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英语继续教育研修总结8篇

时间:2022-02-24 21:44:33

英语继续教育研修总结

英语继续教育研修总结篇1

一、抓好全区参训教师的教学及教学组织工作

(一)、非学历教育

1.启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公共必修课培训

20**年根据市区教委关于启动公共必修课意见,我区组织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由我校教育理论组教师承担面授、组织辅导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通过讲授、发放材料、录制软盘等形式,完成全区7218人的培训任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师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继续教育面授专题培训

为了提高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我们组织全区4209人参加学科面授专题培训。 培训学科小学有语文、数学、科学教育、美术、体育;中学有数学、历史、地理、美术、体育、政治等,通过请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名师讲学,使教师对学科前沿知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全区中小学教师共有800人报名参加培训, 通过学习,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制作教学课件等。

4.新课程改革培训

高中政治教师新课程培训班。共40人参加培训。培训目标:帮助高中政治教师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课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结构和内容,从而提高了高中教师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实施新课标、新教材做好师资准备工作。

中学政治骨干教师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研修班。聘请首都师范大学胡玉顺教授到我区担任本班指导教师。培训目标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中学地理骨干教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研究研修班 。聘请区级教研员和教改实验区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培训任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带领学员到基层中学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区级骨干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师参加,学习时间为80学时。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参训教师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继续教育专管员、信息员培训

共16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全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各单位信息员、专管员经过培训,加强了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6.区级骨干教师培训

本学年主要对区校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共502人参加培训。 对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师师德水平。并组织骨干教师结合工作实践又撰写了师德案例,区继教办已经对骨干教师上交的师德案例进行筛选,并组织专人将优秀案例编辑成册,拟出版《骨干教师师德论文集》。

7、新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新教师的培训质量,本学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师培训计划,更突出实效性、针对性。注重了对新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全区共有261名新教师参加李培训。

8、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由北京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培训项目,自20**年7月开始到今年年底,开展了集中培训、跟踪指导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培训效果显著,深受学校领导和学员的欢迎。

我区共有252名学员参加了“绿色耕耘行动计划”项目的培训,包括:组织骨干教师利用暑期时间到教育学院参加集中培训;教育学院教授来我区送教上门,全区150名小学英教师接受教育学院的教授、专家传授知识;教育学院理科部李晶教授等来到了漷县中学,听取了校长的有关汇报,针对学校年青老师多、教师队伍富有活力并有一定的教科研基础这一有利条件,跟踪指导活动结合学校发展,以教师反思为切入点,安排了3次讲座。 并确定漷县中学为“绿色耕耘行动计划”课题研究试验基地。 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通过课堂教学实录、教育科研论文、调研报告、教学课件、个人成长案例、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能等一系活动对推动我区新课程改革、提高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科研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师在组织小学英语全员培训项目上大大强化了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力,参训学员一致感到此次培训收获很大,这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在培训结束后,教育学院组织了以区县为单位开展得教学技能展示活动。我区代表队经过积极准备、认真训练,荣获教育学院组织的“20**年京郊小学英语技能展示”活动的“教学设计奖”,获得奖杯和奖状。

(二)学历教育

为提高我区教师学历层次,拓展学科专业知识,20**年在我开办学历教育班16个,共有学员1276人。20**年新招学历教育班四个,包括中文、教育学、英语本科班,小学艺术教育大专班,共计232人,录取率在75%。 研究生课程班:上半年已经结业5个班,共200人。20**年6月份新招生193人 ,目前已进入培训阶段。

在学历教育方面,从总的趋势看,参加培训的人员是在逐年减少,重点已转入非学历教育,但是学历教育的各项工作没有放松,特别是紧紧抓住考前辅导工作,提高新生录取率。20**年的专、本科考前辅导的应该说录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师承担的语文、政治、英语辅导的科目,开始成绩是较高的,对提高录取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四)校本培训

1.开展《教育热点问题研究》校本培训教材的培训

《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区“十五”继续教育自编教材,教材内容主要是突出先进教育理念的宣传,为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提供帮助。此教材成为了全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理解和领悟的重要参考资料。各学校都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的自学,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全区7218人参加培训。目前,教师通过学习撰写的心得体会等材料已陆续上交区继教办,由继教办组织教师进行成绩评定,并选出优秀文章给予荣誉奖励。

2、抓好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今年6月份区教委人事科、区继续教育办公室对全区部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调研。通过听校长汇报,召开教师座谈会,查阅档案材料,交换意见等形式,较全面地掌握了各单位校本培训情况。通过校本培训调研,我们感到:校本培训是“十五”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形式。校本培训是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受到校长、教师欢迎的一种培训形式,应当广泛推行这种培训形式。但是,校本培训开展不均衡。表现在领导重视程度、教师的认识程度不均衡;学校硬件设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均衡等影响了部分学校较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区教委人事科、继教办将调研情况上报教委后,教委认为有必要开展评选校本培训示范校活动,带动全区校本培训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在区教委的领导下,我们将调研与查看基层学校上报材料相结合,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确定了13所中小学为校本培训示范校,确定1所园本培训示范园,通过帮教、帮训、手拉手等形式,发挥优质校的教师、管理人员、设备的辐射作用,带动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区学校办学整体水平,推动全区普教工作走上新台阶。

二、抓好学校校内的教学工作

(一)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培训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强“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和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教师“十五”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结合师资培训工作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十五”期间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及20**年校本培训内容的计划和具体安排。

今年10月学校召开教代会通过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论文评审条件》《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条件》。与会代表充分认识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发挥教师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自身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学习性组织的建设。并深深的感到开展校本培训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条件。并决定于11月开始培训。本年度的培训重点:

(1)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教材,采取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结合本职工作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通过学习,教师深刻认识到,培训者必须不断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意识,才能为基层做好服务工作,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2)、加强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学习性社会的需要,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组织40岁以下教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authorware5.0培训50学时。并将考核与竞赛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学习积极性。

(3)、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开展专题论坛活动,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结合教师专业化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训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4)校本培训管理

学校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校长、主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级干部任副组长,由师资培训科研办公室具体组织管理工作。学校为每位参训教师建立档案(一人一档),记入继续教育学分。并与评优、评先、晋职等挂钩。

(二)、培训者培训。

为把我校建设学习性组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组织起草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计算机应用培训、继续教育科研课题论坛活动。教师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较浓,效果明显。同时组织教师参与市区组织的各项培训。

1、北京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各学科培训者培训:

2、计算机教师参加因特未来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

3、推荐教师参加英语全国骨干教师、普通话新大纲、初中政治和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4、组织小学教师参加北京市小学数学、语文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

