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文化与艺术的关系8篇

时间:2024-01-02 10:26:09

文化与艺术的关系

文化与艺术的关系篇1

关键词:传统文化;空间艺术;哲学原理;渗透

传统文化与空间艺术有着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紧密关系,人在自己的生活环境里思维和行动潜移默化的被这二者左右和支配。如何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借助现代空间设计的平台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探究中国传统文化怎样更好的应用于现代的空间设计之中,是本文主要探讨的问题。

1中西方传统文化对空间艺术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空间艺术的影响主要有以下表现:影响空间艺术的设计的原则;影响设计师的思考方式和受众的审美取向;影响空间艺术的形式体系。不单是空间艺术,任何艺术形式都无时无处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而设计师与受众的思维方式也无时无刻不被隐性传统文化所影响。东西方的不同艺术形式都是在本国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一步步发展而来的。尽管各国的审美标准与文化元素各有不同,都有其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然而它们又都同属于世界艺术中的一部分,共同构成了世界文化“和而不同”的文化生态环境。现代空间设计应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在正视传统的前提下,用创新的设计语言延续传统文化的精华。

1.1中国传统文化对空间艺术发展的影响

中国传统艺术观念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强大的包容力,它崇尚“天人合一”、“物我交融”的思想境界,通过对自然万物的尊重和包容,用协调、沟通的方式达到“以和为贵”的审美境界。具有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特色的空间设计在现代设计体系中别具一格,它给空间设计领域带来了独特的而充满意境的设计风格。

在我国,人们对“高雅”、“别具一格”的空间环境的审美追求和向往,是受传统老庄美学思想“恬静淡泊”的影响。遵循老庄的“大象无形”、“大音希声”的美学思想为创作之道,能够有效的与受众的审美意象产生共鸣。这种“审美”与“创造美”的对应关系体现的正是传统文化与空间设计相互渗透的现象。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整体意识、生态意识、人文导向、雅俗观、多元论倾向等,都对现代空间艺术有着不可或缺的启示作用。

1.2西方传统文化的优势对空间艺术发展的影响

西方传统文化在艺术领域的理念有别于中国,它崇尚个性、竞争、自由的思想境界,推崇在人类征服自然的过程中体现人的价值、实现人的利益。西方艺术追求对自然的模仿,要求在理解自然、把握自然的基础上,按照理性的思路发展。随着西方近现代社会科学与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从而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激起了人们对各种艺术形式的精神诉求,人们对于自然和一切客观事物不再满足于摹仿和再现,而开始强化自我感受和思想情绪的表达,有着希望驾驭与征服自然的思想特征,因而西方的空间艺术表现出个性、自由和夸张的风格。西方的空间艺术在其不断变革与探索过程中,渐渐面向世界,并对东方近现代空间艺术产生极大影响,然而西方新时期艺术的追求从东方艺术得到启示,开始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也是中西方传统文化相互渗透、中西方空间艺术理念相互渗透的现象。

2中国古代园林中的空间艺术与传统文化相渗透的艺术表现

中国古代园林中的空间艺术是中国空间艺术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渗透的典范,堪称世界园林之巅的中国古典园林,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隐逸精神和文人审美思想,以山水为主的独特风格和灵活多变的布局,将人工美与自然美融为一体,是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形成巧夺天工的奇异效果,是实现人与自然相容的最高审美境界的典范。中国古典园林中空间艺术的营造理念包含了古人对人生观、世界观的深刻表达,寄托了古人对美的精神诉求。

3现代空间设计与传统文化相渗透的表现

现代空间艺术设计在完成人的功能需求基础上,更加关注人的精神需求,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境界引入到现代空间艺术之中,演绎出空间艺术中的生态理念、绿色理念、仿生理念等尊重“人与人”、“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的设计理念,这些理念的兴起说明了现代空间艺术的发展和传统文化一样具有很强的继承性。而各国的空间艺术又有各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即民族特色,具有民族特色的空间艺术风格是由本民族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社会现状、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多种因素决定的,各国的空间艺术可以从不同层面体现本民族的审美理想和审美需求。从中西方的建筑、文学、戏剧、音乐、绘画等各个层面的类比中,可以得出不同艺术风格源自不同文化基础的结论。总之,空间艺术的设计风格是基于本民族的人文环境、历史环境等传统文化因子,辅之民族的文化、风俗和习惯,最终通过艺术手段呈现出民族的审美理想和美学传统的艺术风格。

4创新意识如何在现代设计语言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前提下无限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是我国空间艺术设计的灵感源泉,空间艺术也在时刻影响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感受,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审美心理在艺术设计中的体现形成了强烈的地域性特色,空间艺术从功能到审美、从技术到艺术,都体现出鲜明民族风格。我国的空间艺术必须兼具民族风格和时代风格,应当借鉴传统空间艺术中的意境表达引用于现代空间设计中,从而达到古为今用、继承与创新的目的。在现代空间艺术设计中,考虑设计师个人审美理想的同时考虑到受众的审美特点,有意识地从传统审美韵味中吸取其精粹,合理应用在现代设计思维中,才能营造出具有民族精神、意境深邃的空间。

5结论

传统文化的精粹永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汲之不竭的源泉,关键是我们如何正视传统,在充满创新意识的同时寻求现代空间设计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点;如何借助空间设计的平台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独特而古老的东方魅力,创造出新而不旧,旧而不老的中国风格,更多的吸引人们缅怀于中国特有的东方文化,同时又不失时代特征是值得我们不断探索的问题。实现这样的审美标准必然要求设计师深掘我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精髓,避免简单的叠加引用,注重传统文化思想的理解与融合;用饱含中国传统思想的设计手法与改造方式,诉说东方艺术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中国青年出版,2002.

