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文化内涵论文8篇

时间:2022-10-17 10:26:38

文化内涵论文

文化内涵论文篇1

关键词:企业文化企业管理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企业管理当中的核心要素。在这种情势下,营造一种企业文化,可以为企业管理提供最有力、最长效的支持,无疑成为企业管理者的首要任务。纵观成功企业的发展史,无一例外地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企业文化又是企业管理中最模糊的领域,也是迄今为止对每个企业来说最具挑战性的一环,因为它涉及了有关企业的价值观、员工士气以及领导方式等诸多领域。这说明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存、发展紧密相连,所以构建企业文化,也成为建立现代企业管理体制必不可少的关键因素。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1.企业文化的定义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Schein,1984),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具有延续性的共同认知系统和习惯性的行为方式。

企业文化是组织成员思想、行为的依据。企业文化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管理理念、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业绩的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

2.企业文化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企业文化从本质上看是一种产生于企业之中的文化现象,它的出现与现代企业管理在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密不可分,从管理的角度看,企业文化是为达到管理目标而应用的管理手段,因此,企业文化不仅具有文化现象的内容,还具有作为管理手段的内涵。

首先,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管理主体意识为主导,追求和实现一定企业目的的文化形态,并不是企业内部所有人员的思想、观念等文化形态的大杂烩。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管理的文化。

其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组织文化有自己的共同目标、群体意识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和制度。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均是企业群体共同认可的,与无组织的个体文化、超组织的民族文化、社会文化是不同的。

再次,企业文化是一种“经济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和企业职工在经营生产过程和管理活动中逐渐形成的,离开企业的经济活动,就不可能有企业文化的形成,更谈不上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①企业哲学②企业精神③企业目标④企业道德⑤企业风尚⑥企业民主⑦企业形象⑧企业价值观⑨企业素质⑩企业行为规范等。

3.企业文化的功能

(1)凝聚功能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可以把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根本目标,企业的根本目标选择正确,就能够把企业的利益和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企业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2)导向功能

导向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企业价值观念与企业精神,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企业文化创新尤其是观念创新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而言是首要的。在构成企业文化的诸多要素中,价值观念是决定企业文化特征的核心和基础,企业必须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使之不断创新,与时俱进。

(3)激励功能

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

(4)约束功能

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为企业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对那些不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不该做、不能做的行为,常常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免疫”功能。约束功能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方法,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辐射功能

优秀的企业文化向社会大众展示着企业成功的管理风格、良好的经营状况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从而为企业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树立信誉,扩大影响,是企业巨大的无形资产。

二、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八十年代,随着日本企业的崛起,人们注意到了文化差异对企业管理的影响,进而发现了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的融合——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企业管理人将其在企业创业阶段关于经营理念、基本假设等达成的共识用于教育新成员,并在此过程中将全体员工的价值认同和行为方式进行整合成统一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管理模式,以文化的力量推动企业的长期发展。

1.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人才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取得大量的优秀人才,并留住人才,对企业的管理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是能够推动企业实现升值的人力资本。对这些人才的争夺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使人才争夺日益国际化,然而在这个人才争夺战中,“最重要的不是金钱,而是企业文化”。

如果单纯以金钱报酬为标准,只会造成员工没有归属感,频繁跳槽,企业不敢投资对员工进行培训,长此以往,对人才成长和企业发展都会造成消极影响。在世界许多优秀的企业中,企业会帮助员工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为他们设计自己的未来。这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对人才的吸引力可想而知。这样可以使员工产生强烈的归属感,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感觉。同时,优秀的企业文化与企业领导者的人格魅力以及领导者的领导方式也是紧密相连的,只有企业领导者具备了伟大的人格魅力以及人性化的领导方式才是优秀的企业文化。

2.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经济的竞争对企业的经营思想、价值观念、思想道德、制度建设和行为规范,都将是一种严峻的考验。因此,许多国家的政府和企业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以适应扑面而来的全球化经济浪潮。要想在经济全球化中生存并有所作为的企业,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就难以在世界大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文化是创造和谐的企业氛围和优良的企业环境,使企业能够在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得以稳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迈克尔·波特指出,“如果企业文化与竞争战略相适合,企业文化可以强有力地巩固一种基本战略以寻求建立竞争优势。企业文化本身并无优劣之分,它是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3.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营销的影响

随着营销组合内容的不断发展充实,人员(people)、公共关系(PR)都成为营销组合中的新内容。而公共关系的一个核心目标即是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促使雇员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可以有助于雇员感到自己这个角色在整个公司形象中的重要性和个人责任感,让雇员感到“自己拥有这个组织”,并通过与顾客的接触,让顾客知道他们的这种感情,从而在潜移默化中使顾客加深对这个组织的良好印象,更加信任依赖这个组织。这样消费者的任何细小的要求都会很快反馈回组织,使组织依据原始的

信息反馈来改进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以此来成功满足顾客的需求。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发展模式。可见,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营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优秀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文化属于“亚文化”的范畴,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并体现在企业员工所共有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可以从三个层面理解企业文化,外层是企业物质文化,包括企业的产品包装设计、环境空间等,以及由此折射出的企业经营者的特点、风格和作风等;中层是企业制度文化,包括企业的规章、规范以及渗透到员工思想所共同遵循的道德观念、行为准则等;内层是企业精神文化,包括企业的经营哲学、经营战略、价值取向,以及由此体现的企业员工的共同追求、共同意志、共同情感等。三个层面中,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关键,精神文化是核心和灵魂。要建设一个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从这三个层面入手,规范企业文化各个层面的内容,使之为企业管理服务。

首先,规范企业物质文化层,如统一标志、企业名称,统一服装、环境空间、产品包装设计等等。其次规范企业制度文化层,完善企业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最重要的是要使企业文化的最深层,有关企业的价值观、经营战略等深入人心,被所有员工所认同和接受,并在实践中成为自己行为的唯一准则。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全体员工要不断学习,使学习成为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唯一方式才是最为重要的。因为未来最成功的企业将是一种学习型组织——能够使各阶层所有成员全心投入,并持续不断学习的组织。企业未来唯一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具备比竞争对手更快速学习的能力。当然,在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转型的新形势下,必须调整和建立新的企业文化以适应现代经济的要求。①新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注意学习氛围的培养。②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中要注重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③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将更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④企业家的素质、决策力将越来越重要。

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到底如何有效地激发组织的创新和创建成功的学习型组织早已成为现代管理的两大主题。全球化和网络化的到来使得企业为了适应新形势不得不进行一系列的革新,如何成为学习型组织将成为新的管理革命的重要内容。企业要通过学习最终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中这样描述一个学习型组织:在这个组织中,人们不断地开拓他们的创造能力……新颖的、扩展型的思维模式被培育起来……而且人们不断地学习如何在一起学习。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竞争的核心是让员工更快地学习,使企业进入自我学习、自我组织、自我控制、自我发展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郭纪金.企业文化[M].中山大学出版社,1995

文化内涵论文篇2

文化营销的内涵

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以消费需求为导向的企业出现了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品牌文化营销。它颠覆了传统意义上以有形产品为中心的营销模式,充分利用文化动因在营销过程中的潜在作用使企业产品的竞争优势凸现出来。关于文化营销的含义引言中已经做了阐述,其核心任务在于价值观的构建,而且在企业通过广告等宣传手段将产品的文化定位传达给消费者之前,必须慎重考虑消费者的满意度问题。也就是说,产品的文化定位是否能与目标消费群的价值观达成一致。因为只有当文化营销赢得了消费者的心理认同,从而产生消费欲望与购买行为才能算是成功的营销策略。文化营销的真正内涵在于细心观察、甄别、培养或创建一种与目标消费群的思想意识一致的价值观。从以上叙述可以看出文化与营销显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美国学者A•克罗伯曾提出过“文化”的五种含义,其中有一条指出“历史上形成的价值观念乃是文化的核心”。而关于市场营销的定义,著名教授菲利浦?科特勒这样界定:“个人和集体通过创造并同别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获得其所需所欲之物的一种社会过程。(周朝琦等,2002:49)”菲利浦教授提出的这一营销定义从客观实际出发着眼于消费者生理的和物质的低层次需要,然而当社会物质生活非常丰富,消费者生活质数逐渐提高时,消费者的价值和满足将从基本的生理满足层次更上一个层次,即看中产品中所包含的文化价值观念。通俗地讲,如今消费者购买商品已不再仅仅是购买“一种物的使用价值,而是购买一种品牌,一种文化,一种精神、心理上的满足。(周朝琦等,2002:46)”因此,企业在宣传产品使用价值的同时还应注重某种文化价值的传输,这样不仅使现代消费者感到称心满意,也能使企业在正常价值之外又增加了附加价值,同时又增强了企业品牌竞争差别优势,可谓是互利双赢。

酒类产品文化营销手段的实例分析例

例1“:致中和”五加皮分析:从品名的“中”、“和”二字不难推测出“致中和”这个品牌和儒家文化有关系。《中庸》中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又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相传这两句话是孔子教人调理情感的。《礼记》礼运篇中说道人有“喜怒哀惧爱恶欲”七情,无论哪一种情,一旦发动,如果不能节制,都能令人违背本性,丧天害理。孔子深谙人情,于是便说了以上两句话教人先达中和之境,然后便能率性,即循性——依顺本性而不违背。可见,“致中和”是一种通达和谐的情感境界,而商家将生产的五加皮命名为“致中和”显然想传达一种喝了该品牌酒之后的人就不会在情感上大喜大悲伤了身体,继而在待人处事上都能平心静气,心平气和。而“和”正是中国人所推崇的一种处世态度。例2:“孔府家酒,叫人想家。”分析:山东曲阜是孔子的故乡,孔府、孔林、孔庙更是名扬中外。曲阜“孔府家”集团借此东风大做儒学文章,大兴带有儒家文化的品牌,使“孔府家”酒连续几年成为我国出口量第一的白酒。在进行品牌文化营销的过程中,“孔府家”集团不仅为产品取了个好名,还伴以广告语以情动人。一句“‘孔府家’酒,叫人想家”曾让无数海外游子为之动容;也唤起了无数人心中的思乡之情。这句广告语的成功正是源于儒家思想的精髓。儒学中的“仁爱”是从家庭血缘亲情中直接引申出来的。孔子的弟子有若即把孝敬父母、尊敬兄长作为“仁”的核心和基础。他在《论语?学而》中说道“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也!”时至今日,诸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百善孝为先”此类的古训始终在人们的头脑里根深蒂固,可见儒学中的亲情和家庭观念两千多年来早已化为人们心中一种不自觉的固有意识了,因此各大企业商家才会依靠这张“亲情”牌获取无限产品增值。例3:REMYMARTIN——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分析:“人头马”X•O是较早打入中国市场的具有国际品质的高档酒,当时“人头马一开,好事自然来”这句广告语可谓家喻户晓,尤其是后半句让中国消费者欢喜有加。之前笔者已经提到儒家学派的处世观之一就是“善”,意为“好人、好事、好思想”。既然人们“见善如不及”,那么对于会“自然来的好事”又怎会不喜呢?也许当中国消费者听到“人头马”的这句广告语时尚未意识到其精妙的缘由,但是细细想来,商家设计这句广告语之前应该是对中国消费者的传统价值观做过深入研究的。例4:MARTELLX•O——独具慧眼,品味非凡分析:“马爹利”在中国市场的广告宣传中打出的口号是“独具慧眼,品味非凡”。乍看这支广告似乎非常洋气:一切皆在西式的环境中上演,它所要表现的理念是喝“马爹利”的人是拥有智慧,品位高尚的,并非凡夫俗子之徒,其实这恰恰与儒学中三“达德”之一的“智”相契合。所谓“智”就是智慧和才能。《论语》中有“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之说,还有“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等等崇尚智慧,贬低愚昧的名言警句,并且这种“智”并非指与身俱来的天赋,而是由后天进修培养而成的判断是非对错的理性和能力。时至今日,睿智的人仍然受到人们的崇敬,因此“马爹利”向中国大众传输的“独具慧眼,品味非凡”的文化精神仍然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以上实例中外酒类的文化营销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和”,“善”和“智”,不难看出儒家思想在当今社会仍然拥有极高的文化地位。

