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迢迢牵牛星教案8篇

时间:2022-11-10 09:37:23

迢迢牵牛星教案

迢迢牵牛星教案篇1

关键词: 写作 多角度思维 培养途径

思维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是借助言语实现的人的理性认识过程,它可以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新课标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思维习惯,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尤其是多角度思维。下面我谈谈在一堂作文课的教学中对学生多角度思维的培养。

一、一道数学题引出学生对多角度思维的认识

“2、4、6、(?)后填什么?”答案(1)“填8,都为偶数。”答案(2)“填10,因为4+6=10。”答案(3)“填12,因为■=3,■=3。”答案(4)“填5,因为2、6都是一笔写成,4、5都是两笔。……”

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答案是丰富多彩的,其实我们站在不同角度看问题,思维,会得出多种不同的结论,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多角度思维就是指我们解决问题时打破常规(惯势)思维,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一种方法,而是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探索前人没有开辟的新天地,提出不同凡响的观点。

二、在文学作品的欣赏中让学生进一步领悟多角度思维

第一组文学作品:《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秋夕》“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杜牧)。这两首都引用牛郎与织女的神话传说故事。《迢迢牵牛星》主题是表现男女因爱情遭受挫折而痛苦忧伤,充满愁苦哀怨,因此他们流露对牛郎与织女被天河相隔一年只能相见一次的同情、怜悯之情。(牛郎与织女一年只见一次,爱情遭到“扼杀”,跟自己有“同命”相怜之感。)《秋夕》主题是表现宫女们深居宫中的孤寂无聊和对爱情的向往,因此她们流露出对牛郎与织女虽被天河相隔,但一年还能相见一次的羡慕之情。(牛郎与织女虽一年只见一次,但他们毕竟有爱情,还能相见一次,而自己在宫中没有青春,没有爱情,寂寞悲惨度过一生。正如唐代诗人元稹所写“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第二组文学作品:《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杜牧)这两首诗都讲到楚霸王项羽兵败,乌江自刎这一历史事件。《绝句》中诗人觉得项羽宁愿站着死,也不愿跪着生,是一个堂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大丈夫的英雄形象,流露出对项羽同情、景仰之情。另外我们可能还会自然地想到霸王别姬,一个将军在战争的最后关头想的不是天下,不是战争,不是事业,而是宝马和美人,项羽这个人太儿女情长了。一个既有英雄气概又儿女情长的人怎能不让人喜欢呢?恐怕当时的女孩子都会这样想:“如果我要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他。”《题乌江亭》作者认为真正的男子汉大丈夫能“包羞忍耻”,以便期待能“卷土重来”,流露出对项羽讽刺、鄙夷之情。

可见人们看问题的角度、方法不相同,而对同一事物,同一题材,各自感受和认识是迥然不同的,所谓“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王国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是这个意思。因此,同一枝花,伤心的人会说“感时花溅泪”;高兴的人会说“它在丛中笑”;憔悴的人会说“人比黄花瘦”;欣喜的人会说“人面桃花相映红”;有人说花是有情的,所谓“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有人说花是无情的,“颠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面对春景,有人高歌“春色满园关不住”,有人低吟“流水落花春去也”;面对秋景,有人但见“秋天万里净,山暮澄江空”的明丽,有人却看“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凄婉。面对秋之枫叶,杜牧感觉到的是一种欢悦:“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白居易感受到的是一种萧条:“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杨显之感觉到的是一片火红:“黄花金兽眼,红叶火龙鳞。”张生感到的是一种忧伤:“君不见满川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感到的是革命的激情:“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片枫叶,牵出多少情思。

三、在练习中激发学生多角度思维

从不同角度分析下列成语的含义:

1.滥竽充数:答案(1)从南郭先生的角度:讽刺有些人不懂装懂,没有真才实学。答案(2)从齐宣王的角度:批判领导不善选拔人才,实行“大锅饭”体制,让一些人有机可乘。答案(3)从乐工的角度,讽刺有些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要个人的切身利益不受损,得过且过,其他人爱怎样就怎样,充耳不闻,视而不见,缺乏社会责任感。

2.班门弄斧:答案(1)讽刺一些人不自量力。答案(2)赞颂一些人不迷信权威,不盲从定论,推陈出新的胆识,难能可贵,勇气可嘉。

3.有志者事竟成;开卷有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知足常乐;严师出高徒;铁杵磨成针(答案略)……对一些成语多角度地分析,就有可能发现蕴涵在其中的丰富事理。角度越多,发掘的道理就越多。

因为学生通过对多角度思维进一步领悟之后,产生跃跃欲试的感觉,设计这一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更进一步加深对多角度思维的认识,独到的发现越多,越能激发多角度思维的兴趣。

四、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多角度思维

思维在文章生成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主要作用,说到底写作是一种思维活动,文章是思维的果实,写作过程应该多样化思维。对一事物从多种多样的角度和方向去观察,就会有多种多样的结果,写作者脑海中就会形成思维的扇形“射击面”。不断地转换思路,进行多角度和多方向思考,探索事物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无疑将会摆脱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从而步入创造性思维的坦途。

