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

2.说的合作学习模式建构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说一般指以对话的形式进行。在处理对话时,可根据对话内容让学生充当不同的角色进行朗读、背诵,优生带动差生,然后在此基础上,小组合作自编自演。例如在教学问路、购物、看医生、打电话等对话时,都可采取这种方式,而且学生们非常喜欢这种方式,效果也很好。

3.读的合作学习模式建构

新教材的特点是阅读材料中编入了大量的讨论题,其目的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有效开展合作学习,减少教师不必要的讲课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独立预习课文,寻找课文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课堂上,让学生在小组中交流预习的收获、问题和学习方法;小组成员一起讨论出现的问题,并准备全班交流的内容。例如,在教学JEFC Book 3A L46时,课题是宇宙和人造卫星,这类科普文章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懂,但学生对此还是比较好奇感兴趣,尤其是男生,我要求组员利用课外时间分头查阅资料和相互讨论,结果,那些看似复杂的难懂的知识通过学生们的交流讨论一下子全明白了,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结语

合作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同时,合作学习突出语言的应用,重视语言的实践性和语言能力的获得。重视小组合作交际,重视学生互动,使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学习,相互协调和相互竞争的品质得到了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英语交际能力,解决个别差异,缩小两极分化,有效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琳,王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师大出版社,2002.

初中班主任交流材料篇7

本学期,我们将根据上级及幼儿园的工作要求以及孩子的情况,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精神。自我加压,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不断尝试、探索课程改革的研究,渗透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不断提高保教质量。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中班共有幼儿36名,其中5名为转学期来的新生,教师两名。通过小班一学年的在园生活,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也有了较大的进步。

1、本班幼儿特点及优点分析:

(1)基本掌握正确洗手方法和用茶水杯喝水情况较好。

(2)幼儿基本都能愉快地入园,并能与同伴一起友好地相处、交往。

(3)能进行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活动。

(4)能用简单的礼貌用语与老师、同伴打招呼,部分幼儿能主动与客人打招呼。

2、薄弱环节分析:

(1)部分幼儿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思维不够集中,对于老师的提问,有的表现为一种“与我无关”的感觉,有的则是还停留在上一个问题上,有的就是答非所问;还有的孩子喜欢在下面做小动作,而且有时会影响到他人。

(2)在进餐方面,约有1/4的孩子速度较慢,而且经过了一个暑假,有部分孩子对于餐后的卫生工作(清理桌面、擦嘴、搬椅子等环节),有所淡忘,在洗手环节上爱在盥洗室逗留,玩耍。

(3)幼儿在操作能力及操作常规上,有待提高。

(4)幼儿在户外运动时的自我保护能力需要提高,有的孩子在动作的协调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5)个别幼儿(新生)在与人交往上表现的较胆小,他们不敢主动地寻找同伴交往,而是坐在椅子上等待别人来和他交流,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意愿。

(6)当遇到困难时,幼儿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叫老师,缺乏自己动脑筋解决的主动性。

(7)幼儿的任务意识较弱,任务不能及时、按时的完成。

二、本学期工作目标:

本学期我们两位老师将会团结协作,针对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参照本年龄段幼儿的发展要求和幼儿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新《纲要》指导思想的引导下,进行行而有效的指导,用适时的家园沟通方法,达到家园共育的效果。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三、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加强班务管理,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班上两位老师要搞团结、讲合作,教育观念达成一致,坚持常规培养一贯性。

2、定期开展班级会议,找不足、定措施、认真实施。

3、以一日活动中的安全为重点开展安全活动。如:通过照片再现的形式或结合幼儿的游戏活动及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使幼儿对自己的安全提高警惕。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身体素质,重视常规指导和体育锻炼:

1、培养幼儿养成自我服务的自觉性,建立为他人服务意识。

2. 在平常的教学中穿插一些健康方面的知识,教给幼儿一些增进健康的方法,使幼儿初步形成健康、安全的生活所需要的行为习惯和态度。

3. 开展家园活动,双方面的促进幼儿体能和行为习惯的发展。

(三)五大领域任务与措施:

健康领域任务:

1、情绪稳定、愉快,感受到幼儿园生活的快乐。

2、形成较好的饮食、睡眠、盥洗、入厕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学习按顺序穿脱衣服和鞋袜、较有秩序地整理和摆放物品等。