文化内涵论文篇3

关键词:美术;文化传统;存在样态;文化特征;传统观

中图分类号:J20 文献标识码:A

Traditional Connotation of Fine Art

YAN Qing-lai

(School of Fine Art, Henan Normal University, Xinxiang, Henan 453007)

面对当下纷繁复杂的美术事象,彷徨困惑的同时,我们忽略了一个逻辑点,即美术文化传统是指什么,或者说美术文化传统的实质和特征是什么,美术文化传统又是一个怎样的存在样态?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美术文化的良性变迁。

一、美术文化传统的内涵界定

“传统”一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传”最早见于甲骨文,其意为“驿站”,以后逐渐引申为“传达”、“延续”、“继承”之意。“统”,其本意为“丝的头绪”,引申为“系统”,“纲要”之意。“传统”合为一词后,指历史沿传下来的,具有根性的模式及行为规则。《辞海》界定传统为“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文化、道德、风俗、艺术、制度以及行为方式等。对人们的社会行为有无形的影响和控制作用。”①在文化学中,对“传统”的代表性表述是“传统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力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性想象的沉淀。” ②在此意义上的“传统”,就是文化要素构成的有机系统,就是文化传统的同义语。然而,现实生活中,当我们以传统相称时,大多指向为历史。这就不可避免造成“传统”、“文化传统”以及“传统文化”之间的混淆。“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区别。《人学词典》对“文化传统”的定义是“由历史沿袭而来的思想、道德、风俗、艺术、制度等与人类实践活动有关的各种生活方式。” ③这与“传统”的界定近似。而“传统文化”,则指“由传统的作用而产生的凝固、稳定的文化形式。……它相对于现在,却是一个相对凝固而稳定的即成事实。……体现传统形式化的文化就是传统文化。” ④此外,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论述了二者的差异。庞朴在其著作中论述说“传统文化是指具体的文化,……是一个死的,……是过去已经完成了的那些东西。” ⑤而所谓文化传统一般“指的是支配千百万人的习惯和力量,可以说是一种集体无意识,是一种潜意识。……集体的无意识是整个民族即凡是这个文化背景下的民族都具有的这样一种无意识的集体行动或集体的无意识的行动,这些东西叫做文化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一种传统,叫做文化传统。” ⑥朱维铮在文章中从不同的层面详细论述了二者的联系与区别⑦,而张岱年、姜广辉则指出“‘传统文化’是相对于现代文化而言的概念,‘传统文化’的意义大致相当于过去的一切文化现象,而‘文化传统’的意义是指历史文化中影响深远,以致对现代仍有重大影响的内在因素。” ⑧刘梦溪认为“‘传统文化’,是指传统社会的文化,一般把周秦以降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称作传统社会。……‘文化传统’是指传统文化之后的精神链接链,并不是所有的文化现象都能够连接成传统。” ⑨王炯华认为“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横向的概念、静态的概念、文化‘源’(狭义)的概念。中国文化传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绵延流传、通古贯今的外汇内涵。中国文化传统则是一个纵向的概念、动态的概念、文化‘流’的概念。” ⑩从众多学者关于“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内涵的界定看,无论各种界定的侧重点为何,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二者不是可以互换的概念。总之,所谓“传统文化”,是指历史上存在过的文化事象,相对于现代而言,就是传统的。“文化传统”是指贯穿人类发展的整个历史阶段,世代沿传的那些相对稳定的,体现文化的质的规定性的本质内核。

简要地区分了文化传统与传统文化,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地切入美术文化传统与传统美术文化的区分。传统美术文化是历史上一切美术文化现象,相对于现代美术文化而言,它并不对整个美术文化有决定作用,只是指明时间概念,是体现传统形式化的凝固、稳定的文化形式,是历史上出现过的处于定型样态的文化现象。美术文化传统是人类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美术文化演进中出现的对人类美术文化有过很大决定性作用,并且依然活在现实中的那部分根性传统,是一个动态的流向,其影响及于现在以至未来的那些具有根本性的内隐和外显的要素,是历史沿传下来的美术文化域内的规则,制度,思想,信仰等等行为模式的总和。

二、美术文化传统的存在样态

所谓存在样态,是指事物(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两方面)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所体现出的形式与状态。任何事物在特定环境条件下都呈现出特殊的形式与状态。美术文化传统是内隐的,动态的。因此,美术文化传统的存在样态不是简单的机械的线性构成排列,而是呈现为有机联系的复杂的存在样态。梳理清楚美术文化传统的存在样态,有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美术文化传统,形成相对合理的美术文化传统观。

1、美术文化传统是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

正如前面所说,美术文化传统是人类美术文化演进中出现的对人类美术文化有过很大决定性作用的,沿传下来的根性的东西。既然是美术文化演进史上沿传下来的,那么一定有其历时性的延续性。它是贯穿美术文化演进史的,是历史延续性的表现。比如,属于美术文化传统范畴的视觉性因素,是美术文化自形成时直到现在以至将来都在沿传的因素。因此我们说,美术文化传统是历时性存在。“讨论文化传统,必须辨别现实中间有无踪影。”B11辨别是否为美术文化传统,必须注意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依然活在现实中的那部分根性的传统。如若只是存在于美术文化演进史中,而现实中不存在,那就是历史的遗存,属于“死文化”的范畴,而只有“活文化”才属于文化传统的范畴。B12由此,美术文化传统必然存在于当下各种美术事象中,我们可以用共时性存在来描述。而相对于传统美术文化而言,它仅仅是历史的存在,它出现在美术文化演进中的某个阶段,只是美术文化演进中的一个过程,一个已经定型化的美术文化现象而已。因此,美术文化传统一定是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任何美术文化传统必定有其历时性的发展轨迹,以及其共时性的存在样态。

2、美术文化传统是时间性与学理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

按照刘梦溪提出的“‘传统文化’,是指传统社会的文化,一般把周秦以降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之前,称作传统社会”B13的观点,传统文化仅仅指明时间性存在,即仅仅指明传统文化存在的历史阶段,并没有任何的感彩,不具有褒贬之意。传统美术文化同样是仅指明历史时间阶段。比如我们说汉、唐、宋、元、明、清美术文化,都是一种定型的特定历史阶段的美术文化现象,属于传统美术文化。当我们说古希腊的艺术如何如何,中世纪的艺术如何如何时,仅仅是我们对特定时期已经定型的传统美术文化的个人喜好的表达,而不是一种深入本质的内涵界定。因为,它们仅仅是美术文化演进史中的一个特定阶段,是已经稳定的无法改变的美术文化演进的一个过程。但是,美术文化传统并不仅仅是历史中的美术文化现象,而是这种美术文化现象背后的反映美术文化本质的规律性的精神内涵。换言之,特定时期的美术文化蕴涵着美术文化传统在其中,这是美术文化传统时间性存在的体现。美术文化传统是这种特定历史时期美术文化现象背后的反映美术文化本质规律性的精神内涵,这体现了美术文化传统的学理性存在样态。不同时代的美术文化现象,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美术文化的质的规定性。比如,萌芽期美术文化孕育了整体自律性美术文化传统范畴的内在因素之视觉性以及美术文化传统生成的动力源;史前美术文化发展完善了美术文化传统的内涵结构之思想-视觉性、语言-体系性、创生-演进性;文明期美术文化则促使美术文化传统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再比如谈到古希腊美术时,我们自然会想到和谐的数的比例,这里就蕴涵了属于整体自律性美术文化传统范畴的视觉性。当我们谈到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文化时,透视、结构、体积等概念就会出现在脑海中,这就是整体自律性美术文化传统范畴之语言性的体现。这些都是美术文化传统的时间性存在与学理性存在相结合的具体体现。总之,美术文化传统是以时间性的存在样态蕴涵了学理性的存在样态,以学理性存在样态反映了时间性存在样态。这是与仅仅体现时间性存在的传统美术文化的重要区别之一。

3、美术文化传统是正面性与负面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

美术文化传统是美术文化演进的中轴线,是沿传下来的规定了美术文化质的规定性内涵的东西。因此,美术文化传统是促使美术文化变迁演变的内核因素。这就是美术文化传统的正面性存在的体现,也是我们强调学习传统,深入传统的理性支持。但历史不是线性结构发展的,文化也不是直线式承传的。因此,文化传统中不同的内涵成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受到了不同的礼遇。比如一直围绕着笔墨发展的中国画历来以笔力墨气为表现手段,以线的力度与气势,以水与墨的谐和作为评价作品的重要因素。然而,在当下多元化发展趋势下,“水墨实验”的兴起,综合手法的运用,中国画所谓的“底线”已经不复存在了。如果,我们仍然以各种局部他律性美术文化传统为标准衡量各种实验性美术文化的艺术价值,就会忽视甚至否定实验性美术文化的价值。况且,创生性是美术文化传统的重要内涵之一,任何有悖于创生性的约束限制,都是不利于美术文化的变迁演变的。因此,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美术文化传统不再是我们必须遵循的依据。相反,会成为约束甚至阻碍美术文化变迁演变的因素。此时,美术文化传统的绝对正面性也就随之颠覆了,美术文化传统成为没有明确价值取向的中性词汇。但是,美术文化传统无论被视为历史沿传下来的美术文化的质的规定性的体现,还是被视为约束或阻碍美术文化变迁演变的因素,都是具体历史阶段的个别化。宏观的看,美术文化传统就是正面性与负面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美术文化就是以美术文化传统的正面性与负面性的回旋波动为轨迹变迁演变的。