比如写《停电以后》,如果只从“停电不好”角度写出停电以后的悲伤忧愁,思维角度就显得单一。我要求同学们变换角度,从“停电真好”这一角度思维。有的同学写出停电以后有时间了,一家人去探访好久不见的爷爷、奶奶,从爷爷、奶奶那又惊又喜的眼神里可以读出老年人需要关爱,从而表现“关爱老年人”这一主题;有的同学写出停电以后一家人改变以往有电时一家人争抢电视频道弄得矛盾重重的情景,举行烛光晚会,从而表现“家庭和谐”这一主题;有的同学写出停电以后走出家门去感受外面的世界,从而表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一主题等,这样主题比较深刻、新颖,内涵丰富且有意义多了。作文主题有了独到的分析,就会闪烁着睿智的光芒,这样的作文就会更精辟,也更出众。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我们应该大胆打破常规,颠覆传统多角度去思考问题,去写作,一定会有许多新颖独到的见解,一定会写出优秀的文章。

当然,学生多角度思维的培养不是靠一堂课就能达到的,需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总之,我清醒地认识到作文教学是艰巨而漫长的过程,可谓任重而道远,我将不懈地努力。最后,我想以《史记・孔子世家》中的一句话作自我勉励:“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参考文献:

[1]朱苓.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迢迢牵牛星教案篇2

【关键词】秦观;《鹊桥仙》;天长地久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鹊桥仙》

作者秦观(1049-1100),早年字太虚,后改字少游,自号邗沟居士,学者称淮海先生,扬州高邮人。北宋文学家、词人。他与黄庭坚、张耒、晁补之合称“苏门四学士”,颇得苏轼赏识。其词深受李煜、柳永影响,风格轻柔婉丽,情调哀怨感伤,被推为北宋婉约派代表词家。

《鹊桥仙》,又名《鹊桥仙令》、《广寒秋》、《忆人人》、《金风玉露相逢曲》。《风俗记》载有:“七夕,织女当渡河,使鹊为桥。”当为此调最早取名所本。又据《钦定词谱》,此调有两体,一为五十六字,一位八十八字。五十六字者始自欧阳修,八十八字者始自柳永。两体皆为双调。此词五十六字,上下片各五句,两仄韵。

纤云时仿佛,渥露沾我衣裳,七夕妇女结彩缕。牵牛星大如缶,捎带一心离恨。夜来坐几时,银汉横空万象秋。金风入树千门夜,玉露方圆,犹胜人间去不回。柔情不断春如水,亦真亦梦度佳期。鸾扇斜分凤幄开,星桥横渡鹊飞回。缠绵情思绕日长,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至死不渝。

词的上片写佳期相会的盛况,起句“纤云弄巧”从《诗经》“终日七襄,不成报章”及《古诗十九首》中“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等句而来,但能遗貌取神,构成一幅美丽图案。次句“飞星传恨”写的是牛郎。飞星,指的是牵牛星。七月初秋,天朗气清,牵牛星显得特别明亮。它闪烁不定,好似要飞过银河,向所爱的织女星传递终年相隔的离恨。这两句是对偶句,传达的感情沉稳而又深情。男才女貌,这是一桩本应美满的婚姻,却因为一些外部因素硬生生地导致了别离。短短八个字,用墨经济、笔触轻盈,点出了时间、环境和人物。而“银汉”句,说明两人由分别走向了相逢,“迢迢”二字展现了银河之宽和牛郎织女的相见之难。“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他们心中的离恨,也像迢迢银河那么悠远绵长。以水喻恨,在秦观之前也有。南唐后主李煜的一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希望流水能够带走自己的三千烦恼丝。换了环境、换了心境,“银河迢迢”,不能够相见的牛女此时是怎样一种无奈和烦恼?“暗度”指的是暗中度过,渲染了一种月色朦胧的氛围。情侣的幽会也通常都选取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此处采用的是暗色调的笔法,和牛女的心境是相吻合的。

“金风玉露”二句又表现了久别重逢的情侣骤然相遇的欣喜之情。这一句也是词上片的感情的高潮。这样一场等待多时的相遇,能胜过人间无数的次的欢聚重逢。他们虽然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一旦得以聚会,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下片则是写依依惜别之情。“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分手之时的人世间绵绵柔情,像迢迢的银河那么温柔、那么悠长。如约而至佳期的短暂相逢却仿佛像是作了一场梦。这场相会是短暂的,他们久别重逢后的那种如梦如幻的心境却是那么真实地让人心痛。“忍顾鹊桥归路”一句中的“忍”字,将满腔哀怨和离情别绪点染出来,让人痛彻心扉。临别之前,牛女都望着鹊桥,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无比留恋,让人感到无限的怅惘。最后“两情若是”二句对牛郎织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两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卿卿我我的朝欢暮乐?真正相爱的人,又何必在乎这样的距离,就算是天涯海角,也要永远相爱。正如同白居易《长恨歌》中描写的那样“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我们的心已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奈何多远的距离也无法将我们分隔。

