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文化与旅游8篇

时间:2023-09-24 10:37:31

文化与旅游

文化与旅游篇1

关键词:花文化;旅游发展;文化产业;国际会议综述;中国

中图分类号:G202文献标识码:A

一、会议概述

2007年9月23日,首届“中国花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国南京东郊国宾馆召开。本次会议是由中国花卉协会、东南大学、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由中国花卉协会花文化专业委员会、江苏省旅游学会、南京市园林局、南京市旅游局、东南大学旅游学系具体承办的一次专业学术研讨盛会。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梅花品种登录权威陈俊愉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并为大会题词。

东南大学旅游学系主任周武忠教授主持了大会的开幕式。中国花卉协会副会长、商务部原副部长刘向东在开幕式上致辞。他说:文化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凸显,中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本次研讨会将花卉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资源加以研究,深入探讨花卉与观光、体验、休闲、度假、旅游、教育、节庆等方面的结合,这些研究成果将有利于我国花卉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他说,中国花卉协会的重要职能就是促进花卉行业的发展与进步,相信通过此次会议,我们必将能够在花卉文化、花卉生产、花卉旅游、花卉美食、花卉节庆等诸方面提出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见解独到的思路和方法,并对未来花卉文化的发展进行前瞻性的研究。代表们今天在这里对花文化相关议题所进行的研讨,将有利于我们打造现代花卉文化理念,给花卉更多地注入科技与文化内涵,不断提高花卉自身的文化产业价值,最终使我们的花卉业具有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相信今天的研讨会将给我们源远流长的花卉文化注入新的元素,也相信今天研讨会的成果会对当今乃至未来的中国花卉文化产业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中国花卉业的未来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东南大学副校长赵启满教授也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国际园艺学会景观与城市园林委员会主席哥特・格鲁宁教授、美国园艺治疗协会主席黛恩・雷尔夫教授、中国花卉协会副秘书长陈建武、江苏省社科联副主席廖进、中国兰花协会副会长王重农、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陶思炎、中国公园协会副会长赵永艳、荷中花卉促进会总干事戴军、浙江省花卉协会会长徐培金,以及江苏省文化厅、江苏省农林厅、江苏省旅游局、江苏省社科联等单位的领导和南京市有关部门的负责人。

本次研讨会特邀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针对当前花文化研究与旅游发展方面的热点问题和发展趋势作了5个主题报告。主题学术报告由中国花卉协会花文化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张天来主持。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汤庚国教授;国际园艺学会景观与城市园艺委员会主席Groening Gert D教授;中国兰花协会副会长、国际IFEA中国节庆会展协会副主任、湖北省兰花学会会长王重农教授;美国园艺疗法协会主席、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教授Paula Diane Relf博士;中国花卉协会花文化专业委员会会长、江苏省旅游学会会长周武忠教授分别作了大会主题学术报告。

大会特别安排了两个专题讨论组,每个专题讨论组分别以花卉文化内涵、花卉审美研究以及花卉旅游开发等热点问题为主题进行了集中讨论。会议代表在活跃的学术气氛中进行了十分热烈的讨论。Groening Gert D教授、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王彩云教授、Relf Paula Diane教授及中国园林杂志社副主编金荷仙分别对各位代表的报告进行了点评。这次会议还特别安排时间,讨论通过了《关于建立花文化发展基金会的倡议书》。

主题报告与分组研讨不仅受到与会代表的普遍欢迎,还吸引了许多当地的研究生、研究工作者、教师乃至市民前来旁听。

陈建武副秘书长代表主、承办单位致闭幕辞,对会议的圆满召开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这次研讨会是一次高层次、高水准的学术交流盛会。来自全国各地的论文代表在研讨会上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在分组研讨中,真知灼见相互碰撞,为本次会议增色添彩,使我们的研讨会成为学术交流的平台、创新发展的沃土。这次研讨会又是一次加深了解、增进友谊的盛会。各位专家学者来自五湖四海,在平等、友好、活跃的气氛中,大家不仅思想交流迸发出了火花,而且情感交融萌发出了新芽,研讨会为大家架起了一座友谊的金桥。

二、六大议题

1、卉主题景点(公园)

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园艺系教授Paula Diane Relf博士论述了园艺学和旅游合作分别给园艺产业和旅游产业带来的益处,以及为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整治、人类健康和福利等方面的公营、私营机构专家们带来的福祉,并且阐述了一些理论,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植物在其中的积极作用。文章最后还激发研究者去发展和检验研究模型和理论,来推广这个新领域,并确保它在中国发展中发挥作用。

广州市绿化公司林娇丽以2007年广州雕塑公园郁金香花展为实例依托,从花展景观布设、现场施工等方面进行分析,结合该花展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总结归纳出该花展的成功与不足,为探索一条推动花卉产业与旅游业结合的道路提供相关经验。

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石金莲、王兵以北京玉渊潭公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樱花文化节的现场调查,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利用本土樱花资源以及注重提升大众对花卉旅游资源的认识和保护意识的建议。东南大学旅游学系季玉群以南京花卉公园为例探讨城市花卉公园如何更好地发挥城市休闲功能,提出休闲导向的城市花卉公园的旅游开发策略。

另外,有的研究者就如何运用花文化的效应来成就每个主题花卉展和取得成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索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方法;有的论文就花卉主题风情园的旅游项目策划进行了案例研究;有学者阐述了西方花园旅游的历史及发展情况,探讨了西方花园旅游对我国的启示,并通过实例展望了花园旅游在我国的发展前景;还有学者对不同类型庭园植物配置中花卉文化的运用进行了阐述,指出一个成功的庭园造景设计作品,与花卉文化的挖掘密不可分。

2、物旅游资源研究

德国柏林艺术大学城市园艺与风景园林学院教授Gert Groening博士首先回顾了远古时期的花文化以及旅游活动,并对以微缩景观形式所表现的花文化及其引发的旅游活动做一简单介绍;之后他阐述了植物地理及其引起的旅游活动,指出旅游和休闲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活动;最后以德国为例讲述heath(长满灌木的荒野)的发现以及由此而发的旅游热潮。

吉首大学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柳菲、陈功锡、何兴兵认为,植物旅游的研究及植物文化的研究已逐渐成为新的热点,在这样的东风中,植物游应运而生。张家界植物游的开发将会带来可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金陵科技学院园艺学院童丽丽和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环境学院许晓岗等认为,野生观赏植物是森林公园极富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他们在对南京牛首山森林公园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对其野生观赏植物旅游资源进行了归纳与总结,并对其在旅游规划中的开发与应用进行了探讨。

吉首大学城乡资源与规划学院刘卫国、谭艳、廖博儒、吴福川通过对张家界天门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进行初步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天门山具有观赏植物资源种类丰富、区系组成古老、生活型多样性、观赏价值较高等特点。文章针对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天门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推动天门山旅游和张家界园林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五点建议。

对这一领域的研究,我们期待有更多富有创见性的研究成果出现。

3、花卉旅游商品研究

以花卉旅游商品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为议题的论文共有10余篇。其中,很多学者就某一著名花卉的旅游开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例如,有的学者通过对牡丹审美文化、地域文化、民俗文化和科技文化的解析探讨牡丹花卉旅游个性化、纵深化、可持续发展的路径;有的学者以荷兰郁金香现象为例,探讨了花文化所呈现的旅游特征以及荷兰郁金香花文化主题旅游给我们的启示,提出应从形象确立、多业共生和深度开发这三个层面开展花卉旅游;有的学者在研究花卉观赏、食用,药用、保健、情感寄托等主要功能的基础上,讨论了花卉是如何贯穿到旅游的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中,探讨总结了花卉在旅游环节中的开发应用方式;有的学者研究了花卉在旅游业中的开发价值,指出了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有效措施。

华侨大学旅游学院范向丽、郑向敏的论文以独特的视角,在分析女性与花的渊源关系、女性旅游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潜力的基础上探讨花卉女性旅游产品开发的可行性,研究女性旅游市场中的花卉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4、花卉美食研究

以花为食在古代中国曾经相当兴盛,但近代以后却逐渐衰落。重拾古代的食花传统,开发现代花卉食品,拓展食用花卉市场,同时妥善解决中国花卉市场长期存在的若干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食用花卉必定会成为最有活力的产业之一,食花之风会再次兴盛于中国。郭、周武忠的论文就中国的食花文化及其产品开发进行了研究。山东农业大学林学院张雷的论文从云南食花文化的起源、食用花卉、食花文化与民俗、花卉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花卉食用研究目前还处于理论探讨阶段,如何将其开发为具有吸引力的产业和旅游项目将是未来各相关学科的学者们研究的重点。