文化与艺术的关系篇2

关键词:建筑设计;艺术文化;相互关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现代化的生活要求也就越高,特别是在居住方面,不仅仅要有舒适的体验,还要有艺术的气息。建筑结构要改变以往冰冷的状态,在钢筋水泥的基础原料中,添加个性化元素进行艺术的展示。不同的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传统,通过建筑艺术能够很好的体现出来,这不仅仅这现代化人们生活的需求,更是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

1艺术文化与建筑设计

1.1建筑设计概念。建筑设计是建筑物在建造之前就必须完成的一项工作,是设计工作人员按照工程施工和规划任务去进行分析,将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或者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其中可能发生或者发生概率较大的不足和问题提前做好预防和处理措施,是一种事前构思和对全面总结的设想工作模式。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建筑设计是一种以备料、施工组织、工程施工方法选择、施工配合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工作模式,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入的总结和分析。并且使得建筑结构能够形成一个全面系统化的工作模式,为建筑工程施工的正常、顺利进行提供安全可靠的保障基础。

1.2文化艺术。艺术是人们从生活中逐渐总结出来的,通过对生活的歌颂,利用创造性的想象力将美体现出来,在人类发展的不同时期,其艺术的体现形式个不相同,在建筑设计上,我国每个时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魅力。在现代化建筑的艺术体现上,不仅融合了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艺术形式,还将本民族的文化精髓继承和发扬出来,构建了符合人们生活和享受的建筑艺术环境。在现代生活中,建筑通过艺术形式表现出来是必不可少的,它一方面彰显了我国的文化和实力进步,一方面又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减少了压力,更有利于和谐文明社会的建立。

2艺术文化与建筑设计背景

在我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进程中,我国人民不仅创造出了大量的建筑奇迹和工程施工方式,而且也为建筑文化和艺术提出了全面系统化的工作模式。这种建筑施工模式和建筑文化的产生与普及,其主要是反应人类生产和发展中的生活行为方式,也是体现人类智慧结晶的一种工作模式。在各个历史时期所造成的文化艺术和设计品位也不仅相同和全面。如我国最为著名的长城、故宫和已经消失的圆明园、阿房宫等等。究其本源在目前的社会发展中,这些诸多的因素和工作模式,也受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影响,还受到艺术文化和设计理念的影响。一般而言,在建筑设计中环境是不容忽视,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环境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也是建筑设计工作中不容忽视的环节,因此我们在工作的过程中在做好建筑设计工作的同时,对于环境艺术、文化艺术等诸多的方面都需要进行深入的总结和严格的分析,使得在建筑设计工作中能够达到设计与艺术的和谐统一。

3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的关系分析

3.1建筑艺术的设计要点

在建筑设计早期,人们就会利用器物和图案等进行装饰,但是还没有形成专业的建筑设计学科,只是在笼统的生活自我创造中逐渐形成了本民族的建筑艺术形式。经过数年的社会发展后,建筑艺术文化逐渐的被人们认识和系统的学习。通过建筑材料的结构设计和人们的再创造,将新文化与旧精髓融合起来。在建筑设计中,创造性要求是必不可少的,并且是现代化进步的一种体现。但是还要结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设计,才能将城市生活建设的更加有韵味,其建筑生命力也就更能经历时间的洗礼,不容易被人们忘却。

3.2艺术内涵模式

通常情况下,在建筑设计工作中的文化内涵要求是从三个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认识和工作模式。首先,建筑是物质文化的体现,那么艺术就是精神文化的构想,要想将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进行统一结合,就需要相关技术人员热爱生活,并具有丰富的创造力。在建筑设计上,对传统的文化精髓和现代文化的变更进行再创造,从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以通过等形式,将建筑艺术文化多层次的表现出来。其次,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的结合中,是随着现代生活逐渐改变的,其中的艺术融合与体现也具有主观性。在世界上优秀的建筑设计师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建筑艺术的构建手法不仅仅有现代文明的体现、前人文化的精髓,更重要的是具有个人的艺术体现,通过突出自我艺术形式的体现,将文化艺术提升到新的领域,利用大众的审美给予文化艺术的肯定,同时也促进了建筑艺术文化的不断发展。再次,就活动层面去分析。艺术就是一种艺术品,而文化则是人们物质生活的一种体现模式。将其两者结合并与建筑设计形成一体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核心环节和工作模式。

3.3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的关系

建筑设计的艺术体现,不仅仅局限于钢筋混凝土等构建的建筑本身上,还有周围的环境艺术具有较大的联系,只有通过环境的渲染,才能将没有冰冷的建筑更有生命力的展现出来。在环境艺术的搭配中,要统一建筑艺术与环境艺术的宗旨,如若是中式文化的体现,就要在中式建筑物中搭配更多的中式元素,例如瓷器、屏风、书法绘画等。并且可以通过园林和亭台等的建造,将中式文化建筑更有韵味的烘托出来,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氛围,将建筑物富裕更多的生命力和艺术文化内涵。

4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渗透的关系

艺术文化是在建筑设计上逐渐渗透的,通过一点一滴的元素构成,以及创新的结构设计,将建筑艺术形式更加丰富的表现出来。经典的建筑物不仅仅有历史经历的沉淀,要具有明显的文化艺术,通过几代人的认可逐渐的传承下来,这种文化的渗透超越了时代,更能够遗留和继承下来。文化与物质紧密相关,其继承了传统结构设计模式的同时要以目前人们生活需求的物质文化紧密相连,在以文化物质水平为基础进行控制与完善。在21世纪以来,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得到飞跃发展,以现代建筑工程体系为依据的建筑模式和方法得到迅速的发展流程,这就为建筑工程设计理念和体系的更新改变提供了基础与平台,在设计中通过改变传统美学概念,以智能化技术要求和手段对目前建筑设计提供了良好基础依据。

5结束语

在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背景下,作为一个走在最前列的建筑行业,生态环境的创造有着重要意义。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而建筑是城市的灵魂,高贵的灵魂,所以必须具有高尚的建筑。衡量一个高贵的建筑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塑造。

作者:卢生旺

参考文献:

[1]李东辉.试论建筑设计与艺术文化的相互关系[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5).

