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写实艺术论文8篇

时间:2023-01-19 12:31:51

写实艺术论文

写实艺术论文篇1

关键词:写实;现实;实践;个性培养

中图分类号: 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055-01

一、“现实主义”与写实油画

现实主义是19世纪法国的一种社会思潮,也是一种美术思潮。其代表人物为库尔贝、卢梭、柯罗、米勒等,他们的艺术实践及旷世之作撑起了现实主义的文化星空。写实主义提出的要反映当代真实生活,可以回溯到被称为新古典主义的大卫,如果追溯得更远,可以定格在西班牙画派(以委拉斯开兹为代表)和荷兰画派(以伦勃朗为代表),当然,那只是就“写实”而言,其中没有继承关系。其中库尔贝的《画室》和《奥尔南的葬礼》无疑是他的重要作品。影响深远的大师更是甚多,其主将卢梭以诗人的气质抒发大自然的生气,令观赏者与他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生命。他的《巴比松附近的橡树》,《树边的牧场》,《冬季森林的日落》等可以看出。柯罗忠诚于大自然,直言“我的一生只对她忠诚,永不变心”。米勒出身于农民家族,善于从农民的真实生活中发现美,在他的笔下经常出现的是疲惫穷困、终日辛劳的劳动者。他的《播种者》,《晚钟》和《倚锄的农夫》……现实主义立足写实,入木三分,爱憎分明,一路锐气,反映了19世纪中叶的社会现实、艺术家对社会矛盾的关注和对新的创作原则的执著追求。

在现实主义之后,尽管各种艺术流派纷呈,写实手法及其艺术创作方法仍有发展,只是发展形式有所不同。写实不是唯一的手法,而是常用的手法,它和其他艺术手法如象征、寓意、变形、夸张等一样,本身不能决定艺术品价值的高低,决定一件艺术品价值的是它们反映生活的深度。写实是写实油画的艺术手法,但写实油画比写实有更深刻的内涵。写实油画从写实主义的“历史深处”走来,但写实油画不能等同于写实主义。库尔贝是写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关于“现实主义”与写实油画问题,有着很大的思维空间。

二、关于中国当实油画的两点思考

(一)从艺术发生论的视角,理解“写实”是一种基本的绘画方式。艺术发生论告诉我们,艺术不能失缺对象,艺术思维有感而发,艺术方法从实践经验而来,艺术手法首先得益于具象及其联想,艺术发生具有客观性和实践性。依据艺术发生论,油画中的“写实”与客观对象紧密相连,其哲学认识、逻辑起点、文化特征、艺术手法和方法都与社会生活、自然客体、精神世界息息相通。在筹备“精神与品格――中国当实油画研究展”的过程中,我曾在上海松江向靳尚谊先生讨教过油画中的写实问题。他明快地说“写实是一种创作方法,也是一种艺术手法”其实,把创作方法和艺术手法集于一身,也可以说“写实”是一种基本的绘画方式。

(二)从艺术方法论的高度,阐述写实油画并不排斥“精神品格”。从艺术技法、艺术方法、论艺术方法到艺术方法论,是个整体结构,在艺术方法论的层面上,涉及艺术哲学、艺术精神与艺术品格。“精神与品格――中国当实油画研究展”在选择中国当实油画的精品力作时,显然强调精神与品格的追求。艺术的创作方法是见精神品格的,在具体的作品中,作品的艺术手法也与精神品格浑然一体。有的学者指出,应力戒把“现实主义”或“写实主义”绘画说成是一种缺乏创造理想也无需情感冲动,只会如实“模仿”自然的手艺。其实,无论写实、写意、表现、象征抑或具象还是抽象,样式本身并无高下新旧之别,论画仅仅以“形似”或仅仅以“形不似”,一样都是“见于儿童邻”的。

(三)从艺术意象论的命题,探索写实油画的“诗化”。艺术意象论研究艺术的意象转换,寻觅柔润,追求和谐,表达象征,融入浪漫,抒感,凸显韵味。写实油画的意象化是个值得探讨的议题,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表达为写实油画的“诗化”。在这次展览中,詹先生的《雪域高原》成功地塑造了藏女英姿,画中白雪皑皑,阳光灿灿,马蹄声声,真情切切。他自己也坦言:我欣赏中国画中“以形写神”、“以神写形”、“形神兼备”的主客观相统一的原则。我作品中的形象看来真实而具体,但它是经过同类形象有选择的概括创造,是以“神”再造过的形象了。

在中国当实油画的文化演绎中,尚可探讨“从艺术演进论的立论,把握写实油画的时代精神”。还需指出的是:不能狭义地理解“写实油画”,艺术家在进行写实油画的创作时,其过程是丰富多彩的。对于“写实油画”这个复杂的命题,并非概要的阐述能够胜任。在“写实油画”发展里程的延续中,无疑会有进一步的议题和应对,依然会因实践推进的生动活泼而提高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因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化而拓展新的实践空间。

诸多的例子就不一一分析了,纵观艺术家的作品,可以看出,任何大师都离不开绘画的写实, 中国的写实油画在世界上具有自己的独立特色。

写实艺术论文篇2

关键词: 毕业论文写作 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 意义

在毕业论文写作课堂教学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研讨,不仅是为了有效地提高毕业论文写作的水平,提高毕业论文写作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更是为了端正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态度,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摸索毕业论文写作教学指导的方法,寻求提高学生写作质量的途径。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的研究,有利于经典艺术作品的继承和创新。

同志曾经指出:“推进文化发展,基础在继承,关键在创新。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从他的讲话中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继承和创新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是辩证的统一。没有继承就不会有创新,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缺少了继承,创新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法捷耶夫在《谈文学》中说:“现代世界进步文学是过去文学发展中一切优秀成就的自然而然的――可以说是――合法的继承者,同时他们又在人类艺术发展中向前迈进了新的一步。”海明威1954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但他并没有去参加授奖仪式,由美国驻瑞典大使代读的书面发言中有这样一段很著名的话:“对于一个真正的作家来说,每一本书都应该成为他继续探索那些尚未到达的领域的一个新起点。他应该永远尝试去做那些从来没有人做过或者他人没有做成的事。”[1]这些论述,阐明了继承和创新的核心精神,就是要求人们不断地去研究、探索、前进。继承和创新不仅延续着传统的艺术特点和优势,创造着新颖鲜活的内容和形式,更应该具备时代的理想和精神。对此,无论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还是艺术家都有过深刻的阐述。马克思曾经指出:“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2]这里我们可以认识到艺术的继承性体现在内容和题材方面。画家吴冠中说:“风筝不断线。”[3]他告诉我们继承和创新必须立足于民族的土壤。“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跨越前人探索过的阶段,并以前人的成果为基础,去进行更高层次的探索和创造。”[4]从这句话里,我们清楚地看到继承和创新是艺术发展的历史趋势。艺术是无国界的。任何民族的优秀的艺术成就,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所以继承和创新不仅体现在毕业论文写作教学对经典艺术作品的专题探讨上,而且体现在平时日常的文化与专业的学习的各个方面。

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不仅仅是对文化艺术继承和创新的尝试,而是要运用恰当的思维方式和已有的知识与专业实践,致力于使自己的学业与社会保持零距离的一次冲刺。所以在毕业论文写作课堂教学中,我们选择舞剧《一把酸枣》作为专题研讨的材料,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研讨以点带面,起到举一反三的作用。文化艺术的海洋,经典作品不计其数,但该剧在舞蹈艺术领域和学术上不仅对中华民族文化作出了独特的贡献,而且曾获得过国家舞台精品剧目等多项大奖,它不仅是舞蹈艺术中的一朵奇葩,而且是山西打造文化强省的一个窗口。如今该剧已成为晋商文化的一个闪亮标志,是全国艺术职业教育走产学研相结合发展道路的成功典范。翻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的舞蹈史,人们就可以清楚地了解舞剧《一把酸枣》在民族文化艺术上的地位和贡献。

