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发表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竞价年度工作总结8篇

时间:2023-01-11 05:22:03

竞价年度工作总结

竞价年度工作总结篇1

1.人才队伍的考核评价制度仍需完善

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为规范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修订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聘任、考核、奖惩、待遇、培训、监督、档案等都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在此基础上,总行又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专业技术资格管理暂行规定》等四个暂行规定,上述实施办法构成了目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的原则性框架。但基层央行在具体实施和实践中,缘于技术岗位、职能部门和专业系列之间的不同,造成事实上的专业工作内容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实践中如何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条件、学识水平、专业能力、实际工作经验等进行全面衡量、科学评价,缺乏细化的人才评价标准和评估手段。同时,专业技术人员竞聘工作的操作流程也需要进一步科学规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专技人员的科学量化评判,竞聘工作开展才有明确的标准导向和制度依据。

2.人才队伍的聘任机制尚需健全

不可否认,基层央行在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工作中仍存在业绩和能力导向不甚突出、通过专技评委会的推荐依据不够充分科学和“能上不能下”等诸多现状,聘任机制较为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人才队伍的活力。2011年央行开展工资收入改进完善工作,对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收入政策倾向明显,聘与未聘尤其是中级职称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影响在不断加大。但目前总行的专业技术管理制度规定,对专业技术职务聘任采取比例限制方式,这就使得基层央行待聘人数与可聘职数的矛盾更加凸显。例如,2014年常州中支行已具备中级专业技术资格未聘者已达16人,而可聘职数仅5个。毋庸质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健全评聘机制,突出能力和业绩导向,使仅有的职教用得其所就显得尤为重要。

3.专技人员的履职贡献度亟待提高

目前中常州支行的专业技术队伍是较为庞大的群体,在聘专业技术人员126人,占全体在职人员的83%。但是从工作成效看,专业技术人员较之行政人员,专业职能意识不是很强。在职业履职岗位上发挥争先进位、高效履职作用发挥的不甚显著。而随着央行不断强化履职需要,对专业技术人员综合履职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正如前面所述,目前专业技术岗位缺乏在“技术”层面的具体标准和制度,导致专业技术人员在技术层面趋于单一化、操作化,甚至普通化,不能有效地向知识型、复合型、高端型转化。而2011年工资收入改进完善和专业技术人员待遇的明显改善,在大力倡导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能力-待遇-贡献”的相对应的新形势下,专技岗位人员其绩效工资与其岗位奉献绩效似乎不是很对等,这也值得我们在实践中加以深入探讨,并找到科学的方法加以践行。

二、关键核心——基层人员考评机制内涵和基本原则

1.突出岗位履职追求业绩的原则

专业技术人员考核不同于行员考核,既要坚持全面考核,也要突出专业性、技术性考核特点。因此,在设立竞聘量化综合考评积分体系的工作业绩指标时,必需加大工作能力和业绩在考核中的权重,促使专业技术人员将关注点集中在对业绩有更大驱动力的考核指标上。正确引导其在岗位职责范围内专业性、创新性地开展工作,追求工作绩效最大化。

2.定量与定性综合考量和异中求同的原则

首先注重定量考评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通过积分形式,把民主推荐、评委评审、业绩评价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其次在科学设计指标体系时,考虑中支各类岗位情况,通过合理分配各评价指标分值权重,相对剔除不同专业岗位工作差异影响因素。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在立足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在信息调研、制度办法、创新业务、创先争优等专业方面努力取得新的业绩。

3.360度考核和多维度评价的原则

我们在开展中级人员竞聘中引入了360度考核和多维绩效综合评价方法:中支行副科级及以上干部的民主推荐占比20%、行领导和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专业技术评审委员会评审占比30%、专业业绩量化积分占比50%的全角度百分考核评价。综合不同评价者的意见,有效确保整体评价结果的全面、公正。业绩量化环节则在考核体系中引入自主申报评价,50分业绩积分由个人根据日常已具备的条件能力和取得的实绩进行对照申报,科长审核确认,分管行领导签字把关,整个申报过程充分释放和促进专技人员日常注重提能增效和积累业绩的导向。

三、深入探索——专业技术人员竞聘实践应用及取得成效

1.实践应用

(1)实施全过程的阳光民主公开。民主公开是充分竞争的前提,中支行在开展专业技术系列工作中做到民主公开,实施方案反复征求全行职工意见。经过多次反复讨论和修改完善,统一全体思想后,经党委集体研究才将方案付诸实施。尤其是中级竞聘方案在全行公开竞聘考核内容、程序、方法和考核结果,20%的民主推荐实施民主测评预告制,预先公示申报者的述职报告、个人业绩量化申报表,提前公布测评表样、评委评审参考标准,便于测评人员对竞聘者进行公正负责的评价。民主推荐由全体副科级以上参加,竞聘者进行竞职演讲,纪检、内审全程参与,加强监督,所有投票和打分结果均在一定范围公开。民主、阳光、公开的竞聘考核实施,在全行营造了良好的竞争氛围,推动全体专技人员努力在提能力、增绩效上下功夫。

(2)创新实施竞聘量化指标体系。50%的专业业绩量化考评是本次职称系列工作探索创新的关键,中支行设置的专业业绩量化考评体系突出进行竞聘者岗位业绩表现竞争比较,使得专业技术人员的“绩”能有效用分值进行量化。体系共设置3个评价维度,5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在整个竞聘考核中占50%权重。(右下图)维度1:“基本评价性指标”设置基本素质、业务工作能力两项一级指标,以竞聘者的教育程度、专业工作年限、应具备的基础专业技能等作为关键评价要素,突出基本素质、专业经验和工作能力的成熟度评价,包括学历层次、岗位年限、制度制定、教育培训等8项二级指标。维度2:“竞争性指标”设置专业工作业绩、创新工作表彰两项一级指标,以对竞聘者近三年的重要工作成果、考核结果、获得荣誉等作为关键评价要素,突出对专业工作业绩成果的评价,体现专业技术人员工作业绩的“信息、调研、推广等成果”。指标涵盖了“近三年主笔或参与撰写的调查报告、工作信息(编译)被总分行以上录用(含网站、内部刊物),以及总分行正式推广应用项目中的经验或文档”,实实在在凸显了专业技术人员日常业绩。除信息调研这项关键指标外,还包括:上级行交流锻炼、业务竞赛、综合性荣誉等6项二级指标。维度3:“影响性指标”是指影响专业技术职务聘用类的指标,将专业工作中出现重大差错或失误造成严重损失、行员年度考核结果、调查等因素纳入影响性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

(3)全方位评价创新了专技委评审方式。30%的专技委评审打破以往“纯投票”,杜绝投“人情票”,创新采取多维度要素评价法,设置《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竞聘评委评审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包括履行岗位职责情况、业务工作能力、学识水平、培训表彰四个方面,列明测评细则20项。评委按照评分标准,结合专业技术人员申报材料,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对每位申报人员做出“最适合聘任—90分以上、适合聘任—75至89分、较适合聘任—60至74分、不适合聘任—59分以下”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在规定分数段内进行量化评分。按照竞争比选的原则,最适合聘任推荐人数要求与中支行可聘职数相一致,切实增强专家评价结果的公信力。

2.实践成效

(1)形成了良好的竞争环境。量化综合考评起到了明显的标杆作用,在总积分排列前8名人员名单提交党委进行差额选取研究决定时,考评积分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这必然会引导专业技术人员以量化考评要求为目标,大力提升自身的综合履职素质和专业能力。在“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下,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产生了“鲶鱼效应”,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奋发上进,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2)进一步突出了选人用人导向。突破实现从常规考核向业绩考核质的转变,取得了专业技术职务考核评价绩效显性化的效果。更加突出了干什么、评什么、选什么,进一步引导专业技术人员重视能力积累和实践贡献,充分体现“有为才有位”、“实绩定英雄”的用人导向,实现单位与个人发展的“共赢”。

(3)促进了人才队伍的成长。随着正向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促进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加强对岗位工作贡献度,自觉通过中支行人才库建设、信息编译调研、创新项目、金融论坛等途径提振履职能力。两年来,中支行共有2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踊跃参加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竞争优选更促进激励专业人员围绕量化积分目标努力进取,实现自我管理,从而有效地确立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道路。

四、下阶段努力方向和思路

1.进一步优化量化评价体系

中支行的量化评价体系是基于业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专业技术人员所处的岗位特点、业绩体现方式等还无法进行更加有效的通盘考虑,一定程度上也会出现不同岗位业绩量化评价结果,与其努力程度不是很完全匹配的情形。长期下去会造成有显著业绩的岗位人人争着去,绩效不明显的岗位无人愿意去的现象。必须充分考虑岗位差异,将“隐绩”也列入量化评价范围,促使专业技术人员安心本职工作,力争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业绩。

2.努力做到按需设岗和人岗相适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职数按比例设定,与各部门业务岗位的需求不是完全相匹配,聘任的中师与其所工作的岗位需求也不一定完全相匹配,目前尚存在高能低配的现象。下阶段要继续深入研究专业技术岗位需求,将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职数合理地分配到各部门,将应配备而空缺的中级专业技术岗位拿出来进行全行竞聘,进一步细化岗位工作质量和业绩要求,将能力、业绩与岗位要求最匹配的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到相应的岗位上。从而有效地改变量化评价只看总分不看匹配度的情况,不断地提高人岗相适度。同时,加大部门的建议权,对部门需要的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应有一定的建议权,真正通过竞聘岗位吸引专业人才和推动部门履职绩效提升。

