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企业信息化战略8篇

时间:2022-06-18 06:24:45

企业信息化战略

企业信息化战略篇1

关键词:房地产 企业信息化 信息化战略 信息技术

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企业信息化是指房地产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房地产企业决策、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过程。

传统房地产企业主要从事商品房的开发业务,一般以项目的形式进行运作。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的细分越来越明显,与商品房开发相关的很多工作已由社会上的专业公司来做,房地产企业在开发过程中开始扮演资源整合者的角色,资源整合能力的强弱逐渐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与众多的项目参与方“共舞”,需要房地产企业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而这种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是否能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适时、充分地获得决策所必需的信息,这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处于优势的基本条件。因而,房地产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成为衡量企业未来发展潜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本文将从房地产企业信息的特点入手,分析我国房地产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具体对策。

目前国内的房地产企业大都是按项目的方式运作,其信息主要表现出如下特点:

1.信息量大。房地产企业一般是围绕一个开发项目进行运作,周期长,涉及到众多业务环节:项目可行性研究、市场分析、产品定位、土地获得、规划及设计、融资、建筑施工、工程监理、市场营销、销售、租赁、物业管理,众多的参与方都需要相应的项目信息,并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产生大量的信息。

2.可重复使用。对企业来说,各个房地产开发项目虽然在类型、特点上有差异,但整个开发过程所需的信息,却具有一定的共性,可重复使用。如建立了一套市场分析系统,对地区经济信息的收集和研究,可重复用于不同的项目。而同一项目中的信息也将在不同阶段、不同的参与方中重复使用。

3.信息交互复杂,衔接要求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信息在各部门、各单位间流动复杂,以某项目设计特点的信息为例,它将经历一个复杂的交互的过程,如图1所示。同时,很多信息的衔接要求又较高,营销公司会获取很多市场信息,消费者行为、心理特点的信息,这些信息如能恰当地传递到开发商、设计单位,结合这些信息对项目进行适当调整,将对项目后期有很大帮助,因而信息的衔接要求较高。

(图1表略,详见《商业时代》2003年第17期杂志)

在这样复杂的信息背景下,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显然会为房地产企业带来更好的机遇,同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然而,国内很多房地产企业尚未充分认识到企业的这些信息特点,对企业信息化的实质和大趋势还不甚了解,还存在着以下的一些误区:

1.认为实现办公自动化就是企业信息化,或认为使用了财务软件就实现了企业信息化。很多企业都购置了计算机,大部分工作人员也都能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财务部门使用财务软件,但这并不是企业信息化的全部。企业信息化是对企业的信息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收集、处理及分析,其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2.不注重信息收集和处理,未充分、有效利用已完成项目的信息。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注重信息积累,导致一些有用信息不能保存下来,不能对新项目的实施提供支持。

3.有初步的信息化成果,但后期未跟进。在Internet兴起最初,很多企业都建立了企业网站,但目前大部分网站都还停留在初建的水平,只有几个网页,未及时进行资料的更新,维护工作做得不好,也没有应用电子商务模式来进行商品房销售。从这次非典的影响来看,购房者网上找房、网上选房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也越来越明确,但很多人只能通过一些房地产交易网站获得一些项目初步信息,无法从其企业网站上获取更详细、更确切的购房、选房信息。

从这些不足之处可以看出,虽然国家提出企业信息化已经有一段时间,在一些行业已经有企业进行了尝试,并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但我国房地产企业信息化还停留在一个不高的层次,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房地产企业信息化有这些应对策略:

1.企业要建立信息化战略,站在战略的高度来讨论企业信息化问题,充分分析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和潜在机会,建立企业的长期、中期及短期信息化具体计划。并在企业信息化的战略下调整企业组织设置,建立更有效、更利于企业信息化的组织形式。

2.具体而言,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从企业内部Intranet建设、网站建设、数据库建设、工具软件建设等方面入手。

立足我国目前房地产业现状,对开发企业而言,首先应建立健全地块分析系统、开发风险预测系统、市场分析系统、项目定位系统、项目推广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利用数据库的优势对信息进行归类、管理。如地块分析系统,主要解决从经济角度评价地块的问题,了解规划出售地块的信息,进行充分的经济分析与评价,从而帮助开发商进行地块的决策。该系统可以有城市规划方案、地块出售信息、地块出售历史信息分析、投标报价系统等动态数据库组成,其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图2表略,详见《商业时代》2003年第17期杂志)

3.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全方位利用资源。

很多新技术,如3D,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更好地用于商品房的展示,它突破了过去平面二维展示的局限,通过电脑软件,能三维展示商品房构成及装修装饰,立体感强。而虚拟团队、BPR、ERP等信息技术应用目前并不广泛,但从长远来看,这些技术必将对房地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例如ERP,即企业资源计划,企业实施ERP可以整合企业流程、项目开发流程等各环节,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4.合理配置人才,引进信息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是房地产企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数不在多,而在于精,他们要保证企业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企业网络、网站、软件进行日常维护、研究信息化技术与房地产企业结合的问题。另外,还要解决数据安全问题。一方面,竞争的激烈越来越多地表现在企业对信息的占有和利用上,对并不熟悉信息技术的房地产企业来说,防止企业内部数据流失是在竞争中的立命之本;另一方面,目前网络病毒、软件BUG、硬件故障等也对数据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企业要定期保存数据。

企业信息化战略篇2

关键词:房地产 企业信息化 信息化战略 信息技术

企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企业信息化是指房地产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资源的深化开发和广泛利用,不断提高房地产企业决策、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过程。