5、推荐和组织政治、地理、英语、化学、物理教师参加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我校教师普遍反映受益匪浅,对提高培训者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训,拓展了培训者的学科知识面,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较大提高,为更好的开展我区教师培训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础。

(三)教育科学研究

1、根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 的教学反馈、优秀案例评选、学分反馈等项培训工作,组织编写了 区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选编》。

2、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学习体会的评定学分工作,并将优秀论文编辑成册。

3、强化研究意识,开展研修活动。学科教师围绕“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探究”的主题,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专题研究。本学年末,根据研究情况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撰写论文,学校组织论文评审,评选论文等级,学校给予奖励,并召开学年度继续教育教学、管理论坛会,组织编写“十五”继续教育论文集。

4、开展继续教育论坛活动。本学期论坛的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学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学及教育教学管理论文25篇,评出一、二等奖,中奖率占50%。为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坚持校内外调研制度。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听课、评课、教学研究、专题研讨等活动,其中本学期教师听课共计380节,人均达到了20 节。把继续教育的教研、教学活动着眼点放在适应教师新课程需要、为基层教学服务上,深受基层中小学的欢迎。

6、发挥教学指导组作用。本学期教学指导组的任务:

组织新教师学科专业培训的开课汇报。共有13位教师讲述了本人授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并就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会的教师深深感到:这种开课汇报形式好,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本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学观摩课、研究课、公开课活动;

组织继续教育论坛,制定教学论文评审条件,开展论文评审活动,为我校建成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出谋划策。

三、本学期教学效果

1、培训。

(1)本学期圆满的完成了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班和继续教育的各项培训工作,得到基层学校、教师和联合办学单位的一致好评,培训效果好。

(2)组织了全区中、小、幼、职、成教师继续教育总结表彰会,认定通州区中、小、幼、职、成学校校本培训示范校12所,表彰先进个人32名。此项活动对下一阶段我区继续教育工作深入开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获奖。

(1)继续教育办公室和我校英语教师(张淑清)组织指导了我区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北京市远郊区县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展示”大赛,并获得“最佳教学设计奖”,捧得奖杯和奖状。

(2)学历教育获得“北京市师范大学20**年函授教育先进单位”奖励。

(3)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1)继续教育办公室组织部分我校教师参加编写的《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集》一书初稿审阅、编辑工作已经完成,待出版发行。

(2)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织了“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和继续教育论文评奖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教师的比例占参评教师总数的50%。

(3)参与北京市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我校承担的子课题《校本培训制度与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编辑出版了《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汇编》初稿,发至全市教师进修院、校。

4、教师个人获奖、登载论文、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等

(1)刘志田撰写的《信息技术课的实践创新与课堂实践》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一等奖。

(2)王金华撰写的《激发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方法研究》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二等奖。

(3)明纪英撰写的《应用讨论法引导新教师进行讨论式教学》一文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术教育” 第六期登载;并指导我区两位新教师孙雪涛、赵云撰写了 《心路》《我的教学生活》论文, 在“信息技术教育” 第九期登载。

(4)张振松撰写的《加强组织管理,切实抓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发表在《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学科郭淑琴、王金华参与了北京市高中教师《生活价值观》课题研究,成为该课题组成员。

(6)王学一被北京教育学院聘请为北京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资源库”项目专家。

(7)崔静平获得通州区教育系统名师称号。

五、20**年师训工作特点

1、层次多,任务重。20**年是“十五”继续教育的关键的一年,凡是“十五”期间开展的各项培训今年全部启动,包括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三门必修课培训、各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小学、初中、高中的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校本培训等。同时参加培训的人员多,全区7000多人都要参加不同层次的培训,培训任务相当繁重。

2、培训的时间长。20**年暑假培训自7月10日至8月22日,每天都有教师在进行培训,时间达到了43天。平时的双休日也安排了培训,时间超过了“八五”、“九五”以来的任何时间的培训。

3、培训的机构多。北京教育大会召开以后,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与师资培训有关的大学、学院、教研部门等纷纷参与教师的培训,我区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提高我区教师的水平。

4、培训的要求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教师本人的需求,对“十五”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过去教师一人在课堂上讲授逐步扩展到学员上讲台,师生互动,开展教学实践,带着问题进行培训等,突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今年我区针对教师的需求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培训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课程培训班、骨干班、专业课专题培训班、学历班、研究生课程班等。聘请了大学教授、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小学骨干教师等,登上继续教育讲台指导我区教师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5、培训难度大。一是时间已过半任务却没有过半,逼人紧;二是教师培训大楼建设期间,需要的教学设备不能完全满足,硬件条件差;在此基础上要完成培训任务,难度较大。但是,在区教委和各基层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我校干部教师的共同努力下,20**年的培训任务完成了,这使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再此表示深深地感谢。

英语继续教育研修总结篇2

一、抓好全区参训教师的教学及教学组织工作

(一)、非学历教育

1.启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公共必修课培训

20xx年根据市区教委关于启动公共必修课意见,我区组织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由我校教育理论组教师承担面授、组织辅导工作。扎实、有效地做好《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通过讲授、发放材料、录制软盘等形式,完成全区7218人的培训任务。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教师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和师德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2.继续教育面授专题培训

为了提高中小学各学科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我们组织全区4209人参加学科面授专题培训。培训学科小学有语文、数学、科学教育、美术、体育;中学有数学、历史、地理、美术、体育、政治等,通过请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名师讲学,使教师对学科前沿知识、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3.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全区中小学教师共有800人报名参加培训,通过学习,参训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并较好地应用所学知识制作教学课件等。

4.新课程改革培训

高中政治教师新课程培训班。共40人参加培训。培训目标:帮助高中政治教师深入理解高中政治课新课程标准,把握新课标的理念、结构和内容,从而提高了高中教师实施新课标的教学能力和水平,为实施新课标、新教材做好师资准备工作。

中学政治骨干教师新课程理论与实践研究研修班。聘请首都师范大学胡玉顺教授到我区担任本班指导教师。培训目标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转换的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中学地理骨干教师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法研究研修班。聘请区级教研员和教改实验区有经验的教师承担培训任务,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在进行理论学习的同时,带领学员到基层中学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收到了良好的培训效果。

区级骨干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研修班。共120名骨干教师参加,学习时间为80学时。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学习,参训教师搜集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制作课件的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5.继续教育专管员、信息员培训

共160名学员参加了培训。全区幼儿园、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各单位信息员、专管员经过培训,加强了继续教育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系统化。

