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专业会计硕士论文8篇

时间:2022-12-05 15:24:17

专业会计硕士论文

专业会计硕士论文篇1

关键词:产学研结合 会计专业硕士 培养模式

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及其引致的就业形势的变化,推动了会计专业硕士教育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会计专业硕士教育的迅速发展,对于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会计人才队伍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我国会计专业硕士招生时间短,培养模式存在很多不足,因此,研究会计专业硕士发展显得更加紧迫、重要。所以,构建一套适合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的新模式,对健全和完善国家高层次会计人才的培养体系,建设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人才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现阶段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现状

目前我国会计队伍十分庞大,从业人员至少有1 500万人,但高层次会计人才却不足10%,这说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人才供需存在结构性矛盾。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满足社会对高级会计人才的需要,2003年国务院学位办决定在我国首批设立21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会计专业硕士培养单位,培养职业化的会计专业硕士,2007年又有8所高校被批准为会计专业硕士培养单位,2009年教育部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硕士,经批准,2010年、201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新增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单位77家和71家,目前,我国已有177所院校有招收会计专业硕士的资格。近年来,在我国境内的跨国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大型企事业单位等,对会计专业人才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国各高校培养的会计专业硕士同质化严重,与会计学术型硕士培养模式相近,职业化特点不突出。这些问题反映出社会对会计专业硕士的需求有了新的变化,它要求会计专业硕士既系统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及技能,又能将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到复杂的商业环境中去。

虽然我国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持续扩大,但由于很多高校会计学术型硕士培养先于会计专业硕士,多数高校一直延用会计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缺乏创新,从就业结果看,会计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区别并不大,同本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并没有拉开明显的差距,实践证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并不适用于专业硕士,这种培养方式没有突出会计专业硕士的特色和优势。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应当是:培养具有较好会计理论基础、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熟悉国际会计法规和惯例的高素质、应用型的综合会计人才。所以我们要探索出一条适合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的新模式,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存的高层次会计人才,推动目前的会计专业硕士教育健康发展,提高会计人才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目前会计专业硕士学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结构不合理

师资问题是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能否成功的关键,然而目前新批准的及层次不高的部分会计专业硕士培养单位依然沿袭会计学术型硕士的导师结构,选择理论功底深厚的教授作为会计专业硕士生导师。首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资深教授在授课过程中习惯以支配者的角色灌输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给学生创新思维发挥的机会。其次,这些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对某些实际的操作教师本身并不是很理解,这不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实行了双导师制,但由于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机制不够健全,缺乏约束和激励使得实务界的专家对会计专业硕士指导不到位,多数学校形同虚设。会计专业硕士不同于学术型硕士,会计专业硕士是为社会培养理论知识牢固、实际工作能力强、有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所以,高校的教师结构不能满足培养优秀会计专业硕士的需要,这制约了我国会计专业硕士的发展。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高校的会计专业硕士的课程除了7门核心课之外,大都是借鉴学术型会计硕士的培养模式设置的,虽也设置一些相关的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内容,但是职业特色不明显,没有按不同方向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课程,这种课程设置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和学术型会计硕士没有本质区别,学到的知识广而浅,没有在某一特定职业方向获得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践课程相对较少,缺乏训练学生综合素质的平台。

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是具有实践性、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现有的偏学术型的培养方式理论课所占比例偏高,实践课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实践课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发散思维创新能力等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课程设置导致会计专业硕士的实践性严重不足,这违背了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所以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应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去培养会计专业硕士。

(三)学生实践经验不足

实践环节对提高会计专业硕士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综合素质是非常必要的,然而由于高校在会计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实践所占比重偏低,导致培养的会计专业硕士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硕士不吻合,致使会计专业硕士就业压力很大,在社会上没有竞争力,造成高校会计专业硕士实践经验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虽然高校已经意识到实践对会计专业硕士的重要性,但由于办学经费的紧张,高校没有能力建设足够的实践基地供学生使用,实习场所大多是由企业提供,实践能力的不足导致学生在社会上没有竞争力,既没有学术型硕士的研究能力,也没有专业硕士的实际操作能力。

其次,学生的实习一般是在企业完成的,但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实习企业担心影响生产秩序或泄露商业机密一般不会安排学生参加一线实际工作,企业只是把实习学生当作免费的打工者。而且实习是短期的,所以企业认为没有必要也没有义务去培养你。

学校没有能力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企业又缺乏利益的驱动为会计专业硕士的实习提供帮助,这些原因导致了会计专业硕士实践经验远远不足,这不符合社会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导致他们在社会上很难立足。

三、产学研结合的会计专业硕士创新培养模式

会计专业硕士综合素质的提高仅仅依靠学校课堂教育是难以实现的,还要在大量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培养会计专业硕士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上独具优势,产学研合作能解决高校教师结构不合理、学生没有实践基地等问题,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深化和保障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对注重实践的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措施,产学研结合模式,关键是促进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真正融合,高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给学生和教师一个实践基地、创新基地,企业也充分享受学校的人才资源和优先享受高校的科研成果,这样实现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产学研的无缝对接。本文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了产学研结合的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具体模式框架如图1所示。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会计专业硕士创新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高层次会计专业人才,在国家强调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和经济转型的时期尤为重要。

(一)建立一套适合会计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

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是提高高校会计专业硕士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研究方向的设置既要发挥学科优势,又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标。在此前提下,课程设置要重视职业素养课程,鼓励开设行业知识讲座、职业道德等与职业发展相关的课程,紧跟时代的脉搏。课程设置包括核心课和选修课,核心课包括MPAcc教指委参考性培养方案给出的政治、英语、管理经济学3门公共必修课及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审计理论与实务、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4门专业必修课。国际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必然,笔者认为授课过程中要赋予政治、英语新的授课方式,政治多讲授些国内外时事,英语改成商务英语,更多与会计背景相结合,为国家培养国际化的会计人才。

选修课以菜单式的方式,学生针对自己的就业去向选择自己要上什么课。比如以职业目标为导向,针对注册会计师方向,可以开设审计、财务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等课程,以帮助学生毕业时拿到CPA证。也可以根据地域特点开设相关特色课程,由于黑龙江省邻近俄罗斯,对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为扩大学生的毕业去向,选修课中应加入俄语、国际商务与国际结算、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专题等课程。在会计从业过程中,对法律的了解对职业判断、决策很重要,所以,在选修课中鼓励多开设与法律相关的课程,增加学生对相关法律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在授课中还要重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教学方面要重视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模拟训练。案例教学的优点在于它选用典型案例,教师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与方法共同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和推理,开发学生多维思考的心智模式,从而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选用典型的会计案例,贴近实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案例中探寻经验和教训,通过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提高其职业判断能力和素质。

为了加强会计专业硕士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的训练,应增加实践学分,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性与应用性知识结合。教学方式改革着重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授课方式,将课堂搬进实验室、企业财会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现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思维。在授课中,教师将基础理论、典型案例与学科前沿知识融会贯通;在课程考核上,将调研报告、课题讨论、案例分析及课程设计成果相结合;在学习方式上,将个人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以此提高学生的协调组织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满足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的需要

目前我国高校中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资深教师并不多,应实行“导师组制度”并发挥导师组的指导作用,优秀的导师团队对于会计专业硕士论文及实践的指导显得很必要。在校内选择科研能力突出,理论知识过硬的专职教授担任校内第一导师,加强学生会计理论基础素养,同时聘请校外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CEO等人才作为兼职导师,校外兼职导师不一定有多高的学历,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会计实践经验和社会资源优势,这样由高校的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组成一个导师团队,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形成互补,共同研究学生的培养方案,共同指导这些学生完成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社会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在校期间校内导师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评价考核,校外导师对学生的校外实践工作进行考核,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要互相学习,经常沟通完善研究生的培养方案。由校外导师介绍学生进入本单位实习,校内导师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应该积极参加校外的实务工作,教师带领学生建立案例讨论组,在企业工作中发现素材,进行案例研究与开发,研究过程中学生既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加深了对实际工作的理解,只有在边学习边探索中才能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高校对于取得成绩的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要给予必要的奖励,充分调动导师组的教学积极性和热情,让导师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增加高校培养人才的实力。

