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演讲培训总结8篇

时间:2023-02-21 18:32:22

演讲培训总结

演讲培训总结篇1

【关键词】员工培训;讲授法;角色扮演法;案例研究法

企业员工培训中通过对学习理论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一些学习的规律,运用到培训中就可以变成培训技巧。培训的方法还有许多,其实每一种方法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关键还在于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

一、讲授法

企业员工培训中教授法就是培训者通过语言表达,系统地向受训者传授知识。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这是保证讲授质量的首要条件。讲授要有系统性,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讲授时语言要清晰、生动、准确。必要时运用板书。培训者与受训者要相互配合,这是取得良好的课授效果的重要保证。

1、应用讲授法进行授课讲师要把握三点原则

(1)逻辑性较强。应用课堂讲授法进行培训时讲授的内容较多,如果逻辑性不强,受训者听起来会很吃力,在逻辑思路设计时可以采用倒叙、插叙或顺序等不同的方法,也可以采用议论文的写作思路出现,先提出问题,接下来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这一思路比较容易吸引受训者的注意。(2)把握课程难点。对于课程的难点要事先进行分析,以备在授课的时候进行详细讲解,分配时间有所侧重。对于较易理解的内容则可三言两语带过,这样就使授课内容详细得当,避免出现记流水账的呆板授课形式,同时又有效地提高了受训者的接受效果。(3)主题突出。每节课程应该设计独立的主题,即使有时一位授课顾问接连讲几节课,课程之间又有紧密的相关性,也不可忽视每节课独立主题的重要作用,这样做有利于受训者根据单独的课程主题掌握培训内容。

2、授课方法技巧

授课者可能由于其教材内容组织差或讲述缺乏连贯而无法有效地传达信息。视听教具是减少这些障碍的明显、简单而实用的工具。组织良好的教材是具有合理结构的,开头和结尾分别附有计划表和综述。开头的“开场白”有时指意图、设定的进度指标。不管怎样,你的任务是清楚简单地传达你打算要涉及的内容以及传授的目的,清楚和丰富的表达力是决定教学成功的两大因素。教材的组织应按其内容的不同而改变。所谓古典式结构是把教材分为大篇章,每章又分为许多节,各节都包含要点、例子、说明、详细描述以及一段摘要。如果教材轮廓不清楚或不是安排得很好,最好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编写形式:先提出问题、下定义,接着列举不同的意见和解决办法,每一解决办法都采取一种“序列结构”,即是一系列导向结论的有联系的陈述。

二、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的适用性极广,突出表现在素材的广泛性。对于优秀的培训教师来说,你不仅应该善于使用别人设计的角色扮演样本,而且还应该自己设计角色扮演剧本,以便更符合特定实践与学员的需求。角色扮演的设计因素包括问题选择、结构规划、内容设计、细节配置、标准测定、环境创造、讲授秘诀和组织能力。

角色扮演就是提供给一组学员某种情景,要求他们担当某种角色并出场表演,其余学员观看表演,最后由各方人士作出评价的一种教学游戏。培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角色任务,简要提出建议与相关理论。在指导语中,培训教师要说明情景特征和具体任务。要适当进行理论讲解,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和培训任务的需要,专门讲解某一方面的理论。适时运用讲授秘诀控制表演进程,必须指出激发表演欲望和控制表演进程并不矛盾。因为如果学员表演到位,表演进程当然就不会有什么问题;反之,如果学员表演不够或很不到位,表演进程势必受到影响。一流的培训高手不会以表演进程为主要价值取向,而是以激发表演欲望和提高表演质量为主要价值取向,毫不含糊地把激发参与热忱视为成功课堂的第一个标志。无论是普通教育,还是培训教学,这一原则普遍适用。

培训教师要想激发学员的表演欲望,提高学员的参与热忱,培训教师必须注重通过创造良好的互动气氛诱导学员积极表演;善用幽默化解人际冲突;为学员设计不同的角色;介入表演以激发人际互动;指导学员始终保持正确目标;记录学员的言论以发现可以用来激活课堂气氛的人才,或者以此体现对学员的尊重。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做到激发与控制的统一。

三、案例研究法

案例法这是利用书或影片将实际或想象的情况以相当详细的方式描述出来。它的重点是对过去所发生的事情作诊断或解决特别的问题,它比较适合静态地解决问题。

判断一个案例,研究它是否是合适的培训技术,应该基于这种方法是否能最有效地完成学习目标。在开始设计前,应进行与客户或学习者的现场研究与讨论。不能先明确学习的需求而进行案例研究练习,这无异于落入了盲目的陷阱。好的案例研究要求在分析和讨论前已确定的目标、深思熟虑的设计。

案例写好后,你的注意力应放在如何进行案例研究上。这个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准备、简介、对话、讲解并保持资源记录。培训者将案例交给大家讨论之前,必须自己先花些时间充分熟悉材料,如果新案例或很久不用的案例,尤其要注意准备。如果以前的培训者或学习者在案例的补充材料中有评论或建议,这个工作会很容易完成。有时,培训者可能以演讲、视觉材料等形式为学习者提供基本的信息。这样有助于提高对话的质量。开始案例研究前,培训应对自己的态度或偏见有所了解。通常培训者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让自己的感情和思想妨碍他人的学习。在讨论阶段,培训者轻轻地在屋中巡视,使人们遵守基本原则。千万不要干扰学习者,要信任大家的能力。不过,也许有时有必要介入调整、总结、争论和戏剧改写时的气氛。和所有培训技术一样,案例研究方法的最重要的阶段是讲解阶段。在这一阶段对学习目标加以讨论,进行尝试。重要的是,对关键的学习要点进行总结,和预期的学习目标有着明 确的联系环节。

要想从案例研究方法中得到最大收益,培训者应该把各个案例研究工作和结果记录下来。资源记录的目标是提高和保持案例研究的完整性,同时对主要概念、主题和所得结果有所总结。这样,无论是采用书面或计算机形式通过一些简单的交叉思考,培训者能迅速地记起以往的经历,并在将来需要时找到合适的案例。保持资源记录这一想法也适用于其他培训技术。

参考文献

演讲培训总结篇2

关键词:交际模式;公众演讲;口译;即席演讲;即兴演讲;元语言;目的语;语言习得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6)02-0046-04

口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其重要性已得到广泛认同。鉴于演讲和口译在当今社会对外交流中扮演的重要角色,笔者通过对演讲和口译交际模式特点的对比分析,旨在为提高演讲能力和培养合格口译人才提供理论依据,并旨在演讲艺术和口译教学方面有所突破,从而探讨出一套培养外语专业精英人才的方法。

一、公众演讲和口译的交际模式

演讲,又称讲演、演说。它是一种言语表达的交际活动,是一种借助口头来传播信息、交流情感的现实性很强的社会交际活动。演讲的信息交流模式往往被视为解释演讲过程的有效手段。从Aristotle到Shannon和Weaver(1949)较早提出的交流模式到O′Hair,Stewart和Rubenstein(2011)、Beebe and Beebe(2012)提出的人际交流模式得出,信息源泉、媒介、接收者、噪音、语境和反馈是交流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根据Lucas(2001)公众演讲交互模式:演讲者对已知信息编码(encode)通过媒介渠道将信息传递给听众,听众对听到的信息进行解码(decode),再将所理解的信息通过媒介反馈给讲话者,在整个过程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单向的,演讲者只是信息的传送者(sender),而听者则扮演着信息接收者的角色(receiver),所传递的信息在两者之间有着共享意义。在信息传递中,演讲者需要具备较强的语言驾驭能力和临场发挥能力。另外,受外界因素干扰,演讲者在台上会出现紧张忘词等现象,此时要迅速做出反应并尽快弥补缺失,以确保演讲的流畅性和完整性。在整个过程中,演讲者要达到控制紧张情绪、适应不同的听众、流畅地表达思想,需要长久的专业训练和自身的努力来达到(Osborn,Osborn和Osborn,1997)。