6.区级骨干教师培训

本学年主要对区校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培训:共502人参加培训。对骨干教师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培训,进一步提高了骨干教师师德水平。并组织骨干教师结合工作实践又撰写了师德案例,区继教办已经对骨干教师上交的师德案例进行筛选,并组织专人将优秀案例编辑成册,拟出版《骨干教师师德论文集》。

7、新教师培训。为了提高新教师的培训质量,本学期修改了“十五”初期制定的新教师培训计划,更突出实效性、针对性。注重了对新教师的师德、教育教学技能、教学基本功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全区共有261名新教师参加李培训。

8、组织部分骨干教师参加“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由北京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培训项目,自20xx年7月开始到今年年底,开展了集中培训、跟踪指导等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培训活动。本次培训形式灵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培训效果显著,深受学校领导和学员的欢迎。

我区共有252名学员参加了“绿色耕耘行动计划”项目的培训,包括:组织骨干教师利用暑期时间到教育学院参加集中培训;教育学院教授来我区送教上门,全区150名小学英教师接受教育学院的教授、专家传授知识;教育学院理科部李晶教授等来到了漷县中学,听取了校长的有关汇报,针对学校

年青老师多、教师队伍富有活力并有一定的教科研基础这一有利条件,跟踪指导活动结合学校发展,以教师反思为切入点,安排了3次讲座。并确定漷县中学为“绿色耕耘行动计划”课题研究试验基地。教育学院组织实施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通过课堂教学实录、教育科研论文、调研报告、教学课件、个人成长案例、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技能等一系活动对推动我区新课程改革、提高中小学骨干教师教育教学和教科研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师在组织小学英语全员培训项目上大大强化了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能力,参训学员一致感到此次培训收获很大,这是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在培训结束后,教育学院组织了以区县为单位开展得教学技能展示活动。我区代表队经过积极准备、认真训练,荣获教育学院组织的“20xx年京郊小学英语技能展示”活动的“教学设计奖”,获得奖杯和奖状。

(二)学历教育

为提高我区教师学历层次,拓展学科专业知识,20xx年在我开办学历教育班16个,共有学员1276人。2006年新招学历教育班四个,包括中文、教育学、英语本科班,小学艺术教育大专班,共计232人,录取率在75%。研究生课程班:上半年已经结业5个班,共200人。20xx年6月份新招生193人,目前已进入培训阶段。

在学历教育方面,从总的趋势看,参加培训的人员是在逐年减少,重点已转入非学历教育,但是学历教育的各项工作没有放松,特别是紧紧抓住考前辅导工作,提高新生录取率。20xx年的专、本科考前辅导的应该说录取率在70%左右。由我校教师承担的语文、政治、英语辅导的科目,开始成绩是较高的,对提高录取率起到了较大的作用。

(三)校本培训

1.开展《教育热点问题研究》校本培训教材的培训

《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是我区“十五”继续教育自编教材,教材内容主要是突出先进教育理念的宣传,为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更好地适应新课程改革提供帮助。此教材成为了全区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理解和领悟的重要参考资料。各学校都组织教师进行了认真的自学,并完成了每人3000字以上的学习体会,全区7218人参加培训。目前,教师通过学习撰写的心得体会等材料已陆续上交区继教办,由继教办组织教师进行成绩评定,并选出优秀文章给予荣誉奖励。

2、抓好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今年6月份区教委人事科、区继续教育办公室对全区部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调研。通过听校长汇报,召开教师座谈会,查阅档案材料,交换意见等形式,较全面地掌握了各单位校本培训情况。通过校本培训调研,我们感到:校本培训是“十五”继续教育的重要培训形式。校本培训是受到各级领导重视,受到校长、教师欢迎的一种培训形式,应当广泛推行这种培训形式。但是,校本培训开展不均衡。表现在领导重视程度、教师的认识程度不均衡;学校硬件设施的利用率不均衡;师资队伍不均衡等影响了部分学校较好地开展校本培训。区教委人事科、继教办将调研情况上报教委后,教委认为有必要开展评选校本培训示范校活动,带动全区校本培训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在区教委的领导下,我们将调研与查看基层学校上报材料相结合,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确定了13所中小学为校本培训示范校,确定1所园本培训示范园,通过帮教、帮训、手拉手等形式,发挥优质校的教师、管理人员、设备的辐射作用,带动一批薄弱校,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提高我区学校办学整体水平,推动全区普教工作走上新台阶。

二、抓好学校校内的教学工作

(一)教师职业道德素质培训

根据北京市教委《关于加强“十五”期间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和通州区教育委员会《关于中小学教师“十五”继续教育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结合师资培训工作特点和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十五”期间我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及20xx年校本培训内容的计划和具体安排。

今年10月学校召开教代会通过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论文评审条件》《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优秀班主任评选条件》。与会代表充分认识了学校开展校本培训有利于提高学校教师自身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发挥教师学习的主体作用,促进自身个性发展,有利于学校学习性组织的建设。并深深的感到开展校本培训是全面提高我校干部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培训质量的重要条件。并决定于11月开始培训。本年度的培训重点:

(1)组织学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教材,采取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式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并结合本职工作加强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通过学习,教师深刻认识到,培训者必须不断提高素质,才能真正树立为基层服务的意识,才能为基层做好服务工作,才能保证培训质量。

(2)、加强对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适应新课程改革和学习性社会的需要,提高教师终身学习的能力。组织40岁以下教师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Authorware5.0培训50学时。并将考核与竞赛结合起来,激发教师学习积极性。

(3)、强化教师教科研意识,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和水平。开展专题论坛活动,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结合教师专业化和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培训科研型的教师队伍,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

(4)校本培训管理

学校校长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建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校长、主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副校级干部任副组长,由师资培训科研办公室具体组织管理工作。学校为每位参训教师建立档案(一人一档),记入继续教育学分。并与评优、评先、晋职等挂钩。

(二)、培训者培训。

为把我校建设学习性组织,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学校组织起草了《通州区第一教师进修学校校本培训工作意见》,组织全体教师参加师德培训、计算机应用培训、继续教育科研课题论坛活动。教师积极性较高,学习兴趣较浓,效果明显。同时组织教师参与市区组织的各项培训。

1、北京教师培训中心组织的各学科培训者培训:

2、计算机教师参加因特未来教育培训和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培训;

3、推荐教师参加英语全国骨干教师、普通话新大纲、初中政治和语文骨干教师培训;