词一向被视为“艳科”,秦观的这首《鹊桥仙》的题材虽然是爱情,然而词风婉约却不婉媚。以神话故事为题材,却赋予了它现实意义。它句句写天上,句句写双星,而又句句写人间,句句写人情,天人合一,在神话中揉进生活的现实,成为了千古绝唱。

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诗?小雅?大东》中写道:“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彼牵牛,不以服襄。”《诗经》将牛、女二星从天文星象引申到人事,为此后牛郎织女的美丽故事奠定了基础。

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这一天相传也是牛郎和织女相会的日子。民间传说中,父母早逝,牛郎由兄嫂一手带大,却又在兄嫂家里受尽了虐待,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一天,老牛突然开口说话,教他如何娶织女作妻子。仙女们下凡之后在水中沐浴嬉戏,老牛偷走了织女的衣服。当别的仙女穿上衣服飞走了之后,只剩下了织女。牛郎把衣服还给织女,并恳求她作自己的妻子。织女答应了。婚后,他们男耕女织,相濡以沫,还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后来,老牛将要死去,叮嘱牛郎留下自己的牛皮关键时刻可以用。织女和牛郎忍痛剥下牛皮,并且将老牛埋在山上。织女私自下凡和凡人婚配触犯了天条,王母娘娘派天兵天将去抓回织女。牛郎见织女被抓走了,披上牛皮带上两个孩子就去追赶织女,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簪子在天空一划,一条波浪滚滚的大河就横亘在牛郎面前,阻挡了他的去路。从此以后只能和织女遥遥相对。天长日久,感情依旧。终于,王母娘娘答应他们每年七月初七相会一次。此后,每逢七月初七,就有喜鹊飞到天上去,在银河为牛郎和织女搭起一座鹊桥,让他们相见。

云彩在天空中变幻多姿,牛郎织女只能在银河两端遥遥相望,等待着七月初七的相遇。金风玉露相交溶,良宵转瞬即逝,却胜却了人间许多日日相见却不珍惜彼此的伴侣。片刻缠绵的情思,如同天河里流动千年的河水,绵绵不断。水气氤氲之中,看不清你模糊的面容,却能够聆听到你内心的柔声呼唤。

这首词歌颂的是真纯持久的爱情,同时也是对封建社会中男女之间虚情假意的一种有力的批判,也是对压制男女之间真挚爱情的封建礼教的一种抗争。这种爱情观,到了今天也仍然值得肯定。

古时候的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封建礼教制度拆散了一对又一对有情人。《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和贾宝玉,《西厢记》里的张生和崔莺莺,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和朱丽叶,他们用此生不渝的爱情感天地泣鬼神,虽然相爱的路上沟壑纵横崎岖不平,但他们并没有在曾经拥有的慰藉中浅尝辄止,退缩不前,而是以飞蛾扑火的决绝和勇气成就了爱情的执着和永恒。秦观的《鹊桥仙》为我们诠释的就是不求一朝拥有、只求天长地久的爱情观。在天长地久的相伴中,能够享受令人心悸、颤栗的时刻,品味甘之如饴的甜蜜,在短暂的离别中饱饮相思,也能让人体会到波澜起伏后平淡的滋味。

在现实中,有许多两地分居的“候鸟夫妻”,因为某种原因不能在同一个城市,只能够在节假日的时候千里迢迢来相会。就像被天河阻隔两地的牛郎织女,没有朝朝暮暮的守候去经营天长地久的爱情,然而他们却能够在“小别胜新婚”的短暂别离中保持爱情的新鲜感。也许有人会苛责这种只求曾经拥有爱情观,认为这是双方对爱情不负责任的表现。如果两个人拥有了爱情,就一定要长相厮守、陪你一起到老。试问谁不想和爱人一起天长地久、海枯石烂呢?奈何现实残酷,这只是人们对社会现实的一种开解。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平平仄仄的文字在宽广的银河上架起的不仅是一座鹊桥,而且还是一道永不消逝的爱的彩虹。有了那座鹊桥,有了那道彩虹,我们更加坚信世界上还有真爱,坚信还有心与心的天长地久的守望,常以此告诫自己爱情要经得起长久分离的考验,如果是彼此真诚相爱,心心相印,哪怕是天各一方难以相见,爱也永远不会褪色;如果没有了爱,即使是朝朝暮暮时时相对,也只能是同床异梦、形同陌路。

迢迢牵牛星教案篇3

一、设计模糊性与的创造性“问题式”教学

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又进一步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了,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的依恋与心酸。

二、设计自助式开放性“问题式”教学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而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时,也应抓住有利的时机,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

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若是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总还有个理由来消释,但是明明只有咫尺之间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三、设计虚拟性“问题式”教学

