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养老院社会实践总结8篇

时间:2022-07-23 13:20:36

养老院社会实践总结

养老院社会实践总结篇1

Abstrac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fessional practice has been implemented for a few years in five-year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author had already conducted a survey and discussion on the students with professional practice and the graduate students, analyzed the implementation effect of professional practice and made opinions.

关键词: 中药专业实践;实施效果;调查与问谈;结论与分析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ofessional practice;implementation results;investigation and discussion;conclusions and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G4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7-0228-02

0 引言

我校高职中药专业是面向各类医疗卫生单位、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培养掌握中药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具有从事中药调剂、中药制剂、中药炮制、药品经营、药品检验、药品研究与开发等工作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实践教学是高职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培养的前三年期间,学生已相继学习了公共基础知识及专业基础课程,并正在学习部分专业课程,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中药行业发展现状、巩固和拓展专业知识、提高职业认识、加强职业修养,学校统一组织中药班学生在第六学期进行一次为期一周的专业社会实践。

1 实践教学的内容与形式

专业实践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两种。集中实践的内容包括徐州三江药业、安徽亳州中药材交易中心、援康饮片厂、当地的中药相关产业、连云港中医院及第二人民医院。分散实践的内容包括连云港社会药店及社区医院。实践的形式包括参观、访问、调查、听取讲座、文献检索、交流讨论等。学生实践内容多样,形式多样,这既保证了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又保证了实践的质量性。

2 实践教学的目的

①通过对徐州三江药业的调研,了解医药批发企业的组织经营特点。②通过对安徽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的调查了解中药材及饮片的性状、购销调存等动态经营过程中的特点,感受中药文化的博大精深。③通过对中药饮片企业的调查了解现代中药饮片的加工过程和加工技术,巩固中药炮制课程的知识。④通过对医院的调查了解医院药剂科的组织、结构与功能、人员配备、岗位能力和素质要求。医院制剂室的生产过程及岗位能力需求。⑤通过对社会药店的调查,了解社会药店的布局及结构组织特点,了解开办药店的流程,了解中药消费特点及医药电子商务的发展。

3 实践的路线与流程

专业实践涉及的学生多,行程远、时间长,所以组织必须有序,每位同学都有一本专业社会实践手册,里面布置了每个项目的任务,以便学生有的放矢。整个流程如下:专业实践动员大会、徐州三江药业、安徽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援康中药饮片厂、中医院药剂科、第二人民医院、社会药店、专业汇报、表彰总结。

4 实施效果评价

本社会实践已实施几年,本人随机对已经进行专业实践的学生、已经毕业的学生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及座谈。

5 结论与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及与学生的座谈反馈统计发现:98%学生愿意参加专业实践;87%的学生对实践过程清楚;95%的学生认为对专业认识有所提高;80%的学生有很高的实践积极性;75%的学生认为对后续的课程有所帮助;96%的学生认为开阔了视野;70%的学生认为对以后的工作有帮助;85%的学生填写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基于以上调查分析,我思考如下:

①调查单位方面:学校联系好的单位都是友好单位,他们在接待学生参观调查方面准备充分,能很好的为学生讲解本单位的构成及作用。但学生多,学生咨询的问题多,在加上企业的工作忙,带领讲解参观的人少,这就使企业的讲解及参观的作用会有所折扣。②学生方面:几乎所有学生都愿意参加专业实践,并表现出了很高的积极性,这就给实践的实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针对不同的实践单位,学生表现出了不同的兴趣。对于药厂、医院、安徽亳州中药材交易市场的参观兴趣浓厚,并能很好的与工作人员交流。对于药店的调查兴趣减退。③学校方面:学校通过精心策划,积极组织,从各个方面对学生的专业实践进行全程指导,并进行最后的评比总结,将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实践积极性。经过专业实践,学生的职业技能、综合素养得到明显改善。④老师方面:学校组织专业老师负责全程跟踪指导,并把每个班级分成几个小组分配给不同的老师。但老师数量有限,负责的学生多,很难对每个学生都指点到位。

基于以上的分析,给我的启示总结如下几个方面:

①安全工作摆在首位:本次实践时间长、路程远、人数多且调查任务中,这势必给安全保证增加了难度。所以为了安全考虑,实践之前必须做好安全预案。班级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有一个小组长,带教老师带领几个小组。班主任跟班对全班负责。行动之前统一布置任务,按时集合。学生手机要求时刻保持畅通,以便及时联系。只有加强了安全,本次实践才能得以顺利进行。②选择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时间对实践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我们尽量联系单位不忙的时候进行参观交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参观单位的工作不受影响,而自己的参观又能得到单位的专心接待。我校选择每年的四月份去参观,学生们正好正在学习专业课程,他们又即将走上实习岗位,加上天气凉爽适合出行,这正好达到了实践的目的。③加强考核:恰当及时的考核是对学生实践效果的检验,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积极性。学生的每天调查事项都应明确,每天真实记录调查内容,老师对每天的调查结果进行检查,并和学生进行一天的调查交流,进行及时的指导并打分与总结。过程的评价贯穿始终,这样对学生起到很好的督促作用。实践结束后,各班级进行评比总结,评出优秀小组,并给与物质奖励,这样会极大地调动各小组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实践活动的目的。④多联系几家单位:在校期间我们要抓住这个难得实践机会,多联系几家参观单位,使学生对以后的工作岗位有一些感官的认识,加强岗位意识。使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检验自己的理论水平。⑤加强实践过程的指导:实践过程的主体是学生,带教老师作为实践的策划及指导者,对学生的全程实践起着引领者的作用。带教老师是本校的专业老师,但人数有限,所以要邀请行业的老师进行参与,这样才能保证实践效果的最大化。在实践的过程中,老师既要及时指导也要适时的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潜能及与人交流的能力。

五年制高职中药专业社会实践是我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做得一些探索,实践效果得到学生、老师及单位的一致认可,这既是对学生的今后走上工作岗位的极大帮助也是对我校进行专业课程改革的肯定,收到了预期的效果。虽然在实践过程中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我校在课程改革,在专业认知,在人才培养方面将努力贴近企业、贴近岗位,从而培养出合格的高职生。

参考文献:

[1]宋利华,刘德军.高职中药专业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医教育,2008(04).