(三)通过校企合作搭建研究生实践基地

在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仅靠学校的会计模拟实验室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处在真正的会计环境中,真正熟悉会计的操作流程,处理现实的会计实务,才能领会会计工作的要领,在实践中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的意义。所以说进入企业进行现场实习对会计专业硕士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对学生以后进入企业工作是非常有利的,因此,通过校企合作充分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为研究生搭建创新平台在会计专业硕士创新能力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与企业联合创建培养基地和研究中心,探索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创新机制,加大企业委托培养力度,与社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用人需求,同时借助企业在技术和经济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发挥高校在理论研究、数据信息和学术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引导导师指导学生为企业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研究生投入企业管理的实践工作中,有利于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竞争力。

学校也应成立专门部门,为参与合作的企业提供财税培训服务、财税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进行税收筹划等,帮助企业员工了解最新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促进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企业,享有优先录用优秀毕业生,优先享用学校的科研成果的权利,从而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增强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

(四)完善学位论文管理制度

在会计专业硕士学生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毕业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是学生的专业能力、思维方式的综合体现,所以毕业论文在研究生的考核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学校应该从论文选题、数据处理方法、实用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把关,监督其写作。论文选题应从现实出发,针对会计及相关领域的实务问题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应是进行纯学术研究的文章,而应具有实用性和社会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或讨论会计实务问题的案例分析、调研报告或理论结合实务的专题研究,应有数据或实际资料做支撑。论文内容更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于数量分析方法的训练,数据处理方法的学习有利于提升会计人员的管理效率和判断能力。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到与决策相关的数据,如何将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具有信息含量的信息,对会计专业硕士来说是一种必要的工作技能。通过在论文选题的确定、调查研究材料的整理与归纳、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手段、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以及论文的撰写方法等方面对研究生进行训练,能够不断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能力,强化其表达能力,这是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非常重要的环节。

(五)完善研究生激励政策,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建议学校设置完善的奖励机制鼓励企业、教师、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热情,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设定系统的评选方案,评选优秀研究生、优秀校内外导师、管理干部等,针对当代企业注重企业形象和企业社会价值的特点,发挥高校品牌价值对于企业的激励作用,给予一定比例优秀校外导师以名誉上或其他方式的奖励。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创新已经取代知识批量生产成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完善研究生奖励制度,以奖勤罚懒为原则建立三维的奖励体系,设置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企业奖学金、专业奖学金等项目,资助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学生。全面提高奖学金的标准,加大奖励力度,激发研究生参与到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实务工作、案例调研和案例研究中的热情,让更多的创新能力强的研究生在案例研究与开发和企业财务系统建设中突出他们的潜质,取得优秀的成果。

四、总结

会计专业硕士教育是一种不同于学术型硕士的特殊高等教育,其培养目标是为企事业单位及国家经济管理部门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所以会计专业硕士应有独特的培养方式,本文提出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会计专业硕士创新能力培养的新模式,建议高校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师资队伍建设、校企合作、建立政府产学研管理机构、研究生激励制度和学位管理制度上进一步完善,在培养过程中以会计职业资格为导向,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目前产学研结合的会计专业硕士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培养模式还有待完善。X

参考文献:

1.左健民.产学研合作与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J].教育发展研究,2013,(1).

2.徐雅斌.校企共建、产学研结合的工程型硕士研究生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1,(10).

专业会计硕士论文篇2

关键词:会计学术型硕士;会计专业硕士;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导师队伍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23-0170-01

在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中国会计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基本以“学术型”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但在进入本世纪以后,为了满足社会对会计职业的高层次应用型、职业型人才的需求,中国的一些研究生培养单位开始试点探索会计应用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工作。伴随会计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教育的迅猛发展的同时,两种硕士教育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本文首先阐述了我国会计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培养现状,分析两种硕士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结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对策。

1我国会计学术型硕士与专业型硕士培养现状分析

众所周知,我国的会计人员队伍十分庞大,但高层次科研型和和应用型人才匮乏的矛盾十分突出。近年来,我国以实务导向的会计硕士研究生教育和会计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取得了迅猛发展,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具体表现在:会计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并没有突出各自的特色,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导师队伍等方面,都没有明显的差别,因而导致学术型研究生缺乏足够的学术训练、专业型研究生缺乏足够的实践训练,形成所谓的学术型研究生不“学”,专业型研究生不“专”的问题。下面,我们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导师队伍等角度对学术型研究生不“学”,专业型研究生不“专”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1)课程设置。会计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以培养科研人员和学科专家为目的,培养这类研究生的关键在于通过传授系统和完整的学科知识,实现对学科知识的创新与发展。因此,课程设置以学科为中心建构课程体系。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课程设置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培养目标的不同,必然导致在课程设置上存在较大差异。然而,当前在我国部分高校,会计专业硕士课程设置往往只是在会计学术型硕士课程的基础上减去一些课程或降低要求,这就导致会计专业硕士应用性课程设置较少,不利于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会计学术型硕士课程在研究方法的学习上,往往只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缺乏对会计领域其他研究方法的学习,不利于会计学术型硕士学术能力的提高。

(2)教学方法。国内很多院校的会计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学位硕士教学还仍以传统传授知识的模式为主,这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一方面,对于会计学术型硕士来说,传统传授知识的模式虽然有助于学生对会计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但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也就不利于学生理论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对于会计专业型硕士来说,他们大多来自实际工作部门,有非常强的表现欲望,希望有更多的互动的交流,而传统传授知识的模式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理论联系实际难以落实到实处,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3)导师队伍。目前,我国很多院校的会计学术型硕士和会计专业硕士的导师仍采取以单一导师制为主的培养模式,并且高校教师中的会计专业硕士导师大多来源于学术型导师。学术型导师大多偏重于理论研究而缺乏相关的会计实践经验,这些教师从校门到校门,讲审计的没查过账,讲财务管理的也没理过财,自然也就无法为会计专业学位硕士提供实践指导。此外,学术型导师对会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还是以传统的“学徒式”培养模式为主,这种单一的指导方式培养出来的人知识面和创新思维受到限制,缺乏跨学科和交叉学科的研究能力,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和视野,也不利于会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术和科研能力的提高。

2改进对策

2.1合理设置课程

会计专业硕士课程设置除包括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税收等基础核心课程以外,还应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在课程体系中的比重,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对于会计学术型硕士课程设置除注重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外,还需重点关注研究方法课程的设置。研究方法的学习对于会计学术型硕士学术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现有院校在会计学术型硕士研究方法课程设置中,往往设置实证会计研究方法课程,如计量经济学,忽视了理论研究方法,如博弈论等研究方法对会计研究领域的作用。因此,在会计学术型硕士研究方法课程设置中,可以增加诸如博弈论等理论研究方法课程的学习。

2.2改进教学方法

对于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教学方法不能局限于简单的课堂讲授,而应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和教师进行互动。因此案例教学和疑难问题解析法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而对于会计学术硕士而言,可以采用文献研究法,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指导学生进行文献研究,传授研究问题的方法和撰写研究论文的方法,提高会计学术硕士的科研能力。

专业会计硕士论文篇3

关键词:产学研结合 会计专业硕士 培养模式

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快速发展和变化,及其引致的就业形势的变化,推动了会计专业硕士教育在我国的迅速发展。会计专业硕士教育的迅速发展,对于培养高层次、复合型的会计人才队伍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我国会计专业硕士招生时间短,培养模式存在很多不足,因此,研究会计专业硕士发展显得更加紧迫、重要。所以,构建一套适合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的新模式,对健全和完善国家高层次会计人才的培养体系,建设高素质、应用型的会计人才队伍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现阶段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现状

虽然我国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在持续扩大,但由于很多高校会计学术型硕士培养先于会计专业硕士,多数高校一直延用会计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模式缺乏创新,从就业结果看,会计专业硕士和学术型硕士的区别并不大,同本专业毕业的本科生并没有拉开明显的差距,实践证明学术型硕士的培养模式并不适用于专业硕士,这种培养方式没有突出会计专业硕士的特色和优势。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应当是:培养具有较好会计理论基础、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熟悉国际会计法规和惯例的高素质、应用型的综合会计人才。所以我们要探索出一条适合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的新模式,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并存的高层次会计人才,推动目前的会计专业硕士教育健康发展,提高会计人才服务社会的能力。

