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岗位绩效考核方案8篇

时间:2022-03-31 21:17:00

岗位绩效考核方案

岗位绩效考核方案篇1

医院后勤岗位实施绩效考核管理是医院后勤管理工作改革发展的重点举措。本文通过介绍医院后勤岗位实施绩效考核管理的基本流程、体系建立和方案设计、实施注意问题等内容,对医院后勤岗位实施绩效考核管理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指出了医院后勤岗位实施绩效考核管理的必要性。

关键词:

医院;后勤管理;绩效考核

当前医疗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促使医院纷纷从规模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加强医院内涵管理是现代医院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绩效考核管理已经成为医院管理的热点问题。如何在医院后勤岗位开展绩效考核,提高工作效率,推进后勤管理工作的创新,规范工作流程,提高服务效能,已经成为医院后勤管理工作改革发展的重点问题。

一、医院后勤岗位实施绩效考核管理的必要性

医院在“公益化”改革形势下要发挥最优化的社会效益,除了不断提高医疗和服务水平之外,还要引进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实施绩效考核管理可以降低运营成本,通过采用更为有效的激励机制,挖掘内部潜能,实现从创收中心到服务中心、成本中心的转变向管理要效益。医院后勤岗位实施绩效考核管理是目前医院后勤改革的主要趋势。后勤岗位实施绩效考核管理有利于提高后勤管理效率,促使医院核心业务绩效提高,医院的绩效又直接关系到医院的生存和发展,可见在医院后勤岗位实施绩效考核管理意义重大。

二、绩效考核管理的内涵

绩效是指工作的成果,医院绩效是指医院的业绩、效率和效益,是医院经营和管理状况的客观反映。绩效考核通常也称为业绩考评或考绩,是对各岗位工作人员工作成果的考评,是针对各个工作岗位,每个工作人员所承担的工作,应用各种科学的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工作人员行为的实际效果及其对单位的贡献或价值进行考核和评价,。绩效考核是一种周期性检讨与评估工作人员工作表现的管理系统,是部门主管或相关人员对职工的工作给予的系统评价。有效的绩效考核,不仅能确定每位职工对组织的贡献或不足,更可在整体上为管理工作提供决定性的评估资料,从而可以改善单位组织机构的反馈机能,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激励士气,还可作为公平合理地酬赏职工的依据,它是岗位管理工作推进的强有力手段之一,更是现代组织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

三、实施绩效管理的基本流程

绩效管理的目的是通过考核提高每个个体的效率,最终实现组织的目标。在后勤岗位中实施绩效管理进行业绩考评工作,需要做大量的相关工作。其基本流程包括如下几方面:一是绩效诊断评估:包括组织管理诊断,绩效现状调研;二是绩效目标确定:主要是经营计划及工作计划的确定;三是绩效管理体系建立及方案设计:具体指体系和方案的设计与调整;四是绩效测评分析:需要进行考核人员的培训,组织模拟实施;五是绩效指导改善:针对模拟实施中的低绩效问题给予改善;六是绩效考核实施:组织考核方案实施运行。

四、后勤岗位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

绩效管理是一个相当体系化的工作,需要建立一套从制度层面到操作层面的精细化系统。只有建立完整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才可能基于绩效考核的结果实施绩效管理。完整的后勤岗位绩效管理体系应包括以下三个体系的建立。

1.后勤管理绩效指标体系绩效指标体系是后勤岗位绩效管理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也是后勤岗位绩效考核管理方案设计、制定的基础,该体系的设计对绩效考核效果起着决定性作用。可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根据后勤工作的总体目标要求,设计后勤管理层面的关键绩效指标,然后将后勤管理关键绩效指标分解到后勤各部门、各岗位。其次,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各岗位工作流程,进行岗位分析、建立岗位工作说明书。根据岗位说明书的内容设计各部门岗位的岗位职责指标。再根据各岗位的胜任条件要求设计各类岗位的岗位胜任特征指标。最后根据工作岗位的不同设计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指标。完成整个后勤岗位的绩效指标体系构建后,再进行后勤岗位绩效考核管理方案的设计、制定。绩效考核的效果取决于被考核者的考核类型、考核目的、考核指标及标准三种因素。绩效考核指标分为三类指标:一是,特征性效标,主要考核工作人员是怎样的人,侧重点是职工的个人特质,如沟通能力、可行度、领导技巧等。二是,行为性效标,重点是工作人员的工作方式和工作行为。三是,结果性效标,用于考核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质量两方面。后勤岗位绩效考核管理方案设计制定时,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和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在整个方案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绩效考核方法包括以下三类:一是,行为导向型的考核方法,主要有主观考核方法,包括排列法、选择排列法、成对比较法、强制分配法和结构式叙述法;客观考核方法,有关键事件法、强迫选择法、行为定位法、行为观察法和加权选择量表法。二是,结果导向型的绩效考核方法,主要有目标管理法、绩效标准法、直接指标法、成绩记录法和劳动定额法。三是,综合型的绩效考核方法,主要有图解式评价量表法、合成考核法、日清日结和评价中心法。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时应考虑管理成本、工作实用性和工作适用性三方面因素。低层次的管理性或服务性工作,宜采用行为或品质特征为导向的考核方法。部门负责人或专业人员宜采用结果导向的考核。选择考核方法可依据以下原则:其成果产出可以有效进行测量的工作,采用结果导向的考核方法。考核者有机会有时间观察下属的需要考核的行为时,采用行为导向的考核方法。上述两种情况都存在,谁占主导就主要使用何种考核方法,另一种考核方法为辅。上述情况都不存在时,可考虑采用综合性的考核方法。

2.后勤绩效考核运作体系该体系主要是保证后勤绩效考核管理方案的实施和运行。首先要建立后勤绩效考核组织,明确考核分工和工作职责,专人负责后勤绩效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同时应根据后勤各岗位工作特点,设计相应的考核方法和考核流程,确保考核工作的周期运行3.后勤绩效考核结果反馈和评价体系。绩效考核结果最终是与薪酬相结合,考核结果反馈和评价是绩效管理的重心,它不仅关系到整体后勤绩效管理系统运行的质量和效果,也将涉及到职工的当前和长远的利益。后勤绩效考核工作试运行一段时间之后,非常有必要进行一次职工满意度调查,以了解职工对此绩效考核方案的意见。这样既有利于保证考核方案的有效运行,又有利于提高职工的工作质量。并根据满意度调查分析结果,对后勤绩效考核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后再正式实施运行考核方案。

五、后勤岗位实施绩效管理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第一,后勤岗位实施绩效管理最终的目的是为提高单位的绩效,因而应与单位的整体经营管理体系建立关系,保持目标协调一致,正确处理好单位组织架构、工作流程与绩效考核的关系。

第二,提前做好绩效考核失误的预防,保证考核标准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考核者的公正性、考核程序的合理性和完善性、考核资料数据的准确性等,以保证绩效考核的准确性。

第三,出现绩效考核效果不佳时,应认真分析原因,及时处理应对。经常出现的一类原因是个体原因,如能力不足、个人努力程度不够;另一类是组织或系统的原因,如目标设置不科学,工作流程不合理,组织领导不得力,规章制度不健全等。

第四,建立绩效核审和职工申诉机制,监督各个部门的领导者有效地组织员工的绩效考核工作,对员工考核结果进行必要的复审复查,确保考核结果的公平和公正性。对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提出具体的对策。对存在严重争议的考核结果进行调查甄别,防止诱发不必要的冲突。允许员工对绩效考核的结果提出异议,给考核者一定约束和压力,使他们慎重从事,在考核中更加重视信息的采集和证据,减少矛盾和冲突,将不利的影响压低到最低限度。