文化与艺术的关系篇3

政策建设与文艺表演团体发展

根据舞台艺术钻石模型理论,政府文化诉求与文艺表演团体的发展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政府通过政策建设影响舞台艺术发展格局与方向,舞台艺术的不断发展又为政策建设提出新要求,督促政府适时进行政策调整。

(一)政策建设对文艺表演团体发展格局的影响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舞台艺术相关政策建设也不断变革,从而影响到文艺表演团体的发展格局。从政策发展脉络上看,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文艺管理体制逐步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和地方管理的双系统模式基本格局并延续至今。上世纪8”年代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使国有院团改革工作提上日程并成为一根主线贯穿至今。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及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探索,国有院团在经历了“承包制”“双轨制”“转企改制”等一系列改革探索后,逐步明确了改革的时间表和路线图。与此同时,作为演艺领域民营经济的代表,民营文艺院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为了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当前舞台艺术政策体系可以看出,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对舞台艺术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不断深入,文艺表演团体发展的纲领性政策也在不断成熟和完善。

政府对文艺表演团体的文化诉求始终处于政策建设的主导地位,并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形成了对国有院团的文化功能定位:文化传承功能、艺术生产功能和市场经营发展功能。[3]基于这些文化诉求,政府通过一系列政策建设扶植国有院团发展:管理体制上,大部分院团延续了事业管理模式的特色;资金投入上,不同形式的财政拨款依旧是院团主要的资金来源。在政策和资金的双重保障下,国有院团尤其是部属、省属院团聚集了大批优秀人才,保证了其在艺术生产上的优势,使其在评优评奖、文化传承及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成绩突出。

然而,当前的政策体系也给文艺表演团体的发展造成了一些不利影响。首先,对绝大多数国有院团而言,政府依旧是其投资主体。但由于政府的投资缺乏相应的成本核算制度及有效监管,国有院团压力较小,追求经济效益的动力相对较弱。其次,政府采购类演出和调演汇报活动又是国有院团的主要市场,民营院团目前还很少能涉足这一领域。这就形成了政府既是国有院团最大投资者、又是主要消费者,相对封闭的艺术生产、消费的循环,容易使国有院团在艺术生产上偏离观众的喜好、市场的需求。因此,有人戏称当前国有院团的运营模式:“财政是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获奖是根本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宿”。[4]第三,由于政府公共财政的投入运作主要局限于政府文化管理部门附属下的国有院团,民营院团的发展主要依靠自身的力量,政府的财政支持非常有限。这使得大部分民营院团规模较小,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和投资。

同时,因为政府是国有院团出资人,所以文化管理部门同时承担了文化资产管理职能和公共管理职能,这在实际工作中容易造成“管办不分”的问题。文化管理部门对文艺表演团体管理过多,影响过大,不但弱化了政府在全社会范围内实施公共管理的职能,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院团发展的积极性,不利于新型市场主体的构建。

(二)文艺表演团体发展对政策改革的影响

面对舞台艺术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从改革开放一开始,政府就力推文艺院团体制机制改革,不断进行政策调整。目前,转企改制、培育新型市场主体已经成为国有院团改革的核心环节,国有院团体制改革已经取得突破性进展。但从整体上看,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院团的改革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相比还比较滞后。从政策角度评析,这主要是一场自上而下的改革,推动改革的主体力量是党和政府,一切改革政策、方案都是经最高机构的设计和推动才得以实施的。这一模式存在的最大难题就是改革对象的内生动力缺乏。一方面原有体制的众多既得利益者改革意愿不足,甚至存在强烈的抵触心理;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对国有院团改革也存在不同的利益诉求,对政府的改革方案在认识上也存在差异。

国有独资的运营模式在改革初期有其合理性,有利于政府对文艺院团的管理,但在现阶段不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因此,国有院团在现阶段的改革应充分借鉴国有企业改制中股份制经营模式的成功经验。对国有院团进行股份制经营不但可以调动演职员工的积极性,进而消除改革的阻力,还可以引入战略合作者,拓宽院团资金来源。因此,探索更为灵活的改制模式应是下一步国有院团改制工作重点。民营院团的成长与发展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之一,是政策建设和市场经济共同作用的结果。民营院团已经成为我国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繁荣演出市场,服务城乡群众作出了突出的贡献。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在文化产业政策的激励下,民营院团发展出现新态势:一方面一些大型民营演艺企业把演艺和旅游相结合,实现了演艺企业质的飞跃;另一方面大部分民营院团由于缺乏资金等各种原因,发展仍旧较为缓慢,还未形成规模效应。

这些新变化的出现同样对政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2””《年以来,各级文化主管部门也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来鼓励和促进民营院团的发展。但从目前效果看,民营院团的政策建设多为宏观性、导向性政策,配套政策建设不够完善,尚无法满足当前民营演艺业的发展要求。这些新问题再一次给政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适应社会环境的变迁,推进舞台艺术的繁荣发展,还要不断调整政府管理职能和管理模式,完善相关政策建设。

政策建设与演艺消费市场的发展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演艺消费市场的需求变化将会对舞台艺术的发展产生更为重要的作用。结合舞台艺术钻石模型,我们重点分析文化政策建设与演艺消费市场及相关支持产业之间的关系。

(一)政策建设对演艺消费市场发展趋势的影响

从当前发展现状看,我国演艺消费市场主要由公益性文化消费和商业性文化消费构成。所谓公益性文化消费,指的是与送戏下乡和政府节庆活动等相对应的,由各级财政出资、群众免费观看的“公付民享”型文化消费活动;所谓商业性文化消费,指的是由个人买票或集资进行文化消费的行为,包括城市剧场售票和村镇演出市场的包场演出。公益性文化消费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保障欠发达地区群众文化消费权益意义重大。以浙江省为例,浙江省目前出台的有关公益性演出的政策包括“文化下乡”“雏鹰计划”“高雅艺术进校园”及“钱江浪花文化直通车”等项目,其中仅“送戏下乡”一项,每年就不少于1万场。[》]在政策支持下,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均推出相应的公益演出项目,公益性文化消费活动发展迅速,市场份额不断递增,发展势头良好。

商业性文化消费市场是演艺产业发展壮大的决定性力量,是群众文化消费需求最直观的体现,对舞台艺术发展具有根本性的意义。从目前发展趋势看,商业性演艺消费市场份额较小,遇到的难题较多。一方面从辩证的角度分析,公益性文化消费市场的增长必然会挤压商业性消费市场的份额;另一方面当前出台的鼓励商业性消费增长的政策主要以构建健康有序的演出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为主。从长远看,商业性演艺消费的增长需要逐步发掘和精心培育,最终依靠的是院团的努力,包括剧目的质量、院团的营销等,仅仅靠政策支持是无法实现的。演艺业的发展壮大最终要依靠商业性消费市场的发展,依靠市场的力量,这就要求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科学合理地设计公益性演出模式,最大限度引入市场机制,鼓励院团面向市场、面向观众创作生产。