从演讲的分类来讲,演讲主要分为定题演讲和不定题演讲。定题演讲主题鲜明、目的明确、针对性较强;不定题演讲又分为即席演讲(impromptu speech)和即兴演讲(extemporaneous speech),均要求演讲者根据主题快速组合信息,并用严密的逻辑进行演讲。在演讲专业领域里面,即席演讲并不等于即兴演讲。从命题范围来讲,即席演讲的话题更具广泛性,它可以包括影视佳片、名人名言、谚语俚语等等;而即兴演讲是以目前国内外发生的时事热点问题为主,具有一定的实效性。在准备和演讲的时间上,两者也存在很大差异。即席演讲者拿到演讲话题后一般有两到三分钟的准备时间,然后用五到六分钟的时间演讲;即兴演讲相比即席演讲,它允许演讲者有更多的准备时间,一般为三十分钟,在此时间范围内,演讲者需具备快速查询文献的能力,然后用八到十分钟的时间陈述其演讲内容。在演讲过程中,两者都可以携带笔记或卡片进行演讲。此外,即席演讲中,演讲者只需对命题相关的已知信息进行有逻辑性地重新组合;而即兴演讲者可以借助大量的逻辑证明作为辅助,直接深入地对演讲话题进行论述。由于研究设计中的课时限制,笔者采用的演讲模式为即席演讲。

与演讲不同,口译是一种将感知和理解的信息快速准确解码,并用目的语表达出来的交际行为,是当今社会跨文化交际的一种方式。Nida(1976)曾指出文本的翻译给译者提供了大量的时间理解和修正译文,并且可以获取译文的反馈意见。但是,在交替传译或者同声传译中,由于任务具有及时性和瞬间性的特点,译者不可能有大量时间理解和更正语误。Gile(1997)口译模式是基于认知语言学基础产生的,它包括三个阶段,即解码―记忆―编码。从Gile模式可以推断出来,口译的第一阶段,即听力理解阶段可以分为听音、记忆、笔记和协作,此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译者对所听到的信息进行解码。第二阶段是对解码的信息重新编码的过程,即信息重组,它包括信息回忆、阅读笔记和用目的语产出信息。Gile口译模式的本质在于传递意义,译员的注意力分配、笔记能力和语言产出能力尤为重要。译员在交际过程中,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传送者,且传递模式是双向和同步的。除此之外,译者还充当了演讲者和听者之间协调者的媒介作用。由此可见,口译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译员用目的语再现原语信息时,包含对理解的信息用译语重新组合和表达,即译语的组织架构和有声语言产出。此环节相当于译员发表了一次公众演讲。译员的语言基本素质、语言组织技能和抗紧张情绪等公众演讲技能对口译的产出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分析Lucas(2001)的公众演讲交际模式和Gile(1997)的口译交际过程模式发现,两者在英语语言能力、演讲技能、批判性思维、抗压力能力、笔记依赖程度、信息组织和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许多相似点。笔者将从演讲艺术的角度探讨其对译员口译表达能力的影响,并检测演讲培训能否对口译产出阶段的能力有所提升,以期寻求演讲和口译各自特色的前提下追求最大化效益。

二、研究方法

参加实验的35名受众者为口译短期培训班的成员,培训时间为两个月,培训目的是考取全国翻译资格(水平)考试二级口译资格证书(CATTIⅡ)。口译培训者均为中高级语言学习者,23人获得大学英语六级证书、12人获得英语专业八级证书;其中女性31人、男性4人;所有口译受训者均参加为期八周的演讲课程。由于此前未进行过大量的公共演说技巧培训,因此在培训之前只有很少的受训者可以进行4~6分钟的即席演讲。

在演讲培训开始前和培训结束后,口译培训成员分别回答了一份关于演讲技巧自我评估的五点量表的问卷调查。问卷中1代表此项能力非常低,5代表此项能力非常强。根据文献回顾所得出的结论,演讲技巧自我评估的问卷调查内容包含以下十项能力:英语语言应用能力、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公众演讲技能、即席演讲技能、批判性思维能力、演讲焦虑程度、减少依赖笔记程度、演讲中劝说技巧、组织信息能力和表达能力。

为给准译员提供更多的即席演讲练习机会,避免其过度依赖笔记并缓解焦虑情绪,训练设计主要参考以下几个因素:口译培训大纲、课程时间、培训者的课堂参与程度、内容的输入和输出、以及演讲的准备、练习、演示和评估(Lucas,2008)。口译培训的整个过程中,演讲课程安排每周三节课,每节课一百二十分钟。培训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是主题呈现,主题的选择原则上略高于口译培训者的整体知识水平,以便在规定时间内挑战自己的思维反应敏捷度和在焦虑状态下的抗压能力。主题材料的选择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避免演讲中陈词滥调的原则。培训中后期材料的内容选择要基于培训前期的话题,其难易程度略高于前期材料的难度,这样有助于口译培训者锻炼其理解力,并在原语言知识基础上建构新观点。呈现方式因主题和材料不同而异,主要以录像和短文的形式来呈现。在此过程中,受训者可以通过做笔记或者提问等方式来提高对某个具体话题的理解。第二环节是针对相关话题的提示进行3~5分钟的即席演讲,准备时间为10分钟。即席演讲结束后,其他学生对所听到的演讲进行1分钟批判性总结。即席演讲和批判总结用随机点名的方式进行,这种形式有助于给准译员提供一个演讲练习的真实场景,从而可以锻炼其临场发挥能力和抗压能力。第三环节是根据内容、表达、组织三方面评价演讲内容。内容主要指论证例子与主题的相关性和对已知信息的应用能力;表达主要评估演讲者是否具备清晰的发音、流利的语言表达、适当的目光交流、合适的体态语和讲话的信念等;组织结构主要指演讲是否包含开头、主体和结尾三部分,每部分的主题句和支撑句以及各部分之间是否具有统一性、连贯性和逻辑性。

笔者认为,口译的产出阶段和演讲的过程存在许多相似性,译员的演讲水平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口译的质量。因此,笔者提出的假设为,经过演讲培训,口译员在英语语言综合能力、批判性思维、组织信息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方面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从而有助于学习口译技能并提高口译质量。

三、研究结果和讨论

研究结果证实了研究方法中提出的命题假设,口译培训者的演讲能力和其他九项能力成正比。从图1可以看出,虽然问卷调查中各项标准差存在一些差异,但是被调查对象对问卷调查中大部分项目的汇报数字表明各项指数的平均值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培训和练习,口译学习者在演讲时的焦虑程度有了明显下降。培训前焦虑程度的平均值为(M=2.91,SD=1.326),培训后为(M=1.98,SD=1.706),平均值差为-0.93。数据表明,经过两个月的演讲练习,培训者在演讲时应对焦虑心理的能力有所提升。他们试图寻找各种减压策略使自己在演讲过程中能够灵活应对可能由自身心理原因和外界干扰因素所产生的紧张情绪,此过程和口译中译员需要应对随之而来大量信息的压力是一致的。口译中,译员不仅要听辨讲话者传递的大量信息,而且还要快速准确地把所理解的信息用目的语演讲出来。因此,演讲时焦虑情绪的减弱有助于提高译员的自信心,从而减轻口译过程中译员的压力。