4、美术文化传统是主体性与客体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

任何文化传统都是人类认识选择的结果,没有人类主体的选择,就没有文化传统的延续。美术文化传统是人类艺术意识B14的选择的结果。中国画以线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是我们这个民族共同艺术意识的选择的体现。众所周知,早期绘画中,无论西方还是东方都是以线为主要表现手段。随着历史的演进,我们选择了继续以线为重要表现手段,而西方民族却逐渐偏向了色彩与体面。B15其中的原因自然有很多,但不同的变迁方向与民族的共同艺术意识的不同取向有着必然的联系。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行为主体选择的结果。美术文化传统的客体性存在,表现为美术文化本身的规定性的存在。不论个体选择与否,美术文化传统是客观存在的,是永恒存在的,不可消亡的。从美术文化传统开始生成起,视觉性、语言性、创生性就形成了。在美术文化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这些美术文化传统从来就是客观存在的,并不因人类主体的选择而有任何改变。换言之,美术文化传统是相对存在的,相对于人类主体的选择而存在的;美术文化传统又是绝对存在的,它是不以人类主体的选择改变而变化的,是客观存在的。这看似矛盾的结论,却恰恰是我们认识美术文化传统时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

5、美术文化传统是专门性与融合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

从学科分类学角度讲,美术文化广义上就是视觉文化,包含绘画、雕塑、摄影、书法、篆刻、建筑、设计等等,绘画中又分为水墨画、油画、版画等等画种。每一画种有其自身独特的传统。比如水墨画与油画,就有着相互独立的表现工具和表现技法。版画、年画、连环画各自有着各自的内涵规定性。总之,不同民族地域的美术文化有着相对独立的传统内涵,不同画种之间有着不同的专门性内涵。这就是美术文化传统专门性存在样态的体现。但是,各种画种或不同民族地域的美术文化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特定条件下是相互交流融合的。东西方美术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事实。不同画种之间的表现技法相互借鉴、工具材料的相互借鉴,也是事实。再如,宫廷绘画、文人绘画、民间绘画之间的相互借鉴等等。这就是美术文化传统的融合性存在样态的体现。美术文化传统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是由相对独立的众多小体系共同构成的一个大体系。小体系之间呈现出相互排斥又相互融合的状态。这种状态决定了美术文化传统的专门性与融合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

6、美术文化传统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

探讨美术文化传统是一种纯粹的理论问题,研究美术文化传统,就是一种理论性探讨。通过理性思维,去分析美术文化传统内涵结构及其价值体现。没有一定的理论体系框架的梳理建构,就无法认识美术文化传统的真实面目。但是,我们不能简单的把美术文化传统看作是理论性问题。美术文化传统研究的宗旨,是促进当前美术文化良性变迁,是促进美术文化的实践创作活动。美术文化传统是存在于当下美术文化现象中的,与当下美术文化创作实践是分不开的,这就是美术文化传统的实践性存在的具体体现。美术文化传统的重要作用,就是对当下美术文化良性变迁的推动作用,没有这种推动作用,美术文化传统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研究本课题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通过对美术文化传统的认识梳理,促进美术文化的生态性可持续性变迁。因此,美术文化传统只有应用于美术文化创作实践才有其存在意义。这就是美术文化传统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存在样态的体现。

通过以上对美术文化传统的存在样态的简要梳理。我们可以看出,美术文化传统就是在众多的悖论中不断变迁的,是众多矛盾的结合体。明白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以简单的直线式逻辑去认识美术文化传统。

三、美术文化传统的特性

对美术文化传统的特性的梳理,是建立在正确认识美术文化传统的存在样态的基础之上的。对美术文化传统存在样态的梳理,是对美术文化传统的浅层感知的感性梳理。这种感性认识必须通过概括、抽象等思维手段上升为理性认识,我们才能深刻地理解与认识美术文化传统。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历史承传性。

首先,任何文化传统都是历史的延续,是人类实践生活的积淀,是人类世代相传的文化因素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文化传统是在一定的时空背景中,从众多美术文化事象中抽象、提炼、凝聚而成的。比如,属于局部他律性美术文化传统范畴的工具材料是历史承传的。原始美术文化中无论是石制工具的刻制,是骨制工具的运用,还是其它各种具有制作美术作品功能的工具,都是人类的一种选择。随着人类的不断实践,随着历史的积淀,人类选择了笔作为最具表现性的美术工具。无论是东方柔软的毛笔还是西方挺硬的油画笔,在美术文化演进史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高新技术不断问世的今天,“电脑美术”、“数码美术”开始兴盛。如若只看表面,这些工具没有体现出历史承传性。但是,从深层审视,原始美术中的石制骨制工具,后来笔的运用,以及现在逐渐兴起的电脑等等,其本质都是一种表现工具,是实现人类创生美术作品的工具,是视觉转换的工具,是美术语言体系的承载体。原始时期的美术工具,当下的美术工具,以及将来出现的各种美术工具,都是以此为线索的有机联系的系统。再比如,民间美术中,同样的“五毒”形象,为什么会同时出现在肚兜,枕头上?小孩子的鞋子为什么会用一个夸张的虎头来修饰?这种防身护体的寓意就是美术文化传统历史承传性的体现之一。其次,美术文化传统是人类选择的结果。一种美术文化要素之所以成为美术文化传统,重要的一点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适应人类美术文化变迁的需要。只有满足人类美术文化变迁演变的需要,人类才会选择,进而沿传下来。仍然以工具为例。石制骨制工具满足了原始人类在岩壁等坚硬物体上创作的需要,于是原始人类选择了它们。毛笔、油画笔的出现满足了运用水墨和油彩的需要,于是毛笔、油画笔得到了重视。电脑数码技术的运用,更是满足了信息时代美术文化变迁演变的潮流趋势,自然也蓬勃发展起来了。因此,美术文化传统是历史继承的结果,也是人类选择的结果。

2、文化指令性。

此特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群体认同。美术文化传统之所以能够沿传下来,必然有一定的原因。一方面是上面论述的物质实用需要,另一方面是思想上的群体认同。美术文化传统包含着美术文化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等。这些深层的内涵得到了群体的普遍认同。人类的美术文化实践行为都是围绕着这种沿传下来的模式变迁的。如果仅仅是个人习惯,而不被普遍认同,就是贴上传统的标签也不会沿传下来。只有当一种美术行为范式、价值观念、信仰系统等等被社会群体所共同认同,才会被承传。其二,引导趋势。当美术文化传统被群体认同后,社会群体自然会以美术文化传统为轴心推动美术文化的变迁演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正确认识美术文化传统,是辨别美术文化变迁演变趋势的重要因素。仔细梳理清楚美术文化传统变迁的脉络,就能把握住美术文化的变迁演变趋势。当我们以整体自律性美术文化传统为衡量标准时,我们就会以一种相对宽容的心态来欣赏所谓的现代以及后现代美术,我们就会充分理解艺术是有无限可能性的深刻内涵。当我们在不懈地讨论美术的“真”、“善”、“美”标准时,我们是否认真地研究过美术文化的整体自律性传统呢?如果,我们想当然的一贯地以意识形态来匡正美术文化,那么美术文化将不会成为润泽人类心灵的精神养料,只会是统治阶级的工具,是约束人类思想的缰绳而已。因此,研究美术文化传统,揭示美术文化传统所蕴涵的被社会群体所认同的具有引导趋势的文化指令,是认识美术文化变迁演变趋势的重要途径。

3、开放互补性。

任何文化传统都是开放的、互补的。没有新鲜血液的注入,人类文化将无法前进。正如佛教传入我国,历经扎根、发展、结果,成为我国的一大宗教,并最终影响促成了现在这样的民族共同心理意识。可以说,没有佛教的传入,也无法形成现有的中华民族文化。文化需要交流,封闭自守只会束缚自身的发展。历史证明封闭、保守之路是行不通的。易言之,文化的进步,必须以文化传统的开放为前提。开放的文化传统,并不是没有限制的开放,而只是对于于己互补的那些文化因素的开放。对于互补的内涵,我国很早就有了深刻的认识。中国人以阴阳来标注世界,有阴必有阳,阴阳调和,万物兴盛。某种程度上说,阴阳就是相生相克相补的矛盾统一体。没有互补,就意味着残缺。因此,美术文化传统必定不应该是死水一潭,而是开放的,互补的。当西方艺术的科学理性精神成为东方艺术追求的目标时,“天人合一”与科学理性相结合。当厌倦了科学理性精神的西方当代艺术,意识到东方艺术的圆融精髓所在时,一味以科学理性著称的西方美术,也开始关注处于混沌状态的“道”的存在。这就是东西方美术文化的开放交融,就是东西美术文化传统互补的价值。当民间绘画,文人绘画,宫廷绘画相互融合时,民间绘画的“趣”,文人绘画的“意”以及宫廷绘画的“技”也就融为一体了。B16当“所谓”的国、油、版、雕、连、年、宣B17相互借鉴融合时,我们不能以某一画种的特征不明显,不能以画种之间界限的不明确,而否认整体美术文化的发展。

4、时代变迁性。

任何文化传统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迁的。时代的更替,社会的发展,导致人类生存的社会文化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这就势必要求美术文化传统也要相应的变化。而这种变迁体现为扬弃与继承,吸收与创生。即原有的美术文化传统一部分被扬弃,一部分被继承发扬,新环境下形成的新的美术文化传统一方面来自于吸收其它优秀美术文化传统,一方面产生于自我的创生。原始美术那种实用的创作动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活的改进,渐渐被淡化弱化。而以情感的宣泄,思想的阐述为动力的创作成为美术文化实践的主流。这些就是扬弃与继承的体现。魏晋时期佛教传入我国,促进了我国佛教美术文化的形成,产生了莫高窟、云岗窟、龙门窟等一批经典的石窟艺术。我国的书法传入日本、韩国,分别形成了书道与书艺。南画经过大和民族的改进发展成为日本人引以为豪的日本画。早期东西方绘画同样以坚硬的工具在岩壁上刻划为主要的表现手段,同样重视线条的运用。但由于西方油制颜料的运用,解剖学、透视学、色彩学的快速发展,产生了西画以油制颜料为主,重结构、重体面、重色彩的美术文化传统。而随着毛笔水墨的发展,生熟纸张的运用,以及“以形媚道”的绘画思想的产生等等,最终形成了现有的中国美术文化传统。这些就是吸收与创生的明证。总之,美术文化传统就是在这种不断延续的过程中不断地变迁,并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机与活力。美术文化正是在美术文化传统的不断变迁中演变的。