传统房地产企业主要从事商品房的开发业务,一般以项目的形式进行运作。随着我国房地产行业的不断发展,行业的细分越来越明显,与商品房开发相关的很多工作已由社会上的专业公司来做,房地产企业在开发过程中开始扮演资源整合者的角色,资源整合能力的强弱逐渐成为企业在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因素。与众多的项目参与方“共舞”,需要房地产企业有较强的资源整合能力,而这种能力很大程度取决于企业是否能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适时、充分地获得决策所必需的信息,这是一个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处于优势的基本条件。因而,房地产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成为衡量企业未来发展潜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房地产企业信息化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本文将从房地产企业信息的特点入手,分析我国房地产企业信息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探讨房地产企业信息化具体对策。

目前国内的房地产企业大都是按项目的方式运作,其信息主要表现出如下特点:

1.信息量大。房地产企业一般是围绕一个开发项目进行运作,周期长,涉及到众多业务环节:项目可行性研究、市场分析、产品定位、土地获得、规划及设计、融资、建筑施工、工程监理、市场营销、销售、租赁、物业管理,众多的参与方都需要相应的项目信息,并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也产生大量的信息。

2.可重复使用。对企业来说,各个房地产开发项目虽然在类型、特点上有差异,但整个开发过程所需的信息,却具有一定的共性,可重复使用。如建立了一套市场分析系统,对地区经济信息的收集和研究,可重复用于不同的项目。而同一项目中的信息也将在不同阶段、不同的参与方中重复使用。

3.信息交互复杂,衔接要求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信息在各部门、各单位间流动复杂,以某项目设计特点的信息为例,它将经历一个复杂的交互的过程,如图1所示。同时,很多信息的衔接要求又较高,营销公司会获取很多市场信息,消费者行为、心理特点的信息,这些信息如能恰当地传递到开发商、设计单位,结合这些信息对项目进行适当调整,将对项目后期有很大帮助,因而信息的衔接要求较高。

(图1表略,详见《商业时代》2003年第17期杂志)

在这样复杂的信息背景下,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显然会为房地产企业带来更好的机遇,同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然而,国内很多房地产企业尚未充分认识到企业的这些信息特点,对企业信息化的实质和大趋势还不甚了解,还存在着以下的一些误区:

1.认为实现办公自动化就是企业信息化,或认为使用了财务软件就实现了企业信息化。很多企业都购置了计算机,大部分工作人员也都能熟练使用办公软件,财务部门使用财务软件,但这并不是企业信息化的全部。企业信息化是对企业的信息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收集、处理及分析,其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市场开拓能力。

2.不注重信息收集和处理,未充分、有效利用已完成项目的信息。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注重信息积累,导致一些有用信息不能保存下来,不能对新项目的实施提供支持。

3.有初步的信息化成果,但后期未跟进。在Internet兴起最初,很多企业都建立了企业网站,但目前大部分网站都还停留在初建的水平,只有几个网页,未及时进行资料的更新,维护工作做得不好,也没有应用电子商务模式来进行商品房销售。从这次非典的影响来看,购房者网上找房、网上选房的要求越来越强烈,也越来越明确,但很多人只能通过一些房地产交易网站获得一些项目初步信息,无法从其企业网站上获取更详细、更确切的购房、选房信息。

从这些不足之处可以看出,虽然国家提出企业信息化已经有一段时间,在一些行业已经有企业进行了尝试,并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但我国房地产企业信息化还停留在一个不高的层次,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房地产企业信息化有这些应对策略:

1.企业要建立信息化战略,站在战略的高度来讨论企业信息化问题,充分分析信息化对企业的影响和潜在机会,建立企业的长期、中期及短期信息化具体计划。并在企业信息化的战略下调整企业组织设置,建立更有效、更利于企业信息化的组织形式。

2.具体而言,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从企业内部Intranet建设、网站建设、数据库建设、工具软件建设等方面入手。

立足我国目前房地产业现状,对开发企业而言,首先应建立健全地块分析系统、开发风险预测系统、市场分析系统、项目定位系统、项目推广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利用数据库的优势对信息进行归类、管理。如地块分析系统,主要解决从经济角度评价地块的问题,了解规划出售地块的信息,进行充分的经济分析与评价,从而帮助开发商进行地块的决策。该系统可以有城市规划方案、地块出售信息、地块出售历史信息分析、投标报价系统等动态数据库组成,其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图2表略,详见《商业时代》2003年第17期杂志)

3.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全方位利用资源。

很多新技术,如3D,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更好地用于商品房的展示,它突破了过去平面二维展示的局限,通过电脑软件,能三维展示商品房构成及装修装饰,立体感强。而虚拟团队、BPR、ERP等信息技术应用目前并不广泛,但从长远来看,这些技术必将对房地产业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例如ERP,即企业资源计划,企业实施ERP可以整合企业流程、项目开发流程等各环节,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4.合理配置人才,引进信息技术人才。信息技术人才的引进是房地产企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数不在多,而在于精,他们要保证企业日常工作的顺利开展、对企业网络、网站、软件进行日常维护、研究信息化技术与房地产企业结合的问题。另外,还要解决数据安全问题。一方面,竞争的激烈越来越多地表现在企业对信息的占有和利用上,对并不熟悉信息技术的房地产企业来说,防止企业内部数据流失是在竞争中的立命之本;另一方面,目前网络病毒、软件BUG、硬件故障等也对数据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企业要定期保存数据。

企业信息化战略篇3

企业信息化就是通过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物流、技术等企业管理领域,不断开发和利用信息系统良好的透明、共享等特性,不断提升企业资源整合,提高企业经济效率和获取效益的过程。信息技术的大量采用,不仅可以改善企业组织,强化物流,完善企业“人、财、物、信息”的集成管理,而且可以优化企业决策层、战略层、战术层的三层决策。对企业固有的、落后的管理模式产生冲击,从而带动企业变革。只有通过信息技术与管理相互融合才能对企业发展提供创新源泉,不断提高企业竞争实力。

