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教育核心论文8篇

时间:2022-05-25 01:45:31

教育核心论文

教育核心论文篇1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教师教育理念的促进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融入教师教育理念中不仅会促使教师在思想上对教书育人产生深刻体悟,指导青少年积极向上,塑造乐观心态。在理论指导实践的基础下,促使高校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运用新的理念调整旧有的教学行为,为打造基础知识扎实、专业本领过硬的人才提供理论雏形,同时对教师本身而言也是教学水平提升和科研能力进步的一种表现,这一切有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穿和引领。

2“.三层理论”建设与教师教育理念的联系。“三层理论”中的第一层理论民主与和谐和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密切相连。教师与学生在交流过程中要呈现民主之风与营造和谐的氛围。第二层理论中的自由平等与尊重学生息息相关,尊重学生的发展个性、发展自由。学生自身也要按照合理意愿去充分发展自己。第三层理论为敬业与友善,重点侧重于教师的职业态度,教师的敬业态度会感染学生。学生便以教师为榜样,教师对学生的友善态度会激励学生学习,此时,教师的价值也就体现出来。双方和谐共生,三层理论环环相扣,若每层都做好,以此形成良性循环,加之在每个过程中适当的运用新的交流与学习形式,在不断创新下实现教师教育理念的持续性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师教育理念的举措

1.创建民主和谐的氛围。一种氛围的建设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学生和教师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的学习,学生需配合其引导,双方共同创建宽松的民主的交谈氛围。英国导师制倡导师生在知识的殿堂里自由发表见解,十八世纪的牛津、剑桥大学里,校园、草地、咖啡厅、茶馆随处可见师生就某一个问题畅谈的身影,师生间相互交流学术氛围浓厚,可见教师教育理念的塑造在源头上离不开民主与和谐的氛围。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促进,相互提高,最终达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2.发展自由平等的精神。法国著名思想家卢梭曾说道:“人生来自由而平等”。第一,教师和学生地位是平等的。人生来平等,无所谓权势,无所谓地位,无所谓高低,也就是人人大抵差不多无显著区别。教师是园丁,并非高高在上,要深入学习园地,辛勤的采摘花粉,学习知识,酿造香甜的蜂蜜供世人分享,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发挥更大的价值。第二,倡导实行“尊重的教育”理念。教师在培养学生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在熟谙教育规律的基础下,于成熟的教学条件下发挥出来,去深入了解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尊重学生的个性,全面的了解和评价学生,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通过“尊重的教育”理念来更新现有的教师教育理念,培养出推动新时期基础教育改革合格的教师。

3.持敬业友善的态度。现阶段的教师教育注重理论的培养和实践的运行,忽视了职业精神和职业态度的培养,殊不知教师职业态度的重要性,良好的职业态度利于职业的长远和有效发展。教师在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负责传递社会“态度”,也被称为“社会责任感”。因此,将敬业友善的态度和这种情感要素植入到教师教育理念中很有必要。第一要具备高尚的职业精神。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不为名利牵绊。第二要持有敬业乐业的态度。对待工作尤其是教育工作,要一丝不苟,教育事关民族发展大计,来不得半点马虎。第三,坚持友善待人的原则,无论何种学生,教师要心存大爱以博大的胸怀去对待,一视同仁,营造轻松的交谈氛围,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统领社会各个领域的主要思潮,自然学校、教师、教师教育、教师教育理念也都毫不例外的践行这些价值观,对于它们本身长远发展的有效性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4.构建协同创新的机制。整个培育人才的过程是个不断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时时离不开创新、处处离不开创新,我们要将这种创新精神融入整个过程,进行协同创新,实现在过程中的协同创新。首先,进行体制上的创新。有的高校对新事物的出现比较敏感,及时把握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能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刻意的制造形成促进教师教育理念更新的舆论氛围和压力,催生新的激励制度。其次,在教师育人过程中体现着创新,包括寻找创新的民主和谐氛围,形成新型的自由平等观,更新敬业友善的态度与方式,将他们看做一个整体,在这三层理论中实现每个过程、每个阶段、每个步骤的创新,有机的衔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内部的协同创新。

三、结语

教育核心论文篇2

中国教育学刊

《中国教育学刊》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舆论导向,贯彻“双百”方针,围绕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开展研究和交流,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服务,(月刊)创刊于1980年,是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所设栏目:教育基本、德育、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课程改革、心理健康教育、法制与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教育。

教学与管理

《教学与管理》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系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双效期刊”、全国综合教育类“核心期刊”全国教育学院学报研究会“优秀期刊”、山西省一级期刊。《教学与管理》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4-5872,国内统一刊号CN14-1024/G4,四封彩色印刷,内文80页。《教学与管理》创刊于1984年,创刊伊始为季刊,1997年扩容为月刊,2000年扩容为半月刊,2001年扩容为旬刊。

教育理论与实践

教育核心论文篇3

作为21世纪的教师,理应树立与国际时代、国内教育顶层设计、教育内在诉求相契合的教育思想观念,即树立全面的系统的辩证的思维方法观、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根本指导思想、树立知识、能力、素质和谐统一的整体育人观等教育思想观念。