养老院社会实践总结篇2

一、前言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实用性和技术性特征决定了其从业教师应该是“双师型”教师,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比如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专业老师不仅要有传授旅游行业知识、教书育人的能力,还要有类似旅行社计调、导游或酒店服务员和主管的专业素质、职业技能和实践能力。那么,如何才能具备“双师”素质呢,有计划地组织专业教师结合自身专业优势,赴与专业教学密切相关的企业进行以专业实践为主的顶岗实践无疑是增强其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培养“双师”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2004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4】12号)明确提出了职业院校教师的继续教育进修制度和企业实践制度,要求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每年脱产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应不少于规定的学时数,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以上时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并作为教师提职、晋级的必要条件。2006年11月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再次强调,“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验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但实际上,高职教师企业顶岗实践制度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工作的推行仍然面临很多困难,造成教师专业实践技能的培养和提升步伐缓慢,“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实质性成效有限。因此,高职院校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现状总体上呈现意识与行为的矛盾,一方面企业顶岗实践制度得到了普遍认同,另一方面教师参加企业顶岗实践却难以推行。

本文结合自身作为高职院校专业老师赴企业顶岗实践的经历,在分析高职院校专业老师赴企业顶岗实践意义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院校老师赴企业顶岗实践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针对性的激励措施,以便高职院校专业老师双师素质得到更好的提升。

二、高职院校旅游专业老师赴企业顶岗实践的重要意义

(一)赴企业顶岗实践有利于拓宽高职教学思路

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的来源单一,绝大多数专业老师进入高职院校时都是综合性大学的应届毕业生,缺乏专业实践经验和必需的专业技能。而高职旅游专业又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假如旅游专业老师能够利用寒暑假时间赴旅游企业顶岗实践,身体力行地介入旅游企业的接待工作和管理活动,不仅可以拓宽高职教学思路,实际感受旅游行业的最新变化,学习旅游服务与管理的实际工作技能,而且可以收集丰富的教学案例运用到高职教学课堂上,提升实践教学的专业技能。以笔者2013年暑假在武汉臻航国际旅行社为期两周的顶岗实践经历为例,笔者不仅参与了一日游活动的跟团活动和会务活动的接机工作,还与旅行社的总经理和计调业务主管关于旅行社具体的业务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座谈。通过这次短暂的旅行社企业顶岗实践,笔者对《旅行社经营与管理》这门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的教学思路能更加体现旅行社行业人才培养所要求的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

(二)赴企业顶岗实践有利于完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在企业顶岗实践时,专业教师可以与企业各部门经理和主管进行座谈交流,可以对往届毕业生和实习生进行跟踪调查,开展专业调研活动,亲身体会企业对高职人才的真实需求,获得企业对人才培养、专业设置要求的具体意见,从而更有针对性确定人才培养方案,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专业课程体系,努力使我们培养出来的高职毕业生在职场上更受企业青睐。以笔者2011年初在深圳宝利来大酒店和2012年初在深圳宝辉商务酒店两次短暂的餐厅顶岗实践经历为例,笔者在酒店顶岗实践期间曾经与酒店中西餐厅的经理和主管进行座谈交流,通过与酒店业界人士的座谈交流笔者深刻认识到我们培养出的高职酒店实习生在开口服务能力和对客服务灵活性方面比较欠缺,于是我们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酒店基础英语口语课程上并鼓励我们的专业老师在日常课堂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和情景模拟教学法多注重锻炼同学们的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赴企业顶岗实践有利于实现学校、老师和企业的共赢

赴企业顶岗实践的教师,一方面,响应学校提倡提升双师素质的政策号召通过企业顶岗实践很好地提升了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另一方面,对学校来说,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通过向企业各部门业务主管学习行业业务知识使学校师资队伍的教学能力得到了改善,同时赴企业顶岗实践的老师作为学校和企业沟通的桥梁使得校企合作向深度发展。再次,对于企业来说,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老师都是重点大学的硕士毕业生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良好的专业能力,可以很好地胜任企业安排的具体工作任务,同时可以更好地领会企业用人需求特点并落实到日常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因此,专业老师赴企业顶岗实践可以很好地实现学校、企业和老师的共赢。以笔者2013年暑假在武汉臻航国际旅行社为期两周的顶岗实践经历为例,笔者通过在旅行社企业短暂的顶岗实践使自身的双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同时,笔者在该旅行社顶岗实践期间,协助旅行社总经理完成了企业在商务会展业务的基础上增设旅行社业务的准备工作并依据自身扎实的理论知识协助企业完善了公司管理制度使公司经营更加规范。另外,通过笔者在企业和学校之间的沟通更好地使该企业完成了实习生校园招聘工作,使得校企合作关系更加融洽。

三、高职旅游专业老师赴企业顶岗实践激励措施

目前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专业老师都普遍认识到赴企业顶岗实践对提升自身的高职教学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由于关于赴企业顶岗实践的政策执行不到位或激励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老师赴企业顶岗实践的积极性并不是很大。笔者结合自身的企业顶岗实践经历和感受针对各方面问题和困难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激励措施。

(一)职称评聘上对企业顶岗实践教师进行倾斜

职称评聘问题是很多高职院校专业老师最关心的事情之一,很多高职院校也出台了相应政策要求专业老师具有了顶岗实践经历才可参加职称评聘。比如,笔者供职的高职院校在2015年“教师企业行(顶岗实践)”活动方案的奖惩措施里明确提出“教师参加企业顶岗实践情况,计入本人业务档案,作为教师职称评定、聘任、个人年度考核的重要指标。凡是没有参加企业顶岗实践的教师、企业考核不合格的教师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教师没有顶岗实践经历的,职称评定暂缓。”但是,该政策的出台并没有很大地调动老师赴企业顶岗实践的积极性,只有少数认识到顶岗实践重要性的老师和即将面临职称晋升的老师提交了赴企业顶岗实践的申请。笔者建议高职院校不能只在职称评聘问题上严格要求老师去企业顶岗实践,还应更好地与校企合作企业沟通更好地组织学校老师赴专业相关企业顶岗实践,同时还应非常坚决地把这项政策执行下去。