5、花卉与节庆文化研究

花卉节庆不仅可以带来经济效益,还能塑造城市形象,扩大城市知名度和吸引力,因此,各地都积极地举办花卉节庆。然而,由于我国的花卉节庆发展还不够成熟,在现实操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有学者通过分析我国花卉节庆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还有学者对我国现有的花卉节庆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6、花卉与旅游审美研究

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贾军和上海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卓丽环认为花卉作为审美客体具有无穷魅力,其审美特征丰富多样,分别体现在自然美、精神美、人工美和人工的花卉美4个方面。中山陵园管理局宫庆华、金陵的文章以金陵古梅的调查为基础,探讨六朝古都南京梅文化的文明进程,展示金陵古梅对于弘扬传统梅文化的重要意义。

此外,原中国旅游报总编邵春的文章简要回顾了“中日樱花友谊林活动”的发展轨迹。还有不少学者就文学作品中的花卉文化进行了研究。如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的姜楠南、汤庚国研究了《红楼梦》中所描写的海棠的种类,并对《红楼梦》中海棠文化所体现的方面和海棠诗社六首咏白海棠诗的艺术特色进行剖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程杰的文章对淮左名都――扬州的梅花名胜进行了考证。

三、《关于建立花文化发展基金会的倡议书》

本次研讨会全体代表在闭幕式上发表了《关于建立花文化发展基金会的倡议书》,与会代表一致认为,花卉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花卉以其独特的价值已经成为美化生活、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力量。现代化花卉产业在世界许多国家都已形成,并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出现由传统的花卉种植业、花卉农业向现代花卉文化产业转型的趋势。文化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中国的文化产业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分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设立花文化发展基金会的预期目标,是通过国内外花卉产业界、学术界等相关领域多方位多角度的广泛参与,促进中国花卉资源效用最优化,通过花卉文化产业的和谐发展,支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最终达到提升人民生活品质的目的。

四、会议特点与展望

本次大会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会议组织具有较强的学术性。本次研讨会在议程安排上着力体现学术性,从而形成了会议紧凑、务实和重学术的特点。与会代表普遍反映这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国际性学术会议。

2.会议议题涉猎广泛。大会在短短一天的日程当中,还安排了分组讨论会,论题涉及花卉文化内涵、花卉产业发展、花卉旅游开发等诸多领域。

文化与旅游篇2

【论文摘要】文章首先从中西方文化的概念和核心入手,追溯旅游的历史发展,分析文化和旅游的关系;然后探讨旅游文化的发展内涵和功能;最后以西安成阳旅游一体化(旅游同线)为例,回顾所取得的成果,并提出西成旅游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旅游文化是一种独立的文化形态,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更多浸透了旅游客体的客观历史文化和旅游主体的主观文化以及在旅游过程中与旅游媒介相互作用,决定着旅游业的发展方向和兴衰成败。

一、中西方文化与旅游

(一)中西方“文化”的概念及核心

1西方文化。西方“文化”一词是从拉丁语Cultura转化而来的。据英国文化史学家威廉斯(RaymmondWilliams)考证,在18世纪之前,culture一词主要指“自然成长的倾向以及人的培养过程”。到了19世纪,culture指“各类艺术的总体”和“一种物质上、知识上和精神上的整体生活方式”。};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文·哈里斯(MarvinHarris)将其定义为“特定的生活方式的整体,包括观念形态和行为方式”。著名人类学学者泰勒(Ed-wardBurncttTylor)给文化的定义在西方基本达成共识:“文化就是由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能力和习惯的复合体。’,la]西方文化是一种宗教文化,其特征是主体与客体对立,宗教与科学两元。西方文化的源头是希伯莱文化、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体现为理性精神、人文精神、宗教精神的统一。

2.中国文化。在汉语中,文化的意识至少应当推至东周。孔子的《论语·八情》中有“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这里“文”已经有文化的意味。《易经))中说:“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词源而言,汉语“文化”一词最早出现于刘向《说苑·指武篇》:“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由此可见,中国最早“文化”的概念是“文治和教化”的意思。比较流行的看法认为,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文化,偏重精神方面,其精神基础是儒家伦理。进一步的引申认为中国文化天人合一:“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于鬼神合其吉凶。”其特征是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宗教与伦理的结合,讲究的是人文主义。从渊源上讲,中国文化是一种巫史传统的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流,道、法等为补充。

(二)文化和旅游的关系

1旅游和文化密不可分。文化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依托。例如,北京的胡同文化,广东的汉奸别墅,湖南的清代妓院遗址,长安古乐等。综观旅游发展史,虽然各个时期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但在本质上却有许多共同之处,即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追求的文化享受。文化有很强的民族性和轰展性,地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必然相互联系、相互交流,而人类的旅游活动,就是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结合的运动。因此,组织旅游和参与旅游的一切活动,必然与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

2.文化是旅游竞争的核心。旅游业的竞争本质上是文化的竞争。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物质方面的需求易于满足,但其最终目标是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由于各地域、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往往为一个地域、一个民族所独有,文化中所带有的民族和地域的独特信息,往往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替代的,形成发展旅游强有力的竞争能力,西安、洛阳两城市争夺丝绸之路的起点就是典型的例子,因为丝绸之路已成为驰名世界的旅游品牌。

3.文化是旅游的驱动力。国际旅游发展的经验显示,旅游业的收益越来越不依靠人数的增加,而来自多元文化含量的旅游产品和特色旅游服务。在旅游资源走过普遍开发阶段之后,文化成为将旅游业发展引向深人的重要驱动力。以北京大观园为例,从160万元《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制景费起家,按小说中的菜谱开发红楼宴、红楼宴舞,靠挖掘文化内涵成为国内旅游的知名品牌。西双版纳的傣族泼水节、杨丽萍的原生态大型歌舞“云南印象”等,都是对民族文化充分运用的典型。

4.文化是旅游发展的方向。我国旅游业在近年的迅猛发展,很大程度得益于我国悠久深厚的文化资源。据统计,2008年海外游客对中国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调查中,五种游客最感兴趣的旅游资源中,文化占了四种,其中对华侨的调查,文物古迹名列第一,体现了旅游对文化的依附性以及它本身具有的文化属性。我国独有的历史文化延续性、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繁多的文化资源种类,有利于开发结构完善、适应面广的旅游产品,形成优质品牌。推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才能使我国由旅游大国成为旅游强国。

二、旅游文化的发展

(一)旅游文化的内涵

旅游文化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是由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资源或旅游目的地)、旅游媒介(直接、间接服务的旅游企业)在旅游中发生的各种关系的总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中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始终作用于旅游活动整个过程之中。首先,旅游文化包括人们对旅游的理论研究成果,如旅游经济学、旅游管理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美学、旅游文学、旅游影视艺术等,具有为旅游业奠基和定向的作用。其次,旅游文化是在与多学科的结合、碰撞、融会过程中形成的学科,它主旨鲜明、内容丰富、研究内容独具特色。此外,它还肩负着为旅游业服务,提高旅游品位和格调的任务。最后,与旅游有关的文化载体,如机场、车站、餐馆、市场、导游人员等,都能通过不同的角度和多种方式给游客以文化的熏陶和启迪。

(二)旅游文化的功能

1旅游文化的人文教化与审美功能。旅游活动的重要目的就是感受美,获得美感,而美就蕴藏在旅游文化的客体之中。旅游者通过游览秀丽的自然景色、凭吊历史文物古迹、领略异域的风土人情、品味他乡的饮食文化,提高审美水平。在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中,许多自然景观中包含了伦理道德意义,自然景观的美丑同人的道德情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比如在游览长江三峡的神女峰时,会被神女对待爱情婚姻至死不渝的态度所感动;畅游黄河,除了感受其浊浪滔天的壮阔水势外,更主要的是被黄河的象征意义—华夏文明的摇篮和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所感染和激励,由此提升了思想境界,增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2.旅游文化的商业价值与经济功能。旅游文化的商业价值与经济功能具体表现在促进消费和增加外汇收人两方面。旅游文化对于消费的促进作用,首先体现在旅游媒介中。旅游业经营者、从业者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职业道德、服务观念及经营思想等文化素质越优秀,旅游者的文化需求和审美情趣就越会得到满足,精神上的享受、心理上愉悦必然会强化消费欲望,从而实现消费行为。另外,旅游资源中文化含量与价值的开发,同样会促使旅游消费的增加。外国游客人境旅游,既要进行商品消费,又要求提供劳务服务,开发旅游文化资源、发展跨国旅游是给国家增加外汇收人的重要途径。