5、生态多元性。

生态学方法已经广泛运用到各种学科中。“所谓生态学方法,是用生态观点研究现实事物,观察现实世界,又称生态学思维,用生态观点思考问题。”B18我们有必要运用生态学方法梳理认识美术文化传统。“生态”最早运用于生物学科,是关于有机体与周围外部世界的关系的一般学科。二十世纪下半叶,环境问题成为社会的中心问题,使之快速地渗透到其它学科中。于是,由自然生态推衍到生态文化观念,生态的含义也就不仅仅局限于是生物学含义了。从广义上去理解,“生态就是人们具有的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和承认差异性和谐生存的整体的价值观与规范体系。简言之,异质同构为生态,差异性是生态的重要标志之一。”B19美术文化传统的范畴,是由相对独立的小系统构成的,它们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中国美术与西方美术之间存在差异。国、油、版、雕、连、年、宣之间的存在差异。宫廷绘画、文人绘画、民间绘画之间也存在差异。即使是同一画种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历史阶段也会有一定的差异。正是这些差异,误导了我们对美术文化传统的认识,也正是这些差异共同构成了内涵丰富的美术文化传统的内涵体系。这就是异质同构,就是美术文化传统生态多元性的体现,就是美术文化多样性变迁的内因,就是美术文化“没有绝对标准”B20的标准依据所在。

以上就是理性分析美术文化传统存在样态后得出的结论。在充分认识了美术文化传统的存在样态与特性之后,我们不应仅仅简单地以“继承传统”为口号,而应该理性的分析、梳理美术文化传统,并有效的加以继承。但是,我们应该如何把握美术文化传统,以促进我们当下的美术文化实践创作呢?我们如何继承学习美术文化传统以作用于自身的美术文化实践行为呢?有学者认为“继承传统、弘扬传统,首先必须分析、研究传统,弄清它的精华和糟粕,在今天条件下有可能继承的精华和不可能继承的精华,以继承它的精华而不是糟粕,继承它在今天条件下有可能继承的精华而不是不可能继承的精华。”B21但是,什么又是美术文化传统的精华,什么又是在今天条件下有可能继承的精华呢?要解决这个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形成合理的美术文化传统观,即认知美术文化传统的态度观念。

四、美术文化传统观的提出

我们提出的“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的目标,如何构建?虽然我们无法明确地提出“中国气派”的风格概念,但是“中国气派”一定不是固定模式的呈现,而应该是多元呈现,兼容包并的体现,是中国传统精神内涵的支撑与当代社会氛围有效结合的产物。面对当下复杂的美术文化事象,我们如何认知?一个关键点就是认知美术文化传统。在系统研究美术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必须形成以辩证的眼光审视美术文化传统、以严谨的逻辑思考美术文化传统、以变迁的理念接受美术文化传统、以宽容的心态欣赏美术文化传统为基本内涵的美术文化传统观,实现及时宏观把握美术文化变迁趋势的诉求目标,促进美术文化的生态性可持续性演进。(责任编辑:帅慧芳)

① 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第587页。

② 傅铿《论传统》译序,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转引于刘守华《文化学通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99页。

③ 黄楠森、夏甄陶、陈志尚《人学词典》,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0年版,第416页。

④ 同上,第416页。

⑤ 庞朴著《文化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中国和平出版社,1988年版,第159-161页。

⑥ 同上。

⑦ 朱维铮《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第1期。

⑧ 张岱年、姜广辉《中国文化传统简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5页。

⑨ 刘梦溪《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人民政协报》,2004年7月12日。转引于《新华文摘》,2004年第19期,第104页。

⑩ 王炯华《中国传统十二讲》,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7-9页。

B11 同⑦。

B12 同⑦。

B13 同⑨,第104页。

B14美术文化不仅仅是人类审美意识选择的结果,美不是美术文化的唯一。审美与审艺是有区别的。此观点参见梁玖《新编艺术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审艺学”相关内容参见梁玖《审艺学》,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此处以艺术意识指代包含审美与审艺的两个层次。

B15此处所说中国绘画以线为重要表现手段,西画逐渐转向了色彩与体面,并不是简单的认为中国绘画和西画的区别在于此,也不是指明中国绘画不存在色彩与体面,西画不注重线的运用。此处仅是相对的便易的以此区分二者。

B16 此处的趣,意,技只是相对来说,不能绝对看待。

B17 之所以用“所谓”一词,因为本人不认同这种分类法。这种划分所依据的标准本身就存在差异,不同标准下划分出的类别自然导致混乱的出现。

B18 余谋昌《生态哲学》,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61页。

B19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梁玖教授的观点。根据记录整理。

文化内涵论文篇4

一、我国温泉旅游的起源与发展

(一)我国温泉旅游的起源

我国温泉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年前,孔子在《论语》中就曾提到温泉沐浴。之后随着历史的发展,温泉在我国也发展起来,秦始皇“骊山汤”、唐太宗建“温泉宫”等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更为具体阐述了:“温泉主治盘骨挛缩、诸风温及肌皮顽疥,手足不遂”。可见我国悠久的温泉文化。

(二)我国温泉旅游发展历程

虽然我国温泉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但是温泉旅游的发展却并没有这么久的历史。温泉旅游自发展起来一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疗养为目的的。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以及各部委陆续建立了一些温泉疗养院,接待一些伤员或者是高级干部。这时候的温泉大多是公费的,并没有对温泉旅游进行产业化的开发,导致人们对温泉的认识也受到一定的局限。第二阶段,到了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温泉的开发模式开始有了变化。随着公费温泉的减少,给温泉旅游模式的转变带来了机遇。产生了很多温泉宾馆、温泉医院,以保健为目的。同时也融入了一些休闲因素。第三阶段,以休闲养生为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养生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以此衍生的以休闲养生为目的的温泉旅游迅速得到了开发。并建立了相应的餐饮、住宿等配套设施,使得温泉旅游成为了休闲、度假的一种旅游形式。同时随着私家车的普及,自驾游也弥补了温泉旅游区交通不便的劣势,使得温泉旅游空前火爆。第四阶段,在21世纪的今天我国出现了更加高层次的以体验为目的的温泉旅游。目前的温泉旅游形式是,以温泉为载体,将各种时尚休闲元素融入温泉旅游中。通过挖掘温泉旅游文化的内涵,赋予了温泉旅游更高的价值,使游客在享受温泉时也能感受到文化的熏陶。

二、挖掘温泉旅游文化的内涵

(一)人是温泉旅游文化的主体

在旅游活动中,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需求者。很多地方的旅游文化是通过人在体验过程中发掘的,温泉旅游文化也一样。正是由于有了人的参与,温泉旅游插上了人文的翅膀,拥有了独特的文化内涵。温泉旅游不再是“泡汤”,而是一个体验、感悟温泉文化的过程。旅游者在参加温泉旅游活动时,除了浸泡温泉这个目的之外,还希望能感悟当地的文化、拓展视野,这就需要对温泉的由来、发展以及游客所在的温泉景区的与温泉有关的文学、民间传说等进行了解,满足游客的需求。就目前而言,温泉景区所在地的民俗、思想、风俗是温泉旅游文化中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二)温泉景区的环境是温泉旅游文化的载体

文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它需要一定的载体才能够体现。那么温泉旅游要突出文化内涵,使游客能获得深刻的文化体验,就要重视温泉景区环境的营造,在景区的规划中加入一些文化因素。而且,为了适应现代人们休闲度假的需要,温泉景区还应该完善配套的设施。

首先,温泉景区建筑是温泉旅游文化的最直接体现。温泉文化的主题直接决定了温泉景区的建筑风格,比如:广东新会古兜温泉度假村以我国的唐文化作为主体,温泉景区大门就是按“唐门”设计的,其内部的装饰、壁画等都蕴含着一股浓郁的唐代气息,甚至模仿华清池设置了华芳池、妃子池、太子池、九龙池等,它被称为“现代华清池”,受到游客们的青睐。其次,温泉景区的整体氛围是温泉旅游文化的综合体现。温泉一般不会处于闹市中,多数是处于远离城市喧嚣的郊区。中国人一直追逐“天人合一”、“返璞归真”,因此,温泉景区应该给游客营造一种自然、自由的氛围[4]。纵观我国一些有名的温泉,都能体现这个理念,具有环境幽静、远眺近观有佳景、周围植被覆盖率高等特点。

(三)可持续发展是温泉旅游文化的最终目标

如何促进温泉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挖掘温泉旅游文化内涵的最终目标。就目前而言,我国温泉旅游市场虽然都对温泉旅游文化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挖掘和利用,呈现出良好的开发前景,但是缺乏系统性,环境保护意识相对来说比较薄弱,缺乏专业的温泉旅游人才,这些都制约着我国温泉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开发过程中要注重温泉旅游文化中的可持续发展因素,在温泉的规划、经营管理中都要体现节约资源的原则。其次,旅游景区所在的当地政府、居民、企业都要进行共同努力,以促进温泉景区的可持续繁荣。

三、结语

文化内涵论文篇5

企业文化的内涵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其自我丰富和发展的内涵趋势表明企业文化是一种新型的价值管理方略。

公司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早期称谓,最早见之于1980年秋的美国《商业周刊》,其时认为公司文化主要指公司价值观,公司运用共同价值观“为公司的活动、意见和行动树立一种榜样……通过经理的实践逐渐灌输给职工,并传至接班人。”1982年,肯尼迪和迪尔在其著名的《公司文化》一书中,对企业文化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他们认为企业文化由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典礼和仪式、文化网络五大要素构成,其中“价值观是任何公司文化的基石,作为一个公司取得成功的哲理精髓,价值观为全体职工提供了对共同方向的意识和他们日常行为的准则。……这些成功的公式决定(偶尔也出自)公司的典型英雄人物、有关公司的神话、仪式和典礼.事实上,我们认为公司之成功往往是由于它们的职工能够识别、接受本组织的价值观并按此行动”.。日本拓植大学今西伸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特定企业中具有固有特征的价值体系”,它由价值观体系、行为体系、经营风尚三要素构成.。1985年出版的美国学者劳伦斯·米勒名著《美国企业精神》一书,从分析美文化的精神实质,提出了重创美国企业文化的八条基本价值原则:目标原则、卓越原则、共识原则、整体原则、效绩原则、实证原则、密切原则、正直原则,被誉为未来美国企业文化的基石.