(二)相关支持产业对演艺消费市场的影响

舞台艺术的发展受众多相关产业特别是影视、传媒、科技、交通、旅游等领域的支持和影响。其一,影视与舞台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其诞生远远晚于舞台艺术,却因借助于传播手段的创新,尤其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成为当前文化消费主要方式之一。影视业的发展不但挤压了演艺市场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提升了观众的审美水平,给舞台艺术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何在当前传播语境中,创新舞台艺术传播手段,扩大演艺消费市场,是舞台艺术面临的一个全新挑战。其二,科技的发展不仅给舞台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同时也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舞台艺术是综合性艺术门类,由表演、音乐、灯光、音响、舞美设计等众多艺术门类共同构成。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舞台艺术的表现力和观赏性,助推了演艺消费市场的开拓。另外,经济的发展、对外交流的增多以及高速公路和铁路等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完善,不但使文艺表演团体的演出更加便利、高效,同时也增加了潜在的市场和观众,改变着演艺业发展的模式,《宋城千古情》《云南印象》《丽水金沙》等剧目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这些剧目的最大特征就是驻场演出,以高端科技打造绚丽的舞台效果,吸引中外游客,促成了演艺业和旅游业的结合以及演艺市场新兴业态的出现。交通和旅游业的发展不但改变着演艺市场的发展方向和格局,还促生了全新演艺业态,为我们探索演艺消费市场的扩展提供了新思路。

(三)演艺消费市场的变化对文艺表演团体的促动

生产和消费之间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文艺表演团体的艺术生产与演艺消费市场之间同样存在这样的关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文化消费产品和文化消费样式的增多,观众的审美需求和消费选择对舞台艺术发展的意义更加明显,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变化对文艺表演团体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根据对当前演艺消费市场的分析,一方面由于国家政策、社会习俗等因素的影响,公益性消费市场发展迅速,其主要市场份额由国有院团占据,民营院团所占份额微乎其微,影响了市场的良性发展,不利于民营院团的发展。另一方面虽然从整体上看,当前的商业性演艺消费市场还不具优势,但民营演艺团体的发展又从另一个角度证明了商业性消费市场的潜力是巨大的,是影响舞台艺术发展方向的决定性力量。这给所有的文艺表演团体,尤其是正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国有院团一个警示:演艺消费市场瞬息万变,顺应发展潮流,重视商业性市场的开拓,努力提升自身竞争力,才能走在社会发展前列。

政策建设与舞台艺术生产

简单来说,舞台艺术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艺术人才和资金投入。舞台艺术的生产不同于一般性生产行业,它是内容为王的创意性产业,主要以现场呈现为主,所有的生产过程都凝聚了文艺工作者的智慧。因此,人才培养工作是舞台艺术发展的命脉,关系到艺术的传承和创新。在当前各级政府及有关机构加大对舞台艺术投资,拓宽舞台艺术发展资金来源的基础上,我们重点探讨政策建设与舞台艺术人才培养之间的相互影响。

虽然艺术人才培养是舞台艺术发展的重中之重,政府向来也比较重视该项工作,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都有相关政策措施推出,但从目前人才培养情况看,效果显然还不够理想。由于当前演艺消费市场整体上不景气,加之影视、动漫等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造成了舞台艺术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人才队伍青黄不接,尤其是创作人才培养工作不尽如人意,高端人才十分匮乏,已经严重影响舞台艺术的良性发展。

人才问题已经成为制约舞台艺术发展的瓶颈问题,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一般来说,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对各类表演人才的培养投入较大,加上比较完善的教育基础,在政策和资金影响下,表演人才队伍相对完整。但其他诸如创作、导演、舞美、音乐等专业的人才培养还没有形成卓有成效的培养模式,也难以看到成果。其次,由于文艺表演团体体制、规模上的差异,造成了人才向资源优势地区和院团流动和集聚的现象。人才流动是正常、合理的市场现象,有利于人才的培育和成长,但目前关键问题是,当前的人才流动还没有形成公平合理的竞争环境)))国有院团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民营文艺院团则因缺乏相应的政策、资金的支持而难以吸引优秀人才。最后,各类评优评奖活动没有为优秀人才的涌现提供更多的机会。为繁荣艺术创作,促进优秀人才和作品的涌现,各级政府都会举办各类评优评奖的汇报调演活动。这些活动的举办促进了优秀作品的涌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但在人才培养方面效果却十分不理想。其中主要原因是各院团为取得好的名次和成绩,都会花大量资金在全国范围内寻找知名的创作团队。这就导致了一个节会的许多剧目会有相同的创作人员,甚至有时连演员都要外借,使得新人很难有展示的机会,更难以脱颖而出,造成艺术人才发展上的断档,从而影响人才队伍的良性发展。因此,各级政府在制定政策方案时,应该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导向性,给新人更多展示才华的机会,从而形成良性的人才竞争环境和完整的人才梯队。

舞台艺术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程,投资大、时间长、见效慢,更多地还要依靠政府相关政策引导,引入市场机制,为舞台艺术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因此,在人才培养问题上,各级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制定长远发展规划,逐步实现人才培养工作的健康发展。

结语

通过借鉴钻石模型理论体系对文化政策建设与文艺表演团体、演艺消费市场及舞台艺术人才培养关系的系统研究,再次印证了政策建设对舞台艺术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也从侧面反映出决定舞台艺术发展的资源绝大部分仍旧掌握在政府手中。根据上述分析,当前的重点问题是要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这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根据环境的发展变化,及时做出政策调整,真正实现舞台艺术的繁荣发展。

第一,管理机制方面,实现市场机制在舞台艺术发展中的核心配置作用,促进各类院团面向市场、面向观众创作演出。真正发挥市场的作用,使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主要通过市场手段实现。

文化与艺术的关系篇4

论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文 章 来自 3 e d u 教 育 网

摘要:由于历史原因,今天的艺术教育与传统的“圣贤”教育之间出现了严重的断层。回视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已有些陌生,更不知其是“本有的家珍”。今天的艺术教育中存在着“重技艺,轻人文”的现象。如果艺术教育仅仅停留在教授唱歌、画画的层面上,是难以完成其使命的,必须回过头来从已被扬弃的,被误认为封建的、过时的传统文化中吸取更多的营养来填补今天艺术教育的空洞。

关键词:艺术教育 中国传统文化 师道 孝道 经典 内学

当代中国的艺术教育,应根植于本民族传统文化这块土壤。这是艺术教育发展、成长的源泉,离开它,艺术教育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各种不同的艺术教育模式,不管是舶来的,还是本土的,无论是学习、继承还是发展,我们本身应具有一个较高的视点去评判。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否则舶来的东西就难辨良莠,或导致另一个结果,即盲目地排外而妄自尊大。