3.建立业绩评价跟踪制度

竞价年度工作总结篇2

[关键词] 环境保护 纺织品贸易 国际竞争力

本文首先计算纺织产业环境保护强度。其次,计算出我国纺织产业相关年份的国际竞争力。再次,对我国纺织产业环境保护强度和其国际竞争力作相关分析。最后是对上面的分析的小结。

一、纺织产业环境保护强度

要进行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分析,首先就要将环境保护量化。环境保护强度,是用来衡量环境保护的量化指标。对环境保护强度,最直接的测量就是环境成本。但我国环境保护统计工作起步较晚,环境成本数据连续性不强,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本文将参照综合评价的一般原理,采用间接测量的方法来估算我国纺织产业的环境保护强度。

1.环境保护强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参照赵细康的环境保护强度综合评价指标,考虑到我国环境统计指标的局限性,本论文选取以下8个指标,来计算我国纺织产业的环境保护强度:

(1)单位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总产值

(2)单位产值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工业总产值

(3)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工业废水排放量

(4)单位产值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总产值

(5)单位产值烟尘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工业总产值

(6)单位产值粉尘排放量=粉尘排放量/工业总产值

(7)单位产值二氧化硫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总产值

(8)单位产值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总产值

(其中工业总产值是指《中国环境年鉴》中统计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本文对指标进行了线性标准化的处理,以消除指标间的不可公度性和指标间的矛盾性,以及获取对事物的个性认识。)

这套ERS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个目标层(ERS综合指数),三个评价指标层:废水(1-3)、废气(2-7)和固体废物(8)构成的。

2.我国纺织产业环境保护强度综合指标

根据历年《中国环境年鉴》中的相关数据和上述介绍的产业环境保护强度综合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得到1995年到2004年的我国纺织产业环境保护强度。我国纺织产业的环境保护强度,从图可以看出其基本趋势是上升的。这说明我国纺织产业的环境保护强度一直在增加,我国纺织产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执行强度也不断增加。但从2002年开始,ERS增长缓慢,2004年甚至产生微降,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采用综合评价指标计算的我国纺织产业环境保护强度的连续性较好,基本可以代表我国纺织产业的环境保护强度,可以被用于对我国环境保护强度和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中。

二、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

1.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

因此,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应该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表现形式和能力的发挥等方面入手,并按照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指标的筛选。目前国际上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即竞争结果分析和比较优势分析。其中,竞争结果指标主要有三种:国际市场占有率、利润率和固定市场份额。比较优势指标主要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专业化系数、劳动密集度指数、出口优势变差指数和Mickaely 指数。由于相关数据收集有一定难度,本文选取以上竞争力评价指标的三种,即国际市场占有率(MS)、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专业化系数(TSC)来对我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分别与我国纺织业的环境保护强度做相关分析。

(1)国际市场占有率(MS)。国际市场占有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的份额。该指标是指本国某种工业品市场销售额占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销售额的比重,即某国某种工业品的出口额占世界同类产品出口额的比重。其计算方法如下:

MS = Xij / Xwj

其中,MS表示i国j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Xij表示i国j产品的出口总额,Xwj表示世界j产品的出口总额。

(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ela Balassa)于1965年提出的一个具有较高经济学分析价值的国际竞争力的测度指标。它剔除了国家总量滚动和世界总量波动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较好的反映了该产品的相对竞争优势。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国某商品的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份额的比例。计算方法如下:

RCA=(Xij / Xit)/(Xwj / Xwt)

其中,Xij表示i国第j类商品的出口额,Xit表示i国所有产品的出口额,Xwj表示世界j类商品的出口额,Xwt表示世界所有商品的出口额。一般认为如果RCA大于1,说明该国家该类商品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若RCA大于2.5,表明该国家该产品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小于2.5而大于1.25,表明该国该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指数小于0.8,则表明该国家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3)贸易专业化系数(TSC)。贸易专业化系数,表示一国净出口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是分析行业结构国际竞争力的一种有力工具。TSC能够反映相对于世界市场上由其它国家所供应的一种产品而言,本国生产的同类产品是处于效率的竞争优势还是竞争劣势以及其优劣势的程度。其计算方法如下:

TSC =(Xij-Mij)/(Xij+Mij)

其中,TCS表示贸易专业化系数,Xij表示i国第j类商品的出口额,Mij表示i国第j类商品的进口额。

TSC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某产业的贸易竞争力,其取值落在[-1,+1]之间。TSC系数的值趋于-1,表明该国家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弱。TCS系数趋于0,说明双方因产品差异化而各有竞争优势。TSC系数趋于1,表明该国家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用贸易专业化系数指标可以看出一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分工地位,该指标常常被用来衡量贸易水平分工度。

2.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

下表为根据相关年份的《中国环境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海关关年鉴》中的数据计算的1995年到2004年的纺织产业三个不同的国际竞争力指标的值。

数据来源:根据相关年份的《中国环境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海关年鉴》整理计算

从表,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纺织产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从1995年至2004年是呈下降趋势的,从1995年的24.11%下降到2004年的14.96%,下降的幅度达到37.95%。而RCA指数,虽然从数值上看是乐观的,说明我国纺织产业极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从年度变化上看则不太乐观,我国纺织产业的RCA国际竞争力指数从1995年的7.98下降到2004年的2.3,下降的趋势明显,下降的幅度也很大。TSC指标则是呈上升趋势,且平均值到达到0.487,显示出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三、我国纺织产业环境保护强度与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分析

对环境保护强度综合评价指标ERS和国际竞争力的三个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MS、显示性比较优势RCA、贸易专业化系数 TSC分别作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56,-0.970,0.895,P值均为零,通过检验。这说明我国纺织产业的环境保护强度与国际竞争力的三个指标分别在α=0.01的水平上呈显著的负线性关系(前两者)和正线性关系(后者)。

由此可见,我国的环境保护强度与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之间分别存在较强的影响,环境保护强度的增加,使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不断下降,也使我国纺织产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下降。且由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衡量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好的指标,许多学者都常常使用这一指标来衡量产业国际竞争力,这说明环境保护从这两方面来看确实是影响了我国纺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该影响是消极的。但与此同时,我国的环境保护强度与贸易专业化系数之间呈正线性关系,这说明,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强度的增加,我国的贸易专业化系数没有下降,反而上升,即我国的纺织产业的专业化分工水平上升。这一正线性关系说明了环境保护对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了动态影响。

四、结论

上面的实证分析分别将我国纺织业的环境保护强度与国际竞争力的三个指标作相关分析。其中,我国纺织业的环境保护强度与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呈负相关,与贸易专业化系数呈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56、0.970、0.895。

以上结果表明三点:第一,环境保护确实是影响我国纺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因为我国纺织产业的环境保护强度与三个衡量国际竞争力的指标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第二,环境保护强度从不同的方面影响了国际竞争力,环境保护强度可能会使我国纺织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的下降,但是同时却也增加了我国纺织产业的专业化水平。第三,纺织产业环境保护强度与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并未呈现出一种规律性的变化。以上分析足以说明环境保护强度对国际竞争力有一定的影响,这表现为在短期,环境保护会降低我国纺织产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降低国际市场占有率,进而降低产业国际竞争力;但是,在长期,却可以提高我国纺织产业的专业化分工水平,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著名的“波特假说”认为,环境管制压力就象市场竞争压力一样,鼓励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或清洁产品的创新,创新的结果往往是新的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或生产工艺的产生。从短期看,环境保护加强、环境成本内部化会弱化一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但从长期看,环境成本内部化有利于促进一国贸易增长方式外延扩张向内涵扩张的积极方向转化。环境保护强度低的国家本来有些产品达不到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而无法出口,但是,经过本国环境保护标准的提高,使得产品质量突破了发达国家形成的绿色贸易壁垒,可以创造出新的出口增长。我国绿色纺织品的出口额不断增长就证实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1]赵细康: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陈立敏谭力文: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研究―兼论波特体系的内在矛盾[J].经济管理,2003 (24)

[3]Michael E.Porter: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4]谢卓然宗刚: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环境竞争力[J].经济与管理,2003(4)