4、组织小学教师参加北京市小学数学、语文学科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等。

5、推荐和组织政治、地理、英语、化学、物理教师参加北京教育学院组织的“绿色耕耘行动计划”的培训,我校教师普遍反映受益匪浅,对提高培训者素质起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培训,拓展了培训者的学科知识面,在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方面也有较大提高,为更好的开展我区教师培训奠定良好的师资基矗

(三)教育科学研究

1、根据《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修课”的教学反愧优秀案例评癣学分反馈等项培训工作,组织编写了区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选编》。

2、组织教师进行“教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学习体会的评定学分工作,并将优秀论文编辑成册。

3、强化研究意识,开展研修活动。学科教师围绕“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探究”的主题,结合教学实际开展专题研究。本学年末,根据研究情况教师、教学管理人员撰写论文,学校组织论文评审,评选论文等级,学校给予奖励,并召开学年度继续教育教学、管理论坛会,组织编写“十五”继续教育论文集。

4、开展继续教育论坛活动。本学期论坛的主题是:“继续教育培训内容,培训模式,管理服务观念、手段、方法的探究”。在全校教师、教学管理人员中广泛开展“以师资培训为中心”,更新教育观念、管理服务观念的研讨活动,学期末共征集教育教学及教育教学管理论文25篇,评出一、二等奖,中奖率占50%。为创造一个优质教学、优质管理、优质服务的进校形象奠定了良好的基矗

5、坚持校内外调研制度。教师深入教学第一线,开展听课、评课、教学研究、专题研讨等活动,其中本学期教师听课共计380节,人均达到了20节。把继续教育的教研、教学活动着眼点放在适应教师新课程需要、为基层教学服务上,深受基层中小学的欢迎。

6、发挥教学指导组作用。本学期教学指导组的任务:

组织新教师学科专业培训的开课汇报。共有13位教师讲述了本人授课的教学设计思路,会上大家畅所欲言,并就热点问题,难点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会的教师深深感到:这种开课汇报形式好,教师间相互取长补短,有利于本校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

各教研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开展教学观摩课、研究课、公开课活动;

组织继续教育论坛,制定教学论文评审条件,开展论文评审活动,为我校建成学习型、研究型组织出谋划策。

三、本学期教学效果

1、培训。

(1)本学期圆满的完成了学历教育、研究生课程班和继续教育的各项培训工作,得到基层学校、教师和联合办学单位的一致好评,培训效果好。

(2)组织了全区中、孝幼、职、成教师继续教育总结表彰会,认定通州区中、孝幼、职、成学校校本培训示范校12所,表彰先进个人32名。此项活动对下一阶段我区继续教育工作深入开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获奖。

(1)继续教育办公室和我校英语教师(张淑清)组织指导了我区部分小学英语教师参加“北京市远郊区县小学英语教师技能展示”大赛,并获得“最佳教学设计奖”,捧得奖杯和奖状。

(2)学历教育获得“北京市师范大学20xx年函授教育先进单位”奖励。

(3)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北京市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3、教育教学研究成果。

(1)继续教育办公室组织部分我校教师参加编写的《骨干教师师德案例集》一书初稿审阅、编辑工作已经完成,待出版发行。

(2)学校校本培训领导小组组织了“现代信息技术培训”课件和继续教育论文评奖活动,获得一、二等奖教师的比例占参评教师总数的50%。

(3)参与北京市继续教育校本培训课题研究,我校承担的子课题《校本培训制度与管理研究》已取得中期成果——编辑出版了《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汇编》初稿,发至全市教师进修院、校。

4、教师个人获奖、登载论文、参与教科研课题研究等

(1)刘志田撰写的《信息技术课的实践创新与课堂实践》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一等奖。

(2)王金华撰写的《激发思想政治课学习兴趣的方法研究》获得通州区教育学会“创新教育与教育创新”征文二等奖。

(3)明纪英撰写的《应用讨论法引导新教师进行讨论式教学》一文在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研究中心指定刊物“信息技术教育”第六期登载;并指导我区两位新教师孙雪涛、赵云撰写了《心路》《我的教学生活》论文,在“信息技术教育”第九期登载。

(4)张振松撰写的《加强组织管理,切实抓好小学英语教师培训工作》发表在《北京市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继续教育信息》刊物上。

(5)政治学科郭淑琴、王金华参与了北京市高中教师《生活价值观》课题研究,成为该课题组成员。

(6)王学一被北京教育学院聘请为北京市“义务教育新课程教学资源库”项目专家。

(7)崔静平获得通州区教育系统名师称号。

四、20xx年师训工作特点

1、层次多,任务重。20xx年是“十五”继续教育的关键的一年,凡是“十五”期间开展的各项培训今年全部启动,包括提高学历层次的培训、三门必修课培训、各学科骨干教师的培训、小学、初中、高中的新课程培训、信息技术培训、校本培训等。同时参加培训的人员多,全区7000多人都要参加不同层次的培训,培训任务相当繁重。

2、培训的时间长。20xx年暑假培训自7月10日至8月22日,每天都有教师在进行培训,时间达到了43天。平时的双休日也安排了培训,时间超过了“八五”、“九五”以来的任何时间的培训。

3、培训的机构多。北京教育大会召开以后,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与师资培训有关的大学、学院、教研部门等纷纷参与教师的培训,我区现在与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教育学院、教师培训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办学,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提高我区教师的水平。

4、培训的要求高。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和教师本人的需求,对“十五”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和形式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从过去教师一人在课堂上讲授逐步扩展到学员上讲台,师生互动,开展教学实践,带着问题进行培训等,突出继续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今年我区针对教师的需求开展了不同层次的培训班。有高研班、研修班、新课程培训班、骨干班、专业课专题培训班、学历班、研究生课程班等。聘请了大学教授、教育专家、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中小学骨干教师等,登上继续教育讲台指导我区教师的培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英语继续教育研修总结篇3

关键词:继续教育;眼科学

继续医学教育是继医学学历教育后走向卫生岗位直到整个工作生涯的连续性教育,属于终身教育的范畴,是保证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跟上医学科技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自1991年卫生部颁布《继续医学教育暂行规定》以来,继续医学教育为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①。继续医学教育在国外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并很快受到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重视,目前,世界各个发达国家相继建立了健全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和法律,他们根据本国国情,制定了与其相适应的组织管理,培养方式和资格认可等一系列具体方法和措施。各学科也结合本学科特点,制订了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眼科学当然也不例外,我国继续眼科学教育真正引起重视,有文章认为应以中华眼科杂志1995年第1期开辟《继续教育园地》为标志,这一栏目的开辟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继续眼科学教育的开展②。本文将对继续眼科学教育以及我院继续眼科学教育的开展及实施情况做一介绍。