第五,考核结果的反馈将保证绩效考核的公正性,定期公布绩效考核的结果、进行绩效反馈,有利于激励被考核者,达到考核目的。医院后勤管理的目标,在于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后勤管理推行绩效考核和岗位管理制度,完善分配激励机制,实行以服务质量及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将有效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保证后勤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组织目标的完满实现。

参考文献

[1]薛宝真:医院管理理论与实物,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9

岗位绩效考核方案篇2

【关键词】 绩效工资; 考核; 分配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3.097

2010年卫生部在公共卫生事业单位推行绩效工资改革,建立绩效工资考核体系是落实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的有效措施,是推动血站改革和提高服务质量、血液安全的有效保证。在绩效工资改革过程中,本站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包括绩效规划、绩效实施、绩效考核、绩效反馈等过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实施情况报告如下。

1 绩效规划

1.1 绩效工资实施范围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规定公共卫生事业单位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教育、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应急救治、采供血、卫生监督等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从2009年10月1日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1.2 绩效工资总量与水平 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由相当于单位工作人员上年度12月份基本工资的额度和规范后的津贴补贴构成。绩效工资水平由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卫生部门按照与当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的原则核定,同时综合考虑单位类别、人员结构、岗位设置、事业发展、经济来源等因素,联合制定本地区公共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总量,在此总量内,单位主管部门核定所属单位的绩效工资总量。

1.3 绩效工资的组成 绩效工资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基础性绩效工资一般按月发放,主要体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占绩效工资的70%。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根据考核结果发放,奖励性绩效占30%。

2 岗位设置

2.1 基础性绩效工资的分配按岗位职责、职称层次和上级核定的标准一般按月随工资发放。按照科学合理、精简效能的原则,结合单位实有在编人员情况,核准单位设置岗位总量89名。按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17个等次,核定相应的绩效工资标准,作为基础性绩效工资的发放依据。详细设岗情况见表1。

表1 岗位类别及等级设置

2.2 编制岗位说明书 对全站岗位进行职能、职权划分,对岗位职责和要求进行详细描述,为了操作和管理,组织各科主任结合本科室业务性质、质量体系要求、职责任务、操作流程,分专业、等级编写,一岗一书。

2.3 竞聘上岗 严格按照岗位的职责任务和任职条件,以不低于国家规定的基本条件公开招聘、竞聘上岗,被聘用到相应岗位的人员,享受该岗位的工资待遇,参与该岗位的绩效工资分配。新取得高一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的人员,被聘用到相应岗位后,方可享受该岗位的相应待遇。

3 绩效实施

3.1 制定考核方案和分配办法 针对不同的岗位设定岗位系数,岗位系数的设定主要考虑职务、职称、工作环境、责任风险、劳动强度、技术含量等要素,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倾斜,各岗位之间的岗位系数适当拉开距离。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血站绩效工资综合目标考核方案。具体测算办法为,一个岗位系数平时奖励性绩效工资(用W表示)的计算:W=全站每月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即30%部分总和)/全站岗位系数总和。各科室每月绩效工资实发数额(用∑表示)的计算:∑=科室岗位系数总和×岗位系数工资额×月考核得分数。核定出不同的标准在制定奖励性绩效工资考核方案。

3.2 绩效考核  本站根据不同科室、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员的工作特点,制定了详细的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实行百分考核制和站、科两级考核制。成立血站考核领导小组,所有科主任均为领导小组成员。由办公室、业务科负责平时考核,每月5日之前(节假日顺延)对各科室上月工作进行全面考核,将得分情况汇总后报财务科发放。绩效工资的发放也以科室为单位,这样可以较好地把员工个人的业绩、部门业绩有机地相结合,从而加强了内部分配的竞争和激励作用。单位根据绩效考核的结果将绩效工资分配至科室,科室根据对员工的个人考核结果发放至个人,这一分配模式是建立在综合目标考核基础上,结合责任风险、技术含量等生产要素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案[1],在增加竞争力的同时增强团队合作意识,更便于科室工作的开展与管理。

3.3 绩效反馈 绩效考核是对员工劳动付出的准确评价,又是绩效工资发放的依据,建立一套系统的规范的程序和方法对员工在采供血服务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能力、业绩和不足的评价体系,在实施过程中坚持优绩优酬、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原则,对事不对人,将考核结果及时反馈到科室主任和员工,以利于他们自我调整、自我改进。对在绩效考核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及时分析、研究对策、寻求解决的办法,不断改进提高、考核方案不断补充完善。

4 讨论

绩效工资改革关系着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成败,医务人员是支持赞同、积极参与,还是被动接受、消极应对,会对公共卫生事业单位改革进程产生截然不同的后果。因此,各地在制定政策尤其是核定绩效工资标准时,要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消费水平、平均工资水平等综合因素,制定合理的标准,让医务人员的付出得到相应的报酬,既引入竞争机制,又不打击职工的积极性。

岗位设置是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是落实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的迫切要求,是绩效工资发放的重要依据,通过建立岗位管理制度和人员聘用制度,创新管理体制,转换用人机制,整合人才资源,凝聚优秀人才,实现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调动单位各类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单位事业的发展。从总体上看,本站在岗位管理基础上,实行绩效考核和绩效工资分配一年来,方案合理,考核及时,考核结果使用公平,通过绩效考核进一步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激发工作的潜力[2]。绩效考核发挥了良好的监督促进作用,增强了职工的责任心和积极性,服务质量、医德医风显著提高。目前绩效考核已形成制度化,员工达成了共识,收到了满意的效果。但在合理设岗和考核细节方面仍有待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补充完善。

参考文献

[1] 杨惠,丁烯.绩效评估与医院管理[J].现代预防医学,2005,32(6):667-669.

岗位绩效考核方案篇3

[关键词]供电企业;人力资源;员工激励;激励方案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9085

近年来,我国电力改革不断深入,尤其是电改9号文件的下发,售电市场逐渐放开,民营资本大量涌入,供电企业将面临很大的竞争。因此,供电企业要想保持行业竞争力,必须优化服务质量和效率,挖掘内部管理潜质,全面提升队伍整体素质,这其中队伍建设是关键。只有全面发挥和依靠全员力量,发展成果惠及员工,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凝聚合力,统一行动。科学的激励方法能够使员工自发地融入到公司战略目标中去,员工激励工作的改进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和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1当前供电企业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

当前,多数供电企业的员工激励方案滞后,激励手段比较单一,主要以薪酬激励为主,实行岗位技能工资制度。然而,岗位技能工资制度主要以技能工资和岗位工资为主,没有绩效工资内容,造成了薪酬激励结构不合理。同时由于岗位工资没有划分等级,导致岗位相同的员工缺乏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其他激励措施也不完善,例如培训激励方面,培训对象单一,内容单调,缺乏专业培训,导致员工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的更新过慢,员工成长需要得不到满足。因此,改进提升员工激励工作是供电企业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2供电企业三维立体员工激励方案

1构建体现岗位价值、绩效贡献和能力素质的薪酬激励方案依据公平理论,薪酬激励方案要重视公平问题,公平、公正地对待每名员工,还要尽可能地让每名员工都感受到这种公平、公正。因此,供电企业要按照人力资源“全员全额全口径”管理的要求,实行以岗位定薪、按业绩取酬、靠能力竞争的岗位绩效工资制度。