大型舞蹈史诗《东方红》,第一次用歌舞的形式,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的历史;民族舞剧《丝路花雨》,第一次用民族舞的形式,赞扬了丝绸之路上,英娘不畏强权同当地恶霸斗争的故事;《黄河儿女情》《黄河一方土》《黄河水长流》,这三部作品凭着土美、怪美和丑美,歌颂着浓郁的民族风格、地方风韵和时代风采;《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第一次用芭蕾舞的形式把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打土豪、,妇女翻身得解放的故事展示给了观众;舞剧《一把酸枣》却是第一次把晋商搬上了高雅的舞蹈艺术的舞台。

再从艺术职业院校的学习状况看,无论是文化还是专业课的学习,平日里教师们传授的虽都在文化艺术经典的范畴,但是有些学生往往在学习中把教师传授的技巧简单化,一味地只是找窍门;有的遇到一些问题解决不了,就只好把艺术专业的学习“神秘化”,其结果是“望艺兴叹”;还有一些学生虽然学了一着两势,就感到足可以称“星”了。这些学习现象直接影响到毕业论文的写作。在毕业论文写作课堂教学中,开展舞剧《一把酸枣》的专题研讨,不仅可以继承和创新艺术的内容和形式,而且可以把日常的学习做个总结和比较,更可以激励学生们发扬舞剧《一把酸枣》的制作精神:“探索、创新、开拓”。在教学的同时突出学院的艺术品牌,体现学院的办学定位,对于形成地方院校的乡土校园文化风格,提高毕业论文程序性认知规律的掌握,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突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探讨晋商独特精神的生命状态和生存状态,以及晋商对人类文化艺术的贡献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不仅需要继承和创新,而且需要运用写作知识、民族文化常识和艺术概论常识。

“常识是人们普遍掌握的道理。不管到什么时候,艺术总难免要承担普及某些社会常识的任务”。[5]但是这些常识和“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智慧在于书本之外。这是技艺,不体验就学不到”。[6]现代社会信息的时代,知识是公益性的,经验才是专利,从知识的学习中获取智慧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就是运用智慧,促进学生自觉学习毕业论文知识完成毕业论文的一个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运用毕业论文写作知识,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以至于将来步入社会时能“承担普及某些社会常识的任务”,从而体验“写作则能使人精确”,[7]能够自我认识的。正如罗丹所说:“艺术,就是所谓静观、默察;是深入自然,渗透自然,与之同化的心灵的愉快;是智慧的喜悦,在良知照耀下看清世界,而又重现这个世界的智慧的喜悦。”[8]毕业论文写作就是运用语言艺术分析音乐、舞蹈、色彩等艺术现象的一个过程,它是促使学生了解世界的一个认知过程。因此,在毕业论文知识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像学习艺术专业那样充满感情和耐心,而且要用“锐利的眼光能够发现‘性格’,换句话说,就是能够发现在外形下透露出的内在真理;而这个真理就是美的本身”。[9]这里的“性格”,在毕业论文写作中的运用就是要求学生写出自己所学专业的特色,发现在艺术外形下透露出的内在规律。

在展开经典艺术作品专题研讨时,还要注意区别艺术专业学习与毕业论文写作思维上的不同。艺术,就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10]余秋雨在《艺术创造论》[11]中引用了克尔希奈的一段话:

立在周围世界一切过程与事物背后的伟大秘密,常常影像似的现出来或可感,如果我们和一人谈话,站在一个风景里,或花及物突然对我们说话。你设想,一个人坐在我对面,而在他诉说他自己的经历时,突然出现这个不可把握的东西。这个不可把握的东西赋予他的面貌以他的最个性的人格,却同时提高他,超过那人格。如果我做到,和他在这个我几乎想称之为狂欢状态里联系上了,我就能画一幅画,而这画,虽然紧紧接近他自己,却是一种对那伟大秘密的描绘,它归根到底不是表现他的个别的人格,而是表现出了世界里荡漾的精神性或情感。这样远的摆脱了自己,以至于和一个别人能进入这项结合,这个可能性。……从这个阶段,用任何手段,例如通过文字或色彩或音调来创作,这就是艺术。

从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知晓艺术及艺术创作使用的多是形象思维。形象思维是通过感性形象来反映和把握事物、创造文学艺术的思维方式。其思维特点是:以表象为思维的中介,形象地反映事物和创造成果。也就是古人所说的“神与物游”、“思与境谐”;它不排除情感体验的因素,情感因素和理性因素可以在形象思维中相交织,相渗透;可以借助想象,超越时空界限,跳跃形式逻辑的思维程序,完成新形象的创造。正因为如此,艺术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的思维方式。无论是语言艺术,还是表演艺术、造型艺术、综合艺术,它们都是在刻意创造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塑造出一种艺术意象和意境,一种心灵生活的图景。而毕业论文写作却是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等方式,对艺术现象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推导判断,作出结论。王力先生曾说:“撰写论文,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运用逻辑思维。如果没有科学头脑,就写不出科学论文。所谓科学头脑,也就是逻辑的头脑。”[12]逻辑思维要求人们必须冷静客观,周密严谨,认识、分析、总结事物时要剔除表面的东西和偶然的因素,达到对事物本质和内部规律的认识。但是同时我们还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在艺术里最高的层次是哲理性的艺术作品”。[13]例如舞剧《一把酸枣》,主人公小伙计虽然历经艰难获得了巨大的财富,但却误食了有毒的酸枣,以致命殇荒漠。这种财富与情感的巨大落差,充满了哲理,给人精神上巨大的震撼和惊醒。其中的《团扇舞》,不仅婀娜多姿,深受观众喜爱,而且表现了中国地域性的某时期的一种特有的人文现象:小脚女人的典雅、端庄。但在我们的习惯思维中,一提起小脚女人便认为那是中国女性耻辱的象征,是很不情愿示人的。鲁迅曾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提到:“但他也偶有使我很为难的时候。他听说中国的女人是裹脚的,但不知道详细,所以要问我怎么裹法……”舞剧编导抓住了女性这一时期的生存状态,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使观众能够从另一个角度审视历史文化现象。这就是艺术运用哲理的魅力。这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艺术进入哲理的领地,也是人类在审美领域的一种整体性超越。”[14]这样看来,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既要运用形象思维,又要使用逻辑思维。这不仅仅因为“逻辑修辞使人善辩”,[15]而且逻辑思维可以指引你理解艺术

形式的最高境界。

三、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注意各种知识的融会贯通和思维方式的运用,有利于改变学习方法,端正文风。

这种研讨可以从课堂结构上改变满堂灌的教学形式,进一步明确教师的任务。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教学生“学活”。这种结合与改变是“学活”的一次努力,是发现真理的一次锻炼。这种锻炼,主要强调的是亲自动手的能力。这种结合与改变正如第斯多惠所说:“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16]这种结合体现了“教学做三者合一”[17]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的运用将改变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学习,从只听毕业论文写作知识到与教师一起研究材料,从感性地接受模仿到理智地总结分析,从互联网上拼凑材料到专研学院的品牌,从接受法到问题法,从填鸭法到研究法。这些学习方法的改变,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自觉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学习,同时发挥自主性和参与性,提高思维的创造性。从学生的角度说,这是调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某论题研究的一次“实战”,是获得治学能力的一次严格的锻炼,是学习阶段获得最佳学业成绩的最后冲刺、拼搏。从学院来说,是对学生几年来学习成果的一个全面的考查、衡量,是对其独立动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次综合检验。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舞剧《一把酸枣》的专题研讨,不仅是对毕业论文写作的强调和看重,而且锻炼了学生学习方法的运用,实际上是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检验,是对将来职业能力的一个重新认识和定位。它不仅有利于独立思考的形成,更有利于适应社会就业能力的提高。

在毕业论文写作中开展经典艺术作品专题探讨,不仅使我们的学习方法得到改变,艺术实践与理论分析的能力得到提高,而且有利于端正文风,避免拼凑、堆切、应付、抄袭现象的发生。这样的专题研讨,可以从各个专业的角度,系统地分析、鉴别、对比、吸收经典艺术的精华,收到学习实效。欧、美等国的高等学校对学生写作论文的能力都有严格的要求。像哈佛大学在有关的“校规”中就明文规定:学生论文写作如不及格,必须照章补课。日本的很多大学,毕业论文写作如果不合格,学生是不能毕业的。学生论文写作的水平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位的获得和职业的谋求,因此学生岂敢等闲视之、草率应付,而是视为学习阶段中的一件大事。[18]如今我们国家在“科教兴国”思想的指导下,教育的考核制度渐趋严格。尤其是艺术院校,这几年对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撰写逐步规范化,要求也很严格。这样不仅极大地锻炼了学生艺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能力,而且检验了教学,更在全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现在许多用人单位把毕业论文写作考核制度的情况作为招才引将的必备条件进行考虑,因为这是提高单位人才素质、提高办事效率的一个非常必要的措施,同时也保持了论文制度的生机和活力,必将会进一步促进院校毕业论文写作及考核制度更加规范合理,使教学结构更加符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祖国和人民培养德艺双馨、和谐发展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13][14]余秋雨.艺术创造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5,第1版:89,54,75.