(一)树立全面的系统的辩证的思维方法观教师思维方法观是教育思想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师生的教与学的行为起着先导、引领作用。教师作为引领者,基于自身角色使命、职业精神,运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方法论,全面系统的分析教育领域中的教育思想观点、教育教学理论、反思与升华实践经验与智慧等,坚决杜绝采用片面、机械、孤立的二元对立思维方法分析各种教育理论与实践,坚决反对从一种极端思想走向另一种极端思想。我们只有遵循教育本身固有的规律,自觉应用历史唯物主义和唯物辩证法的哲学方法论、全面系统的思维方法,才可能正确对待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出现的各种新的教育思想与理论,并运用它们去解决教育实践中产生的各种问题与困惑。

(二)坚持以“三个面向”为根本指导思想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就提出了“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战略指导方针,开启了我国教育现代化征程,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和战略指导意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实施素质教育。可见,“三个面向”教育指导思想对当今教育仍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各类型各层次的教育与教学仍须一如既往的坚持以此为指导思想。在信息化、全球一体化的时代,各类知识和信息瞬息万变,更新快、传递快、易获取。这些时代特性要求当今教育教学必须以“现代化”为价值取向,以“现代化”为基础和核心,教师自觉更新观念与知识,自觉建构相应学习能力体系;在此基础上,拓展横向的教育教学空间,开拓教育教学的国际视野,实现其世界化,同时,延伸纵向教育教学时间,着眼于经济社会和师生的未来发展,实现教育教学的未来化。在信息化、全球化、现代化为一体的多元化时代背景中,教育教学要能引领社会发展,就须顺应时代的潮流发展,培养出具有实践能力、创新型、社会责任感的时代所需之才,坚定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教学思想为指导,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发展性的深度教学改革,实现教育教学的终极追求———人的发展和关怀。

(三)树立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和谐统一的整体育人观“从重视传授知识到既重视传授知识又重视培养能力,是教育思想的一大突破,从重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到在重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素质,是教育思想的又一大突破”[2]。知识、能力与素质间的关系的两次教育思想大突破,有助于解决实质教育派与形式教育派长期关于偏重知识与偏重能力的分歧、唯理论与唯经验论的分歧等;但从各层次教学实践来看,二者关系的妥善处理还存在一定的断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明确提出“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的教育支柱,其内涵意蕴突显了知识与能力的关系,知与行、学与思的关系。知识既是认识的结果,更是探索知识形成的过程;知识既是事实、概念系统的描述,更是获得知识的方法;知识既是认识客观世界的相对真理,更是不断发展的过程”。能力主要包括: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知识创新的能力。可见,知识与能力间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相互依赖、相得益彰。知识并不仅是客观的理论性知识,还有更重要的方法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方法性知识和实践性知识的体验与获得,更有助于能力的形成、提升和素质的发展。能力建基于知识,能力的形成与提升又有助于知识的领会和理解;能力是素质外在表征之一,培养什么样的能力影响素质的形成与塑造,充分发挥各种能力的相互关联的整体效应,促成人的综合素质的塑造和提升。知识与能力更多的强调学生如何做事,素质更多的强调学生如何做人。教师应教给学生“如何做事”与“如何做人”的思想与方法,从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且注重塑造和养成学生的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科学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身心素质等。

二、教师核心能力体系建构

21世纪教师应站在时代教育思想前沿,践行新教育思想观念,将其内化成自身能力与素质,用系统的整体性、关联性、现代化、信息化的思维方式建构、完善教师的能力体系。在深化教育改革、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除了具有基本学习能力(如感知、记忆、理解、想象、思维、逻辑推理等能力)外,还须具备国际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特殊能力,主要包括反思能力、批判能力、实践能力、信息能力等。这些核心能力彰显出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主体性、实践性、综合性、发展性等特征。教师能力是动态、连续的。教师核心能力体系也是在动态的变化中不断发展、丰富和完善,彰显其个性性、情境性和创新性。

(一)反思能力建构在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语境下,反思能力已成为教师所必须的核心能力之一。教师作为一个专业发展者,至少需明确何为反思,究竟该反思什么,又如何去有效反思几个核心问题,否则难以形成相应反思能力。教师反思是对自己教育教学旅程进行自觉、自为的全方位的批判性的反省和思考。就其实质来说,反思应成为教师的一种高度自觉的独立态度、一种对话、习惯、责任与品性。就其反思内容来说,应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思维方式、教育教学内容、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教育教学情境创设、学生最近发展区等。就其反思途径和方式而言,可通过与自我反思、与他人(同伴、专家等)反思、与经典著作反思等途径,具体可采用行动反思、日志(博客)反思、案例反思等方式。通过持之以恒,有意识的、即时的、批判的反思,教师就会形成各种反思能力与反思品质。教师应时刻站在教育教学的思想前沿,用思想引领自己的行动,在行动中深度反思,在深度反思中践行思想,成为名副其实的实践性反思者和反思性实践者,这才真正称得上“反思型教师”,才能真正形成、发展相应反思能力。