一、继续眼科学教育方案的制订

由于我国眼科医生在基层医院受医院眼科师资力量,设备条件,图书资料等条件的限制、眼科医师难以得到系统的、正规的培训,种种原因导致了继续眼科学教育的必须性。我院经过调研、学习、借鉴全省和全国各地继续眼科学教育开办的情况,制定了我院继续眼科学教育特色专业发展方向。近十年来,我院眼科逐步形成了以白内障、眼底病、视光中心、眼外伤、小儿斜视弱视等为专业特色的教学基地。依据这些特色,制订了进修医师考核制度、结业制度,制定了全面的教学计划,使社会上更多的眼科医生接受继续眼科学教育,确保了进修医师在医院期间能够学有所成。学校出台了有关继续教育学习班的文件,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学院每年至少承办2项部级和5项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国家重点学科每年至少承担1 项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并成为部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省级重点学科与博士学位授予权学科,每年至少应申报1项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承担1-2项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成为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一般学科每年至少申报1项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③。因此我院眼科依据自身在白内障、眼底病、小儿斜视弱视、视光、眼部整形、眼外伤等特色科室的优势,每年至少承担1项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承担至少2项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二、继续眼科学教育方案的实施

(一)针对不同眼科医生的需要,制订合理的培养计划

由于进修医生的学历差异、掌握眼科基础知识的程度不同、进入临床工作的时间不同、临床的业务能力也有所差距,因此不能要求这些人在一个起跑线进行学习,应制订不同的培养计划,因材施教。进修生进入科室后,要求他们首先根据自身进修期间的学习目的、要求和学习内容等情况,参照委托单位的要求和科室的培养条件,教研室制订出个性化的进修学习计划,最后依据这些计划落实到各个科室及各个带教教师身上。例如,有些医院只开展了眼前节手术,其医院要求进修医生主要学习眼前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那么我们为其安排进修课程时则应侧重于把其安排到眼前节科室;还有些医院刚刚引进一些大型仪器设备,其医院要求进修医生主要学型仪器设备的操作与使用,那么我们为其安排进修课程时则应把其安排到这个科室。经眼科的实践表明这种方法更有针对性,进修医生受益匪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申办继续眼科学教育学习班,提高理论水平

申办继续教育学习班的目的是为了学习新知识,提高理论水平,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这些进修人员回到原单位以后,通过应用新技术、新方法使其临床业务能力得到了提高,通过继续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审批认可的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分为部级和省级两种。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须经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学科组评审、由卫生部批准,也可以是由部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按规定举办的项目。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包括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评审并经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项目,省级继续医学教育基地按规定举办的项目,中华医学会、中华口腔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中华护理学会等一级学科学会举办的,并向全国继续医学教育委员会备案的项目。只有部级和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可以授予1类学分。参加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经考核合格者,每3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2学分;参加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活动,经考核合格者,每6小时授予1学分,主讲人每小时授予1学分③。

眼科所采用的授课形式多种多样,包括专题研讨会、学术交流、短期学习班等,讲课内容包括眼科基础研究的新进展,临床疾病的新进展以及新成果的推广、应用等。我院眼科于2000年开始开展继续教育学习班,其中我们在举办专题研讨会、学术交流中多次邀请国际以及国内知名的眼科学者以及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在每次演讲中要求演讲者应准备多媒体教学,并且通过网络设备使演讲厅可以与手术室进行视频连接,实现了手术直播,例如我们在每届的白内障学术交流会议中现场直播来自全国各地的眼科专家的白内障手术过程,学员们可以一边观摩手术过程,一边向专家们提问,专家通过视频现场解疑,运用这种方法授课更有助于学员们对手术操作的理解,加深印象。我院眼科定期举办短期继续教育学习班,例如我院每年举行复杂性白内障的短期学习班,首先通过多媒体教学使学员们掌握复杂性白内障的基本知识,最后再给学员们实践的机会,通过在显微镜下对猪眼的手术操作使学员们提高自己的显微手术水平,这种短期的学习班深受学员们的喜爱,达到了继续教育的目的。

(三)学习英语,提高英语专业水平

中国在近几十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方面都发展得很快,医疗也不例外。但是,不容置疑的是,我们在很多科研与临床方面仍然落后于西方先进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各种技术,我们不可能单靠自己搞研究,必须学习别人先进的技术。而学习的必要前提便是要掌握世界通用技术交流语言,我们的工具――英语。英语的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全世界科技出版物 70%以上用英语发表。因此学习英语是非常重要的。我院规定不论是本院的医生还是进修医生都要加强英语的学习,我们要求每天早上医生要学习医用眼科英语,还定期举办英语学习班,通过这类的学习,进修医生的英语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进一步达到了继续教育的目的。

三、师资力量及教学设施

我院培养了一支可担任继续眼科学教育工作的技术过硬的教师队伍,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学习的方式,即眼科教研室通过政治思想素质培养、基础理论培养、临床能力与技巧培养、外语能力培养不断加强教师的自身素质,不断输入高素质的人才,并且年年引进人才。每年平均安排2名医生到国内有影响的单位进修学习,科室对于参加国际学会的人员提供适当资助。并且为提高教学质量,我院眼科现已配备了完善的教学设施,如投影仪、电脑、多媒体示教室,手术显微镜配有录像以及转播功能等。并且我们意识到除了一些硬件的教学设施外,我们将越来越多地依赖网络信息资源,因此我们现在更加注重了网络信息资源的应用。以上这些是我院眼科培养优秀的继续教育学员的基础与保证。

四、继续眼科学教育中的不足

通过学习和调研发现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将成为一种新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式和体系,我们可以通过远程教育网自主学习并且终身学习。技术的支持保障系统和相应的硬件设备的完善,可以更好地为基层医院的医生们提供接受再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平台。并且医生们可以灵活支配学习时间,按照自身的需要,自主选择学习形式和手段,远程教育是对未来教育发展道路的高瞻远瞩,其深远意义将不容忽视。因此我们医院眼科也会越来越重视远程教育,使其继续教育真正成为终身教育。

总之,眼科通过对继续教育的开展和实践,发现针对不同眼科医生的需要,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申办继续眼科学教育学习班,提高理论水平;学习英语,提高英语专业水平等是培养和提高眼科进修医生以及学员的主要措施。

注释:

①刘正生,王清芳,陶亚男. 走出继续医学教育的困境[J].继续教育研究,2003,(3):4-6.