3.旅游文化的文化交流功能。旅游文化具有文化交流功能。文化交流可以增强旅游地国家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加强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友好往来。中国是一个旅游大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山河壮丽,古迹众多,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都非常丰富。旅游者登临泰山,会产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之豪情;漫游故宫,会发出中华民族建筑艺术举世无双之惊叹。旅游文化还可以帮助旅游者交流思想感情,消除偏见和误解,有力地促进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三、旅游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以西安咸阳旅游一体化为例

(一)西咸旅游同线的提出

西安作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热点城市和西部核心旅游集散地,年游客接待量占陕西省的90%以上;咸阳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以文物为主的旅游资源非常丰富,而且是陕西北线、西线旅游的重要节点。西安的客源优势和咸阳的资源优势为两市的旅游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随着“沈抚同城化”、“广佛同城化”、“京津同城化”和“西咸经济一体化”的提出,2003年元月,西安、咸阳两市旅游局在西安共同签订了“旅游同线”协议,提出了“一接四同”的具体思路(即旅游规划相衔接、旅游市场同开发、旅游产品同体系、旅游环境同整治、旅游服务同网络),标志着西咸旅游一体化的正式启动。

(二)西咸旅游同线取得的成果

六年来,两市的旅游合作取得了很大成果。比如,建立两市旅游协商机制,即两市旅游局和旅游协会间共同研究、确定一定时期内“旅游同线”工作;实现两市旅游规划对接.邀请对方参与规划的研讨,为编制西咸旅游总体规划奠定了基础;建立联合促销机制,如联合赴客源市场进行促销、联合举办了“观《贞观长歌》、游盛唐美景”、“持奥运门票到西、咸半价游”等活动;建立了重大旅游项目协商机制,避免盲目建设和重复建设;建立了两市旅游行业单位联系机制,通过信息互通、培训同搞、市场共作等措施,使两市行业单位的经营管理、服务水平有了新的提高等。

(三)西咸旅游文化发展的主要对策

1.打造西咸旅游统一形象。共同协商确定两市共用的旅游形象、旅游标识、旅游口号等,共同对外宣传,使西安与咸阳成为一个统一的旅游目的地,使西咸旅游成为游客普遍认可的统一体,而不仅仅是两市旅游部门内部的认同。

2.构建两市统一的旅游宣传咨询与服务平台。由两市共同建立旅游基金,用于西咸同线旅游宣传咨询与服务平台的构建。如建立两市同台同号的旅游声讯服务平台、旅游网络咨询平台、在两市广电网络中开设共同的旅游栏目、在两市建立统一的旅游咨询服务中心、在整合两市旅游六要素的基础上推出统一的、两市通用的城市旅游卡等等使西咸旅游合作向深层化、具体化、实用化方向发展。

3.发掘文化内涵,提高旅游文化品位。大力加强对旅游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开发利用,使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得以充分释放;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旅游节庆活动或者建设一批主题文化公园来显示博大精深的唐、秦文化内涵;重视旅游文化策划工作,解决现存的整体旅游形象不清晰、旅游产品文化档次不高、旅游市场文化营销策略不高明的问题,真正把旅游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新晨

4.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旅游经营者必须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精神特征。比如,外国旅游者来中国,除了欣赏我国秀美的山川名胜、体会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品尝中国的美味佳肴外,更希望能够了解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了解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信仰、娱乐等方面的习俗。这就要研究不同的旅游消费群体,把握消费者的文化消费心理。

文化与旅游篇3

以发展绿茶和旅游业闻名省内外的XX村在“文化乡村”方面做得怎么样呢?眼前的一幕幕让人惊喜:“农家乐”前,一群着民族服装的村民正在为客人们表演莲湘、划旱船,一名 70 多岁的退休教师正在激情指挥,一群妇女正投入地歌舞,用歌舞描绘着乡村的生活与劳动,唱自己,唱孩子,唱家人,唱政策,唱腔、走步、动作、表情,一招一式都散发出淳厚的气息,洋溢着农民特有的热情与直率;而另一侧,一群村民正和游客们体验农事,磨豆浆、打糍粑、杀年猪、做农家饭、祭祖,最后,村民与游客对歌敬酒,亲如一家人,一支支极具辨识度和传唱度的恩施民歌在主客之间传唱。面对此情此景,我忍不住率先为之鼓掌,理由如下:

一、将“旅游”与“文化”结合是“五位一体”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党的十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五位一体”怎么才能同步发展? 其中,“旅游”与“文化”结合涉及生态、经济、文化、社会多方面,对于充分利用乡村的生态资源,提升乡村的文化水平,推进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实现“五位一体”目标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将“旅游”与“文化”结合让乡村更有魅力。“旅游”是一些乡村经济发展的翅膀,而“文化”是众多乡村的灵魂,有灵魂的乡村才能真正打动人心,才能让游客从心底被打动,才能弥久愈香。一方面,在旅游发展业中,挖掘传承传统文化,能让这些文化滋养当地人,起到自娱自乐、自然教化、陶冶品性之作用,另一方面,又让当地人的才智与真挚在“文化节目”中得以传递给游客们,从而引起游客的心灵共呜,让游客在传统文化中产生愉悦的感受。

三、将“旅游”与“文化”结合是打造农村文化阵地的重要方式。农村的经济在发展,道路修好了,新房增多了,天更蓝了,水更清了,村民在劳作之余也有了较多的休闲时间,如何引导、鼓励村民开展健康积极的文化活动是乡村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农村文化阵地如果没有正面引导与扶持,就有被人利用的可能。在目前的形势下,各地需要考虑健立健全扶持乡村文化发展的具体措施,要把乡村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提并论,设置专项资金鼓励村民以村、组、屋场为单位开展文艺表演活动,选派专业人士或民间艺人予以辅导,并适时开展表演比赛,打造各地的农民“艺术明星”,促进村民崇尚科学、科技、艺术,崇尚自强自立,崇尚和睦相处。

四、培植“文化元素”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十指出,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发展乡村的文化事业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今天,在广大城镇,一些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各类广场歌舞犹为吸引人,为什么呢?广场歌舞将娱乐与健身完美地结合起来了,有场地,有音响,有教练,人人可参与,人人是主角,人人可受益,心情得到陶冶,身体得到锻炼。广大农村也应该形成这样一种局面,用传统文化节目将娱乐与健身结合在一起,必能受到农民的喜爱,必能使广大农民从中获得快乐与健康。

文化与旅游篇4

关键词:唐代;旅游文化;旅游活动;帝王巡游

唐朝是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盛唐气象”不仅仅体现在政治、经济领域,在文化领域,尤其是旅游文化领域,也达到了高度繁荣。唐朝统治时期,统治者和大众善于吸收和包容其他文化,加之繁荣经济的支撑,唐朝旅游活动和旅游文化进入了巅峰发展时期。在唐代,“旅游”一词已被广泛应用,例如,王勃在《涧底寒松赋》中就提到:“岁八月壬子,旅游于蜀,寻茅溪之涧。”随后“旅游”、“旅”、“游”等词经常出现于各类诗文中,旅游活动也不再是政治经济的附属产物,而成为一个独立的活动类型,为各阶层所热捧。唐朝时期旅游文化和活动的繁盛,首先表现为旅游参与主体的多样性,旅游不再是贵族官僚阶层的专属特权,一些普通的劳苦大众、宗教僧人道士、都人士女等也善于组织游玩活动。作为一种具有目的性、实践性、功能性鲜明特色的唐代旅游文化,体现了当时的社会进步,更反映了唐代世人不断追求精神愉悦与人格升华的热忱。本文以唐代旅游活动和旅游文化为研究对象,探究唐代各个阶层旅游文化参与主体的旅游活动类型以及唐代旅游文化的特色等,有利于进一步充实我国古代旅游文化研究,促进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唐代旅游活动考究