对企业文化概念的内涵,尽管不同时期的国外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但把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则已达成共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企业文化概念的发展就是企业价值观由抽象不断走向具体、走向丰富、走向完善的过程。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实际运作中的管理方式,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管理即以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及其作用—包括价值观外化和展开为各种具体形式,如英雄人物、典礼仪式、行为体系、经营风尚、企业凝聚和精神等,这些因素交互作用—为手段的价值管理理论和实际运作中的价值管理方式。这句话有两重意思:其一,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理论和可运作的管理方式,其二,这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具有特殊性,它是以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及其外化作用来达致企业的管理目标的。

管理科学自19世纪末产生以来,经历了古典学派、行为学派、现代科学学派和企业文化学派四大阶段。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发端于美国.70年代末日本经济的腾飞与美国经济的衰微形成鲜明反差,美国人开始对现代管理科学的极端理性主义管理进行反思,希望寻找到得以摆脱困境的管理新方略.在客观需要和主体反思的双重催化下,企业文化理论以其蓬勃的生命力诞生了.诚如《底得优势》一书作者彼得斯和奥斯汀所说:管理学界正孕育着一场“恢复基本原则的革命”。④

企业文化理论是以理性与非理性有机结合的企业价值观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价值管理方略,它不仅是对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辨证否定,而且是对以往一切管理理论的批判继承。在此值得指出的是:企业价值观并不排除理性,而是反对那种抛弃非理性因素(如心理、情感等)的纯粹理性主义管理思想。企业文化理论认为,人不仅是追求物质利益的“经济人”,也不仅是追求友谊、亲密感的“社会人”,而且是生活在某种文化背景下并受它影响和熏陶的“文化人”,企业管理应该以营造文化为己任,通过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形成企业的精神灵魂,以此贯串到经济、技术、生产指标、规章制度、组织机构、战略决策等具体的因素和行动中去,以实现企业和社会协调一致的发展。和以往的管理理论相比,企业文化具有两大鲜明的特征: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非”理性倾向(与数据化、机械化的极端理性主义管理比较而言)和注重实务研究倾向.

企业文化的价值至上主义和重视实务研究倾向,对80年代以来西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批判理性主义”和“恢复常理”一度成为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主要口号,人们反对过去那种把组织结构搞得过分严密和规章制度订得过分严格的做法,主张“见物,但更要见人”;注意厂歌厂服、纪念仪式等企业形象的塑造,以激发职工的荣誉、自豪感、培养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精神,主张频繁的非正式沟通,注意改善职工之间、管理者与职工间的关系,并在企业内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培育新价值、树立新精神.企业文化的务实倾向表明企业共同价值观虽然是精神因素,看不见摸不着,但绝非虚幻的和假想的,而是现实存在的,务实倾向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倾向。80年代以来,很多有影响的管理学著作均十分重视管理实务的研究.如《一分钟经理》和“优势丛书”等。其中《一分钟经理》以“一分钟目标”、“一分钟称赞”、“一分钟指责’三条“诀窍”为主线,运用简明生动的手法将管理中实质性的领导艺术问题加以概括,打破了传统管理理论框架,精致实用,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名噪全球的《寻求优势》的副标题就是“美国杰出企业的成功经验”,书中重点分析了美国43家企业的经营管理,总结出八条基本经验(了、又异八条基本的价值准则):贵在行动、接近顾客、自主和企业家精神、依靠人来提高生产力、以价值观为动力、紧守专业、精兵简政、宽严相济.其中以第一项“贵在行动”最为重要。 

企业文化传入中国是80年代的事。国内学者对企业文化的研究颇为投入,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见纷纭,处于一种几乎有多少研究者就有多少种企业文化概念的状况,所谓“企业文化研究等于思想政治工作”等类似的概念混乱往往把企业文化研究导向误区,甚至陷于泥潭。对此本文第三部分将展开分析.理论上经之很长时间的吵吵嚷咬之后,现已基本安静下来,进入反思阶假,开始有了些研究成果的出现和积累。如管益忻同志的《塑造现代价值观—推进市场经济发育的中心环节》.一文,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出发,认为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企业经历着文化转型尤其是价值转型,在这一转型期必须搞好价值观的重塑,它是“解放生产力的中心一环”、“塑造现代化制度的灵魂工程”、“人的积极性的第一生长点”、“培育具有高尚品德的四有新人的关健”、“再造多种(亚)群体文化(如企业文化)的荃础’、“推进市场经济发育的原动力”。并就价值重塑工程应当坚持的方针、原则、方法和当前应着重抓的几个热点间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相当富有启发性。

作为以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及其外化作用为手段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企业文化领导了80年代的世界管理潮流,其深刻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但我们也必须以冷静的理性思考企业文化在管理学说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企业文化只是管理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和一派学说,而不是管理学的终极和顶峰。企业共同价值观的作用不是自发的,它必须通过作为主体的人、物质性的中介和客体的综合系统的作用才能发挥其深入持久的影响;管理学说史上的各种学派和学说均有其真理性的一面,而企业文化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发展阶段和有着自己独特个性的一派学说是无法涵盖一切的.德国经济学界的权威学者e·海能在《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展望》一书的最后,警告对企业文化抱有万能幻想的人们说:“企业文化理论在企业组织实践中的有效性是不确定的,对此不能作出骗人的‘保证’……有企业文化意识的经理可能是企业发展的指路人,但是他仅仅指出方向,而不能得出目标”:希望这句话能对我国现阶段的企业文化研究有所苦醒。

企业文化学说这一“泊来品”进入中国的时间已十年有余,它曾在管理学界引起不小的冲击波.但目前我国企业文化的研究现状如何呢?荃本概念混乱,理论研究消耗于无休止的争论,理论研究无从积累;研究者往往浮于表面,关注争论而不是关注实际,理论与现实脱钩、理论本身漏洞百出、千疮百孔;由基本概念的混乱而导致的无休止的争论背后是一片虚空,理论成为空中楼阁,无法回应现实。。限于篇幅,本文对此不再多说,仅就国内流行的两种典型的企业文观点谈谈笔者的一点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它包括企业全体职工所共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等方面内容”。或者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形成的、并为绝大多数劳动者认同信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行为道德准则的综合反映”。

上述两种说法作为企业文化和一般介绍是可以的,但若作为企业文化的定义就有间题了。按照他们的看法,企业文化是包括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准则等方面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是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行为道德准则的综合反映。在这里,价值观念虽然都被看作企业文化的一个因素,但其核心作用并未突出出来;不管人们对此持何观点,也许他们默认了价值观在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作用,但遗憾的是他们在给企业文化下定义时思想没有明确到位,这就导致了定义的含糊、多义;尤其应该指出的是: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这一根本属性在国内已有的同类企业文化定义中没有得到丝毫反映,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企业文化若不是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要它又有何用处?

另一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是由职工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创造出来的,它是企业职工必须共同信守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企业风尚、理想的目标、崇高的信仰、规章制度,以及企业职工必须共同珍惜和奉献的企业物质财富,包括厂房、机器设备、资金、技术、产品等崛;或者说,“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企业在其生产经营实践中培育出来的具有本企业自身特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这是一种包罗万象的“企业文化”,因而也是大而化之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既是价值观念、道德准则、企业风尚、理想的目标、崇高的信仰,又是规章制度,还是包括厂房、机器设备、资金、技术、产品等的物质财富,也就是所谓“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按他们的意思,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所拥有的一切。这样的定义给人的感觉如把堆在地上的马铃落、青菜和沙子等一股脑儿装进一个叫做“企业文化”的袋子里。如果是这样,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自身特色何在?老实说,此类定义很少能给人带来什么启示。虽然人们在论述企业文化的本质时常常会指出“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价值观”;“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管理方式”,。但为什么不在定义中反映这一无疑是最重要的本质呢?定义必须抓住本质,反映本质,这是常识,忽视了这一点,定义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就无从说起了。

以上是对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的一点初浅看法。就企业文化这一概念而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这是完全正常的,但在各种不同理解墓础上又必须达成一定的共识,对其本质有一致确认,否则便会使这门科学缺乏坚固的基石,地基若已不牢,何以建构大厦?墓本概念的歧异使理论陷于无休止的争论,消耗了推动理论发展的力量.笔者认为,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是一种新型价值管理方略。它通过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及其外化作用来创造融洽的文化氛围,使职工们受到保障并能为企业的成功作出贡献。国内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走出现阶段的研究困境和实践危机,使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超然于混乱的概念之争,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建立起以市场为核心价值观的现代企业文化,以推动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更好地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注释

① 转引自黄孟落、马孜学主编《外国经济管理的最新趋势》,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76页。

② 肯尼迪和迪尔:《公司文化》,三联书社,1989年第一版,第40页.

③今西伸:《关于日本企业文化的探讨》、《日本研究》1988年第3期。

④彼得斯和奥斯汀:《底得优势》,企业管理出版社,198右年8月第一版导言,第3页。

⑤见《企业文化》1994年第3期。⑥见上书196页。

⑦参见邵鹅:《中国企业文化研究的危机与重构》,《企业文化》1994年第3期。

⑧王光铸:《企业家应对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作出贡献》,《今日企业》1989年第2期。

⑨韩城岚,《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文化内涵论文篇6

企业文化的内涵经历了一个不断丰富、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其自我丰富和发展的内涵趋势表明企业文化是一种新型的价值管理方略。

公司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早期称谓,最早见之于1980年秋的美国《商业周刊》,其时认为公司文化主要指公司价值观,公司运用共同价值观“为公司的活动、意见和行动树立一种榜样……通过经理的实践逐渐灌输给职工,并传至接班人。”1982年,肯尼迪和迪尔在其著名的《公司文化》一书中,对企业文化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他们认为企业文化由企业环境、价值观、英雄人物、典礼和仪式、文化网络五大要素构成,其中“价值观是任何公司文化的基石,作为一个公司取得成功的哲理精髓,价值观为全体职工提供了对共同方向的意识和他们日常行为的准则。……这些成功的公式决定(偶尔也出自)公司的典型英雄人物、有关公司的神话、仪式和典礼.事实上,我们认为公司之成功往往是由于它们的职工能够识别、接受本组织的价值观并按此行动”.。日本拓植大学今西伸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特定企业中具有固有特征的价值体系”,它由价值观体系、行为体系、经营风尚三要素构成.。1985年出版的美国学者劳伦斯·米勒名著《美国企业精神》一书,从分析美文化的精神实质,提出了重创美国企业文化的八条基本价值原则:目标原则、卓越原则、共识原则、整体原则、效绩原则、实证原则、密切原则、正直原则,被誉为未来美国企业文化的基石.