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以薪点工资和绩效工资为主。薪点工资体现岗位价值和员工能力,它是在薪级和岗级的基础上,工资标准按照薪点数设定,发放额度依据点值核算。绩效工资主要反映员工的工作业绩和所做贡献,发放形式主要为专项考核奖和绩效考核奖两种。绩效工资占个人工资收入的比重,要按照岗位层级和类别合理确定,随着岗位层级的升高比重要加大。绩效考核奖是定期发放的,以员工月度、季度或年度绩效考核的结果为依据。专项考核奖是指为完成某项重点工作或重要项目,设立专项奖励,根据员工在该项目(工作)中的绩效评价情况进行考核发放的工资项目。

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一方面能够真正做到按劳分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以岗位价值和员工能力素质、工作业绩作为薪酬分配的主要依据,各类人员薪酬分配关系更加合理;另一方面解决了岗位技能工资制度存在的一岗一薪,岗不变薪不变的问题,相同岗级的人员因为人才、学历、职称、成果等条件不同,其工资也将不再一致。

2构建以业绩、专业、全员为主体的绩效考核激励方案

依据期望理论,绩效考核激励方案要把握好期望估计、价值估计与绩效获奖估计等因素,提高激励措施的针对性,全面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因此,供电企业对员工绩效考核要综合运用定性(软指标)和定量(硬指标)的分析方法,对员工的工作态度、行为、效果以及对企业的贡献和价值进行的考核和评价。

一是构建“业绩考核体系”。将企业年度目标细化分解成多项关键业绩指标,搭建公司级KPI体系。公司级 KPI考核结果作为年底各部门评先树优、发放绩效奖金的依据。二是构建“专业绩效考核体系”。按照各部门管理职责,将公司级KPI从专业管理的角度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形成专业KPI。专业考核结果,作为日常奖金发放的依据。三是构建“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各部门将负责的目标、指标、重点工作分解到各个岗位,建立员工KPI指标。同时实施以“月度重点工作为主线”的考核,确保月度工作与年度工作的协同推进。将年度的目标任务、重点工作、对标(业绩)指标,分解到月度,逐月对责任部门和员工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评价结果纳入员工月度薪酬的绩效工资单元,按月兑现。

业绩、专业、全员为主体的绩效考核激励方案一方面实现对企业各层级和员工的全方位覆盖,保证了下级和上级、个体和整体的有效联动;另一方面实现部门和员工的双激励,能够引导全员转变作风,激发了员工潜能和企业活力,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绩效。

3构建全面覆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培训激励方案

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供电企业要结合企业目标与员工目标,采取各种方式,让员工开阔视野,拓宽思路,丰富知识,提高技能,增强其成就感。培训激励方案要以岗位需求为核心,有针对性地分为岗前培训、岗位培训、待岗培训、职(执)业资格培训等。

一是岗前培训。培训对象是新进人员,分为学习培训和岗位实习。新入职员必须按照岗位规范要求,通过岗前培训达到上岗条件,并经考核合格后才能正式上岗。二是岗位培训。培训对象是各层级员工,以脱产学习为主。高层管理人员脱产培训国家产业政策、企业经营管理技能等;管理岗位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等。技能人员培训新的操作技能等。三是待岗培训。管理和技术岗位“两无” 人员(无学历、无职称)和生产岗位“三无”人员(无学历、无职称、无技能等级)不允许上岗,需要依据岗位要求进行岗位能力考试,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四是职(执)业资格培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电力行业特点,从事国家实行就业准入工种的员工,必须获得政府有关部门颁发的职(执)业资格证书后,如特种作业操作证、电工进网作业许可证等,才能上岗。

培训激励方案更加完善健全,全面覆盖各类员工,一方面能够使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能力有机结合,另一方面有利于在岗员工的知识更新和技术技能提升。

3结论

科学有效的员工激励方案必须是全面的、全方位的、立体的,它需要涵盖薪酬福利、绩效考核、培训学习等多个方面,其中最基础的是薪酬激励。绩效考核激励作为必要的手段,培训激励是对工作的很好补充。对于供电企业来说,本文在员工激励方案方面的研究,丰富了人力资源管理思路与方法,希望对其有所借鉴,有所启迪。

参考文献:

[1]王玉军基于模拟市场的石化企业绩效管理机制研究[D].天津: 天津大学,2010

[2]苏兴华,等国有企业薪酬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时空,2006(6):22-25

[3]文浩企业做强人力资源规范化管理[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1:92-136

[4]付亚和,许玉林绩效管理[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26-27

岗位绩效考核方案篇4

为了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人事管理的相关问题,国务院于2014年公布了《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52号),其中囊括了事业单位岗位设置、人员招聘、奖励惩罚、工资福利、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制度改革问题,这说明我们国家事业单位的改革已经全面开启。条例中对于引起广泛关注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问题作了如下规定:“国家建立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事业单位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包括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资分配应当结合不同行业事业单位特点,体现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等因素。”由此可见,如何在工资分配制度中能科学地体现激励与约束相结合,是确保改革能够真正落到实处、确保执行力的关键问题。本文旨在结合航海保障事业单位的特点,就具体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进行设计。

二、绩效工资的组成

改革之后,事业单位工资由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绩效工资三部分组成,其中绩效工资又分为基础性绩效工资和奖励性绩效工资两部分。基本工资和津贴补贴,其标准由国家统一规定;而基础性绩效工资则由各地综合考虑本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物价水平、岗位职责等因素确定标准。上述的工资部分一般会根据职工个人的岗位、级别、工龄等实际情况按照标准按月发放,基本上可以说是工资构成中的固定的部分。而工资构成中“活”的部分,即奖励性绩效工资,奖励性绩效工资主要体现工作量和实际贡献等因素,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发放,采取灵活多样的分配方式和办法。本文主要讨论的即是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方式。

三、航海保障事业单位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设计

1.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的设计原则

航海保障事业单位主要负责沿海航标建设养护、港口航道测量、水上安全通信等技术支持以及其他航海保障服务工作。其人员构成中,航标人员、海测人员以及船员等水上作业艰苦岗位人员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如何能兼顾公平合理,按劳分配,同时又向关键岗位、一线岗位、业务骨干适当倾斜以激励更多优秀人才活跃在专业技术前线,确保航海保障事业的蓬勃发展,是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的基本原则。

2.月年度考核奖的设立及计算方法

根据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的基本原则,将一个单位年初核定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划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约占总量的95%,用于设立月度考核奖;另一部分约占总量5%,用于设立年度考核奖。月度考核奖根据岗位系数以及月考核结果按月发放,年度考核奖根据年度考核结果一次性发放。

月度考核奖的发放办法是,首先科学系统地确定本单位所有岗位的岗位系数,同时建立月度考核制度,根据每个职工的考核结果确定岗位系数浮动值,根据最终确认的岗位系数发放职工的月度考核奖。具体计算办法如下:

职工月度考核奖=A×95%/12/B×(C+D)

A:本单位年初核定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

B:全部在聘岗位的系数之和

C:职工本人的岗位系数

D:职工当月考核浮动值

年度考核奖的发放方办法是,对于年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的职工,根据其岗位系数一次性发放年度考核奖。年度考核奖的具体计算办法如下:

年度考核优秀职工年度考核奖=(A-E)/F×G

A:本单位年初核定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

E:全年发放的月度考核奖总额

F:年度考核优秀职工岗位系数之和

G:年度考核优秀职工本人的岗位系数

3.岗位系数体系的设立

根据绩效工资分配的相关规定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确定了最高系数不得超过最低系数2.5倍的原则,即如最低岗位系数为1.0,最高岗位系数不得超过2.5。从工作内容上航海保障事业单位可将所有岗位分为管理岗位,综合岗位、专业岗位及船员岗位四类,为鼓励人才能向一线岗位流动,在主业工作方面发挥才能,在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分配时侧重向专业岗位和船员岗位倾斜。

根据上述原则,以某航保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的情况为例,初步设计岗位系数如下表:

4.月度考核及考核结果的兑现

单位各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内部月度考核制度,考核应包括劳动纪律、团队精神、工作态度、工作业绩等各方面内容。本部门职工的考核结果由部门长最终确定,如本部门职工较多,亦可采取分级考核的方式。同一考核层级的职工按照最终得数排序,前20%的人月度考核结果为“优秀”,后20%的人月考核结果为“一般”,其余为“良好”。月度考核结果为“优秀”的职工,岗位系数上浮0.025,即浮动值为0.025,月度考核结果为“良好”的职工,维持原岗位系数,即浮动值为0,月度考核结果为“一般”的职工,岗位系数下调0.025,即浮动值为-0.025。

岗位绩效考核方案篇5

关键词:高校财务;核算人员;业绩激励方案

中图分类号:C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8-00-02

一、序言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经费不断增多,高校财务呈现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的显著特点。随着国家财政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纳税人意识的增强,社会大众对于经费使用关注度也在越来越高,高校,财务人员所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在不断地提高。

高校作为非盈利组织,与偏重考核和激励的企业相比,长期以来高校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一直未得到重视。实践中,绩效考核是全面评估员工的一种制度,是现代组织不可缺少的管理工具,它通过系统的方法和方案进行周期性地考核和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如何制定一套有效的工作量激励方案,对于高校财务核算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员工素质提升都至关重要。

本文实行工作量激励的主要对象从事高校财务中的核算人员,即在高校财务工作中从事基础的财务核算工作人员,也称前台工作人员。以核算人员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是因为核算人员的工作具有同质、可量化的特点,具有可比性;另一方面是因为核算人员财务核算人员承担着财务最基础工作,对整个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核算人员考核试行绩效考核,并将绩效工作量激励方案逐步推广到高校财务人员,具有重大意义。

二、目前核算工作特点以及其他高校实施工作量激励情况

(一)高校财务核算工作的特点

1.工作强度大

众所周知,高校人事制度实行的是事业编制制度。受限于高校人事制度问题,高校财务核算人员的增长远跟不上经费的增长速度,财务核算人员工作强度日渐加大,虽然不少高校通过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通过改进报账服务方式的手段来提高财务核算工作效率,但“师生报账难”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

2.财务核算人员积极性亟待提高

在财务人员的薪酬构成上,高校基本上是采用基于职务和职称的薪酬模式,这种模式较为单一、偏向平均主义,不能客观地体现个体的能力、工作量、劳动强度和贡献大小。

同时,受限于高校人事制度,财务核算人员用人制度不统一,有所谓编制内编制外的差别,有固定、流动甚至是临聘以及劳务派遣等多种类别的用人制度,但是在核算岗位上,同工不同酬问题突出,薪酬存在极大差别,导致财务核算人员积极性不一。

3.财务核算队伍流动性高

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由于前台核算工作单一、工作时效强、考勤严格等原因,加上前台核算人员中多数是实施人事的合同工,同其他财务管理岗位人员相比,前台年轻员工待遇普遍偏低,发展前景不明朗,人才流失问题严重。此外,由于核算人员是财务人员梯队培养的基础,每年除了离职的员工外,核算人员表现较为优异的还可能被其他科室抽调走,核算队伍较难保持稳定,流动性问题突出。以A大学为例,以核算人员为例,40人的核算队伍中,2012年有8-9个职工离职或者调离岗位。

因此,要解决财务人员工作强度大、老师报账难问题,除了需要进一步通过信息技术上寻求突破外,还应从调动高校财务核算人员积极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制定有效的高校财务核算人员绩效激励方案,调动高校财务核算人员的积极性,挖掘财务核算人员的潜力空间,提高高校财务核算工作效率。

(二)部分国内高校实施情况

据笔者调研了解,浙江大学是比较早实施核算中心人员业绩考核的部属高校,在学校经济政策支持下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量激励方案且实施效果良好。南京农业大学在完成达标工作量的前提下,鼓励多劳多得,重点是以解决排队难为切入点,提高个人工作量,实施后非报账高峰期师生排队报账现象没有再出现,同时核算人员队伍稳定且工作效率提高显著。还有一些高校也在进行类似的调研和准备。

A大学在充分调研、综合考虑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了核算人员绩效工作量激励方案,选择了分录数和附件数这两个最基础的会计要素作为考核指标,较为全面反映核算人员的工作量;细化了岗位区分以及工作任务特点,根据不同的岗位特点制定考核标准,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适应性。下面以A大学为例,介绍高校财务核算人员的绩效工作量激励方案。

三、以A大学为例,制定高校财务核算人员工作量激励方案

(一)考核的目标

在已有的信息技术条件下,结合各岗位特点,最大化激励财务核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工作效率和效果。

(二)拟定工作量激励方案应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高校财务核算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既要考虑到考核的目的,也要符合客观现象本身的特点、性质及其运动规律,指标的设计不重复,不遗漏,指标之间具有独立性,通过全方位考核,使考核的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采用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以直观简明的重要数据及内在联系来构建财务核算人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3.导向性。财务核算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使用往往带有导向,鼓励多劳多得。因此,考核体系应充分发挥导向作用,注重被评价人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通用性。考核指标设计中要考虑指标之间的通用性和可比性,要尽可能设计出一套满足考核不同核算岗位人员的指标体系,使指标具有充分扩展、分解组合的功能以保证指标考核的权公正性。

5.有效工作量考核原则。在衡量绩效中,采取有效工作量考核方法。即针对短期内承担专项业务的,采用专项业务占用时长剔除后计算有效工作时间,按有效时间还原其本人全时正常工作量的原则计算当月有效工作量。

6.可行性原则。在设立财务核算人员绩效考核体系时,要保证指标体系所使用的全部数据可由现行的财务资料和会计核算数据来提供,既充分利用财务数据;又增强可操作性。

(三)工作量激励方案制定的难点

在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校核算人员绩效工作量激励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是切入点的考虑,究竟是从简单的做起,还是设计一个完整成熟的方案。A大学的工作量激励方案侧重于从简单做起,在充分考虑可行性的条件下,以财务核算人员工作量为试点,成功推动了学校财务核算人员工作量激励方案的制定和进行。

其次是指标选择,任何考核指标都可能引起趋利、诱导作用。单一指标和多指标应该如何取舍,比重如何确定,这关乎到整个考核方案的公平性、公正性。

最后是激励力度,如果考核体系设立了大量的考核指标,但激励效果不缺显著,这就只会使考核变成束缚的框框,成为空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激励力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突出奖励效果。奖励标准要慎重测算,太低了失去激励效益,太高了容易激发同其他非核算岗位的矛盾。A大学的工作量激励方案在初定后,经过大量的数据测算,不断调整奖励标准,取得了较好的激励效果。

(四)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构成

对高校财务核算人员的考核包括财务绩效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两个方面,财务绩效定量考核从工作量的角度考核核算人员的绩效情况;定性考核从核算质量的角度考核核算人员工作质量的情况。