二、企业战略与企业信息化

在外部环境错综复杂的、全球经济低迷的时代,企业发展环境已经发生重大变化,面对复杂的商业环境与诱惑,企业经营与发展不仅取决与目前经营状态,更取决企业管理者提出一系列符合商业逻辑和适合外部发展的企业发展战略,确定企业使命,根据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要素确定企业目标,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并使企业使命最终得以实现。企业发展中董事会(或决策机构)往往对企业战略进行定义,在发展不同阶段对拓展、稳健和收缩三种企业战略形态通过配置资源、确定经营范围、取得竞争优势、协同作用四个战略要素完成对企业不同阶段的重点进行总体性、指导性的谋划。在信息时代企业战略中信息化已经悄然成为企业全新的战略,企业信息化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在传统企业,信息化往往是一个部门或领导的想法,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缺乏执行力和充满阻力,甚至企业重要领导人不知其然或不知道建设信息化的意义,“跟风建设”信息化,对信息化理解只认为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或几个业务相关部门的一套数据记录过程,直接导致业务信息传递不及时,无法共享,也因此信息化成为“信息孤岛”屡见不鲜,无法为企业领导决策提供有效的辅助数据支持,企业发展缺乏创新能力,先进管理思想无法在企业内部得以灌输和实施。企业信息化成功需要在企业战略层面对其进行规划,思考“建立本企业信息化的目的,如何建立(或通过什么方式建立)、对业务支持程度及投入资源和需要达到什么效果。”其建设思想就是以企业战略为指导,通过对企业战略理解和执行实施的动态全过程。

1.企业信息化规划围绕实现企业战略的目标。

从企业发展的层面看,任何企业在发展阶段都需要一个目标,定义企业的任务、使命,正如德鲁克在回答企业的目标“任何一个其绩效和结果对企业生存和兴旺有直接和举足轻重的影响领域”,同时对组织目标从八个领域进行了定义。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正在悄然改变企业组织和管理形态,也改变了企业同行竞争、产品替代性、客户忠诚度、供应商竞价能力及潜在竞争者的五大基本竞争。与企业战略相似,信息化战略在企业战略指导下进行远景规划,同时对阶段分解有建设目标和信息化职责,重新定义企业组织、业务职责和企业业务流程。其变革部分涉及到企业运行全过程,在总结信息化建设经验中,需要有企业内部中高层、聘请外部管理专家和组织企业内部资源进行参与,通过解决阶段的重点问题,企业决策机构根据企业战略规划和资源投入,选出最佳的解决方案。而在信息化建设开始,必须明确信息化在企业中的战略定位,定义信息化的建立范围、建设周期及取得效果。以沃尔玛为例,从1962年在美国成立开设第一家商店开始到成为2012年成为世界500强排名第三,其信息化建设从1969年第一台计算机用于支持日常业务存货管理系统到如今沃尔玛基于全球的业务支持系统。其中信息化建设对企业战略的思路清晰可见,第一阶段重点建立内部关键部门作业系统,具体建设为存货管理、电子收银和分店、总店之间网络系统;第二阶段建立与供应商间的数据共享,建设核心为高效物流、降低成本管理,具体建设统一标识、与供应商电子交换和共享的销售预测方法;第三阶段建立在线电子商务平台,具体建设为在线购买业务平台;第四阶段建立辅活动部门业务系统。沃尔玛信息化过程中,从企业战略四要素中竞争要素主要改善对象,通过信息化建其完善竞争战略,通过统一标识改进同物同名,为供应商提供存货提供了唯一标准也为预测系统提供了预测基础依据。其中两大核心建设系统实施情况及收益分析如下表:

2.企业信息化对企业战略的意义。

企业信息化战略篇4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信息战略;黑洞

[中图分类号] f270.7 [文献标识码] a

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是提高企业运作效率的有效利器,然而据权威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资超过80亿元,但是成功率却不到10%,而最终达到预期目标的更是所剩无几。企业决策层强烈地感觉到信息化正在不断蚕食企业的有生资源,在他们眼前是一个深不见底,而又无可奈何的信息化“黑洞”。尽管造成信息化黑洞的原因很多,但基本症结在于缺乏统一的信息战略。

1 信息化“黑洞”与信息战略

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1984年至1991年《九十年代的管理》报告中关于“it黑洞”的观点引入我国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承认、重视和研究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黑洞”现象。目前许多学者从信息化的投入和产出不均衡这一层面来定义信息化“黑洞”现象,主要是指企业投入了巨额资金却产生了不能给企业带来预期生产效率的漩涡。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企业管理层对信息化认知程度不够;企业在信息化过程中资源投入力度不足;内部管理跟不上企业信息化的步伐;企业信息化缺乏统一全面的战略筹划。那么如何堵住企业信息化“黑洞”,使信息化的实施与企业生产效率成正比呢?企业信息战略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思维模式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针对信息战略,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的研究及分析。笔者受荷兰信息管理学家poel的研究启示认为:信息战略是以支撑企业的长远目标和适应未来环境变化为目的,将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整合的指南和计划的总称,是企业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2信息战略的作用机制

信息战略的作用机制是通过深化信息化认识、激发人才潜能和发展信息技术,从而确保组织目标的一致性,引导员工以积极的心态整合优势资源,建立并保持组织的核心竞争优势,使组织获得可持续发展。