(二)批判能力建构批判能力是一个人的独立思考、独到的阐释和分析能力。质疑、批判精神、批判能力是创新思维的特质,也是创新能力的不竭动力和生命源泉。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质疑和批判,也就没有创新。在现场的教育教学情境、丰富的各种符号知识谱系中,教师应能据学生已有知识背景和经验进行个性化、情境化的意义诠释和意义获得,对具体的事与人、思想、观点、过程、方法等进行动态、辩证的审视,能给予重新建构和解构的能力,必须具有相应批判能力。在知识爆炸和信息千变万化的时代背景下,各种教育教学现象、教育智慧充斥着课堂教学,其背后意蕴着许多教育意义和教育价值,而一些教师却无法对其进行解构、重建、产生新的意义和价值;有的学生对新生事物或现象的解构与想象、对权威的质疑与挑战、对痼疾窠臼的束缚突破,老师却无法理解或欣然接受或赏识,甚至一味抵制。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教育教学所采用的思想观念、方法与手段、所搜集的信息资料等必须先鉴别、筛选、改组和创新,才能成为课程与教学之要素。教师对教育教学的一切和一切教育教学都需大胆质疑和挑战,不能唯书是上。教师只有具备了相应的理性批判能力,也才可能挖掘出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可能培养出具有个性化、创新型的人才。正视人的生存与生命、关怀与发展,教师就必须具有批判精神和批判能力,对相应教育教学事件或现象进行解构和重建的能力,是教育教学应有的根基和要义,唯有此,方能培养出创新型能力人才。

(三)实践能力建构实践能力是指一个人能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思维和方法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即教师运用自己已有思想、知识和方法去解决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主要包括知识性、方法性、交往性、社会性实践能力等。这些实践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形成和发展而成的。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就必须自觉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兴趣、实践动机和成就感,充分发挥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体性地位和作用,注重调动师生学习共同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强化和塑造师生的主体人格、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结合课堂内外和校内外、公共知识与个体知识等,师生共同营造真实的具体问题情境,在丰富多样的专项实践中学会处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培养知识性、方法性、交往性和社会性实践能力等。

(四)信息能力建构信息能力是对各类信息资料的搜集、整理、理解、分析与处理,并用以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生活于浩瀚无涯的信息海洋中,就必须学会认识、理解各类信息来源、信息类型,鉴别信息内容的真伪与质量;并对相应的信息进行筛选、归纳、整理,应具有对相应信息进行分析与评价、传播与推广、甚或创造新的信息的素养和能力。要把身边的丰富多样的条件性信息资源和素材性信息资源变成课程资源、教育性资源,教师就须养成相应信息意识与信息素养,形成相应信息能力。作为现代化价值取向的教师,理应具备相适应的现代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的核心能力,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运用计算机网络、云端、云计算、多媒体等现代工具挖掘各种信息的潜在教育价值。

教育核心论文篇4

1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建设发展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真抓实干。高校践行十精神,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武装广大师生,努力探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新路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建设发展。 (1)坚持正确的理论导向,用十精神统领思想,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高校历来是意识形态领域比较敏感的地方,无论是讲台、论坛、第二课堂,还是科学研究的各种场合、渠道和载体,先进思想文化不去占领阵地,各种错误的思想就会去占领,决不可掉以轻心。要自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彻于学科建设、课堂教学、课题研究、成果评价等各个环节,与学校自身建设一同规划、一同部署、一同安排,以高校自身建设的突出成绩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以参与建设的自觉行动为高校自身发展增添动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学生,使高校成为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强阵地。 (2)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整合高校文化资源,充分发挥高校所拥有的人才优势、社会责任感和对各种文化的鉴别能力,利用多渠道和途径,把校园文化中先进的价值观念、文化品位、思想意识、民族精神和科学精神、现代文明行为、健康生活方式等传播、辐射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方面发挥表率作用,为形成全社会思想共识作出贡献。把深化培育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贯穿于巩固和提高学生素质的具体实践中,把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和合理需求作为做好工作的重要依据,把解决思想问题与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结合起来,切实使当代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3)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全力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工作。善于采取柔性化、隐性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形式,通过渗透教育、养成教育、示范教育来推进工作。更多地发挥现代科技的作用,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移动通信技术等技术和途径,创新工作载体,拓展工作渠道,努力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效性、针对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2高校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作用 高等教育是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场所,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校要自觉承担起人类精神价值传承的使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和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充分认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性、科学性、合理性,理性对待社会热点问题,深刻体会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从而达到认识自己、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的目的,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我,将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把树立远大理想同时代的要求统一起来,把实现自身价值与报效祖国统一起来。总之,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践行十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 作者:邹立莉 单位:昭通学院思政部