二、目前会计专业硕士学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结构不合理

师资问题是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能否成功的关键,然而目前新批准的及层次不高的部分会计专业硕士培养单位依然沿袭会计学术型硕士的导师结构,选择理论功底深厚的教授作为会计专业硕士生导师。首先,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资深教授在授课过程中习惯以支配者的角色灌输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给学生创新思维发挥的机会。其次,这些教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太多的实践经验,对某些实际的操作教师本身并不是很理解,这不利于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实行了双导师制,但由于学校和企业的合作机制不够健全,缺乏约束和激励使得实务界的专家对会计专业硕士指导不到位,多数学校形同虚设。会计专业硕士不同于学术型硕士,会计专业硕士是为社会培养理论知识牢固、实际工作能力强、有领导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型人才,所以,高校的教师结构不能满足培养优秀会计专业硕士的需要,这制约了我国会计专业硕士的发展。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高校的会计专业硕士的课程除了7门核心课之外,大都是借鉴学术型会计硕士的培养模式设置的,虽也设置一些相关的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内容,但是职业特色不明显,没有按不同方向有针对性地开设一些课程,这种课程设置让学生学到的知识和学术型会计硕士没有本质区别,学到的知识广而浅,没有在某一特定职业方向获得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实践课程相对较少,缺乏训练学生综合素质的平台。

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目标的定位应该是具有实践性、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现有的偏学术型的培养方式理论课所占比例偏高,实践课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实践课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发散思维创新能力等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有的课程设置导致会计专业硕士的实践性严重不足,这违背了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所以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应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以社会的需求为导向去培养会计专业硕士。

(三)学生实践经验不足

实践环节对提高会计专业硕士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综合素质是非常必要的,然而由于高校在会计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实践所占比重偏低,导致培养的会计专业硕士与社会需求的应用型硕士不吻合,致使会计专业硕士就业压力很大,在社会上没有竞争力,造成高校会计专业硕士实践经验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首先,虽然高校已经意识到实践对会计专业硕士的重要性,但由于办学经费的紧张,高校没有能力建设足够的实践基地供学生使用,实习场所大多是由企业提供,实践能力的不足导致学生在社会上没有竞争力,既没有学术型硕士的研究能力,也没有专业硕士的实际操作能力。

其次,学生的实习一般是在企业完成的,但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实习企业担心影响生产秩序或泄露商业机密一般不会安排学生参加一线实际工作,企业只是把实习学生当作免费的打工者。而且实习是短期的,所以企业认为没有必要也没有义务去培养你。 学校没有能力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企业又缺乏利益的驱动为会计专业硕士的实习提供帮助,这些原因导致了会计专业硕士实践经验远远不足,这不符合社会对高层次会计人才的需求,导致他们在社会上很难立足。

三、产学研结合的会计专业硕士创新培养模式

会计专业硕士综合素质的提高仅仅依靠学校课堂教育是难以实现的,还要在大量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产学研合作教育在培养会计专业硕士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上独具优势,产学研合作能解决高校教师结构不合理、学生没有实践基地等问题,产学研合作教育是深化和保障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对注重实践的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措施,产学研结合模式,关键是促进企业、高校、科研单位的真正融合,高校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给学生和教师一个实践基地、创新基地,企业也充分享受学校的人才资源和优先享受高校的科研成果,这样实现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产学研的无缝对接。本文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了产学研结合的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具体模式框架如图1所示。建立产学研结合的会计专业硕士创新培养模式有利于培养高层次会计专业人才,在国家强调创新驱动型发展战略和经济转型的时期尤为重要。

(一)建立一套适合会计专业硕士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

建立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是提高高校会计专业硕士创新能力的重要保证,这就要求研究方向的设置既要发挥学科优势,又要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标。在此前提下,课程设置要重视职业素养课程,鼓励开设行业知识讲座、职业道德等与职业发展相关的课程,紧跟时代的脉搏。课程设置包括核心课和选修课,核心课包括MPAcc教指委参考性培养方案给出的政治、英语、管理经济学3门公共必修课及财务会计理论与实务、财务管理理论与实务、审计理论与实务、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4门专业必修课。国际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必然,笔者认为授课过程中要赋予政治、英语新的授课方式,政治多讲授些国内外时事,英语改成商务英语,更多与会计背景相结合,为国家培养国际化的会计人才。

选修课以菜单式的方式,学生针对自己的就业去向选择自己要上什么课。比如以职业目标为导向,针对注册会计师方向,可以开设审计、财务风险管理、经济法、税法等课程,以帮助学生毕业时拿到CPA证。也可以根据地域特点开设相关特色课程,由于黑龙江省邻近俄罗斯,对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为扩大学生的毕业去向,选修课中应加入俄语、国际商务与国际结算、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专题等课程。在会计从业过程中,对法律的了解对职业判断、决策很重要,所以,在选修课中鼓励多开设与法律相关的课程,增加学生对相关法律学习的广度和深度。

在授课中还要重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在教学方面要重视案例教学,小组讨论,模拟训练。案例教学的优点在于它选用典型案例,教师有目的、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与方法共同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和推理,开发学生多维思考的心智模式,从而培养会计专业学生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职业判断能力。选用典型的会计案例,贴近实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在案例中探寻经验和教训,通过独立思考、相互交流,提高其职业判断能力和素质。

为了加强会计专业硕士生动手能力和综合实践的训练,应增加实践学分,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性与应用性知识结合。教学方式改革着重改变传统单一的课堂授课方式,将课堂搬进实验室、企业财会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现场,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思维。在授课中,教师将基础理论、典型案例与学科前沿知识融会贯通;在课程考核上,将调研报告、课题讨论、案例分析及课程设计成果相结合;在学习方式上,将个人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以此提高学生的协调组织能力和综合素质。

(二)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满足会计专业硕士培养的需要

目前我国高校中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实践经验的资深教师并不多,应实行“导师组制度”并发挥导师组的指导作用,优秀的导师团队对于会计专业硕士论文及实践的指导显得很必要。在校内选择科研能力突出,理论知识过硬的专职教授担任校内第一导师,加强学生会计理论基础素养,同时聘请校外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CEO等人才作为兼职导师,校外兼职导师不一定有多高的学历,重要的是具有良好的会计实践经验和社会资源优势,这样由高校的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共同组成一个导师团队,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形成互补,共同研究学生的培养方案,共同指导这些学生完成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社会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在校期间校内导师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评价考核,校外导师对学生的校外实践工作进行考核,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要互相学习,经常沟通完善研究生的培养方案。由校外导师介绍学生进入本单位实习,校内导师在做好自己本职工作的同时,应该积极参加校外的实务工作,教师带领学生建立案例讨论组,在企业工作中发现素材,进行案例研究与开发,研究过程中学生既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加深了对实际工作的理解,只有在边学习边探索中才能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高校对于取得成绩的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要给予必要的奖励,充分调动导师组的教学积极性和热情,让导师的创造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增加高校培养人才的实力。

(三)通过校企合作搭建研究生实践基地

在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仅靠学校的会计模拟实验室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处在真正的会计环境中,真正熟悉会计的操作流程,处理现实的会计实务,才能领会会计工作的要领,在实践中更深刻地理解理论知识的意义。所以说进入企业进行现场实习对会计专业硕士能力培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这对学生以后进入企业工作是非常有利的,因此,通过校企合作充分整合学校和社会资源,为研究生搭建创新平台在会计专业硕士创新能力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与企业联合创建培养基地和研究中心,探索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创新机制,加大企业委托培养力度,与社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有针对性地解决企业用人需求,同时借助企业在技术和经济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发挥高校在理论研究、数据信息和学术研究等方面的优势,引导导师指导学生为企业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研究生投入企业管理的实践工作中,有利于锻炼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竞争力。 学校也应成立专门部门,为参与合作的企业提供财税培训服务、财税咨询服务,帮助企业建立健全财务制度,进行税收筹划等,帮助企业员工了解最新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促进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积极参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企业,享有优先录用优秀毕业生,优先享用学校的科研成果的权利,从而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增强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