2.1 信息化过程

企业信息化过程是信息技术和方法渗透的过程,是信息资源不断被开发利用并形成信息经济利益的过程。信息技术是人类功能器官的扩展,主要包括采集技术、处理技术和使用技术;信息方法是信息资源利用的工具。信息过程是影响信息化的直接因素,考虑信息被利用的过程:采集(识别、获取)、处理(传递、加工、处理、再生)、使用(转换),只有各个环节保持通畅、有序、高效,信息化才能顺利进行。

2.2 信息战略的影响因素

从企业信息化过程可以得知影响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因素主要有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人力资源。信息战略从战略高度对企业信息资源规划、开发、使用以及对信息技术、人才管理等活动进行统一安排,有利于企业内信息传递功能的实现,起到一种纲领的指导作用。信息战略的影响因素包括意识维、人才维和技术维三个层次。意识维是指企业信息化过程中首先让全体人员全程参与到企业信息化进程中,尤其是企业的高层领导和中层管理人员在观念上和意识上要高度重视信息化,认可信息化的作用。人才维主要指信息化方面的高级人才。技术维主要是指信息化初期的企业内部网建设、信息系统规划,信息化中期的信息系统开发、信息系统实施,以及信息化后期的信息系统集成、信息系统评估等。信息战略的三个维度相辅相成,共同奠定企业发展的基石。

3 信息战略防范信息化黑洞的机理分析

综合来讲,企业信息化“黑洞”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规划、认识及控制,信息战略则分别从意识维、技术维和人才维三方面来产生作用,由此达到防范信息化“黑洞”的目的,其防范机理主要由以下三方面来进行。

3.1构建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

俗话说“预则立、不预则废”,信息战略的缺失会导致忘记信息化建设的目的所在,变成了为建设而建设,成为以信息化投资为名的浪费,信息化“黑洞”自然

可避免。从信息化的生命周期看,可以分为不断循环迭代的调研和规划、建设、运营三个阶段,信息战略作为调研和规划的具体成果,构建了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从技术层面来讲,信息战略应包括战略的信息资源规划和战略的信息技术规划;从管理层面来讲,信息战略应与企业的业务规划和人力资源相匹配。因此,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框架可以由信息资源规划、信息技术规划、企业业务规划和人力资源规划构成。这样可以促进企业业务与各种信息技术的融合,穿透企业内外部边界,将有价值的信息融会贯通,防范“黑洞”的产生,全面支持企业战略与运营。

3.2弥补对信息化认识的不足

信息化“黑洞”形成的原因之一在于企业管理层对信息化认识不够,这一现象在201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司委托赛迪顾问对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市场进行调查研究的报告中得到了证实。在被调查的企业中,虽然50%的企业处于单项应用阶段,45%的企业处于部分集成应用阶段,5%的企业处于全面集成应用阶段,但对企业负责人的调查显示,他们最关心的是销售额、成本、利润等经济指标,对信息化认识不足、意识不强,缺乏信息化建设的动力。只有深化领导及员工对信息化的认识,才能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并发挥信息系统应有的作用。信息战略为信息化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制度保证,贯穿整个信息化过程,从而弥补对信息化认识的不足。

3.3链接内部管理和信息管理的纽带

内部管理跟不上企业信息化的步伐是信息化建设的短板,也是信息化“黑洞”产生的主要原因。根据itvalue在“2010中国it价值峰会” 上对87位国内cio的调研,发现已经有62%的企业的信息系统对业务及管理流程的覆盖率超过70%。当所有的公司最终都能使用同样的信息技术资源时,不同企业从信息技术上获得的竞争优势和经济利益的高低就体现在内部管理的差异上。信息战略从属于企业战略管理和企业信息管理两个领域,在技术不变的前提下,企业状况的持续改善取决于信息技术促进变革管理的能力和对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从这一层面上讲,信息战略为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企业内部管理和信息管理的链接纽带。

总之,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信息战略的分析与决策,选择适当的信息化模式与信息化路径,促使企业信息战略的顺利实施。应认识到,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持久、复杂的系统工程,人才、技术和意识缺一不可,三者相辅相成。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抑制信息化“黑洞”的产生;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 王凌芳.企业信息资源利用与竞争力提升的相关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8.

[2] poel vander k g. theory and practice of information strategies [m]. tilburg (nether land): tilburg university press .1995.

[3] 田野,宝贡敏,常红.基于it治理的企业信息战略管理探讨[j].技术经济.2005,24 (10):54-57.

[4] 何郁冰,陈劲.企业技术多元化战略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0,29(11):1-7+90.

[5] 卢志平. 基于五维度模型的企业信息化战略内涵及其决策过程[j].制造业自动化.2010 (2):31-33.

[6]罗玲,王晶.用执行力破解我国企业“战略迷茫”[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9):136~138.

企业信息化战略篇5

关键词:战略融合;企业价值链;企业信息化战略

1 企业战略和企业信息化战略

1.1 企业战略

企业战略是企业为实现其宗旨和目标而确定的组织行动方向和资源配置纲要而制定的,它是制定各种计划的基础,是企业面对激励变化、严峻挑战的经营幻景,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企业战略具有层次性,分为总体战略、经营单位战略和职能战略。总体战略是企业的战略总纲,是企业最高管理人员指导和控制企业的一切行为的最高行动纲领。经营单位战略是指公司内其产品和服务有别于其它部分的一个单位,一个战略经营单位一般有着自己独立的产品和细分市场。职能战略是为了贯彻、实施和支持总体战略与经营单位战略而在企业特定的职能管理领域制定的战略。职能战略一般可分为营销战略、人力资源战略、财务战略、生产战略、研发战略等。其中企业信息化战略也是职能战略的一部分,但是它又具有普通职能战略不具备的总体性。