1.财务核算人员考核主要指标构成

(1)会计凭证附件数

会计凭证附件是指会计凭证所附的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据。不仅能用来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还可以明确经济责任,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原始资料和重要依据,是会计资料中最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种文件。

(2)会计凭证分录数

会计凭证分录是指会计人员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会计分录是由应借应贷方向、对应账户(科目)名称及应记金额三要素构成。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2.各岗位绩效考核指标

(1)审核岗位的绩效考核

审核人员绩效分为审核附件和审核分录带来的绩效两部分。计算公式如下:

审核人员当月审核附件数和录入分数数同时超过达标工作量时,可获得超额审核附件和分录带来的绩效;如果审核人员当月只完成了审核附件达标工作量或者分录达标工作量,只有两者总绩效大于零时,才能获得达标部分的绩效,以示绩效考核体系对超量工作达标的奖励。

(2)复核岗位绩效考核

复核人员绩效分为复核附件和复核分录带来的绩效两部分。计算公式如下:

在核定奖励标准时,参照其他高校的设定思路以及实际工作情况,相对于审核人员,将复核岗预期奖励目标为审核平均达标工作量的1.3-1.5倍。如果复核人员当月复核附件数和分录数同时超过达标工作量时,可以获得超额复核附件和分录带来的绩效;如果复核人员当月只完成了复核附件达标工作量或者分录达标工作量,只有两者总绩效大于零时,才能获得达标部分的绩效,以示绩效考核体系对超量工作达标的奖励。

(3)银行出纳岗位绩效

银行出纳岗位绩效只考虑复核分录数带来的绩效,且根据不同银行账户分录复核的难度,给予不同的绩效奖励。计算公式如下:

由于负责国库结算的出纳人员工作内容较为复杂且耗时较多。因此,给予负责国库结算的出纳绩效系数高于基本户的比例。当银行出纳复核分录数超过达标工作量时,即可获得相应的绩效。

(4)网报收单绩效考核

网报收单岗位绩效只考虑网报收单数所带来的绩效,在实行自助收单后,已参照审核人员业绩标准进行了估算,因此不再从时间上折算对审核工作量的影响。

(5)其他专项岗位的绩效考核

银行对账岗位绩效考核与手工对账分录数及银行账户管理数相关。但由于对账岗位系统取数困难,目前推荐采用了审核人员平均奖励乘以一定系数计算替代。

现金出纳岗是工作内容相对单一的岗位,自身对业务量无调整空间,随着无现金化的推行,现金岗工作量渐少,暂不工作量奖励的必要;但对其格外承担的工作,可考虑参照加班标准或是审核平均奖励水平的一定系数进行折算。

发票岗往往是一人专岗,票据开发票量无法控制的,并且工作量指标较难提取且较难同其他岗位相比,系统取数不可实现,建议对发票岗工作量考核采用当月审核人员平均奖励乘以一定的系数。

凭证装订岗,由于装订凭证量因无参照物,暂时按照所在校区平均审核奖励的一定比例折算。

专项岗位的,科长、副科长按照所在校区的审核、复核岗位的平均水平计算奖励。

四、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

(一)信息化建设达到一定程度

A大学财务核算人员绩效工作量激励方案是建立在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已经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即已经普及核算系统,所有涉及的指标可以从财务系统中提取,分录数和附件数等财务数据能够直接从核算系统获取,否则将无法进行考核。

(二)摒除实施过程中来自其他部门的压力

财务核算人员绩效工作量激励方案是针对财务核算人员制定的工作量激励方案,并未在财务内部其他部门实施。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财务内部其他部门的抵制和压力,这就需要主管财务的领导要有相当的魄力推行这项方案,否则考核将变成虚言。

五、还需完善的地方及改进的方向

(一)工作难度与奖励绩效不匹配

A大学在实际模拟测算中,目前估算的结果具体到个人时,出现个人承担的岗位难度与奖励收入不匹配的问题,造成工作难度和奖励绩效不匹配的情况,受限于财务系统取数指标的可实现性,工作的质量以及难易程度无法与具体的岗位进行匹配,。

若全面实现工作量考核,所有的工作业务岗位应打通安排,减少专人专岗,提高全员的工作能力,也方便人员安排和工作岗位流动。

(二)重量而不重质

在该方案中,对核算人员的任一岗位,均侧重于对工作量方面的激励,还没将核算质量纳入考核范围,容易导致核算人员片面追求工作量而忽略了对工作质量。

因此,应当预留一部分的绩效激励,作为对核算工作质量的奖励额。由分管核算的处领导牵头组成一个小组,在年终进行凭证抽查,专职抽查审核质量,完善考核指标。

参考文献:

[1]宋丽平,安宁.高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财会月刊,2006(3).

[2]邓建华.高校财务绩效评价研究.会计之友,2011(4).

[3]杨静媛.高校财务绩效评价探讨.中国管理信息化,2011(4).

本文受中山大学2014年高校管理研究课题的资助(项目号:02100―1132008)。

岗位绩效考核方案篇6

【关键词】事业单位 绩效工资 分配方案

2009年9月2日,国务院总理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会议指出,实施绩效工资是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规范津贴补贴的同时实施绩效工资,逐步形成合理的绩效工资水平决定机制、完善的分配激励机制和健全的分配宏观调控机制,对于调动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积极性,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内涵及原则

1.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内涵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是以岗位责任为重点,以绩效考核为核心,把职工的工资收入和所从事的工作岗位、绩效挂钩,实行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的工资分配制度。全国事业单位推行绩效工资改革,是一次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涉及到整个单位管理运行机制的变革,也就是用薪酬改革的办法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从而提升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高知群体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设计有效激励的分配方案,才能稳步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提高事业单位管理效率。

2.事业单位制定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应遵循的原则

第一,按劳分配、优劳优酬。职工的收入应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和贡献直接挂钩,真正实现按劳分配、优劳优酬。

第二,绩效优先、兼顾公平。结合岗位聘用制,强化岗位职责,使薪酬分配与绩效考核、岗位竞聘密切联系,坚持考核上岗,建立以岗定薪的分配制度。

第三,突出岗位,岗动薪变。坚持因事设岗,因岗配人,以岗定薪,薪随岗变,真正体现靠竞争上岗,凭业绩拿薪的原则。

第四,科学设计,分步实施。绩效工资改革要与管理体制、用人、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相配套,并随着国家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步推进。

二、事业单位设计绩效工资分配方案面临的问题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打破事业单位以往“干多干少一个样”的局面,搞活单位内部分配,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实现单位经营目标,最终达到单位和个人发展的“双赢”,但由于把绩效考核引入事业单位的管理中,国内外无借鉴模式,难免存在一些不足,面临的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绩效考核指标设计困难

首先,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指标难以量化:从性质方面说,事业单位是从事为社会和公众服务的非营利性的组织,更多地强调服务性与公益性的原则,事业单位的性质决定了岗位大多很难定量,特别是在职工能力和行为态度考核上;从主体方面来说,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比例高, 所从事的多是在易变和不确定因素下的各类专业技术工作等思维型活动,具有复杂性和无形性的特点, 绩效考核难以完全量化。其次,绩效考核缺少行业指导性意见:国家仅仅规定了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一些基本原则,地方在制定绩效标准的时候,其自由度很大,也容易走形。

2.职工在考核中容易倾向指标量化极端

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出台和落实,可能会激励职员更多地追求绩效量化考核的达标,以效益为准则,甚至可能出现事业单位较大幅度的“市场化”,如此,事业单位的职能将被扭曲、弱化。即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应明确事业单位性质,遏制其创收的冲动。