(四)完善学位论文管理制度

在会计专业硕士学生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毕业论文。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是学生的专业能力、思维方式的综合体现,所以毕业论文在研究生的考核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学校应该从论文选题、数据处理方法、实用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把关,监督其写作。论文选题应从现实出发,针对会计及相关领域的实务问题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不应是进行纯学术研究的文章,而应具有实用性和社会价值。论文形式可以是研究或讨论会计实务问题的案例分析、调研报告或理论结合实务的专题研究,应有数据或实际资料做支撑。论文内容更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点在于数量分析方法的训练,数据处理方法的学习有利于提升会计人员的管理效率和判断能力。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到与决策相关的数据,如何将数据进行处理生成具有信息含量的信息,对会计专业硕士来说是一种必要的工作技能。通过在论文选题的确定、调查研究材料的整理与归纳、课题研究的方法与手段、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以及论文的撰写方法等方面对研究生进行训练,能够不断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能力,强化其表达能力,这是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非常重要的环节。

(五)完善研究生激励政策,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建议学校设置完善的奖励机制鼓励企业、教师、学生的学习和工作热情,促进产学研合作的发展。设定系统的评选方案,评选优秀研究生、优秀校内外导师、管理干部等,针对当代企业注重企业形象和企业社会价值的特点,发挥高校品牌价值对于企业的激励作用,给予一定比例优秀校外导师以名誉上或其他方式的奖励。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创新已经取代知识批量生产成为高校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完善研究生奖励制度,以奖勤罚懒为原则建立三维的奖励体系,设置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企业奖学金、专业奖学金等项目,资助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学生。全面提高奖学金的标准,加大奖励力度,激发研究生参与到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的实务工作、案例调研和案例研究中的热情,让更多的创新能力强的研究生在案例研究与开发和企业财务系统建设中突出他们的潜质,取得优秀的成果。

专业会计硕士论文篇4

关键词 工学专业硕士 应用型人才 实践教学 培养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Clarifying the Cultivation Aim of Professional Master for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Enhancing their Professional Technical Ability

YANG Tao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serious homogeneity problems in the training of full-time professional master for engineering science and academic master. In order to cultivate high qualified creative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to meet the demand of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identify further the cultivation aim of the professional master for engineering science, constantly improve the teaching methods, strengthen the practice course settings, reform academic level evaluation method and enhanc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utor team.

Key words professional master for engineering science; application- oriented talent; practical teaching; cultivation aim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迫切需要大量的应用型、复合型和高层次专门人才。为适应人才市场的需求,教育部近几年不断扩大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并从2009年开始将硕士研究生类型分为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以满足社会需要。目前,专业型硕士招生计划所占总计划的比例已由 2009年的约 11%增加到 2013 年的约 40%,①②学术型硕士所占比例逐年减少,专业硕士已成为社会建设人力资源的主要部分。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理工科高校专业硕士的培养方案与学术型硕士几乎没有区别,④⑤⑥工学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模式不合理,考核制度不完善,工学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培养同质化比较严重,无法实现工学专业硕士技术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提高的目标。因此,要培养出合格的工学专业硕士,满足社会对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需要,必须对工学专业硕士的教育培养体系进行改进。

1 工学专业硕士教育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高校多数工学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与学术硕士基本相同,仍然定位在理论水平和科研能力的提高上,偏离了工学专业硕士专业技术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提高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和方向。

(2)课程设置不合理。由于对工学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定位不准确,部分高校相同学科或方向的工学专业硕士和学术硕士课程设置相同,甚至两类研究生同班上专业课,“填鸭式”的授课方式和课程内容也一成不变。也有部分学校只是对工学专业硕士增加了很少学分的实习,但实验、设计等其他实践类课程几乎没有开设。这样就导致了理论脱离实际,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3)师资专业技能参差不齐,工学专业硕士导师缺乏。高校教师专业技术技能水平相差悬殊,有些教师对外服务课题多,参加过很多实际工程的设计、施工等工作,有的教师甚至是部级或市级重大工程的评审专家,有丰富的工程经验和很高的专业技术技能。但大量年轻教师,他们刚刚走出校门,虽然有着博士学历、博士后甚至海归经历,科研能力强,也发表了很多SCI论文,却没接触过实际工程,根本谈不上工程经验和专业技术技能。因此,工学专业硕士导师缺乏现象普遍存在。

(4)考评体系不完善。目前绝大多数高校对工学专业硕士的考核体系仍然类同于学术硕士,基本上还是“三步”考评制:第一步是先修满理论课程学分,一般在30学分左右;第二步是发表1~2篇期刊论文,对期刊等级的要求不同学校、同一学校不同学院也不一致,甚至不同导师也有不同的要求。第三步是毕业论文和答辩必须通过专家审核,特别是要通过专家盲评。第一步主要考核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第二步和第三步目前主要考察学生的科研能力。第二和第三步中把关的导师和同行专家,他们还是按工学学术型硕士的科研标准来加以评判,而对专业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核却无任何规定和标准可循。

2 工学专业硕士教育培养的改进措施

2.1 明确工学专业硕士培养目标

按国家教育部要求,工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某一专业 (或职业) 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胜任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③因此,各高校必须切实提高对工学专业学位教育的认识,改变同学术型硕士同质化的培养模式。工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应以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实际问题能力为目标,以促进学生专业技术技能的提高为核心,以推动学生的职业发展为导向,打造出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广、视野开阔、具有创新性意识和手段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专业应用型人才。这才是对工学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唯一目标和科学定位。

2.2 建立工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工学专业硕士的培养应在夯实理论基础的同时,建立和加强专业课程中的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突出人才的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实践教学是专业技术技能提高的主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高层次的实践教学是专业硕士培养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实践教学应从课堂教学、企业实习、科研基地实践等多方面重视和加强。

2.3 创新课堂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要切实改变重机理分析和公式理论推导等学术型研究生的教学模式,应采用PPT、录像、电影等多种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多方面的资料、资源和先进的教学设备交互对接。提出工程实际亟待解决的问题,构建课堂理论教学、仿真实验教学与工程设计及施工技术课堂案例教学的多层次、丰富的教学模式,提升课堂教学的实践性与操作性。

2.4 增设企业实习学分

企业实习是工学专业硕士培养中必不可少的实践教学环节,企业实习不应拘泥于形式。实习的企业可根据学生的兴趣自己联系,也可由导师推荐或进入学校与企业联合建立的实习基地。学生可以参加导师承担的企业横向课题,结合课题进行实习,或是毕业论文结合企业的工程实际课题展开研究。企业实习应不少于5学分,时间不少于半年。

2.5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根据工学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需要建立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丰富实践经验和专业技术技能的导师队伍。加强工学专业学位硕士导师队伍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改革工学专业学位硕士导师遴选机制,鼓励年轻教师进入设计院、工厂、施工企业,参与企业的实际课题攻关,提升专业技能和工程素养。 (2)从设计院、大型工、矿企业引进具有副总工程师以上职称的高水平的人才,解决理工院校专业硕士导师资源不足的问题。(3)在实习企业聘请研究生导师,采用学校导师与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制”,提高全日制工学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质量。

2.6 建立新型的研究生考核机制

(1)专业课程考核。改变以笔试作为唯一的课程考核的方式,以课堂讨论、实际工程案例分析报告和期末论文或设计和实验成果等多种形式进行课程综合考核,切实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2)企业实习考核。除了提交实习报告和企业实习证明外,还应增加学生在企业实习的具体工作业绩考核。学生应提交参加工程设计、施工或实验的成果。为增强学生对企业实习的重视,将实习成绩作为学生能否进入毕业论文环节的考核条件,企业实习不合格者,不能进入毕业论文工作。(3)研究能力考核。改变在学术期刊上的学术型研究生科研能力考核方式,以学术论文、专利申请、实习企业亟待解决问题分析报告等多种形式加以考核。

2.7 实践性的学位论文选题

工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必须结合实际工程问题,避免纯理论性的基础研究课题。课题来源可以是导师的企业横向课题,最好在企业导师指导下完成企业内部立项的研究课。这样的学位论文选题既体现工程实践背景,又有一定的理论意义,更具有工程应用和推广价值。学位论文开题必须要有本领域的企业高级工程师和校内工程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参与,以确保学位论文研究内容来源于工程实际,预期论文成果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论文评阅及答辩委员会的组成应区别于学术型硕士,成员应由工矿企业的高级工程师2-3名与高校的学术权威共同组成。论文答辩应侧重于学位论文的实践性、应用性特点,注重论文的技术创新。这样既保障了论文的质量,又实现了对工学专业硕士的知识应用、创新和实际专业技能的考核,从而进一步促进工学专业硕士向应用型高层次技术人才方向快速成长。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国家对于实用型、创新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因此,必须从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进一步明确工学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不断改进培养方案和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设置和考核办法,加强专业学位导师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全日制工学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保障教学质量,实现工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创新型、应用型的高层次人才。

注释

① 刘少华.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培养的对策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1(4):59-60.