竞价年度工作总结篇3

【论文摘要】 从理论上来说,环境标准的高低影响到生产成本中环境成本的高低,对产品的竞争力可能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到底有多大,是否达到公众所担心的程度,则是一个实证的问题。本章分析环境对我国纺织品贸易的影响,主要分析了如果我国采取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将会给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带来怎样的影响?如果有影响,其影响的程度如何? 【论文关键词】 环境保护 纺织品贸易 国际竞争力 本文首先计算纺织产业环境保护强度。其次,计算出我国纺织产业相关年份的国际竞争力。再次,对我国纺织产业环境保护强度和其国际竞争力作相关分析。最后是对上面的分析的小结。 一、纺织产业环境保护强度 要进行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分析,首先就要将环境保护量化。环境保护强度,是用来衡量环境保护的量化指标。对环境保护强度,最直接的测量就是环境成本。但我国环境保护统计工作起步较晚,环境成本数据连续性不强,缺乏足够的解释力。本文将参照综合评价的一般原理,采用间接测量的方法来估算我国纺织产业的环境保护强度。 1.环境保护强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参照赵细康的环境保护强度综合评价指标,考虑到我国环境统计指标的局限性,本论文选取以下8个指标,来计算我国纺织产业的环境保护强度: (1)单位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总产值 (2)单位产值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工业总产值 (3)废水排放达标率=工业废水排放达标量/工业废水排放量 (4)单位产值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总产值 (5)单位产值烟尘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工业总产值 (6)单位产值粉尘排放量=粉尘排放量/工业总产值 (7)单位产值二氧化硫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总产值 (8)单位产值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工业总产值 (其中工业总产值是指《中国环境年鉴》中统计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本文对指标进行了线性标准化的处理,以消除指标间的不可公度性和指标间的矛盾性,以及获取对事物的个性认识。) 这套ERS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是由一个目标层(ERS综合指数),三个评价指标层:废水(1-3)、废气(2-7)和固体废物(8)构成的。 2.我国纺织产业环境保护强度综合指标 根据历年《中国环境年鉴》中的相关数据和上述介绍的产业环境保护强度综合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得到1995年到2011年的我国纺织产业环境保护强度。我国纺织产业的环境保护强度,从图可以看出其基本趋势是上升的。这说明我国纺织产业的环境保护强度一直在增加,我国纺织产业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执行强度也不断增加。但从2002年开始,ERS增长缓慢,2011年甚至产生微降,需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采用综合评价指标计算的我国纺织产业环境保护强度的连续性较好,基本可以代表我国纺织产业的环境保护强度,可以被用于对我国环境保护强度和国际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中。 二、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 1.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 因此,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应该从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表现形式和能力的发挥等方面入手,并按照综合评价的方法,进行指标的筛选。目前国际上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即竞争结果分析和比较优势分析。其中,竞争结果指标主要有三种:国际市场占有率、利润率和固定市场份额。比较优势指标主要有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专业化系数、劳动密集度指数、出口优势变差指数和Mickaely 指数。由于相关数据收集有一定难度,本文选取以上竞争力评价指标的三种,即国际市场占有率(MS)、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贸易专业化系数(TSC)来对我国纺织品国际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并分别与我国纺织业的环境保护强度做相关分析。 (1)国际市场占有率(MS)。国际市场占有率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占有的份额。该指标是指本国某种工业品市场销售额占国际市场上同类产品销售额的比重,即某国某种工业品的出口额占世界同类产 品出口额的比重。其计算方法如下: MS = Xij / Xwj 其中,MS表示i国j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Xij表示i国j产品的出口总额,Xwj表示世界j产品的出口总额。 (2)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美国经济学家贝拉·巴拉萨(Bela Balassa)于1965年提出的一个具有较高经济学分析价值的国际竞争力的测度指标。它剔除了国家总量滚动和世界总量波动对产业竞争力的影响,较好的反映了该产品的相对竞争优势。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指一国某商品的出口额占其总出口额的份额与世界该类商品出口额占世界出口份额的比例。计算方法如下: RCA=(Xij / Xit)/(Xwj / Xwt) 其中,Xij表示i国第j类商品的出口额,Xit表示i国所有产品的出口额,Xwj表示世界j类商品的出口额,Xwt表示世界所有商品的出口额。一般认为如果RCA大于1,说明该国家该类商品具有显示性比较优势;若RCA大于2.5,表明该国家该产品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小于2.5而大于1.25,表明该国该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若RCA指数小于0.8,则表明该国家该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由此可见,我国的环境保护强度与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之间分别存在较强的影响,环境保护强度的增加,使我国纺织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不断下降,也使我国纺织产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下降。且由于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是衡量产业国际竞争力比较好的指标,许多学者都常常使用这一指标来衡量产业国际竞争力,这说明环境保护从这两方面来看确实是影响了我国纺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该影响是消极的。但与此同时,我国的环境保护强度与贸易专业化系数之间呈正线性关系,这说明,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强度的增加,我国的贸易专业化系数没有下降,反而上升,即我国的纺织产业的专业化分工水平上升。这一正线性关系说明了环境保护对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了动态影响。 四、结论 上面的实证分析分别将我国纺织业的环境保护强度与国际竞争力的三个指标作相关分析。其中,我国纺织业的环境保护强度与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呈负相关,与贸易专业化系数呈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56、0.970、0.895。 以上结果表明三点:第一,环境保护确实是影响我国纺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因为我国纺织产业的环境保护强度与三个衡量国际竞争力的指标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第二,环境保护强度从不同的方面影响了国际竞争力,环境保护强度可能会使我国纺织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和显示性比较优势的下降,但是同时却也增加了我国纺织产业的专业化水平。第三,纺织产业环境保护强度与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之间并未呈现出一种规律性的变化。以上分析足以说明环境保护强度对国际竞争力有一定的影响,这表现为在短期,环境保护会降低我国纺织产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降低国际市场占有率,进而降低产业国际竞争力;但是,在长期,却可以提高我国纺织产业的专业化分工水平,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 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提出的著名的“波特假说”认为,环境管制压力就象市场竞争压力一样,鼓励企业进行清洁生产或清洁产品的创新,创新的结果往往是新的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或生产工艺的产生。从短期看,环境保护加强、环境成本内部化会弱化一国污染密集型产业的出口产品价格竞争力,但从长期看,环境成本内部化有利于促进一国贸易增长方式外延扩张向内涵扩张的积极方向转化。环境保护强度低的国家本来有些产品达不到发达国家的环境标准而无法出口,但是,经过本国环境保护标准的提高,使得产品质量突破了发达国家形成的绿色贸易壁垒,可以创造出新的出口增长。我国绿色纺织品的出口额不断增长就证实了这一点。 参考文献: 赵细康:环境保护与产业国际竞争力[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陈立敏谭力文: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方法研究—兼论波特体系的内在矛盾[J].经济管理,2003 (24) Michael E.Porter: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谢卓然宗刚:环境成本内部化与我国对外贸易环境竞争力[J].经济与管理,2003(4) Michael E.Porter:Green and Competitive: Ending the Stalemate[J]. Harva rd Business Review, 2007(5) (3)贸易专业化系数(TSC)。贸易专业化系数,表示一国净出口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是分析行业结构国际竞争力的一种有力工具。TSC能够反映相对于世界市场上由其它国家所供应的一种产品而言,本国生产的同类产品是处于效率的竞争优势还是竞争劣势以及其优劣势的程度。其计算方法如下: TSC =(Xij-Mij)/(Xij+Mij) 其中,TCS表示贸易专业化系数,Xij表示i国第j类商品的出口额,Mij表示i国第j类商品的进口额。 TSC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国某产业的贸易竞争力,其取值落在[-1,+1]之间。TSC系数的值趋于-1,表明该国家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弱。TCS系数趋于0,说明双方因产品差异化而各有竞争优势。TSC系数趋于1,表明该国家该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用贸易专业化系数指标可以看出一国在国际市场上的分工地位,该指标常常被用来衡量贸易水平分工度。 2.我国纺织产业国际竞争力 下表为根据相关年份的《中国环境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海关关年鉴》中的数据计算的1995年到2011年的纺织产业三个不同的国际竞争力指标的值。 数据来源:根据相关年份的《中国环境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海关年鉴》整理计算 从表,我们可以看到,我国纺织产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从1995年至2011年是呈下降趋势的,从1995年的24.11%下降到2011年的14.96%,下降的幅度达到37.95%。而RCA指数,虽然从数值上看是乐观的,说明我国纺织产业极强的国际竞争力,但是从年度变化上看则不太乐观,我国纺织产业的RCA国际竞争力指数从1995年的7.98下降到2011年的2.3,下降的趋势明显,下降的幅度也很大。TSC指标则是呈上升趋势,且平均值到达到0.487,显示出较强的国际竞争力。 三、我国纺织产业环境保护强度与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分析 对环境保护强度综合评价指标ERS和国际竞争力的三个指标国际市场占有率MS、显示性比较优势RCA、贸易专业化系数 TSC分别作相关分析。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56,-0.970,0.895,P值均为零,通过检验。这说明我国纺织产业的环境保护强度与国际竞争力的三个指标分别在α=0.01的水平上呈显著的负线性关系(前两者)和正线性关系(后者)。

竞价年度工作总结篇4

关键词:人才竞争力 评价指标 体系

如何营造出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挥人才资源积极性和创造性的环境, 是一个城市管理中需要优先考虑的战略问题。“人才竞争力”是一个城市人才资源综合实力的体现,建立一套准确、完善具有可操作性的人才资源竞争力统计指标体系对人才竞争力进行评价、比较和提升,是本课题组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1城市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指导思想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人才竞争力的基础和最根本的因素是其对人才资源的吸引、争夺、拥有、使用及转化能力。人才流动和人才集聚的规律显示,人才发展中的经济地位、科技平台、社会环境、人文传统等因素对人才的流动和集聚影响很大,有时成了决定性的因素。表面上看,人才在不同的国度、区域或社会组织之间流动,在实质上其实是在不同的体制、机制、制度环境和不同的经济、科技、社会、人文环境之间的流动。哪个地方适合人才充分发挥其才智、有利于人才的长足发展,人才就向那个地方集聚。因此,在设置城市人才的外在竞争力指标时,将突出考虑这类指标的重要性(用较高的权重来体现)。