由于历史原因,我们今天的艺术教育出现了偏颇,即重技艺而轻人文。我们今天的艺术教育与传统的人文教育产生了严重的断层,这足以导致人的精神领域极其浅薄与苍白,加之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介入,我们正在加速度地蜕变为“香蕉人”,而我们的艺术教育也增加了“功利”与“竞争”的倾向。过分重功利就会轻仁义,人与人的过度竞争会导致社会动荡不安,国与国的过度竞争最终的结果将是共同毁灭。

一、东、西方两种不同文化的比较

近现代西方注重的是科技教育。在科技进步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犯罪率上升、环境污染等。核能的开发本来是可以造福于人类的,但我们今天却随时都要遭受核战争的威胁。因此,人们形容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盲目地发展科技无异于盲人骑瞎马。

近现代西方注重的是竞争教育。孩子从小就被灌输竞争意识,保护自己的个人利益。而中国传统的教育是教人礼让、互助合作、共存共荣。中国古人并非不懂科技,但更懂得科技发展的弊端,因此,大力提倡发展人文教育,认为这样,社会才能长治久安。当前是科技发展的时代,我们无意开历史的倒车,只是尽可能地让科技发展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状态。科技好似一匹野马,需要一名睿智的骑手去驾驭。中国传统文化在这一方面可以发挥其积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们并非基于一种民族情结去赞美和宣扬自己的文化,也并非基于一种复古的情结而厚古薄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典集称为经典,“经”是纵贯通达,“典”是典范、标准,古今一成不变之真理,可以超越过去、现在和未来。

二、 艺术教育包含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范畴之内

马一浮先生在《论西来学术亦统于六艺》文中曾提到:“六艺不唯统摄中土一切学术,亦可统摄现在西来一切学术。举其大概言之,如自然科学可统于《易》,社会科学或人文科学可统于《春秋》……文学、艺术统于《诗》《乐》。”艺术教育依托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可使其理论更加完备、深广,还可使其教育理念达到一个更高、更新的层面,在其空洞的“形式”中摄入更多的人文色彩,使其能够更多地关注人本身、人类社会以及人类的前途命运。

三、艺术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再现

艺术教育不应被认为仅仅是画画、唱歌、弹琴等技艺的传授,艺术教育是要把人类最高的智慧、德能与才艺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造福于人类。

中国历史中的绘画、雕塑、戏剧等大多展示、宣扬的主题思想是“忠、孝、仁、义”,在娱乐之余不失其“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教育功用。无论是过去的君主时代还是现在的民主时代,艺术教育也要承担起一种责任与义务来改善我们的身、心、世界。

中国传统文化的典集又可称为内典,内典即是内学之典集,其中所盛载的智慧与德能来自心灵的最深处,是人心本来具有而非从外学来的一种亲证的现量境界,不是一种想象、推理构建的理论。通过这些典集可以开启我们内心深处处于休眠状态的智慧,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启发式教学”。中国传统文化也就是国学,被马一浮先生称之为“六艺之学”。马一浮先生在《论六艺统摄于一心》的文章中写道:“举网者必提其纲,振衣者必挈其领。”先要识得纲领,然后可及其条目。六艺之教可以统摄一切学术,这是一个总纲领,真是“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一遗。学者须知六艺本是吾人性分内所具的事,不是圣人旋安排出来。吾人性量本来广大,性德本来具足,帮六艺之道即是此性德中自然流出的,性外无道也。”艺术也本是人心中分内的事。艺术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说是一种表里的关系。艺术教育中的“教育”本身就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艺术教育中的“教”,左边是“孝”,意思是说老与子、上一代与下一代是一体;右边是“文”,其意为文以载“道”。教育是师道,其根本是孝道。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就是师道与孝道。孔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道是人生宇宙的真理、规律。在人与人之间表现为五伦十义,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人与人的关系应以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长惠幼序、朋谊友信、君敬臣忠等关系为原则。思想、行为不违背自然规律,并把这种品德保持、发扬、增长就是“育”,久而久之会有所得,德者,得也。人与人的关系依止于“仁”,仁者爱人,像爱护自己一样爱护他人,这种爱是“仁爱、博爱”,而非贪爱,这种博大而崇高的品质正是出自这样的文化背景的熏陶,这种品质可物化、外现于各种艺术表现形式。

四、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艺术教育以人为本,首先要确立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和艺术价值观。艺术不仅仅是个人的事,它的出现对于社会人群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也是艺术教育首要关注的事情。高雅的艺术对于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生的境界是大有益处的。艺术即使不能起到“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功用,至少也不应是“精神污染”而有害于社会人群,何去何从基本上取决于艺术教育的导向。

中国传统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是毋庸置疑的。持反对意见者不外乎两个原因:其一是对于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缺乏深刻、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其二是由于年代久远,必然会产生一些流弊,这是人的原因,并不代表主流文化,且不可因人故而废其法。儒、释、道三家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三者之间名词、名相虽有异,但理无二致。南怀谨先生把儒家比喻成开粮店的,把道家比喻成开药店的,把佛家比喻成开百货店的。“儒”字即人需要“仁”,就像人需要粮食一样重要;得了病不能不吃药,此病是不懂得爱物的“心病”,物是指我们的生活环境,再广一点如山河、大地、宇宙万物,“物”与我们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一体;百货店自然无所不包。三家的典集称为“经典”,这些典集并非是某个人的学术观点,所述都是古圣先贤之法,都是真性的流露。真性也叫真心,心、佛、众生不二,否定了经典也就等于否定了我们自己本身。

以传统文化注入艺术教育,并作为其精神内核,“真、善、美、慧”四字足以概括。“真”是真实之理,是人生宇宙的真象;“善”是完善,我们内心深处本来具足无限完美的智慧、德能与才艺(美、慧自然在其中)。“真、善、美、慧”这种教育理念完全可以凭借经典的引导开发出来。

文化与艺术的关系篇5

校园艺术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系

1.二者在宗旨和目标上具有一致性

校园艺术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都关系到人的精神面貌和道德风尚,都作用于人的心灵,启迪人的智慧。同时,二者都属于“软环境”,都统一于对真善美的培养,对学生的成长都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二者在人才培养的宗旨和目标上具有一致性,开展艺术活动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无非都是为更好地培养人才服务。