(二)健全企业顶岗实践政策,加大执行力度,加强交流与监督

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老师赴企业顶岗实践的积极性不高,部分原因是学校组织老师赴企业顶岗实践的政策不是很健全。比如,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2013年响应省教育厅鼓励高职院校开展企业行的政策号召,很多专业老师报名参加了企业顶岗实践活动,但学校并没有执行落实企业顶岗实践工作量制度严重影响了老师们参加今年企业行活动的积极性。笔者建议高职院校应不断健全专业老师赴企业顶岗实践的政策,学校相关部门和领导不仅积极地协助专业老师与顶岗实践的企业积极沟通并安排好专业老师在企业顶岗实践的食宿问题和具体的工作要求,以及严格落实企业顶岗实践工作量执行政策和监督制度。同时,还应为参加企业顶岗实践归来的老师提供与教职工分享企业顶岗实践收获的平台,这样有助于大家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企业顶岗实践对提升自身双师素质的帮助从而提高大家企业顶岗实践的积极性。

(三)情感激励,对顶岗实践表现优秀的教师提供奖励旅游的机会

很多高职院校专业老师寒暑假赴企业顶岗实践的积极性不高的另一个原因是大多数高职院校专业老师都是刚刚成家生子的青年教师,都想利用教师职业独有的寒暑假时间多陪陪父母孩子并有举家旅游的计划。鉴于大多数高职院校专业老师这个需求,笔者建议高职旅游专业的老师和学校各部门领导可以与酒店和旅行社这些校企合作单位进行合作让他们组织和接待我校优秀企业顶岗实践教师的家庭旅游活动。这样的情感激励,不仅让广大教职工感受到高职院校对家人的人性关怀,还深刻感受到高职院校对教师企业顶岗实践工作的重视,同时还可以为旅游专业的校企合作企业提供新的合作机会和更广泛的客源。

(四)教师企业顶岗实践与科研工作相结合,与企业合作进行实践性课题研究

很多高职院校专业老师寒暑假赴企业顶岗实践的积极性不高的另一个原因是学校并没有具体落实教师企业顶岗实践的工作任务,很多专业老师感觉在企业顶岗实践使只能对企业工作流程进行参观,教师参与企业具体工作任务的机会并不多。鉴于很多专业老师这样的顾虑和想法,笔者建议高职院校的专业老师可以和校企合作单位联合申报实践性课题,这样有课题任务的要求专业老师在企业顶岗实践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课题调研任务,同时还可以与企业人士面对面沟通实践性课题研究思路。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专业老师的双师素质以及企业兼职教师的双师素质,同时还进一步增强了校企双方高职人才培养思路的契合度。

四、结语

养老院社会实践总结篇3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3月21日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国家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大连财经学院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如何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形势下提高教学质量、加快学院的发展,逐渐完成从观念到实践上的转变将成为学校面临的工作主题。为此,工商管理学院针对学校新的理念,要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下简称“社保专业”)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探求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以满足社会发展对于社保专业的人才需求。

二、大连财经学院社保专业现状

大连财经学院社保专业的现状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介绍:一方面从社保专业当前的课程设置介绍;另一方面主要从社保专业学生就业情况介绍。

(一)社保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社保专业是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学科,各高校的学科构建基本成形。大连财经学院社保专业的产生是从人力资源专业分化而来,但是课程设置也同其他高校相似,设置了必修课(公共基础必修课、学科基础必修课和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学科基础必修课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统计学、会计学、金融学等,专业必修课包括社会保障学、公共管理学、劳动经济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和社会保险实务;专业选修课有企业年金、比较社会保障制度、社会调查方法及应用、办公软件实务等课程。不同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在社保专业课程设置上各有区别,如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侧重于管理学领域;吉林大学、北京大学突出社会学领域。大连财经学院社保专业则侧重于管理和社会的结合,而且社保专业在实践教学方面设置了大部分课程都有实践教学课时,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实验室及实训室等缺失,所以实践教学形同虚设,这也是大部分高校的通病,也是导致社保专业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

(二)社保专业学生就业现状。总体说来,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就业状况不是很乐观。根据对大连财经学院2012级至2016级社保专业毕业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调查,该专业的毕业生从最初的30多人增加为40余人。这些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在企业或事业单位,也有个别同学自主创业(如2012级毕业生中有一名毕业生开设一家咖啡馆)和继续深造(考取国内研究生或出国深造)。从事社保工作的毕业生大部分在事业单位工作,但是在我国公务员制度不断改革的今天,社保专业毕业生能够进入政府或相关部门的比例在逐渐缩小,大部分毕业生不得不选择和专业无关或者关系较小的其他岗位。

三、社保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及其存在的问题

(一)社保专业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1、国家政策要求。早在1987年的教育工作会议上,何东昌就提出,“高校不应该单纯地将培养理论研究人员作为主要目标,应当把绝大部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大量需要的从事各种实际工作的人才”。2010年,我国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优化结构办出特色,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2012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也明确提出要加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党的十也提出将引导一部分高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变,这些都是政策方面的要求。

大连财经学院响应国家政策号召,重新定位为应用技术型高校,为国家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而作为大连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的社保专业,在这样的政策指导下必须寻求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

2、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需要与其相适应的人才结构。从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我国正处于经济优化阶段,对于中间层次的人才数量将急剧增长。清华大学有关人员对一些生产企业进行的人才需求类型调查结果表明,明确需求应用型人才的企业占66.2%,需求创新型人才的企业占13.7%,既需要应用型人才又需要创新型人才的企业占9.8%(孔繁敏,2006)。应用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同样的,社保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也迫在眉睫。

3、人口老龄化社会的现实需求。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这也是进入老龄化国家的标准。据预测,本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峰值,超过4亿,届时每3人中就会有一个老年人。在前我国老龄化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养老不仅涉及到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还需要针对老年人的心理、医疗等多方面的专业护理。此外,我国养老服务队伍整体素质较低,从业人员没有专业培训,远不能达到当前养老事业发展需求。这也要求社保专业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可以以此为侧重点,培养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满足当前老龄化的需求,这也为大连财经学院社保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需求。

(二)社保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不明确,较“宽”,并且与社会需求脱节。当前大连财经学院社保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通晓中外劳动和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专业基础知识扎实,业务知识面宽,能从事劳动就业、人力资源管理、社会保障与商业性保险运作与管理的应用技术型人才。首先,这个培养目标最终定位在应用型人才上,但是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仍然是以理论为主,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其次,培养目标较“宽”。在很多高校的专业培养过程中存在宽窄不均现象。而我院的社保专业培养目标较宽,既有劳动就业领域的人才,还有人力资源管理的人才,甚至还有商业保险方面的人才。这种宽泛的定位目标无法引导专业的特色建设,也会浪费资源,导致与市场需求脱节;最后,由于缺乏对社保行业的深刻理解,使我们在制定培养目标时,与社会需要无法匹配,导致大量毕业生就业困难。