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科学性原则

现有“城市竞争力”的研究成果中,少有人才竞争力的专项指标;即使名曰“人才竞争力”,也是以城市人力资源及其相关数据为指标,未能反映“人才”的竞争力特征。

在不多的“城市人才竞争力”研究中,其评价所依据的指标大多也为人力资源及其相关数据,也未能反映“人才”的竞争力特征。

2.2可量化原则

“城市人才竞争力”的科学评价,需要运用数学模型和数理统计方法对一系列与“城市人才竞争力”相关的指标进行处理,这就要求这些指标是可量化的。对少量非常必要的定性指标(如城市尊重人才的氛围等),也需要通过调研问卷并运用“行为锚定”、“层次分析”等方法转化成为定量指标。

2.3可比性原则

“城市人才竞争力”的评价目的之一,是要通过一系列指标的分析对比,比较诸多城市在总体人才竞争力、各项人才竞争力要素等方面的优劣。这就要求参与评价的一系列指标在统计范围、统计口径、统计年份、量纲等方面要具有可比性、一致性,才能通过评价得到有比较意义的结果。

3城市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

根据以上原则,设计出专门用于我国城市人才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指标体系中,我们将城市人才竞争力指标分为体现人才竞争力的内在要素和影响人才竞争力的外在要素以及表征人才竞争力现状的产出水平要素。

3.1城市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构成

城市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包括了城市人才的内在竞争力指标、城市人才的外在竞争力指标和城市人才的产出水平指标。

A1城市人才内在竞争力是指标体系中的“内在竞争力要素”,反映了城市人才创新创业、作用发挥的核心竞争力。内在竞争力要素包括人才数量指标、人才质量指标、人才结构指标等方面。

A2城市人才外在竞争力指标是指影响城市人才内在竞争力作用发挥的“外在竞争力要素”是外部因素,反映了城市人才创新创业的外部影响(体制、机制、政策、制度、平台、生活条件、人居环境等)因素,对核心竞争力起到正向(激扬、促进)或反向(压抑、制约)作用。外在竞争力要素包括人才投入指标、人才平台指标、人才条件指标、人才环境指标等方面。

A3城市人才产出水平指标是表征人才竞争力现状的是人才产出水平,反映了城市人才对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和促进作用。人才产出水平包括人才效能指标、人才效益指标、人才发展指标等方面。

3.2城市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3.2.1城市人才数量指标B1

城市人才数量指标是衡量城市不同层次人才资源在数量方面的状况、显示数量差距的主要指标,反映不同类型、层次人才资源的绝对数量,体现了人才的规模效应。

B11城市人才资源总量:B111党政人才(万人)及全域占比(%)、B112经营管理人才(万人)及全域占比(%)、B113专业技术人才(万人)及全域占比(%)、B114技能人才(万人)及全域占比(%)、B115农村实用人才(万人)及全域占比(%)、B116社会工作人才(万人)及全域占比(%)

B12城市学历人才总量:B121受过高中中专及以上教育的劳动力总量(万人)及全域占比(%)、B122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总量(万人)及全域占比(%)

B13城市职称人才总量:B131法人单位具有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劳动力总量(万人)及全域占比(%)、B132法人单位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劳动力总量(万人)及全域占比(%)

B14城市技能人才总量:B141法人单位具有高级工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劳动力总量(万人)及全域占比(%)、B142法人单位具有技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劳动力总量(万人)及全域占比(%)

B15 R&D人员总数:B151R&D人员总数(人)及全域占比(%)、B152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人)及全域占比(%)

B16 著名企业家人才总数:B161中国企业500强CEO及其团队

3.2.2城市人才质量指标B2

城市人才质量指标是衡量城市不同层次人才资源在质量方面的优劣、显示相对数量差距的主要指标,体现了人才的素质效应。

B21城市从业人员人才占比:B211六大类人才数占从业人员的比例(%)

B22城市人才资本占比:B221城市人才资本占总人力资本的比例(%)、B222城市高级人才资本占人才资本的比例(%)、B223城市高端人才资本占人才资本的比例(%)

B23城市R&D人员占比:B231城市R&D人员占从业人员的比例(%)、B232城市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占R&D人员的比例(%)

B24城市专技人才占比:B241从业人员中具有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占比、B242高级职称人才在初级及以上专技职称人才中的占比

B25城市技能人才占比:B251从业人员中具有高级工及以上技术职称的人才占比、B252高级技师在高级工及以上技术职称人才中的占比

3.2.3 城市人才结构指标B3

城市人才结构指标是衡量城市不同层次人才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显示人才配置合理性的主要指标,反映不同类型、层次人才资源的分布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相关性。

B31城市人才产业结构:B311三次产业学历人才结构离散度(%)、B312三次产业职称人才结构离散度(%)、B313三次产业技能人才结构离散度(%)

B32城市人才行业结构:B321支柱行业学历人才结构离散度(%)、B322支柱行业职称人才结构离散度(%)、B323支柱行业技能人才结构离散度(%)

B33城市人才年龄结构:B331从业人员中学历人才的年龄结构(%)

B34城市人才城乡结构:B341城市、镇、乡村中学历人才的分布(%)

3.2.4 城市人才投入指标B4

城市人才投入指标是衡量城市在人才保障、人才潜能方面的优劣、显示人才发展后劲的主要指标。人才投入指标的评价标准,既要考虑投入的均量,也要考虑投入的总量。

B41 城市人才教育投入:B411公共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全域占比(%)、B412公共教育经费支出占城市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B42 城市人才研发投入:B421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总额全域占比(%)、B422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城市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B43 城市人才医疗卫生投入:B431医疗卫生支出总额全域占比(%)、B432医疗卫生支出占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3.2.5 城市人才平台指标B5

城市人才平台指标是衡量城市在为人才提供发挥作用的 “用武之地”以及长足发展的通道方面的优劣,显示吸引、留住人才的力度、影响人才发展后劲的主要指标。

B51 城市人才经济平台:B511 GDP总量全域占比(%)、B512 劳动生产率(GDP/就业人数)、B513 人均GDP

B52 城市人才科技平台:B52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在规上工业产值占比(%)、B522 国家产业化计划项目经费全域占比(%) 、B523有R&D活动企业所占比重(%)、B524 R&D项目数全域占比(%)、B525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获取和技术改造费用全域占比(%)、B526技术市场成交额全域占比(%);

B53 城市人才教育平台:B531 “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全域占比” (%) 、B532外国留学生数全域占比(%)、B533中专中职职高在校学生数全域占比(%)、B534城市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年/人)

B54 城市人才信息化平台:B541国际互联网用户数全域占比(%)、B542人均国际互联网用户数(%)、B543移动电话用户数全域占比(%)、B544人均移动电话用户数(座/户)

B55 城市人才市场化平台:B551党政人才公开招聘的比例(%)、B552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公开招聘的比例(%)、B553专业技术人才公开招聘的比例(%) 、B554人才―企业―政府网站交流平台、B555非跨国(境)的人才国(境)际流动率

B56 城市人才服务平台:B561风投、创投等融资服务平台、B562户籍、社保等入职服务平台、B563安居、家政等生活服务平台、B564沙龙、联谊会等文化服务平台、B565国外(境外)公共人才服务机构占比(%)

3.2.6 城市人才生活指标B6

城市人才生活指标是衡量城市在为人才提供生活水平方面的优劣,显示吸引、留住人才的力度、影响人才稳定度的主要指标。

B61收入水平:B611职工平均工资、B6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收入

B62支出水平: B621人均消费支出、B62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内支出、

B63储蓄水平: B631居民年末人均储蓄余额

3.2.7 城市人才环境指标B7

城市人才环境指标是衡量城市在为人才提供工作环境、发展环境等方面的优劣,显示吸引、留住人才的力度,是影响人才稳定度的主要指标。

B71外商投资环境:B711外商(含港澳台)投资在总投资中的占比、B712外资(含港澳台)企业工业总产值占比

B72人才国际化环境:B721常住外籍人口 、B722外籍从业人数、B723海外留学归国人才数、B724各类外国专家数、B725跨国公司数、B726国际组织数 B73人才生活环境:B731人均绿地面积、B732建成区绿化率、B73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B734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B73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B736万人拥有公共汽车 、B737人均城市道路面积、B738人均医院床位数、B739人均医生数

B74人才政策环境: B741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B742政府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扶助政策、B743人才知识技术管理入股的分配政策、B744金融风险规避政策、B745人才项目税收优惠政策

3.2.8城市人才效能指标B8

城市人才效能是衡量不同城市在人才产出方面的优劣、显示人才发展现实成效的主要指标。

B81 人才经济贡献:B811总人才贡献率(%)、B812高级人才贡献率在总人才贡献率中的占比、B813高端人才贡献率在总人才贡献率中的占比

B82人才科技创新:B821专利申请量在全域总量中的占比(%) 、B822人均专利申请量(件/万从业人员)、B823专利授权量在全域总量中的占比(%) 、B824人均专利授权量(件/万从业人员) 、B825国际科技论文收录量在全域总量中的占比(%)、B826人均国际科技论文收录量(篇/万从业人员) 、B827高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制成品出口额比重

B83人才社会效应:B831部级科技奖励获得者人次、B832省部级科技奖励获得者人次

3.2.9城市人才效益指标B9

城市人才效益指标是反映不同城市人才资源的使用状况和作用发挥的程度、 直接衡量不同城市使用人才的效果、间接衡量该城市人才政策、环境对人才不同影响的指标。

B91基于绝对模型的人才使用效益B911人才资本整体使用效益、B912高级人力资本使用效益、B913高端人才资本使用效益

B92基于相对模型的人才使用效益: B921人才资本整体使用效益、B922高级人力资本使用效益、B923高端人才资本使用效益

3.2.10城市人才发展指标B10

城市人才发展指标是衡量不同城市在人才内在竞争力要素变化、外在竞争力要素变化、人才产出水平变化态势、显示人才发展过程趋势的主要指标。

B101 内在竞争力要素变化率:B1011人才资本总量年均增长率、B1012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年均增长率、B1013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年均增长率、B1014主要劳动年龄人口受过高等教育比例的年均增长率

B102外在竞争力要素变化率:B1021 GDP增长率、B1022人力资本投资总量增长率、B1023职工平均工资年均增长率

B103 人才产出水平变化率:B1031劳动生产率(GDP/就业人数)年均增长率、B1032人才贡献率增长率(%)、B1033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率、B1034专利授权量年均增长率、B1035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

以上构建的城市人才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共由10个一级指标、39个二级指标、123个三级指标构成。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各级指标确定权重,由此就形成了可对城市人才竞争力实施科学评价的工具。

参考文献:

[1]桂昭明.人才资源经济学[M].北京:蓝天出版社,2005.