教育核心论文篇5

(一)职业核心能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差异

我国教育部2011年编制的《全国职业核心能力测试大纲》规定“:职业核心能力是在人们工作和生活中除专业岗位能力之外取得成功所必需的基本能力。”②也就是说,职业核心能力是从所有职业活动中抽象出来的,具有普适性、促进性或可迁移性的能力,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国家技能振兴战略》研究报告指出,职业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流、数字应用、信息处理、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我学习、创新革新、外语应用”等八项核心能力。“思想政治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思想政治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治、道德、心理几方面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主要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道德观教育,政治观教育,法治观教育,可续发展观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同基因

1.相同的价值目标。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把“全面发展的人”描述为能够“把不同社会职能当做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可见,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高职思政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提高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两者都是培养使人终身受益的能力,旨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且二者的最终落脚点都在培养人才,致力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保证和人才支撑。

2.重合的教育内容。职业核心能力从结构上划分的三大板块与高职思政教育内容高度重合:一是职业共性素质板块,主要包括法纪观念、政策理论、思想素质等,与思政课教育、国防教育、法纪安全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思政课堂教育内容基本一致。二是职业能力素质板块,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应用、口才写作、外语应用、就业与创业等,往往在思政教育的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中得到充分体现。三是职业行为养成模块,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规范、职业礼仪、职业文化等,在思政教育的社会实践方面有所涉及。

3.相似的教育方法。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与高职思政教育都要求“入心见行”,通过丰富教学手段来增强教育实效性,实现“理论—认知—行为—素质—能力”的步步提升。与理论灌输相比,社会实践是更重要的教育方法,在实践中训练、检验和巩固要求除了在显性的课堂教育,还要通过第二课堂、素质拓展和校外实践活动,充分发掘隐性思政教育的辅助功能,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还要求师者躬身示范,以增强说服力。

二、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融入高职思政教育的现实需求

(一)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表现不足与用人单位的高标准形成反差

2012年11月,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题某课题组针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素质情况,向300家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有两点调查结果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第一,在“用人单位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素质要求排序”的调查中,受访单位认为“非常重要”的依次是“动手能力(61.25%)、创新能力(53.63%)、表达能力(53.29%)、专业对口(31.15%)、学习成绩(14.88%)”,说明用人单位关注高职生的重点在由理论向实践、专业特定能力逐渐向职业核心能力转移。第二,在“用人单位对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知识和能力的评价”的调查中,近1/3的受访单位对高职毕业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一般或较差”,1/3以上的受访单位对“英语水平”“独立工作及应变能力”“组织协调和决策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的评价“一般或较差”。说明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实际水平与用人单位的高要求形成了明显反差。虽然该调查受地域局限性和取样有限性的影响,未必完全反映高职生的真实水平,但其结果却与笔者近年来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体会基本吻合。

(二)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表现不足折射出高职思政教育培养工作的不足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尚未构建成熟的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思政教育实际上已成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主渠道。高职生职业核心能力不够高,其外因在于思政教育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存在不足。

1.思想认识不到位。多数高职院校既没有广泛开展职业核心能力知识的宣传活动,也没有开设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专门课程。高职院校师生普遍缺乏对职业核心能力的科学认知,没有给予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应有的重视,表现在学校在人才培养工作中主要关注专业教育和改革。

2.顶层设计缺失。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还处于“三无”状态,即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工作无领导机构、无工作机制、无实施方案。顶层设计的缺失导致思政教育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无章可循”,具体工作难落实、人力财力保障难到位、校园内有效教育资源难整合,没有发挥出“大思政”教育的优势,没有形成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效应叠加。

3.师资水平待提高。在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整体疲软的大环境下,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积极性难以被有效激发,导致培养职业核心能力知识、职业核心能力的手段匮乏。加之,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者的身份几乎都属于非专业教师,不可能完全了解企业对高职生的期望和要求,在开展思政教育时,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难免缺乏针对性。

4.分类教育需加强。第一,高职院校思政课是思政教育的主阵地,虽然经历了多年的改革,但其目标定位、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体系等仍未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要求同步。第二,不少高职院校在“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方面,呈现出百花齐放、成绩突出的良好局面,但是在活动中往往没有深入挖掘潜藏的职业核心能力训练机会,培养效果大打折扣。第三,社会实践有利于职业核心能力的锻炼和巩固,但往往因为缺乏思政教育任务驱动,加上出于安全考虑,各校常常控制活动规模,最终导致活动效果不明显。

三、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高职思政教育策略

(一)积极转变教育教学理念,高度重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行为从观念来,观念从学习来”,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顺利推进,必须在全校师生中加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重要理论的学习宣传,一是在全校教职工中,通过党政联席会、部门工作会、思政工作会议、教研活动等开展自上而下的专题学习,发放自学资料,督促全体教职工熟知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理论。二是开设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专门课程,将其作为必修课,覆盖全院学生,利用入学教育和毕业实习动员等机会,召开主题班会、印发宣传手册等,激励学生提高职业核心能力认知水平。三是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站、报刊、宣传栏等舆论平台,开展知识普及、理论研究、事迹报道等活动,营造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教育的浓厚氛围。