2、课程体系建设不科学。在培养方案的课程设计上,注重理论而轻视应用。理论课程较多,忽视了应用型课程。课程更新速度慢,在当前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没有开设新的课程来满足社会需求。除此之外,也没有足够的实践教学与社会工作相联系,保证学生相关技能的学习。

3、师资队伍建设不完备。社保专业作为在我国开设时间较短的新兴学科,社会保障师资力量较为薄弱。随着社会保障事业迅猛发展,各高校纷纷开设社保专业,社保专业师资缺口较大,这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大连财经学院社保专业老师梯队远未形成,尚缺失高职称人才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

4、培养条件和设备缺失。传统高校专业培养主要依靠图书馆或者其他资料来保证学生学到足够的知识,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就需要应用型的条件和设备来保障。专业应用能力、专业实践知识很难通过理论教学与课堂教学来实现,而主要需要依靠实验室或者校外实践教学实现。而我院社保专业迄今为止尚且没有实验室,也没有专门针对社保的教学软件,而一些校外教学实践也尚未得到落实,这也致使本专业学生严重缺乏实践技能和经验,最终导致就业困难。

四、大连财经学院社保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探究

(一)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社保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就是完成社保专业培养目标,明确的培养目标,才能为后续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依据和基础。培养目标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另一方面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为谁培养人是涉及培养的人才专业领域,重点是专业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是涉及专业的针对性问题。针对大连财经学院社保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结合社保专业的情况,专业下属于工商管理学院,同时是从人力资源专业分化出来的专业,我们可以注重培养企业社会保险、企业福利和企业劳动关系为主的专业人才,注重这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教学。

(二)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1、可以对重复课程进行整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很多课程之间有一些重复性内容,这样每门课程就会出现重复性教学,导致教学资源的浪费。所以在课程设置时,可以考虑一些重复性章节,进行实践性教学。

2、不断更新教学课程体系。社会保障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只有不断适应国内外发展,不断更新课程内容,才能与世界接轨,与社会需求人才接轨。可以根据社会发展开设一些社会保障发展前沿的课程作为学生的选修课,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时时更新国家的各项政策措施,保证学生得到最新的内容。

3、增设校内实践仿真模拟课程。社保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学院可以通过引进社会保障软件等来进行模拟实践教学,模拟社保大厅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以社会保险为例,我们可以以政府和企业为切入点,使学生了解整个工作流程。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1、学校要加强社保教师培训力度。对我们现在的任教教师加强校内培训和校外实践,主要方式包括参加学术会议、教师进修、企业挂职锻炼等,既可以提高我们的理论基础,了解社保发展的前沿动态,也能了解校外社保业务的实际运行,增强我们的实践教学能力,与社会紧密联系。

2、增加企业实践教师。学校和教研室可以引进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作为社保专业实践教师,为社保专业学生讲述实际工作过程,并定期开设讲座,使学生能够增加对将来就业和工作的了解,增强学习积极性和动力,也便于培养适合社会的人才。

(四)加强专业实验室建设和实践基地建设

1、社保专业可以建立“社会保障信息管理系统”专门实验室。使学生可以模拟操作,进行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的实训操作,提高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社保工作的能力,提高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2、社保专业应从多方努力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建立通畅的实习渠道。例如,学校可以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系,让学生参与他们的调查工作,并推荐到相关部门实习。

3、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让学生能够通过校内外实践基地锻炼实际操作能力,提升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毕业后的就业打好基础,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主要参考文献:

[1]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重要文献[M].海南出版社,1998.

[2]季诚钧.应用型人才及其分类培养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06.6.

养老院社会实践总结篇4

人人培养,技能为先

实践中,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根据独立学院办学定位、经济发展及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结合独立学院生源特点,将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具体化,即“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突出对专业技能的培养,把人才培养定位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变能力上,使学院人才培养定位除要求具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外,还要求学生具有较强动手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很快适应所在单位工作要求。

为此,学院强调高素质“技能”的培养,但又不唯“技能”为上,特别注重课程体系结构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社会需要为导向,根据学生反馈和社会调研,不断调整和改进,做到了课程设置合理、逻辑关系明确、知识衔接有序、涵盖内容广泛。

根据人才培养定位的需要,学院将整个课程体系设置为三类模块,即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和实践模块。基础模块主要是给学生做好专业知识的铺垫,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前期积累。专业模块是学生应学好的主要专业知识,是学生应掌握的主要技能。实践模块主要是对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进行培养。

同时,学院从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出发,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性课程的学习和研讨,在专业课程中设有单元实践、阶段性实践、课程总体实践和课程融合实践。通过这些实践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总体素质。

教学改革,创新求变

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实践育人方案的贯彻落实,教学改革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为此,学院反复进行教学改革论证,探索出了一套先进的教学理念。

课堂教学改革,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作用。学院通过先进的课堂教学设计,既保证课堂改革落到实处,又保证不走偏、不变味。教师改变了以往“以讲代学”“以讲代练”的现象,“讲”为“学”服务的意识有所提高。

实践表明,先进的课堂教学设计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便于学生动流、思维碰撞、分享观点,同时,积极引入“学习小组”等竞争模式,便于学生的互动,也便于教师分别指导,进而打破了教师“一言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师“主宰课堂”,实现了教师“主导课堂”、学生自主学习新方式。

教学内容改革,先进性、科学性决定成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人才培养方案会定期予以修改。实践中,学院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变动不断修改教学内容,特别是对会计学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大胆改革。该专业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注重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同时,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过采用情景教学、案例教学、参与式教学等方法,使学生的实践技能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为其未来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强化师资,提升专业教学水平

建立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院专职教师中青年教师偏多,且多数青年教师从校门到校门,没有实践经验。为此,学院要求青年教师从多种渠道、采用不同方式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并鼓励他们到企事业单位实习并考取相关资格证书成为“双师型”教师;定期聘请企事业单位资深人士来校讲学,交流经验,传授技能。

建立“老带新、结对子”的青年教师培养模式。学院青年教师任教前,需通过省、校组织的教师资格岗位培训,进行试讲合格后方可上岗授课。在授课过程中“老带新、结对子”,指定专业老教师与青年教师结对子,以课前指导、课中视听、课后点评等方式方法,不断提高青年教师的授课水平。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升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为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能力,学院积极鼓励青年教师“走出去”到各企事业单位、实践教学基地等去走访、调研、指导学生实习,使他们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另外,学院还以“请进来”的形式请其他院校的学者和社会知名专家来讲学,将前沿理论和观点、实践经验和方法等请进来,丰富教师视野的同时,也能使教师有机会了解、接触社会,增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和交流。