[2]桂昭明.人才国际竞争力评价[J].中国人才,2002,(10):4-13.

竞价年度工作总结篇5

职业技能竞赛是推动高职院校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江西省高职院校在历年的全国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绩,但是跟职业教育发达的省份相比还存在不小的问题,尤其是在竞赛项目的管理模式方面还需要发挥创新性精神,进行不断的探索。该文主要通过找出江西省高职院校在技能竞赛项目管理模式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寻求相应的解决方式,从管理模式出发提出创新的意见建议。

1 江西省高职院校在技能竞赛项目管理模式方面存在的不足

1.1 竞赛管理有待提升

1.1.1 竞赛项目管理组织流程存在内耗

根据正常的项目立项程序,一般是先由学校教务处转发收到的上级竞赛通知给各二级分院教务科,然后由二级分院根据情况通知有相关竞赛项目的教师申报立项。这一程序本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很多竞赛的通知发到学校的时候离竞赛举行时间只有一两个月。对于一些临时知道自己获得参赛资格的学校,备赛时间就不是很充足了。

1.1.2 管理技能不高

竞赛管理人员需要较高的管理水平。从组织申报到竞赛结束后的相关统计、奖励政策兑现的整个过程,竞赛管理人员需要进行筹划、沟通、组织、控制、协调和评价,以便确保项目的正常进行。而相关管理部门人员在实际的过程中大多都是根据自身的经验积累开展工作,在技能竞赛的管理过程中往往力不从心。管理中遇到的质量、进度监控等问题,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相当一部分原因是竞赛管理人员管理技能欠缺。

1.2 大数据挖掘与运用不足

1.2.1 大数据管理的意识还很淡薄

江西许多高职院校的职业技能竞赛的项目管理没有重视大数据的作用。与经济发达地区的兄弟院校相比,大数据的应用还存在很多不足和问题,仅凭自己的一些经验和主观判断对竞赛立项工作进行管理。从纵向看,对于历年参赛项目的多寡、报名学生的数量、学生的能力及性格特点、培训过程中的问题总结、取得好成绩以及成绩不理想时的原因对比等数据没有做过认真的汇总和分析;从横向看,对于各个竞赛项目的参赛院校的备赛情况、学生选拔、指导教师构成、历年成绩等数据则完全没有进行挖掘和收集。

1.2.2 缺乏大数据运用管理方面的专职工作人员

大数据管理是当前比较先进和流行的一种管理模式,这类既精通大数据管理技术,又熟悉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工作的工作人员非常稀缺。很多高职都是只有一名专职的竞赛管理人员,需要处理的事务非常多,很难有时间和精力做这种需要进行大量数据分析的工作。

1.3 绩效评价与结果优化不完善

1.3.1 过于看重结果而轻视了长期的培养过程

江西很多高职存在对于竞赛结果过度看重的情况,制定的一些竞赛管理制度以及考核制度中都把竞赛成绩要求列入了考核中,无形之中就疏忽了竞赛的(申报)立项、备赛、比赛成绩评价的过程的控制。常常会要求二级分院在省级乃至部级的技能竞赛中取得既定的奖,这是一种非常不科学不客观的考核方式,这往往不利于正常发挥水平取得好成绩。

1.3.2 对竞赛重要性的认识过于片面

比赛的目的是通过竞赛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热情。但抱着竞赛结果至上的观念,教师为名次而教、学生为名次而学,成绩成了唯一的评价指标。而通常比赛成绩不能代表学院的整体水平,参加比赛取得好名次的学生,都是个别集中训练的结果,不是根据教学大纲和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来的。

1.3.3 考评制度需要完善

江西省很多高职现有的竞赛管理办法着眼点主要放在对结果的奖惩上,对于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情况、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配合情况、经费的充分有效利用情况基本没有涉及到。而这些其实往往对竞赛成绩有非常大的影响,竞赛从立项到最后的总结是一个系统工程。科学合理的对整个过程制定考评标准,把责任进行分担,服务进行优化,对于打造优秀的竞赛培养团队,促进职业技能竞赛和专业建设的良性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解决上述不足的创新性对策与实践

江西省高职院校在职业技能竞赛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竞赛管理部门的规范指导作用,建立完善的项目管理机制,以及优秀的管理团队,加强质量和进度控制,构建职业技能竞赛项目全过程管理机制,并建立基于大数据的项目管理模式,以保证职业技能竞赛项目的统一管理。

2.1 建立健全技能竞赛项目管理机制

(1)转变观念,强化技能竞赛意识。各高校高度重视技能竞赛工作,把技能竞赛工作作为工作考核评价的重要指标之一,为确保技能竞赛取得成效提供前提条件。

(2)要完善管理制度。应完善技能竞赛管理办法,应包含技能竞赛指导思想、类别与项目、竞赛申报(立项)、竞赛培训、经费安排、个人参赛与团队参赛认定准则、指导学生个人参赛与团队参赛认定准则、获奖等级认定、奖励办法、院技能竞赛节等内容。

(3)将职业技能竞赛与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相结合,把与竞赛技能相关的课程吸纳进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课程与实际技能相结合, 从而通过竞赛推动课程内容、教?W模式、课程体系改革,进一步为竞赛提供更强劲有力的技术与理论基础,做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改的目的。

2.2 加强对技能竞赛项目大数据的挖掘和利用

可在竞赛项目组织中增设信息中心,用以信息收集、数据处理和分析管理,为技能竞赛数据管理、信息分析及其他业务提供技术支持。同时,按照校院二级管理的思路,确定竞赛项目组织部门负责竞赛基础数据的收集工作、学校技能竞赛管理机构负责数据汇总分析工作的模式。用数据为载体,竞赛项目组织部门按照要求及时准确地采集数据,学校领导层以完整数据作为依据进行竞赛项目的组织、成本、进度、质量等方面的决策。这里的完整数据包括竞赛项目组织部门采集的校内数据,还包括学校竞赛管理部门采集的外部数据,以保证数据完整性。

2.3 构建技能竞赛项目绩效评价机制

2.3.1 绩效评价的组织实施

江西省各高职院校对各二级分院的技能竞赛项目进行绩效评价考核,学校也要对教务处和分院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工作进行评估考核。高职院校的教务处应在每年初部署项目绩效评价工作,规定绩效评价的时间安排、项目进度、评价标准及评价工作要求等,各二级分院按要求组织开展自我评价,在规定时间内提交自评报告,内容包括:项目时间、项目概况、组织实施情况、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项目管理情况、项目完成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评价结论等。

竞价年度工作总结篇6

摘要:专业技术人才是人民银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和央行履职效能有效发挥的重要资源。常州中国人民银行支行始终坚持“人才强行”战略,突出工作业绩和能力导向,创新建立专业技术职务竞聘量化综合考评体系,实施考评新模式,有效提升对专业技术人才评价的准确性和竞聘的科学性,实施成效显著。本调研分析了当前开展该项工作的现实背景,提出了中支行创设竞聘评价考核机制的内涵、基本原则和指标体系内容,深入阐述了付诸实践应用及其取得成效情况,并就下一阶段努力方向和探索路径提出了初步思路。

关键词 :专业技术职务;量化考核;竞聘新模式;探索研究

当前,随着新常态下基层央行工作形势的不断发展和要求的不断提高,有效发挥好基层央行的专业人才优势,不断提升专业人才队伍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进而不断提升基层央行履职绩效,是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重大课题。对此,首要的和迫切的是要建立一个科学有效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考核体系。引入竞争机制,实现对专业人才的科学管理,真正靠制度机制管人、做事、促绩效和激活专业人才队伍。本文以常州中国人民银行支行为例,深入剖析了当前开展工作的现实背景,突出工作业绩和能力导向,创新探索建立竞聘量化综合考评体系,并将其付诸实践运用于2014年开展的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竞聘工作中,取得了积极成效。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提出了今后的改进方向和思路。

一、现实背景——制度、机制、贡献度的多重需要

1.人才队伍的考核评价制度仍需完善

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为规范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修订出台了《中国人民银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资格、聘任、考核、奖惩、待遇、培训、监督、档案等都做了原则性的规定。