英语继续教育研修总结篇4

一、目前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息渠道不畅,教学内容和实际需求脱节培训单位与培训管理部门以及中小学校三者之间信息渠道不畅 , 造成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供需不见面”。培训教师不知道参训教师需要什么知识 ,因而只有按自己的主观认识安排培训内容。

2、集中培训,方式单一,难以反映不同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理想的培训要关注每一个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同一所学校,教师的兴趣,学校确定的发展方向,教师年龄、教龄、学历、职称结构不同,素养基础、人生经验不同,最终的发展目标不同,培养内容和方式自然不尽相同。

3、缺乏培训质量评估机制。目前 , 教师继续教育一般是由教育行政有关部门按照常规培训安排 , 向当地师资培训机构如教育学院、师范院校、 进修学校等单位提出培训计划 , 由培训机构制定课程培训计划。

二、建立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培养模式的思考

根据农村基础教育的现实条件和共同特点,总结我国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经验和不足,借鉴国外在这方面的有益做法和相关理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后培养 , 应有针对性地安排教育内容,开拓继续教育的多种途径 , 建构多元化的培训模式。基于这种认识,提议建立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分段式、分层次、多元化的动态培养模式。

三、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具体模式

1、教育机构的培训

这是我国多年来一直实施的一个主要模式。从中央到地方,各地基本上已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培训网络,包括县(区)进修学校、教育学院和师范学院。它们承担着学历培训、新教师培训 职务培训和骨干教师培训等任务。培训机构的培训一般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或培训形式如:

(1)课程培训形式。课程是教师培训的基础。可根据教师的各种需要和教学目标的要求,建立各类层次的课程,用于英语教师继续教育。(2)案例教学形式。这是近几年来从国外教育实践中引进来的继续教育教学形式。要求应用案例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范例,让教师充分开展学习、分析和讨论,从中得到提高。

2、远程(网络)教育

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利用信息网络培训教师已成为一个新的发展手段。通过网站向教师提供各类备课包,正在成为远程教育的一种新形式。目前,我国一些经济发展快的地区已着手建立中小学校校通网络工程。在条件成熟时,农村也可以利用这种现代化教育信息交流平台,实现对每一个农村英语教师进行点对点的培训和指导。

3、导师带教模式

几年来,一些中小学也借鉴高等院校的导师制 ,采用导师带教的教师培养模式。为了更好地培养高质量的教师 , 各地由师德优秀、教有专长、在本地区有很高知名度的教师组成导师团 , 负责对该地区的各类教师 ( 尤其是骨干教师 ) 进行培训。

4、校本培训模式

校本培训是指教师任职的学校自主确定培训计划,设计培训形式、培训内容的继续教育的新的培养模式。这种学校本位的培训模式越来越成为当前国际性的发展趋势。也可以说它是学校自发性的在职进修 , 是教师、学校的共同之作。

5、专题研究模式

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加以提炼 ,形成专题,然后以专题研究为中心成立课题组开展研究,激发教师学习理论 , 掌握科研方法。其优点是专题来自于教学实践,又可指导实践。

6、研训一体化模式

这是将课题研究与师资培训结合起来的新模式。它将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所遇到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科研课题立项,组织教师共同研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经过资料收集、分析研究,形成科研成果,然后再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师资培训的课程,将科研论文改写为培训教材,向更多的教师推广科研成果,让更多的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这种培训模式有别于一般以理论学习为主的教师职务培训,更多地结合实践,结合教师工作实际,是一种实效性很强的培训模式。

7、教育考察

参加国内外的教育考察也是继续教育的一种途径或模式。各地都出现不少先进学校和学科带头人,组织教师参加教育考察 ,吸取教学改革的先进经验 , 并将其精神带回本校,也是一种教学进修。

从培训到培训教师的转变体现出对教师继续教育或者说教师职业发展的观念上的跨越。农村中小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培养模式具有多样性的特点。对于具体培养模式的选择,首先应考虑其实际效果如何,要因地、因人、因内容等而异,一切从效果出发,讲究实效性;其次,教师继续教育具有成人、在职、 业余等特点,在确定具体培养模式时,应充分尊重参加继续教育的教师的个人意愿;同时,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情况,针对不同教师的教育需求,在征求教师意见的基础上,确立本校长期的继续教育计划,包括培养模式,以谋求理想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英语继续教育研修总结篇5

一、改革体制,走外延发展之路

我们认为普通高校继续教育传统的办学体制在新形势下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如何应对上述挑战,首先应从体制变革着手:

(一)实施改革,使高校继续教育机构成为名副其实的办学实体

自2000年起,上海交通大学改革继续教育的机关管理模式,学院成为学校的直属办学实体,即:“独立运作”的二级办学实体,拥有人事和财务权力,实行全成本独立核算,借助市场来获得并配置办学资源。学院自主确定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报学校批准后实施;在工资总额度之内,学院有权根据学校规定聘用员工;学费总量的一部分作为无形资产及管理费上交学校,其余放权给学院,但在校财务处的监控下使用;学院必须依靠自身发展的积累增强办学实力,学校不再投入;学院能在规定的范围内,确定员工报酬,但报酬总量要报学校批准。

实施办学体制创新,采用“学校和学院二级办学实体”的模式,其优越性在于:

1、极大地调动了学院的办学积极性,使全体教职员工把继续教育作为国家不可缺少的事业来做。

2、改变了原来对高校继续教育的定位,加大了教育投入,不再与普通高等教育争夺教育资源,不再是“创收”的工具。

3、以利于继续教育根据自身特点不断创新开拓,争创一流。

4、有益于营造学院文化。

(二)通过市场配置,利用社会资源实现外延发展

作为办学实体,必须有自己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才能发展,因此借助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向校园外扩展,是学院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学校没有任何投入的情况下,通过自我积累的资金,学院改造了社会的非教育资源,建立了独立的继续教育凯旋路校区,拥有两栋教学大楼,共有60多间大小不同的多媒体教室,近7000个座位,交通便捷,紧靠轨道3号线和 4号线,距我校徐汇校区约1公里。2004年起,97%的学生迁至新校区上课。

学院力求设施先进,体现一流大学的水平。全部教室装有空调,整个校区用中央控制室集中控制网络、电话、闭路电视及监控等系统,配以智育讹管理,方便日常维护。内部网络,以千兆为主干,百兆到桌面,铺设光缆接入校园网,并通过4路ADSL接入Internet网。校区内部除安装计算机网络、电话和有线电视系缈》,还配有音视频、安全监视和防盗报警系统等,设备先进、功能完善。校区内部可通过闭路电视系统,提供单向远程教育;外部可通过ISDN与国内和国际进行交互式实时远程教育。教室内使用的计算机,提供先进的屏幕手写功能,方便教师书写。每年接待的20多位来我院授课的国外教授均对学院一流的教学设施赞不绝口。良好的学习环境牙卜流的教育设施为提高教育质量,创建精品课程和品牌教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保证。