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因素应该是学生潜能的极大发展和学生人性的极大凸现,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激发学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而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删削式”,故意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而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也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逗”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达到了高潮。学生分为两大阵营,一方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是忠贞不渝的,他们既然有“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铮铮誓言,而且为之不惜以死抗争。虽然在同母亲的第一次交锋中,焦仲卿无奈地接受母亲的安排而遣兰芝归家,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深受封建礼教和家长制毒害的文弱书生的懦弱性格,但从原诗中最后“自挂东南枝”更能看出他为了爱,也敢于背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训,他们真挚的爱情和焦仲卿的叛逆精神正是兰芝能够回来的保证。

迢迢牵牛星教案篇4

【关键词】感受 联想想象 分析思考 兴趣 个性解读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主张语文阅读个性化。文学作品个性化解读,是由文学作品本身内容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决定的。文学作品以形象表现社会,反映人生,而形象本身的内涵是多义的、丰富的。阅读者即学生,他们的性格、学养、阅历等又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对同一形象会产生不同的联想想像,不同感悟,这又正是文学作品的价值所在,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阅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独特的、个性的、有价值的理解,从而提高阅读效果。以下四点做法是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点滴尝试。

一、在教学中鼓励学生深刻感受作品,走进作品,回归真实,从而培养学生阅读个性。在教学中努力使学生在自我阅读的基础上重新推开一扇窗户,领略到更加美丽的风景。例如在学习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这首词时,有的学生从写作这首词的背景进入,有的从作品内容进入,有的从文中景物进入,有的从反映词人思想感情的冷热字眼进入,有的从词中意蕴丰富的名句进入……于是乎,个性的阅读异彩纷呈:李煜的身世、生活经历、创作该词的背景;春花秋月、小楼东风、月下故国、雕栏玉砌、已改朱颜;加重的读音:“了”、“不堪回首”“愁”等;意蕴丰富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学生们在个性的解读中了解了李煜真切、深沉的故国之恋。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了个性阅读的平台,学生真正走进了作品,才会有个性的体悟。

二、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联想,随时收集个性的思想火花,培养个性的阅读方式。记忆犹深的是,在讲“雨后的青山,是泪洗过的良心”时,学生均有同感,觉得谢冰心的比喻实在是清新鲜活,一位喜欢“咬文嚼字”的学生振振有词:雨后的青山是有颜色的、有形象的,而良心是摸不着的、看不见的。聪明的作者,却拿抽象的良心,来比拟具象的青山,真是妙极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有位同学马上有了反应,联想起李煜之“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是抽象的,却用了具象的一江春水来写,抽想的情感形象化了,这和雨后的“青山”是泪洗过的“良心”同工异曲。水面激起了浪花,就再也难以平静下来了:李白“白发三千丈”之愁;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的许多愁”;“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之深情”等等。于是在想像联想中翩然,熠熠的火花渐渐积累了起来:原来抽象的情感也有长度、深度、广度,还有了重量,它是如此的形象逼真,既有具象,又有质感。联想思索中,我们感悟到了个性阅读的乐趣,新的体悟,新的解读,新的思维漫延开去――同学们竟想起了贺铸的《青玉案》:“试问闲愁都几许?”,原来“闲愁”如“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思维想象联想中,学生的个性阅读拉开了序幕。

三、仔细寻找矛盾,正确分析,使阅读个性的能力在思考中得到提升和发展。例如在教学《虞美人》一课时,我就有意引导学生寻找矛盾:“春花秋月”本事美好的事物,词人为什么希望它“了”?矛盾中细细思索,《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豪放气势与末句的看似消极的“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之间的矛盾也就迎刃而解了。当学生用自己的积淀和情感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课本知识与自己阅读有机串联起来时,就会获得独特感受,享受到了阅读个性带来的愉悦。当学习《迢迢牵牛星》这首古诗时,有学生提出“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与“牵牛星”相隔遥远,而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那么,如何理解这里“远”与“近”的矛盾呢?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的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清且浅”;还有学生认为:表面相隔遥远,但却“胜却人间无数”,虽是用一年的时间来守望一日的团聚,但年年岁岁有今朝,岂有“今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的悲怆,不仅重新阐释了短暂与永恒的矛盾,还有了理性的思考。在矛盾的自圆其说中,阅读个性的品位逐步在上升。

四、学生有了个性阅读的入场券,有了个性阅读的平台,有了个性阅读的兴趣,对文学作品主题就会有个性的理解。在阅读教学中,努力“逗”起学生探究个性阅读的热情,让他们能充分享受个性阅读带来的独特乐趣,深深体悟到“米洛斯的维纳斯”也能带给我们一种美,它是一种缺撼美。阅读鉴赏再也不去追求所谓的标准答案了,在分析狄金森的《篱笆那边》里的“上帝”形象时,学生的思维不再固定在“权威、正统、禁锢者、冷面统治者”上面,学生各抒己见:不是所有的追求都值得赞赏,不是所有的上应该退休,当我们所向往的,所追求的并非真正美好事物时,上帝的“骂”就不再是无理的指责,而是理智的劝告了,故此,在现实生活中,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上帝”和“孩子”的组合,真正完美的人生,不但应该有一半“上帝”的理智,还应该有着一半“孩子”的激情。个性的解读,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加快了把知识转化为语文能力的训练进程,学生的鉴赏能力上升至一个新层面,学生受益匪浅。在探究“造成祥林嫂人生悲剧的原因”过程中,既有个性的解读,又兼顾解读不走向混乱,让学生在文学长廊中尽情遨游,享受个性阅读带来的乐趣。