[2]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28.

[3][4]彭文民.艺术概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7,第1版:3,73.

[5][11]余秋雨.艺术创造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5,

第1版:83,81.

[6][7][15][英]弗兰西斯・培根.人生论.湖南人民出版社,1978,5,第1版:204,205.

[8][9]罗丹艺术论.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5,第1版:10,2.

[10]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8,第1版:550.

[12]刘锡庆.写作论谭.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3,

4,第1版:443.

[16]王占魁.《“自在”与“自为”之间》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2007,(10):3.

[17]李和平.《教育的历史变革与现实选择》教育理论与实践.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2007,(10):10.

写实艺术论文篇3

[关键词] 艺术;艺术史;历史叙事;理论叙事;后现代

【中图分类号】 J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7-005-3

艺术史是由艺术史家撰写的,艺术史家是艺术史的叙事人。艺术史叙事具有二重性,它具有作为自然历史的遵循时间线性而不断延展的一面,也有作为非自然历史的虚构性的一面,需要叙事人以艺术史的语言进行建构与讲述。自艺术史这门学科诞生以来,概观作为教材的、作为评论的、作为传记的艺术史著作,其撰写工作基本依照两种模式展开:一是撰写自然历史的历史叙事模式,二是注重史论融合的理论叙事模式。

一、作为历史叙事的艺术史

英国著名学者乔纳森・哈里斯在《新艺术史批评导论》一书中指出,所谓“艺术史”,一般用来指涉“出版物或以永久固定的文件形式的现成物。这包括艺术史的文本,以及通常记录了特定地点和特定时间展出的艺术作品的展览目录和电视节目”。

艺术史作为“史”,首先是一种历史叙事。它遵循自然历史的时间线性,兼顾各民族文化艺术的国别与地域特色。翻开《加德纳世界艺术史》、《剑桥艺术史》、《牛津西方艺术史》等艺术史经典著作,再浏览《视觉艺术史》等年轻的艺术史成果,以及《欧洲绘画史》、《中国绘画通史》等部门艺术史著作,不难发现皆是按照时间先后佐以地域划分作为章节撰写线索的。美国学者帕特里克・弗兰克撰写的《视觉艺术史》是全球许多视觉艺术专业使用的经典教材。全书共有三部分十二章,分别从“艺术文化传统”、“现代艺术”、“后现代艺术”三个角度划分视觉艺术史,又按照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再到18-20世纪的时间线索论述了欧洲艺术,具有鲜明的历史叙事色彩。弗兰克在该书最后附上一张“世界艺术史年表”,横轴跨越了公元前三万年到公元后两千年的时长,纵轴按照地域划分为“美洲”、“俄国”、“北欧”、“南欧”、“中东”、“非洲”、“印度”、“中国”及“日本”,试图从时间与空间的双重维度使这部艺术史呈现更为全面完整的样貌。

弗兰克以历史的线索串连起各个年代、不同地域的艺术家、艺术品及与之相关的艺术审美活动,可见艺术史的历史叙事模式是对艺术之历史的连贯与整合。但历史叙事模式对艺术史而言也是一种割裂。艺术史家以特定的文化背景、、政治立场等视角重新梳理全球范围内的艺术活动,这种撰写模式本身就包含着一种叙事结构。将之强加于组成艺术史的诸种元素与片段后,这种叙事结构难免成为对艺术史的主观建构。然而,艺术史本身未必遵循一种有内在逻辑和特定规律的发展线索,这种连贯性因而具有一定程度的虚构性与主观性,使艺术史有别于真实客观的自然史。

固然,自然历史是艺术史存在的背景,也是艺术史叙事的时间载体,这是无可回避的。作为历史叙事的艺术史撰写要遵循自然历史的线索展开,必然要叙述艺术家的生平、创作轨迹、作品风格的演变分期。“世界艺术史年表”具有一定的合法性,但将艺术史附庸于自然历史,以自然历史的线性逻辑来同一艺术史的发展脉络并不是唯一的叙事路径。艺术史家与艺术史学科的教育者常以历史叙事的模式来撰写并讲述艺术史,这自有其便利之处,之于学习艺术史的受众而言也有线索鲜明而便于记忆的益处。但“艺术史”是否等同于“艺术的历史”?这一问题对艺术史的撰写而言至关重要。如不进行解答,艺术史的撰写只能停留在历史叙事的传统模式中,而无法应对后现代语境在艺术史叙事中引发的变革。

二、作为理论叙事的艺术史

我们不妨借鉴新历史主义(New Historicism)对历史与文本的论述来思考这个关键问题。20世纪80年代,新历史主义作为一种批判性的方法论在北美兴起,其所关注的是文学、文化与历史之间的内在亲缘关系。“新历史主义者将文本形式解读为意识形态与认识论的复杂性反思,以及一种毫无层次感的投入与赋予。……新历史主义者不将文本与历史之间的关系视作一种文本与语境的关系,亦非一种前景与背景的关联,而是坚持认为,对文本的理解实质上是一种散漫化与物质化的实践网络中的享有特权的瞬间”。约翰・布莱尼根在《文学人造物中的历史、权力与政治:新历史主义》中指出,“文学与历史是须臾不分的。历史并不是集合了客观知识的连续体,不能简单地将历史应用于对文本的阐释以见出文本反映了何种内容。文学是一种载体,其所承载的是对历史的再现,……换句话说,文学并不是像一面镜子那样反映历史”。可见,艺术史之“史”并不等同于自然历史,它依托于自然历史而成,其本身却不是具有内在时间逻辑延展性的真正的历史。艺术史是“艺术”的历史而非艺术的“历史”,要恢复其独立地位,还须从艺术自身的独特性入手。而艺术家将自身对艺术独特性的理解表述为理论、应用于创作并组建流派的活动,便是艺术史的理论叙事所观照的对象。

艺术家在创作之外的理论化行为是出于一种书写艺术史的自觉意识。毕加索与勃拉克发觉从多角度观看事物会获取其不同的呈现面,便以此作为描绘对象的新技巧,开创了立体主义。莫奈与雷诺阿发觉事物在不同光线下呈现丰富的色彩变化,注重被描绘对象向眼睛呈现的印象色彩而非其本身的色彩,便以此作为试验手段,开创了印象主义。这两个流派的命名皆来自艺术批评家具有讽刺意味的评论,却在艺术史上留下了深深的足迹。当初为之戏谑命名的批评家与开创新画风的艺术家们便是以理论叙事模式撰写这段艺术史的叙事人。除艺术家彼此携手之外,艺术家与哲学家的联合也是引导艺术史走向理论叙事的一大因素,譬如福柯对马格里特作品的阐释、海德格尔对凡・高作品的阐释、福柯对委拉斯开兹作品的阐释等,也必然成为艺术史理论叙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更有艺术家以创新观念压倒作品形式技巧,来彰显理论叙事的鲜明趋向,譬如马歇尔・杜尚、安迪・沃霍尔等创作的现成品艺术便是典型案例,作品本身毫无技巧可言,作品所传递的对后现代语境的反思便是作品留名于艺术史的全部原因。随着此类艺术家的觉醒与此类作品的问世,艺术史难以再维持单纯的历史叙事模式。艺术史不仅需要理论话语,更将理论话语当作艺术史的语言本身,作为叙事的最基本工具。