1.2 企业信息化战略

企业信息化战略是建立在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的基础上的,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优化生产流程,改善客户管理关系,实现企业的管理提升和企业资源的优化和再造的一种系统的、全面的规划。信息化不但对企业提供服务支持,而且为现有战略提供决策支持,所以信息化被归为企业的一个职能部门。因此,企业信息化战略就成为企业战略的职能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可以说企业信息化战略是企业战略的一个职能战略。

企业总体战略是企业的发展总纲,所以企业信息化战略一定要建立在企业战略规划的基础之上,分析明确企业的宗旨、使命和愿景,从而才能制定出一套符合本企业的信息化战略。而且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为基础建立的企业管理模式能够为企业战略提供数据分析模型的依据,从而得出和调整企业发展战略。

2 战略整合的基本模型

2.1 战略整合模型综述

战略整合是“信息技术使命、目标和规划对企业使命、目标和规划二者相互支持的程度”。 这个定义涉及信息技术或信息系统与业务的战略性整合,相关的概念包括:外部匹配(指一个企业与它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关系),内部匹配(指内部组织结构的恰如其分),战略性信息系统规划(在该过程中,实现战略性整合)(Reich & Benbasat , 2000)。战略整合的基本模型包括传统战略整合模型、Henderson & Venkatraman 战略整合模型、整合的间断性均衡模型和Lewis目的性战略整合模型等。

传统战略整合模型是以King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战略整合的核心过程是信息系统战略规划(SISP)(Irwin T J Brown , 2004 ),是为了帮助信息系统规划者将他们的战略与组织的战略整合而设计的(King ,1998)。其代表是Lederer和Salmela提出的整合模型,。该整合模型对企业通过控制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提供了理论基础。通过考虑该模型中的诸多因素,影响战略整合。该模型关注的是SISP输入、过程和输出,并没有明确的、清晰的组织目标和组织战略为前提,对信息技术的能动性考虑不够。

Henderson & Venkatraman 战略整合模型是Henderson和Venkatraman在1993年提出的(见图4),该模型包括战略选择的四个基本模块:业务战略、信息系统\技术战略、组织结构和过程、信息技术结构和过程。战略整合受这四个域的影响,其核心是战略匹配与功能集成。该模型的整合是这四个模块间的整合,适用于企业的信息系统集成。

2.2 整合模型的借鉴意义

从以上的战略整合模型来看,传统战略整合模型提供了战略的输入、过程和输出的处理过程,所以我们才能够提出战略融合模型的处理过程;Henderson & Venkatraman 战略整合模型提供了业务战略、信息系统\技术战略、组织结构和过程、信息技术结构和过程组成的结构模型,从而更好的与组织结构和业务进行结合,整合的间断性均衡模型强调整合的动态性,把人的因素考虑在内。我们都将借鉴这些整合模型的优点,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所述战略整合并不是最优化的模型,因此基于这些整合模型提出了基于企业价值链的企业信息化战略融合的模型。

3 基于企业价值链的企业信息化战略的融合

基于企业价值链的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制定是根据波特的价值链模型进行总体融合的。1985年,迈克尔·波特在其《竞争优势》中提出价值链的概念。价值链分析在于把企业活动进行分解,通过考察这些活动本身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来确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因为企业的目标就是赚取更多利润,而赚取利润的路径就是价值链,所以通过和价值链中各组成部分和业务流程的密切关联,进而从根本上做到对业务流程的改进,删除融于环节,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而且在以后运行维护中,又不会出现太多复杂状况的问题,不像战略整合一样,减少出现问题后的缝缝补补。所以,不要在制定出了企业战略之后再去制定信息化战略,应该在制定企业总体战略的同时要把企业信息化战略考虑进去,同时在制定各个子战略的同时,要把信息化能带给本部分的改变包含进来。制定出总体战略之后,再针对企业总体战略和信息化战略进行信息化战略规划,把各个阶段要完成什么系统,把系统的目标和需求考虑进去。从而提升企业价值链流程的增值能力,展现竞争优势。更进一步提供精确化管理的有效支持体系。

在此我们主要关注信息化战略的制定,这种和企业战略同时制定出来的信息化战略,它们的生命周期都是差不多的,所以更具有适用性,更具有指导性,更全面一些。战略制定的时候首先要考虑企业的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包括国际环境、行业环境、市场环境等等,对于企业有个宏观的定位。然后参照同行业同水平的企业都进行了哪些信息化,他们的信息化达到了何种程度,我们针对我们的业务要达到什么程度,然后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咨询计算机专业人士,看看通过这些技术能做到什么程度,或者说现在就开始让计算机专业人士介入,让他们了解企业的情况,而且企业高层人员和计算机专业人士沟通,从而了解技术动向,能完成的功能,从而全面制定出企业战略。

计算机专业人员和企业高层管理者(以计算机专业人员为中心,企业高层管理者提出问题需求、战略方向)首先要了解企业的组织结构、规章制度还有企业文化这些企业内部的环境,对企业的内部环境有个全面的认识,然后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最终确立企业的价值链流向,通过熟悉价值链,看看如何通过信息技术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利润,从而和企业的最终目标或者说是最根本目标一致。那么我们就能制定出比较合理的企业信息化战略。信息技术在组织的战略牵引方面能起关键作用。通过价值链的研究将一个组织视为一系列的输入、转换与输出的活动的集合,而每一个活动都有可能相对于最终服务或产品产生增值行为,为增强企业的竞争地位做出贡献;利用信息技术在价值链中识别以提高组织的竞争力。此时,我们需要对组织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设计。这就牵涉到业务流程重组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郭丽红,雷明.战略整合模型评述.2005.