在此基础上,总行又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专业技术资格管理暂行规定》等四个暂行规定,上述实施办法构成了目前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的原则性框架。但基层央行在具体实施和实践中,缘于技术岗位、职能部门和专业系列之间的不同,造成事实上的专业工作内容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实践中如何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条件、学识水平、专业能力、实际工作经验等进行全面衡量、科学评价,缺乏细化的人才评价标准和评估手段。同时,专业技术人员竞聘工作的操作流程也需要进一步科学规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专技人员的科学量化评判,竞聘工作开展才有明确的标准导向和制度依据。

2.人才队伍的聘任机制尚需健全

不可否认,基层央行在专业技术职务的聘任工作中仍存在业绩和能力导向不甚突出、通过专技评委会的推荐依据不够充分科学和“能上不能下”等诸多现状,聘任机制较为薄弱,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人才队伍的活力。2011年央行开展工资收入改进完善工作,对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收入政策倾向明显,聘与未聘尤其是中级职称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待遇影响在不断加大。但目前总行的专业技术管理制度规定,对专业技术职务聘任采取比例限制方式,这就使得基层央行待聘人数与可聘职数的矛盾更加凸显。例如,2014年常州中支行已具备中级专业技术资格未聘者已达16人,而可聘职数仅5个。毋庸质疑,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健全评聘机制,突出能力和业绩导向,使仅有的职数用得其所就显得尤为重要。

3.专技人员的履职贡献度亟待提高

目前中常州支行的专业技术队伍是较为庞大的群体,在聘专业技术人员126人,占全体在职人员的83%。但是从工作成效看,专业技术人员较之行政人员,专业职能意识不是很强。在职业履职岗位上发挥争先进位、高效履职作用发挥的不甚显著。而随着央行不断强化履职需要,对专业技术人员综合履职素质和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正如前面所述,目前专业技术岗位缺乏在“技术”层面的具体标准和制度,导致专业技术人员在技术层面趋于单一化、操作化,甚至普通化,不能有效地向知识型、复合型、高端型转化。而2011年工资收入改进完善和专业技术人员待遇的明显改善,在大力倡导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能力-待遇-贡献”的相对应的新形势下,专技岗位人员其绩效工资与其岗位奉献绩效似乎不是很对等,这也值得我们在实践中加以深入探讨,并找到科学的方法加以践行。

二、关键核心——明确量化评

价考核机制内涵和基本原则基于上述,如何突出业绩和能力导向,解决职称聘任中“唯绩”和“唯能”,但绝不唯“人情票”、能上不能下等现实问题,真正引入竞争机制,建立科学的人才综合评价考核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有针对性地在设计综合量化考评体系中注重体现了如下几点原则。

1.突出岗位履职追求业绩的原则

专业技术人员考核不同于行员考核,既要坚持全面考核,也要突出专业性、技术性考核特点。因此,在设立竞聘量化综合考评积分体系的工作业绩指标时,必需加大工作能力和业绩在考核中的权重,促使专业技术人员将关注点集中在对业绩有更大驱动力的考核指标上。正确引导其在岗位职责范围内专业性、创新性地开展工作,追求工作绩效最大化。

2.定量与定性综合考量和异中求同的原则

首先注重定量考评与定性分析相结合,通过积分形式,把民主推荐、评委评审、业绩评价等方面有机结合起来。其次在科学设计指标体系时,考虑中支各类岗位情况,通过合理分配各评价指标分值权重,相对剔除不同专业岗位工作差异影响因素。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在立足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加强在信息调研、制度办法、创新业务、创先争优等专业方面努力取得新的业绩。

3.360 度考核和多维度评价的原则

我们在开展中级人员竞聘中引入了360度考核和多维绩效综合评价方法:中支行副科级及以上干部的民主推荐占比20%、行领导和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的专业技术评审委员会评审占比30%、专业业绩量化积分占比50%的全角度百分考核评价。综合不同评价者的意见,有效确保整体评价结果的全面、公正。业绩量化环节则在考核体系中引入自主申报评价,50分业绩积分由个人根据日常已具备的条件能力和取得的实绩进行对照申报,科长审核确认,分管行领导签字把关,整个申报过程充分释放和促进专技人员日常注重提能增效和积累业绩的导向。

三、深入探索——专业技术人员竞聘实践应用及取得成效基于上述原则和核心理念,常州中支行组织制定了专技人员考核和竞聘方案,将创新探索建立的专技聘任量化综合考评体系和全方位多维度结构化评价法等付诸实践应用并取得显著成效。

1.实践应用

(1)实施全过程的阳光民主公开。民主公开是充分竞争的前提,中支行在开展专业技术系列工作中做到民主公开,实施方案反复征求全行职工意见。经过多次反复讨论和修改完善,统一全体思想后,经党委集体研究才将方案付诸实施。尤其是中级竞聘方案在全行公开竞聘考核内容、程序、方法和考核结果,20%的民主推荐实施民主测评预告制,预先公示申报者的述职报告、个人业绩量化申报表,提前公布测评表样、评委评审参考标准,便于测评人员对竞聘者进行公正负责的评价。民主推荐由全体副科级以上参加,竞聘者进行竞职演讲,纪检、内审全程参与,加强监督,所有投票和打分结果均在一定范围公开。民主、阳光、公开的竞聘考核实施,在全行营造了良好的竞争氛围,推动全体专技人员努力在提能力、增绩效上下功夫。

(2)创新实施竞聘量化指标体系。50%的专业业绩量化考评是本次职称系列工作探索创新的关键,中支行设置的专业业绩量化考评体系突出进行竞聘者岗位业绩表现竞争比较,使得专业技术人员的“绩”能有效用分值进行量化。体系共设置3个评价维度,5个一级指标和16个二级指标,在整个竞聘考核中占50%权重。(右下图)

维度1:“基本评价性指标”设置基本素质、业务工作能力两项一级指标,以竞聘者的教育程度、专业工作年限、应具备的基础专业技能等作为关键评价要素,突出基本素质、专业经验和工作能力的成熟度评价,包括学历层次、岗位年限、制度制定、教育培训等8项二级指标。

维度2:“竞争性指标”设置专业工作业绩、创新工作表彰两项一级指标,以对竞聘者近三年的重要工作成果、考核结果、获得荣誉等作为关键评价要素,突出对专业工作业绩成果的评价,体现专业技术人员工作业绩的“信息、调研、推广等成果”。指标涵盖了“近三年主笔或参与撰写的调查报告、工作信息(编译)被总分行以上录用(含网站、内部刊物),以及总分行正式推广应用项目中的经验或文档”,实实在在凸显了专业技术人员日常业绩。除信息调研这项关键指标外,还包括:上级行交流锻炼、业务竞赛、综合性荣誉等6项二级指标。

维度3:“影响性指标”是指影响专业技术职务聘用类的指标,将专业工作中出现重大差错或失误造成严重损失、行员年度考核结果、信访调查等因素纳入影响性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

(3)全方位评价创新了专技委评审方式。30%的专技委评审打破以往“纯投票”,杜绝投“人情票”,创新采取多维度要素评价法,设置《中级专业技术职务竞聘评委评审参考标准》,参考标准包括履行岗位职责情况、业务工作能力、学识水平、培训表彰四个方面,列明测评细则20项。评委按照评分标准,结合专业技术人员申报材料,在综合比较的基础上,对每位申报人员做出“最适合聘任—90 分以上、适合聘任—75至89分、较适合聘任—60至74分、不适合聘任—59分以下”的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在规定分数段内进行量化评分。按照竞争比选的原则,最适合聘任推荐人数要求与中支行可聘职数相一致,切实增强专家评价结果的公信力。

2.实践成效

(1)形成了良好的竞争环境。量化综合考评起到了明显的标杆作用,在总积分排列前8名人员名单提交党委进行差额选取研究决定时,考评积分起到了重要参考作用。这必然会引导专业技术人员以量化考评要求为目标,大力提升自身的综合履职素质和专业能力。在“优胜劣汰、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下,专业技术人员队伍中产生了“鲶鱼效应”,激励专业技术人员奋发上进,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2)进一步突出了选人用人导向。突破实现从常规考核向业绩考核质的转变,取得了专业技术职务考核评价绩效显性化的效果。更加突出了干什么、评什么、选什么,进一步引导专业技术人员重视能力积累和实践贡献,充分体现“有为才有位”、“实绩定英雄”的用人导向,实现单位与个人发展的“共赢”。

(3)促进了人才队伍的成长。随着正向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促进专业技术人才不断加强对岗位工作贡献度,自觉通过中支行人才库建设、信息编译调研、创新项目、金融论坛等途径提振履职能力。两年来,中支行共有2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踊跃参加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竞争优选更促进激励专业人员围绕量化积分目标努力进取,实现自我管理,从而有效地确立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道路。

四、下阶段努力方向和思路

1.进一步优化量化评价体系

中支行的量化评价体系是基于业绩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对专业技术人员所处的岗位特点、业绩体现方式等还无法进行更加有效的通盘考虑,一定程度上也会出现不同岗位业绩量化评价结果,与其努力程度不是很完全匹配的情形。长期下去会造成有显著业绩的岗位人人争着去,绩效不明显的岗位无人愿意去的现象。必须充分考虑岗位差异,将“隐绩”也列入量化评价范围,促使专业技术人员安心本职工作,力争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业绩。