对每一部文学作品,每个人都会“各以其情而自得”。即使同一部作品,也有很大的“个性”。所以我们只有在教学中不断培养阅读个性,才能使学生随着自己生活阅历的不断丰富,最终获得愈来愈多的个性解读。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调动思维,丰富想像,开阔视野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看来,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个性阅读已经成为能够给老师和学生同时带来独特享受的一门艺术了。

【参考资料】:

1、《语文教育学引论》。(主编:阎立钦。副主编:倪文锦。高等教育出版社)。

2、《高中语文课文分析集》(主编:顾振彪等。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

3、《语文课程新探》(主编:陆志平。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4、《中国现代文学采英》(湖北教育出版社)。

迢迢牵牛星教案篇5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把学生从传统的被动的受教育地位转变到主动的求知地位上来,在教学活动中,做到"教学做"合一,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养成自觉地寻求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为此,我选择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为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1.更新理念,转变角色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有责任感和神圣感,打破"师道尊严"的圣框。学生是否发挥学习主体作用与教师的态度密切相关。一般学生总喜欢笑口常开、和蔼可亲、幽默善导、宽容赏识的良师,而心底里拒绝神情严肃、心胸狭隘、苛刻责备、讽刺挖苦的教师,所以教师更新理念,改变角色非常重要。学生的学习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对象观,摆正自己与学生的关系,放下架子,放松面孔,创造和谐融合的课堂气氛,以民主、平等的态度面向全体学生,用真情实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课堂成为学生表演的大舞台,教师只起点拨引导的作用。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他们敢不敢问,愿不愿问,善不善问,取决于我们教师教学的成败。

新时代提出的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学生在积极学习的过程中,开动脑筋,学会学习。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逐渐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各方面素质得到全面发展,成为时代需要的合格人才。

2.钻研教材,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教材是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依据。如何用好、用足教材,让学生喜欢教材、喜欢学习,是首先值得考虑的问题。在对教材深入研究后我发现新教材更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培养,对一些语文知识点要求不够清晰、明确。如七年级教材注意培养学生预习习惯、边阅读边思考的习惯、通过各种方法理解词语的能力,注重学生对课文独特的感受。但对一些知识点在练习中虽有所反映,要求却不够明确,如标点符号的使用、比喻句、疑问句、反问句、设问句的了解、句式的训练等。有了对教材较为正确、清晰的了解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就能扬长避短、课内外互相补充,使教材更加完善。

教材中的阅读课文,针对不同的教学目标、学习要求如何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一致,不至于挖得深、学得难,让学生觉得无话可说、无感可发,这又是另一个摆在面前的难题。我觉得这时教师就要对你的学生真正地有所了解,知道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的、什么是他们感兴趣的、怎样设计通过他们的思考、合作会有真正的提高。只有这样,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教师才会有一个正确的教学预测,使教案更贴近学生、更合理。我想,这也是从学生的"学情"出发进行备课的一个方面吧。当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学习情况不断调整。

3.结合课文,参照比较,开阔视野,启迪思维

比如笔者教《死海不死》这篇科技小品,让学生了解了死海的成因和变迁,使他们对海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笔者趁热打铁,印发了与课文相关的文章《未来海底世界》(选自《中学生之友》)这篇融科学性、文艺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小品文与课文放在一起阅读,在内容上与课文互为补充,写法上又可以参照比较,让学生在学过的课文知识的基础上,比较这类文章的异同,这样不但能了解学生掌握课文知识的情况,而且对丰富学生知识,开阔视野,培养能力,启迪思维都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因所比较的文章富有趣味性,能引人入胜,这也就调动了学生自学的积极性。

4.课内教学与课外研究相结合

比如笔者教《向沙漠进军》这一课,在课堂上先引导学生在课文阅读中掌握"改造沙漠、化害为利"的主题,即以此作为点,并印发《绿化沙漠开发沙漠》的通讯报道作为参考,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化害为利"的重要性,进而指导学生课后寻找防止水土流失、搞好生态平衡、治理环境污染等方面的资料。要求学生联系本地实际,以《谈××公害及治理》为题,着重说明一至二种影响生活和生产的公害以及化害为利的情况。由于这样的教学内容既出自课本又超出课本,往往带有基础性、新鲜性和趣味性,所以很合学生的口味,大大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个个兴致勃勃、跃跃欲试,后来笔者还为此开了专题报告会。