唐代形成了多层次性的旅游活动参与主体,主要有帝王娱乐巡游、文官宦游、百姓休闲游等几种类型,下面将一一对这几种旅游活动的类型特色进行阐述。1.帝王娱乐巡游成为定制。唐朝时期,帝王十分热衷于旅游,尤其是对于京城周边的游猎、宴游等活动十分热衷。不仅如此,各个帝王也十分热衷于远游,如“泰山封禅”。唐朝中期政权稳定、经济繁荣之后,唐朝发展进入鼎盛时期,唐朝统治者对旅游活动的热衷程度不断递增,唐太宗、高宗、玄宗等在位期间的旅游活动有增无减,帝王娱乐巡游成为定制。《行宫词》、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新唐书•太宗纪》等著作中均对帝王娱乐巡游的热情进行了深入描绘。尤其是在唐玄宗统治时期,骊山、华清宫等成为专属的游幸胜地。帝王娱乐巡游极其奢靡,《明皇杂录》中就曾记载了唐玄宗及杨贵妃奢侈的华清宫之游:“贵妃姊妹竞车服,为一犊车,饰以金翠,间以珠玉,一车之费,不下数十万贯。既而重甚,牛不能引,因复上闻,请各乘马。”从诗词可见,唐玄宗与杨贵妃华清宫旅游时所带珠宝、衣物等数量十分庞大,以致于“各乘马车”。这其中反映了帝王贵妃旅游与平民不同的旅游活动特色。同时《新唐书•后妃传•杨贵妃传》也记载,每年十月唐玄宗都会率领群臣去华清宫巡游,声势浩大,“藉于道,香闻数十里”。除定制巡游之外,每年在重要的农耕节气或传统节日时,帝王也会出宫进行郊区祭祀,以祈祷来年风调雨顺,这个时候也正是帝王进行游玩赏景的重要时机。尽管唐代统治阶级十分热衷于旅游,但是帝王旅游也会受到各种规定的限制,其中主要的反对群体为朝堂儒臣,他们主要以劳民伤财、沿途危险、朝中无人等理由约束皇帝“爱民爱己”。2.文官宦游成为文人恣游的高峰。唐朝时期,科举制度逐步完善,形成了一批士人读书的热潮,一些官员开始逐步向“文人化”发展。唐朝科举考试实施一年一次,每年考生从全国各地齐聚京城,其中,长安的康坊和崇仁坊成为考生京城聚集的重要场所。在科举考试制度促进下,赶考旅游成为唐朝之风。唐都长安周边的旅游景观成为士子旅游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幽静的寺院成为考生“赶考+住宿+旅游”的热衷场所。根据徐松《唐两京城坊考》中的统计,唐朝长安的寺院多达108所,其中,慈恩寺、兴善寺、大国安寺等则是考生主要的旅游地点。例如,很多新进举子在长安寺院中住宿、题名、饮宴、赋诗等,形成了一年一度的旅游盛会,促进了唐朝旅游经济的繁荣发展。长安寺院也是文人“以诗会友”休闲旅游的重要场所,唐朝著名的诗人李白、高适等登游慈恩寺,每次都是有感而发,题诗作赋,寺庙休闲旅游之风激发了文人的创作灵感。唐朝的游宴之风十分繁盛,这在多部文献和诗词中均有描述。如唐朝新进进士接受皇帝的赐宴多在曲江进行,每次举行,堪称“盛事”,能够有幸参与此次游宴活动,也被称之为荣幸之至。3.百姓休闲游激发了平民阶层的旅游兴趣。平民阶层是唐朝旅游活动的又一参加主体,也是百姓休闲游的主要参与主体。与帝王、贵族旅游有所不同,平民百姓的身份等级较低限制了其旅游,不可能像帝王那样奢侈,但是,平民旅游的多样性和生活化程度更高,百姓休闲游也最能体现唐朝统治时期的时代风貌,以及当时的节庆风俗文化特色。唐朝时期的百姓休闲游主要包含三个类型:即节庆出游、传统节气出游,季节性郊游等。其中,最热闹的节庆出游是每年的新春佳节,正月十五的闹花灯又是百姓休闲游的主要方式。唐朝统治时期,“宵禁制度”在每年正月十五就会被放开,权贵、百姓都会出游赏灯。这一天,长安城大街小巷灯火通明,各式花灯争奇斗艳,城中万人空巷。唐代杂记《大唐新语》中记载:正月十五“贵游戚属,及下隶工贾,无不夜游。车马骈阗,人不得顾。王主之家,马上作乐以相夸竞。”可见,唐朝百姓节庆游热闹之极。踏青也是唐代平民旅游的主要休闲方式之一,每年的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是平民阶层放松身心、结朋交友的良好时机,唐朝时期已经形成了浓厚的踏青休闲旅游之风。例如,《后汉书》中就记载了唐朝时期上巳节临水宴宾、踏青等旅游特色。另外,唐朝时期的寒食节、清明节也是平民阶层进行祭祖扫墓的重要节气。这一时节寻春、赏花、戏水、宴饮、会友,散步、谈心等多种休闲活动成为当时之风,这也是唐代平民阶层暮春休闲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而在每年的九月九重阳节,群众结伴而行,登高远望,形成了唐代节庆旅游的重要特色活动和旅游文化。

二、唐代旅游文化的特色及价值意义

1.唐代旅游文化的特色。第一,帝王巡游文化促进了坊间旅游活动的积极发展。唐代旅游活动和旅游文化独具特色,唐代旅游的参与主体具有多层次性。帝王巡游喜欢前往距离“离宫别院”较近的地点,尽管巡游这种旅游方式十分简单,但是折射出了唐代君臣关系的一次巨大飞跃,这也正是与之前各朝代有所不同的。帝王巡游文化促进了唐朝时期坊间旅游活动的兴盛和发展,并使唐代旅游发展成为古代旅游的典范和鼎盛时期,唐朝的首都长安也一度成为当时的国际性旅游都市。第二,百姓旅游折射出了时代特性和坊间风俗。与帝王旅游有所不同,百姓旅游一般在古代正史中被避讳,很少有正史会对百姓旅游活动状况进行记载。但是,根据笔者整理,在唐代的众多杂记、传奇、小说中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唐代百姓旅游的特色。唐代百姓旅游具有随意性、多样性和简单化的特点,最能够体现唐代民间风俗,也最能够体现唐代这一时代的特征,例如在唐代上元节时期的灯会,上已节时的踏青,重阳节登高赏菊等旅游活动都是传统节日代表,而正是百姓的旅游参与使得这一传统节日的风俗特色得到体现,并使得中国的传统活动得到进一步传承,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第三,独具特色的士子文人旅游。在唐代各类旅游参与主体中,士子文人旅游成为唐代旅游最具有特色的一类群体,士子文人旅游往往与诗酒活动紧密相连,士子文人旅游讲究洒脱惬意,在旅游过程中酒和诗相互结合,借酒吟诗、借景吟诗成为主题活动,诗词记录当事人的心境,并与美景相互衬托。旅游美景为其灵感的创作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成为士子文人奇思妙想的主要来源。在唐代士子文人旅游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优秀诗文著作,这是我国唐代旅游文化的一大特色。2.唐代旅游文化的价值意义。对唐代各类旅游参与主体的旅游特色进行总结,可以从旅游心态看待唐人内心的各类情节,在唐代旅游过程中,唐人的“功利情节”、“宗教情节”、“享受情节”比较浓重。所谓“功利情节”,即唐人所具有的兼济天下的抱负,而在旅游过程中,奉佛学道的思想又体现了其所具有的“宗教情结”,在追求心理享受、愉悦的同时,同时也体现了唐人所具有的“享受情结”。尤其是在唐代文人士大夫中,“功利情节”、“宗教情节”、“享受情节”相互交融,贯穿其整个旅游心理历程,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人的价值取向,以及“审美、休闲娱乐的、编制关系,博取功名、求职问道、度人致用”的旅游心态。唐代旅游文化和旅游活动特色对当代社会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并具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旅游作为唐代优秀文化传播与交流的重要载体,促进了唐代优秀文化的传承与交融;唐代旅游与其他正面的社会风气相互融合,在旅游吟乐过程中,抒发了人民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对雅集之风的赞扬,对求职问道精神的推崇等等,旅游与参禅悟道成了那些欲寻求心灵慰藉和精神解脱的人的灵丹妙药。旅游和正面社会风气相互结合,促进了大唐盛世气象的延伸;唐代旅游产生了大量的文化产品创作,促进了诗人艺术的发展。但是受到时代的影响了唐朝的旅游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旅游生活中的等级性,旅游主体上的不平衡性,百姓远足旅游休闲成分不足等都是唐代旅游的时代不足。在现代旅游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积极吸收唐代优秀的文化特色,规避缺陷,促进现代民间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亚平,马宝建.唐代行旅诗研究———以李白、杜甫、白居易旅游诗为例[J].旅游研究,2016(3).