三、史论结合的艺术史叙事

必须指出的是,艺术史撰写模式中的历史叙事和理论叙事并不是截然分立的,艺术史总是包含着“史”与“论”两个维度。从古典到现代再到后现代,推进艺术史的动力发生了变化,撰写艺术史的叙事模式亦随之变更。

历史叙事侧重于“史”,按照时间顺序以艺术家和作品的流变发展作为主导内容;而理论叙事倾向于“论”,受社会历史语境变化的影响,以艺术家、艺术批评家、艺术史家自觉创新求变的观念为观照对象。历史叙事是一种围绕艺术家和作品展开的艺术史叙事。在历史叙事的观照下,艺术史的主体维度是针对单个艺术家的,表现为其生平和创作轨迹,这是一种有所依据、可被查证的相对客观化的主体维度;艺术史的客体维度表现为作品的物质形态、形式特征、创作技巧等因素,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确定性。与之相应的,理论叙事是一种围绕流派和理论展开的艺术史叙事。在理论叙事的观照下,艺术史的主体维度是多个艺术家组成的流派,阐述其创作观念、动机、意图,以及艺术革新的口号,是一种主观化的主体维度;艺术史的客体维度是各流派提出的艺术理论,阐述艺术与现实、艺术与历史、艺术与社会或者艺术自律等观念,具有相对鲜明的变动性与变革性。

所谓史论结合,不仅指艺术史撰写中的史论结合,也包含艺术创作实践中的史论结合。莫奈、毕加索、利希滕斯坦、马格里特、杜尚、沃霍尔等艺术家颇具试验性的艺术创作将创新和变革引入艺术之中,甚至将艺术作为哲学化思考的形象手段。他们的艺术创作之所以成为艺术史的重要环节,不仅因技巧的特色,更因其为艺术观注入新生命。西方艺术史上具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还有许多,其试验性的创作实践本身就是有意识地书写艺术史的行为。

如前所述,艺术史的撰写通常包含史论二维,但具体到某位艺术家,史论模式的界线与差异或可鲜明显现。譬如,艺术史家在叙述毕加索的艺术创作时,常将其多产而多变的创作生涯细分为八个时期:蓝色时期、玫瑰时期、受非洲影响时期、立体主义时期、古典时期、超现实主义时期、蜕变时期、田园时期。蓝色时期与玫瑰时期的命名方式显现出艺术史家对毕加索早期作品形式层面尤其是色彩特征的描述;受非洲影响时期、古典时期、蜕变时期与田园时期分别侧重于艺术家的生活经历对创作的影响;而立体主义时期与超现实主义时期则是典型的史论结合的艺术史叙事。既然由毕加索所书写的一段艺术史是丰富多变的,对其创作实践的叙事便不得不采用史论结合的方式,不仅介绍毕加索的生平尤其是婚姻生活对艺术创作风格转变的影响,还要兼顾他本人对艺术创新与试验变革的原创理念与巨大影响。

四、后现代语境下的新艺术史叙事

当艺术史行进至后现代,即便是史与论的全面结合也面临被解构的危险。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中指出,西方文化所惯用的宏大叙事已不再适用于当下,“宏大的、包罗万象的诸如人文主义这样的理论无法帮助我们理解文化的不断演变,理解文化的形式与实践无止境的结合与再结合的过程”。据此,安・达勒瓦指出,“现代主义的艺术史是建立在一种包罗万象的叙事上的,这种叙事为后现代主义所批评”。在后现代语境冲击艺术史叙事之前,艺术史撰写以罗马、巴黎、柏林、伦敦等欧洲城市中心为核心地带。“它根据一种理性与进步的模式来展开――所有的艺术史(不可避免地)都是走向当下的一种进程”。在这一模式的观照下,不仅欧美艺术中远离艺术主流的边缘地带被忽略,西方中心主义之外的东方文明及其艺术实践也被严重忽视,欧洲白人男性艺术家之外的欧美女性艺术家与东方女性艺术家更难以在艺术史叙事中列席。但她们的创作及作品理应在完整的艺术史中占据一席之地,被排斥在宏大叙事之外,并不意味着其不存在或不重要。因此,后现代语境对艺术史叙事的冲击不仅表现在对宏大叙事的质疑与颠覆上,还表现为对非主流微观叙事的正名与归位。

哈里斯对这一现象作了详细的介绍与深刻的分析。他指出,“艺术史学科在总体上已经比过去变得更加开放,更具有问题意识和自我批判性――强有力地特别挑战了设定为一种单一的、确定无疑的历史真理的假定或信念”。时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所谓“新艺术史”(The new art history)包含了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符号学、心理分析学等一系列新阐释方法在艺术史叙事中的扩展范围,可用“激进的艺术史”、“批判的艺术史”或“艺术社会史”代替“新艺术史”进行表述。弗雷德・奥顿与格里塞达・波洛克认为,与后现代语境下的新艺术史相对应的传统艺术史是“体制化的主导艺术史”。它由大学等研究机构中的学者生产,在教学过程中复制,被文字形式固定在白人男性艺术家的专论以及“枯燥的专业文献”中,并在收藏、管理、展览艺术品的过程中被画廊、博物馆、出版社等机构所强化。而在后现代主体自我意识变得支离破碎、迷茫无拘的语境下,“体制化的主导艺术史”受到质疑,艺术家试图摆脱艺术史家对自身的固定风格与流派的定位,以自发自觉的艺术创新精神不断地试验着去探索一条冲破传统艺术史叙事牢笼的路径。

艺术史叙事在后现代语境下的迷茫与挣扎与分析哲学对“艺术”概念界定工作的解构与质疑是一致的。随着艺术创作实践的不断革新,新奇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仅拓展了欣赏者的审美视野、培养了新的审美习惯,更对传统艺术定义造成了颠覆性的挑战。毋宁说行为艺术、大地艺术、装置艺术,即便是电影、摄影也难以被视为严格意义上的传统艺术。与之相应的,艺术史的撰写活动在现代、后现代语境下也遭遇了类似的尴尬,其边缘不断扩张、范畴不断增殖、意义不断模糊,同一性的定义越来越难框定日新月异的艺术创作。

哈里斯在界定“艺术史”的概念时曾指出,除了出版物、作品展览与电视节目之外,艺术品的保管与维护、欣赏者面对艺术品所产生的彼此交谈、艺术史的课堂教学及研究机构所承担的项目都应被纳入艺术史的范畴中。这一概念的扩展大大丰富了艺术史叙事所要囊括的对象。多元化趋势使体制化的传统艺术史叙事难以招架,试图以时间线性单一线索将全球艺术实践同一化的路径难以令人信服地容纳上述纷繁复杂的艺术史领域。艺术史的撰写模式何去何从,尚待艺术家、艺术史家、艺术批评家、美学家、收藏家以及博物馆策展人的共同商讨。再者,随着接受美学日渐深入人心,艺术史的审美欣赏之维更不容忽视,欣赏者在艺术史叙事中占据何种地位的问题尚没有得到明确解答。欣赏者在传统艺术史叙事中处于不在场的地位,哈里斯已意识到,“艺术具有的效果总是作用于和影响特定的观者。没有观者就没有所谓的‘影响’”,然而,强调“中立”和“客观”的传统艺术史却“含蓄地否定了特定观者的独特性和多样性”。这一缺憾在后现代语境下已渐渐被弥补,至少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酷儿理论以及生态主义等新兴视角始终致力于恢复艺术史中被传统撰写模式所排斥和忽视的边缘成员,而这一努力的重点不仅指向艺术家,也包含了对受众群体的考察与分析。

上述一系列悬而未决的问题虽表征了艺术史的撰写工作在后现代语境下所面临的瓶颈,却同时也为艺术史研究提供了无限的新契机。它所引发的反思的规模与深度将史所未见,正如达勒瓦指出的,“对于艺术史学者而言,后现代主义促成了对这门学科,还有对我们与过去的艺术和艺术史之间的关系的历史的重新评价”。

参考文献:

[1](英)乔纳森・哈里斯.新艺术史批评导论[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10.