对企业文化概念的内涵,尽管不同时期的国外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但把企业价值观作为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则已达成共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企业文化概念的发展就是企业价值观由抽象不断走向具体、走向丰富、走向完善的过程。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实际运作中的管理方式,是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管理即以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及其作用—包括价值观外化和展开为各种具体形式,如英雄人物、典礼仪式、行为体系、经营风尚、企业凝聚和精神等,这些因素交互作用—为手段的价值管理理论和实际运作中的价值管理方式。这句话有两重意思:其一,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理论和可运作的管理方式,其二,这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具有特殊性,它是以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及其外化作用来达致企业的管理目标的。

管理科学自19世纪末产生以来,经历了古典学派、行为学派、现代科学学派和企业文化学派四大阶段。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发端于美国.70年代末日本经济的腾飞与美国经济的衰微形成鲜明反差,美国人开始对现代管理科学的极端理性主义管理进行反思,希望寻找到得以摆脱困境的管理新方略.在客观需要和主体反思的双重催化下,企业文化理论以其蓬勃的生命力诞生了.诚如《底得优势》一书作者彼得斯和奥斯汀所说:管理学界正孕育着一场“恢复基本原则的革命”。④

企业文化理论是以理性与非理性有机结合的企业价值观为核心建立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价值管理方略,它不仅是对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辨证否定,而且是对以往一切管理理论的批判继承。在此值得指出的是:企业价值观并不排除理性,而是反对那种抛弃非理性因素(如心理、情感等)的纯粹理性主义管理思想。企业文化理论认为,人不仅是追求物质利益的“经济人”,也不仅是追求友谊、亲密感的“社会人”,而且是生活在某种文化背景下并受它影响和熏陶的“文化人”,企业管理应该以营造文化为己任,通过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形成企业的精神灵魂,以此贯串到经济、技术、生产指标、规章制度、组织机构、战略决策等具体的因素和行动中去,以实现企业和社会协调一致的发展。和以往的管理理论相比,企业文化具有两大鲜明的特征: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非”理性倾向(与数据化、机械化的极端理性主义管理比较而言)和注重实务研究倾向.

企业文化的价值至上主义和重视实务研究倾向,对80年代以来西方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批判理性主义”和“恢复常理”一度成为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主要口号,人们反对过去那种把组织结构搞得过分严密和规章制度订得过分严格的做法,主张“见物,但更要见人”;注意厂歌厂服、纪念仪式等企业形象的塑造,以激发职工的荣誉、自豪感、培养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精神,主张频繁的非正式沟通,注意改善职工之间、管理者与职工间的关系,并在企业内部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培育新价值、树立新精神.企业文化的务实倾向表明企业共同价值观虽然是精神因素,看不见摸不着,但绝非虚幻的和假想的,而是现实存在的,务实倾向本身就是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倾向。80年代以来,很多有影响的管理学著作均十分重视管理实务的研究.如《一分钟经理》和“优势丛书”等。其中《一分钟经理》以“一分钟目标”、“一分钟称赞”、“一分钟指责’三条“诀窍”为主线,运用简明生动的手法将管理中实质性的领导艺术问题加以概括,打破了传统管理理论框架,精致实用,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名噪全球的《寻求优势》的副标题就是“美国杰出企业的成功经验”,书中重点分析了美国43家企业的经营管理,总结出八条基本经验(了、又异八条基本的价值准则):贵在行动、接近顾客、自主和企业家精神、依靠人来提高生产力、以价值观为动力、紧守专业、精兵简政、宽严相济.其中以第一项“贵在行动”最为重要。

企业文化传入中国是80年代的事。国内学者对企业文化的研究颇为投入,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见纷纭,处于一种几乎有多少研究者就有多少种企业文化概念的状况,所谓“企业文化研究等于思想政治工作”等类似的概念混乱往往把企业文化研究导向误区,甚至陷于泥潭。对此本文第三部分将展开分析.理论上经之很长时间的吵吵嚷咬之后,现已基本安静下来,进入反思阶假,开始有了些研究成果的出现和积累。如管益忻同志的《塑造现代价值观—推进市场经济发育的中心环节》.一文,从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出发,认为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我国企业经历着文化转型尤其是价值转型,在这一转型期必须搞好价值观的重塑,它是“解放生产力的中心一环”、“塑造现代化制度的灵魂工程”、“人的积极性的第一生长点”、“培育具有高尚品德的四有新人的关健”、“再造多种(亚)群体文化(如企业文化)的荃础’、“推进市场经济发育的原动力”。并就价值重塑工程应当坚持的方针、原则、方法和当前应着重抓的几个热点间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相当富有启发性。

作为以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及其外化作用为手段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企业文化领导了80年代的世界管理潮流,其深刻影响是有目共睹的,但我们也必须以冷静的理性思考企业文化在管理学说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企业文化只是管理学发展的一个阶段和一派学说,而不是管理学的终极和顶峰。企业共同价值观的作用不是自发的,它必须通过作为主体的人、物质性的中介和客体的综合系统的作用才能发挥其深入持久的影响;管理学说史上的各种学派和学说均有其真理性的一面,而企业文化作为管理学的一个发展阶段和有着自己独特个性的一派学说是无法涵盖一切的.德国经济学界的权威学者E·海能在《企业文化—理论和实践的展望》一书的最后,警告对企业文化抱有万能幻想的人们说:“企业文化理论在企业组织实践中的有效性是不确定的,对此不能作出骗人的‘保证’……有企业文化意识的经理可能是企业发展的指路人,但是他仅仅指出方向,而不能得出目标”:希望这句话能对我国现阶段的企业文化研究有所苦醒。

企业文化学说这一“泊来品”进入中国的时间已十年有余,它曾在管理学界引起不小的冲击波.但目前我国企业文化的研究现状如何呢?荃本概念混乱,理论研究消耗于无休止的争论,理论研究无从积累;研究者往往浮于表面,关注争论而不是关注实际,理论与现实脱钩、理论本身漏洞百出、千疮百孔;由基本概念的混乱而导致的无休止的争论背后是一片虚空,理论成为空中楼阁,无法回应现实。。限于篇幅,本文对此不再多说,仅就国内流行的两种典型的企业文观点谈谈笔者的一点看法.

一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长期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它包括企业全体职工所共有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道德准则等方面内容”。或者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形成的、并为绝大多数劳动者认同信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行为道德准则的综合反映”。

上述两种说法作为企业文化和一般介绍是可以的,但若作为企业文化的定义就有间题了。按照他们的看法,企业文化是包括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准则等方面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是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行为道德准则的综合反映。在这里,价值观念虽然都被看作企业文化的一个因素,但其核心作用并未突出出来;不管人们对此持何观点,也许他们默认了价值观在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作用,但遗憾的是他们在给企业文化下定义时思想没有明确到位,这就导致了定义的含糊、多义;尤其应该指出的是: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这一根本属性在国内已有的同类企业文化定义中没有得到丝毫反映,这不能不说是一大憾事。企业文化若不是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要它又有何用处?

另一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是由职工在一个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创造出来的,它是企业职工必须共同信守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企业风尚、理想的目标、崇高的信仰、规章制度,以及企业职工必须共同珍惜和奉献的企业物质财富,包括厂房、机器设备、资金、技术、产品等崛;或者说,“企业文化是企业之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企业在其生产经营实践中培育出来的具有本企业自身特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这是一种包罗万象的“企业文化”,因而也是大而化之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既是价值观念、道德准则、企业风尚、理想的目标、崇高的信仰,又是规章制度,还是包括厂房、机器设备、资金、技术、产品等的物质财富,也就是所谓“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按他们的意思,企业文化就是企业所拥有的一切。这样的定义给人的感觉如把堆在地上的马铃落、青菜和沙子等一股脑儿装进一个叫做“企业文化”的袋子里。如果是这样,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自身特色何在?老实说,此类定义很少能给人带来什么启示。虽然人们在论述企业文化的本质时常常会指出“企业文化的实质就是价值观”;“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管理方式”,。但为什么不在定义中反映这一无疑是最重要的本质呢?定义必须抓住本质,反映本质,这是常识,忽视了这一点,定义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就无从说起了。

以上是对两种有代表性的观点的一点初浅看法。就企业文化这一概念而言,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这是完全正常的,但在各种不同理解墓础上又必须达成一定的共识,对其本质有一致确认,否则便会使这门科学缺乏坚固的基石,地基若已不牢,何以建构大厦?墓本概念的歧异使理论陷于无休止的争论,消耗了推动理论发展的力量.笔者认为,企业文化的实质是一种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是一种新型价值管理方略。它通过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及其外化作用来创造融洽的文化氛围,使职工们受到保障并能为企业的成功作出贡献。国内的企业文化建设必须走出现阶段的研究困境和实践危机,使企业文化的理论研究超然于混乱的概念之争,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建立起以市场为核心价值观的现代企业文化,以推动我国企业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更好地服务于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注释

① 转引自黄孟落、马孜学主编《外国经济管理的最新趋势》,新华出版社,1988年版,第76页。

② 肯尼迪和迪尔:《公司文化》,三联书社,1989年第一版,第40页.

③今西伸:《关于日本企业文化的探讨》、《日本研究》1988年第3期。

④彼得斯和奥斯汀:《底得优势》,企业管理出版社,198右年8月第一版导言,第3页。

⑤见《企业文化》1994年第3期。⑥见上书196页。

⑦参见邵鹅:《中国企业文化研究的危机与重构》,《企业文化》1994年第3期。

⑧王光铸:《企业家应对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作出贡献》,《今日企业》1989年第2期。

⑨韩城岚,《现代企业文化建设》,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页。

文化内涵论文篇7

[关键词]“廉”文化;文化养廉;科学内涵

文化的本义最初是指人文教化。西汉著名学者刘向在《说苑》中写道:“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据考证,这是“文化”一词首见于典籍,主要是指“文治教化”。胡锦涛提出的“为民、务实、清廉……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的思想,是我国“廉”文化的核心要素,它本质上是一种政治文化、一种制度文化和一种社会文化。在当代中国,“廉”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理论来源和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廉”文化。

一、“廉”的文化溯源

据笔者考据,“廉”字最早出现于《仪礼乡饮酒礼》:“设席于堂廉东上。”(清·胡培晕《仪礼正义》)《现代汉语词典》对“廉”有五种解释:(1)廉洁,清廉:不损公肥私,不贪污;廉洁奉公。(2)(价钱)低、便宜,低廉。(3)廉洁;不贪。(4)便宜;价钱低。(5)考察;查访。由此可见,作为形声字的“廉”,其本义与建筑物有关,是指堂屋的侧边,其特点是平直、有棱、敛缩等,后来又引申出清廉(清白廉洁);廉吏(廉洁的官吏);廉白(廉洁);廉公(清廉公正);廉介(廉洁耿直);廉慎(清廉谨慎);廉节(清廉而有节操);廉让(清廉逊让);廉简(清廉简洁);廉秽(清廉和贪秽);廉辨(指清廉明辨);廉按(查究);廉察(视察,查访);廉举(即察举,汉代官员选拔的一种制度);等等。可见,“廉”是一个形容词,与人的品行密切相关。正因为如此,“廉”逐渐演化为一种道德观念和准则。

作为一种道德观念和准则,“廉”最早见于《周礼》。平治官府之计有六事:“一日廉善,二日廉能,三日廉敬,四日廉正,五日廉法,六日廉辩。”(《周礼·天官家宰》)“六廉”的具体含义是:“廉善”指善于行事,能获得公众的好评;“廉能”指能行政令,较好地贯彻政令;“廉敬”指不懈于位,尽职守责;“廉正”指公正廉直,品行端正;“廉法”指刚正不阿,守法不失,执法不移;“廉辨”指足智多谋,头脑清楚,办事干练、果断,决不疑惑。而要做到这一切,又必须“以廉为本”。“六事”都离不开一个“廉”字,体现出“廉”为做官之本和考察之要的基本精神。由此可见,我国古代,就把“廉”作为为官者的一种品德和准则,这表明“廉”是为官之本,一个官员必须具备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等品格才算?廉。