② 王晓琴.全日制专业硕士与学术硕士培养的比较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5.

③ 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0):1-7.

④ 朱永梅,任家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初探[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2.27(5):118-123.

专业会计硕士论文篇5

关键词:全日制;工程硕士;对策;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1-0072-03

我国自1991年正式设立专业学位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迅速,已成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教育部2009年《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工作提出了具体工作意见,改变了原有专业学位教育以非全日制在职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的格局。目前,我国已设置工商管理硕士、建筑学、工程硕士等39种专业学位[1],累计招生达到100余万人,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人才培养体系。作为专业学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决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未来。为了促进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水平稳步提高,必须了解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教育现状,积累经验,发现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在新形势下有针对性地改革制度,采取措施。因此,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研究,能够为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质量提供依据。

一、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问卷调查设计了工程硕士导师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两种。工程硕士导师问卷共10个问题,分为选择题和主观题,内容包括导师的基本情况、教学方法、学位论文形式、考核方式、质量评价标准等方面。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问卷共30个问题,分为选择题和主观题,内容包括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基本情况、培养情况、满意度等几个方面。调查问卷的发放和回收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现状调查问卷发放与回收情况汇总表

回收的141份全日制工程硕士调查问卷,涉及机械工程、控制工程、电子与通信工程、建筑与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技术、材料工程、软件工程、环境工程、集成电路工程、光学工程12个工程领域,各领域被调查人数如表2所示。

表2 全日制工程硕士各领域调查问卷回收情况汇总表

问卷分析主要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于选择题主要采取描述性统计分析,得到各选项的频数和频率并进行比较;对于问答题主要采用定性分析方法,总结出最具代表性的建议和问题。本文将导师问卷和学生问卷的调查结果结合在一起综合分析,有选择地删减部分问题,并将问卷的一些选项进行合并和归类。

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

(一)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基本情况

在基本情况方面,主要了解工程硕士入学考试的总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68.8%的工程硕士认为自己在选择攻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综合素质”,23%的工程硕士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80.3%的工程硕士认为,他们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培养特色“非常了解”或“基本了解”;67.4%的工程硕士认为,专业学位入学考试的选拔方式、考核内容“非常突出”或“比较突出”专业学位人才选拔的特点。可见,工程硕士研究生在报考前对专业学位的类型和培养目标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二)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

课程学习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关键环节,课程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其培养目标的实现。调查结果显示,58.8%的工程硕士认为所学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很适应”或“基本适应”,也有41.2%的工程硕士认为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不太适应”或“不适应”,如表3所示。在课程教授方式上,对于“你所学专业核心课程任课教师主要采用哪些教学方法(可多选)”的答题中,73%的工程硕士选择“课堂讲授”,42.6%的工程硕士选择“案例教学”,46.8%的工程硕士选择“实验、实践”;在同一问题调查教师时,80.6%的教师选择“课堂讲授”,55.6%的教师选择“案例教学”,52.8%的教师选择“实验、实践”。由此可见,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授课方式仍以课堂讲授为主,案例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所占的比重也在增加。在对教师的“您给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上课和给学术型研究生上课有何不同(多选)”的问题时,33.3%的教师选择“没有不同”,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全日制工程硕士教师对全日制工程硕士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如表4所示。在“你认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应亟待加强的课程”选项中,59.6%的工程硕士和38.9%的教师选择“加强实践类课程”,31%的教师选择“增加专业基础课”,超过20%的工程硕士选择“加强人文社科类课程”。可见,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的合理性比较一般,应进一步加强实践类课程建设并增加人文社科知识,构建具有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特点的课程体系。

表3 全日制工程硕士课程设置与实际需求情况

表4 教师给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研究生上课的不同

(三)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专业实践环节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的核心是专业实践,它贯穿着课程教学和论文工作两个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相关文件明确提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1]。在“学校、学院以及导师方面是否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问题中,58.9%的工程硕士选择“否”,这直接反映出目前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环节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选择有实践机会的41.1%的工程硕士中,只有57.7%的工程硕士选择提供的实践时间为“2个月以上”。在“你认为实习或实践对你哪些方面提升比较明显”时,“对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今后工作的适应”以及“对专业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排在前三位。通过调查发现,实践环节落实不到位,既有导师对实践环节重要性认识不够的原因,也存在缺乏能够有效实习实践机会的企业的原因。

(四)全日制工程硕士的研究生导师

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要求双导师制。让有深厚理论基础、较丰富指导经验的校方导师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较丰富基础理论及一定指导能力的各行业部门的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共同承担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工作。在对工程硕士研究生关于导师的调查中,所有全日制工程硕士都有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符合双导师制的要求。在对指导效果的调查中,有76.6%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回答“以校内导师为主,校外导师几乎没有指导”,这直接反映出目前企业导师形同虚设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五)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又一重要环节,学位论文的质量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工程硕士培养的整体质量。但全日制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应该有别于学术型硕士。工程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在“你的学位论文或者你了解到的本领域毕业生学位论文的形式”的问题中,选择“科研论文”、“案例分析”、“调研报告”、“设计方案”的分别占53.2%、17.7%、15.6%、13.5%,这也与工程硕士教指委要求的“学位论文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指导意见相一致。因全日制工程硕士还没有毕业生,因此,没有设置学位论文质量的题目。

(六)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满意度

这部分主要调查研究生对教学管理、课堂教学、指导教师以及实践环节的满意程度。在这四个方面,分别有85.1%、78.7%、92.2%、54.4%的工程硕士选择“满意”或者“基本满意”。“不太满意”或“不满意”的原因主要是管理制度不完善,教学方式枯燥化,导师的指导不多以及实践对能力的提升帮助不大等。可见,虽然大部分全日制工程硕士对工程硕士教育满意度比较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完善。

三、完善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对策与建议

(一)转变思想观念

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能否快速高效发展,主要取决于广大研究生导师和各级管理干部对待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思想观念和态度,取决于广大导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重视程度。在“您对自己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否满意”的问答中,32.2%的导师回答“不太满意”或“不满意”。只有导师的观念中形成高度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共识,才能从源头上消除专业学位低于学术型学位的偏见。因此,必须通过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导师培训会、导师以及研究生座谈会、管理干部培训会等各种渠道和方式,以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深刻阐释和宣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大意义,使硕士研究生教育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观念深入人心,并自觉运用新的评价标准来看待和衡量新型培养模式。作为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也要转变思想观念,走出工程硕士学位含金量低、社会认可度不高的认识误区,要看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优势――与市场结合紧密、职业性强、应用性强[2]。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导师

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要实行双导师制,即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目前,学校导师虽然已经分类建设,但专业学位校内导师工程实践经验缺乏,校外导师理论基础薄弱,缺少指导研究生的经验,不能完全适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已提出“双师型”导师队伍建设思路:把学校的教师培养成工程师,把校外的工程师培养成教师。此外,对于校外导师要在工作时间上有保障,对导师的职责包括授课、讲座、论文指导、教育实践指导、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加以明确,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监督。