[2]霍国庆.战略信息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

企业信息化战略篇6

关键词:建筑企业 信息化 实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系统在建筑企业已经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利用计算机系统来管理企业也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对企业自身进行管理,利用计算机系统对企业的人、财、物进行管理,可以有效的提高企业资源整合的能力,促进企业向全面综合管理的方向发展。伴随着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现状,企业必须依靠信息化战略来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笔者从自身工作经验出发,详尽的分析了建筑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实现。

一、建筑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内涵

建筑企业信息化战略就是以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为指引,通过理解建筑企业自身的战略目标与业务规划来确定今后的发展方向,同时分析建筑企业现在的管理模式与业务流程,结合建筑行业的市场信息与计算机技术,提出企业的信息化战略的发展目标。在信息化战略系统构建的过程中要确定企业内部生产与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信息化战略管理来实现两者的平衡。信息化战略是一个很广义的概念,主要可以分为:信息战略、资源战略、业务流程战略、长远规划战略等。这些战略是一个成熟的建筑企业所应具备的条件,同时也是信息化战略实现所应必备的条件。建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与时俱进,通过信息化战略来指导企业的管理工作,特别是在信息多源化发展的今天,企业必须要利用业务与信息技术的交流来实现有针对性的管理,尤其是具备规范流程的管理工作。管理中以信息化技术为依托,通过改变业务流程,优化业务流程来促进企业的业务发展,同时以信息技术简化管理方法,对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战略存在的问题

随着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建筑企业在信息整合与计算机管理上已经发生了质的转变,从单独的系统发展成为以信息技术和业务发展为核心,计算机管理和标准化流程为依托的多源化发展战略。但在从管理的角度出发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管理者及时的发展纠正。

1、信息化战略的集成度较低

我国建筑企业在自身信息化战略发展上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这主要是由于企业内部信息化网络已经形成,但单从应用与发展上还处于一种相对独立的状态,这非常不利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同时也不利建筑企业的信息的集中,业务流程上企业没有做出相应的改变,以单一运作为基础,没有借鉴的目标,这就很难达到信息的集中与分配。

2、信息化战略缺乏对外部信息的整合

建筑企业发展的同时要考虑到外部信息的整合,企业要想做大做强就必须要依靠外部信息,以此来适应和理解社会对建筑的需求方向。同时建筑企业自身也要在商务活动中尽量的加强信息的整合,其中包括:监理部门、政府大项目办、材料供应商、设计院、银行部门,土地管理部门等,通过充分的整合这些外部单位的信息来促进企业的业务发展。

三、建筑企业信息化战略的步骤和方法

1、建筑企业的战略规划

建筑企业自身的战略规划要以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主要是通过企业的发展战略来拟定今后的发展目标,同时通过企业自我现状分析与社会外部环境的分析,来确定企业的发展优势,并依据分析结果来提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希望借助信息化手段帮助建筑企业达成阶段性的发展目标。

2、建筑企业的需求分析

建筑企业需求分析是指建筑企业在业务发展过程中对信息化的需求,这包括:技术管理、招投标管理、资金管理、设备管理、技术人员管理、绩效管理等,这些内容都要通过企业自身的需求分析来完成,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信息需求的整合,帮助企业完善自身的管理工作和业务开发工作。

3、建筑企业信息化战略的层面分析

战略层面的规划是指通过对建筑企业所处内外部环境的分析,明确企业使命、愿景、发展战略,并确立建筑企业具体的信息化战略和目标的过程。战术层面的规划是在战略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具体实施方案,可以分为三点:首先是通过建立建筑企业的业务及管理变革策略、识别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分析关键性能指标等工作,最终确定建筑企业的信息化需求;其次是在信息化需求的基础上,建立建筑企业的总体信息框架,包括能够满足企业发展需求的企业业务应用架构,能够支持企业业务应用架构并符合企业信息技术发展潮流的技术架构,能够满足应用和技术架构要求的网络架构,能够管理、维护和应用以上基础架构的组织架构,并最终形成企业的信息技术标准;最后要评估企业在规划期内的信息技术投资规模、投资效益、实施风险,确定实施计划。

参考文献:

[1]王红兵.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J].建筑经济,2006,10.

企业信息化战略篇7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企业管理;竞争力;办公自动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04-0030-02

21世纪,人类已经迈入了信息社会,互联网的存在使得各国的经济变得密不可分。在经济全球化的当下,传统企业如何保证持续的高速发展,如何在与全球各个国家的同行业对手的竞争中占领先机,如何进一步节约企业成本增加企业收益,如何科学高效地决策以降低企业运营风险,都成为了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解决这一些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信息,信息即是生产力。在当今时代,掌握住了信息就握住了企业发展的先机。笔者将就此主题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一、企业信息化基础理论

(一)企业信息化概念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选择先进适用的计算机、网络、通信软件等现代信息技术及设备,结合先进管理理念,对企业的生产与经营、研究与开发、市场与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各个方面进行整合,逐步实现企业运行的全面自动化,及时地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准确而有效的信息,提高企业对市场的反应速度,从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信息化即是借由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企业运行的自动化和精益化。通过企业信息化建设企业可以更迅速更准确地掌握公司内部现状以及外部市场信息,从而为企业科学决策进行服务,帮助企业提升经济效益。

(二)企业信息化内容

企业信息化建设以计算机、路由器等现代信息设备为硬件基础,以企业业务流程的信息化、自动化为核心。主要包括:(1)生产过程的自动化,CAD、CAP、CAM的使用。(2)办公过程的自动化,使用OA系统进行办公室传统事务的处理。(3)SCM(供应链管理),SCM的目标是建立从供应商―企业―消费者的联系,整合这几者之间的所有的交易与合作流程。(4)ERP(企业资源计划),ERP运用计算机网络将企业内外的信息进行汇集,形成数据库以供企业内部各个单位查询利用。(4)CRM(客户关系管理),CRM利用网络与其他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分析企业顾客的信息,通过对于顾客信息的分析,及时了解顾客最新的需求,并针对性地提供相应服务以最大程度地满足顾客,与顾客建立紧密的稳定合作关系。