二、传统政治文化语境中“廉”的基本内涵

在传统政治文化的语境中,“廉”主要指的是忠于国家、忠于职守、勤于政事、扬清激浊、办事公道、救危助困等官吏要具备的基本职业道德,又指应在权力运行的过程中养成权力道德,如清正廉洁、诚实无私、遵纪守法等,通过突出道德教化来唤醒官员的良知和责任感,从而远恶近善,不去违法,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这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为政以德

为政以德的“德”不是德治中的“德”,而是指官吏所具备的社会、自身、职业道德,也就是官德。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德”历来被视为贯穿于整个政治文化体系的重要内容,道德修养成为个人安身立命的基础。而道德修养的最终旨归却逾越了个体的界域,引伸向对国家、天下的关怀。“为政以德”便成为儒家对政治生活所有主张的中心意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一贯倡导的。这“四事”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逻辑关系,孔子认为,任何一个统治者和行政官吏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要起到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如何才能做到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发挥表率作用呢?那就是要通过不断地“克己”、“修己”。坚持不懈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论语·颜渊》),来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逐渐把自己培养成一位具有“仁”的高尚品格与情操且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违背“仁”的君子。于是,统治者和行政官员就能做到“弗畔矣夫”(《论语·雍也》)。在此基础上,再做到“见贤思齐”、“择善而从”(《论语·里仁》),于是他们才有可能使自己成为一位严于律己,“欲而不贪”(《论语·尧曰》)的能“正其身”的清正廉洁者。唯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成为全国老百姓的表率,收到“其身正,不令而行”(《论语·子路》)的良好“德治”效果。

(二)克己奉公

为官者如果克已奉公,以治国安邦、经世济民为己任,“忧以天下,乐以天下”,“国而忘家,公而忘私”,就能恪尽职守,不贪赃枉法,为朝廷效力,为百姓办事,留下好的政绩,这样的人史书上称为“循吏”。战国时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和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追求真理,推行美政,锐意革新,救国救民,“虽体解吾未变”、“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源于他“幼清以廉洁”(屈原:《招魂》)的高尚品格;宋代著名的民族英雄岳飞有“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宋史·岳飞传》)的深刻认识和信念,因而才能有精忠报国的行为;范仲淹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方能成为廉洁为民的清官。自古以来,人们不仅把为官清廉当成一种道德理想来追求,同时也把它作为为官立政最基本的道德规范来要求。宋代包拯指出:“廉者,民表也;贪者,民之贼也。”(《孝肃奏议集·乞不用赃吏》)清人汪辉祖也说过:“官之得民,要在清、勤、慈、惠;幕之爱,要在廉、慎、公、勤。”(《佐治药言》)要做到清正廉洁,一个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要严格自律,慎独慎微,对此,早在先秦就有“不矜细行,终累大德”(《尚书·旅獒》)的论述,《大学》《中庸》都强调要慎独慎微,“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必慎其独也”,就是说即使在人所不知的情况下也要认真对待不能有丝毫放松。

(三)清廉守正

清廉守正,是廉洁的基本要求,因为官吏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权力,具有贪的各方面的诱惑和条件,保住不贪,也就守住了为官为政者不至于滑向道德堕落的底线。为了做到不贪,孔子强调要见利思义,做到“三戒’’,即年轻时戒贪色,壮年时戒逞强,年长时戒贪利(《论语·季氏》)。孟子提倡要“寡欲”和“养浩然之气”,主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膝文公下》)。这更是道出了为官者应有的境界。而贪污历代都被认为是为官之首恶。南宋真德秀在《西山政训》中指出:“凡名士大夫者,万分廉洁,止是小善一点,贪污便为大恶不廉之吏,如蒙不洁,虽有它美,莫能自赎。”清代雍正和康熙二帝告诫群臣“治国莫大于治贪”,“治天下首在惩贪治吏”,在《康熙政要》中,关于惩贪倡廉的言论和举措俯拾皆是。反观因贪污导致败名丧德、亡身覆宗者,历代更不乏警训。对此,元代张养浩曾深刻地指出,为官者“既受命以牧斯民矣,而不能守公廉之心,是不自爱也”(《三事忠告·牧民忠告》)。

(四)正身率下

古代治理国家,能否使全国保持良好的政风和社会风气,与各官吏的作风密切相关。只有这些人切实做到正身率下,严以律己,作出表率,才能化成民风。孔子说:“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汉代桓宽指出:“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之身。故贪鄙在率不在下,教训在政在民也。”(《盐铁论·嫉贪》)唐太宗主张要通过上层节制来影响下面:“且君子之化下,位口风僵草,上不节心,则下多逸志。”(《帝范·务农篇》)古代清正廉洁的官员,不仅律己甚严,给下属树立榜样,而且对自己的亲属特别是在对子孙后代的教育管理方面,也有颇为严格的要求,他们不愿意利用国家给予官家子弟在政治经济上的种种特权,让后代子孙养成贪图安逸享受的习惯,而是着眼于通过自身的努力把子孙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古人在管教亲属方面,提出“官不私亲”(《慎子·君臣》)的重要原则,不许政府官员利用权势为亲属谋取私利,不许私自重用自己的亲族。要依法办事,对于犯有错误或罪行的亲族,也要严加处理。

三、“廉”文化在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中的重要性

所谓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文化,列宁在1920年就对其进行过界定。他《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局政治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政治文化、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真正的共产主义者,使他们有本领战胜谎言和偏见,能够帮助劳动群众战胜旧秩序,建设一个没有资本家、没有剥削者、没有地主的国家。”那么,在马克思主义政治文化的语境中,“廉”文化的重要性是如何体现出来的呢?

(一)“廉”文化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核心思想理念之一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中,有许多关于“廉”文化的表述。在1871年出版的《法兰西内战》中,马克思除了检讨巴黎公社在军事上的决策,以及政治上、经济上的种种措施的成败得失外,还提到了“真正的民主”、全民投票和一切公职人员都应当成为公社的勤务员,以及公职人员只应领取相当于工人工资的薪金等重要思想。此外,为了防止社会的腐败,他提出公社的官吏应“处在公社的监督之下”,他们“不能够像在旧的国家机器里面那样使自己凌驾于现实社会之上”而应“处于切实的监督之下”。

恩格斯在为柏林《前进报》出版的纪念版的导言中曾经特别指出:以往的国家政权“为了追求自己的特殊利益,从社会的公仆变为社会的主人”。他还指出:美国的两党轮流执政“表面上是替国民服务,实际上却是统治和掠夺国民的”,并以此为例说:“美国人在最近三十年来是如何千方百计想要摆脱这种难堪的桎梏,可是尽管如此,他们还是愈来愈深地陷入到贪污腐化的泥沼中去。”与此形成对照,“公社采取了两个正确的办法”。

(二)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进程中,新马克思主义者提出的“文化领导权”概念本质上包含了“廉”文化思想

在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上,列宁特别强调政治领导权,认为无产阶级必须依靠暴力革命来夺取资产阶级的政治领导权。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进程中,新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提出了“文化领导权”思想,他指出“领导权主要是标志一些阶级同其他社会力量关系的范畴,一个获得了领导权的阶级是一个经由政治和思想意识斗争同其他阶级和社会力量建立起联盟的阶级,并在这个联盟中它的领导受到其他阶级的欣然同意”。

在葛兰西那里,“文化领导权”的思想是以获取与稳固无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合法性为主旨的。他认为,在意识形态领域获得领导权不仅是一个阶级夺取政权、确立政权合法性的重要方式,而且也是衡量一个阶级的统治是否成功的标志。也就是说,葛兰西并不否认政治统治(强制)作为一种行使政权的方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必要性,但他更强调借助于非暴力、非强制的文化领导权所产生的权威,这种文化领导权的权威本质上要做到公正、公平、民主,这也就是“廉”文化理念核心要素,它不仅能够为政权存在的政治合法性赢得普遍认同与支持,而且在意识形态领域能够为政权的存在提供深层的文化和道德的感染力。

(三)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廉”文化是执政党保持先进性的文化基础

毛泽东所领导的中国革命,面对的是更为复杂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斗争环境。革命时期和建国后的一段时间,他是非常清醒的。1943年,他把郭沫若写的关于李闯王的《甲申三百年祭》列为中共整风的必读文献,就表现了他要从李闯王打下北京后因腐化变质而走向覆亡的历史教训引以为戒的远见卓识。建国前夕,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中,毛泽东告诫人们:“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改革开放以来,“廉”作为执政党保持先进性的核心理念之一,不断被强化。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反对腐败,搞廉洁政治。不是搞一天两天、一月两月,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事物的发展正如邓小平所指出的那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一些腐朽反动的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逐渐侵入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领域,侵入社会组织和政府部门,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廉”文化建设是关系到党的改革开放事业成败的大事。针对这一状况,江泽民、胡锦涛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理论,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建设和谐社会,使“廉”文化成为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执政党保持先进性的文化基础。

四、实现政治“廉”生态的文化途径

政治“廉”生态,就是不谋私利的政治文化环境。什么是实现政治“廉”生态的文化途径?在上述的讨论中,笔者认为:文化途径就是在理解“廉”文化的理论、信仰和与之相适应的表现形式、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的基础上,构建实现“廉”的制度文化、社会文化与政治文化。

(一)“廉”的制度文化建设:行政伦理法制化

制度文化主要是指凝结了文化精神的社会制度。它是社会精神的格式化、具体化和实在化,它包括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教育、宗教、婚姻等方面的制度。“廉”的制度文化建设不同于“廉”的制度建设,因为制度文化是制度体系中的文化综合体,是一些具体的制度抽象文化精神表述,因而不能等同于具体的制度。

在“廉”的制度文化建设中,行政伦理法制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途径。行政伦理法制化实质上就是把“廉”的道德教化转化成社会成员对法律的信仰,是把法律规范转化成人的内在价值和行为准则的构想,而“廉”文化一旦实现了这种转化,它就已经不再是德性教化,就已经是作为道德价值而存在于人的内心之中了,成为一种来自于法律和由法律转化而来的道德规范,在我国目前实践的“引咎辞职”是利用刚性制度加强自律的,它其实就是“廉”文化法制化的自律精神。