(三)加强课程建设,重视课程教学

目前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专业性不足、实践性不强、课程量不够、与学术型研究生课程差别不大等问题。通过第五次全校性教育教学大讨论,在广泛征求企业专家、导师、工程硕士研究生意见的基础上,学校《关于修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提出“工程导向,双师指导,模块设计,强化实践,提高素养”的修订原则。从各学院提交的培养方案分析,新的课程设置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能够有机结合,能够充分结合行业需求,反映工程前沿;在工程概论和技术前沿方面设置2学分32学时,聘请企业专家开设课程;设立综合素养模块,课程包括工程伦理案例分析、西格玛管理、统计分析方法、生产作业管理、财务报表及其分析、知识产权与法规等,使研究生掌握系统的专业领域知识以及相关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提高人文知识素养,从而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此外,工程硕士还应该加强专用教材和案例库建设,在一年一度的研究生课程建设立项中给予政策倾斜。

(四)重视实践教学,广泛建立产学研基地

在新修订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3年制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训练累计应不少于1年,2年制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训练累计应不少于0.5年。”通过本次调研可以看出,实践环节仍是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的薄弱环节。目前,学校已经建立18个产学研联合研究生培养基地,合作企业达到70余家,但远不能满足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需要。今后,一方面,要通过挖潜和扩容等方式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努力为全日制工程硕士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产学研基地的管理制度,与合作企业共同加强对产学研基地的管理,充分发挥校外产学研基地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中的积极地位[3]。

(五)加强管理,完善教育规章制度

要提高全日制工程硕士的教育质量,必须引入科学的管理手段,重视过程管理,实施动态控制,使管理者重视培养质量的意义,为国家输送更多优秀的工程人才。目前,我国工程硕士的大政方针与宏观管理层面上,要遵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与教育部的领导,日常管理则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执行。但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又是相对独立、具有“独特个性”的专业学位体系,因此,我国设立了专门的教育管理组织――全国工程硕士教育指导委员会,负责工程硕士政策咨询和质量监督。教育指导委员会还组织了若干专家研究组,以及40个领域的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协作组,因此,集中了一批专家、学者,这样在一定制度的保证下,集成了更强的综合管理能力[4]。学校在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组织方面已经设立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门管理机构,由研究生院负责全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政策制定、组织实施与学位授予工作。但学院相关领域并没有专人负责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包括工程硕士的学生事务等日常工作都与学术型研究生一起由研究生秘书统一管理。此外,在学校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中应设置专门的模块,对专业学位教育进行信息化管理,这样既提高了管理的准确性和效率,也可通过统计信息及时了解学校工程硕士教育的现状,作为决策依据。此外,全日制工程硕士招生、培养、学位方面的规则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制定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Z].教发[2009]6号.

[2]潘建波,李安萍,郭登峰.地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机遇、挑战、出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12).

专业会计硕士论文篇6

       [关键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双导师制

      1997年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委员会《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正式开始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十多年来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部门培养了一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工程硕士教育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速,已成为我国专业学位中培养单位最多、培养领域最广、招生规模最大的专业学位教育类型。据统计,截止到2007年,全国有40个工程领域,有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的培养单位212所,招生人数累计17万余人。工程硕士教育目前已进入稳定发展阶段,因此,有必要对工程硕士教育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以便随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工程硕士生和用人单位是工程硕士教育的直接受益者,而培养单位则是工程硕士教育的提供者。了解他们对工程硕士教育的看法,对于我们深化对工程硕士教育现状的认识,认清工程硕士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应的对策,无疑有着重要意义。 本调查的时间为2008年10月至12月,为期 2个月,针对工程硕士生的调查主要是来自某重点理工大学的学生,共发放问卷140份,回收118 份,回收率为84%。在有效问卷中,在读工程硕士占83%,其中一、二年级学生各占50%,已毕业工程硕士占17%。生源来自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约占统计人数的42%,来自其他性质企业的工程硕士生约占58%。调查问卷由33道题组成,内容涉及:这种教育形式本身存在的合理性,即其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工程硕士生自身的学习动机、学习时间、学习压力;工程硕士教育过程的评价, 包括上课方式、教学态度、课程设置、学位论文、导师的指导工作等三大方面。其中一道为问答题, 其余为选择题。

       题目是“您认为工程硕士专业学位还存在哪些问题,应该怎样改进?发展趋势怎 16样?”。针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主要来自国有大中型企业;针对培养单位的调查主要来自某重点理工大学的导师和管理人员,二者主要采用访谈法了解其对工程硕士发展状况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用人单位的调查表明,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对工程硕士这一专业学位是持肯定态度的 ,这一点从对工程硕士生的调查中也可得到印证,认为工程硕士阶段所学知识满足工作需要的占统计人数的19.50%,认为基本满足工作需要的占统计人数的68.64%。

专业会计硕士论文篇7

关键词:金融硕士;实践教学;创新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183-02

根据国家和教育部的规划方针,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今后研究生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在这种背景下,青岛大学经济学院获得了金融专业硕士的授予权。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突出专业硕士学位应用型的特色,构建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实践教学体系,实现培养目标,摆脱传统的学术型硕士课程体系的桎梏。

一、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意义

罗伯特・M・赫钦斯在其著作《美国高等教育》中写到:大学存在两个目标的冲突,一个是纯粹对真理的追求;另一个也是大学所公认的,就是为人们毕生的事业做准备。这很好地解释了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培养重点之间的区别。与传统的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相比,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明显偏向于应用型。例如我院的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是:熟悉金融理论与实务、系统掌握投融资管理技能、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财务分析、金融风险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较强的解决金融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专门人才。因而实践教学被置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突出地位。实践教学一般是指“通过实验、实践等科学活动方式使学生直接通过感性的学习、研究等手段获得新的理论知识,实现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提升”。201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次会议审议通过的《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指出,“要切实转变办学观念,强化目标导向,建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办学新模式。突出实践教学,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学分的比重。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坚持一线实践,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对实习实践进行全过程的管理、服务和质量评价,确保实践训练的质量”。该《方案》表明,主管部门已经充分认识到实践教学在专业学位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由于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比较晚,因此实践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还需要不断丰富和探索,实践教学理念还需不断加强和深化。

我国传统的研究生教育偏重于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这和社会对于硕士研究生需求由科研人才转为高技能专业人才的变化不相称,也和发达国家中硕士研究生培养偏重于专业人才的通行做法不一致。世界上专业学位教育最发达的国家是美国,美国的专业研究生教育在二战后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规模不断扩大,种类不断增加,现在专业学位获得者所占比例大约占三分之二以上,已经成为美国研究生教育的主体。英国的这一比例更高,大约在75%左右。我国下一步要大力发展专业硕士教育,但是如何整合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的教育资源,避免专业硕士成为学术型硕士的“微缩版”,突出专业硕士培养的特色,就成为需要在探索实践中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文希望能够以金融专业硕士实践教学体系作为切入点部分回答上述问题,为专业硕士的培养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二、国内外同类研究状况

国外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专业硕士的发展较早,相关研究也已比较成熟。国内受制于教育实践的现实,相关研究比较笼统,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一部分研究主要介绍国外专业硕士发展情况,进而进行中外比较研究。如,高益民(2007)介绍了日本的专业硕士的发展情况,邓涛和孔凡琴(2010)对澳大利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发展进行了介绍,马永红和郑晓齐(2009)等从教育供应链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工程硕士的特征以及与美国的区别。一部分研究主要反思中国的传统研究生教育和部分已开办的专业硕士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展望未来专业硕士的发展思路,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如,王海民和郑佩荣(2005)对于会计专业硕士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反思,于东红等(2010)分析了我国专业学位教育中存在的自我意识迷失成为学术型硕士衍生品等问题。还有少量研究,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各个环节,如质量保障体系[别敦荣等(2009)、邓光平(2010)、熊玲(2010)]、师资队伍[梁其健(2003)]、课程体系[唐仁华等(2010)]、实践环节[文冠华(2010)]、奖助体系[李忠(2010)]。