从柱状图标中可以看出培训者的演讲技能明显有所提升,平均值分别为培训前(M=2.74,SD=1.407)和培训后(M=3.49,SD=1.002),平均值差为+0.75。经过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手势语、演讲内容的深度和广度、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程度等方面都有所提升。但是即席演讲能力的提升并非明显,培训前后的平均值分别为:培训前(M=2.35,SD=1.543)和培训后(M=2.48,SD=1.492),平均值差仅为+0.13,差异不显著。究其原因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演讲水平和临场应变能力,演讲话题的设置略高于学生的整体知识水平,话题的难度系数可能增加了学生在即席演讲时的压力,有限的脑容量全部用来记忆或保持新信息并寻找富含逻辑的话语来表达演讲内容。因此,短期培训很难看到即席演讲水平的显著提高。相反,自我评估结果反映了两个月的集训对演讲技能的提升起到了一定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即席演讲对演讲者的反应能力、专业词汇量、知识面、逻辑性等方面的要求略高于已备演讲,在短时期内很难达到质的提升。由于在文献回顾部分讨论了演讲和口译产出阶段的相似之处,所以演讲技能的提升有助于提高译员在口译产出阶段的表达能力。

从演讲技巧自我评估的问卷调查结果看出,参加口译培训者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普遍得以提升,从培训前的平均值(M=3.19,SD=1.154)上升到培训后的平均值(M=3.34,SD=1.082),平均值差为+0.15。平均值的上升幅度并不显著的原因可以理解为,参训人员的英语语言水平已经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均已考取大学英语六级或英语专业八级,是中高级语言学习者,因此经过短期培训很难看到语言水平的显著提高。另外一种解释为,中高级语言学习者在口译学习过程中,更倾向于巩固并加强已获取的语言知识,而不是一味地习得新的语言知识(Lim,2001)。相反,英语语言初级或者中级水平的学习者,经过一段时间培训其语言能力可以有明显提高,因为语言知识的欠缺导致陈述性知识的习得比程序性知识的习得更易获得,但实际上,程序性知识的习得对学生的元语言和元认知培养更为重要。值得注意的是,经过对最小分值的检测发现,问卷调查在此项得分的最低分值为1,说明了此类培训者在语言技能方面的不熟练或者不自信,并不适合担任口译职业,只有那些已经熟练掌握原语和目的语或者具备相当高的双语或多语种能力的语言学习者,才适合于从事口译行业。

问卷调查结果中,减少对笔记的依赖程度有所提高,平均值从之前的(M=2.45,SD=1.501)提高到(M=3.21,SD=1.149),平均值差为+0.76。数据充分表明,演讲中使用笔记的程度逐步减少,也就是说,大脑记忆信息的容量即工作储存器在逐步增大,相应地,第二语言产出信息的能力也会随之增强。所以,演讲训练中教师要培训学生减少对笔记的依赖程度,用脑记完成演讲内容的逻辑构架和新旧信息的记忆和组合,从而锻炼并增强口译中非常重要的一种记忆能力,即短时记忆能力。脱离笔记的演讲练习可以促进学生在口译中尽量不依赖笔记,而主要依靠脑记来达到充分理解话语信息和讲话者含意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信息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十项能力中的提升较为明显,平均值由培训前的(M=2.50,SD=1.489)和(M=2.44,SD=1.510)提高到培训后的(M=3.23,SD=1.141)和(M=3.21,SD=1.149),平均值差分别为+0.73、+0.77。演讲训练要求学生把准备阶段搜集到的所有信息分类汇总,储存在大脑里,然后用英语有逻辑性的表达出来;而点评训练则要求学生用批判性思维过滤所听到的信息,获取与自己思想不一致的内容并提出论点进行说服性演讲。由于前者训练时间较长,因此与演讲相关的信息组织和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较为明显。相反,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劝说能力的提升相对薄弱,其平均值差仅为+0.14和+0.06。事实上,译员在口译时的信息重组能力和表达能力对口译的成败和口译质量的高低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反,批判性思维和劝说能力在口译过程中起微乎其微的作用,因为口译是用目的语将原语重新表达的过程,它不需要译员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原语并加入自己的观点,也不需要说服听众,让听众相信或者批判演讲内容。

四、结语

合格译员都是经过严格培训的公众演说家。研究结果表明,演讲艺术的培训有助于提升译员的口译表达能力;口译是演讲艺术的升华,它是一种再创新行为。口译学习者应清楚地认识到即席演讲对提高口译能力的作用,以及在口译中如何正确恰当地使用演讲策略。因此在口译教学中培养译员的公众演讲技能,可以有效全面地提升其口译的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Beebe S. A., Beebe S. J.. Public Speaking Handbook[M]. New Jersey:Pearson Higher Education Press,2012.

[2]Gile D.. Conference Interpreting as a Cognitive Management Problem [J]. Applied Psychology,1997,(3).

[3]Lim H.. Teaching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lation [J]. 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lation,2001,(3).

[4]Lucas S. E..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7th Edition)[M]. OHIO:McGraw-Hill Education,2001.

[5]Lucas S. E..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10th Edition)[M]. OHIO:McGraw-Hill Education,2008.

[6]Nida E. A.. A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ories of Translation [J]. Translation:Applications and research,1976,(6).

演讲培训总结篇3

[关键词] 英语演讲比赛;培训模式;实践

【中图分类号】 H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008-2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脚步的日趋加快,英语表达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对人才的基本要求,而英语公共演讲能力也越来越成为人们能否成功的重要核心竞争力之一。英语公共演说、答辩、即兴演讲等频频出现在招生面试、招聘、教学竞赛等场合,形式有所不同,但往往是必要环节,这些形式涉及英语演讲能力的方方面面,要求当事人具备良好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缜密的逻辑思维。为了适应新时代社会的要求,高校学生,除了掌握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以外,更应该从与英语演讲相关的培训与训练中有效促进思辨能力、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等综合技能。

近年来由国家教育部、中央电视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以下简称外研社),等单位面向全国举办英语竞赛活动。其中以口语形式为主尤其是英语公共演讲的赛事由于其集挑战性,受众广泛,娱乐性等特点,经过宣传,媒体,网络等报道,在国内外往往产生广泛的影响。对参加赛事的高等学校,院系或学生个人都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与发展作用。

笔者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青海师范大学设立了“大学生英语竞赛与口语培训”项目,为我校学生建立一个长期有效的培训机制以参加国内省内各类英语竞赛。该项目对学生英语素质及英语公共演讲能力的提高都有重大的意义。该培训项目自实施以来,经过项目培训的学生往往在校级和省级比赛中脱颖而出,代表学校和我省参加由中央电视台和外研社举办的部级英语演讲比赛,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使得学校在省内国内的知名度得到提升;同时也为参赛学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另外由于近年来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及教师招聘考试也加入了即兴演讲环节,由此使得英语演讲比赛培训具有了更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二、培训模式的目的、意义和原则

(一)培训模式的目的

探索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选手培训模式旨在设立优秀英语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储备人才库,形成良性循环的培训机制和人才流动选拔机制,以随时准备推荐优秀选手参加省内及国内的各类英语口语类竞赛,改变过去每次英语演讲大赛前临时指派指导教师、临时组织学生参赛、比赛成绩欠佳的多年被动模式,避免国内大赛前临阵磨枪,优秀人才不足的困局。实践证明该培养模式确实为我校学生在全国演讲大赛的表现带来了质的改变。