5.让学生之间进行心灵交流

在学习过程中,语文学习活动更多的是一种开放的群体活动,因而多个参与学习的个体之间的交流、沟通在学习中的作用至为关键。个体之间寻求心灵的契合点,从而形成一种以自主为前提,相互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已经深入人心并广为实施。语文学习是一种内化知识从而陶冶情操的活动。对于同一文本的体验而言,个体之间势必存在差异,甚至比较巨大;当几个学习者在一起进行交流、探讨后,可能每个学习者的体验就会更深一层。不同的学习者因性格、爱好、情感、阅历、知识储备的不同,学习中势必产生效果的不均衡性,这就需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积极的、健康的)去感染学生,诱发和激励学生的良好的情感体验,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可以说,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6.教师要把爱贯穿始终,进行情感教育

产生教育艺术和方法的根源及基础是爱心。情感的培养仅依靠命令行不通。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就要热爱并关心学生,让学生充满希望,这是德育实效发挥的基础。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培养学生道德品质非常重要,这一点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都深有体会。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应当成为孩子的朋友,深入到他的兴趣中去,与他同欢乐,共忧伤,忘记自己是老师,这样孩子才会向老师敞开他的心灵。"这也对所谓的"亲其师,信其道,乐其学"的较好的阐述。以爱为前提而建立的充满尊重、信赖和理解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一定会使学生对语文课的德育内涵有深刻的体验,从而在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树立高尚的社会理想及远大的科学志向。

迢迢牵牛星教案篇6

语文课堂最忌讳大而不当的问题,在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高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较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这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然的境地。同时,语文课堂提问也应杜绝那些“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提问法,为提问而提问,提出一些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小而琐碎的难题,让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号前疲于奔命而又难以实现思考的价值。上述“头轻脚重”和“头重脚轻”两种形式便是课堂提问容易陷入的误区。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既有趣味性、挑战性又有充分的延展性。我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尝试以下五种提问方式。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在读者阅读鉴赏的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换言之,都如断臂维纳斯,有一种残缺的美感,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多元是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一种存在的客观现实,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推开一扇窗子,看到更美的风景。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我又进一步提出:“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他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上,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他身边伴读书的添香红袖,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清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的心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丈夫作别。此情此景,情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真正的情感,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的依恋与心酸?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视、电脑普及率提高,家庭教育得到重视与完善,这些渠道所传输的信息量非常大,且丰富多样,价值观念千差万别,等等,它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时应抓住有利的时机,浓墨重彩,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

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有的学生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不能说我想你/而是/彼此相爱/却不能够在一起。”若是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总还有个理由来消释,但是明明只相隔咫尺之间,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师生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即课堂上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大胆讨论,上台陈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有利的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引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让他们能“仰而弥坚”――越坚,钻得越起劲;“钻而弥深”――越深,就越锲而不舍,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丰子恺先生的《给我的孩子们》时,在分析“孩子们”这个形象时,在学生的思维固定在“孩子们爱哭爱笑爱胡闹爱争辩,从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正是他们真率、自然、热情的表现”时,我顺势提出一个疑问:人生有很多阶段,是不是每个阶段都可以像孩子们那样率性、随意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走向更远更深。经过积极思考讨论,学生们谈了自己的见解:孩子们因为没有负担,无忧无虑,所以可以随心所欲,而成人之后,有家庭的负担,社会的责任,有很多不得不去做的事情,不可能随心所欲;社会有很多规则,人生活其中必须遵循,如果一味地像孩子那样,否定规则,则结果自然会造成一种无序的世界。在《悟空传》里,孙悟空正是要一种绝对的自由,他棒杀唐僧,打破五行的秩序,但是当一切的规则都消失了的时候,他只剩下了自己,所以,他最后只能让自己在焚毁一切的天庭大火之中成为一块石头。一个喜剧,一个悲剧,但其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深邃的哲理:规则是必需的,完全放弃规则,只能酿就悲剧。事实上,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理智和孩子的组合,而真正完美的人生,不但应该有一半成人的理智,还应该有一半孩子的激情。

四、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语文课堂提问的目的应该是极大地发掘学生的潜能,极大地凸显学生的人性,使学生感到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激发最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改变过分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教师如果能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删削式”,故意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而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也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七年级下册“名著推荐与阅读”的是《西游记》,对这部小说的情节,学生是如数家珍,一清二楚,人物形象分析也不难,书后思考题一会儿就解决了。我提问:“你敢于向吴承恩挑战,改写小说中的某个片段或某个情节吗?”这个提议一出现,立刻引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达到了高潮。有一组学生改写的是“孙悟空偷吃人参果”,小说情节是孙悟空偷了四个人参果,又推倒了人参果树,被镇元大仙抓住,后来请观音菩萨用“甘露水”救活了果树。学生改后的情节是:唐僧师徒四人把人参果偷吃了,观音菩萨用“甘露水”只救活了果树,树上一个果子也没有了,菩萨说:“这没有果子的树要它何用?不如重新种植一棵,我保它每年开花,每年结果,而且果子味道鲜美,吃了滋肤养颜、延年益寿。”镇元大仙忙问:“哪里有这样的果树?”菩萨回答:“此果树天上没有,人间仅存,那就是无锡水蜜桃树。”还有的学生改写唐僧念紧箍咒,孙悟空在地上翻滚,念完后拿腔拿调地说:“徒儿啊,师傅这是为你好啊!如不对你严加管教,将来你如何考得大学,如何取得‘真经’,又如何光耀你家门楣啊!阿弥陀佛!”俨然一付苦口婆心的师长模样。这看似随意的修改,却折射出了学生智慧的火花。