3.个人绩效工资与团队绩效工资的问题

通常来说,人们认为绩效工资是针对个人而设计的,并由此断定绩效就应该是个人绩效。然而现代社会是学科交叉、知识融合和技术集成的复杂社会,个人作用在下降,团队作用在上升,可见,现代管理应更重视团队绩效而非个人绩效。

4.考核意识淡薄,易引发内部矛盾

绩效工资改革,看似工资有所增长,其实质上不是单纯的工资变动,而是一次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一些工作能力一般、业绩平平的同志,对绩效工资制度改革就会有抵触情绪。岗位的竞争,易造成不同科室或同一科室职工之间的矛盾,互不协作,互不交流,影响团结,影响工作,影响绩效工资改革的健康运行。

三、制定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的建议

事业单位总体分配思路是坚持分配与业绩挂钩,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探索实行多元化的工资分配机制和形式,真正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也就是,根据公平合理的考核结果,绩效工资分配向关键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成绩的工作人员倾斜。绩效工资与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在管理机制、运行方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绩效工资更多地承担了绩效激励的功能, 是事业单位在国家绩效工资分配总量调控和政策指导下自主实施的内部分配方式,不同地区、不同单位都要制定适应自身特点的分配方案。

1.从实际出发,科学全面地制定绩效考评机制

首先,合理的岗位设置是绩效工资分配的前提:各单位应按精简高效的原则定岗设岗,明确岗位职责,实行岗位聘任、竞聘上岗。根据不同科室、岗位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制定岗位责任书,应先明确整体目标责任,然后按各科室岗位责任将目标责任逐级分解,转化为各科室、个人的分目标。其次,既要搞好专项考核,又要搞好季度考核、年中考核和年度考核:以年度考核为主,在一个年度考核中授权考核人应关注被考核人的工作情况,动态发展,与其沟通,观察、调整被考核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使其顺利实现年度考核的目标。

2.合理设计定性和定量指标,发挥绩效工资激励作用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确保考核过程和结果公平公正。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性质、工作任务都有所不同,决定岗位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的体系不同。专业技术岗位、业务科室考核指标应尽量以可量化的、可实际观察并测量的指标为主,主要考查业务量、业务强度、完成效率和创新程度等,定性指标为辅。管理岗位、后勤保障科室考核指标采取定性指标为主,主要考查工作完成过程、工作质量、团结协调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辅以定量指标。无论是定性指标还是定量指标都应设置简洁,明确标准,充分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有效促进科学管理与创新业务相结合。

3.以团队绩效为主,统筹兼顾个人绩效

绩效一般分为个人绩效和团队绩效,在推行绩效工资时,事业单位这杆天平是应倾向于团队绩效。把个人绩效融入于团队绩效之中,对绩效良好的科室实行全员奖励,这样既可调动个人工作积极性,又能发扬团队合作精神。重视科室考核,科室考核以年度考核为主,在设计科室的部门责任书时,不仅要考核整体的工作数量、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定量指标,还要重视团队协作、组织协调等定性指标。

4.建立考核反馈机制,规范绩效工资分配方案

如果不建立和完善考核的反馈机制,绩效工资的分配就不能充分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绩效考核就是要通过工资、奖金等物质奖励,结合精神奖励,从而达到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的目标。绩效考核是为了激励先进并鼓励后进,考核领导应定期与考核对象进行沟通,将考核结果告知考核对象,对其进行鼓励或鞭策,明确今后工作努力的方向;同时调动职工参与分配方案的制定,接受职工监督,了解职工诉求,及时修改方案,将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推向规范化和科学化的道路。

事业单位的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绩效工资改革也仅仅是事业单位改革的一种方式和手段,事业单位管理者所做的就是更加理性的积极响应绩效工资改革、合理制定绩效工资分配方案,科学运用绩效管理模式,稳步推进事业单位的改革,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振夏,柳大伟.论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J].经营管理者, 2011(3).

岗位绩效考核方案篇7

一、突出“三个重点”,明确考核内容,确保绩效考核可操作性。

我们在实行绩效考核工作中始终坚持与工商行政管理职能相结合,与系统实际相结合,突出定岗定责、统一标准、分层考核三个重点,注重考核工作的操作性。

_、以定岗定责为重点,岗位考核内容标准化。首先是定岗定责。我们统一模式,对内设机构进行了规范,城区分局按“一室一厅x队”,乡镇分局按

“一室x队”的模式设置机构。在此基础上,对工作岗位进行划分,共设立领导岗、市场巡查岗、执法办案岗、窗口岗、维权调解岗、法制岗、财务岗、内务岗、协会工作岗、中心工作岗等十个岗位。岗位可以一人多岗也可多人一岗。其次是量化指标,便于考核。考核量化指标分共性指标和岗位指标。共性指标主要考核工作人员的“德、能、勤、廉”等方面的情况,岗位指

标主要考核工作人员“绩效”方面的情况。每一个岗位都制定了统一的岗位职责、评分标准和考核内容。考核采取双百分制,其中共性指标主要考核政治业务学习、首办责任、协作配合、勤政高效、考勤制度、请销假制度、着装风纪、值班制度、廉洁从政、环境卫生等方面的情况,占总分的__%。岗位指标主要考核履职情况,占总分的__%。

_、以统一标准为重点,个人考核内容具体化。由于不同的工作人员有不同的岗位,岗位职责评分标准和考核内容确定后,我们根据岗位职责设定的考核量化指标和每名工作人员的岗位及监管辖区,确定每名工作人员的具体考核内容。采取普查、抽查、随机检查等办法,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定性考核,并召开全体干部职工大会,在单位内公示每个人的考核内容,征求每个人的意见。看每个人的考核检查内容是否公平、公正,是否能准确评价每名工作人员的工作成绩与工作表现。在充分吸取群众意见后,与每一名工作人员签定绩效考核责任书,将个人具体考核检查内容用书面的形式确定下来。通过统一考核标准,使每名工作人员明白了自己的岗位、职责、考评内容、考评办法和考评标准。

_、以分层考核为重点,专班考核内容明白化。我局全系统在职人员约___人,若每人都由市局统一考核显然不具操作性,因此,我们分层进行考核。即市局负责对直属分局和基层分局(所)主要负责人进行考核;局机关、直属分局和基层单位负责人对所属干部职工进行考核,其中,基层副职干部的考核与分管工作挂钩,共性指标根据本人的表现评定,岗位指标为所有分管人员岗位指标的平均分。为了使绩效考核工作落到实处,加强考核的透明度,每个基层单位都成立了考核专班,主要领导负全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每一名工作人员都参与,他们既是考核者,又是被考核者,使绩效考核公开、公正、透明。岗位考核内容和个人考核内容确定后,将考核对象和考核任务分解到考核专班的每一个人,明确专班人员在绩效考核工作中考核的对象和具体内容,并用表格的形式将考核内容逐一列出,考核时按照所列内容逐一检查。各单位一把手主要负责对考核过程及结果的监督与公示,市局每季度将全系统考核结果汇总公示。