该培训实践具有长期性,流动性(学生入学,毕业)和前瞻性。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大学生优秀英语口语人才匮乏的问题、同时培养具有思辨能力,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优秀英语人才,并且使英语教学更加切合实际,贴近学校和学生的需要。该培训模式在青海省内为首创,适合以我校为试点,在培训项目成功后可在省内推广。

(二)培训模式的意义

首先,教育部现行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指出: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尽管大多数学生都有说一口流利英语的意愿,却苦于课时少班级人数多等难以突破的障碍,无法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口语训练。除了少数基础好、学习主动性强的学生外,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的口语表达词汇局限、结构松散、内容浅显,从质和量两方面来看,语言运用的深度和广度都没有得到有效的锻炼,从而难有明显的提高。课后由于缺乏语伴,缺少指导,自己主动进行的口语训练计划也难以实施下去。因而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语言应用能力成为语言学习的瓶颈始终难以得到提高。而针对竞赛的口语培训重在信息的交流,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浅层次的口语交流,就某一话题进行挖掘阐述。通过真实的有准备的语言实践和语言输出,英语学习者有机会真正盘活所学的词汇、句法,把消极易忘的语言知识内化为语言技能,从而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另外,国外高校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对于学生提出新鲜的观点一般都是以鼓励为主。为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作为语言教师也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发大脑,养成认真、多角度、多层次深入思考的习惯,苦思多疑,多提问题,并学会推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到演讲实践的语言活动中,要做到吸引听众,就必须有新鲜的见解或有独特的表达方式, 因此有必要提醒学生在准备演讲时避免人云亦云,空发议论,不具体,无例证的思维习惯,在选择话题或表述方式时要有独立性思考。口语培训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组织得体的语言。要提供能够吸引听众注意力的语言材料,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必然要深入思考,发掘新鲜的内容,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要让听众听懂且印象深刻,还需要学生选择合适的语体并对重点信息的适当重复。整个过程都需要积极思考,如对听众的需求分析,内容安排,组织结构等等。这些活动可以帮助学习拓展思维能力、搜索及整合信息的能力及其它在实际工作中有重要价值的各种素质。

(三)培训模式的原则

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的培训模式应遵循英语口语教学的原则。首先,增强学生适应语境的能力,重新激起他们练习口语的积极性,营造综合运用语音的交际环境,鼓励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增强其自信心。在具体的操作中,训练学生在不同语境中对不同话题的反应, 提高学生的英语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判断能力,增加语言练习的机会,提高谈话质量。其次,克服学生知识面相对狭窄的困难,鼓励大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努力增加信息的输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广泛涉足英文报纸、新闻、电视节目等,紧扣时代脉搏,同时又吸取各家之言,拓宽眼界,学习从多方面、多角度看待事物。信息的积累和丰富能够增加学生的谈资,使其有感而发,言之有物, 言之有理。再者, 在不断积累扩大词汇量的同时, 突破纯语言形式的操练, 将词汇运用到具体的语境中, 自行发觉总结词汇的使用规律。并且, 应该进一步了解目标语的文化背景和行为习惯, 努力摆脱母语的思维惯性和表达方式对目标语使用的影响, 尽量采用适合于目的语语境的语言形式。

三、符合现状的培训模式:长期培训+赛前集训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与实践,笔者采用将开设英语公共演讲课与演讲团队集训相结合模式,为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大赛培训人才并取得一定成绩。实践证明:该培训模式是目前适用于我校及我省的有效培训模式。

(一)长期培训:开设英语公共演讲课

英语公共演讲课的设立在青海高校属首创,在全国高校英语教学中也处于探索性阶段。目前国内试开设本课的学校有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等少数高校。笔者在青海师范大学开设“英语公共演讲”的全校公选课,旨在促进我校英语口语教学的长期发展和增加大学生参加英语竞赛的实力。传统的口语教学由于长期只重视语言形式的操练和语境教学的导入流于表面化,造成学生在学习英语多年后仍然开口困难,该课程的设立帮助学生英语口语交流突破基本的会话层面、培养其在公共场合连续发言的能力。培养具备高综合素养的外语人才。如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注重逻辑思维力、组织构架、自信心的培养等。提高了学生社交能力,为学生今后求职打下基础,使我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具备更强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英语公共演讲课是英语口语教学新课型,同时旨在突破传统口语教学单纯语言训练队的模式,在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已扎实的前提下运用语境教学,以培养学生在真实语境中灵活运用语言能力、进行有效交际、成为成功的交流者作为最终训练目标。以2013年为例,选修该课的学生人数达到99人,另有未能选修此课,前来旁听的学生合计人数为106人。学生出勤率较好,在课堂上表现积极,一些学生在完成必要的任务以外,还积极主动地要求在全班演讲,并请老师和同学们给予反馈意见。该课程的设立为我校培养了优秀的外语毕业生人才,也为我省培养了优秀的具有过硬语言能力、胜任多种语境的立体型外语人才。

(二)长期培训: 建立演讲团队

该演讲团队培训对象为全校范围内的优秀英语演讲人才,主要为全国各类英语演讲赛事及教师技能大赛选拔,培养,储备人才。鉴于演讲团队英语授课和培训的性质,对入选学生要求较为严格。学生需要良好的综合素质及出色的英语基础,要求学生至少通过国家公共外语四级考试。在经过自我测评、教师评估等环节后,第一轮入选演讲队的选手应按要求选修或旁听英语公共演讲课。在进行几周教学课后,笔者会通过平时课堂观察和学生表现,第二轮选拔优秀学生进入演讲大赛集训团队,该团队成员人数固定在5-6名,实行末尾淘汰制。以每周二次实践课的形式授课,上课期间采取高强度、反复操练、定期内部比赛的模式,在全国演讲比赛前三到四个月确定最终的2-3名种子选手,再进行赛前突击培训。

(三)赛前集训

赛前集训即为比赛前三到四个月对种子选手进行的强化训练。培训主要分为单独培训与团体培训两种方式。单独培训即根据每个参赛选手的特点,指导教师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为选手量身定做赛前准备进度、听说读写任务及与指导教师赛前演练时间。团体培训即请各位种子选手到场,根据比赛流程模拟比赛,各选手参加每一环节并在每一比赛环节结束后互相点评,最后由指导教师总结点评,团体培训的目的为集思广益,共同成长。两种培训模式结合,使赛前培训的节奏紧张有序、选手能合理安排赛前宝贵时间。实践证明该模式效果良好,帮助选手从容应战并且捷报频传。

四、培训模式的应用与实践

(一)课堂应用与实践

近年来笔者为青海师范大学在校本科生开设英语公共演讲公选课,具体操作如下:本人在青海师范大学外语系担任专业课的任教,同时担任英语公共演讲课的教学。公共演讲课程是面向全校的公共选修课。主要教材是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同时应用的其他教材有:《英语演讲选评100篇》、《英语演讲实训指南》和《英语演讲比赛参赛指南》。此课程主要由两种形式组成,一种教学课,一种实践课。公共演讲的教学课是这样进行的:开始上课时,请学生就上次布置的演讲题目进行有准备的主题演讲,教师及同学给予点评和反馈,内容包括语言特色、礼仪知识,着装要求等知识。上课开始向学生发放讲义,这部分内容主要来自于课本和补充材料,目的是为学生演讲准备和演讲技巧提供基本指导。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演讲范例(主要来自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和《英语演讲选评100篇》两书的配套光盘),进一步为学生解释讲义内容要点。教师以双向交流的形式与学生对观看的演讲视频进行点评、并介绍与之有关的演讲技巧,如身体语言、语言表达等。教师布置即兴演讲题目,请学生就题目准备两分钟后上台来演讲,教师做总结性点评。