[2]崔红.唐代女子题壁诗考[J].兰台世界,2016(21).

[3]王玉成,史玉江.唐人的休闲旅游及对现代休闲产业的启示[J].经济论坛,2016(4).

[4]王恺瑞.唐代的文学作品与曲江风景区的旅游活动[J].沧桑,2017(2).

[5]戴文霞.从游览诗看中国古代的旅游文化[J].艺海,2016(6).

[6]王玉成,李颖.唐代文人旅游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

[7]刘菊湘.唐代旅游研究[J].宁夏社会科学,2015(6).

文化与旅游篇5

夹金山是我国四川省的重要革命老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不仅有着多彩的藏族风俗习惯,同时又因为其是红军长征时翻越的第一座雪山,因此也拥有非常丰富的红色文化,见证了我国工农红军的长征历史,是我国红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夹金山地理环境比较恶劣,加上交通条件的限制,使得其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有着很大的难度,对此也就要求夹金山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采取合理措施来充分有效地开发自身具有的红色旅游文化资源,让更多的人都能够欣赏到来自夹金山的丰富红色旅游文化,实现夹金山地区的更好建设与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推动整个夹金山地区的长远健康发展。本文就是关于夹金山红色旅游文化的分析。

一、红色旅游的概念与夹金山在红色旅游中的意义和象征性

(一)红色旅游的概念

所谓红色旅游,指的就是将我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建立了伟大战绩所形成的标志物或者纪念地作为载体,利用这些载体承载的革命精神、革命事迹与革命历史的丰富内涵,组织接待社会上的旅游者开展参观游览与缅怀学习的主题性旅游活动,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红色旅游将红色人文景观以及自然景观有机结合在一起,将旅游产业与革命传统教育结合在一起,是一种可以培养时代精神与学习斗争革命精神的旅游方式。

(二)夹金山在红色旅游中的意义和象征性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建设中,加强革命老区的建设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战略。自改革开放政策实行以来,我国革命老区的建设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政府也纷纷采取措施推动革命老区的发展。夹金山作为我国西部的一个革命根据点,其凭借着自身拥有的众多红色旅游文化资源,在整个红色旅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夹金山是我国革命的摇篮,可以将其作为我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示范基地,是一个可以开展各类爱国主义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好地方。

二、宝兴当前的红色旅游发展现状

宝兴是我国红军长征途中的重要中转站,也是我国“一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位于宝兴县境内的夹金山,是长征途中红军翻越的第一座雪山,是长征精神与长征丰碑的见证地,这为宝兴人民创造了非常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近年来,宝兴县将夹金山作为代表,采取了各种措施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在科学规划的同时还重视打造品牌,而且在提出“旅游兴县富民”的发展战略并实施之后,使得其红色旅游产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树立起了鲜明的红色旅游品牌形象。

三、夹金山的文化象征与内涵

夹金山是我国的部级森林公园,又名大雪山,以雪景著称。夹金山有着非常茂密的原始森林,随处可见野生动植物,自然景观十分壮美。其中,最独树一帜的是夹金山的红军遗迹,其作为我国红军长征时翻越的第一座雪山,在长征史上的地位不言而喻,是长征精神的重要象征,也深深体现了我国工农红军的革命内涵。这些都使得夹金山在整个红色旅游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夹金山红色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一直都得到了我国旅游业的高度重视。

四、如何开发体现长征精神的红色旅游文化产品的开发和持续生产

夹金山是少数民族地区,也是革命老区,拥有非常多的人文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以及独特的红军长征文化旅游资源。其中,红色旅游资源是夹金山最有特色的一类旅游资源,要将其作为载体来促进整个夹金山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而这就要求要对夹金山以红色长征文化为主要特点的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并将其与当地其他旅游资源加以优化配置,将夹金山拥有的红色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对体现了长征精神的夹金山红色旅游文化产品进行合理开发是十分重要的,主要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措施。

(一)对夹金山长征精神红色旅游产品进行深层次开发

开发旅游产品主要就是旅游经营者通过建设旅游资源,从而将其转化成一种能够让旅游者在精神与物质上获得满足感的旅游经历与旅游景点。所以,在开发旅游产品的时候,要将实际拥有的旅游资源作为基础。我国有很多革命老区,革命老区一般都拥有非常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但是不少革命老区在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时候只重视开发有形人文旅游资源,对于一些无形人文旅游资源没有引起重视,只是开发一些革命纪念馆、博物馆或者革命遗迹等。这些有形旅游资源虽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但是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是不够的,这种浅层次的开发很难有效实现旅游产品的持续生产。因此也就要求要在红色旅游资源的革命文化内涵上下更多功夫,将红色旅游资源中蕴含的最宝贵、最本质精神品格充分挖掘出来,增强旅游者的情感体验与心灵共鸣。夹金山的红色旅游资源主要有夹金山公园、红军石刻标语、红军长征纪念碑、誓师广场、拴马树、凉水井等,这些都是可以见证当年红军翻越夹金山的有形文化红色旅游。对于这类有形的红色旅游资源,可以采取保护红军文物与修缮红军遗迹遗址等做法,将其包装并开发成一种可以进行长征革命精神教育的参观景点与基地。同时,红军在翻越夹金山时具有的团结拼搏、迎难而上、坚强乐观等精神才是整个红军长征文化中的精髓部分,这作为一种无形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对其加以大力弘扬能够进一步增强夹金山红色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与内涵价值。

(二)对夹金山长征精神红色旅游产品进行整合开发

在开发夹金山红色旅游产品的时候,要始终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并采取立体开发的方法,将夹金山的红色旅游、古色旅游、绿色旅游等各种资源有机集合在一起,对夹金山的旅游景点加以合理规划,并且还要突出红色旅游资源的特色,一方面使不同层次与目的旅游者的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实现当地旅游业发展规模效益的提高。在开发夹金山红色旅游产品的过程中,要将当地的民族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融合起来,塑造一个突出了长征精神红色旅游文化特色的旅游区,实现夹金山长征精神红色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在结合的过程中还要对夹金山当地的深厚文化底蕴以及独特民俗风情进行深入挖掘,将夹金山当地的藏族文化特色优势充分发挥到旅游产品中,让旅游者在体验到红军长征精神的同时还能领略到当地独特的藏乡民族风情,从而提高夹金山红色旅游产品的趣味性与独特性,让更多的游客领会到夹金山拥有的独特魅力与生命力,从而为夹金山的红色旅游产品赢得更大的旅游市场[6]。

五、如何让本地群众获得长期的可持续旅游收入

在开发夹金山红色旅游文化产品的时候,一方面能够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还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当地群众可以获得更多的旅游收入,促进当地群众生活水平的升高。为了让夹金山本地群众可以长期获得可持续收入,当地政府要发挥出对旅游市场的调控、引导与规范作用,对当地旅游管理部门的职责加以明确,针对夹金山的旅游产业制定各种扶持政策,还可以设立夹金山红色旅游文化发展基金,加大对客源市场的开拓,让夹金山的红色旅游文化可以得到长期稳定的发展,从而持续为当地群众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让夹金山本地群众可以在红色旅游文化发展的过程中收获更多的利益。

六、红色旅游文化的弘扬与红色旅游开发的结合

(一)对红色旅游资源加以整合,不断扩大客源市场

有机整合红色旅游资源是增强红色旅游资源吸引力的重要手段。可以将夹金山的一些红色景点连成片或者线,让其相互之间进行补充,不断增强其对游客的吸引力,从而进一步扩大客源市场。

(二)结合多种红色旅游资源来发展红色旅游市场和产业

将红色文化与绿色文化、民俗文化与历史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夹金山的独特红色旅游发展模式,形成夹金山红色旅游发展的高峰期[8]。同时还要加强与周围省市比如重庆、贵州之间的联合,打造一个全新的精品红色文化线路游,构建一个以夹金山红色旅游资源为主的精品红色旅游带。