[2](美)帕特里克・弗兰克.视觉艺术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

[3]Julian Wolfreys等.文学理论中的重要概念[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4]Julian Wolfreys.文学理论导读和术语[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

写实艺术论文篇4

摘要:“技艺”――与我们时常认为的“基础”相差不远,也就是作为无论哪门专业各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专业技法。而“观念”――也与老师所反复强调的“想象力”所表达的意思相近吧,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外界条件的观点想法,关键在于是否把观念与基础相结合,把自己的想法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展示给世人欣赏、观看,在社会中产生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技艺;观念

在学习《美术批评课》课程中,我对美术批评有了些许的了解。回想起在课堂中老师曾让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什么是基础,基础到底重不重要”仍记忆犹新,不禁稍发感慨。作为一名从师范类学校油画专业转而考入南艺这样有艺术氛围的学校的理论专业学习的学生,我最大的感触是仿佛研究生之前接触的都不是艺术类的事情,进入南艺学习这半年我才刚刚接触到“艺术圈”;但反而言之,我又具有实践类专业和理论类专业的双重经历和双重身份,想用切身经历谈一谈本人对于技艺与观念的浅显的看法。

首先,“技艺”――与我们时常认为的“基础”相差不远,也就是作为无论哪门专业各所要掌握的最基本的专业技法。拿盖房子作为比喻,基础就是地基,地基踏实了,房子才可以盖得更高更牢固:有了相应的基础才可以更顺利地进行更高层次的艺术钻研。各种不同的艺术门类的基础有者不同的标准:实践类专业的基础大范围是指以写实风格为主的素描、水粉、水彩、油画、中国画等等,重视明暗关系和空间透视关系;理论类专业的基础主要指的是通过对于美术史的学习能够熟知本专业的理论知识,且具有一定的文字功底,能够写出通顺流利句子的文章。而“观念”――也与老师所反复强调的“想象力”所表达的意思相近吧,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外界条件的观点想法,关键在于是否把观念与基础相结合,把自己的想法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展示给世人欣赏、观看,在社会中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于“技艺”,既要有先天的天分又需要后天的努力。中国的应试教育规定了美术实践类专业的基础以写实为主,注重素描关系、比例恰当和人物神情的生动性;而理论类专业,考生必须熟知艺术的历史,每个时期出现了哪些知名的流派产生了怎样杰出的人物发生了什么重大的事,转而用自己的话转述出来。我从实践类油画专业改学了理论外国美术史,对于艺术上两种类型的考试都曾经历,也有些了解和体会。这样的规定性导致了实践类写实风格基础扎实的考生在考试中获得了更多去高校学习的选择和机会,他们大多进入了很优秀的艺术院校接受更高一层次的教育。入学后有些人确实在扎实的素描基础上又扩充了自己的想象力转变风格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还有些人因为受到所谓“惯性思维”的禁锢,从此走不出写实风格的束缚,于是便努力在写实的艺术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虽然可喜,但是他们的作品不敢轻易跨出写实的范围,总觉得少了些创新精神,不由得也是遗憾。而理论类专业,写作最重要在于论点新颖、论据充分、语言流畅,如果写出的文章没有自己的新观点,那么可以说这篇文章连思想都是别人的,那这篇文章就没有意义。考试是考的以前学习的东西,也算是对于之前书面学习的总结,我们经历了“考试模式”,转述别人的思想所考出了不错的成绩之后也该罢手,而真正开始想要写出点自己的东西,踏踏实实地积极看些当下的书充电的同时,也更要保持思想开放和头脑的灵活性。我们要把别人的东西提炼消化,融为自己的知识,在写作中充分发挥想象,提出自己的新的观念和论点,敢想才能写,才能写出具有意义的文章。

“想象力”如此重要,作为充分表达自己观念的代表,我首先想到的不是观念艺术,不是杜尚,而是梵高。

梵高虽然也是运用传统的架上绘画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感情感受,但他的表现手法是在传统的写实风格中融入了自己悲情的色彩。首先,他并没有经历过正规的艺术教育,是在他想成为传教士不成功才改为接受艺术的,一系列不顺心的现实之事让他把自己的身心都融入艺术,他对艺术充满了激情。

再次,梵高的想象力是无人能比的,从他独特的表现手法中可见一斑。令人眩晕的天空、向上挣扎的向日葵,那些光彩夺目灿烂的色彩,那些扭转卷曲的线条,那些喷发而出的澎湃而激烈的感情,不由得让看过他的作品的人无比震撼。

往当代说,便提到观念艺术,而说起观念艺术,肯定要提到杜尚,他的作品《泉》的展出,表面上是对于现代艺术的戏谑与调侃,但对于整个美术史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影响。从此艺术便突破了写实的传统,打破了架上绘画的禁锢,作品无所谓是自己制作还是现成品,不在乎是哪种表现形式,只要是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表述了自己的观念,就是成功的。

总的来说,基础与想象力是相通而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基础再好再踏实,缺乏想象力,恐怕在当下如此关注“观念性”的当代艺术舞台上也难有大的作风;只有想象力,缺乏扎实的基础,作者也未免常常产生眼高手低的感觉,创作的时候难免会有些吃力罢。应试教育中要先通过专业考试这个门槛才能有机会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这对艺术发展也起到一定积极的作用;但如此注重写实练习而忽视艺术多方面的创新表现,终究压抑了一些人的想象力的发展。特别是90 年代以来,在国际艺术氛围的影响下,中国当代艺术也迅速发展,艺术表达方式有了一定的扩展,当代艺术媒介也层出不穷。架上绘画已不是主流,各种非架上绘画――雕塑装置艺术、录像图片艺术、影像艺术、行为艺术、地景艺术、表演艺术、计算机艺术等等在中国都初露眉角。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抽象画首推赵无极,再者就是几类具备不同艺术倾向和观念的当代知名艺术家:一类具有写实造型和现实主义观念,张晓刚、曾梵志、方力钧、岳敏君等艺术家为其代表;一类以达达艺术观念和中国的文化符号结合,徐冰、蔡国强、黄永、谷文达等艺术家为其代表;一类是用中国的艺术观念和审美经验在当代艺术中,建立不同于西方传统的人与艺术的新的解释。以蔡国强的作品《草船借箭》为例,这件作品规模巨大给人猛烈的视觉冲击,其隐喻中国蓄势待发的气魄更让无数人惊叹和感慨,在国际国内都起到很大的震荡作用。但另一方面,这些人都是由从应试教育中通过扎实的基础脱颖而出接受了高等教育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在作品中表达了自己的观念和想法最终取得了成功的出类拔萃的艺术家,是基础与想象力出色结合的最鲜明的事例。

写实艺术论文篇5

关键词:艺术 随笔 写作 丰子恺 艺术随笔 中国论文联盟

孙冰所编选的《丰子恺艺术随笔》,是1999年5月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名家艺术随笔”丛书中的一本。该文集从丰子恺先生大量的著述中精选了39篇的艺术随笔,这些实际上也仅为丰子恺艺术随笔中的一部分,还有许多很不错的篇目并未选入,如《图画与人生》、《绘事后素》、《视觉的食粮》、《版画与儿童画》、《艺术的眼光》、《艺术的园地》、《钟表的脸》、《扇子的艺术》、《洋式门面》、《绘画的欣赏》等。

丰子恺的随笔早已为人所熟知,并且好评如潮,归结起来,其魅力即在于其只用平常的文句,从小处落笔,亲切率真、简约练达、幽默风趣。同样,丰子恺的艺术随笔自然也具备这些特点,只是由于艺术随笔与一般随笔的写作在内容与目的上毕竟有所不同,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加以细化研究。本文着重以孙冰编选的《丰子恺艺术随笔》为蓝本,从艺术随笔的角度,专项探讨丰子恺在这一文体写作上的特点以及给予我们的启示。