二、把握“三个环节”,注重考评过程,确保绩效考核实效性。

考核的内容和方法的确定是考核的基础,为确保考核工作的实效性,我们还注重把握好考核中的日记录、周点评、月考评和抽查、督办、回访及结果运用等三个环节。

_、把握日、周、月重点环节。日记录是考核的关键环节,分单位记录和个人记录两种形式,单位记录主要是考核专班对工作人员当日共性指标和岗位指标履行情况的记录;个人记录是工作人员对自己在工作日志上当天的工作进行记录。我们统一印制了工作日志,人手一本,由工作人员自己每天记录当日的工作情况,每周末对本周工作进行总结,对下周工作进行安排,个人记录的目的是让每名工作人员通过对自己一天工作记录来疏理工作思路,增强工作责任感,明白自己的工作目标;二是实行周点评。每周各单位召开周点评会,先由每名工作人员在周点评会上根据工作日志记载的内容,汇报上周工作情况和下周工作计划,再采取分层的形式,由领导对每名工作人员进行点评,即分局长点评副局长,副局长点评分管人员,通过点评这种方式,既是工作汇报,也是工作交流,有利于促进工作到位;三是实行月考评。月考评是各单位对工作人员每月工作表现和工作实绩的评比考核,考评采取程序化的方式,由考核专班根据考核表所列内容对每名工作人员进行检查,考核结果在本单位进行公示,月考核成绩在年底汇总后作为工作人员年度绩效考核结果。

_、把握抽查、督办、回访环节。绩效考核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法,在具体操作中如果把握不好,为考核而考核,绩效考核就会成为基层的负担。因此,考核方式既要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又要能对每名工作人员进行科学、全面地考核,还要切实推动各项工作。因此,我们还注重重点把握抽查、督办、回访环节,确保绩效考核工作的实效性。一是把握抽查环节。首先是对考核指标中涉及面广、全面检查工作量大、不方便普查的,采取随机的方式进行抽查;其次是对不方便跟踪管理的考核内容实行抽查;第三是对工作日志记载的真实性进行抽查。二是把握督办环节。绩效考核的目的是调动工作积极性,全面促进各项工作。每月考评结束后,考核专班对检查出来的问题进行汇总、梳理,制发《督办书》,将问题反馈到每名工作人员和分管领导,并将反馈的问题作为下月绩效考核必须检查的内容之一,要求分管领导进行督办;三是把握回访环节。主要是回访监管和服务对象,一看案件的真实性,是否有办假案、取假证的现象,二看消费者申投诉调解的真实性和及时性,是否有因工作人员主观原因导致调解不成功,三看窗口服务质量,是否做到了“两不、三办、四通、五零”的服务标准。

_、把握考核结果运用环节。我们在绩效考核工作中,紧紧把握考核结果运用环节,将正面引导与反向激励相结合,考核结果与奖惩相结合,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我们在全系统以周点评、月评比、全年考核结果为依据推行奖励机制,将系统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结果分为好、较好、一般和差四个等次。一是在周点评、月评比的基础上,由各单位评选

“周效能之星”和“月效能之星”,在本单位公示,并给予适当的物资奖励;二是将年终考核与年度评先评优及奖励工资挂钩,绩效考核得分在__分以上的,方可参加全市系统先进工作者的评选,在评选先进工作者的基础上设置__个奖励项目:优秀基层主官、优秀科长(含科室会、直属分局主要负责人)、优秀副手(含基层单位和局机关科室会、直属分局副职)、优秀市场巡查员、优秀执法办案员、优秀窗口服务员、优秀维权调解员、优秀法制员、优秀财务员、优秀内务员、市场巡查标兵、窗口服务标兵、最佳办案能手,其中,市场巡查标兵、窗口服务标兵和最佳办案能手在优秀市场员、优秀窗口服务员和优秀执法办案员的基础上评选。凡被评选为优秀人员和标兵能手的,市局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组织外出学习考察。被评为差的工作人员,其年度考核结果直接定为不称职(不合格)等次,并参加市局提高班的学习和培训。

三、实现“三个促进”,强化效能建设,确保绩效考核长效性。

_、促进了工作重心的转移。实施绩效考核前,干部职工的主要精力用在行政征收上,系统内不同程度存在闭门造案、以收代罚、以罚代管的现象,监管领域比较窄,案件类型比较单一。实施绩效考核后,系统内办真案、真办案的多了,办假案、假办案的少了,办理的案件由原来无照经营为主转为办理商标、广告、合同、产品质量等类型案件为主,市场主体持照、亮照率有了大幅度提升,有力地促进了工商部门由收费型向监管型转变。今年以来,全市系统办理商标、广告、合同、产品质量、房地产、商业贿赂、传销等领域的案件___余件,比去年同期增长__

%,干部职工的工作重点由行政征收向市场监管转移。

岗位绩效考核方案篇8

一、序言

近几年来,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办学经费不断增多,高校财务呈现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的显著特点。随着国家财政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纳税人意识的增强,社会大众对于经费使用关注度也在越来越高,高校,财务人员所从事财务管理工作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在不断地提高。

高校作为非盈利组织,与偏重考核和激励的企业相比,长期以来高校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一直未得到重视。实践中,绩效考核是全面评估员工的一种制度,是现代组织不可缺少的管理工具,它通过系统的方法和方案进行周期性地考核和评价员工的工作表现。如何制定一套有效的工作量激励方案,对于高校财务核算工作效率的提高和员工素质提升都至关重要。

本文实行工作量激励的主要对象从事高校财务中的核算人员,即在高校财务工作中从事基础的财务核算工作人员,也称前台工作人员。以核算人员为研究对象,一方面是因为核算人员的工作具有同质、可量化的特点,具有可比性;另一方面是因为核算人员财务核算人员承担着财务最基础工作,对整个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核算人员考核试行绩效考核,并将绩效工作量激励方案逐步推广到高校财务人员,具有重大意义。

二、目前核算工作特点以及其他高校实施工作量激励情况

(一)高校财务核算工作的特点

1.工作强度大

众所周知,高校人事制度实行的是事业编制制度。受限于高校人事制度问题,高校财务核算人员的增长远跟不上经费的增长速度,财务核算人员工作强度日渐加大,虽然不少高校通过积极运用信息化技术、通过改进报账服务方式的手段来提高财务核算工作效率,但“师生报账难”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

2.财务核算人员积极性亟待提高

在财务人员的薪酬构成上,高校基本上是采用基于职务和职称的薪酬模式,这种模式较为单一、偏向平均主义,不能客观地体现个体的能力、工作量、劳动强度和贡献大小。

同时,受限于高校人事制度,财务核算人员用人制度不统一,有所谓编制内编制外的差别,有固定、流动甚至是临聘以及劳务派遣等多种类别的用人制度,但是在核算岗位上,同工不同酬问题突出,薪酬存在极大差别,导致财务核算人员积极性不一。

3.财务核算队伍流动性高

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中,由于前台核算工作单一、工作时效强、考勤严格等原因,加上前台核算人员中多数是实施人事的合同工,同其他财务管理岗位人员相比,前台年轻员工待遇普遍偏低,发展前景不明朗,人才流失问题严重。此外,由于核算人员是财务人员梯队培养的基础,每年除了离职的员工外,核算人员表现较为优异的还可能被其他科室抽调走,核算队伍较难保持稳定,流动性问题突出。以A大学为例,以核算人员为例,40人的核算队伍中,2012年有8-9个职工离职或者调离岗位。

因此,要解决财务人员工作强度大、老师报账难问题,除了需要进一步通过信息技术上寻求突破外,还应从调动高校财务核算人员积极性的角度出发,通过制定有效的高校财务核算人员绩效激励方案,调动高校财务核算人员的积极性,挖掘财务核算人员的潜力空间,提高高校财务核算工作效率。