2.二者统一于社会实践

艺术活动作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锻炼能力、提升素质的重要平台,它必须通过实践这个环节才能进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需要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上至学校领导、下至每个师生都要重视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这个过程必须要求大家积极投身实践,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管是开展艺术活动,还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都要通过实践这个环节来完成。

校园艺术活动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1.开展校园艺术活动,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艺术活动能唤起美感,愉悦身心,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它可以在活动开展中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内涵、促进校园文建设。如果一所高校的艺术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那么这所高校将拥有活跃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让校园的每一份子都乐观、努力、积极、拼搏;反之,艺术活动开展得不到位的高校,它们的校园文化可能长期在低水平徘徊。所以,在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把艺术活动当作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载体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

2.开展校园艺术活动,是彰显校园文化特色的有力举措

任何一所高校的发展必须要追求自己的文化特色。校园文化作为一所高校的精神、传统、作风、创新的综合体现,它在一定程度上凝聚成了大学文化的核心与精髓。艺术活动作为一种高雅的活动方式,可以在彰显校园文化特色方面有所作为。比如,可以通过举办大型元旦汇演、学生才艺展演大赛和歌咏比赛等活动,以及组织师生参加重大节日公益演出、社区文化建设宣传教育等活动,为广大学生创造广阔展示和发展的空间。与此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音乐、美术大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从而在活动开展中体现大学精神,体现校风、教风、学风,以便进一步彰显校园文化特色。

3.开展校园艺术活动,是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有效途径

大家知道,举办大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活动是提升校园和学生文化品位的重要途径。比如,举办音乐沙龙和音乐欣赏会可以提高学生文艺修养和鉴赏力以及审美情趣。值得指出的是,艺术活动,不仅可以营造出高雅的艺术氛围,还能“有助于提高教育对象的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从而有效地抵制“文化垃圾”的侵蚀,并使整个高校校园洋溢着美的气息,从而提高校园文化的品位。所以,在开展艺术活动的时候,要精心设计活动载体,打造校园文化精品,让健康、高雅、文明、向上的艺术活动占领校园文化阵地,坚决抵制腐朽、消极文化的渗透和影响,为学校的育人工作创造良好的氛围。

构建艺术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新机制

1.提高思想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做好任何事情,都必须从提高思想认识、转变思想观念入手。因此,要让艺术活动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让艺术活动的力量焕发光芒,全校上下就要充分认识到艺术活动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无形的、潜在的和巨大的作用与影响。校领导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艺术活动的开展;相关教师和广大学生要积极组织、参加艺术活动。

2.加强组织领导

加强组织领导,首先必须要成立相关的艺术活动管理部门,比如可成立艺术中心,尽量单独设置、不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其次,选任的负责同志要尽量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千万不能选任一个对艺术“一窍不通”的人担任负责同志。第三,要大力支持和发展学生艺术社团,规范社团行为。第四,要建立艺术活动工作网络,畅通信息渠道,扩大成果共享范围。此外,还要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努力构建艺术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3.夯实师资队伍

办学有特色,师资是关键。提高艺术活动开展的效果,拥有一支强有力的师资队伍是关键。首先,要保证数量,根据学校规模,招聘适当数量的专门艺术教师。其次,要确保质量,严把招聘选拔质量关,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工作热情。最后,要坚持职后培训。要为艺术教师提供各种形式的职后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他们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更好的教育和指导学生,更好地为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4.加大投入力度

众所周知,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后盾支持,很多活动难以开展,即便是开展,也可能因为资金短缺而使活动难以取得预期的目标和效果。所以,在有效发挥艺术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上,应该加大对艺术活动开展和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投入,如建设大学生活动中心、琴房、舞蹈房、画廊等,同时购置足量的设备。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艺术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也才能保证校园文化得到真正的建设和发展。

文化与艺术的关系篇6

一、职业技能鉴定的大力推行。促进了文化艺术健康高效地发展。

文化艺术的学习,旧习传统上大多采取口传心授的方式。老师手把手的面授,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学习者能够真正掌握从事艺术展示、创作、表演的技能技法,因此,在人们的观念中,由师傅“带出来”的徒弟往往技艺过硬,真才实学。新中国成立以来,文化艺术教育也顺应时代潮流走进校园,与学历结合,成为另一意义上的“科班”,同时却也引发了一些问题,比如集体式教育而产生的参差不齐的从业群体。针对这一现象,国家又推出了“双证”制度。双证是指高等院校推行的“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新的学习形式。实行双证书制度是国家教育法规的要求,几年来国家在许多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中提到实行双证书制度,体现出其重要性。199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8年国家教委、国家经贸委、劳动部《关于实施(职业教育法)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上这些,都是实行双证书制度的法律依据和政策保证。2002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首批文化行业特有职业(工种)目录,其中包括26个文化艺术工作人员适用的职业(工种),由此也拉开了文化艺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序幕。

通过对其他行业的学习与借鉴,文化艺术行业的职业技能鉴定渐渐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考核方式,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考核体系。首先,理论与操作相结合的技能鉴定考核要求,保证了新时代文化艺术行业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大家都知道,社会上存在着不少只会展示技能却不掌握相应理论知识的艺人,而这种类型的文艺工作者显然已不符合时代要求。职业技能鉴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杜绝这种现象,为文化艺术的高质发展提供保障。其次。职业技能鉴定,可以有效地督促从业者提高业务能力。过去,进入文化系统从事业务工作的门槛并不高,人行之后申报技术职称评定时对技能方面的要求也并不严格,所以产生了一些行业内的“老资格”、业务上的“夹生手”,而这部分从业者一经职业技能鉴定的检验,必将现出“原形”,使他们不得不加强技能练习,从而增强文化艺术的发展动力。最后,文化艺术大环境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职业技能鉴定的严格把关。当娱乐休闲越来越成为现代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上一大批此类从业人员也应运而生,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业余”人士正影响着普通民众的审美情绪与审美水平。为此,对这部分人进行职业技能鉴定,能够规范整个文艺市场的运行,起到净化文化艺术大环境的良好作用,从而使整个文化艺术的发展更具专业性。