一、立足亲身经历,沟通艺术与生活

在孙冰编选的《丰子恺艺术随笔》中,以丰子恺自身经历为素材的有22篇,占全书56.4%,其中有15篇的全文均以其自身经历为内容。如《我的学画》、《学画回忆》,叙述的是作者自身在绘画学习中的一些掌故。娓娓叙述自己学艺时的一些人情世故,并在所叙中蕴含某种道理,是作者十分擅长的一种写作方式。类似的还有《为青年说弘一法师》、《访梅兰芳》、《写生世界》、《我的画具》、《我的书:〈芥子园画谱〉》、《谈自己的画——色彩子恺新年漫画》、《谈自己的画》以及《杭州写生》等。此外还有以作者自身经历作为引子展开分析的作品。如《从梅花说到艺术》就谈到自己的一个“实例”,即年幼时对于父亲供养兰花的不解,长大后看见关于兰花的画,才由画面上“十分美秀可爱”的兰花线条悟到兰花的魅力所在。《美与同情》,作者从自身的生活小事生发开去,说的是有一回“一个儿童”进入自己的房间,帮助作者整理房间,并认为摆放欠佳的物品是“何等气闷”,作者从中体会到这种对物的同情心其实就是“美的心境”。之后谈的才是美与艺术的问题。选材的亲历性,一向是随笔写作的一个特点,随笔与艺术随笔的区别在于“艺术”二字,即在于艺术专业性上。因此写作中的专业亲历性,则昭示着一种实在的体验艺术的过程。这样的方式其实可以被概述为:立足亲身经历,沟通艺术与生活。张大千、刘海粟、倪贻德等艺术大师的许多艺术随笔均是以这样的方式写成的。细加推究,可以发现,这一方式能较好地吻合艺术上的某些特点,如艺术上某些概念通常较为深奥、玄乎,一般人难以理解,又由于在艺术上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特点,更给一些初学者以找不着北的困惑。这时候,从亲身经历入手便能有效消除神秘感,使文本与读者的最初衔接呈现良好态势。此外,任何艺术都应该是独特的审美创造,艺术创作即是个体亲历的结果,那么,个体化的写作者作为所经历事件的一个角色,将自身真切的体验与感触传递给读者,则有望读者获得“感同身受”的审美体验,并经由共鸣获得内心的满足。这原不过是很普通的方式,但一经丰子恺先生之手,则不仅与艺术的本质——创造性的需求相和谐,更与其思想中求真的念头相吻合,呈现自然圆熟的状态,成为一大特色。据丰一吟《丰子恺的随笔》一文中介绍,其父的随笔写作受其启蒙老师夏?D尊先生的影响。夏先生主张“作文,请说自己的话”[1]。如此一来,我们则不难理解丰子恺先生在艺术随笔写作中坚持“事非亲历莫妄言”的缘由了。

二、善于发现关联,化转腐朽为神奇

除了以自身经历作为实例拉近与读者的距离外,丰子恺先生还善于发现知识与知识之间以及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联,寻找这样的关联,能使僵化的知识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这其实也是丰子恺先生作为一名好教师的本职与天性。发现关联的难度在于要找出那些乍看起来不易觉察的“交集点”,因为疑问正是从这些“交集”中产生的。丰子恺在艺术随笔写作中,善于在书籍资料中寻找与写作主题相关的内容之间的联系,并将之铺陈于文字中。如《女性与音乐》,写于其卧病其间,“把所有的音乐史拿到床里来,一本一本,从头至尾地翻下去”[2]。文章以一般人所认为的“女性的优美的性格与音乐活动的性质何等类似”作为疑点展开研究,接着作者叙述自己在病中如何翻检书籍资料,并一一陈述自己在其中的发现引导读者追随其思路。此外,作者还善于从自身与艺术有关的事情写起,寻找其与知识之间的关联,并加以引申与剖析。《从梅花说到美》说的是关于美的问题,作者将各家关于美的论述罗列出来,再提出自己的看法。《从梅花说到艺术》写法上与《从梅花说到美》相类,总结他人见解,提法讲求证据,不给读者突兀之感。不同的是,《从梅花说到艺术》以梅花为例,从窗前的梅花联想到文学、绘画上的梅花,并分析文学与绘画的区别,认为思考是文学的一大特色,而绘画是以感觉为主,诉诸人的视觉。也就是说,“画不是想的,是看的(想不过是画的附属部分)”[3]。《儿童与音乐》,谈的是儿童与音乐的关系。认为“大人们弄音乐,不过一时的鉴赏音乐的美,好像喝一杯美酒,以求一时的陶醉。儿童的唱歌,则全心没入于其中,而终身服膺勿失”。正是这样的点睛之笔,才使得文章能凸现精彩,远离平庸。善于联系,意味着善于运用知识,尤其是寻找出知识与火热的生活之间的联系。知识总是陈旧的,但发现其中新的关联,即意味着化腐朽为神奇。正是基于作者对所钟爱的绘画艺术鞭辟入里的理解与认识,其论述才能如此的简洁明白,发人深省。

三、视角内行专业,艺术感悟极敏锐

在“艺术随笔”这个术语还未普及之前,艺术批评的文字形态都被归入艺术评论。艺术评论中有一体即为“随笔体”[4]。“随笔体”即后来的“艺术随笔”。

论文联盟 转贴于中国论文联盟

中国论文联盟 艺术随笔是一种取材关涉艺术领域,形式灵活、笔调轻松、富有情趣性的,重在传达作者对艺术的独特感受与体验的文章体式。这种内容上的特征可称之为“专业性”,即指具备美学(或艺术)理论、观点以及一定的艺术实践能力。本来,“艺术与文学虽然是亲密的近邻,但艺术家未必就要做文章,文学家也未必就多谈艺术”[5]。丰子恺是一位具有多方面卓越成就的文艺大师,其出色的艺术随笔还给我们这样的启示:正是其在艺术领域的卓越成就使得他在艺术随笔的写作方面如此自信与成功,换一句话说,也就是艺术的专业性与其艺术随笔的写作密不可分。就丰子恺而言,因为专业、内行,才敢拿自己的艺术经历说事,才敢如此自信地对他人的作品或某些艺术现象发表看法和见解。以丰子恺《谈自己的画》为例,文章从林语堂先生关于“谈漫画”的约稿说起,接着讨论关于自己的漫画的“定名”问题,并找到自己漫画的定位:“把日常生活的感兴用‘漫画’描写出来”。文章的主体便是谈自己“作画时的因缘”,谈关于自己的生活与漫画的种种故事与感悟。可以说作者在完善小“我”的同时,也将大“我”包含其中了。

四、追求率真朴素,语言干净且流利

文如其人,自是不假。丰子恺先生的内心一向真诚谦卑,凡事都能认真地从细微处着想,从不怨天尤人。他的随笔语言率真朴素也是公认的。以《我的画具》为例,在此节选其中的两个小段:

我自己虽然永不把带结住,然而别人常常代我结住。仔细的人借看了我的画册,必定把它结好——有时深恐结得不牢,特为我打两个结——然后奉还。手痒的孩儿们看到我这画册,顺手翻弄了一会,最后拿带子来练习结绳细工,给我连打上七八个结,然后自去。[6]

描画何尝不然?兴到下笔,其画自有趣致;后来依样临摹,趣致就完全不同,有时竟成另一幅了。兴到下笔时,必须放胆,其画方有精神。若存畏缩之心,手腕发抖,趣致便表不出来。欲求放胆,第一须避自己所不欢喜的画具,第二须避去自己所不欢喜的环境。我用了上等图画纸便画不出,到了莫干山上也画不出,大约是画具与环境不适自己好尚之故。[7]

第一个片段写的是有一种速写簿会有带子,自己从不结,而他人时常代劳的两种情形: “仔细的人”,结完之后“奉还”;“手痒的孩儿们”,结完之后“自去”。“奉还”与“自去”,两词合情合景,且合理到位,不可挪移,用词的流利干净于此可见。第二个片段中“兴到下笔,其画自有趣致”,其中的“趣致”自然是精选之词,“兴到下笔时,必须放胆,其画方有精神。若存畏缩之心,手腕发抖,趣致便表不出来”。逻辑关系清楚,表述简洁有力,读来让人感觉诚实可信,清楚明白。可以说,文句的率真、朴素、平和与亲切,是以作者深刻认识的为基础的,这也正是读者从中看不出人为的技巧,但却可以感受其语言“干净流利”[8]、心境澄明透彻的原因之一。