(二)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应用与实践

这种以上教学课为基本形式,辅助以团队集训并层层选拔的比赛选手培训教学模式,在近几年内为我校培养了多名优秀的演讲大赛参赛选手。未能入选集训队的同学也在课堂上表现出了对英语公共演讲的极大热情,并且以优秀选手为榜样,激励自己更加勤奋地学习。该培训模式成功地将我校学生推向全省乃至全国的英语演讲舞台,历年来青海师范大学学生在英语演讲大赛中屡屡获得省级一等奖及二等奖,并分别在全国英语演讲大赛中分别取得了全国一等奖、二等奖及三等奖的好成绩。笔者也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全国二等奖的成绩。该培训模式的实践和对学生的培养在全国英语竞技舞台上大大提高了青海师范大学的知名度,提升了青海省英语口语教学的形象。同时我们培养的参赛学生在毕业后的就业竞争中,常以良好的综合素质为自己争取到好的工作,历届获奖选手纷纷以自身过硬的综合素质在国家公务员考试和全省教师招聘考试中名列前茅,目前均就职于自己热爱的工作岗位。

五、结语

总之,“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和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自创办以来,已成为两项全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英语演讲赛事,也成为竞争最为激烈的英语能力大赛。而在全国范围内,我省的学生起点较低,从资讯、能力、学习外语环境方面与省外学生有差距,在全国大赛中很快显露出不足。由此培养并提高大学生英语演讲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应变能力,不断完善并实践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选手培训模式,力争我们的选手在全国比赛中取得越来越好的成绩将是一个长期且极具意义的目标。

参考文献:

[1]Lucas,S.E. 2010 The art of Public Speaking (10th Ed) [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李少红.论大学生英语口语技能的多途径培养[J].丽水学院学报,2008,(8).

[3]宿玉荣.英语演讲比赛参赛指南[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演讲培训总结篇4

——金字塔式培训

(一)活动目的:

为了加强我系心理辅导站干事队伍建设,提高干事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明确心理辅导站各部门的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工作要求,发挥每个部门应有的作用,力求将他们培养成能说会写的人才,同时加强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为今后部门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培训时间:2013年10月20号-11月20号

(三)培训对象:心理辅导站全体干事、干部

(四)培训具体内容:

一、副站长培训:

技术类:

1、视频的制作和一些特效设计

2、对活动的创意和包装能力(思维导图,活动创意讲座及实践)

社交类:

3、到一些大场合锻炼一下自己的应变和表达能力(大型的晚会,去推销产品)

4、企业管理和规划能力(去大公司了解公司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方式)

5、如何让自己的团队有信仰有理念,以及如何提高下属的执行力(商界管理层讲座)

二、部长培训:

技术类:

1、精美的PPT和视频的制作(宣传,包装活动)

2、策划和总结的标准格式(材料整理与存档)

社交类:

1、管理团队及领导能力(管理团队,提高团队的执行力)

2、演讲与口才(表达及沟通能力)

3、与人交往的心理学

三、干事培训:(团队名称待定)

技术类:

1、ppt等基本技能学习

培训内容:由电子系PPT较好的学姐学长为心理辅导站全体干事进行讲解,技能展示以及对干事进行教学和考核。旨在增加各个部门干事的综合能力,由策划部普及到心理辅导站全体。

时间:10月27号

地点:待定

2、活动策划策划能力

培训内容:如何撰写活动策划、活动中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策划书应当怎么写、语言和格式规范是怎么样的、一份好的策划书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这些中文系同学会为我们的干事逐一讲解。

社交类:

3、礼仪与沟通

培训内容:

时间:11月7号

地点:待定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必然要与许多人交往,也要去很多不同的场合,掌握一定的礼仪可以让你在这些场合里应付自如,不至于失礼,让别人对你另眼想看。

另外,礼仪有沟通作用、协调作用、维护作用、教育作用。礼仪在人与人之间有“桥梁”的作用,交往双方的感情才能得到沟通,从而人们之间的交往得以成功,进而人们从事的各种事业得以发展。

因此我们邀请了老师来为我们教授平时个交际礼仪与沟通。

时间:11月13号

地点:待定

4、演讲与口才

培训内容:本次培训主要分两块进行,第一是公众演讲,二是公关培训。演讲意在加强干事的说话能力,希望干事们能更加流畅,完美地自我表达,给予敢于在人前说话的勇气。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与表达的结合能力,更能学会如何说对话、如何说好话、如何让说话成为一门艺术。这些我们将会请中文系的学长来为我们传道授业解惑。

时间:11月17号

地点:待定

5、培训总结交流会议

活动时间:11月20号

活动对象:电子系心理辅导站全体人员

活动地点:待定

前期安排:

策划部郑雪白:准备大会有关内容、ppt等

综合部陈伟镇:场地的申请

策划部陈彬彬:与综合部一起做好教室的布置,并安排好各部门的位置

综合部张康宇:买好水以及相关食品

综合部黄旭华:认真彩排好节目,并负责做好前期干事的到会通知

活动流程:

1)主持人(王晶)开场白,大会开始

2)心理辅导站副站长对近期培训进行总结

3)每组一个干事进行100秒总结演讲

4)干事交流

5)策划部分发食品

6)文娱节目表演开始——各部门表演节目(顺序:策划部、综合部)

7)游戏

8)根据评分,评出每组的成绩并颁奖

9)主持人最后总结并宣布散会

(五)活动作业:

1、在本次干训会开始前,对心理辅导站各部门干事进行打乱重新分组,总共分为三组,分组,每组配备两个部长指导该组活动,每组组员由抽签获得,组长组内选定。

2、每次培训完后都会给每组布置任务,最后交给心理辅导站副站长评定,评出一二名,表现好则给予现金奖励。

3、每次培训做好签到工作,如遇特殊情况必须向其部门部长请假。

(六)活动经费预算:

1、讲课学长学姐的水 20元

2、互动策划材料的打印复印(内容:活动策划、字体标准格式),每组一份

20元

3、最后座谈会饮料纸杯零食等 250元

总计:290元

购物交给综合部负责

活动安排表的具体内容待定

共青团闽江学院

演讲培训总结篇5

窍门一:巧用课前三分钟

大部分学校的作息时间表都是这样安排的:课前有个小预备,中间间隔3分钟。老师可以利用这段时间,组织学生讲讲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成语和故事,也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积累的学习成果,我一般是按座位轮流让学生上台展示,时间一般控制在三分钟内,最长不超过五分钟。这样做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当众演讲的表达能力,还能增加学生的成就感。无论是讲的学生,还是听的同学,都会有较大收获。

窍门二:巧用课堂提问

每节课,我们语文老师总要围绕课堂教学,设计几个有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回答。我们可以利用课堂答问的环节,训练学生当众演讲的能力。回答问题时要求学生把事情阐述清楚,语言连贯。我在讲授《假如》这篇课文时,就用“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会 ”来训练学生说话,强调学生说好“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会……”,对于学生说成“我会……”的时候,让学生重说。这样做达到了让学生养成把语句表达清楚的习惯目的。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总是和语言分不开的,巧妙的课堂提问给学生提供了训练当众演讲能力和张扬个性的一种契机。