五、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迢迢牵牛星教案篇7

鹊噪

鹊灵信仰可追久远。西汉初年编纂的《淮南子》就曾有“猩猩知往而不知来,乾鹊知来而不知往”语。东汉高诱解释说:猩猩见人走过,能呼其名,日“知往”:人有喜事,乾鹊(喜鹊)则叫,曰“知来”。应该说,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确立了鹊灵信仰,其后这一信仰一脉相承了下来:“鹊者,阳鸟,先物而动,先事而应,见于未风之象”;“仰鸣则阴,俯鸣则雨,人闻其声则喜”。

古人认为,喜至则有兆,喜鹊之兆是为“鹊噪”,也即“鹊声”:“时人之家,闻鹊声,皆为喜兆,故谓‘灵鹊报喜’。”喜是个人主观感受之物,因而“鹊噪”所兆之喜也有多种指向。此如《朝野佥载》中记述唐时黎景逸“常有鹊巢其侧,每饭食以喂之。后邻近有失布者,诬景逸盗之,系南康狱”,后闻鹊语“敕果至”事;再如“喜鹊中午叫,表示婚姻吉”的婚姻兆;又如“鹊巢中有梁,见鹊上梁者必贵”的建筑兆等等。但更多的兆喜指向却集中在如下两个方面:

“乾鹊噪而行人至”。

晋代葛洪《西京杂记・卷三》曾记樊哙问陆贾祥瑞应验事,陆贾答曰:“乾鹊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喜。小既有征,大亦宜然。”行人思归与亲盼行人归是人之常情,更是古代文人骚客抒愫的恒定主题:“乌鹊语干回,黄昏不见来。漫教脂粉匣,闭了又重开”;“神鹊神鹊好言语,行人早回多利赂。我今庭中载好树,与汝作巢当报汝”。鹊有传喜之用,游子归里是为大喜,以“鹊噪”兆“行人至”更是情理中事,再由“行人至”延伸为客人至更是顺理成章:“其鸣有吉庆事或客至。”

鹊兆升迁。

晋干宝《搜神记》卷九曾记:“常山张颢,为梁州牧。天新雨后,有鸟如山鹊,飞翔入市,忽然坠地,人争取之,化为圆石。颢椎破之,得一金印,文日:‘忠孝侯印’。颢以上闻,藏之秘符。后议郎汝南樊衡夷上言:‘尧舜时旧有此官,今天降印,宜可复置;’颢后官至太尉。”仕途升迁,是古代读书人的黄梁痴梦,以兆喜之鹊映兆升迁更是合乎情理。正因为鹊兆升迁,所以人们又称预知升迁的人为“喜鹊”:“窦申者,参(窦参)之族子。累迁至京兆少尹,转给事中。参特爱之,每议除授,多访于申,申或泄之,以招权受赂。申所至,人目之为喜鹊。”

鹊桥

除了以“噪”兆喜的鹊灵信仰外,在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故事中,喜鹊又有搭建“鹊桥”之能。民间传说织女七夕渡银河与牛郎相会,喜鹊上天搭起引渡之桥,俗呼“鹊桥”。

牛郎织女本是天上二星,其事早见《诗经・小雅》:“维天有汉,鉴亦有光;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此时织女牵牛故事已现雏形。汉时,则现鹊桥情节:“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至南北朝时,牛郎织女故事已与今说无异:“大河之东,有美女丽人,乃天帝之子,机杼女工,年年劳役,织成云雾绢缣之衣,辛苦殊无欢悦,容貌不暇整理,天帝怜其独处,嫁与河西牵牛为妻,自此即废织红之功,贪欢不归。帝怒,责归河东,一年一度相会。”(任肪《述异记》)“桂阳成武丁,有仙道,谓其弟曰:‘七月七日织女当渡河。’弟曰:‘何事渡河?’答曰:‘暂诣牛郎。’至今云:‘织女嫁牛郎也’。”、(吴均《续齐谐记》)

《诗经・(庸阝)风》有《郭之奔奔》诗,中有“鹑之奔奔,鹊之疆疆”句。诗中用“奔奔”、“疆疆(音疆)”形容郭(鹌鹑)鹊(喜鹊)居有常匹、飞则相随的样子。此时古人已有喜鹊相偕而飞的认知。秋高气爽时,喜鹊高翔则又给人留下了无限遐思的空间:“涉秋七日,(鹊)首无故皆髡。相传以为是日河鼓与织女会于汉东,役乌鹊为梁以渡,故毛皆脱去。”别离苦,夫妻之别离最苦:“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反之,相聚喜,别后夫妻相聚更喜:“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在以表现离愁别绪为主题的牛郎织女故事中,为别离一载的牛郎织女搭上鹊桥供其欢愉,非相偕而飞的报喜鸟――喜鹊莫属,'这也更符合国人大团圆的思维惯势。