4、不玩危险物品和危险游戏,在活动中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并注意不伤及他人,遇到危险时,知道躲避和呼救。

5、不挑食、常喝水、气温变化时知道增减衣服;不将手或其他异物放进嘴、鼻、耳里;不用手或脏毛巾擦揉眼睛。

6、能主动、愉快地参加户外游戏活动和体育锻炼,走、跑、跳、钻、爬、攀等动作比较到位、灵敏、协调。

措施:

1、开展“我会保护自己”小主题活动,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建立喝水记录,“我进步了”等小环境,帮助幼儿自觉行为习惯的养成。

3、学习新的早操,开展新的体育游戏,制作新的自选玩具,帮助幼儿养成坚持每天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促进体能的协调发展。

社会领域任务:

1、快乐、主动地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逐步增强自信心;

2、乐于与人交往与合作,有初步的合作、互助、分享、谦让意识,逐步体验与人交往与合作的乐趣;

3、学习使用问好、道别、谦让、道谢-----等文明礼貌用语;

4、能遵守幼儿园、班级的规则,知道和遵守一些简单的社会规则。知道明显的对与错,乐意学习好榜样,知错能改;

5、有初步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主动为自己、他人、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尝试自己解决;

6、尊重长辈、老师,和同伴友好相处,初步体验和感激他人对自己的爱。

措施:

1、使幼儿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建立对自己的信心。

2、创造条件让幼儿有小组合作的机会,把每周五定为“玩具分享日”,鼓励幼儿将自己家中的玩具、图书带到班上,大家一起分享,感受一起游戏的快乐。

3、提供常规要求,制作常规棋,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评判某些行为的对与错,初步建立规则意识。

4、建立值日生,为幼儿创造为自己、他人服务的机会,培养初步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

5、利用教师节、国庆节,春节等相关节日,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集体、爱身边的人、助人为乐等品德教育。

语言领域任务:

1、能用普通话自然的和自己的亲人、老师和同伴交谈,并乐于当众讲话;

2、注意倾听别人的讲话,比较准确地理解别人讲话的意思和回答问题;

3、初步尝试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意愿,说话较完整;

4、喜欢听故事、朗诵诗歌、看图书,初步理解文学作品内容、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初步能够一页一页的翻看图书,并理解画面内容;

5、喜欢学说普通话,逐步发准翘舌音等。

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创设口语表达的氛围,班级环境要宽松,和谐,使幼儿乐说、敢说,有机会说。

2、开展“说儿歌”、“传话”活动,提供幼儿表现,交流的机会,逐渐鼓励幼儿大胆表达的能力。

3、开展与爱护图书有关的活动,鼓励幼儿养成正确阅读的习惯。

科学领域任务:

1、乐于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并与他人共同分享发现的快乐。

2、好奇、好问,能积极参加探索、操作活动。

3、能用语言、绘画、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和交流自己的发现。

4、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有兴趣。

5、关注生活中的常见的科学现象,喜欢参加观察、操作、实验,初步学习做观察记录;

6、喜欢关注周围自然环境,乐意参加一些种植活动,初步了解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周围的变化,以老师的主动参与带动幼儿表达,交流的愿望。

2、在幼儿活动中,及时满足幼儿表现的物质需要,鼓励幼儿通过多种形式表现自己的观察。

3、结合《快乐发展》在活动区投放相关的科学操作材料,帮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探索的快乐,逐渐学会总结,交流探索的过程及结果。

4、结合季节变化丰富自然角,种植植物,培养幼儿的爱心及观察力,初步学习记录观察变化。

艺术领域任务:

引导幼儿积极参加艺术活动,感受并喜爱生活环境中的美,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创造。培养艺术活动的良好习惯。

音乐:

1、能从周围环境、生活中发现美好事物,逐步对艺术产生兴趣。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乐于用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学会一些基本动作和模仿动作、学习使用一些简单的节奏乐器,学习进行简单的歌词仿编,区别掌握二拍子和三拍子的节奏。

措施:

1、根据不同的环境播放不同风格的乐曲,引导幼儿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带来的美。

2、为幼儿提供表演的条件和机会,如:创设表演区和“小表演家”活动,初步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自我。

3、通过说念儿歌、唱歌曲、律动游戏,让幼儿感受节拍、节奏的变化,提高幼儿对音乐节拍,节奏的掌握水平。

美术:

1、能够自如的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活动,并有主动整理的意识。

2、自主地使用一些简单的美术工具和材料,表现、塑造简单的物体形象,尝试根据身边的物品、废旧材料进行想象和制作一些简单的玩具。

措施:

1、让幼儿接触、使用品种多样的材料和工具,为幼儿大胆创作提供条件。

2、常识使用多种美术工具和手段表现同一主题作品,使幼儿感受创造的美。如:中秋节、教师节、国庆节等。

3、创设美术作品展览区域,为幼儿欣赏提供经常变化而丰富的美术作品。

4、日常教育教学合理安排,保证实施落实。

措施:

1.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师生之间建立平等、亲密的关系,耐心对待每位幼儿。同时以幼儿为主体进行教室内外的环境布置,内容充分体现教育性、幼儿参与性、多样性、趣味性、可操作性等。2. 教师在活动实施前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材料准备,在教具的提供上尽量做到每人一份,并根据幼儿发展情况的不同,做到难简搭配,合理安排,使不同的幼儿在不同的发展水平上共同发展。

(五)做好家长工作,取得家长配合

措施:

1.定期开展小型家长会,让家长了解班级相关情况,配合做好教育工作。

2. 随幼儿的发展变化及教育主题更换“家长园地”内容,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实用性、教育性,使“家长园地”真正成为家长了解孩子一日生活,达到家园共育目标的窗口。

3.按时发家园联系手册,反馈幼儿近期表现,及时了解家长的建议,使班级工作更明确,家园沟通更有实效。

(六)逐月工作安排:

九月:

1、进行升班教育,稳定幼儿情绪,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

2、搞好班级卫生,整理室内环境。

3、布置班级宣传栏做好家园共同工作。

4、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召开班级家长会。

5、做好区角游戏材料调整,丰富工作、幼儿发展评价工作。

6、学习新早操。

7、开展平衡及下肢弹跳的体育游戏,发展平衡力及圆周率跳的能力。

十月:

1、进一步指导幼儿常规,做好常规评比准备工作。

2、教师教学观摩研讨。

3、做好活动区指导和检查工作。

4、丰富家园栏,结合近期活动创设主题环境,做好环境评比准备。

十一月:

1、组织本班进行投掷比赛。

2、开展冬段活动。

十二月:

1、组织本班幼儿跳远、双脚持续跳比赛。

2、组织迎新年活动。

3、找常规不足,进一步改进工作,使常规工作提高一步。

4、总结主题活动案例,做好教研组教研成果汇报准备工作。

5、幼儿发展评价工作。

一月:

1、年终工作总结。

初中班主任交流材料篇8

本学期,我们将根据上级及幼儿园的工作要求以及孩子的情况,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精神。自我加压,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专业水平不断尝试、探索课程改革的研究,渗透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探索,不断提高保教质量。

一、班级情况分析:

中班共有幼儿36名,其中5名为转学期来的新生,教师两名。通过小班一学年的在园生活,幼儿在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也有了较大的进步。

1、本班幼儿特点及优点分析:

(1)基本掌握正确洗手方法和用茶水杯喝水情况较好。

(2)幼儿基本都能愉快地入园,并能与同伴一起友好地相处、交往。

(3)能进行一些简单的生活自理活动。

(4)能用简单的礼貌用语与老师、同伴打招呼,部分幼儿能主动与客人打招呼。

2、薄弱环节分析:

(1)部分幼儿在学习活动过程中,思维不够集中,对于老师的提问,有的表现为一种“与我无关”的感觉,有的则是还停留在上一个问题上,有的就是答非所问;还有的孩子喜欢在下面做小动作,而且有时会影响到他人。

(2)在进餐方面,约有1/4的孩子速度较慢,而且经过了一个暑假,有部分孩子对于餐后的卫生工作(清理桌面、擦嘴、搬椅子等环节),有所淡忘,在洗手环节上爱在盥洗室逗留,玩耍。

(3)幼儿在操作能力及操作常规上,有待提高。

(4)幼儿在户外运动时的自我保护能力需要提高,有的孩子在动作的协调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5)个别幼儿(新生)在与人交往上表现的较胆小,他们不敢主动地寻找同伴交往,而是坐在椅子上等待别人来和他交流,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意愿。

(6)当遇到困难时,幼儿的第一个反应就是叫老师,缺乏自己动脑筋解决的主动性。

(7)幼儿的任务意识较弱,任务不能及时、按时的完成。

二、本学期工作目标:

本学期我们两位老师将会团结协作,针对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参照本年龄段幼儿的发展要求和幼儿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新《纲要》指导思想的引导下,进行行而有效的指导,用适时的家园沟通方法,达到家园共育的效果。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三、工作任务及措施:

(一)加强班务管理,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班上两位老师要搞团结、讲合作,教育观念达成一致,坚持常规培养一贯性。

2、定期开展班级会议,找不足、定措施、认真实施。

3、以一日活动中的安全为重点开展安全活动。如:通过照片再现的形式或结合幼儿的游戏活动及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使幼儿对自己的安全提高警惕。

(二)培养幼儿良好的身体素质,重视常规指导和体育锻炼:

1、培养幼儿养成自我服务的自觉性,建立为他人服务意识。

2.在平常的教学中穿插一些健康方面的知识,教给幼儿一些增进健康的方法,使幼儿初步形成健康、安全的生活所需要的行为习惯和态度。

3.开展家园活动,双方面的促进幼儿体能和行为习惯的发展。

(三)五大领域任务与措施:

健康领域任务:

1、情绪稳定、愉快,感受到幼儿园生活的快乐。

2、形成较好的饮食、睡眠、盥洗、入厕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学习按顺序穿脱衣服和鞋袜、较有秩序地整理和摆放物品等。

4、不玩危险物品和危险游戏,在活动中会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并注意不伤及他人,遇到危险时,知道躲避和呼救。

5、不挑食、常喝水、气温变化时知道增减衣服;不将手或其他异物放进嘴、鼻、耳里;不用手或脏毛巾擦揉眼睛。

6、能主动、愉快地参加户外游戏活动和体育锻炼,走、跑、跳、钻、爬、攀等动作比较到位、灵敏、协调。

措施:

1、开展“我会保护自己”小主题活动,帮助幼儿建立初步的自我保护意识。

2、建立喝水记录,“我进步了”等小环境,帮助幼儿自觉行为习惯的养成。

3、学习新的早操,开展新的体育游戏,制作新的自选玩具,帮助幼儿养成坚持每天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促进体能的协调发展。

社会领域任务:

1、快乐、主动地参与幼儿园的各项活动,逐步增强自信心;

2、乐于与人交往与合作,有初步的合作、互助、分享、谦让意识,逐步体验与人交往与合作的乐趣;

3、学习使用问好、道别、谦让、道谢-----等文明礼貌用语;

4、能遵守幼儿园、班级的规则,知道和遵守一些简单的社会规则。知道明显的对与错,乐意学习好榜样,知错能改;

5、有初步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主动为自己、他人、集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尝试自己解决;

6、尊重长辈、老师,和同伴友好相处,初步体验和感激他人对自己的爱。

措施:

1、使幼儿经常获得成功的体验,形成积极的自我认识,建立对自己的信心。

2、创造条件让幼儿有小组合作的机会,把每周五定为“玩具分享日”,鼓励幼儿将自己家中的玩具、图书带到班上,大家一起分享,感受一起游戏的快乐。

3、提供常规要求,制作常规棋,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评判某些行为的对与错,初步建立规则意识。

4、建立值日生,为幼儿创造为自己、他人服务的机会,培养初步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

5、利用教师节、国庆节,春节等相关节日,对幼儿进行爱祖国、爱集体、爱身边的人、助人为乐等品德教育。

语言领域任务:

1、能用普通话自然的和自己的亲人、老师和同伴交谈,并乐于当众讲话;

2、注意倾听别人的讲话,比较准确地理解别人讲话的意思和回答问题;

3、初步尝试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能大胆地在集体面前表达自己的意愿,说话较完整;

4、喜欢听故事、朗诵诗歌、看图书,初步理解文学作品内容、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初步能够一页一页的翻看图书,并理解画面内容;

5、喜欢学说普通话,逐步发准翘舌音等。

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为幼儿创设口语表达的氛围,班级环境要宽松,和谐,使幼儿乐说、敢说,有机会说。

2、开展“说儿歌”、“传话”活动,提供幼儿表现,交流的机会,逐渐鼓励幼儿大胆表达的能力。

3、开展与爱护图书有关的活动,鼓励幼儿养成正确阅读的习惯。

科学领域任务:

1、乐于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物和现象,并与他人共同分享发现的快乐。

2、好奇、好问,能积极参加探索、操作活动。

3、能用语言、绘画、动作等多种方式表达和交流自己的发现。

4、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有兴趣。

5、关注生活中的常见的科学现象,喜欢参加观察、操作、实验,初步学习做观察记录;

6、喜欢关注周围自然环境,乐意参加一些种植活动,初步了解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措施:

1、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有目的地观察周围的变化,以老师的主动参与带动幼儿表达,交流的愿望。

2、在幼儿活动中,及时满足幼儿表现的物质需要,鼓励幼儿通过多种形式表现自己的观察。

3、结合《快乐发展》在活动区投放相关的科学操作材料,帮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探索的快乐,逐渐学会总结,交流探索的过程及结果。

4、结合季节变化丰富自然角,种植植物,培养幼儿的爱心及观察力,初步学习记录观察变化。

艺术领域任务:

引导幼儿积极参加艺术活动,感受并喜爱生活环境中的美,引导幼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创造。培养艺术活动的良好习惯。

音乐:

1、能从周围环境、生活中发现美好事物,逐步对艺术产生兴趣。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乐于用自己喜欢的艺术形式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学会一些基本动作和模仿动作、学习使用一些简单的节奏乐器,学习进行简单的歌词仿编,区别掌握二拍子和三拍子的节奏。

措施:

1、根据不同的环境播放不同风格的乐曲,引导幼儿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带来的美。

2、为幼儿提供表演的条件和机会,如:创设表演区和“小表演家”活动,初步引导幼儿大胆表现自我。

3、通过说念儿歌、唱歌曲、律动游戏,让幼儿感受节拍、节奏的变化,提高幼儿对音乐节拍,节奏的掌握水平。

美术:

1、能够自如的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活动,并有主动整理的意识。

2、自主地使用一些简单的美术工具和材料,表现、塑造简单的物体形象,尝试根据身边的物品、废旧材料进行想象和制作一些简单的玩具。

措施:

1、让幼儿接触、使用品种多样的材料和工具,为幼儿大胆创作提供条件。

2、常识使用多种美术工具和手段表现同一主题作品,使幼儿感受创造的美。如:中秋节、教师节、国庆节等。

3、创设美术作品展览区域,为幼儿欣赏提供经常变化而丰富的美术作品。

4、日常教育教学合理安排,保证实施落实。

措施:

1.为幼儿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师生之间建立平等、亲密的关系,耐心对待每位幼儿。同时以幼儿为主体进行教室内外的环境布置,内容充分体现教育性、幼儿参与性、多样性、趣味性、可操作性等。2.教师在活动实施前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材料准备,在教具的提供上尽量做到每人一份,并根据幼儿发展情况的不同,做到难简搭配,合理安排,使不同的幼儿在不同的发展水平上共同发展。

(五)做好家长工作,取得家长配合

措施:

1.定期开展小型家长会,让家长了解班级相关情况,配合做好教育工作。

2.随幼儿的发展变化及教育主题更换“家长园地”内容,内容的选择要体现实用性、教育性,使“家长园地”真正成为家长了解孩子一日生活,达到家园共育目标的窗口。

3.按时发家园联系手册,反馈幼儿近期表现,及时了解家长的建议,使班级工作更明确,家园沟通更有实效。

(六)逐月工作安排:

九月:

1、进行升班教育,稳定幼儿情绪,培养幼儿一日生活常规。

2、搞好班级卫生,整理室内环境。

3、布置班级宣传栏做好家园共同工作。

4、制定班级工作计划。召开班级家长会。

5、做好区角游戏材料调整,丰富工作、幼儿发展评价工作。

6、学习新早操。

7、开展平衡及下肢弹跳的体育游戏,发展平衡力及圆周率跳的能力。

十月:

1、进一步指导幼儿常规,做好常规评比准备工作。

2、教师教学观摩研讨。

3、做好活动区指导和检查工作。

4、丰富家园栏,结合近期活动创设主题环境,做好环境评比准备。

十一月:

1、组织本班进行投掷比赛。

2、开展冬段活动。

十二月:

1、组织本班幼儿跳远、双脚持续跳比赛。

2、组织迎新年活动。

3、找常规不足,进一步改进工作,使常规工作提高一步。

4、总结主题活动案例,做好教研组教研成果汇报准备工作。

5、幼儿发展评价工作。

一月:

1、年终工作总结。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