(三)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深度挖掘,不断增加红色旅游产品附加值

在开发红色旅游资源的时候,一方面要建设与恢复革命活动遗迹的原貌原址,另一方面还要挖掘与整合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精神或者故事。四川不仅是长征中的重要节点,又经历过汶川大地震,因此可以结合长征精神与抗震救灾精神来对红色文化进行弘扬。同时,为了提高红色旅游产品的吸引力与附加值,还要将红色旅游与其他旅游方式结合起来,包括观光旅游、藏羌文化旅游等,不断提高红色旅游产品的体验性与教育性。

七、结语

文化与旅游篇6

关键词:旅游业 旅游地 文化变迁

文化变迁,是西方人类学理论学派提出的理论,起源于人类学家对欠发达国家或地区与外界文化接触的研究,是人类学家研究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后,对于文化变迁的研究视野不断扩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并应用到了旅游业上。随着旅游的发展,大量的游客涌入一些交通闭塞的旅游地,给当地的文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在旅游者所带来的异文化冲击下,旅游地文化变迁从物质层面开始,逐渐渗透到精神和制度文化层面,最后促使整个旅游地民族文化趋同于现代化城市文化,导致许多传统文化遗失。而真正吸引游客眼球的往往就是这些即将消逝的民族文化,一旦完全被外来文化所同化,可能导致当地旅游业的萧条甚至停滞。因此,从文化变迁理论出发,研究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动因和策略选择,不仅是出于民族文化保护的需要,也是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文化变迁与旅游地文化变迁

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变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通过文化内部的整合而出现的有别于过去的文化形态,表现在技术、工艺、食物、服装等方面,包括价值观、习惯和社会关系。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则常用“社会变迁”来指代非物质文化的变化,其中包括价值观、习俗、制度和社会行为。本文所指的文化变迁侧重于指较为明显的变迁——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下产生的文化变迁。

基于以上观点,本文认为,旅游地文化变迁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旅游者涌入一个文化背景不同的旅游地,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在多种文化相遇、碰撞、交融和整合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势差的客观存在,使得客源地文化较多地“流向”目的地,长此以往潜移默化地影响旅游地文化,使得旅游地发展成为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社会文化形态。文化变迁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变迁,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文化变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于暂时的文化变化,当暂时的文化变化逐步改变原有的文化形态,就产生了变迁。

二、旅游地文化变迁动因分析

在现代社会,旅游业发展所产生的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导致旅游地文化变迁的最主要动因:

1.文化传播、交流中主客双方接触的不对等性

一般情况下,旅游者与接待地居民的接触是短暂且有限的。旅游者在一个接待地的逗留时间是短暂的,与当地居民实际接触的时间有可能更少。而且在十分有限的时间里,他们所接触到的多为旅游接待人员,双方分别扮演的是服务与被服务的角色,旅游者难以通过旅游企业工作人员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但是对于旅游地居民来说,他们接触的不是某个具体的游客而是旅游者群体,是长年累月地同文化反差很大的旅游者群体的直接或间接接触。所以说,尽管旅游文化传播和交流是双向的,但却是不平等的。旅游者给接待地带来的影响远比他们接受接待地的影响大的多。

2.文化传播、交流中主客双方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性

客观地说,区域间的文化传播无沦采取哪种传播形式,都是以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向较后进的地区传播为主导的。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来自发达国家或地区游客所携带的强势文化的冲击,在文化交流融汇中更多地居于一种被动性的地位。比如,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一个在休闲,另一个则为这个有钱的休闲人忙碌;一个在台上表演,另一个则在台下欣赏、拍照、录像,双方形成一种明显的非对称性关系。由于经济上的不对称,使旅游活动变得不单单是旅游经历的买卖,还会给当地人带来金钱等观念的改变,从而使当地人改变自己去迎合游客,沦为“被旅游者”,影响到当地人的文化表述及文化认同,然后在不知不觉当中慢慢地发生文化变迁。 3.文化传播、交流中旅游地文化相融区间的扩展

任何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接触时,通常会有选择地接受和吸收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而排斥与本身文化价值观不相容的东西。但是,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旅游地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范围会较一般情况有很大的扩展。旅游地为了招徕游客,必须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于是违心地接受外来文化中某些与本土文化价值取向相悖的东西。有的学者将其称为“虚意接受”,即当地并不打算或不愿意接受外来文化的某些因素,特别是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抵触的部分,但出于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就会有意识地作出让步,甚至主动迎合旅游者的需要。接待地的“虚意接受”,最初往往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虚意接受”的东西便会逐渐扩散,潜移默化地使本土文化发生变迁。

三、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具体表现

文化的变迁是永恒的现象,有些在表面上,直接看得见,摸得着,而有些文化现象,是在深层发生变化的。一般说来,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而从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一般说来总是制度首先变迁,其次是风俗、民德,最后才是价值观。

1.物质文化变迁。指那些外在化、具有明显的数量结构或物质形态的变化。直接由于旅游业发展而引起的生计方式、居住习俗、生活方式等的改变,都属于这一类变迁。例如,九寨沟以“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五绝闻名于世,其内原有居民以前主要以耕作、畜牧和传统的手工艺为生;1984年九寨沟对外开放,部分居民开始经营旅游业。至2002年,景区内居民都彻底停止了耕作和畜牧,基本都从事旅游经营或与旅游相关的工作。

2.非物质文化变迁。指因旅游活动产生但无法观察到其直观的物质形态的变化。由于旅游的发展而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旅游地居民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文化意识和生活方式,都属于非物质文化变迁的表现。例如,四川与云南交界的沪沽湖地区是摩梭人聚居地之一,其文化是植根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母系文化。改革开放后,摩梭人积极采取措施吸引游客,沪沽湖很快成为旅游胜地。外来不同文化形态人群与当地人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对摩梭母系文化产生了冲击,使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母系家庭小型化,妇女在家庭中的传统地位开始下降,出现固定专偶走婚,家庭管理实权开始由男性掌握等。

文化与旅游篇7

内容摘要:在国际金融危机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冲击尚未消退的背景下,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是走出危机的最优选择之一,因此应深入思考和探讨旅游与文化的关系,积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实现旅游与文化融合,促进旅游产业提质升级为旅游文化产业,从而形成为一种新型产业发展模式,促进旅游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旅游 文化 旅游文化产业 发展

旅游文化内涵与旅游文化产业

(一)准确把握旅游与文化的内涵,推动二者科学有机结合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WTO)1997年对旅游的定义是“人们离开平时的环境,为消闲、公务或其它目的到外地旅行或逗留连续时间在一年内的活动”,由此可见它具有鲜明的消费、休闲和社会等等功能和作用。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它具有满足需要、记录、认知、传播、教化、凝聚、调节、动力、创造和审美娱乐等功能和作用。

由此可见,旅游与文化都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都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都能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而应积极推动二者科学有机的结合,形成合理的旅游文化产业,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正确处理旅游与文化的关系,形成合理的旅游文化产业

一方面,文化因旅游得以广为传播,是旅游发展的灵魂,旅游则是传承和弘扬文化的重要载体,旅游因文化更富魅力。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对旅游者来说,旅游消费的实质是文化性消费,旅游者旅游的过程,即是寻求文化、购买文化、体验和消费文化的过程;旅游经营者不但在挖掘和生产文化、经营并销售文化,同时也在创新并弘扬当地文化。文化品位越高,独特性越强、地方民族民俗文化的氛围越浓、多样性越丰富,当地的旅游业就越会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旅游业无论是其外延还是内涵,只有突出文化特色,才能吸引游客并获得持续发展。

另一方面,旅游发展应该以文化为向导,才能方向明确,健康持久。旅游是文化推动的结果,没有文化的发展,观念的转变,就无法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也就不可能产生旅游活动。古今中外的历史告诉我们,时代开明、文化昌盛、经济繁荣、社会稳定,旅游就相对活跃,就能够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反之,政治动荡、经济衰败、文化颓废,旅游就相对萧条,甚至停滞、倒退或者破产。

由此可见,旅游与文化实质上是一致的, 二者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因而应对把旅游和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旅游与文化融合,促进旅游产业提质升级为旅游文化产业,促使其又好又快发展。