鼓励青年教师提高自身水平。学院积极创造条件,努力营造学习氛围,鼓励青年教师进一步深造,通过进修、考研、考博等提高教师自身的学历、学识水平。通过主动学习丰富教师的知识结构和学识水平。

此外,学院还鼓励青年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竞赛活动,如说课、讲课、多媒体课件制作、教案评比等,在积极支持教师参加的同时,给予一定的技术指导,促进了他们教学水平与职业能力的提高。

实践教学,强化动手能力

课内单项实验。课内单项实验包括单元实验、阶段性实验、课程总体实验和课程融合实验。单元实验在每一单元完成时进行,阶段性实验在某一知识点完成时进行,课程总体实验在课程完时进行,课程融合实验在相关主要课程完成时进行。通过这些实验,使学生的实践技能渐次形成。

业务场景设计。为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学院在相关课程中安排一部分业务内容,把这些业务内容的处理交由学生进行。先由学生组成业务处理组,分工合作,提出解决方案。要求做出任务完成计划书、责任人岗位分工任务书、任务完成路径设计书和总结建议书。通过这项活动,使学生的创造技能得到真正发挥,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自己的不足。

社会调查和实习。学院从二年级开始要求学生每个假期都要参加社会调查,内容涉及经济管理等各方面,弥补学生社会经验少的缺欠,同时要求学生写出调查报告。三年级学生还要参加社会实习,充分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学生在实践教师的指导下,参与到实际业务中去,为就业提供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储备。

校内综合实践。校内综合实践是在学生将全部专业课学完,临近毕业前,将学生的知识综合在一起开展的实践,这次实践不仅包括基本业务训练,还包括一些内容较难、综合运用较为复杂的业务练习。通过综合实践,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基本达到用人单位直接上岗的要求。

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学院在校内建立一系列专业实验室,包括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金融综合模拟实验室、第三方物流实验室、财务管理实验室、审计实验室、ERP实验室和沙盘模拟实训室等,并于2011年被评为“吉林省省级会计与财务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这些实验室的建设对课内单项实验和校内综合实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对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养老院社会实践总结篇5

湖北工业大学于2014年寒假实施了为期两周的假期实践教育活动,覆盖全校所有学生。通过总结和完善,学校进一步出台了《湖北工业大学短学期制实施方案》,在2014年暑假实施了更为周密的实践教育活动方案。电气学院结合学校总体部署,制定了《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2014夏季短学期实施方案》,并据此落实实践教育活动的各项工作,工作过程及特点值得探析。

一、准备与实施

(一)明确分工,宣传动员。为扎实推进2014夏季短学期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电气学院成立了2014实践教育活动工作小组,明确各单位的分工和职责。学院于2014年6月26日前分别召开了各年级班导师工作会及班长会,向班导师和各班学生传达了本次践教育活动的意义、具体安排和要求。以班级为单位,由班导师负责事先统计各班学生的实践意向,并对每个学生的实践计划给予必要的监督和指导。

(二)知行合一,明确思路。电气学院2014夏季短学期实践教育活动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知行合一。学院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培养计划的学生实施不同的实践教育工作重点,力求做到因材施教。

(三)认真考核,总结调研。考核工作分为班级考核、学院遴选和校级推优三部分。班级考核由班主任和两名专业老师负责,答辩成绩分为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5个等级。每个班推选出两个较为优秀的实践个人或团队,学院依据各班推选出的优秀个人或团队所提交的相关材料遴选出院级优秀个人或团队,并向学校推送一定数量的优秀实践个人或团队。

学院将短学期实践教育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将优秀实践案例材料汇编成册。学校和学院安排领导干部到指定班级调研实践教育活动的具体开展情况。

二、实践教育活动结果及分析

(一)实践教育活动数据。电气学院共有54个班级,共计1865人,各班于8月31日举行答辩总结会(其中1人未参加答辩)。全院有176人开展科技创新类活动,占9.4%;1033人开展社会实践类活动,占55.4%;435人开展实习实训类活动,占23.3%;220人参加考研学习,占11.8%。其中,2011级571人,56人开展科技创新类活动,占9.8%;134人开展社会实践类活动,占23.5%;161人开展实习实训类活动,占28.2%;220人参加考研学习,占38.5%。2012级650人,69人开展科技创新类活动,占10.6%;415人开展社会实践类活动,占63.9%;166人开展实习实训类活动,占25.5%。2013级643人,51人开展科技创新类活动,占7.9%;484人开展社会实践类活动,占75.3%;108人开展实习实训类活动,占16.8%。

(二)实践活动均以社会实践类为主。各年级学生开展的实践教育活动均以社会实践类为主,学生们大多都倾向于走入社会,体验不同的生活。并且,年级越低的学生越趋向于参加社会实践类的活动。12级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基础,并且暂时没有就业和考研压力,因此是科技创新类的“主力军”。

(三)开展实践活动形式多样。在科技创新类活动中,大部分11级学生选择课题研究,12级、13级学生则多为参加学科竞赛,这也是跟学生的专业基础积累程度相关,高年级学生的专业知识较为丰富,更有利于参加科研活动。在社会实践类活动中,三个年级的学生大部分都选择体验社会,了解社会,积累不同的社会经验。在实习实训类活动中,11级学生趋于选择专业实习,很多同学都投入到实际生产过程的体验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为今后找工作打好基础。

三、问题与对策

此次实践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例如实践教育活动开展的效果因人而异,学生们的实践积极性不同,无法保证所有学生都高质量完成实践活动;活动的评价机制略显单一,还不够完善;极少数指导老师的指导积极性还有待加强。针对这些问题,学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一)现阶段对实践成绩的评价主要是基于实践时间的长短,应出台较为详尽和完善的评价机制,对不同类型的实践活动给出恰当的评价标准,便于后期评审和推优活动的开展。同时,设立实践学分及相应的奖惩机制,从各方面提高学生的实践积极性。

养老院社会实践总结篇6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生命教育 项目总结

一、项目实施情况

(一)项目准备

1.确定项目组成员分工。

王宏德、陈卫平教授负责项目的组织策划、总体设计和总结结题;周志军、伍慧玲、刘大中、杨非、周军、黄生贵等负责本项目论文撰写和资料收集整理;胡金枚、卜剑莉、潘鑫、王凤斌等负责组织学生开展项目实践活动。