窍门三:巧用晨读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早晨是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老师可以抓住晨读时间训练学生说话。晨读,一来可以训练自己说话的条理性,说话语无伦次当然不好,结结巴巴就更是费劲,谁都不愿与说话不利索的人交流;二来可以训练自己对语言的领悟能力。肢体语言如果跟内容搭配不合理的话,会让听众感觉滑稽可笑的,因此语感的培养应从平时抓起。三来可以培养自己纯正的感情,即“养气”,孟子说过:“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古希腊著名演说家德摩斯梯尼,就是每天早上起来,爬上高山,口含石子,呼喊练习,终于让自己由口吃者成为口若悬河,辩驳纵横的演说家。当然,晨读训练演讲能力,也贵在持之以恒,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做法,是不能训练出效果的。

窍门四:巧用演讲主题

由于演讲一定要伴随大脑的思维过程,所以在进行演讲训练时,主题必须先行确定,好让学生有备而讲,才不至于因为把握不住主旨而导致信心不足。演讲的主题就决定了演讲的内容,而演讲内容的确定直接关系到演讲的效果。当众演讲,就要考虑听众的需要,从实际出发来选择事例。针对演讲主题,要让学生从网上、书籍杂志上,收集一些大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做到有的放矢。如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华诞和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我们学校“歌颂我的祖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在演讲前,我要求学生自己去选择符合他们实际的、普遍关心的一种行为或精神来进行演讲,学生们选择了为四川地震受灾的学生捐款的事例、观看神五、神六升空的事例、2008年在电视机前观看北京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顽强拼搏的事例,这些学生自己亲眼看到的事例大大的提高了学生演讲的兴趣,学生在演讲的时候声情并茂,激起了听众的共鸣,演讲效果相当好。所以巧用主题,能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对演讲的激情。

窍门五:巧用肢体语言

“演讲”顾名思义,不光讲还要演,听众在听的同时也在看。听众要看的是一个有感情、有激情的演讲人,只有这样的演讲者才能去感染听众,抓住听众的“心”。适当的肢体语言来辅助演讲,丰富多样又适当的手势或姿态,不仅能抓住听众的“心”,而且还能吸引听众的注意力,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在培训的过程中就抓住表情、站姿、手势这三个方面来训练学生。在表情中尤为重要的是眼神。演讲者的眼神要能牢牢地吸引住所有听众,眼睛不可以游移不定,所以我要求学生每天早起,眼睛目视前方每次三分钟,每天十次,直至学生的眼神自然地平直向前,达到最后一排观众。在演讲中演讲者的站姿很重要,站姿不好会给听众留下不好的印象。在训练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姿势优美,我要求学生每天脚跟贴墙站立半小时。这样坚持训练了一个月,学生自然而然的站在台上像棵小松树一样精神抖擞。手势的运用可以是单手,可以双手同时进行,表达激烈的时候,还可以用拳头。这些都没有机械的规定。但是在手势的使用过程中我强调学生注意三点:胳膊不要伸得过直,以免僵板;手指不宜弯曲,以免拙笨;手势运用要和它所配合的那句话同始同终,不能貌似而神离。

演讲培训总结篇6

【关键词】迷你课 岗前集中培训 新教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5C-0138-03

一、高职院校新教师培训开展情况

随着高职院校办学规模的迅速扩大,教师队伍的建设跟不上这一变化,成为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虽然招入一些新人,但若不能进行有效的授课技能培训,仍然不能缓解这一矛盾。鉴于此,近年来各高职院校成立了教师发展中心,中心的首要任务就是如何在短期内,通过强化训练培训教师,使其具备最基本的授课能力,助其形成必要的授课信心和明确今后的教学工作努力方向。但因没有形成一套有效的教师岗前培训模式,有些学校的新教师培训流于形式,或者针对性不强,或者实践性不强,或者新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参与度不高,达不到预期效果,在一些教学环节没有形成固定的思维和良好的意识,以至于新教师进入教室因紧张而不知所措。

二、“迷你课”概述

欧美在新教师岗前集中培训模式(pre-service centralized training pattern)中主要采用微格教学((Micro teaching)方式培训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微格教学由斯坦福大学的布什和欧伦等人于1963年创导开发,用来培训教师课堂教学技能。随后,英国新犹斯脱大学和德国慕尼黑大学、日本的京都教育大学相继开展微格教学研究,作为教学技能的训练方式,用于职前与在职教师的教学技能的训练,并建立相应的微格教室,开展高等师范院校的教学见习与教学实习的微格训练。

“迷你课”(Mini Lession)是教师岗前集中培训模式的主体部分,是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特点从微格教学改进而来的,特点是小而全。其与微格教学培训的实质一样,将复杂的课堂教学分解为比较简单的小型教学,通过一个信息化控制训导系统,使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个特定的教学行为,在实践的过程中对高等教育教学理论有更直观的认识,通过反复的演练,发现和纠正一些不良的教学行为,从而提高教师基本教学技能,消除初上讲台的拘束感和恐惧感,增强从教信心。与微格教学培训不同的是,以“迷你课”为主体的岗前集中培训模式是针对高等教育教学的特点,从内容、实施流程、评价反馈方面设计教学技能培训模式,另外,还通过各种手段,额外地将教师素质拓展有机地融入反馈环节中,与基本教学技能培训相得益彰。

“迷你课”作为小型教学,只有10分钟的时间。其模式由6个环节构成,简称BOPPPS模式,详见表1。

“迷你课”时间上可划分三个时期:在前期做一些铺垫工作,由前三个环节组成;在中期开展参与式教学,既是重点也是难点,由第四环节组成;在后期进行教学效果检验和总结,与前期内容呼应,由后两个环节组成。

三、“迷你课”在岗前集中培训中的应用

本文从“迷你课”角色扮演、“迷你课”环境营造、“迷你课”演练准备、“迷你课”演练轮训、“迷你课”演练反馈五个方面阐述“迷你课”在岗前集中培训中的应用。

(一)“迷你课”角色扮演。“迷你课”演练中的角色分三类:一是训导者及训导者助理。训导者负责“迷你课”相关概念的讲解和“迷你课”示范,训导助理负责培训环境布置、录像、“迷你课”演练时间提醒。二是演练者。在特定培训环境里,以教师身份演练“迷你课”教学各个环节。三是学生扮演者。在特定的培训环境里,扮演学生角色,配合演练者参与教学活动。一名培训学员在培训期间交替扮演教师和学生角色,分别从授课者、学习者不同的视角体验“迷你课”教学的各个环节。

(二)“迷你课”环境营造。恰当的培训环境布置,可以营造出利于培训的气氛。做法灵活多样。比如,将彩色贴纸、条幅上墙,用各种颜色的水性笔写上一些朗朗上口的短语,内容基本上是与培训相关的教学理念、人生格言等,这些都是事先布置的。学员到场后,也可以参与部分培训环境的布置,选取自己喜欢的颜色笔,写一些个人喜欢的格言激励和警醒自己,在立体三角座牌上写自己的名字摆放在本人的座位前。这样的环境布置可时时提醒学员该用什么情绪参与集中强化培训,有助于学员快速进入高强度培训状态。

(三)“迷你课”集中培训整体时间安排。从注意力和持久力、承受培训压力强度考虑,以“迷你课”为主体的集中强化培训时间定为3天比较合适,毫无从教经历的新教师可适当多参加几次。在每次的培训中每位学员需经历三轮“迷你课”演练,每经历一轮演练都可以通过反思有新的体会和认识。参考表2结合实际情况编制安排表。