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措施建议

(一)完善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

旅游业是全球公认的关联度高、带动力强、辐射范围广的绿色产业,旅游消费是可持续、多层次、综合性的最终消费。在我国,旅游业与超过110个部门产业和行业相关联。据世界旅游组织测算,旅游消费对住宿业的贡献率超过90%,对民航和铁路客运业的贡献率超过80%,对餐饮业和商品零售业的贡献率超过40%,旅游收入每增加1元,可带动相关行业增收4.3元,每增加1个就业岗位,可间接带动7个人就业。“旅游文化化”、“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趋势表明: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的竞争,而且包括文化实力和民族精神的竞争。所以,只有通过积极发展文化产业,才能发挥我国的文化优势,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捍卫自己的国家利益,保障国家的文化安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

发达国家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实践证明,政府对其支持起到了重大的甚至是关键性的作用。没有政府的支持,发达国家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不会像今天这样繁荣和兴盛。加之旅游文化产业毕竟是个特殊的产业,特别是文化产业,它给人们制造精神食粮,塑造健康的民族文化心理。这就要求和启示我们在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时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原则。在加大政府政策引导、规划调控、行业监管、新政不断的同时,还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二)激发与扩大旅游文化消费需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生产力不断得到提高,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社会财富不断增加,人民已经总体上解决了温饱问题,正意气风发地向小康生活迈进,这就为旅游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进一步诱发了人们追求精神、文化、旅游等高一级需要的欲望。

我国不断扩大开放,迫使人们加快观念更新的节奏和周期,党和政府坚持“以人为本”,采取了一系列惠民政策,使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促使国人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方式的改变促使旅游形式多样化。随着社会进步和生活观念的转变,休闲已经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人们在繁重的工作之余自我调适的一种生活方式,是在闲暇时悠然自得的休息活动和娱乐活动。由此形成了一种休闲文化,它不仅优化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也改变了人们对生命和大自然的态度,这就大大激发了人们休闲旅游的动机。

我国政治稳定、思想活跃、艺术创作精品迭出,为旅游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创造了不可或缺的充分必要条件。旅游是文化推动的结果,在这种自由稳定的政治、文化背景下,人们自然而然地改变着传统的生活方式,产生了大量的旅游需求,旅游者队伍迅速壮大,带来了旅游的新气象。我国与时俱进地改革传统的休假制度,为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休假,使杂务中断,使焦灼凝练,使肢体回归,使亲伦重视”,许多国家纷纷采取了相同的做法,即缩短工时,带薪休假。

因此,必须分析了解这些主客观要素,不断激发旅游者内在的旅游消费需要,特别是要分析了解旅游消费者的文化需求和文化精神特征,最大限度地激发不同旅游消费群体的旅游动机。

(三)拓展旅游主体的外延以推动特殊群体旅游文化产业发展

据国外的一份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世界各旅游目的地,青年旅游者在全体旅游者中的比例为:美洲42.9%,欧洲49.0%,非洲34.0%,亚洲38.7%,大洋洲34.0%。在国内,日益壮大的旅游主体中,2.5亿青少年,占全国1/3强的旅游人口,则是一个庞大的极具诱惑力且尚未被深度开发的旅游市场。青少年学生既是现实的旅游购买力,也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据资料表明,一个普通家庭中有60%的消费开支用在了孩子身上。由此可见,青少年学生的旅游选择,以及受青少年学生影响而作出的家庭旅游的选择,在我国国内旅游活动中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何结合青少年旅游特点,创造各种条件,将青少年旅游打造成一种理想的“寓教于乐”的休闲和学习方式,大力培育青少年等特殊群体旅游市场,是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因此,应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少年儿童、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群体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和旅游行为倾向,相应组织者提供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的内容也应有所不同,这样才能更好地激活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特殊群体旅游文化产业。

据一项对游客旅游时间安排的调查统计分析显示:有近65%的旅游者将旅游安排在“寒暑假”和“节假日”,只有9.3%的人把旅游安排在“大周末”。鉴于此,应充分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冬夏令营活动,大力举办红色旅游、高校游、素质训练营等,通过游览,达到学习知识、增长见识、增强体魄、培养爱国精神、提高技能等目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寒暑假时间组织到国内外进行短期修学旅游,学习当地的语言文化、体验异国的民风民俗,游览自然风光,促进青年交流;还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建立以“廉价、自助、方便、环保”为旅居条件,向青少年提供旅游机会和各种活动的青年旅馆,让他们亲自去发现乡村的美景和城市的文化传统,自己策划行程、清理房间、实践环保、组织活动,尽情享受大自然风光,不断接受新事物,从而达到锻炼和提高素质的目的。目前,虽然我国携带孩子的“亲子游”等旅游项目还未真正开展起来,甚至学龄少年的旅游还未有旅游业界人士过问,但以家长为吸引对象的旅游目的地却有大量学生旅游者,这些都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四)研究和开发民俗文化以推动民族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多民族大家庭,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习惯、风俗、文化等,这些是中华文化的合理内涵之一,也是世人重要精神食粮的组成部分之一,不仅对城市中,过着节奏紧张、竞争激烈生活的许多人想放松情绪,希望返朴归真,回归自然有强烈的吸引力,而且对外国旅游者来说,他们来中国除了欣赏我国秀美的山川名胜、灿烂的历史文化和品尝中国的美味佳肴外,更希望能够了解中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了解各民族的生产、生活、信仰、娱乐等方面的习俗。而民族文化旅游的魅力在于能让游客亲临民族聚居区,深入村寨或家庭,去观赏和感受民族风俗文化、歌舞、民居建筑以及饮食风味,还可以购买民族用品、装饰品等,满足他们的审美、求新、求知、求乐、怀旧、偏爱、共鸣、从众等需求,在展示、宣传多彩的民族文化的同时又可以创造经济效益,实现民族文化与民族旅游经济的良性互动,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强大的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经济。

鉴于此,应该抓住民族文化旅游具有辐射面广、拉动力强、贡献率高、消耗低、污染低、可持续发展等特点,以民族文化为载体开展系列旅游活动。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理念,要用“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的眼光来看待民族文化旅游产业,树立“大旅游、大文化、大产业、大市场”的观念;其次要统筹规划,科学开发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再次要不断研究民俗文化,宣传促销,拓展民族文化旅游市场;最后要不断开发民俗文化,突出特色,打造民族文化旅游品牌,要通过举办一系列的政府搭台、旅游唱戏、景区受益的旅游节庆活动或者建设一批主题文化公园来显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各地方文化、各民族文化的内涵。

(五)调整和优化旅游开发格局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主客观条件和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间会出现一些机遇,谁抓住了这些机遇谁就赢得发展,谁抢抓机遇的能力强谁就会赢得发展的主动权。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在成长、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具备主客观条件和内外因共同作用,谁抓住了其间的契机谁就赢得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主动权。现在党和政府出台一系列政策,搭建了一系列发展平台,鼓励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因此应抢抓各种契机赢得发展先机,占领旅游文化产业市场。

当前各地各民族应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抓住和利用党和政府积极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农村建设、城镇建设、灾后重建、西部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文化事业等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解决和克服以往旅游文化发展中的问题,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旅游开发格局,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升级换代,坚持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与推进这些重点建设相结合,开发工矿旅游、“农家乐”、民俗民居、城郊休闲游等专项旅游文化活动和旅游文化产品,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只要认清国际金融危机这个大背景,抓住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产业的契机,深挖旅游和文化的内涵,正确处理二者间的辩证关系,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始终注重旅游的文化品位,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把发掘和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发展旅游的全过程,使旅游产业具有深厚的文化含量,促进旅游发展和文化保护的良性循环,就一定能实现旅游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刘云山.推动旅游文化产业实现新的更大发展[EB/OL].省略 /2010/03/21/

2.罗保铭.加快旅游产业发展 推动海南绿色繁荣―在2010博鳌国际旅游论坛大会上的演讲[EB/OL]. 省略 /2010/03/21/

3.张静.在文化地图的导引下繁荣发展―简论旅游与文化的关系[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6)

文化与旅游篇8

关键词:旅游文化; 文化渗透; 旅游英语教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进入90年代,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是旅游活动内涵的不断扩大。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进步,地球上的距离在缩短,国际间文化交往日益增多,应运而起的国际旅游大潮已使人们不再满足于游山玩水的浅层观光,而希望更多地投身于异地的生活体验,到异地文化的深层中去寻找乐趣。