综上所述,国内现有的关于专业硕士的研究未能将中国实际和国际经验更好地结合,更多的关注专业硕士教育开展的必要性和发展趋势等整体问题,缺乏对于专业硕士教育各个环节包括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细致探讨。目前还没有见到对于金融专业硕士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三、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目标。为达到此目标,需要构建多层次、模块化、开放型、全过程的金融硕士实训教学体系。综合利用案例、实验、实训、实习、以及毕业设计和创新实践活动五个实训教学环节,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目标。

四、实践教学体系的具体内容

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教学形式,是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鼓励教师密切关注金融实践的好方式。金融硕士案例教学急需发展,金融教指委已经全面启动全国金融专业学位案例中心建设,青岛大学也开始立项专业学位教育的案例建设项目。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包含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拓展性实验几种类型。在教学计划中设置与专业证书相对应的课程,鼓励学生获得CFP、CFA,FRM等相关证书。实训教学:通过开设金融产品模拟设计、证券仿真交易、银行交易业务仿真等实践课程,可以使学生能够在实训情景中强化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类实训以综合性和设计创新性实训为主,讲求实训内容的适用性和实训课程的开放性。实习教学:金融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必须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它是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我院已经与青岛的银行、证券等金融机构签署了多份实践教学基地合作协议书,这些实践教学基地基本能满足金融专业硕士实习教学的要求,并且能与产学研一体化相结合,能够达到基地建设双飞互惠互利,相互支持。学位论文:学位论文是金融硕士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途径。金融硕士学位论文的基本形式有案例分析、产品设计与金融实践问题解决方案、调研报告或基于实际问题分析的政策建议报告等,论文选题应该紧密结合实际,不提倡过于学术化的论文。创新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列入学校管理体系的竞赛以及《青岛大学学生创新性与研究性学习实验项目》等课外创新实践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鼓励和指导学生参加诸如证券模拟交易大赛、金融产品模拟设计大赛等实务竞赛,培养学生金融产品设计和风险意识,提高学生专业素质能力,倡导产学研合作教育。

五、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实践教学的保障是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富有专业精神的实践教学队伍,是开展金融实验教学的基本条件。现在的金融专业硕士的教师大部分都没有在业界工作的经验,而少量的有业界工作经验的教师大都脱离业界时间比较长,与飞速发展的业界实践也有一定的脱节。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金融机构实践经验,为加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可以有计划地派教师到校外的实习基地挂职锻炼,亲身参与到金融业务中去,可以加深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融合,进一步了解业界的工作难点和重点,从实践中提炼金融硕士的培养方案,从实践中找寻有意义的研究问题,提高教师的培养专业硕士的水平和科研水平,鼓励教师争取横向课题,帮助金融机构解决实际运营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考虑招聘兼职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从金融机构聘请的实践教学指导教师来自第一线,了解金融行业的最新动态,可以给学校带来最新的信息,是学校与业界加强联系的重要渠道之一,同时也为学生的技能学习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我们现在给每一位金融硕士都配备了一位校外导师,可以为专业学位硕士生从事课题研究及专业实践创造必要的条件,参与审查研究生的选题报告和研究方案,并指导该方案的实施,参与学位论文的评审。

总之,对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综合运用案例、实验、实训、实习、学位论文和创新实践活动各个教学环节,构建多层次、多模块、开放性、全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别敦荣,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反思与创新[J].高等教育研究,2009,(3).

[2]王海民,郑佩荣.对我国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几个问题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5,(7).

[3]马永红,郑晓齐.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供应链的形态表征研究[J].管理世界,2009,(2).

[4]邓涛,孔凡琴.澳大利亚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特色与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10,(10).

[5]于东红,杜希民,周燕来.从自我迷失到本性回归―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0,(12).

[6]李忠,熊玲,陈小平.建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奖助体系、实践教学基地的探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2).

专业会计硕士论文篇8

关键词:税务硕士;课程设计;专业硕士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6-0296-03

引言

随着中国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的推进,税务硕士的培养在财税学科研究生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改革趋势,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单纯的科学硕士学位教育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端税务专业实践人才的需要[1];第二,随着财税学科博士培养规模的扩大,原来赋予科学硕士的培养目标在相当程度上被博士所取代。因此,在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总量既定的前提下,通过增加专业硕士进而减少科学硕士的比重,成为财税学科研究生学位教育改革的必然方向。2010年,税务硕士专业学位被正式纳入到新增专业硕士学位的招生计划中。改革的方向既已确定,接下来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科学合理地设置税务硕士培养的相关课程。最近两年来,国内学者开始关注税务硕士课程设置的问题,苏建(2010)通过对维也纳经济大学税法硕士项目的考察,详细介绍了该校税务硕士课程设置的实际情况,并总结了可借鉴的经验[2]。古建芹(2010)把税务专业硕士课程分为基础课和专业课两个层次,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并提出了具体的课程体系构想[3]。黄静和杨杨(2011)强调,为突出税务专业硕士的特点和优势,在课程设置上应强调实践性、应用型和职业性[4]。他们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为教学实践部门所接受,本文的研究将在借鉴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主张。

一、税务硕士课程设置需要遵循的原则

1.税务硕士课程的设置要符合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高端税务实践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需求主体主要有两类,一是属于政府机构的财税部门;二是属于微观经济主体的企业。作为政府机构,对内需要那些深谙国家税收法规政策,能够对现有税源进行评估,有能力对本辖区未来税收收入做出合理预测的实践型人才;对外需要了解国际税收基本惯例,能够维护国家税收权益的人才。企业则需要那些了解企业经营过程,能够为企业进行正确的决策提供税收实务支持方面的人才。比如,企业在兼并重组时会遇到税收问题,企业在跨国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国际税收问题,企业在选择公司组织形式时会遇到税收问题,凡此种种。在解决这些问题过程中,通过合理的安排达到为企业节约税收并尽可能地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是企业管理者追求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有经过良好技能训练的、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税收实务型人才的支持。但是当前财政税收专业培养的学生,无论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都无法满足政府财税部门和企业对税务实践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我们对税务硕士的人才培养要着眼于满足政府和企业的现实需求,课程设置自然也应该为实现这一目标服务。

2.税务硕士课程的设置应该符合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方向。中国现行的税收制度是以流转税为主体的,所得税和财产税在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较小。流转税以商品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便于税务部门征收。相对而言,所得税和财产税则对税务部门的征管水平要求较高。目前个人所得税采取分项课征的形式,而且主要集中在对工薪所得的课税,由纳税人所在工作单位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的这些安排在相当程度上简化了税收征管。财产税在中国的税制结构中的地位是微不足道的,真正意义上的财产税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 [5]。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税收制度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中国的税收体系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这种变化的特征是:流转税在整个税制结构中的地位将下降,而所得税和财产税在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将上升。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所得税和财产税在调节收入分配方面能够发挥积极作用,而流转税则无法做到。在中国居民收入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情况下,提高所得税和财产税在税制结构中的地位是一种必然选择。未来可以预见的个人所得税改革方向是:(1)由分项课征向综合课征转变;(2)由单位代扣代缴向个人直接申报转变。在财产税方面,可以预见的变革是对私人房产在保有环节征税。税收制度的变化必将对税务硕士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因此,税务硕士的培养要预见到这种变化,并针对即将发生的变化进行课程设计。这类课程在眼下看来可能并不是十分重要的,但以发展的眼光看却是必须掌握的技能。

3.税务硕士的课程在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应重视学生理论素养的提升。在从事与税务相关的实践工作中,具体的实务操作固然重要,但运用基本理论来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与税收实务相关的基础理论包括管理学、法学和经济学等方面,这些方面的理论知识应该成为税务硕士全部知识结构中的组成部分。在税务硕士的培养过程中,管理学和法学的基础知识尤其重要。从管理学的角度来看,与税务相关的实践工作更多地是属于管理学方面的知识,对于税务硕士来说,掌握管理学尤其是公共管理理论的一些基础知识是必要的。从法学的角度来看,国家税收制度在本质上属于法律范畴,了解税收的相关法律是税务硕士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总之,税务工作的实践中会遇到各种纷繁复杂的实际问题,没有坚实的基础理论作支撑,就会发生“一叶障目,不见森林”的情形,无法发现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缺乏基本理论素养的学生在长期的职业生涯中往往发展潜力不大,所以在税务硕士的课程设计中,不但要“授之以鱼”,还要“授之以渔”。