每次的“迷你课”演练轮训之前,均安排理论知识讲授。

时段一为准备期,划分的时间相对多些,由训导者给学员做三方面的与“迷你课”演练相关的基础知识铺垫:一是认识“迷你课”,重点是BOPPPS模式认识,讲解“迷你课”在培训中的作用和演练流程,如何选题和根据选题写教案和制作课件,如何做“迷你课”反馈;二是认识BOPPPS模式,通过“迷你课”示范,更直观地了解“迷你课”演练流程核心――BOPPPS模式,了解其中的各个环节的作用以及如何衔接形成整体;三是了解相关现代教学理论知识,主要是BOPPPS模式中的各个环节涉及相关教学理论知识,比如,参与式教学中的建构主义的教学观念、学习者六种需要、学习过程、教学方法对学习效果的直接影响、参与程度等方面的主题讲解。这三方面内容可交叉安排培训,目的是让每位学员能顺利地完成随后的“迷你课”演练,在多次反复的“迷你课”演练中对相关的教学理论有更深入理解,并与他人共享体会。

在时段三、四的两轮“迷你课”演练之前还会各安排30分钟左右的相关教学理论讲解,目的是引导学员在“迷你课”演练之后结合教学理论进行针对性的反思,形成评价和反馈。

时段五的总结以学员为主,根据自身“迷你课”强化培训实践和体会,选取一张明信片,借题发挥,回归到总结内容上。该方法对训练学员的发散思维能力非常有效,是本培训模式创新点。

评价及反馈几乎贯穿整个强化培训过程中,目的是通过不断的反思,领悟现代教学理念的精髓,提高教学基本技能水平。这一培训手段视为素质拓展培训,训练学员的发散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四)“迷你课”演练轮训。每位学员在“迷你课”集中强化培训中需完成三次“迷你课”演练,每次轮训时间为20分钟,其中,10分钟准备,10分钟“迷你课”演练。

10分钟准备内容:一是教学环境的布置,比如道具、白板、电脑、课件等;二是培训环境的布置,比如录像机、计时器等。

10分钟“迷你课”演练:其他学员扮演学习者参与演练者设计的互动教学。训导者助理负责录像、计时、时间点提醒,时间到则停止演练。采用固定套路演练“迷你课”的各个教学环节,在反复演练的过程中,改掉一些不良习惯,同时形成一些具有现代教学思想的行为习惯。难点在于参与式教学环节,主要体现在:如何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学习者参与;如何把控时间与参与程度和参与面的平衡点。

(五)“迷你课”演练后的反馈。“迷你课”演练轮训之后需反馈及总结,大约需20分钟。反馈流程大致是:

10分钟一对一问题提出及反馈。训导者将演练者带离现场,训导者口头提出问题及反馈,演练者回答问题并接受反馈。而此时,其他学员边看录像边撰写书面反馈。此环节重点在于通过思想碰撞,训导者、演练者、学生扮演者三方互不影响地形成反馈,保证反馈的独立性。

10分钟汇集反馈及总结。在训导者的引导下,演练者书面反馈,老师点评总结,最后是训导者、其他学生扮演者的书面反馈,演练者汇集各方反馈。

反馈形式多样,可以是以下形式之一或两种形式的组合。形式一:表格反馈,填写事先准备好的表格,回答其中提问,反馈问题相对集中,易于把控,占用时间少些。但形式比较中规中矩,给学员发挥的空间少些。形式二:绘图反馈,把自己的反馈体现在图画之中,形式比较新颖有趣,可以调节气氛,但反思点容易分散,反馈内容可能受制于自身的绘画能力,占用时间较多。可以与形式一结合使用。形式三:道具反馈,比如,选取一张明信片,关联其中的图案到反馈内容中。形式既新颖又有挑战性,从活动可观测到学员的发散思维强弱情况。局限性与形式二类似。此形式一般用在培训最后时段的总结中。

每次的“迷你课”轮训和反馈,大约需要40分钟。图1为40分钟内“迷你课”演练及反馈环节各个角色活动示意图。

四、结语

从“迷你课”开展的过程看,其具备了时代性、从属性、训导性、技术性、实践性、广泛性,很适合作为目前教师发展中心培训模式主体部分“迷你课”可以避免传统培训模式中的种种弊端,短期内促成新教师形成基本的授课能力,前提是组织者和学员必须对“迷你课”演练有正确的认识。

(一)在实际教学中灵活运用培训所学。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迷你课”演练犹如武术演练,平时练习套路,(下转第162页)(上接第139页)目的是触及现代教学精髓,并形成定式思维和行为习惯,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下意识地完成平时练习的动作,迅速地做出准确的判断及合理的反应。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完全按套路走,必须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和变化,方可得法。

(二)培训之后需以其他后续工作为辅助。以“迷你课演练”为主体的岗前集中培训仅仅是教师发展中心对新教师提供职业发展支持的开始,后续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比如,在经历岗前集中培训之后,教师发展中心还会根据培训期间学员的表现记录开展跟踪服务,通过各种渠道观察新教师记录在案的问题是否解决了,定期与新教师座谈,了解新教师在实践过程中有什么疑惑和需要提供帮助的地方,及时伸出温暖之手。

(三)教学技能提高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基础积攒涉及个人涵养和职业素质,所以无论是在集训期间还是在平时,在训练教学技能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提高说和写的表达能力,形成教师应当具备的发散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宣桂鑫.德国的微格教学[J].北京: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5(5)

[2]孟宪凯,李涛.中国微格教学20年[J].北京: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9)

[3]马成杰.微格教学的基本特征[J].北京:北京教育学院学报,1996(1)

演讲培训总结篇7

表演与口才训练的好处

好处1、学语言、养气质、壮胆量、练自信、好口才、提作文、敏思维。让您的孩子自信聪明,能说会讲,出类拔萃、精神抖擞、神采飞扬。

好处2、在学习中还可以纠正孩子不正确的读音与语音,规范普通话。

好处3、提高语言表达力和组织能力;为孩子提供锻炼和实践机会,使他们消除胆怯心理。

好处4、帮助孩子学会用体态用语来辅助语言。

好处5、培养孩子具有初步的舞台表演意识

好处6、学习演讲、主持,体会用语言表述韵律、节奏、语音、语气变化表现不同情绪。

总结:从小培养孩子具有想说、敢说、爱说、能说、会说的好口才语言表演人才。

小孩学口才的好处

众所皆知,所有出色的学生必须具备特点:好的学习成绩和出色的综合素质。而口才正是一个学生综合能力的反映。所以,近年来口才已经在各行业被作为考核的一个标准。

现代社会与口才 -- 现在早已不是鸡犬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封建时代,现代社会是高度信息化、知识化的社会,信息传递的一种重要形式就是口语表达,可以说,没有口才的人将不能适应飞速发展的时代。

口才与人才 -- 现在有句流行的名言:是人才未必有口才,而有口才者肯定是人才!有位伟大的诗人说过:语言是人的力量的统帅。而今,说话、演讲的能力已经成为现代人必须具有的重要能力,如果你要立志成才,那就应该从小努力培养自己这方面的素质。

口才与交际 -- 人总是要不断地接触新人,结交朋友,在人际交往中,有口才的人总是处处受到欢迎。口才在交际中的作用不胜枚举,大的如国际间外交对话,可以把残酷的战争化在谈判桌上;小的如面对人与人的纠纷。一番劝解,就可熄灭 战火 ,和解关系。我国古代有这样的结论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也可误国 ,充分说明口才在交际中作用重大。

口才与思维 -- 教育专家常说这样的话: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能说会道的人一般都头脑聪慧,思维敏捷。口才与思维的训练是相互促进的,要使自己更聪明,应多多训练自已的口头表达能力。

孩子有必要学口才吗

口才也许不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完全可以成为一个人成功的充分条件,因为当今社会,有口才的人必定是人才。所以,孩子在儿童时期适时地接收口才培训,将对他们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