(三)建设专职教师队伍,成为真正的办学实体

自2001年起,学院组建自己的专职教师队伍,引进的教授和副教授富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年轻的博士、硕士和海外留学归来者给学院带来活力。专职教师组成英语、经管、计算机三个教研室等,积极承担各项教学任务和开展教学研究活动。学院先后发展入学前培训,实施远程教育,发展助学教育,开展国际合作大学后继续教育(包括国际远程教育),聘用外国教师任教,招收港澳台全日制本科学生,发展双语教学“专升本”等创新教育,为推进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院实施组织机构扁平化:减少中间环节,充分调动所有员工当家作主,参与管理;充分发挥教职员工的聪明才智,实行民主决策制度,每两周一次院务会议雷打不动,使每个干部和群众了解学院的发展,重大事情充分讨论,集体投票决策。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建继续教育品牌

学院采取了“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模式培养教师。2003年选派了11名专职教师前往英国相关大学进修英语,2004年选派了12名专职教师前往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相关大学进修专业课程;鼓励专职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之余,在其它相关行业兼职锻炼,使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制订“专职教师业绩评估细则”,从机制方面激励教师成才。有一位教师调入学院后,担任专业主任、讲授课程,二年内发表了学术论文5篇、出版教材一部、承担重大课题二项,由副教授晋升为教授。学院发挥专职教师的学科优势,让他们参与教学管理,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术活动。

(一)提高教学质量,创建精品课程

专职教师队伍的建立,缓解了热门专业、热门课程师资紧张的状况,有利于凝聚相对松散的兼职教师,形成专、兼职教师共同参与继续教育研究,探讨量大面广的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学院勉励教师:终身教育,恒世智民。教师们充分利用学院的现代化教学设施,提高教学质量,争创精品课程。目前正在建设的6门精品课程中5门是以专任教师为主力军,其中“实用软件”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

(二)积极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提出教学改苹新思路

学院组织专职教师开展新一轮教育思想大讨论,研究如何根据继续教育的特点和新形势的发展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改革课程设置,特别对“大学英语”、“大学数学”开展了专题讨论,例如:由于学生入学时英语成绩差距巨大,决定采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因材施教、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全面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使他们毕业时的英语水平在原来不同的英语基础上都有较大的提高,并能够在不同层次上用英语进行口头和书面交流,好的学生能用英语作为工具直接开展工作”。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创建“英语工作室”和“创意空间”

学院教师逐步探索出了以网站进行辅助教学,延伸课堂,培养学生的途径。创建了“英语工作室”和“创意空间”。“英语工作室”共有七大板块:热门话题、在线收听、网上课堂、英语万花筒、音乐和电影、商务英语、考试指南。最初的服务对象是学院师生,至今访问量已逾20万人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用的英语学习平台,还以其丰富、实用而有特色的内容吸引着国内外众多师生和英语学习者,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应,被上海交通大学推荐到教育部网站“中国大学生在线”。该网站对英语课堂教学起了极大的辅助和延伸作用,学生在课外可获取大量的听、说、读、写资料和信息。

(四)创建继续教育品牌,建设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学院成立了继续教育课程建设委员会和学术委员会,组建一支专、兼职相互配合、共同管理的教学管理队伍,完善了一系列教育管理制度(如:教学现场巡视,严格考试管理制度,施行相同课程统考、重修制和奖励制度等);教学管理部门及时了解教师授课质量,加强监控,学生可在学院网站上通过“网上教学评价系统”对任课教师从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材选用、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价;学生还可通过网上的“院长信箱”直接向院领导反映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加强了与所有的专兼职教师的沟通。

(五)招收港澳台全日制本科学生,开展“专升本”双语教学品牌项目

经教育部批准,2003年、2004年共招收90名港澳台学生进入继续教育全日制本科班学习;2004年还面向香港特区招收副学士及高级文凭毕业生,与内地全日制双语教学(面授时间80%使用英语,2c%使用汉语)“专升本”学生同堂上课,实现学院倡导的“创新、务实、开放”的教学理念,培养有较高外语水平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在专业教学计划实施上力求贯彻“专业教学双语化,理论教学应用化,实务教学案例化,论文写作项目化,实践能力社会化”的方针,在专业的培养手段上将采取多样化的课堂教学模式、与囤际接轨的专业教材和灵活机动的社会实践安排等。

目前高校继续教育以培养应用性人才的大众化教育为主,但是“品牌教育”的战略目标仍是高校继续教育应该孜孜以求的,以真正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和办学力量。

三、实施信息化和网络化,实现高效教育管理

继续教育管理是教育学和管理学的交叉学科,是实施晶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运用开放系统理论,把学校看成是社会的一个子系统,教育管理要与社会相结合,强调管理信息的流通,管理的科学性,并要求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实现这一目标,学院在新世纪伊始启动了“基于网络、面向学生”的管理信息化建设。经过几年的研究实践,在学院内部、学生、学院和社会之间构造起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实现了以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全方位继续教育管理:

(一)建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管理思想

体制改革后,学生是学院存在和发展的经济基础。学生将接受继续教育更多地看作是一种投资消费,对学院的管理提出了许多现实和特别的要求,因此,在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应首先树立“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思想,管理中体现“服务意识”,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以学生感觉便利为前提。

(二)建立互联网和学院内部网无缝连接的统一管理平台

2000年3月学院建立继续教育最早的独立网站之一:VvWqVq. sjtuce.net。该网站运行在公众网上,已成为教学服务外延的综合平台,它将国际互联网与学院内部网络 (Intranet)统一起来,实现无缝连接。学生可以通过该网站获取几乎所有的教学信息,达到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教”与“学”,以及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与管理部门的交互沟通。

(三)开发“教学管理信息系统”,革新传统的教育管理手段

学院自主开发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涵盖了从招生、教学计划编制、课表安排、成绩维护、学籍变动、毕业、教室调度等教务管理、教学管理和教学行政管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包括“教学管理系统”、“网络作业系统”、“网络教学评估系统”等多个子系统和近 40个模块,现了学院教育管理手段的一场革命。