具体来说,实现行政伦理法制化,就是要培养“廉”法律心理。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都把“廉”作为传统吏治道德的核心,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道德体系,产生了大量的廉论,如邓牧论君官吏的文书和浩谕,清朝实行的养廉银制度等等。这些事象的汇拢与集合,构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国“廉”的制度文化体系。当前执政党应该对这些优秀文化进行批判性的吸收,在“廉”的制度文化建设中,实现行政伦理法制化既不同于封建社会的“清官文化”,也不是简单地等同于过去的思想教育。这种“廉”的制度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的“廉”文化,是对我国“廉”文化积淀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包括对西方文化中有益成分的借鉴与汲取。

(二)“廉”的社会文化建设:舆论道德教化常态化

“廉”的社会文化是指以文化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关于廉洁的思想、理念、制度和行为方式的总和。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就是廉洁文化与腐朽文化斗争的舞台,故《韩非子·奸劫刹臣》云:“不以清廉方正本法,乃以贪污之心枉法以取私利。”显然,若让腐朽文化占据了社会文化的主导地位,社会风气就会败坏,在这种情况下要形成领导干部的优良作风就会如同逆水行舟,困难重重。

在“廉”的社会文化建设中,舆论道德教化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途径,要实现常态化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优化舆论道德教化群体氛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会群体即由身份相同、地位相似和处境相近的人群构成。群体内部通常交往密切,声气相通,在认识与行为方面相互影响很大,相互间的监督也最为有力。因此大力弘扬廉洁文化,切实进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教育活动,营造必要的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的良好氛围,必将使领导干部群体的氛围得到优化,使少数腐败分子受到更多的监督、更大的约束、更强有力的抵制,以致伸手必被捉。在这样的群体中,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除了有正确的观念作基础外,更多了外力的约束,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就有了更强大的保证。

第二,净化舆论道德教化家庭环境。家庭是个人的私密空间,是私人生活的场所,一个人的观念认识和行为方式往往直接地受到家庭的影响;也往往会无掩饰地层露在家庭中,因此家庭环境对领导干部生活作风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深远影响。因此,扩大廉洁文化的阵地,加强廉洁文化的影响,大力推行廉洁文化进家庭,净化家庭环境,已当其时。将廉洁文化和家庭紧密结合,有效地发挥二者对个人作风尤其是生活作风的双重力量,腐败就更加无处藏身,领导干部的作风建设就具备了更为强劲的动力,党的整体作风的改进也相应地有了更强大的推动力量。

(三)“廉”的政治文化建设:培养正确的权力观念

在政治文化的语境中,“廉”具有典型的民主性、广泛的人民性、鲜明的时代性等特征,然而,其最基本的特征是针对权力的指向性。古语云:“廉非为政之极,而为政必自廉始。”(宋·林逋《省心录》)因此,,加强和完善“廉”的政治文化建设必须要培养社会权力管理者正确的权力观念。

在“廉”的政治文化建设中,培养正确的权力观念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途径,权力具有二重性,既可以为民造福,又可以为已谋私。保证权力不被当作损公肥私损人利己的工具。重要的一点在于掌权人是否能够廉洁自律、秉公用权,有正确的权力观念。

文化内涵论文篇8

[关键词]甘肃临夏;彩陶王;马家窑文化

[中图分类号]K8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6-0026-02

“彩陶王”出土于甘肃省积石山县安集乡三坪村,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为部级文物,原名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双耳四彩陶瓮,被郭沫若先生誉为“彩陶王”。1950年4月,时任三坪村党支部书记的戚永仁和其哥哥戚永年在雨水冲刷的坑洼里发现并挖掘保存了这件彩陶瓮,1954年捐送国家。1990年4月10日,邮电部将“彩陶王”图案印制成面额为30分的纪念邮票一枚,使它蜚声海内外。

一、“彩陶王”出土的地理环境

“彩陶王”出土的积石山县安集乡三坪村,地处黄河南岸二级台地上,与著名的炳灵寺石窟隔河相望,面积66万平方米。黄河南岸丰富的黄河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适宜原始农业的产生及发展。从考古资料来看,在未经破坏的原始生态条件下,当地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这一地区的原始农业并不像现代农业那样远远落后于平原和沿海地区。文物主要分布在头坪的旧庄大锅,尕鲁坪的上庄、尕塬、二坪的麻黄咀、高崖咀、坨子岭,三坪的园地咀、犁地咀、城墙地。该区域是一处马家窑类型、马厂类型、齐家文化、辛店文化并存的文化遗址,遗址面积大,分布广泛,内涵丰富。尤以马家窑类型为典型,出土文物有瓮、罐、瓶、盆、钵等,还包括大量的石器、骨器等。2003年7月5日,三坪遗址被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申报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彩陶王”的文物特征

马家窑类型彩陶瓮高49.3厘米,泥质红陶,黑彩,平口,短颈,阔肩,腹部渐收平底。口沿处有对称的四只小突,腰腹部有双耳。体型硕大,器外壁用黑彩绘出上中下三层纹饰。上层为草叶纹,中层为连续旋涡纹,下层为水波纹。上层的草叶纹和下层的水波纹,纹饰均窄。中层的旋涡纹纹饰最宽,为主体花纹。这件彩陶瓮的周身共绘四个大旋涡纹,每个大旋涡纹都围绕其中的一个点旋转。四个大旋涡纹首尾相连,成为有机的连续体。每两个大旋涡纹之间还饰有小旋涡纹。花纹富有极强的动感和气势,波澜壮阔,富丽流畅,造型古朴典雅、雄浑壮观。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叶茂林先生在他的专著《陶器鉴赏》一书中这样描述这件彩陶瓮:“制作十分精致,图案异常精美,线条匀实,纹理繁复,构图精细,部局规整。纹样波浪起伏,涡旋流动,表达了极其波澜壮阔的美观效果,十足的精彩。造型也很特色,口沿外四钩形钮,腹部双耳,表面打磨光滑。属于马家窑文化马家窑类型。这件可以称作中国彩陶最杰出的代表之一,充分显示了马家窑彩陶的艺术造诣。”

三、“彩陶王”的文化内涵

“彩陶王”代表了中国彩陶艺术的最高成就,陶器是遍布于华夏大地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曾被广泛运用于史前时代人们的社会生活。从当时的社会发展看,陶器贯穿于当时的巫术、宗教、祭祀、战争、饮食、音乐、舞蹈、墓葬、渔猎、纺织、手工业生产等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从文化个体的角度看,陶器不仅是当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物品,同时也贯穿于每一个人出生、成长、婚配、死亡这个过程的始终。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文明的创造和传播,陶器艺术奠定了中国古代艺术的基础,陶器文化开辟了中国传统文化之先河。

陶器是古代艺术的凝聚物,陶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彩陶,以其精致、细腻的制作,娴熟、精湛的工艺,精巧的构思,完美的装饰,在技术和艺术上登上了一个高峰,成为陶器中的瑰宝。中国彩陶起源于距今约7~8千年前的黄河流域,是古老农业文明繁荣的体现。彩陶中的马家窑类型彩陶最负盛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文化品味上,在整个新石器时代都绝无仅有,代表了中国彩陶艺术的最高成就。被称为“彩陶王”的国家一级文物――马家窑类型彩陶瓮,是彩陶最杰出的代表作品。

以“彩陶王”为代表的马家窑文化说明,原始先民已经进入农业种植时代。从出土的文物看,随着原始农业的发展,原始先民制造了原始生产工具石铲、石锄、石斧、石凿、石锛等,纺织工具有陶纺轮等;从有些墓中随葬的猪、狗和羊的情况看,家畜饲养也有一定的规模。

马家窑时期的制陶业也十分发达。它在仰韶文化的陶艺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升华,并逐渐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器物主要有瓮、罐、瓶、盆、钵等,色彩早期以纯黑彩绘制花纹,中期使用纯黑或黑红相间的彩绘制花纹,晚期以黑红两彩并用绘制花纹,马家窑文化制陶工具开始使用慢轮修胚并研究用慢轮绘制同心圆纹、平行纹、弦纹等纹饰。从陶质看马家窑彩陶以橙黄陶为主,半山、马厂彩陶以红陶为主。据测定,马家窑彩陶的烧成温度达到900~1050℃。

以“彩陶王”为代表的彩陶文化,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界和人类本身的崇拜敬仰心理。马家窑文化彩陶器型丰富多样,纹饰非常精美,以旋涡纹、水波纹、同心圆纹等为主,彩陶上的图案表达了当时各氏族部落有着共同的崇拜意识,也是先民们在生活中认识大自然的产物,所以,在彩陶上也大多绘制了黄河奔流不息、漩涡急流、波涛汹涌的自然景观现象。如“彩陶王”上画着的旋涡纹、水波纹,就是先民们对水的敬畏、歌颂和崇拜。先民们居住在背风向阳的台阶地上,十分艰难地生活着,他们离不开水,又不了解水,更不能驾驭水,认为水威力巨大、神秘莫测,且有灵气,于是就产生了崇拜。

以“彩陶王”为代表的彩陶艺术,体现了原始先民对艺术的追求。马家窑文化原始艺术主要体现在繁丽多姿的彩陶纹饰上。马家窑彩陶纹饰艺术地再现了原始社会生活,如水波纹、 旋涡纹、网格纹、草叶纹等,反映了原始农业和渔猎的生活。在写实的基础上,又有了审美艺术的升华,用几何写意表达形象,对称和等分大量应用在彩陶的体形和纹饰中,如“彩陶王” 上层为花卉纹,中层为旋涡纹,下层为水波纹。工匠在绘大旋涡纹时,是绕彩陶瓮腰腹部一周先定出四个等距点,然后再向所定之点引线使之成为四个很有规律的大旋涡纹,这说明当时已经有了等分的数学概念。

以“彩陶王”为代表的马家窑彩陶画是中国画的根。彩陶是一部色彩和泥土的文明史,马家窑彩陶画,在中国绘画史乃至中国美术史上都有举足轻重的位置。著名画家、甘肃省马家窑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志安先生在《神奇辉煌的马家窑彩陶及它对中国画艺术的长远影响》一文中说:“中国画不同于其他画种的最鲜明的特征是:以毛笔作为绘画的主要工具,以黑色线条作为绘画的骨架和基础,以线作为绘画的基本造型语言。中国画的这些基本要素,从马家窑彩陶画上都可以看到。所以我认为马家窑彩陶画为形成中国画的独特民族风貌奠定了基础;马家窑彩陶画是中国画的根;她就是远古的中国的画。”

总之,“彩陶王”是史前彩陶的代表作品,在制作工艺和艺术水平上登上了一个高峰,不仅代表了中国彩陶艺术的最高成就,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叶茂林.陶器鉴赏[M].桂林:漓江出版社,1995.

[2]林少雄.洪荒燧影――甘肃彩陶的文化意蕴[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

[3]郎树德,贾建威.彩陶[M].兰州:敦煌文艺出版社,2004.

[4]程金城.中国彩陶艺术论[M].兰州: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