丰子恺先生这样的语言风格,与其个人多方面的修养密切相关。1927年,丰子恺正式皈依佛教,取法名婴行。由于受佛教超然物外思想的影响,丰子恺对人生世态抱着静观玩味的态度,这决定性地影响着他的写作。所谓的“超然物外”,并非飘然随意,无所事事,而是以认真处事为基础。这样一种情怀,是源于对超然物外比获取功利更有价值的认定。于此,透过语言,则不难体会丰子恺随笔中淡淡的禅味及纯真的风趣。

以上所分析的是关于丰子恺艺术随笔写作上的特点以及给我们的启示。教师身份的丰子恺,其写作的目的在于使人(尤其是学生)对艺术与美能有透彻的理解与领会,因此在艺术随笔的写作构思、文辞表达等方面具有示范与表率的效应。有趣的是,丰子恺先生在《我的漫画》一文别论及随笔的性质:“在得到一个主题之后,宜用文字表达的就写随笔,宜用形象表达的就作漫画。”他曾说:“漫画和随笔是一对孪生姐妹,或用线条,或用文字,表现工具不同而已。”“漫”的本义是水过满溢出,也被引申为没有限制,没有约束,随意;“随”的本义是依顺,依从。作为文艺大家的丰子恺先生,其触类旁通的能力无疑是卓越的,一下就抓准了随笔和漫画在他看来犹如“一对孪生姐妹”的共性。

(本文为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师艺术教育中的写作教学实践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ja09326s。)

注释:

[1]丰一吟:《丰子恺的随笔》,新读写,2007年,第11期,第60页。

[2][3][5][6][7]孙冰编选:《丰子恺艺术随笔》,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第41页,第16页,第1页,第183页,第186-187页。

[4]腾小松:《艺术文本写作》,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110页。

写实艺术论文篇6

关键词:素描造型 表现 艺术诚实 写实 夸张

“素描——这是高度的艺术诚实。”这是法国新古典主义绘画大师安格尔对素描非常经典的概括。通常人们会从他的高度写实绘画风格的角度去理解这句话,那就自然会将人们导向认同“把对象画得越真实,素描造型的水平就越高”这种观点。尽管在进入了21世纪,我们的绘画艺术已经有了空前的大发展,在各种不同的绘画领域产生了许多新的绘画理念,并呈现出丰富多样的风格流派。但持上述观点的依然大有人在。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和肤浅的。持这种观点的人实际上是混淆了“艺术诚实”与“真实”的本质区别。这里所谓的“真实”是指事物的客观自然状态。而“艺术诚实”是指画者在获得了对事物的感受之后进行的艺术表现,它是人对事物的主观认识。不同的人描绘同一个客观事物,而得到的画面决不会是一样的。如果我们不搞清楚这个问题,本文所提的素描造型的“写实”与“夸张”问题的讨论就无法进行。因此,在我们将要对这一命题展开探讨之前,有必要澄清一下“艺术诚实”与“真实”的本质区别。

“写实”造型的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

素描作为造型艺术的基础,必须强调“写实”的表现能力。

素描的“写实”造型是“艺术诚实”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而不是“真实”的复制和再现。这种“写实”的造型表现能力主要体现在对描绘事物形体和画面的结构、比例、位置、运动、线条、明暗调子等造型因素的准确把握。通过严格的素描训练,掌握造型艺术的基本规律,研究造型艺术诸因素,培养正确的观察方法、思维方法和表现方法,提高审美情趣。只有获得了扎实的写实造型的素描技能,才能真正为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建筑、工艺设计以及其他一切与绘画造型相联系的造型艺术服务。古今中外的绘画和设计艺术大师无一不是在具备了扎实的写实造型的素描基础之后才做出令世人称道的艺术成就的。在中国,与西方素描造型体系相对应的是一直延续了上千年的线描造型艺术,南朝谢赫提出的“绘画六法”中的“应物象形”“传移模写”就包含着对“写实”造型的追求。晋代的顾恺之、唐代的阎立本、吴道子等都是杰出的代表;近现代有张大千、齐白石以及熔中西绘画于一炉的蒋兆和、徐悲鸿、刘海粟等一批著名画家。在西方,并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的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琪罗以及17世纪荷兰著名画家伦勃朗是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绘画艺术大师。还有18世纪法国著名的新古典主义画家达维特和安格尔。他们的素描作品一直被后世奉为写实造型的经典范例。

“写实”造型的表现形式,在以往的中西方绘画及其他一切造型艺术活动中曾长期占据着统治地位,而作为造型基础的素描写实造型表现能力,自然就显示出至高无上的权威。在现代,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文化艺术的空前繁荣发展,对造型艺术的写实表现也是众说纷纭。甚至在某些造型艺术表现领域出现了对是否一定需要具备写实造型能力的怀疑或者干脆持否定的态度的论点。认为长期的写实造型训练会阻碍艺术家想象力的发挥,继而导致造型艺术表现的僵化。笔者不赞同这种将造型艺术表现的僵化归罪于写实造型训练的认识。其实,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存在着两面性,既有积极的进步性又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造型艺术的发展也不例外,这就如同中国古代的工笔重彩画,当它发展到一定的时候,便有了中国文人画的兴起。又如同西方的古典主义绘画发展到极盛之后便诞生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在这之后又产生了印象主义等等。这说明,当一个事物发展到极致,它的局限性就会显现出来,就会有新的事物替代它。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新事物的出现必定包含着对旧事物中有价值的、优秀部分的继承和发展。在造型艺术的领域,作为基础的素描写实造型能力与造型艺术表现的僵化并无必然的联系,它也决不可能成为造型艺术发展的局限性因素。它无疑是我们应该继承和不断发扬的部分。因此,恰恰是那些具备了扎实的“写实”造型能力的人,才真正有可能突破藩篱,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拓展造型艺术的新空间。

无论在什么时代,也无论造型艺术发展到何种程度,写实造型的表现形式都有着无可替代的永恒魅力。而作为造型基础的素描写实造型能力,不仅在绘画表现上,在其他任何的造型艺术领域都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夸张”的素描造型是艺术想象和艺术创造的必然要求

“夸张”的素描造型指的是在充分理解和把握事物基本特征的基础上,比较自由地、更突出地表达艺术家视觉和心理感受的素描造型表现形式。

这种“夸张”追求的是“神似”而不是“形似”,它探索心灵与外在现象的默契,寻找个体在现象世界中的表述方式。这种造型活动折射的是生命的充溢,是经过内心体验而迸发出的激情。艺术家将自己由事物唤起的情感映射到作品中,并将这种感受传达给观众。它注重感性,不满足于对事物的形体、空间的准确分析和表现,抛弃事物原有的比例结构,抓住能反映事物本质的造型特征展开艺术的想象,并运用独特的视觉语言进行表现,从而创造出极富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

写实艺术论文篇7

[关键词]中西方 文化背景 写实 写意 审美意识

[中图分类号]J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4-0119-01

在西方绘画出现了抽象绘画,中国画有了文人写意之后,绘画是否一定要描摹某种实际的物象就引起了人们的争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客观事物却让我们既不能排斥“写实”的审美意识,也不能忽略“写意”的审美意识。从大量的东西方“具象”“抽象”绘画作品来看,这两种审美意识是相互融合又相对独立的,都具有存在必要性。

一个自我感觉颇具艺术鉴赏力的人,通常会津津乐道地说起某幅画如何具有“笔墨”的味道、构图的特色,而并不会在意这幅画本身描摹的是花还是草,以及画面与实际物象相似性有多高。由此可见,抽象美在审美认识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这样的观点也并不影响“具象美”的存在,绘画艺术实际上是从自然物象到艺术形象一个转移的有趣过程。在六朝时画家、绘画理论家谢赫著有《古画品录》,其中提出了赫赫有名的“六法”论,“应物象形”在“气韵生动”“古法用笔”之后屈居第三,不过这丝毫不减其重要性。19世纪奥地利音乐美学家汉斯立克在音乐方面最为排斥摹仿,但对于造型艺术,也只能无可奈何地承认:“大自然的示范作用在造型艺术中是最显著不过了。假如自然界中不曾有范本的话,画家一草一木都画不出来。”