2.努力做到按需设岗和人岗相适

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职数按比例设定,与各部门业务岗位的需求不是完全相匹配,聘任的中师与其所工作的岗位需求也不一定完全相匹配,目前尚存在高能低配的现象。下阶段要继续深入研究专业技术岗位需求,将中级专业技术职务职数合理地分配到各部门,将应配备而空缺的中级专业技术岗位拿出来进行全行竞聘,进一步细化岗位工作质量和业绩要求,将能力、业绩与岗位要求最匹配的专业技术人员聘任到相应的岗位上。从而有效地改变量化评价只看总分不看匹配度的情况,不断地提高人岗相适度。同时,加大部门的建议权,对部门需要的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应有一定的建议权,真正通过竞聘岗位吸引专业人才和推动部门履职绩效提升。

3.建立业绩评价跟踪制度

竞聘不是终点,只是导向,从本质上来说竞聘的过程只是引入竞争机制,能较科学、显性地对专业技术人员以往工作进行评价,不能代表专业技术人员未来的工作绩效。要防止“能上不能下”和“业绩大滑坡”。必须建立业绩评价跟踪制度,看聘上的专业技术人员是否仍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改变以往评价就是发放考核表,掌握一些无关痛痒的信息等低端层面。建立以能力、业绩为基本评价要素,以激励、人文管理为基本手段的现代评价体系和管理模式。竞聘成功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实行试用期制,通过考核,比较竞聘前后一年的表现进行准确,对表现明显退步的要坚决解聘。同时要探索专业技术人员全员竞聘方式,既要体现业绩和能力,又要防止竞聘变化过大而引起的不和谐,真正使竞聘成为专业技术人员聘任的主要途径,使综合量化评价成为竞聘中科学、准确的标尺和全体专业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关于转发《中国人民银行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办法》及《中国人民银行专业技术资格管理暂行办法》等4个暂行规定的通知(南银发[2005]50号).

竞价年度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SCP分析 电力产业 市场结构 有效竞争

产业组织理论的演变

(一)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

产业组织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A.Marshall)1890年的《经济学原理》一书。在该书中,马歇尔在“生产三要素”学说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与之并列的第四生产要素,即“组织”。马歇尔的理论隐含了产业组织理论的萌芽,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间矛盾的“马歇尔冲突”成为产业组织理论探索的核心问题。

1933年,罗宾逊和张伯伦以马歇尔的局部均衡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分析了单个厂商和单个行业均衡实现的条件,指出由于产品差异性的存在,现实市场结构并非完全竞争,也非完全垄断,而是垄断竞争。垄断竞争理论为产业组织理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产业组织理论的形成过程,是与实证分析研究分不开的。1933年,伯尔和明斯首先对经济力集中进行了实证研究,接着勒纳等对垄断指标进行了测度,克拉克提出了“有效竞争”的概念,梅森对有效竞争的内涵和度量标准进行了进一步分析;贝恩(1959)最终系统的提出了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框架,标志着现代产业组织理论的基本形成。

(二)哈佛学派的SCP分析框架

哈佛学派以新古典的价格理论为基础,在承袭了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以实证研究为主要手段把产业分解成特定的市场,按照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三分法”,对其进行分析,构造了一个既能深入分析具体环节又有系统逻辑体系的“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框架,简称SCP分析框架。范式中市场结构的决定因素不是内生变量,而是外在的环境变量;市场结构决定企业行为,重视结构对行为和绩效的作用。范式核心是市场集中度和产业利润之间关系的研究,即集中度—利润率假说。在集中度较高的产业中,由于少数企业的串谋以及通过进入壁垒限制竞争的行为削弱了市场的竞争性,导致超额利润的产生,破坏了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芝加哥学派的进一步发展

芝加哥学派是继哈佛学派之后产业组织理论的主要流派,他们对哈佛学派的理论范式进行了整体批判,重新定义了进入壁垒,开创了企业生存检验法则,将信息问题引入寡占理论,实证批判了集中度—利润率假说,反对政府以各种形式干预市场结构。芝加哥学派对哈佛学派的分析范式做了全面的批判和修正,运用价格理论较好的解释了产业组织结构的内生形成机制,不足之处在于该学派并没有建立一个与SCP同样完整和成熟的分析框架。

本文基于哈佛学派的分析范式,结合芝加哥学派的理论创新,分析了我国电力产业市场的现状和改革方向。

我国电力产业市场的SCP分析

(一)我国电力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有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化、进入壁垒、市场需求增长率、一体化程度、政府介入的强度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前三个因素。考虑到电力行业产品的同质性,本文对电力产业市场结构的分析主要集中在行业集中度、进入壁垒和一体化程度三个方面。

1.行业集中度。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也是重要的公用事业。历史上绝大多数国家在大部分时期都由政府直接投资或通过国有化政策形成法定的垄断性产业结构,由国有企业采用垂直一体化的生产方式独家经营。从发电领域看,电力改革前的2001年,国家电力公司总资产为1.85万亿元,占我国电力行业总资产的72%,完成售电量9052.1 亿千瓦时,占社会用电量的79%。2002年底开始,经过对原国家电力公司的重组后,在原国家电力公司拥有的发电资产基础上,形成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及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但根据2006年数据测算,发电行业赫芬达尔指数为0.1833,行业集中度较高,这说明虽然电力企业的拆分表面上为市场竞争设立了众多的竞争者,但是在局部的电力市场中某一发电集团却依然作为在位者构成垄断。这种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导致了电力工业的投资不足、效率低下、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不一。

2.行业进入壁垒。电力行业的进入壁垒主要集中在资本规模和政府管制两方面。作为资本技术密集型的自然垄断产业,进入电力行业需要大规模的投资。虽然改革开放后,国家鼓励并允许各部门、各地区和各企业投资办厂,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主体联合办厂的局面。但这种投资多以央企和省企为主,一般的投资者无力承担筹措巨额资金的成本,被限制在电力产业之外。相对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管制是一个更高的进入壁垒。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中央财政拨款,用于固定资产投资;市场经济条件下,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拨改贷”,资金筹措渠道虽然拓宽,但国家仍执行严格的进入管制。如在发电环节,虽然市场准入一度放开,并下放项目的审批权和定价权鼓励地方的积极性,但1998年,中央收回了发电项目的上述权利,发电环节的市场准入受到政府的严格管制。中央制定电力发展各种相关规划,据此对申报项目进行审批;上网电价由中央管制部门根据还本付息的定价原则来制定;售电则实行供电营业许可制度,售给终端用户的电价也是“捆绑式”电价。

3.一体化程度。在2002年电力改革前,电力行业的双向排斥问题严重。通过“厂网分离,竞价上网”的体制改革后,上述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在纵向排斥方面,厂网分离后,输电企业不再有基荷发电资产,在输电网络的接入方面不存在纵向排斥问题。但是在零售环节,由于输配一体化的电力公司拥有输电和配电资产的垄断权,大用户在直购电过程中需要使用电力公司的输配电资产,这可能造成电力公司采取歧视性策略,以此影响价格,损害市场的有效竞争。在横向一体化方面,当前体制并没有打破省级区划壁垒,省政府对代表终端用户购电的省电力公司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不排除优先购买本地区电力企业的电能。这与建立一体化市场、优化电力资源配置的大方向是背道而驰的。

综上所述,可以判断我国电力产业仍属于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市场的竞争程度虽然较电力改革之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仍然处于高管制和低竞争的态势之下。

(二)我国电力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在我国传统的垂直一体化的电力管理模式下,发电厂的经营目标主要是完成电网公司的发电任务,虽然电网内部电厂发电成本差异很大,但电力公司内部“大锅饭”倾向严重,抑制了成本低、效率高的电厂的积极性。对独立电厂而言,由于购销合同的限制,独立发电企业的单位利润已经确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而往往争取多发电量,但没有降低发电成本、加快技术创新的动力。

(三)我国电力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技术经济指标分析。电力行业的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有发电标准煤耗、设备利用率、电网线损坏率等。电力改革以来,各项技术经济指标都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表明,我国电力行业技术在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国家的技术相比,仍有很大差距。2007年我国发电标准煤耗为334克/千瓦时,比2006年降低9克,比同期美国发电标准煤耗高29克;电网线损率为6.97%,高于美国6.52%(2006)的水平;设备利用率为52.4%,低于韩国64.4%。截至2006年底,我国电力装机总容量,火电比重比2005年上升2.1个百分点,达到77.8%,水电占比为20.7%,核电占比1.1%,风电占比0.3%。电源结构仍然不合理,火电比重过大的问题没有得到显著改善,造成电力生产的煤耗大,污染严重。创新是企业的灵魂,是经济技术指标增长的源泉,也是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短板”。2004-2006年,国内产业创新横向比较,有持续研发活动的电力企业仅占行业企业总数的9.4%,低于采矿业的11%和制造业的16.9%;创新支出占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为1.02%,低于后者的1.32%和1.96%。在国际上达到先进水平的技术创新占创新企业的比重为4.4%,远低于采矿业的19.8%和制造业的17.4%,缺乏产品和工艺技术创新,成为制约我国电力行业改革和发展的瓶颈之一。