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一)企业信息化有助于降低成本

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借助供应链管理与ERP系统,接到产品订单之后,对于生产环节进行精细规划,减少各个环节的延迟。减少企业的实时库存,让企业的资源流动起来,避免库存浪费,从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企业可以对于原材料供应商进行合理选择,避免信息不对称从而选择价优质好的原材料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二)企业信息化有助于提升管理决策水平

企业信息化借助计算机与信息设备,通过对客观数据的分析与整理,客观地真实地衡量企业现状。并且,通过各种与外部相连的系统,企业可以了解市场动向、竞争对手、科技成果、顾客最新需求等诸多有价值的信息。通过这些有价值的情报,企业领导在进行企业管理与决策的时候,相对以前的盲人摸象般了解情况然后拍脑袋进行决策的传统管理有着很大的提升。

(三)企业信息化有助于提升客户服务水平

借助企业建设的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企业可以进行顾客信息的搜集分析,发现顾客真实的产品需求,针对性地开发出符合顾客需求的产品。同时,借助CRM可以建立起顾客与企业的联系,CRM可以充当企业的宣传与售后平台,提升企业形象赢得顾客的品牌忠诚。借助CRM还可以建立起企业的电子商务系统,使得顾客可以多种途径地进行产品消费。

在竞争白热化的现时经济社会,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提升服务水平、降低生产成本、降低企业风险、提高企业收益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说,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三、企业信息化建设战略发展规划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其前期所需要的投入也是相当巨大,所以企业信息化建设不能盲目开展,一定要在掌握企业现状的前提下,做详细计划分布实施开展。本文认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战略发展规划应当如图1所示分布实施开展。

(一)企业战略目标

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是大势所趋,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但是信息化建设不能仅凭信息化建设负责人个人的喜好或者程序化地复制其他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经验。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因地制宜,根据不同企业的不同情况开展实施。不结合企业战略目标就盲目地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很有可能会出现事倍功半的无用结果,不仅达不到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反而会白白浪费针对信息化投入的巨额资金。所以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与愿景紧密结合并相互统一。

(二)现状评估

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建立在对企业现状准确评估的基础之上。应当明确企业现在已经有了哪些资源,有了哪些系统。避免今后信息化建设的进程当中重复投入,费时费力。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在现状评估中需要理清楚现在企业最需要的是什么,也即企业现在最需要通过信息化建设补充哪一部分的能力。

(三)战略制定

在战略制定环节,我们需要根据前面企业战略目标分析与企业现状评估所得出的结果,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战略的制定。目标即是将信息化建设过程的各项业务整改按照轻重缓急程度进行排序,为下一步的具体实施进行指导。这一环节对于整个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非常重要,因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投入巨额的资金以完成整改。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战略先后,后期的收益可能显得非常漫长。

如果说一个企业原有的生产流程已经非常合理完善,其供应商所提供的原材料已经是价格优惠质量超群。然而其在销售环节的成果却不如人意。尽管如此,企业信息化建设负责人没有具体分析,就直接进行企业SCM(供应链管理)的建设。SCM投入使用之后并没有取得企业收益明显的增长,企业可能便会对信息化建设失去兴趣。既丧失了一个提高企业收益的机会,又白白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了原本不需要整改的次重要环节。所以,企业信息化建设必须依据企业现实进行战略制定,孰前孰后应当

有理有据地制定好,并有条有理地开展实施。

(四)战术制定

这一环节的要点即是根据战略制定的顺序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实施。在这一环节中企业应当在项目实施阶段要求并监督系统供应商严格按照已经制定的实施方案进行项目实施。同时,企业应当注意企业信息化系统操作维护人员的培养,在保证企业信息化系统的质量同时,保障系统稳定运行,以使得信息化系统能够对企业的收益增长贡献重要力量。

(五)实施与试用

在系统建设完成之后,应当进行系统的使用与试用。并对使用情况进行总结,反馈给前面的各个流程,以促进前面各个流程的优化,保障企业信息系统的质量。

四、结论

企业信息化建设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的企业面临来自各个国家企业的竞争。我们只有做好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进程中一定要重视信息化建设战略发展规划的制定,稳扎稳打、分步实施,这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原则。

参考文献

[1] 谭兴,谭策.浅谈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战略规划[J].科技信息,2008,(20).

[2] 沈光宝.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思考[J].情报杂志,2001,(3).

[3] 严怡民.加速企业信息化建设为振兴经济服务[J].图书情报工作,1998,(10).

[4] 范玉顺.企业信息化需要整体规划[J].信息系统勤务员,2004,(1).

[5] 王端详.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战略规划分析[J].民营科技,2010,(9).

[6] 赵戈.信息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8,(3).

[7] 钟永健.大型集团企业信息化规划与建设问题研究[J].中国工程咨询,2007,(1).

[8] 邓文佶,刘雁.集团企业信息化规划和实施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6,(9).