一、西方绘画中写实与写意

在西方的绘画中讲究透视,讲究光影,讲究人体解剖。所以,可以说西方的绘画、雕塑大师个个都是人体解剖的高手,因为他们的艺术核心理念是写实。在人物画中通常是把神话中的“神”作为画面的主要对象,并把“神”拟人化为实际生活中的人物。他们认为世间一切都是上帝创造的,你如果对描绘的物象有所改变的话就是对上帝的不敬。法国画家安格尔曾说:“一个画家的职责就是像奴隶一样老老实实地把你眼睛看到的画出来。”对于“写实”的艺术传统,我们应该做切实的历史研究和评议,不容夸大也毋庸贬低。

随着西方写实性绘画历史的延续,带有“抽象美”的绘画艺术也在潜滋暗长。抽象绘画泛指20世纪想脱离“模仿自然”的绘画风格,包含多种流派,最明显的事实是“印象派”绘画的问世,当然刚开始其抽象的画风自然受到了外界的非难,很多观者的眼睛一下适应不了这突然的转变。在印象派的代表作品中,梵高的《向日葵》、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日出•印象》最为著名。印象派的笔触粗略、厚重,不特意掩饰行笔的线条,使用纯色、亮色,较少使用混色,强调整体而非细节,并且在作品里开始表现画家的个性和情绪,不受自然物象的束缚。

抽象主义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也有它的局限性,它作为一种表现形式存在,绝不能取实主义。个人认为,现在西方有的抽象主义理论家,宣传写实主义过时和抽象主义代表着艺术发展方向的论调,是不符合实际状况的。

二、中国绘画中的写实与写意

与西方艺术相比,中国绘画也有“写实”的传统。在唐代美术理论家张彦远的《历代名画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三国时画家曹不兴在画屏风时不小心将一滴墨误落画布,曹灵机一动将这滴墨轻轻添画了几笔就变成了一个苍蝇,当孙权看到画时竟然用手指去弹它。值得我们深思的是不论东方还是西方,我们的前人如此热衷于“摹仿”的心理动机是什么,孜孜不倦的动力又是什么?难道真的如亚里士多德《诗学》中所说:“摹仿”活动是人类的天性和本能。

和西方绘画相比,中国的“写实”绘画还未到一个较为成熟的时期就停滞不前了;但是对于中国绘画的“抽象”意识而言,却比西方绘画萌芽的要早,并且它的发展从未停止过。中国传统绘画受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较深,儒家的思想是中道思想,它不完全地写实,不同于西方的画家那么追求“像”,维持一种既写实又抽象,既不写实又不抽象的似与非似。我们在绘画中不讲究光影和解剖,不用固定的透视视角来看物体,也不需要把画面都铺满色彩。在白纸上画一条鱼,那干净的白纸代表着无尽的水域,这是中国式的“以大观小”的宇宙观,亦为中国绘画的“写意”。尤其是文人画家们往往是通过笔墨来抒发胸臆,借助线条的轻重缓急、干湿浓淡体现作者对自然、对人生、对事物的感受。经过千百年来中国文人借助宣纸墨汁抒发、宣泄情感的反复锤炼,松、梅、兰、竹、菊等事物,已化为君子形象出现在传统绘画中。苏轼、郑板桥等文人也喜爱画竹,并以此来作为自己人格的象征。无论是画一草一木还是画山川河流,在中国传统绘画中都主张在用心灵的眼睛,用更宏大的视角来看世界,时而由远及近,时而由下仰视,时而由上俯瞰,有固定的透视规律可循,因为中国绘画“写”的是心中的“意象”。

由此看来,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有各自绘画艺术的“写实”与“写意”,而这两者不过是艺术的某一种表现形式而已,其艺术价值无所谓优劣与高低。

【参考文献】

[1]中国画研究院.李可染论艺术[M].人民美术出版社,1990.

写实艺术论文篇8

[关键词] 明清小说理论;艺术;真实性;相关探索

对一项审美作品进行判定其优秀与否的标准就是看其是否具有真实性,从古至今的每一位作家都在为创造艺术的真实性而默默奋斗着。但是艺术的真实性和生活真实性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考究。明清小说中的理论内容相对较丰富,但是大多数关于艺术真实的认识历程还没有人对其作出系统的总结。针对以上问题进行一定的探讨,希望对明清小说理论研究和全面认识艺术真实性的方面上起到一定的作用。

一、艺术真实论在实录观念中的意义

实录观念是史学批评的一种写作手法,主要也是以写实为主,实录的写作形式多被用在小说批评当中。到明清小说的这一阶段,实录观念的写作手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应用。大部分的小说论者都深知自己批评的对象不是正史而是对前代的拟史进行一定的批评写作,其同时还没有相应的理论手段。这种写作方式是因为中国史学中的权威和古代小说没有其生存空间而造成的,这便使其依附于史部和子部。但是这种写作方式还是和正史有一定区别的,其中一些小说还是被禁锢在“史余”和“史补”的框架中无法挣脱。

随着当时演义小说的盛行,《历史通俗演义―明史演义》就是一个经典的例子并引起了小说评论者的广泛关注。此类演义小说多数都是以客观历史事实为基准的情况下进行小说创作的。大多说小说评论家都对这类演义类小说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小说的真实性是和符合历史的准确度相关的。《列国志传》和 《全汉志传》等小说都是再现了历史甚至比历史记载的还详细。实录观念里并没有把历史分的太过清晰,也没有把历史当做历史真实来写。在提高小说地位的同时大大的降低了小说文学性和真实性。从生活到生活真实再到艺术真实这是一个艰难的创作过程,此过程不是单一的靠实录来完成的。

二、“贵幻”和“虚实结合”对艺术真实探索的推动

实录观念对小说的影响深远,明中后期出现的小说大多数都是在符合实录的基础上进行历史记实的,但是往往这种创作形式是缺少美感的。小说的创作是按照自身的艺术进行发展和体现的,同时应该突破那些陈旧写作观念的影响。郭勋的《皇明英烈传》和袁于令的《隋史遗文》就有人对其进行过相关的辩解:虚虚实实,不必深论。只要在小说的创作过程中把艺术的完整性体现出来,那么这就是一部好小说。还有人对此类小说中的“虚”予以肯定,并强调了“虚”在艺术中的重要性。

“幻中见真”是明清小说中的一大特点,在非现实的“贵幻”小说世界中应该拜托实录关键的束缚,明确“虚幻”在小说创作中的重要性及地位。在从生活到生活真实再到艺术真实的过程中,明清小说忽略了对艺术真实性的具体揭示,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忽略了明清小说的作用和意义。

三、写实思想对艺术真实性的论述

主要是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写实思想对艺术真实的作用:

(1)用写实思想来凸显生活是小说创作的基础

(2)用写实思想来重视对生活的深入解析并发现生活的真实

(3)用写实思想来揭示艺术真实的审美特征

明清小说中的写实思想主要是从对“幻”的正确把握上开始的。《西游记》、《封神演义》和《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等神魔作品都把“幻”掺入到小说作品中。但是在一些作品中往往会出现一味的谈论鬼神和传道觅仙,在依赖幻想的同时使故事情节的发展缺少依据,同时人物形象也没能得到很好的诠释。但是《西游记》中就对“幻”进行了很好的把握,并从某种程度上体现了艺术的真实性。小说中的人物是被虚构出来的,人物也是和情节也是作者想象出来的,这些都是在感悟现实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合理的对“幻”进行把握,是这种“幻”的美感从现实生活中渗透出来并能体现艺术和生活相结合的魅力,这才是真正的由艺术真实所带来的美感价值。

四、结束语:

艺术的真实性和生活与生活真实性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考究。大部分的小说论者都深知自己批评的对象不是正史而是对前代的拟史进行一定的批评写作,其同时还没有相应的理论手段。这种写作方式是因为中国史学中的权威和古代小说没有其生存空间而造成的,这便使其依附于史部和子部。明清小说中的理论内容相对较丰富,但是大多数关于艺术真实的认识历程还没有人对其作出系统的总结。写实思想对艺术真实的探讨是分为多方面的,内容相对的丰富使明清小说理论更进一步的发展。但是对艺术的探索是没有止境的。

参考文献:

[1]陈敏;明清小说词语札记三则[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莫其康;陈麟德;明清小说与江苏兴化[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推荐范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