(二)部分国内高校实施情况

据笔者调研了解,浙江大学是比较早实施核算中心人员业绩考核的部属高校,在学校经济政策支持下已形成一套完整的工作量激励方案且实施效果良好。南京农业大学在完成达标工作量的前提下,鼓励多劳多得,重点是以解决排队难为切入点,提高个人工作量,实施后非报账高峰期师生排队报账现象没有再出现,同时核算人员队伍稳定且工作效率提高显著。还有一些高校也在进行类似的调研和准备。

A大学在充分调研、综合考虑学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了核算人员绩效工作量激励方案,选择了分录数和附件数这两个最基础的会计要素作为考核指标,较为全面反映核算人员的工作量;细化了岗位区分以及工作任务特点,根据不同的岗位特点制定考核标准,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适应性。下面以A大学为例,介绍高校财务核算人员的绩效工作量激励方案。

三、以A大学为例,制定高校财务核算人员工作量激励方案

(一)考核的目标

在已有的信息技术条件下,结合各岗位特点,最大化激励财务核算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工作效率和效果。

(二)拟定工作量激励方案应遵循的原则

1.科学性。高校财务核算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设计既要考虑到考核的目的,也要符合客观现象本身的特点、性质及其运动规律,指标的设计不重复,不遗漏,指标之间具有独立性,通过全方位考核,使考核的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采用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式,以直观简明的重要数据及内在联系来构建财务核算人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3.导向性。财务核算人员绩效考核体系的使用往往带有导向性功能,鼓励多劳多得。因此,考核体系应充分发挥导向作用,注重被评价人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通用性。考核指标设计中要考虑指标之间的通用性和可比性,要尽可能设计出一套满足考核不同核算岗位人员的指标体系,使指标具有充分扩展、分解组合的功能以保证指标考核的权公正性。

5.有效工作量考核原则。在衡量绩效中,采取有效工作量考核方法。即针对短期内承担专项业务的,采用专项业务占用时长剔除后计算有效工作时间,按有效时间还原其本人全时正常工作量的原则计算当月有效工作量。

6.可行性原则。在设立财务核算人员绩效考核体系时,要保证指标体系所使用的全部数据可由现行的财务资料和会计核算数据来提供,既充分利用财务数据;又增强可操作性。

(三)工作量激励方案制定的难点

在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高校核算人员绩效工作量激励方案时,必须充分考虑以下几点:

首先是切入点的考虑,究竟是从简单的做起,还是设计一个完整成熟的方案。A大学的工作量激励方案侧重于从简单做起,在充分考虑可行性的条件下,以财务核算人员工作量为试点,成功推动了学校财务核算人员工作量激励方案的制定和进行。

其次是指标选择,任何考核指标都可能引起趋利、诱导作用。单一指标和多指标应该如何取舍,比重如何确定,这关乎到整个考核方案的公平性、公正性。

最后是激励力度,如果考核体系设立了大量的考核指标,但激励效果不缺显著,这就只会使考核变成束缚的框框,成为空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激励力度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突出奖励效果。奖励标准要慎重测算,太低了失去激励效益,太高了容易激发同其他非核算岗位的矛盾。A大学的工作量激励方案在初定后,经过大量的数据测算,不断调整奖励标准,取得了较好的激励效果。

(四)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构成

对高校财务核算人员的考核包括财务绩效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两个方面,财务绩效定量考核从工作量的角度考核核算人员的绩效情况;定性考核从核算质量的角度考核核算人员工作质量的情况。

1.财务核算人员考核主要指标构成

(1)会计凭证附件数

会计凭证附件是指会计凭证所附的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的文字凭据。不仅能用来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还可以明确经济责任,是进行会计核算工作的原始资料和重要依据,是会计资料中最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种文件。

(2)会计凭证分录数

会计凭证分录是指会计人员对某项经济业务标明其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会计分录是由应借应贷方向、对应账户(科目)名称及应记金额三要素构成。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2.各岗位绩效考核指标

(1)审核岗位的绩效考核

审核人员绩效分为审核附件和审核分录带来的绩效两部分。计算公式如下:

审核人员当月审核附件数和录入分数数同时超过达标工作量时,可获得超额审核附件和分录带来的绩效;如果审核人员当月只完成了审核附件达标工作量或者分录达标工作量,只有两者总绩效大于零时,才能获得达标部分的绩效,以示绩效考核体系对超量工作达标的奖励。

(2)复核岗位绩效考核

复核人员绩效分为复核附件和复核分录带来的绩效两部分。计算公式如下:

在核定奖励标准时,参照其他高校的设定思路以及实际工作情况,相对于审核人员,将复核岗预期奖励目标为审核平均达标工作量的1.3-1.5倍。如果复核人员当月复核附件数和分录数同时超过达标工作量时,可以获得超额复核附件和分录带来的绩效;如果复核人员当月只完成了复核附件达标工作量或者分录达标工作量,只有两者总绩效大于零时,才能获得达标部分的绩效,以示绩效考核体系对超量工作达标的奖励。

(3)银行出纳岗位绩效

银行出纳岗位绩效只考虑复核分录数带来的绩效,且根据不同银行账户分录复核的难度,给予不同的绩效奖励。计算公式如下:

由于负责国库结算的出纳人员工作内容较为复杂且耗时较多。因此,给予负责国库结算的出纳绩效系数高于基本户的比例。当银行出纳复核分录数超过达标工作量时,即可获得相应的绩效。

(4)网报收单绩效考核

网报收单岗位绩效只考虑网报收单数所带来的绩效,在实行自助收单后,已参照审核人员业绩标准进行了估算,因此不再从时间上折算对审核工作量的影响。

(5)其他专项岗位的绩效考核

银行对账岗位绩效考核与手工对账分录数及银行账户管理数相关。但由于对账岗位系统取数困难,目前推荐采用了审核人员平均奖励乘以一定系数计算替代。

现金出纳岗是工作内容相对单一的岗位,自身对业务量无调整空间,随着无现金化的推行,现金岗工作量渐少,暂不工作量奖励的必要;但对其格外承担的工作,可考虑参照加班标准或是审核平均奖励水平的一定系数进行折算。

发票岗往往是一人专岗,票据开发票量无法控制的,并且工作量指标较难提取且较难同其他岗位相比,系统取数不可实现,建议对发票岗工作量考核采用当月审核人员平均奖励乘以一定的系数。

凭证装订岗,由于装订凭证量因无参照物,暂时按照所在校区平均审核奖励的一定比例折算。

专项岗位的,科长、副科长按照所在校区的审核、复核岗位的平均水平计算奖励。

四、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

(一)信息化建设达到一定程度

A大学财务核算人员绩效工作量激励方案是建立在学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已经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即已经普及核算系统,所有涉及的指标可以从财务系统中提取,分录数和附件数等财务数据能够直接从核算系统获取,否则将无法进行考核。

(二)摒除实施过程中来自其他部门的压力

财务核算人员绩效工作量激励方案是针对财务核算人员制定的工作量激励方案,并未在财务内部其他部门实施。在方案实施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财务内部其他部门的抵制和压力,这就需要主管财务的领导要有相当的魄力推行这项方案,否则考核将变成虚言。

五、还需完善的地方及改进的方向

(一)工作难度与奖励绩效不匹配

A大学在实际模拟测算中,目前估算的结果具体到个人时,出现个人承担的岗位难度与奖励收入不匹配的问题,造成工作难度和奖励绩效不匹配的情况,受限于财务系统取数指标的可实现性,工作的质量以及难易程度无法与具体的岗位进行匹配,。

若全面实现工作量考核,所有的工作业务岗位应打通安排,减少专人专岗,提高全员的工作能力,也方便人员安排和工作岗位流动。

(二)重量而不重质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