企业信息化战略篇8

【关键词】建筑施工;战略管理;信息化

1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战略管理信息化的基本情况

就目前来说,我国的基本建设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随着建设规模的扩大,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数量也在持续增长。在国家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建立市场经济的基础上,各个施工企业也在不断发展和变革着自己的管理模式,然而,由于我国的一些施工企业在管理结构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其本身也具有很多特性,如施工对象的多样和复杂,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以及作业的分散性较大,这些原因造成了我国大多数的施工企业管理手段陈旧,管理方法落后,管理制度不健全。虽然在目前我国施工企业的管理中,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比较广泛,但是想要实现企业信息化的系统管理,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通过借鉴以往的经验,我们知道,必须依托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建立完整的信息化系统,来实现企业的科学管理。在国家“十五”攻关项目“建筑业企业信息化应用软件开发”中,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研究就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内容。

施工企业信息化指的是通过现代化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以及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在企业的各个环节上全部实现信息电子化,这对于传统施工企业来说是一场重大的变革,旨在通过综合应用高新技术对企业进行改造,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的信息化应用体现在企业施工的各个重要环节上,涉及企业的整个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如今,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急需走一条集约化、规模化的企业道路,因此,国内的施工企业开始广泛的重视企业的战略管理以及信息化水平,并且把企业的信息化当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完成。

2 如何进行建筑施工企业的战略管理

综合把握国内外环境的实际情况,以及全球资源的现状,为了求得长期的生存,以及快速的发展,每一个企业都会制定它的总体战略,所谓企业战略,就是一个企业的总体性规划,是所要实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方法的统一体,它具有全局性、抗争性和长远性等基本性质。在企业信息化的过程当中,如果仅仅考虑技术性管理的系统开发,而忽略了战略信息管理,就会对企业信息化的整体水平有所限制。

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分析企业的发展方向、改善经营状况,并且全面把握企业的全局经营状况、分析市场的情况,预测未来市场的新变化,调整企业的发展政策、管理模式和经营方针,这就是一个企业进行战略管理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为企业各方面的决策提供依据和方法,使企业大政方针的制定更加科学化、合理化,最大限度的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总体来说,建筑施工企业的战略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把握市场、服务业主、明确竞争对手

市场:在当今复杂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有效的应对市场,就必须做到真正的了解市场、研究市场和挖掘市场,就当前来说,虽然国家和地方每年投资兴建的项目有很多,但是在分布的地域、数量以及比重上却严重失衡,如果企业能够认真的研究国家的宏观政策,通过各个方面的比较,就能够明确企业的经营现状,研究企业在经营上存在的优势和劣势,从而也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企业经营和发展政策。

业主:建筑业的顾客,大体上,业主一般可以分为这样几种:中央或地方政府及其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房地产开发商及海外工程业主等,企业如果能够赢得业主的信任与青睐,也就赢得了广泛的市场。在企业的技术、管理、服务、业绩、造价、质量及品牌上,不同的业主有着不同的层次需求,这就要求企业能够对业主的投资能力、投资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进行分析,以便采取相应的经营手段以及制定合理的投标策略,灵活机动,为业主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竞争对手:建筑施工项目在分布上来说具有不固定性,因此竞争对手也就很不确定,相对来说比较分散,想要了解竞争对手,就要了解它的各个方面,包括技术水平、管理手段、社会关系、竞争能力等,明确自己与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才能做到知己知彼,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力。

2.2 提高企业决策能力

决策力指的是企业的决策意识和决策能力,相对来说,在各行各业中,建筑施工企业的资产回报率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如果企业没有慎重的做出决策,在企业发展和经营上没有做到准确定位,或者忽略了资产的质量,在生产和经营上盲目求快,都会导致企业的生产及经营质量的下降,这就要求企业的领导核心具有较强的决策力和洞察力,这样才能从容应对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在竞争中扬长避短,承担风险,把握机会。

2.3 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

企业在施工技术、质量安全、品牌效应及项目管理上所具备的优势和特点,以及保持竞争能力的优势,就是其核心竞争力。建筑施工企业如果想快速发展,就必须从企业的长远发展上来进行规划,以及进行阶段上的施工安排,具有自主产权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快速占领科学技术的制高点,形成技术优势。其次,在企业的战略管理信息化建设中,要形成以信息化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优势,打造出独特的服务和优质的工程,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的竞争能力。

2.4 实施品牌战略,以优质的品牌立足市场

一个施工企业的标志性工程项目,就是这个施工企业的品牌。品牌,是一个企业成功的标志,它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极强的号召力。一个施工企业要想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品牌,必须参照国际质量认证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品牌战略规划,完善监督保障体系,在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科学管理上,打造精品工程,塑造企业的知名度,让品牌成为施工企业的代言人。

2.5 努力完善企业形象

企业力=商品力+销售力+形象力,这是国外的CI专家曾经概括出的一个公式,公式中的形象力指的就是企业的形象所产生的影响力。企业的形象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即企业识别系统,我们通常把它成为CIS,它由企业理念识别、企业行为识别、企业视觉识别三个部分组成。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看,企业形象系统必须进行统一的设计和规划,无论从内容上、标识上,还是色彩上以及形式上,都应该充分体现企业的成就、精神和目标。

3 信息化在建筑施工企业战略管理中的作用

建筑施工企业的战略管理是对企业经营的全面分析,对企业发展的科学预测,由于战略管理进行决策和管理的依据非常复杂,仅仅依靠人力的判断和分析是无法完成的,必须要依靠大量的数据以及知识的支持,这也是长期以来企业决策水平落后的关键所在。企业战略管理信息系统是以企业各职能部门的管理信息化为基础,其核心是信息分析和智能决策支持。基于数据挖掘和数据仓库技术的决策支持系统,为提高企业的战略决策能力,实现企业战略管理的信息化提供了可行的途径和方法。所以,实现企业战略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可以使企业综合应用信息处理、人工智能及现代化通讯等高新技术,增强企业决策的科学化和智能化,从而促进企业科学、有序、高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学山.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管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