2.项目开题。

2012年12月12日,项目组召开了开题会,聘请了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刘晓林教授、任丕顺教授、副院长李玉民教授、高教所谭平所长、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贺战兵教授、劳光辉教授等专家指导完成本项目开题工作。

3.实施学生社会实践导师制,提升学生社会实践的地位。

为了抓好我院学生的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项目组推行了学生社会实践导师制。具体做法:学校教职员工根据个人特长,开发1-2个社会实践活动项目,每个社会实践活动项目吸纳10-20名学生参与,组成一个学生活动小组。活动小组指导教师即为“导师”,学生为学员。自2014年上半年开始,实行学生社会实践导师制,有300多名教师成为学生社会实践的导师,共4000多名学生参加了学生活动小组。实行学生社会实践导师制后,提高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实效性,提升了学生社会实践在教育中的地位。

4.举办各种社会实践专题讲座,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项目组先后聘请:汪文首老师为全院学生主讲了《如何开展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杨非老师主讲了《如何撰写社会实践报告》;刘建琳老师主讲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专题讲座》。这些活动的广泛开展,使学生了解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项目组老师的指导下,我院学生陶炬的《低碳生活校园行》和赵成华的《大学生志愿者农村环保行动》获2011年度湖南省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立项(指导教师:唐业仁、伍慧玲);我院学生谭剑锋的《手机道德的构建与实践》获2012年度湖南省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立项(指导教师:李宇)。

(二)项目实施

1.利用各种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

为提高我院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项目组利用各种方式,创造条件为学生服务。一方面,我院建有机械制造实训基地、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基地等100多个校内实验实训场地,为学生校内实训实践提供了坚实保障。另一方面,学院推行“校企联合”的办学模式,依托湖南省和中南地区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区位优势,学院已与北汽福田、三一重工、比亚迪汽车、山河智能、、广汽菲亚特等200多家用人单位合作建立了稳定的校外就业基地,这非常有利于我院学生顶岗实习的进行。

2.建立了6个社会实践基地,经常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参观学习。

自2011年以来,经过项目组的多方努力,我校先后与故居、南县厂窖惨案纪念馆等签订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协议,共建设了6个社会实践基地。项目组经常组织学生到实践基地开展社会实践。我们一年组织2次(一个批次400人左右)学生到实践基地参观,充分利用基地资源,让学生接受社会实践教育,影响和熏陶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为更好地服务社会打下思想基础。如2012年5月12日,项目组组织300多名学生入党积极学员在湖南省益阳南县厂窖开展了以“牢记历史,勿忘国耻,爱我中华”为题的社会实践活动。2013年11月,项目组带领我院党校400多名入党积极分子到纪念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3.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拓展了我院学生社会实践范围。

近两年,项目组通过举办组织大学生辩论赛、冬季阳光运动、魅力女生评选、学雷锋、健康机电、文艺晚会、校园文明行等实践活动,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活动渗透到学生日常生活中,让学生在日常活动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例如从2011年开始,在项目组胡金枚老师的指导下,电气系电器维修小组常年坚持义务为全院师生维修家用电器。

4.组织社会实践,认真总结成果。

项目组组织指导了学院2011级、2012级全体学生参加假期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活动,召开2011级、2012级的学生社会实践汇报会暨总结表彰大会,出版了校本教材《2012年度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假期优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汇编》、《2013年度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假期优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汇编》。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需要,项目组指导学生直接面对社会,深入了解社会,激发学习热情。寒暑假时让学生带着任务开展假期社会实践、社会调查活动,并于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结束后,写一份详细的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学院2011级、2012级的学生有六千多人参加了社会实践、调查活动,共收到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六千多份。

二、项目取得的工作成效与成果

(一)项目取得的工作成效

1.从教师层面实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教师不仅传授理论知识,而且从实际和实践应用出发,让学生所学知识更能贴近实际、贴近需要、贴近社会。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达到了自身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效果。项目组10多名教师通过这三年的项目创新实践,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和实践能力。比如2012年6月,项目组杨非老师课题《“职教新干线”空间建设研究》获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2C1070)立项;2014年7月1日,项目组杨非、伍慧玲老师的《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获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空间课堂建设与研究项目立项。

2.从学生层面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学生通过校内课程实训、校内第二课堂实践活动、校外假期社会实践及顶岗实习等多种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能力等社会实践能力。比如2011级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彭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不断提高,毕业后两年就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

(二)主要成果

1.已立项的子项目。

(1)2012年度湖南省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立项,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谭剑锋《手机道德的构建与实践》,(指导教师:李宇)。

(2)2011年度湖南省大学生德育实践项目立项,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陶炬的《低碳生活校园行》(指导教师:唐业仁)。

2.学生暑期优秀社会实践报告汇编。

(1)2012年度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假期优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表彰与汇编。

(2)2013年度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假期优秀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表彰与汇编。

3.项目组公开发表的论文。

(1)刘大中,王宏德《浅谈高职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构建》一文,发表在《企业家天地》,2014年第4期。

(2)王宏德,伍慧玲《高职学院学生社会实践途径探索》一文发表在《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

三、项目的特色与创新

(一)项目特色

以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路径为研究对象,选题新颖,现实意义强。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探索高职学生社会实践实效性路径,为高职学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开拓方法。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用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方式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将书本知识、理论知识融入社会生活,引导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服务社会,在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身心,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实现职业教育的育人目标。

(二)项目创新

一是把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纳入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是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新思维,学生在实践中调整思想认识、修正人生观价值观,在实践中增长才智,在实践中获得社会知识。二是在常规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特点,探索社会实践实效性的新路径,不仅从专业技能服务社会而且从思想意识和社会生活中服务社会,意义重大,这正是新时代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三是推行了学生社会实践导师制,提升社会实践的地位。让学生有倾诉的老师,让老师有牵挂的学生,真正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理念。

四、学生及社会的反响

(一)从学生方面看

高职学生的社会实践路径的探索和实践,提供了学生认识社会和参与社会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学生能够拓展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领域,能够扎实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将课堂所学和社会适用有机结合。学生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认识清楚,能积极投入到社会实践的各项活动中,并在活动中不断提升能力。自2011年以来,随着本项目的实施,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成为我院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学院现有社会实践部、车工协会、焊工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计算机协会、电子技术协会、武术协会等60多个学生社团组织;有7000多学生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撰写了7000篇社会实践报告。这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锻炼提高了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受益学生达7000人左右。