(二)科学进行顶层设计,系统构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工作框架

1.成立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高职院校“一把手”担任组长,党委宣传部、思政教学部、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就业指导办公室、系(部)等负责人担任成员,保证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部门协同和联动,实现校内资源的有效整合。

2.组建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教研室。领导小组下设职业核心能力教研室,挂靠思政部,遴选思政教师、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等思政教育工作者,开发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专门课程,与思政课、选修课组合,形成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系列课程,并积极开展理论教学、实践探索和课题研究。

3.科学拟定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总方案,构建思政教育工作框架。统筹规划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总方案,将思政教育作为该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还要明确以下几点内容:一是目标任务要以职业共性素质教育为主、以职业能力素质锻炼为辅,进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二是教育内容和方式要实现分类推进:直接开展课堂理论教育;开发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中的职业核心培养能力训练途径;校外实践中附加职业核心培养能力锻炼任务。三是教育实施和考评要通过任务分解明确相关部门权责划分,并对其工作进行年度考评。四是依据政策,为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思政教育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保障、资金保障、物质保障。

(三)加强思政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着力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能力

1.开辟思政教育工作者接触行业企业的通道。组织思政教育工作者参与就业指导、回访用人单位、参观学生实习基地等,鼓励他们旁听专业建设会、专家论坛等,熟悉职业环境、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使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有的放矢、更具针对性。

2.安排思政教育工作者兼职一线学生管理工作。安排非辅导员岗位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兼任班级导师或班主任,将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贯穿于学生的日常教育中,并在学生的三年学习期里全程跟踪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状况,加强工作的渗透性和持久性。

3.鼓励思政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挥自身职业优势。一是要鼓励思政教育工作者多承担英语、语文、口才写作、法律、礼仪、心理等选修课的授课工作;二是鼓励他们积极承担学生社团、学生大型活动、比赛竞赛的指导教师及评委;三是鼓励他们获取专业领域的职业资质,争做“双师”,例如考取心理咨询师、律师、翻译、注册会计师、职业指导师等,通过提高自身职业化程度,进而对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等起到更好的指导作用。

(四)扎实推进分类教育,确保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的实效

1.加强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强化基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导向。在目标定位上,要将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列入课程标准、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注重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与职业核心能力的同时提高。在教学内容上,运用专题教学等方式,结合高职学生和地方行业实际情况,整合教学内容、突出职业导向。在教学方式上,通过综合运用理论渗透、任务驱动、行为导向、项目教学、角色扮演、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评价方式上,探索实现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过程全程化、考核指标多样化,以便更有效地考核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2.精心设计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深入挖掘职业核心能力培育的隐性教育途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指寓于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之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开展的、不为受教育者焦点关注(甚或不为受教育者明确感知)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类型。”④课外的科技艺术节、宿舍文化建设、党团组织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网络信息建设、各类比赛竞赛等都是隐性思政教育的具体形式。这种形式具有内隐的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影响,所以学生的接受度更高,不会产生排斥心理。开发第二课堂和素质拓展活动中的职业核心能力训练会使思政教育的效果更明显,例如,安排建筑类学生参与校园设施建设,安排文管类学生参与学院对外接待,综合训练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礼仪;通过科技周、艺术节作品展示、体育比赛获奖队伍与学生交流等环节,激发学生的尚美情操、团队精神、创新意识;通过学生社团公开招募等活动,训练参与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心理素质,激发关注群体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教育核心论文篇6

关键词:新形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思想潮流的发展,新形势下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这给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主动适应新形势下的新特点,探索新规律,科学引导大学生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融合,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立人才基础。本文主要通过对新形势下大学生价值观发生新的变化特点进行分析,结合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一、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价值观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社会环境、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资源得到广泛流通,在极大的方便同时,也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高校学生一方面缺少理论根基与人生阅历,另一方面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现阶段在意识形态和精神观念上呈现多元发展的趋势。易被一些表象所迷惑而出现思想上的混乱和动荡,这些信息对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使一些大学生误入歧途,在高校教育工作中,需要注重相应的思想文化引导工作。

(二)高校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状况“喜忧参半”

现在的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度是较高的,但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内容的正确认知率却略显偏低,特别是对国家、社会、公民个人三个层面的正确认知率更低。大部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仍停留在表面层次,理解的不够深刻。同时存在理论上的认同与现实间的困惑矛盾,使少部分大学生在理论和现实两个层面对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产生了疑惑,导致政治立场不坚定。

(三)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忽视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相互碰撞,大量西方思潮涌入,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我国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和大学生仍在不断变化的价值观。同时,部分大学生对于我国的传统优秀文化传承的不够重视,对待传统文化的认知不够深入以及对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冷漠无兴趣,而对西方的节日却狂热追捧。如对万圣节、圣诞节等西方的节日的热衷和对端午节、重阳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忽视,形成强烈的对比。在此,给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几点探索