行业经济效益指标分析。我国电力行业工业增加值虽逐年上升,但工业增加值率却呈下降趋势。2003年,我国电力工业增加值率为53%,2005、2006年降至32%左右,下降了21个百分点,同期全国工业总增加值率仅下降了1个百分点。电力行业集中了我国1/6的国有资产(约8000亿元),每年电力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约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16%,一些年份超过18%。国家在投入大量资金的同时,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截至2005 年末,公司资产总额11767 亿元,资产负债率61.96%,公司售电量14646 亿千瓦时,主营业务收入7214 亿元,利税604 亿元,利润总额144 亿元,总资产利润率不高,这表明我国电力行业的效益水平不是提高了,而是下降了。

我国电力行业改革思路

综合来说,我国的电力改革取得了重要阶段性的成果,市场结构由过去的完全垄断演变为寡头垄断形态, 电力企业的市场行为发生了很大变化, 价格行为已经由原来的垄断定价发展为竞价上网。但由于垄断的市场结构并未发生根本改变,行业一体化渠道并不顺畅,这些都反映了我国当前的电力改革并不彻底,垄断尚未完全打破,有效竞争仍然不足。基于此,本文认为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电力产业的固有特点,全面考虑该产业发展需要面临的因素,有选择性的引入竞争机制,使得电力产业各方面机制更加完善。

(一)引入竞争机制

根据电力产业链的特点,在发电和售电环节引入竞争机制。在发电环节,拆分占市场份额过高的发电厂商,结合风能、核能等新能源的应用,达到规模经济和有效竞争的均衡,实现真正的“竞价上网”;在售电环节,分拆地方电力公司,打破横向壁垒,赋予最终用户选择供电商的权利,打破现行体制下的完全卖方垄断市场。

强化输电和配电两个具有自然垄断特征环节的服务职能,电网和配电部门不参与电力交易,而收取电网维护和系统调配的相关服务费用。这既打破了电力交易的垄断行为,又有利于更好的实现电力产业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总体上使整个自然垄断产业处于规模经济与竞争活力相兼容的有效竞争状态。

(二)确定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

承前所述,上网电价改革的方向是全面引入竞争机制,价格由供需各方竞争形成。在过渡时期,上网电价主要实行两部制电价。其中容量电价由政府制定,其作用是能够为投资者提供部分收入保障,并引导电力长期投资;电量电价由市场竞争形成,其形成机制既要促进有效竞争,也要避免价格的非正常涨落。

(三)健全电力监管体制

要实现合理的电价形成机制,保持产业发展顺畅,还要健全电力监管体制,对电力市场实行间接的电价和准入管制,维护竞争上网的公平、公正性,防止卖方垄断的形成。要对上网电价、输配电价、销售电价进行监督检查,建立电价听证会制度。输配电价是电价监管的重点环节,由政府价格主管部门按“合理成本、合理盈利、依法计税、公平负担”原则制定。

参考文献

1.石奇.产业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竞价年度工作总结篇8

1988年,世界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景气循环。经济增长达到4.5%的较高水平,世界贸易超前增长达到8.5%,国际金融市场十分活跃,国际直接投资迅猛增长。国际建筑市场也随之出现较大增长,250家国际大承包投资商的合同成交额(营业额)达94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3%,走出了低谷。1989年增至1126亿美元,1990年增至1203亿美元,1991年达到国际承包市场历史最高记录1519亿美元。此后的10多年内,虽然世界经济增长速度趋缓,且时有反复,但总体保持增长势头未变,国际承包市场出现了稳定发展的兴盛时期,每年225家大承包商营业额均在1000亿美元以上。

从发展趋势看,估计国际建筑市场总体规模将基本保持在3万亿美元的水平之上。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建筑业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国际工程承包的比例将不断扩大,据有关预测,2010年之前,世界每年将有2000~3000多亿美元的国际工程承包额。

二、国际建筑市场的结构分析

1.国际建筑市场的地区结构。

亚洲地区一直是全球最大的国际建筑工程承包市场,据统计,1993年亚洲地区国际工程在全球所占份额达到33.1%,此后一直保持在30%以上;欧洲紧随其后,所占份额保持在20%以上;从增长情况看,亚洲和欧洲市场上工程合同额(营业额)基本持续正增长。与此相对应,中东、非洲和拉美市场所占份额不断下降。1980年中东市场所占的份额曾居全球首位,达到39%,但是受世界石油价格不断下降和战争的影响,到1990年其份额只有14%,而到1997年更降到9.48%;非洲市场主要受国际援助影响,很不稳定,由于90年代外援减少,其所占份额迅速缩减,1997年只有8.54%;拉美市场份额1992年突然由上年的32.8%降到9.4%,此后两年进一步下降到6%左右,这主要是因为拉美各国外债负担过重,发展受到制约。

未来15年,亚洲仍将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并将保持5%~6%的增长速度,亚洲的国际建筑承包市场大致保持在600亿美元左右。其中,香港地区作为独立的关税区,近年来一直是我国对外承包业的第一大市场,承包劳务每年约20亿美元,37000人。据预测,今后10年,香港作为中国大陆与世界经济交流的传统和重要的窗口,其经济增长可望保持或超过5%的高速度,国际工程的建设需求很高。具体来说,第一是政府的工程承包,如填海、公路、码头等。这类工程竞争激烈,估计效益难以很高,但对我国公司树立信誉极为重要。第二是投资开发房屋建筑,由于房地产业受供求关系的影响,风险波动较大,但利润丰厚。第三是劳务需求,特别是普通劳务需求量将会很大。澳门相比之下,地域狭小,产业结构特殊,而且在过去的10多年里,基础设施、机场、码头、道路、大桥相继完成,填海建房已趋饱和,所以建筑市场的增长空间十分有限。不过,随着澳门经济结构的转型,高科技含量的工程和劳务需求将有一定程度的增长。日本和韩国的承包工程市场的封闭程度很高,而且都是国际建筑承包业的大国,实力很强,所以其他国家很难在日韩获得大的工程承包合同。东南亚各国,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尼泊尔是我国建筑公司的老市场,规模虽然不大,但增长平稳。特别是印度近年来经济发展比较强劲,建筑需求增长的前景很好。伊朗也是个大市场,工业、矿业、交通、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需求都有较大增长潜力,但存在着支付风险。

2.国际建筑市场的行业结构及其发展趋势。

从国际工程市场的行业结构看,1991年工业及石油化工业工程占全部市场需求的比重为38.02%,1992年增长到51.06%,随后开始逐年降低,1995年降为29.9%;1996、1997年又开始增长,所占份额分别是31.07%、33.94%.从1994年开始,房屋建筑业所占份额一直维持在21%以上,交通运输业则维持在16%以上,电力行业较少,但大多年份也达到了9%.从国际建筑市场行业结构的变动趋势看,过去10年形成的结构变动趋势还将持续下去,总体的行业结构特征不会发生大的变化。

3.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结构及其变化趋势。

从总承包商的结构看,无论是公司数量,还是这些公司所占市场份额,发达国家在国际工程建筑市场都占有绝对优势,包括美国、加拿大、欧洲和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1997年1998年分别有161家和155家公司被列入全球最大的225家之内,其国外营业额分别占其营业总额的85.9%和85%;而同期,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只拥有225家中的64家和70家,其国外营业额占其营业总额的比重也只有14.1%和15%.但从发展趋势看,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地位在不断提高,总体实力不断加强。

从总的格局来看,国际建筑市场呈现明显的金字塔形状。其中,发达国家的知名跨国建筑承包商始终居于金字塔的顶端部位,发展中国家的建筑企业总体上仍处于金字塔的下端,粗略估计,国际建筑市场居于金字塔上端的20%的企业,掌握着80%的市场和收益,而居于金字塔中部和底部的80%的企业,却只掌握20%的市场和收益。

近年来,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结构正在发生重要变化。为了提高竞争能力,特别是扩展在20%的市场和收益。

近年来,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结构正在发生重要变化。为了提高竞争能力,特别是扩展在世界各地承揽工程的地缘优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建筑承包商开始走向合作的道路,跨国兼 兼并活动不断增多,国际建筑市场的集中程度随之不断提高,金字塔的顶端更加尖锐。这种发展趋势对后来居上的发展中国家的建筑企业,正在提出新的挑战。

三、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分析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压力下,国际知名建筑企业为保持和提升竞争实力,在联合重组的同时,还在企业的战略、管理和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并一定程度上促使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特点出现新的变化。

1.从系统承包商到全方位的价值链创新。

在过去几十年里,国际建筑市场最流行的竞争格式是以各种“交钥匙”工程为代表的系统承包商模式。这种经营方式将企业的利润源泉从简单的工程承包环节扩展到从设计、施工,到工程的总体设置的全部过程,使快速建立这种能力的企业获得了竞争的有利地位。经过几十年的竞争磨练,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形成国际市场上的总承包能力,于是建立在总承包能力为核心的竞争力基础开始动摇,全方位价值链创新取而代之,正成为新条件下竞争力的核心基础。全方位的价值链创新模式的实质是将企业放置于一个远超出竞争对手范围的大环境,将企业的客户、供应商、金融机构,以至于客户的客户都纳入企业的一个框架,通过企业自身价值链与这些密切关联的外部群体的价值链更有效的耦合,创造新的价值。国际工程承包中广泛流行的BOT模式,就是这种价值链创新的一个重要成果。

推荐期刊