1.口才培训可以锻炼孩子的公众表达能力。

2.口才培训可以培养孩子的交际意识,提高孩子的交际能力。

3.口才培训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口语表达习惯。

4.口才培训可以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5.口才培训可以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

总之,近到升学面试,远到面试上岗,孩子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脱颖而出,口才已成为一件不可或缺的武器。

学口才的好处

1.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三分钟课前演讲活动,是学生在课上的一种有组织的活动,是一种表现个人能力,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的尝试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是配角,是指导者、是听众,或者说是导演,学生是主角、演讲者、演员,虽是短短的三分钟,但他们要把一个故事、一个成语或一句名言完整地准确地表达出来,需要课前充分的准备活动:查找资料、组织文字、熟记于心等,因此,课前演讲是系统而行之有效的口语训练。

2.有利于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

演讲培训总结篇8

张居琨创业不久,运营着一家管理咨询公司。他现在每周至少要面对一二百人演讲一次,偶尔场面也能大到七八百人。他曾经以为,声音洪亮就能引起听众的兴趣,也显得自己很自信。但他想错了,事实上,他的演讲就像他的板寸一样,给人留下的印象过于强硬。

他开始反思,观察其他人的演讲,看相关书籍,但都不解决问题。这时他遇到了李婧,并决定跟李婧学学怎么演讲。

荷兰软技能及领导力培训公司思腾在2007年进入中国,并将演讲技能作为软技能培训中的一部分引入这个国家。李婧是这家公司中国区首席演讲教练。当年她在英国读完计算机硕士学位后,自思IT业并不合适自己,喜欢与人沟通的她,转型成了职业讲师。同国外知名演讲教练一样,她接受过专业的演讲培训,并获得过不少演讲比赛奖项。

思腾中国培训室采光良好,墙壁被刷成了明快的浅绿色,壁上挂着两块移动白板,室内没有固定的桌椅板凳,浸透着自由、活跃和开放的理念,这让张居琨感觉很好。

张居琨对培训效果没有提具体要求。李婧正对着他坐了下来,看着他,张居琨无意识地歪着头,也看着李婧,那意思是,看看你到底要讲什么。

李婧的第一个问题还是问张:“你希望达到什么效果?”

“希望别人听完演讲能记住我,觉得我是个智慧型的人,亲切,让别人感觉到关注和关心。”张居琨坐直了身子。

明晰目标是每个客户开始接受辅导的第一步。之后,客户要做一个事先准备好的三分钟讲话。张把演讲环境设定为一次企业家论坛,面对几十位陌生的企业家,他要介绍自己和公司一这是他经常要面对的状况。

“我叫……我们公司是……我们做……谢谢大家!”讲话结束,没有大差错,可李婧连他的名字都没记清,更别提公司的业务。他把说话仅仅当成任务了,能指望在听众这里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呢?

但张居琨在李婧的学员中还算是中等水平。他敢讲,不抵触,但他只是为了讲而讲,没有真正的和观众建立交互关系,这是很多人在演讲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尤其在技术人员中更是如此。张的优点是自己准备好了要提高,所以进步会很快。在对张居琨的表现充分肯定后,李婧请他说出自己的优点和可以改进的地方。如果时间充裕,她还会给他回放上一段演讲的录像,让他从第三人的角度审视自己。

正式的讲解从一组数据开始。研究显示,在交流中,肢体语言给人留下的印象占55%,声音占38%,剩下只有7%是演讲内容。肢体和声音这些非语言行为,表现出的更多是人的态度。当非语言和语言信息相匹配的时候,感染力才是最大的。

“你身体表现得不太自然,有点紧张。说‘很高兴见到大家’的时候你要把喜悦表现出来。站立时重心要稳稳地放在正中才能给人可靠的印象。”在提出意见并形象地演示之后,李婧让张再来一遍。

他开始再一次演讲。

“太棒了!注意停顿。语速放慢的时候,信息才能更有效地传递。”

“调动肢体。”

“再来一遍。”

第三遍了。

“面对大家,不要侧身。用提问的方式让大家感觉到在跟你互动,尤其是在开场的时候使用这种技巧更高效。再来一遍。”

第四遍了。

“提问之后留一点时间给大家思考。告诉别人能从你这里得到什么比说你能提供什么更好。重复的肢体动作会让人感觉疲劳。再来一遍。”

“很好!你可以在讲话结束前来一点小总结。重复最重要的信息。最后一遍。”

连续多次的尝试,每次尝试后都由张居琨先评价自己的优点和改进点,李婧补充和总结,再根据这些点进行调整。

李婧说,一个人在演讲时,手势、动作并不是特定的,教练不会说“你的手一定要打开”,“眼睛一定要看着哪里”,而是先让演讲者感觉到自己与自己说的话之间有连接,再把这种感染力传播出去。作为观察者,教练会提示学员紧张时搓手、向后移动等演讲者自己意识不到的动作存在的问题,也让学员在录像中看到。教练的作用主要是引导、提醒,告诉学员一些普适的知识。

两个小时的辅导结束后,张居琨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他不仅清楚、有效地传递了信息,有了气场、亲和力,有了和听众的互动,并形成了一定的演讲风格。

“企业家做事最重要的就是与人沟通,现在我能体会到演讲给人带来的快乐。我现在把平时与人聊天都看成是自己的一次小型演讲。”张居琨对本刊记者说。

陈晖(化名)与张居琨存在同样的困扰。她是一家跨国公司的高管,干练、专业、思维清晰。平时看她谈笑风生的人,根本无法相信当她在会议上发言时竟然会瑟瑟发抖,语无伦次。这直接影响了她的晋升。上司几次考虑让她升职,都因她在公众场合讲话的表现不佳而作罢。陈晖说,她对公众演讲的极度恐惧,来自于小学时她父亲对她说的一句话:“人一多你就不会说话。”这句话带给她的伤害萦绕了她近30年,年龄越大她越觉得自己丢人,恐慌的表现也就越明显。她讲话时,一旦有人提问,她就会觉得自己没有讲好。

陈晖的职位高于一起来受训的同事,她知道这个问题带给她的影响她必须尽力消除。李婧带动整个小组的人帮她建立信心,驳斥演讲者对自己的固有观念。三天培训结束时,陈晖不再紧张,也不介意听众的提问。“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我死不了,怕什么呀!”陈晖认为自己已经突破了心理障碍。

在全球范围内,不少人存在演讲障碍。阿赫是生长在瑞士的巴基斯坦人,没有人愿意跟他讲话,因为他的吞音非常严重,太紧张时还会口吃,听起来太累人。进入培训教室时他坚信自己不可能改变。这种负面心理也是在大家的鼓励中一点点减淡。李婧让他一点点放慢语速,纠正发音,逐词朗读,后来他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

过于自信有时也是障碍。澳大利亚TED上有一段关于狂犬病的三分钟视频,演讲者是澳大利亚辉瑞动物用品事业部经理Charmine。在辉瑞泰国公司任职时,她曾与同事们一起接受过李婧的培训。作为科学家,她自信、逻辑性强、理性、大脑运转迅速,这也使她沉浸于自己的讲话内容里,高语速不停顿地说话,让听众不知所云。三天的培训结束后,她的语速降到了让人可以接受的程度,有语气和停顿,并学会少讲道理,多讲故事的演讲技巧。

在距离自己在TED上演讲还有13天的时候,Charmine用邮件给李婧发送了自己的演讲录音,并决定要带着自己的宠物狗上台。经过33封邮件往来、4次录音和讲稿的调整,以及最后一次视频模拟,charmine成功地完成了一次有趣的电视演说。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