“鹊桥”的搭建,更多体现了是人类“格物致知”、借他物抒己情的理想表达过程。

鹊登枝

自“鹊噪”而“鹊桥”,经过人类文化洗礼的喜鹊,以“疆疆”之形秀于外,以“鹊噪”、“鹊桥”之灵惠于中或,“报”(喜)或“搭”(鹊桥),喜鹊在确立了其在中国文化中的基本品格的同时,遍登文化之枝,也完成了其为文化报喜鸟角色的丰满塑造:人们摹其形,托其名,寓其义,吟其事。

民间吉利画堪称摹鹊形、托鹊名的典范之作。双鹊对飞或对视,中置古钱图案,以“钱”谐“前”,称《喜在眼前》;一獾仰天而望,一鹊高飞俯视,两相对望,以“獾”谐“欢”,称《欢天喜地》;两只喜鹊登于梅花枝头,以“梅”谐“眉”,称《喜上眉梢》;两鹊相对而视则称《喜相逢》,等等。其他诸如民间建筑、日用物什上更是不乏喜鹊的影像。民间庭院照壁、厅堂屏风多画“喜鹊报春”图,背面雕以鹊形的铜镜称“鹊镜”,画有喜鹊的锦被称“鹊锦”,绣有喜鹊的锦袍称“鹊袍”,形如喜鹊的酒器称“鹊酸”,等等。兆喜之意皆然。

迢迢牵牛星教案篇8

女孩送男孩的七夕礼物魔幻变色马克杯

马克杯在礼物这个领域上是首屈一指的,因其遇温变色的特点让所有的年轻人看其效果而疯狂,你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图片或者照片和文字定制在杯身上面,你设计出来的是什么效果,其做出来的效果和你的设计是相差无几的,和中国传统瓷器上面所印染的图案一样,不退色,能制作出照片级的效果,而且不会由于天气和时间的长久而模糊不清。当你倒入45度以上开水时,印在上面的图片会随着杯身慢慢地变色,浪漫的体验让定制的秘密慢慢揭开,这是很温馨浪漫的一款礼物。

情侣戒指

虽然一般戒指都是男人送给女人的,但是也可以女人送给男人,代表你们的爱情已经升华,你们彼此拥有。

皮带

送一个自己精心挑选的皮带能把男友牢牢的拴住。

浪漫七夕节习俗乞(期)巧技

在中国古代,七夕节是名副其实的妇女节。之所以这么说,主要是因为七夕节的初衷,就是为了祈祝提高女子针织技艺的。在古时,七月七日是姑娘们翘首向往的日子。每到这一天,姑娘们就在夜色来临时设置香案,供奉瓜果,向织女暗暗祈祷,以期能让自己的针织技艺大幅提高,与日俱增。可以说,在七夕节设立的当初,即是以女性为中心的乞巧祭祀活动。

在七夕节,除了乞巧祭祀外,古代的女性也会通过“月下穿针”的竞技活动来庆祝七夕节。据相关史料记载,自唐代以后,七夕乞巧的风俗大为盛行。据说唐玄宗时期为了庆祝七夕节,特意建造乞巧楼,并在七夕之夜置办美酒瓜果祭祀牵牛、织女星后,将九孔针、五色线赐给宫中的妃女,让她们借着月色以穿针引线为竞技,并以能熟练穿过针线的人为“得巧”。古代的七夕节也有“丢巧针”的占卜性游戏。据说在宋代,流行“丢针乞巧”的活动。每逢七夕夜,人们便盛一碗水放置在月色星光下,然后有家里的女性将绣花针丢进水中并让它漂浮在水面,通过星光辉映下的针影形状来占卜判断得巧的多少。

乞(期)贵子

随着历史的发展,七夕节的节日内涵和风俗活动,也在随着时代并因地域的习俗而演变发展。据说在福建东部民间,无论是待字闺中的姑娘还是已成家的妇女都要在七夕节这天虔诚地求拜“织女”。一些新婚的女儿,都要在七夕这天回娘家参拜“织女”,并用红枣、花生、桂圆、瓜子、榛子等作为供品,向织女祈福早生贵子。而一些还未出嫁的少女们,则祈求织女能赐予自己以美貌,并且在将来能找个如意郎君。

有关七夕节的诗句1、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飚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柳永《二郎神·炎光谢》

2、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3、烟霄微月澹长空,银汉秋期万古同。几许欢情与离恨,年年并在此宵中。——白居易《七夕》

4、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清.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5、星桥鹊驾,经年才见,想离情、别恨难穷。——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6、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唐.祖咏《七夕》

7、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唐.孟郊《七夕》

8、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唐.罗隐《七夕》

9、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10、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

11、双星良夜,耕慵织懒,应被群仙相妒。娟娟月姊满眉颦,更无奈、风姨吹雨。——范成大《鹊桥仙·七夕》

12、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明.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13、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晋《七夕夜女歌》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