(二)从社会层面看

学生的志愿服务,赢得了学校的美誉,赢得了社会的赞誉。学生的许多志愿服务活动,都是直接服务社会、服务群众、服务百姓,给社会送温暖、送快乐、送技术,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与广泛赞誉,并且引来其他学校学习,这种影响的扩大正是社会正能量的增加,有利于整个国家的发展和社会建设,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近几年来,学校先后获得了全国机械行业文明单位、全国机械行业校企合作优秀院校、全国机械行业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专业创新建设试点单位、湖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工作单位、省直机关文明标兵单位等80余项荣誉称号,办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等新闻媒体对学院取得的成绩进行了大量报道,学生的才干获得了社会的赞誉和好评。比如,经权威调研机构麦可思公司(MyCOS)对我院2011届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结果表明,我院一年后的毕业生就业率为94.7%,比全国高职院校毕业半年后高5.1个百分点;一年后的月收入为3350元,比全国高职院校毕业半年后高868元;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为53%,比全国高职院校高9个百分点。

(三)从辐射和影响看

通过经验介绍和校际交流,项目组让成果走出校门得以推广。项目组通过组织各种研讨会推广社会实践活动方式和经验,与同行进行交流,产生辐射作用。例如2012年12月12日,项目组和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在我院召开“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项目建设”经验交流会。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任丕顺、刘晓林、李玉民,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贺战兵教授、劳光辉教授等及项目组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结合各自学院主持的湖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项目进行经验交流,并就学生社会实践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在研讨会上,项目组主持人陈卫平教授向各位专家介绍了我院社会实践活动的经验和方法,受到各位专家教授的一致好评,社会影响较好。

参考文献:

[1]龙鹏举,等.关于高校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机制的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17).

养老院社会实践总结篇7

工作性质:公共灾害应急体系宣讲,支教,探望肇州光荣院老人,社会调查

时代背景:改革31年新农村 新中国建国88周年

总结目的:这次社会实践,为的是了解有关改革31年新农村的情况,同时锻炼团队人员吃苦耐劳的精神,并且让我们在这次实践的过程中彼此认识对方。10天的社会实践结束了,这次的社会实践顺利完成,相信每个人的努力,付出都得到了回应。

以下是我在这次社会实践中的个人总结:

1. 前期准备

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的社会实践的筹备工作中,我主要负责在后勤的工作中,积极的配合与组员之间的工作调配,准备在实践活动当中所需的材料。在组员的共同合作下,活动所需的材料,所安排好的前期工作,最后都顺利的完成。

后勤的工作看似简单,烦琐。但也是不可以松懈,譬如在财务的管理方面,在时间的调配上。在准备材料的一开始,我先是到大商场去找我们要的物品,例如:铅笔,本子,和书包等有关学习的用品。但是这些物品在商场中的价格都相对的比在其他地方的比较贵,由于数量上的需求较多,若在商场购买这些学习用品,则要用上更多的经费。经过我们队员商议,最后到批发商店去购买。期间我们耽搁了很多时间,以至在当天的一个会议迟到。

这前期的物品准备最后顺利的完成了,中间虽然有小插曲,但是这让我懂得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必须做好前期的预算,这样才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更好的完成工作。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让我有更多的机会让我和我的组员有更多磨合的机会。

2. 中期工作

探望光荣院老军人

养老院社会实践总结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 实践育人 困境 突破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于创新型和实践型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这就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不断改革传统的教育模式,加强实践育人的教学环节,将其作为教学大纲和教学任务中的重要一项,谋求教学体制改革的新途径和新方法。不断地加强高职院校的实践育人教学工作,是当前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培养社会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就业的需要。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抓紧实践育人工作的落实,不断提高实践育人教学工作的效果,将实践育人工作贯穿于整个高职教学的过程中。

二、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困境

1、实践育人教学体系有待完善

高职院校实行实践育人的教学模式,就是要让学生参与各类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获得自身素质的提高。高职院校应该对实践育人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通过构建完善的实践育人教学体系来规范实践育人的教学环节。但是,目前在高职院校中实践育人教学体系并不完善,许多教育工作者以及老师都不能很好地认识到实践育人的重要性,或者是在教学大纲中并没有完全规定实践教学的目标和任务,导致许多老师感到无从下手,教学的目的性不强,教学效果也很不可观。大多数的实践育人体系中缺乏完善的实践育人总体规划,许多教学的任务甚至很不科学,这是实践育人工作的很大障碍,会严重影响实践育人教学理念的推广,也不利于学生实践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2、实践教学方法不尽科学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理念的推广和普及,高职院校对实践育人重要性的认识都有所提高,逐步增设了实践育人的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并出现了许多新颖的形式和灵活的教学任务。但是,就目前来看,高职院校的实践育人工作,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上存在着许多问题。实践教学仍然摆脱不了应试教育的影子,大多数都存在过分重视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教学的诟病,致使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实践能力还是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再有就是实践教学的课程设置缺乏创新性,只是一味地按照教材进行,不免枯燥乏味,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过于照本宣科会严重阻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高,尤其是创新能力的提高,这是与社会的需求相违背的。

3、实践育人队伍建设不完善

老师可以说是决定实践育人教学工作能否有效开展关键所在,肩负着高等教育健康稳定发展的神圣使命。就目前来看,在实践育人教学理念实行的初期阶段,许多老师的教育水平还是有待进一步提高的。经过多年的应试教育的熏陶,重视理论教学的思想根深蒂固,实践教学的能力普遍较差,并且没有足够的实践教学的经验,导致在实践教学的环节中针对性不强、创新性不够,指导能力也较弱,不能对学生做到很好的指引工作,无法引导学生并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因此,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实践育人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老师的实践工作能力,这是做好实践育人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