一、旅游文化

旅游首先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是一种跨时空的消费活动,没有一定的经济收入为后盾,没有一定的闲暇作保证,便无从谈起。从表面上看,旅游是一种经济现象,旅游活动的广泛出现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上的结果。

旅游更是一种文化活动。旅游带给人们的是精神上的满足。旅游活动作为自由的生命表现的一种形式,摆脱了异化劳动的束缚,旅游需要精神的享受和发展的需要,旅游是一定文化背景的产物,是文化驱使的结果。没有文化的发展,就不能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就不可能产生旅游,旅游活动尽管带有经济色彩,但本质是一种文化活动。

旅游是一种社会文化。人的需求是多层次的,是多种多样的。

马克思主义把人的需要分为三个层次,即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发展需要。享受不仅是物质的,而且是精神的,人类的发展需要,即表现自己生命力的需要,发展自我与实现自我的需要。只有在旅游活动中才能体现出这种需要,才能实现自我价值,发展需要是一种内在必然性需要,是人的一种永恒的追求,这种追求超越了生理或本能的欲望,上升到文化层次与品位,具有社会文化意义。

二、文化教学

1、旅游文化与外语教学

学习外语不仅是掌握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另一种社会文化的过程。如前所述,旅游是一种文化,这种文化是一种特定的文化。旅游英语教学的过程也是让学生接触感受旅游社会文化的过程。因此,在《旅游英语》教学过程中,旅游文化的渗透是十分必要的。只有把文化教学寓于旅游英语教学中,才能称得上是文化教学;只有用文化教学指导旅游英语教学,学生才能更好地接触、认识和感受旅游文化。

2、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热

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文化热兴起于80年代,文化教学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息息相关,与中国的改革开放密切相联。

现代化是一个时代在历史进程中物质和精神产品流通的需要:现代化不仅是一个经济过程,而且是一个精神过程。它是一个民族价值体系的沿革,是境外民族文化输入与本民族文化重构的有机结合。文化教学在民族的精神与现代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3、文化教学有助于拓宽人们的视野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不仅是表现和传递文化信息的工具,而且是文化的直接反映。外语学习的结果不仅仅是限于单纯的语言交际能力,它可以是思维方式的拓展,价值观念的重组和人格结构的重塑。因此,良好的外国语言和文化教学有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塑造新的、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人才。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有助于人们拓宽视野,培养多元的思维方式和积极互动的“生产人格”。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不仅仅是培养日常交际情景中的对话能力,也不仅直接为经济效益服务,而是要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和文化处理能力来提高本民族的文化素质。

三、旅游英语教学

旅游文化充分体现了多元的文化,旅游英语教学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教学,旅游英语的教师也是一个多元文化的人。

作为一名旅游英语教师,除了懂得英语之外,还必须具备相当丰富的文化知识,旅游文化学、旅游心理学、旅游美学最好都能略知一二。只有具备这样的文化素质才能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旅游文化特有的魅力,充分发挥旅游文化和旅游英语的优势,为学生服务。但从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旅游英语教学中还有很多急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比如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内容和现实结合不足等,这些问题会造成学生在完成所学旅游英语课程后距离该课程的培养目标仍有差距,甚至导致部分学生在进入社会后不能很快适应工作的需要。

笔者以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对现有旅游英语教学的部分环节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究,并总结了一些粗浅的看法与同仁商榷:

(一)口语训练是重中之重

对从事旅游服务的人来讲,流利的英语表达是服务的基础,也是了解服务对象的基础。口语在该课程的设置中属于根本和核心,如果我们用两到三年时间培养的人才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张口用英语表达或者表达时错误百出,就是我们教学的失败。因此旅游英语课程的设置应以口语表达为核心和基础,突出语音的训练,突出相关服务用语的训练,突出实际情景训练和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训练。而目前的相关训练往往很随意和过于形式化,没有一个完善的系统。笔者认为口语的训练应当遵循以下的规律:先听后说;注重发音、语音、语调的训练;注重口语的层次训练;营造轻松愉快的口语学习氛围。

(二)英语语言训练必须与旅游专业培训相结合旅游英语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属于交叉学科的课程,注重的是两者的有机结合。我们培养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能用英语提供旅游服务,还要让他们懂得旅游管理,熟悉旅游产业的相关知识。但目前的教学却存在两者趋于分离的状况,比如:在旅游英语教学中,为突出旅游的专业性而加大相关旅游专业的难度和比重,这就使旅游英语过于重视旅游专业理论而忽视了应用语言进行旅游服务这一根本培养目的。相反有的旅游英语教学又过分强调语言应用的通用性而忽略了和旅游业这一大前提相结合的专业特殊性。这都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因此,要改变这一现象就必须从两者的有机结合入手:首先,英语语言应用性训练要以旅游方面为内容,比如:上述口语的训练完全可以围绕介绍旅游景点,接待外宾,订餐订票等和旅游业相关的内容来进行,要使学生了解在旅游业中的语言习惯、相关表达等,培养学生在这一特殊服务领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其次,必须用英语来系统讲解旅游专业相关知识,要介绍最新国内外的旅游管理理念;再次,必须引导学生把旅游理论知识和实际运用英语语言相结合。总之,两者的有机结合才能突出该课程的复合性,使培养学生达到运用英语熟练地进行旅游服务、旅游管理,使服务和管理上水平、上层次,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三)英语语言训练必须重视和中国文化知识的结合很多外国游客来华旅游的目的之一在于了解中华文化。

那么,旅游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就肩负有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和现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介绍给外国游客的重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就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和基本国情教育,从而使学生胜任将来的外事工作。笔者认为可以分阶段对学生进行相关文化教育。

(四)课堂理论教学必须与实际练习相结合

旅游英语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它要求培养的人才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不但要有流利的语言表达,还要有机敏的反应能力。所有这些能力的获得仅仅靠课堂讲授是不够的,应当加强实践课的练习。在练习中强调学生的主体位置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要让练习流于形式,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模拟。同时,我们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基础较差的学生。他们中一部分学习主动性差,综合素质低且他们的社会背景又很复杂,在对他们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难度较大。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要面对现实,因材施教,化解矛盾,进行特色教育和个性教育,做好对他们的疏导工作,使他们成人成才。教育者就要进行换位思考,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因为学生是教育的主体,课堂中的主角,教师是课堂教学中的总设计师, 要运用多种手段、方法,调控课堂,使之活而不乱,严而不厌,使学生愿学。

所以,如何全面地合理安排、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把老师的教和学生的练有机结合起来是至关重要的。我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1、换位法:即师生换位。在教学中,在学生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选择操作性强的内容让学生来讲授,演示内容,教师以学生、观察员的身份坐在学生中间观察,最后点评,这样使学生体验学与教的关系。如我讲授旅游英语《道歉》这课时,先让学生自创道歉的情景,实景教学,然后让学生体验道歉技巧、用语。这样的讲授要比教师枯燥地讲解好得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并运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同时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体验法:学生要牢固地记住所学知识,并灵活运用到实际中去,必须在现实环境中运用,达到理解、强化运用知识。如讲《旅游英语》-《旅游接待》这课时,把学生带到学院的旅行社、宾馆去模拟,练习本课的知识点,教师适时进行指导、点评。再如讲《饭店接待英语》知识时,在他们掌握了一定知识后,把他们带到学校的实习宾馆、餐厅进行练习,当然这其中老师要提前安排好“客人”,与学生配合。练习课堂中学过的习语,安排的“客人”可以刁难“学生”,使他们陷入窘境,逼迫他们开动脑筋,自己解决问题,使自己脱身。这样教学使学生感触颇多,明白知识、技能的重要性,意识到必须把知识学好,学牢,并且学活,为他们今后的生存打下坚实的基础。

3、和谐放松法:用音乐渲染创造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前或课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播放一首优美动听的音乐或英文歌曲,使学生浮躁的心安静下来,使其心理放松,平静下来,集中精神听教师讲课,学习知识。

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教学法,可以改变传统的“一本书,一支粉笔加上一张嘴”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充分展示素质教育的优势与灵活性。体现了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教学原则,遵循了“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全面和谐发展,个性充分发展,并能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新的教育理念。

(五)改革考试形式以加强引导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