二、文化艺术发展的特殊性,制约了职业技能鉴定的贯彻实施。

不难发现,在文化艺术行业“双证”制度的实行并不理想,大多数从业者来自专业艺术院校或者相关培训机构,执有学历证,并没有也无法通过职业技能鉴定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早在1995年,人事部就下发了《关于印发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暂行办法》的通知。有些职业,如会计、律师等,执证上岗已经在社会上形成共识,文化行业却远远落后于人,甚至不少职业(工种)连最基本的国家标准都还未出台,职业技能鉴定更无从谈起。

究其原因,当然要先从文化艺术的特性说起。提及文化艺术,人们首先想到是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曲艺、工艺等用形象来反映现实但比现实更具典型性的社会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它有其自身的特性,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艺术家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艺术形象,以人为中心对社会生活做出感性与理性、情感与认识、个别性与概括性相统一的反映,把创造性的生活与表现情感结合起来,并用语言、音调、色彩、线条等物质手段将形象物化和外观,成为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这就说明,文化艺术的标准不拘一格,因人而易,想要做出一个规范统一并不现实。然后,文化艺术从业者的职业能力并不能仅通过技能鉴定来评定。关于“技能”的定义有着如下的描述:技能是通过练习获得的能够完成一定任务的动作系统。技能按其熟练程度可分为初级技能和技巧性技能。初级技能只表示“会做”某件事,而未达到熟练的程度。初级技能如果经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反复练习,动作就会趋向自动化,而达到技巧性技能阶段。显而易见,“会做”的技能要求远不能达到文化艺术发展的所需水平,而“经过有目的、有组织的反复练习”才能取得的具有相当高度的技巧性技能,通过鉴定考核的方式并不能完全体现,或者说并不具备完全的权威性。据了解,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期目前还是“终身制”,短时间的集中练习或许能够通过技能鉴定的考核,却并不代表真正掌握技巧性技能的能力。再者,发展文化艺术所涉及的职业(工种)众多,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困难。前面已经说过,在2002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首批文化行业特有职业(工种)目录中,只有26个文化艺术工作人员适用,况且大多数并无国家标准。熟悉文化行业的人都知道,文化艺术包罗万象,歌唱演员分唱法、美术绘画分中外、戏剧表演分剧种……且不说这些艺术门类能否制定出统一的鉴定标准,即使有了标准,开展一系列理论加操作的、各个级别的、多套题库选择的技能鉴定工作是多么巨大的工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大发展,落实到职业技能鉴定上,贯彻起来着实困难。

三、职业技能鉴定与文化艺术发展之间构成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状态。

2007年,经过文化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长达5年的筹备,开始实行对文化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也就是说,从那时起从事影视、歌唱、舞蹈等文化行业需持证上岗。据有关部门介绍,在文化行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是“根据《劳动法》、《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为提高文化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而进行的考核和认定工作”。目前已有影视演员、歌唱演员、舞蹈演员、演奏员、文物鉴定师、社会文化工作者等30余个职业列入文化行业特有职业,其中大部分职业的国家标准、题库和参考教材已开发完毕。文化部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将按照“统一标准、统一试题、统一考务、统一发证”的原则,依托在各省区市及重点城市建立的文化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有组织、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可见,如此实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可以最大限度地选择合格人员进人文化工作者队伍,从而在人才选拔上保证了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在现阶段文化事业体制改革的背景下,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开展也受到种种置疑。改革开放以后,国家作为唯一文化事业举办主体的局面被打破,社会力量举办的文化艺术团体呈现出勃勃生机。文化艺术人才作为文艺团体的核心要素,自然而然同样面临自身的变化。“国家的”、“市场的”、“民间的”……所有形式的文化艺术组织都是发展文艺事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其人员进行的职业技能鉴定及产生的效力效果自然也大相径庭。

文化与艺术的关系篇7

关键词:文化;艺术;环境艺术设计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2-0041-01

经济的大发展促使社会各方面随之不断发展变化,文化与环境艺术设计也不例外。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并采取了一些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措施。环境艺术设计以促进创造高文化价值的人类生活环境为前提,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反映着明显的社会时代烙印和当时社会文化发展的程度。环境艺术设计以文化为基石,优秀的环境设计是以优秀的文化为依托,所以先进的文化建设对环境艺术设计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把环境艺术设计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探讨环境艺术设计的特性,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是时代赋予艺术设计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文化和艺术的关系十分密切,不仅如此,文化对设计艺术的关系也是十分密切的。从环境艺术上来讲,文化对环境艺术的影响也是十分广泛的。环境艺术在形式上,是指人们通过直觉方面上的体验而感知到外部形态、状态、尺寸、颜色、方位等比较直观的形态。环境艺术的形式十分重要的,文化对形式层面的影响显而易见,不需要经过太多的思维,就可以显现出来。它能够对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有着直接的反应。另一方面,文化对环境艺术的的形式上也有一些影响,因为文化可以对整体环境的情境、氛围、个性有着最显著的影响。这会对人们的情绪有着独特的刺激。所以我们说,文化对环艺的影响可以引起欣赏着的一系列的情感体验。同时,也会引起欣赏着的一系列的心理状态的转变。比如,会引起人们的联想、想象的思维体验。那么从这点来讲,环境艺术就更需要人们的文化渗入,只有能够体现出文化内涵的环境艺术作品才能够真正的引起人们的共鸣,才能成为使大家认可的艺术作品。

文化是指某一民族、某一时期内,人们所有的相同的思维定势。文化对环境艺术的意蕴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那么环境艺术的艺术意蕴又是指什么呢?环境艺术的艺术意蕴是指环境艺术作品形式层面的结构因素,是通过一定的艺术符号所体现出来的作品内涵。它包括环境的形制、场景、属性等内容。那么他与形式上相比较,是需要人们进行一定的理性思维才能够进行的。那么文化对此方面的影响最为巨大。因为文化对环境艺术的关系,涉及到一部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的问题。那么这就要求环境艺术家在进行艺术创作的时候,要进行认真的文化思考,将其进行一定的文化渗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形神兼备”。为何在这一层面上,我们要强调文化的作用呢?因为只有文化才能够根深蒂固于人们的内心,而形式只能短暂的存在于历史的长河之中。例如我们所熟悉的园林景观的设计,通过各种形式和特殊元素,运用一些特殊的表现手法, 将文化真正的融入到艺术作品当中来,就如我们所熟知的朗香教堂和流水别墅,他不仅从外观上给人们留下印象,而且还能够给人们带来一种精神的享受。这种精神的享受就是指文化上的一种共鸣。以柯布西耶的朗香教堂为例,他以一种耳朵的造型给人们一种视觉冲击力,又将听觉器官和教堂的倾诉功能练习起来。给人们这种文化上的体验,具有一种意境美。