(一)加强宣传,渲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

高校是一个人才培养和承担着传承、创造人类精神成果的地方。强调:“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核心价值观的养成绝非一日之功,要坚持由易到难、由近及远,努力把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变成日常的行为准则,进而形成自觉奉行的信念理念。广大青年树立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上下功夫,下得苦功夫、求得真学问,加强道德修养、注重道德实践,善于明辨是非、善于决断选择,扎扎实实干事、踏踏实实做人,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因此,要使绝大部分的大学生认同并心中牢牢印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方式来渲染不失为一个好途径。如除了课堂外,还可以通过知识竞赛、讲座、评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多样的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园氛围。

(二)加强新兴载体的运用,更加贴近学生日常生活

毋庸置疑,大学课堂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好的平台。课堂上的授课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结合实际生活,接连社会热点话题。同时,善于运用微博、微信、QQ等新兴的网络媒介,通过典型案例的讨论分析,引导学生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知其言、晓其义、信其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无疑更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坏境,可以凝聚强大的舆论正能量。高校利用好新兴媒介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其逐步渗透至网络文化,用正能量来占领网络阵地。高校重视做好重大信息工作,及时的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面事项到网络平台,积极的回应和引导网上舆论方向,同时做好宣传正能量,借助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宣传,潜移默化把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大学生的精神世界,有效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三)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关系

在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合理的处理好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曾在中外文化交流中指出:“在中外文化沟通交流中,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潜移默化、滴水穿石。”的确,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所在。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只有吸收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扎根在这片沃土上,它才能枝繁叶茂。因此,高校在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培养中,要结合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将文化渗透日常价值观的宣传当中。另一方面,高校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要合理的处理好与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在新形势下,全球化的影响不断扩大,外来文化也随之进入中国。当然,这其中也有许多优秀的人类文明成果,我们应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吸取外来先进文化的丰富营养。然而,对于外来文化我们不能只是的拿来主义,不能简简单单地照搬过。对待外来文化,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的态度:“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拿来,‘拿来’之后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运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既不全部否定,又不能将其全部拒之门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三、结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凝练的体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支撑,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保证,也是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新形势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纷繁复杂的工程,不可以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全社会各方人士的共同且长时间地努力。面对新形势下的环境,我们要继续深入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去,让大学生真正地理解其中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一份力量。

作者:敖焱鹏 单位:广东海洋大学

参考文献:

[1]周悦,蒋雪诚.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150-152.

[2]金华.浅谈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8:180-182.

教育核心论文篇7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内容 (一)道德观——构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在真实的集体的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④,尤其是民族高校的学生更有义务和责任努力增强民族团结,这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公正,是一种将集体置于个人先的一种社会本位的价值观。首先,我们要培养学生一种责任意识,讲求社会道义和公德;其次,我们要培养自身的规范意识,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秩序,因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不仅是追求一种包容、和谐、共生,更要求一种责任与道义担当。 (二)个人发展观——恪守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基本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体现在通过为国家奉献、为他人服务的社会认同努力过程中获得幸福感,另一方面体现在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取正当的物质与精神条件,前者要求高尚的爱国情怀和友善的社会处世态度;后者则是要培养大学生以诚信立身、爱岗敬业的道德情操和相应的契约精神。这是国家稳定之基、社会兴旺之本,也是家庭和睦之方。在个人发展中,诚信是修养之宝,友善是交往之桥,敬业是造福之基,爱国是幸福之本。 二、民族高校生价值观塑造的现状及特征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在社会转型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是非混淆、善恶不分、美丑不论、爱憎不明、正不压邪等不健康、不文明现象,这些不良风气和现象的出现使民族高校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影响,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国家层面上价值目标高调化,缺少冷静和理智绝大多数民族高校生都有强烈的国家民族认同感,都关注国家事务与社会问题。在事关国家发展与安全稳定的问题上,绝大多数学生在情感与行为上能表现出坚定支持党和国家的决定,但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仍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如对待民族分裂危害性认识不足、一些爱国行为中表现极端、片面强调个人自由、盲目崇拜西方三权分立式民主等。 (二)社会层面上价值取向多元化,缺少责任和担当绝大多数民族高校生都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但当复杂环境中问题与矛盾突显时,他们义与利、奉献与索取、个人与社会等问题的选择往往茫然不知所措,更多地试图努力寻找取舍兼顾、义利共济、左右逢源的最佳结合点。若与己直接无关,则持严以律人的批判态度;若与己相关,行为上表现出无能力,以宽于待己的态度,把问题归因于外在环境,努力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进行开脱。 (三)个人层面上价值标准双重化,缺少自律和自强当下社会现实功利性氛围也深深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选择,尤其是地位和财富作为人生成败与幸福感评价的标准被最大限度强化后,学生的个人理想过于趋向短期性、现实性、功利性,甚至片面坚持“幸福是造福与享福的有机统一”⑤。虽在思想认识上认同、肯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在具体行动中难以知行合一,导致自我实现和服务社会产生矛盾和差异。 三、民族高校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路径 少数民族大学生成才同样必须首先成人,成人关键在学会做人。如果说小学和中学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以“养成教育”为主,而高等教育阶段则当以“学成教育”为主⑥。学成教育是在价值观方面的提高性教育,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融入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个人生涯发展规划指导中去。“任何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都不可能自发地发挥作用,它必须依托一定的制度基础才能切实发挥道德教化、凝聚人心、稳定社会的效能。”⑦民族高校是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应该积极调动一切教育要素,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民族院校学生中内化。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主阵地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与时俱进,一方面要突出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积极输送正能量;另一方面要理论联系实际,充分结合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实际,进行全方位的爱国主义教育,客观、理性地分析和评价当代社会中各种现象及文化思潮,教育方法也要改革原来的教条化、灌输式,不仅不能回避矛盾与问题,还要通过师生互动、课堂讨论、实践体验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理性思考,加深大学生对核心价值观内涵的理解,促进其内化过程。 (二)积极发挥辅导员的引导与示范作用辅导员既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师长,更是行为示范的榜样。推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内化过程,辅导员自身先要增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认同和践行,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程序管理、生活帮助上,要发挥政治导师作用,注意处理好个人与团队、学生与教师、教师与领导、学校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在思想认识和理论水平上,要增强权威地位;在遵守社会公德和处理好个人与学校、个人与国家利益上,要树立榜样形象。 (三)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熏陶和影响作用校园文化是大学生成长的文化氛围,其中包涵了管理、教育、组织和环境建设等各个方面,优秀的校园文化需要主动建设和营造,如组织各项活动、改良校园环境等。同时,校园文化也是一个历史积累的过程,优良传统的传承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内化融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洗涤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积极引导学生加强自我修养,产生转化和升腾作用价值观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其不仅需要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外部教育和影响,更需要大学生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⑤。对民族院校的大学生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的学习和践行是手段性的,只有自身内在素质提升,才能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由于学生的自我修养是多方面的,所以我们可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加强自我修养,培养一种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学习意志和毅力;也可以让学生在与同学、教师的人际交往中加强自我修养。同时,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让学生和睦、友好相处,谦虚谨慎、从善如流,还要注重协调与合作,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自觉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此外,我们还要在社会实践中加强学生的自我修养。如参加军训、生产实习、公益劳动、青年志愿者服务、献爱心活动等。让学生通过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体会“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内涵,通过“学”和“行”结合,完成化“知”为“智”、化“智”为“行”、以“德”率“行”的过程⑦,实现自身素质的提高。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在“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针和理念上提出的一种普世价值。民族高校要积极引导学生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理论高度去认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面向社会、面向现实、认识自我中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知行统一、自我完善,最终在促进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作者:汪涛 单位:湖北民族学院理学院