(四)通过国际互联网为学生提供全天候的教学服务,实现课堂的全面延伸

学院开发了“网络作业系统”、“网络教学信息查询系统”,为学生提供了全天候的教学服务,实现了课堂的全面延伸。通过这些信息平台,借助Internet,教师可以在家里或者办公室中随时提交教案和学习资料供学生浏览、下载,而学生也可以在家里或者办公室中提交课后作业供老师审阅、评分。成人学生虽然不是同吃同住,但彼此之间的学习交流却同样通过它们自由进行,不再觉得自己是学习过程中的孤独个体,全面延伸到学生的案头和床头。“网络作业系统”已经累计了近5万人次的教案和作业,已被永久保存,作为师生们的学习资料。

英语继续教育研修总结篇6

部分中学仅把中学英语继续教育当作一种临时培训方式,没有建立起常态机制。继续教育培训没有完善的激励考核机制,很多学校没有将继续教育作为教师业务成绩考核,职务评定,工资晋升的一项参考依据。

二、聊城市城区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意识存在着分层现象。高级中学英语教师专业意识强于初级中学英语教师,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师由于学历层次偏低,多数教师往往缺乏专业基础。甚至有部分教师存在着“半路出家”的现象,有的教师在中专或大学阶段学习的不是英语专业,后期由于岗位需要才从事英语教学,这就直接导致了部分中学英语教师专业意识较低。但是在另一方面,高中英语教师的专业意识还是相对比较高的。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高中学校对英语教师的学历层次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部分重点高中甚至引进了研究生从事英语教学。由于高中英语教师学历层次的上升,多数教师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始终从事英语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教学技能方面其专业素质都比较高。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在对待继续教育培训的态度上多数中学英语教师认为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是很有必要的。其中有接近80%的教师认为继续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这反映了广大教师能够认识到随着教育飞速发展,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难以满足教育的需要,自身素养已严重不足,必须通过继续教育补充新知识,发展新技能。在具体培训方面有超过半数的教师认为当前的继续教育存在问题,内容枯燥缺乏针对性,方式陈旧难以引发兴趣,时间集中难以形成长效机制,考核流于形式缺乏激励机制。通过上述情况,可以看出聊城城区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发展滞缓,尚未形成长效机制。在教师年龄分布上存在断层,性别比例失衡;总体教研水平偏低,职称和学历两级分化严重;中学英语教师专业意识存在分层现象,差异较大;同时继续教育培训内容方式陈旧缺乏现实效用,培训出发点出现偏差,功利性过强。

三、措施与对策

英语继续教育研修总结篇7

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中学英语教师的专业意识存在着分层现象。高级中学英语教师专业意识强于初级中学英语教师,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师由于学历层次偏低,多数教师往往缺乏专业基础。甚至有部分教师存在着“半路出家”的现象,有的教师在中专或大学阶段学习的不是英语专业,后期由于岗位需要才从事英语教学,这就直接导致了部分中学英语教师专业意识较低。但是在另一方面,高中英语教师的专业意识还是相对比较高的。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高中学校对英语教师的学历层次要求也在不断提高,部分重点高中甚至引进了研究生从事英语教学。由于高中英语教师学历层次的上升,多数教师在本科或研究生阶段始终从事英语专业的学习和研究,无论是专业知识还是教学技能方面其专业素质都比较高。同时调查结果也显示,在对待继续教育培训的态度上多数中学英语教师认为参加继续教育培训是很有必要的。其中有接近80%的教师认为继续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这反映了广大教师能够认识到随着教育飞速发展,已有的知识和技能难以满足教育的需要,自身素养已严重不足,必须通过继续教育补充新知识,发展新技能。在具体培训方面有超过半数的教师认为当前的继续教育存在问题,内容枯燥缺乏针对性,方式陈旧难以引发兴趣,时间集中难以形成长效机制,考核流于形式缺乏激励机制。通过上述情况,可以看出聊城城区中学英语教师继续教育发展滞缓,尚未形成长效机制。在教师年龄分布上存在断层,性别比例失衡;总体教研水平偏低,职称和学历两级分化严重;中学英语教师专业意识存在分层现象,差异较大;同时继续教育培训内容方式陈旧缺乏现实效用,培训出发点出现偏差,功利性过强。

二、措施与对策

1.思想引导,树立教师终身发展观

教师信念受到外部环境与内部因素的双重影响,所以加强教师信念教育至关重要。在社会层面上应该完善中学英语继续教育机制,并使其制度化、体系化,在社会上创造一种氛围,在教师群体中形成崇尚继续教育的良好风气。同时广大中学英语教师也应树立“学无止境”的终身教育发展观,引导教师认识到任何专业都不可能一劳永逸,必须不断调整和提高。

2.革故鼎新,重构继续教育体系

当前对于继续教育形式和模式开发已经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在具体的落实上却存在着问题。一方面要将研发成果真正的付诸于实践。另一方面更要做到腾笼换鸟,重构继续教育培训的内容体系和课程体系,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双提高,知识更新与实际水平相协调,切实发展教师的思维与教育能力。同时,应发展多元化课程,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演练相结合,培养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是受训教师形成系统的专业知识储备,真正的扩充英语学科知识,提高解决教学疑难的能力,发展教研的能力。

3.开拓创新,构成继续教育长效机制

英语继续教育研修总结篇8

本学期在上级的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工作,认真贯彻执行上级教学研究工作,英语教研组将继续以小学英语教学指导纲要为指导,进一步深化小学英语课程改革,认真履行自身职责,引导全组成员积极主动地开展教学研究工作,落实学科教学常规,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小学英语的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我校的英语教学工作。

二、主要工作:

(一)学习理论

采用集中学习为辅和自我学习为主相结合的方法,认真组织学习课改精神和总结学习新教材实施过程中英语教学的先进经验,推进新课程的进一步实施,努力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加强教师的教改意识,积极地投入到课改实践活动中去,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认真研讨新的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把握其实质和内涵,并把他落实到我们的英语教学过程当中,全面提高小学英语水平。

(二)抓好常规,提高质量 。

重点抓好课堂教学常规的落实,定期抽查常规落实情况。贯彻、落实新时期的质量观、学生观和教师观。作好英语学科质量导向与把关工作,确保课堂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三)加强队伍建设。

本学期多次组织教师参加观摩课、研讨课、优质课,强化说课活动,充分发挥公开课的研讨示范作用,营造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

(四)推进《eec教材》的实施工作。

1、开展课改推进过程中的困难、问题、对策及所获得的经验成果成效研究。

2、加强效益意识,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加强校际间交流,组织好小组活动。

三.具体工作:

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知识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搞好课题研究,推动教学改革。继续以新课程为中心,规范教学常规,平稳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确保完成学校提出的各项任务。认真组织和准备,积极参加进修校举行的教学系列活动。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