文化对环境艺术设计的意蕴层面不仅仅从形态、结构和内涵三面体现。而且对人们的情感体验上有着深远的影响,所谓的情感体验就是指艺术作品不仅仅具有形式上的功能,还能够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我们国家的设计艺术事业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在环境艺术方面还在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经验。那么如何能够在世界上处于一种优势地位,就是我们目前应当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我们国家从古至今就讲究“以人为本”,所谓的以人为本在当今社会看来,就是能够给人们带来舒适、惬意的生活。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把文化放在首要地位,这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他给我们环境艺术设计师提出了一种重大命题,就是如何能够将中国的环境艺术事业提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我们所熟知的北欧设计,擅长以人为本。既然北欧各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实践而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那么我国也应当找到一条适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道路。

我国自古以来就重情,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将情感因素纳入到环境艺术设计上。例如,阿尔瓦·阿图所做的一些设计,具有典型的情感因素,他将自己对北欧的热爱,以及北欧人民对自身环境的热爱,融入到了建筑、环境艺术上。这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文化大国,历史悠远流长,我们应当针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环境进行“情”的设计,只有这种设计才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才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是我们环境艺术工作者所需要思考的一些问题。

文化与艺术的关系篇8

关键词:艺术设计 文化 艺术文化

中图分类号:J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21

设计师在考虑其设计对象功能的同时,应先充分考虑对象的文化因子,意识到他所设计的不只是某一对象,而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新的文化,一个时代的影子。所以我们在进行艺术设计时,不仅要考虑设计作品本身的使用、审美功能,还要赋予作品以一定的文化魅力。只有这样,艺术设计才不会仅停留在功能实现的满足和审美趣味的体现上,而是一种文化创造、一种文化设计。

一、文化是艺术设计的基础

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与文化,每一个历史时期的文艺作品都烙下了人类文化的印章。从人类的发展史看,设计诞生于人类进化到有意识地制造和使用原始的工具和装饰品的时代,无论是各种劳动工具与生活用具的造型,还是各部落成员的标识,都能体现出人类的设计文化已开始萌芽。随着人类的不断进步,在设计的理念中越来越显现出文化的内涵,好的设计作品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同时,还能带来精神享受。现今世界,无论在博物馆,还是在现实生活所能触摸到的艺术作品,无不折射出文化的光芒。因此可以说:艺术设计创造了文明,文化是艺术设计的基础。例如:古代陶器所给予我们的启示决不只是原始人的简陋工具和器物造型、纹饰,而是反映了原始人的生产方式,从中可看到的不仅是原始人对自然的理解,对社会的态度,也看到那个时代的人类社会的缩影,由此可见设计作品反映的是物质功能及精神追求的各种文化要素的总和,是使用价值、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完美统一。

二.艺术设计在文化体系中的地位

艺术设计属于艺术文化的范畴,从艺术文化的层面看,它既有社会性,同时又是个体性的;既是实用的也是审美的;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承继传统的同时又具有开放性和当下性。艺术设计,作为文化,是文化大系统中的子系统,作为存在,它首先是物质文化的存在,其次是精神文化的与物质的总和的存在。艺术设计是人类文明的一面镜子。所以有理论研究者称艺术设计是“文化类型的标本”。又因为设计贴近人的生活,是在为人而用的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生活的实用性,是生活的文化又是生活的艺术,而使得所有的人与艺术的交往变成必然的、经

常的、不可避免的。它在生活的变化中发展,并反作用于人的生活方式,引起生活方式的变革与更新。

三.艺术设计与设计文化

时至今日,我们处在一个高度现代化、信息化的社会,随之而来的新思想、新观念、以及国外的各种艺术思潮的涌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艺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这种局面下,我国的艺术设计该何去何从,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东方文化最有代表性的是佛教文化,在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进程中,从狰狞神秘的殷商青铜器到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从举世闻名的“唐三彩”到古朴优雅的宋代瓷器,这些数量众多的实用工艺品构成了中华民族工艺设计历程,也构成了一部活生生的五千年文明史。这些工艺品以具体、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了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然而设计的本土化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肤浅的简单套用和照搬,而是要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设计中去。香港的著名设计师靳埭强的成功,就是因为他对自己文化身份的一个认同,他将视线投向了中国文化大精深的部分,在传统文化中的道教、儒教、佛教尤其是禅学精华中汲取营养,运用中国的书法艺术,国画的水墨渲染等技法为载体,再运用现代的构成原理设计作品,满足现代生活中人们关注的各种各样的精神需求,以及来表现现代社会的文化理念,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视觉风格样式。所以传统在与文化的对立统一中,也要不断的更新,有了这样一个基本的视角,才能从传统中获得真正有益于设计的,与设计的终极价值一致的启示,从而不至于在纷繁的文化现象中失去判断力,以这样的发展观看待文化,文化就不是僵死的传统,而是活生生的现实,在现实的设计中就能够体现主体的独立思考,而不是苟且于传统的文化符号。

西方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有宗教文化与宫廷文化。西方建筑中高耸的尖塔外形、框架式结构使人敬畏;教堂中狭长窄高的空间,彩色玻璃镶嵌的窗户设计使人产生一种腾空而起的感觉。以巴洛克和罗可可为代表性的宫廷文化设计风格,很明显的可以想象到当时宫廷生活的穷奢极欲、豪华、浮夸的特点。随着工业革命的发生,各种哲学思想和艺术流派对绘画、雕塑、建筑以及艺术设计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而后出现的未来主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流派的美学原理是对当代文化的一种反叛,他反对一切浮华,烦琐对人们的禁锢,而以崇尚自然,崇尚自由为先导,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进步,他们的理论也正是现代设计发展的基础。

在文化观念时代,现代艺术设计作品是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合体。因此,艺术设计应是文化在具体设计作品上的物化过程,设计中把作品纳人社会文化的系统中进行考虑,充分认识到艺术设计作品的文化功能,发挥其文化传播效用,明确所担负的文化责任,这是新时期赋予广大设计师的光荣使命与责任。

参考文献:

[1]柳冠中.设计文化论.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版.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