教育核心论文篇8

当外界新信息被感知后,个体就会对感知的信息进行加工和判断,在与原有的价值观念比较的过程中,要么否定新知识,要么暂时接受或搁置,形成道德理性,然后不断寻求信服的依据。因此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如果只一味灌输,就会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学生知道了并不代表接受了,应然结构并不代表着必然,道德理性还需向道德情感转化。个体自觉或不自觉地会在现实社会中检验被暂时接受或搁置的新信息。如果社会现象或事件能够对新信息提供足够的实践佐证,新的信息将替换或瓦解原有的价值观念,形成道德情感。如果不能,则反之,或者更为严重,会使个体产生不屑或叛逆的心理。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应与现实社会紧密结合,关注社会热点难点道德事件,并作出正确引导,突出社会道德模范,增强教育的现实感,在时代背景和现实生活中不断强化学生的认同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经过了实践佐证的新信息就会被理性的个体存储在价值观念中,内化为个体的道德信念。道德信念是个体对于外在所倡导的道德规范、价值标准等最深度的认同,并使个体对于社会道德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道德信念一旦形成,社会道德就会转化为个体内在的信念而成为个体道德最深层的根据。其中道德意志是道德信念形成的中介,至关重要。道德意志体现出自觉、果断、坚持、自制的特性,能够排除内部或外部的障碍,使个体表现出坚持精神和坚强的毅力。要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学生的道德信念,首先就得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沉重的责任感和光荣的使命感。个体形成道德信念并不是道德内化的终点,而是第二个阶段的起点。成功的社会道德内化是以自觉的外化道德行为逐渐养成道德习惯并最终形成道德品质为衡量标准的。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行”。只有通过从感知到内化到行为外化的过程而确立的道德信念才更加牢固,对个体行为的自律意识也最强。可见,道德内化的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过程,是一个内外界信息交流交换的过程,并非单向流动或单纯的主观建构过程。

二、隐性教育与道德内化的契合性

1.隐性教育的渗透性

隐性教育的渗透性体现在教育环境、教育主体、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等多方面。隐性教育秉承“教育即生活”的教育理念,热衷于创造和谐灵动的校园环境,用环境去感染和熏陶学生;教育主体“学为人师,行为师范”,率先垂范,用人格魅力去教育学生;教育内容丰富多彩,来源于现实生活,具有时代性;教育手段多样,赋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和选择判断的权利。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就渗透到了环境、文化、娱乐、网络、舆论等非正式教育载体中,使学生由非认知心理获得这些感性道德信息,不仅排除了学生对道德说教的逆反心理,而且能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意愿。这些都将有利于道德内化过程中感知阶段、判断阶段和培养道德情感阶段的顺利进行。