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形式多样且内容丰富,高职院校所采取的人才培养模式一般都是工学结合,即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实习为最主要的实践育人内容。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要拥有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实践育人队伍。有关的调查研究显示,许多的大学生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障碍是缺乏老师的指导,而造成了许多的失误。由此可见,高职院校的实践育人队伍的建设迫在眉睫。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实践育人的队伍结构不合理。实践育人工作是学生素质教育教学大纲中的重要内容,而学生的实践辅导老师在所有老师中所占的比例很低,专业课的老师人数也不多。实践育人的教学工作应该协调教学、管理和服务三个方面的问题,综合全面地推动实践育人工作的实行。在目前的高职院校的实践育人队伍中,大多数是学生工作人员和微数不多的专业指导老师对实践育人工作的有效开展是极为不利的,严重减弱了教育的力量,将辅导员以及班主任等作为实践育人的主体,由于其还担负其他方面的工作任务,会阻碍工作的实施力度,必定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另外,在学生的实习培训或是社会实践中,会遇到许多问题,这时就急需专业老师的指导,而高职院校中就严重缺乏这种专门的老师设置,辅导员等老师往往其他工作任务繁忙,不能及时地给学生进行专业的指导。

指导方式不尽合理。实践育人是指学生在获得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实习或是社会实践积累经验,以利于学生今后的社会工作,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应用型、创新型的人才。由此看来,实践育人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高职院校必须要注重实践育人工作的科学合理性,采取正确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指导。既要注重指导的合理性,又要注重有效性。在实际工作中,容易犯两方面的错误。一方面是包办性倾向。该思想忽视了学生的实践主体性,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活动的全过程都由老师包揽,学生按照老师指定的计划进行,完全失去了思考的空间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样容易导致学生从参与活动变成应付作业。另一方面是割裂理论教学和实践活动指导的关系,仅仅注重学生的技术要点的传授,最终根本无法达到实践育人的教学效果。

4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

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需要完善的考核机制作为支撑,要通过采取一定的评估体系和考核标准来规范实践育人工作的执行,只有统一有效的管理才能提升教师及学生对于实践教学重要性的认识。而目前高职院校中缺乏有效的考核体制,或是所建立的考核体制及其不完善,从而严重制约了高职院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其育人效果也根本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这样极大地挫伤了教师开展该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造成恶性循环,致使实践育人工作的成效性得不到提升。

三、高职院校实践育人的突破

1、人才培养模式需进一步创新

随着职业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十分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我院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与达川区人民医院、达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了深度合作,专业课,特别是专业实验实训课直接请医院有经验的专家给学生上课,到医院进行实验实训操作,学生对医院设施设备、医院环境增强了感性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但很多专业与企业合作不够,请行业企业专家数量不多,有少数专业上的理论课特别多,有些课程也没多大作用,有个别专业学院的实验设施设备也较差,有的只能在黑板上做实验,根本达不到锻炼的目的,更不用说提高动手能力,与职业教育特点相去甚远。用人单位反映,我院的实习生或在他们单位就业的部分学生,职业素养较差,吃苦耐劳精神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一定要走出去与企业(医院、学校)多合作,请企业的能工巧匠、专家能手来学院讲学,让学院教师到企业(医院、学校)进修、培训提高,使之成为专业能手。加强学院的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加重实验实训课比例,真正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真正做到理实一体化。同时,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培养他们艰苦奋斗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教学内容需进一步改进

师生反映到课程开了很多,却不精,如电算化会计专业,基础会计只开了半年,还没有怎么入门,就去学财务会计了。我们有很多课程内容都是高校的教师编写的,很少请行业、企业的专家参与,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更没有将行业标准融入教学内容中,因此,有的内容过时,不能结合实际,对工作指导意义不大,有的太难,理论知识要求太高,学生反映听不大懂,学习兴趣不浓。考试只注重理论,很少考操作等等。这就要求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一定要熟悉本专业所在行业、企业(医院、学校)的最新标准、具体要求,自觉将其融入所授课程的教学内容中。理论课程的建构也必须服从并服务于岗位工作的需要,坚持以能力为导向,围绕本专业的核心能力的培养,构建融知识、技能、素养教育于一体的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让学生真正掌握最新的、有用的、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从而为地方产业和服务民生培养出更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1]

3、教学方法需进一步灵活

作为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生基本情况。他们的基础、习惯、爱好、家庭状况、身体情况等,再根据社会需求、专业特点、职业需要确定自己的教法。我们教师中,有的教案应付了事,不求质量,有的上课不清楚讲什么,怎么讲,一味的照本宣科,不求课堂质量,有的忽视教材、学生,上课就来,下课就走,不了解、不关心学生,有的闭关自守,墨守成规,教法单一、陈旧等等。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认真加以解决,通过送教师出去培训或请专家、教授到学院做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教师的能力和专业素养,特别是提高非师范专业毕业的教师的教材教法,课堂教学能力。教学中一定做到“六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辅导、认真指导实验实习、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认真进行教学反思),因材施教、多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坚持教育与教养、学知与学能、主体与主导、教法与学法、苦学与乐学、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使高职学生在“实践――理论――实践”中掌握必要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2]

还要加强实践育人的顶层设计。推行实践育人教学要站在一定的高度下审视高校教学的现状,对整个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综合的统筹和规划。从为社会培养高端人才这一根本目标出发,联系学校的教学实际,对阻碍实践育人教学工作开展的关键性问题和全局性问题进行统筹分析,建立整体的解决思路和解决方案,以不断提升实践育人工作的实行效果。首先要在全校的教师中宣传全新的教学理念,注重人才培养观念的转变,将教学改革工作落到实处。学校要将实践育人工作放在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完善的高端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教学方法上要注重实践育人与其他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对教学任务和教学大纲进行系统的规划。将实践育人教学工作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总规划中,使学时和学分的制定尽可能地科学合理,确保实践育人工作开展的有效性。[3]

完善实践育人的支撑和保障工作。要想使实践育人工作有效地开展,就要解决所有实践育人工作的后顾之忧。通过制定相应的制度规范,制定完善的规范性文件,使实践育人工作趋于规范化和常态化,逐步形成完整的制度规范体系。深入研究实践育人工作的规律和特征,管理制度的制定要具有针对性,操作性要强,以保证其的有效实施。与此同时,要落实实践育人工作的经费保障,学校应该不断加大实践育人的资金投入,全方面的支持实践育人工作的开展,将每一项经费都纳入学校各学院的预算之中,通过制定相关的经费管理和使用办法,来规范经费的使用,使资金确实落实到实践育人的工作中去。[4]

4、结语

总的说来,高职院校的实践育人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有效教育手段,是为社会培养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应该对实践育人工作引起足够的重视,不断地推进教学体制的改革,解决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刘莎.校园戏剧活动在高职院校实践育人中的作用研究.《华章》.2013年10期

[2]王子夺.基于实践育人为本位的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品牌战略构建.《继续教育研究》 .2013年1期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