4.税务硕士要与财税科学硕士的课程设置有明显的区别。由于税务硕士在某种程度上是从财税专业科学硕士脱胎而来,而且税务硕士培养刚刚起步,缺乏办学经验,这就使得税务硕士的课程设置很容易陷入以往科学硕士课程设置的思维定式。再者,近些年来由于科学硕士的培养为适应市场需求的需要,在课程设置上也在向“实践性”靠拢,“科学性”有所下降,从而陷入了既要保持“科学性”又想追求“实践性”的矛盾状态,成了一锅“夹生饭”。结果是科学硕士既没有体现较高的“科学性”,也没有在“实践性”方面取得突破。所以,如何在课程设置上将税务硕士与传统的科学硕士培养区分开来,成为当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笔者看来,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方面,让财税专业的科学硕士回归其阳春白雪的本位,强调其科学研究的属性;另一方面,税务专业硕士则应专注于实践特色,注重解决实践问题。

二、中外税务硕士课程设计的比较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办了税务专业硕士教育,比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荷兰、德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一些大学在专业硕士层次上设有税务学位的培养计划,其中比较著名的大学包括纽约大学、南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等。国外大学对税务硕士的培养通常被纳入到企业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或法律等专业的范畴。这些专业尽管没有税务硕士的独立名称,但都偏重于对学生进行税收实务技能的培养。这些学位培养计划的大多数毕业生通常专注于一个具体的税收制度领域,比如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或者房地产税等。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市场分工比较细有关,同时也受到一国税收制度复杂程度的影响。税务硕士毕业以后的服务对象是个人、公司和政府,从事的具体工作内容有多种选择,可以为私人和公司进行财务方面的税收筹划、申报纳税等,也可以在政府部门从事税收检查,税收征收管理等工作。为适应这些工作的需要,大学在培养税务硕士时设置的主干课程一般包括:会计、审计、道德伦理、财务管理、财务报告分析、公司与个人税务筹划、税法、税收战略。那些想专攻具体类型税收实务知识的学生可能会选择附加的专题,比如所得税和财产税等课程。

中国税务硕士的培养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合理的课程设计仍在探索中。为了规范各高校对税务硕士的培养,全国税务专业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于2011年出台了税务硕士课程设计的指导性方案。该方案规定,税务硕士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其中学位课24学分,非学位课至少8学分,专业实习4学分。学位课程包括:外语、中国经济问题、现代经济学(含宏、微观经济学)、税收理论与政策、中国税制专题、国际税收专题、税务管理专题、税务筹划专题。非学位课包括:税务稽查专题、高级税务会计、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纳税评估实务、税务实务、税收信息化、税务争议专题、公文写作、财务会计理论和实务、财务报表分析、经济法专题、战略管理、公共管理、数量分析方法等。

比较中国和国外大学税务硕士课程培养方案,我们会发现一些共性的特点:其一,重视实务操作,两种方案都以培养实践性人才为目标。其二,会计和财务管理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其三,两种方案都认识到了法律知识在税务硕士培养中的重要性。两种课程体系的差异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课程设置的立足点不同,国外大学税务硕士课程设置的立足点通常是财务会计、企业管理或法律,以这些课程为基础,然后向税务专业知识领域延伸;国内出台的税务硕士课程设置是以税收实务和税收理论为基础,然后向财务会计、经济、管理、法律等相关领域扩展,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税收实务知识占绝大部分比重。第二,对知识结构点和面的处理方法不同,国外的课程设置是由面及点,即从主题课(会计、财务管理、企业管理)次级主题课(税收实务一般性知识)具体税种的专题课(所得税、房地产税或财产税);而国内目前设计的培养方案没有涉及到具体税种的课程安排,缺少由面及点的层次感。第三,课程的数量差异明显,国外大学的课程数量显然要小于国内培养方案所规定的数量。第四,国外大学的课程设置很少安排经济学课程,而国内培养方案涉及到经济学的课程有三门,即中国经济问题、现代经济学和数量分析方法。第五,在国外大学的课程设置中,有道德和伦理学的课程安排,国内的培养计划中则没有类似的课程安排。

通过比较,我们看到两种课程设置体系代表了两种思维方式,但所要实现的基本目标是一致的,很难说哪一种课程设计更具有优越性。两种方案的形成都受到如下两个因素的制约:一是本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场经济的发育程度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社会对税务硕士的需求水平。二是现行的税收制度,那些以所得税和财产税为政府主要收入来源的国家,为税务硕士服务社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而那些以流转税为主体的国家,社会对税务硕士的需求则受到制度性限制。毫无疑问,以所得税和财产税为代表的直接税,无论在征税方面还是在纳税方面都比间接税要复杂得多。随着中国税收制度改革进程的向前推进,直接税在整个税收体系中的比重必将上升,而间接税所占的比重将随之下降,社会对某一税种的税收服务需求将增加,这将对税务硕士的课程设置施加影响。

三、中国税务硕士课程设置的优化

依据前文提出的税务硕士课程设置的四点原则,对比国外已有的经验,我们可以对目前国内的税务硕士课程设置做出如下评价:(1)目前的指导性方案基本体现了培养税务实践型人才的目标。在全部22门课程中,实务性质的课程有14门之多,比重高达近70%。而且还规定教学实践不少于6个月,其中在财政、税务部门、注册税务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相关涉税部门实习不少于3个月。(2)税务课程的设置虽然在强化实践教学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但对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方向把握不够。随着中国个人所得税、财产税以及环境税等各项税收制度改革的向前推进,财产评估和环境评估等课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税务硕士的培养应该为即将到来的税收制度改革做好人才储备。(3)去除实践教学和毕业论文环节,真正用于课堂教学的时间只有一年,用一年的时间完成规定的课程教学,在实践中是很难做到的。(4)与财税科学硕士相比较,许多课程并无明显差别。根据我们的调查,国内高校在财税科学硕士的培养方案中,几乎都开设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税收理论与政策、中国税制、税收筹划、税务稽查、税务管理等课程。这样的课程安排,使得当下税务硕士培养与科学硕士培养的目标边界并不明晰,甚至与本科教学也很难拉开档次。这一问题如果不能得到解决,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税务硕士发展的前途。

由于中国的税务硕士培养指导性方案刚刚出台,并未经过实践检验是否可行。在笔者看来,还是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方面。(1)课程数量可以做适当的合并精简,一些专业课程虽然名称不同,但内容有交叉重复。比如可以将税务管理、税务风险管理、税务争议专题合并为一门课,因为这三门课都属于税务管理的范畴;还可以将税务稽查、纳税评估、税收信息化合并为一门课程,因为这三门课都属于税务稽查的范畴。(2)为适应中国税收制度改革的需要,可以考虑增加房地产评估或资产评估这类课程。(3)借鉴国外经验,重视对税务硕士道德的培养,税收伦理学也应该成为税务硕士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4)在课程内容安排上强化案例教学,以此区别于科学硕士和本科生的培养。另外,要对科学硕士的课程进行重新规范,尽量减少其中的实务型课程,强化其学术精神的培养。(5)为完成课程教学计划,有几种方案可供参考:第一种是延长学制期限,由二年改为二年半或三年;第二种是效法国外专业硕士培养,取消毕业论文环节;第三种适当缩短实践教学时间。

参考文献:

[1] 雷根强,童锦治,林文生.关于税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若干展望[G]//中国税收教育研究会.中国税收教育研究.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10:1-4.

[2] 苏建.维也纳经济大学税法硕士项目对中国税务硕士教育的启示[G]//中国税收教育研究会.中国税收教育研究.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10:15-18.

[3] 古建芹.税务专业硕士学位教育研究[G]//中国税收教育研究会.中国税收教育研究.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10:19-2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