2.隐性教育的交互性

隐性教育的渗透性使得受教育者获得的信息以感性认识为主,感性认识还有待于向理性认识转化。转化的过程需要教育者的引导和点拨。而QQ、微博、微信、娱乐活动等都是很好的隐性教育的载体,借这些载体,教育者改变了高高在上的权威模样,受教育者也改被动为主动,两者之间成为一种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教育者不仅可以实时对受教育者提供指导,帮助受教育者归纳、总结、升华感性认识,逐渐形成理性认识。更重要的是受教育者会敞开心扉表达真实的想法和看法,很多在课堂上不敢表达的疑惑或不满都可以借这些载体表达出来。教育者还可以充分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人生经历,了解学生已有的默会知识,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纠正。隐性教育的交互性使得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时间空间距离都缩短了,有利于教育工作者及时对某一现象或热点问题进行及时的分析和答疑解惑,为学生新的价值观念提供更多更现实的佐证,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道德理性向道德信念转化的关键。

3.隐性教育的实践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个知、信、行的过程。其实质是让学生把外在的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并外化为自觉的行动,行是最终的目的,行更是强化信仰的方式。大多数的感性认识要通过实践获得,而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也需要社会实践来培养或锻炼。同时,受教育者是否具备了核心的道德信念也需要实践来检验。隐性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课堂内的讨论、答疑、演讲,课堂外的参观践学、志愿服务等都能使学生了解社会、认识国情,激发他们的爱国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感。学生走出象牙塔,深入到群众中开展社区服务、敬老扶困等实践公益活动,能逐渐形成良好的价值认知、判断和行为能力,能使学生在关爱他人中磨练自身的毅力,培养吃苦耐劳精神和节俭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4.隐性教育的长效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绝不是一朝一夕,或一个学期能够完成的。隐性教育注重引导受教者自悟自省,秉承“水滴石穿”的精神,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旦开展将具有长效性和稳定性。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需要多元的教育者,需要学校教育者们和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和塑造。隐性教育社会化的特点使得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可能成为教育者。核心价值体系内化的两个过程不是一次单循环,他需要周而复始的运动,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培养道德意志,强化道德信念,规范道德行为,纠正偏差,总结经验并上升为理性认识,然后再实践再总结。隐性教育的长效性特性恰适应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这一要求。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隐性教育途径

1.创新认知方式,增强渗透性

首先,把隐性教育方式渗透到教育理念中。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体,具有主体性。教育者应充分意识到学生的主体性,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从了解学生的默会知识、满足学生的需求、解决学生的困惑开始,尽量做到施教于无痕,受教于无形。其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渗透到各门学科的教育中。价值观教育不仅只有思想政治课承担,历史、地理、化学、物理等等几乎所有课程都能成为价值观教育的载体。并且由于这些课程非政治性的特点,更容易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最后,渗透到学习、生活的全环境全过程中。环境创造了人,人是环境的产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从课堂上拓展到整个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中,用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崇高的道德环境去感染和熏陶他们,使他们自然而然地接受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并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

2.借助多媒体网络,增强交互性

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发散性的信息传播结构使得政府和教育者对于信息和网络舆情的控制力大大下降。但是,网络的隐匿性消除了学生的逆反心理,即时性缩短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广泛性丰富了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最重要的是增强了教育者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教育者可以隐匿在网络中,实时地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地对一些片面或虚假的新闻报道作出阐释,扫除社会瘴气,匡扶正气,传播正能量,引导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教育者可以通过创建专题论坛、红色网站,开设微博,建立微信公众账号,通过QQ、微信、邮件等在线答疑等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3.强化体验教育,增强实践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意识,而且价值观也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外化出来。教育者可以开展多层次的体验教育。第一层次,课堂上。课堂上可以通过讨论、演讲、答辩、情境教学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创造“人人参与、人人思考、人人施教”的学习体验氛围,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的感知力度。第二层次,社会实践。突出社会实践的自主选择性。社会实践的主题、地点、方式可以由学生自主选择,让大家充分感受到“我的地盘我做主,我的需求我选择”,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理性认知培养出道德情感,并进一步形成道德意志。第三层次,人生体验。秉承“一日为师,终身为友”的理念,和学生互为良师益友,相互鼓励扶持,教学相长,使其在漫漫人生路上,用自身人生历练感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悟出人生的真谛,形成道德信念,并激励学生不断地去践行理想信念。

4.发展社会教育,增强长效性

推荐期刊
  • 教育
    刊号:14-1331/G4
    级别:省级期刊
  • 时代教育
    刊号:51-1677/G4
    级别:省级期刊
  • 宁夏教育
    刊号:64-1003/G
    级别:省级期刊
  • 统计教育
    刊号:11-3215/G4
    级别:部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